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美国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美国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发布时间:

美国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去美国硕博连读需要什么条件?86将介绍美国硕博连读的条件和申请细节。 研究生是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国内通常讲的研究生是硕士学位。 其次,在美国只要具备正式的本科学士学位就可以申请美国的博士研究生,而不必是硕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根据学生修读的学分和课程,部分学校会授予学生一个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 美国高校对中国的研究生学位不太认可,即使申请人在国内已经拿到了研究生硕士学位,美国大学并不会以一个硕士毕业生的身份对待,不会有类似于中国的学历上的晋升关系,当然也不会直接给予学习时间上的减免。 如果大四刚刚毕业的学生想直接申请美国的硕博连读还是很有难度,竞争激烈,而且录取率比 申请硕士的同学要低一些,因为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录取对于申请人的专业背景要求较高,对有着丰富的相关专业研究背景或项目经验的申请人更加青睐。如有过国内研究生的学习经历,无疑在申请上比应届毕业的本科生更具竞争力。 博士学位的一般学制是5年,采用的也是学分制,申请美国的博士通常申请的是硕博连读,就算你申请的时候申请到硕博连读,但并代表你一定可以读到博士,通常在硕博连读读完第二年的时候,大学会有一个博士资格考试,如果你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可以继续就读博士,如果没有通过那就要结束学业了,当然,如果你完成了你的硕士学位后,不再继续就读博士,那么也是可以获得一个硕士学位的证书,但我们并不支持这样做,因为美国大学或者是你的教授还是希望你完成你整个的学位,如果你在读到一半退出,这样你的教授在下一次招中国学生的时候就有考虑。在美国,虽然博士学位通常5年可以完成,但有很多的学生会超过5年的时间,有些甚至达到8年或者更长,因为在美国想要拿到博士学位最终要看博士论文能否通过答辩。修够学分并顺利通过答辩,即拿到了学位,否则二者缺一,都不会拿到博士学位。 在申请美国硕士连读的时候,如果你是本科毕业的学生那么需要大学四年的成绩,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或者是研究生在读的学生,要把之前研究生的课程一并寄至学校,由学校对申请人之前的学习和课程做出评估以折合一定的学分,这样可以缩短博士研究生的学制,尽快撰写博士论文以早点拿到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的学生相对来说申请美国的奖学金更容易,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前,基本上理工科硕博连读的学生录取都能获得全额奖学金,而从这两年的申请变化来看,因为美国大学资金的问题,也有很多的申请博士连读的学生录取了也是全自费。

该国家博士论文答辩后约半年左右可以毕业。根据今日头条信息显示,美国论文答辩后大概在半年左右就能拿到学位证,即可领取毕业证书。美国大学常见学位有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美国博士论文开题后一年以内必须完成论文。博士开题基本上都是在博三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三年级开学的时候就要进行开题之后,然后必须在一年内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在博士生三年级快毕业前的两个月,会进行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如果说通过答辩就能够正常毕业,如果答辩不通过就要延期毕业。

恭喜李瑞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举世闻名的人民大会堂西侧约1000米的西城区西绒线胡同33号,其前身是由英国中华圣公会创办于1874年的崇德学堂。学堂于1897年一度停办。1903年在虎坊桥中华圣公会内复校,1908年迁入绒线胡同筹建崇德中学堂,并于1911年10月28日正式开学,是西城区乃至北京市建校最早的普通中学。当时除校长外仅有教员六七人,学生(包括小学)不过三四十人。首任校长为英国传教士鄂方智,其后由史多玛继任。1920年,校长由新西兰传教士纪多甫担任。1927年,学校在北平市教育局立案,由凌贤杨(英国剑桥大学毕业)接任校长职务,结束了由外国人对学校的完全控制。北京三十一中学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五四运动时,当时的崇德学生成立了自治会。学生们不顾当时代理校长鄂方智的极力阻挠,在市学联的领导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崇德中学反英气氛特别高涨。为表示反英,大部分学生纷纷退学或转学,使当时一个200来人的学校,在九月开学时剩下不到百人。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崇德部分学生在12月16日一早不顾校长凌贤杨的劝阻,走出校门参加游行。在中山公园举行的一次演讲会上,杨振宁代表崇德中学参加了中学生演讲竞赛,演讲的题目是《中学生的责任》。一二·九的震动下,高中学生力易周、朱迈先、孙以亮(孙道临)、陶声垂、徐树仁、刘忠渊等人,领导同学们开始了救亡运动。1936年的10月至12月,力易周、孙道临、徐树仁、朱迈先(朱自清之子)、刘忠渊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崇德中学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是力易周。1936年11月,绥远的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犯,崇德住校学生曾节约部分伙食费加以支援。日伪统治时期(1937-1945年),北京中等教育受到严重摧残。1939年,崇德中学被迫停办。1940年春,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与凌贤杨密谈协商,在燕大掩护下将崇德的旧底搬到海淀蔚秀园,成立燕大高中部。同年八月招收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共150余人,九月开学,由凌贤杨任高中部主任。1941年12月8日,日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与高中部同时被日本关闭。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崇德校友和教师倡议赞助下,崇德中学于同年九月复校。仍由凌贤杨任校长。1947年春,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愈演愈烈。4月,地下党学委在北平筹建一个爱国青年学生的政治组织--民主青年联盟。不久,崇德中学建立了民联组织,李友滨、郑甲登、庄守经等同志是第一批盟员。1947年11月初,正式建立崇德中学的中共地下党支部,由李友滨任书记,顾昂然任组织委员,郑甲登任宣传委员。地下党支部建立后,带领同学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组织不断壮大,在迎接北平解放时,学校已先后有中共党员17人,民联盟员40多人。1948年底解放军包围北平,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学校曾一度变成国民党伤兵收容所,无法上课。凌贤杨在教会某人的怂恿下,解聘了全校教职员。这时学校地下党支部组织起教工学生护校队,日夜值班巡逻,迎来了北平解放,胜利地组织师生参加了解放军入城式。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入城,崇德中学的师生们在前门五牌楼,万分激动地欢呼北平解放。1949年2月学校如期开学。校董事会进行了改组,教职员中成立了人民教育工作者联盟,使学校大权掌握在人民手中。1950年凌贤杨辞职,校董事会决议请李瑞启担任校长职务。1952年10月,北京市的全部私立中学由政府接办。崇德中学从此改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全部教职员继续留用。李瑞启是公办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党和政府派陶棨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学校从此在党和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发展。崇德中学一般下层社会子弟的自费生很少。学生中大约一半来源于中小资产阶级及其上层官僚子弟;约五分之一的学生是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徒的子弟。神职人员的子弟可不经考试,优先入学,免交学杂费;教徒子弟要经过考试,家庭经济宽裕的自费,困难的享受免费或学金待遇;还有百分之五六的学生从河北省农村教会小学选拔。从1913至1927年,每年暑假在分布于永清、安国、河间、献县、肃宁等地的教区设立崇德高小招生点,报名时由家长自报能交多少学费;被录取的学生每年缴纳学费由5元至20元不等,入学后免交其他学杂膳宿等费,享受教会学金待遇,寒暑假回家发给路费。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较好。自费生毕业后不受任何约束。免费和学金生若想升学,只能报考教会同意的学校--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北京税务专科学校、山东齐鲁大学医科、武昌文华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或南京金陵神学院。解放前全国各地的海关差不多都有崇德的毕业生。学校英语教学比较突出。从小学五年级起,都是用直接教学法。教师多由英籍教员担任。课本从英国直接定购或应本校英籍女教员芮德兰编写,高中也选用林语堂等编写由开明书店印制的课本。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发音准确,符合学生的英语程度。许多毕业生反映,他们能顺利从事和英语有关的工作,其基础就是在本校打下的。中文教学比较重视古典文学,最初尽量聘请一些老学究上课,如左沛(榜眼)、吴雷川(翰林,后任燕京大学校长)、王鹤樵(拔贡)等。这也吸引了一些清末文人送其子弟投考该校,如梁启超之子梁思永、梁思成,陈宝琛(溥仪的老师)之子陈懋赓,刘春霖(清末最后一个状元)之子刘海云等。数学课本小学和初中都由本校编译,其突出特点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设平面几何课,初中一年级开始讲代数。自编的几何课本由几何画开始,从直观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代数课本用自译印刷的英国数学家高福来与西顿思合编的《普通代数学》,特点是从形象引入概念,有很多直观性的插图。从中学三年级开始用英语讲课,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加强了英语的训练。学校对国文、数学,特别是英文等重点课程的教学抓得比较紧。对学生学习、自修的管理和督促比较严格,促使学生养成好的读书风气。崇德中学热爱体育成风。学校特别注重足球、网球和墙球活动,有一个足球场,三个网球场和几个墙球场。崇德足球队曾在本市颇有声誉。学校代表队常和英国驻华使馆英国兵足球队进行比赛。此外,也常和通州潞河中学、北京汇文中学比赛,并得胜而归。足球一直是崇德中学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培养了不少比较出色的足球队员。五十年代还多次举行过足球义赛,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微薄的贡献。足球成为全校同学最热爱的一项体育活动。1961年北京三十一中学被市教育局定为西城区重点中学,学校从此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后是全市第一个正式恢复上课的学校,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为当时全市乃至全国开放的唯一一所中学。 北京三十一中学建校以来培养了2万余名学生。其中不乏后来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著名的艺术家。1933年夏末初秋,崇德中学迎来了新一批学生,其中就有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杨振宁,1922年农历8月1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1929年秋,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全家到了北平。在崇德中学,杨振宁接受了正规的中学教育。他聪敏好学,兴趣广泛,不仅数、理、化课成绩优异,国语和英语也念得不错。1938年,杨振宁考入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生活为杨振宁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1945年夏,杨振宁前往美国求学。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71年,杨振宁教授作为美籍华人科学家第一个回来访问新中国,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访问期间,以及1994年、1998年他曾到母校北京三十一中学参观。杨振宁为中美建交、为中国学者到美国深造以及在中国教育、科技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思想、言行已远远超越了一个物理学家所做的一切,特别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挚热的关怀之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使我们深为感动。在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列出他要见的人员名单,名单上第一个人是他的挚友,崇德中学的同学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他和杨振宁是同乡,父亲邓以蜇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与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邓稼先和杨振宁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1936年,邓稼先由志成中学转到崇德中学读初二。读中学的邓稼先,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一半因为他已经长大,开始懂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生活在那种沉重的民族压迫的环境里,觉得要救我们的国家,必须有知识、有本领。这也许在当时是他脑海里一种比较朦胧的意识,但它毕竟存在。他已由一个不懂事的顽童,变成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人了。1941年秋,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秋,邓稼先受父亲的好友杨武之教授之托,与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结伴到美国读书。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顺利通过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论文答辩。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他毅然踏上回国的旅程。回国后,邓稼先在中科院大约工作了八年。1958年8月,邓稼先服从组织调动,主持原子弹、氢弹的理论设计工作。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将自己的智慧、个人幸福以至生命,无偿地献给了我国的国防事业。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奋斗了28年。继突破原子弹、氢弹的原理后,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并进一步达到武器化;随后又研制成功新型加强氢弹,对第二代新的核武器做出重大理论突破并试验成功。他曾四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我们中国的国威大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有他一份极为重要的、不可磨灭的功勋。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1986年7月29日,受辐射严重伤害、饱受直肠癌折磨的邓稼先终因全身大出血而与世长辞。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崇德中学培养的学生中还有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我国大地测量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方俊、世界结构工程大师林同炎、有机化学家高振衡、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著名材料科学家严东生、数学家关肇直等七位中科院院士。连同杨振宁、邓稼先,崇德中学共培养了九位中科院院士。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话剧表演艺术家林连昆、词作家凯传、画家丁午,体育活动家、原北京体育学院院长、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马启伟,全国第一个横渡琼州海峡的游泳运动员、第一个成功横渡渤海海峡、创造世界纪录的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张健,原国家足球队队员张坤岳、体育播音员宋世雄、骨科专家冯传汉、特型演员刘锡田等,驻芬兰大使王廉,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英国大百科全书翻译庄守经、北大出版社美编室主任林胜利、在德国分别获得工程和医学博士的赵政康、赵政川兄弟,曾任人民医院院长的冯传汉、黄萃庭,著名摄影家廖增益、国际知名电机专家廖增武,以及廖增琪兄弟三人,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著名法学家江平、书法家林信成、漫画家孙以增、围棋选手张文东、著名电影演员张光北、丛珊等都曾在该校就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老一辈革命家和社会名人,如蔡延锴、王震、安子文、李井泉、杨成武、童小鹏、廖汉生、吴烈等的子女都曾就读于北京三十一中学。不少校友的祖孙三代的中学时代都是在这个校园度过的。不管是崇德中学,还是现在的北京三十一中学,都为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人生基础。正如严东生院士1985年8月重返母校时所说:北京三十一中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教书育人是母校一贯的宗旨。我在这里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感谢母校为我的人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这是北京三十一中学的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激励在校学生,在48届校友,东北工业大学秦皇岛分校汪振武教授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10月,北京三十一中学荣誉室落成,室内展出了杰出校友代表九位中科院院士的事迹。从此,这里成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爱校教育、德育教育的基地。北京三十一中学不仅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也有许多教师在各自的工作中创造了突出的业绩。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后,学校成立了由毛浦森老师负责的地震小组。他们把观测到的数据及时通报国家地震局和有关单位,为上级及时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重要证据。他连续三年用接受震前电磁(波)辐射监测地震的方法,多次接收到震前信息,并目测出大致方位。此成果他写成论文,发表在1986年第一期《地震学报》上。在全国震前电磁波会议上,他的观点被大会采纳。他还引进计算机技术,设计接受震前电磁辐射智能化纪录仪。1990年10月国家专利局通过了此项专利申请。毛浦森的名字被选入1992年5月出版的《中国现代发明家大辞典》。 北京三十一中学,这所有这辉煌历史的学校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焕发出勃勃生机。校园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是北京市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整个校园占地1.7万平方米,建有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化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备课机房及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图书馆藏书5万册,阅览室可同时容纳150名学生阅览,130种报刊供师生选阅。200米跑道的操场和占地900平方米游泳池为师生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北京三十一中学治学严谨,校风正,是西城区文明校园。现有教职工143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西城区学科带头人8名。学校的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发扬崇德的优良传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诚实、文明、团结的校训,提倡勤奋、多思、坚韧的学风。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核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实行层次管理,完善不同学龄段的德育目标,加强心理教育,倡导、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长,特别是京剧、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排球、游泳特长的培养。三十一中学是北京市体育项目--排球传统学校,校排球代表队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是北京市软式排球培训基地。足球、游泳在西城区比赛中也均有出色表现。新建的形体教室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文体活动,特长生在三十一中学有更大的发展。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被命名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1985年在《人体心脏》生物教学中运用复合式幻灯片、自制录像片、教学电影短片等手段,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之后,三十一中在电教的硬件、软件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自行研制成电化教室控制平台和一批教育现代化所需要的电教设备、教学软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电教优类校,1997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承担了市级科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健康第一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密切社区关系,注意教师间、师生间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1997年,全校师生为一位患骨癌的同学捐款4万余元,使这位同学深受鼓舞,最终战胜病魔,并于2000年高中毕业后到瑞典读书。1999年,学校通过了健康促进学校铜牌验收。从1997年开始,三十一中学主动承担了教育扶贫任务。每年为云南省绿春县培养1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高中生,首批10名学生已于2000年全部升入大学。北京三十一中学是对外开放单位,多年来,接待了近百个国家(地区)的一万二千余人,其中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及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夫妇等。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斯林1972年、1974年两次来校访问,并以三十一中教师教育学生的内容为题材拍摄了电影《球的故事》,该片在1974年4月巴黎电影节200余部电影中一举夺魁。1992年,三十一中与日本福冈县立玄界高等学校结成姊妹学校。通过两校的交流,增强了师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参加国际交往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北京三十一中学,历尽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建校初期的小楼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些久远的故事和曾经的辉煌,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北京三十一中学正在不断前进!

博士答辩致谢词

博士答辩致谢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上班族或者是学生党都应该读过或是写过致谢词,致谢词运用非常的广泛,现在又是毕业季了,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博士答辩致谢词的相关资料。

博士论文的完成为我开启一扇做学问的窗口,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导师、亲友和同学的多方大力支持下,辛苦却也收获满囊。

首先,最感谢的是我的指导教授-侯月梅教授,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做研究全力以赴的精神、以及对研究生的提携及照顾,令个人获益良多且深受感动。

再者,感谢附院心脏中心各位教授和老师在论文中的审阅和指导。感谢动物实验中心的各位老师多方的指导,对于本研究进行所需的种种支持与协助,使个人的论文得以如期完成,在此致上最深沉的谢意。感谢我的师姐妹及师兄弟们,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

又者,感谢最亲爱的家人在生活及情感上的容忍及包容。感谢父母三年对我无私的奉献和关怀。

衷心感谢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的所有专家!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其实,真正需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默默的支持,没有选择。20XX年12月9日。我选择逃避答辩到最后的日期。当面对的时候,还是比较从容的。

我选择稀里糊涂的生活,这样心里的负担会小很多。

这些天,终于闲散下来,我想起爸爸了。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此论文是在万老师和卢老师的耐心点拨和诚恳建议下,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最终完成的。从选题到论文的最终完成,两位老师都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万老师在我论文撰写的前期给了我很好的指引和帮助,而卢老师在撰写的后期在百忙之中还抽时间一次又一次的给我提建议,帮助我论文的完善,而且老师从不会延误时间,每次只要我把修改好的论文发给他邮箱,他就会很快的帮我看,而且亲自让我到办公室与我耐心的探讨,让我深受感动。“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两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那些一直在身边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可爱的同学们,虽然她们没有直接参与论文的.探讨,但正是因为她们给予的温暖和鼓励让我在论文撰写中遇到困难时还能迎难而上,冲破道道难关,最终让我交上了这份完美的答卷。在此,向她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这么多年辛苦的的培养和教育,才能让我的人生如此的精彩和完美,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哥哥,他在我的论文中也给予了巨大帮助,给我提出了一些新颖的看法,使论文才有所创新。

衷心地感谢所有一直在身边支持和帮助我的人们!

叶润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编者注:本文是裘法祖先生自传《写我自己》的节选,记录了裘老70多年前留学德国的经历。裘法祖是中国著名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教授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主持编写医学教材40余本,2008年6月病逝于武汉。】裘法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学家 四、从上海到德国慕尼黑 二十世纪30年代要去欧洲,没有飞机,也不能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前去,只可走海路,即乘船经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欧洲。在轮船上我们住的是经济舱,两张上下铺,一张小桌。海上的生活是无聊乏味的,虽然每到一个大港口,例如香港、孟买,可以上岸去片刻观光,但这是有钱中国人的享受;我们没有钱,只好站在甲板上遥望港口的车水马龙。那几个有钱的中国人,白天打麻将,住得好、吃得好,我们一想就来个白天睡觉,晚上向他们借来麻将牌打麻将。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航行,轮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意大利威尼斯。下船的那天,在早餐后看到餐厅的侍者站在餐厅门口收小费,有钱的人给的是50或100美元;我们没有钱,谢毓晋说:只给10美元,我们是学生,过去的时候不看他的面孔就是了。就这样我们挺过去了,那个侍者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吭出来。回忆起来,实在有趣。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上岸后,我们买了一些桔子来吃,当我们剥开后,发现里面都是像血一样的,以为坏了,就全部丢掉了,后来才知道它是名贵的血桔。我们无暇浏览水城的全貌,只有稍作逗留,便离开了威尼斯。当我们到达奥地利维也纳的时候,当地的学校已经开学2个星期了。那天正好是星期日,所有的商店按常规都关了门,连面包都买不着。我们都很饿了,只好多花钱去餐馆用餐。 第二天我们便乘火车前往慕尼黑。到达慕尼黑后,谢毓晋便提出,我们几个应该分开,不应该再在一起,因为只要我们在一起便会讲中文,这对我们学习德语是很不利的。于是他去了弗莱堡(Freibu rg)。盛澄鉴也认为在一起不利于学习语言,便离开我们去了柏林。我和过晋源比较保守,二人没有分开,留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继续后期(临床)学习。当时同济大学与德国的大学之间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只要再通过一门拉丁文初级考试,就可以注册入学。幸亏我们在国内已取得那张拉丁文初级考试的证明,免考了,也就顺利地注册进校学习了。 慕尼黑是英语munich的译语,德语叫München(明兴),是德国继柏林、汉堡的第三个大城市,是Bayern州的首府,当时人口约120万。德国人称慕尼黑是德国的“天堂”,靠近阿尔卑斯山区,周围环景非常优美,又是德国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中心。1919年希特勒在慕尼黑组成了国社党,是纳粹主义的发祥地,所以在希特勒执政时期,慕尼黑也称为“政治运动首府”(Hauptstadt der Bewegung)。慕尼黑大学创建于1472年,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大学之一。我能就读于此大学,并在此大学毕业,感到自豪。 我一到慕尼黑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住处。德国有不少家庭,由于节约就空出房间出租,在大门口挂出一张牌:“这里有住房出租”;出租的房间备有简单实用家具,包括床上被褥。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医院、研究所都集中在一个区内,我就在这个医学区内找住房。第一个住房在Walther街,每月30马克,连供早餐。房东是一位老太太,非常和蔼。我的住房在一楼,光线不足,读书的桌在窗口,而窗口正在院子里行人道边,虽然有白色薄薄的窗帘,但不断地来往人影使得我无法集中思路。此外,一到晚上9时房东老太太就来打门,说:先生可以睡了。 我住了一个月,无法再住下去,尽管房东老太太热情地挽留我,我还是迁到第二个住房,在Häberl街;每月28马克,少2马克,也供早餐,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妇。我也只住了一个月,由于房间在二楼,楼下正是一条汽车通道,从早到晚不断地有卡车来往;另一个原因是房东夫妇经常吵架,男的打女的,女的大哭。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第二次迁居,搬到Frauenlob街,房租每月30马克,也供早餐。房东也是一对中年夫妇,住房在四层楼,对面是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皮肤科),环境非常安静。住房中还有一个房客,住在我的隔壁,是一位兽医,叫Mayer先生,他在附近宰猪场工作,一个典型的德国南方靠近阿尔卑斯山的巴伐利亚人。他经常穿着巴伐利亚人的服装,头戴绿色呢帽,帽上插上一根羽毛,羊皮制的短裤,厚厚的毛袜子,重重的皮靴鞋。他下班总在夜晚11点钟左右,走上楼梯的脚步震重,铿铿有声;开门时钥匙在门孔口乱插,然后砰的一声关了门。一到房间就将二只皮靴先后撬出来,砰砰二声,接着就发出鼾声。我也习惯了,不在乎了。问题是房屋很冷,有壁炉但没有煤炭,我只好将所有的衣服穿上御寒。房东女主人Frau Schachtner非常善良,有一个女儿,每晚总嘱我将皮鞋摆在门口,她会擦干净;每星期日早晨,她总送上自己做的蛋糕。我很乐意住下去,一直住到我毕业到1940年。我的经济状况很紧,特别是在1939年开始,由于日军侵略到上海、杭州,二姐已无法再寄钱了;她已前后五次共资助了我4200美金。我每月只用70马克,其中30马克付房租,剩下来的40马克用于吃饭和买书,幸而德国读书是免费的。早餐是由房东供给的;中餐就去专供学生用的饭店吃,每餐60芬尼,加上小费是65芬尼。晚上就吃黑面包,抹上一点果酱果腹了。果酱可以在小店里自己拿空瓶子去另买。由于租屋里没有洗澡设备,每周约好过晋源同到公共浴场去洗;衣服就送洗衣店秤重后付钱,一周后去取。这样,三年大学生生活渡过来了。在国内我自己认为德文是很不错了。但到了德国却变成了聋子和哑巴了。慕尼黑人讲话很快,又带有地方口音,实在难懂。过了半年听和讲才好了一些。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将“您”和“你”分得很清楚。“您”(Sie)是尊称,“你”(Du)是亲密称;对家人、对16岁以下的孩子都称“Du”。一次到公园里散步,看到了一个很可爱的男孩,我就问他,您几岁了;他忽然大笑着转身去告诉他的母亲说:他称我Sie呀!我才明白,“您”和“你”是有分别的。好朋友都相互称Du;对与长者或老师或不熟悉的人,都称Sie。如果有朋友,感情较深,也要长者先提出Du称,然后相互就用Du称了。 在我读完医科第一个学期后,在1937年秋天,我忽然发现在直肠下端长有一个长蒂的息肉,当时我就去外科医院手术。德国大学生的医疗费是全免的,而医学生病了都是由外科主任或副主任亲自手术的,这是传统,教授对学生是非常关心的。虽然我是中国医学生,并且刚刚开始学业,仍然享受着这样的优待。住了一个星期医院,回到我自己的住处,当时正是深秋,满地铺着褐黄色的树叶,冷风迎面吹来,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街上,想起了祖国,想起了家乡,不禁哭了!此情此景到今日还深深地印在记忆中。 1939年,我获得了二个奖学金,都是我的博士导师Borst教授亲自签字推荐的。一个是Wolf奖学金,三个半月,共420马克;另一个是洪堡奖学金(Humboldt-Stiftung),每月150马克,共两年七个月。这样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不但完成了我三年的学业,并开始了在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的外科生涯。 在慕尼黑当时只有一家中国饭店,在Augusten街,老板姓徐,温州人。我和过晋源有时也去吃一次中国饭,每餐1马克,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同时也可以见到几个中国留学生。当时在慕尼黑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约有20人,其中有马节(经济学)、徐维铸(经济学)、庄孝德(细胞生物学)、徐邦裕(制冷工程学)、许巍文(化学)、江希明(生物学)和他的夫人徐瑞云(数学)以及当时在慕尼黑进修军事的蒋纬国。记得还有几位学医的女同学,一位叫李淑家,一位叫叶景恩(同济大学李国豪校长夫人),她们都住在慕尼黑大学特设的女留学生宿舍;她们会做中国菜,有时也请我们去吃饭。 在慕尼黑的中国留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有时还一起去慕尼黑近郊Stamberg湖游乐。这些情况都在二战开始前,1938年、1939年期间。等到二战开始后,气氛紧张,大家都钻于学习和工作,彼此的交往几乎中断了。过晋源在毕业后也去维也纳大学医院工作了,而我则忙于手术,且经常和我妻子在一起了。 1937年2月我开始在德国攻读临床医学(医科后期),前后共三年,到1939年冬毕业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需要大批医生,因此,医学学制由一年二个学期改为一年三个学期(Trimester),这样,就等于缩短了一年学习时间,我遂于1939年冬比在国内的同班同学提前一年毕业了。 德国临床医学的课程与国内的课程不很相同,三年内要学完14门必修课,方可参加毕业考试。14门必修课是: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和卫生学、局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学和法医学。由于上课的地点分散在不同的医院或研究所,我和过晋源各买了一辆旧的自行车,在短短的课间休息时间,赶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上课。例如早晨第一课在内科学院听课,接着就去病理研究所听课。好在这14门必修课的听课和见习时间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安排,也就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散安排在三年中的八个学期中,完成上述所有课程的听课和见习。 临床学科的上课完全不同于国内情况,不是“填鸭式”的,而是“启发式”地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例如上外科第一课,老师先介绍了几本教材,供学生阅读参考,接着就以示范的方式授课。国内老师的授课是按教材系统地讲授,只见书本,不见病人;而德国则是联系典型的病例进行示范授课。今天是一位胃癌病人,明天是一位颅内肿瘤病人,而后天是一位上肢骨折病人;老师简述了病史,提示了X线片,也可能就在课堂里施行复位。总之,要学生自己去阅读书本,自己去思考,上课只是示范一些典型常见病例。 每次上课要叫四个学生下来问答,问答一些基本知识。在一个或两个学期中上完了一门课程,就可取得一张听课证明,等到14门课程读完取得了14张听课的证明,就可以到大学去申请毕业考试。如果不勤奋,或不去上课,就无法报考,只得延长学习时间。我遇到几个德国同学已经读了5~6年,还未读完,一年一年拖下去,人们都称他们为“老学生”。 一次在上妇科课时,我可进手术室观看手术;当教授自腹腔中取出小儿头大的子宫肌瘤时,我忽然晕厥过去,手术室护士(修女)立刻抬我到走廊里吸氧,我恢复了,但我很伤心,看来我作不了“外科医生”。 德国的大学里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大学生自由”(Studentenfreiheit),也就是不但学习时间的长短由大学生自己来掌握,而且可以转到其他的城市学习,例如柏林大学的大学生可以转到慕尼黑大学来继续学习,也就是德国北方的大学生来到德国南方来读书,或者相反。不少大学生喜欢这样转学,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名胜古迹。 对我印象很深的是上临床医学课的场面。讲课的老师都是各学院或研究所的第一把手,教授或主任。他们都很讲究仪表,熨得平直的白大衣、白长裤、白的领带、白的皮鞋,后面跟随着一大批助教、讲师,一样是衣着整洁,也同时站着在教室的两边听课。大学生不起立致敬,常是用手敲打桌子表示欢迎;如果有不同意的情况,学生就拖擦鞋底来表示。记得有一次,第一内科学院院长、血液病著名教授来上课,在他的白大衣口袋中的电筒还亮着,学生就拖擦鞋底表示有意见,当时那位教授搞不明白,幸而一位助教提醒了他立即关闭了电筒,学生立即敲打桌子,表示高兴。 著名的教授上课时,庞大的梯形教室坐无虚席,连站立的空间都满了。记得1937年世界著名的整形外科Lexer教授上课时,就是如歌剧院一样的场面。Lexer教授在上课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外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这句话到今天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并影响了我一生的外科工作。 我和过晋源学习非常勤奋,上课时总抢着坐在第一排。寒假、暑假也不休息。三年中我们没有去旅游,也没有看过一次电影,寒假、暑假时期,上午都去医院见习,下午就准备博士论文课题,极力争取按时完成所有必修课程的听课和见习,按时报考、按时毕业。 三年的刻苦攻读我坚强地挺过来了。今天回忆起来,仍然惊奇自己竟有如此持久的动力。特别在最后一个月考试阶段,我经常失眠。由于我的住处离慕尼黑十月啤酒节广场很近,每晚在睡前就去那里跑步一圈,这样才使我得以入睡几个小时。 作为外国留学生,在德国可以享受一种优待的学位考试,即所谓Rigorosum,也就是写一篇论文,参加四门临床学科的考试,就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当时,我与过晋源商讨,决定放弃这种优待,要同德国学生一样,先参加德国的国家考试,再参加博士学位考试。德国的国家考试非常严格,都是口试,分四人一组进行,必须在一个月中考完上述的14门课。每门考试要半天甚至一整天的时间。例如病理学的考试,上午口试,先考问人体病理标本,继而要看五张病理镜片,作出诊断;下午还要自己做一个尸体解剖。我在一个月(1939年9月)里完成了所有14门课考试,除了2门课是“II”(病理学、儿科学)和1门课是“Ⅲ”(药理学)外,其他11门课都是“I”,因而获得总成绩“I”(最高分),但精神却疲劳到极点,体重也减轻了5公斤。随后,在同年11月再参加了博士学位答辩。由于我的病理学博士论文在两个暑假(1938、1939)期间己完成,因而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的答辩。 外国留学生在德国读博士学

我有着无穷的教育好奇心,喜欢不断去发现教育创新案例。6月20日下午,应匡双林兄之约,我到温州道尔顿小学见证了他班级的毕业答辩会,内心无比欣喜。我跟双林说,你是“文学博导”,而对他六(2)孩子们说,你们可是了不起的“博士生”,在体验着高大上的“博士论文”答辩。 临近期末,成千上万的孩子在不停刷题,而道尔顿学子在体验着丰富多彩的毕业课程大餐,有毕业前夕上海游学旅行、毕业戏剧排演、毕业典礼等。毕业答辩是六(2)教室的自创项目。全班18个孩子,每人围绕一个感兴趣的文学、史学等话题,在研读一本书或研读几本书之后,专题分享自己的研读心得,并接受“博导”匡双林的提问。 毕业答辩,是一个长作业,早在春季开学初,乃至上学期开始,六(2)孩子们就陆续跟导师匡双林交流选题事宜。孩子们的选题虽然五花八门,但主要有文学赏析、史学观点探讨这两大类。孩子们研读、分享的专题有《老残游记》写景状物有什么奥秘?名篇中的声音描写有什么特点?欧·亨利短篇小说结尾现象有什么特点?《俗世奇人》是如何描写人物特征的?《格林童话》的继母有什么共同特点?史铁生小说有什么特点?《红楼梦》孤儿现象分析。曹文轩小说忽视女性问题的研究。宣武门之变是否可以避免?从项羽本纪,探讨项羽为何会失败……六(2)家长们一同应邀见证孩子们的精彩,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声。道尔顿小学校长白莉莉、执行校长陈雪华观摩部分场景,认为这是最具“道尔顿特质”的项目,因为该活动体现孩子自己选择合同作业,自主开展综合性、实践性的项目学习,必将终生受益。我曾经专访过的“小鲁迅”谷尚远研读的的是《老残游记》《中国小说史略》,这两本书是在匡双林推荐下研读的。在谷尚远分享之后,匡双林追问:阅读《老残游记》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谷尚远回答:写景不能千篇一律。 审辩式阅读,应该在小学高段进入课堂。道尔顿小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很有价值。当然,在进行这方面探索时,非常挑战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和知识储备。前高中语文教师匡双林因为热爱阅读、热爱写作,他为学生毕业答辩提供选书、选题、制作PPT等系列指导。这种审辩式阅读和毕业答辩方式,是给小语教师带来挑战和冲击的。我不禁想起近日著名作家叶开在网络上挑起的《语文教师需要“回炉”深造》的热门话题。 双林从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岗到小学语文讲坛,才短短一年。假如,他跟六(2)孩子相处的是两年或者三年,这次答辩会将会更加精彩! 相信学生的无限潜力,为师者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捅破自身的天花板,不断扩大自己认知的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以变应变。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博士答辩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开场白:由主持人或院长介绍考官、论文作者和答辩嘉宾。2. 论文汇报:论文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考官汇报,并回答考官提问。3. 考官提问:各位考官依次对论文作者进行提问,问题主要涉及论文的研究内容、贡献、创新点等方面。4. 质询环节:由评委之外的观众向作者提出问题或对其论文进行评论。5. 答辩总结: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感谢参与答辩的考官和嘉宾。不同学院的答辩顺序可能会略有不同,具体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当前发布的答辩规定和程序为准。

通常情况下,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博士答辩的顺序如下:1. 开场词:主持人介绍答辩的背景,欢迎出席博士论文答辩的评委和观众。2. 答辩人报告:博士研究生首先进行论文答辩报告,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创新点等。3. 研究小组评语:研究小组成员对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发言。4. 其他委员评语:除了研究小组的成员外,还有其他出席的委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价。5. 答辩人回答:答辩人就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6. 评议会:评委进行私下评议、讨论和打分。7. 结束语:答辩结束后,主持人做出总结并通报答辩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答辩顺序可能因学院规定、考核流程调整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以上仅供参考。

美国博士论文答辩没通过

美国的博士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与日后的研究方向有关的课程,而后进行资格考试,同时还要面临导师及其他教授组成的委员会的评审,未能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就会被首轮淘汰。学生通常会被授予硕士学位。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做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课题、在特定领域进行尖端的研究、在行内影响力较高的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在各种学术会议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博士必须学会的基本操作技能。最后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不能通过者遭末轮淘汰。美国的博士是世界上较难获得的学位,因为美国对博士要求严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着名理工类学院,博士的平均毕业年限往往长达6至10年,淘汰率在20%-30%之间。还有不少学生中途转校,或者放弃。

确实可以延期答辩,不过你论文写不好导师是不会允许你参加答辩的,所以很少有取得毕业证但没有学位的博士——这样你填表怎么填呢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而且在学校学习写不出论文,毕业回去更写不出来了。

题主需要弄清盲审和外审的区别,一般硕士论文是送外审,博士论文是送盲审,但看问题描述外审可能比较大。修改后答辩,我们学校要求是需要导师书面证实论文已按照评阅意见修改,最后决定能否参加答辩的还是学校,如果学校同意答辩的话,通过率还是能保证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人员名单基本是导师或教学秘书根据学校要求安排,多少要给导师留点面子吧,只要稳定发挥、正常准备就行,不需要压力那么大。博士答辩需要找两位校外同行参加,学校负责安排,需要做好可能被刁难的心理准备,但最终论文过不过,主要还是看论文质量,所以外审/盲审过,只要答辩正常发挥,不要得罪或顶撞老师,答辩前后认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通过答辩基本没问题。你这种应该是教育部平台的盲审,补充和较大修改再次送审的话应该是送回原来给你不通过的哪个老师评审,所以你要认真看看老师为什么给你不通过,会有论文不足和修改建议,仔细按照老师给的建议修改,一般没什么问题。

一年以内必须完成论文博士开题基本上都是在博三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三年级开学的时候就要进行开题之后,然后必须在一年内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在博士生三年级快毕业前的两个月,会进行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如果说通过答辩就能够正常毕业,如果答辩不通过就要延期毕业。

博士论文答辩通过率美国

众所周知,去美国读博士的话同学们是需要参加美国博士资格考试的,那么去美国读博士的话有多难呢?下面至美就为大家做简单介绍吧。申请去美国读博士的学习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课程,后面撒年主要做研究,撰写博士论文。这两个阶段中间需要考察一次学生的学习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有资格继续博士的学习,这个考试就是博士资格考试。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二年课程结束后,一年可以考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美国博士资格考试可谓是博士生的梦魇,因为在短短一周内,学生要完成三篇论文,每篇论文长达10页,也就是30页的论文,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专业度的考验,更是生理和心理的考验,许多学生需要通宵达旦才能完成博士资格考试。美国博士资格考试论文选题学生可以和导师商量确定,三位考官也可以选择,在论文选题的选择上,主要基于学生这两年的学习内容,而且最大限度地涵盖学生所学专业的广度,还要必须引用到一些基本文献。拿到选题后,学生必须在一周内完成3篇论文的写作,然后交给三位考官进行审核,如果全部合格,那么学生就可以直接进入未来三年的研究课程。申请去美国读博士如果有1篇论文不合格,学生可以选择让考官再出一题,一周之内重新写一篇论文。而如果有两篇论文不合格,学生只能等待下次博士资格考试了。没有通过美国博士资格考试的学生将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可以选择退出,拿到硕士学位,也可以继续学习,等待下一次考试。美国博士资格考试决定了学生是否能继续进行博士生涯中一次考试,这对于身心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很多人考试失败而不能获得博士学位,也就不能博士毕业了。

好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率接近99.9%,一般只要博士论文外审通过了,答辩基本上都会通过,只有极少数情况会不通过。一般情况下论文在盲审后,如果通过了审核,并且拟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了修订,那么你过关的几率非常高。除非你自己非常不争气,在答辩上做得非常差。

美国博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学习博士课程,课程学习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然后是进行博士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继续学习,否则直接被淘汰,学校给你颁发一个硕士学位证书,就毕业了;通过考试的学生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了,第二阶段是做研究。导师会为你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就是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尖端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论坛上,然后在各种学术会议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答辩通过后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美国博士生是怎样上课的呢?基本上是教授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博士课程信息量大、难度大,所以做到当堂理解很不容易,课堂讨论时间也不多,但是同学们仍可以在课后与导师进行交流,每位导师会在每周设置4小时时间为学生答疑,同学们要充分把握这段时间去解决这星期所有的难题。美国博士学位的毕业通过率确实很低,无论是顶级名校还是普通学校都是如此,目前美国博士已成为世界上最难获得的学位,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要获得博士学位更是难于上青天,有心的同学可以关注下美国往年的博士通过率,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类名校的学生读博时间平均在8年左右,有的甚至需要花费10年时间,淘汰率在20%—30%之间,其中有不少学生由于实在受不了学校严苛的学术要求而被迫转学。

美国读博士毕业难吗?美国名校博士淘汰率20%—30%!目前美国博士已成为世界上最难获得的学位,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要获得博士学位更是难于上青天,有心的同学可以关注下美国往年的博士通过率,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类名校的学生读博时间平均在8年左右,有的甚至需要花费10年时间,淘汰率在20%—30%之间,其中有不少学生由于实在受不了学校严苛的学术要求而被迫转学。下面我们就看一下美国博士教育。美国博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学习博士课程,课程学习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然后是进行博士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继续学习,否则直接被淘汰,学校给你颁发一个硕士学位证书,就毕业了;通过考试的学生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了,第二阶段是做研究。导师会为你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就是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尖端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论坛上,然后在各种学术会议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答辩通过后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美国博士生是怎样上课的呢?基本上是教授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博士课程信息量大、难度大,所以做到当堂理解很不容易,课堂讨论时间也不多,但是同学们仍可以在课后与导师进行交流,每位导师会在每周设置4小时时间为学生答疑,同学们要充分把握这段时间去解决这星期所有的难题。美国博士生的作业量大美国博士生的作业量大,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但是这些作业的实用性很强,能够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充分的理解上课内容,每位导师会配备一位助教,每位助教的工作时间约10小时左右,主要是帮助导师批改作业,然后向导师报告情况。以上就是关于美国读博士毕业难吗美国名校博士淘汰率20%—30%的相关介绍,希望对留学美国的学子们有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百利天下留学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 索引序列
  • 美国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
  • 恭喜李瑞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 叶润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 美国博士论文答辩没通过
  • 博士论文答辩通过率美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