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陈学伟的研究生论文

陈学伟的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

陈学伟的研究生论文

陈柏伦 , 陈弈阳(陈羿阳)

1 陈育新

陈育新是四川希望集团创始人,原名刘永美,在刘氏家族排行老三,1977年,他用8个月时间,自学全部高中课程成功考上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

毕业后,陈育新被分配到新津县农业局工作。但半年后,陈育新停薪留职回到古家村,创办了育新良种场,与其他三个兄弟一起,将其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希望集团。

雅安校区的十教也叫育新楼,即陈育新捐赠修建。

2 龙漫远

龙漫远,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

1978-1982就读四川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农学专业77届二班。

1983-1985于四川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植物遗传育种专业, 师从高之仁教授,荣廷昭教授和明道绪教授。

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为长江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教学组织和教学改革委员会成员,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西医院系统遗传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海外评审专家。

3 陈代文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9.09-1983.07四川农业大学(原四川农学院)畜牧学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3.09-1986.07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6.07-1995.0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任教(其间:1988.12晋升讲师,1990.09-1994.07四川农业

大学动物营养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1993.05晋升副教授);

1995.03-2001.10四川农大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其间:1996.11晋升教授);

2001.10-2003.1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直属支部书记、副所长;

2003.10-2005.0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

2005.04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所长;

2009.01至今,兼任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0.01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

2010.02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我已经在川农呆了两年了,川农是一个很有活力的高校,当然也不缺知名人士。我所知道的有一个便是周开达院士。

一提起杂交水稻,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袁隆平,很少有人记得这个将自己毕生心血倾注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周开达院士。

周开达前辈算是土生土长的川农人,他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做科研,慢慢地就留校从事农学教育,并且一边做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很多科学家一样,一直都是自己默默付出,十分低调。由于研究成果显著,后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并且在他从事教育工作时,还培育出了很多的人才,为祖国后续发展养好了“苗子”。

(花海的中间是学校为了,纪念周开达院士而立的铜像)这里春天种油菜花夏天就种周开达院士毕生研究的水稻,我想能和自己喜爱的事物一直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吧。

一直陪伴着周开达院士的除了数不尽的水稻,还有他的妻子——李仁恕老奶奶。

老奶奶在周开达院士走后,时常来学校前的铜像前“看望”自己的爱人,有时和铜像说说话,有时就站在铜像前凝视着铜像,一言不语,可能想说的话都在心里。我们也能时常碰见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奶奶伫立铜像前,我们就知道是周开达院士遗孀,李仁恕老奶奶。

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我们也总是会被这样的忠贞爱情所感动。突然想起一句歌词“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所以!!!!欢迎各大小可爱报考川农啊,你不仅能在这里学到知识,说不准也能收获美丽的爱情呢,嘻嘻嘻嘻。

要想重名的不多,那就最好起3个字的名.下面有很多是我帮你找的,你自己再选选陈海麒 陈志明 陈百辉 陈智伦 陈恒桥 陈存天 陈学伟 陈祎之 陈朝平 陈圣依 陈莫锦 陈国文 陈予华 陈玉润 陈仁进 陈柏棂 陈芯霖 陈海旺 陈楚山 陈廉宏 陈嘉粤 陈昱阳 陈彦琦 陈丁英 陈泽文 陈雨建 陈清女 陈亚子 陈名博 陈宇钰 陈敏利 陈士霖 陈文钒 陈卓瑚 陈卫涵 陈永语 陈阳皓 陈得健 陈哲冰 陈鹏晓 陈奕明 陈佳宏 陈珈华 陈辰欣 陈润阳 陈备程 陈誉学 陈林烟 陈玉科 陈德锐 陈云臣 陈晓涛 陈金林 陈运州 陈思鑫 陈宝宇 陈若辉 陈一达 陈佳诚 陈邦哲 陈羽哲 陈光博 陈铭鑫 陈文锋 陈洪仰 陈宝炜 陈嘉源 陈林东 陈厚嵘 陈治星 陈成赫 陈立鸾 陈永丰 陈小宾 陈建平 陈成武 陈野涛 陈语哲 陈秀锋 陈兆荃 陈团旺 陈建力 陈国暧 陈宏洋 陈本麟 陈思妤 陈申洋 陈芷荣 陈祉历 陈梓波 陈春然 陈汉华 陈小敏 陈智县 陈明博 陈兴涛 陈世怡 陈而菲 陈俊声 陈浩龙2个字的我也给你一些吧,自己选选:陈锐 陈松 陈洋 陈军 陈诚 陈云 陈滨 陈钦 陈猛 陈景 陈诚 陈林 陈强 陈锦 陈刚 陈伟 陈洋 陈瑾 陈晨 陈桓 陈灿 陈林 陈袁 陈波 陈源 陈一 陈浩 陈汐 陈利 陈好 陈晨 陈野 陈彬 陈尧 陈好 陈要 陈华 陈靓 陈浩 陈璐 陈馨 陈伟 陈立 陈季 陈晖 陈幸 陈浩 陈鼎 陈容 陈权 陈进 陈忱 陈琪 陈响 陈武 陈晗 陈均 陈勇 陈民 陈畅 陈金 陈迪 陈旭 陈昊 陈旖 陈辰 陈涛 陈伟 陈轩 陈磊 陈楷 陈苏 陈涛 陈程 陈斌 陈剑 陈桐 陈雄 陈实 陈予 陈彬 陈淏 陈杰 陈义 陈龙 陈宇 陈魁 陈杰 陈红 陈桥 陈亦 陈苒 陈靖 陈谚 陈一 陈航 陈瑞 陈震 陈伟 陈哲

王伟研究生论文

1. 王伟,方学明,朱苹香.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羟氨苄青霉素的血液浓度探讨.福建医药杂志,1998;20(4):99-100获得上海市闵行区医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2. 王伟.微机在药房管理中的运用.中国药房,1999;10:183. 王伟,方学明,沈晓英.上海地区九十年代末用药分析.中国药房,2000;11:77-78 在“全国医院药学、临床用药论文评选活动”中,评为优秀论文。4. 王伟.阿莫西林可溶片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9):87-885. 王伟.某院1999-2001年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及对策.中国药师,2003;6(12):827-8296. 王伟,方学明.浅析我院的药品结构与促进合理用药措施.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9):76-777. 王伟.药物引起荨麻疹1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6):2858.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经专家评审在“98首届中国药师周-世纪之交的中国药学”大会进行交流。9. 王伟,方学名.150份药历的用药合理性分析.中国药师,2002;5(4):232-24110. 王伟,沈晓英,曹华,等.地卡因胶浆的制备与应用.医药导报,2005;24:11011. 王伟.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中国药师2004;7:12-13

主要从事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教学、科研工作。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贵州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上外原则及制度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核心期刊);《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核心期刊);《水土保持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核心期刊);《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第3期,核心期刊);《水土保持执法障碍及解决对策》(《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动物福利立法探析》(《西部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WTO与中国环境法的接轨》(《贵州法学论坛》第4辑),《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环境保护》(《西部法学论坛第2辑》)等。主持课题《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参与课题《法律全球化与贵州法学教育》;《贵州高科技产业项目研究》等;参与编著《合同法实物全书》。工作期间教学认真,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2000年度、2004年度,2007年度年终考核优秀。

研究生院阮朱伟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分享

先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吧,我本科是一个普通的二本,今年顺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能从一个二本院校成功逆袭到985名校,个人觉得还是有点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的啦,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些帮助。

一、关于择校和专业

1、关于专业选择

招收汉语言文字学的学校有的考大综合,有的考语言小综合,大综合包括语言类和文学类,小综合只考语言类的。陕师大这方面初试考的是大综合—816语言综合和716文学综合,816语言综合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716文学综合是四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选择二科,一般学生都必选择一个文学概论,因为文学概论最重要参考书只有一本,学习内容比较少,另一个科目则是结合自己专业进行选择。比如选择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必然选择古代文学,对于汉语言文字学都可以,但世界文学很少有人选,因为世界文学是近几年才纳入的科目,真题比较少,考题规律不易把握,所以很少有人选择。笔者选的是716文学综合(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816语言综合。

选择这个学校,也是因为虽然考得是大综合,但文学综合并不是所有的都考,四科选择两科就好了。考得内容比较少。专业早已定好是汉语言文字学文字学方向,这个学校这个方向很强,而且还是211、双一流,教师队伍庞大。此外,学校招生名额多,之前招收10个人,近几年扩招到12个人了,比起其他只招四五个学生的学校来说,已经比较多了,而且,这些人数是不包括推免生和调剂生的,师大保护第一志愿(需要提醒得是,上面说得招生人数是整个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包括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训诂学、语法学等具体方向共10或12人,录取后,大家具体方向可能会根据你选择的导师会调整的)。另外,参考书目之前学校列过,而且考得内容没有很大变动,基本一直是上面介绍的那样。

2、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概况

中央民族大学文字学专业每年招收的统招名额大约在5—7个左右,2021年录取5人。2020年报录比是77:7,2019年报录比是95:7,2018年报录比是94:8,所以基本上是100人左右中录取5—7人,竞争力还是很大的。

文字学往年的古汉和现汉方向考生虽然初试卷子相同,但是有选做题,也就是古汉考生只选做古汉部分,现汉只选作现汉部分。而2021年的初试内容变化很大,所有题目都是必做的,没有研究方向之分的选做题了。这也更加考察古汉、现汉、语纲三个科目知识的全面性掌握。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字学是否压分和歧视,在这里跟大家认真地说明一下这个情况,中央民族大学是没有任何歧视和压分的,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哦,毕竟我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二本上岸的,所以大家只要专心备考就好啦,导师们只看你的专业实力的!

二、初试复习经验

1.专业课一846汉语基础

(1)参考书目:

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郭在贻《训诂学》林沄《古文字学简论》、唐兰《中国文字学》,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危机下的中文》、《说文解字》。

(2)复习时间安排

一轮两个月内完成:搭框架、熟悉书本内容,不需要特别关注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我直接用的我买来的笔记作为辅助,进行框架梳理,帮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差不多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二轮是重点,在一轮框架基础上进行填充式学习。要多花时间,具体时间长度因人而异,要把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把握好,重点在于真的学会了,脑海中有很好的宏观和微观知识框架。(这里我是自己总结的思维导图,几乎覆盖初试全部知识点)

三轮、四轮二轮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三轮四轮主要抓记忆和知识整合延伸。二轮弄好了,这一轮就可以很快复习一遍,一个月以内就可以完成一遍。

(3)学习方法

关于古汉、现汉、语纲等理论知识,我自己整理了思维导图式的笔记,到三轮以后的理论复习基本上就可以抛开课本了,它在我的备考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效果显著。

小篆:要每天练习,用的工具书《说文》和《文字学概要》,另外我自己还整理了常考及重点的小篆字形转换的笔记,可以经常翻阅。

字本义、六书:也是要每天积累记忆的,这一块我也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总结出一份常用的字本义笔记,经常进行翻阅复习。

繁简字:这个会考单个字的繁简转换,也会考篇章转换。要一两天就练习一次。我整理了一份练习篇章转换的文选电子版(简体字),方便我打印出来,进行练习。

句读:这个是不练不会,练会了几乎不会丢分的题目,而且分数比重超级大,一定要每天练习的哦。关于这个我是整理了一份重要文选的电子版,无标点符号的,可以用来每天练习。

诗词格律:这个要求既会分析平仄拗救等,也要会写五言七言律诗,曾经考过的,虽然不常考,但是一旦考了,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哈,所以学弟学妹们也不能松懈哦。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些关于诗词格律的课程,结合着学习。

上述这些方面的题型,尤其是像字本义、小篆,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并形成一个笔记,句读、繁简转换等也要多多练习,最好是手头有个专门的练习材料的哈。

2.专业课二618作文

(1)小作文

多读一下专业课相关论文,平常就阅读一下《危机下的中文》,可以发散思维。练习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写作的框架逻辑。

(2)大作文

大作文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拉分很厉害。个人总结经验有两条,一是书写,写字很好看的同学就占优势了。二是练习,可能大家觉得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提升的,但是大家不要气馁,我以我亲身经验说明,只从考试的角度来看,短时间内提升作文成绩,是完全可以的。最重要的是找对方法,在每一次练习之后,一定要找到写作能力较高的人加以指导,提升自己对于作文修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

3.英语一

英语(一)这些年的题目能明显感觉难度有所增加,但分数线只升不降。所以英语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比较能拉分的一个科目。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比如我)在前期一定要尽量多背背单词。朱伟5500一定要反复过,还有相关的短语以及固定搭配起码要做到熟悉。因为在翻译题当中会出现固定搭配或者常用短语。英语真题也非常重要,张剑黄皮书我自己刷了三遍,第一遍可能正确率不高,五个阅读可能会错到3个甚至4个,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考研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的存在,第一次接触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太着急,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找到出错的原因,及时巩固单词或者固定搭配。

阅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毕竟要在15分钟完成阅读并做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要保证正确率,技巧也是需要一定的加持。比如要先确定剧中的动词,如果一句话中有词不认识也没关系,只要找准主语和动词就能对一些选项进行对错的基本判断。还有像“三句原则”当找到跟题干有关的关键词时,秉持着“当句前后三句必有答案”的原则来进行判断。如果当句很长,超过两行,则答案必在本句。对于考中央民族大学的同学来说,如果你的基础比较薄弱,那必须要先过国家线,这几年A区英语国家线一般都在55分左右,我们按60来算,相对比较保险。这60分可以分成:完型3+阅读24+七选五8+翻译3+小作文6+大作文16。当然,还是越高越好。

4.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是一个前紧后松的科目,在后期任务比较重,但是在前期一定要每天坚持学,把基础打好。政治的得分以选择题为重。大题得分大家都差不很多,这时候就要靠选择题的正确率来把握分数。

因为我是文科生,高中的时候学政治的底子还在,所以前期相对轻松一点。如果感觉自己的基础不是很好,对于政治比较陌生,建议前期一定要好好看书,或者跟课学习。同时加上肖1000题,随学随练,巩固加深记忆。如果感觉还可以,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政治上,我就属于这种情况,可以简单浏览重要知识点后直接上肖1000,以练代学。可能一上来错误比较多,一定要认真改错,吧每一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全部掌握,刷到后面就会越做越快,正确率也会提高很多。后期等到11月左右,市面上陆续出现各位老师的押题卷后,一定要坚持刷题,只做选择就可以。做得多了就会发现横向比较之下,知识点考察的复现率非常高,最后真正考试的时候大概率也就是那些知识点。大题主要以肖四为主,再加上平时的积累以及其他老师的一些大题参考书,比如徐涛、腿姐。

政治的目标以及分数构成:对于考中央民族大学的同学来说,政治考到75+是比较保险的,如果能更高当然更有把握。这75分的构成可以分为选择题37-40 + 大题35-38。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可以将令部分进行适当调整,但总分上不能差太多。2022年政治考80以上的大有人在。

三、复试准备经验

初试成绩出来后,学校公布四月一日复试,一个月的时间其实也没复习,就是把初试的知识点又顺了一遍。复试会有五位导师都参加,先是抽取一道英语题,然后是一道专业题,最后一个环节是五位老师顺位提问,期间有老师对某个回答进行追问。所有问题都非常基础,基本上和初试考察的范围一样,老师不会问和专业课无关的话题,但总体还是和蔼可亲,虽然我是最后一名考生,但老师给分还是很靠前的。所以只要成绩不是擦线过,比线能高个10—15分,那问题就不大。

建议大家备考过程不要太依赖电子设备,平板和笔我也有,个人感觉不适合大量记笔记,拿来看看学习视频还行,但绝对不是必需品;也不要通过APP去记录学习时间或者分享照片,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各类APP试下来,还不如把手机放远点,面前放个闹钟,拿个小本子做好一天的计划,这样更高效。备考期间我日均复习6—8小时,超过8小时的天数屈指可数,而且我周末还需要工作,每周一我会休息一天。也就是一周只有四天可以安心学习的时间。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想要去做就踏实高效的做,不做给别人看,每天的收获只有自己最清楚,就算是九月份开始,也完全来得及。

中央民族大学文字学的初试和复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70%和30%,由此看出,学校是很看重初试成绩的,因此专业基础一定要扎实。

复试备考最重要的是心态,其次是在良好心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备考。复试和初试有很大不同,复试会涉及到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论文等。所以在备考期间一定要多多阅读相关论文,拓展知识面。

2020年和2021年都是采取网络复试的办法,每个人平均有20分钟的面试时间,免笔试。包括中文的自我介绍、英文自我介绍或外文文献翻译、专业问答问答环节。复试后两天左右时间出结果(非工作日除外)。

四、写在最后

无论是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一起学习,都很好,但在考研伙伴的选择上一定要擦亮眼睛哦,你们的组合一定要是相互促进的。人太多会分散精力的,就不建议了。

考研说起来容易,但也不容易,每个上岸的人都会有一段迷茫期,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每个人考研的历程都是一部血泪史,但这个过程很充实,越努力越幸运,祝大家越努力越幸运!

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上岸,期待与你们在中央民族大学相见!

1. 寄托教育现象探微(1/2),社会科学家,2008.042.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剖析(独立),教育探索,2008.043. 自我关怀:教师自我发展之路(独立),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94. 论教师主体自觉的层次(独立),温州大学学报,2010.065. 寄托儿童人格特征初探(2/2),心理科学,2005.02

潘建伟的研究论文

潘建伟是中国量子科技的领军人物,在量子计算及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量子通信,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量子通信在全世界处在领跑的位置。

也许是跪久了不习惯处在领先位置;也许是人们更乐意相信阴谋论;也许是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几年前国内刮有一股妖风,说潘建伟的量子通信是。直到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咬定潘建伟的量子通信是。

你可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量子力学》学习,但这不妨碍你判断潘建伟的量子通信是不是。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公开发表的,并且是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上。几年来,尽管有一些人扯着喉咙吆喝潘建伟搞的量子通信是,可从未有谁公开发表论文指出其中的错误,《Science》《Nature》等学术期刊也没有撤掉潘建伟的论文。这就是学术界对其成果的肯定。

而且,近几年来,因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潘建伟本人及其团队成员获得了兰姆奖、克里夫兰奖、蔡司研究奖等国际大奖。这些奖的评委和《Science》《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一样,都是相关领域的最杰出科学家。他们比键盘侠、网络喷子熟识量子力学,他们知道潘建伟所取得成果的价值。

反观那些咬定量子通信是的人,很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量子力学》学习,甚至连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薛定谔方程都不会写。他们攻击潘建伟的说辞也是顾头不顾腚,先前说墨子号卫星是一颗普通的激光通信卫星,是潘建伟为了蒙混过关胡乱发射的一颗卫星。可看到墨子号能够发射纠缠光子对后,便不提普通激光通信卫星的事了。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潘建伟的研究成果是公开发表的,不知道在学术期刊中查看第一手资料,反而在网络上搜索被咀嚼过多少遍的谣言。还有的为了攻击潘建伟,把量子力学都给否定了。也难怪那些人会这么做,毕竟他们连一节课的《量子力学》课程都没有学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可以没学过量子力学,但你该清楚在潘建伟的量子通信是真是假这个问题上,是该相信顶级学术期刊还是网络喷子。

光子盒研究院出品

最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朱晓波等和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Adán Cabello教授合作, 首次实验排除实数形式的标准量子力学。研究人员利用超高精度超导量子线路实现确定性纠缠交换,以超过43个标准差的实验精度证明了实数无法完整描述标准量子力学,确立了复数的客观实在性。

2月3日,西班牙《国家报》[1]报道了对潘建伟院士和Adán Cabello教授的采访。

报道首先回顾了这项中国和西班牙团队合作的研究。去年,一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2]提出了一个想法,即基于实数的量子理论的替代方案可以通过实验被证伪。这是量子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潘建伟提出的一项挑战,塞维利亚大学的物理学家Adán Cabello参与了这项挑战。他们的联合研究证明了“复数(例如-1的平方根)在标准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结果使得使用这种技术的计算机的开发取得了进展,根据Cabello的说法,“在以前无法进入的领域测试量子物理。”

现年51岁的潘建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维也纳大学博士研究生,他领导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成功的量子研究团队之一,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称为“自然的力量(a force of nature)”。潘建伟在维也纳大学的论文导师、物理学家Anton Zeilinger补充道:“没有潘建伟,我无法想象量子技术的出现。”

潘建伟在这项研究中的领导地位至关重要。他解释说:“这个实验可以被视为两个玩家之间的 游戏 :实数量子力学和复数量子力学。这个 游戏 是在一个带有四个超导电路的量子计算机平台上进行的。通过发送随机测量基数并测量结果,就可以获得 游戏 分数,该分数是测量基数和测量结果的数学组合。 游戏 规则是,如果 游戏 分数超过7.66分,则排除实数量子力学,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

这个实验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塞维利亚大学合作进行,并被科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2]报道。它旨在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复数对于自然的量子力学描述真的有必要吗?结果排除了标准量子物理中只使用实数的替代方案。

根据潘建伟的说法:“物理学家用数学来描述自然。在经典物理学中,实数似乎可以完整地描述所有经典现象中的物理现实,而复数只是有时被用作一种方便的数学工具。然而,是否需要复数来代表量子力学的理论仍然是个未知数。我们的结果排除了对自然的实数描述,并确立了复数在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Cabello补充道:“这不仅仅是排除一个特定的替代方案,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它展示了超导量子比特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使我们能够测试量子物理的预测,而这些预测是我们迄今为止进行的实验无法测试的。因为它们需要对几个量子比特进行严格控制。现在我们将能够测试它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陆朝阳教授是这项实验的合著者,他说:“量子计算机最有希望的近期应用是量子力学本身的测试和多体系统的研究。”这一发现不仅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也为在原子和亚原子水平上理解粒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接近自然的新途径。

实现拥有拥有数百万量子比特的计算机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中国和西班牙团队的研究结果使得扩大现有量子计算机的用途和理解困扰科学家多年的物理现象成为可能。

参考链接:

[1]

[2]

[3]

这里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说光有没有子,是不是由子构成的。如果说光是首尾一至性的一个整体,那么就不存在啥纠缠叠加态,原本就是首尾一至性,纠缠个啥呢!所谓的纠缠叠加应该是对立性的两个事物,或根本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发生关系,比如生与死,存在于生命本身中,对立吧!所以说生命本身就是纠缠叠加态的,生本身就具备着死亡的种子,因此人的每一秒钟就是即生有死着的,不活不死,又活又死着的,这才是纠缠。光本身就是光,没有对立面,光的对立面的无光,是黑暗,要说纠缠那只能是光与黑暗纠缠。

我觉得是真的,我们应该相信潘建伟,他是一个很精通量子的人,不能因为这个项目很难就说是假的,要选择相信。

研究生论文的个人陈述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是。。。,来自于。。。,我本科就读于。。。。我性格沉稳内敛,平时心态乐观做事勤奋踏实,学习上能积极上进,先后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

在校期间有幸先后担任学习委员和班长的职务,在组织、管理、协调方面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同时也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宽厚待人的态度,我也充分认识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认可,荣获“。。。”等称号。另外,我的爱好是篮球,阅读等。

在校期间,在老师的教研室学习、配合老师做好各项科研项目,从而对高分子化学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参与了。。。等实验项目,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自己也从中初步体验了科研过程的漫长和艰辛,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技能,对一些先进分析仪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阶段进行的毕业论文设计,我的课题就是。。。。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这门学科,是整个化学学科和物理、生物、工程乃至药物等许多学科基础的交叉和分支。在这门课程专业中,我对共轭高分子,合成功能高分子,乳液聚合方向很感兴趣。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对这些方面有更深入的探究。我深知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始料不及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态,坚韧的毅力,是能够突破一切的难题的。

总之,我选择这个专业,是本着对化学的热爱,对继续深造的渴望。

当我修完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完成毕业设计之后,我将踏上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我将努力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面对就业,我会以积极地心态展示自己。我所攻读的研究生专业是一门与社会密切相关,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性。相信经过研究生阶段的锻炼和提升,能够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职业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陈述你的立场或看法。关于主题,需思考:

2、给出几个支持主要观点的理由

理由要写清楚,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由。

3、给出一个与主要观点相反的观点

一个好的论文陈述要承认论点存在另一面。所以,同学可以在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反论点。

论文陈述写作示例:

1、首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例如:互联网对教育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

2、其次,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例如:互联网对教育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最后,发展你的答案。例如: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被其对教育的诸多好处所抵消:互联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以及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

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具体一点,为什么喜欢,打算怎么做,最后就是这个科研兴趣如果成功了会对工业界或者现实有什么帮助。

大体框架如下:

一、设想的提出,主要介背景和意义。

二、该领域现有的研究现状,主要说明你的创新。

三、设想的具体思路或者可行性论证。

四、预计成果。

扩展资料

注意

学习情况、项目及科研经历、实习经历(理工科的个人陈述中有时可不写实习经历)、职业规划发展(大四规划、研究生规划、未来规划)。

第一段:介绍自己的学校专业排名,适当夸夸自己,也可简单谈及自己的爱好、特长、性格。该段控制在两三行即可。

第二段:学术(专业)背景。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获得哪些奖学金,四六级成绩,英语水平如何,还有实践能力怎么样。

第三段:科研或者竞赛经历。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要突出自己做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不要大幅篇章的介绍参加的项目有多厉害。老师更关注你的研究方向和你潜在的科研学术能力。写项目时还要加以润色。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可以适当夸张一下。

  • 索引序列
  • 陈学伟的研究生论文
  • 王伟研究生论文
  • 研究生院阮朱伟论文
  • 潘建伟的研究论文
  • 研究生论文的个人陈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