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江西财经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江西财经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要求1.5万字以上。这1.5万字的要求是文献综述2000字左右,即A4纸2页左右,方案论证2000字以上,A4纸2页左右,论文内容6000字左右,包括文字,图表,公式计算,实验或仿真结果分析等,A4纸6页左右,参考文献2000字左右,封面,目录,论文摘要各一页。总共是15页左右。

江西财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三我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William Beaver ,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 , 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1966,2:71-111

[2] Altman,E.L.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Bankruptcy[J],Joural of Finance,1968,9:3-5

[3] Altman,E. Haldeman,R.Narayann,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1977,9:29-54

[4] Aziz,A.D.Emanuel,G.L.Lawson,Bankruptcy Prediction- AnInvestigation of CashFlow Based Model[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8,9:419- 437

[5] Green J.P,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Earnings on The Valuation Relevance ofCash

[6]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46-55

[7]章之旺,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财务困境预测[J],现代财经,2004,8:26-31

[8]周娟,王丽娟,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析[J],财会通讯,2005,12:107-119

[9]梁飞媛,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初探[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4:44-47

[10]简燕玲,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与安全经营[J],财经问题研究,2005,5:87-90

[11]张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中现金流量分析法的运用,2007,6:40-45

[12]聂丽洁,赵艳芳,高一帆,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J],经济问题,2011,3:108-112

[13]朱卫东,李朝阳,吴勇,ST公司现金流量特征分析—基于2003-2010年首次ST公司[J],会计之友,2011,9:81-84

[14]秦志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32-56

[15]鲁爱民,财务分析(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1-132

[16]景欣,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6-19

[17]刘娅,企业现金流量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2-34

[18]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3-154

[19]曹金臣,企业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基于配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3,5:70-73

[20]杨玉秀,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2004,B11:44-45

[2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31-55

[22]祝美芳,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7-50

[23]简燕玲,向阳,统计估计理论在企业破产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统计,1997,5:28-30

[24]郭晶,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4,28:126-127

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李蕊爱.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

[2]爱德华J.布洛切,康H.陈,托马斯W.林.成本管理——经营控制与管理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3]张鸣,颜昌军.成本战略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胡国强,刘小虎,柏思萍.先进制造模式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构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

[5]林燕华.精益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管理方略,2013(3)

[6]罗文兵,邓明君.论精益运营模式下成本管理框架的构建[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3)

[7]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8]周瑜.制造企业双层动态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9]魏士银.制造业成本控制方法和实施的探索—基于在PHILIPs公司工作的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左凤菊.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基于目标成本管理的视角[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刘玉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2]大野耐一(日),丰田生产方式[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13]张善刚.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4]池海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5]曹海敏.企业集团公司目标管理和责任预算的思考[J].会汁之友,2008,11

[16]李晋毅.目标成本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7]范东.我国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8]胡欢.精益成本管理在电子产业的应用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9]闫盛囝.纬创力公司精益生产的实施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0]胡志祥.A工厂基于精益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1]吴咙.精益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2]何云霞.制造企业的全面成本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郑军.关于我国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3)

[24] Ali Rajabzadeh Ghatari, Mehran Masoomi. Designing a Cost Management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Management, 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Medical Sciences (IMMCEMS'12),November 23-24, 2012 Bangkok (Thailand)

[25] Ficko, M., Drstvensek, I., Brezocnik, M., Bal ic, J.,and Vaupotic,B. Prediction ofTotal Manufacturing Costs for Stamping Tool on the Basis of CAD-Model ofFinished Product[J].Mater.Process.Technl.2005

[26] Narong D K.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Management Solutions to TraditionalShortcomings of Cost Accounting[J]. Cost Engineering, 2009, 51(8): 11-22.

[27] Coopper. M.C. Slagmulder D.M. Pagh J.D(1999).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re Tlie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Management, Volume 8,Numberl 1 - 14

[28] Creese. Robert C. Cost Management in Lea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CCE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2000(l)

[29] Hansen&Mowen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Control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7, 354

[30] James R. Huntzinger. Lean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for Lean byEstablishing Flow[M].336 Pages SBN: l-932159-51-7 May 2007

[31] Cooper, Robin and Slagmulder, Regine, Target Costing and Value Engineering ,Productivity Press, Portland OR, 1997

[32] John K Shank Vijay Govindarga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and Its value chainin Hand book of Cost Management 2002 Review, 2001

浅议第三方物流采购摘要:第三方物流是一种由物流业务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是对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重要发展。本文针对供应链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针对供应链系统的各环节进行优化设计,降低物流成本,来满足最终用户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物流;采购;第三方物流引言近十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多数的传统产业已经进入过度竞争状态,产业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对流通渠道的争夺。而解决流通混乱、流通产业分散和流通组织分割的局面需要现代的专业物流体系,随之产生了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第三方物流是一种由物流业务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是对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重要发展。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简称TPL(Third Party Logistics)又称为“社会化物流”、“契约物流”,它们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虽不属于供应链仅是第三方,但凭借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向众多的企业、组织或家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包装等一系列物流服务来服务于供应链。2.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项目主要包括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它利用自身雄厚的物流资源,来优化物流各项服务环节,高效、高质、低成本地满足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各项物流需求。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1)第三方物流的繁荣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带来巨大的物质产品的流动,对物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化物流的需求,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2)第三方物流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使整个物流产业生产效率提高,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2003年中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880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三方物流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对GDP产生了直接的贡献。(3)第三方物流产生后,生产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既能够集中资源搞好生产,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降低产品成本,又可以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4)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三、供应链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采购模式分析为了更好地控制采购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满足用户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更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集中到供应链管理上来。供应链实质上就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出发,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前伸和后延,通过一系列活动在顾客、企业、供应商之间形成一种连接,相邻单位之间构成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密切关系。(1)供应链环境下第三方物流采购的作用分析。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企业放弃了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渐转向“横向一体化”,通过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重点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各种资源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第三方物流在协调相邻企业采购与供应关系方面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从而保障了整个供应链紧密、有效地运转。核心企业不仅与企业内各部门和子公司之间建立了网络联系,而且把供应链上所有的相关企业和用户都纳入到这个网络体系中,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2)供应链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采购功能分析以制造商与中间商的采购、供应关系为例来分析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中的采购功能。中间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制造商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联盟关系,中间商不再设专门的采购部门和投资采购设备,其全部的采购活动完全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并且三方处于同一个信息网络系统中,通过网络实现三方信息资源的共享。中间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自己的仓储情况向制造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发放订货信息,制造商依据订单的品种和数量安排生产计划。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针对中间商的需求情况,对各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进行分类和再包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最短的路线、最少的时间,将产品发往各市场。(3)供应链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采购流程分析。中间商根据市场状况制订需求订单,并向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出请求;制造商接到请求后,迅速制订生产订单,同时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请求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则根据双方的请求制订采购订单。围绕着用户的需求,三方做出同步的反应:制造商安排生产计划、准备货物;第三方物流公司准备采购;中间商则努力解决市场销售问题。制造商将货物备齐后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向中间商提供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中间商接到货物验收入库后,通知财务部门将货款拨给制造商,制造商再向物流公司支付物流服务费,从而实现供应链的良性循环。四、结束语21世纪全球经济日益趋向于一体化,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而更多表现为供应链之间对市场资源的争夺。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不断开发、完善供应链体系,使整个供应链不能局限于国内,而应更多地延伸到国外市场,使自身的物流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采购需求。只有实现了第三方物流采购的迅速发展,制造商才能不断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中间商才能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它们的核心优势也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并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参考文献:[1]杨洁.CM集团公司第三方采购管理策略的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07.[2]颜俊.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的毕业论文不能算绩点。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西南财经大学的毕业论文只能用于考核学生的学术能力,不能作为绩点计算的依据。

给你提供一些论文素材,和你相关的论文,仅供参考 你上中国知网 你输入你的题目,搜索一下就有了 1. 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 刘成玉 文献来自: 生态经济 2001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刘成玉$西南财经大学农经系!成都610074生态环境 ... 制度建设在我国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社会经济体制尚不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在西部地区 ,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当务之急是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被引用次数: 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论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法律保障 陈国生 文献来自: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生态安全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运用法律和政策等手段来保护环境污染,已成时代强音。论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法律保障@陈国生$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思考——兼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 史玉成 文献来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改变限制其选择范围的制度条件着手 ,进行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创新。如进行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 ,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承?... 被引用次数: 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西部生态农业的外部性损害与国家补偿法律制度片论 黄河,李永宁 文献来自: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西部生态农业的外部性损害关于制度上的缺失会有好多种 ,在本文中强调并认为至关重要的应该是对生态农业外部性的极端漠视。农业的外部性是指农业部门的活动 ,给他人主要是非农业部门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外部经济 ) ,或者造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法律制度安排 王曦,赵绘宇 文献来自: 当代法学 2004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市场拉动制度做出法律制度安排 :1 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成本内部化的价格机制。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可能产生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偏好。但要使这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论土地法律制度体系 韩松 文献来自: 政法论坛 1999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条规定所确定的土地基本制度为土地民事法律制度、土地经济法律制度和土地行政法律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二)土地民事法律制度土地民事法律制度是调整平等主体土地关系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土地民事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土地归属利用法律制度和土地民事流转法律制度。土地 ... 被引用次数: 1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 王明远,马骧聪 文献来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制度。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各地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文件或地方相应规定执行保护金制度,其实施依据、收取保证金的时间、标准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大都各不相同或极不完备。尽管这项制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提 ... 被引用次数: 3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刘庄,谢志仁,沈谓寿,王建民 文献来自: 水土保持研究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使规划方案更加完善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刘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谢志仁$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文章主要论述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性质、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 被引用次数: 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论我国农地制度的法制建设 王小映 文献来自: 中国农村经济 2002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农地制度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时期。运用法律手段整体配套建设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体系、土地市场和土地管理制度 ,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完善农村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为核心的 ... 被引用次数: 3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法律架构 江伟钰 文献来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依法经营是实现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制度保障。法律制度保障分静态法律制度保障和动态法律制度保障两种 ... 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法律架构@江伟钰$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系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搜法律建设 的学术趋势 搜生态 的学术趋势 翻译 论生态制度法律建设 搜索相关数字 生态保护区面积 市生态农业收入 矿山生态治理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参考资料:中国知网

广西财经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广西财经学院

百色学院是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百色城区中心。这里是百色起义的发祥地、红七军的故乡,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中心,也是云南、贵州等省通往广东、广西出海口的交通枢纽,是南昆铁路、南昆高速公路的中间站。百色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至今已经有74年不间断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915亩,分东合、澄碧两个校区。现有10个系、一个继续教育学院、一所附属中学和一所职业中专。开设有30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高职)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结构全面。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3600多人。2002年,学校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至今已有21批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和历史性的跨越,先后荣获“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 、“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 、“广西绿色大学”等荣誉称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拥有金属材料工程、旅游管理、生物技术3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导游业务”、“微生物学”、“细胞工程”等6门自治区级“特色课程”;建有广西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同时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学校每年有近20%的毕业生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上线率、录取率在广西区内同类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在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校有70名毕业生成绩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上线率达36.84%。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90人,正、副教授95人,具有博士、硕士及研究生学历204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八桂名师”、“百色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27人,并聘有国内外知名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人,长期聘请3~4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教师教育主干基础课教学团队”、“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与研究创新团队、“教育学教学团队”等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二是学生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先后与田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百色市旅游局、鑫鑫大酒店等46家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议,进一步拓展了教学实践基地的范围,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大基本条件建设力度,办学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现有校舍面积25万余平方米,拥有多栋自治区级标准化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备受瞩目的澄碧校区扩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将于2013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学校办学条件必将得到更大改善。学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08项,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共45部;发表论文共1516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21篇,中文核心期刊366篇;先后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6项,地厅级奖励89项。学校学习成长环境独具特色。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绿树成荫,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地方。学校坐落在广西新兴工业城市百色市城区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百色市是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发祥地,红七军的故乡,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百色是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热土之一。百色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优厚的基础,新增的大量就业机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极好的就业前景。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百色“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迎国庆·唱红歌”合唱比赛、庆“七一”暨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形成经常性的演红戏、唱红歌、跳红舞、写红字、办红展、讲红事、开红会等特色教育活动;通过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和个人自主社会实践等方式,组织学生深入边防、山区、农村、厂矿、景区等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义务支教、理论宣讲、科技推广、法律咨询、文化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了红色文化教育,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国际交流全方位开展。学校先后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越南河内外贸大学、越南高平省高等师范学校、泰国如诺大学、泰国甘烹碧皇家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美国东方大学以及泰国素攀府、春蓬府等签定了合作协议;选派6批共200多名学生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泰国如诺大学等签约高校学习;选派5批学生到泰国春蓬府、甲米府各中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泰国如诺大学、泰国甘烹碧皇家大学、泰国斯巴顿大学等也先后派出师生到我校教学和学习。目前,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美国诺思伍德大学认可我校对应专业学分,我校对应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升入以上大学攻读本科和研究生。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面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613”工程和“3+3”工程,全程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近几年来,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出色完成历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相继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步奖”、“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地址: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21号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百色学院学院现设有中文系、政治与法律系、外语系、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信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体育系、艺术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部),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各本科、专科专业均面向广西各地(市)招生,还有部分专业面向云南、贵州、湖北等省招生。此外,学院另设成教部承担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除举办本、专科函授外,还设有远程教育本科专业。编辑本段教学设施学院发展较快,校园面积1915亩(正在建设),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正在建设)。教学大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楼、宿舍楼、学生新食堂和新建成的多功能教学楼、生化教学实验楼、图书馆扩建楼、体育教学训练馆掩映在美丽校园的绿树丛中。学院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数字语音室、多媒体网络电脑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室、多媒体演示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络。艺术系与教育科学系专门一个校区。在澄碧河旁边。环境优美。是原民族师专改建。虽然各个硬件都不完善。但是环境优美。本科(二) 从07年才开始招生。老师资源正在逐步完善。编辑本段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90人,正、副教授95人,具有博士、硕士及研究生学历204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八桂名师”、“百色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27人,并聘有国内外知名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人,长期聘请3~4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教师教育主干基础课教学团队”、“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与研究创新团队、“教育学教学团队”等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编辑本段院系介绍中文系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博士2人,硕士10人,并聘有多位国内重点大学的专任教师为客座教授,教师中有多人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的多项荣誉称号。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可授予文学士学位;有汉语、新闻采编与制作、文秘(涉外文秘方向)3个专科专业,学制三年,每年有5%的专科优秀毕业生可直升本科继续深造。建有办公实验设备齐全的文秘实训室1个,与报社、档案馆(局)、电视台等有关单位共建了3个教育实习基地。近年来,中文系教师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院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5项。中文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文科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本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强,适用面广,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政治与法律系简介政治与法律系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4人、硕士18人、兼职律师5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2人,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领衔,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该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主要以该系教师为研究主体的“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是广西高校人文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多年来,该系秉承“以人为本、学术立身、科研强系”的精神,努力做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000年至今,该系教师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53项,其中属国家级项目的有5项,属市(厅)级以上项目的有25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528篇;获各级优秀科研、教研成果奖86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0项。目前该系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我院重点建设学科,学制四年),毕业生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设有综合文科教育、法律文秘、社会工作3个专科专业(学制三年),根据国家政策每年可选拔5%的优秀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四种能力的培养,该系先后与百色市司法局、德保县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共建有10个实训基地,努力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编辑本段合作交流一、对外交流百色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先后与区内外30多所大学建立有合作办学联络关系,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越南高平省教育培训厅、越南高平省师范专科学校、加拿大阿尔伯塔理工学院、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意向,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2007年3月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正式签订了《中国百色学院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和《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接收中国广西百色学院学生学习越南语的协议书》,揭开了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篇章。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学院长期聘请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瑞典、挪威、越南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与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越南劝学会、爱德基金会、地球之友等组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自2002年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以来,已先后有来自美国、瑞典、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到学院留学。同时,近年来,学院每年都派出数十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作访问学者或开展科研合作。二、合作项目1、2007年3月,签订《中国百色学院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书》。主要合作交流内容有:(1)两校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2)两校学者和管理干部的交流;(3)两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交换培养;(4)两校学术会议、短期教学教训等方面的交流。2、2007年3月,签订《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接收中国广西百色学院学生学习越南语的协议书》。三、外国专家学院自1992年至今,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瑞典、挪威、越南等国家的16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任教,主要从事语言文化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引编辑本段历史沿革百色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秋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至今已有68年的办学历史。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百色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管理制度,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学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校以来,共培养和培训中小学师资及各类专业人才4万多人,毕业生遍布八桂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实可谓桃李满天下。许多人已成为县、市、省级乃至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或全国劳动模范。不少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并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成为专家、学者和教授。还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由于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技能强,质量过硬,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55%以上(水份)。编辑本段发展目标百色学院利用自身区位、师资、办学上的优势,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正成为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的多学科、区域性中心本科院校。编辑本段重点课程我院《英语教学法》课程被确定为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 2010年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名单(桂教师范〔2010〕67号),我院外语系周艳鲜副教授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被评为2010年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并连获三年资助,第一年获得资助一万元。这是我院获得的第一门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据悉,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评审立项于2007年启动,旨在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共确定6门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其中本科4门,专科2门。[3]编辑本段知名教授黄勇,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百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科研处处长。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主持和研究过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2项。曾获广西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第七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广西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广西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百色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百色学院首批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等等。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广西优秀教师、广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提名奖、百色地区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百色地区首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百色地区96年至99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百色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编辑本段现任领导卞成林(党委书记):男,汉族,安徽无为人,1965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处长。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任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现任百色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兼管党办、组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政治与法律系、社科部。校园图片校园图片(57张)唐拥军(党委副书记、院长):男,汉族,湖南永州人,1963年9月生。经济学硕士,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MBA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生处处长。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任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兼管院办、人事、财务、国际交流等工作。联系中文系。 学校活动图片学校活动图片(10张)梁文化(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男,壮族,广西靖西人,1957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职称。曾任广西靖西县大甲乡党委书记、新靖镇党委书记,乐业县委副书记、书记,百色地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百色市教育局长、党组书记。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持纪委全面工作。协助书记、院长分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协助书记分管宣传、精神文明、统战、社科联、共青团、妇女、学生工作、党校、计生、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等工作。联系外语系、艺术系、澄碧校区和职业技术学校。韦宗发(党委委员、副院长):男,壮族,广西融安人,1963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职称。曾任广西民族学院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副处长、院长办公室主任,广西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教学、评建、实验、基本建设、学报、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招生、毕业生就业、高教研究等工作。联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生物能源研究开发实验室。校庆图片(20张)凌绍崇(党委委员、副院长):男,壮族,广西田东人,1955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研究员职称。曾任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办副主任、主任,党委书记助理,校长助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后勤、工会、教代会、离退休教职工、图书、体育、人民武装、军训等工作。联系体育系、教育科学系、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韦复生(副院长):男,壮族,广西武鸣人,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民族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现任百色学院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科研、成人教育、资产管理、保卫等工作。联系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经济与旅游管理系。[4]编辑本段学院校歌《百色学院校歌》歌词是在百色学院党委书记周炳群作词的基础上,集思广益,集体修订而成。作曲为著名作曲家傅磬。歌词简洁精练,琅琅上口,催人上进,富有感召力,点明了百色学院的地理环境,融入了学院的校训,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表现了全院师生员工朝气蓬勃的面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5]70年的办学历史,留给百色学院的不仅是缤纷桃李,更是不朽的精神和相连的血脉。在百色学院70年的办学历史中,共诞生了四首校歌,先后为“省立田西师范(百色师范)校歌”、“广西省百色南武联合师范校歌”、“广西右江民族师专校歌”,以及现在的“百色学院校歌”。四首校歌,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反映了百色学院曲折艰辛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从战火中诞生的省立田西师范,到现在的百色学院,整整70年的风雨沧桑,虽然历经重重磨难和考验,却始终昂首屹立于高等学府之林,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学院更是大放异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业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可以说,百色学院70年的办学历史,是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历史,是艰苦奋斗的历史,是创造辉煌的历史。《百色学院校歌》激励着全院师生员工“弘扬光荣传统”,“走过风雨迎接朝霞”,“伴随时代步伐”,在百色学院这所“英才的摇篮”和“理想的殿堂”中“手脑合作、励志成长”,“博学应用,再创辉煌”。我们相信,百色学院人将秉承着前人的优良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新的辉煌。编辑本段学院校训“志远行敏,德高业精”编辑本段学院校旗百色学院校旗由学院领导集体创意设计,由艺术系杨帆老师制作而成。学院校旗 学院校旗校旗由红、黄、蓝、绿、紫五色组成。五色即五彩、多色,既突出“百色”这一地名的特点,又寓意百色学院所在的百色市是一片多姿多彩的、有着灿烂民族文化的大地。其中红色为主色调,表明百色“红城”的地域特色。五个色块紧紧相连,象征百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协作、上下同心。旗帜色彩线条流畅,呈飘扬、上升之势,象征着百色学院师生员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象征着百色学院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的发展前景。编辑本段学院校徽百色学院校徽是在入围的浙江杭州张秀平设计师设计的032号作品的基础上,根据学院领导及专家的意见,由黄景涛、杨帆两位老师修订而成。校徽保留了032号作品的主要元素,但是在设计理念、色彩基调、结构比例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学院校徽 学院校徽校徽整体以黄色、红色、银色、金色为主色调。在红底上渐变的黄色象征光明,寓意新生的百色学院日渐辉煌。红色和银色体现了百色市“红城铝都”的地域特色。邓小平手迹“百色学院”及学院英文名称为金色,象征成熟与收获。校徽由内圈和外圈两部分组成。外圈图案为“铜鼓”条纹,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内圈图案由“百色”两字的声母“b”和“s”演变而成。两条笔划中间环环相扣,两端以书法笔迹,呈无限延伸之势,既稳重大方,又动感流畅;既有协调的美感,又有书法艺术的韵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校徽整体象征着百色学院开放的办学理念及创建内和外顺、团结协作、协调运转、秩序稳定、气氛热烈、运行高效的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涵。近年百色学院录取分数线

广西财经学院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教学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1960年成立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1962年9月更名为广西商业学校)和1963年成立的广西财经学校。1970年,广西商业学校与广西财经学校合并为广西财贸学校;1972年,广西财经学校分离出来并独立招生,广西财贸学校恢复为广西商业学校;1984年,在广西商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成立;2003年,广西财经学校并入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商业技工学校(成立于1979年)并入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的成立填补了广西没有独立设置的财经类本科院校的空白,对于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10所本科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北校区、南校区和相思湖校区等三个校区。校园面积925800㎡(138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16951.6㎡,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67844.91㎡,学生宿舍用房110701.5㎡;教学仪器设备8891台(件),总价值5489.34万元,教学用计算机4577台;纸质图书117万册,电子图书约135万册,纸质期刊1808种,电子期刊14530册;各类教室391间,其中多媒体教室64间;校园网络覆盖全校,网络接入信息点6200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164人。其中,专任教师729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49人,副高职称教师17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38%。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行政事业类)培养对象1人,自治区“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行政事业类)培养对象3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资助人选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人选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6人,“广西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人选8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 学校现有11个系、3个教学部、1个国际教育中心、1个实验教学中心和3个教辅部门;设有2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1770人;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各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重点建设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优秀)课程39门。 组建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改工程立项46项,承担厅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35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1项;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2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2009年发表874篇论文,其中国家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251篇;主编、参编教材150余部,出版专著50多部,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各2部,省部级优秀教材9部。主办或承办“中国—东盟财经论坛”、“中国—东盟国际税收研讨会”、“全国财经政法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广西财富论坛”等高层次大型学术会议10多场次,引起业内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充分肯定。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合作领域。先后与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2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先后开展中英、中法、中越、中马、中泰等8个教育合作项目。与中央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坚持实施“第二校园学习计划”,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连续4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自治区授予“文明单位”称号相思湖校区平面效果图北校区莲湖北校区一角莲湖北校区运动场南校区校园风景一角北校区一号食堂北校区花园一角北校区办公楼北校区一角北校区正门

校风还行,口碑一般,软硬件一般,住宿一般(600-1000不等,不过,新生通常都是被分配在旧的宿舍楼的),教学质量还行。总的来说,与河弛学院,梧州学院,贺州学院同一个档次,又比它们稍好一点点。总之,填写志愿是一件重大的事儿,需要慎重考虑,多方比较,了解清楚,做好心理准备了,再做决定。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毕业论文

一、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江西财经大学 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江西财经大学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 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2008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办学历史: 江西财经大学 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 江西财经大学 ,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办学特色: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路子,正努力朝着“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迈进。 3、办学条件: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862万册(含电子图书186万册)。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6个教学学院,国际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财政大数据分析中心、生态文明研究院等7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有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等7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等3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现代商务研究中心、创新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 5、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共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2017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2018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并获评“A级成员单位”;拥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10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学校自2015年以来共有38个专业参加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3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7个专业排名第二,4个专业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专业数占参评专业数89.47%。 6、教学工作:2002年和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均获“优秀”等次,2016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中获得高度评价。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8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法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拥有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学校于1994年(全国较早)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修双专业(学位)。2007年学校获得普通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7、科研工作:2009年至今,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320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2项,重点项目16项,一般项目220项,青年项目65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4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0项,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任基金1项,应急项目2项,天元基金3项,面上项目18项,地区项目230项,青年项目35项。近年来,10余项研究成果编入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并送中央领导决策参考,百余篇研究成果、调研报告获中央及省部领导批示。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0余项,在国际一流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800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0余项。学校现有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主办的《当代财经》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 学报》(双月刊)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两刊均为CSSCI来源期刊。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紧密联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江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相关论文成果多次获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智囊团”与“决策库”的作用。学校针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积极推进传统成人教育向现代继续教育的转型,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每年承办财政部以及全国各地财务、财政、税收、金融、银行和保险系统等政府、企业以及各行业的培训业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8、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239人,专任教师1302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67人;博士生导师133人;硕士生导师744人;“*”讲座教授2人,“*”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人,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3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4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 南京大学 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我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9、招生就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近年来在江西省招生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均为全省高校第一。在2018年《中国软科》“中国最好 大学排名 —生源质量”排名中我校列150名、江西省第一名。全日制本科生有2.1万人,各类研究生5千余人。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2018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6.3%,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100%;普通本科年终就业率90.25%、常规就业率66.83%,国(境)外升学率10.53%,26名本科生到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学校获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中公布的最新“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100强”中我校位列90名。2016年江财众创空间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西省科技厅首批“江西众创”,2017年江财众创空间获批共青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校获批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

申请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 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 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 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 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 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6 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 125601]、旅游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 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 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_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_(网址:)填报志愿并 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 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要求: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1)能提供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2)CET-4合格;3)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4)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复试阶段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五)报考035101法律(非法学)的考生,除满足(一)(二)(三)(四)条件外,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六)报考035102法律(法学)的考生,除满足(一)(二)(三)(四)条件外,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报考)。 (七)报考125100工商管理、125200公共管理、125601工程管理、125602项目管理的考生,除满足(一)(二)(三)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八)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除满足(一)(二)(三)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1.报考条件: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在金融大数据分析挖掘和互联网金融管理领域连续工作4年以上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工作或科研成果获得省部以上立功奖励,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考生须经所在单位同意,由考生所在单位和我校认可的两名在相关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并经我校研招办资格审核通过后方可报考。 2.招生专业:025100金融,研究方向:金融大数据分析挖掘和互联网金融应急安全管理 3.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 (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资格及招生名额等信息以教育部当年度发布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政策为准。考生必须在2021年11月30日之前将加盖公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寄送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 (十)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考生应能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十一)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须按军队相关部门及教育部文件规定执行。强军计划考生限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相关类别(领域),且必须参加全国统考,复试分数线单独划定。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

  • 索引序列
  • 江西财经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 江西财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广西财经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