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出生于上海1931年9月26日,然后毕业于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并且曾担任过文化杂志读书的主编,曾还是中国读书类杂志的范例,然后他的代表作还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等等。
地下拳王金波死亡原因是突发心脏病,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死亡原因是突发脑溢血。
1、地下拳王金波
2016年6月7日,金波突发心脏病,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42岁。
金波(kimbo slice)的真名是凯文费格斯,身高188cm,体重120公斤,是全球最著名的地下拳王,大胡子和头巾是他的标志,金波在出场的8场街斗比赛中赢了7场,唯一一次输给了波士顿的Sean Gannon,他在地下拳赛中展现出来的高超拳法被人们称作“街斗的艺术”,借助视频在互联网的传播,一夜之间成名。
2、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
2016年6月30日凌晨,天涯社区通过官方微博证实,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因突发疾病在北京地铁站台突然晕倒不幸去世,年仅34岁,死因疑似经常熬夜加班,导致突发脑溢血。
天涯社区方面称金波是大家公认的好同事、好伙伴,还表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公司深陷悲痛,希望每一位关心他的朋友能够共同祈祷,祝愿他在天堂获得安宁。悲痛之余,我们也需要去面对变故,鼓起勇气,全力帮助他的家人,祝大家都能平安健康,一切顺利!
目前的原因仍未可知,有人是觉得他生活压力太大了,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今人都已经去世了,希望他能够得到安息。
刘如生是谁? 刘如生,字六如,号云海漫士,祖籍天津。1937年12月12日出生于南京东郊灵山脚下。1958年考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北京工作。2014年3月8日,乘坐的客机失联。 刘如生在京16年,工作之余,走于郑诵波、叶浅予、郭传璋、胡爽庵等前辈门下继续求教,刻苦学习国画、书法。调回南京后,又拜武中奇、赵良翰、李味青等名宿为师,不计寒暑、潜心学习。曾研习过山水、人物、走兽,近些年更独钟于花鸟,喜画藤蔓、果实,尤其擅画葡萄、梅花、牡丹。曾被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市政府办公厅、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等单位聘为客座教授,讲授书画、美术。中国书法家会会员、南京市书画院书法研究室主任、高级画师,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特聘教授,退休后被聘为南京老年书画院副院长、句容市书画院名誉院长、南京六朝书画院院长。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往中国客机MH370航班,失去地面联系,据越南方面回应,该次客机发生坠落,在客机名单中出现刘如生先生大名,据悉刘如生参加了由24位中国画家组成的艺术团在吉隆坡举办“中国梦丹青颂”书画交流笔会,目前具体情况还有待各界反馈。 刘如生著作 曾出版《书画便览》、《钢笔行书课稿》、《玄武湖诗书集》、《刘如生书画作品选》、《刘如生书画集》等专著。 刘如生艺术道路,还得从小说起。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少儿时代受环境影响,对书法、绘画产生兴趣。到了中学,接触的面广了,看到的书多了,这时对音乐、文学、戏剧、体育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一本“约翰”克利斯大多克”使我非常着迷,莎士比亚的诗剧使我爱不释手,我担任过学校乐队的指挥,郭沫若、艾青的诗我能背出多首,足球场上少不了我的身影——,以后又迷恋上了油画。但是,经过高中、大学、文革,几十年绕了一个大圈子,以后,还是又回到了书法、国画上来了。 在北京时,书法开始了比较正规的学习。我和刘炳森都是拜郑诵先先生为师,郑老是一位极有学问的老人,读书和写字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指导我学习书法。在隶书和魏碑上我下过很的大功夫。特别钟爱衡方碑、武荣碑、石门铭、张玄墓志等;行草研习二王、米芾、王铎等。当时一人独居北京,沉浸在书法之中,也未觉寂寞。这段时间的苦学,为日后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行草,它能发挥我的情性。国画开始是随郭传璋老师学山水,以后又随胡爽庵先生学画虎,又相继不断的到叶浅予、吴冠中、李苦蝉老师家中求教。回想起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疯狂求学。到1974年回南京以后,书法拜师武中奇、林散之,国画投奔李味青、赵良翰二位老师,主攻花鸟画。 到了文联,我工作很卖力,由于生性热情、真诚,受到诸多同道的赞许。也被一些领导看中,委托我做些组织工作。70年代末,我受军人俱乐部王主任的委托,组织一次新春笔会,到场的有刘海粟、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武中奇、黄养辉、赵绪成等。笔会气氛热烈,十分成功。随后第二年,我又受玄武湖公园管理处高主任的委托,组织了同样的大型笔会。80年代初我又受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刘玉浦的委托,在市委第二招待所组织了空前巨大的大型笔会,到会的增加了林散之、肖娴、李亚、杨建侯、赵良翰、李味青、张正吟、罗化千等,整个组织工作有条不紊。 ( ) 而自己每次为了组织一次活动总是提前一周多就开始策划运作,场地、材料、工具、车辆、服务人员都要一一到位,而每次我都叮嘱参于服务的同志,绝不允许向画家伸手,我自己始终是以身作则。而且每次活动我都要贴纸、贴笔、贴毡子,却从无怨言。活动搞成功了,便是对我的最大安慰。在不知觉中,我成了一个无形的组织者、社会活动者。 我是一位没有权柄的普通画家,但我很同情、并且愿意尽其所能帮助一些有困难的老画家。譬如:钱松岩家原在林散之家的楼上,钱老上楼要经过林老家,很不方便。在市委二招书画家雅集前,我去联系笔会的事情,钱老向我提出要建一个外楼梯的想法。我立即向政府办公厅汇报,然后约刘玉浦主任到实地看了地形,很快就为钱老解决了这个难题。钱老高兴地要送我一张山水画,我觉得由于帮忙而获取,显得不太合适,便婉言谢绝了。1986年夏天,天气酷热,赵良翰老师独自一人在楼上哮喘,病情非常严重,恰巧我与徐大痴从深圳回来登门拜访。见此状况,我立即向曹汶院长汇报,曹院长说我们画院的能力有限,你去找武老帮帮忙。后来我请武老写了一封信给125医院杜海院长,左红开来画院车子,将赵老送到医院,按军一级的标准安排套间。为了报销,我又和曹汶院长一同去找了宣传部长、卫生局书记,说明情况,铺平了报销的渠道。李味青老先生才艺很高,书画院将去北京展出时,我向朱道平院长提出,应该邀请李老加盟,朱院长同意了。但为了名正言顺,需要办理接收李老为书画院特聘画师的手续,这一切都是我到李老家与其女婿沙澄同志联系,跑了多趟才得以落实的。后来,李老过世了,追悼会也是我请朱道平院长和我一同主持的。黄养辉老人死的比较凄惨,上级定调为因病去世。但我得知真相,心中很是不平。在追悼会前夕,我先打电话到好友赵绪成家,是他爱人小孙接的。我在电话里问明情况后,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赵院长在追悼会上对于黄老的死因最好回避,以免失言。同时,我拟写了一篇悼文,并由许多画家签名,张贴在追悼会门口。文字含蓄而悲怆,目的是寄托哀思告慰亡灵。我还多次帮助过肖老、罗老等等,不一一细说了。诸如此类,我关心老前辈和同辈或小字辈的事例还有许多。 我进书画院,是经武老鼎力举荐的。书画院当时受文联领导,曹院长看中我的工作能力,让我协助书法协会工作一段时间。此后,我便利用书法协会这个平台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了书法研习班,培养了大批的新生力量,大胆与同仁一道组织了书画家春节为群众服务,请老书画家走出家门,在群众中现场作书。继而我又组织了书画家下乡写春联,服务农民。此举引起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关注,发文向全国推荐,影响甚广。工作太热情了,遭人妒忌引来一些不愉快。为回避无味的矛盾,我决心回书画院,静下心来,埋头创作。书画院每年一度的“元宵笔会”,我受曹汶和朱道平院长的委托举办的,我是积极参与者和当然的组织者,每年都搞得轰轰烈烈。 在我61岁时,便主动向朱道平院长提出退休,把书画院的空额让给年青人,回家继续从事创作。不久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我惊讶地得知在大学时未能入党的原因。那是在中学毕业时,一位思想极左的老师凭着一份错误的材料,误判我参加了“反动小集团”,即担任了一个外校的“反动杂志”副主编。而事实并非如此,其一,这个杂志并非反动,而是文学爱好者的刊物;其二,这个刊物的主编(初中同学)曾到一中来聘请我,谈话不到10分钟,我没有同意,但他们自己内定的名单上未能将“刘如生”三个字划掉,仅此而已。于是在我的档案里,便出现了“参加过反动小集团”之类的罪名。这份黑材料,是毁灭性的,它极其严重地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几十年里不知情地背上黑锅。面对如此严重的坑害,我只得无奈地惨然一笑。历史的误会并没有使我沮丧、灰心,我依然乐观而充满朝气。有人说我在同仁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我想那可能是我有一股热情和办事时从无私心杂念所带来的效应。每年年初五的大型 “书画家新春笔会”的组织工作,我一直坚持了八年,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同仁们需要这样一个书画交流的平台、一个自由自在的集会。书画自古以来就有流派,观点多有分歧是很自然的,再加上利益的驱动,书画家之间的摩擦自然也就少不了,但这不是不可以协调的,这就需要有人去疏通、去联络。只有多交流,才能消除隔阂,只有搞好团结,我们才能把事业搞上去。我们每一个书画同仁,都应该为团结而努力。 虽然我已是“奔七”的人,但我喜欢新事物。在研习书画之余,我学会了开车,学会了电脑,学会了摄像和制作,生活得很充实、快乐。我喜爱在雨地里唱着歌奔走,夫人说我是一个爱唱歌、爱饮酒、爱光脚的老玩童。回首往事,有人曾经背后搞我,造了我不少的谣,我不理采不报复,以德报怨。也有人把我说的很优秀、很出色,我也诀不会自以为是,飘飘然起来。我很普通,但我很努力。谈到家庭,我的前妻俞湘清曾是一位出色的教师,苦了一辈子,病逝了。她为我生的两个儿子,都早已自立,对他们的成长我尽力了,现在由他们在游泳中学游泳,我希望他们一天天地好起来。我有一个孙子叫刘一、两个孙女叫刘佳妮、刘丹妮,其中刘一和佳妮都已长成好端端的青年了,未来是他们的。两千年元月十五日,我与小我14岁的鲍媛华结了婚,她是我的贤内助。她是市政府一名资深的老处长,为人非常朴实热情、乐于助人。朋友们经常戏称:“你把处长当司机,又把太太当小秘。” 总结我的前半生,认为上苍还是很厚爱我的。虽然有人用黑材料坑害了我,但却也有两位恩人聂光辉和武中奇极大的帮助了我,使我有了现在。我常说:“老天对我不薄,我很知足。”我有一方常用印:“上苍厚我”。总之,我的创作道路还很遥远,我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去进取。但我不是苦行僧,我在工作、学习之余,也要娱乐。如老友赵绪成经常讲的:“快乐每一天”。 我这次展览,得到南京书画院以及许多朋友的支持。许多亲朋好友为我这次展览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周积寅、苏位东、曹勇、言恭达、刘光夏、俞律、徐大痴、齐鸣、陆大友、李英杰、王寅生、邹宁、刘庆国、陈曙生、叶宏、汪树孝、刘琴等,书画中的印章除了我自己刻的一部分外,还有黄惇、石学鸿、李德龙、魏桐胜等好友为我治的印,在此一并感谢!
干这种杂志编辑,经常要触碰到一些公司的利益,时常被警告,压力很大,可能这就是他自杀的原因吧
根据同事们所回忆,他在去世的前一周还参加了一个工作的研讨会,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谁能料想当在短短的一周后,他就选择在单位的地下车库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在现场他也没有留下任何的遗书和只字片言。熟悉他的朋友应该知道他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以及理念的杂文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曾荣获鲁迅文学奖的殊荣,而作为一直研究社会学的学者,他所主张的理性思考,独立思考等其实很值得当下沉溺于网络的年轻人借鉴。
从这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一生可能就执着于推动家国的振兴与发展,默默做着自己的努力。他更关心于改革的既定方针与实施成效,说白了,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讲,最主要的还是民生问题。毕竟如果生活这些基本问题如果都可以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在网络上的苍白争辩了。
有很多人会认为他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根本不需要去管这些不值得他操心的事情。凭他当时所处的位置,其实也可以转行去做别的轻松一点的事业,回报会更多一些,经济收入也会更好。完全不必拘泥于在某一些尚且无法改变的局面下焦虑不已,那些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可以交给更需要操心的人或部门去应对。
也许他即使站在一片喧嚣声中,也能看得非常清楚,那些假借某些名义的随意泛滥看着让人揪心,但却无可奈何,这些和执着的理念背道而驰。
《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的死因是自杀,据介绍,他是在所在单位的地下车库自缢身亡的。朱铁志去世的消息,也让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
事情发生于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五日,朱铁志被发现在所在单位的车库自缢身亡,享年五十六岁,就在六月二十九日,朱铁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对于朱铁志为何会在车库自杀,官方也没有给出公告,外界也是不好猜测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大作家,竟然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是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那么,朱铁志是怎样一个人?
朱铁志于1960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长期供职于《求是》杂志社。在学术上,朱铁志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事实上,朱铁志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杂文集《固守家园》、《自己的嫁衣》、《思想的芦苇》、《被亵渎的善良》、《精神的归宿》、《浮世杂烩——小人物系列杂文》、《你以为你是谁》、《克隆魂》、《沉入人海》、《理智的勇气》等十余部。
除此之外,朱铁志还主编了《20世纪中国幽默杂文》、《中国当代杂文经典》、《中国杂文大观》(第四卷,合作主编)、《真话的空间》、《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佳杂文年选》等杂文书籍。朱铁志的作品曾荣获鲁迅文学奖、中国新闻奖等多种奖项,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深受全国众多读者的喜爱。
朱铁志始终忠诚于中国杂文事业并作出了非凡的业绩和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对杂文理论有所建树,而且对杂文文体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朱铁志精准地将杂文概括为“文明之文、文化之文、文学之文、文雅之文”,并将“独立人格、独到见解、独特表达”奉为其创作的圭臬,为读者捧出了两千多篇或震聋发聩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朱铁志在离世之前,曾留下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即便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我期待‘死如秋叶之静美’。如果我死,决不希望别人为我写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动写在我生命轨迹上,用我的文字写在我的作品里。‘荣’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评价而少一毫。乞求高评价,说明缺乏底气,没有自知之明,无异于自取其辱。假作谦虚状,显得故作姿态、装模作样,也不免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去世,去世的原因是自杀。
2016年,著名散文家、作家、《求是》杂志副主编朱铁志自缢身亡。作为现代文坛的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自杀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惊,文学爱好者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难过。据悉,朱铁志在选择自杀前留下了遗书,遗书中他用优美的笔调表达了对生死的感悟。可见,他的自杀并不是放弃生命,而是在传递一种开放的心态。
朱铁志先生生前身患绝症,这也是他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绝症带来的痛苦是非常残酷的,是对生命最后阶段的绝望。人不仅享受不到世间的快乐,还要忍受无尽的痛苦。他在遗书中非常坦率地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认为自己最后一次大病的生活质量很低。既然注定要死,不如选择更大度体面的离开。
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朱铁志这样的作家更容易自杀?原因有很多。首先,作家普遍情感更丰富,对世界、人性、情感的认知更敏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痛苦,容易因为不堪重负而自杀。其次,就像朱铁志一样,他们对死亡和生命更加透明和豁达,所以他们会选择结束自己毫无意义的生命。
由于作家的情感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往往纠结甚至扭曲,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等一些精神疾病。著名诗人海子在壮年时突然自杀,还有当代诗人顾城,著名作家老舍,都是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真正复杂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只能在地球上默默追忆。
2016年,著名的杂文家、作家、《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被爆出自缢身亡,作为一位现代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自杀辞世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惊,文学爱好者们听闻这一消息无不悲痛。据悉,朱铁志在选择自杀前留下一封遗书,遗书中以优美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死亡的诸多感慨,可见他的自杀并非放弃生活,而是传递出一种豁达。
朱铁志先生生前曾身患绝症,这也是他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绝症带来的痛苦,对于人生最后的阶段是非常残忍和绝望的。人不仅不能享受人世间的快乐,还要忍受无尽的痛苦,在遗书中,他非常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自己最后重疾缠身的生活质量很低,既然注定结局是死亡,不如选择更坦荡更体面的离开。
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像朱铁志这样的文字创作者更容易自杀,这里面有许多原因。首先文字创作者们普遍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他们对于世界、人性、情感这些东西有着更敏感的认知,这也就使得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痛苦,极易因为不堪重负而自杀。其次就像朱铁志这样对于死亡和生命的认知更为通透和豁达,因此他们会选择自己结束已无意义的生命。
由于文字创作者们情感世界的丰富,他们的精神也经常会纠结甚至扭曲,更容易出现一些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情况。我们熟知的诗人海子在人生的大好年华突然自杀,还有同时代的诗人顾城,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也都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永远无从知道他们真正复杂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在尘世默默追忆。
《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月刊,主要发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最新动态,以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杂志以“求是、实事求是”为宗旨,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问题,报道党和国家最新动态,深入分析当前热点话题,反映全国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工作,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等。
目前的原因仍未可知,有人是觉得他生活压力太大了,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今人都已经去世了,希望他能够得到安息。
众所周知,越重要的科研工作者,越重大的任务执行者,身份越要隐秘。因此他们往往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肩负的重任却越重。他就是我们最高尚的人,他的名字叫林俊德,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位老人。林俊德是“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当天晚上,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林俊德院士的遗言让人泪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众所周知,越重要的科研工作者,越重大的任务执行者,身份越要隐秘。因此他们往往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肩负的重任却越重。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的活着。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从接受命令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归宿,他把生命完全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在沙漠扎根52个春秋,一辈子隐姓埋名却是唯一一位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任务的院士!
他就是我们最高尚的人,他的名字叫林俊德,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位老人。
提到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导弹之父钱学森、天眼(FAST)之父南仁东大家心中都会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器。但是对于核试验这一概念也许较模糊。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几组数据:
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林俊德是“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用了半年时间研制出了第一台样机,一年后成功用于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春雷,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当天晚上,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1969年冬,中国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的战场从大气层转到了地下,为尽快掌握地下核试验爆炸应力波测量和核试验工程设计技术,他和战友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先后建立了10余种测量系统,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
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胜利实现了既定目标。
每次核试验都有他的参与,核试验爆炸后,核辐射最强的时候,核辐射最强的地方就是他的工作环境......一次次的任务采集,一次次的核辐射,正是因为有这些一心为国的伟大的科研工作者的无私,才有了我们辉煌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平安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富强的新中国。
就在我们所有人在林老等科学家们给与的美好的中国这个大家庭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噩耗传来,2012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他为了能再多争取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拒绝接受手术。后来越来越严重,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离开人世。
一次次蘑菇云升起,一次次地动山摇……在为国铸核盾、赶超世界核试验技术前沿的征程中,黑发青年变成了暮年老人,始终不变的,是那向事业巅峰不息冲锋的忘我激情。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以智殉国铸就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马兰。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学习。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
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林俊德院士的遗言让人泪目相关阅读:
追忆峥嵘岁月,弘扬马兰精神——记林俊德院士事迹学习会
2017年11月25日晚18点,浙江大学党校2017年第二期本科生预备党员培训班现场教学在玉泉校区永谦剧场举行,教学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基地马兰工作室开展,以“追忆峥嵘岁月,弘扬马兰精神”为主题,引导学生党员学习林俊德院士等一批扎根马兰、投身国防的浙大校友的光辉事迹,传承“甘做隐姓埋名人,勇干惊天动地业”的马兰精神,引领求是学子成长为“公忠坚毅、能担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国之栋梁。
林俊德院士同窗范正翘、张文彬、魏赛珍、高文龙、吴昌海五位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梅德庆、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吴子贵、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志潜、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淑芳等出席本次活动。浙江大学党校2017年第二期本科生预备党员培训班学员,机械工程学院全体专职、挂职团干部,机械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以及马兰工作室和马兰精神剧组的同学们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吴子贵致辞。他首先对五位老先生专程回到母校参加此次活动表示诚挚的谢意。他深情缅怀了林俊德院士生前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并就此向大家分享了他亲身学习马兰精神的三点体会:要志存高远、要不忘初心、要迎难而上。他认为,林俊德院士工作时的“发狂”精神就是浙江大学“求是”精神的最好体现,同时号召同学们深刻学习这种精神,把艰难困苦当作成就事业的“磨刀石”,以此来践行浙江大学“求是”之校训。他希望师生们能够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学工部、机械工程学院以及航空航天学院筹划组建的马兰工作室活动,学习以林院士为代表的马兰精神——“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他也期待浙江大学的学生中能有更多像林院士这样的“马兰人”出现。
全体参会师生观看了林俊德院士《感动中国人物系列》纪录片。视频真实讲述了林院士五十二年扎根大漠戈壁,参加我国核试验任务,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生经历。在生命的最后72个小时,他与死神赛跑,坚持在病房中支起办公桌工作,在医生数次强烈劝阻他继续工作之后,他那一句“坐着休息吧,躺下就起不来了”使在场的同学纷纷落下感动的泪水。
随后,五位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与林院士的共同成长经历。与林俊德院士同一寝室生活五年的吴昌海老师向大家分享了林俊德院士的“柏油马路”轶事;张文彬老师通过他手写的追忆信向同学们分享了他与林院士“除四害”、“造马达”的故事;魏赛珍老师则回忆起了她与林院士因“点蜡烛”而起的初识,她认为林院士是一位“又红又专”的榜样,用真挚的语气,从“红”和“专”两个方面向同学们描述了林院士的伟大精神。在老师们饱含深情的讲述之下,同学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能吃苦、朴实勤奋、追求卓越的青年形象。
现场提问环节中,88岁高龄的范正翘老师就同学“从事科研军工行业需要怎样的专业素养以及科研精神”的问题,做出三点回答:一是要随时做好改行的准备,二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三是要有扎扎实实的科学基础。范老师回忆在他们那代人,搞国防科研,不能在大厦里,也不能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是要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以此勉励同学们要具备能够吃苦的马兰精神。在回答同学“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怎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素养”的问题时,高文龙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范老师作为一名在1954年抗美援朝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也向同学们指出了预备党员时期的重要性,并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盼。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感动于老一辈国防科研前辈的马兰精神,也被老师们的幽默所感染。几位老师的回忆分享和谆谆教诲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使学生受益匪浅。
机械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李杨宁同学作为预备党员学生代表,向五位老师表达了谢意,并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于林俊德院士的景仰敬佩之情,以及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的深刻体会。李杨宁号召大家担负起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把自身价值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恪尽职守、竭尽全力。马兰不死,也不凋零,要让马兰精神永远伴随、激励着我们。
之后,在场领导和嘉宾为马兰精神宣讲团导师以及第一批成员颁发聘书。
最后,梅德庆对此次学习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历年来为国家国防军工事业输送了大批既有情怀、又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林院士以及今天到场的五位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对年轻一代人起到了模范作用。梅书记形容林院士的一生就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献身科研、献身祖国。他相信在座的全体同学在未来也将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角落,希望马兰精神能够扎根在每一位同学心中,让马兰精神的种子永远传播下去。
本次培训向现场师生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林院士“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是对浙大“求是创新”精神的有力诠释,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防建设的有力肯定。林院士用自己的一生,给浙大师生上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党课。学习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与手捧鲜花的五位老人温馨合影,那一首《马兰谣》仍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回响着。
文 | 求是潮新闻资讯中心马慧子
图 | 求是潮摄影部龚韬懿、章佳琰
美术编辑 | 生煎
《求是》副主编朱铁志自缢离世后,这篇短文“如果我死”,值得每个人对生命重新思考。{如果我死} 作者:朱铁志都说人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而我以为那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对个体生命来说,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 不论你是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不过咫尺之间。 有道是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 有人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生命的长短不过是一道简单的相对论命题,如此说来,需要那么在意长寿与否么?需要在生命的自然延伸中那么在意世俗的评价么? 如果我不得不死于癌症,我请求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不必为我作无望的救治。 我知道,有些癌症之所以叫做癌症,是因为现代医学暂时还拿它束手无策。 所谓人道主义的救治,本意在延续人的肉体生命,其实无异于延长人的双重的痛苦。 我知道我虽然叫“铁志”,但其实意志很薄弱,很可能经不起癌症的痛苦。 我不想辛苦挣扎一生,到头来再丧失做人的起码尊严,缠绵病榻,身上插满各种管子; 也不想家人为我的生不能、死不得而悲伤难过; 更不想单位为一个已经完全不能生存的人发工资、报药费,增加额外的负担。 我甚至还有一种或许自私的想法,就是不想以肉体的痛苦成全子女的孝道和医生的人道。 病长在我身上,痛苦是自己的,而那些外在的道德评价要以一个病人的痛苦作条件,不是显得有些残酷么? 我的家人、我熟悉的医生,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虽然我们国家至今没有安乐死立法,在我的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通过这样的法律,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呼吁这样的法律,并且非常愿意身体力行这样的法律。 即便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我期待“死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别人为我写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 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动写在我生命轨迹上,用我的文字写在我的作品里。 “荣”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评价而少一毫。 乞求高评价,说明缺乏底气,没有自知之明,无异于自取其辱。 假作谦虚状,显得故作姿态、装模作样,也不免贻笑大方。 如果再为被确认是一个“什么工作者”,而不是“什么家”而烦恼,那就更加不堪,更加滑稽可笑,更加叫人不齿。 我知道通常的情形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其实我清楚,“也善”的“其言”不只出自将死之人,更是出自单位的人、周围的人,谁会对一个弥留之际的生命吝惜赞美呢。 况且评价越高,说明将死之人弥留的时间越短。 明白这一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还有什么不能通达一些、超然一些呢?既然生命都将随风而逝,几句好话又何必太当真呢? 假如一个人活到弥留之际还不清楚自己是谁,还要靠外在的评价确认自己,做赞美者赞美的奴隶,做诋毁者诋毁的奴隶,不是非常可怜又可悲么? 别人怎样想使别人的事,我决不想做这样可怜的人。 如如果我死,决不希望举办什么追悼会、告别会、追思会一类的会议。 喜欢我的人早把我留在心里,讨厌我的人巴不得我早点儿滚蛋。开那么一个会有什么意思呢?开给谁看呢? 无非是在我毫无生气的脸上涂俗不可耐的胭脂,将我冰冷的尸体装进崭新的西装,然后抬将出来,摆在鲜花丛中。幸运点儿,身上或许还会盖上一面庄严的旗帜。 接下来是我的亲人被悲戚戚地肃立一边,喜欢我和不喜欢我的人鱼贯而入,或真情悼念,或假意悲哀,都要绕着我走一圈儿。 如果我真有灵魂,我会为此感到莫大的不安。 在北京拥堵的街道上,我要为展览自己的尸体耗费同志们起码一个小时的路途时间,还要为瞻仰自己并不英俊的冷脸在耽搁大家起码一个小时的时间。 来来去去,半天就交待了。 一个人的半天是何等宝贵,假如真有那么几十人上百人前来,其损失真可用“巨大”来形容。 朱某终其一生,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何必死了倒来折腾大家呢? 如果我死,决不购买高价骨灰盒,决不定墓碑、墓地之类的玩意儿。 我虽然在学术上毫无造诣,但我毕竟混进最高学府,正儿八经地学过几年哲学,至今还保留着母校颁发的哲学学位证书。 人死如灯灭,生命不复返。 虽说“物质不灭”,但作为生命形态的个人死就死了,转化为别的什么东西,已不是我所能左右和关心的。 既然生命都没了,还在乎那堆骨灰放在什么盒子里干嘛? 不少人一辈子没活明白,有一室的房子时要争两室的,有了两室的又争三室的,一生这样争啊争的,其实最后大家都复归“一室”。 而就这一个小盒子,还要分出宝石、玛瑙、檀木、樟木,抑或普通石料和木材,真是想不开啊。 我死以后,决不保留骨灰,决不把那无聊的东西放在盒子里吓唬孩子。 如果妻儿听我的话,应该先将我所有能用的器官免费捐赠,假如它们能在其他的生命里获得新生,我将感到莫大快慰。 然后应该将我的尸体交给医学院作解剖教学用,假如学生们从我身上能够学到一点有用的知识,我又将感到莫大快慰。 人死还能有一点用处,岂不反证了活着的时候也不是浪费粮食的货? 再接下来就该果断地把我火化,趁热把我的骨灰埋在随便哪颗树下,我的灵魂或许可以随着绿叶升腾到天国去。 既然骨灰都作了肥料,墓地就更没必要了。咱们国家本来地少人多,我就不要跟活人争地盘儿了。 既然连墓地也没整,墓碑就更没必要了,还是留给农民盖房子、砌羊圈吧。
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更容易像《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一样自杀,是因为文字工作者内心情感比较细腻,具有丰富的情感,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比较大。
内心比较压抑,总是觉得难过,所以说他们总是有种想死的感觉,也就是做事变得特别的疯狂了。
是因为得了癌症,他无法忍受病痛折磨,希望有尊严的离开。
是因为得了癌症,他无法忍受病痛折磨,希望有尊严的离开。
1990年5月,李小娟撰写的《浅谈文科学报的校对》被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同年6月,《求是学刊》主编余式晖退休,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兼任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衣俊卿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同时调入编辑部工作的有张晓校、杜桂萍,分别担任史学编辑、文学编辑。同年9月,《求是学刊》在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12月,历史编辑、副编审周众离休。周众于1985年—1988年间,曾担任编辑室主任。1991年1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设了“《求是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1980-1990)”专栏,发表熊映梧、孙云、张奎良、吕冀平教授撰写的4篇学术文章,并发表了副主编衣俊卿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撰写的纪念文章《唯实、求是、图新》。3月21日,黑龙江大学举行《求是学刊》和《外语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纪念会,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同志和各界代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为纪念黑龙江大学成立50周年,《求是学刊》第5期发表了由叶伯泉撰写的编辑部文章《追求科学,探索真理》。9月,黑龙江省首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选揭晓,《求是学刊》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新探》(1990年第3期)和赵亚乔编辑的《关于农村实行“两田制”运行模式的构想》(1990年第6期)获一等奖;周众编辑的《英雄与时代》(1990年第3期)和叶伯泉编辑的《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1990年第6期)获二等奖。11月,在1991年度职称评定工作中,衣俊卿破格晋升为教授,张晓校、赵亚乔和杜桂萍晋升为编辑,李小娟破格晋升为编辑。《求是学刊》199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被摘发23篇,文摘数量列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名(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2年2期报道)。1992年3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辟“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栏目,发表衣俊卿的《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和邴正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此后,这一栏目成为《求是学刊》不定期重点栏目;同期,还开辟“史学博士论坛”,发表葛志毅的《玄圣素王考》和冯辉的《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该栏目此后亦成为不定期学术专栏;同月,副主编衣俊卿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7月,赵亚乔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2月,衣俊卿当选为新成立的黑龙江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2月,衣俊卿当选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同年,据有关权威材料调查,《求是学刊》1991年在86条检索途径中被转摘71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二位;《求是学刊》哲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求是学刊》1992年所发文章在各报刊上的被转载数量列全国文科学报第3位(据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3年第9、10期报道)。1993年3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主编退休,衣俊卿任主编。6月,黑龙江省第二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张晓校编辑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1992年第1期)和李小娟编辑的《简论人类精神生活》(1992第4期)获一等奖;叶伯泉编辑的《宋诗发展的美学轨迹》(1991年第1期)、杜桂萍编辑的《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1991年第4期)和赵亚乔编辑的《论生产力发展的跳跃规律》获二等奖。7月,东北三省文科学报研究会于7月21日-24日举行年会,并进行评奖活动,《求是学刊》获四项奖:叶伯泉和李小娟被评为“优秀编辑”;杜桂萍和张晓校分别获优秀编辑学成果一等奖。7月,李小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8月,张晓校破格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调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求是学刊》主编,杨彬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同年,衣俊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求是学刊》1993年共被114条途径转摘文章7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4年统计数字显示)。1994年1月,衣俊卿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3年度全国“优秀编辑”。同月出版的第1期(总第98期)开辟“美学在当代”的不定期学术专栏。3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优秀期刊。5月,《求是学刊》第3期为“百期专号”,刊有百期纪念致贺单位名单、齐世荣等13名学者的百期感言,以及熊映梧、厉以宁等学者撰写的18篇学术论文。8月,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对学术期刊的双重影响》(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5)分别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委员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一等奖”。1994年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繁荣》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杜桂萍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报编辑意识》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黑龙江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张晓校任副主编。《求是学刊》1994共被105条途径转载7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5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4月,黑龙江省第3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哲学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杜桂萍编辑的《优美乐曲中的不和谐音符》、张晓校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杨彬编辑的《关于贪污罪构成的要件及刑事责任原则的探讨》获二等奖。8月,衣俊卿教授的专著《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获金岳霖学术奖。11月,杨晓彬调入编辑部工作。12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与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求是学刊》1995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66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1996年 2月,李小娟同志被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5度全国优秀编辑。 4月,赵亚乔同志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1994-1995年度优秀编辑。8月,李小娟编辑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为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兼任《求是学刊》主编。衣俊卿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李小娟的论文《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第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期刊。《求是学刊》1996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92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3月,副主编杨彬调离《求是学刊》,任马列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4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张晓校编辑的《中观史学与科举制研究》获一等奖;杜桂萍编辑的《论文学史家》、赵亚乔编辑的《论市场经济建构中的集体谈判》获二等奖。 5月,杨晓彬调离《求是学刊》。 8月,杜桂萍、赵亚乔晋升副编审。《求是学刊》1997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8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4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8年统计数字显示)。1998年4月,康敬奎调入《求是学刊》任法学编辑。 8月,副主编张晓校晋升编审。 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校长,兼《求是学刊》主编。 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7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12月,衣俊卿辞去主编职务,哲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丁立群兼任《求是学刊》主编。张晓校在1997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8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65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6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年9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1月20日,李小娟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月,徐松巍调入《求是学刊》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5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社会思维场论》、杜桂萍编辑的《当代中国美学的走向:辩证和谐的美学》、张晓校编辑的《唐代政治开放述论》、赵亚乔编辑的《当前经济学应该研究的一些问题》均获一等奖。1999年5月18日黑龙江日报发表介绍《求是学刊》文章,题为:“《求是学刊》追求学术高品位” 。6月,《求是学刊》作为黑龙江省5个候选单位之一,参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首届中国期刊奖,这是中国期刊界最高奖项。 8月,张晓校调离《求是学刊》。 9月,康敬奎考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10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8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李小娟的《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黑龙江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新开辟了“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法制现代化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批评”等栏目。同年,《求是学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确定为1999年度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赵亚乔在1998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9年共被122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5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2000年第1期,《求是学刊》又开辟了“行政法新理念”、“世纪之交话史学”等不定期栏目。2月,丁立群主编去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3 个月。3月,徐松巍副主编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读博士后。李小娟主持学报工作。《求是学刊》第2期又在“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栏目基础上开设了“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对“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理论”、“人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检视。5月,《求是学刊》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第3版)。 6月,杜桂萍的《形式主义美学及其困惑》文章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李小娟的《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李小娟被评为1998-2000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党员。7月,李小娟、康敬奎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与编辑的品位》、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在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9月,在佳木斯召开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上,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荣获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李小娟、赵亚乔、杜桂萍、康敬奎被评为1997-1999年度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编辑。杜桂萍考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1月27日—12月16日,赵亚乔、杜桂萍、李小娟、康敬奎在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培训中心参加全省第一、二期社科类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李小娟、康敬奎在1999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求是学刊》2000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17位。2001年1月,李小娟被任命为《求是学刊》副主编。据《光明日报》2001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 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南京大学统计),《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4月,《求是学刊》李小娟、赵亚乔、康敬奎、杜桂萍等编辑人员整理自1974年创刊以来在本刊发表的全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期刊简介(期刊发展历程、获奖情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栏目主题介绍、各时期纪念活动的题字词、贺词);编辑部介绍(编辑部组成、历届主编的简介、编委会简介)等,为完成“世纪光盘”的制作而做准备。截止2001年第5期,《求是学刊》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人学研究、新儒学、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2001年8月,《求是学刊》“世纪光盘”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求是学刊》截止2001年第5期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9月,李小娟晋升为编审。9月,杜桂萍被聘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9月,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活动中,杜桂萍编辑的《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李小娟编辑的《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和康敬奎编辑的《依法治国必须弘扬正义法精神》获二等奖。9月,《求是学刊》邀请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会员、西雅图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费劳德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演讲稿“怀特海过程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第1期。10月,徐松巍获黑龙江大学教师特聘岗位津贴。10月,《求是学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选用为来源期刊。11月,《求是学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2月,赵亚乔在2000年度学校业务考核中获得优秀。2001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73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5位(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2002年1月,《求是学刊》改版为国际标准大刊,页码增加到120页,定价8元。3月,杜桂萍获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李小娟获2001年校优秀编辑。4月,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2年常务理事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5月,《求是学刊》开设“海外来稿”专栏,促进了《求是学刊》面向国际的步伐.6月,李小娟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特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世界著名过程思想家小约翰·科布、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等为本刊撰文;邀请美国生态纪学会主席赫尔曼·格林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文章“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6月,李小娟获黑龙江大学“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7月,《求是学刊》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双十佳社科学报”;李小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杜桂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7月,《求是学刊》协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五届青年编辑研讨会,23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衣俊卿校长做学术报告。8月,丁立群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小娟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从1990年-2002年,《求是学刊》在衣俊卿主编、丁力群主编的领导下,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视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学术前沿,确立主题意识,实现编辑学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开放型的、富有现代思维的作者群体。因此,《求是学刊》无论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刊物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编辑部有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3人,博士(包括研究生)3人,硕士3人。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奖励丰硕;1991年~2001年,《求是学刊》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内权威机构所公布的咨询报告,《求是学刊》自1991年以来,被转载文章的数量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前7名:1991年—第2名、1993年—第3名、1994年—第3名、1995年—第7名、1996年—第3名、1997年—第4名、1998年—第6名、1999年—第7名、2000年—第3名,2001年-第5名。据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检索报告,《求是学刊》通过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第17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专题从147种期刊上转载文章363篇,《求是学刊》被转29篇,名列第1位。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评比中获得第15名的好成绩;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2000年《求是学刊》在高校学报转摘率排名中,列第7位,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四大权威刊物转摘81篇。2000年《求是学刊》再次被列为全国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2016年,著名散文家、作家、《求是》杂志副主编朱铁志自缢身亡。作为现代文坛的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自杀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惊,文学爱好者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难过。据悉,朱铁志在选择自杀前留下了遗书,遗书中他用优美的笔调表达了对生死的感悟。可见,他的自杀并不是放弃生命,而是在传递一种开放的心态。
朱铁志先生生前身患绝症,这也是他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绝症带来的痛苦是非常残酷的,是对生命最后阶段的绝望。人不仅享受不到世间的快乐,还要忍受无尽的痛苦。他在遗书中非常坦率地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认为自己最后一次大病的生活质量很低。既然注定要死,不如选择更大度体面的离开。
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朱铁志这样的作家更容易自杀?原因有很多。首先,作家普遍情感更丰富,对世界、人性、情感的认知更敏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痛苦,容易因为不堪重负而自杀。其次,就像朱铁志一样,他们对死亡和生命更加透明和豁达,所以他们会选择结束自己毫无意义的生命。
由于作家的情感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往往纠结甚至扭曲,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等一些精神疾病。著名诗人海子在壮年时突然自杀,还有当代诗人顾城,著名作家老舍,都是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真正复杂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只能在地球上默默追忆。
干这种杂志编辑,经常要触碰到一些公司的利益,时常被警告,压力很大,可能这就是他自杀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