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西艺术比较研究性论文

中西艺术比较研究性论文

发布时间:

中西艺术比较研究性论文

以《乱世佳人》和Ⅸ红褛梦))的剧中音乐为切入点,从声、调、器等方面i展秀了中西艺术音乐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中西艺术音乐的差另I}根本源萱_备自的文化侉系的;|!::同。l关键词】影视音乐声调器自然人工灾化引曹本课题所论及的影视艺术音乐是指中西著名的、业已成经典的、具有艺术性的影视剧作品剧情音乐:所说的中西洲艺术音乐也是指业已成为经典的、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区域特征的、具有艺术性的经典音乐。电影音乐是随着现代电影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是电影艺术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烘托剧情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音乐已是优秀影视剧的的点睛之笔、点金之手:是影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优秀的、经典的影视剧音乐常常使人难以忘怀。这些音乐往往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富于民族性和地域特色的。如电影《乱世佳人》、电视剧《红楼梦:》(以下乖躐乱》《红》)为代表的影视音乐。这些音乐也往往与自己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认知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欣赏这样的作品往往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就拿着以上两部风格绝然不同的中经西典影视音乐来比较的话,我们发现以《乱》为代表的西方的影视艺术音乐的创作,一般是建立在欧洲古典音乐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乐队的编制、配器、音响、调性色彩的运用,几乎都是以西方交响音乐的骨架为母本进行剧情创作的。币蘸红》的音乐的民族音乐是建立在民族管弦乐基础之上的.它所依据的是民族的乐器、民族的调性色彩、民族的配器、编制。如在《ILl,为代表的西方影视音乐中,我们时而感到背景音乐的气势磅礴整体划一.时而感到弦乐的丝丝蝉鸣、优美华丽,时而感到木管的和煦如春、娓娓道来:又时而感觉到铜管的惊涛骇浪、乌云压顶。同样的审美体验,我们也可在电视居0《红》中找到。但是,这种感觉体验的产生是明显不同于以上的、而由另一种声音色材料所引发的。拿弦乐来说,《红》中我们听到的是胡琴近乎人声的吟唱、倾诉、叙说:而在《乱》中的弦乐几乎听不到这种近人声的吟唱诉说,更多感受到的是整体弦乐近乎人造的、中庸的“器声”的表现。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在音乐本体的调性、乐器的材料、记谱法等诸多方面找到差异。因此。本课题就以《tL)、《红》为切入点,在音乐本体及外延的一些方面做一些比较研究。本体涉及的主要是一些形而下的、具体的、技术层次的本体形态。外延主要涉及形而上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哲学认知等对音乐的本体有着具体影响的抽象形态。声这里所指的“声”是指中欧音乐的音色特征。也就是乐音的音质特征。我国的学者认为中国乐器的音色与欧洲乐器的一个明显不同,是欧洲的乐器在音质上远离人声,而中国乐器则接近人声【1]。所谓“器声”也就说。这种声音在自然界并未有。而是人为制造的结果。所谓近“人声”.就是指乐器发出的声响接近自然人的声音。欧洲乐器在很早就完成了自身的标准化和统一工作,很早就将音乐处理成具有相当抽象性的形式体系,这就决定了欧洲乐器在发声一个突出的倾向:是音质尽量远离“人声”,而接近“器声”。而欧洲古典艺术音乐所使用得乐器,也均是人为制造的器物。而接近“器声”的结果可以使各种材料乐器、各种声部的乐器,在音色上获得一种“共和”、“共通”、“协调、统一”的效果。这种共性的音色可以使得许多不同声部不同材料的乐器。在演奏时获得一种整体的有机、有效融合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乐队的整体表现力。我们在《乱世佳人》、《叶赛尼亚》等欧洲经典音乐中所听到的就是这种接近“器声”的演奏。这种音色“共和”、“共通”、“协调、统一”,或者说是“中庸”,其特色不明显,个性不突出,强调的是整体的有机融合。这种音色即使在单独使用某一组如铜管或弦乐时,也是在不危害整体音色协调统一的条件下实施的。中国音乐的音色,从先秦时期礼崩乐坏时期就进入一个以民间音乐为美,以人声为美的审美价值取向中。没有将自身从人的嗓音中超越出来,抽象成单纯的形式体系,进入一般的“器声”.而是始终停留在处于自然自发的“人声”的层面.始终以接近人声为自己最高的智趣。从另一层面来说。中国乐器之所以近“人声”,除了以上所说的礼崩乐坏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自己几千年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日:“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2】o《尚书大传粉i云:“古者帝王升歌《青庙》,大琴练弦达越,大瑟朱弦达越。以韦为鼓。不以竽瑟之声乱人声”[3]。这说明在先秦时期。人声的歌唱就其地位来说是高于其他乐器的。在汉代风靡一时的相和歌就有着“千人唱万人和”的记载。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说:“歌者,n。习l生王I竖士l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4]。陈B粼乐书》日:“以无所因为上.已有所待为下。”人声,即“无所因”者,故贵之:匏竹,则“有所待”者,故贱之”[5】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的歌唱一直有着高于器乐的地位,而且对于器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时至现代。中国乐器的发展也是按着“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审美观念进行的。近“人声”成了所有乐器价值审美的标准。纵观中国的“丝”乐器的琴、瑟、琵琶、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几乎都是有着近“人声”的特点。在各地的不同剧种和说唱曲艺伴奏当中,这些乐器在今天还可以模仿出各种人声和动物的叫声。在《红涮中,我们听弦乐的胡琴演奏,就好似人声在诉说一般,充满了人世间的苦辣酸甜:听古筝的音色好似在表现柔弱女子的铮铮风骨’《红涮中音乐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中西追求“器声”“人声”的不同,与各自的文化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与客观自然世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认知与被认知。由此产生了认识自然世界征服世界规律的知识体系。西方的乐器制造也同时深受这一传统观念体系的影响。就小提琴来说。其音色抽象概括。不受地域、国别、时代等艺术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皆可发挥其表现力。其音色几乎可以胜任与其声部相适应的任何角色。和小提琴一样。其他的西方乐器也同样具有同效。/与西方乐器不同的中国乐器,则讲究个性的张扬、色彩的独立、表现力的独到。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使得中国古人在反映主观内心精神为主的艺术方面,表现的更为洒脱、自由、独到、脱俗。与此息息相关的音乐音色也受其影响.极具个性色彩。与现实整体化一。伦理井然的封建秩序大相径庭.个性色彩极为突出、张扬、洒脱、自由。就拿《乱》《红》剧中的乐队演奏效果来说,《乱》的乐队演奏几乎是严格规整。整划一,逻辑性极强。其重在突出整体。而《红》的剧中音乐重在突出角色个性,所以在配器时不同色彩的乐器融合性较差,乐队编制多以小型为主.尤其在突出一些个性十足的丫环仆人等角色时.配器就更加独特。把民族器乐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二者的差异皆可追溯到各自的文化、哲学、价值体系的差异。调这里所说的调就是指中欧的调式体系。也就是乐音的组织方式。乐音的组织方式所形成调性调式的不同,也是造成中欧艺术音乐根本区别的原因之一。西方音乐体系的调式结构的基础是四音列。有三种不同的四音列克组成十二个调式,这些调式称为“中古调式”或“教会调式”。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专业创作中和民间调式结合产生演变为自然大调:爱澳利亚调式、弗利吉亚调式和多利亚调式也逐渐合为一组,演变为自然小调。后来进一步演变,又逐步形成了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其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均是七声调式。其后又发展为十二平均律体系。万方数据与西方调式体系不同的是,中国音乐调式的构成是五声性。由五声音阶构成的各调式统称“五声调式”。根据“宫、商、角、徵、羽”.ttl:;N位置的不同.便有五声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等物种五声调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五声”是古人的称法,属于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范畴。在中国乐理中.“五声音阶”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传统音乐各种音阶的基础o《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日:“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6】。古人将超过五声的音阶如七声音阶种基本的“五声”称为“五正声”。在中国,也有各种七声音阶。是由七个“声”构成的音阶。这些七声音阶只是不占主要的杨b作用。起“奉五声”的辅助作用。比较而言。中国的五声体系与西方的七声体系有一定的区别。五声音阶较为简洁、质朴、单纯、调性突出、个性鲜明、区域风格独特o《红涮中.主旋律的四度、五度大跳是经常性的。这并没有破坏剧情.反而使剧情更为紧凑简洁。西方七声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精致、细腻。音乐的语言共通、共有,区域风格较为接近,相同的乐思的表现手法接近。在《乱捌中。整体弦乐组对斯佳丽内心的刻画细腻、精致、有度,而在西方其他的经典影视音乐中如(叶赛尼亚:}也有类似的手法。中国的五声音阶体系与西方的七声体系相比。并没有孰先进孰落后之分,就象《乱涮和《红涮一样都是优秀的经典的作品。差别的之处在于风格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源自各自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艺术一直走的是从繁就简的道路。先秦时期的编钟编磬也是复杂化、标准化、统一化。用的调式也有七声性.到后来.越来越简单。受此影响.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音乐的创作.几乎都采用的是五声性的调式。西洋则是一个由筒到繁的过程。从早期教堂简单的圣咏到后来复杂的交响乐,欧洲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与其科技文化的发展极其相似.影视音乐的创作同样不例外。中国艺术的发展和精神一直受中国文化精神的深深浸润,中国在文化方面一直是以儒家精神为主,佛道是其有益的补充。这必然造就了出世与入世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一则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一则内心深处的恣情无序.纵情山水、率性使真、体验生命的欢乐、享受生活的惬意!反映在艺术领域则多是后者。因此.中国艺术文化属于内省式的,艺术讲究重生命、享受生活、讲就诗意、重顿悟、返璞归真!因此。溅红涮听音乐,在中国式园林、五声调性的音乐、传统诗词歌赋等中国文化符号的烘托下。我们就好像进入富于诗意的、山水般的中国文化大观园.是那样的空灵、玄妙.不仔细品、咂摸、推敲.是参悟不了其中的内涵和韵味的!而在该剧的外围又隐隐笼罩着一层摸得着打不破的封建伦理纲常。西方文化则属于海洋性文化。征服海洋需要合作,需要同舟共济,需要创新。因此,其思想活跃、外向协作能力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他们可以得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可以建立起庞大的哲学体,可以推演出复杂的逻辑系统,计算出微乎其微的差距,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与此相适应的艺术也有着复杂的体系。浑厚的织体.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等等。可以说,欧洲文化充满了理性之美、进取之美,一方面是与自然的搏斗进取,一方面是艺术的高度规范性。我们从《乱》剧的剧情和音乐中可以个明显地感到这种文化力量。如家道败落后的斯佳丽一方面显示出与世抗争的不屈精神,而另一方面背景音乐却是整体划一地、如暗潮涌动般在烘托这种气氛.鼓励这种拼搏精神。因此.调式的不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文化的不同!曩这里所说的“器”是指中西乐器的风格和制作材料的不同。前面讲了,中西乐器在音响上的区别是进“人声”和“近器声”。这也造就了中西乐器音响上的天壤之别。中国乐器一直以人声的富于歌唱作为自己的审美标准。人声的千差万别个性突出。受此影响中国乐器的音色也是千差万别。总的有一个特点是个性十足、色彩鲜明,无论是古琴、琵琶.还是笛子、唢呐等,几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曲目和演奏技法。而西洋乐器由于受标准化、统一化的影响,追求和同、融合.所以其各种声部的乐器在音色上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和标准。这也形成了西方乐器与中国乐器比较个性不突虬色彩不鲜明,整体融合性较强的特点。在乐器的虚用上。中国乐器的集体合作演奏的能力较差,乐器的合奏一般以小型为主.大型的合奏非常少。在作品的织体方面,中国乐曲的乐思以单线的横向思维为主。有时也有纵向的交叉但不多。这与中国独特的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说来,中国的审美文化是以时间性展开的。从先秦的文字、建筑到后来的诗赋书法字画等均是以时间性、线条性展开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其真实的写照。受此影响。中国乐器也好乐曲也好.均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倾向。一只结构简单、材料质朴的小喇叭(唢呐)可以演绎出一场动物狂欢会《百鸟朝凤》).一把两根弦索的胡琴可以演绎出一场场旷世奇观的悲欢离合:一把五弦的琵琶可以演绎出一场千古战争:一张古朴的七弦琴又可导引出~段段千古佳话!《红嬷9音乐如同剧情一样。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观园中进行的,线性的旋律、不断变化的动机.既有诗词歌赋的韵味.又有书法线条的道劲、明快,同时又有乌云压顶的不安,总之给人以无穷尽的感觉。其乐队以小型化为主,乐器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特色。如以古筝表现宝黛的不屈。以二胡、笛、箫等来刻画人物的咖厶:而象征封建势力的音响则非常简单就用一个大铜锣。因此.在《红》乐器不多,乐队不大,以小取胜。这丝毫没有影响其对剧情、人物、关系的刻画、描写和烘托渲染。西洋乐器的整合能力非常强,常常善于大规模的组合演奏,而且题材、体裁多样丰富.音响的交响性特强,能够做到整齐划一。在音乐织体的组织应用方面,乐思是以空间性展开的,讲究n司l生丑生士l织体的浑厚、立体、交叉、虚实等等。这种交响性融合性必然要求乐器要以付出个性追求共性为代价。个性多色彩强必然会损害整体的融合性。此根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化艺术精神的特点。大致说来,西方艺术精神是以空间性的展开为主,从油画的透视、明暗、色块的写实应用.到西方建筑的高耸等等皆源于此。因此,在《乱》中我们聆听到的剧情音乐大多为整体乐队演奏.即使是局部刻画内心的弦乐。也是以弦乐组为核,厶演奏的,单独的小提、大提刻画内心的并不多。总的说来,《乱》的音乐以整体取胜,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剧中人物、形象、关系的将厶刻画、烘托和渲染。在制作材料方面,中西的区别较大,各有不同的倾向。西方注重人工化、标准化统一化的材料,如提琴家族的木质选料.管乐家族的金属选料等等都是经过人工细细遴选。在制作上,更讲究不同声部乐器的严格标准尺寸。中国乐器的制作材料比较自然化、特性化。如埙就是利用泥土烧制的。笛子就是将竹子掏洞定音即可吹奏.二胡、琵琶等乐器的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天然材料的使用意味着对材料属性的尊重和保护,自然材料的多样性又赋予乐器更多的个性色彩。在制作尺寸上。中国乐器的制作没有严格的标准,同一调的笛子用不同地域的竹子差异很大,音色因材料的地域不同而不尽一样在演奏发声方面。中国乐器是尽量发挥材料的自然属性,因而使得音色独特。西方乐器则尽量减少材料在发生中的作用,进而达到音色的统一一致。以上的差别.还是根源于不同的文化艺术精神。西方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西方人一直以驾驭、改变、征服自然为荣。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的、疏远的、冷漠的。西方的艺术到18、19世纪才出现自然的作品。中国与自然的关系则不同于西方。中国并不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征服对象。中国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亲近的、相互尊重的、和谐的,把自己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天人合一”“神人以和”是最好的说明。因此,材料、发声的自然化个性化就不难理解了。总之,中西艺术音乐的区别很大。还可以从其他的一些方面作一些比较的研究。笔者只是仅仅以中西两部不同的影视音乐作为切入点.选其中有代表的一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式的比较。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这篇是网上的,你要是用的话,记得把句子改一下哦。中西方美术的主要差异摘要:美学和哲学有密切关系,中国美学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儒道思想是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中西方美学是屹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坐不同的高峰,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谁高谁低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风格美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美的感受。通过中西方美术在绘画、建筑、园林三个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中西方美术各自的魅力。关键词:美术 差异 绘画 建筑 园林正文中西方美术在我认为区别在于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不同,艺术的发展是要有哲学做指导的,西方人考虑问题理性的因素比较多,而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以人的思想指导比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而反观中国的绘画,在国画中我们是看到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的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中西方美学是屹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坐不同的高峰,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谁高谁低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的差异,但这也更好的给了我们多样的选择。我再次选取了三个方面。从绘画、建筑、园林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美术的差异。绘画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绘画方面的其他不同点:1、材料工具不同西方古典绘画使用油画颜料,油画笔,以木板油画布为载体中国传统绘画使用墨,植物色矿物色,毛笔,以宣纸和绢为载体2、题材重点不同西方古典绘画最强调的是人,人物画十分兴盛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天人合一,人物画从唐以后变成配角,山水画十分兴盛。3、观察方式不同西方古典绘画从文艺复兴开始,和科学紧密结合,强调透视比例关系,画家的观察方式采用焦点透视。中国传统绘画采用散点透视,没有西方那种特别完善详细的美术理论著作,只有一些画论流传,如“三远法”“六要”等等建筑方面的差异1.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2.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另:东西方建筑差异新实例分析1、西方建筑西方建筑每每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来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它们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常常以带有外张感的穹隆和尖塔来渲染房屋的垂直力度,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外观特征。古代埃及建筑文化的代表——金字塔与神庙,便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金字塔是埃及法者或贵族的陵墓,古埃及人信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死后永久保存肉体,便可在天国求得永生。由此,埃及法老在世时均要为自己营建代表永恒信念的金字塔。金字塔与我国古代王陵绝然不同,它不带有“入土为安”的阴柔之美,也不在深埋地下的地宫中去创造宛若人世间的富庶华丽生活的地下天堂,而是以最简明有力的几何形式,集中表现出一种与世长存的永恒主题。从艺术哲学观念来看,位于尼罗河西岸开罗近郊的吉隆金字塔群,正是以其巨大、单纯、简洁、稳定的造型,在广阔、原始、浑朴的大漠中,表现了一种超自然的纯阳刚之美,而产生了强烈的纪念性——神圣,永恒,庄严,崇高。古埃及的神庙也一样,例如位于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建筑巨大而沉重,威严而神秘,完全显现了一种阳刚的崇高之美。阿蒙神庙最著名的是大殿,又称“多柱厅”,其面积达5000平方米,密密层层排列着十六行,一百三十四根高大粗壮的石柱。它们的底径比柱间净距还要大。这种处理,显然是追求压抑,超感性的艺术效果。马克思在论说西方宗教建筑时曾说过:“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体量,物质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阿蒙神庙建筑所夸张的正是这种纯物质的重压,旨在引起人们惊愕和震撼的观感,在这里,秀丽,含蓄的阴柔之美已完全被排斥了。2、中国建筑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园林方面的差异综观中国的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前者强调:自然、野趣;后者强调统一、讲究几何等等,二者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以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丽融于一体,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在他们的园林里,你会发现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这种美表现的直白,很显露。1、中西方园林差异的历史渊源要了解中式园林和西式园林,我们首先比较一下东西方城市布局:在欧洲,城市是曲折的,而花园是方正整齐的;在中国,城市是方正整齐的,相反花园是曲折,甚至是曲径通幽的。为什么东西方城市布局和园林正好相反,我们可以追溯到二者城市历史的发展史:欧洲的几何式花园,形成于封建制的晚期。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和国王一起,正力求摆脱几百年的封建分离和混乱,建立统一的、集中的、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而欧洲的城市,大多是从中世纪的商业、手工业和水陆交通发展起来的,中世纪城市的曲折,本是封建分裂和混乱的产物。中国的自然式花园,形成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政的统治之下。为它服务的政治斗争和僵硬的意识形态,压抑一切生机。尚有灵性的社会知识阶层,希望在这个僵化的社会中寻找透气的孔洞,因而他们向往自然和自然中的生活。而这个中国历史的城市发展,在大多数的年代,都是官僚体系的行政中心,城市的方正,都是历史中那些专政政权的产物,这方面在皇帝定都的城市中特征尤为明显。如北京的城市布局:整个城市是典型的棋盘式布局,但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中却处处体现小桥流水的自然情趣。从上面比较可以得出:几何式的西式花园和自然式的中国花园,在他们形成的时候,都反映着当时在思想文化上影响最大的人们的愿望:他们要摆脱什么、向往什么。当时的城市,反映着他们要摆脱的,当时的园林,反映着他们要追求的,所以,园林和城市、风格上形成对照。2、两者的具体区别在欧洲,建筑统率着园林。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秩序和纪律统帅一切。不但建筑物在布局里占主导地位,而且它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使它“建筑化”。不但花园,甚至连林、木都建筑化了,道路、水池和小建筑物把几何格律带进了园林。在花园里,人们并不欣赏树木花草本身的自然情趣美,他们只不过是有各种颜色和表质的材料,用来铺彻成平面的图案,或者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等等绿色的集合体。花园的美,是这种图案和几何体的建筑美。所以,绣花植坛里用染过色的沙子和石头做底,他们的作用和花草差不多。这种园林,只有借人工的喷泉来给他一股生气、一股活力。在中国,建筑格律并不统率园林布局,而在园林里,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迫使建筑“园林化”,随高就低,打散体形,并且向自然敞开。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人们欣赏的是树木花草本身的美,不但欣赏它们的形态,还欣赏他们的“生命”和“人格”。岁寒不凋的松柏,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劲节虚心的竹子,刚正坚贞的石头,他们和人们有感情上的联系。甚至象晋简文帝那样“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于是,人就融化在自然之中,率性适情,暂时忘掉尘世的烦恼。中国的造园艺术因此是抒情的,出世的,人们在自然山水中恬谈隐退,连皇帝都要自比为与世无争的樵夫渔翁。沉思默想,抚琴吟诗,感情磨练得十分敏锐细腻。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露光荧光,茶香药香,都能引起心头的微澜和想象力。一片石、一池水,不但可以幻成江湖丘壑,还代表着一种生活理想,一种文化精义。所以,从园林的定名到题建筑物的联额都成了风雅的事。把文学引进到造园艺术中来,园林的精神容量就扩大了。而这文学,大多是描绘没有人间烟火气的自然风光之美,抒发蔑视名缰利锁、礼法名教的疏狂之情。园林里演出过多少浪漫故事,西厢记里的主人公也要到园林里才发现自己的青春。西式园林的造园艺术是理性的,入世的,在筑就的平平的台地上推敲着均衡、比例、节奏。他图解君权,而君主在这里仍然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人们在里面交谊、歌舞,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甚至放烟火,热热闹闹。连造园要素也有热闹的:大量喷泉、水风琴等等含有很多机械元素的东西。许许多多的雕刻把古代神话带进了园林,题材不外乎感官的享受。从来没有定园名、题联额这类风雅事情发生。所以西式园林不但在布局上是一览无余的,它的意境也是比较粗浅的,体会不出多少深永的生活滋味。3、东西方园林的审美差异两者的审美差异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中国的园林像一杯充满清香的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尝,然后用心去体会的话。那么西方的园林就像一壶浓郁香气的咖啡,给你以直接的享受。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成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熔为一炉。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美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认为松柏延年,荷花廉洁、翠竹虚心、崖石坚贞、兰花品高等,这些都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因此,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茶香花香,都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的丰富的联想,形成中国古典艺术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在他们的园林里,你会发现人工雕琢的迹象到处存在,到处都是散布着集合图形,在这里,园林已经不是园林本身的自然美,他是建筑的一部分。从两者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更注重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自我理念的完美结合,不过欲拘泥小节,张扬且十分大气,但有时他们的园林会给人一种与环境极不协调的感觉,身处其中有一种矛盾、冲突的体验,能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而我们东方园林,造园处处体现“和谐”,注重人与景的和谐、景与景的和谐,而“个性”二字是很难以展现的,许多大胆的创新都因为会破坏了这份“和谐”而难以实现。因为和谐,东方的园林不免有点小家子气,因为和谐,带给你的宁静而安详的心境,所以中国的园林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尤如世外桃源。就如吃饭,萝卜,青菜都有才好,园林建设不妨中、西的都有,中西合璧也是一个上佳的选择。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时候往往又有不同的心境,不同风格的园林恰与之相应。结束语由于中国传统美术自成体系和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术理论和西方美术理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多为感受性和经验性的评议,多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品评,进而涉及作者的个性品格;西方美术理论的理论性较强,多是侧重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②从哲学基础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崇尚和谐、中正,其范畴多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形与神、情与理、虚与实、刚与柔、正与奇等;西方美术理论,偏重从科学的角度寻究造型艺术形式美的依据,从而,其传统的理论一直以模仿说为主导,并产生了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等学科。西方现代美术理论因强调个性和意志的自由,而有极端化和绝对化的倾向。③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中国美术理论注重美术同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注重美术的社会功能;西方美术理论更多地强调对作品形式美的自由观照,强调美术的无利害和非功利性。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从整体上相对而言,随着中西美术交流和文化相互影响的加强,中西美术理论也相互产生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现象。然而,与此同时,在理论上所表现的差异增大和多元化倾向也更加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美术理论自身的觉醒和自身价值的加强美术理论将出现由愈来愈强的独特性、科学性、严整性和丰富性所构成的空前繁荣。中西方美学比较,不仅要向我们传统美学提问,也要向西方美学提问。不仅研究它们的历史,还要促进解决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在美育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美,是思辨的哲学、最微妙的心理学、最情感的艺术。美是文化精髓的集焦点。参考文献:[1] 顾铮 著 《自我的迷宫》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2]贺西林 中国美术史简编 成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黄昏后的契机——后现代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 『美』劳丽•S•亚当斯 著 时易 译 《 艺术鉴赏讲座》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5] 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托马斯•门罗 《走向科学的美学》 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7] 阎增武 《美学原理导论》 黄河出版社[8] 张樟。住区过渡空间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2(3):19-22.

艺术史家丹纳曾经说过,种族、时代、环境这三个原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风格离不开民族的文化特点。本文试以中国秦汉的雕塑和古希腊雕塑为例,从中西艺术比较中解读其蕴含的不同的形式美。在西方,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从不同方向代表着西方人重分析的世界观追求,在艺术中,体现了西方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精神的所在,影响和规范了西方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古希腊人的审美追求,促成了世界的“古典美”的理想模式,这种理想中包含了一些想法。古希腊的人体雕塑艺术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温克尔曼将其风格归属于“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不仅体现对艺术的古典形式的一致好评,也从形式的赞美折射出对于艺术灵魂即内容的赞美。歌德认为经典的艺术形式可以表达某种“意蕴”的成功的艺术形式,而黑格尔从不同的角度引出“理念的感性显现”这著名的美的定义。我国秦汉时代的建筑和雕塑作品也为后人展示了昔日的气魄和风采。秦兵马俑造型的宏浑气势让人有世界第八奇迹的感慨,其时间虽晚于希腊古典时期,在造型上显示出对于绝对写实以及个性化千人千面的追求,技术上也不逊于希腊和希腊化国家(如埃及)的逼真造型。但我们将兵马俑与希腊雕塑相比,总显得有点牵强,他们之间这种不伦不类的性质,是一个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分析出这个区别就在,这种比较就自然可以被显示。我认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希腊雕塑更是一个艺术家个人创造,同时反映了更多的艺术理想追求。中国古人强调文人和工匠的区别在西方并不强调这种区别,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大多出于的能工巧匠。事实上,即使是工匠的作品,也不会影响他们的艺术理想反映。这里姑且把中国的这种区分运用到上面的对比中,我们会看到大量的希腊雕塑艺术家(包括工匠)个人的创作激情,而兵马俑的工匠,只有实用的目的,是按计划制作的某种产品,很难说是具有远见和激情的创作自由。兵马俑的时代,还没有产生代表中国文人画的美学。第二,希腊的雕塑艺术家始终刻意追求时尚和精神,它代表着那个时代,是对于宇宙中永恒、和谐,也就是“美”的追求。兵马俑即便代表一个统一帝国的盛大气势,也仅仅展现帝国的权力和专制统治者财大气粗,没有反映自由创作的热情和自己对于能力的自信,从这个角度看,兵马俑和其他古老的东方遗迹倒仍有些近似,而西方美学的“理念”不能被用来在对其进行分析。第三,欣赏希腊雕塑,它表现的是人所敬仰的非凡的神或英雄,兵马俑表现的(或制作)是殉葬品,不同的功能决定前者表现出人们追求的某种“理念”,而后者则不能。与此相关的是,从技能水平的角度探索文物,甚至也不能从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从“形”和“神”来之间的关系去评价,用西方美学的角度来看更是不恰当的评价,而对于那些古希腊雕塑的经典创作,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对艺术的讨论,更多的审美探索。在中国,形式美是表达对客体主观感受所需要的语言形式的规律;而在西方,形式美往往就是主体所认识的客体外部形态特征和内在的理性规律。中国艺术对形式美规律的探讨,主要是要求艺术家的情感真诚以及艺术描写对象与人情感的相符合,而衡量其艺术品的标准,也是看其是否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神”或者艺术家本人的“神”。我国千年辉煌的民族艺术传统的形式美特征,总是离不开全面的民族文化修养的基础。古人云“乐以安德”,而“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式美”。意思是形式美是表达画家思想的语言工具,而用形式美所表达的思想是为了规范社会道德。 对美神维纳斯形象的频繁描绘,正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之下的画家们对人类自身形体的无限赞美和宣扬。总之,由于中西方各自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的不一样,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有着较大的差别:西方的艺术形式美所强调的是与客观自然的相似,中国则强调提倡艺术家情感的真诚以及艺术描写对象与人的情感相符,“合情为真”。在对待自然上,中西虽然都有“以自然为师”之说,但如何处理自然创造艺术却又各有不同的思想,西方人近乎科学的态度,冷静地观察自然,强调如实地摹仿再现自然;中国人则讲究体认自然、妙悟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创作过程中达到主客同一,物我一体,最后以传神写意出之。形似则退居次要地位。由于艺术总有共同的规律与特征,中西方在形成不同艺术的中,也有共同的地方。比如,自然之真是产生艺术之美的客观基础,注重艺术虚构的创造能力,注重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主客统一等等。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东西方彼此了解也更加深入、更为全面。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东西方的艺术观念都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彼此借鉴、彼此靠拢,在许多方面都产生了交叉与相互影响的现象。因为东西方毕竟有各自的特点和传统,受到历史进程和泛原始的地域文化制约和深远影响。比较中西艺术,是为了了解中西艺术之间的差异、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在比较中取长补短,才是科学态度。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论文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建构,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西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翻译不仅是沟通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桥梁,翻译也为文化与文学影响的传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媒介,而且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再创造,其“创造性的叛逆”及应用一向来都为国内外文学界所重视的课题。

比较文学的学者认为:能否超越原作的关键是翻译中的创造与叛逆性。由此,翻译中的创造性是译者通过个人的能力创造性地使译作回归原著作的实质内涵,相对而言,叛逆性则指译者未能如实体现和传达原著作的精髓,从而与原著作的理念相违背。但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创造与叛逆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原文还是依照规范再创原文使其更能为读者所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文本相比是一种再创造。

基于这个原因,“创造性叛逆” 的术语被法国文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首先提出,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并提出“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创造性叛逆是文学范畴的基本特征,它并不是单纯属于文学翻译。换而言之,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造性叛逆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接受者、译者以及接受环境之中。

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界都对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阐释。翻译界泰斗谢天振先生认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一般划分为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并由以下几种类型构成: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误译与漏译、转译与改编等。创造性叛逆中的无意识体现,如误译与漏译,是因受限于译者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情趣修养等因素造成的误读和误译。据此而言,其并不能简单称为“创造性”。

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其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个性化翻译。它表面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阐述原著的意图,但在深处却整合原著文化的问题。如果译作完全遵从原著文化,那语句会比较凌乱。

(2)节译与编译。节译与编译存在于《外国文学作品选》中有多种原因:为迎合读者或便于传播,为与接受地的风俗人情保持一致,或当地的道德、政治因素等,是有意识的叛逆。

(3)误译与漏译。例如:英译者把陶渊明《责子》中“阿舒已二八”翻译成了“阿舒十八岁”,他们认为“二八”是“一八”之误。误译,即对原著错误的翻译。它在文字和思想意义上背离了原文。在翻译中误译虽不可取但又客观存在,是无意识的叛逆。

(4)转译与改编。转译是是叛逆性最强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无能为力情况下采取的方法。转译与改编体现在文学翻译上是创造性叛逆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共性在于他们对于原作的两重更改。转译是一种语种转换。改编,节译和漏译各不相同。改编指改动整个内容情节,或体现对体裁的变动。节译是意识行为下对内容的大段改动。漏译则指无意识行为下改动少部分的情节。

对于中西方文学作品而言,译者永远不能全部表达原作者的真实想法,这在于两者不同的价值社会观和迥异的社会生活背景。译者自身的知识内涵和文化修养使其对译作实行了“创造性叛逆”的解读,而译者的主观判断性也由其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

1 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

(1)文学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中蕴涵的内容通过媒介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文学翻译是为让读者意会到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风貌,并不仅仅是浅层的转述表达。但就现在的大量翻译作品显示,其翻译的水平和要求与文学翻译所界定的标准依然存在相当的差异性。

(2)文学翻译的叛逆性。如果说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是译者依靠自身的能力创造性地表现原作品的实质内涵,那么其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叛逆性则是译者为实现主观愿望而对原作进行的客观背离。但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是和谐共存的。

2 创造性叛逆的可接受性

创造性叛逆应遵循两重原则:充分原则与忠诚原则。文学翻译与其他形式的翻译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受目的地控制,而创造性叛逆是保证文学翻译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充分原则要求创造性叛逆应实现翻译目的,忠诚原则限制了目的文本的合理应用性,要求译者担当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以此确保人们能够接受对文学翻译作品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叛逆。

由于隐含的读者存在于一切中西文学作品中,因此作者把外界环境当作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直接客体,其隐含的读者则是他的间接客体。但就译者来说,当其阅读原作品过程中,以前的间接客体此时变成为主体。原文虽然是阅读的直接对象,但原文作者心中或眼中的世界才是他通过阅读而理解的对象。所以,译者阅读和理解活动的间接对象是原文作者,这种主体间的交流就是话语对话的过程。翻译活动不是固定不变的语言转换,而是通过两种话语相互协商的产物。因为译者的不同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知识结构,所以翻译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化活动,文学翻译应该是以多元而综合化的评价体系形式存在于现代复杂社会中。

从接受者和译文接受环境来分析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和叛逆性:

(1)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所谓接受者特指阅读翻译作品的读者。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有着不同思维方式和知识修养,因此不同的读者会在分析读本时形成自己特定的评定准则。即使身处相同的历史背景,接受者也会因为拥有不同的文化视野和结构,在文本的阅读中不可避免性地会主观性再创造,从而促使在翻译异质文学作品时的创造性叛逆的不断呈现。

(2)译文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从译文的接受环境分析,迥异的文化习俗、时代背景以及语言环境使原著作不可避免地受到译文语言的影响和限定,从而接受并融合译语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纵观现今翻译研究的现状,中西文学翻译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研究,而是将许多其他的因素也纳入其研究范围。评判译文好坏一直以“忠实”原则作为其评定的标准,但随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深入,文学翻译的重要显著特征之一是尤其注重创造性叛逆的应用。传统翻译研究否认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功效,而在比较文学范畴中则积极倡导其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广泛应用。由德国功能派理论发展而来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这一理论无疑为研究这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崭新而有效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钱利华.文学翻译与创造性叛逆[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3] 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A].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宋洪英.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

[5]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浅议中西诗学比较

摘 要: 要使得中国诗学为世界所了解,在世界诗学中发出声音,究竟要靠生动的形象打动人,还是靠严密语言和逻辑征服人?研究中西诗学的差异对中国诗学得到世界诗学的定位、认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宗教特征出发,就中西诗学差异进行展开比较。

关键词: 中西诗学差异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宗教、科学特征

“诗学”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名著《诗学》,它包含诸多内容:诗的种类,性质的探讨,史诗的研究,悲剧、喜剧的研究,还涉及音乐,名称虽为诗学,实则应为文艺学。“中西比较诗学”是从理论的高度来辨析中西文艺的不同美学品格并深入探讨其根源的研究。本文从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和宗教、科学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中西诗学的差异。

1.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文明的爱琴海区域和中华古代文明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是极不相同。古希腊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手工业、航海业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与此相反,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平原,平坦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以农为本”的农业性特点一直稳定地延续下来。可以说中西社会最根本的差异是西方社会经济更具有商业性特征,而中国社会经济更具有农业性特征。无论是西方的商业性社会还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都对中西文学艺术与诗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1中西方文学形式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文学为主。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业性社会生活恬然,人们每天在农田里劳作,向往的是“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人们成天与田园山水相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耕生活竟使得诗人们无事可叙,只剩下一缕缕情丝可供抒发。这里没有海上的拼搏与冒险,而是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在这情景交融之中,就产生了以感物抒情为主的文学艺术传统。在《诗经》中,无论是爱情诗还是农事诗,都饱含抒情的韵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为什么在并不张扬个性的中国,抒情诗能成为文学的正宗,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与中国相反,西方的商业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惊涛骇浪,这使他们看到了更加深奥难测的东西,这些冒险活动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事件,与自然山水风光相距甚远,故而叙事成为文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1.2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农业性特征,对其民族性格和价值观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商业经济环境下培育起的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个人的奋斗、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个人的享乐及个人英雄主义。自我是西方表现内涵的核心,与外在世界相隔离相对立,久而久之产生了以自我为核心,以私利为基础,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

与西方相反,中国的农业性经济,使人们眼界狭窄,安贫守旧,不肯冒险。严格的宗法政治压抑着人们的个性自由,更无民主平等可言。所以文学作品不具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它所言之志,是与社会和宇宙相连、相通、相合的,它所追求的不是对立,而是和谐;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天人合一。

1.3中西方爱情观不同

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和商业经济方式使西方人培养了崇尚个人爱情和个人享乐,以人为本。即使是爱情,他们也看作是个人的认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尽管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却提倡情感的宣泄淋漓,以便获得舒畅心情。

中国诗学主张抒情言志,却提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情感,文质彬彬,提倡素淡的文采和风格。如《诗经》中305篇抒写男女相思相恋的各种情感的诗,有较少的封建道统的艰涩,有“天地元声”的清新,但这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男女爱情诗却被认为“越礼纵欲”,而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中主人公大胆地表达了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的感受,话语虽简单,却十分传神地表达男女之间的款款深情,即使在当代中国也少见如此直白的表达。这种诗歌与后代诗歌巧妙含蓄地表达异性间的求爱格格不入。又如中唐时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主旨是劝人及时享乐,以及对爱情大胆追求。却因表意太直露、太大胆,故一千多年来,无人敢去担这一作者之名,所以作者也只能成为无名英雄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虽不乏优美的爱情颂歌,但是,一味地讴歌爱情,是与宗法政治不相容的,最好是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中西宗教、科学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社会强调宗教性,从古希腊至中世纪,从宗教改革到现当代,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其宗教氛围都大大超过中国。中国的宗教主要是儒、道、佛三教。三教之中,儒、道二教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教。中国宗教重现世,追求今世的满足和完满。基督教重来世,以彼岸的永生为最高目标。儒家的“仁”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西方宗教的爱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中国宗教的爱有差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贫富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儒家学中强调一个“仁”字。在孔子看来,自然万物是不平等的。

2.1中西方人眼中的自然

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是怎样的呢?在商品经济中,贸易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苦跋涉,在茫茫大海中战狂风斗恶浪……可怕的自然界,似乎处处都在与人作对。在古希腊神话中也不例外,主宰自然界的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将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让神鹰残酷地啄食其肝脏。还让潘多拉打开盒子,把灾难与瘟疫降给人类,然后发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消灭全人类。所以天人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这迫使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了解大自然、战神大自然。因而,冒险、奋斗、进取就成为西方民族的显著特征。这一理念成为诗人们张扬个体意志的无意识的温床。但是西方人所不断追求的正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理性存在,认为万物只是自然存在,它必须打上人的意志的印痕。

中国的天人关系是怎样的呢?因为农业丰收取决于大自然风调雨顺,人们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人们的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听到是蝉噪鸟鸣,而不是狂风怒吼。而且中国的神灵与英雄与古希腊的神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人类是友善的,爱人类的。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着亲切感,尊敬与感激,故形成了“天人合一”。这给中国文学艺术及诗学理论灌注了某种生气,使中国人明白了情景相融。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交融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是对大自然审美的意识。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西方人已经意识到该重新拾起人与自然之间那固有的脐带了。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就得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然后才能重返自然。所以当代西方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反对人本主义。

3.中西思维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使中西方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商业性社会下的人们是外向性的、开放性的,在向外拓展中,要克服遭遇的种种困难,必须向外如何征服自然界的途径,造成了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天人和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

3.1内与外

西方“思物”,中国“思我”。中国人最关心的是自身内在的东西,所以有“三思而后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但正是这种只知“思我”不知“思物”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忽略对世界客观规律、事物性质的思考,极大地阻碍了古代人们的逻辑思维,感悟思维占据上风。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追求的正是直觉感悟。这种只求内省式的思辨、直觉思维而忽略思辨思维,会产生混沌的结果,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直觉感悟式思维是中国古代思维的一大特征。

与此相反,西方开放型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古希腊人并不注重自己内心修养,而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这种外向型的“思物”行为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西方商业经济的繁荣。

3.2直觉与逻辑

西方的逻辑思维,中国的直觉思维,都对中西诗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要体会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这一壮阔的景象和无限的悲凉,读者需要自己顿悟。中国有句俗话:“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沉默比雄辩宝贵。在中国文化中,“知不可为而为之”被视为积极入世的态度,“知不可道而道之”却是徒劳的,被认为缺乏逻辑和理性。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逻辑分析的能力,也许正是中国人一遍遍重复的“沉默是金”导致中国人失去了逻辑分析的兴趣、爱好。

西方史学普遍运用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创立“诗学”名称的亚里士多德,正是运用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来建立他那庞大的诗学体系的。他写诗学的原则是“依自然的原理,先从首要的原理开头”(《诗学》)。他从基本原理出发,由上至下,从一般到特殊,层层剥笋,丝丝相扣,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相关的对象区别开来,找出各自的异同,然后将它们由类到种地逐步分开来,下定义、找规律。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诗学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摘要] 王国维诗词研究在国内外汉学界一直是重要课题。作为近现代词学的开创者,他的词学理论主要见于《人间词话》,散见于《宋元戏曲史》、《红楼梦评论》等著作中。他的词作理论著作汇通东西文艺理论,成为中国古典词研究的重要著作。其词学研究著作也成为后人研究其思想内涵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线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归纳总结,通过王国维词学思想的浅析,分析中西方哲学对王国维词学创作的影响,探讨中西方对王国维词学的不同评价,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对王国维这位词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以更好地补充王国维词学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王国维;词学;中西对比王国维的词学成就是十分卓越的,不仅对当时及后世的词学影响颇深,其词学理论及词学思想对于文化观和治学态度也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古代到现代词学文化的连通桥梁。 (一)王国维词学思想 王国维的词学思想不仅体现着当时时代的特有观念,同时因为西方文化的融入彰显了更多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他的词学思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词人与词作的批评研究。另一类是对词的整体发展史的批评研究。 在针对词人与词作的批评研究中,他的核心理论是注重对词的“境界”的评析。他为中国文艺美学批评贡献了“境界”这一重要理论术语。“境界”一词非王国维首创,在汉代刘向的《新序·杂事》中就有提及:“守封疆,谨境界”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 。在这里的“境界”主要指的是疆域、领地,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概念。到了唐代,“境界”成为文艺理论术语,用于阐释诗歌创设的情境。如王昌龄在《诗格》提到的三种境界——物境、情境和意境。从唐代开始,“境界”的涵义经历了“向内转”的过程,并不断涵义丰富,成为中国诗学理论重要术语之一。王国维曾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中首次使用“境界”一词来形容席勒的思想:“于物质之境界中,人受制于天然之势力,于审美之境界,则远离之,于道德之境界,则统御之”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 这里的“境界”主要指人所处的各种“状态”。而到了《人间词话》中,他将这种思想发展成为成熟的理论。在《人间词话》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 在王国维看来,境界决定词的格调。 对词的整体发展史的批评研究中,王国维将其放在文体演变理论中进行考察。他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者莫能继焉者也” [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 他认为一个时代既有反应其风貌的文学体裁,在宋代最高的成就是词。词最能体现宋代的文学和社会的特点。 (二)王国维词学成就 第一是熔铸东西方思想。王国维的“境界说”不同于传统的“意境说”。“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概念,里面蕴含着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而王国维的“境界说”则是中西方思想结合的产物。其词学首先透露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他追求真实自然的“物我合一”的思想,其思想的启发可以追溯到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讲述的是庄子在睡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梦醒后心生恍惚,不知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这种“物我合一”的思想给了王国维启发,“无我之境”和后来的“有我之境”的概念都是与其相通的。其次,王国维大胆创新将西方哲学思想融入进自己的词学中,再创作词学作品时十分赞同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之动物”的哲学思想,认为词的创作不算都是个人情感及心境的抒发,而是上升至全人类的情感及人生问题的哲学思想。最后,王国维的词学思想还与美学思想相结合,他的复杂创作情感让词有了一种隐约的美和动态特征,与美学的融合有一种内外兼修的美好,以词来言志,寄托表达自身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的内涵与意境内向。所以,黄永健就认为:“王国维自称其《人间词》‘真能以意境胜’,其‘意’和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意’有所不同。” [if !supportFootnotes][v][endif]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誉国际的著名学者和词人,其创作的词学作品在整合词学学术史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是新旧史学交替变换的时代,西学文化大量涌入国门,由于其本身游学日本的经历,对于西学与新学的接纳程度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学者,他将涌入国门的西学与中国的传统哲学相融合,产出了《人间词话》为代表的词学著作。其词学著作对于西学的认识理性而清醒,在接纳和消化西方哲学的同时不忘国内传统哲学与美学的通融,以西学中用的词学结构进行其词学的创作,同时也翻译了大量西方的词学作品。     第二,抬高词的地位。词,在中国的文学体裁中具有微妙的地位,因为词在初期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道德和思想意识在其中,它原本只是歌词的意思,而王国维赋予了词形而上学的意义,创新了中国传统的词学理论,同时激活新的词学理论范畴,其词学著作的理论不仅融通中西,而且有着承前启后的经典意义和重要词学地位,对于领导新文化运动的胡适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中西方哲学对王国维词学的影响 王国维的词学创作思想深受中西方哲学的影响,他的词学涵盖了许多中国传统哲学的元素,这些元素真真切切的影响着其词学创作的本质思想,同时西学的涌入对王国维产生另一种人生哲理的认知,在其词作品中进一步展示了词学的独特魅力,中西方的哲学直接影响着其词作品的思想观念及情感意识。 (一)中国传统哲学对王国维词学的影响 王国维的词作品中透露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他自幼的家庭生活为其奠定了较深的国学根基。后人在他的词学中也会寻觅到儒家的影子。其著作《人间词话》中的境界学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固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 [if !supportFootnotes][vi][endif] 这里的“入”,是与儒家所倡导的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入世情怀,并且要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这乃儒家“仁”的思想的体现。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首先是一种由内心而感发出的真爱、是真挚情感的体现。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种“赤子之心”所强调的就是一种本真的情感,因此后人评价其词学中有传统儒家成分。 另外在其“境界说”中,王国维展现道家思想的影响,比如其中反映了庄子“物化”与“观物”的思想。“境界”包括“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对此王国维谈到:“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这里对这二种境界的阐释,既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也兼顾了客观事物,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统一,便是庄子的“物化”与“观物”思想的体现,反映出了一种对于宇宙中主客关系的思考。庄子认为,万物皆是可以互相转化、相融的,即“万物皆化”。这也正是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思想原型。 (二)西方哲学对王国维词学的影响 王国维从日本回来之后,深受德国哲学家席勒、康德、叔本华、、等人的思想启发,他逐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学观念。王国维对于西方哲学理论未必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接受,主要以亚里士多德、康德、叔本华和席勒为主。 王国维在国外留学时,最先接触到的是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其中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及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人生哲学理论对王国维的词创作影响极大,其因为身体健康状况的不理想及忧郁性格特征的使然,对于西方的悲剧哲理理解更为通透,在其词其创作时融入了许多欧西哲理的内容,探究生命与悲剧的关系及对于生命的悲剧将如何摆脱或者超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前者给人以“宏壮”感,后者则是“优美”感。这种显然来自康德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无我之境”吸收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美是一种无功利的快感,“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 [if !supportFootnotes][vii][endif] 。这这种无关利害的审美观照正是构建“无我之境”的关键。 而叔本华的哲学理论对于王国维的词学构建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王国维认为词不只是解决个人人生问题的出口,一位真正的词人应当去抒发和表达全人类的人生情感,身边所经历的事、物、理等不再是人生所要关注的重点,而是要在这些人生经历中感悟真正的人生哲理的奥妙。王国维在个人词作品中也丰富演绎着叔本华的人生哲理思想,同时其也是第一位在中国近代传播叔本华思想的词人。叔本华认为艺术主要体现了人对于世界的主观认识。通过“观审”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认识,在进行“观审”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剔除了自我自由意志,从而能够接近事物的本质属性——“理念”。这一种思想启发了王国维,他将意志与观审、“纯粹主体”、“生命意志论”等理论作为其“境界说”的哲学基础,认为“境界说”的评价标准就是来自于叔本华的审美观照论,即对世界的“观审”。“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不同,正是源自于观审方式的差异。王国维强调审美主体只有在“胸中明晰万物,其后而观物,则其体物心切” [if !supportFootnotes][viii][endif] ,即不被外力束缚,摒弃功利,才能通达至审美观照的最核心部分,是人生的“实念”,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理念”。[if !supportLists]三、 [endif]中西方对王国维词学的不同评价 中西方对于王国维词学有着不一样的评价和见解,国人对于王国维词学的评价也是持着褒贬不一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其词学传承着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同时保持本真的思想下融入了西学的哲学观念,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其词学作品过于保守传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西方哲学理论。而西方对于王国维词学的评价还是十分肯定的,认为其对于西方哲学的见解确实很透彻的,同时其词作品的词学思想确实十分独到。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国人对王国维词学的评价 国内对于王国维词学研究中较具有的代表性见解来自缪钺。缪钺认为王国维与传统的词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他未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诗人,不以诗来言志,以词来表达所思所想。这也表明了世人对于王国维的评价不常常是称赞的。王词带有哲理气息的诗词未必会被主张“言志抒情”的中国传统词学所欣赏,而王国维带有“苦吟”意味的诗词,也被人认为过于向古,有模仿古人之嫌。所以,王国维在学习新学的同时更偏向于保守传统,实际上是在经历了西学的冲击之后所保留的本真。 国内学者彭建楠在研究中认为王国维词学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美,同时也具有西方哲学的美感,特别是形成了一种“境界”为中心的文艺理论体系。从“词话”二字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体式,虽然在《人间词话》中有涉及到西方概念如主观诗、客观诗等,也只是借鉴,是“中体西用”的典型。彭玉平教授也发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国粹学报》本中把带有西方话语色彩的条目都基本删除了,例如写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一段话被删除弃用,另外,有关优美和宏壮、主观与客观、理想家与写实家等都被删除。这又体现了王国维“去西方化”的理论意识,这表明了王国维对于西学的认识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归根结底没有脱离传统词论。 [if !supportFootnotes][ix][endif]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西方对王国维词学的评价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王国维词学中渗透了西方的思想。美国的著名汉学家李又安是较早地将《人间词话》翻译成英文,并对其中思想进行阐释。李又安认为,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问题,带有“神秘性”和“直觉性”的特征,需要向西方介绍这个概念就需要了解这一概念是什么,意指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 [if !supportFootnotes][x][endif] 他认为王国维的词学思想受到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的第一章节中就明确指出,人生的悲苦挣扎归根结底都归于一个“欲”字,人生的痛苦都源于永远无法被完全满足的欲望,而人生的本质也便是无穷的痛苦。 [if !supportFootnotes][xi][endif] 这就将人生的本质定义为一场“悲剧”。“悲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期,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到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再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悲剧”也逐渐演化成一个独特的美学范畴。 加拿大籍华人理论家叶嘉莹是研究王国维的重要理论家。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认为王国维“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会到中国旧有的传统批评中来” [if !supportFootnotes][xii][endif] 她运用符号学、接受美学、阐释学等西方理论来阐释《人间词话》。以阐释学为例,她认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在神不在貌”的思想与阐释学对于圣经解析具有相似性,都是注重精神意义的挖掘。缪钺曾说:“他虽然具有很高的诗才,但是他未尝以撰写诗词作为终身事业,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中说:‘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智多。’可见他并未尝以诗人自居。因此,王静安并没有把他平生的襟怀抱负,所观所想,写入诗词之中,如杜子美之于诗,辛稼轩之于词那样。这是我们在评论王静安诗词时先要说明的一点。” [if !supportFootnotes][xiii][endif]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王国维词学在当代的意义 王国维的词学理论及思想对于当代的词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其中西融通的词学体系也为后人的词学创作奠定相关基础,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哲学,同时对于美学在词学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贡献,为当代词学的创作及研究都带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丰满的经历练就非凡创作精神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国际、国内学术界都得到了极高声誉。他一开始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希望成为一个哲学家,但西方的学问如果照搬到中国,是会水土不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困顿,他转而研究文学,这是因为那些哲学思想并不能让他清醒地认识自己,反而更激发了他本身的悲剧精神。他开始作词来慰藉自己,先是《人间词话》的发表,再是《唐宋大曲考》、《草堂诗余跋》等等。他研读诸子百家和宋明理学,推崇传统文学,他虽一度浸淫西学数年,但他并没有“全盘西化”,而是赋予传统词学新的意义,真正将词学这一概念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全新的观念。 (二)广博丰富的融合性知识体系 特别是中西方思想体系的融合造就了其深刻而较为全面的认知观。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可以说是广为流传,许多人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给“境界说”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我们可以窥得王国维的人生哲学。而他在书中对于诗词的批评赏析,不仅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突破清代词坛浙西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而且融入了西方哲学思想,自成高格。王国维创作《鹧鸪天》时期正是他醉心叔本华哲学、美学的时期,与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所说的“我们恰如一个人绕着一座城堡转来转去,想找到一个入口处而终于白费心力” [if !supportFootnotes][xiv][endif] 是一样的。上阙讲了栈道上的美好景象,而下阙“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则透露了作者的迷惘,他寄希望于清朝廷振作起来,但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在真实与虚幻间不断摸索,同时体现了叔本华哲学的悲剧精神。 (三)人生美学观的奠基 王国维的人生论美学观在中国人生艺术化思想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即是对中国古代关注人生、围绕人生这个根本而展开的人生哲学美学的继承与发挥,又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与生命哲学等重要思想资源的学习与借鉴,它结合了中国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以美的精神来关注人的感性生存,试图以艺术的情韵来涵养人的生命境界,从而实现审美理想追求与诗化人格追求的高度统一。因此,王国维的人生论美学观就具有了一种超越性视野,它即是一种充满着人本主义思想的美学观,一种从艺术或审美的内在精神外化为关怀人生、关注生存的美学观,又是人生始终以艺术或审美精神为根本价值取向,使人生艺术化、情韵化、诗意化从而摆脱世俗枷锁获得超脱的人生观,其精神实质是要追求一种审美精神与诗化人生的高度统一,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澄明精神境界,一种充满着生命本体终极关怀的审美生存方式与诗意生活状态。王国维这种将美学理想追求作为一种人生志业,将美学研究与人生问题的紧密联系,使他的美学观拉开了现代意义上中国人生论美学的序幕,并赋予中国美学极具人本主义内涵的现代性意义。 结论 王国维的词学,虽然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词学基础上的,但他注入了新的美学理念,将美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使其词学的核心概念。在这一概念中,他熔铸了东西方的理论概念,延续了中国诗学中对于“意境”的追求,注入了西方哲学内核。虽然是一个东方术语,但是其内核是西方哲学,因此对其理论的观照需要在了解东西方哲学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有较为深入的透析。 本文在对王国维的词学思想与词学成就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东西方理论家对其词学的评价,挖掘王国维词学研究的多角度内涵,从而更加立体地了解王国维词学对东西方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帮助更多人了解王国维及其词学,以便更好地将其词学创作的精神传递下去。参考文献 [if !supportLists][1]   [endif]沈婉婉,《论王国维词学中的生命之“真”》,安徽大学,2017年。 [if !supportLists][2]   [endif]王国维著,姚渔铭,王燕编;《孔子么美育主文》,《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化2007年版。 [if !supportLists][3]   [endif]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if !supportLists][4]   [endif]王国维著,《朱元戏曲史》(民国珍本丛刊).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if !supportLists][5]   [endif]黄永健著,《境界、意境辨——王国维“境界”说探微》,《吉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if !supportLists][6]   [endif]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if !supportLists][7]   [endif][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if !supportLists][8]   [endif]王国维著,《文言小说》,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if !supportLists][9]   [endif]彭建楠,《中体西用与通贯治学:王国维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评介》,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02期,第114-116页。 [if !supportLists][10][endif]Adele Austin Rickett. Wang Kuo-wei' s Jen-chien T' zu-hua: AStudy in Chines Literary Critic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77. [if !supportLists][11][endif]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if !supportLists][12][endif]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if !supportLists][13][endif]徐志啸著,《华裔汉学家叶嘉莹与中西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if !supportLists][14][endif][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9-321页。 [if !supportEnd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 沈婉婉,《论王国维词学中的生命之“真”》,安徽大学,2017,第10页。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 王国维著,姚渔铭,王燕编;《孔子么美育主文》,《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化2007年版,第3卷,第158页。 [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 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页。 [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 王国维著,《朱元戏曲史》(民国珍本丛刊).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页。 [if !supportFootnotes][v][endif] 黄永健著,《境界、意境辨——王国维“境界”说探微》,《吉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72页。 [if !supportFootnotes][vi][endif] 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if !supportFootnotes][vii][endif] [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6-47页。 [if !supportFootnotes][viii][endif] 王国维著,《文言小说》,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4页。 [if !supportFootnotes][ix][endif] 彭建楠,《中体西用与通贯治学:王国维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评介》,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02期第114-116页。 [if !supportFootnotes][x][endif] Adele Austin Rickett. Wang Kuo-wei' s Jen-chien T' zu-hua: A Study in Chines Literary Criticism, Hong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7. [if !supportFootnotes][xi][endif]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5页。 [if !supportFootnotes][xii][endif] 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85页。 [if !supportFootnotes][xiii][endif] 徐志啸著,《华裔汉学家叶嘉莹与中西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if !supportFootnotes][xiv][endif]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8页。

浅谈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研究论文2

中外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国美术教育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介绍的层面上,开始呈现出把外国美术教育思潮、教育内容以及指导方法与中国相比较,在分析两者长处与局限的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美术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倾向。 在中西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1992年,尹少淳发表了题为《美术教育的背景及涵义》[xxv]的论文。他首先论述了英国教育家里德(Herbert Read)与中国教育家孔子、王国维、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点。接着,分析比较了罗恩菲德与艾斯纳的艺术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美术教育的观点。这是较早的、具有一定深度的中美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的成果。1993年,侯令(北京崇文区教育学院)在日本学术杂志《艺术教育》上发表了题为《在中国的DBAE研究》[xxvi]的文章。他认为DBAE与中国的美术教育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例如,美术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又如,在中国的美术欣赏领域里,包含了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三大领域,而绘画和工艺领域与DBAE的制作领域相类似。这是一篇较早向海外介绍中国有关DBAE研究情况的文章。

美术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一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这种理念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阐述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 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的一些列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研究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 故事 。故事里让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同一堂美术课上画一束鲜花,中国学生的画法标准,花的种类和颜色与真花无异;而美国学生则抛弃了传统鲜花的画法,花的颜色虽然与实际不同,但极富 想象力 ,而且极富美感。这则故事或许是虚构的,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学生美术学习时的困境――缺乏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十分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中永不过时,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在积极愉快和自觉氛围中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绘画学习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样学生的绘画中能够表现出创新的美感,而不是如同拍照般精确。 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的体现---“美术家(艺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 美术家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主体,如果说“创造性”是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美术”作品的核心价值,那么美术家创造作品便是充满“神奇”之魅的灵感喷薄并将之物化的这一过程。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美术作品便是美术家伸出“上帝之手”,将人类的审美情感物化为可视、可居、可游的图像世界。 当下有一种观念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美术家或画家的教学。这一观念的误区在于混淆了美术家或画家作为职业分类与精神气息的之间本应有的区分。如果说美术家或画家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性的职业,那么这种观念自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每个人的心志取向和职业定位有更为丰富与更为多元的自由选择,但紧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作为普修性质的美术课?还要配备“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来实施开展美术教学? 所以美术家或画家更应该是作为精神气息的载体,而创造性便是这一精神气息的核心内容。即使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特别是美术实践的教学之实质便是使学生像美术家或画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人本身就具有但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现实处境中逐渐被淡忘、忽略、屏蔽的能力,美术教学便是撞击这份屏蔽、唤醒这份遗忘,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能够更好地理解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美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更多体现在美术实践教学这一模块中,即通过绘画研习、雕塑创作、工艺品制作等等技能性实践活动,实现审美创造性的物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此处仅以绘画为例,绘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精确地再现眼睛中所见到的“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塑造具象或抽象的物事,感受、体悟点、线、面与色彩通过“神奇”的艺术组合成具有审美意蕴的形体,并通过这一并不同于所谓现实世界的形体,揭示、把握人类审美思维与审美情感的奥秘。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力与想象力最终只能沦为空谈。而不诉诸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技术训练,也只是无法成为美术创作的机械描摹。 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不是一门课程,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工作,所以只能潜移默化地培养,美术课堂为学生个性的塑造、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阵地,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造条件也就义不容辞。 1.创造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必须具备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若没有“自由”又何来创意呢?而人的创意必须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能。专家提供的求异思维、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 等多种 思维方式 都是以“心里自由”为前提的。所以要提供自由的思维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要尊重不同寻常的看法,尊重不同寻常的想象,所以教师的美术素质与开放心灵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开发是有益的。 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美术作品欣赏中产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深入作品的内涵。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在这个方面来体现。二是作品创作前的想象,就是构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想法的价值,将学生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就给予肯定,并通过技术的传授帮助他们实现想法,使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享受创作的乐趣。创新思维能力与造型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这个其中。 2.提供便利的可利用的实践场所 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是相联系的。人们总是在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活动的动机和欲望,或者在某种创造性活动进行过程中,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思维创造形象的过程,美术教育中这种思维与创造的关系尤为明显。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创造建设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拿中学美术为例,中学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等,每一门类的创作都离不开技巧与材料,需要适当的场地。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提供实践的场所,提供物质条件。我们一方面可以在校内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实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同时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把科技融入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设施,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提供便利。 3.关注学生的个体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美术,美术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艺术家。但我们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力。 个体的因素包括 文化 修养、思维的方式与专业素质。文化修养与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指学生知识面的大小,兴趣广泛的程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文化的修养,广泛的文化基础可以开启联想与智慧。专业素质是指对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创新最终得以实现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优势与潜力,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表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让有美术创造潜力的学生能有更好的提高,让美术方面不具特殊潜力的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与美术素质。 4.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促发求知的主动性 鼓励机制可以成为创造力产生的外动力。当学校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设立奖学金时,奖学金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学习的动力。现代诺贝尔奖的设立同样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创造力的开发。各类的美术作品比赛,也鼓励了一部分人的信心与学习主动性。 五、改善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方法 1.所谓美术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学生的过程,使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魅力所在,使学生摆脱模式化的事物,发现自然的神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合理的利用美术书籍、教材或者其他美术参考书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把这部分知识利用起来给学生展示,拓宽他们的思路;另外,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生不正确的理解要及时修正,确保学生审美观的正确发展。 2.要实现美术创造性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们才有能力去学习美术,去欣赏美术中的精华。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隐含的合成一条学习的主线,把许多理论学习与绘画实践整合成为一个体系,这虽然在提高美术课堂中美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但是这可能会出现美术教学中出现忽视理论基础的情况。忽视理论学习的美术教学是不符合美术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绘画及欣赏能力也不会提高,依然没有达到教育学生审美才能的目的。因此,提高美术创造性教育水平的前提就是打下扎实的美术知识基础,设计出多样的学习形式,逐步完善教学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也是全国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一贯思想。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学生有一颗渴望发现的心,学生渴望成功。因此,摈弃那些束缚学生创造性的东西,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多样化的 教学方法 和创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美术素养的提高极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田立永.对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思考.科技博览,2010,(22) [2]王芬.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4):101 [3]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25.105 [4]宋晓亮.新视野下的美术教育探论[J].网络财富,2012,(3):107 [5]毕伟民.试论美术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268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二 《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高中美术教育尤为突出。在现阶段,美术深入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高中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感觉。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了创造性教育,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的科学内涵,从而具体阐述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造性教育作用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美术教学加入创造性教育元素,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中美术教育现状 1.1 美术教学模式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诸多高校忽略美术教育,诸多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讲究美术学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的传授,以教学成绩为最终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没有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缺少兴趣以及热情。 1.2 美术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校通常偏向于智力于文化知识教育,忽视美育与道德教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等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程度,没有重视美术课程的创新。在这种传统理念的作用下,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被纳入期末考核项目中,不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同时,美术理论基础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除此之外,在高考中,美术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学生也忽视了美术的学习,学生缺乏美术创造性思维。 1.3 美术教学目的模糊 高考制度强调分数的高低,统考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为了配合制度的发展,诸多高校对高考上线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设置了色彩以及 素描 等专业课程,但是缺乏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基于文化生渴望获取文化知识方面的前要求下,美术欣赏课程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在这种教学目的模糊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重视文化,忽略美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在创造性教育中,教师导入自主性与竞争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满足新课标要求,在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感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 山水画 赏析时,教师要透视山水画特色,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掘山水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感受艺术之美。 2.2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条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积极提倡民主意识,充分发挥组织与引导作用,用情感感化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现代 人物画 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变革现状,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阶段的状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结合中 国画 变革特点,开展优秀作品赏析活动,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2.3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的束缚,讲堂作为教师为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去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发展。因此,将创造性教育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体系中,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导入师生互动模式,有助于让学生与教师在交流中探索事物。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漆器、玉器以及织绣工艺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美术,加深对织绣、漆器基本知识与工艺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其创作方法。 2.4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不断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基于充分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有助于为学生的自我创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采取合理方式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在介绍 清明 上河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古画、光盘,教师以张贴挂图或者播放光盘为导入,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了解风俗人情、桥梁建筑以及道路交通,学习绘画造型与简单技术操作方式。当学生了解以及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展野外写生活动,参观各类画展活动以及书画比赛,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技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空间。 综上所述,创造性教育对高中美术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阶段,要遵循学生的需求规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积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柳建平.议课改中高中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0(02) [2]吴燕.勿把“手段”当“目的”―从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教学[J].美术大观,2013(10) [3]戴少宏.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与美术作业设计[J].美术大观,2013(09) [4]姚磊.中职新疆班学生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09)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三 《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当代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 中国史学家陈寅格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曾提出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思想。”这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于独立、自由的渴望,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人文精神。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单纯地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具备的。让学生学会认识美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审美理念看待世界,培养更加适合现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教学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虽然一直贯穿始终,但是通过各阶段教学中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比重的比较,不难发现,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美术课程占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到了高中、大学,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包括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绘画技巧,认识不到美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人文修养、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了同学基本都不能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这也是美术教育在大学阶段的一个困境[1]。 三、大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应用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 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中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开始产生了碰撞、交融,人们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瑰宝、道德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遗失,许多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加青睐于西方,不够本土化,甚至有一些都不够现实,这种现状下就要求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及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价值和魅力,培养好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让学生的审美理念更适合中国社会的需求。 (二)搭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平台,拓宽学生的审美 渠道 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与教育初级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相比有所不同,中小学教育只要求学生的认知和模仿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最基础的对生活中美的感受,而大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多层次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应只是单纯地绘画,而应该更多地整合信息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作品了解美学的应用,从美术作品中体会各种文化背景下社会思想、人文理念、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表达方式,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不同作品的优劣、个人的鲜明特点,为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提供更多的背景、丰富的材料、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感受美术知识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感知美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人文艺术修养。 (三)由美术课堂的教学辐射到日常生活的感知 目前大学美术教学的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来传授基本的美术技法和美术欣赏情趣,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是当前相对匮乏的资源背景条件下较为合理、较为实际的教学方式,这种美术课程也给予了学生了解美、认识美的基础,了解了美术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美的知识是不能只用课堂上的时间就能学全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结果的评价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审美理念的不同,对比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除了在课堂上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美的实际体验,如野外写生、户外旅游、实地考察、自主设计等,充分利用展览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工艺品市场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方式,美术对于社会、人文、政治、历史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3]。 现在的中国社会在教育、艺术、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美的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它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自身修养,带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就需要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不要只注重对学生画技的考评,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同时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文化修养,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品德素质、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学生也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感受、交流体会美的意义,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 四、 总结 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美术教育现状,家长、教师、社会都应转变对美学知识的偏见,改变思想理念,老师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优秀成分,同时参考西方艺术文化,形成对比,体会美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并且从美术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拓展到多种资源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感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提升审美观念,学会用美的眼睛,美的心态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 教育 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 文化 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发展过程比较中西方美术教育》

摘 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教育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采用比较的 学习 方法 能更直观的从中领略中西方美术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发展过程;美术教育;比较

在《大不列颠 百科 全书》中,对美术的定义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我们对美术的理解也已经由传统的绘画扩大到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门类。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载体的,随着美术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张,那老师和学生也得需要在满足自我发展或社会需求的同时,有计划的提高美术技能。

一、西方美术教育发展过程

在西方,美术教育从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方式――“自由教育”,从小培养 儿童 对美的认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儿童的自身成长有很大帮助。到了中世纪这个充斥着宗教神权的时期,传教士在宣传宗教的同时,美术也随之成为一种很好的传教工具。美术教育得到重大意义的转型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知识含量的专业美术学院应运而生,如达芬奇学院,弗洛伦萨绘画学院等,这些学院的教育方式不仅继承了古希腊时期全面性的美术教育方式,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技能,素养等方面。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不仅带动了工业发展,而且带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的审美水平有限,所生产的产品销量受到阻滞。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培养审美教育的同时,美术教育得到很大范围的普及。20世纪的美术教育已经不再仅限于绘画技能方面,这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艺术教学理论,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学校的地位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的思想更加多样化,在不断改善教育方式同时,把美术教育推向较稳定的阶段。

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美术教育对象不同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其一,提高个人素养的贵族。一般采用拜师学艺或私塾师授的方式。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临摹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临摹至具有基本技能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其二,以美术为生存方式的工艺者。这类的美术学习中囊括的知识面很广,技巧性很强,大都是采取族内传承或者拜师的教育方式。这两种不同的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之后,美术教育逐渐以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902年清政府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学堂开设图画等课程,标志着美术教育渐渐走入学校。此后,在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学校也开设图画手工科。在辛亥革命后,上海 国画 美术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美术逐渐踏上专业美术教育的路程。在此后本着用教育方式来救国的一批新青年,留洋后回国,他们把西方美术和日本美术带回了中国,专业美术迅速发展。近代的美术教育也开始延续古代传统美术的教育方式,实用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并行前进。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在“”期间受到重创,但是社会美术却异常活跃。漫画也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在_粉碎后,学校教育恢复正常,图画课也改名为美术课,打破了原来图画课的局限性。在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中西方的文化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美术教育的发展都走上了正轨。当代社会的美术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在主流和非主流教育中,美术或多或少得会受到影响。从整个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认识和分析,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差异因素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中庸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术教育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陶冶情操,用绘画等表达内心的思想世界。多数作品将篆刻、书法和绘画相互呼应,创造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意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充满浪漫主义的思想,更丰富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形象的表现高尚品德。这 种植 根于中国民族性的思想和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西方的美术教育却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提倡压制思想,抵制异教文化。在____的兴起后,摧毁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绘画等文物。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这种神学思想的影响下,画家的思想受到控制,继而培养了一批画神像的工匠。在西方美术中,油画是常见的画种,用颜料在特制的布和板上完成。作品追求的是色彩丰富和真实感,注重科学和逻辑,且多以人和神为创作范围。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模式。

四、教育思想因素

不同文化差异,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他把古希腊和近代社会相比较,让人们感受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格解放,来实现人性的改造。席勒的思想让美育具有独立的地位,让美育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具有悠久美术教育史的中国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蔡元培把席勒和中国美育结合在一起,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他强调了陶冶情操的重要性。蔡元培及其他的美育思想体系把美育与科学放在同等高度上,并且在五四运动前,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推动下,才形成了现在两种美术教育思想,即实用和审美教育。他们以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才慢慢推开中国美术教育阴霾的天空。

五、社会经济因素

中国的美术教育从受众群体来看就已经注定了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差别。在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扩大。由于工人审美水平有限,导致产品销量受到阻滞。在普及美术教育后,不仅增大了产品的销量,而且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现代环境里,无形中人们慢慢的接受这种大众化的美术普及教育。

另外,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会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比较是一种直接明了的学习方法,在比较过程中较直观的体现各自在美术教育上所持的观点,较明智的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的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抄袭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国美术教育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着,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美术教育在对发展历史因素不断 总结 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吸取有利于中国美术发展的国外美术教育思想,不断的调整自己,争取做到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

论文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避免出现文化休克。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教学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3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异。

3.1日常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 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

3.2日常称呼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Ms等。

3.3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4请客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

3.6节日及接受礼物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英语国家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

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 Norbury,culture 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论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论文关键词]餐桌礼仪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 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笔者特别提示西餐入座礼仪: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四、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 “多多包涵”、 “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替代toilet,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I wonder if I could go somewhere.”、“ Can I add some 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国家不要问“吃饭了吗?”等我国习惯的问候语。“您吃饭了吗?”容易使人莫名其妙,甚至会出现误会。如在英国,你若问人吃饭没有,其含义是你有意请对方吃饭;这对于未婚男女,则表明你有意约会对方。

五、结语

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应该避免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而应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而应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文汇报.笔会》.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3]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论文篇二 《浅析我国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 摘 要:本文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的 措施 ,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措施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就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其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英语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中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宗教信仰存在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信仰、宗教等方面也几经变迁,最后行为了儒家、道家、佛家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仁爱”、“阴阳”、“神明”、“菩萨”、“如来”等词汇;而在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____在其生活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种文化,就使得在其语言中出现和基督____的词汇,诸如我们熟悉的angel(天使)、religion(宗教)等。 2.生活状态、环境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的文化中,很多词汇都是和英国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其很多词汇中都很航行、水、鱼等涉及到大海的词汇有关,诸如我们比较熟悉的a ship in the sea(萍水相逢之人);all at sea(不知所措);to 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等;我国主要的还是以陆地环境为主,有关航海、大海等方面的词汇并不是非常多,但是我国生长竹子,所以有相应的势如破竹等相关的词汇,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存在的差异,也使得双方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历史 典故 存在的差异 双方的典故的来源不一样,西方典故主要来自于《圣经》、喜剧、英美文学、罗马神话等方面,诸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我国的历史典故则包罗甚广,不但包括名著小说,还包括民间 传说 ,一些正史、野史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其中比较经典的“曹冲称象”、“刻舟求剑”、“烽火戏诸侯”等,这些内容都反映了我国深化的历史文化内涵。 4.价值观存在的差异 西方注重自由、民主,自我意识比较强力,这种“自我”(self)的观念已经深入其文化中,具体体现在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等方面。而我国讲究的是先人后我的思想,讲究的是奉献,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非常强烈,诸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思想。 5.风俗习惯存在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风俗习惯上,诸如我们认为将人家唤作狗是十分不礼貌的用法,但是英国人却将狗作为昵称。诸如此类风俗习惯在中西的文化中体现之处比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6.社会礼仪存在的差异 我在我国的家庭文化中,“谢谢”这个词很少被提到,家长照顾儿女,儿女孝顺父母被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主要是受到我国深厚的伦理积淀的影响。如果偶然在家庭成员中说出了“谢谢”,反而疏远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在西方的社会礼仪中,“thank you”被使用的频次非常高,几乎在所有人之间都会遇到。在这里就体现了双方社会礼仪方面存在的差异。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的措施 在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之后,就需要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背景的支撑下更好地 学习英语 ,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应于文化内涵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可能产生疑惑,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纵向深入和横向发展,对于学生英语的终身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但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教育,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语言和社会是分不开的,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代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语言中不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等,还影响到人们的 思维方式 、价值理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加强对文化内涵的渗透,加强对社会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更好地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2.完善相关西方文化方面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就需要拥有足够的素材,只有加强对英语国家相关文化的了解,开展相关的情境对话、实践活动,才能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 英语文化 中的人文风俗、地理文化、神话典故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自觉地加强对西方文化素材的挖掘,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其更好地明白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其更加分明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 3.挖掘和扩展教材中的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教材,那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成绩将很难保证。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要为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升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的安排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的要求,联系教材输入相关的文化,只有津贴教材,才能使这些西方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会僧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关的活动,来对教材进行相关的扩展,诸如英语角、兴趣小组等,只有尽量创造真实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才能增加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琴.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党俊英.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科技资讯,2007,(24).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论文相关 文章 : 1.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 2. 中西教育比较论文 3.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4.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别论文

中西餐礼仪论文比较研究

我只能给你一点零碎的支持,而且需要你自己去翻译的: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特别具体的英国礼仪寻找困难,可参考正规书籍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 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6、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7、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8、用刀叉吃有骨头的肉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来,注意洗手时要轻轻地洗。 9、吃面包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很多的。 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特别具体的英国礼仪寻找困难,可参考正规书籍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 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6、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7、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8、用刀叉吃有骨头的肉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来,注意洗手时要轻轻地洗。 9、吃面包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

其实一样西餐吃饭要的是安静不能有声音最重要的是西餐实用的是金属刀和叉中餐就要温文尔雅其实也是安静 所以一样

  • 索引序列
  • 中西艺术比较研究性论文
  •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论文
  • 浅谈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研究论文2
  • 论文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 中西餐礼仪论文比较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