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碳金融机制研究论文4篇

碳金融机制研究论文4篇

发布时间:

碳金融机制研究论文4篇

作为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面临着碳排放这一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法,但是要从根本上化解难题,只靠改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切实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积极引导农民过低碳生活。那么,如何让农民尽快走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过上低碳生活?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农民切实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生活中,秸秆是农民烧火做饭、取暖烧水的主要原料。但秸秆作为粮食生产的副产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再是只能用于燃烧的废物,而是具有多种用途的能源和原料。如可以用做建沼气池、气化站的原料;可以转化分解为无公害有机肥料等。为此,要加强宣传,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要拿出更多的内容面向农村和农民,普及科学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面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长期落后、碳排放一直居高不下的现状,各级政府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及倡导农民过低碳生活的角度,积极为农民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新能源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于使用无污染文秘杂烩网新能源的项目,国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钱用在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如建秸秆气化站,平均每站投资55万元,占地1.5亩,供气半径1.5公里,设计供气能力300户~500户。这部分资金可由政府和农户共同承担,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不同的分担比例。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和企业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相关技术和机械的推广力度,如秸秆发酵、秸秆还田等多样化处理方式,采用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等方法,探讨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秸秆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让秸秆变废为宝。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强推进与监管并举策略。秸秆的转化利用和禁止焚烧,必须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在工作中,要坚持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措施跟上,真正让农民在开展秸秆禁烧的同时收效益、得实惠,才能得到大多数农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秸秆才不会成为农村过量碳排rrrwm.com放的元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想全面用新能源代替秸秆焚烧目前尚不太现实,因而要渐次推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与监测体系,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擅自焚烧秸秆的农民,由当文秘杂烩网地环保部门会同农业、公安等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立即停烧,并依法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理;对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故的,要及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低碳”生活是什么?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然而,随着国家家电下乡和沼气池建设补助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农民都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幸福的低碳生活。

这是我的论文工作的一个教训,你可以看到它在低碳经济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机会的把握和碳转化中低的窘境。我们不仅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低碳经济的趋势,也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找到一个协调的长期,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追求低碳发展道路的胜利。基于低碳经济概况及发展分析的要求,并最终走到了中国的发展战略的几个低碳经济。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功耗节能,低碳经济概况 1 所谓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是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的煤和石油的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下,与生态环境保护赢得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抛弃了污染,先低端高端,之后的第一个广泛的实用方法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双赢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作出,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随着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继续承认,不仅是有害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诱因也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低碳世界“,新政策应运而生。 ?能源和经济中的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可能对生态文明逐步上移的实施将走上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创新技术和新世纪的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想的形式“低碳经济”是“阳光经济”的全面发展,“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向“太阳能文明”(风能,生物质能转化太阳能的形式),在未来的几十年过渡,“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含义,“低碳生活”一,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是从中国的能源结构,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二,国外低碳经济开放 1日本:消费者购买“碳”农业最近公布的日本瑞穗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超过50%消费者愿意购买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日本女性20岁以上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主要的农机购置群体。在2062受访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人们愿意购买认证的“低碳”农产品的53%。 该研究所还与大米,西红柿和甜瓜为例,调查了消费者接受的价格水平,“低碳”农产品。结果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的一定水平。假设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价格上涨22%的甜瓜,西红柿价格上涨15%。 研究人员认为,调查结果表明,“低碳”的附加值有农业,农业从业人员值得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德国: EV电动车突破技术难关是低碳经济的代表产品之一。德国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道路上不会取代内燃机汽车电动车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重大事务的积极参与,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能源和交通的彻底重组机会。 “的重大突破在许多国家和不同的技术困难电动车本身,更强调德国电动汽车的解决方案,系统,促进电动汽车的整体发展。”汽车技术研究所,柏林技术大学的中国工程师,项目经理秦屿学说。 据悉,德国社会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主要集中在能源结构调整。一个主要的问题要解决的是电动车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如果电力公司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生不可循环再造的非清洁的方法,它等于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二,基本面创新的力量。需求有大量的电动汽车将带动整个社会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然后优化工厂位置的分布,整体电网的需求高峰时段和重大变化提出的要求,所以新的智能电网技术在萌芽状态。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是主要的汽车公司之一。德国政府的重点是指导企业。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在2012年买的到2014年的电动车消费者之间可以得到德国政府提供3,000€€5,000补贴。 3俄罗斯:探索新型高效节能的道路最近,环境政策课施瓦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处长告诉记者,俄罗斯走上了一条新路,探索高效节能的发展。 由于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俄罗斯有长期缺乏节能动力,对能源节约型经济的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产生的经济低效率已成为俄罗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一个主要缺点。 2009年11月,俄罗斯在24日欧盟 - 俄罗斯首脑会议上同意,到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由20-25%,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目前,俄罗斯已经开始显现节能效果。 分析家说,随着进一步实施国内节能措施,俄罗斯将最终找到的新的节能方式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资源,高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如果所有还把GDP作为发展的,但也有以出口换取廉价的资源或国内生产总值退税,如果你有更多的钱在你的口袋里,但环境恶化的生存,空气脏了,水黑暗,与发展中国家在出发的意图,并在科学发展观违背它的本质。更多的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降低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由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和工业流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样效果会更好共享成果为人民的发展。 1。低碳经济的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放弃钢铁,建材,高耗能行业,因此不能发展低碳经济。然而,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钢(4358,21.00,0.48%),水泥,电力和其他物资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的需求,以确保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产业,不能被巨大的国内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满足,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可能的措施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更多的油,少气的资源缺煤,决定在未来该国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中国也没有利用廉价的国际石油和天然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优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有效降低一次能源消耗。 3。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发展的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们的技能水平,有限的研发和创新。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增加的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个区域。 4。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国际合作,参与制定国际化路线“游戏规则”。而中国的工业化全球化享受,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必须是在利润“微笑曲线”的国际分工的低端劳动。低碳经济,不仅在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直接参与游戏的新的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们的长远发展和长期稳定。 4,低碳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近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和环境资源突出的窘境人类面临跃然出现在被认为欠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是所有国家通过这个瓶颈在世界各地打破应对所采取的低碳经济的行动的最终出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于中国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改造,着力打造低碳产业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整体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政策,以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努力开发和生产高价值,低电源产品,实现低碳产业的整体结构。 2。发展和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循环经济工业节能发展,将优先削减,削减,以减少从开始生产链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宝,化害为利。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这是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工业能源消费决策的比例。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的控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控制能源消耗的建筑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加强对考核目标的体系建设,实施和评价,以加强问责制,并有效地完成在“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显著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的利用率可以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电力,减少的燃烧机场周围的城市和环境的污染,加快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确保食品安全。 3。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低碳,低碳经济试点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的概念。低碳理念设计规范,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规划的出台,施工建设,并推广使用太阳能,使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尽可能的,高能效采暖的选择冷却系统;选用保温材料,装饰倡导适当,杜绝毛坯房;在主场以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的日常生活。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建筑形式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的衔接,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空驶率;加强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试点低碳经济的关键部门。国际经验,引进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引导低碳经济的地方和城市发展,经济,能源,碳排放,研究制定了定价机制对中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的综合考虑。 4。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 ,低碳技术的发展,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从来看,短期内中国国内碳的现状技术上来看,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如清洁煤,石油和天然气,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中长期看,中国主要的技术研究应包括:排放控制和处置的主要行业,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温室气体,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先进的煤,核电和其他主要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不仅要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更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整体。 5。建立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创新和政策制度的发展,这是解决低碳技术问题的重要举措创新在中国。当前低碳经济应加强法律保护机制建设,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修订本)及时进行配套规范性文件一些改变环境的努力和资源法领域,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 ,抓紧制定和管理措施,节约用电,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加强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激励机制,并采取行动来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总之,中国应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适应低碳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发展,鼓励国内和国际碳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发展,最终由“碳”时代飞跃“低碳”时代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的测算,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人均碳排放于2014年超越欧盟。作为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相继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等行动政策。根据《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我国确定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逐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但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人均GDP差异巨大,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并进一步产生地区间碳排放转移与碳泄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低碳经济转型造成的压力与挑战,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各地区制定差异化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与碳排放现状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经济活动中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因此碳排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能源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会反映到能源系统上,导致碳排放在地区间的不平等。二氧化碳减排是一个涉及时间、空间和行业的复杂系统,政策制定需要地区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减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解与最终实现[1]。

(一)地区间碳排放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国家给予的定位与政策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区发展速度不一致,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息息相关,最终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各地区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碳排放的核算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个主题,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基于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2]。参考IPCC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出各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由EPS中国能源数据库获得各省各种能源消费量,计算出各省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进一步计算出碳生产力①(见图1)。

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五个省份从高到低依次是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内蒙古,其排放量均超过80 000万吨;排放最少的三个省份海南、西藏和青海均只有约8 000万吨,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可见省份之间碳排放的巨大差异。考虑到省份之间人口数量与碳排放总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用碳生产力考察省份之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碳生产力最高的省份是北京市和广东省,两者的碳生产力均超过0.9万元/吨二氧化碳,北京市该指标更是高达1.79万元/吨二氧化碳。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都位居前十,但其碳生产力比较低,都没有达到0.5万元/吨二氧化碳,不及北京和广东碳生产力的一半。碳排放量和碳生产力的差异揭示出地区间低碳经济转型的差异,而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二)产业结构差异

由于行业间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不同行业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存在差异。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能耗强度也是不同的,其中炼焦化工和金属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耗的化石能源数量巨大,其碳排放占工业部门碳排放的80%以上[3],这些部门就成为减排重点关注的部门,关系到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各产业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如图2所示,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五个省份是青海、陕西、河南、吉林和辽宁,这些省份或者是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处于扩张阶段,或者是属于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占比最低的两个省份是北京和上海,两个省份都基本完成工业化,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余省份的'第二产业占比基本都在50%左右,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鉴于工业部门的能耗强度不同,进一步计算出高耗能行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②。该比值最高的省份是河北省,其值高达83.63%,这不仅给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还给周围省份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京津冀建立联合行动机制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部分中西部省份如甘肃、青海、宁夏等高耗能产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也比较高,虽然工业化前期或许需要高耗能产业占比提高的过程,但这无疑给碳减排造成一定难度。北京、上海等的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值在30%左右,相对于黑龙江、重庆等省市而言,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应进一步实现工业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

(三)能源结构差异

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含碳的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涉及到不同能源的利用问题。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中部和沿海地区在水力发电和核电资源上有优势,地区间的能源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我国2013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70%,在山西、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煤炭消费的占比更高。另一方面煤炭的碳含量更高,产生相等的能量,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多于同样是化石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不同地区之间,不仅使用的能源品种占比存在差异,在用途上也存在差异。能源既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也可以用于消费活动,也就是生产端和消费端都会有二氧化碳排放[4]。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差异,在生产端和消费端排放二氧化碳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能源用于消费主要包括家庭取暖、私人交通等,其中城镇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存在一定差距。各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一致,能源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也存在差异。以北京和四川为例,根据2014年北京和四川的能源平衡表,2013年北京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超过70%,其中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比例只占30.37%,而用于服务业的比例达48.62%,剩下的约20%用于消费,而消费部分中90%以上由城镇居民消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3年四川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约为94%,但其中约82%用于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能源用于私人消费的比例不足6%。能源用途的占比的不同对碳减排的隐含意义是不同的,更多的能源被用于生产活动意味着要在生产端着重落实好减排政策,另一方面在消费端需要加强宣传和强化低碳生活的理念,营造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给碳排放造成的挑战

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碳排放责任划分上会产生如碳排放转移、碳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给二氧化碳协同减排造成一定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仍会存在,因此在考察地区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配时,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一)碳排放转移问题

由于各省能源富集程度和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在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中会产生碳排放转移问题。从碳足迹③的角度观察,我国地区间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是碳排放从能源丰裕地区和重化工业基地向经济发达和产业结构不健全的地区转移,并且碳排放在转移规模、层次上都存在一定区别[5]。此外各省处于一个经济体中,各省的需求不仅会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省际间的贸易对其他省份有相互的驱动作用,对碳排放有转入或转出的作用,即贸易隐含碳问题[6]。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显示,山西、陕西等能源和重化工业富集区域是碳排放净调出地区,表明这些地区是碳排放的受益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减小地区间差距的一种途径,但该过程可能会导致碳排放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实现率先发展,其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同时由于高劳动力成本、高地价等趋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明显的趋势。在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相应的产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随之转移[7]。如果不注意产业转移过程中碳排放转移的问题,就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碳排放量下降、而另一些地区碳排放量上升的情况,最终全国的碳排放可能不降反升。

(二)碳泄漏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密切。西方国家由于技术较为先进和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中国长期以来在世界价值链低端生产、出口高能耗产品,由此产生碳泄漏问题。碳泄漏是全球范围内的外部性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政策,发达国家的高能耗产品生产被转移到该国,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国家间转移。由于中国各省发展程度不一致,出口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碳泄漏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这些地区都是制造业大省,主要出口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高能耗产品,诸如此类的碳泄漏问题也是发达国家要求对我国征收碳关税的一个重要依据[8]。

(三)地区间碳减排政策的协调

我国是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主贡献和承诺。目前我国碳减排措施主要分为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机制,自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启动了深圳、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七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计划于2017年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截至2015年,七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共纳入控排企业一千多家,累计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已有研究表明,碳排放交易相比于行政命令减排,由于碳减排造成的产出和福利损失都是更小的[9],成本节约也更加明显[10]。

在有序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在控制全国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将减排指标分解下去。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和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跃碳排放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地区间的政策协调成为一个关键,关系到全国碳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三、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的LMDI分解与碳减排路径分析

(一)双层LMDI分解法

由于地区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存在差异,为考察各省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将碳排放量做双层分解。参考Wu et al(2005)的思路[11],各省碳排放总量可以表示为:

Ci=■■■■■■Yi

=■■CIijkESijkEIijYSijYi,i=1,…,30(1)

式(1)中,C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E表示能源消耗量,Y表示产出。对应地,CI表示碳排放强度,ES表示能源结构,EI表示能源强度,YS表示产业结构。下标i表示省份,j表示部门,四个部门分别是农业部门、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和私人消费部门,把私人消费剥离出来是为了考察生产端和消费端对碳排放的影响。k表示能源,8种能源分别是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天然气。因为西藏缺失数据,因此只使用剩余30个省市的数据做实证分析。

利用LMDI分解法[12],碳排放增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

ΔCi=CiT-Ci0=■ΔCl,l=CI,ES,EI,YS,Y(2)

ΔCl=■■■ln■,l=CI,ES,EI,YS,Y(3)

式(2)将碳排放增量(ΔCi)分解为碳排放强度效应(ΔCCI)、能源结构效应(ΔCES)、能源强度效应(ΔCEI)、产业结构效应(ΔCYS)、经济规模效应(ΔCY)。式(3)进一步给出了各种效应的计算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各省在给定时间段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和增量的构成部分,可以比较得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碳排放变化的分解结果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年份为2003年和2013年,数据来源于2004年和2014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出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变量,按照式(2)和式(3)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在该时间段都是上升的,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同,其中山东、内蒙古、河北三个省份增加量最大,都超过了5亿吨。进一步观察分解结果,促使各省碳排放增加的各效应的构成是不同的。仍以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为例,虽然三个省份碳排放增加最多,但驱动因素不同,其中山东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而内蒙古和河北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能源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效应为负,说明北京和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减少了碳排放,原因在于北京和上海近十年来工业占比不断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而服务业的碳排放强度明显小于工业的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分解的五个因素中,碳排放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是无法直接控制的,因为碳排放强度与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能源结构有关,最终仍落实到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在新常态下,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稳步增长,重点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即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效应。以河北和贵州为例,河北碳排放的三个控制因素中,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远大于产业结构效应,因此河北在碳减排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贵州产业结构效应明显大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效应,因此对贵州而言,尽快完成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阶段,促进经济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是完成碳减排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碳减排路径分析

我国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也不尽一致,碳减排的责任和压力也会有所区别。LMDI分解结果表明各地区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碳减排路径上需要因地制宜,针对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目标,争取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具体而言,碳排放的减排路径如图3所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产业结构三个主要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往往能源方面的调整也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个方面的最终目标都是发展低碳经济,其中改善能源结构可以通过减少煤炭,增加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实现。另外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增加替代能源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关于能源使用效率,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和技术进步是两个主要选择途径:合理的城镇化应是结合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中,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来实现,在能源的开发、使用环节减少损失量。在产业结构方面,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是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是未来碳减排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因此各省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并做好协调工作,争取顺利完成碳减排目标。以北京和河北为例,北京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善明显,2013年北京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降至20%,服务业占比77.9%,在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未来北京在碳减排政策方面应该注重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河北作为经济大省,在环境压力下能源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2013年河北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根据201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河北将比2012年压缩煤炭消费4 000万吨,占京津冀控煤指标约60%。同时河北需要着力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四个治理重点,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地区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同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对协调碳减排政策带来一定挑战。在做好区域规划,缩小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区域减排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责任和减排目标在地区间的分解,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行动。

1. 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现有的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各试点地区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足与缺陷,充分做好试点向全国推广的前期研究和验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创新财税、价格、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现实操作层面,需要采取一套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广泛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活跃碳排放交易市场。

2. 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各地区应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展可替代的能源,以减少煤和其他化石能源的使用。天然气无疑是替代煤炭的一种现实选择。已有勘探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于石油,并且天然气是相对最为清洁的化石能源,未来减煤增气将势在必行。此外,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发新能源,如日照充足的新疆等地区可以加大扶持光伏发电的力度,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内蒙古可以选择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发展潮汐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项目,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

3. 完善能源品种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改革电价、气价等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成本的倒逼机制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推进天然气价格和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积极疏导价格矛盾,逐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服务价格,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

4. 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建立严格的高耗能行业准入机制,避免高耗能行业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造成的产业同构化问题。针对传统行业占比高的地区,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空间。加强对重点高耗能企业能耗的统计监测工作,为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增加对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节能技术向企业实践的转化和推广。

5.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相比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能耗更低,污染更小。各地区在制定产业战略时,应注意差异化和错位发展,如有较好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可以推动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有资源禀赋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食品加工业和配套的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防止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自由流动。

开启低碳生态文明的经济时代 无论是聚焦低碳经济的全国政协“一号提案”,还是两会讨论中代表委员热议的“低碳”话题,以及与濮存昕委员一同报到的那辆自行车……“低碳经济”的热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气候变化问题可能很快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国际约束。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是我国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此,我国政府已经对全世界作出承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减少2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已经在多方展开努力,如大力发展新能源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表示,低碳经济说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选择,即国家用多少能源?选用什么样的能源?在能源结构上怎么安排?而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也对外界表示,今年中国将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致力于兑现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作出的承诺。 当前,我国已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较快发展,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2009年3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布绿色富豪榜,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绿色巨人中,中国内地占17席;在这17人中,11人从事太阳能产业。此外,我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太阳能热水器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目前,我国也是国际碳市场的重要一员,已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了环境交易所。 不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综合能效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障碍。 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在我国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非常大。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亟须提高;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在目前多个行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低碳经济指导产业布局,有利于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任务极为繁重,人均GDP需要保持持续的增长,而且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石油、天然气等相对洁净的能源,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控制的难度大,加上我国能源技术相对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比较大。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低碳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两会期间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提案中就指出,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健全与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环保部门在执法时有法可依,同时提高碳排放源的监测水平,加强碳排放量的监管水平并加大对超额碳排放的惩罚力度,做到执法必严;并且应该建立“低碳评估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成为今后10年考核各地经济工作的关键指标。 九三学社则在其《关于推广低碳生活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今年政协一号提案)中指出,应将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列入“十二五”规划的同时考虑更长远规划,重新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台盟中央的提案(今年政协二号提案)中给出了具体建议: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城乡安全饮水、新型能源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四大民心工程”;优化能源结构,鼓励采用低碳能源,如地源、空气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加快建立节能型产业体系等等。 此外,台盟中央还提出,应尽快建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以改变我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战略权益。 九三学社还在建议中特别指出,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费体,“政府部门应当重视节能,率先垂范,建设低碳型政府。政府采购带头向低碳排放产品倾斜,限制高碳排放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毫无疑问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成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可以预见,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未来将呈发展态势,低碳经济产业也将成为投资者热衷的领域。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论文

当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二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一点,最近国际经济评论界已有共识。以至一向以鼓吹经济自由主义著称的诺贝尔奖金得主萨缪尔森最近也对西方领导人发出严肃警告: ”这场经济动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段历史时期中前所未有的,它使重要政治领导人及其经济学家们毫无思想准备。他们几乎已经不知所措。正如所有严重的经济动荡所带来的后果一样,这场经济动荡所造成的后果也必然是社会性政治性后果。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已不再是少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孤立的问题了。日本、亚洲其他国家、拉丁美洲和前苏联集团的经济都在放慢增长速度或陷入衰退。这些地区加在一起,占了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将近一半。除非它们的经济衰退被制止,否则崩溃局面将自行蔓延。“ 一位德国银行家最近也指出:”如果美国倒了,欧洲也会跟着倒下去。现在的情况与20年代末在美国和世界发生的情况的相似之处太多了。有一个共同点是:股市在有时出现引人注目的技术性反弹后又一再下跌。一个不同点是:这一次,金融货币投机到了极没有节制的地步。“(《参考资料》9月16日) 更深刻地观察,我们可以认为这次危机乃是50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将引起全球经济政治的深刻结构改组和政治变动,将导致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最终倾覆。 四 如果以10~30年发展趋势的观点作中程展望,我认为未来世界极可能陷入多区域的战乱局面。从苏联崩溃到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面一度成为美国一极主导的局面,并没有实现”多极化“。但是,这种一极化需要非常强大的能够控制主导世界经济的资本力量来支撑。美国虽然是最强大的世界资本主义帝国,目前却也没有这种力量。因此这种一极化的局面,是支撑不久的,必将被打破。打破之后的世界局面,只能是各国、各利益集团根据自身利益自行其是的无极化的动荡纷乱世局。 这种前景,在不远的时期即将出现。 1.东亚以日本为中心的日元区; 2.欧陆以德国为中心的马克区; 3.美元将不再居于世界货币地位,仅作为区域性货币从而形成美元区。宫泽说,这将是世界经济中一个极其重大的变局。 六 但是,这种局面的发生,将意味着,美元不再作为世界货币,即不再作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工具和储备工具。对美国自身来说,这将意味着其巨大的外部债务和国际收支逆差,不再能以美元作为结算手段而支付。 如果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观点看,美国作为巨大国际债务国,在国际金融中实际早已处于存在最大坏帐、呆帐(末清偿债务)的不良金融国家的地位,是国际中一个最大泡沫经济的寄生体。 一旦美元不再作为世界货币,也就是美国不再作为掌有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世界银行国家,其表面庞大而骨子里虚弱的金融地位即将现形。这一前景对是美国是一个恶梦。实际上,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全球所进行的一系列战略调整,从打海湾战争到以”对冲基金“为金融突击力量发动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为了阻止这种天下三分的局面发生。在实施这种战略时,美国一直在有效地利用两种国际金融工具和一种意识形态工具。 这两种金融工具就是: (1)表现为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庞大跨国金融游资 (2)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这两种金融工具的背后决策者,是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国会。而其所运用的意识形态工具就是弗里德曼、萨缪尔森——萨克森主张放任金融资本的全球自由化,不受任何政府力量控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

给你现成的资料终归有限,你可以去查看各方经济学家对该问题的分析,集百家之长就是你的,另外,你还可以形成独立见解,这就是素质。

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我国已达1.4万亿的出口市场立刻受到严重影响,预期增速同比将下降12%个百分点以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在近期将出台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房地产等十大产业的的振兴规划。我认为,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自我国80年代末以来撤消了冶金部、机械部等政府产业部门之后,第一次把产业发展规划重新放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这将对我国这十大产业的发展前景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回避的是,从已经出台的振兴规划草案来看,还有两处硬伤:一是十大产业规划中的“轻工产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按照“一轻”、“二轻”的行政式行业划分来规划产业振兴政策,显然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中,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产业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规律,那么为什么要沿用计划体制下的“轻工”分类来做新时期的产业规划呢?二是产业“振兴规划”中“振兴”两字太土太旧,不能反映新时期、现阶段的产业规划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取向。日本在四十年前、美国在二十年前都曾提出过相当系统、有效的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关法律。我国的产业振兴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那么近日再提产业“振兴”,与以往有何不同?标题中关键词的简单重复,显然意味着规划者还没能真正掌握今日规划与往日规划的不同之要诣。我认为,今日产业规划,必须用“产业主导权”来统领。我国企业的产业主导权孱弱,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刚刚开始融入国际市场,只能进行“三来一补”等最初级的加工贸易,当时还没有产业主导权的概念,或者说还无暇顾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升级,从以打火机、纺织品为主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为主过渡。在这个阶段,我国企业开始“亲身”感受到全球产业主导权的重要性——不论是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国际分工的低层次,还是企业平均利润的越来越低,都可以归结为“产业主导权”的缺失。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限制于低利润的市场或渠道;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没有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本运作的机会;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外技术标准,购买国外企业的专利……虽然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但却未能相应的高利润,一旦外部需求萎缩,最先遭殃的就是我国的企业。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巨大冲击,再一次证明了产业主导权的缺失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软肋。长城所长期关注着产业主导权问题。我认为,产业主导权包括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技术主导权这三方面内容。其中市场主导权包括工业产品的价格主导权与消费品的品牌主导权;资本主导权包括货币主导权、资本运作的主导权;技术主导权包括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转移、技术联盟等方面的内容。而技术主导权又决定着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的获取,它是产业主导权核心内容。我认为,这次推出的产业规划应把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建立在“获取中国企业的全球产业主导权”上来。以全球产业主导权争夺为核心,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引:首先,这次产业振兴的方向是什么。在这十大产业的当前基础上,简单的扩大市场需求,是不可能达到“振兴”的目的的。只有转变当前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走领导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振兴十大产业。其次,产业振兴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将扩大内需、缓解就业率不断下滑为目的,那只能起到短期效应,也无法从长期上促进这十大产业的振兴。在振兴方向上,我们应该遵循温总理与2008年12月27日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的“三结合”,并作为制定振兴规划的指引,也就是“克服眼前的困难同保持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再次,出产业振兴的主体应该是谁。十大产业中,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相当集中的领域。产业振兴规划不应演变为扶持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政策。在规划中,应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提高其产业比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去国际市场上竞争,争夺产业主导权。最后,产业振兴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如果仅仅将已经讲了多年的“加强技术改造”、“加强研发力度”、“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拿出来再讲一遍,恐怕对产业的振兴和企业的操作不会有何实质性的促进。振兴规划公布前,应投入精力研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为中国企业争夺全球产业主导权创造良好的氛围。具体的来讲,振兴规划必须着眼于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从技术主导权入手,推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办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可以操作的企业间技术转移平台、技术联盟,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主导权获取。同时,要通过四维价值链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领域推出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在国际商品价格、品牌建设等领域保护和扶持重点企业的发展,从而争夺国际市场主导权。第三,要继续稳定人民币的币值,不能因短时间的出口受阻就压低人民币汇率,要从货币主导权的高度稳定人民币的远期预期,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迅速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建立企业的资本主导权。当然,并购的前提应该是对并购对象的详细调研和成本、价值分析。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就业冲击同样不可避免。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降低,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经受考验。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存在“防火墙”的保护,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回避。而且,因为次贷危机已经影响到全球的实体经济领域,这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就业冲击同样不可避免。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降低,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日前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发展,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动荡会大大影响我国就业的增长空间。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 同时,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在我国,金融行业、外贸行业、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降低对新增人员的需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 提振就业需求根本在扩大经济需求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根据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和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税率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次调整对于我国受外需影响较大的珠三角、浙江等地区的中小企业将是一个巨大帮助,有助于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对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数字金融安全机制研究论文

浅谈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论文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风险分析安全策略

论文摘要: 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为我国金融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经营管理问题,让金融企业难以在市场上需求突破口。金融安全则是目前全球化金融市场的最大问题,我国在参与世界金融竞争中遇到了诸多阻碍,安全风险造成的金融损失也在逐渐增加。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金融安全问题是世界市场风险的必然产物,破坏了国内外市场原有的稳定环境,让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实力大大减弱,制约了国内金融经济的长期发展。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是我国金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市场就有风险的存在,而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风险更为甚大。从宏观角度分析,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来源于国际市场及各国成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目前,世界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局势,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上占据领先优势。这就造成其它世界国家在金融全球化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发达国家更发达,落后国家更落后”。就中国而言,其在与其它国家竞争时,在技术、管理、经验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市场风险,变化无常 国内市场中,金融企业在经营时难以避免社会主义市场的变故风险;国外市场中,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国家,在与其它国家合作竞争时必会受到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的冲击。更为关键的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市场的不稳定性,让我国金融经济难以及时掌握应对策略。 (三)国外市场,强力排斥 作为金融全球化的参与者,中国在融合到世界金融体系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其它国家的排斥,国外市场的冲击力度在不断增强。如:我国每年都要受到国外的“倾销”控告;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里构建“小联盟”来共同打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这种排斥现象尤为严重。 二、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新策略 我国在金融全球化中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这是由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的风险要远远超过国内市场。考虑到世界市场的宽广性、多元性等特点,我国在应对各种金融安全问题时要构建科学的安全处理体系,让各类经济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处理和防范。 (一)利用综合优势维护经济安全 “综合优势”包含了多个方面,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利用综合优势能巩固我国在世界上的金融地位。如:在国防上,不断研究先进的国防装备、武器,维护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性,通过抵制国外资本主义入侵而维护金融经济安全。 (二)借用金融寡头维护经济安全 “金融寡头”指的是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对整个体系的运行发展有绝对影响力或控制力的资本主义垄断国家。由于其在世界金融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在维护金融经济安全时则可借助于金融寡头发展经济,如: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吸收美国的安全管理经验。 (三)暗箱操作集体维护经济安全 “暗箱操作”并非非法、违规地控制金融经济,其也是要依赖于各种金融法律体系来协调我国金融发展。对于世界金融这一个大集体,我国可以绕开金融体系规定的要求,与其它国家共同商讨金融对策。如: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安全威胁等。 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新思路 世界金融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金融体系,在世界各国的共同维护下,金融全球化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趋势,我国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对现有的金融体系不断优化改革,从新观念、新思路上寻求金融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一)增强经济实力 金融安全问题根本上还是由于国家经济实力不足,导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常受到国外资本主义的垄断控制。因而,我国必须要采取措施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如:参与竞争、共同合作、引进技术、更新管理等。通过经济实力改革后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二)补足竞争力量 竞争力量来源于市场,要想维护国家金融经济的安全则必须要从市场入手。如: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要随着世界金融变动而灵活调整政策,适应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控节奏,通过经济合作来增强竞争力量。此外,我国还需要引进其它国家的先进体系指导发展。 (三)开展安全合作 利用与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往来,共同开展安全合作以维持彼此之间的金融安全,这对于金融安全问题的处理是有帮助的。如:有共同利益国家之间合作,签订金融安全联盟,在国际竞争上抵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政策。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同时,也获得了最大的金融利益。 (四)构建防范体系 “以防代管”也是我国处理金融安全问题的关键,利用构建先进的金融防范体系来抵制安全破坏,这才是解决金融安全的有效策略[4]。如:中国可以针对金融安全发生的原因、影响等问题,创建综合性的防范体系,以此来实现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谋求共同的经济利益。 总之,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时屡遭“碰壁”。,维护金融安全是实现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卢旭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造成的经济冲击[J].南京大学学报,2008,30(12):77-79 [2]徐永强.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国的应对策略浅谈[J].金融经济体系,2006,20(10):30-32 [3]朱海荣.金融安全问题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首要因素[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32(14):61-63 [4]权银瓶.构建风险防范体系抵制外国金融入侵的方案[J].金融市场调查,2010,25(11):45-47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防范措施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防范措施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前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型业务模式。本文通过讨论互联网金融当前所面临的风险,进而讨论从若干体系入手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应对。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引言:

近几年,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金融业与互联网慢慢开始融合,并造就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产物,并逐步发展起来。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也在逐渐形成。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国内大多数机构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没有清晰地认识,导致对其评估和监管没有应对措施,其对国家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导致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于是,亟待增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剖析,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风险加以应对,对于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有重要意义,也能促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以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进而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提出管理意见。

1、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其所隐含的风险也在逐渐积累,若缺失对风险准确清晰地认知,风险一旦失去控制则会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打击,本文拟对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其有效评估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撑。

1.1、操作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处于互联网的世界中,一般消费者的防范心理缺失,加之现在消费者对于流量需求较大,便促使大众网民在有免费热点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连接,有些热点是由不法分子所建立,一旦连接成功,就会有后台监控已经连接的手机,使不法分子对消费者账户肆意妄为,所以,消费者在连接热点时务必当心。

1.2、技术风险

金融业的数字化特征是明显的一个特征,加之互联网金融与现代通信技术相互融合,其所依托的信息技术也比较复杂。首先主要是与技术层面多出状况,开发难度较大,并且开发之后的维护成本较大,维护比较耗费时间,并且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若选择了不恰当的方案,则较容易引起开发风险,若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了相对陈旧的技术方案,可能会导致业务不通畅,业务成本增加,最终被淘汰;如果出现企业技术支持与客户选择终端无法兼容,便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推进。其次,安全对于互联网金融及其重要,互联网金融依靠加密手段确保数据完整和准确,如果技术遭到泄密,便会造成巨大损失。最后,互联网本身是在网络端运行,其自身复杂程度较高,如果遇到病毒侵入事件,可能会致使网络崩溃,严重者会造成体系崩溃;当数据流较大时,系统需要对多单密集的交易数据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服务器过载,导致宕机,影响平台稳定性;在传输数据过程中,一旦数据被窥探,便会影响交易的安全。

1.3、信用风险

信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驱动因素,如果没有了信用,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其信用风险包括违约还有欺诈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模式的创新,不像传统金融有法律制度的约束和限制,当前缺乏的是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由于缺乏制裁,出现了交底的违约成本,互联网金融违约风险加大,无论是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或是其客户,都暗含着较大的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在P2P业务中表现尤为明显,对整个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金融在传统金融领域时有发生,当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更是屡见不鲜,比如平台内部人员为一己私利采取的欺诈行为,如篡改数据。外部欺诈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盗取账号、盗密码的.事情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时有发生,不管是内部或者是外部的这些欺诈,都会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将会产生失信事件和违法犯罪。

1.4、运营风险

互联网金融运营较为复杂,所面临的风险繁多,涉及面广。常见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选择的风险、资金平衡的风险、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带来的风险。首先提及的是流动性风险,不管是传统金融或是互联网金融,保持适当的流动性都是必须的,但由于监管缺乏,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会准备充足的存款准备金,风险资产拨备制度,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突发现金流缺乏和短期负债增加,则很大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之前许多平台跑路的事情,诸多原因就是流动性风险导致的。其次,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客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相互作出的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平台运营方难以对客户资信程度作出判断,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加上渠道不通畅,客户对于平台的信用缺乏了解,也会加大市场选择的风险。资金平衡风险也常发生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对于互联网金融运营企业来说,和传统金融业一样,既要保证对汇集的资金进行高效产出,也要留存一定量的资金进行资金应急,进而保证资金合理周转变得复杂,由此引发的资金平衡风险则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业务开展中,为了吸纳投资者存款,互联网金融企业常以较低风险、较高收益承诺来打广告,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会有各种意外,导致承诺失效,投资者利益因此受损,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业务关联的第三方平台也会出现利益受损,当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极易导致矛盾。

1.5、法律监管风险

互联网金融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其自身发展,法律监管的缺乏是阻碍其良性发展的因素之一。法律法规缺失导致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刚没多久,当前适用于传统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应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事物,互联网金融产业平台验证的制度和方法不够完善,导致监管乏力。主体资格合法性风险,当前我国出台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和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出台的制度不能有效制约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以及如何定义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要对其产业内部企业进行牌照制管理,都没有一定的结论,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法性风险不可以忽视。由于监管缺乏,导致的洗钱等风险,类似淘宝实名认证却依然有假货横行一样,互联网金融平台实名制也依然不能杜绝洗钱等非法行为的出现。

2、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很快,但是如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评估是当下必须关注的事情,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帮助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2.1、创建互联网金融普识体系

互联网金融到今天这个程度,许多民众已经知道这个事物并已经亲身接触,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随意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缺乏必要的认识,进而导致其风险意识弱化,因此,应当加强宣传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互联网金融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但是它的属性与功能并未改变,和传统金融的业务模式并无多大区别,支付、投资仍是其主体功能,并未跨越现有金融体系的范围,所以,应当最先普及互联网金融的知识给广大民众,让其对互联网金融有个清晰地认识。再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识也有待提高,不管是平台还是平台客户,需谨慎行事,很多投资者一心只想高收益,把自己许多资产投向互联网金融相关平台,几乎没多少人能洞察背后的风险,不懂得投资切忌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盲目信任一个平台,一方面错失了其他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资产回收风险加大。最后,应当提升诚信度,提高平台与客户之间的诚信度,坚持诚信原则,方能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稳中向好。

2.2、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体系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产生的事物,具备一定的网络属性,作为其准入门槛之一的技术风险较高,表现在技术选择、技术支持,及其系统的安全性,都有较高的风险,所以,有必要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体系。无论是设备如硬件、还是软件,或是通信技术等,都需要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提高网络安全,再者,增强网络防护,加强网络环境净化,努力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运行机制,优化用户身份认证体系,防止不法分子入侵,进行数字认证识别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保障。

2.3、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也是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尤其是在征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应增强内控,建立风控机制和团队,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证;另外,提高个人信用,完善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个人信用评级机制引入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促使其发展稳中向好;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平台应当与传统金融机构数据共享,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库中有个人征信记录,资源互通,以便更好服务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客户自身。

2.4、建立并健全互联网技能运营风险管理体系

互联网金融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业务运营的风险,当下需要建立健全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相关平台和企业应当搜集有效信息,建立机制保证信息相关可靠及时完整,为客户提供信息保障;加强对资金的监管,谨防互联网金融平台滥用客户资金,最后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方的监管,防止风险波及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而给客户带来损失。

2.5、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

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导致政策出台的节奏跟不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当前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较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走在法律边缘,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法律体系显得十分迫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防止风险过度集中;其次,在现有传统金融法律法规基础上,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将互联网金融监管有效纳入其中;最后,切实保护消费者全意,有效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3、结语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相互融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驱动金融创新的力量。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错综复杂,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需要。有关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重道远,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细致,更加合理的评估,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发展更有保障、更有活力、更有前途。

参考文献

[1]高丽华.互联网金融下余额宝的风险防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16).

[2]卓武扬,胡阿思,宫兴国,等.我国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风险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06).

[3]周智祥.浅析互联网金融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9(22).

[4]董昀,李鑫.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文献述评[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05).

[5]余雪扬,孙芳,王伟.后整治时期完善我国P2P网贷行业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一个制度供给视角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2).

[6]罗艾筠,李慧敏.风险防范视域下对股权众筹的法律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2).

绿色金融考核机制研究论文

绿色金融论文的难点有三点:1、金融机构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存在难度。2、发挥绿色金融市场价格信号作用存在难度。3、金融机构辨识绿色金融风险存在难度。

选题一版都是举实例证明的。您这个文章肯定会涉及到举例

如下:

1、绿色金融政策和在中国的运用

2、加强理论研究推进绿色金融

3、低碳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

4、试水提速,亚投行怎样开展绿色金融

5、构建农村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和体系的路径探讨

6、NGO参与和推动绿色金融的启迪意义

7、构建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升级的长效机制

8、提升绿色金融政策执行力的途径

9、刍议绿色金融工具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式

10、实施绿色金融措施保护环境概论——以英国“绿色金融项目”为例

11、赤道银行:领跑中国绿色金融

12、绿色金融战略与实践

13、绿色金融制度的兴起与我国的因应之策

14、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

15、中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6、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自觉实践绿色金融

17、论绿色金融与两型社会建设

18、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的比较研究

19、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碳循环机制研究论文

(先讲背景)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砍伐,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发达国家消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长,污染的加剧导致了地球温度持续升高,气候变得反常。 (联系下实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哥本哈根等世界气候大会就是寻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召开的会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可以考虑发展“低碳经济”。 (引申话题)碳循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那么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促进碳循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介绍对策)具体做法有: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发达国际要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除了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外,还要积极外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资源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随便去嗖嗖就出来了啊

氮循环(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 基本概念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制造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加工,或者固定,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必经过程。一部分氮素由闪电所固定,同时绝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细菌所固定。这些细菌拥有可促进氮气和氢化和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以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某一些固氮细菌,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例如豌豆或蚕豆)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因此可通过栽种豆科植物使氮素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这种共生关系。 其它植物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则均由在食物链中进食植物所获得。 氨 氨来源于腐生生物对死亡动植物器官的分解,被用作制造铵离子(NH4+)。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这些离子将会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然后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铵的两步转化过程被叫做氨化作用。 铵对于鱼类来说有剧毒,因此必须对废水处理植物排放到水中的铵的浓度进行严密的监控。为避免鱼类死亡的损失,应在排放前对水中的铵进行硝化处理,在陆地上为硝化细菌通风提供氧气进行硝化作用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解决办法。 铵离子很容易被固定在土壤尤其是腐殖质和粘土中。而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因它们自身的负电性而更不容易被固定在正离子的交换点(主要是腐殖质)多于负离子的土壤中。在雨后或灌溉后,流失(可溶性离子譬如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移动)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的提高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因为水中过量的硝酸根离子会影响婴幼儿血液中的氧浓度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或蓝婴综合征(Blue-baby Syndrome)。如果地下水流向溪川,富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水体的富营养作用,使得蓝藻菌和其它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虽然不像铵一样对鱼类有毒,硝酸盐可通过富营养作用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氮素已经导致了一些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2006年起,在英国和美国使用氮肥将受到更严厉的限制,磷肥的使用也将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这些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为了治理恢复被富营养化的水体而采取的。 在无氧(低氧)条件下,厌氧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将会发生。最终将硝酸中氮的成分还原成氮气归还到大气中去。 氮气(N2)的转化 有三种将游离态的N2(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生物固定 – 一些共生细菌(主要与豆科植物共生)和一些非共生细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并以有机氮的形式吸收。 工业固氮 – 在哈伯-博施法中,N2与氢气被化合生成氨(NH3)肥。 化石燃料燃烧 – 主要由交通工具的引擎和热电站以NOx的形式产生。 另外,闪电亦可使N2和O2化合形成NO,是大气化学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对陆地和水域的氮含量影响不大。 由于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紫苜蓿和苜蓿)的广泛栽种、使用哈伯-博施法生产化学肥料以及交通工具和热电站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使得每年进入生物利用形态的氮素提高了不止一倍。这所导致的富营养作用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 全球人工固氮所产生活化氮数量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但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使与氮循环有关的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和酸雨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思路分析] 氮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另一种必需元素,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包括许多转化作用。空气中的氮气被固氮微生物及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固定成氨态氮,经过硝化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硝态氮,后者被植物或微生物同化成有机氮化物。动物食用含氮的植物,又转变成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尸体及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过程叫做氨化作用。由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在无氧条件下被一些微生物还原成为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开始新的氮素循环。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几种作用归纳为: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同化作用、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解题过程] 氮素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大气中的氮气,总量约3.9×1015t.除了少数原核生物以外,其他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氮. 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氨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这一过程叫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做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盐,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氮则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没有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地球上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种: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和大气固氮.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氮素是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一种大量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失去大量的氮素.大量施用氮素化肥能保证植物的生长需要,使粮食增产,但同时又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所以人们研究生物固氮,通过生物固氮这条途径使土壤中的氮素得到补充,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索引序列
  • 碳金融机制研究论文4篇
  •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论文
  • 数字金融安全机制研究论文
  • 绿色金融考核机制研究论文
  • 碳循环机制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