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广西工学院学报

广西工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广西工学院学报

报社主要有 (嘿嘿)柳州晚报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进行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本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用人机制及绩效考核方面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用人机制;绩效管理;激励 一、用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拔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范: 大部分国有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而且可以随时撤换。即使是完成了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成员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所以,董事会在选举公司总经理时,基本上都是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选举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或推荐的人选来担任。(2)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职能与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矛盾关系没有真正理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与普通职工的民主管理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往往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职能的发挥与职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都受到制约。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能力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该管的事不敢管或管不了,本来属于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职能得不到很好地行使。另一个极端是强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无拘无束地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容易导致企业职工主人翁的权利得不到真正的实现。 二、绩效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评价标准随意性大,不科学。中国的国有企业,职位分类太粗,国有企业的评价标准随意性大。很多考评是走形式。(2)只有单一的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的国有企业人事考核过程中,许多单位不是多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运用,只实行单一的评价方法。(3)不重视科学定量评价。国有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只注重定性,忽略了定量。许多国有企业未进行量化考评,不注重贡献和能力的评价,吃“铁饭碗”现象的普遍存在。(4)评价结果与实际使用完全不配套。由于各种原因,国企员工的工资、奖金差距度不大,许多国有企业没有细分“不称职”的层次,使近绝对多数的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处在“称职”的层次,不能发挥评估的激励效应。 三、晋升空间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在用人机制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导向的用人机制。开展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使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要研究如何开发人才潜能。二是可借鉴海尔集团的“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原则。通过层层充分授权并及时监督,以竞争绩效来决定是否升迁,并且经常轮岗,使人才流动,不至于产生职业倦怠,提升内部活力。三是落实淘汰一定人员制度。只有对国有企业实施一定人员的淘汰制度,才能破除铁饭碗,提升危机意识,给企业带来良性发展循环。(2)在绩效考核方面。一是要设立科学的考察指标。要改变传统的绩效考核标准,使用平衡计分卡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从企业产业、企业成长潜力、从顾客视角及内部业务角度来评价企业运营状态。设立相关的子系统指标,通过指标的确立与测算,来评估企业输出,评估企业的增长潜力,并从客户的角度及内部业务角度评估企业运行参数,将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运行相结合,并使远景目标明晰及细分为当下的绩效评价导向指标。二是严格监督执行。很多国有企业,制定了很好很多的 规章制度 ,但缺乏执行力,执行效果因人而异。国有企业应在严格监督与执行方面,下大功夫,建立监督团队及监督专家库,杜绝说情,杜绝监督不力的现象。(3)在晋升空间方面。一是实施员工的垂直流动与平行流动相结合。垂直流动即晋升与贬职,使优秀者上,平庸者下。平行流动指轮岗,跨部门流动,使员工不至于产生职业懈怠。二是对管理层实行扁平化处理。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完善现代公司制度,使国有企业作为灵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主体参与竞争;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激发员工工作激情;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综合应用经济增量和平衡计分法,使考核标准的绩效导向作用得以发挥;同时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平台,发挥员工的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水平。通过种种激励,使用人机制具备灵活性、绩效管理具备科学性,最终促进其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1]杜波.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激励问题[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欧海燕,王伯华.完善某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绩效考核的探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53) [3]庄箐,张晓.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弹性福利[J].企业导报.2009(12):170 [4]庞建中,杨波.军队后勤人才队伍绩效管理应做到的几个方面[J].消费导刊.2006(11)

最常见的就是柳州日报和晚报,都是一起的。《居柳州》、《车柳州》是他们的号外刊

【摘 要】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大型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新型电气设备的涌现,在电力运行中的谐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电力的安全使用,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继电保护中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谐波的分析和阐述,从不同角度介绍继电保护中谐波的影响,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继电保护;谐波;影响;应对措施;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和企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安全用电和减少电量损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生故障等突然事件,必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到社会的稳定。继电保护技术能够保障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但是谐波会继电保护装置产生副作用。因此,消除谐波的影响显得相当重要。 1 谐波的概述 谐波源于声学,也简称为HW,在电工学中是指一个周期的电气量的正弦波分量,它的频率能够达到基波的数倍。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将不是基波整数倍的谐波称为分数谐波或者间谐波,将一些频率低于工频的间谐波称为次谐波。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谐波产生的根源是非线性负载,也就是说大量的非线性负载介入到电力系统中,作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产生高次谐波。在电力系统中,产生谐波必将影响供电质量,严重的情况会危及到电网的安全。目前已经将谐波定义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公害。 2 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 电网的安全运行涉及到输电、发电和供电以及电网的建设各个环节。在电力系统或者电网行建立之后,添加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电网和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安全运行。 对于电网或者电力系统主要是变压器、发电机和传输线路组成,当这些配套设备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便会发挥作用。如果是瞬时性故障,机电保护装置会主动切断故障,进行重合供电,保障电网或者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是永久性故障,需要在切除故障之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继续供电,保障电网或者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上面可以看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和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医师保障电力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二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因此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是否正确和完善影响整个电网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只有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设置合理的参数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或者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 谐波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3.1 谐波对电磁型继电器的影响。根据可续分析我们知道,当谐波的含量在0-40%以内,谐波的整定值的误差肯定不会超过10%,但是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谐波的设定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基波电流或者基波电压来整定的,因此谐波必将对非静态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装置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谐波存在时,谐波必定对电流继电保护装置产生保护柜动,如果谐波中存在畸变电压施加到继电保护装置,基波的整定值必定对电压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值要低得多,这种后果必定会对欠电压的继电保护装置产生误动,而过电压的继电保护装置可能会产生拒动。特别是对于投切空载变压器产生的谐波的含量很高,进而产生励磁涌流,对于高次或者两次谐波分量会造成继电器误动,引起跳闸。 3.2 谐波对感应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根据电磁学知识,感应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圆筒或者圆盘在磁场的作用下肯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和空间中的其他磁场的互相作用出现电磁转矩,导致圆筒或者圆盘转动。对于感应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可以活动的部分惯性很大,动作速度较慢,谐波转矩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作用很小。根据科学分析和实际测量可知,受畸变电流产生的谐波分量一定会在继电保护装置的磁盘上产生附加转矩,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动灵敏度必将会随着输入电流的频率增大而产生变动,对于三次谐波分量和五次谐波分量产生的转矩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影响更大,。产生的根源是畸变电流作用是继电保护装置的磁盘上产生的转矩等于该感应电流中的各次谐波分量和基波分量产生的转矩总和,因为谐波电流产生的转矩有正有负,因此谐波分量产生的误动可能是拒动,具体判断标准是谐波分量的有效值和各同次频率胁逼之间的相位差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 3.3 谐波对整流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整流型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对输入的交流量进行整流,或者对若干个输入交流量在组合之后进行整流,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是和整流之后的电压或者电流信号和动作有关。根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每隔两Π/n时就会产生凹点或者凸点,当谐波含量的比例越大,凹凸也就越明显。下面以两个电气量的环形整流比相器回路构成的方向阻抗继电保护装置为例,在分析回路中的谐波含量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不是一个圆,二是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封闭曲线,在曲线上有很多凹凸点。如果输电线路中发生接地短路,整个电路的谐波分量会很大,进而导致整个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主要原因是电流回路中含有谐波分量的电流,而环形整流比相器的输出电流的交流分量会很大,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出现破损和不光滑的情况。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谐波的影响和减少或者消除谐波,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继电保护装置中消除谐波的方法 4.1 限制谐波振荡过电压的形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以下连个方向来解决电力系统中的谐波过电压。首先是在零序回路中增加阻尼,减少谐波振荡的产生和扩大,另一个解决途径是改变电力系统对地容抗或者互感器的感抗,避免形成匹配谐波振荡参数。在具体的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以下六种设计思路:第一,在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端口加设阻尼电阻或者消除谐波装置;第二,增加电力系统的对地电容,增加对地容抗;第三,在互感器的高压侧的中性点使用大电容接地或者电阻接地;第四,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较好的电磁式电压或者电流互感器;或者使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第五,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禁止直接接地;第六,在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使用消弧线圈接地。根据上面的设计思路和特点来看,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使用第三种方案的优势比较明显。 4.2 在互感开口三角绕组端设置消谐装置。对于瞬间断续触发电压互感器,它的开口具有双向可控硅,在电力系统处于瞬间断续短接电压状态下,在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利用电力系统本身的零序电阻和零序电压来增加谐波振荡回路的阻尼,实现释放谐波能量。根据电工学知识我们知道,在互感器开口三角增加阻尼电阻可以消除谐波,添加的阻尼电阻的组织越小效果越好,当电阻为0时,消除效果最佳,因此在双向可控硅进行瞬间断续短接就实现了外加阻尼的阻值为0,同时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转。这种设计思路可以解决电力系统中多频率谐波振荡问题,能够检测和分辨出谐波的频率,实现对谐波的消除。这样可以区分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和谐波振荡,还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消除谐波的装置比较简单,性能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电力系统中。 5 结语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复杂程度增加非常快,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会产生谐波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正确区分电路的运行状态,各种动作性能要避免外界的干扰,这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明,毕鹏翔,刘健.配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J].电力建设,2010,23(10) [2]罗毅,涂光瑜.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研究[J].继电器,2010,31(10) [3]何翠,卢志强.电力系统谐波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4) [4]左婧.谐波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治理方法[J].电力电容器,2007.(6) [5]吴国沛,刘育权,任震.电力系统谐波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22(7)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广东警官学院是国家二本大学。广东警官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也是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地处于广东省广州市,共建有嘉禾和滨江两个校区,开设了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有8个。

广西警察学院是二本

我真的觉得你学的应该是火星文。。。。还有你不觉得你的语气态度就跟传唤服务员似的么?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广东警官学院(Guangdong Police Colleg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合并入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7.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9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48.74万元;馆藏图书92.88万册;设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有专任教师327人;截至2019年11月,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18人。

院系专业

201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教学系部包括治安系、刑事技术系、侦查系、法律系、网络信息安全系、公共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警务指挥战术系、警察研修训练部、继续教育部 。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

省级重点学科: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

教学建设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

截至2018年12月,广东警官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 。

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

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侦查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

科研平台: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信息侦查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设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

学术资源:

《政法学刊》是由广东警官学院主管,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学术期刊。2006年,《政法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政法学刊》的“刑事法学”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入选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公安类本科院校名单一览表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本科 )  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本科 )  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 )  4、铁道警察学院(本科 )  5、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 )  6、上海公安学院(本科 )  7、江苏警官学院(本科 )  8、广东警官学院(本科 )  9、湖北警官学院(本科 )  10、云南警官学院(本科 )  11、北京警察学院(本科 )  12、重庆警察学院(本科 )  13、辽宁警察学院(本科 )  14、吉林警察学院(本科 )  15、山东警察学院(本科 )  16、山西警察学院(本科 )  17、河南警察学院(本科 )  18、浙江警察学院(本科 )  19、江西警察学院(本科 )  20、福建警察学院(本科 )  21、湖南警察学院(本科 )  22、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  23、广西警察学院(本科 )  24、新疆警察学院(本科 )  25、贵州警察学院(本科 )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广西优质期刊

了解了,谢谢提醒广大需要评职称的可以参考

《大学教育》期刊是省级刊物。

《大学教育》杂志社是由广西教育学院主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1]980号)由《哲理》杂志更名而来。《大学教育》杂志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刊全文同时收录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办学地点: 北校区在南宁市建政路37号,南校区在南宁市东葛路26号。

办学类型: 国有公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已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和自治区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已达万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及研究人员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授予的荣誉奖章获得者等。

该院具有52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国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教师培训、中国小教师资格认定等机构、广西国语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协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 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研究所。

3、专业刊物

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创新作文》、《国小教学参考》、《哲理》、《中学教学参考》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西教育学院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最佳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多人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当前,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抓住机遇,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把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学院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改制为普通政法类本科院校正式启动。一年来,学院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紧紧抓住合并改制这一工作重心,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迈上新台阶,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两院合并改制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教育厅、司法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两院合并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备委员会。同时,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相应成立筹备委员会,合并改制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一个国际交流学院。

中文系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教师队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职称超过50%,治学精谨扎实,其中不乏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 教育资金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文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其中多个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立项和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各地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骨干。中文系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汉语(普通专科,文史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国小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到中国小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宣传或公关工作;到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媒体从事文案策划、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唐诗宋词(自治区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逻辑等。

外语系成立于1984年,是广西同类院校建系较早的教学部门,目前是学院三大教学系之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套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办学层次分别是普通专科、成人专科、成人本科。拥有教学必备的微机室、语言实验室、DVD视听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装为多媒教室,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由专职英语教师、外籍专家组成。教师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6人持有副教授的资格,7位教师具有留学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或 *** 或应邀为广西、南宁市各级 *** 担任口头和笔头翻译工作,多名教师受中国--东协博览会、博览局聘请担任南博会期间商务翻译工作,教学经验和商务经验十分丰富。我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历年来有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或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 2007届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历年就业率达100%, 2008届毕业生离校仅半个月就业率已超过90%。除学历教育以外,我系还承担各类型的教师1982年开始我系负责全区中学英语师资短期培训,近年来又承担了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在2001-2002年间就承担了省(市)级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6个。1990年至今,连续17次承担了广西教育厅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合作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广西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骨干英语教师逾千人。

政治经济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硕士5名,研究生学历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国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等6个成人专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实务、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社科部挂靠我系,我系教师除承担本系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

近来,我系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既注重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证券与投资、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干及 *** 部门的领导干部、企业业务精英和私企负责人。

近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7、2008年达到97%以上,位于学院的前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原名数学系,是我院最早设定的本科系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4个专科专业。另外还承担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数计系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教育大系,并于95年正式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已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既有一批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一批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现有函式论教研室、代数几何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计算机软体教研室和计算机硬体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计算机硬体综合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机房四间、多媒体教室2间和学院网路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60平方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备多套,各种类型的电脑200多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800多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承担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院级重点课程2项,院级重点学科1项。与此同时,数计系还与南宁市四职高,横县横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教育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中学、服务中学提供了条件。与南宁市平方软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供了条件。

20多年来,数计系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本、专科生数千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IT业的精英。

在新的世纪里,数计系将以更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旅游与环境学系原名地理系,成立于1984年,1998年,根据办学专业的拓展,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经走过了25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专业人才和1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开始筹备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设立旅游专业的3个院系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广西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工学院旅游系),也是南宁市第一个开办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与环境学系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中招收学生,设立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英语等4个普通专科专业;地理科学(专升本)、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升本)等3个函授成人专业,以及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本科)等2个全日制成人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全系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为学士学历。除此之外,还聘请了10多位在广西旅游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本系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实力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时就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通过短期和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系毕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分学生还跨出国门,在越南的有关企业中就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具有现代色彩的系,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科层次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及自治区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影视多媒体。本科层次有三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

本系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放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紧紧把握住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基,以特色为重点,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该系拥有3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150台高档计算机,并全部接通宽频网。还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节目地面接收站、专业摄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广西教育学院现有的行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为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培养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基地稳固,就业方向宽广。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拥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学、上机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既可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又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于本系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是一家拥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出版单位,现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学教学参考》(原名《中学理科》)、《国小教学参考》、《创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学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导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的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培育了书刊编辑出版实习基地。本系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直接参与学院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毕业生既可在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还可自谋职业从事文字印刷、书刊销售及其他行业的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本系学生成立了"水天诗社",并创办了提升自身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诗刊和副刊),在广西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充分体现了本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艺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在新世纪按照最新的办学理念筹建新校舍、添置新设备、组建教师队伍而创办的新的教学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国小艺术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场,艺术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本系的发展作为主题,把完善专业设定作为主线,把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系现有美术、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本科和专科,成人本科和专科几种专业发展类型,并且有全日制和业余两种培养模式。迄今已有5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艺术系现有在编教师24人,其中半数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全区一线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团体,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美术创作经验和舞台表演经验。艺术系还特聘了10多位区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 *** 教师,专职教师和 *** 教师结合,构成互补优势,师资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间,艺术系将以经济建设和新今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艺术系建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系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锐意进取的青年讲师;教学设备先进,拥有4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了接通宽频网的170台高档计算机,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专业摄像设备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毕业学生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系目前设定普高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英语;成高专业有:计算机系统维护(高升专)、计算机网路技术(高升专)、现代教育技术(高升专)、网路工程(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升本)、电子商务(专升本)。

!!! 请别上当!!!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1

广西财经学院南校区是专科大一学习的地方,相思湖校区是财经学院的新校区,建成后所有学生都会搬过去。

南校招的专业有:国际商务、财政、金融保险、证券投资与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资产评估与管理。

相思湖校区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农村区域发展、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秘书学、广告学、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

扩展资料:

广西财经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一所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广西特色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可溯源至1960年创办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和1963年成立的广西财经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

截至2017年5月,学院有明秀校区、相思湖校区、防城港校区3个校区,占地2008亩,设有14个教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3个教辅机构,25个科研机构,有51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相思湖校区及明秀校区专业分布如下:

广西财经学院南校区是专科大一学习的地方,相思湖校区是财经学院的新校区,建成后所有学生都会搬过去。

截至2017年5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个,ACCA国际会计实验班2个;具有独立组织ACCA笔试考试资格并接收境外学生参加考试。

截至2017年5月,学院设25个科研机构,有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6个自治区级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3个科研机构(校级)。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中国—东盟财经问题研究、广西财经问题研究、区域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贸易经济、管理研究、理论探讨、旅游经济、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三农问题、审计专题等。

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建议你分如果不是特别低别报这个学校 会计系在分院 分院没有主院吃香 而却分院还没有主院地理位置好 主院门前就是轻轨站 主院得系也很不错 学校可能会统一考最基础的那个证 其余的得自己考了

2010年,《文化经济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进行中,课题负责人。2010年,《文化产业研究生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进行中,主持人。2008年,《江苏文化强省目标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省社科联重大课题,已完成,课题负责人。2008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文化部,已完成,主持人。2007年,《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文化部,已完成,主持人。200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艺术学科重点课题《中国美术经济史》,文化部,已完成,主持人。2003年,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江苏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已经完成,主持人。2002年,全国体改研究招标课题《中国县乡政权现状及其改革》,国务院体改办,已经完成,主持人。2001年,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课题《外国政府农业政策研究》,人事部,已经完成,主持人。 1、李向民,精神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2004》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1-7页。2、李向民,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五重障碍,《中国文化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3年7月,37-40页。3、李向民,王晨等,江苏数码文化产业发展,《江苏文化产业蓝皮书-2004》,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4、李向民,王晨,精神经济:新的增长范式,《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5、李向民、王萌、王晨,创意企业产品特征及生产决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3月,112-118页。6、李向民,中国艺术品价格决定,《中国书画》2007年7月。7、李向民,文化产业,信息时代的文化革命,《中国文化报》,2003年12月6日。8、李向民,打造文化产业巨轮,《中国文化报》,2004年11月26日。9、李向民,王晨,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10、李向民,创新体制,开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11、李向民、王晨等,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国家文化部重点研究课题报告》,2008年1月。12、李向民,《钱学森与早期文化产业研究》,《中国文化报》,2008年3月14日。13、李向民、徐浩然、王晨,社会注意力,精神经济时代的稀缺资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三卷),106-127页。14、成乔明、李向民,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66-71页。14、陈清华、李向民,论创意型企业价值评估:基于模块化视角,《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92-96页。15、陈清华、李向民,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创意型企业融资行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105-108页。16、陈清华、李向民,创意型企业治理与人力资本专用性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17、王萌、王晨、李向民,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月,第26卷第2期18、韩顺法、李向民,创新与文化双重决定的创意产业价值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年2月,第26卷增刊下19、韩顺法、李向民,基于产业整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2期。20、韩顺法、李向民,精神资本、经济增长与意识形态重建,《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21、韩顺法、李向民,经济增长的新范式:精神资本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22、王萌、李向民,虚拟世界的经济学研究综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11卷。23、李向民,忘年神交、如切如磋—钱学森指导我研究文化产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1期。24、韩顺法,李向民,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科学学研究》,2010年7月,28卷第7期。25、韩顺法、李向民,创意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测度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1月。26、李向民、韩顺法,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探析及政策选择,《东岳论丛》,2010年第49期。27、李向民、韩顺法,文化产业与精神经济时代,《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28、李向民、王晨等,“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2月。29、李向民,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生产机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5卷,2012年5月。30、王晨、李向民,转企改制后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动因和对策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93期。31,陈燕、李向民,以我国闲置空间资源特性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以精神经济学分析为基础,《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96期。32,徐从才、李向民,徐桂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光明日报》2014年4月5日。 1、李向民《大梦初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2、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3、李向民《中国艺术品经营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4、李向民《精神经济》,新华出版社,1999年5、徐光耀、李向民《江苏人的经济观》,新华出版社,19996、李向民《外国政府如何管理农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7、李向民《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8、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9、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胡惠林、施惟达、李向民《文化产业与管理》,南开出版社,2007年11、李向民《谜城――地堡迷踪》(小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12、李向民《谜城――纵目人的反击》(小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13、李向民《仰观荷花分外高》,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4、李向民《中国美术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

  • 索引序列
  • 广西工学院学报
  •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广西优质期刊
  •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1
  • 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