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申报高级职务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二条:任何论文职称问题、论文考试答辩取消、条件放宽文件政策,搜:论文热线要我发先起腰发我就发腰(换成数字)总结,翻到58页后,有总结的经验教训、刊物汇总、各省各系列报考评审条件汇总、各种问题解答,应有尽有。只记得经验教训:一、大道至简、职称不难。二、对照评审条件找差距。三、业绩技巧。四、不符合评审条件也可能合格。五、2012年后,关系的作用几乎是零。发现规律:搜任何论文问题答案、免费期刊,有两个办法,都是搜后翻到58页后。一、11位电话号码在后,搜:论文热线要我发先起腰【发】我就发腰(把【发】换成汉字八,其他换成10位数字,再搜,注意必须搜够11位。否则不但找不到,还会搜到假冒的。后同)。同样搜:任何问题+后同即11位号码(第七位换成汉字八),如搜:高级职称论文(后同)、高级职称论文取消(后同)、高级职称论文价格(后同)、高级经济师论文(后同)、高级会计师论文(后同)、其他职称论文(后同)、职称论文收费标准(后同)、职称论文价格(后同)、职称论文期刊杂志(后同)、职称论文发表(后同)、职称论文怎么写(后同)、职称论文三大网站(后同)、职称论文任何问题(后同)、论文快速见刊+后同。二、11位电话号码在前,搜:要我发先起腰发我就发腰(换成数字)论文热线,同样搜:(前同即11位号码)+任何问题,如搜:(前同)高级职称论文、(前同)高级职称论文取消、(前同)高级职称论文价格、(前同)高级经济师论文、(前同)高级会计师论文、(前同)其他职称论文。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企业连续二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1000万元以上)、或利税在4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200万元以上)的主要负责人。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该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贫困山区200万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并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或者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依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完成并发表论文,不借助其他人的力量。
独立发表论文,意思就是论文的作者只有你自己,就是这个论文发表出来后,署名只有你自己,当然这个论文也是只有你自己完成的,这种情况叫独立发表论文。如果你是和其他人一起撰写的论文并发表出来,发表出来的论文署名不止你自己,还有其他人,这就是是联合发表,不是独立发表。以第一作者独立作者发表还是以第二作者发表,分量区别还是很大的,独立发表的,当然含金量更高。淘淘论文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去看看。
一般来说,在确认的当年的高级经济师考试合格人员名单后,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区人才需求状况,确定本地区本年度参加高级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知识产权师)评审条件。
免费领取》》》最新经济师备考资料,助你一年过2科!
然后,各地区、各部门及具有经济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的用人单位会按照经济专业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开展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
因此,不同地区的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会存在区别,但一般来说,只要通过了高级经济师考试即可获得申报资格。但各地所要求的评审材料之间的差距可能会更大一下,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优质体验课开始报名了!详情直接戳》》》经济师限时特惠课程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
2、《自荐综合材料》(需提供电子版)。
3、主审论文其他论文。
4、各类评审附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5、业务考绩档案(原件)。
6、继续教育证书。
7、制证信息表(需提供电子版)。
8、二寸彩照。
以上就是与【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和材料有哪些?】相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师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经济师频道。
一般独立作者是指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内容,而分第一第二作者的话,指文章是你们合作完成的。如果为了走学术路线的话,第一作者价值高点,其他的也什么区别,主要还是看个人单位的要求。
论文发表作为个人的学术成果评职称是加分的,而且一般会要求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含金量也是比较高的,第二、第三作者也不是没有作用,而是与第一作者相比是稍微弱一些的。有的文件上规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第二作者身份发表2篇。总之一句话一切以单位下发文件为主。
扩展资料
一、论文的格式
论文的格式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正文的内容,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论文的格式没有注意到,导致论文不能顺利的发表。在初审的时候编辑会收到很多文章,所以首要看的就是论文的格式,就算文章内容多有水平格式不对也是会减分的。可见,论文的格式是有多么的重要了。
二、期刊的选择
论文发表需要选择正规的期刊。论文只有在正规且合法的期刊投稿才奏效的,论文发表的人数越来越多,有很多人便趁机推荐很多假刊或者是套刊给作者,上当的人员也大有人在,这样直接导致论文不能顺利的发表。
在选择期刊投稿的时候作者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期刊的真伪,在知网上面查询一下,知网收录的期刊都是正规的,为了论文能够顺利的发表作者还是要谨慎一些。
三、投稿的途径
投稿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自己发邮箱自己发表论文,这样的方式是不行的。现在网络技术那么发达,网络不计其数了就不划算了,虽然时间可能不需要很久,但是也不是很保险。
二是选择出版社发表论文,这种的方式虽然需要很多的费用,需要一定的周期,但是是有保障的。所以作者不能随便的选择期刊投稿,要选择正规的出版社。
法院主要通过审判活动惩治犯罪分子,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正义。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法院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法院学术论文篇一 基层法院功能探究 摘 要 自2010年以来,全国已有600余家基层法院开设了官方微博。基层法院官微的预设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公开、释案普法、自我宣传、新闻发布、回应 热点 、转发微博、主题交流、业务探讨等内容。但在实践中,功能定位不当、内容创新不够、互动沟通不畅、专业素养不足成为法院应有功能实现的障碍。 关键词 基层法院 功能 官方微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 教育 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法院的功能厘定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20015)。 作者简介:徐骏,法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讲师;华震,法学硕士,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592(2013)12-115-02 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从这一年起微博开始影响并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位国人的日常生活。开通微博、与网民进行密切互动也成为国家机构改变工作作风,实现权力公开运行的有效方式。彼时急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法院,正着力于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司法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微博的兴盛恰恰为司法公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式平台。 2010年10月,湖北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成为全国第一家认证的法院官微。迄今已有600余家法院开设了官微。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河南省法院系统:高院于2011年11月10日开通@豫法阳光微博,至2012年该省三级183家法院全部开通官微。上述600余家开通官微的法院,绝大多数为基层法院。以这些法院的官微为考察对象,可以从一个侧面探究当前我国基层法院的日常工作和实际功能。 一、基层法院官微主要的功能 (一)信息公开 官微成为法院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新型平台,发布案件的开庭公告以及对热点案件进行庭审直播成为法院官微的一个基本功能。在实践中,基层法院会通过官微发布本辖区内典型、重大或影响力较大案件的开庭公告,北海中院、广州中院等两广地区的法院还经常借助微博直播个案的庭审。 (二)释案普法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涌现出来,法院在裁判新型案件时,往往需要在立法原旨的指导下,能动地适用法律,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猜测和争议。此外,一些关系到婚姻、继承、住房、环境等具有普遍性和民生性案件的裁判,对公众也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法院往往通过官微,对于这类案件的法律适用、裁判理由和结果,结合个案进行普法宣传、法制教育及法律风险提示。 (三)自我宣传 法院官微的低成本弥补了基层法院建设官网人力物力不足的缺陷,一些基层法院把官微作为法院工作宣传的重要工具和对外窗口。在这些法院的微博上,经常晒出法院或法官所获得的各种荣誉、领导视察、对外交流、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工作创新等信息。 (四)新闻发布 官微也是法院重大活动新闻发布的重要 渠道 。2013年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顺德法院于4月23日召开顺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顺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08-2012年)》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当天官微对该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并在微博上发布了白皮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十大典型案例的概要。@京法网事在2013年9月26日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宣判后,即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五)回应热点 2013年9月,各地法院审理了多起大案要案以及社会影响广泛的案件,如王书金、__、李某某、夏俊峰等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体现司法公开,主动占据舆论高地,受理法院采用了包括微博在内的各种媒介回应了外界的关注。这也促成了一些法院认识和运用到微博的力量, 取得了良好的回应效果。 (六)转发微博 当前基层法院发布的大多数微博仍为转发微博。转发的类型包括时事新闻、上级法院微博、同地区其他政法单位微博等内容。广州中院则别出心裁,每天第一条微博发布的内容是法律警句格言。还有一些法院则会发布一些生活常识、养生之道。北京晚报的记者在各区县的官方微博中各随机选取100条连续发布的博文,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涉及商业活动、旅游景点等宣传推介类微博占,养生、生活窍门、天气预报微博占。 (七)主题交流 在最高人民法院“完善司法为民 措施 ,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群众更方便地参与诉讼,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思想的指导下,微博成为法院与社会公众进行实时互动、无缝对接的有效渠道。如广东省高院于2013年5月17日上午10点,联合广州白云法院与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共同在线,并邀请两位来自基层刑事审判一线的法官,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关的问题与社会公众进行了一场微访谈。 (八)业务探讨 作为主要业务专业性强,且与社会公众并无直接的、日常性联系的法院,其微博的关注者主要集中在行业内部,基层法院的关注者数量就更少。也正因此,有些法院的官微拓展了小众的业务探讨的功能。广东高院在2013年4月3日首次对外界公开发布了奇虎诉腾讯的判决书,全文长达5万字。该条专业性极强的微博获得了远超过其他微博的评论和转发量,评论和转发者多为法律人士。 二、基层法院官微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不当 为数不少的基层法院官微把自己定位为官网或官网的补充,所发的微博中充斥着官方语言,发布的内容也是四平八稳的领导视察、 总结 汇报、工作纪要等流水账,虽难言面目可憎、令人生厌,至少难以使网友产生与之沟通交流的兴趣和欲望,甚至无法吸引网友阅读微博内容,更不要说自愿成为其粉丝。大量的基层法院官微因为缺少关注而逐渐成为死微博。 与高级法院不同,基层法院处理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法律纠纷,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作为与当事人直接接触的机构,基层法院的口碑直接折射出社会公众对法院的观感。在法院日常工作中,已有机关报刊、传统媒体、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对法院的工作、成绩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如果把官微作为另一个法院宣传的阵地,实属多余,且效果亦不及传统做法。 (二)内容创新不够 基层法院普遍陷入案多人少的困境之中。在审判业务尚无法自如应对的情况下,要求基层法院开设官微必然会给其造成人力和物力方面的负担。目前基层法院的做法多是由法官来兼任微博管理员,或外聘人员进行管理。因为法院官微并非专职法官专门打理,也没有合适的考核和评价手段,管理人员发布微博时就缺乏内容创新的动力。转发时事新闻和上级法院的微博就成为最简单省事,也是最安全的办法。以2013年4月24日为例,在五分钟内,某县法院转发了58条微博;另一个县法院在十多分钟内转发了37条微博。转发的内容则大多来自@豫法阳光。 虽然缺少全国性普遍性的关注,但在所属区域内,基层法院是社会矛盾最集中,群众关注程度最高的国家机关之一。一些法院能够积极地利用官微,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回应社会对热点、敏感案件的追问,提示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风险,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普及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法律适用等常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互动沟通不畅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社交平台,最大的特征在于互动性。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革新了舆论表达的固有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实现了弱势群体的媒体接近权,发挥了日益强大的舆论引导与社会监督作用。法院官微的勃兴,理应顺应时代的互动特质,助推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法院把发布微博作为单向宣传的工具,以及上级交办的任务,因此忽视与网友的互动交流。笔者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向105家基层法院官微提出疑问和建议,约半数官微能够进行简单的回复,只有十余家能够与笔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坦诚的沟通。最令人惊讶的是河南某县的一家法院,对于笔者提出其缺少原创性内容、随意转发微博的委婉批评非但置之不理,反而将笔者设置到禁止评论的黑名单。 (四)专业素养不足 相较于高级法院,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基层法院对官方微博重视程度远不及高级法院,人力物力也难有保障,因此发布的微博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一类差错属于新闻传播理念和素养的不足,如重庆某县法院官微在转发周克华女友张贵英受审的相关新闻时,仍使用早已被证实为盗用他人的照片作为配图。经笔者提醒后,其及时进行了删除,并未造成不良影响。但另一类差错属于法律理解和适用的错误,这就足以对法院的公信力形成不利的影响。2013年7月12日,湘西34亿集资案主犯曾成杰被长沙市中级法院执行死刑。曾成杰之女发微博质疑称,其父被执行死刑前,家属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长沙市中级法院官微对此先是回应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人见面”。该微博迅速引起网友质疑,随后该微博被删除。随即,长沙中院官微又发布微博称,曾成杰临刑前并没有提出会见家属的要求,在其遗言中也没有提出。就该条被删除的微博,长沙中院发布道歉声明称:由于微博管理人员对刑事法律学习钻研不够,想当然办事,导致发出了一条错误信息并在领导发现后删除。 三、结语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基层法院应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确保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基层法院是贯彻司法为民的主要载体,其应努力通过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提升素养,以充分实现司法的应有功能,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注释: 如河北高院为审理王书金案,特在2013年6月20日开通新浪微博。6月25日庭审当天,粉丝达到了2万。济南中院2013年8月22日开审__案,于8月18日开通微博,粉丝高达38万。 参考文献: [1]公丕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7). [2]2012年度新浪政法微博 报告 .,2013-10-6. [3]政务微博缘何爱“养生”.北京晚报.2013-9-24. [4]周强.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法制资讯.2013(4). [5]苏力.审判管理与社会管理——法院如何有效回应“案多人少”.中国法学.2010(6). [6]徐骏.司法应对网络舆论的理念与策略——基于18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法学.2011(12). [7]长沙中院回应未会见亲属质疑:曾成杰未要求.南方都市报.2013-7-14. 法院学术论文篇二 浅议法院执行工作 摘 要 本文旨在讨论民事执行问题,首先阐述当前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法院执行中形成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 方法 和措施。 关键词 执行 执行难 措施 作者简介:王丽、王启锐,四川省古蔺县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133-02 法院执行案件指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仲裁案件通过法院判决,裁定或仲裁机构仲仲裁,被告没有履行,经当事人申请后,法院依法应进行的工作。执行是法院受理案件的最后一个阶段,但它是生效的裁判文书得以实现的保障,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本文着重讨论民事执行问题。强制执行是行使法律已经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债务人必须服从,这是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当事人权利的要求。强制执行有专门的法定机关进行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对他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得强制他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当事人的纠纷已经解决,法院已经有明确的判定结果且已生效,但是一方还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执行局作出执行通知开始执行。执行是民事法律程序的最后阶段,在民事法律程序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当事人通过选择打官司,是因为相信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维护不仅是打法律白条,而是要让权利最终得以实现,如果仅有法律白条,无法实现当事人通过法律实现权利的目的,反而增加当事人诉累,从而会降低公众对法律的信赖,法律的权威、法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强制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才能实现民事法律程序的任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制的统一和人民法院的威信。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 一、当前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执行难问题。执行难,是困扰着人民法院工作,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人们对我国审判机关裁判执行状况的公认评价。造成当前法院执行难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与法院执行机构运做有关,又与当前的社会法律环境有关。目前,执行难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执行人无力履行。某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人收入偏低,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被执行人被迫的逃、废、赖债。现在涉及民间借贷件较多。由于民间借贷是自发行为,不是任何部门的监督和约束,所以使其具有金融机构不能享受的政策上的竞争优势,在竞争环境下,容易诱发金融机构经营违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被执行人在无力偿还借款后举家外出,无法联系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也无财产可供执行,使得案件不能执行终结。 2.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交往常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视已经生效的裁判,个别当事人素质低,法律观念非常薄弱,认为只要他坚持不履行法律并不能把它怎么样,藐视法律权威;二是故意折腾,有的当事人即使输了官司也会故意拖延履行义务,给对方或者法院玩猫着老鼠的游戏或者制造各种障碍,给执行造成主客观的难度;三是侥幸心理,认为通过故意拖延,转移财产等办法能够逃脱履行责任,或者逼迫对方做出让步;四是暴力抗拒执行,因为当事人之间存在过往恩怨等,个别当事人受情绪影响走极端,与执行人员对抗,不惜暴力抗拒执行。 3.协助义务人拒不协助执行。协助执行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与执行标的有关的单位协作、帮助执行的一项制度。协助执行人的作用是协助法院完成执行任务,应该是以义务为本位的概念,所以,协助执行人的权利应该是普通的权利,如当受到违法执行和当事人损害其合法利益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赔偿。协助执行人务是根据法院的协助通知及时高效的配合,并且尽诚实信用义务全面提供相关信息,为保证执行达到理想的效果,保证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强制执行权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执行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代替法院行使;但是,有的执行标的物或执行财产不在被执行人手中,由有些单位和个人占有、保管,有的与标的物密切相关的财产权证照须由有关单位办理转移手续,这就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当事人的权利才能得以实现。 4.外界干扰。地方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往往会做出一些指示,干扰执行。比如,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可能就会干扰对一些地方企业的执行;出于安抚当事人情绪,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往往也会干预执行。由于信访维稳考核的不科学等因素,导致地方出于政绩或者维稳压力,造成有关部门不顾事实真相和法院判决,对执行进行干预。另外,社会各界出于自身的一些利益,往往也会为执行设置障碍,配合、协助的少。 二、执行难形成的原因 (一)被执行人 文化 素质问题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些被执行人欠缺最基本的 法律知识 ,认为拒不执行也无法将他怎么样,藐视法院裁判的权威,甚至还会纠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阻扰执法、暴力抗拒执法,辱骂、殴打执法人员。二是许多倍执行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通过隐匿、变卖、转移财产等方式,或者完躲猫猫的游戏就能够逃避执行,或者以此逼迫对方跟自己再次协商和妥协,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三是故意拖延,有些被执行人本身知道无法逃避执行,但是抱有折腾对方的心理,故意借口收账、时间太忙等忽悠当事人或者执行人员,不及时兑现履行,增大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实现成本和法院的执行成本。 (二)法院裁判自身问题 一是裁判质量问题。不可否认,当前在基层法院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队伍中,有一些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所欠缺,加之近年来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法院办案人员比较紧缺,让审判人员应接不暇,故造成案件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当事人对裁判的不服和抵触。其次是过分强调调解。当前基层法院的调解撤诉率往往达到80%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对审判工作不科学的考核外,主要是因为调解本身的特点。调解程序相对简化、灵便,能够节省办案时间喝经历,另外调解结案的不能上述,减少办案风险,降低上诉率、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等。 (三)执行环境问题 一是有关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予协助执行。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法律部门就可以解决,它涉及很多部门和行业,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配合,这就加大了执行的难度。比如,经常涉及协助履行的金融部门,当法院要求协助履行查询、冻结、扣押、划拨时,往往嫌麻烦或者怕影响业务而拖延履行,或者不予协助履行。同样,要求国土部门、房管等部门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也相当难,往往延误执行时机,影响了案件执行。二是地方保护主义对执行的干扰。当被执行对象为党政部门,或者一些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单位时,地方党政部门为了部门利益或者地方经济发展、税收等目的,可能会要求从大局出发,为大局服务,从而对执行行为进行干预。 (四)执行机构之间缺少合力 由于我国目前执行案件管辖多以财产所在地为联结点,对于人财分离,财产分散各地、财产不在本法院管辖区域内的案件,委托执行必不可少。而委托执行往往因无考核要求,且增大自身办案压力,或者因地方利益保护等原因,受委托法院不予积极配合。而上级法院也无有效协调和监督措施,从而不能形成合力。 (五)执行工作缺乏强硬手段 一是执行方面法律规定多为程序性规定,惩戒性规定少,可采取的拘留、罚款等措施的适用条件高、要求严,且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需要院长审批,程序复杂。据不履行生效裁判罪因为条件高、要求严等更是极少适用。二是出于维稳等压力,法院在执行时尽量避免适用强制性措施,久之纵容了当事人暴力抗拒执行,极大影响了执行威慑和法律权威。 三、解决执行难的办法和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当前应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行政、司法等领域改革,以解决执行难等问题,促进司法权威和提升司法公信力。 1.加大法律宣传,提升当事人法律素质。要借助法律七进等,拓展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借助巡回审判和公开审判等,审结一案、教育一片;构建和完善法院公开平台,完善裁判文书公开、裁判流程公开等程序,增强群众对法院审案的认知和支持;完善诉讼服务机制,及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当事人知法、守法、用法。 2.改变不科学的考核指标,坚持依法调解。按照法律规定,调解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以尊重当事人意愿为前提,故应改变对法院调解率的强制要求,和改变和完善对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考虑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避免对调解的过分依赖从而导致以判压调等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行为发生,减少和稀泥式判决引起的当事人的不满和抵触。 3.加强培训和监督,提升司法能力。增加对法院审判人员和执行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丰富法律知识,提升审判、执行能力,提高裁判文书质量。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等,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审判流程公开等,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审判,完善促进司法公信。 4.加快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避免司法行政化。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减少裁判文书的审签程序,完善合议庭评议制度和法官联席会议等,坚持合议庭独立办案和法官学习交流制度。 5. 推进改革,减少司法地方化。除着眼于长远,实行法院人、财物由省直管,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还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6.完善执行组织,形成执行合力。一是加强上级执行机构对下级执行机构的指挥协调能力,构建强有力的层级执行体系。执行组织不同于审判组织,各级法院审判组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有监督和指导作用,但是执行工作强调配合协作,不同于审判组织,因此要加起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指挥协调,从而形成合力,强化执行力量。二是要探索执行体制改革,推动实行执行权和审判权相分离的体制,避免执审互相影响,实现执行工作的专门化。三是完善委托执行的程序,完善约束机制,将办理委托执行纳入考核,科学限定执行期限,增强各地法院对执行工作的协作。 7.完善强制措施。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坚决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扣划、拍卖、变卖等强制执行措施,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治力度,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对故意隐匿、变卖、转移财产的,故意拖延执行、态度恶劣的,或者暴力抗拒执法的,应该完善司法解释,细化适用情形,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还应完善司法解释,扩大和明确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的适用范围,增强刑罚的威慑力。
体育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关于对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关系分析 摘要: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均与体育相关,在社科研究持续拓展,信息传播技术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因而很容易引发混淆。本文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分别进行了解读,阐述了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提出了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结合途径。 体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体育文学诞生于远古时期,对后世的体育文学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体育文学的创作又随着全球各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而得到了发展。假如说体育事业将会万古长青,那么体育文学和体育事业将会得到共同发展。在如今体育文学和体育文化共同发展的形势下,体育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体育文学作品的内涵来看,作家们已不再限于从金牌来看,而是从更为广阔的生活面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让体育价值在不同意义上显现出来。体育文学作品立足于剖析体育问题,让体育在各不相同的价值层面上表现为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体育作品当中的文化,而且要让体育文学从冠军文学当中摆脱出来,立足于文化,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 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的解读 体育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种运用身体运动来求得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具有竞技性、娱乐性以及教育性等特点的社会活动,而体育文化则是一种以人类的体育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现象,是出于人对于体育之所需,在现实中对各类体育活动和活动组织形式所采取的活动规范以及设施之构成。所谓体育文化,主要是指关系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的综合。其主要包括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以及体育物质条件等。一般来说,体育文化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以及体育观念文化三个部分构成。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体育文化不但应当满足人类自然本质之所需,而且还应当满足现代人对于体育文化之需要,所以,体育和人之间能够构成较为稳定的价值关系。假如应用文化的定义,体育文化即为人类社会活动与体育活动当中所设置起来的一整套规范化价值体系,主要用于满足人的自身需要与改造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类型。 体育文学将体育与文学进行很好的结合。体育文学随着文学与体育的形成而不断发展,而从体育文学出现之日起,人类的运动就成为了文学中的重要主题。文学可以把体育运动当中原本的辉煌切实转变成永恒的美,不但能够抒发出从自由体育运动所激发出来的情感,并且能够揭示出体育和社会之间更为深刻与复杂之联系。远古时期的体育和军事、祭礼、娱乐以及生产劳动等活动结合在一起;现代社会范畴内的体育是锻炼人的身体以及增强体质的各类活动,主要有田径、体操、游泳、武术、登山、滑雪、摔跤以及自行车等多个项目。实际上,当前体育的范围已经大大超出了身体锻炼的范围。如今,还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等竞争要素的各类身体运动均为体育。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相同点 1.两者产生的根源一致 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均源自于人们的体育运动。一是体育文化主要来自于体育运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种身体文化的样式,也是人体运动发展之后的产物。人在满足了自身的基本物质生活要求之后,身体运动已经从采集、狩猎与捕鱼等物质生活需求物的得到与生产的体力劳动当中脱离开来,摆脱了纯生物性以及物质功利性。一旦人们将身体运动视为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有目的和有选择性地挖掘人体的潜力,并且积极地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其身体运动也就具有了体育文化的含义。 2.两者的发展轨迹一致 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学均伴随着体育活动之发展而得到发展,所以说发展的轨迹是一致的。体育文化之产生是在人们从动物性转化为人性过程当中各类因素进行综合演化之结果,即体育文化是人在改造自我时,从动物的本能转变为自觉行为人性时,将原始的野性和进攻性运用劳动、游戏、教育和合理竞争关系逐步加以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这就是体育文化。体育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体育文化始终是一个逐渐加以发展的漫长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但是,在人和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认识尚不清晰。有资料证明,人类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影响,还是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体育科技人员得到了大量新发现,由此而更多地从体育哲学与人文社会学视野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逐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方向发展。虽然早期体育因为人们所生活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但是其所创造出来的体育形态、性质与目的大体上是一致的。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学会了跑、跳和攀爬等大量技能以及生产知识,并且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代代传承下来,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逐步形成了如今绚烂多姿的体育文化。 3.两者均具备民族性 体育文化是以民族形式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对于民族体育之产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各个社会生活共同体之中,语言、宗教、道德、艺术以及民族气质的稳定性等共同构建起各类传统文化,从而证明了一种传统文化迥异于另一种传统文化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各民族因传统文化之影响,在体育文化上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而且是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的,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民族性,体育文学同样如此。因为民族在产生与发展中所产生的语言、性格、民族风貌、风土人情、传统道德以及生活方式等,让各民族文学均打上了本民族的印迹,而体育文学作为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自然也就具备了民族特性。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不同点 1.两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形式:其一是健身性,也就是为了健康的身体而选择参与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其二是竞争性。竞争为体育之灵魂,缺少竞争也就意味着没有超越,自然也就不会有创新与发展;其三是休闲娱乐性。休闲体育不但能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而且还能让人原本高度紧张的神经有所放松,从而调节现代人的情绪与心理;其四是教育性。这是因为体育竞技场中的体育道德也是社会公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体育文化之特点可分成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特点两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显著的整体性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强调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练神和练形之间的和谐统一、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意识。西方体育文化所具备的最大特点是规则清晰明确、竞争公平公正、尺度客观标准、评价合理准确,所以也被称为物理体育。西方国家的体育运动往往能让人感受到十分强劲的竞争,激发人们勇于进取,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战术来攻击对方,并且更加合理地满足人所具有的原始动力,也就是具有攻击性的宣泄,与此同时,也能造就现代人强烈的竞争意识。 体育文学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一是体育文学作品是作家出于直接受到源自于体育的灵感而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体育文学以体育为主要题材,包含了许多具体的体育项目。二是,体育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多为体育界人士,且着重表现人物的坚忍不拔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体育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和体育活动自身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作品中孕育了对体育精神的高度赞美与歌颂。体育文学作品通常会涉及某一项具体的体育运动,然而作者在创作的意图上并无十分明确的体育意识。体育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一般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但是该人物的性格发展往往与作品所描述的体育运动间缺少必然联系,而且体育文学作品情节会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会更加注重在社会与人性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却不执意表现出某种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结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文化对于我国文学影响的不断深入,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之间从冲突走向了结合。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每次文化交流与结合均能带来文学的发展与繁荣,立足于推动交流与融合,为体育文学之发展增光添彩。 1.体育文化促进了体育文学的发展 人类运用体育竞技能够持续不断地挑战自身的体能、心理以及精神之极限,这正是人类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从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体育的基本精神就是让个人在精神、肉体与道义上得到整体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完善的人。作为体现人类的理想追求,体现人的心灵文学和体育精神理想是一致的。自从我国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坛以来,就在1982年的德黑兰亚运会上首获金牌榜第一名,在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榜第四名,让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样一来,就在当时的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体育热潮。文学始终是和时代、和生活同步的,体育热必然会很好地促进体育文化事业之发展,而同一时期的体育文学作品则紧紧地跟上了时代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情感联系在一起。在1984年奥运会前后,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严文并、臧克家、田间、苏叔阳等就撰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我国体育健儿的优秀战绩欢呼不已,比如,臧克家撰写了《欢情――女排凯旋》,冰心则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了《使我感动和鼓舞的女排“三连冠”》等。我国体育健儿的巨大成就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影响了包括作家在内的广大群众,推动他们写出了大量反映体育健儿拼搏历程的优秀体育文学作品。 2.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实现了体育文学的繁荣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加强,西方各类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大量涌进中国,一些作家开始认识到生活的视野应当不断扩大,从而提升与加强了文化方面的意识,并以清醒的理性精神来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让新形势下的体育文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这类作品能够开阔我国作家的视野以及思路,加快了我国体育文学题材和主题等的丰富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体育文化的促进,批判性创作理念才真正为作家们所接受与共享,促使其创作出诸多精品力作,让我国体育文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比如,作家刘心武所撰写的《5・19长镜头》、作家赵瑜所撰写的《兵败汉城》就是受到西方现代思潮影响所创作出来的体育文学佳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是两个差异甚大的概念,然而两者均源于体育运动,而且随着体育运动的逐步发展而得到发展。鉴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现代体育的持续发展,体育文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趋势变得更加显著,也必然能够得到更快发展,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 【2】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4】董海琳.陈俊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5】魏一峰.新时期体育兵败与报告文学【J】.成宁学院学报,2007(4). 【6】韩坤.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8(5). 看了“体育学术论文范文两篇”的人还看: 1. 大学体育论文范文 2. 大学体育毕业论文范文 3. 体育论文范文 4. 大学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我觉得我太敬业了,你说5篇,我却一口气整了13篇,只是希望能给你解决问题。还有,这位教授——牛人!文章发了好几十。序号:1【篇名】 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研究【英文篇名】 The policies design on faculty recruitment in HEIs 【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10期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聘任; 学术职业; 【摘要】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要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在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中,要根据学术发展的需要设置岗位;根据学术职业的特点,将"有固定期限"聘任和"无固定期限"聘任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建立学术职业"准入"制度;根据学术自由的要求,在评价考核中,采取发展性评价,改进学术评议机构,保证学术评议的独立性;根据学术平等的要求,采用集体合同与契约合同相结合的办法,依法规范教师聘用合同;根据学术公正的要求,建立一个"中立"的、组织健全的争议处理机构,协调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争端,维护教师的权益,推进学校的发展。序号:2【篇名】 关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干思考【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7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评估; 元评估; 评估范式; 【摘要】 加强科学管理,建设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离不开教学评估。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应在对以往本科教学评估进行科学、系统评估(元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由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成,其中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努力探索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范式。序号:3【篇名】 论大学生先进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孙华;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7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先进文化教育; 意义; 方法; 【摘要】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对他们进行先进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宏观背景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并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共同关注、各负其责的有效方法,以推进大学生先进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序号:4【篇名】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发展——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几点体会【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2期 【关键词】 改革创新精神;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管理创新; 学校发展; 【摘要】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发展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学科建设应从学校、学科群、学科点三个层面实现重点突破、重点跨越;教学改革要从基本抓起,要回到基础,把握基本方面,研究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基本问题;要根据大学组织结构特点进行管理创新,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高校管理到高校治理,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三个转变,推进学校发展。序号:5【篇名】 高校教师聘任制中的若干关系【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3期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师聘任制; 学术职业; 学术自由; 【摘要】 高校教师聘任制涉及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其中的若干关系。制度约束行为,思想规导制度,首先要厘清规导教师聘任制的相关理念。实施教师聘任制具有学术和效率双重目标,但学术目标是大学坚守的生命线,效率目标应为学术目标服务。由于学术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聘任制中要形成甄选机制,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在聘任制过程中应处理好应然和实然的关系,逐步从实然达到应然。序号:6【篇名】 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英文篇名】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y 【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张晓明; 贾永堂;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 多次录取; 基础训练; 条件保障; 【摘要】 近年来,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韩等国为了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增强其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纷纷推出国家层面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举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在具体培养模式上,发达国家高校强调通过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强调通过多次录取序号:7【篇名】 论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副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长;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11期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科; 专业; 课程; 学科专业建设; 【摘要】 独立学院创建初期,学科专业基本上是"带土移植",从申办高校直接移植过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其学科专业建设必须"去土留根",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强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必须明确其意义、内涵和原则。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前提,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是基础,课程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依托。序号:8【篇名】 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构建——兼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7期 【关键词】 教学评估; 教育质量; 评估目标; 评估模式; 管理咨询; 【摘要】 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开展教学评估的首要目的。为此,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加深对教育评估目标、评估方式和评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的认识,形成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机制。我国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初显成效,当前应深入研究和解决分层分类开展评估、评估技术研发、建立评估数据库、降低评估隐性成本、在评估中开展管理咨询、妥善处理因评估本身固有的不足带来的矛盾等问题,切实推动教学评估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序号:9【篇名】 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 【文献出处】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7期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社会职能; 高校分类; 教学服务型大学; 【摘要】 为了全面体现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推动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办出特色,应该建设一批教学服务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序号:10【篇名】 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创新着眼改革研究生教育【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文献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hina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6期 【摘要】 <正>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推动大家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种思考和探索,大多仍然停留在学校内部,就研究生教育谈研究生教育,没有将研究生教育改革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背景下思考。序号:11【篇名】 “哈军工”办学战略思想探析【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英文名】 LIU Xian-ju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 【关键词】 “哈军工”; 陈赓; 战略领导; 战略思想; 【摘要】 “哈军工”(1953-1970)在国内的影响与北大、清华齐名,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哈军工的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其强有力的战略领导。哈军工办学的战略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是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老办院”,“团结办院”是其战略指导方针;序号:12【篇名】 高等教育质量:本科教学评估的落脚点——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几点思考【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9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评估; 教学管理; 教育质量; 办学特色; 【摘要】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评估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回顾我国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高等学校做好教学评估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学校的战略方向、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点,处理好外在的评估标准与学校具体工作、评估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的评估指标、高度重视与心态平和等之间的关系。序号:13【篇名】 院校研究论略【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 【文献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5期 【关键词】 院校研究; 自我研究; 咨询研究; 社会问责; 【摘要】 开展院校研究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当前,推进院校研究,要充分认识院校研究的意义,把握院校研究是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的基本特征。同时,要通过明确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建立机制合理、运作有效的院校研究机构,建立院校研究人员培训制度,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公共政治环境等措施,推进院校研究的发展。
棉织物柔软舒适,价格低廉,受到英国消费者的狂热需求。这种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商人对印度棉织品的模仿。由于英国劳动力成本昂贵,为了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英国出现了棉纺织技术的革新浪潮。由于国内市场的有限,英国通过政治特权摧毁了印度曾盛极一时的棉纺织手工业,并垄断了棉织品市场。1830年英国议员在下议院发表演说时说道:“我们用高额禁止性关税在英格兰排除了印度的制成品,并对将我们自己的制成品引入印度给予一切鼓励。”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当地织工签订合约,迫使他们以很低的工资向公司缴纳棉织品。许多织工为了避免被强制替公司织布,往往砍去他们自己的大拇指。
“近年来,我国纱线业已取得重大突破性发展,纺纱加工仍是纺织产业的重要内容,纺纱技术继续深化提高,新型技术、高精度、自动化、连续化纺纱设备的制造供应,已占领高端。根据联合国发布的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量将由目前不到8000万t增加到亿t,中国的纱线产业即将迎接新时代的来临。”——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2012年5月30日—2012年5月31日由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支持冠名的2012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在山东召开,此次论坛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主办。论坛邀请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原工学院的知名教授以及知名企业组成强大的专家团队,围绕“创新、突破、发展”这一主题,从行业政策、经济形势、纺织技术研究进展、产品开发、企业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学习。论坛共吸引了600多名来自全国纺织行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参会,为期两天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突破瓶颈 创新制胜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在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纺织工业的发展受到发达国家对高端产品的控制和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产品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阻力重重,凸显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合产业资源,成为纺织产业兴盛的关键。通过多年的努力,企业在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不小成就,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目前正值行业从规模经济向价值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及时掌握行业政策方向,了解产品开发趋势,把握市场需求动态,交流和学习先进生产经验,这对纺织行业进一步发展,实现纺织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纺织产业经过多年快速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产能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前进的同时必然也遇到挑战,如何突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全行业都在思考的大问题。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傅恩福在会上发言时说道:“我们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技术上寻求突破,进一步提高纺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纤维,纱线,面料等产业链最上游开始,往深挖掘产品潜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傅主任表示目前纺织行业的竞争,表面是市场的竞争,实际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综合性竞争。他引用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2012年纺织创新年会上就创新提出的四个观点:创新首先要牢固的树立正确的经营和发展理念;创新要整体设计,要系统的运作;创新需要科学务实;创新需要坚持。对于这四点傅主任认为要做好活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按照这个思路,改变观念,坚持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路线,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指日可待。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在会长做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纺纱产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取得了重大发展:“环锭纺纱在集聚纺、赛络纺、赛络丝、缆形纺等基础上继续发展嵌入式复合纺纱、柔顺纺纱的同时,又出现了平行纺纱、喷气纺、喷气涡流纺、转杯纺、涡流纺、摩擦纺等许多纺纱新技术。精梳毛纺占领了国际高端,独创出毛半精纺技术,麻纺在湿法纺纱继续发展的同时,干法纺纱已占一席之地,绢纺也有了新发展。”但是,姚穆院士分析指出:我国纱线产业仍然面临着原料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天然纤维原料品质恶化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纺织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在在设备、工艺、设计、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必须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节能、降耗的新型设备,同时还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产品设计,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开发出的各种新型纤维,设计生产出高性能、新功能的纺织品,从而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新设备助力产业提升 随着纺织染整设计等环节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后道环节为纺织工业创造惊喜的空间越来越有限,纤维和纱线已经成为影响纺织工业发展的诸多板块中非常重要的一块。目前纺织终端市场对纺织品多元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纺纱工艺领域的创新还是纱线结构的创新都需要企业加强投产,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会议期间,国内外各大纺机、专件设备制造企业也带来了最新的产品信息,参会代表全方面掌握行业发展的各种咨讯,及时把握产业发展动向,延长产品发展思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此次论坛的冠名单位,带来了裕华YF1型紧密纺和RoCos紧密纺设备。董事长张彦涛介绍:“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研发为一体的大型机械加工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纺机摇架、上销、钢领、磁力紧密纺、碾米机筛片、外贸出口机械加工等几大系列产品150余个品种。公司于2008年推出了YF1型负压式紧密纺设备,目前国内已有50余万纱锭应用YF1型负压式紧密纺设备,如宁波百隆、临清三和、肥城龙祥等企业。同年公司与瑞士罗托卡夫特公司合作,推广应用RoCos机械式紧密纺设备,目前在国内已有20余家客户,35万纱锭在运行,如海安华强、德棉集团、山东大海、射阳双山等企业。” 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产品部部长李朋业在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时介绍:裕华YF1型紧密纺设备集中了三项专利技术,采用了四罗拉的结构形式,使用寿命长,且该结构对阻捻胶辊的直径无特殊要求,易于管理和使用。除此之外,裕华YF1型紧密纺采用了上吸风结构,没有视线遮挡,遵循流体力学的风道设计,风道阻力小,车头车尾负压差异小;同时风机采用了变频控制,既方便于工艺调整,又有利于节能降耗。持续不断的创新改进,保持了裕华YF1型紧密纺设备的技术领先优势。 RoCos机械式紧密纺是当前应用较多的负压式紧密纺,由于采用了机械式的集聚方式,无需增加任何辅助动力装置,万锭年可节约电费50万元,是当前能耗最低的紧密纺装置,同时它的机械式的集聚方式使得装置没有网格圈、齿轮、轴承等易损耗零部件,而且采用了纺纱通道偏离胶辊中心的结构方式,万锭年可减少损耗8万元,是当前耗材最少的紧密纺设备。 李部长还介绍到:RoCos机械式紧密纺,历经数年的应用实践和改进,在纺中、粗号纱时,以较好的纱线质量、低廉的成本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企业要实现以最低的投入和消耗获得最佳的收益,在设备选型时应针对不同的纱线品种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紧密纺设备和纺纱专件器材。
十二到十四世纪意大利的棉纺织业与传统棉花产品生产的不同?12到14世纪意大利棉纺织业的产生经营出现了棉花产业新方式。在公元11世纪之前,南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大草原、巴勒斯坦北部和叙利亚都发展了棉花栽培和棉纺织生产。15世前,南安纳托利亚和爱琴海沿岸就已有棉花生长。
【篇一】
佘x,女,中共党员,1981年8月出生,1999年9月考入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4年6月本科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南华大学医学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后曾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医院骨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06年9月至今在xx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担任专职教师。2011年获得讲师及主管护师双职称。
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赞誉,学生的认可。
在思想上,我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 规章制度 ,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事求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严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称号。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始终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制作课件、领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积极查找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问题和难点;上课时认真授课,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力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保证每一位同学上课能有所收获,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搜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解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评价良好。任职以来,担任过《基础护理技术》、《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学》及自考课程、育婴师双证书培训等多门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工作,每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年平均课时量1200节以上,并且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作为133级护理2班的班主任,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书育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是自己应尽的职责,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而且也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和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2014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晚上10点多,学生陶尧在宿舍从上铺不小心摔下来,当场不省人事,我接到李书记的电话,第一时间从市里赶到北校区把学生送往附一医院,为学生挂号、缴费、住院,打电话给家长报平安,直到深夜才回家,接连几天住院,我带领班干部一起去医院照顾该同学直至出院;在奖助工作中,认真对班上贫困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平时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当他们连生活费都紧张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将学习成绩、风纪表现、学生测评结果、学生活动参与情况、学生干部任职情况等纳入到评定体系中,公平、公正地做好奖学金和助学金评定等工作,极大的促进了特困生勤奋学习、争优创先的动力。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承担了本班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这要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学生,在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在校的每周班级量化考评分都在95分以上。
业务学习方面,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科研、撰写论文,近三年共发表论文5篇,参编国家级教材四部,参与市级课题两项。2011年7月参加xx省第四期育婴师师资培训班的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获得育婴师国家二级职业证书;2012年暑假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icu进修学习一个月;2014年暑假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1个月。
工作业绩上,曾多次年终考核被评为护理学院“先进工作者”,2013年、2014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个人”。2010年获得学院第二届说课比赛三等奖,获得衡阳市秋季师生技能竞赛“优秀指导奖”。2011年获得学院教案评比三等奖,护理学院教案评比一等奖。2012年获得xx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新秀”称号。2013年指导中职部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分别获得衡阳市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获得xx省技能竞赛三等奖一个。2014年获得xx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培训学生参加xx省技能抽查获得优秀等级。
【篇二】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理想; 所有的理想是空虚的,除非有爱。我们虽然没有哲人想的那么深远,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工作有意义、有价值、有成就感!办税服务厅的工作直接面对纳税人,"服务"二字说来容易,做好可不简单。每一位女同志用一颗火热的心来对待工作,因为她们一直坚信:"认真做,能把工作做好,用心做,能把工作做出色"。巾帼不让须眉,爱岗敬业,拼搏进取,不只是在枪林弹雨中的辉煌,不只是在紧急危难时的高扬,它更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奋斗,一种高尚的理念,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她们坚守服务窗口就是地税部门的形象,工作再累都值得的信念,凭着女性的细腻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工作鲜少出现错、漏、改现象。整个办税服务厅女同胞"比、学、赶、帮、超",当一名同志生了病,其余的女同志纷纷要求主动承担工作,她们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同志却顾不了自己的小家。2015年金税三期征管软件上线的时候,服务厅的所有女同胞全力投入到紧张上线工作中,好多女职工孩子还小需要照顾,她们只能把家庭的事情全部由亲人代管,在2017年多处工薪申报攻坚战中这些女同志更是展现出非常人的毅力,不分昼夜,坚守岗位,为全局申报率做出突出贡献。在多年的服务工作中,每次完成一项任务,她们都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团结。因为,在她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二、整合内部资源,全面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以机构改革和整合资源为出发点,我们围绕综合办税服务厅建设为重点,将所有业务部门征管前移,建立统一办税区,实施网格化管理,从原来单一负责征收整合为征收-管理-风险防控一体化的综合办税模式,同时创新实施"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指标分工、专业化管理"的"1+x"管理办法,配齐专兼职风险防控岗位人员,组建了新的管理机构,由主任亲自主抓各项工作,负责主任岗、综合管理岗,各科(所)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协同征管,使整合后的办税服务厅工作有声有色。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为着力点,狠抓大厅硬件设施建设,厅里分设了自助办税区、休息等候区、综合服务区、纳税辅导区等多个功能服务区,并在办税服务厅公布办税流程图,设立意见举报箱和蒙汉"双语"服务岗,同时,增设叫号机、资料取阅架、必要的办公用品、药品箱等便民服务设施。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落脚点,办税服务厅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先后完善了"服务制度""服务承诺""领导值班制度""岗位工作职责""考勤制度"等相关制度,使大厅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同时,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指导工作,规范办税人员行为,明确岗位职责和加强日常考核,大力创建星级办税服务厅建设。三、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己不正难以正人",办税服务厅全体人员深刻认识到要服务好纳税人,必须有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有虚怀若谷、光明磊落的品质,有礼贤下士、联系群众的态度,有不骄不躁和冷静处事的头脑,才能充分履职,做好工作,取得工作成绩。为此,全体干部职工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始终坚持敬业之德、求真之德、实干之德、创新之德,忠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情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做到崇德修身,明礼诚信。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办税服务岗全体人员培养了自己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开展"四心"。她们"热心"服务,在多年的办税服务厅工作中她们认真完成每笔业务,在接待纳税人时,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力求让纳税人舒心满意; 她们"诚心"服务,换位思考,善于观察、了解及体谅纳税人,认真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观察思考问题,深入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所要解决的问题; 她们"耐心"服务,以耐心的态度接待纳税人,在服务中少说多听、不厌其烦,认真把整个服务工作做完,直至对方满意为止; 她们"细心"服务,在为纳税人办理事宜时,认真查询各种数据情况,细心操作,确保准确,并提醒纳税人相应后续事项。办税服务厅女职工爱岗敬业建业绩,服务企业作贡献,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获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赞誉。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她们深刻知道成绩只说明过去,并不代表将来,决心"百尺竿头更上一步",更加振奋精神、认真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为全局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
xx副教授自1995年在西安工程大学工作以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着、积极向上地进取着。
她钟爱教育事业,作为教师,始终以为人师表为准则要求自己:
教给学生新知识。在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更新和完善教案讲稿,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外贸英语函电》讲稿曾荣获过校级优秀讲稿一等奖。通过努力,她的授课内容充实,有内涵、有深度、有互动,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每年教学工作量均超额完成。
教给学生做人道理。不仅教书同时育人,从要求学生不随便丢弃垃圾纸屑到教给他们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以求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平时授课中随时提醒他们做人、做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品德素养。
以一颗母亲的心关爱学生。学习《外贸英语函电》需要较好的英文基础,英文不好的同学容易放弃,对每一届学生,李艳总会告诉他们“不放弃,英文不好找我来补,我会很乐意”。每当社会事件发生,如地震、事故等,她总会谆谆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学海无涯!为更好地配合教学,科研水平也需要提升。自硕士毕业后,仍深感科研素养不够的李艳考取了毕业条件高但是具有良好科研平台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小孩,她就工作、家庭和学业兼顾,与博士导师密切合作,主要从事中国性别平等、弱势群体保护与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作为关键人物参与联合国社会性别基金、福特基金、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国际研究创新基金”、国际计划、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多项软科学基金以及多项国家计生委资助的课题,实际主持河南某县区级实验区的社会性别平等促进与社会政策协调项目干预和评估工作,推动该区委区政府出台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政策系统,该政策系统得到了国家计生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xx副教授曾主笔撰写《全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报告》,作为撰写人之一,参与《国家关爱女孩行动报告》(后作为《中国的关爱女孩行动(绿皮书)》出版)、《关爱女孩行动国家实施方案纲要》和《国家关爱女孩行动需求 调查报告 》等多项国家级研究报告的撰写,这些报告均被国家计生委完全采纳。
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后,xx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融合》一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出生性别比治理的社会政策系统研究》一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委托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陕西省家庭问卷调查》一项。至今为止,发表istp检索文章一篇,cssci检索论文五篇,以及多篇其他论文,一部专著正在校稿待出版中。
同时,所参与撰写的《关爱女孩行动的国家战略与工作策略研究报告》获得国家人口计生委颁发的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婚姻状况与社会融合》获得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在年度业绩考核中曾多次评为优秀,教学方面,所讲授的课程讲稿曾荣获校级优秀讲稿评比一等奖。
xx用一切交流和进修机会来开阔眼界和知识面,紧跟国际研究前沿。如,参加第一期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和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中国社会性别基金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研讨班; 出席首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论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社会变革中的当代中国家庭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均在会上宣讲了论文。同时,李艳还走出国门,于2010年赴德国洛特林根大学研修,近距离学习德国民族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科学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本人的科研能力。
【篇四】
xx,1958年生于西安市,1982年1月(77级)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获艺术学士学位。曾任西安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xx教授1992—2001年担任服装学院美术教研室及装潢设计教研室主任。1992年主持创办装潢艺术设计专业(1993年招生),1999年主持创办纺织艺术设计专业(2000年招生),是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主要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曾负责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计划 制定及专业教学大纲编写、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先后主持了3项校级教改项目及一项教材建设项目,2007年主持申报中省共建实验室项目“数字化艺术工程创新中心”获批经费200万元。
在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过程中,先后获得了九项奖励:2009年获得西安工程大学优秀教师奖励; 2009年获得西安工程大学2003—2006年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励; 2007年主编基础《基础图案》获得陕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1年主持教改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础图案课程建设”,获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获西北纺织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主持教改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建设”,获西北纺织工学院教学研究课题优秀奖; 2000年获西北纺织工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2007年指导研究生获西安工程大学第三节优秀硕士论文奖; 1996年作为第一参加人获纺织总会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xx教授长期从事平面设计和纺织艺术设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工作,从教至今已25年。先后主讲14门本科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近五年平均年教学工作量1100多学时,是服装学院最高教学工作量。在教学工程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和积累素材,先后完成专著和教材4部:独立完成专著《现代图案设计表现技法》,xx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 作为第一完成人合作专著《装饰图案》,xx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主编xx美术出版社“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系列教材《基础图案》,2005年出版; 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色彩构成》,2010年出版。
xx教授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工作突出,自2005年开始主持学校艺术学学科建设项目,将学校艺术类学科整合布局,组织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历时五年,在学校及二级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建成艺术学学科下设六个研究方向,使我校艺术学学科形了合理的学科梯队。五年来,xx教授为组织申报材料做了大量工作,并于2010年9月为学校成果申报获批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学科跨上新台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领域,xx教授长期从事造型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传统美术与民间美术研究,已形成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成果显著,是设计艺术学学科梯队的主要带头人。近年来带领课题组主要从事陕西秦绣艺术、民居建筑图案、敦煌图案等研究项目,2006年主持项目“陕西秦绣艺术分类及技艺数据库”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4万元经费资助,现已结题; 2009年主持项目“陕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图案数据库研究”获陕西省社科基金万元经费资助; 2007年主持项目“陕西传统民居建筑图案造型及其数字化”获陕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1万元经费资助; 2007年主持项目“周至传统刺绣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获西安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支撑计划15万元经费资助; 2003年主持项目“传统秦绣艺术创新设计及在服装和装饰中的应用”获陕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万元经费资助,现已结题; 2007年主持项目“依托陕西传统刺绣资源的现代家居刺绣产品设计研发”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xx教授近年来共获的各级纵向课题六项,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授,同时也是我校艺术类专业获得纵向课题最多的教授。
xx教授2006-2010年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其中会议论文三篇,获论文二等奖一篇,入围奖一篇。代表性论文有:“信息时代民间艺术发展的新思路”、“西风东化—浅析联珠纹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演变”、“纷繁中的简化—解析敦煌藻井图案”、“解读陕西民间刺绣的色彩观念”等。在理论研究同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与地方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与陕西地方传统企业及民间艺人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协助开发特色民间艺术资源。设计开发的传统秦绣装饰品已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一项,多年来,开发的刺绣产品一直作为学校各项活动的礼品,在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活动中均受到好评。
xx教授作为学校艺术类专业的主要学术带头人,自1993年学校恢复艺术类招生起,一直作为艺术类招生考试及评卷的主要专业负责人,严格遵守招生纪律,从未出现任何违纪事故。自2000年陕西省艺术类联考开始,多次担任色彩组的评卷负责人及命题组专家,为学校及陕西省艺术类高考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多次作为学科专家参加学校教学及科研项目的评审工作,曾担任教育厅社科基金的评审委员,现任国家工程类核心期刊“包装工程”杂志的艺术类论文评审委员。
【篇五】
xx,女,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党委委员。兼任西安工程大学校工会副主席、校女工委员会主任,纺织与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碑林区人大代表。
一、爱岗敬业,岗位建功
xx同志从教29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无论是基层一线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生导师、班主任工作,还是学校、社会的兼职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更是二十五年如一日,一丝不苟,认真而执着,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许多荣誉,赢得了学校万余名师生的信任、喜爱和赞誉。
在教学中,她全身心地教书育人,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了情为育人所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高级纺织专业技术人才。二十多年来,她以身立教,业务过硬。先后讲授过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专业等十多门课程; 承担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指导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带头人,她所在的纺织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主持建设的“织物结构设计”专业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建设的“纺织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主持领导的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成果奖,她本人也多次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级名师、学校教风建设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称号。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xx同志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启发、联系实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保持自己开拓创新的作风。为充实教学内容,保证培养质量,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探索,承担的“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建设”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三等奖、“纺织品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等3项教改项目先后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三等奖。先后主编并正式出版了《织物结构设计与生产》等5本教材,其中《毛织物设计与生产》等2本教材为“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织物结构与设计》一书被评为“十五”部委级优秀教材。先后主持“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研究及产品开发”等4项省级科研项目以及科技部、商业部“棉及其混纺织物低甲醛整理新技术指南”等3项部级项目; 参加“可降解非织造布在农业栽培上的应用”等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四等奖各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获得了“织物防辐射热性能测试仪”等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棉纺织技术》、《毛纺科技》等国内刊物上公开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和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学术论文优秀奖励。
三、作风优良,无私奉献
xx同志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担任许多兼职工作,她牺牲业余时间,克服各种困难,以一位女教师特有的爱心和细心体察当代大学生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观察和关心社会,她坚持为学生、为社会服务,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不是简单地直线解答,而是“绕弯”、“支招”,出主意、给办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成长规律,有效地履行教育者的引导责任。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被有关部门采纳,使她所在辖区的道路、环境发生了根本地变化。她所领导的纺织与材料学院近年曾多次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先进集体、陕西省“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集体、先进党总支等称号,她本人也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学校优秀党务工作称号。面对众多的荣誉,xx表现的极为从容和冷静,她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荣誉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的鼓励,更是同学们对我的期待。”朴实的语言,表达的却是崇高的精神。
这就是xx同志,一位普通的女性,一位把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学生的教师。她还忙碌着,努力着,正以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铸造着启迪心灵的卓越精神。
本人亲身经历,完全可以。
工程领域,导师给个大方向就没影了,实验室缺测量仪器、比较抠门。研一下学期用了半年调研、选题、可行性分析,做了模型装置验证效果。后来又用了半年,通过实验不断地优化装置,再用半年做实验记录数据,写论文。研三9月份第一次投稿投的领域top刊,因写论文吹的有点过被审稿人揪住被拒,后来转投二区sci,很快接收、出版。
在整个过程中,导师除了添乱没啥用,最后还想抢一作。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帮了很大忙,从搭建装置、做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投稿、修回,都有帮忙。没有仪器就自己联系别的老师借用,放心都会借用的。需要买的设备不敢买整机,都是买模块自己调。
其间,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选题,必须保证要有创新性、自己还得能做出来。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出来的,这时多亏师兄们的建议,虽然他们不完全懂我想做的,但是在你觉得无路可走开导你的思路是非常有用的。
个人的时间变:
研一上结束时,开始调研、选题。
研一下,实验各种方案,分析可行性。
研一暑假,开始搭建装置,边实验边优化。
研二上11月份,观察到细微的预期效果,感觉稳了。
研二下,前期主要做实验,后期处理数据、画图,然后写文章、翻译、润色。
研三上9月份,初投。11月份,二投。
研三下2月份,接收、出版。写大论文,6月毕业。
这个老师在读博士的时候非常聪明能干、科研能力很强。他发表了好几篇自己作为唯一作者的高质量的sci论文。凭着这几篇论文,他顺利地就职于一所不错的高校成为了一名终身轨助理教授。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会在6年之后拿到教职,并且晋升为副教授。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要冉冉升起的科研好苗子,6年之后居然差点拿不到终身教职,也就是说他差一点就要走人了。这在他们学校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他的科研生涯非常不顺利。
原因是什么呢? 在非升即走的终身轨制度下,能否拿到终身教职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科研成果。更直白点来说,就是看发表的学术论文够不够多。
仔细看一看这位老师的简历就会发现,他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他没能够发表足够多论文的原因就是他所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写的,和他合作写文章的人屈指可数。因此他的科研成果产量太低。
至于为什么他的合作者很少,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他自己不喜欢和人合作,很强势,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第二个原因是,别人看到他的简历,一看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单独发的文章,很容易就知道他不会是个好的合作者,因此也不会主动找他合作。
再加上,他和博士生导师的关系也一般,毕业后也未能和导师以及师兄师姐有过任何合作。久而久之,他的事业只能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
而进入中年的他,精力不如读书时候好,结婚生子之后更是被生活琐事所累,工作时间有限。一个人的单打独斗终究是艰难的,有时候一年连一篇文章都发表不了。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都是和自己的导师一起发表学术论文的。原因很简单。论文的方向是导师给的,科研经费是导师申请的,学生是在导师(或导师指导过的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做的科研。
如果一个研究生自己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里面完全没有导师的名字,难免让人有一些不好的揣测。
第一种揣测:这个研究生和导师对论文有不同意见。导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论文质量不高),没有批准这篇论文,要求学生改进,但是学生有不同意见,私自发表。或者导师想当一作,学生反对,于是自己作为唯一作者,私自发表。
第二种揣测:这个研究生没有协作精神,很难相处,导师完全管不了,只好任其自由发展。
第三种揣测:学生人品有问题。认为导师只是动动嘴皮子,对论文的贡献不足以作为作者之一。
以上三种就是高校老师知道一个研究生自己独自发表了学术论文之后的真实想法,基本上都是比较负面的。
说实在的,我认为研究生和自己的导师争学术论文的作者顺序这件事情很没有必要。不管学生发表的文章有没有挂导师的名字,也不管导师的名字排在哪里,只要是读研究生期间和毕业论文有关的学术成果,一般人缺省地都会认为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特别是那些和导师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
读研阶段根本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很独立。和独立相比,协作精神显然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和自己的导师都无法合作完成一篇论文的话,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是个好同事、好合作者。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大学老师,他和同事相处得不算好,也没有什么科研方面的合作者。
研究生可以独立发文章,但是不能所有的文章都是自己单独发表的。除非你有合理的解释并且导师愿意给你写很强的推荐信,否则的话,和自己的导师至少要有一两篇合发的文章才算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你去看看当代的学术期刊,就会发现 几乎95%以上的论文都是由多个作者合作完成的,很少有单独作者的论文。 至少在我所处的领域是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几点。
第一、和他人合作可以取长补短。 比如说,一个人擅长理论证明,另一个人擅长应用和编程。那么这样两个人就可以在一起合作完成他们一个人无法完成的既有好的应用又有理论支持的高质量论文。
第二、和他人合作可以极大地提高产量。 比如说,自己一个人一年拼了命最多发表2篇sci论文。但是在和他人合作的情况下,自己只需要负责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于是,一年可以发表5篇、10篇、甚至更多的论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名的教授一年可以发表几十篇论文的原因。这些论文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数目庞大的合作者。
第三、有时候科研很苦,有人一起作伴会更有乐趣、可以走得更长远。 科研之所以苦,是因为它总是与挫折为伴。很多新的想法经过实验检验后都被证实是没有用的。如果是一个人做科研的话,就很容易想要放弃。但是,如果有合作者的话,情况就有所不同。你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有人和你一起分享、为你鼓舞。你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人帮你想办法。你想放弃的时候,你不想连累合作者,于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正因为和他人合作有很多好处,所以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愿意(或者是不得不)和他人合写论文。
研究生读研阶段可以只靠自己发表sci论文,但是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不值得提倡。 如果不需要导师,就没有必要读研。 既然读研了,就应该和导师好好地合作,做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科研工作、合写几篇论文。
好的读研经历应该是让研究生和导师都受益、双赢的。 而不是学生和导师都觉得对方是多余的、是摆设。作为研究生,如果想在学术界立足,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和他人的协作能力,可以从改进自己和导师的关系开始努力。
什么都是有圈子的,对圈外人比上天还难。回答字不多,但好理解吧?
圈子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别重要。重要的事情说3遍。
本人亲身经历,完全靠自己发一篇还不错的SCI文章比较困难,除非你在英语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但是,如果你选择发一篇开源期刊的SCI论文,难度则会有所降低,基本上可以完全靠自己发1篇。
另外, 发表1篇SCI论文,硕士生完全靠自己发出来可能性太小,比例基本小于5%;博士生能够独立发出来的则相对较高,但占比也不会超高30%。 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发表SCI论文对于中国研究生来说不得不承认是有一定困难的,除了文章的创新点的挖掘外,还包括英文写作能力、专业英语表达、有效回应审稿人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还必须考虑学术内卷严重的问题,作者只是自己一个“弱小”的研究生的话,从结果可信度上就会受到质疑 。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SCI: SCI英文名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 ,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SCI论文则是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在国内,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具有一定高水平的学术文章,非常值得被拿来参考学习和引用。 在国内的很多单位绩效考核、学生毕业等也因此将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和期刊质量作为重要的选择依据。
那么,为什么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只靠自己发表1篇SCI论文难度很大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SCI论文不是像国内常见的通过花钱买发表等一些学术不端手段就能简单完成的, SCI的期刊审稿过程本身非常严格,一般采取的是2-3人匿名评审,有时候会多达5人之多 ;而审稿人也会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返回自己对文章的范围、学术价值、语言等全方面的评述,其中如果有一人给出的结论为拒稿的话,编辑通常会选择拒稿。 因此,SCI的拒稿率也是非常高的 。
SCI论文强调必须有明确的创新点、扎实的数据分析以支撑所得出的结论、文章背景论述必须科学合理迫切、综述必须切题、结果必须有价值讨论环节、语言表达需清晰明确等, 这一系列的要求自然对文章的质量进行了保证,而也正是这种高要求使得文章的发表难度加大 。
不论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可能博士研究生要比硕士研究生对文献阅读掌握的更加熟悉)在科学问题挖掘和分析方面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领悟、分析、实验、讨论等步骤完成的,且科学的路总是崎岖不堪,跟别说没有辅导的情况下。
SCI论文难写的另外一个客观原因在于其逻辑表达与中文论文的差异性。 首先,在文章结构方面 ,SCI论文强调研究方法独立成章、重视讨论要胜过结果、数据分析及处理环节需要足够严谨等,所以在其写作习惯方面初学者就会感到非常别扭,没有中文 科技 论文的直叙方便; 其次,在语言表达方面 ,英语具有天生的简洁和意思的直接表达性,所以对于英语写作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一点在我国的研究生身上是普遍欠缺的; 最后,在深度挖掘方面 ,中文小论文更加看重方法的高大上、内容描述的全面性,一篇文章可能有几个论点,但是SCI论文要求必须在一个创新点上深挖、讨论、明确, 必须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因此,SCI论文的写作逻辑需要基于大量的外文期刊文章的阅读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把握,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的质量水平却在逐年下降,最主要的方面就体现在研究生的自身能力方面。一方面, 写论文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地去累积研究领域的参考文献,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批判性总结之后提出自己的创新点的,读文献的基本功显然研究生是普遍不足的 ;另一方面, 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提升是一个客观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断不可揠苗助长,自身能力水平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成长和沉淀的 ,而基于经验,研究生几乎70%的小论文发表都集中在研究生三年级阶段,个别优秀的学生则在研究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发表了文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基于导师、师兄师姐等的他人协助下完成的。
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够是另外一个事实,当前能认真做自己研究的学生真是稀少,大部分都只是为了拿到一张毕业文凭,也没有对SCI论文发表的太高的述求。
SCI论文从准备、写作、完成发表、审稿、修改、录用等整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一方面,研究生通常学制为3-5年,第一年主要任务主要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考试;第二年则开始细致地研究文献并参与一些科研项目,这一年研究能力才开始提升;第三年则基本上可以进行一些自主写作,对于研究领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创新点也能和导师等进行深入讨论。 可以说研究生的时间是非常紧凑的 。
另一方面,SCI论文从构思到写作完成基本上按照经验需要1年时间之久,而从投稿到最终录用时间至少也得1-2年之久 ,但不排除一些比较快速的半年就可以见刊的期刊。这样看来,假设从研究生一年级就开始准备写SCI论文,假设一年级就具备了一定的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客观时间来看也需要在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才能有50%的可能发表,而 这其中还并没有考虑上课、读文献、拒稿再重投、好几个月之后拒稿再重投等系列问题 。
因此,从时间来看,硕士生独立完成基本不可能,博士生独立完成也需要到博士四年级或者五年级。
这是一个难倒无数学生的问题,导师给不给论文版面费。虽然很多SCI期刊是不收取版面费的,但是也有一大部分的开源期刊是需要高额的版面费,通常在1万到万元之间,有的会更高。这些经费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显然是巨大的。
(1)研究生全程只靠自己发表一篇SCI文章太难了;
(2)研究生在能力养成和论文写作到发表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SCI论文从准备、写作、完成发表、审稿、修改、录用等整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正常时间需要2年之久;
全程靠自己发表SCI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如下:一、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自己没法完全掌握;二、实验的开展需要老师和同门的支持,无论是经费、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及经验都离不开大家的探讨;三、论文的结构、逻辑以及语言的修改自己是无法做到很完美的;四、发表论文时必须带上导师的名字,否则没法毕业;五、论文的返回与修改有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在没有前期的实验基础条件,实验开展起来也是非常吃力的,除非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很高,能够很快地解决困难,但是刚开始大家基本都是白纸一张,所以基本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因此还是不建议完全靠自己,因为你的独立会给你带来孤独,无法融入群体中去。
这要看你是什么专业。对于不需要做实验的学科,比如数学等,只靠学生自己发表SCI是可能的。我就有数学专业的博士同学在读书期间自己发表了SCI。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比如化学,实验物理,生物这些,想要发表需要实验数据支撑的SCI论文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没有导师提供实验平台,如试剂,测试仪器等。但是,这些学科的学生还是可以自己写SCI综述论文的。只不过一般发表综述时杂志 社会 要求作者提供相关研究方向的个人论文清单。如果学生自己的研究背景比较薄弱的话,可能文章的档次不会太高。
总而言之,对于科研能力和思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自己发表SCI是可能的。
考研闲聊,跟你聊聊。
题主的意思是,读研后,不经过任何科研训练,不经过导师的任何指导,全部靠自己摸索能不能发论文?
我认为很难,因为sci发文都是有套路的,如果没有任何指导,即使你的点子石破天惊,但是不懂按照套路包装,也大概率发不出论文,甚至编辑都不给你送审。
文章的结构怎么梳理?格式怎么调整?期刊偏重什么文章,哪些表述要避免?哪些表述要强调?参考文献怎么做?这些都是套路。你就是按照别人的文章抄,很多细节的问题没人提点,也很难改正。经验丰富的审稿人,把文章拿来,随便看两眼,就知道是新手还是老手的文章,那都是十几年看文献的功夫,你靠自己瞎搞,恐怕很难过关。
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过程会很曲折,很曲折。回忆起来都是泪[捂脸]
我是做期刊投稿咨询工作的,如果只是要正规学术期刊就行,那还是很容易的,不知道你需要在什么时候发表出来,现在知网收录的期刊基本都在10月出刊了,有些都排到明年的版面了,非知网收录的稍微早一点,想要投稿的话一定要趁早了,尤其不想找中介、想自己投稿的作者,审核可能就需要1-2个月,甚至石沉大海没有回复,一定要提前准备。学术期刊的论文,一般2版3800-4000字符左右,个别要3版起发,字符数不够直接拒收;题目、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一定要齐全,另外投稿之前一定要多研究期刊征稿方向,不要随便一本找本期刊就投稿,主题和期刊征稿范围不符合也会被拒收。还有一些期刊有一些隐形的要求,这种要求作者一般很难知道,比如不收XX省作者、期刊某些栏目不对外征稿(所以如果你在网上看到期刊明明收某一主题的,可是你投过去却被拒收,也不要奇怪)。最后,如何判断期刊是否正规,首先去新闻出版总署查一下是否有备案,然后去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看一下近半年收录情况是否正常,如果都搜不到,这种期刊最好还是别发了。
研究生怎样发表论文呢,下面给你一些建议:1.首先确定选题。选题很重要,看一下是否适合自己去做,ok! 2、查阅资料,列提纲确定论文的内容。 分析阅读你论文的对象,他们的目的 善于应用图表表达完整信息 先列提纲(用来反应你的思路结构,征求别人意见) 写出草稿,写作时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比如:仪器材料,实验方法,结果) 抽取有价值结果放入讨论,完成讨论,结论,引言 3、查阅资料,做试验,收集数据,写论文。 越早开始写越容易 有些研究可以先写文章,结果空留,等到实验有结果填入即可 再次强调: 实验开始,写作开始 绝不等所有结果出来再做 (尽可能)将实验结果列成图表(图表制作表达明了)草稿---不能太草如何避免太草:先阅读杂志的投稿指南 --图表要求--参考文献格式--排版格式--字数要求这样做的结果节省时间,避免迷失方向下笔:第一稿要完整,但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前言:表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别人已经做了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不是拼凑!)我的研究做什么整个部分简明扼要,突出自己的重要性材料和方法清楚,突出可重复性详细比较好,利于以后学位论文的写作结果先制图表,然后由图表进行解释说明用图表突出最重要的部分讨论:讨论是建立在大量阅读文献,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发现提出局限性,以供别人进一步参考最后再总结突出我研究的重要性不重复前言与结果,引用支持你论点的文章,但不影响或降低文章的创新4、写完论文,找导师查阅,修改。文章修改(需要多次,这里第一次是概括的讲可以包含几次直至达到目的)第一次:自己修改明确:是否表达完全,别人能不能看懂,语句通顺,格式,标点等第二次:打印稿重点:结构与内容协调性,摘要是不是能够独立支撑文章内容,摘要和图表可否表达研究的大概内容第三次:请别人修改明确:不能让别人将精力花费在修改错别字和格式上面,考虑别人从另外角度给出的意见后期修改:检查文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再强调:文章的顺序不是完全照搬实验顺序,要考虑论文的整体结构框架敢于舍弃不必要的数据5、论文定稿后找一家刊物出版社发表论文 。
研究生也是可以发表论文的,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筛选需要投稿的几个期刊,详细看看投稿要求,比如字符,引用率,参考文献等。2,根据期刊要求撰写论文,修改论文。3,投稿,等待杂志社审稿,检测等。4,杂志社会针对文章给出意见返修等,这个时候需要你修改。5,审核通过后,给杂志社缴费,6,等待出刊
瑞士人 Hans Ingold 发明了 Compact Shelving [密集书架],利用地面轨道推移,的确节省了空间。不过找书时,那种漫步其中,偶遇佳作的机会就减少了很多。一眼望去, 仓箱可期的感觉也淡了不少。可见人们对书籍的感情不止于获取知识的工具。很多人对古籍善本的爱好,一部分来自于它朴素却富有内涵的外表,不过也仅止于外表所营造的气氛。这种气氛所带来的愉悦感与漫步在宜家、品牌店、购物商城、沃尔玛、博物馆、公园、景区的感觉是一样的。实际上每个人真正阅读的书,累积不会超过一个书架。但这种气氛依然是必要的。
联系个出版社试试
之前把 Kindle 借人体验,对方表示除了「非常像纸书」外,也没有什么感想。从书本身来看,书的内容、字体、排版、装帧,书的结构和材料,都可以拿来做文章,比如 artist’s book gallery [艺术家手制书] 。结构可以折叠立体,字体排版可以为所欲为书,结构和材料更无限制,只要能拼成书的样子即可。国内有像朱赢椿、皇甫珊珊设计的《虫子书》等。作为创作 / 传播媒介,书是最方便——却未必是最高效的手段。在物料触感依然重要的今天,撑开一本书时,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份敬意。之前说是实体书店式微,后来逛购物商场,依然能找到一间装修明亮的书店。入口摆放着颇有品味的畅销书,辅以咖啡厅和文房具,收益似乎不是问题。怎么样才算是一本书呢。只有一页算是书么。怎样的书算装置[这个问题不重要]。自出版 / 地下杂志 / 独立杂志 [Zines] 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也许在外形上不及正规出版社光鲜,内容没有专题书籍丰满,但却是个人研究创作最称手的媒介。不一定非要像劳森伯格这样把书当砖使。Zine听起来会让人觉得,一定是很酷的东西。独立音乐、独立电影、独立出版、独立作者。实际上在国内独立发行任何东西,都是非法出版。真的 Zine 其实就是非法出版物。想不受管控,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去说一些基本没什么人听的事情。集中式廉价租房,几个朋友之间的闲言碎语,胡编乱造的故事等。
大学的时候非常喜欢读杂志,那时候闲暇时间多,现在毕业工作了,也有了家庭,能闲下来读读杂志的时间也就变少了,当年一些好的杂志我现在仍有印象,下面2本推荐给题主。
是这本杂志告诉我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我们所想要的生活。翻开《可以》的序却像是遇到一个老朋友一样,那些文字所述的想法完全与我现在的想法相契合。由于我们的认知较为局限而会产生迷茫,但是世上有很多值得去学习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实现自我。“可以 KUOYI”是由两个成都女生独立出版,专门关注国内各城市日常生活美学内容的品牌目前定位于成都,特讲成都的日常生活“生活化”和“发现美”是选题的关键。
Kinfolk里有着我一直向往的慢生活。现代都市人,都是步履匆匆,谁又能放慢步伐欣赏风景呢?她曾被国外媒体人形容为来自独立杂志的一声呐喊。Kinfolk创立于美国波特兰,是本季刊杂志,风格上非常极简主义,有浓浓的性冷淡味道。除了内容本身,Kinfolk所坚持的美学风格也影响了一大批人,比如俯拍美食,大量留白的版面设计,以及号字体和单栏文字排版方式。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每次心情烦闷翻开这些精美的杂志,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