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因素,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 是目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体育课是实践类课程,学生通过情景变化来表现出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情节表现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显示他们的个性特征。不论这种角色是小学低年级游戏“老鹰捉小鸡”中的老鹰、母鸡、小鸡,还是中年级“老狼、老狼几点了”中的老狼、小羊。这种角色变化就是未来生活的演习,更是在体育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机,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挖掘教材,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因素,例如基本 体操 、队列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的意识等;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广阔天地,它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深对同伴的情感,增强交往与合作。例如教学“各种方式的起跑”时,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以《老鹰和小鸡》的 故事 导入课堂,让学生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发生的问题,使学生亲身加入到故事情景中,参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扮演好老鹰、小鸡、母鸡的角色。通过游戏,强调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同心协力,力争第一,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再如参与“我是木头人”游戏让学生目视前方、一动不动,坚持1分钟训练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雅俗的 学习态度 ,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悉心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与信任之情。教师首先要增强民主宽松的意识,允许学生就教学内容和 教学 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应尽可能地争取学生的认同后再执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放开胆子敢表真情,敢吐真言。因此,开学初一般我会采用师生商量式制定学期教学活动:如“我们都喜欢体育课,新学期我们对体育课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希望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本领。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体育课变得更加充实、更有趣好不好?”这种信任学生的方式,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说出心中的话,使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求。 2、教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发展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都同老师的评价方式有关。评价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老师的权利,说出一句话,递出一个眼神,做出一个动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这之前,也应该想一想这些可能引发的后果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全面观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同时注意评价的发展性。 (1)教师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通常是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兴奋和沉闷的调和剂。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尤其在学生完成某一个动作时,教师应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比如“动作完成的很规范!”、“你是怎样做到的,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从你掌握动作的情况,我确信你认真听课了!”“动作做得非常完美!”、“你是一个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你的想法很独特充满创意!”等等;如果学生动作不正确或不够好时,教师不能责备,讽刺学生,而是以表扬的形式表达批评的意见:“动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继续努力!”、“再努力一下更漂亮了!”、“不信再试试”、“简单的事情要重复着做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继续加油!”等,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认真地把动作做好。而等到他把动作一旦学会,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教师体态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也可以运用体态语言。如在学生学练过程中给予赞许的目光、理解的表情,对学生点点头、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给予肯定的暗示,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所以,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从引导入手,要尽量给他们创造和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增添勇气、增强信心,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者:白俊英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河镇第一小学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一、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要想学好习,先学会做人。学生在小学期间的心理教育非常重要,这期间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而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老师都不是特别重视,甚至经常霸占体育课,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体育课相对于 文化 课来说比较放松,这个时期,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但是总有一些时候,文化课的老师都有抢课现象,抢来的体育课用来复习或者讲题。这对学生的心理是有消极影响的,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体育课也应该被重视,利用体育课轻松的氛围,在边授课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工程。可能一开始的点点滴滴对于教育本身没有特别急切的突破,可也就是这点点滴滴的累积,对于以后的影响是巨大的[1]。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可能平时偶尔的只言半句并不能一下子抓住他们的心理,但是长此以往,总是有效果的,水滴石穿的功效是日积月累才能看得见的,需要时间来见证。 (二)用心教育 很多学生和老师的代沟都取决于老师。大部分的教育者,在面对学生时,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很难从心理上真正的被学生接受。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对学生而言,都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一个教师,只有从心底真正的被学生接受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不是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掺杂在体育中,就更容易了,因为体育课堂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值得欢喜的课堂。这个时候,再采取适当的方式,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信任感 当前教育中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空谈式。很多教育者摆出高姿态后,往往只会讲大道理给学生听。恰恰这种方式是最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很多学生面对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做到的只是口服心不服。这个时候作为教育者,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和学生建立一种信任感,放低姿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谈,实时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获取学生的信任。只有在信任感十足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进行心理教育[2]。 二、体育不仅仅是运动 大部分小学体育课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做一些基本的 体育运动 ,如跑步,然后就自由活动了。从根本上只运动到了身体,不能达到心理素质的培养,实实在在的浪费了体育课。体育课中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可以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多和学生一些互动,多做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游戏,多培养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重复运动。比如多一些比赛,赛跑, 跳远 , 铅球 ,这些都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比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期间可以跟学生宣传一些体育精神,比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种的基本体育精神。多做一些游戏,游戏这种形式更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小游戏,更能使学生沉醉其中。比如螃蟹赛跑这个游戏,两个学生背对背夹住一个 篮球 ,开始后用侧身跑的方法前进,中途不能用手扶球,看哪组先到终点。这个游戏不仅互动性较强,要求的默契度也很高。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伙伴的重要性,从而在不费唇舌的情况下,就达到了心理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也能在无形中,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三、带有特色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平时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细节行为,学生会跟着去模仿[3]。推出自己的特色教学,让学生带着好奇学到知识,同时也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体育课跑步,体育老师还是亲力亲为,带领学生一起跑步,这样一定可以增加师生间的心灵共鸣。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本是孟子在《尽心章句下》中的一句话,但是用在当前教育中,却是极好的。书本毕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载体,不能针对各种小细节小问题时,都有应对的方法。面对各类问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毕竟小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可以这么说,要想从根本上真正的给学生教好体育,就必须教育好学生的心理。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取决于教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想要给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关爱。这种方式下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任何教育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作者:李俊秀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晓娟.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体育时空,2014(24):154-154. [2]乔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145-145. [3]傅云,郭晓琴.如何在小学阳光体育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内容[J].科教导刊,2015(2):162-163.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三: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体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学科,但是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的心理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了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教育局鼓励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的发展是以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而心理素质作为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精神面貌、性格形成、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标准。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随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带给学生自信。体育活动能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因此利用体育教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通常都是以老师为模仿对象,并且以老师作为心中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重点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影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 2.创设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帮助教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营造能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情境或氛围,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首先是要注重体育教学环境的安全卫生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体和发育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教师采用轻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积极的学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3.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是很关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更加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真正的需求为课堂目标,以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和教学效果。 4.设计合理有效的场地和器材。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是小学生的一个年龄特点。小学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这样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前,必须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保证课程能安全、顺利的完成。体育器材的摆要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美观性等。这样学生在上课期间不仅能集中注意力,还能使学生体验到美的享受,从而学生的心理逐渐舒畅、愉快。 5.挖掘小学体育教材之外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课堂,将学生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或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能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体验体育课的情趣。将各色各类的体育活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运用多种感官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消除学生紧张畏难的情绪,促进学生能身心健康的发展。 6.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活动不仅仅是针对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日常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无论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还是心理健康的学生都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方式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的引导学生排解各方面的压力和烦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全面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能促进体育在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教学工作,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品质,保证身心能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 作者:魏晓琴 单位:上海市金山区兴塔小学 参考文献: [1]黄芙蓉.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园,2013,17:161. [2]乔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4,06:145. [3]曹占军.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74-75.
心理学是帮助心理有问题的人解决疑虑的学科,要学好心理学专业并非易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学的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喜欢!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一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毽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 教育 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毽球运动在学生中的盛行,大部分小学已经将毽球教学作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学对小学毽球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从促进小学毽球教育出发,对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小学毽球;应用 毽球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毽球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多数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为了能更好地在小学中实施毽球教学,需将心理学应用到毽球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从根本上促进毽球教育的有效实施,并且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毽球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毽球运动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已经被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小学毽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对毽球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毽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毽球教学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游戏,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与毽球教学的初衷同步,但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二是毽球 教学 方法 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优秀的组织形式是毽球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效果的有利保证,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模式,缺乏多样性;三是对毽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如前面所诉,目前大部分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小学毽球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传授基本技术形式,对于本就爱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毽球教学的效果。 二、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体育心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毽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必然与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实际上亦是如此,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对其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那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去?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 毽球教学的实施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无论是毽球方面的教育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共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如何在毽球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保持教学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小学毽球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贪玩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制定。如采用游戏学练法,将毽球基本技巧作为游戏来进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所谓的游戏玩具产生良好的感觉,激发其兴趣;又如采用竞赛学练法,将毽球基本知识与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学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促进毽球教学的实施。 3.消除学生在毽球学习中的胆怯心理 对于毽球的学习,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如由于学习毽球网上进攻需要难度更高的动作,担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会受伤;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和别人相差较大,怕受到老师责怪等等都是学生对其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并且还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为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应对各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耐心指导,时常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能应对自如, 4.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学生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毽球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学在其中的理论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毽球教学,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好的学习动机,才会真正去积极进行学习,因而教师需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 来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应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毽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松生.小学生毽球训练8法[J].体育师友,2007(5) [2]范传加.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教学改革[J].东疆学刊,1988(4) [3]王武.浅析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二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 作文 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作文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们把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主观感受的过程,是需要写作者主观心理为条件的,因此心理学知识在学生们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是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的。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作文教学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心理学;作文教学;观察;真情实感 作文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心理的运动过程,也是令学生头疼、教师费心的一个教学难点。作文课上,学生经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常常是找不到灵感,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好 文章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过程语文学科四个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们把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的感知然后具体的表达出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引导学生们心理和情感的合理表达,来调动学生们写作的热情与灵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写作提供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首先打好腹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成为写作的基本框架,这样学生们写起作文来相对才会顺手。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往往对于需要写作的题目没有什么话可说,就是常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无从下笔,要不就是三言两语的写了,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与学生们缺乏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知密切相关。从常规来看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的作文往往是自己关注过的,这样才能有所思、有所感,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所谓观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事物去感知。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能够看到一点就写。”这事实上说明了日常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既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走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主观动机对于做事情的态度和过程的影响非常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他们往往才会主动去做,喜欢去做,学习的效果才会优化。 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日常学习中有目的去引导学生主动去写作,对于一些 热点 话题和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小作文的练习,通过布置周记来慢慢的使学生们习惯写作,这样学生们内心的畏难心理才能够慢慢的消除。另外,教师要抓住一些重要的写作契机,如每年的 清明 节扫墓、春游、运动会等学生们喜欢参加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前给学生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写作的任务,这样学生们在参加的过程中留心体会和观察,自己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 心得体会 ,写出作文来就方便了许多。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像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永远常新。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心理学认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情和欲望的契机,及时加以引导,教学生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在作文中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地方真实地写出来,能以情动人。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创作创设恰当的情境,也就是提供写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习作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让学生说一说动物的特点;也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动物王国;或者是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这些动物,然后再进行习作。这样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创造力也油然而生。 总之,在 小学作文 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认真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如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现实,以学生为主体,加以科学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进科.立足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深化新课改对策浅探【J】.吉林教育,2011(22) 【2】周健.网络让作文教学从“有限”到“无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3】孙秀萍.抓好作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5) 【4】李翠.谈谈心理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金田(励志),2011(06)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三 《浅谈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心理学主要分析和了解人们内心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人们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行。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就是简单的数字组合,除了数字计算,还是数字计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单一呆板,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以至于放弃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它是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意识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能极大限度地挖掘人们潜意识里的积极思想,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心理学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使人们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小学数学最大的教学缺陷就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高, 学习态度 消极。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二、运用心理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自控能力非常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基本是待在教室中,不太了解外界的信息,教师成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 渠道 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课堂上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好奇、爱玩的特性,开展数字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彻底改观,爱上数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相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能在积极、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在积极的环境下,人们能有效地去完成事情;反之,在消极的环境下,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变得非常低。如在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霸”,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霸”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渣”,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渣”的方向发展,消极对待学习。因此,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有效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给学生营造愉快、乐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三、结语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的存在是为了使人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心理学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因此,把心理学科学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让小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1. 心理学方面的论文2000字 2.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4. 有关心理学的相关论文20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留守 儿童 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其规模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始终无法彻底解除的难题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 的思考》
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其规模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始终无法彻底解除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之一。有观点认为,留守儿童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就的产物,因为“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孩子进入城市要面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障碍。为了减轻负担,父母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委托他人照看。这种照看是一种单纯的生活上的照料,谈不上辅助孩子教育和身心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一时难以彻底破除的社会难题之一。2015年6月9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的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这一悲剧的发生迅速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再次集中关注。事实上,这次自杀事件的发生已经不是首例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通过互联网搜索“留守儿童”这一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早已有留守儿童的悲剧见诸报端。如早在2008年,安徽一名12岁的留守儿童因父母经常外出务工而上吊自杀;2012年11月,同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的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014年1月,安徽省一名9岁留守儿童在自家厕所自缢身亡,同年,湖北省13岁的留守少女在家中割腕自杀未遂,等等。关于留守儿童的惨痛事件频频发生,仅2015年上半年就发生多起,有坠楼的、有溺水的、有被性侵的。这些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社会早已承受不起,但为什么又总在发生并有恶化之势?难道是因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留守儿童悲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关爱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进而酿成悲剧。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虽非一朝一夕所能及,但并非无能为力。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其消极影响,进而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之道。强调社会应该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杜绝悲剧的再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在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应用庞大来形容。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万,占农村儿童,占全国儿童。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①另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 报告 2015》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老人接近1/4,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贵州省地处祖国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欠发达态势,人口基数大,外出务工人员规模也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2014年,由贵州省社科院发布的《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贵州省在校中小学生为65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学龄前留守儿童约150万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0%(详见表1)。②一系列的数据均反映出贵州省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峻。留守儿
童问题的严峻性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反映,更多的问题是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生活、精神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各项问题之首。曾有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相对于同龄的非留守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并且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影响轻则在性格上叛逆或孤僻,重则造成人生悲剧。
(一)性格孤僻且叛逆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使他们的童年生活里缺少最重要的“营养”补充,导致成长环境“营养不良”。尽管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的照顾,但由于代际原因,这些亲人的关爱始终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相关研究表明:的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情感交流,37%的留守儿童表示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③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喜欢说话,也不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形成内向的性格。同时,由于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不愿意接受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人的管教,逐渐产生叛逆心理,常常因小事而容易暴跳如雷,和他人顶撞,即使是无理的也要闹一闹,甚至是唯吾独尊。这些行为习惯或性格的形成,不利于留守儿童长大后快速、顺利融入社会。在讲求团队合作精神的当今社会,这部分性格孤僻而叛逆的人将与社会格格不入,个人价值或人生目标难以实现,长期的压抑情绪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社会的仇恨心理,这种心理一旦爆发将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严重的危害。
(二)自卑心理明显
自卑心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来在机会上就与城市同龄儿童存在差异,长期与父母的聚少离多容易导致孩子内心封闭,缺乏自信。在别人谈论爸爸妈妈或爸爸妈妈接送其他小朋友上下学、逛街购物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会在第一时间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自己是不是被遗弃等想法。同时,由于代际原因,现有监护人无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辅导或满足不了学习需要,他们除了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外,无法对孩子的其他需求进行满足。此外,在学校召开运动会或家长会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也会因为自己的父母不能到场而忧心忡忡,更加封闭。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或自卑心理强烈是长期缺乏和谐亲子关系的结果,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极不利于还在今后的全面发展,可谓是在起跑线上输给了同龄人。
(三)思想道德状况堪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然而,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与孩子处于分离状态,父母除了能够在物质方面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外,在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微忽甚微,更谈不上通过父母的 言行举止 来影响和培育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中,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不淘气,每天多给点零花钱也愿意。事实上,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想法苦了或害了孩子。孩子一旦手里有充裕的钱,他就能做很多学习外的事情,养成不好的习惯,最常见的就是抽烟和上网。实践证明: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得不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和监管,部分留守儿童容易做出偷盗、打架斗殴、上网、吸烟等不良举动,严重者还会拉帮结派,危害他人。这些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负面影响如不加以制止,将会直接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即使父母期望再大,也难以如愿。
(四)对学习产生排斥
父母外出打工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优裕的家庭环境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将孩子留在农村而选择进城务工。但是,由于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父母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教,而孩子的现有监护人又由于年长或忙于农活而不能承担起所监护对象的教育职能。这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几乎是完全自由无约束的。童年时代玩的天性,加上弱小的自制能力,留守儿童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认识。于是乎,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偶尔还会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情况,课后作业无法完成,严重者还会出现逃课、逃学现象,最终对学习产生排斥,出现厌学心理,失去上进心,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曾有一项针对贵州、重庆、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的调研显示:的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没完成作业。④可见,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好坏与父母外出务工所产生的长期分离有很大的直接性关系。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由贫困而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个庞大群体身上承受着的痛苦,正由一次次的悲剧传递给社会。尽管学界、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早已关注留守儿童现象并努力改变这个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时至今日,所有的工作似乎都没有阻止留守儿童群体悲剧的发生。在未来,如何缓解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一)家庭方面
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亲情的哺育,父母选择外出务工一定要因时、因势、因地进行,即根据家庭生活条件和孩子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最近务工。一方面,如果家庭生活条件已能自给,那么可留下一方在家照顾、教育孩子,切不可因想外出感受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而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如家庭条件确实艰苦,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外出务工,那么,对于留守在家的子女,父母至少需要做到“三个保证”。第一,保证每天晚上给孩子通电话或视频聊天,询问孩子学习情况,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能够像非留守孩子一样用心学习,正常成长。暑假时还应该将子女接到工作地近距离进行亲情培养和沟通;第二,保证三天以内给现有监护人通电话,询问子女的学生生活情况,对存在的困难要及时协调监护人进行解决;第三,保证一个星期给学校班主任老师通电话,实时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家庭环境最重要,而父母的陪伴则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 方法 。
(二)学校方面
学校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担负着直接的重要责任。因此,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学校需要进行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积极的和向上的价值观;第二,完善教师专业结构,实时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大学 毕业 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弥补现有教师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第三,通过开展团队游戏、感恩教育、道德教堂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团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第四,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家访力度和频率,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
(三)政府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后勤保障功能,政府需要多举措做好后勤保障部长的职能。第一,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乡镇政府需要根据上一级职能部门颁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辖区内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并负责落实和监督。第二,县级以上政府预算专项财政资金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完善的学校生活环境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学校关怀,培养留守儿童自理能力、群体意识及团队精神,学会感恩;第三,联合教育、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全面、详细排查,对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信息登记造册,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便于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第四,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和监管,依法取缔有碍学生学习的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场所,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空间。第五,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法制保障体系,依法对侵害留守儿童的行为进行惩罚,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
(四)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例如,作为企业,应该让常规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可以允许留守儿童父母定期带薪返乡看望子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免费组织留守儿童进城、进厂见父母,等等;作为街坊邻居,应该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情;作为村委会,要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台账制度全面把握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情况,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制度,不定期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在政策上给予照顾。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街坊邻居、村委会等组织的加入将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3年5月10日。
②贵州省社科院.《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27日。
③新华网:留守儿童背后的中国农村家庭困局,2015年6月1日。
④新华网:留守儿童背后的中国农村家庭困局,2015年6月1日。
参考文献:
[1]李桂枝.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邹同文.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素质教育论坛,2010(2).
[3]郑雷.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J].才智,2015(1).
[4]张煜晗,张程,俞立静,杨子刚.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5(01).
作者简介:陈文忠(1972?C),男,贵州威宁县人,小学中级教师,现任威宁县黑石头镇青山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小学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2000字论文
对于护理工作来说,护理的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心理学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指的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把护理学与心理学紧密结合,在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有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好各类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促使患者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促进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学;临床护理;应用体会
心理学与护理学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在医学中,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系统的机能恢复,使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从观察病情中发现患者的异常心理
新入院的患者,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陌生,加上疾病的痛苦,使他们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表现为焦虑不安、忧心忡忡。有的自费患者因担心家庭经济困难。表现为心情沉重、沉默不语。一些需要进行特殊检查的患者会表现出恐惧、紧张和难为情。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及时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熟悉医院环境,使其在短时间适应病房的生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患者对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心理护理中就要做到因人而异。如有的患者对治疗方法恐惧,稍加解释就能愉快接受并积极配合。而有的患者反复多次做工作,也难以接受。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把医学知识通俗化,耐心细致地向他解释,讲解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让其他患者进行现身说教,通过心理护理会让患者摆脱消极情绪,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1]。
心理护理的疏导工作是很重要的。主要是向患者说明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饮食、休息、预后及健康知识宣教。医护人员必须详细地蒐集资料,用科学的道理和简单易懂的话,使患者对目前所进行的有一定了解并熟悉相关知识,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要耐心解释,不能遮掩隐瞒,这也需要护理人员有良好的素养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微笑服务、主动服务、礼貌用语都是增强沟通能力的技巧。
3在病房管理中的心理护理
患者的气质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气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属于多血质的患者往往在病中就显得比胆汁质的患者娇气,忍耐性差。这种人,需要护士在打针和吃药时动作要特别轻柔,多做些心理上的安慰,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同情,他就会很好地配合治疗。但这种患者一旦病情好转后,就显得异常活跃。如病房应安静,但是他由于身体上的康复,心情愉快,会大声说话或唱歌,这样就影响了同病房其他患者的休息,别人提出异议,他会不高兴甚至是吵架,这时护士一方面应祝贺他的康复,另一方面要指出他的缺点,让他回忆在病重时的心情,这样他才会接受护理人员的要求,自觉遵守病房规定。
召开公休座谈会,是沟通护理人员和患者心理沟通的一种好方法。通过会议,让患者畅所欲言,多提意见,这是取得护患之间相互谅解的最好方法。通过会议,护理人员可以多多听取患者对我们工作中的批评与建议,以正确的态度去积极纠正工作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解决病患在院内的各种困难,切实让患者感受到优质服务的开展与推进,不再有"看病难看病贵"的偏见现象,让患者从心中感到极大的安慰,解除忧虑恐惧感的同时增加了信任感和安全感,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要求,会积极接受并配合[2]。
4护理人员在实践工作的心理素质
护理工作的繁杂、紧张、琐碎、永续性,要求护士必须要用天使般的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创造一个温馨的护理环境,使每位患者尽可能的舒适地度过住院生活,带病而来,痊愈而归,即使是一个身患绝症的患者,也能让他在弥留之际感受人间的温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更要机敏果敢,沉着应对,不受任何外界干扰,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克服烦躁情绪,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在工作中磨炼和培养,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将促进护理工作的提高,二者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增进和谐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宋新影.护理心理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群医师,201311:110.
[2]郭瑛,易巧云.护理心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1219:5-6.
摘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在护理教学工作中为护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会护生体验积极情绪;引导护生寻找并运用自身人格中的优秀品质,为临床护理工作输送专业知识技能优秀、身心健康的准护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护理教学;护生
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教师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转而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强调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所应追求的核心价值。这一教育价值取向值得我们在护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借鉴和运用。
积极心理学对护理教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ology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尔格曼倡导起来的。他强调以人自身某些实际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帮助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同时,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功能,相信人性中有抵抗障碍的倾向和潜能,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人面对挫折和障碍具有自我恢复和康复的功能。
在护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发现护生经常遇到的学习困难如下:
第一,学习任务繁重,专业知识和技能难掌握。护理专业的理论学习任务较多,专业课程和课时安排密集,需要背诵牢记的知识点和重点较多,护生由于与临床实际结合能力较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很多单靠死记硬背,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困难。护理专业技能特殊,操作要求严格,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综合素质,这对传统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极大的挑战。很多护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第二,现有医疗技术的局限,对本专业感到失望。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下,很多疾病的病因未明确,治疗效果未能达到痊愈。学生在了解这样的现实后,常常觉得学习方向不明,对护理专业感到失望。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自我的知识否定而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第三,护士核心能力的高要求使学生陷入恶性回圈。现代护理学普遍认为,护士的核心能力应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评判思维能力、预见能力、管理能力、领导才能、教育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这一系列综合素质要求,学校素质教育的不规范,专业课教师的严格要求,职业资格考试的压力使学生形成了“学习压力过大→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下降→自我否定”的恶性回圈。
第四,工作内容及社会评价的引导,在实际护理教学工作中一直只是强调疾病护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培训,对其关怀性、服务性和科学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则多被忽视。即使有相关的素质教育,由于教授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缺少相关的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得护生大部分的素质教育理论无法真正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生低估这类知识的价值,只进行简单学习或轻易遗忘。
这些客观的因素都会使护生出现几个方面的消极状态,这些消极状态会造成部分护生的学习抑郁感、焦虑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1学习兴趣减退。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理解和大量需要背诵内容使学生高估了学习的困难程度,觉得“这么深奥难记的知识,我怎么可能学会记得住”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2对专业前途的失望。护士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使很多护生对护理专业产生了失望,甚至中断学业或转投其他专业。3知识面狭窄。长期对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钻研,对素质教育的忽略使学生的能力畸形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很丰富但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事情常有发生,使很多在校学习成绩好的护生感到挫折,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因此,在护理教育中恰当地运用积极心理学,使学生建立积极地自我观念、积极的学习情绪体验、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积极的教学交往,意味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拥有了幸福感。护生不再只是看到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和技能现存的缺陷与不足,更重视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给病人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再只是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压力和困难,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带给自己能力的提高,让护理教学工作在积极的氛围下取得更好的效果。
积极心理学原理
对护理教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有三大主题:第一,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积极的人格特质;第三,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通过三个途径:快乐、参与和有意义来引导人们通向幸福和快乐。这些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对护理教学工作带来了以下启示:1关注护生情绪,教会护生体验积极情绪。2引导护生寻找自身人格中的优秀品质,并把这些个人优势、天分和潜能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3为护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让护生在其中发挥自身优势,认识专业价值。
积极心理学在
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配合专业课程安排适当的临床实践 按程序学习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减少操作练习时间,把相应的练习时间安排到医院里进行相关内容的见习实践。然后安排课余时间以自愿形式进行操作练习。安排学生定时深入社群,对社群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并轮流安排学生在学校设立的社群服务站值班,接待各类社群健康咨询的人。每次实践回来写实践报告,列举本次见习中自己亲自进行的各种专业技能操作或卫生宣教的内容,并写出心得体会,总结效果。让护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在病人身上体会护理技能的实施。帮助学生实现“课本→应用”、“模型→真人”的转变,享受专业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素质课程的教授内容要注意围绕专业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在心理学方面,应着重对有关各年龄段的病人心理、用药心理、心理护理、支援疗法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述。在医院见习期间,除进行专业技术操作见习以外,还要求进行与病人的沟通、健康教育等练习。要求学生把在见习和宣教咨询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实际问题记录下来,并定时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进行相关的讨论,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引导护生寻找自身人格中的优秀品质
在护理实践中发现护生自身优秀品质 在阅读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报告或做经验交流时,要注意在他们记录或描述的细节上给予积极的评价,比如:“你能这样做真是太棒了!病人一定在心里夸奖你了。”“这样做的效果好像很不错哦,希望以后也能坚持。”“真的吗?老师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能详细跟老师描述一下吗?”让学生在细节中找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天分和潜能,增强其职业自信心及学习积极性。
将优秀品质运用到护理工作中 已经明确自身优秀品质的护生,我们就应鼓励他们把这些品质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去,在“实践→总结→实践→再总结”的回圈当中逐步形成有自己个人风格的工作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检查、自我改进这一终身受益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三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
体验积极情绪,调控消极情绪 在素质课堂上教会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会把各种情绪用文字记录下来。把引发诸如“后悔”、“糟糕”、“伤心”、“遗憾”的事情写在白纸上放进一个盒子里密封起来,并在盒子外边写上自己最美好的经历,最幸福的感受等,并和同学共同分享。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消极情绪,唤醒积极情绪。
遇到挫折时,寻找挫折的积极意义 有护生在实践报告中写道:1我今天一大早就去到见习科室,可是那里的护士好忙哦,都没有人理我,我只能呆呆地站在走廊那里,站了20分钟!才有护士来问我来干什么?看来临床的护士都不怎么乐意见到我们。2我今天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什么都不能做,就只是跟着护士老师的 *** 后面走来走去,唯一做过的一件事就是老师叫我去丢垃圾,我感觉我去见习就是去给医院当清洁工。3今天有个病人问我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跟他说我不知道,结果病人说:“什么都不知道,你当什么护士!”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护士了!
针对这些护生在实践中常见的挫折,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和护生一起共同去探讨其积极的意义,并把这些积极的意义列举出来,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共同寻找解决这些挫折的有效方法。
四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影响病人
这是使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护理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单指护生在学习中自己能拥有积极的心理,并且能把这种积极的心理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传递、感染病人。使每一个病人都能拥有积极心理的力量,用积极的能量去面对疾病,建立属于自己的高质量人生。
总之,护理专业由于其工作物件的特殊性和技能操作的强实践性,故护理教学工作存在其独特的困难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如何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发现和最大限度地调动护生的优势、天分和潜能,是我们护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培养护生的积极心理,为临床护理工作输送专业知识技能优秀,身心健康的准护士是护理教学工作的目标,也是我们护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
[2]陈文,吴秋莲.护理本科教育中的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0,158:502.
[3]美马丁·塞尔格曼.真正的幸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3.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职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护理心理学是高职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高职教育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定位,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职业导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属性,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必须贯穿高职院校护理心理学教学全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
目前,虽然很多教师也认识到坚持“职业导向”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但是从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可以看出,护理心理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改革措施。
1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导向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
为了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家颁布了《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合理定位,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坚持“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
在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职业导向”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全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师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2职业导向下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教师对护理心理学课程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并未认识到护理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开展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之前,教师也未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低下。
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在使用旧版本的护理心理学教材,知识结构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普通护理心理学,二是医学心理学,三是心理护理学。护理心理学详细讲述了人在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并分析了维护不同时期人心理健康的方法。很多护理心理学教材中的内容过于抽象,概念性的东西较多,实践性的内容较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缺乏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为30~55课时,护理心理学课程会被穿插在基础性护理课程和临床课程中间,课程缺乏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护理心理学课时相对较少,理论课程时间比例较大,实践课程时间比重较小,教学效率低下。二是课程安排集中。对于进入高职院校1年的学生,即将面对实习和就业的问题,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护理心理学课程无法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护理心理学课程过于形式化,没有体现出其价值。除此之外,当高职学生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时又未开始进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护理学教学规律,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学方法单一
如今,很多高职教师都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无法参与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考核方法单一
如今,很多高职院校都以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就算掌握了护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护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就不理想,但是只依靠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根本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情况。考试成绩更多反应的是学生护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也无法分析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护理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影响很大。但是,从高职教师结构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护理心理学教师,现有的护理心理学教师都是其他专业的教师,甚至有部分教师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就上岗授课,教学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很多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师自身未从事过护理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以职业为向导的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对策分析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开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制定护理心理学教学目标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通过学习护理心理学学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分析人们的现象和行为,进而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客观公正的分析人们的行为和人格;三是帮助人们健全人格;四是提高人们的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五是帮助人们进行心理护理。
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性
在职业向导理念下,护理心理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高职第一学期,学校应该开设30节的护理心理课程,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心理分析规律。二是在第二学期,学校应该设定40学时的护理心理学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和心理护理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
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坚持“职业向导“理念,护理心理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悟,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职业为向导进行考核
在护理心理学课程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定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展开考核:一是考核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实践能力;二是增加考试题型,并把考试成绩和能力养成结合在一起进行合理评价,完善考核体系。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职业向导理念下,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在教师内部设定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4结语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职业向导理念下,高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比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构建与效果评价[D].中南大学,2012.
[2]徐金梅.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应用于高职“急重症护理”课程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2.
[3]唐振华.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叶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心理护理在卫生、康复、保健等健领域中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已成为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足以让人深醒。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患病大学生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高校;学生;患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 B849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各高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患病学生的心理关注较少。高校患病学生是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远离亲人,孤身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同时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在患病时更容易处于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状态。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疾病的产生、发展、转化等过程都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 *** 所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等相关。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回圈系统等产生生理性变化,对病情发展和治疗有较大影响。治疗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好转,加速学生康复,节省治疗费用,减少治疗时间,缩短治疗过程。而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下,有可能使药物效果变差,病情恶化加重,增加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过程。由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相应技能的掌握,而且目前大多课程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治疗时间必定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若治疗时间过长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跟不上同班同学的学习水平,影响其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强化患病学生的心理护理,对于帮助患病学生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早日康复。 1心理护理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2,3]。我国中医的"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在患病过程中若发生忧、思、怒、恐等情绪,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4],通过心理护理能减少或防止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使心理活动朝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病学生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疾病产生和发展过程,消除其不必要的心理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促进药物发生作用,帮助患病学生快速恢复健康。 2心理护理的措施 在思想上要认识心理护理的作用和意义 心理护理应是有意为之,而不是无心之举。护理人员应该清楚认识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病情,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进而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治疗效果。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受外界输入资讯的影响,这些输入的资讯包括视觉、听觉等[5],因此护理者应该明白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而不像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心理护理跟心理咨询一样,一定要和被护理的人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才算是心理护理。只有在认识到心理护理意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更有成效。 在业务上,要求技术娴熟,动作规范,给患者以信心 若在业务上不熟练,动作生疏,得不到患病学生的信任,导致其产生不安全感,会严重影响心理护理效果。在护理工作开始前要认真了解患病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病情,以便增强护理的针对性。注意按规范穿戴工作服,调整好情绪,不把工作之外的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来,做到衣帽干净整洁,精神饱满;护理时动作要规范、准确,力度适中,在护理操作时,不能强行拖拽,只顾达到自己的操作要求,而不顾患者的感受。在生病期间,因身体抵抗力较弱,要特别嘱咐患病学生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同时注意使居室的光线充足,温度、溼度适宜;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在言语上,充分利用语言的资讯传递功能,实现心理护理的目的 说话时态度要亲切,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柔和,通过语言表达出对患病学生的关切之情,尽量得到患病学生的信任。接诊时注意对患者要热情真诚,询问病情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从对话和表情中了解患者的情况,消除患病学生的紧张、恐惧、害羞等不良心理,让其尽量完整、全面地讲述发病过程,疾病的诱发原因,便于医生掌握发病过程,了解病情,进行对症治疗。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于妇科疾病羞于启齿,难以开口,有时甚至故意隐瞒某些症状,对疾病的确诊造成不利影响,耽误了治疗。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患病学生的反应,反应有以下几种形式:如语言反应,即通过语言直接向护理人员反映治疗的效果,药物对于身体的作用等;肢体反应,如用药后患者在病床上翻来覆去,这时应关心是否有不适的症状产生。这些症状是否是药物的正常反应,若是正常反应,则应向其耐心解释说明,使之不会产生恐慌心理;若是不正常反应,则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进行必要处理。 进行心理护理时还要注意针对性,高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外地,独自一人来到不熟悉的城市求学,在患病时无亲人陪伴,同时由于高校学生自尊心强,即使患病也不愿开口向身旁的人求助,因此更容易产生孤立无助的感觉;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有迫切康复的愿望,以致对身体的细微变化都变得非常敏感,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有的放矢,通过心理护理让学生感觉到患病时即使孤身在外,没有亲人陪伴也一样有人关心和帮助,不会孤单;同时帮助患病学生了解疾病的产生、发展和痊愈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正确认识治疗必须进行的各个环节,消除其急躁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患病学生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信心,调整好心理状态,使身体处于较好的应激水平,使患病学生能够尽快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增强认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通过护理活动中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更好地为患病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贵英,唐平,程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2-44. [2] 李湘桂.浅谈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J].广西医学,2002,248:1315-1316. [3] 曾晓实.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1,235:1265-1268. [4] 周玉琴.心理应激与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A:67. [5]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家庭心理学论文20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家庭心理学论文2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键词:中学生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只要没有疾病,就算一个健康的人”这个观念一直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以及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少年强则国强。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的分析和调查。据一些数据分析,虽然多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是心理问题也是存在的。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学习障碍、学校恐惧症、厌学现象、考试焦虑。
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攻击行为、退缩行为、撒谎行为。
三是社会适应方面行为问题:比如社交退缩
四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问题、离异家庭问题。
心理问题的出现,通过预防和矫治将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70年代末离婚大潮也开始急剧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国的离婚案件占据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件离婚案件要受理。儿童心理学家李。索说:“离婚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随着我国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也成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严重最复杂的问题。
我担任初中一年级165班班主任,66人的班级有8个离异子女或者在争吵中家庭成长的学生。离异家庭的学生性格普遍内向,不活泼,少言寡语。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也不够严格要求,违反校纪校规,班级班规的概率比普通成长中的孩子要高。家庭不和睦,爱争吵,甚至夫妻分居,闹离婚等等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初中生原本活泼开朗,积极外向,也慢慢的因为家庭的争吵带来闷闷不乐的烦恼,带来消极郁闷的心情。夫妻离婚会给夫妻双方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精神折磨,带来长期难以平复的痛苦。同时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及其广泛和严重的影响。
夫妻离婚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离异家庭子女出现不良性格等问题行为要高于完整家庭子女。
二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有明显的障碍。
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社会性发展显著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
四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的子女。
五是离异家庭子女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危机更普遍更严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危机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较严重较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离异家庭会对其子女造成如此消极的影响呢?
第一、父母离异,父母双方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子女,中国传统观念是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对于离婚说出去是一件不光彩,一件丢脸的事情,受到传统观念的冲击,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使得离婚双方承受巨大的压力,承受巨大的痛苦,产生了自卑感和内疚感。父母离异产生的异常情绪会通过父母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反映出来,使得家庭气氛紧张压抑,长期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不仅承受失去父母之爱的痛苦,而且时刻承受家庭紧张氛围的冲击。因此,父母离异的消极情绪是造成孩子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反应失常等异常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子女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生活。父母离异后,抚养权判给父亲,无形中给子女造成了母亲剥夺环境;抚养权判给母亲,就造成了父亲剥夺环境:由长辈照看的子女就造成了双亲剥夺环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即使,偶尔可以看望子女,也难完全弥补家庭环境的缺失。对子女智力的发展,对子女爱的感化都潜移默化中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第三、离异家庭子女的性格不良性格成分高于普通家庭子女。有些孩子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形成冷漠无情甚至是野蛮不讲道理的性格。有些父母由于婚姻不顺把埋怨发泄到孩子身上,无辜殴打孩子,小事就对孩子大喊大叫,使得孩子常常看大人的脸色行事。而在完整家庭成长的孩子,能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使得孩子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活泼乐观,尊敬老师,热爱父母。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烦恼也愿意和老师和父母一起分享,一起面对。
由于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被更加关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种种缺陷更加严重,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必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力量,调动三方面的力量来强化综合教育力。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美满幸福的家庭,不仅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离异家庭子女的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和同龄伙伴玩耍,广泛交际,丰富子女的精神生活。不要让他们沉浸在失去父母的关爱的悲痛中,对生活对未来心灰意冷。
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以包容的心看待离异家庭子女。对于这部分人群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加强智力培养,对不合群的离异家庭子女加以鼓励和勉励。多开展文体活动来疏导消极情绪的离异家庭子女。让他们在学校活动中,在校园文化的渲染中端正自己的心态,阳光快乐的成长。
无论是离异家庭子女,还是完整家庭子女在成长中潜移默化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有责任有使命给新时代的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应该运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行政执法能力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如行政控制、舆论控制、法律控制等来保护离异家庭子女的基本权益。于此同时,更加应该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注,应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这一人群的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使得这一弱势群体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人格和尊严的保障。只有这样,离异家庭子女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起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经常找离异家庭子女谈话沟通同时向家长反映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心理变化,并且提供教育子女的好建议好方法。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社会给离异家庭子女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好家庭是一所好学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完整的家庭充满了无私和关爱,孕育着包容和力量。这样的好学校需要夫妻双方去经营和维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异家庭子女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又是一个正常的群体。这个群体需要大家的包容和关爱,也同样需要大家的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冷眼相看。
参考文献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雷劈(主编):《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思想学思潮,它主要关注和激发人内心所具有的美德、积极的品质、能力和潜力等方面,为获得幸福的生活提供帮助。
而将这种理论运用于少儿教育中,则是重视个体的发展,提倡加入更多关于快乐、希望等元素,提升少儿的心理素质。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股心理学思潮。
2000年,和Csikszeni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联名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在文章中他们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上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投身到了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中。但是,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过程中,诸多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沿袭了长久以来的消极心理学的方法,重点仍然放在预防和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上,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不能激发儿童内心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儿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要打破传统一贯的方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学校,深入到家庭。
二、正向引导,建立沟通的桥梁
俗话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有了更多的朋友,学校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父母每天早上将孩子交给教师之后,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多少?放学接到孩子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今天考试了吗?考多少分?”或者“今天上课老师表扬你了吗?”这些问题的导向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慢慢形成考好成绩就等于开心的想法。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毕业之后,孩子就会变得迷茫,不知道除了成绩好受表扬会开心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事情是快乐的。所以,作为家长,要试着用正向开放式问题去引导孩子。比方说,家长可以尝试去问孩子:“今天感觉怎么样?说点开心的事情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吧。”
这样的引导首先让孩子得到一个反馈,就是今天在学校有开心的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开心他们也会很开心。所以,当孩子津津有味地给家长描述在学校里的开心事情的时候,也请家长用心去体会孩子的真实感受,给予适当的回应。
三、以身作则,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人类既有的经验开发潜能,最终使人和谐发展。孩子在学校中能够和同学一起愉快学习已经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所以,当孩子回到家中,家长也要努力去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安全,感受到被尊重,不断健全孩子的人格,完善孩子的心理。
当孩子说无聊、没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否就是拿出电脑或者PAD给孩子,让他自己去玩,以求不要影响到自己手头的事情?有时候家长对着孩子使劲吼,甚至打骂孩子,认为他们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太长。可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事实上孩子就是家长行为的一面镜子。
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迷恋的原因不排除游戏的吸引力,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孩子在家太孤独。在学校中,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回到家就没有玩伴了。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比较多,没有玩伴的孩子内心会变得很空虚,极度需要某样东西去填补,这个时候电视、电脑正好乘虚而入。
对孩子来说,有了它们作为伙伴会觉得很开心。所以,要想让孩子少玩电子产品,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一起看书、做游戏,让孩子深深体会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要比与电脑、与游戏在一起的时间更开心、更快乐。这些都需要家长付出爱心,从正面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了解快乐是陪伴,快乐是分享的道理。
四、重信守诺,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关注点不能只停留在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治疗上,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上。如重承诺守信用。孩子是否守信,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信任,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家庭中,家长往往是一言九鼎,决定的事情不容孩子去更改。对于孩子做的决定,他们却能轻易废除。
这样的事情对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没有任何好处。那么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重信守诺的意义?心理学上关于自我决定的研究认为,人类的需求有三个:胜任、归属、自主的需求。
只有当这三个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个体的幸福将具有乐观的前景,个体就会受到内心的激励,从而激发自身的潜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个体。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也许你的孩子是一朵鲜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许你的孩子一生都不会开花,但他却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用心去陪伴孩子,用心去呵护孩子。
心理学是帮助心理有问题的人解决疑虑的学科,要学好心理学专业并非易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学的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喜欢!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一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毽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 教育 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毽球运动在学生中的盛行,大部分小学已经将毽球教学作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学对小学毽球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从促进小学毽球教育出发,对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小学毽球;应用 毽球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毽球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多数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为了能更好地在小学中实施毽球教学,需将心理学应用到毽球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从根本上促进毽球教育的有效实施,并且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毽球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毽球运动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已经被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小学毽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对毽球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毽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毽球教学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游戏,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与毽球教学的初衷同步,但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二是毽球 教学 方法 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优秀的组织形式是毽球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效果的有利保证,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模式,缺乏多样性;三是对毽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如前面所诉,目前大部分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小学毽球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传授基本技术形式,对于本就爱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毽球教学的效果。 二、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体育心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毽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必然与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实际上亦是如此,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对其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那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去?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 毽球教学的实施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无论是毽球方面的教育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共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如何在毽球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保持教学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小学毽球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贪玩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制定。如采用游戏学练法,将毽球基本技巧作为游戏来进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所谓的游戏玩具产生良好的感觉,激发其兴趣;又如采用竞赛学练法,将毽球基本知识与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学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促进毽球教学的实施。 3.消除学生在毽球学习中的胆怯心理 对于毽球的学习,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如由于学习毽球网上进攻需要难度更高的动作,担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会受伤;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和别人相差较大,怕受到老师责怪等等都是学生对其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并且还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为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应对各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耐心指导,时常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能应对自如, 4.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学生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毽球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学在其中的理论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毽球教学,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好的学习动机,才会真正去积极进行学习,因而教师需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 来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应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毽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松生.小学生毽球训练8法[J].体育师友,2007(5) [2]范传加.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教学改革[J].东疆学刊,1988(4) [3]王武.浅析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二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 作文 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作文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们把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主观感受的过程,是需要写作者主观心理为条件的,因此心理学知识在学生们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是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的。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作文教学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心理学;作文教学;观察;真情实感 作文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心理的运动过程,也是令学生头疼、教师费心的一个教学难点。作文课上,学生经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常常是找不到灵感,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好 文章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过程语文学科四个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们把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的感知然后具体的表达出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引导学生们心理和情感的合理表达,来调动学生们写作的热情与灵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写作提供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首先打好腹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成为写作的基本框架,这样学生们写起作文来相对才会顺手。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往往对于需要写作的题目没有什么话可说,就是常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无从下笔,要不就是三言两语的写了,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与学生们缺乏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知密切相关。从常规来看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的作文往往是自己关注过的,这样才能有所思、有所感,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所谓观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事物去感知。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能够看到一点就写。”这事实上说明了日常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既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走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主观动机对于做事情的态度和过程的影响非常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他们往往才会主动去做,喜欢去做,学习的效果才会优化。 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日常学习中有目的去引导学生主动去写作,对于一些 热点 话题和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小作文的练习,通过布置周记来慢慢的使学生们习惯写作,这样学生们内心的畏难心理才能够慢慢的消除。另外,教师要抓住一些重要的写作契机,如每年的 清明 节扫墓、春游、运动会等学生们喜欢参加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前给学生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写作的任务,这样学生们在参加的过程中留心体会和观察,自己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 心得体会 ,写出作文来就方便了许多。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像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永远常新。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心理学认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情和欲望的契机,及时加以引导,教学生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在作文中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地方真实地写出来,能以情动人。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创作创设恰当的情境,也就是提供写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习作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让学生说一说动物的特点;也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动物王国;或者是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这些动物,然后再进行习作。这样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创造力也油然而生。 总之,在 小学作文 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认真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如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现实,以学生为主体,加以科学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进科.立足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深化新课改对策浅探【J】.吉林教育,2011(22) 【2】周健.网络让作文教学从“有限”到“无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3】孙秀萍.抓好作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5) 【4】李翠.谈谈心理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金田(励志),2011(06)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三 《浅谈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心理学主要分析和了解人们内心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人们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行。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就是简单的数字组合,除了数字计算,还是数字计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单一呆板,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以至于放弃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它是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意识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能极大限度地挖掘人们潜意识里的积极思想,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心理学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使人们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小学数学最大的教学缺陷就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高, 学习态度 消极。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二、运用心理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自控能力非常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基本是待在教室中,不太了解外界的信息,教师成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 渠道 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课堂上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好奇、爱玩的特性,开展数字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彻底改观,爱上数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相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能在积极、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在积极的环境下,人们能有效地去完成事情;反之,在消极的环境下,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变得非常低。如在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霸”,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霸”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渣”,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渣”的方向发展,消极对待学习。因此,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有效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给学生营造愉快、乐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三、结语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的存在是为了使人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心理学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因此,把心理学科学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让小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1. 心理学方面的论文2000字 2.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4. 有关心理学的相关论文20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大重要课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会心理学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
[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 方法 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 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 辩论 。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 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 言行举止 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 事迹 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 相关报道 ,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 句子 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__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 文章 ,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反思 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 日记 ”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 故事 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网络舆论管理需“疏”、“堵”并重
“由于因特网确实开阔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空间,政治、经济的权利组织针对因特网实行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硬性控制转向以软性的对话关系、对策关系为主,如同我们说话中有语法的无形控制,但大多没有感觉到一样。”如果从社会控制理论来看,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一种“软控制”,但是强调舆论引导并不意味着对“硬控制”的漠视。“硬控制”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并辅以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内容上的管理,突出表现为“堵”。“堵”作为一种强力手段,对网络信息散乱、负面倾向等不健康状况的及时清理、规范会有明显效果,如:对一些恶意散布西化言论、攻击我政治体制、蓄意蛊惑人心的所谓“自由民主”、“思想启蒙”等具有颠覆性、破坏性的网站进行封杀;对一些恐怖、黄色、反动、人身攻击等有害言论予以删除或取消访问资格。这些“硬控制”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占领新阵地、掌控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扶持性作用。但从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应逐步调整“堵”与“疏”的比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手段,不失为一种理性、科学的选择。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析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正比》
【摘 要】文章通过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排名分析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金钱财富和幸福并非正比例关系,并探讨其原因。
【关键词】金钱;幸福;适应;社会比较
金钱可以买来幸福吗?俗话说,金钱买不到幸福。但是如果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收入高一点,更富有一点,会不会觉得比现在更幸福更快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比如,根据《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2012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公众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被认为是收入(“涨工资”),健康和婚姻尚位居其次。我们默认为,财富和幸福至少是正比例关系,更富有的人理应更加幸福,收入的提高可以让个人更幸福。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
1.财富多寡国家地区排名及幸福指数排名情况分析。联合国近日在不丹举行幸福指数讨论大会,并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 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丹麦、芬兰、挪威和荷兰这四国人均收入排进全球前15位的国家包揽了幸福榜的前四位,但是,财富的多寡也并非是国民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美国仅排在第11名。最不幸福的国家主要是那些战火纷飞的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比如多哥、贝宁、中非共和国和塞拉利昂。“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显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并非北上广,而是拉萨太原合肥;“2011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显示,群众幸福感的总体评价得分上,经济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低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
2.经济发展情况及幸福指数增长相关情况。我国的GDP1990年增长率为,1991至2009年期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以上(具体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10”计算)。然而根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的3次调查,中国人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到2001年却下降到。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中国人的幸福感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事实显示,民众的幸福感指数并非和经济发达的程度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些相对而言更有钱的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幸福感更高。幸福感和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原因分析
1.适应水平现象。人们的成功与失败,满意与不满的情感都是相对于先前的状态而言的。如果我们目前的成就降到我们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我们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如果成绩超过了先前的水平,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如果我们不断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将很快适应成功。达到我们所渴望的目标所体验到的狂喜的消散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从前可以使我们感觉良好的事件现在变成了中性事件,而从前我们感受到的中性事件现在很可能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失落感。这就是人类的适应能力。以手机为例,1987年,中国大陆才有了第一个大哥大用户,仅仅25年后,中国人使用手机的普及率达到,大家开始把手机、钥匙和钱包称作“随身三件宝”,并且超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在手机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人们可以体验到使用手机随时联系到远方的亲人、重要的商业伙伴、朋友的幸福感,但随着手机日益普及,随时联系到他人成为了很平常的事情,人们已经适应了使用手机,这时就不能再体验到幸福的感觉;而一旦某日手机没电,一时联系不到他人反而感受到一种不满和失落感。其他一些让我们生活更舒适的东西,如空调、宽带、汽车等,也都是如此。适应水平现象导致物质条件的提高不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2.社会比较倾向。我们大部分的生活是以社会比较为中心的,我们感觉好或者不好依赖于我们和谁相比较。如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最优秀的,这并非是因为其本人在智力或学习能力上下降了,而是因为比较对象发生了变化。当一个 篮球 明星以年薪3000万签约时,他年薪2500万的队友有可能会感觉不满。当我们为家里购置了新的房子、车子,却发现邻居换了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快乐和幸福,而是不满。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向上社会比较,这种比较带来的不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相对剥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1990~2009年间会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前几年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日益适应物质条件较好的生活(社会适应),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贫富差距凸显;我们在收入增加后,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占据我们意识的是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相对剥夺),我们的物质欲望不断上升而自己却越来越不满意,因此没有幸福的感觉。
三、结论
金钱财富与幸福感有相关关系,但是并非一直呈现正比例关系。由于人具有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比较倾向,金钱财富的增加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1]David .社会心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邓海建.“涨工资最幸福”指向着民生改善[N/OL].
[3]宣华华.随身三件宝.[N/OL].2013-03-04.
[4]调查:你是否离不开手机?[DB/OL].2013-03-04.
[5]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年前快乐[N/OL].
[6]广东首度发布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总体“比较幸福”[N/OL].
[7]联合国公布幸福指数报告 丹麦民众全球最幸福[N/OL].
[8]我国手机普及率超全球水平 质量反降需强化监管[N/OL].
[9]中国城市幸福大排名:拉萨居首 年入10万是门槛[N/OL].
[10]中国统计年鉴2010[EB/OL].2013-03-02.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体育与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摘要】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方法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竞争的加剧,冲击着当代青少年学生,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急剧上升,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的“目标”定为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其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新课程中间新加入的重点,而我觉的心理健康领域应该是重中之重,体育教学以其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有一定难度、险度项目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敏、顽强的性格;耐力练习会增强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测验、考试激发了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集体项目的比赛强化了团结协作、集体荣誉的团队意识。体育课上“炼其身,修其志”正是体育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生动写照。可见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受不得委屈和挫折;
(三)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四)缺少意志、毅力,遇困难茫然失措;
(五)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六)害怕失败等。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学习负担过重;
(二)环境的不适应;
(三)人际关系紧张;
(四)压抑和自卑;
(五)逆反心理;
(六)挫折和对抗挫折敏感;
其次还有高中学生趋于成熟的性心理问题等。
三、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二)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三)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消除紧张,恢复体力;
(四)加强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五)体育教学能提高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六)体育运动中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
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几种方法:
(一)、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增强自我认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不足在什么地方,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提高运动成绩,体会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
(二)、教师应多制造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加强了解的机会。使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在不自觉中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通过体育运动调节情绪。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当学生学习压力大或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去;
(四)、在体育课上教师应注意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体育运动正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精力充沛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启发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的运动,活动中需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而,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体良好的品德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体育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紧密联系。由于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心理现象,如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因此,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体育课引导学生形成良的心理健康,打破传统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法并举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积极鼓励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刺激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人施教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
参考文献
[1]《青年心理健康教程》刘建营、刘晓明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体育心理学》马展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体育与健康》 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体育与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小学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因素,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 是目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体育课是实践类课程,学生通过情景变化来表现出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情节表现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显示他们的个性特征。不论这种角色是小学低年级游戏“老鹰捉小鸡”中的老鹰、母鸡、小鸡,还是中年级“老狼、老狼几点了”中的老狼、小羊。这种角色变化就是未来生活的演习,更是在体育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机,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挖掘教材,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因素,例如基本 体操 、队列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的意识等;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广阔天地,它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深对同伴的情感,增强交往与合作。例如教学“各种方式的起跑”时,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以《老鹰和小鸡》的 故事 导入课堂,让学生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发生的问题,使学生亲身加入到故事情景中,参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扮演好老鹰、小鸡、母鸡的角色。通过游戏,强调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同心协力,力争第一,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再如参与“我是木头人”游戏让学生目视前方、一动不动,坚持1分钟训练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雅俗的 学习态度 ,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悉心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与信任之情。教师首先要增强民主宽松的意识,允许学生就教学内容和 教学 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应尽可能地争取学生的认同后再执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放开胆子敢表真情,敢吐真言。因此,开学初一般我会采用师生商量式制定学期教学活动:如“我们都喜欢体育课,新学期我们对体育课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希望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本领。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体育课变得更加充实、更有趣好不好?”这种信任学生的方式,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说出心中的话,使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求。 2、教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发展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都同老师的评价方式有关。评价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老师的权利,说出一句话,递出一个眼神,做出一个动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这之前,也应该想一想这些可能引发的后果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全面观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同时注意评价的发展性。 (1)教师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通常是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兴奋和沉闷的调和剂。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尤其在学生完成某一个动作时,教师应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比如“动作完成的很规范!”、“你是怎样做到的,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从你掌握动作的情况,我确信你认真听课了!”“动作做得非常完美!”、“你是一个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你的想法很独特充满创意!”等等;如果学生动作不正确或不够好时,教师不能责备,讽刺学生,而是以表扬的形式表达批评的意见:“动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继续努力!”、“再努力一下更漂亮了!”、“不信再试试”、“简单的事情要重复着做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继续加油!”等,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认真地把动作做好。而等到他把动作一旦学会,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教师体态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也可以运用体态语言。如在学生学练过程中给予赞许的目光、理解的表情,对学生点点头、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给予肯定的暗示,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所以,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从引导入手,要尽量给他们创造和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增添勇气、增强信心,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者:白俊英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河镇第一小学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一、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要想学好习,先学会做人。学生在小学期间的心理教育非常重要,这期间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而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老师都不是特别重视,甚至经常霸占体育课,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体育课相对于 文化 课来说比较放松,这个时期,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但是总有一些时候,文化课的老师都有抢课现象,抢来的体育课用来复习或者讲题。这对学生的心理是有消极影响的,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体育课也应该被重视,利用体育课轻松的氛围,在边授课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工程。可能一开始的点点滴滴对于教育本身没有特别急切的突破,可也就是这点点滴滴的累积,对于以后的影响是巨大的[1]。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可能平时偶尔的只言半句并不能一下子抓住他们的心理,但是长此以往,总是有效果的,水滴石穿的功效是日积月累才能看得见的,需要时间来见证。 (二)用心教育 很多学生和老师的代沟都取决于老师。大部分的教育者,在面对学生时,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很难从心理上真正的被学生接受。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对学生而言,都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一个教师,只有从心底真正的被学生接受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不是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掺杂在体育中,就更容易了,因为体育课堂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值得欢喜的课堂。这个时候,再采取适当的方式,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信任感 当前教育中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空谈式。很多教育者摆出高姿态后,往往只会讲大道理给学生听。恰恰这种方式是最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很多学生面对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做到的只是口服心不服。这个时候作为教育者,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和学生建立一种信任感,放低姿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谈,实时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获取学生的信任。只有在信任感十足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进行心理教育[2]。 二、体育不仅仅是运动 大部分小学体育课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做一些基本的 体育运动 ,如跑步,然后就自由活动了。从根本上只运动到了身体,不能达到心理素质的培养,实实在在的浪费了体育课。体育课中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可以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多和学生一些互动,多做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游戏,多培养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重复运动。比如多一些比赛,赛跑, 跳远 , 铅球 ,这些都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比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期间可以跟学生宣传一些体育精神,比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种的基本体育精神。多做一些游戏,游戏这种形式更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小游戏,更能使学生沉醉其中。比如螃蟹赛跑这个游戏,两个学生背对背夹住一个 篮球 ,开始后用侧身跑的方法前进,中途不能用手扶球,看哪组先到终点。这个游戏不仅互动性较强,要求的默契度也很高。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伙伴的重要性,从而在不费唇舌的情况下,就达到了心理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也能在无形中,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三、带有特色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平时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细节行为,学生会跟着去模仿[3]。推出自己的特色教学,让学生带着好奇学到知识,同时也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体育课跑步,体育老师还是亲力亲为,带领学生一起跑步,这样一定可以增加师生间的心灵共鸣。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本是孟子在《尽心章句下》中的一句话,但是用在当前教育中,却是极好的。书本毕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载体,不能针对各种小细节小问题时,都有应对的方法。面对各类问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毕竟小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可以这么说,要想从根本上真正的给学生教好体育,就必须教育好学生的心理。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取决于教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想要给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关爱。这种方式下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任何教育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作者:李俊秀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晓娟.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体育时空,2014(24):154-154. [2]乔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145-145. [3]傅云,郭晓琴.如何在小学阳光体育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内容[J].科教导刊,2015(2):162-163.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三: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体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学科,但是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的心理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了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教育局鼓励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的发展是以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而心理素质作为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精神面貌、性格形成、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标准。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随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带给学生自信。体育活动能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因此利用体育教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通常都是以老师为模仿对象,并且以老师作为心中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重点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影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 2.创设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帮助教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营造能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情境或氛围,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首先是要注重体育教学环境的安全卫生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体和发育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教师采用轻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积极的学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3.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是很关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更加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真正的需求为课堂目标,以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和教学效果。 4.设计合理有效的场地和器材。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是小学生的一个年龄特点。小学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这样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前,必须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保证课程能安全、顺利的完成。体育器材的摆要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美观性等。这样学生在上课期间不仅能集中注意力,还能使学生体验到美的享受,从而学生的心理逐渐舒畅、愉快。 5.挖掘小学体育教材之外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课堂,将学生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或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能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体验体育课的情趣。将各色各类的体育活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运用多种感官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消除学生紧张畏难的情绪,促进学生能身心健康的发展。 6.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活动不仅仅是针对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日常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无论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还是心理健康的学生都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方式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的引导学生排解各方面的压力和烦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全面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能促进体育在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教学工作,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品质,保证身心能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 作者:魏晓琴 单位:上海市金山区兴塔小学 参考文献: [1]黄芙蓉.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园,2013,17:161. [2]乔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4,06:145. [3]曹占军.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74-75.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小学心理健康课内容定位
如今学生的心理教育越老越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被融入到了课程表当中,作为心理教育启蒙的小学更应当首当其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所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度过就可以了。心理游戏一般都是由团队完成,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团结力量和心理素质。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设计
1.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挖掘学生们的潜能,这种潜能除了在学习上的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是开发小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以长远发展性的视野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会使心理教育课变得有意义,引导小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并为未来全面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2.以符合学生发展特点为原则明确教学物件
小学是学生们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过程,也是从儿童期走向青少年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之所以格外关键,也是因为走向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时,学习压力也接踵而至,以及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严重叛逆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但是应以整体中得个体作为培养物件,有针对性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展全面性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模式。
3.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都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首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为基础而定,以确保心理教育课真正的起到心理教育的意义。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可以通过各种新鲜的事物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创新等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稍微加深心理教育的内容,例如教育学生如何面临学习压力,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进取态度。通过小学的心理健康启蒙教育,相信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名品格健全、善于学习、性格积极、团结自爱的人。
4.教学方法多样化
1榜样引导法树立一个榜样在小学教育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学习榜样还是道德标兵,榜样引导法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适用。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们对榜样进行观察和模仿等行为,对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强化。学校可以通过挑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树立出来,也可以通过带学生到各处参观访问亲身体会,当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讯等方式将故事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进行思考、学习和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主动寻找学习的榜样。
2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各色人物来将故事进行情景表演,这种角色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剧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的切身感受,从而达到对某种行为方式和态度的思考与改变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型别。
3价值观辨析法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我们可以安排我们的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求的教育目标。
5.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来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张人性化、多重性的评价,在这里我们需要重视全程参与并且在最终实现效果的体验。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能力;在这里我们要求我们实现对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实现自我的管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6.完整的教学过程
在我们这个研究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导人课程;情感体验,展开课程;总结深化,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影、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这就能很好地完成我们对于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实现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
一、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学工作做铺垫,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的支撑下,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发展进步的基石和保障。
二、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定期举办一些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心理健康讲座中,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到现场进行讲座,将通俗易懂的道理与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引导小学生的生动事例相结合,让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简单的、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难题,如何与人交流相处等,让小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能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了解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生动性,要多结合相关故事、事例,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由于讲座的枯燥、难懂造成学生的反感。
2.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小学管理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教师最可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最可能发现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教师对于班级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观察,对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应当做到这几点:
1及时发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在必要的时候和学生家长交流,告知家长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在平时的生活和授课过程中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相处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产生自信心,通过健康、积极的环境影响,让学生的心理逐渐回到正轨。
3.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应当制订一套详尽、科学的计划,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流程、参与人员、意外情况处理等,并为心理健康教育制订阶段性的目标,如此,方能有效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空洞化的情况发生。另外,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相关的小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生人数、经费、课程安排等,灵活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冲突的前提下,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制订和严格实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率。
三、结语
当前小学管理中,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我国小学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未来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小学管理者和小学教师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
心理学是帮助心理有问题的人解决疑虑的学科,要学好心理学专业并非易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学的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喜欢!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一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毽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 教育 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毽球运动在学生中的盛行,大部分小学已经将毽球教学作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学对小学毽球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从促进小学毽球教育出发,对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小学毽球;应用 毽球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毽球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多数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为了能更好地在小学中实施毽球教学,需将心理学应用到毽球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从根本上促进毽球教育的有效实施,并且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毽球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毽球运动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已经被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小学毽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对毽球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毽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毽球教学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游戏,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与毽球教学的初衷同步,但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二是毽球 教学 方法 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优秀的组织形式是毽球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效果的有利保证,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模式,缺乏多样性;三是对毽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如前面所诉,目前大部分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小学毽球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传授基本技术形式,对于本就爱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毽球教学的效果。 二、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体育心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毽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必然与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实际上亦是如此,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对其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那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去?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 毽球教学的实施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无论是毽球方面的教育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共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如何在毽球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保持教学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小学毽球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贪玩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制定。如采用游戏学练法,将毽球基本技巧作为游戏来进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所谓的游戏玩具产生良好的感觉,激发其兴趣;又如采用竞赛学练法,将毽球基本知识与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学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促进毽球教学的实施。 3.消除学生在毽球学习中的胆怯心理 对于毽球的学习,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如由于学习毽球网上进攻需要难度更高的动作,担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会受伤;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和别人相差较大,怕受到老师责怪等等都是学生对其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并且还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为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应对各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耐心指导,时常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能应对自如, 4.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学生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毽球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学在其中的理论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毽球教学,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好的学习动机,才会真正去积极进行学习,因而教师需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 来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应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毽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松生.小学生毽球训练8法[J].体育师友,2007(5) [2]范传加.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教学改革[J].东疆学刊,1988(4) [3]王武.浅析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二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 作文 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作文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们把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主观感受的过程,是需要写作者主观心理为条件的,因此心理学知识在学生们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是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的。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作文教学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心理学;作文教学;观察;真情实感 作文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心理的运动过程,也是令学生头疼、教师费心的一个教学难点。作文课上,学生经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常常是找不到灵感,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好 文章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过程语文学科四个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们把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的感知然后具体的表达出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引导学生们心理和情感的合理表达,来调动学生们写作的热情与灵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写作提供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首先打好腹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成为写作的基本框架,这样学生们写起作文来相对才会顺手。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往往对于需要写作的题目没有什么话可说,就是常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无从下笔,要不就是三言两语的写了,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与学生们缺乏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知密切相关。从常规来看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的作文往往是自己关注过的,这样才能有所思、有所感,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所谓观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事物去感知。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能够看到一点就写。”这事实上说明了日常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既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走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主观动机对于做事情的态度和过程的影响非常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他们往往才会主动去做,喜欢去做,学习的效果才会优化。 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日常学习中有目的去引导学生主动去写作,对于一些 热点 话题和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小作文的练习,通过布置周记来慢慢的使学生们习惯写作,这样学生们内心的畏难心理才能够慢慢的消除。另外,教师要抓住一些重要的写作契机,如每年的 清明 节扫墓、春游、运动会等学生们喜欢参加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前给学生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写作的任务,这样学生们在参加的过程中留心体会和观察,自己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 心得体会 ,写出作文来就方便了许多。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像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永远常新。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心理学认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情和欲望的契机,及时加以引导,教学生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在作文中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地方真实地写出来,能以情动人。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创作创设恰当的情境,也就是提供写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习作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让学生说一说动物的特点;也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动物王国;或者是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这些动物,然后再进行习作。这样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创造力也油然而生。 总之,在 小学作文 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认真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如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现实,以学生为主体,加以科学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进科.立足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深化新课改对策浅探【J】.吉林教育,2011(22) 【2】周健.网络让作文教学从“有限”到“无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3】孙秀萍.抓好作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5) 【4】李翠.谈谈心理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金田(励志),2011(06)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三 《浅谈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心理学主要分析和了解人们内心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人们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行。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就是简单的数字组合,除了数字计算,还是数字计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单一呆板,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以至于放弃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它是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意识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能极大限度地挖掘人们潜意识里的积极思想,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心理学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使人们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小学数学最大的教学缺陷就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高, 学习态度 消极。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二、运用心理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自控能力非常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基本是待在教室中,不太了解外界的信息,教师成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 渠道 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课堂上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好奇、爱玩的特性,开展数字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彻底改观,爱上数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相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能在积极、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在积极的环境下,人们能有效地去完成事情;反之,在消极的环境下,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变得非常低。如在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霸”,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霸”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渣”,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渣”的方向发展,消极对待学习。因此,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有效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给学生营造愉快、乐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三、结语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的存在是为了使人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心理学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因此,把心理学科学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让小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1. 心理学方面的论文2000字 2.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4. 有关心理学的相关论文20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家庭心理学论文20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家庭心理学论文2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键词:中学生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只要没有疾病,就算一个健康的人”这个观念一直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以及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少年强则国强。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的分析和调查。据一些数据分析,虽然多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是心理问题也是存在的。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学习障碍、学校恐惧症、厌学现象、考试焦虑。
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攻击行为、退缩行为、撒谎行为。
三是社会适应方面行为问题:比如社交退缩
四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问题、离异家庭问题。
心理问题的出现,通过预防和矫治将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70年代末离婚大潮也开始急剧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国的离婚案件占据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件离婚案件要受理。儿童心理学家李。索说:“离婚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随着我国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也成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严重最复杂的问题。
我担任初中一年级165班班主任,66人的班级有8个离异子女或者在争吵中家庭成长的学生。离异家庭的学生性格普遍内向,不活泼,少言寡语。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也不够严格要求,违反校纪校规,班级班规的概率比普通成长中的孩子要高。家庭不和睦,爱争吵,甚至夫妻分居,闹离婚等等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初中生原本活泼开朗,积极外向,也慢慢的因为家庭的争吵带来闷闷不乐的烦恼,带来消极郁闷的心情。夫妻离婚会给夫妻双方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精神折磨,带来长期难以平复的痛苦。同时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及其广泛和严重的影响。
夫妻离婚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离异家庭子女出现不良性格等问题行为要高于完整家庭子女。
二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有明显的障碍。
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社会性发展显著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
四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的子女。
五是离异家庭子女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危机更普遍更严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危机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较严重较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离异家庭会对其子女造成如此消极的影响呢?
第一、父母离异,父母双方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子女,中国传统观念是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对于离婚说出去是一件不光彩,一件丢脸的事情,受到传统观念的冲击,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使得离婚双方承受巨大的压力,承受巨大的痛苦,产生了自卑感和内疚感。父母离异产生的异常情绪会通过父母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反映出来,使得家庭气氛紧张压抑,长期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不仅承受失去父母之爱的痛苦,而且时刻承受家庭紧张氛围的冲击。因此,父母离异的消极情绪是造成孩子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反应失常等异常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子女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生活。父母离异后,抚养权判给父亲,无形中给子女造成了母亲剥夺环境;抚养权判给母亲,就造成了父亲剥夺环境:由长辈照看的子女就造成了双亲剥夺环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即使,偶尔可以看望子女,也难完全弥补家庭环境的缺失。对子女智力的发展,对子女爱的感化都潜移默化中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第三、离异家庭子女的性格不良性格成分高于普通家庭子女。有些孩子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形成冷漠无情甚至是野蛮不讲道理的性格。有些父母由于婚姻不顺把埋怨发泄到孩子身上,无辜殴打孩子,小事就对孩子大喊大叫,使得孩子常常看大人的脸色行事。而在完整家庭成长的孩子,能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使得孩子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活泼乐观,尊敬老师,热爱父母。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烦恼也愿意和老师和父母一起分享,一起面对。
由于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被更加关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种种缺陷更加严重,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必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力量,调动三方面的力量来强化综合教育力。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美满幸福的家庭,不仅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离异家庭子女的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和同龄伙伴玩耍,广泛交际,丰富子女的精神生活。不要让他们沉浸在失去父母的关爱的悲痛中,对生活对未来心灰意冷。
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以包容的心看待离异家庭子女。对于这部分人群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加强智力培养,对不合群的离异家庭子女加以鼓励和勉励。多开展文体活动来疏导消极情绪的离异家庭子女。让他们在学校活动中,在校园文化的渲染中端正自己的心态,阳光快乐的成长。
无论是离异家庭子女,还是完整家庭子女在成长中潜移默化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有责任有使命给新时代的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应该运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行政执法能力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如行政控制、舆论控制、法律控制等来保护离异家庭子女的基本权益。于此同时,更加应该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注,应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这一人群的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使得这一弱势群体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人格和尊严的保障。只有这样,离异家庭子女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起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经常找离异家庭子女谈话沟通同时向家长反映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心理变化,并且提供教育子女的好建议好方法。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社会给离异家庭子女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好家庭是一所好学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完整的家庭充满了无私和关爱,孕育着包容和力量。这样的好学校需要夫妻双方去经营和维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异家庭子女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又是一个正常的群体。这个群体需要大家的包容和关爱,也同样需要大家的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冷眼相看。
参考文献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雷劈(主编):《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思想学思潮,它主要关注和激发人内心所具有的美德、积极的品质、能力和潜力等方面,为获得幸福的生活提供帮助。
而将这种理论运用于少儿教育中,则是重视个体的发展,提倡加入更多关于快乐、希望等元素,提升少儿的心理素质。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股心理学思潮。
2000年,和Csikszeni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联名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在文章中他们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上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投身到了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中。但是,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过程中,诸多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沿袭了长久以来的消极心理学的方法,重点仍然放在预防和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上,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不能激发儿童内心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儿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要打破传统一贯的方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学校,深入到家庭。
二、正向引导,建立沟通的桥梁
俗话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有了更多的朋友,学校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父母每天早上将孩子交给教师之后,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多少?放学接到孩子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今天考试了吗?考多少分?”或者“今天上课老师表扬你了吗?”这些问题的导向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慢慢形成考好成绩就等于开心的想法。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毕业之后,孩子就会变得迷茫,不知道除了成绩好受表扬会开心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事情是快乐的。所以,作为家长,要试着用正向开放式问题去引导孩子。比方说,家长可以尝试去问孩子:“今天感觉怎么样?说点开心的事情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吧。”
这样的引导首先让孩子得到一个反馈,就是今天在学校有开心的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开心他们也会很开心。所以,当孩子津津有味地给家长描述在学校里的开心事情的时候,也请家长用心去体会孩子的真实感受,给予适当的回应。
三、以身作则,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人类既有的经验开发潜能,最终使人和谐发展。孩子在学校中能够和同学一起愉快学习已经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所以,当孩子回到家中,家长也要努力去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安全,感受到被尊重,不断健全孩子的人格,完善孩子的心理。
当孩子说无聊、没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否就是拿出电脑或者PAD给孩子,让他自己去玩,以求不要影响到自己手头的事情?有时候家长对着孩子使劲吼,甚至打骂孩子,认为他们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太长。可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事实上孩子就是家长行为的一面镜子。
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迷恋的原因不排除游戏的吸引力,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孩子在家太孤独。在学校中,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回到家就没有玩伴了。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比较多,没有玩伴的孩子内心会变得很空虚,极度需要某样东西去填补,这个时候电视、电脑正好乘虚而入。
对孩子来说,有了它们作为伙伴会觉得很开心。所以,要想让孩子少玩电子产品,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一起看书、做游戏,让孩子深深体会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要比与电脑、与游戏在一起的时间更开心、更快乐。这些都需要家长付出爱心,从正面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了解快乐是陪伴,快乐是分享的道理。
四、重信守诺,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关注点不能只停留在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治疗上,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上。如重承诺守信用。孩子是否守信,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信任,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家庭中,家长往往是一言九鼎,决定的事情不容孩子去更改。对于孩子做的决定,他们却能轻易废除。
这样的事情对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没有任何好处。那么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重信守诺的意义?心理学上关于自我决定的研究认为,人类的需求有三个:胜任、归属、自主的需求。
只有当这三个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个体的幸福将具有乐观的前景,个体就会受到内心的激励,从而激发自身的潜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个体。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也许你的孩子是一朵鲜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许你的孩子一生都不会开花,但他却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用心去陪伴孩子,用心去呵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