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鱼类烂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鱼类烂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鱼类烂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添加胆汁酸600-800g,连续五天拌料投喂。五天后可见鱼体明显好转,死亡逐渐减少。当草鱼发生细菌性烂鳃疾病时,会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胆汁酸通过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肝脏乃至鱼体的危害。另外,胆汁酸在代谢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大肠段,胆汁酸可以有效的控制肠道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常在菌的增殖。另外,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呼吸道常见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拌料内服一些药物,一般三天就可以了。

引发鱼类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蚤引起的各种鳃病。 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2.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此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霉菌丝。3.由寄生虫引起的鳃病①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和骚扰,使鱼的鳃部产生大量的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因此浮头时间较长,严重时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漂浮水面。②粘孢子虫引起的鳃病一般在鳃的表皮组织里有许多白色的点状或块状胞囊,肉眼容易看到。③指环虫引起的鳃病显著浮肿,鳃盖微张开,粘液增多,鳃丝呈暗灰色,镜检可见长形虫体蠕动。④中华蚤引起的鳃病,鳃丝末端肿大发白,寄生许多虫体,并挂有蛆状虫体,故有“鳃蛆病”之称。 1.细菌及真菌性烂鳃病的防治①富氯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重症隔日再用一次。②同时配合用鱼复宁、大蒜素、鱼血停按的比例拌饲投喂3~6天。2.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的防治①用强效杀虫灵或菌虫杀手泼洒,其浓度为。②内服渔经虫克,连喂2次。每百斤饲料配药200克。③用复方增效敌百虫每亩150克泼洒。

鲤鱼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养殖种类之一,前几年成鱼价格始终在养殖成本边缘徘徊,但自今年以来,价格开始企稳向好。鲤鱼今年上半年的出塘价格同比上涨,达到了近年高位,由于价格高,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但随着激烈竞争的加剧,鲤鱼饲料的营养水平也随之提高,特别是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上升明显,这势必会造成肝脏负担的加重,另外,养殖户还面临着鲤鱼急性鳃出血等疾病导致的鲤鱼大面积死亡的问题,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这两个问题是当下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1、饲料脂肪水平不断提高 适当增加饲料油脂的使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养殖鲤鱼配合饲料脂肪水平在8-9%,而前些年只是5-6%,可以看出饲料中油脂的添加水平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随着饲料中油脂添加水平的提高,鲤鱼的肝体比有上升的现象,这表明随着饲料油脂水平的提高,肝脏中脂肪的积累也随之提高。脂肪具有构成细胞膜、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协助脂溶性物质吸收等多方面的功能,是鲤鱼饲料中不可或缺的养分之一。另一方面,生产实践中也发现,油脂的使用不当会引发养殖鲤鱼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紊乱、抗应激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2、急性烂鳃病 鲤鱼急性烂鳃病(俗称疱疹病毒病)是近几年北方地区养殖鲤鱼的多发病,一般发病初期死亡率不高,但是一旦经过药物刺激、水质变化、天气变化,都会导致鲤鱼死亡数量出现大幅度上升,甚至“全军覆灭”。该病主要在高产精养池塘,发病鱼开始在池边慢游,第二天可见有死亡。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鳃部发紫,眼眶有凹陷,肝脏嗜血,胆囊肿大,肠道充血无食,从发病到大批死亡仅需一周时间,如不及时对症用药,后果相当严重。 池塘老化、水质恶化、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的投饲管理是引起鲤鱼急性烂鳃病的原因。在防治该疾病时,养殖户都采用水质消毒、内服药物等防治方法,而内服药物大多采用投喂添加有抗生素和保肝护胆的药饵料。 随着申报国家新饲料添加剂的成功,胆汁酸在防治鱼类各种肝胆疾病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针对在鲤鱼养殖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胆汁酸不仅可以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而且还对解决急性烂鳃病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胆汁酸可以预防脂肪肝,这主要是因为胆汁酸可以参与脂肪代谢,降低肝脏中脂肪的含量,从而避免脂肪肝的发生。另外,胆汁酸促进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加速肝脏中的脂肪向各组织的转运,从而防治鱼类脂肪性肝病。在军曹鱼上的研究表明,肝脏脂肪质量分数和肝体比随着饲料胆汁酸添加量的上升而降低,这就说明了胆汁酸降低了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减少了脂肪肝发生的可能性。 已有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显著降低鲤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这表明胆汁酸修复了肝脏损伤。当水产动物发生细菌性疾病时,会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胆汁酸通过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肝脏乃至整个鱼体的危害。

鱼类烂鳃病研究论文

添加胆汁酸600-800g,连续五天拌料投喂。五天后可见鱼体明显好转,死亡逐渐减少。当草鱼发生细菌性烂鳃疾病时,会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胆汁酸通过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肝脏乃至鱼体的危害。另外,胆汁酸在代谢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大肠段,胆汁酸可以有效的控制肠道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常在菌的增殖。另外,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呼吸道常见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鳃丝局部溃烂,严重者鳃盖内外面充血、发炎,眼珠变白,角膜脱落。

防治措施①发病后及时用杀灭海因或塘毒清对池水进行消毒,必要时可连用2天。②用菌毒杀星按1%添加量拌饵投喂,3~6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可连用2个疗程。

金鱼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说金鱼在众多人的心目中是比较皮实的观赏鱼品种,要养活也不困难,但是要养好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如果自己心爱的金鱼患上了疾病,往往会方寸大乱、束手无策。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饲养经历,并结合近几年来在网上的一些诊症经验,就家养金鱼的疾病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尽管会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但是希望能够以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给广大的金鱼爱好者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一、 鱼嘴覆盖白膜除非你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换水,水质已经到了严重恶化的地步,否则的话,金鱼几乎不会感染此类疾病。即使感染,也是以小鱼居多,很少看到有被感染的大鱼个体出现。不过话说回来,金鱼一旦被这种疾病感染的话,病情的发展是非常迅速、非常可怕的,受感染部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从鱼嘴开始一直蔓延到头顶甚至躯干等部位,从被感染之日起,在短短的数天时间之内就能使病鱼死亡。这种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因为被感染的病鱼的嘴部关节通常都会出现活动失灵的情况,并且病鱼会一直张开嘴巴并贴近水面浮游,以至于无法吞食任何食物,所以,这将会为治疗工作带来困难。但有资料显示引起此类疾病的细菌喜欢生活在碱性环境当中,所以,如果让金鱼生活在酸性环境之中的话,或许会有一点点的帮助。而在治疗方面,建议采取浓度为3%的盐水进行短时间的药浴治疗,之后再配合黄粉(呋喃西林)的使用,会有一定的疗效。假如能够使用一些强氧化剂,比如强氯精、聚维酮碘等一类的药物,疗效会更好。不过还有一点是必须要加以说明的:因为这种疾病的发展非常迅速,从被感染之日开始,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夺走一条鱼的生命,所以,治疗工作必须尽早进行,假如让病情发展到了晚期,甚至是中期的话,那将会为治疗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二、头肉类金鱼的肉瘤白点问题我个人认为,头肉类金鱼的肉瘤出现白点问题,主要是因为金鱼的体表分泌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粘液在肉瘤的缝隙当中潴积而成的,在水质恶化及低温季节尤为常见,有时候,如果水中存在大量微小的悬浮颗粒物,而且这些东西一旦落在金鱼的头瘤缝隙当中的话,就会刺激粘液的分泌造成此类现象的发生。如果肉瘤上仅有少量的白点存在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危及金鱼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在治疗方面主要根据以下三种情况分别进行:(1)鱼缸当中只有极个别的金鱼个体头部肉瘤之内出现少量的白点时,可不予理会,或者只作少量换水、清洗过滤槽等日常维护工作即可,冬季白点除外(2)鱼缸当中只有极个别的金鱼个体头部肉瘤内出现大量的白点,此种情况多见于异地新鱼的引入,主要原因是对引进地的水质环境不适应所致。但也有可能是鱼缸当中水质恶化所引起的,体质虚弱者头瘤首先出现白点。因为此时的金鱼头部肉瘤存在有大量的白点,所以,作为饲养者的我们,应该在发现情况之后的第一时间,立即进行换水工作!同时,必须密切留意鱼的状态,并且要观察白点附近的肉瘤是否存在出现血丝、充血、出血或腐烂的情况。假如肉瘤上的白点附近真的存在血丝或充血的情况,我们可以像挤青春痘一样把白点挤出来,此时,你就可以发现原本只存在于肉瘤表面的白点,其实是像脓液一样深入肉瘤的缝隙之内的,所以,你必须确保所有的脓液都被挤掉!然后才可以把鱼放回鱼缸当中进行调养。当然,为了避免伤口的感染,你也可以在水中施放一点药物进行预防,或者在挤干净脓液之后,用棉签把伤口附近的水擦干,再用红药水(汞溴红溶液,也就是我们平常处理伤口使用的红药水,一般药店都有出售)涂抹伤口,稍等片刻之后,即可把鱼放回鱼缸当中进行静养。如果肉瘤已经开始腐烂了,你必须先用棉签把腐烂的肌肉组织都剔除掉。记住,千万不能心软,一定要把腐烂的肌肉组织全部都剔除干净!然后再用红药水涂抹,也可以在剔除烂肉之后留下的孔洞里填塞一点杀菌的药物,比如黄粉之类的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当然,在水温较低的几个月时间里,也有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但也并非绝对。不过,正所谓“养鱼先养水”,其实只要把饲养用水管理好了,即使是鱼头大量地存在这类白点,甚至在白点附近出现充血症状,金鱼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进行恢复的。而且,从水质方面着手,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安全和比较有保障的方法之一。(3)如果你的鱼缸当中所有的金鱼在头部肉瘤之内都出现了白点的话,无可置疑,你鱼缸里的水一定是出了问题,赶紧换水吧!如果鱼的肉瘤出现了问题,可以参考情况(2)的办法进行处理。但是,如果你偷懒,只进行鱼只的处理而不换水的话,那只会是徒劳的权宜之计。要记住,在寒冷的冬季,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的,必须要分别对待。三、鱼眼白蒙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鱼眼的角膜上覆盖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在水质恶化的情况下最为多见,只是普通的细菌感染,危害并不大,只要加强换水,即使不作任何的治疗,病鱼也能自行恢复正常。如果你希望进行治疗,并且期盼病鱼能够尽快康复的话,我会建议你在水中少量地放点粗盐或者其它的杀菌药物即可。四、白内障使用白内障一词确实并不严谨,但是此病的症状就有如白内障一般。这是因为复口吸虫在鱼眼的水晶体内寄生,使眼球浑浊并变成乳白色所致的。此病在鱼缸当中似乎并不会传染,但危害性却是相当的严重,甚至会使金鱼的眼球脱落而最终失明。因为寄生虫所寄生的位置非常特殊,以目前的能力而言,药物还不能到达患处把寄生虫杀死,所以,此病在现阶段还是一种不治之症。失明后的金鱼只能以嗅觉寻找食物。五、水泡眼的黄泡病这种疾病比较特殊,因为血浆渗出毛细血管之后,成为组织液,而组织液又通过毛细淋巴管回收,汇总之后再注入静脉。水泡眼金鱼眼泡之内的液体,正正就是组织液。所以,外用消毒药对这种疾病而言,作用甚微,可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要治疗这种疾病,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一小针筒,刺进眼泡之中,把部分组织液抽出。然后再把青霉素等抗生素注射入眼泡之内。切记!必须先抽出组织液再注射,不然的话,突如其来的药水会增加眼泡的压力,有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内服杀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及药物注射般直接和快速。药饵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取一小容器,放入用于治疗的药物。如果是要杀菌的,可以使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先锋等药物;如果是要杀虫的,青蒿素、敌百虫都可以选用。因为水泡黄泡病是由细菌所引起的,所以应该选用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购买的时候最好选择胶囊,使用时直接打开胶囊,把药粉倒进预先准备的小容器当中就可以了,省却研磨药片的麻烦。然后再滴入几滴清水,让药粉充分溶解之后,就可以把人工颗粒饲料放进去进行浸泡了。注意!用于溶解药物的水不宜过多,最好能做到完全被人工颗粒饲料所吸收,这样是最好的。稍等片刻,让人工颗粒饲料充分吸收药水之后,就可以进行投喂了。但是投喂的过程也不宜太快,尽可能做到饲料一投进鱼缸当中,立即就被金鱼所吞食,这样一来,就能把药物的流失减至最少。六、烂鳃病烂鳃病一直都是困扰众多金鱼爱好者的病症之一,其成因有寄生虫性的,也有细菌性的和霉菌性的。但是要在普通家庭里面分辨出引起烂鳃病的病原体,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的感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高手,也只能凭借肉眼,简单地把鳃丝腐烂、变为黄绿色的烂鳃症归纳为细菌所引起的;而鳃丝苍白、像贫血一般的症状则划分为寄生虫性烂鳃。虽然这样区分有其道理,也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在很多时候,鱼类的烂鳃病往往是由寄生虫和细菌所共同引起的,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还是单纯地区分病因并加以治疗的话,就会使辩症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成功率大打折扣了。至于用药方面,建议最好还是采取“内服外消”的办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把病鱼放入浓度为3%的盐水当中浸泡10~15分钟,具体时间要根据温度和鱼的体质状况而定。笔者长期以来都习惯使用高浓度盐水进行鱼病的治疗,也发现了一点规律:鱼眼的清澈程度往往是身体状况的直接反映。当鱼刚刚进入盐水当中时,鱼眼是清澈透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眼就会慢慢地变得混浊,甚至发蒙、发白,这时候就意味着鱼就快不行了,必须立即取出并放回清水当中,给鱼一个喘息的机会。所以,在采用3%浓度盐水浸泡的过程当中,对于没有经验的朋友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观察鱼眼的变化,鱼眼发蒙了就不要勉强地继续进行下去,如果等到鱼眼发白,那时就回天乏术了。使用盐水的目的,是因为它具有多效性,即浓度为3%的盐水既能杀虫也能杀菌!这是因为引起细菌性烂鳃病的纤维黏细菌在浓度为的盐水环境当中就难以生存,3%的浓度已经远远超出其承受极限;而且此浓度的盐水对引起鳃霉病的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样地,对于绝大多数的寄生虫而言,在这种环境当中也会被杀死。一举多得!其实像盐水一样的药物还有很多种,像福尔马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因为一般家庭较难取得,剂量的计量也比较麻烦,所以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此外,盐水浴最起码是每天一次,或者是早、晚各一次,并连续地进行五到七天的时间。大概在盐水浴之后的第二或第三天,我们就应该给鱼喂一点药饵。尽管说患烂鳃病的鱼不适宜喂食,否则会加重鱼的负担。但是在进行盐水浴之后的第二至第三天的时间,鱼的病情一般都会得到缓解。而且,为了使金鱼能够吃到一点药物,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内服药主要以杀菌药物为主,这是因为有研究表明,引起烂鳃病的细菌会从腐烂的鳃丝进入血管并随着血液的循环而感染内脏器官,因此,内服杀菌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药饵的制作可以参考之前的介绍。当然,如果能够内服一些中药进行治疗那是最好不过的,本人近两年以来一直都是使用三黄散(国标渔药,主要成分是:每一百克含黄芩3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大青叶10克)治疗金鱼的细菌性疾病,当然也包括烂鳃病,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疗效,而且与其它化学药品相比,其安全、低毒、无残留、副作用小等特点,相当值得推广,特别适合一般家庭的使用,省却化学药品剂量的计量麻烦。对于更高级的爱好者或经验丰富的人而言,也可以分别针对细菌或寄生虫进行药浴或长时间的药物泼洒治疗,但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能够准确确诊病因的基础之上!治疗细菌性烂鳃病最常用的药物是利凡诺,不过在使用过程当中一定不能添加氯化物,包括食盐和粗盐!这是配伍禁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据我观察发现,现在在各大的金鱼网站或论坛上,有很多人在进行鱼病治疗的时候,往往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往水中加盐的,或者是人云亦云,别人说药浴的同时需要加盐他就真的加盐,也不想想能否加盐、为什么要加盐、添加多少的盐才能发挥功效。这样一来,不但完全没有目的性可言,而且也不考虑药物的拮抗性和配伍禁忌,这样做非常不好!除此之外,二溴海因、聚维酮碘、戊二醛等药物都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烂鳃病,疗效也相当不错,只是在使用上必须要注意剂量的计量,否则很容易就会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至于杀虫药,可以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前者是起杀虫作用的主要药物;后者是敛剂,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的通透性,起辅助作用。敌百虫也是杀虫的常用药物之一,但必须注意不能在碱性环境条件下使用,也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否则就会生成剧毒敌敌畏。如果使用菊酯类或阿维菌素一类的药物进行杀虫治疗,同样也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剂量稍稍增大即可引起鱼类的死亡。因为这些药物的操作难度较大,取得也不容易,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所以就不作详细的介绍了。七、腹水病及竖鳞病之所以要把这两种疾病放在一起介绍,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两种疾病的成因颇为相似,概括地说都可以认为是细菌感染而造成的体液循环和代谢障碍,而且,腹水病往往会伴随着竖鳞病一起发生;而竖鳞病往往又会出现腹水症状。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两种疾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有研究表明,腹水病是因为鱼类长期处于紧迫状态,使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致使细菌有机可乘并入侵鱼体所导致的。该病最早是从肠道的感染开始,当发展到晚期的时候,会伴发肾功能障碍,或是尿道和器官的感染而引起体腔的积水,致使多余的体液聚集在鱼的腹腔、鳞囊和眼睛后面。所以,当我们的爱鱼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症状几乎都是鱼体肿胀、鳞片竖起和眼睛突出等表现。因为细菌感染是从体内开始的,因此,体外消毒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面,我身边的朋友,也包括我本人在内,最常用的办法不外乎就是外用消毒药物,比如黄粉之类的进行治疗,但疗效甚微,有时候私下交流的时候也笑称是在打“持久战”。自从了解到具体病因之后,我开始改变了治疗的手法,似乎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最起码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既然患病金鱼腹部肿胀、鱼鳞竖立的原因是因为多余的体液无法排出体外而引起的,那么,想方设法帮助它们排尿是很关键的任务!或者说,减轻它们的体液负担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其实利用盐水重新调整渗透压就可以了,这对于所有家庭而言也是非常简单也非常方便的辅助治疗手段。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前期缩小鱼体内外的浓度差距、减少渗透压力,是为了减少进入鱼体之内的水分,如果饲养水体的盐度长时间保持着超越金鱼体液浓度的话,即使你的爱鱼能够进行排泄,也会因为无法把有毒的代谢**排出体外而中毒死亡!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战胜病魔。内服药饵可以帮助你的爱鱼战胜细菌感染。和前面所说的一样,使用人类服用的抗菌素药物就可以了。药饵的制作可以参照前面的介绍。如果你能取得一点中药的话,使用具有泄下、利水、消肿的中药也会收到非常不错的疗效。像之前介绍的三黄散当中的药材,以及泽泻等药物,都具有清热、去湿、泄下、利尿等功效,而且还含有杀菌的成分,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在寒冷的冬季或者是在年老的金鱼身上,偶尔也会出现竖鳞或者是身体臃肿的情况,但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出现这种症状的老鱼照样可以正常地生活。这估计是与新陈代谢速率的降低或减弱,甚至是内脏器官功能的衰竭有关。即使是年青的金鱼在日常的饲养过程当中,也会偶尔出现非常轻微的竖鳞症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鳞片具有粗糙感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采取减少喂食甚至是停食,并结合部分换水的方法,或者是在饲养水体当中适当地添加少量的粗盐,就可以使平常偶尔出现的轻微竖鳞症状得以解决。八、肌肉腐烂金鱼一般很少会出现肌肉腐烂的症状,即使发生,也很容易治愈,只需要作一些简单的手术处理就可以了。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取碘酒(或者红药水、高锰酸钾结晶也行)、清水和三根干净的棉签备用;把病鱼自水中取出,使鱼始终保持着鱼头朝天、尾巴朝下的体位;一手握鱼,另一手拿棉签把腐烂的肌肉组织都剔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创面;再用干净的棉签把伤口及其附近的水擦干;接着用干净的棉签沾一点碘酒,均匀地涂抹在伤口之上(或者直接把高锰酸钾结晶涂抹于伤口之上);最后用干净的清水从鱼头一直往下淋,把伤口上多余的碘酒都冲洗掉。当这一切都结束之后,就可以把病鱼放回干净的清水当中进行调养了。在调养其间,必须确保水体的干净整洁,这对于伤口的愈合很有帮助。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无论是采用碘酒还是高锰酸钾结晶或是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治疗,在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都不能让这些东西流进鱼鳃里面,所以,一定要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始终保持鱼嘴朝天的方向,用清水冲洗残余药物的时候也要从鱼头开始往下淋。如果是采用红药水涂抹的话,只要不让红药水流进鱼鳃就可以了,事后也不需要用清水冲洗。但在放回水中之前,最好是稍等片刻,让红药水略微干燥一点之后再放回清水当中饲养会更好一些。在某些时候,金鱼的肌肉腐烂并不是从外面开始的,而是由里到外的顺序不断扩大发展而来的。此时,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鱼体肌肉最初只是内部发红,但之后患处的颜色就会变得越来越深,并逐步往外蔓延,最终彻底烂掉。面对此种情况,除了需要进行上述手术操作之外,建议你最好还是喂一点含抗菌成分的药饵。但无论如何,即使是从外面开始的腐烂,在恢复其间,喂食药饵都是很有好处的。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腐烂的肌肉,会使金鱼的体液浓度难以维持,体液当中的营养物质会从伤口处往外渗透到水体当中,淡水也会从伤口处涌入金鱼体内,增加排泄负担。如果使用高锰酸钾结晶直接涂抹伤口的话,就可以使伤口结痂。红药水也有类似的疗效,只不过效果略逊于高锰酸钾罢了。如果采用中药五倍子,打粉后直接填塞在患处或涂抹在伤口之上,甚至是用于内服辅助治疗或煎成药汁泼洒到鱼缸当中,都可以起到收敛和止血的功效;而中药北芪同样具有拔毒排脓、利水生肌的作用,还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采用北芪作为病鱼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药物,同样能够起到加速创面愈合的功效。而在国外,也有人是在鱼类的伤口上喷涂蜂胶进行治疗的,除了能够起到杀菌消炎的功效以外,隔绝伤口与水的接触也是其目的之一。或者在水中适当地添加一点盐来重新调整渗透压,也有很好的帮助。

拌料内服一些药物,一般三天就可以了。

关于鱼腥草的研究进展论文

增强免疫力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对TB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其MIC为~,对感染TB的小鼠。能明显的延长生存时间,每鼠1m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存活期延长62天,拌食喂饲疗效更好。 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朱宇同报道:用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油部份。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鱼腥草提取物(4g生药/ml)对复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而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并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体外实验证明鱼腥草水提液可以抑制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具体机理为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转录因子活性。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和TMP配伍作用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张永恒报道,鱼腥草组和鱼腥草 TMP配伍组对比(t=)P<,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鱼腥草素 TMP配伍组与 TMP组对比(t=)P<,差异显著。说明二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比单用为优,二者有协同作用。鱼腥草挥发油无抑菌作用,鱼腥草挥发油配伍组和 TMP组对比(t=)P<,有极显著拮抗作用,说明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但亦有例外,二者配伍能增强抗副伤寒及宋内氏痢疾杆菌的作用,故在肯定拮抗作用的同时,亦不应忽视对个别菌株有协同作用。 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 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中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 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 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人工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称为新鱼腥草素,在体外对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合成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在体外及体内对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 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抗肿瘤作用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cAMP水平却有增高。抗炎作用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其它作用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鱼腥草水溶液皮下注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鱼腥草尚有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伤愈合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等作用,蕺菜碱有刺激皮肤发泡的作用。皮下注射鱼腥草水溶物还具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的惊厥,20~40mg/kg 脉注射于犬可使血压下降40~50mmHg。 副作用鱼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鱼腥臭味,肌注时局部可出现疼痛;对阴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有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过敏性紫癜等。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03年8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了鱼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对该品种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醒临床应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静脉滴注时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输注。2006年6月,鱼腥草注射液等七种中药注射液被叫停,以及连续不断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鱼腥草含马兜铃酸内酰胺,而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肾脏纤维化和尿路上皮癌。毒性鱼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的鱼腥草素(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死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对犬静脉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剂量增至61~64mg/kg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部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皮下注射每日80~160mg/kg,连续1月,可见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现呕吐,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给犬灌胃,每日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此外则未见异常。另,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导致上尿路上皮癌,故不长期食用! 性状鉴别茎扁圆形,皱缩而弯曲,长20~30cm;表面黄棕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处有须根残存;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展平后心形,长3~5,宽3~;上面暗绿或黄绿色,下面绿褐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穗状花序项生。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以叶多、色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有较密的波状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油细胞散在,类圆形,周围7-8个表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腺毛无柄,头部3-4个细胞内含淡棕色物,顶部细胞常已无分泌物、或皱缩。非腺毛(叶脉处)2~4(-10)个细胞,长180~200μm,基部直径约40μm表面有条状纹理。下表皮气孔、非腺毛较多。叶肉组织中有小簇晶微在。直径6~10μm。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置水浴中加热,显红色。 薄层色谱①取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洪试液。另取金丝桃甙少许,甲醇溶解后作对照液。分取供试品及对照品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乙醚-甲醇-水()展开,用1%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淡黄色斑点,紫外光灯下呈暗棕色斑点。②取本品粉末2g,加水10ml及8%氢氧化钠8滴,冷浸2h,不断搅拌,滤过。滤液置于分流漏斗中,加醋酸乙酯10ml,7%盐酸溶液6滴,振摇5min,静置,分取醋酸乙酯提取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癸酸乙醛对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制成每1ml含2mg溶液,作对照液。吸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苯-无水乙醇(7:2)展开,喷以5%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鱼腥草的味道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这种味道也劝退了很多,想要尝试鱼腥草的人群,但在中医的角度来讲,鱼腥草是一种非常好的清热败火,抗病毒的中医药材。

近两年来,因为鱼腥草被很多的人欢迎,所以频繁的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但也有关鱼腥草会致癌的言论在不停的发酵,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现在鱼腥草会致癌的言论,是因为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关于鱼腥草当中含有的马兜铃酸是致癌物,在这篇文章当中讲述了鱼腥草当中含有马兜铃酸。

很多国外的人因为这种成分已经不再食用鱼腥草了,只有我们国人还把鱼腥草当作一剂药材,分析了马兜铃酸对人体的危害。#夏方 养生 指南#

尤其在重庆四川等地区,鱼腥草是比较受欢迎的,人们会通过凉拌,吃火锅的时候都会加一些鱼腥草来增加饭菜的香味。

有过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马兜铃酸在单独摄入小白鼠体内是会让小白鼠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发癌症,摄入的剂量越多,患癌的风险就越高,并且速度也越快。但我国相关科学家指出,在实践当中所用的小白鼠还属于幼鼠。

老鼠跟人的体型相比他是较大的,并不能够通过简单的动物试验就来判断马兜铃酸对人体的器官有的非常严重的危害。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十几年前就被 社会 组织列入一级致癌物的名单当中,马兜铃酸长期在人体内无法排出时,就会增加我们肾脏的功能运转。长期摄入马兜铃酸,很有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马都灵山被列为致癌物,让大家对鱼腥草能否正常食用产生了怀疑,马兜铃酸并不只有一类,而是有好几种,其中包括的内酰胺也不止一种,在马兜铃酸当中内酰胺l对人体的肾脏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鱼腥草当中的内酰胺并不是l类。

鱼腥草当中的马兜铃酸内酰胺属于内酰胺II。虽然两者都属于马兜铃酸内酰胺氮对人体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可以说名称一样,但不是同种物质。

对于这些传言一定要理性对待,用科学的角度来判断传言是否属实,不要因为没有经过证实的言论就引起过度的担心跟恐慌。鱼腥草有着清热去火、利尿的作用,每天适量地吃鱼腥草,对身体的先天代谢跟血液循环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1、利尿

鱼腥草在摄入人体后,能够起到很好地促进毛细血管扩张的作用,当毛细血管扩张后人体血管的血流量就会有所增加。

水分跟氧气量也有相应幅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跟肾脏功能的运转,达到很好的利尿效果。

2、提高人体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跟人的生理跟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鱼腥草可以提升人体当中白细胞的数量,但白细胞数量有所增长是人体的免疫力的免疫系统也会更加强壮,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病毒。

3、抗辐射

鱼腥草对于一些长期在高辐射环境工作的工作人员有着很好的抗辐射作用。

所以以这些特殊资源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吃一些鱼腥草来帮助自己抵抗辐射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4、预防炎症

鱼心草晒干之后泡水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咽炎的发生,是属于长期的患者,用鱼腥草泡水能够缓解慢性咽炎带来的负面效果能达到清热祛痰的作用。

结语:

鱼腥草当中的马兜铃酸并不会让人中毒,也不会致癌,要对虚假的传言要正确理性地对待,不要轻易听信。

虫媒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虫媒病(arbo-disease):这种病原体由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玻 虫媒传染病是由嗜血节肢动物通过吸血传播的一类传染病,历史上曾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包括:蚊媒、蜱媒、螨、虱媒和蚤媒传染病

虫媒病是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一类传染病,通过叮咬传播给动物及人类宿主,主要包括蚊媒、蜱媒、螨、虱媒和蚤媒传染病。历史上曾造成严重危害,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新发虫媒传染病是新发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呈现加剧化形势。当今全球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环境恶化及交通与物流的便捷,为媒介生物繁殖、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过蜱叮咬传播的新发媒介生物性疾病莱姆病,目前已在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有病例报告,我国于1986年首次发现。

全球虫媒传染病的三大流行趋势是: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流行地域不断扩展,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老”病种登革热,近年来随着媒介生物的活跃,流行逐步加快;

而最有代表性的新病种西尼罗热,自1999年首次在美国暴发以来,连年在美国流行,而且流行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扩展到美国所有的州,每年有8000多病例出现,死亡几百人,并正在向中美和南美国家蔓延。

传染病的传播没有国界,虫媒传染病远距离传播的情况越来越常见。我国虫媒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情况复杂,而相关监测与控制水平与防疫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虫媒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国内防制虫媒传染病领域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虫媒病中蚊媒传染病防制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蚊媒传染病的防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参考.【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虫媒;传染病虫媒病是由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传播的一组疾病.1992年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的已达535种,其中128种对人有致病性[1].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虫媒病占13种,蚊虫作为媒介,除了传播病毒性疾病外,还可传播寄生虫病.这类疾病大都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发病率低、死亡率高,主要通过媒介的控制进行防制[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作者就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蚊媒传染病的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3]1·1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的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它是利用核酸分子的碱基互补原则,在特定的条件下,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与异源的DNA或RNA (单链)复性,若异源DNA或RNA之间的某些区域有互补的碱基序列,则在复性时可形成杂交的核酸分子.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核酸探针可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其它活性物质标记.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分类:根据被测定的对象,分为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根据所用的方法,分为斑点(dot)杂交、狭槽(slot)杂交和菌落原位杂交;根据环境条件:分为液相杂交和固相杂交.1·2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理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同时新合成的DNA片段也可以作为模板,使DNA的合成量呈指数型增长.PCR各种应用模式:兼并引物( degenerate primer)pcr、套式引物(nested primer) pcr、复合pcr (multiplexpcr)、反向pcr ( inverse pcr或reverse pcr)、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标记pcr ( lp-pcr)和彩色pcr、加端pcr、锚定pcr或固定pcr、玻片pcr、反转录pcr方法检测rna、定量·3DNA芯片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探针分子密集、有序地固定于经过相应处理的载体上,然后加入标记的待测样品,进行多元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强弱及分布,来分析目的分子的有无、数量及序列,从而获得受检样品的遗传信.特点:具有通量大,并行性、微量化与自动化等优点,但在实践中其研究成本较高;方法标准化不足;配套软件不够完善.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虫媒病诊断的应用2·1疟疾黄炳成等[4]用pBF2 DNA片断,经标记后作探针,从多种疟原虫DNA样本中检出恶性疟原虫.基因芯片在疟原虫的研究内容还有疟原虫新基因发现[5]、转录因子调控网络[6]、疟原虫适应人体宿主机制[7]、疟原虫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8]、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分子机制[9]以及疟原虫攻击红细胞机制[10]等.2·2丝虫病黄志彪等[11]运用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班氏丝虫微丝蚴,可检出lOOul阳性血样中的l条班氏丝虫微丝蚴;用于检测班氏丝虫监测点540份血液样本结果均为阴性,镜检血片结果亦为阴性.常规丝虫检测是在夜间采血,有资料显示[12], SsP/PCR扩增系统可用于检测班氏丝虫病患者血样中的循环DNA,能用于周期性或夜间周期性丝虫病的日间血检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丝虫病的诊断、监测和工作方式.2·3登革热病郑夔等[13]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并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对登革病毒进行分型鉴定,证实了2004年在广东发生的登革热疫情为I型登革病毒;也有报道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能同时确认流感和登革热病毒[14].长期受这种疾病困扰的地区将有望通过这种技术的完善,获得有效的治疗和保护.

狂犬病的研究进展的论文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有何意义?我的回答是意义非常大,科学家能找到一只狂犬毒被狗咬的患者,就可以不得狂犬病了

(中国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 中国CDC唐青等在今年4月出版的《Virologica Sinica (中国病毒学)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中国2007-2011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 的论文。该论文根据全国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对2007年至2011年间中国的狂犬病疫情进行了分析。该论文的结论之一是:中国狂犬病流行的疫区正在扩大。尽管近5年来全国狂犬病死亡总人数正在缓慢地下降,从2007年的最高峰值3300人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1918人,但与此同时,狂犬病发病的区域却显著扩大了,更多的中国人被置于狂犬病的威胁之下,在中国实现2020年前消除狂犬病的任务更艰巨了。中国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中国并非全国都是狂犬病的疫区。中国目前每年因狂犬病引起的约2000例死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 中国版图东南部大约2/5的国土面积中。以下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归纳的中国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历史上无疫情的地区:自进入21世纪以来的12年里,西藏、青海两省区狂犬病病例数一直保持为0,可以认为是非疫区。历史上基本无疫情的地区:在2000年到2006年,另有山西、辽宁、吉林、内蒙、陕西、甘肃、新疆、黑龙江、宁夏、 河北等10 个省区基本无病例报告,狂犬病仅有偶发的个别病例。中国历史上无疫情或基本无疫情的省区的总面积大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5。中国除上述地区外的其他地区基本上都属于狂犬病疫区。近5年狂犬病死亡人数最多的 5个省:广西(1778人),广东(1485人),贵州(1427人),湖南(1075人),四川(803人)。在中国内地的31个省级政区中,这5个省的病例数总和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55%。5年来在这几个省的病例数明显下降的同时,它们仍然属高发省份,从而影响周边省份的疫情,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4个直辖市的情况:近5年来,北京、上海、天津每年死亡人数都在5人以下,只有重庆平均每年超过百人。近5年来狂犬病仍在逆势增长的省份:云南、江苏、山西和陕西。近5年来由非疫区变为疫区的 3个省:河北、山西、陕西。后来居上的河北省:该省在2005年前,年报告死亡人数都为个位数,从2005年开始达到2位数,2007年就跃升到150人,近5年每年保持在100人以上的高位。发展势头最迅猛的山西省:该省2000年-2006年累计报告9例(平均每年1-2例),自2007年开始逐年递增,直至2011年达到88例,而且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山西全省各地。最令人担忧的陕西省: 陕西省原来也是狂犬病的低发省,2000-2006年累计报告15例(平均每年2-3例)。在2009年病例数突然增至26例,而且其中25例集中发生在汉中市。渭南市也出现类似的突然暴发的情况,2010年出现5个病例,2011年集中出现29例。狂犬病通常表现为散发病例,但上述案例说明,在与狂犬病高发区相邻的低发地区(属于狂犬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如果不采取积极的狂犬病防控策略,狂犬病的集中暴发流行也是极有可能的。近年报告输入或首发病例的省份:2009年,甘肃、陕西。2011年,新疆、宁夏、辽宁。2012年,黑龙江。中国狂犬病流行的疫区正在扩大。中国防治狂犬病的形势更加严峻。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 —2020年)》中,确定了中国2020年达到控制狂犬病的目标。该规划中特别将12个省(区、市)列为需加强防治的 狂犬病重点流行区:河北、山西、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是一个表观遗传学的关键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游基因表达的一个开关。关掉它,下游基因表达增加,从而对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狂犬病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物学》在线发表论文称,他们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9月12日,论文通讯作者赵凌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终于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关键“开关”。

赵凌说“这项研究,我们持续进行了5年。通过高通量筛选和大数据分析,我们率先找到了这个靶点。”

“EZH2是个明星分子,之前人们发现它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以它作为靶点设计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赵凌说,这是首次在神经元中发现能通过降解EZH2来抑制病毒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它被命名为EDAL。

扩展资料

关键蛋白对狂犬病毒治疗的意义

狂犬病毒主要破坏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而这类病毒的基础研究目前仍然滞后,致病机理不甚明晰,因此这类病毒性疾病的有效防控和临床治疗面临极大的困难。

“狂犬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里面的致病机制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空白。”赵凌表示,这次新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一些对抗狂犬病毒的特异性基因。之前的研究认为,狂犬病毒进入大脑以后就可以大肆增殖并对神经元进行破坏,神经元中没有对抗病毒的宿主基因。

赵凌说,这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嗜神经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在这个机制的基础上,科学家有望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新靶点,从而开发出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的关键“开关”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狂犬病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物学》在线发表论文称,他们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他们终于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关键“开关”。这为未来的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这次研究找到了一个抑制病毒的关键开关,并找到了控制这个开关的关键位点,未来可以研发出既能对抗病毒又能抗肿瘤的药物。

9月12日,论文通讯作者赵凌教授表示狂犬病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此外,被犬咬伤后接种疫苗需要打4到5针,有的患者会中途放弃,导致免疫失败。赵凌曾在2004年去美国佐治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开始研究狂犬病毒;2012年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组,8年来一直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赵凌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是弄清狂犬病毒的致病机制,在临床治疗上取得突破;二是开发新型疫苗,把疫苗免疫的针数降下来。这次发表的最新论文中,他们不仅在狂犬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上取得突破,还发现了一个比较好的药物靶点。

扩展资料

遗传学的关键蛋白(EZH2)

“这项研究,我们持续进行了5年。通过高通量筛选和大数据分析,我们率先找到了这个靶点。”赵凌说,它是一个表观遗传学的关键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游基因表达的一个开关。关掉它,下游基因表达增加,从而对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EZH2是个明星分子,之前人们发现它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以它作为靶点设计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赵凌说,这是首次在神经元中发现能通过降解EZH2来抑制病毒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它被命名为EDAL。

赵凌说,这次研究还有一个更大的发现,之前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开关”点(EZH2)结合lncRNA是非特异性的,而他们则找到了一个特异性的位点,颠覆了之前的传统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的关键“开关”

  • 索引序列
  • 鱼类烂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 鱼类烂鳃病研究论文
  • 关于鱼腥草的研究进展论文
  • 虫媒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 狂犬病的研究进展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