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关于斯巴鲁论文范文写作

关于斯巴鲁论文范文写作

发布时间:

关于斯巴鲁论文范文写作

研究人员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发现了131亿年前由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巨大星系风。 这是迄今为止最早观察到的这种风的例子,也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这表明巨大的黑洞在宇宙的早期 历史 中就对星系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许多大型星系的中心隐藏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到数十亿倍。有趣的是,黑洞的质量与附近宇宙中星系的中心区域(隆起)的质量大致成正比。乍一看,这似乎很明显,但实际上是非常奇怪的。原因是,星系和黑洞的大小相差大约十个数量级。基于两个大小相差悬殊的物体的质量之间的这种比例关系,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和黑洞是通过某种物理互动而一起成长和进化的(共同进化)。

银河系风可以提供黑洞和星系之间的这种物理互动。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吞下了大量的物质。当这些物质由于黑洞的引力而开始高速运动时,它发出强烈的能量,可以将周围的物质向外推。这就是银河系风的产生过程。

"问题是星系风是什么时候在宇宙中出现的?"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日本国家天文台(NAOJ)的一名研究员Takuma Izumi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与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共同演化的?"

研究小组首先使用NAOJ的斯巴鲁望远镜来搜索超大质量黑洞。由于它的广域观测能力,他们在宇宙中发现了100多个130多亿年前带有超大质量黑洞的星系。然后,研究小组利用ALMA的高灵敏度来研究黑洞的宿主星系中的气体运动。ALMA观测了由斯巴鲁望远镜发现的一个星系HSC (以下简称J1243+0100),并捕获了该星系中尘埃和碳离子发出的无线电波。

遥远的星系J1243+0100的ALMA图像,其中心承载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银河系中安静气体的分布以黄色显示,高速银河系风的分布以蓝色显示。风位于星系的中心,这表明风是由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

对ALMA数据的详细分析显示,在J1243+0100中存在着一个以每秒500公里速度移动的高速气体流。这个气体流有足够的能量推开星系中的恒星物质,并阻止恒星形成活动。这项研究中发现的气体流是真正的银河系风,它是观测到的具有银河系规模的巨大风的最古老的例子。之前的记录保持者是一个大约130亿年前的星系,所以这次观察将开始时间又推后了1亿年。

研究小组还测量了J1243+0100中安静气体的运动,并根据其引力平衡估计出该星系隆起的质量约为太阳的300亿倍。用另一种方法估计的该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大约是该质量的1%。这个星系中的隆起与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比与现代宇宙中黑洞与星系的质量比几乎相同。这意味着超大质量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演化从宇宙诞生后不到10亿年就开始发生了。

"我们的观测结果支持最近的高精度计算机模拟,这些模拟预测,甚至在大约130亿年前就有了共同进化的关系,"Izumi评论道。"我们正计划在未来观察大量这样的天体,并希望澄清在这个天体中看到的原始共同演化是否是当时一般宇宙的准确写照"。

引言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亚克、克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Suzuki)、五十铃(1suzu)和斯巴鲁(Subaru)的股份,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拥有员工26万。2007年,通用汽车在全球售出近937万辆轿车和卡车,在财富全球500强公司营业额排位第五。回顾通用的成长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通用公司一直是汽车业的先锋,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一直走在世界汽车业的前列,通用成了美国汽车业的象征。自2005年开始,通用汽车公司几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5年亏损104亿美元,2006年亏损19亿美元,2007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亏损额达到387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00年来最大年度亏损额,2008年年报中,公司又亏损308亿美元,同时出现8年连续亏损。并且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市场急剧萎缩,作为昔日的车坛霸主的通用汽车公司,2008年总销量为1320万辆,同比2007年减少290多万辆,降幅达18%。通用汽车公司本土销量则下降23%,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事件概况及原因分析(一)破产事件概况2008年12月,通用向美国政府寻求信贷支持。2008年12月11日,美国三大车企提出的140亿美元贷款,旨在请求美国政府贷款援助计划被美国参议院否决。2008年12月19日,美国政府称,将于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分批向通用汽车公司提供134亿美元的短期贷款,通用汽车公司则需按照总统布什(George W。Bush)宣布的拯救计划进行重组。 2009年2月17日,通用汽车公司向美国财政部递交重组计划,通用汽车公司获得了134亿美元的援助贷款。2009年4月27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新的重组计划,表示它还需要高达116亿美元的政府贷款,且一旦与债权人的债转股谈判不成功,通用计划申请破产保护。2009年5月11日,通用汽车CEO韩德胜称,在距离美国政府规定的完成重组计划最后期限仅有两个多星期的形势下,这家美国最大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其实早在1992年,斯巴鲁已经国产过了,算是最早一批国产的车企了,但后面因为种种原因,终止合作了。

普利茅斯 去年看车展的时候,见到一款蒋介石当年的专车。凝重的身影,看着就给人很大气的感觉。

关于沙巴尼论文范文写作

一组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一种有望提高电子设备存储能力和增强量子计算能力的突破。 “我们的研究成功地揭示了物质拓扑超导新状态的实验证据,”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物理学助理教授贾瓦德•沙巴尼(Javad Shabani)表示。“这种新的拓扑状态可以被操纵,既可以加快量子计算的计算速度,又可以提高存储能力。”这一发现发表在一篇关于arXiv的论文中,由布法罗大学的Igor Zutic和韦恩州立大学的Alex Matos-Abiague共同完成。 这项工作的重点是量子计算——一种比传统计算速度快得多的计算方法。这是因为传统计算机以0和1的形式处理数字位,而量子计算机部署量子位(量子位)来制表0到1之间的任何值,以指数方式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和速度。 在他们的研究中,沙巴尼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量子态从传统状态到新的拓扑状态的转变,测量了这些状态之间的能量势垒。作为补充,他们直接测量了这个转变的特征,其顺序参数控制着新的拓扑超导相。 在这里,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马略亚纳粒子上。马略亚纳粒子是它们自己的反粒子——具有相同质量,但具有相反物理电荷的物质。科学家们看到马略亚纳粒子的价值,是因为它们有潜力将量子信息存储在一个特殊的计算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中,量子信息不受环境噪声的影响。然而,这些粒子也被称为马略阿纳费米子,它们没有天然的寄主物质。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设计平台。这是一种新形式的物质,可以用来进行这些计算。 “拓扑超导性在二维平台上的新发现,为构建可伸缩的拓扑量子位铺平了道路,不仅可以存储量子信息,还可以操纵没有错误的量子状态,”沙巴尼说。

关于巴基斯坦文化论文范文

巴基斯坦他们是父母给安排结婚,先结婚后恋爱,他们结婚之后,就会有整整三天的时间被关在房间里面。

真纳帽和面罩巴基斯坦男人除穿白色长裤和各式上衣外,冬天很多人戴一种称为“真纳帽”的皮帽。妇女按伊斯兰教要求进行装扮,用长袍、长裤和罩衫遮住全部身体。大多数的巴基斯坦妇女在戴头巾这一点上与阿拉伯妇女有所不同,她们并不是用头巾把耳朵和头发包严实。

而只是用一种薄纱巾松松地搭在头上、将垂下来的部分再搭在肩上或胸前即可。而只有一部分来自山区等落后和非常保守家庭的妇女出行时会戴上那种只在眼睛处留下几个小孔或者像针织的“网眼”的“面罩”。

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哩食品闻名世界。巴基斯坦菜,无论是肉、鱼、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泡菜也是辣的。他们没有炒菜的习惯,无论是牛肉、羊肉、鱼或是各种豆类、蔬菜,均炖得烂熟。

常见的菜肴有西红柿、土豆沙拉、炖豆、用西红柿辣椒汁做成的炖鸡。炖牛羊肉、青菜泥、豌豆肉末,肉末加淀粉做成的小肉饼、生菜等。食用油主要是牛油,也用葵花子油、橄榄油等植物油。

他们都用平底锅和高压锅,不用炒菜锅。巴基斯坦人不管荤菜、素菜,一律放入平底锅或高压锅中炖得烂熟,而不是炒菜。主食是一种称为“查巴提”的小麦煎饼,平常有嚼槟榔的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独立日:8月14日(1947年) 国庆日:3月23日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 (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980公里。1. 49亿(2004年)。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了解更多,请点击

1、相见礼仪

首先,在巴基斯坦,见面时必须先说“阿斯兰姆阿莱古姆”,意即“真主保佑”。

其次,巴基斯坦人还特别注意称呼,见面时的称呼不仅要表示出尊敬,还要表示出亲切。因此,一般不直呼其名,对巴基斯坦人要称呼姓,并加上对方的头衔。

2、饮食习惯

巴基斯坦人喜欢吃牛肉、羊肉和鸡鸭;与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样,巴基斯坦以面粉和大米为主食,一种名为“恰巴提”的粗面饼最受欢迎,还有油饼、油炸土豆馅“三角”,当地人们也普遍食用西式点心和面包。

主要禁忌

1、饮食

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巴基斯坦是禁止饮酒的。同样,在巴基斯坦的外国人也不能在公共场所饮酒;巴基斯坦人不食猪肉、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国家,严禁携带猪肉及猪肉制品等违反伊斯兰教义的物品入境。

2、服饰

在巴基斯坦的公共场所内,无论男女均避免穿着短袖或短裤;在当地游玩时,女士上街不要穿过透、过露的服装,不要穿短裙。

关于鲁迅的论文范文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江南小镇风物图,秀美的景致、豆麦的清香、淳朴的民俗以及一大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某种幻觉。但一联系前文“我”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就完全不是一种印象了。戏院里“咚咚惶惶之灾”,由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的文章,不得不有新的感觉感受,新的发现及新的眼光。再回忆鲁迅写在赵庄的看戏,竟至于如此的烦闷,其意并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来折射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些“看戏”过程中不同寻常的感觉感受,使人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扩张、霸占,对个体生命的挤兑、迫压使人产生甚至于生命的威胁感,实在是与后面的清闲不可比拟的。然而这种同现,正是产生了无法超越、剥离的负罪感与现实体验,以儿童视角描绘的鲁镇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此时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心中无尽的伤痕与莫名的惋惜,鲁迅同样是以陌生化的视角来建构整篇小说的,前面删节的部分是于现实中的陌生,无法融入现实的体验,而后面则是一直以一种腼腆的姿态来回报当地不同人的相同热情,同样没能沉于“故乡”中,于是鲁迅思想的“中间物”的意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与展现都不能完成的中间性,是作品中的“我”与作者的再度结合,从而在更深沉次上体现了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剖析鲁迅的思想时曾指出鲁迅作为现实主义者,最根本的含义,在于他彻底地屏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对于全面而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的神话与幻觉世界,杜绝一切精神逃薮,只给人们留下唯一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缺陷、速朽,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对于故乡的回忆,无论是真实的散文的语言,抑或自叙式的小说笔调,鲁迅都带有原乡情调似的追述展示绝对澄澈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永恒的乌托邦的幻觉于不真实中表现无法企及的现实的悲哀。陌生化的视角,不是简单的怀乡和描述,而是更突显了屹立于“故乡”中的外乡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极其作品“荒凉感”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田园牧歌实际上是现实的坟墓中葬送了现实,田园牧歌对于鲁迅自我只是回忆中爱的体验,却又背道而驰。鲁迅自己曾说“爱之转而畏惧于爱,最终逃避爱”,这些有关爱的回忆,造成一种距离感,可以使他摆脱爱的重压,更投入的反对现实。 “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先生正是于这样的彷徨的无地中以最深刻忧患的灵魂建构起一座丰碑,在田园牧歌中践行现实主义。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黑暗灵魂的舞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有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个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的生死、个人肉体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将自己置于更为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自我的虚无与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就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这种对人性的孤独者的守望,恰似黑暗里的一首舞曲,在痛苦中将艺术留给后人。 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随着我们的阅历渐渐成熟、改变,在少时读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淳美中却又另带别质;很久前读先生,那时一首激进高昂的爱国歌曲深沉却又另蕴他意;现在读先生,是一幕幕轮番上演的对心灵与现实拷问的话剧,痛苦而又深涵哲意,就仿佛是广袤的沙漠里野草的鸣动,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成色才依稀可见,而我只能在此写下此刻的认识与见解,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先生对历史承担的决绝,虚无中也自有那一份真意。多了点,你可以参考一下,再删删

鲁迅的教育思想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来认识。鲁迅所处的是什么时代呢?周恩来曾经说过:“鲁迅的时代,是一半满清,一半民国的时代。他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他受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他受过戊戌政变后的洋务教育,嗣后,留学东洋,又受教于章太炎先生,并参加了光复会。入民国后,他又做过多年北方官僚社会的小京官,也可说是闲差事。直到五四的前夜,他才得参加思想革命的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从此以后,他就公开地成为宗法社会的逆子,士大夫阶级的叛徒,逐渐养成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可是他自己却又那样谦诚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马前卒’。”周恩来精辟地分析了鲁迅经历的时代和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迅的教育思想还必须和他的思想主线相联系。鲁迅的思想主线是要摧毁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催生新社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培养革命战士,进行思想革命。他到日本留学,开始学医,原想将来回国后解除病人的疾苦,以医学来拯救祖国。但是他在学校里受到具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日本同学的歧视。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鲁迅受到了这种侮辱,感到生为弱国人民的痛苦。特别在一次日俄战争的影片上,看到一个说是替俄国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斩首,而围观的一群中国人却神情麻木,视若无睹。他深受刺激,苦思数月,得出结论:“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正是这种挚爱使他容不得人民病态的存在。他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此,鲁迅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国民性。早在日本,他就常常和好友许寿裳议论中国民族的缺点。“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对于(一)因为古今中外哲人所孜孜追求的,其说浩瀚,我们尽善而从,并不多说。对于(二)的探索,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至于(三)的症结,当然要在历史上去探究,因缘虽多,而两次奴于异族,认为是最大最深的病根。做奴隶的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说诚和爱呢?……惟一的救济方法是革命。”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他坚决地主张民族性必须改造,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否则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口号虽新,骨子里还是旧的,革命不能成功。他说:“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着自然是扫荡旧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能诞生的机运。”

研究论文鲁本斯

绘画中的笔法。又称肌理,常指油画和水彩画中运笔的痕迹。画家运笔借助颜料的厚薄对比、调合剂的浓淡变化、落笔的轻重力度、运笔的快慢节奏及点染的气韵感觉,体现对象质感、量感、体积感和光影虚实的描绘能力。笔触与物象表面贴切吻合,造成很强的真实感。另外,笔触也和线条有某种相同的涵义,不同的笔触感觉有不同的表情特征,成为画家性格、情趣、艺术秉赋的自然流露,表现为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肌理则指运用颜料厚薄不同的笔触或其他方法在画面上形成的表层组织效果,又称画面的物理效果,如结合表面质感需要在颜料掺合沙子、木屑等方法,使画面在一定光线下,表层结构显示出富有表现力的凹凸变化。此外还包含绘画底子的因素,如画布的粗细以及纹理的横斜构造等。恰当选择不同质地的绘画底子,合理运用材料的肌理效果,也有增强画面本身美感因素的作用。

王宝祥作品赏析 王岳松 管理与财富 2008/01 2 心灵与自然叠加的光影——何庆良风光摄影艺术作品赏析 熊怡 今日重庆 2008/01 3 最美夕阳红——霍汝素摄影作品赏析 任君 中国人才 2008/03 4 最美夕阳红——霍汝素摄影作品赏析 任君 中国人才 2008/02 5 2007奥赛创意作品赏析 许坚 数码摄影 2008/01 6 用眼睛描绘的诗——韩延松风光摄影赏析 金宣 中国金融家 2007/12 7 佳作赏析 邹毅 旅游纵览 2007/11 8 生命的飞翔——电视片《远离尘嚣——边缘摄影作品赏析》艺术阐释 朱晓文 声屏世界 2007/09 9 佳作赏析:《桦甸秋色》 德治 旅游纵览 2007/10 10 天堂回声——张西蒙的摄影作品赏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07/09 11 祥和温馨 质朴无华——席宏光作品赏析 赵绍虎 书画艺术 2007/03 12 摄影批评的本质 郁剑 中国摄影家 2007/04 13 快乐摄影作品赏析 何星 数字生活 2007/04 14 北戴河碧螺塔酒吧公园摄影大展评选侧记 旅游纵览 2007/05

《阿玛戎之战》 画家在这里描绘的是神话中一则由英雄忒修斯与阿玛戎女王希波吕忒发生爱情而引起的战争场面。两队人马在桥上狭路相逢,战斗异常激烈,前仆后继。 英雄忒修斯远行至亚细亚的克律姆诺伊,见到阿玛戎女王希波吕忒并向她求婚。婚后英雄携她回家。这引起了阿玛戎部落的不满,发兵攻打希腊,一路所向披靡。其时忒修斯正去克里特岛的迷宫中翦除牛怪,直至他得知后赶到雅典,阿玛戎女族即将进抵雅典。忒修斯立即率军迎敌。双方在特尔摩顿河桥头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战斗:阿玛戎人为保住自己的军旗正拼死地搏斗着,希腊军队从左侧桥头冲去,势不可当。桥边出现人仰马翻的惊险形象。画上色彩流动,线条飞旋,一切都处在一种惨烈的杀戮风暴中。画家通过敌我激战的情景,烘托了夺军旗的英勇行为。阿玛戎虽处劣势,仍显出不可动摇的战斗意志。右边已出现脱缰狂奔的战马,滚落河中的阿玛戎战士,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全画气势激越,令人震颤。 画面总的动势好象一团旋风,紧紧朝向桥的右侧滚动着。人物的层次绵密,所有的造型服从于一种连续性的运动。色彩所表现的激情已达到了最高点。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幅画是鲁本斯受到达芬奇的一幅《安加利之战》或提香的《开多尔之战》的影响,这是不确切的。鲁本斯没有见到过那两幅画,即使他当时能见到,也只能是这两幅画的摹本或素描稿,要说汲取前人的构思,至多只是桥上的夺旗战斗。就鲁本斯这幅画的总构思看,他没有摹仿前人的动作,画家是凭借自己娴熟的写实技巧,使线条与色彩取得生动的呼应,并且有他的独创性。 鲁本斯一生的创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话题材,他在基督教题材的创作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教会的制约,但在神话题材创作中,就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鲁本斯从威尼斯大师们那里获得色彩造型的启迪,在自己的创作中,色彩艺术得到了尽善尽美的发挥,已经超过了他所尊重的威尼斯画派的成就。 鲁本斯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画家,即使宗教神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但他还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一切都是是异教的。在鲁本斯的作品中体现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理想、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艺术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欢乐,他善于运用健康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洋溢着乐观与激情的性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趣味。由于他所处的上流社会环境,迎合上层贵族的审美要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妇女几乎都是贵妇人,体态胖肥,皮肤细嫩,骚首弄姿,扭捏作态,而男子都是浪荡公子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兰德斯贵族资产者的追求享乐和骄奢淫逸的生活情趣。鲁本斯一生创作极为丰盛,作品多具有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运动感,雄健的造型,富有想象力和戏剧性情节;对比鲜明、响亮饱满的色彩;流动的线条、激动人心的画面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富丽堂皇、华美火热、欢腾鼓舞的艺术感受。 在意大利期间,接受曼图亚大公的礼遇成为奥奇契的宫廷画家,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古代艺术珍藏,丰富了他的艺术修养。受到大公的赏识和信任,让他作为宫廷使臣去意大利各地和西班牙收集艺术珍品,青年画家的难得机遇,有可能使他在艺术上博采众长。这期间的作品《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上十字架》、《基督戴荆冠》等,画风受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有威尼斯画派的特点。 1608年他回到安特卫普,次年出任佛兰德斯的统治者伊萨贝拉的宫廷画家,不久便与人文主义者兼名律师的女儿布兰特结婚,画家为妻子画过不少著名的肖像,过着豪华安定的生活。这种安定的生活使画家投入积极的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特别注重带有旋转的运动感的结构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善于运用对比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和流动的线条来加强这种画面的运动感。其间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强劫留基伯的女儿》、《末日审判》、《阿马松之战》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表明其艺术创作已进入鼎盛阶段。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鲁本斯一生过着王子般的生活,49岁时爱妻去逝,53岁时又与一位16岁的妙龄少女海伦富尔曼结婚,仍然过着幸福生活。在他63岁时走完了自己艺术的一生,为人类艺术宝库贡献了三千余幅艺术珍品。法国美术史家丹纳说: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其余的画家无论如何伟大,总缺少一部分天才。

三、背景分离因为大多数初学者在学习用光时,注意力都集中在光影的塑造,想着怎么打光才会比较好看,却忘了光影还能塑造主体,去突出画面的表达,而分离背景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以最常见的人像为例,当光源较为集中、且模特离背景较远时,背景就很容易和主体混在一起,消减了轮廓,让主体显得比实际更庞大。在特殊需求下,这会增加画面表现力,但通常来说,你还可以做稍微好一些。

  • 索引序列
  • 关于斯巴鲁论文范文写作
  • 关于沙巴尼论文范文写作
  • 关于巴基斯坦文化论文范文
  • 关于鲁迅的论文范文
  • 研究论文鲁本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