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治疗焦虑症的精油研究论文

治疗焦虑症的精油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治疗焦虑症的精油研究论文

你知道芳香疗法吗,精油是有药理作用的无论植物还是动物

佛手柑精油在芳香疗法中,能处理忧郁及焦虑的精油,佛手柑是非常受欢迎的选择,对于失眠、神经焦虑,佛手柑有着很好的效果。它独特的花香气息,是格雷伯爵茶的爱好者马上就能辨别出的气味,研究发现,在小鼠身上,佛手柑精油能降低皮质酮的浓度;另一项用于人类的研究,指出佛手柑与其他精油一起调和,对于忧郁及焦虑很有效果。与安慰剂相比,佛手柑与薰衣草调和所带来的效果,更能使受试者感到放松与冷静。不过因为佛手柑具有光敏性,如果使用在肌肤上,请于之后的12小时内都不要接触到阳光(白天可以通过薰香的方式)。

有的,将精油涂在太阳穴上,用两个手指轻柔太阳穴,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就可以缓解缓解

有,用精油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因为精油可以缓解紧张焦虑,可以让人非常的放松,没有压力,会非常的舒适。

研究焦虑症的论文

1.自考本科一般是8000-12000 具体院校有规定,你可以给负责论文的导师沟通2.论文题目必须是自拟,但是要和导师进行交流,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更正修订,题目拟定后最好在百度搜一搜,如果重复了,最好换几个字,意思不变就行3.你不要管别人是不是原创,只要过了拿了毕业证都是相安无事,这个事情谁也没做过调查,无从考究4.你可以在原有学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咱们国家的大学的论文只是一个形式,你的东西过得去,也就过了,写论文有一个评分标准,参照那个东西很容易就过了,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5.论文有一定的参考度,就是百分之30是引用都可以过,如果太多就会通不过,试想通篇是别人的观点,凭什么算你写的?6.严格与否跟学院的风气有关系,但是自考的一向都严格,答辩就是向老师表述自己写这个论文的大概构思等。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高节奏地发展,人们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直被父母呵护的大学生们,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环境后,远离了家庭和原来熟悉的环境,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多向受宠的心理环境。 人际交往 中优势地位的丧失,很容易产生不顺心、不温暖、不合群的失宠心理。加之学业与未来前途的渺茫带来的困惑与压力,使大学生们更加不会处理两者的关系。闭锁性与强烈交往愿望的矛盾更增加了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难度。本文将在这里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心理教育简单化到教育 渠道 的缺失,并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正确的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试图帮助大学生解决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压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是教育方式不对位,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就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从根本上得不到正确的心理观念的汲取。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看来,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基础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 心理 健康知识 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身份的变化,再加之自身适应性差的原因,心理与现实差距加大,加剧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一)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渐渐地会从疏远别人、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情况又会使别人对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你,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主要问题是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变化不适应,引起 自我评价 降低,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尖锐矛盾冲突,导致心理失衡。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虚荣心理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产生虚荣心。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案例:一女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感觉比其他女同学都强,可过强的争先拔尖,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每次选班干部都落选,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经常又哭又笑,并常常自言自语,出现异常行为。该例是为了过度满足自尊心需要而导致产生虚荣心大学的案例,这种现象在大学女生中尤为常见,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面子,甚至以放弃自己诚信为代价。对于这类学生,老师首先运用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是指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进行暗示和启发,使其改变原有错误的认知结构,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再就是要教导学生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踏踏实实做事,厚积薄发,不要追求虚名。

(三)进行焦虑的自我调节

1.焦虑症自我调节从树立自信开始。

自信心缺乏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我们碰到困难时,往往是需要有勇气去面对的,而勇气则来源于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就会让我们在处理事情上瞻前顾后、犹豫未定,从而给自己又添加了一层阴影。所以说,只要我们自己自信起来了,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才可以为进一步治疗焦虑症打好基础。

2.放松心情有利于焦虑症自我调节。

我们周遭的环境紧张而刺激,当习惯于这种兴奋状态时,有谁会想象一下,假如一切归于平静之后,自己会是怎样的?过度的紧张与兴奋是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我们应该适当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抛开一切烦恼,回归到最本我的状态中去,这样才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3.焦虑症自我调节更需要自我反省。

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时候,不要总是纠结于那些错误,越是纠结就越是困扰,以致出现恶性循环。适当的反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是焦虑症自我调节的有效方式。适当发泄可帮助焦虑症自我调节当我们烦躁不安、紧张无措时,可以选择适当发泄的方式帮助我们排解心中的痛苦。但是,发泄只限于公道方式的发泄,不要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以及生命。 焦虑症自我调节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患者首先要知道焦虑症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将焦虑症的自我调节 方法 与心理、药物疗法相结合,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以此为治疗的出发点,有效控制病情的加重。人活在世上,难免不会处于困境之中,只要心平气和,不去胡思乱想,就可以克服一切。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培养适合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当中。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以及使用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综合,教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2]国家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11-23(1).

[3]莫旭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试探.广西政法干部学院学报,2003,1:127-128.

[4]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2.

[5]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

浅析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摘 要:为更好地深入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展各项心理教育活动便成了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难操作、 措施 难到位。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上大学后,生活的环境改变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强、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对如何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 文化 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

(二)开设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注重专业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

(四)丰富和健全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班会、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

(五)加强大学生的 社会实践 活动。

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知识。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病心治,师生共同努力,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走出阴霾,摆脱困境,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绪去面对各种挑战。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研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

[2]陈素红,胡小红,张西.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论文中心,2009(11)

[3]史济纯,陈玉民.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天下,

心理健康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 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心理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心理健康论文题目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1、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2、 浅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3、 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4、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管理探析

5、 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6、 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7、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8、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张掖市中小学为例

9、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10、 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11、 小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城区小学为例

1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4、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辅导策略——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学为例

15、 浅谈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16、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小学数学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为例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8、 浅析心理健康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的价值

19、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有效性研究

20、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初探

21、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以沈阳市__小学为例

23、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24、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25、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涂鸦”语言

27、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8、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的思考

29、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究

30、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1、 甘肃省偏远山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评估

32、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3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34、 关于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36、 自主、自觉、自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举行幸福村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展示活动

37、 小学语文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

38、 浅谈庆阳市合水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39、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40、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

41、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42、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

4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44、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方法

45、 情境育心 相伴成长——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46、 实践型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的尝试

47、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综述

48、 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49、 小学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50、 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1、 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2、 接纳承诺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展望

3、 上海市高危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5、 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

6、 艺术疗法及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7、 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析

8、 关注、关心,静待花开——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9、 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0、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改进

1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12、 青少年睡眠习惯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3、 汶川地震10个受灾市县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群体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15、 功能性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

16、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7、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遵医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8、 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9、 社会情绪学习对 儿童 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探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

20、 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下的心理健康预防与促进

21、 加强心理干预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23、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经济环境分析

24、 瑜伽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

25、 武清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26、 儿童青少年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7、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

28、 移动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9、 积极 家庭教育 理念下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路径初探

30、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31、 基于“三位一体”思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2、 浅析手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33、 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34、 基于希望感研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35、 创建专业支持性环境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美丽心灵”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与应用浅谈

36、 新希望 新构想——抚顺市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新希望”项目构想

37、 关爱与守护——抚顺市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新希望”项目实施

38、 以美术教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9、 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40、 基于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1、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态问题的治理

4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

43、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44、 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5、 自我同情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6、 希望感研究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47、 青少年学习焦虑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建构

48、 浅析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9、 青少年抑郁症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0、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题目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讨——以高中生认识自我心理辅导课设计为例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

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浅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探讨

6、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

7、浅析校园心理剧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8、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9、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讨

10、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1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

12、试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3、创设情景法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4、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及对策

1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6、素质 拓展训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17、微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8、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9、多媒体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与分析

20、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心理健康教育漫画多模态话语分析

22、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

23、浅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24、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25、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初探

2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7、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8、萨提亚治疗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9、浅析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30、探讨同伴教育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31、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教学全程的价值分析

32、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3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34、“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试论“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36、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7、短视频传播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8、艺术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9、中英两国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异同分析

40、新形势下山东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41、批评教育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应用价值

4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

43、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研究

44、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5、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46、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47、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48、基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4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50、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论文题目2021相关 文章 :

★ 演讲心理健康主题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论文题目3篇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关注心理健康演讲稿2021

★ 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5篇

★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感悟2021

★ 2021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范文

★ 202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格式5篇

研究分离焦虑症的意义论文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我们应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幼儿成功地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一、家长积极主动作好幼儿入园准备(一)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假如幼儿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学会独立吃饭、学会简单穿脱衣裤、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幼儿学会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二)教幼儿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三)不要让幼儿过渡依恋要让幼儿尽可能地与的人接触,可以经常去邻居家串串门,并有意识离开一段时间,家庭成员轮流带幼儿玩耍,而不是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教幼儿,使幼儿对某一个人产生过渡的依恋,避免入园时发生严重分离焦虑。(四)萌发幼儿对入园的向往之情幼儿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事,平时与幼儿的交谈中,渗透一些对幼儿园充满向往的话题。诸如:“幼儿园好玩的玩具真多。”“宝宝长大了,可以去幼儿园学本领了。”切忌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幼儿。二、教师充满爱意,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不稳定、容易外露等特点。做为在这一环境氛围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言谈举止要的体现母爱的温柔、亲切、耐心,使幼儿尽快亲近老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一)创设人文环境,建立归属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幼儿有一种归属感。尤其是教师亲切友善的妈妈般的关爱是对幼儿的一种接纳,也是建立彼此信任、适应陌生环境的基础。1、物质外加精神,共同奖励为了建立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当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延续一段时间天天送奖励“红五星”或“小红花”。同时教师还应以肯定的语气赞扬幼儿,如:“今天你来幼儿园真好!”“今天你一点也没哭!”等。让幼儿每天都有惊喜,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2、小名直至学名,逐渐过渡

国内与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问题有关的108篇学术论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国内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研究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严重不足,被试面过窄等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应注意扩宽研究内容面、丰富研究方法、扩大被试样本量及被试类型。关键词:幼儿 入园分离焦虑 现状与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我国适龄幼儿入学量将逐步增加。而入园幼儿必然面临与重要他人(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进行分离,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在适应过程中常表现出心理和生理上适应不良,诸如哭闹、不正常进餐[1]、过度依恋替代物、不参与同伴交往、感冒、发烧[2]、呕吐、头痛、肚痛、遗尿、睡眠习惯紊乱[3]等现象,称之为入园分离焦虑。入园分离焦虑是常见的幼儿焦虑的一种。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处理的妥当性关系到能否适应入园生活,关系到幼儿的身心理健康。二.主要研究内容现有文章较集中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入园分离焦虑的特点、症状表现、成因、预防和干预。(一)入园分离焦虑的特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出现时间呈现三个高峰期,即入园、午餐及午睡时。如黄志敏发现,早上入园时间、午餐及午睡时间时幼儿分离焦虑表现最明显的时间段[1];从刘少英等的研究中发现,梯度入园与全天入园的幼儿入园时其入园分离焦虑最明显[4];王巧婧认为幼儿在入园一个月内入园分离时段和午饭时段幼儿的分离焦虑最明显[5]。

考试焦虑症论文知网

1、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焦虑有时也叫作预期焦虑。 这个预期如果是现实的,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那么相应的焦虑的程度也会在可忍受范围内。从结果来说,这样的焦虑使人处在更加警觉的状态,有利于激活和维持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现实焦虑,是一个人还活着的证据。 2、如果预期的“糟糕的事情”被夸大,焦虑就会增大,当增大到不可忍受的程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受损时,就是病理性的了。这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被夸大”是指,潜意识层面赋予这件事以特殊的意义。比如,当一个人赋予高考以“抛弃父母”的意义时,焦虑值增高,影响到答题能力,导致高考失败。这就是常见的考试焦虑症。 如果你问焦虑的考生,你怕什么?他会说怕考砸了。这是他的真实害怕,但是是表面的想法,内心深处制造了ta过度焦虑的症状的,是“怕考得太好了”,因为越考得好,就越能“抛弃父母”。我知道这个说法听起来很荒谬,但我也知道它在潜意识层面是真实的存在。 考试焦虑症是典型的俄狄浦斯冲突(通俗的翻译叫恋母情结)的表现。号称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里,“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就是“成功”的代价。 人的整个一生,也像是一场考试,表面上看,大家都怕过得不好,往深处看,很多人都怕过得太好,所以“故意”过得不好。 43年前的今天去世的伟人说:要敢于胜利。这就已经干预到潜意识层面了。 为避免考试焦虑,一位德国精神分析师给中国学校的建议是:避免考试密度太高,制造轻松的考试氛围,明确考试范围,和安排一次师生考前谈话。 在考生个人这边,由于考试焦虑是人格层面冲突投射到一个具体事件上的结果,改变人格又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所以临近考试前的处理措施,不是精神分析,而是对症治疗,比如做放松训练,直到能够迅速做到放松为止。 3、超我焦虑。由于无法达到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的要求而产生的焦虑。这样的人无法坦然享受感官快乐,如美食、美景;也不能享受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乐趣和滋养;无法放松自己,休假都必须带着的一些书就是证明;他们需要不断地奉献,才能缓解超我打压下产生的内疚感;等等。 4、阉割焦虑。本意是身上的某个突出物可能被切掉,延伸的意思是某种能力被削弱或者被去除。比如长辈告诫孩子,只有亲人才会对你好,别人只会利用你、陷害你,这就在试图阉割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些出众的人,属于人群中的“突出物”,ta们自己可能有阉割焦虑,众人对ta们可能有阉割冲动。 中国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说的就是阉割焦虑。 5、分离焦虑。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一系列分离组成的。有分离焦虑的人,成长会变得缓慢或停滞。 有较强分离焦虑的人,可能有以下表现: 拒绝友谊、聚会。Ta们的内心独白是:没有开始,就不会有难以忍受的结束。 拖延。把跟某件事情的关系的结束,看成是跟人的关系的结束,害怕这个结束会激活分离创伤。反复主动终止友谊或亲密关系,避免被抛弃的被动感。 6、焦虑是对不确定性的反应。 婴儿完全需要他人照顾,任何不确定性都会是严重威胁。成人由于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对环境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或者说能够忍受某种不确定性。 如果成人仍然要求很高的确定性,如果达不到要求,就焦虑,就表示ta对环境还部分地保留着婴儿般的需要。 7、被害焦虑。 我们可能把敌意投射到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身上,然后再认为他们对我们有敌意,会做出不利于我们的事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个人的被害焦虑会导致其与他人格格不入,持续的焦虑还会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团体之间的被害焦虑会导致社会分裂、文化冲突甚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刘慈欣在他的小说《三体》里,把这个焦虑放在了宇宙尺度上,并且把程度推到了极致。 8、解体焦虑。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疑病症,他们担心某种未被检测出来的疾病会导致自己毁灭。这是一种自我破碎感、或者被他人吞噬感,来源于早年关系中自我的边界被反复突破。它离死亡还有一步之遥,可以被理解成“活着时的死亡”,比真正的死亡似乎更可怕。 9、存在性焦虑。理想的自我打压现实的自我,形成了存在焦虑。理想自我除了前面说到的道德标准外,还有外表、人格、才能、财富、受喜爱程度等涵盖一切的标准。几乎没有人能够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 焦虑是可以相互传递。父母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我的焦虑可能传递给你。 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替谁承受和消化焦虑。 父母替孩子承受和消化焦虑,那就是合格的父母。遗憾的是,在现实中,经常是孩子替父母承受和消化焦虑。 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孩子有时候“装出来”的学习的样子,其实是在扮演心理医生“治疗”父母的焦虑。 如果说谣言止于智者,那么焦虑止于思考。意思是要焦虑这种情感的认知部分浮出水面。很多“情感问题专家们”,处理问题时也是不自觉地采用“加强认知”的方式。

考试焦虑的心理原因

你会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吗?那么这背后的心理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考试焦虑的心理原因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考试焦虑在中小学生中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在临考和考试期间出现过分的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有时还可伴有胸闷、头晕、失眠等生理表现。由于考试焦虑似乎主要与学业有关,因此人们通常从学习的角度分析考试焦虑的原因。

例如:

考试焦虑的学生可能平时没有掌握好所学的知识,需要考前临阵磨枪;他们也可能缺乏良好的应试技巧,对于自己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缺乏信心;或者,某些学生以往有过重大考试的失败经验,非常担心恶梦重演;也可能存在一些外在原因,比如考试难度过大、考试方式比较陌生等。

这些原因确实常常是直接与学生的焦虑有关的因素,从这些角度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训应试技巧、改善考试方式等措施,将会有利于学生减轻考试焦虑。

但是,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有一些学生的考试焦虑有着更深层的心理意义,导致他们产生焦虑的,并不仅仅是当前的、学业中的原因。

比如说:

一个孩子的考试焦虑,不仅仅有孩子自身的原因,甚至有时主要原因不在孩子本人身上;对于考试的恐惧和困难,往往并不是单纯的学业问题,倒是有许多案例发现,家庭关系的问题是考试焦虑的根源;有些学生对高考的恐惧,恐惧的也许不是考试失败带来的结果,而是考试成功带来的结果。

对于这些更深层的原因,我们需要多一分思考。因为心理治疗常常不同于躯体疾病的治疗,并不是一种心理问题对应一种解决办法,而是需要在对一个人具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样一种心理问题,背后可能有很多种不同原因。同样是考试焦虑,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非常不同的。

在各种考试中间,高考是最严峻、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考试,所以面临高考的考试焦虑也是最有典型意义。我们就试着从这里出发,从分析高考的心理意义来找出考试焦虑的许多种可能来源。

案例:

晓龙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努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晓龙的寒暑假和周休二日比平时上课还要忙,因为他要参加母亲付出很大努力为自己报的各种著名的辅导班、提高班,这堂课刚刚结束,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到另一所学校去参加下一个。

尽管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晓龙的考试成绩总是让父母非常担心。一遇到比较重要的考试,晓龙的脑子就好像变木了,平常背过的知识,练过的习题,都有可能答不出。眼看高考临近,父母非常着急,可是表面上还要安慰晓龙,告诉晓龙在考试时不要想太多、要放松。可是,这样的安慰似乎完全没有起到效果,晓龙的紧张程度一点也没有减轻,连复习都受到了影响。父母更加担心起来,开始考虑晓龙是不是身体上的压力也太大了,甚至有时也开始劝晓龙歇一歇,进行一下体育锻炼。

从晓龙的生活状况来看,他失去了一个正常的中学生应有的自由,几乎完全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虽然晓龙的父母看起来是温和有礼、很有修养的人,并不会严厉的呵斥、责打晓龙,但是,他们在谈话、表情和自己的做法中,无处不向晓龙传达着他们的高期望。在父母强大的期望也是压力之下,晓龙没有直言反抗的力量,但是他通过患病——考试焦虑症实际上表现了对这种待遇的反抗,尽管晓龙自己也完全不能意识到这种功能。

心理医生常常通过了解心理问题发生的背景和发生问题后导致的影响来透视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晓龙发生考试焦虑,带来很多影响:考试成绩下降、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受到挫折、父母加在晓龙身上的压力减小等。从这些结果看来,晓龙的考试焦虑是对父母的权威的一种反抗:父母可以掌控一切外在的学习活动,但父母无法掌控晓龙的情绪,也无法掌控学习的结果。晓龙不能直接拒绝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不能要求自由支配节假日的时间,他顺从地遵守着父母的安排,但他没有让父母满足心愿。因为考试成功意味着顺从权威的要求,所以通过考试焦虑来使考试失败具有反抗权威的意味。

除了反抗的意味,晓龙的考试焦虑还体现了另一方面的矛盾——关于被爱与被拒绝。今道友信在《关于爱》中说,现代人的思想重视功能而忽视东西的存在本身,并且把这种适用于物的思想延伸到人身上。在这个案例中,父母重视晓龙的学习超过了重视晓龙本身,并认为重视晓龙的学习就是对他最好的爱。晓龙身上与学习无关愿望与痛苦没有得到关心。其实父母爱的不是整个的晓龙,父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爱晓龙,也许这样的做法让晓龙怀疑:如果我学习不好,是否就不会被爱?

因此,晓龙的考试焦虑又好像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测试:如果父母只是因为我学习好而爱我,那么现在我考不好了他们会怎样呢?

“如果我学习不好,是否就不会被爱?”这并不是只有晓龙才有的怀疑。在许多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家庭里,还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在内心深处不能回答这个疑问。也许其中许多并不以考试焦虑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在他们长大以后,他们总是力图把每件事做到完美,如果不能达到就感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们总在隐隐地担心着自己做得不够好就会失去爱。

希望留住爱,希望不被重要的人拒绝,这常常是考试焦虑的一个深层原因。容易体验到考试焦虑的人对于失败比较敏感和恐惧。心理学家认为,从发展上来说,一个人害怕失败的'根源在于害怕被拒绝。小孩子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了解到考试没有考好的意义:如果他考得很好,父母会表扬他,让他感到父母喜欢自己;但是,如果他考试失败了,父母会表现出不高兴,并可能批评他,让他体验到父母对他在情感上的拒绝。父母的批评让他感到不愉快,他希望避免这种不好的体验,由此也希望避免失败。

有趣的是,人不仅有害怕失败的心理,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害怕成功的心理。害怕成功最初是美国心理学家在女性身上发现的一种倾向。他们发现,女性认为成功之后会在人际方面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因此而害怕、回避在学业、事业上表现太优秀。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倾向并不是女性独有的。实际上,确实有些时候,人们似乎会孤立成绩非常优秀的人,这些人更容易被嫉妒、偏见所伤害,而更难交到朋友。因此,无论是害怕成功,还是害怕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害怕被他人所拒绝,害怕无法得到爱。

比起其它的考试,高考可能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高考常常给人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变化,最典型的变化就是需要离开父母去上大学。因此,有些学生对于高考的恐惧,也可能是恐惧高考所带来的东西。高考是长大成人的重要一关(实际上,一些心理学家把考试与原始部落中的成人仪式相比拟),那么考试恐惧,可能恐惧的是现实中与心理上离开父母——恐惧分离与独立。

有的考试焦虑的孩子有一个非常关怀体贴的母亲,将孩子的生活照料得无微不至。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做,也什么也不会做。他在学校里也很少和同学交往,放学就回到家里。因为家是这样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地方,而他在心理上并没有长大,没有自信能够独立承担生活的一些方面,所以通过考试焦虑,他限制自己的成长,让自己永远做需要父母照顾的乖孩子。系统家庭观会认为,虽然表现出问题的人是孩子,但有可能是整个家庭系统的互动出了问题,只是通过孩子的考试焦虑表现出来,也许根源并不完全在孩子身上。有时会发现,其实是孩子的母亲最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独立、离开自己,是母亲更需要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实际上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影响慢慢积累才浮现出来的。如果到了高考前一两个月才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希望一两次面谈就能完全解决,那是一种不现实的期望。对于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去解决。所以,希望学生、家长和老师及早发现有关考试的心理问题,未雨绸缪,让心理咨询能有机会起到更大的帮助。

考试焦虑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胸闷、恶心,出冷汗,手脚冰冷、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一旦考试出现恐惧,自信心开始动摇,学习成绩会严重下降。由此可见,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考试焦虑程度却是因人而异,因此,考试焦虑症的成因以及什么样的人易产生考试焦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影响因素

(1)遗传方面。有些考生因受父母遗传基因影响而使神经类型强弱不同,使一些人对环境刺激较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这一类人的考试焦虑程度较高。

(2)成熟水平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的考试焦虑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生理成熟水平对个体考试焦虑的影响。中学生因心理开始成熟,而且开始面临前途的选择,因此,最易产生焦虑。

(3)健康状况。身体健康与否,也影响考试焦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正确面对考试;而身体健康不好的人,对将要面对的考试尤其是重要考试会产生心理焦虑。

电场疗法治疗癌症研究论文

电场疗法是一种新型无创的肿瘤治疗手段,利用调整到特定频率的电场来破坏细胞分裂,抑制脑部胶质瘤生长并导致受影响的癌细胞死亡。国际闻名癌症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的文章将电场疗法誉为脑部胶质瘤的第四种治疗方式。港, 安健康资料显示,电场疗法是一种抗癌细胞有丝分裂的治疗,在100-300kHz的中频下向肿瘤区域递送低强度(1-3V / cm)交变电场。主要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抑制纺锤体的正常聚合过程,并破坏多种细胞器的生理功能。电场疗法通过应用于肿瘤周围皮肤的换能器阵列进行非侵入性治疗,并连接小型便携式医疗设备,患者在家中就可完成治疗。

本文对癌症的治疗提出了五种治疗方案(除常规的放疗、化疗、重离子、手术切除病灶等),每一种方法都或多或少的有那么一点两点的科学依据。至于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考证,总之,死马当活马医,万一呢。 忘记是science还是nature上说,癌症是一个概率问题。就像上帝掷骰子,投中谁就是谁了,拒绝不了。网上得出每个人被抽中的概率是22%,虽然本人并不知道这个概率是怎么来的。 2018年有统计的癌症新增患者人数为1810万,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以接近50%的发病率稳夺第一,当然,这也可以归因于亚洲人口本身就占据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数量。有意思的是非洲,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的非洲,发病率却只有,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人家环境那么恶劣,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非洲很多地区实在太落后,导致统计数据的时候压根没把它们算在内,又或者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活到癌症的年龄。但如果统计数据有效,或者说假设他们能活到平均寿命,这背后的原因可以简单思考一下。 癌细胞,并不是一种可怕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每个人,每一分钟都有产生,只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们,在癌细胞分裂失控之前,将其杀死。人体的免疫细胞最常见的有白细胞、杀手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既然说到了细胞,那么,我们就先来谈几种和免疫细胞相关的疗法。1.        T细胞免疫疗法2018年诺贝奖生理学奖即T细胞的免疫疗法。简单理解,癌细胞的失控增长,归根结底是免疫系统不再对其进行识别,据研究表明,这是因为癌细胞释放了某种物质使T细胞失去了判断的能力。Pd-1即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它能阻碍癌细胞释放的这种物质与T细胞接触,从而保证T细胞的活性,达到消灭癌细胞的作用。 但是该种疗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不同组织器官所变异产生的癌细胞,会释放的失活物质也不同,即所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针对不同的癌细胞,就需要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抑制分子。每一种靶向药物的研制,都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未来的干细胞定向分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陆已有两款药品上市销售,分别是用于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Opdivo(欧狄沃)和用于一线治疗后发生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Keytruda(可瑞达)当然,其它还未获批的相关pd-1药物如果急用的话,在查明对应的药物后,可向香港方面打听购买事项,或者钱足够多可以去日本治疗。 2.        巨噬细胞免疫疗法眯眯眼都是怪物,别看巨噬小姐姐如此甜蜜诱人,杀起 人 细胞来,以一敌百(不仅坏人对大胸美女没有抵抗力,坏细胞也是)。但是很奇怪,却很少有人研究巨噬细胞的免疫疗法,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某些时候,巨噬小姐姐们不仅不杀这些坏分子,还和它们特别的亲密,甚至她们还会包养癌细胞,为其提供养分。 一般情况下,癌细胞可能因为知道自己是致人于死地的癌细胞,所以在刚变异初期,特别的嚣张,还特意释放出一种叫“吃我吧”的物质吸引巨噬细胞来将其吞噬,这当然是自寻死路。但慢慢的,它们变聪明了,开始分泌出一层伪善的外衣包裹住“吃我吧”物质,于是,巨噬们被其外表所迷惑,丧失了识别能力。(果然聪明的坏人看上去都像好人) 基于此,有研究开始朝着撕破伪善外衣,还我凶(胸)大巨噬方向发展,毕竟,和一打一的杀手T比起来,她们扫射的杀伤范围更广。 3.        NK细胞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它是天生的癌细胞杀手,癌细胞的天敌,但是确切来源并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从骨髓中衍生。这种细胞在人体中不仅少,而且还懒,经常处于睡眠状态,不过一经激活,瞬间开挂,不开玩笑。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激活NK细胞呢?答案就是:笑! 乐观的人,大概上帝都想让他在人间多笑一阵。 这也给经常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非洲不容易得癌症做出了一种解释。 简单介绍完免疫学疗法之后,接下来,要说两个关于细胞分裂的。 4.        分子靶向药物 癌细胞都是由正常细胞错误分裂而来,不会凭空产生,那么很多分子靶向药物的机理就是抑制正常细胞的错误表达。但是,要知道,错这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错法。 这样的缺陷在于,好不容易花大价钱研究出来的一种药物,当耐药性产生时,会出现另一种错误的表达,就像数学上,1+1本来应该等于2,某一天变成等于3了,我们研究药物出来告诉它错了,杀死它,但是说不定哪天它也知道这个答案错了,摇身一变一变得出4或者5的结论,等于3 的错误依据便无法对其识别。 5.        电场疗法 癌细胞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能不受控制的进行无限分裂,吸取正常细胞大量的养分,破坏细胞社区的生态环境。那有没有种方法可以阻止它的分裂呢?有! 研究表明,交变电场能够敲击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也就是说,在一定能量的电场强度下,细胞的有丝分裂将被阻碍。切段了其兵力增长来源,剩下的残兵败将大大减少免疫细胞的工作量。虽然电场也会阻碍正常细胞的分裂,但与癌细胞的增长速度与破坏程度比起来,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实验证明,在频率100K-250KHz的范围内,60-120v幅度情况下,对癌细胞的分裂杀伤力最大,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过一种基于该理论的肿瘤电场治疗仪,数据表明,该设备确实能延缓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如下图所示它由主机和电极构成,主机负责发送场强信号,两个电极形成电场。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电极。该设备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均有使用(亚洲仅日本有),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目前只有租赁市场,并没有买卖市场。租用的价格为2万美元/月。 综上,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设备治疗,花销都是很大的,而且就目前而言,癌症这件事情,确实也没有绝对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说,知足者长乐,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大概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本文纯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非经允许还是不要拿出去祸害人了。)

就是人工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森林负氧离子),你懂细胞学或人体结构或癌症与衰老机制就会信。请阅读负氧离子与癌症关系即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抗癌武器,从 N百年前的吗啡止痛开始,逐步发展出切除肿瘤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贺尔蒙治疗、干细胞移植、标靶治疗,甚至是免疫疗法,其实这些抗癌武器目标非常明确,成功挽救罹癌患者的性命即可。目前肿瘤电场治疗是一项抗癌的黑科技,可应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高复发性的脑癌),利用特殊频率的电场,破坏癌细胞的分裂,让癌细胞自爆,对付癌细胞的过程宛如一场奇幻电影交战,这样的治疗技术也广泛进入不同癌症进行测试,目前在研究上,已创造对抗 6 种癌的可能,包含台湾最恐惧的「肺癌」。

肿瘤电场治疗缔造无侵入、低副作用、无复发的惊人成果

2011年美国一场TED演讲,Bill Doyle讲解「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的临床试验,证明这项治疗技术对某些癌症是有效的,复发机率低,同时这项技术无侵入性、低副作用,病人也不太需要经常进出医院,减少感染问题,而且装置穿戴方式超简易,只需将装置与胶布贴片贴在癌症部位即可。Bill Doyle表示,肿瘤治疗电场技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的荣誉教授Yoram Palti所发明,2004年他在《癌症研究》发表一篇论文,研究结论载明,中频电场可以和癌症战斗的!

颠覆抗癌症的认知 非直接用电打击病灶

人体是由不规则的导电体,体内均有带电力子,从神经、肌肉每一个细胞均是由生物微电流来传导,目前医疗科技将各式各样的电流应用于治疗上,如复健用的干扰波治疗、巴金森的深层脑 *** 、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电流、疼痛缓和的低周波治疗器等。肿瘤电场治疗利用电的原理,与我们过去所认知的电流、电磁波应用有些不同,它就只是「电场」,以下用白话文解释这三者的差异,就不怕大家看不懂。

由电场的定义可以发现,肿瘤电场治疗不是利用电流将癌细胞电死,或是产生的热能将癌细胞烤熟,而是利用细胞本身所带有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过往研究,将电场的研究将电场分为低、中、高。频率低于1kHz的电场是低频电场,这类型的电场是不能穿透细胞膜,对细胞内部束手无策,但是能干扰细胞膜表面粒子运动,激活细胞反应,可应用于不容易愈合的骨折治疗。与低频电场作用相反,10MHz以上的高频电场能穿越细胞膜,影响到细胞内部,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热效应急剧增加,产生的大量热量可把细胞活活热死。

超废中频电场成为肿瘤电场治疗的技术

中频电场不能激活神经和肌肉,或是产生足够的热能,这让多数研究者认为中频电场是很废的电场,因中频电场只会影响细胞内部微观粒子的排列,让细胞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旋转。其实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最大差别就是,癌细胞永远处于积极的增殖中。 在Yoram Palti的实验中,对癌细胞 施加中频电场,由于微管蛋白和胞裂蛋白都带正电荷和负电荷,正负电荷必须以特定方式就位,才能让癌细胞症长的分裂,但中频电场 干扰癌细胞中蛋白质的运动,结果就是癌细胞没法分裂成两个细胞,要不然分裂出的细胞不正常,最后癌细胞就凋零了!

图说:撷取自TTFields-肿瘤电场治疗的运作理论

在Yoram Palti的老鼠实验中,他发现极低强度的中频电场(100至300kHZ)对各种癌细胞系生长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研究发表后,Yoram Palti创办Novocure公司,并将研究应用于癌症治疗上,当时Novocure 开发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针对于头部癌症,一个系统是对身体躯干内的癌症。 如果给癌症做个排行榜的话,肺癌绝对排在第一位,它的发病与致死率是最高的,它无疑是癌症中的大魔王,而肿瘤治疗电场对肺癌的研究,在2009年就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初步结果以肿瘤治疗电场+培美曲塞化疗作为第二线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能达到个月,比单纯化疗提升5个月以上的存活率。

电的应用于治疗上,乍看很简单,但背后应用原理需要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打个比方,人体这么多类型的细胞,对电场的反应都一样吗?如何让深处的癌症,能够处于需要的电场条件?当上述实验室的问题解决,应用到临床上,肿瘤治疗电场对所有患者是否都合用,会不会有其他副作用?和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是否更安全?肿瘤治疗电场完整的治疗方案又是什么?抗癌是一段艰辛的过程,而且医学不是探险游戏,目前医学与现代科学都希望提升任何一种抗癌疗法的作用,并且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这才是医学研究与科学进展的首要考虑的重点。

  • 索引序列
  • 治疗焦虑症的精油研究论文
  • 研究焦虑症的论文
  • 研究分离焦虑症的意义论文
  • 考试焦虑症论文知网
  • 电场疗法治疗癌症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