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北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

北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1.“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3.“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4.“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5.“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6.“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7.“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8.“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9.“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10.“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12.“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13.“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14.“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15.“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16.“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17.“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18.“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19.“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20.“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21.“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22.“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23.“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24.“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25.“‘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26.“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27.“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28.“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29.“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30.“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31.“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3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33.“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34.“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35.“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36.“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37.“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38.“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39.“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0.“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1.“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42.“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43.“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44.“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45.“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46.“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47.“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48.“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49.“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50.“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51.“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52.“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53.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54.“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55.“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56.“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57.“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58.“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59.“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60.“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6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62.“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63.“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64.“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65.“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66.“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67.“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6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69.“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70.“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71.“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72.“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73.“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74.“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75.“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76.“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77.“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7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79.“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80.“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8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83.“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4.“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85.“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86.“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87.“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88.“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89.“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90.“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2.“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93.“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94.“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95.“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6.“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97.“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98.“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9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00.“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101.“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102.“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10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104.“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106.“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107.“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10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10.“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1.“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112.“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4.“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115.“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116.“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117.“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118.“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120.“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121.“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2.“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3.“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124.“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125.“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126.“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127.“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8.“‘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129.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130.“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131.“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132.“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133.“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4.“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5.“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136.“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7.“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138.“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139.“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14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14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142.“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143.“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144.“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145.“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146.“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147.“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148.“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49.“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150.“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151.“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152.“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是慢,一般2个多月审回《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宗旨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只是本科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是 核心学报 应该是你说的a类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属于C类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快捷分类:社会教育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9-3370国内刊号:11-4083/C创刊时间:199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只是本科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是 核心学报 应该是你说的a类

1.“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3.“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4.“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5.“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6.“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7.“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8.“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9.“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10.“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12.“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13.“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14.“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15.“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16.“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17.“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18.“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19.“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20.“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21.“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22.“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23.“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24.“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25.“‘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26.“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27.“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28.“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29.“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30.“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31.“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3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33.“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34.“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35.“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36.“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37.“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38.“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39.“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0.“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1.“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42.“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43.“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44.“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45.“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46.“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47.“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48.“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49.“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50.“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51.“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52.“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53.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54.“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55.“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56.“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57.“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58.“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59.“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60.“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6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62.“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63.“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64.“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65.“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66.“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67.“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6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69.“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70.“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71.“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72.“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73.“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74.“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75.“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76.“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77.“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7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79.“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80.“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8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83.“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4.“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85.“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86.“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87.“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88.“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89.“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90.“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2.“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93.“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94.“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95.“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6.“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97.“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98.“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9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00.“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101.“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102.“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10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104.“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106.“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107.“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10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10.“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1.“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112.“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4.“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115.“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116.“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117.“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118.“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120.“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121.“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2.“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3.“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124.“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125.“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126.“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127.“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8.“‘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129.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130.“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131.“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132.“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133.“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4.“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5.“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136.“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7.“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138.“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139.“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14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14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142.“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143.“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144.“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145.“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146.“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147.“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148.“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49.“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150.“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151.“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152.“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都专业,就看看你的稿子是否合适.是否可以发表.

刊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主办: 北京化工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ISSN: 1671-6639CN: 11-4741/C邮发代号: 80-17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5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本校,联系理论战线的实际,开展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方向的研究,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学报现有专家论坛、政治、法律、哲学、经济、管理、文学、教育学、科技哲学等栏目。其中专家论坛和科技哲学是学报的特色重点栏目,专家论坛栏目主要刊登社会科学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精品稿件,科技哲学栏目立足于学术前沿,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学报自2002年公开发行以来,学术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连年获奖。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4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学报现在已加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并加入万方数据库、清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国际名刊网、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天元数据网等多个数据库。学报编委会成员13人,编辑部成员4人。编辑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宗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力求以创新的精神改革办刊模式,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那要看你想发哪方面了,侧重点不同,不是核心就只能按省级对待,除非他的主管单位是中国教育部等部门!

北京化工大学学院代号即代码是10010。北京化工大学,简称北化(BUCT),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介绍北京化工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高校,是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学校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原化学工业部领导。建校的目标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同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1998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共有3个校区,2个基地,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设有1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4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其中博士13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60余人;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共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办51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2月,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5人),其他国家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30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其中在岗3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拥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个。

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

教学成果

2001年—2014年,学校获得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

2019年8月5日,北京化工大学《基于“蜂巢模式”的高校国防教育育人实践》人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国防科工局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引智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科研成就

2001年以来,学校有29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累计到款亿元,比“十一五”增长;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78项,牵头承担中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11项;中国国防军工类项目科研经费总额达亿元,比“十一五”增加9200万元,高模量碳纤维等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十二五”期间学校SCI论文数量排名位居中国高校30名左右;中国国内专利授权量年均350余项,总授权量为“十一五”的倍;共获得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

2018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亿元,获专利授权419项,鉴定成果9项。

2019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亿元,获专利授权448项,鉴定成果6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纸质图书达万册,随书光盘10887种,54632张。采购数据库114个,数字资源量20TB,约960余万册。

学术期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74年创刊,双月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性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栏目包括专题综述、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和信息科学、管理与数理科学等,被CA化学文摘(美)(2014)收录,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加入了万方数据库、清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国际名刊网、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天元数据网等多个数据库。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4年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社科学报”;2005-2007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10年度“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10年度“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国际合作截至2019年12月,学校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美、英、法、俄、德、澳、韩、日、意等53个国家(地区)的15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中59个合作伙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2019年新(续)签校际合作协议37份,新增合作伙伴15个。新成立中国-南非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有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9年,因公临时出国访问团组161个,共计255人次,涉及出访国家42个,接待境外短期专家774人次,在校任职的长期外籍专家共29人;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与18个国家(地区)的54所高校和机构开展74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年内共派出548人赴海外学习,199名国外大学生来华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活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科技核心都还好,文章满足杂志社要求的话,一般都能通过,相对来说,电子设计工程更快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自动控制、无线电、土木工程、化学与环境科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金属材料学、热能工程、建筑学、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校内及校外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提高与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购。编委会由校长在内的15人组成。

属于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简称北工大,于1960年始建,坐落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扩展资料

北工大有7个学科跻身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在QS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陆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3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环境与生态4个学科进入ESI前1%。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工业大学

以下期刊论文好:

一、社科综合类

社科综合类直投一般不太容易,审稿周期长,很多期刊至少半年,而且很容易被拒稿。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质量高、好发表的社科综合类核心期刊:

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南大双核,影响因子,主要刊发社会、经济、政治、高等教育与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想要跳过全文不想耽误时间的同学,我把当时辅导我论文的老师联系方式放在下方卡片里了,有需要的同学自己领取哈!

期刊论文辅导,专业老师精心策划,文案服务至论文发表

2.《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济南大学主办的综合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影响因子,主要栏目:历史研究、文学研究、政治学研究、鲁迅研究、辞赋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

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昌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单月出版,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新闻、艺术、语言文字、图书情报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社科综合类发表的期刊还有很多,比较容易过稿的正刊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下面就不一一列举了,有需要期刊论文润色辅导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卡片~

期刊论文辅导,专业老师精心策划,文案服务至论文发表

二、经管类

经管类期刊是目前咨询最多的,这里也重点给大家推荐下经管类的核心期刊:

《财经论丛》《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财经问题研究》《金融论坛》《经济学(季刊)》《经济与管理研究》

《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社会保障评论》《审计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

1.《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主办,影响因子,对作者资质要求不高,一年12期,每期征收文章相对较多,审稿周期3-6个月;主要以理论经济、公共经济与管理、现代金融、工商管理、产业与贸易、现代会计等栏目文章为主。

2. 《金融论坛》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现代金融学会主办,月刊,影响因子,主要栏目有:经营管理、理论探讨、改革探索、国际金融、金融法苑、业务创新、金融论坛、金融市场、发展战略、金融译林等。

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只是本科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是 核心学报 应该是你说的a类

属于C类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快捷分类:社会教育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9-3370国内刊号:11-4083/C创刊时间:199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1-3个月审稿 1.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 主管主办:建设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131X, 11-2120/TU 创刊时间:1954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从2011年起正式更名为《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刊发土木工程原创性学术论文,反映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教学、科研和... 主管主办:教育部 华中科技大学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湖北 季刊 A4 期刊刊号:2095-0985, 42-1816/TU 创刊时间:1983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3.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及化工、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辟了科技快报栏目。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材料与土木工程... 主管主办: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基础科学综合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广西 季刊 A4 期刊刊号:1674-9057, 45-1375/N 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 索引序列
  • 北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