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同舟共进杂志社历史

同舟共进杂志社历史

发布时间:

同舟共进杂志社历史

国内地有关宋朝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其中,杂志《同舟共进》4月份的封面专题就叫做“发现宋朝”。宋朝难道还要被发现吗?宋朝确实需要被发现。

在 *** 历史上,最有名的朝代数秦、汉、唐、宋、元、明、清。秦代虽然时间很短,但秦定百家、定百代,设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汉唐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盛世”。唯有宋朝,我们对它所知甚少。

中国大陆教科书关于宋朝的历史介绍并不详尽,对宋朝的特点也是皮相之谈。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家则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当我看到这种记述时,总深感遗憾,为何宋朝的辉煌被掩盖?为何我们对一千年前的辉煌朝代了解的却并不多呢?

在 *** 的历朝的版图当中,宋朝的版图最小,但正是这个最小的版图创造了一个奇迹,其成就更超越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

纵观北南两宋三百余年,其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方面其实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在经济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宋朝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煤铁革命,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非常繁荣。虽然不断纳贡称臣,但国库税收仍然充裕。在文化教育方面,唐宋八大家六位就出自宋朝,文人的地位也在宋朝达到了空间的提升,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在城市化与城市管理方面,无论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南宋时期的杭州,都是世界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宋朝的城市人口占全国的40%,这个数字背后是相当发达的城市化文明。在科技发展方面也突飞猛进,四大发明在宋朝得到了改良,在宋朝严重的宦官干预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的次数及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在民生方面,宋朝亦是太平富足。虽然金国用武力屡次侵犯宋朝,强迫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但是宋朝每年将2%的财政收入交给金国,用皇室的屈辱保障了宋朝长达百年的太平,普通民众享有与贵族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见一斑。

人们对宋朝了解不多,甚至存在误区。宋朝在武力上不敌金国,即便动用更多的人力物资也鲜有胜算,所以朝廷以城下之盟换取国家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岳飞作为武将却抗拒国策,所以一些作家从这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有趣而尖锐的观点:岳飞必须死。为什么岳飞必须死呢?作者并非不喜欢岳飞,只是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一看,宋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因此,如今有关宋朝的书籍甚至研究宋史已经成为显学了。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国的历史最为悠久。当我们去追溯那些不熟悉的历史时,特别像宋朝历史,我们不仅在凭吊昔日的辉煌,更得到一种启发。今天的中国正要建立一个能够跟现代化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不妨去看一看一千年前的宋朝,我们的先辈都曾经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成就,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再远远的超过他们吗?

上古: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夏朝:夏朝(约前2070~1675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商代(约前1675~1046年)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洛阳),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周朝:周朝(约前1046~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秦朝: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王朝。汉朝:汉朝(前202~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三国: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隋朝: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唐朝: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十分繁荣。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明朝: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纪年是公历纪年。专栏:为感谢中国历史网网友对本站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特推出“专栏作者”这个新的版块。希望给我们的资深作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文字风采进一步交流探讨历史研究的交流平台。驻站媒体专栏:中国历史网驻站媒体专区共有文史、故事类期刊杂志入驻本站,有《同舟共进》杂志、《文史天地》杂志、《醒狮国学》杂志、《休闲读品·天下》杂志等社科文史类期刊;故事类期刊有《故事会》杂志、《故事版》杂志、《山海经》杂志等故事类期刊杂志入驻本站。考古发现:考古发现频道提供国内外考古研究、考古发现、地理考古、文物保护、等考古资讯。文化资讯:中国历史网新闻资讯频道提供国内外文化资讯、历史考古、文物发掘、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新闻。历史图库:中国历史网图说历史频道提供历史图片,老照片,图说历史,历史影像资料。

晚清历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改革,分别是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以及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这三次改革,虽然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最终都失败了。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迟云飞教授在《同舟共进》杂志上发了一篇文章,分析了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先看洋务运动,败在改革太片面,不够全面。

比如军事改革,只重视武器军备,忽视了制度建设。洋枪洋炮买了不少,但是近代战争需要的指挥系统、后勤保障、参谋部门、预备役制度等,都没建立。结果甲午一战,清军武器不差,作战也很勇敢,但是因为体制、战略差距而失败。

再比如经济改革,偏重官办,忽视民营。当时搞的一些工业企业,像江南制造局等等,都是官办。官办虽然然也有优势,但总的说效率太低,发展动力不足。没有民营企业的补充,国家经济很难强大。

教育改革呢,也很零散,不成体系。洋务运动办了不少新式学校,还派了几批人出去留学,但总体看缺乏长期系统规划,没全面普及新型教育,所以新型人才缺乏,不能支撑现代化建设。最终,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再看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急于求成。这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没有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比如忽视了慈禧太后的支持,以为有光绪皇帝支持就够了,这在政治上显然非常不成熟。同样因为政治上的不成熟,改革派对保守派官员打击面太大,而对像李鸿章这样的潜在的改革派也没积极争取,最后导致势单力孤,陷入被动。

第二,急于求成,考虑不够充分,改革诏令倒是下了不少,但是效果很差。比如科举改革,废除八股,改考策论,既没做好宣传,又没给学了大半辈子八股的旧文人做适当安排,这种情况下贸然改革,当然是阻力重重,很难成功。

最后来看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可以说犯了双重失误。

第一,改革措施无主次,没有体系。这次改革因为经过了甲午战败、庚子赔款,政府压力很大,改革更加迫切,结果各种新政措施包括教育改革、军事改革、经济改革、警察制度新型律法等等,一股脑推出。完全没有先后主次,非常混乱。而且各项新政措施都需要增加开支,这无形中就又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加大了老百姓的负担,各种税收、摊派引起民间反抗,大小规模的抗粮、抗捐风潮遍地都是,湖南抢米风潮、山东莱阳抗捐风潮,更是震动全国,动摇了政府的统治基础。

第二,改革缺乏坚强领导,政治能力不强。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虽然有政治手腕,但是眼光太封闭,也缺乏进取开拓精神,新政改革只是迫于形势,动力不足。1908年慈禧和光绪去世后,摄政王载沣驾驭不了局势,缺乏妥协各方关系的能力。当时,社会上既有立宪派,又有革命党,各方利益主张不一,而清政府大权则已经大大衰落。这个时候要讲究政治智慧,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该让出权力就要让出一些权力。但是清政府不仅拒绝了立宪派立即召开国会参与政权的要求,而且组成的内阁绝大多数是皇族,让社会各界对改革诚意彻底失望,加速了政权的灭亡。迟云飞教授认为,如果当时清政府懂得妥协,让梁启超、张謇等三四位立宪派人士入阁,哪怕是暂时不给他们军队、财政等要害部门,只是装点一下门面,社会上的不满也会小很多,清政府的危险也就小一些,历史甚至有可能会重写。但当时的掌权人缺少这种政治智慧,结果大清政权最终寿终正寝。

你看,晚清历史三次重要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不是没有原因的。最后我们把这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一下,除了时代的局限,改革者自身,还可以得出两点教训。一是改革一定要注意体系,既要全面,又要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急于求成。二是要注意政治技巧,学会妥协,平衡好各方利益,争取利益各方、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清政府如果意识到这些,也就不会每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了。

因为这三次改革都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是不可能真正救中国的。

同舟共进杂志社

之所以全部失败,是因为都是不彻底的改革,而且保守势力太过于强大。因此晚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有立宪运动都失败了。

因为这三次改革都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是不可能真正救中国的。

因为清朝的改革没有改变制度,改变的只是表面文章。所以清朝的三次改革全部失败。

穿过你的往事我的政法 陈夏红 在法律人研究领域,我以前写过一本《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编过一本《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本《政法往事》可以说是前述两书的续篇。稍有不同的是,《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中,更多是围绕个人的长篇大论;而《政法往事》,则更多是根据这几年搜集的一些边角史料写成的“千字文”,关注的角度更多是“事”而非“人”。 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些法律人?老有朋友这么问我。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但一直没有答案。用一句老套的说法,就像你问爬山者为什么要爬一座又一座山,他会玄妙而富有哲理地告诉你:因为山在那边。我的答案与此类似,仅仅因为那些法律人在往事中,因为政法在往事中。 这么说可能有点玄乎。事实上,我开始写这类文字,早期只是朦胧地觉得法史应该不是大学课堂里那个样子,应该不仅仅是制度在流变,更不仅仅是思想在传承。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我也可以化用,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漫漫历史长河中,倘若要离开法律人的行迹,而去谈论法史,那无异于赶走所有的演员而在戏台上演“空城计”。而且,由于历史的尘封以及人为的遮蔽,使得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多少总有些“似花非花”、“看雾非雾”之感。我觉得我在早期所致力做的一项朴素的工作,就是在法律人的历史领域,尽可能利用各种史料提供的蛛丝马迹,而去复原历史的原貌。 另一方面,除了在法律史的世界中构建以人为主的“人本法史”之外,另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将法史的文章写得有趣。王小波在《红拂夜奔》序言里说,“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喜欢一切有趣的文字,老的如林语堂、钱钟书、唐德刚,中间的如王小波,小的如韩寒、李承鹏、楚望台等等。记得有个朋友,曾将MSN签名改成“你的书值得砍树吗?”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对每个写书的人都适用,而书的有趣与否,本来就该是是否值得砍树的一个标准。对我而言,尽可能让每篇文章都有趣,是我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尽管在事实上,我们的法史沉重得让有趣的事情也变成悲剧。 当然,从更宏观角度来说,我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在历史舞台上,法律人有何作为?法律人究竟应该如何作为?如果未能如愿以偿的话,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法律人未能作为?……这些问题并不是贯穿在每一篇文字中,但这的确是我写这些文字最原始的出发点。或者说,之前我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判断,更多时候是一种基于个人思考习惯的直觉。直到2010年上半年,作为中欧法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我聆听了方流芳教授给研究生开的“思想政治课”——法律职业伦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才豁然开朗,颇有醍醐灌顶之感。我的笔端所要倾诉的,无他,职业伦理而已。由此,我要向方流芳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些文字大都是供《法制早报》、《法制日报·周末版》、《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律政方圆》、《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等报刊上“政法往事”专栏的。需要申述的是,这些文章的写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专栏也基本上都是自生自灭而生生不息。此外,还有部分文字在《同舟共进》杂志、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由此,我得特别感谢如下编辑:《法制日报·周末版》副总编马霄雷、《法制日报·周末版》文化版前主编赵国君、《法制日报·周末版》前实习生王兆国、《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主编蒋安杰、《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实习生刘显刚、仪浩、《律政方圆》杂志前编辑王立杰、曾供职于《法制早报》的申兴旺编辑、《同舟共进》编辑郭芙秀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郭烁、《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编辑张培坚。说实在的,这些文章要不是他们催促,可能永远也写不出来。 另,本书还收录了部分与“政法往事”有关的几篇书评。这些书评大都发表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和深圳《晶报》书评版。在一段时间内,我比较勤于写书评,原因无他,只是他们的稿费尚可,还不至于让人生出“卖字又卖身”之痛感,也多少让混迹于识字人中的我有点尊严,足以支撑我每月买书的支出。由此,特别向最早跟我约书评的现任《中国周刊》编辑的陈远以及《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张晓波、方绪晓、《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雷剑峤、戴新伟、深圳《晶报》书评编辑张楠等致谢。 在书前嵌入李曙光教授和谢泳教授的大序,实在是一件美不胜收的事情。当年追随李曙光教授,投身于“曙光名门”,主要也是看中李曙光教授从法史学到破产法的精彩转型,甚至将此转型作为我的一个目标。只是入门之后,我的兴趣始终还没有走出法史,连经济法专业的硕士论文,写的都是《破产在近代中国的制度变迁》。在大学期间,谢泳的《逝去的年代》、《大学旧踪》等作品,已成为我关注法律人并进行研究性写作的圭臬。在这里,谨向李曙光教授、谢泳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外,我还得特别感谢中欧法学院中方联席院长方流芳教授和欧方联席院长高美莲(Ninon Colneric)教授。作为中欧法学院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之一,我在学业初期,并未将全部精力放在所谓的专业上,他们给了我足够的宽容与理解。能够在中欧法学院学习是我的幸运,我亦永远以中欧法学院为荣。 但无论如何,这些文章最终能够以书的形式出版,我不能不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蒋浩先生和北大出版社第五图书事业部主任曾健。曾健以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使得这些并不美丽的文字,能够以书的方式美丽地面世。谨致以十二万分的谢意。 本书的“美丽”,还得归因于如下亲友的劳动:李海艳同学不仅陪伴着我的写作,帮我完成了这本书的校对工作,亦为搜集图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贺维彤、徐小平等师友,亦为本书图片的收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孙笑侠教授、我原来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的同事孙黎萌等,慨允本书使用他(她)们收藏的部分图片,谨致以谢忱。 2010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七)是先父逝世三周年忌日。三年前的7月20日,先父一病沉疴,驾鹤西归。在三周年忌日来临之际,我由于身体小恙,稿债缠身,最终未能回乡祭奠,只能在军都山下遥祭再三。这真是一件遗憾而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此,我愿将此书献给先父。 谨以此后记致亲爱的读者。我诚挚地期待着您的批评与指正。 2010年12月14日于昌平军都山下

同舟共进杂志合订本

黄绍龙:副局长(正厅级)陈德伟:副局长、党组成员,省卫计委副主任(兼)陈祝生:副局长(兼)吴圣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方洪添:副局长、党组成员严振:副局长、党组成员

之所以全部失败,是因为都是不彻底的改革,而且保守势力太过于强大。因此晚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有立宪运动都失败了。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上古: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夏朝:夏朝(约前2070~1675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商代(约前1675~1046年)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洛阳),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周朝:周朝(约前1046~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秦朝: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王朝。汉朝:汉朝(前202~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三国: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隋朝: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唐朝: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十分繁荣。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明朝: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纪年是公历纪年。专栏:为感谢中国历史网网友对本站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特推出“专栏作者”这个新的版块。希望给我们的资深作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文字风采进一步交流探讨历史研究的交流平台。驻站媒体专栏:中国历史网驻站媒体专区共有文史、故事类期刊杂志入驻本站,有《同舟共进》杂志、《文史天地》杂志、《醒狮国学》杂志、《休闲读品·天下》杂志等社科文史类期刊;故事类期刊有《故事会》杂志、《故事版》杂志、《山海经》杂志等故事类期刊杂志入驻本站。考古发现:考古发现频道提供国内外考古研究、考古发现、地理考古、文物保护、等考古资讯。文化资讯:中国历史网新闻资讯频道提供国内外文化资讯、历史考古、文物发掘、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新闻。历史图库:中国历史网图说历史频道提供历史图片,老照片,图说历史,历史影像资料。

同舟共济杂志

军*统的谷正文回忆说:“邓丽君是台 湾  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隶属于‘·国·家·安·全·局’第三处,配合协同工作的是我所在的 军·事·情·报·统·计·局。”此事后来被证实。

1968年夏天,邓丽君收到来自新加坡的邀请书,邀请她参加196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剧院举行的“慈善音乐会”的演出,其时,年仅15岁的邓丽君向 有关*部*门提出了出*境*申请。当时台 湾仍处于军·事·管·制的戒·严·令·期间, 出·入·境·申·请的审·查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即申请人是否能够利用现有条件为当·局进行·情·报·工·作,为了获得出·境的许可,许多人也不得已地接受这一交换条件,从而被收编为情·报·人·员。

原文刊载于2012年8月号的《同舟共济》杂志

《同舟共济》杂志已经改版,2020年1月1日正式发行了改版后的新版《同舟共济》杂志,其内容主题更加接地气,更侧重当代生活中的问题,更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更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全新的版面布局更加紧凑,以文字、图片与视频、音频三者结合,加深文字的内涵;面向当代读者,展示当下最新的社会变化,时代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一线百姓的聚焦报道,以及更加细腻的洞察力,将报刊中的内容更加具体、深入、有温度。

吴岳秋个人简介

吴岳秋,字“声宇”, 号“万荷堂” ,1956年出生于广东揭阳,职业画家,岭南画派刘春草弟子;国家一级美术师。2011年11月作品与恩师刘春草在北京政协礼堂联展;2012年由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画集》;2013年1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深受艺术界,学者,专家的赞赏;同年五月份由广东电视台主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大石绿茵岛会所;2013年9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中国梦民族魂”《荣誉奖》;2013年国画作品《出淤泥而不染》荣获澳门首届国际荷花展二等奖;2014年参加中澳投资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国画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代表中方赠与澳方;2015年国画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届联合国联大主席约翰•威廉•阿什收藏;2015年5月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隆重举办个人画展,并受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国画作品《孔雀图》由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收藏;国画作品《鱼鹰图》由意中基金会总理事Luini AIcide收藏;2015年12月参加海峡两岸视点“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国画作品《同舟共济》由主办方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收藏。2016年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论坛:"缅怀孙中山,共筑中华梦"在台北隆重举行,国画作品《玉堂清香》代表大陆赠与台前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先生。《清趣》馈赠於台湾旺报总裁黄清龙先生。2017年应江西省政府的邀请,为赣江宾馆精心创作国画《花开天下红》作品收藏,隆重举办了接画仪式并赋予永久荣誉和收藏证书。2017年应江西省政府的邀请,为赣江宾馆精心创作国画《花开天下红》作品收藏,隆重举办了接画仪式并赋予永久荣誉和收藏证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2月中旬以来,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开始明显下降,新增确诊降至2位数,部分省市零增长,抗疫初见成效,而这一切离不开始终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后方人员,以及凝聚在一起共同抗疫的社会各方组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心抗疫,同舟共济

舒辅智慧医疗作为抗疫队伍中的一份子,疫情爆发初始,运用自身专业优势,第一时间召集工程师,成立疫情专项小分队。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线了三个专业的心理测试工具,包括“新冠肺炎相关情绪自我评估工具”、“新冠肺炎风险评估工具”、“安全返工自保指数测评工具”。

旨在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广泛地保卫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缓解大家的心理和健康焦虑,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这三个测试工具根据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权威指南结合权威医院医生团队的指导意见,依托舒辅医疗的专业知识库,智能得出测试结果,给出就医指导意见和防护建议。

专业度高,实用性强,防护建议可靠,为大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截至目前为止,舒辅智慧医疗新冠系列产品的累计访问量超过43万,覆盖全国36个省市地区,测试者年龄横跨18岁到60岁以上,职业涉及学生、医务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为分析大众在疫情中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大数据。

舒辅智慧医疗针对疫情开发的系列产品受到学校、媒体平台和社会各组织的大力支持和传播,包括云南大学、上海大学、东方卫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思睿明精神心理诊所等,通过学习手册、海报、文章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和指导。

其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部主任仇剑崟及其团队携手舒辅智慧医疗率先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情绪自我评估问卷”。舒辅智慧医疗为此次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保障。

这也是国内首个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激反应进行动态连续调查的大样本研究,调查疫情中广大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动态变化,以期为心理干预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该研究成果首发于BMJ旗下General Psychiatry杂志。

*官网()已正式上线

(点击放大图片阅读)

除此,舒辅智慧医疗的新冠肺炎系列产品还受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高度重视,产品中对广大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为防控指挥部制定疫情中的心理干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

随着新冠肺炎在多国的蔓延,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多次紧急会议,呼吁各个国家做好防控措施。

(图片来源WHO官网)

同时,舒辅医疗新冠肺炎系列产品的应用也引起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部分专家的注意,未来舒辅医疗的测试工具有望应用于世界各国,为世界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来源WHO官网:世界新冠新冠疫情全球局势)

舒小辅也希望如果有幸能登上这样的国际舞台,那么我们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找到可靠的心理咨询平台,获得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援助,缓解心理和健康焦虑。

心理免疫,刻不容缓

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不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还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

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易怒、恐慌、抑郁和疑病等负面情绪,也让我们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生理的健康,更需要心理的保驾护航。

增强心理免疫力能让人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避免过度情绪,更快的适应突发的环境生活变化,将逆境变成顺境。

为了帮助大家逐步建立和增强心理免疫力,舒辅智慧医疗团队后续将通过多种形式为大家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文章

舒辅医疗会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发布科普文章,强化大家对日常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

·测评工具

同时,舒辅医疗也将继续开发专业的测评工具,帮助大家做好心理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情绪问题,为大家的提供可供操作的心理良方。

·心理课程

舒辅医疗会联合资深心理专家,研发专业的心理课程,将复杂生涩的理论化为可实操的方法,解决大家生活中的情绪、心理问题。

宅家网课,一个脑子两个大?

现在疫情正处于防控关键时期,全国各地学校实施延迟开学、线上授课等措施,被打乱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不少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面对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压力,出现许多乌龙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居家上网课该怎么应对内心焦虑,提高学习效率?

舒辅医疗推出了“网课学习特定的情绪影响评估”,为家长、学生、教师提供测评服务,帮助大家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消除网课焦虑。

(扫一扫图片,立刻进行测试)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场疫情攻坚战,我们必将胜利!

想要和我们并肩作战?

联系我们:

同舟共济杂志主管

岭南画派大师刘春草:《吴岳秋画集》序言吴岳秋与我相识于祖国襌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扬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画,多是来自韩江流域。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于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有俗气,山谷画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画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锲而不舍的原则,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吴岳秋拟东南亚旅游,故撰数言以壮其行,读书行路,是画人应循的道径,愿勉之。 袁玉江:读吴岳秋先生近作有感吴岳秋,是岭南画派第二代国画大师刘春草先生的高足。2009年11,我在佛山有缘结识刘春草先生,并应邀为先生写了《高士放歌亦无声》一文。时至今天我还被刘春草的艺术感染着。世上万事均姻缘而生。前几天吴岳秋来访,品茶论道之余流露出要我为他的画集作序之意,我欣然答应。原因有二:一是我对他老师的艺术意犹未尽,想再次品读刘氏画风的艺术魅力;二是岳秋深得老师真传,也想探其玄妙。岳秋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代当过舞台美术设计,有着良好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传统功底。他曾云游四方,拜师学艺,立博众长;采风访贤,贴近自然,感悟天地。岳秋绘画上的大飞跃,大转变是拜师刘门之后。古人云“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朴素谦和的岳秋不师望,十几年的艰苦磨练,潜心悟道,终于得师真传,独领一技风骚。岳秋作品中蕴藏着岭南画派血脉。秉承着刘氏艺术风采,强烈的书写意味,彰显着正宗中国画风骨。“笔意纵横,参于造化”,“默契天真,冥周物理”,以墨为主,墨彩并饰,白粉点精,妙处横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岳秋正步入艺术的成熟期,也是历史大师成功的必经之路——取得在“临摹乱真”的修养期。“临摹”得于手,“乱真”得于心,神玄妙,心手法。岳秋与其师不二,已入得境界!当今很多聪慧之士不重视此道,另辟新境,然而,大都无功而返,最后以“乱式”归终。“创新”是历代文人墨客和有志之士的最高追求。其实“创新”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文化基因”的改变。血脉基因无法改变,文化基因却因人之不同,教育不同,对传统文化和自然大象的取舍不同,而各自改变着。然而,这些高人“天有大美而不言”,成了隐者。岳秋用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艰难的用一颗寂寞之后已经不再寂寞的心,在铺满荆棘的路上,改变着自己的 文化基因。这就是成就大师的“必经之地”。探索以修养为北斗,叛逆以传统为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是痴人说梦。岳秋路正根深。很多人认为: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画的人,就是中国画画家,这就是非常不准确的!中国画区别于西画和其他画种的一个核心就是中国画的“笔墨意境”,这个“笔墨意境”的核心就是“线”,这个“线”的核心就是书法笔意的再生和演变。岳秋作品中线的组合、构成、穿插、点面处理,墨复彩,彩叠墨无不体现了强烈的书法笔意。中国画的大气象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修养,一种天赐。另类、夸张、用笔用墨的极端行为,都不是大气象。方寸之间尽展万千气象,一点笔墨气吞山河是中国画的大气象。岳秋紧追刘师,继承和发扬着中国画的大写意精神。这是艺术的生命之气,是天地之间的元气。岳秋以后的路还很长,笔下自然显露出很多新的笔墨语言。这是传承有序的新生命。血脉,文化两大基因必将铸成岳秋自己的艺术风格。伊诺:路正根深的岭南派画家水清出芙蓉,禅心凝荷魂。一字一画,一言一行,这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本真,忽然间伴着血液在冉冉飞升,飞向无际的苍穹。那纯粹的超尘的感觉使我内心更加宁静和谐。感谢使我返归自我,缘起这种感觉的人,这便是,“万荷堂”主人吴岳秋。吴岳秋曾云游四海,寻师学画。博众家之长,走进自然感悟天地。吴岳秋非常珍视这些足迹,因为其中饱含了他的辛酸和喜悦!得到恩师刘春草的真传,绘画上再度飞跃。谦虚诚实的吴岳秋不负恩师所望,通宵达旦,日夜苦练,潜心感悟,已在画坛独领风骚!吴岳秋与荷有着等同的血脉“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濯茎”他喜欢荷欣赏荷研究荷画荷,画得如痴如醉,铺天盖地。在世界的污水中,画家笔下的莲荷在尘埃之中冉冉升起,清涟挺拔,既有高雅的意境,又有袅娜的斑斓。吴岳秋恪守着英雄心境,诗人情怀,更有一朵朵盛开的天地良心。吴岳秋做事为人以荷为镜,洒脱澄明,像一颗清纯的莲子,在岁月的图画上,写上饱满的心智,追崇恩师的慈善奉献一方弱土。他恩师心灵的大无畏,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着吴岳秋浓厚的志向,让人感动和佩服。感动他的善良,佩服他能看透人世真伪,将理想中的美好付诸实践,像一朵绽放的荷花“抱性一何洁”,卓然地吐露着人生的清芬。古人曾说“其为人也多文,不晓画都寡矣”绘画要注入思想,感情,形式,体悟。吴岳秋画荷独有个性,追求在立意,达意,抒情的基础上创新求异,意在追求荷趣荷神,表达对荷花的寓意悠远的高尚情结,从而赋予荷花以超凡禅意之静美!吴岳秋置身艺海,漫漫路途中沿着自己的方向在走。这超凡脱俗的境界成为一种无尽的向往和孜孜追求,成为完美自身实现自我的努力方向。为自己的理想而尽情展现它而带给我们美的思考和奋发的精神,让我们感悟到很多东西,总是在触目的霎那迎接着一个个诗画般的美。这是一位艺术家,画品、人品、艺品、文品俱佳的表现,吴岳秋熟谙了关于禅的诸多理念,通读了美的许多哲学。在意象和物象皆出自岭南画派的同时融进了对于笔墨的再理解和再运用,植根在这一厚重的土壤里,通过自己的创意,得到了骄人的成绩,确为一大家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吴岳秋在绘画的路上,坚实行走,使自己心明如镜,能够照见美好事物,照亮美丽色彩。

吴岳秋,字“声宇”, 号“万荷堂” ,1956年出生于广东揭阳,职业画家,岭南画派刘春草弟子;1992年毕业于天津神州书画学院;广东省青年美协,揭阳市美协理事;政协揭东县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揭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2011年11月作品与恩师刘春草在北京政协礼堂联展;2012年由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画集》;2013年1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深受艺术界,学者,专家的赞赏;2013年6月在广州天天健康馆由广东电视台主办,广东万里马集团协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并出版师生画集;2013年9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中国梦民族魂”《荣誉奖》;2013年12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国邮政出版明信片全国发行;2013年国画作品《出淤泥而不染》荣获澳门首届国际荷花展二等奖;2014年参加中澳投资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国画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代表中方赠与澳方;2015年国画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届联合国联大主席约翰•威廉•阿什收藏;2015年4月出版《吴岳秋画集》;2015年5月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隆重举办个人画展,并受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国画作品《孔雀图》由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收藏;国画作品《鱼鹰图》由意中基金会总理事Luini AIcide收藏;2015年12月参加海峡两岸视点“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国画作品《同舟共济》由主办方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收藏。

在艺术活动中,情感与思想认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说教不是艺术,没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产生艺术。真正的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2015年12月8日岭南吴岳秋应邀请为“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以海峡两岸为主题,创作大写意国画作品《同舟共济》,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兄弟,是一家人,同舟共济,让两岸同胞过着和平、安静、美好的生活。

广州美院画展现场《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开幕式2013116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先生题

吴东霞女士,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吴碎满先生收藏家

意大利米兰“奉华文化”有限公司董祖火会长与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吴碎满先生会见了意中基金会理事长 Luini Aicide ,理事长Luini Aicide收藏吴岳秋先生《鱼鹰图》并友好交流合影。

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与联合国旅游联盟主任王岩先生、亚太旅游组织卡梅隆先生、澳大利亚Rising star 集团董事长托尼先生一起分享吴岳秋先生的(松青峻岭通云气),同时作品被澳大利亚政府收藏。

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先生题,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画

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先生题,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画

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先生题,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画

圣马力诺总统府,受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先生之邀所作

领南画家吴岳秋先生画,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先生题词

吴岳秋花鸟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的酣畅淋漓与写实的笔墨相结合,造成一种激情洋溢和欢乐愉悦的审美气息,以表现现实自然景物的诗意美感和蓬勃生机。     多年来,吴岳秋把自己艺术置于现在生活中,宁静,踏实又诚挚地看书,画画与写生。他的作品毫无矫情造作之态,让人感受着生动,热烈,亲切 ,温暖的心灵愉悦。      就水墨,色彩技法而言,吴岳秋明显地继承了高奇峰,陈树人,以及刘春草恩师的笔墨用色技法,又溶入了当代小写意技法,以点缀交代画眼,让人欣赏起来情景舒畅又有明确主题寻味。 其实岭南画派传统就注重写生和色彩,而吴岳秋花鸟画更是色彩丰富。画家表现色彩是大学问,许多画家宁愿追求简单水墨而不轻易用多色重色,因为色彩稍重稍偏,易入艳俗景况。吴岳秋花鸟画敢于多色重色,似乎每个景物色泽信手拈来,却总层次丰润,欣心悦目又恰到好处。       生活和自然景物始终是艺术创作的资源和宝藏,蕴含着无限丰满的创作题材和诗意形式。岭南画派先贤们勇于向生活与自然中求索技法与表达方式,这是画随时代变的真正主旨,衷心期待吴岳秋先生从生活中来,立足美好审美情感,取得更丰硕成果。

岭南画派宗师刘春草先生题,其弟子吴岳秋先生画

右起:岭南书画宗师刘春草先生与其弟子吴岳秋先生

吴岳秋舆我相识於祖国襌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掦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畵,多是来自韩江流域。

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舆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於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无俗气,山谷畵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畵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喫而不舍的原则,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

吴岳秋拟东南亚旅游,故撰数言以壮其行,读书行路,是畵人应循的道径,愿勉之。                                                                                               ——岭南宗师刘春草先生书

军*统的谷正文回忆说:“邓丽君是台 湾  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隶属于‘·国·家·安·全·局’第三处,配合协同工作的是我所在的 军·事·情·报·统·计·局。”此事后来被证实。

1968年夏天,邓丽君收到来自新加坡的邀请书,邀请她参加196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剧院举行的“慈善音乐会”的演出,其时,年仅15岁的邓丽君向 有关*部*门提出了出*境*申请。当时台 湾仍处于军·事·管·制的戒·严·令·期间, 出·入·境·申·请的审·查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即申请人是否能够利用现有条件为当·局进行·情·报·工·作,为了获得出·境的许可,许多人也不得已地接受这一交换条件,从而被收编为情·报·人·员。

原文刊载于2012年8月号的《同舟共济》杂志

一,做好打工的工作,打工也不是坏事,社会发展到今天,你就是弱肉强食,过了40岁了,多为自己考虑,有足够现金在暂时失业的过冬。

二,过了40就不要轻易去创业,多少创业者最后都死的很惨,因为,创业的风险比打工大多了,这需要足够的资金,合作的团队,适合的产品,做不好随时就会倒闭。三,不要相信老板的鬼话,一切承诺都是人的鬼话,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自己赚钱多找门路,不要一棵树上吊死。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

四,必要时可以降低自己薪酬,总得有个地方混,实在过不下去,就回家种地了,不要去死,那是胆小鬼,不负责的表现。

五,人入职场就要提前做好自己一生的规划,除了吃用,装备好半年的现金,其余的钱给自己买个保险,以备老了使用,买房不比太大,。功能齐全够住就可以,买车不必太好,就是个代步工具,人生规划很有必要!除非到了共产主义。

六,人不死,只有出人头地的时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真的哪一天你成功了,还把自己作为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就好。

七,40岁很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指望你吃饭,你不能倒下,否则,家就没了。学会接受现实,希望能自力更生,把日子过好。

  • 索引序列
  • 同舟共进杂志社历史
  • 同舟共进杂志社
  • 同舟共进杂志合订本
  • 同舟共济杂志
  • 同舟共济杂志主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