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 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1.世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化 2.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3.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 4.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5.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一、绿色壁垒的由来和发展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要求,后来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连在了一起, 绿色壁垒就出现了。以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严格的检测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志、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绿色壁垒的形成虽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绿色标准"和“绿色法规”,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了一百五六十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各国制定的环保法规也越来越多。如德国就制订了1800多项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对于食品进口,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1991年,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制订了标准。在纺织行业,目前最严格的要数国际环保组织制订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它需要组成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都通过有关检测和认证。对不符合规定者,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禁止、限制进口等种种限制和惩罚性措施。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涉及纺织品、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等。1997年10月,欧盟成员国禁止进口亚洲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七大类共100多种纺织品,理由是产品中含有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化学物质。由于绿色壁垒的不断扩展,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洁用品、纸张、纸制品、电池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机械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我国出口的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保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地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影响。这些对我国已造成严重影响的标准主要是: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烟草中有机氯含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汽油的含铅量指标,汽车排放标准,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等。二、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1.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我国外贸出口额的五分之一由纺织行业创造,纺织行业是创汇的第一大户。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地位。入世对我国纺织业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根据ATC协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在5年过渡期内,我国在设限国的纺织品配额在现行基础上年增率为25%,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每年将增加5000万美元的机会。如果加上其它不设限的国家和地区,入世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每年至少可增加10亿美元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破除绿色壁垒的屏障,这个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水中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在日益外向的中国各产业中,纺织业的对外依存度最高。虽然同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越来越低,但是绿色壁垒正成为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大举进入国际纺织品与服装贸易领域,各国对纺织品及服装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绿色壁垒面前,中国纺织行业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比较优势也将受到冲击,如果产品再达不到相关绿色标准,大量的国际订单将与我们失之交臂。目前,一些欧盟的买家在向国内企业下订单时,就要求在合同中写上“达不到《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赔偿10%货款”的条文。1998年,上海对德国出口的单装内衣,因含偶氮染料而被迫中止出口,减少外销额达500万美元。不久前,30万件出口欧盟的中国茄克被迫回销,原因是茄克拉链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服装,因没有达到合同上约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罚款。浙江省去年6—10月出口纺织品服装退货共计704批(不含宁波),退货金额为1586万美元;其中表内商品200批,占%;表外商品504批,占%。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因素、规格不符、缝制不良外,大多都是与绿色壁垒有关。可见,发展生态纺织品可有效克服绿色壁垒,扩大市场份额。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多达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了绿色壁垒的负面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经并将超过反倾销案件的影响,已成为入世后我们不容回避的课题。2. 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在纺织品、服装领域的技术壁垒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产品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是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是针对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的,要求产品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我们将能够克服这两项壁垒而生产出的产品,称作:生态纺织品。所谓生态纺织品或生态服装,它是以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使其免受伤害,并具有无毒、安全的优点,而且在使用和穿着时,给人以舒适、松弛、回归自然、消除疲劳、心情舒畅的感觉的纺织品。从专业上说,绿色服装必须包括三方面内容:1、生产生态学,即生产上的环保。对天然纤维来说,在种植或饲养过程中,所用的肥料、饲料、生长剂、除草剂、消毒剂等对人类应是无毒无害的;在面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放出有害气体,并且排水符合卫生要求;2、用户生态学,即使用者环保。要求对用户不带来任何毒害;3、处理生态学,是指织物或服装使用后的处理问题。例如是否能回收,是堆积还是焚化。比如最近服装市场上出现的新纤维Tencel(天丝),因其生产中的化学试剂可回收,废料可焚烧,故属于绿色纺织品。因为在服装原材料如棉、麻纤维的种植过程中,为控制害虫、植物病毒和杂草的侵蚀,确保其产量和质量,大量使用杀虫剂、化肥和除草剂,导致农药残留于棉花、麻纤维之中,虽然在服装之中含量甚微,但长期与皮肤接触,危害极大。其次,在原料储存时,要用五氯苯酚等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这些化学物质残留在服装上轻者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它中毒反应,重者会诱发癌症。此外,我国纺织品一直沿用“纺纱—织造—染整”的传统工艺。在织布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去污剂、增白萤光剂等化学物质,又一次残留在服装上。其中最有害的处理过程就是印染。现代人追求生活丰富多彩,更追求服装的色彩多变。颜色越来越丰富的染料被研制出来,棉纺织品被染得五颜六色。“漂亮”的目的固然达到了,但印染中使用的能诱发癌变的偶氮染料中间体、甲醛和卤化物载体及重金属却残留在服装上。此外,在服装的附件中,如拉链、钮扣等,会含有铅等重金属。由此可知,一件服装在变为成品的过程中残留毒素的机会是很多的。尽管现在世界上各国发达程度不同,对环保的认知程度有差异,但发展环保纺织品和绿色服装将是必然趋势。比如:浙江的绍兴作为纺织大县在入世后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都是因为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超标。1998年,“永通集团”有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纺织品出口到欧洲。经检测布料里有一种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结果遭遇退货。这批货又漂洋过海回到了国内,退货中转的各种费用差不多超过了布料本身的价格。100万元莫名其妙地打了水漂,布料和颜色都无可挑剔,问题还是出在染料上。因此,纺织业的发展与印染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虽然目前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活性染料市场有6成以上被德国巴斯夫等国外大公司所控制,其价格相当于国内企业的2倍。由于国内同类染料的性能不够稳定,纺织品出口企业还是忍痛花高价买进口染料。而一用进口染料,我国纺织品的原有价格优势就不复存在。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客户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质检要求已出现三大变化:1.从传统的重视外观质量检验趋向注重内在质量的检测,有的外商已将纺织品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信用条款;2.对纺织品的质量指标更严格,许多客户会在合同中对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对染色牢度等项目指标的要求明显提高;3.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由传统的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更重视安全性、卫生性。特别自奥地利1990年率先制订了环保纺织品标准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纺织品实施安全、卫生检测;美国、欧盟还相继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甲醛、五氯苯酚、杀虫剂、有机氧化物等的含量都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国际环保组织制订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需要组成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包括纽扣、拉链)都要通过有关的检测和认证。国内内衣行业唯一一家获此认证的“婷美”内衣为建立一整套生态纺织品供应链就用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婷美”也正因此成功地进入了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因此国内纺织品企业,要想在国际上有所作为,就必须研究国际规则,生产经过环保认证的绿色产品。3. 发达国家控制纺织品及服装中有害物质的法规和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世界环境保护浪潮风起云涌,已影响到国际服装市场,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建立起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服装市场竞争力的“绿色贸易壁垒”。他们以保护环境和健康为前提,通过各种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安全,使得绿色壁垒成为服装贸易中新的保护网,对我国出口的服装产品提出种种近乎苛刻的条件,造成我国服装出口频频受阻。早在1975年日本就开始实施《家用产品有害物质控制法》,其中对两岁及两岁以下的婴儿服装(特别是与皮肤直接接触服装)上的甲醛残留限定为20ppm;1995年日本的《产品责任法》又规定,对皮肤伤害、异物混入、燃烧事故、染色不良造成的特殊事故等服装成品缺陷,受害者可申请赔偿。1997年,欧盟禁止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使用含有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1994年德国食品和日用品法案规定在纺织品中不得检出过敏性分散染料;1999年1月1日起,使用含有致癌芳香胺的118种偶氮染料的成衣、皮革、服装、床上用品、家居布料等不可在德国市场上销售,目前欧盟对此也已立法,(见欧盟指令76/769/EEC、89/677/EEC、94/60/EC和97/10/EC),指令实施日期是2002年7月1日,意味着出口至欧盟十五国的纺织品从今年7月1日起都必须符合欧盟的法规,否则就进不了欧盟市场。美国联邦法规16 CFR 1303规定要取缔服装配件表面镀层中的含铅涂料。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家也都纷纷立法,对服装及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邻苯二甲酸盐、石棉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20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13个国家的13个研究所成立了“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了Oko-Tex standard 100(产品标准)和Oko-Tex standard 200(检测标准)等标准。此套标准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研究,修改和完善,目前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研究机构,在法国和德国还分别拥有两家认证机构。目前,标准100检测并授予环境标志的生态纺织品主要有4类,一类是婴儿用产品,它指除了服装外所有用于制作婴儿或直至两岁儿童的产品、基本材料和辅料;第二类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如制服衬衣、内衣等;第三类是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如充填材料、衬料等;第四类是装饰材料,包括原材料和辅料在内的所有用于装饰的产品,如白布、墙面覆盖物、家具布、窗帘、地毯、床垫等,可以说,获得环境标志的纺织品已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Oko-Tex standard 100,2000年版规定测试的项目为: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离子含量、农药、氯代苯酚、PVC增塑剂、染料、含氯有机载体、染色牢度、挥发物、气味测定等项目。与Oko-Tex standard 100相配套的检验程序标准为Oko-Tex standard 200,此标准包括了测试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技术。发达国家对绿色服装的检验手段和要求在逐步提高,他们利用高新技术、高灵敏的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高标准,严要求。因此,了解发达国家准入规则并取得这些国家认可的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对于我国纺织企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对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思考1. 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建设随着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和发展,标准化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依靠先进标准进行商业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新动向,标准是质量的前提,从关注标准高度出发提高产品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及标准制定部门的当务之急。在生态纺织品领域,目前除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有一个对照欧盟标准制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外,还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国在标准化方面的落后正好与发达国家对标准化的重视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在国际市场遭遇“绿色壁垒”的中国企业往往都觉得很冤,来自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我国19278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现在对服装在进入市场前没有专门机构进行强制性检验。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制定纺织品的安全通用国家标准。为了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从2001开始,国家标准委开展了对我国大宗出口产品标准情况的调研,纺织品是其中一类。加紧构筑纺织品安全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1997年5月,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成立,统一部署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工作;1998年发布了GB/T17592、GB/T17593、GB/T291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属及甲醛的检测标准;2000年6月,颁布了《生态纺织品》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2001年8月颁布了GB18401《纺织品甲醛含量限定》。目前正在起草两项纺织品安全方面的标准——《纺织品安全通用标准》和《生态纺织品通用技术条件》,前者对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做出了最基本要求,有望在调整产品结构、限制进口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后者则等同采用了《欧洲生态纺织品》标准,目的是向出口外向型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纺织品既代表了全球消费和生产的新潮流,又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限制进口的手段。随着我国入世,绿色壁垒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因此,生态纺织品将是应对绿色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最佳途径之一,将成为纺织行业内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已发布了与纺织品安全性有关的国标近90项,其中纺织品耐色牢度试验方法有70项,甲醛检测方法标准2项,燃烧性能测试方法9项,酸碱性检测方法4项,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3项,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1项。虽然,我国在生态纺织品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我们必须急起直追。2. 外贸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标准指导生产有人说,从发展中国家看,绿色壁垒是一堵绿色的、听起来很美丽的墙,横亘在本来就崎岖的国际贸易之路上。因为她美丽,所以不可能像拆除关税壁垒那样去拆除它。我们最好的选择是把壁垒看成桥墩,在脚下与壁垒之间建筑一座绿色的桥,上得坡去,到达彼岸。那么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增强环保意识就是企业走向成功的起点。绍兴的永通染织集团, 10多年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经历了98年出口欧盟的教训后,痛定思痛,把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求,研究他们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技术改造,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的好成绩。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他们交了100万元的学费,然后挣回了一亿美元的大市场,这就是突破绿色壁垒后尝到的甜头。永通人发现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是一种世界潮流。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最后肯定会被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美高档市场淘汰。要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必须强化产品的“绿色”意识。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勇气跨越它。谁行动得早,谁就是赢家。类似永通集团的成功例子在浙江已经不在少数。曾经因为钮扣的环保问题而遭退货的杭州汇丽绣花制衣公司,如今专门确定了4家定点厂制造环保型钮扣,一年出口到欧美市场的女装达到800多万件。去年,汇丽的单子做到7000多万美金。目前,汇丽公司的客户中有世界上4个大财团的几十个女装品牌,一天生产2万多件。过去怕做欧美市场,现在严格按环保标准生产后,发现欧美市场风光无限,有做不完的生意!我国加入WTO后,纺织服装企业只有真正与国际接轨,才能在国际大环境下生存。“接轨”就是“理顺”在企业管理能力、科技水平、标准运用、信息快捷、市场运作观念与手段上真正取得平等对话的实力。当前,服装快速反应已成为世界服装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美国已有65%的服装企业参加了快速反应,实时掌握国内外纺织品技术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情况,使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而我国目前总体上还在研究、宣传或仅仅少数几个大企业才会去关注这类信息,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3. 积极推行生态纺织品认证21世纪纺织品持续发展的主旋律是绿色纺织品的开发。这几年,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发对身体健康有益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标签”产品,美国、日本、瑞士、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标签”,“生态标签”即类似于我国的环境标志认证。目前“生态标签”正在全球迅速发展,许多实施生态标签的国家,把“生态标签”视为一种非关税壁垒,禁止非“生态标签”产品进口。而获得了该标志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普遍高于一般产品。随着人类环境保护和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 目前国际市场普遍使用多种生态标签,较有影响的生态标签有Oko-Tex Standard 100、Eco-Tex、MST、MUT、CleanFashion、Tex-Proof等。这些标记已成为生态纺织品的国际通行证。近年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陆续在中国的香港和上海、日本、韩国设立办事处,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更快地加入到生态纺织品标签计划中来。自2000年以来,生态纺织品认证在亚洲得到了广泛推广。香港作为亚洲的自由贸易港,保持了一贯的发展势头,在纺织品生态认证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日本的NISSENKEN在2000年初获准成为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成员机构,并在日本市场开始采用纺织品生态标签。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生产厂商也十分活跃,成为生态纺织品认证在亚洲的增长点。与周边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纺织服装企业的庞大与生态纺织品认证发展速度的较慢十分不协调。我国的绿色生态服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1999年9月,我国对“生态纺织品评价及检验标准”正式立项,由中国纺织科学院具体负责,正式对生态纺织品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制订出相应的标准及技术规范。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对服装的污染识别、检测以及环保标志还很落后,对印染整理纺织品的环保检测认证尚缺乏手段。制定《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它已在世界范围内发了23000张证书,其在中国内地的唯一授权机构——瑞士纺织品检定公司上海办事处,只用不到两年就发出了200张认证证书。已获得证书的这200家企业由于接触国际市场比较多,因而申请生态纺织品认证比较积极。他们已认识到生态纺织品认证是纺织服装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进军国际市场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婷美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提升产品品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纺织品供应链,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了最严厉的国际环保组织制订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内衣产品,并顺利打入日本和欧美市场。以前,国内企业竞争是谁的广告多、谁的价格低就能赚钱,今后将变成谁的科技含量高、谁能获得权威认证才能占领市场,婷美是独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产品,又按国际游戏规则取得了“绿卡”。所以企业只有做到自身产品过硬,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战胜洋对手。
希望对你有帮助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作者:张 静字号大小: 小 中 大〔内容摘要〕 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关 键 词〕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影响;策略分析〔作者简介〕 张静,石家庄市北郊监狱财务科科员,会计师出自:《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16期 作者:张静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关税和市场准入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限制逐步放松,我国出口农产品所遇到的传统关税壁垒门槛也逐步降低了,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但近年来,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的产业和市场,以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为主要内容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置障碍。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素质不高、农业外贸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也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创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为农产品出口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通常亦称“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因素及特点1.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1)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贸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为保护全球以及本国的环境,各国政府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3)广大公众,尤其在发达国家,环境意识日益提高。(4)发达国家力图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2.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更具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依据的,更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更容易获得进口国政府的支持,也更顺应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需要。(2)形式更具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国际双边或多边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等为实施的依据和基础。(3)保护对象更具广泛性。凡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都将是绿色贸易壁垒所要保护的对象。(4)保护动机更具虚伪性。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了人们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心理,扯起了保护健康和人类环境的大旗,“名正言顺”的实行贸易保护。它们对别国的产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阻止进入其本国市场,但与此同时,又将本国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产。(5)实施效果更具歧视性。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凭借其自身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提出过高标准,渐渐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影响:(1)可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质量认证标准。一般来讲,国外一些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环境认证标准,加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基准标准的食品法典(CAC),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而且基本垄断了CAC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欧盟早在2002年1月就以此法典为由宣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的进口。在遭受如此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当痛定思痛,以CAC为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加大力度切实提高质量认证水平,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增强向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等的出口。(2)有助于我国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贸易壁垒让我们切实认识到了绿色天然无害农产品的优势。于是,为生产出更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绿色产品,开拓崭新的国际市场、争创更多的外汇收入,我国需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据最新资料显示,新疆已被国家列为首个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区;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新疆的单位和企业已有3个。其中,博湖县博斯腾湖150万亩大湖区水产养殖区的面积超过浙江千岛湖有机水产养殖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水产养殖区。目前,有机食品生产正在新疆迅速发展起来,哈密、温宿、玛纳斯、精河、尼勒克等14个县市正积极组织相关工作。自治区环保局也在编制规划,确立新疆有机食品强区的建设目标。(3)有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通过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并成功跨越的贸易过程,可以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正确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如今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在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前,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正视它,不畏缩也不藐视,各企业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必可成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2.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对市场准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为符合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我国出口商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但这种投入短期内又无法立竿见影,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将形成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市场排外将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2)对出口农产品结构的影响。我国在环保和防污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治理力度和管理水平上,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意识上的模糊认识和观念淡薄上。正基于此,我国长期忽视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放松对农产品安全和防范污染标准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加之我国农户经营分散、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高,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农药残留等各类卫生检疫指标方面有着不少漏洞和急需改进之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短期内堵住漏洞解决问题也并非易事,因此在贸易壁垒的铜墙铁壁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得不被动面临大调整。四、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面对日益严峻的西方诸多传统经济强国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寻找到适合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1.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现在我们都已明白,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农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密不可分。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农业生产依旧以传统的畜牧耕种方式为主,只求产量不求质量。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据查,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但我国只有~;而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农业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大多数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针对这种局面,我认为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必须苦心修炼自身“内功”,在农业生产的环保问题和技术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从本质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样,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就可以通过本身质量的提高从正面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真正做到不再畏惧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增加农产品检测项目,提高测试标准。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多次提出“有机食品”“自然食品”以及“生态食品”等概念,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欧盟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这意味着欧盟此项禁令将对我国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构成新的壁垒。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实施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生物菌群、寄生虫以及天然毒素等各方面的内容,达到较高测试标准。同时,在检验检疫方面,企业应改变内检和外检分开的传统检验检疫模式,改变以往只注重最终产品的检验检疫管理模式,还应加强对加工型农产品的来源地实施有效监控,从源头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环节。通过这些检测方案的合理实施和有效监督,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检疫标准,使农产品在走出国门前就先适应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要求。2.政府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带头倡导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通过充分利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绿色良种、生物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建立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力度,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绿色生态食品的发展。我国入世以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生态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至今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同时,随着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我国生态示范区自本世纪初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2)提高全民绿色和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日益增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参考文献:1.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3年版。2.王平:《中国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3.孟建国:《绿色壁垒条件下出口贸易问题分析》,江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曾凡银:《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5.王小兰:“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 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1.世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化 2.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3.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 4.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5.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作者:张 静字号大小: 小 中 大〔内容摘要〕 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关 键 词〕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影响;策略分析〔作者简介〕 张静,石家庄市北郊监狱财务科科员,会计师出自:《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16期 作者:张静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关税和市场准入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限制逐步放松,我国出口农产品所遇到的传统关税壁垒门槛也逐步降低了,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但近年来,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的产业和市场,以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为主要内容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置障碍。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素质不高、农业外贸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也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创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为农产品出口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通常亦称“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因素及特点1.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1)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贸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为保护全球以及本国的环境,各国政府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3)广大公众,尤其在发达国家,环境意识日益提高。(4)发达国家力图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2.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更具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依据的,更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更容易获得进口国政府的支持,也更顺应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需要。(2)形式更具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国际双边或多边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等为实施的依据和基础。(3)保护对象更具广泛性。凡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都将是绿色贸易壁垒所要保护的对象。(4)保护动机更具虚伪性。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了人们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心理,扯起了保护健康和人类环境的大旗,“名正言顺”的实行贸易保护。它们对别国的产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阻止进入其本国市场,但与此同时,又将本国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产。(5)实施效果更具歧视性。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凭借其自身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提出过高标准,渐渐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影响:(1)可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质量认证标准。一般来讲,国外一些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环境认证标准,加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基准标准的食品法典(CAC),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而且基本垄断了CAC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欧盟早在2002年1月就以此法典为由宣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的进口。在遭受如此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当痛定思痛,以CAC为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加大力度切实提高质量认证水平,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增强向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等的出口。(2)有助于我国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贸易壁垒让我们切实认识到了绿色天然无害农产品的优势。于是,为生产出更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绿色产品,开拓崭新的国际市场、争创更多的外汇收入,我国需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据最新资料显示,新疆已被国家列为首个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区;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新疆的单位和企业已有3个。其中,博湖县博斯腾湖150万亩大湖区水产养殖区的面积超过浙江千岛湖有机水产养殖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水产养殖区。目前,有机食品生产正在新疆迅速发展起来,哈密、温宿、玛纳斯、精河、尼勒克等14个县市正积极组织相关工作。自治区环保局也在编制规划,确立新疆有机食品强区的建设目标。(3)有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通过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并成功跨越的贸易过程,可以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正确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如今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在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前,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正视它,不畏缩也不藐视,各企业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必可成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2.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对市场准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为符合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我国出口商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但这种投入短期内又无法立竿见影,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将形成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市场排外将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2)对出口农产品结构的影响。我国在环保和防污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治理力度和管理水平上,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意识上的模糊认识和观念淡薄上。正基于此,我国长期忽视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放松对农产品安全和防范污染标准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加之我国农户经营分散、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高,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农药残留等各类卫生检疫指标方面有着不少漏洞和急需改进之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短期内堵住漏洞解决问题也并非易事,因此在贸易壁垒的铜墙铁壁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得不被动面临大调整。四、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面对日益严峻的西方诸多传统经济强国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寻找到适合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1.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现在我们都已明白,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农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密不可分。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农业生产依旧以传统的畜牧耕种方式为主,只求产量不求质量。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据查,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但我国只有~;而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农业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大多数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针对这种局面,我认为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必须苦心修炼自身“内功”,在农业生产的环保问题和技术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从本质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样,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就可以通过本身质量的提高从正面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真正做到不再畏惧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增加农产品检测项目,提高测试标准。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多次提出“有机食品”“自然食品”以及“生态食品”等概念,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欧盟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这意味着欧盟此项禁令将对我国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构成新的壁垒。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实施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生物菌群、寄生虫以及天然毒素等各方面的内容,达到较高测试标准。同时,在检验检疫方面,企业应改变内检和外检分开的传统检验检疫模式,改变以往只注重最终产品的检验检疫管理模式,还应加强对加工型农产品的来源地实施有效监控,从源头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环节。通过这些检测方案的合理实施和有效监督,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检疫标准,使农产品在走出国门前就先适应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要求。2.政府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带头倡导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通过充分利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绿色良种、生物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建立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力度,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绿色生态食品的发展。我国入世以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生态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至今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同时,随着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我国生态示范区自本世纪初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2)提高全民绿色和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日益增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参考文献:1.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3年版。2.王平:《中国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3.孟建国:《绿色壁垒条件下出口贸易问题分析》,江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曾凡银:《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5.王小兰:“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
看看这个人的博文,你会有收获的。里面有篇文章,是关于绿色壁垒的,应该能达到你的要求。[]资料也很丰富。希望能帮助你。
论文提纲经典范例
导语:论文提纲有助于论文撰写的时候,论文资料的整理以及资源充分的利用。下面是我分享的论文提纲的经典范例,欢迎阅读!
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一、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
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三、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三)对进口国的影响
(四)对出口国的影响
(五)对我国的影响
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二)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四)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论文题目: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一般重点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是
补充要求和说明:
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 奇遇故事分类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主观条件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三章 欲望考验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四章 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五章 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创作心理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知识拓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简述问题现状
1 (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招聘管理
薪酬制度
福利制度
绩效考核
员工满意度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重视员工培训
注重内部提拔
重视国家法律法规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员工对薪酬体系不满
员工对绩效考评体系存在抱怨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占比6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的原因分析(占全文比重最大,)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调查来发现夏普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薪酬体制不合理
绩效考评体系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
用人机制中并未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冲突
3(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根据夏普公司进行实际操作)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简要叙述,忌长篇大论)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界定及目的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框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合夏普实际操作)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
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制
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人力资源生涯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系统的培训开发体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8-10
绪论 10-20
第一章 “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病态人格 20-36
第一节 忧郁:革命者的病源 20-25
一、忧郁症:革命者共有的病症 21-22
二、忧郁的原因探究 22-25
第二节 焦虑:忧郁病症的延续 25-28
一、焦虑症:忧患革命的意识世界 25-27
二、焦虑的原因探究 27-28
第三节 癫狂:焦虑过度的宣泄 28-36
一、癫狂症:逃入幻象的路途 29-32
二、癫狂的原因探究 32-36
第二章 “乌托邦”三部曲的意象世界 36-53
第一节 自然意象 36-45
一、花:性本能的释放 37-40
二、雨:恐惧与焦虑 40-45
第二节 社会意象 45-53
一、桃源梦系列:乌托邦的集体无意识 45-48
二、孤岛系列:隐秘的潜意识空间 48-53
第三章 格非接受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原因探究 53-65
第一节 成长记忆 53-56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56-60
第三节 对人性的深入探究 60-65
结语 65-67
参考文献 67-70
附录 70-71
后记 71-73
1.名义上的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中适用的法律有:国内法、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条约。目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权威、最有普遍性的国际多边贸易条约是GATT和WTO两个文件。GATT第20条,授予了各国“环保例外权”;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也规定了“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由此可见,发达国家采取的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从法律的角度看,一般是无可非议的。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烦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例如,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实施“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许多国家利用此标准限制和拒绝产品进口。 5.较强的技术性 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6.技术要求的相对性在发达国家之间,环保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它们之间的贸易因环保问题导致的纠纷较少。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绿色壁垒。
摘要关键词引言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二)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二、绿色贸易壁垒现状(一)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二)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一)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四、世贸组织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陷(一)制度缺陷(二)WTO规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 五、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一)加强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制度建设(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对策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
猴子能上王者
希望对你有帮助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作者:张 静字号大小: 小 中 大〔内容摘要〕 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关 键 词〕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影响;策略分析〔作者简介〕 张静,石家庄市北郊监狱财务科科员,会计师出自:《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16期 作者:张静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关税和市场准入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限制逐步放松,我国出口农产品所遇到的传统关税壁垒门槛也逐步降低了,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但近年来,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的产业和市场,以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为主要内容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置障碍。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素质不高、农业外贸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也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创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为农产品出口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通常亦称“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因素及特点1.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1)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贸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为保护全球以及本国的环境,各国政府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3)广大公众,尤其在发达国家,环境意识日益提高。(4)发达国家力图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2.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更具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依据的,更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更容易获得进口国政府的支持,也更顺应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需要。(2)形式更具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国际双边或多边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等为实施的依据和基础。(3)保护对象更具广泛性。凡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都将是绿色贸易壁垒所要保护的对象。(4)保护动机更具虚伪性。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了人们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心理,扯起了保护健康和人类环境的大旗,“名正言顺”的实行贸易保护。它们对别国的产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阻止进入其本国市场,但与此同时,又将本国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产。(5)实施效果更具歧视性。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凭借其自身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提出过高标准,渐渐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影响:(1)可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质量认证标准。一般来讲,国外一些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环境认证标准,加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基准标准的食品法典(CAC),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而且基本垄断了CAC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欧盟早在2002年1月就以此法典为由宣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的进口。在遭受如此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当痛定思痛,以CAC为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加大力度切实提高质量认证水平,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增强向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等的出口。(2)有助于我国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贸易壁垒让我们切实认识到了绿色天然无害农产品的优势。于是,为生产出更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绿色产品,开拓崭新的国际市场、争创更多的外汇收入,我国需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据最新资料显示,新疆已被国家列为首个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区;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新疆的单位和企业已有3个。其中,博湖县博斯腾湖150万亩大湖区水产养殖区的面积超过浙江千岛湖有机水产养殖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水产养殖区。目前,有机食品生产正在新疆迅速发展起来,哈密、温宿、玛纳斯、精河、尼勒克等14个县市正积极组织相关工作。自治区环保局也在编制规划,确立新疆有机食品强区的建设目标。(3)有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通过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并成功跨越的贸易过程,可以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正确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如今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在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前,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正视它,不畏缩也不藐视,各企业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必可成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2.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对市场准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为符合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我国出口商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但这种投入短期内又无法立竿见影,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将形成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市场排外将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2)对出口农产品结构的影响。我国在环保和防污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治理力度和管理水平上,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意识上的模糊认识和观念淡薄上。正基于此,我国长期忽视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放松对农产品安全和防范污染标准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加之我国农户经营分散、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高,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农药残留等各类卫生检疫指标方面有着不少漏洞和急需改进之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短期内堵住漏洞解决问题也并非易事,因此在贸易壁垒的铜墙铁壁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得不被动面临大调整。四、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面对日益严峻的西方诸多传统经济强国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寻找到适合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1.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现在我们都已明白,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农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密不可分。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农业生产依旧以传统的畜牧耕种方式为主,只求产量不求质量。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据查,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但我国只有~;而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农业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大多数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针对这种局面,我认为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必须苦心修炼自身“内功”,在农业生产的环保问题和技术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从本质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样,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就可以通过本身质量的提高从正面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真正做到不再畏惧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增加农产品检测项目,提高测试标准。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多次提出“有机食品”“自然食品”以及“生态食品”等概念,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欧盟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这意味着欧盟此项禁令将对我国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构成新的壁垒。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实施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生物菌群、寄生虫以及天然毒素等各方面的内容,达到较高测试标准。同时,在检验检疫方面,企业应改变内检和外检分开的传统检验检疫模式,改变以往只注重最终产品的检验检疫管理模式,还应加强对加工型农产品的来源地实施有效监控,从源头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环节。通过这些检测方案的合理实施和有效监督,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检疫标准,使农产品在走出国门前就先适应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要求。2.政府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带头倡导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通过充分利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绿色良种、生物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建立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力度,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绿色生态食品的发展。我国入世以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生态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至今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同时,随着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我国生态示范区自本世纪初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2)提高全民绿色和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日益增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参考文献:1.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3年版。2.王平:《中国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3.孟建国:《绿色壁垒条件下出口贸易问题分析》,江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曾凡银:《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5.王小兰:“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
内容摘要: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形成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阻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综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旨在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现行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推动我国农业朝着可持续性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保护 农产品 出口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阻碍随着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国际间的农产品贸易已成为各类环保规则及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一个例子就是WTO框架下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所携疾病的损害。这些例外条款赋予成员国根据本国环保水平制定对本国产品和进口品同时生效的环保标准的权力。这些制度层面的变化客观地支持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世贸组织成员为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对进出口商品制定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但须遵循两个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对发展中国家成员设立这些措施时应予特殊考虑。在此基础上,世贸组织对于“正当绿色贸易壁垒”予以肯定。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对所谓“正当绿色贸易壁垒”并无规范和公正的评判标准,这一权力不可避免地被许多进口国滥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最后的消费都与环保问题息息相关,绿色贸易壁垒必然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说来,绿色贸易壁垒只对发展中国家起作用。发达国的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环保意识强,环保标准比较严格,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环保水平和环保标准在短期内无法与发达国相比。为了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常常制定过分苛刻的环保标准。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游戏规则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能顺利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往往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被拒之于发达国家之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法及过程、包装贮运、产品成分及性能等与先进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贸易壁垒受阻。以养蜂业为例,我国是世界蜂业大国,蜂蜜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今年年初,欧盟以我国蜂蜜所含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蜂蜜。欧盟国家的许多商场陆续将中国产蜂蜜撤下柜台,停止出售;已运抵欧盟国家的中国蜂蜜被执行退运。欧盟甚至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另外,中国成为受到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实施了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合理应对国际贸易中日益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是走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困境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受绿色壁垒阻碍的成因分析客观地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陷绿色贸易壁垒困境,其原因来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竞争压力下产生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我们自身。外部因素世贸组织中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协议和规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存在诸多漏洞,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善,例外规则滋生机会主义行为。如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就比较模糊。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一些国家把这些并不完善的规则当作制定歧视性政策的依据,为限制进口的手段带上合理合法的面具。在WTO目前的框架下,缺乏应有的双边或多边的非正式的协调沟通机制,一旦出现某种变化,进口国往往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遭受巨大损失。如青岛海关2002年1至3月被退运冻鸡吨,就是因为进口国实行了新的检疫标准。内部因素我国环境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过低,缺乏一套统一的环境认证体系。在现有的19278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标准,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存在滞后期,周期也长。国内较低的环保标准和落后的环保贸易法律体系,使得我国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方面陷于被动地位。农产品外贸体制不完善。改革开放后,国有外贸公司进出口专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但我国农产品出口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体制。通常的做法是,拥有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通过收购或者事先签订的订单从农村获得货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包装,然后出口。其弊端是生产与出口主体分离,负责生产的管不到出口,负责出口的也难以参与生产。这种分离造成了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性,致使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缺乏服务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中介组织,造成农产品市场信息无法及时获取、传递和扩散。经常出现某家企业在遭遇绿色壁垒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国内其他企业重蹈覆辙的现象。如2002年欧盟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由于信息不畅,企业各自为战,以至接二连三地遭遇退运,损失惨重。土地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项产权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其弊端也逐步显示出来。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生产分散性。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方式缺乏协调统一性。如造成病虫害防治的不同步性,导致防治的不彻底,从而增加农药喷洒的次数和数量,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存量超标。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农业投入不足,难以生产出高标准的绿色环保产品。农产品生产的税收和财政制度不完善。如当前农业补贴采取的常用方式是直接把补贴款交到农民手里,其实施效果与目的产生了偏差。对农户来说,人均分得少量的补贴款并不能对其生产带来多大的支持,农户更缺乏的是技术,更急需的是市场。因此,在税收和财政补贴上,应该向从事农业一体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及中间组织倾斜,向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倾斜,对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和绿色无公害产品开发的机构给予财政支持。目前我国对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很少。据统计,1996年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10,也不及30个最低收入国家简单平均数()的1/3,大大低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对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产品生产缺乏金融支持。二元经济下的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导致大量资金通过金融系统流出农业部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推算,1979-2000年,通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金融资金净流出量为10334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净流出8722亿元,邮政储蓄净流出1612亿元。从事绿色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缺乏抵押资产,很难获得信用贷款;就直接融资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从事绿色技术研发的投资的风险资金也没有退出的渠道,限制了绿色产品研发的风险资金投入。跨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以上笔者从国际贸易规则、环保标准、外贸体制、中间组织、农业土地制度及财政金融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关税壁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针对内因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轨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我国入世后,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改革农产品外贸体制,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出口企业能够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农产品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通过它们反映企业的要求和问题,收集企业所需的信息,使之成为农产品出口绿色标准、技术成果等相关信息交流和发布的平台。此外中介组织还应协调行业内企业之间关系,以民间组织角色与国外有关部门交涉和协商,为行业会员提供优良服务。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包括重新构造农地产权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以及金融支持来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村财政金融制度,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农户、绿色农业经营企业、绿色农业技术开发单位增加财政补贴并实行税收减免;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对其进行信贷支持;鼓励和扶持有潜力的绿色农业经营企业通过二板市场上市,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支持。针对外因按照世贸组织《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迅速设立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建立和完善国内环保贸易法律体制。同时,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新体系。引入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绿色贸易规则的制订及建立同外国贸易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应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家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在国际的多边贸易组织中,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国际环保标准,或者在一些国际标准中附加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积极与他国交涉协商,争取建立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的非正式协调沟通机制,使我国可以及早获得进口国的新环保标准,及时通报相关企业和出口商采取补救措施,并且估计本国所受影响程度以及达到新标准的能力的速度,与进口国进行协商谈判,争取有利于我国的实施标准和时间安排。
摘要关键词引言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二)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二、绿色贸易壁垒现状(一)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二)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一)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四、世贸组织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陷(一)制度缺陷(二)WTO规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 五、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一)加强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制度建设(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对策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以及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递减,各国的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破除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条例对本国出口产品影响的办法,我国有关部门和众多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正在抓紧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试图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壁垒。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及对策。 第一章主要阐述绿色壁垒的涵义。 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我国出口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一)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经济观念缺乏 (二)我国环境标准过低 (三)企业认证意识低下,认证能力薄弱 第四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二)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市场” (三)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适应世界潮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贸易壁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年12月学生论文选题,2008年元月毕业论文任务书下发。 年2月-3月为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学生在3月底前将开题报告通过E-mail的形式提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年5月7日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年5月15日由学生,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5月底前交至系办公室。 年5月30日前提交论文定稿(包括电子版),学生在每次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需要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在论文定稿后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年6月9日-6月13日组织学生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 董长德.《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用指南(修订版)》.第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P134-140 [2] 杨永华.《突破绿色壁垒—ISO14000标准实务》.第1版.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P11-21 [3] 余永定和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P589-595 [4] 万后芬等.《绿色营销》.第1版.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P231-237 [5] 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P194-264 [6] 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P63-66 [7] 任泉和任颖.《WTO规则与应对方略700问》.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51-52,P362-363 [8] 白津夫.《WTO理论与实务》.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81-92 [9] 白光.《世贸冲击波—入世后中国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对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P394-396 [10] 李左东.《中国对外贸易教程》.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P356-361 [11] 聂微和蔡东瑞.《突破绿色壁垒—家具企业实施ISO14001实务指南》.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P3-11 [12] 赵平立等.《ISO14000环境管理保证体系认证指南》.第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P233-236 [13] 大卫•格林纳韦.《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第1版.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 社,2000年:P78-82 [14] 伯纳德•霍克曼和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第1版.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110-115 这只是我写的内容,格式应该是从你们学校网站上下载的,另外,每个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不同的,还是要听你指导老师的意见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机械0904班 姓名:罗滨 学号:20094410414 浅谈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保护 措施 论文摘要:绿色贸易壁垒能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产品的环境保护水平,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但在环保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贸易企业会由于产品不符合要求而面临出口困境。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 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 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对此的定义是:“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2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 世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得日益突出,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的新的价值观念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消费者绿色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各国为使本国的幼稚产业得到发展,夕阳产业减缓衰退,使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获取超额利润,都没有放弃过贸易保护。但是,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受到更多的限制,传统的贸易壁垒的运用空间也越来越小。在此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成为在各国发展最快的一种贸易壁垒。 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 早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两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这些绿色组织及绿色政党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和有关政党及其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涯。因此,许多政党开始把环境保护政策纳入自己的政策体系,使环境问题政治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和贸易领域。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受到国内有关产品生产商的压力,一同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环境标准的不同,导致企业环保费用内在化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此,环境标准问题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国际性问题。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但对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作用。 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贸易和环境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十分敏感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国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求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方面取得有利的地位。因此,虽经过许多探讨和谈判,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此产生的有关贸易规则含义较宽,含糊,甚至处于两可之间。并且这些规定的弹性较大,其中一些重要的术语的含义非常不明确,例如,“武断”、“不合理”、“变相限制”、“所必须的措施”等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为各缔约方以环境保护为名,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3 针对绿色贸易和绿色贸易壁垒,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发达国家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不但不会削弱,反而还会加强。因此,我们必须主动适应,通过各种手段,建立我国的绿色保障机制
内容摘要: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形成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阻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综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旨在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现行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推动我国农业朝着可持续性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保护 农产品 出口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阻碍随着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国际间的农产品贸易已成为各类环保规则及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一个例子就是WTO框架下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所携疾病的损害。这些例外条款赋予成员国根据本国环保水平制定对本国产品和进口品同时生效的环保标准的权力。这些制度层面的变化客观地支持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世贸组织成员为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对进出口商品制定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但须遵循两个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对发展中国家成员设立这些措施时应予特殊考虑。在此基础上,世贸组织对于“正当绿色贸易壁垒”予以肯定。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对所谓“正当绿色贸易壁垒”并无规范和公正的评判标准,这一权力不可避免地被许多进口国滥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最后的消费都与环保问题息息相关,绿色贸易壁垒必然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说来,绿色贸易壁垒只对发展中国家起作用。发达国的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环保意识强,环保标准比较严格,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环保水平和环保标准在短期内无法与发达国相比。为了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常常制定过分苛刻的环保标准。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游戏规则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能顺利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往往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被拒之于发达国家之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法及过程、包装贮运、产品成分及性能等与先进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贸易壁垒受阻。以养蜂业为例,我国是世界蜂业大国,蜂蜜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今年年初,欧盟以我国蜂蜜所含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蜂蜜。欧盟国家的许多商场陆续将中国产蜂蜜撤下柜台,停止出售;已运抵欧盟国家的中国蜂蜜被执行退运。欧盟甚至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另外,中国成为受到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实施了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合理应对国际贸易中日益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是走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困境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受绿色壁垒阻碍的成因分析客观地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陷绿色贸易壁垒困境,其原因来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竞争压力下产生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我们自身。外部因素世贸组织中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协议和规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存在诸多漏洞,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善,例外规则滋生机会主义行为。如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就比较模糊。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一些国家把这些并不完善的规则当作制定歧视性政策的依据,为限制进口的手段带上合理合法的面具。在WTO目前的框架下,缺乏应有的双边或多边的非正式的协调沟通机制,一旦出现某种变化,进口国往往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遭受巨大损失。如青岛海关2002年1至3月被退运冻鸡吨,就是因为进口国实行了新的检疫标准。内部因素我国环境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过低,缺乏一套统一的环境认证体系。在现有的19278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标准,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存在滞后期,周期也长。国内较低的环保标准和落后的环保贸易法律体系,使得我国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方面陷于被动地位。农产品外贸体制不完善。改革开放后,国有外贸公司进出口专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但我国农产品出口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体制。通常的做法是,拥有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通过收购或者事先签订的订单从农村获得货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包装,然后出口。其弊端是生产与出口主体分离,负责生产的管不到出口,负责出口的也难以参与生产。这种分离造成了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性,致使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缺乏服务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中介组织,造成农产品市场信息无法及时获取、传递和扩散。经常出现某家企业在遭遇绿色壁垒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国内其他企业重蹈覆辙的现象。如2002年欧盟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由于信息不畅,企业各自为战,以至接二连三地遭遇退运,损失惨重。土地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项产权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其弊端也逐步显示出来。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生产分散性。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方式缺乏协调统一性。如造成病虫害防治的不同步性,导致防治的不彻底,从而增加农药喷洒的次数和数量,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存量超标。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农业投入不足,难以生产出高标准的绿色环保产品。农产品生产的税收和财政制度不完善。如当前农业补贴采取的常用方式是直接把补贴款交到农民手里,其实施效果与目的产生了偏差。对农户来说,人均分得少量的补贴款并不能对其生产带来多大的支持,农户更缺乏的是技术,更急需的是市场。因此,在税收和财政补贴上,应该向从事农业一体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及中间组织倾斜,向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倾斜,对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和绿色无公害产品开发的机构给予财政支持。目前我国对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很少。据统计,1996年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10,也不及30个最低收入国家简单平均数()的1/3,大大低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对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产品生产缺乏金融支持。二元经济下的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导致大量资金通过金融系统流出农业部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推算,1979-2000年,通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金融资金净流出量为10334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净流出8722亿元,邮政储蓄净流出1612亿元。从事绿色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缺乏抵押资产,很难获得信用贷款;就直接融资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从事绿色技术研发的投资的风险资金也没有退出的渠道,限制了绿色产品研发的风险资金投入。跨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以上笔者从国际贸易规则、环保标准、外贸体制、中间组织、农业土地制度及财政金融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关税壁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针对内因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轨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我国入世后,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改革农产品外贸体制,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出口企业能够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农产品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通过它们反映企业的要求和问题,收集企业所需的信息,使之成为农产品出口绿色标准、技术成果等相关信息交流和发布的平台。此外中介组织还应协调行业内企业之间关系,以民间组织角色与国外有关部门交涉和协商,为行业会员提供优良服务。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包括重新构造农地产权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以及金融支持来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村财政金融制度,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农户、绿色农业经营企业、绿色农业技术开发单位增加财政补贴并实行税收减免;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对其进行信贷支持;鼓励和扶持有潜力的绿色农业经营企业通过二板市场上市,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支持。针对外因按照世贸组织《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迅速设立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建立和完善国内环保贸易法律体制。同时,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新体系。引入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绿色贸易规则的制订及建立同外国贸易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应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家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在国际的多边贸易组织中,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国际环保标准,或者在一些国际标准中附加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积极与他国交涉协商,争取建立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的非正式协调沟通机制,使我国可以及早获得进口国的新环保标准,及时通报相关企业和出口商采取补救措施,并且估计本国所受影响程度以及达到新标准的能力的速度,与进口国进行协商谈判,争取有利于我国的实施标准和时间安排。
希望对你有帮助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作者:张 静字号大小: 小 中 大〔内容摘要〕 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关 键 词〕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影响;策略分析〔作者简介〕 张静,石家庄市北郊监狱财务科科员,会计师出自:《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16期 作者:张静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关税和市场准入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限制逐步放松,我国出口农产品所遇到的传统关税壁垒门槛也逐步降低了,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但近年来,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的产业和市场,以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为主要内容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置障碍。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素质不高、农业外贸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也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创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的客观现状,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为农产品出口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通常亦称“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因素及特点1.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1)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贸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为保护全球以及本国的环境,各国政府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3)广大公众,尤其在发达国家,环境意识日益提高。(4)发达国家力图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2.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更具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依据的,更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更容易获得进口国政府的支持,也更顺应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需要。(2)形式更具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国际双边或多边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等为实施的依据和基础。(3)保护对象更具广泛性。凡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都将是绿色贸易壁垒所要保护的对象。(4)保护动机更具虚伪性。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了人们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心理,扯起了保护健康和人类环境的大旗,“名正言顺”的实行贸易保护。它们对别国的产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阻止进入其本国市场,但与此同时,又将本国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产。(5)实施效果更具歧视性。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凭借其自身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提出过高标准,渐渐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影响:(1)可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质量认证标准。一般来讲,国外一些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提高环境认证标准,加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基准标准的食品法典(CAC),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而且基本垄断了CAC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欧盟早在2002年1月就以此法典为由宣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的进口。在遭受如此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当痛定思痛,以CAC为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加大力度切实提高质量认证水平,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增强向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等的出口。(2)有助于我国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贸易壁垒让我们切实认识到了绿色天然无害农产品的优势。于是,为生产出更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绿色产品,开拓崭新的国际市场、争创更多的外汇收入,我国需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据最新资料显示,新疆已被国家列为首个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区;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新疆的单位和企业已有3个。其中,博湖县博斯腾湖150万亩大湖区水产养殖区的面积超过浙江千岛湖有机水产养殖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水产养殖区。目前,有机食品生产正在新疆迅速发展起来,哈密、温宿、玛纳斯、精河、尼勒克等14个县市正积极组织相关工作。自治区环保局也在编制规划,确立新疆有机食品强区的建设目标。(3)有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通过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并成功跨越的贸易过程,可以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正确竖立绿色外贸的成功信心。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如今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在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前,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正视它,不畏缩也不藐视,各企业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必可成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2.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对市场准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为符合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我国出口商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但这种投入短期内又无法立竿见影,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将形成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市场排外将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2)对出口农产品结构的影响。我国在环保和防污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治理力度和管理水平上,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意识上的模糊认识和观念淡薄上。正基于此,我国长期忽视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放松对农产品安全和防范污染标准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加之我国农户经营分散、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高,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农药残留等各类卫生检疫指标方面有着不少漏洞和急需改进之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短期内堵住漏洞解决问题也并非易事,因此在贸易壁垒的铜墙铁壁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得不被动面临大调整。四、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面对日益严峻的西方诸多传统经济强国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寻找到适合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1.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现在我们都已明白,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农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密不可分。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农业生产依旧以传统的畜牧耕种方式为主,只求产量不求质量。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据查,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但我国只有~;而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农业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大多数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针对这种局面,我认为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必须苦心修炼自身“内功”,在农业生产的环保问题和技术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从本质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样,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就可以通过本身质量的提高从正面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真正做到不再畏惧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增加农产品检测项目,提高测试标准。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多次提出“有机食品”“自然食品”以及“生态食品”等概念,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欧盟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这意味着欧盟此项禁令将对我国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构成新的壁垒。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实施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生物菌群、寄生虫以及天然毒素等各方面的内容,达到较高测试标准。同时,在检验检疫方面,企业应改变内检和外检分开的传统检验检疫模式,改变以往只注重最终产品的检验检疫管理模式,还应加强对加工型农产品的来源地实施有效监控,从源头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环节。通过这些检测方案的合理实施和有效监督,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检疫标准,使农产品在走出国门前就先适应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要求。2.政府应采取的策略分析。(1)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带头倡导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通过充分利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绿色良种、生物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建立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力度,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绿色生态食品的发展。我国入世以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生态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至今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同时,随着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我国生态示范区自本世纪初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2)提高全民绿色和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日益增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参考文献:1.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3年版。2.王平:《中国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3.孟建国:《绿色壁垒条件下出口贸易问题分析》,江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曾凡银:《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5.王小兰:“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