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疟原虫检测方法论文

疟原虫检测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

疟原虫检测方法论文

医学教育网与大家一起跟着大纲来复习!疟原虫的试验诊断是检验技士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从受检者外周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确诊的最可靠依据,最好在服药以前取血检查。取外周血制作厚、薄血膜,经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查找疟原虫。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完整、典型,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但原虫密度低时,容易漏检。厚血膜由于原虫比较集中,易检获,但染色过程中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有所改变,虫种鉴别较困难。因此,最好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如果在厚血膜查到原虫而鉴别有困难时,可再检查薄血膜。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间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时采血能提高检出率。

一、疟疾检测方法疟疾检查一般需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应在发作开始(恶性疟)或发作后数小时至10小时(间日疟、三日疟)采血。恶性疟初发时只能查到环状体,而配子体在周围血液中出现时间则在查到环状体之后10天左右。除重症病人外,一般在周围血液中难查到恶性疟的滋养体和裂殖体。薄血膜涂片经染色后原虫形态结构完整,清晰,可辩认原虫的种类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适用于临床诊断,但虫数较少容易漏检。厚血膜涂片在处理过程中原虫皱缩,变形,而且红细胞已经溶解,鉴别有困难,但原虫较集中,易被发现,熟识其形态特征后可提高检出率,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疟疾病原学检查: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疟原虫抗体,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如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人血中的疟原虫抗原,DNA探针检测疟原虫的核酸,或PCR法扩增少量疟原虫的DNA,以提高检出率等均取得一定的成绩。

疟疾的病原学诊断可采用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或吖啶染色镜检,疟原虫抗原检测,疟原虫DNA探针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杀灭红细胞内原虫的滋养体和裂殖体可用氯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喹哌、咯萘啶、奎宁、甲氟喹和氯氟非烷等药物。

疟原虫研究论文

10月3号Nature杂志发表了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分析的论文并与啮齿目动物疟疾寄生虫约氏疟原虫()的基因组做比较。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已经破解了致死性最高的致病寄生虫的复杂的遗传密码。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花费了6年的时间。疟原虫的遗传密码如此难以破解是因为其基因组中80%序列只由两种碱基构成,这使寄生虫的DNA难以分离和测序。恶性疟原虫基因组包括大约2400万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编码大约5,300个基因。基因组的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寄生虫的代谢途径,例如寄生虫产生能量和自身组成成分以保持生存的途径。疟疾寄生虫的代谢能力比其它自由生活的寄生虫(例如酵母)低很多,它主要依赖于宿主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大多数营养。然而,在疟原虫中发现了一些酶蛋白,它们在人宿主中没有类似物,这为化学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疟原虫作为一种病原体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基因组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大约200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些蛋白质参与了免疫逃避。以前的研究显示,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发育的生活史阶段,至少产生了两类暴露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在某种复杂的掩护机制之下,寄生虫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不同的蛋白质(以此来混淆免疫反应,有助于破坏被感染细胞)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编码逃避作用蛋白的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的末端。这一位置使寄生虫(在蚊子携带进行繁殖的阶段)易于通过改变编码基因而改变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序列第一次详细阐明了一种寄生虫的一整套逃避免疫的蛋白质。而且,对于从疟疾病人分离出的其它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将发现其它的变种并有助于认识病原体免疫逃避的过程。疟疾是世界上破坏性最厉害的传染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该病。这一成果对于研究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国内防制虫媒传染病领域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虫媒病中蚊媒传染病防制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蚊媒传染病的防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参考。【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虫媒;传染病虫媒病是由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传播的一组疾病。1992年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的已达535种,其中128种对人有致病性[1]。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虫媒病占13种,蚊虫作为媒介,除了传播病毒性疾病外,还可传播寄生虫病。这类疾病大都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发病率低、死亡率高,主要通过媒介的控制进行防制[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作者就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蚊媒传染病的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3]1·1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的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它是利用核酸分子的碱基互补原则,在特定的条件下,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与异源的DNA或RNA (单链)复性,若异源DNA或RNA之间的某些区域有互补的碱基序列,则在复性时可形成杂交的核酸分子。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核酸探针可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其它活性物质标记。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分类:根据被测定的对象,分为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根据所用的方法,分为斑点(dot)杂交、狭槽(slot)杂交和菌落原位杂交;根据环境条件:分为液相杂交和固相杂交。1·2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理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同时新合成的DNA片段也可以作为模板,使DNA的合成量呈指数型增长。PCR各种应用模式:兼并引物( degenerate primer)pcr、套式引物(nested primer) pcr、复合pcr (multiplexpcr)、反向pcr ( inverse pcr或reverse pcr)、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标记pcr ( lp-pcr)和彩色pcr、加端pcr、锚定pcr或固定pcr、玻片pcr、反转录pcr方法检测rna、定量pcr。1·3DNA芯片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探针分子密集、有序地固定于经过相应处理的载体上,然后加入标记的待测样品,进行多元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强弱及分布,来分析目的分子的有无、数量及序列,从而获得受检样品的遗传信。特点:具有通量大,并行性、微量化与自动化等优点,但在实践中其研究成本较高;方法标准化不足;配套软件不够完善。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虫媒病诊断的应用2·1疟疾黄炳成等[4]用pBF2 DNA片断,经标记后作探针,从多种疟原虫DNA样本中检出恶性疟原虫。基因芯片在疟原虫的研究内容还有疟原虫新基因发现[5]、转录因子调控网络[6]、疟原虫适应人体宿主机制[7]、疟原虫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8]、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分子机制[9]以及疟原虫攻击红细胞机制[10]等。2·2丝虫病黄志彪等[11]运用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班氏丝虫微丝蚴,可检出lOOul阳性血样中的l条班氏丝虫微丝蚴;用于检测班氏丝虫监测点540份血液样本结果均为阴性,镜检血片结果亦为阴性。常规丝虫检测是在夜间采血,有资料显示[12], SsP/PCR扩增系统可用于检测班氏丝虫病患者血样中的循环DNA,能用于周期性或夜间周期性丝虫病的日间血检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丝虫病的诊断、监测和工作方式。2·3登革热病郑夔等[13]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并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对登革病毒进行分型鉴定,证实了2004年在广东发生的登革热疫情为I型登革病毒;也有报道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能同时确认流感和登革热病毒[14]。长期受这种疾病困扰的地区将有望通过这种技术的完善,获得有效的治疗和保护。

点击可看上一篇 在所有疾病中,疟疾也许是与人类历史最微妙的相互作用之一。它长期影响着人类,并在现代人群中留下了遗传的印记。地中海贫血、达芬抗原和其他几种遗传变异都归因于该疾病。疟疾这种疾病成为欧洲帝国主义发展的障碍,甚至也使世界上许多地区丧失生产力。因此,自远古时代起,人们就深受疟疾的影响,并饱受痛苦。 为了方便理解和阅读,开头先说一下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有很多参考文献提到,古代文献中疟疾的间歇性发烧,例如公元前四世纪和五世纪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语料库的作品,古代印度文本(但是难以判断具体时间),以及公元前一千年的中国文献中都有提到过疟疾这种疾病。这些文献也毫无疑问地表明,从希腊到旧世界,疟疾这种疾病都是一直流行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详细去了解疟疾的历史。 中国古代医学中描述了疟疾的症状。在公元前2700年,医学经典Nei-Ching(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竟然认不出这是啥,应该就是黄帝内经~)中描述了后来被称为疟疾的几种特征性症状。Nei Ching是由黄帝编辑的。 到公元前四世纪,疟疾在希腊得到广泛认可,并且导致许多城邦人口的减少。希波克拉底注意到主要的疟疾症状。在梵语医学论文Susruta中,描述了疟疾热的症状,并将其归因于某些昆虫的叮咬。古代学者曾怀疑它是由沼泽地恶劣有害的空气(瘴气)引起的间歇性发烧。罗马时代的学者认识到排干积水,有时能控制其发病。印度古籍Susruta已提到了蚊子与疟疾的关系。而中世纪意大利人则把该病归咎于有害的空气。 现代学者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判定不少名人曾遭疟疾戕害,其中有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汉代抗击匈奴的霍去病等。疟疾曾长期在旧大陆各地区肆虐,如14世纪时曾发生了罗马教廷避居意法边境的“阿维农之囚”事件。现有研究表明,其中虽有亲法教皇想就近得到法国支持的原因,但是担心染上罗马热症、避开疟疾流行区,也是其重要原因。 上面讲到的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这里也就多说两句,相当于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但丁的历史。但丁的著作神曲三部曲中,讲述了他从地狱到天堂所看到的一些场景。当然这些都是想象的,但是他写这三部曲的主要意向是希望人们向善,并且归于基督教,但是要划清楚的是,这里的基督教并不指当时的罗马教会,因为在神曲中有大量抨击罗马教会迂腐的主要情节。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也指明了当时教皇尼古拉三世在地狱的第八层。好了回到正题,但丁神曲的地狱篇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惨无人道的酷刑,比如说往人的身上浇灌沥青,用铁刷刷人之类的。而地狱篇里有一个特别的惩罚,犹如患三日疟的人临近寒战发作时,指甲已经发白,只要一看阴凉儿就浑身打战,我听到他对我说话时就变得这样,但是羞耻心向我发出他的威胁,这羞耻心使仆人在英明的主人面前变得勇敢。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但丁的想象力并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丰富,可以想出这种满清十大酷刑。在他的作品中他可以想出这种酷刑,都是基于他日常观察得出的,就比如说刚才往人身上浇灌沥青的惩罚,就是他在威尼斯经常可以看到船坞中的补船工人被沥青烫伤。同理他能想出疟疾这样子的疾病进行折磨,也是因为他自己曾经患过疟疾,甚至很有可能是死于疟疾这种疾病。能让但丁把其作为地狱篇折磨人的素材,除了他自身患病感知更深的原因以外,还有疟疾带来忽冷忽热让人无法忍受的病症。 刚才讲了疟疾在文学作品里面造成的影响,现在再来讲一讲更现实的就是,疟疾给古代的社会格局造成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古希腊将疟疾称为“沼泽热”,因为多在沼泽水源密集之处发病;罗马帝国时期疟疾也曾多次流行,特别是公元前1世纪的疟疾大流行,对罗马帝国国力造成了沉重打击。 1988年至1992年之间,大卫索伦在罗马意大利发现了最大的婴儿墓地之一。在罗马时代,婴儿很少会得到适当的埋葬。这些发现的几个特征使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死亡可能是由一种流行病引起的。所有的墓葬都是在一年内的短时间内完成的。墓地内墓葬的空间分布,表明在这一时期流行病的活动日益频繁。植物遗骸表明,一年中的时间是夏天,这是过去疟疾在意大利活跃的季节。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死亡需要一种流行疾病,这种疾病能够席卷整个种群,同时感染几乎所有的孕妇。此外,在47个挖掘出的婴儿遗骸中,有22个是早产,而其他大多数是新生儿。因此,推出这种疾病不仅会导致高死亡率,而且还会导致孕妇流产或者早产。 恶性疟疾非常符合上述描述,而且在意大利,河谷是疟疾的主要发生地,因为洪水退去后,留下积水小水池,经常会成为蚊子的滋生地。奥尔特附近距离卢格纳诺几公里,在台伯河上,过去特别容易遭受洪水袭击。1832年,当地医生安杰洛·索戈尼描述了,卢格纳诺附近农业工人存在间歇性发烧的有害症状。这证实了卢格纳诺当地的环境,确实对疟疾非常有利。根据这些间接的论点,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卢格纳诺婴儿的死亡是由公元5世纪中叶某一年夏天的恶性疟疾流行引起的,疟疾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劳动力丧失,罗马帝国可能因此而衰败。 除了罗马帝国的例子以外,疟疾还使得苏格兰失去独立,让非洲免于过早的被欧洲侵犯,具体说的话故事其实特别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多说了,就是懒)。 虽然疟疾不断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但人类也从未向疟疾服输低头。从文明肇始之初起,人类就在寻求战胜疟疾的方法和武器。 大家都知道屠呦呦,医学界杰出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屠呦呦的团队发现青蒿素之前,世上主流的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这种药物对治疗疟疾的确有帮助,但是过度食用会引发很多副作用,所以在治疗中奎宁的用量一直是很严谨。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得过疟疾,而治疗的药物是两名从法国到来的传教士身上所带来的金鸡纳霜。这个金鸡纳霜是从金鸡纳霜树的树皮中提取出来一种粉末,最早是由生活在秘鲁的印第安人发现的,他们发现把树皮扒下来泡到水里面喝就可以治疗疟疾。17世纪时西班牙的殖民者发现了这种可以治疗疟疾的药物,并把它带回了欧洲。100年后,人们发现了金鸡纳霜中的有效成分奎宁,所以那时候起人们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大量种植金鸡纳霜树。 二战期间,日本攻占了金鸡纳霜的产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日军想要通过限制抗疟药物的出口来控制敌军。美国人也没辙,但他们反向思考了一下,既然无法治疗疟疾,那就消灭蚊子。所以说他们在战争中大量的使用了杀虫剂,把驻扎营地的地方的蚊子消灭掉,从而大大减少了疟疾的产生。 奎宁作为抗疫药物,让人们使用了上百年,而疟原虫也不傻,也逐渐形成了抗药性,直到青蒿素的出现,为治疗疟疾带来了福音。所以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才变得如此的伟大。人类在不断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承认,关于疟疾的这篇文章有点水,虽然说有很多人有可能听说过疟疾,却没听说过梅毒(是我没错了),但确实疟疾的医学资料、历史资料等,都是出奇的难找,光国内外查资料每天就占我写作时间的一半。。。。 这个应该是影响历史疾病系列正传的终章,全十篇。。。。 回头来看这个系列,自己都没想到会写这么多篇。这个假期,因为新冠状病毒的影响,有感于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去查资料,去润色,在此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我会把自己的感悟与读者分享。。。 后面估计还会更新一些番外。。。也就是与此有关的话题,如一些药品,一些人物,一些事件。

恶性疟原虫相关基因研究论文

世界卫生组织专项基金共9项项目01:课题名称:SARS vaccin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immunogenicity of spike proteinof SARS virus in Pichia pastoris.资助金额:5 万美圆起止年月:2003-2005年项目02:课题名称:A phase I randomized singled blinded single center study, comparing doses of recombinant vaccine adjuvanted with Montanide ISA720 for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资助金额: 万美圆起止年月:2003-2004年项目03:课题名称: Construction and immunogenicity of combined malaria vaccine containging and pre-erythrocytic stage antigens资助金额: 万美圆起止年月:2002-2006年项目04:课题名称: Synthesis and expression of codon-optimised Schistosoma japonicum paramyosin(Sj-97) in Pichia pastoris资助金额:万美圆起止年月:2002-2003年项目05:课题名称: pre-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chimeric protein consisting Plasmodium falciparum AMA-1 and 19 kDa C-terminus of MSP1资助金额:万美圆起止年月:2000-2003年项目06:课题名称: Examination of two malarial antigens, the entire MSP1 and AMA-1/MSP1-19 chimeric protein as vaccine candidate资助金额:万美圆起止年月:1999-2002年项目07:课题名称: Production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e major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Pichia pastoris资助金额:万美圆起止年月:1998-2000年项目08:课题名称: Synthesis and expression of chimeric gene for malaria vaccine candidate资助金额:万美圆起止年月:1998-2000年项目09:课题名称: Expression and immunogenecity of the MSP1/gp190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Salmonella typhi vaccine strain资助金额:万美圆起止年月:1996-1999年瑞典KAROULINSKA研究院合作基金:课题名称: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malaria vaccine in primate model资助金额:60万瑞典克郎(其中万瑞典克郎将转入本室)起止年月:2004-2006年2.国内基金项目(获基金总额:818万人民币)项目名称:疟疾红内期保护性CD4+ T细胞表位的鉴定及其应用基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金额:26万起止年月:2007-2009项目名称: 疟疾红内期疫苗及其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06XD1402基金来源: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金额:25万起止年月:项目名称:基金来源: 军队十一五专项资助金额: 40万起止年月: 2006基金类别: 主办国际会议基金基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金额: 3 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5年基金类别: 主办国际会议基金基金来源: 上海市科委(白玉兰基金)资助金额: 2 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5年题目:重组疟疾疫苗的临床研究基金类别: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金额: 250 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3-2005题目:重组疟疾疫苗的中试和临床研究基金类别: 上海市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金额: 10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3-2006题目:重组疟疾疫苗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基金类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金额: 14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5-2009年题目:疟疾相关相关蛋白和防治研究基金类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金额: 10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2-2006题目:重组疟疾疫苗的中试及临床研究基金类别: 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金额: 207万人民币(三个子课题总负责)起止年月: 2001-2003年题目:重组疟疾疫苗研究基金类别: 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金额: 4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1999-2000年题目: SARS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基金类别: 上海市SARS专项基金资助金额: 4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3-2004题目:重组疟疾疫苗临床前研究基金类别: 军队指令性项目资助金额: 5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1-2003年题目:重组疟疾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基金类别: 上海市新药基金资助金额: 5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1-2003年题目: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建立MSP1转基因动物模型基金类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金额: 19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2-2004年题目:重组疟疾疫苗研制基金类别: 校联合攻关项目资助金额: 50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2000-2002年题目:恶性疟MSP1基因在人伤寒杆菌疫苗株中进行四环素诱导表达基金类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金额: 12万人民币起止年月: 1997-2000年五.专利与论文申请及授权的发明专利(1). 名称:疟原虫融合抗原及其制法和用途发明人:潘卫庆类型: 发明专利授权时间:2004年11月24日国别:中国(2)名称:Plasmodium fusion protein: preparation and uses thereof发明人:潘卫庆类型:发明专利授权国家:美国专利号:美国:US 10/467 198授权日期:2006年(3)名称:Plasmodium fusion protein: preparation and uses thereof发明人:潘卫庆类型:发明专利授权国家:欧盟专利号:授权日期:2006年(4)名称:Plasmodium fusion protein: preparation and uses thereof发明人:潘卫庆类型:发明专利授权国家:澳大利亚专利号:授权日期:2007年(5)名称:制备疟疾完整抗原gp190/MSP1的重组方法发明人:, R. Tolle, W. Pan类型:发明专利授权国家:中国授权日期: 2004年5月5日(6)名称:Recombinants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complete malaria antigen, gp190/MSP1发明人:, R. Tolle, W. Pan类型:发明专利授权国家:澳大利亚授权日期: 2001年4月19日(7)名称:Recombinants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complete malaria antigen, gp190/MSP1发明人:, R. Tolle, W. Pan类型:发明专利授权国家:美国授权日期: 2005年8月25日(8)名称:重组恶性疟原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及其制法和用途发明人:张冬梅,潘卫庆类型:发明专利申请时间:2005年7月18日申请号:(9)名称:重组恶性疟原虫175kD红细胞结合抗原功能区蛋白及其制法和用途发明人:潘卫庆,张冬梅类型:发明专利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申请号:.科研成果产业化及其转让主研的基因工程疟疾疫苗已转让给上海万兴生物制药有限公司.3.代表的论文(* : 通讯作者)Qingfeng Zhang, Xiangyang Xue, Li Qu, Weiqing Pan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multistage combination vaccine against malaria,Vaccine 25 (2007) 2112–2119,Kirsten Moll, Arnaud Che ne., Ulf Ribacke., Osamu Kaneko4, Sandra Nilsson, Gerhard Winter, Malin Haeggstro¨m, Weiqing Pan, Klavs Berzins6, Mats Wahlgren, Qijun Chen*,A Novel DBL-Domain of the P. falciparum332 Molecule Possibly Involved in Erythrocyte Adhesion,PLoS ONE,2007,5:477Langermans JA Hensmann M van Gijlswiik M Zhang D Pan W Giersing BK Locke E Dubovsk F Wittes J Thomas AW,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chimeric malaria vaccine candidate in Montanide ISA 720: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in rhesus Vaccin. 2006 Sep-Oct;2(5):. M. ZHANG, W. Q. PAN*, L. QIAN, M. DUKE, L. H. SHEN, & D. P. MCMANUS, Investigation of recombinant Schistosoma japonicum paramyosin fragments for immunogenicity and vaccine efficacy in mice. Parasite Immunology 2006, 28(3):77-84Dongmei Zhang and Weiqing Pan*(2005)Evaluation of three Pichia-expressed Plasmodium falciparum merozoite proteins as a combination vaccine against blood-stage parasites. Infection and Immunity,73(10):6530-6536Ballou WR, Arevalo-Herrera M, Carucci D, Richie TL, Corradin G, Diggs C, Druilhe P, Giersing BK, Saul A, Heppner DG, Kester KE, Lanar DE, Lyon J, Hill AV, Pan W, Cohen JD(2004). Update on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candidate malaria vaccines. Am J Trop Med Hyg. Aug;71:239-47Pan Weiqing*, Daqing Huang, Qingfeng Zhang, Li Qu, Dongmei Zhang, Xiaoli Zhang, Feng Qian, Fusion of two malaria vaccine candidates enhances product yield, immunogenicity and antibody-mediated inhibition of parasite growth in vitro.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4,172:6167-6174Feng Qian, Weiqing Pan*(2002). Construction of a tetR-Integrated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 CVD908 strain that Tightly Controls Expression of the Major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for Applications in Human Vaccine Production, Infection and Immunity, 70(4):2029Weiqing Pan, Elidabetta Ravot, Ralf Tolle, Rainer Frank, Raphael Mosbach, Ivana Turbachova and Hermann Bujard(1999), Vaccine candidate MSP-1 from Plasmodium falciparum: a redesigned 4917 bp polynucleotide enables synthesis and isolation of full-length protein from Escherichia coli and mammalian cell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7(4): 1094Weiqing Pan, Ralf Tolle, and Hermann Bujard(1995), A direct and rapid sequencing strategy for the Plasmodium falciparum antigen gene gp190/MSA1,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Parasitology, 73:241Petra Burghaus, Peter Gerold, Weiqing Pan, Ralph Schwarz, Klaus Lingelbach, Hermann Bujard(1999)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1 of Plasmodium falicparum expressed in mammalian cells,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Parasitology, 104:171-83(QIAN Feng, NIE Ben-yong, YANG Xiao-ping, ZHANG Long-xing and PAN Wei-qing. Sequence variation and naturally acquired antibody recognition of 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endemic area of China. Chin Med J (revised)2004.潘卫庆,杨树桐,邓海琳,陆德如(1993),中国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190抗原变异的研究,中国科学,23:1070张冬梅,潘卫庆*,陆德如(2002).重组裂殖子表面蛋白1特异抗体有效抑制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34(3)(SCI 收录杂志)钱锋,潘卫庆*(2001).Cre/loxP介导的伤寒杆菌染色体上插入基因的切除, 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进展,28,732 (SCI 收录杂志)张青锋,潘卫庆*,曲莉(2003).N端9个氨基酸缺失对恶性疟融合抗原免疫原性的影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35(4):345-349(SCI 收录杂志),5.著作出版:(1)潘卫庆,汤林华主编,《分子寄生虫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潘卫庆 主编 《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与应用》,化工出版社,20076.奖励:2006年: 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4年: 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银星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奖2003年:享受军队首批优秀专业人才岗位津贴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年 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2001年 荣立个人三等功2000年 获得明治乳业生命科学 科学奖2000年 获得金润奖励基金 优秀科研奖六,学术交往以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身份出席WHO学术会议:2003年6月: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全球SARS会议会议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2003年11月: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全球SARS疫苗专家咨询会议会议地点:瑞士 日内瓦2003年10月:出席世界卫生组织血吸虫病疫苗会议会议地点: 菲律宾 马尼拉2003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与新型佐剂会议会议地点: 法国 安呢斯2003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会议会议地点:南朝鲜,汉城2002年1月: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与新型佐剂会议会议地点: 法国 安呢斯2002年3月: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会议会议地点:瑞士 日内瓦1999年6月: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及血吸虫疫苗会议会议地点: 菲律宾 马尼拉1998年3月:专题报告:疟疾疫苗候选抗原MSP1研究进展报告地点:瑞士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学术会议报告(国际会议部分)2005年7月:第12届国际原生动物大会报告类型:主题报告(Keynote speaker)报告题目: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vaccine against malaria parasite会议地点:中国2005年11月:2005国际寄生虫学与媒介生物学大会报告类型:主题报告(Keynote speaker)报告题目: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vaccine against malaria parasite会议地点:中国2000年2月:疟疾分子生物学大会报告类型:特邀报告(invited speaker)报告题目:Examination of two malaria antigens,the entire MSP1 and 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meric protein as vaccine candidate.会议地点:澳大利亚2002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新型佐剂会议报告类型:特邀报告报告题目:Immunogenicity of P. falciparum Chimeric protein 2 adjuvanted with Montanide ISA720 in rabbits and monkeys会议地点: 法国 安呢斯200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血吸虫病疫苗会议报告类型:特邀报告报告题目:Example from Malaria vac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会议地点: 菲律宾 马尼拉2003年6月: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与新型佐剂会议报告类型:特邀报告报告题目: Combined malaria antigen adjuvanted with Montanide ISA720会议地点: 法国 安呢斯2000年12月:比尔盖茨基金会MSP1疫苗会议报告题目:Production of MSP1-42 and 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meric protein in Pichia pastoris会议地点:美国 华盛顿2001年6月:第11届亚太地区军事医学大会报告类型:分题报告报告题目:Malaria vaccine development: Bulk production and pre-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meric Protein as vaccine candidate.会议地点:新西兰3.专题报告(国外部分)2000年12 月:报告题目:Examina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meric proteinas vaccine candidate报告地点:美国NIH;美国椰鲁大学;美国纽约大学1998年3月:报告题目:Synthesis and expression of entire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of Plasmodium falciparum报告地点:瑞士 日内瓦2003年9月:报告题目: vaccine candid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报告地点:瑞典 Karolinska 研究所2004年2月:报告题目: vaccine candid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报告地点:美国疾病控制中心2006年10月:报告题目:Malaria Vaccine Discovery报告地点:日本长崎大学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2005年11月23-26日:2005国际寄生虫学与媒介生物学大会(主办)大会主席:潘卫庆,(NIH)1998年12月7日-10日: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究国际会议(承办)会议地点:上海; 时间:4天柳叶刀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潘卫庆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并配发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克莱夫·席夫教授的评论:“该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范围筛选出敏感的诊断分子,将极大改进血吸虫检测技术,从而为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观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这项研究围绕我国当前血吸虫病从控制走向消除这一需求,对血吸虫病筛查正确率和监测敏感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依靠科学研究解决防治中关键技术问题的一个典范。”潘卫庆教授率领“疟疾、血吸虫病防治基础研究”团队,包括同济大学医学院、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热卫系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血吸虫病诊断的标识分子。该团队首先建立融合分泌蛋白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平台,再从基因组范围大规模筛查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从200多个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即SjSP-13),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潘卫庆教授说,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控总体策略是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控制传染源的重要途径是及时准确发现感染者,并对所有感染者加以有效治疗。由于血吸虫病流行特点是以低度感染为主,诊断低度感染者需要高敏感度的技术,因此SjSP-13诊断分子的发现解决了现有诊断技术敏感性不足这一根本问题,该分子的应用必将为血吸虫病总体防控策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乃至消除将产生积极影响。

10月3号Nature杂志发表了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分析的论文并与啮齿目动物疟疾寄生虫约氏疟原虫()的基因组做比较。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已经破解了致死性最高的致病寄生虫的复杂的遗传密码。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花费了6年的时间。疟原虫的遗传密码如此难以破解是因为其基因组中80%序列只由两种碱基构成,这使寄生虫的DNA难以分离和测序。恶性疟原虫基因组包括大约2400万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编码大约5,300个基因。基因组的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寄生虫的代谢途径,例如寄生虫产生能量和自身组成成分以保持生存的途径。疟疾寄生虫的代谢能力比其它自由生活的寄生虫(例如酵母)低很多,它主要依赖于宿主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大多数营养。然而,在疟原虫中发现了一些酶蛋白,它们在人宿主中没有类似物,这为化学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疟原虫作为一种病原体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基因组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大约200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些蛋白质参与了免疫逃避。以前的研究显示,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发育的生活史阶段,至少产生了两类暴露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在某种复杂的掩护机制之下,寄生虫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不同的蛋白质(以此来混淆免疫反应,有助于破坏被感染细胞)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编码逃避作用蛋白的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的末端。这一位置使寄生虫(在蚊子携带进行繁殖的阶段)易于通过改变编码基因而改变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序列第一次详细阐明了一种寄生虫的一整套逃避免疫的蛋白质。而且,对于从疟疾病人分离出的其它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将发现其它的变种并有助于认识病原体免疫逃避的过程。疟疾是世界上破坏性最厉害的传染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该病。这一成果对于研究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衣原体检测方法的论文

这是衣原体: 衣原体( Chlamydia )是一种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的生物,具有两相生活环。即具有感染性的原体(elementary body,EB)和无感染性的始体(initial body, 亦称网状体 reticulate body, RB)。EB颗粒呈球形,小而致密,直径¬μm,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EB是发育成熟了的衣原体,主要存在细胞外。RB是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发育周期的幼稚阶段,是繁殖型,不具感染性。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近似细菌与病毒的病原体,属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仅有一个科)、衣原体属(Chlamydia),有四个种(即:C. pecorum ,C. psittaci, C. trachomatis , C. pneumoniae )。其特点如下:①具有脱氧核糖核酸和 RNA 两种核酸,二分裂增殖,有核糖体和近似细胞壁的膜;②细胞内寄生,完全依赖宿主细胞供应能量(因缺乏 ATP 酶);③其生活周期分为细胞外期(即具有感染性的原始小体)和细胞内期(即增殖性的网状小体)两个时期;④用 Giemsa 或荧光抗体染色可在细胞核附近原浆查见衣原体包涵体;⑤衣原体基因组的Mr为660×106,比除支原体外的任何原核生物都小。对人类有致病力的衣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和近年来发现的肺炎衣原体等三种;⑥除可作涂片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及微量免疫荧光试验等检测方法外,还可直接作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⑦四环素族,红霉素治疗效果好,喹诺酮及其他抗菌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因而细胞柔软,形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在电镜下观察支原体细胞,可见具有细胞膜,细胞内有核糖体、RNA和环状DNA。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 支原体是一种不同与细菌和真菌的另一类微小病原体,支原体属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和生殖支原体(MG),前者引起肺炎,后三者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后,引起的疾病男性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主要为非淋菌泌尿生殖道炎。男性表现为尿道刺痒、烧灼感和排尿困难,少数有尿频。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部分病人无症状。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尿道灼热或引起盆腔炎,输卵管炎等而引起不孕,流产和宫外孕。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人体后,首先侵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增殖。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在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细胞死亡,同时尚能逃避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得到间歇性保护。支原体、衣原体的致病机理是抑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 当人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但是这种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短暂,因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容易造成持续,反复感染,以及隐性感染。细胞免疫方面,大部分活动性已治愈的衣原体患者,给予相应的抗原皮内注射时,常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这种变态反应可用淋巴细胞进行被动转移。此种免疫性很可能是T细胞所介导。体液免疫方面,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在血清和局部分泌物中出现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可以阻止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也能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支原体、衣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子宫颈,由此而上蔓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也可引起急性尿道炎和前庭大腺炎。孕妇如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引起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妇女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子宫颈感染后可出现宫颈糜烂、宫颈黏膜水肿、白带增多(呈脓性)、接触性出血等,输卵管感染可引起下腹痛、腰痛和不育。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 支原体、衣原体可通过性接触,还可通过手、眼、毛巾、衣物、浴器、便具和游泳池等传播。与多人发生性关系、男方有尿道炎、卫生习惯差等都容易感染。因此,预防感染的关键是洁身自爱,搞好个人卫生保健。 问:抽血检验说我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这可信吗? 答:不可信。 1、取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作支原体、衣原体培养才是可信的检测方法。 2、需要同时伴随有相应的症状、不适才考虑“感染”;没有任何症状,仅仅从分泌物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也只是“寄居”,并非感染。

衣原体阳性属于性传播疾病,一定要治疗。

(1)直接涂片染色法:阳性者结合临床可初步诊断,仅适用于新生儿眼结膜炎刮片检查;(2)细胞培养法:有尿道炎症状,再加上衣原体分离培养阳性者,可确诊;(3)衣原体抗原检测法:阳性结果结合临床可确定沙眼衣原体感染,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可用细胞培养法确定;(4)免疫荧光法:阳性结果可确诊。

问题一:怎样检查支原体和衣原体 10分 原体和衣原体检查都是提取尿道分泌物,然后进行化验。最好停用抗生素10天后去医院检查,避免出现“假愈”现象。如果前列腺已经感染需要与尿道炎同时治疗,尿道前端刺痒应该是尿道炎症状。停药后做一下药敏试验,试验与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同时进行,到时候别忘了提醒医生。药敏试验的目的是根据身体对药物敏感性合理用药,既防止钱财郸必要浪费,又能有效治疗。 祝你早日恢复健康 问题二:在妇科检查中,什么叫衣原体,支原体检查 衣原体、支原体是引起人体感染的一种非常小的微生物,它的特征主要有几点,一个是它感染人体初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经常我们发现的时候,它已经时间比较长了,已经感染了其他的组织或器官了。所以初期症状不明显。第二个特点,衣原体、衣原体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生殖系统。第三,衣原体支原体的治疗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1、支原体一般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有三种,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还有生殖道支原体,还有感染呼吸系统,引起肺炎,我们叫肺炎支原体,一般来说支原体有四型。 支原体是一类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大小约为 ~μm,难以在显微镜下看清楚。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在形态上呈多形性。迄今,已知的支原体有150多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寄居于人类的支原体有16种,其中寄居在人泌尿生殖道中的常见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灵长类支原体、嗜 *** 支原体、穿通支原体等6种。由于口和生殖器接触,有时寄居于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偶尔可在口咽部分离出来。相反,有些寄居在口咽部的支原体(如发酵支原体、唾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也可出现在泌尿生殖道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等三种支原体是目前在医学领域最受重视的支原体。 支原体不耐干燥,对热抵抗力差,煮沸或高温、紫外线均能轻易将支原体杀灭。同时,支原体易被脂溶剂、清洁剂、常用消毒剂,如酒精、酚、甲醛、来苏尔等灭活。 2、衣原体常说的是说只有沙眼衣原体,可以感染我们的眼睛,也可以感染我们的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在临床上是比较大的一个话题。 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以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从前它们被划归病毒,后来发现自成一类。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微米,它无运动能力,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微生物,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胞滤器,有独特发育周期、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进入生殖道后,喜欢进入粘膜细胞内生长繁殖,在女性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尿道炎等。在男性可引起尿道炎、附睾炎、直肠炎等炎症。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会引起不孕、异位妊娠(宫外孕)、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早产等。 问题三:衣原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衣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的一种。衣原体分为三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引起性病是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具有合成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的能力,但不能产生三磷酸腺苷,因而完全依靠宿主细胞提供必需的能量,所以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即在细胞内寄生是其特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除非淋菌性尿道炎外,还有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性宫颈炎、输卵管炎、副睾炎、直肠炎、新生儿肺炎等。临床对沙眼衣原体的检查方法包括:1、涂片直接镜检:主要用于眼部标本,诊断沙眼,姬姆萨染色后在上皮细胞内查找包涵体。2、抗原检测:①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法。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两种方法均有快速、简单、敏感性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近感染的临床诊断。缺点是死菌也可被检测到,易出现假阳性。3、细胞培养:此法操作复杂,操作条件要求高,但是检测衣原体的“金标准”。4、血清学试验: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对诊断急性输卵管炎、附睾炎、肛周炎和婴儿衣原体肺炎有价值。5、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探针检测法、核酸扩散技术(PCR)、连接酶链反应等,敏感性均高。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 阴性(谭立明) 问题四:男性支原体衣原体怎么检查 您好! 最准确的应该尿道取样,衣原体化验一般50分钟出结果,支原体做细菌培养,3天出结果,检查出致病菌后在针对性用药,并且日常需要注意卫生,检查的前三天避免同房,最好夫妻同治。 感谢您关注问病网,祝您健康! 问题五:女性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查方法 1 快速抗原检测:多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标本中的衣原体还可应用2I―IsA法加入抗衣原体抗体酶标抗体18G及底物进行比色定量检测这两种方法简便敏感.2 血常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 PcR技术 普通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DNA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的优点敏感性高于细胞分离技术但在检测咽拭于标本中效果不够理想用套式PcR(nPcR)检测可显著提高其敏感性.4 x线检查:衣原体肺炎胸片无特异性多为单侧下叶浸润表现为节段性肺炎严重者呈广泛双侧肺炎沙眼衣原体肺炎胸片显示双侧广泛间质和肺泡浸润过度充气征比较常见偶见大叶实变.5 血清学检查 采用补体结合试验着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效价增高 4倍或4倍以上即有诊断意义但无早期诊断意义微量免疫荧光法(MrF)适用于沙眼衣原体.6 直接涂片镜检:取咽分泌物痰呼吸道教膜或其他部位标本做涂片进行GZmesa染色原体染成红色始体染成深蓝色沙眼衣原体包涵体因含有糖原801染色染成褐色.7 衣原体分离 肺炎衣原体培养最好用Hela细胞或Hep一2细胞一般取气管或鼻咽吸取物作为临床标本及时接种目前衣原体鉴定多采用Hela细胞或Hep一2细胞培养后通过特异性单克隆荧光抗体法(MFA)该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如能早期采集标本可在48h内获得阳性结果。

查重论文原创性检测方法

论文查重的原理是连续出现13个字符类似就判断为重复部分,并将重复的内容计算到论文的重复率之中。

论文查重系统会对内容进行分层处理,按照篇章、段落、句子等层级分别创建指纹,而比对资源库中的比对文献,也采取同样技术创建指纹索引。用户将论文上传至查重系统后,系统自动对论文进行检测,待查重完毕后即可提供用户一份查重报告单。

查重(Paper check),全称论文查重,论文原创性检测方法,指将写好的论文通过论文检测系统资源库的比对,得出与各大论文库的相似比。简而言之,就是检测抄袭率,看你论文的原创度,是不是抄袭的论文。

明白论文查重率,对于我们撰写论文以及修改论文查重率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一般来说:重复率 = 论文中抄袭字数/论文中总字数,以知网为例,知网论文检测包括几个查重子系统,但是这些查重子系统的计算规则都是一致的,换言之,知网论文检测率的计算规则是统一的。

以全文来看,一篇论文提交检测,知网系统会将你的论文内容进行分割,比如按照句子或者几个字为一个区,将这部分提取出来,跟论文检测系统的文献库内容进行比对,有多少相似,就拿出来进行标注,一般七八字算作抄袭,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每个系统多少都会有些不同。

如何查重论文1、选择自己需要的查重系统,注册账号然后登录到论文查重系统界面。2、找到提交论文查重界面,如果有免费字数领取,可以先领取免费查重字数。3、输入论文作者姓名等信息,按照论文查重系统的要求上传指定格式的论文。4、上传完成后,静待一段时间,查重结束后可下载论文查重报告。论文查重的注意事项1、一般情况下,论文的查重报告会用不同的颜色标出论文的内容,如红色代表被认定为抄袭;绿色代表没有检测到抄袭或相似的地方,即是合格的;如果标注为黄色,则表示部分内容有某种相似度。2、在paperfree论文查重系统中,一般只对文字部分进行检测,而图片、代码等内容一般都不会被查重,为了降低查重率,大家也可以将可以改为图片的内容使用图片进行替换。3、在知网查重中,一般都会设定5%的阈值,所以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比例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超过这个阈值。4、外文文献在查重系统中所收录的基本资料比较少,所以大家也可以查阅一些外文文献,并自行翻译、进行一定的修改,然后添加到自己的论文中。

毕业论文是每个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最关键词的一步,目前知网查重网站是所以大部分高校都用论文查重系统,只要我们使用和学校要求一致的系统,那么检测结果的差异化还是不会很大的。第二,上传的文档格式正确。每个学校也都要求论文格式,因为查重系统会自动识别论文的内容和参考文章,然后对比论文的正文。如果我们上传的是PDF文档而不是Word文档,系统会得到错误查重。重复的部分一般用红色字体标注,也会有不同颜色的绿色和灰色字体的不同含义。第三,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完成查重工作。论文在提交到学校前,提前校对修改查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无法保证自己的论文内容没有重复。即使论文的内容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还是会有类似的部分。只要被论文查重系统数据库收记录下来,就一定会被查出来。所以查重什么时候上传到学校检测是很重要的。论文重复率和质量也需要查重,确保能达到学校的要求。我们最好在要提交到学校前的一段时间再次进行查重,得到的重复率结果没问题再提交给学校查重,因为时间太长也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更新重复率出现差异的情况。论文怎么进行查重?

一、论文怎么查重:

1、论文写完后查重前先向学校或机构了解清楚指定的是哪个论文查重系统、次数以及要求的查重率标准是多少?

2、由于学校或机构提供的查重系统次数非常有限,所以一般在论文初稿、二稿和修改时查重,建议大家选择蝌蚪论文查重系统自查,目前每天都可以免费查重一次!

3、论文定稿查重时使用学校指定的查重系统检测,达标后提交学校定稿!目前高校使用做多的查重系统有:知网、维普、万方!

二、论文查重方法:

1、打开官网,登录账号;

2、选择查重版本,提交文章;

3、等待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报告”页面查看下载报告!

完毕!

  • 索引序列
  • 疟原虫检测方法论文
  • 疟原虫研究论文
  • 恶性疟原虫相关基因研究论文
  • 衣原体检测方法的论文
  • 查重论文原创性检测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