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美国毒树之果研究理论论文

美国毒树之果研究理论论文

发布时间:

美国毒树之果研究理论论文

看看下面的论文,相信对你有帮助…… 论美国毒树之果原则 ———兼论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 汪海燕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违反美国宪法关于逮捕、搜查、扣押、电子监听、讯问、辨认等相关规定的行为,当事人可以提起侵权 诉讼,要求司法机关签发禁止令,要求对违宪者采取行政制裁甚至刑事处罚等。但是,违反宪法禁止性 规定最直接影响刑事司法程序的后果是证据的排除。我国学者一般将美国的排除规则理解为违反美国 宪法第四条修正案而导致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而较少关注违反第五条修正案、第六条修正案以及违反 其他正当程序而产生的排除规则。虽然每个排除规则的基础不尽相同,但是这些不同的宪法保障具有 许多共同点———其中,最明显的是,不同的排除规则都要求适用毒树之果原则,虽然在具体适用时有所 差异。执法官员违反宪法、法律相关规定取得的证据,在审判时应予以排除,这是排除规则基本的要求。 但是,排除规则之精髓且适用时最为复杂的莫过于毒树之果理论。本文对毒树之果原则的基础(排除规 则) 、确立和发展(限制) 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 立法有所裨益。 一、毒树之果原则的适用基础———排除规则〔1 〕 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联邦最高法院指出,违反第五条修正案的 核心是在刑事审判中允许控方使用以强迫方式所取得的被告人供述。如果被告人的供述是通过自证其 罪条款下的“强迫”方式取得,法庭就应该禁止使用该供述。最初认为米兰达规则要求排除没有给予米 兰达警告进行讯问所得的供词,体现了第五条修正案所要求绝对排除。然而,在今天,联邦最高法院却 对“米兰达规则”有着不同的理解,即认为米兰达排除规则作用的范围比第五条修正案本身还要广,即使 没有违反第五条修正案的强制性因素存在,也有可能排除被告人的供述。〔2 〕因此,这就导致因违反米兰 达警告而产生的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与因违反第五条修正案而产生的排除规则有所不同。同时,毒树 之果原则适用于这两排除规则时,亦有较大差异,此点将在后一部分论述。 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规定在刑事程序的每个重要阶段,被告人都应获得律师的帮助。如果被告 人没有放弃律师帮助权,而在侦查的重要阶段又没有律师在场,那么在审判时,获得的证据就不具有可 采性。例如,对被告人进行列队辨认时,被告没有获得律师的帮助,该辨认所获得的证据就不具有可采 性。对于第六条修正案意义上的排除规则,从判例中可以看出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首先,联邦最高法院 曾表明,违反第六条修正案的核心是,在审判中采用了没有给予被告人律师帮助权而获得的证据。被认 为违反宪法的行为,不论是由于律师———当事人之间的特权没受到保护,还是因为律师没有提供有效帮 助,只有在审判时导致对被告产生偏见时,才能构成对第六条修正案的违反。因此,如果政府的卧底人 员虽然参与了被告人与其律师的会谈,但是,只要他没有将此会谈的信息透露给其上级官员,最高法院 就认为由于政府方并没有获得实际的好处,所以尽管政府侵犯了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特权,但没有违反 第六条修正案。〔3 〕即只有政府方破坏了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特权并从其中获得了证据,并把它运用到 审判之中,才违反了第六条修正案。其次,最高法院在有些情况下表示类似于第四条修正案排除规则的 基础———“阻吓原理”(deterrence rationale) 亦构成第六条修正案意义上排除规则的基石。因此,在吉尔 伯特案中( Gilbert v. Cal. ) (1967) 的判决意见指出,尽管没有律师在场,列队辨认也有可能公正的进行, 其辨认结果律师也可以在法庭上提出充分的质疑,但是为了确保执法机关尊重被告人在具有关键意义 的列队辨认时获得律师帮助的宪法性权利,最有效办法就是排除规则。相类似地,在威廉斯案(Nix v. Wlliams) (1984) 中,对于违反第六条修正案而取得的第二手证据(即“毒树之果”) ,只有在不可避免发现 的情况下才具有可采性,其根据就是构成排除规则传统基石的“阻吓”理论。 至于其他违反正当程序而获得的证据是否排除,在一般情况下,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如果警察的行为 有可能使证据不可信时,才排除这类证据。因此,如果辨认程序具有暗示性,那么不仅违反了正当程序, 而且产生的证据有可能不可性,其辨认结果就不具有可采性。如果使用法律禁止的讯问技巧,如警察以 粗暴的方式进行讯问,就很有可能产生一个不可信赖的自白,警察的违法行为就推定为违反了正当程 序。在此种情况下,不仅要对警察不当行为所造成的剥夺人格尊严进行补救以外,而且还要将此自白排 除。但是,在罗金案中(Rochin v. Cal. , 1952) ,此概念已经超出“非自愿”自白的范畴,它要求排除从嫌 疑人身体上获得的证据。在做出该案的判决时,第四条修正案的排除规则并不适用于各州,但罗金案判 决认为:“猛击被告人的胃部而取得嫌疑人吞下去的两粒吗啡药丸,是令文明社会的良知受到如此震惊, 以致严重地违反了正当程序,因此禁止州政府将这些药丸作为证据使用。”在此案中,排除规则是建立在 正当性的基础之上,而非构成传统正当程序排除规则所要求的“可靠性”。“尽管警察的行为获得的证据 很有可能是可靠的,但是,他们的(违法) 行为是对文明社会的严重挑衅,因此,必须要受到谴责。”〔4 〕正 当程序规则所建立的基础是对抗式体制,而非纠问式体制。但是,在此范围之内的违反正当程序是指警 察行为本身,而并不是指控方使用警察通过暴力方式获取的证据。因此,正当程序的排除规则在很大程 度上是阻止警察以后再采取相类似的行为。〔5 〕 毒树之果原则是建立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础之上,同时也是排除规则的内容之一。只有排除规 则的存在,才有可能适用毒树之果原则;对非法证据衍生而来的证据(即“毒树之果”) 是否具有可采性, 为“毒树之果”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上述的第四条修正案排除规则、第五条、第六条修正案排除规则以 及违反其他正当程序所产生的排除规则,都要求排除从违法行为直接产生的非法证据。但是,对于从该 非法证据衍生的其他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却相当复杂。 二、毒树之果原则的确立 “毒树之果”原则是在西尔弗索恩·伦巴公司诉美国案(Silverthorne Lumber Co. v. U. S. ) (1920) 中 确立的。在此案中,联邦特工人员以不合法的手段扣留了一些书籍和记录,但是被告获得了法院批准归 还书籍和记录的命令。特工人员遵守了法官的命令,但在归还书籍和记录之前,将这些要求归还的物品 进行了拍照。在审判中,控方根据这些照片要求法院对这些文件签发传票(subpoena) 。最高法院认为以 非法搜查获得的信息为依据而签发的传票是无效的。正如控方不能在法庭上使用违宪搜查获取的直接 证据一样,对于以此搜查为基础而获得的间接证据亦不能使用。排除规则适用于违宪搜查所“污染” (taint) 的证据,并且这种“污染”延伸至通过以非法搜查得来的信息为基础所获得的其他证据。西尔弗 索恩案件要求排除非法证据所衍生的第二手证据,这就是被人们所称之为的“毒树之果”原则。 尽管毒树之果原则在最初形成之时适用于第四修正案的排除规则,但是它以后却适用于其他类型 的排除规则。在沃德案(U. S. v. Wade) (1967) 中,法院认为在列队辨认时如果侵犯了被告人第六修正 案的宪法性权利———获得律师帮助权,那么不仅要排除列队辨认而获得的证据,而且,如果以后的法庭 上的辨认是先前列队辨认的“果实”,那么也要排除。法院进一步指出,决定法庭辨认是否受污染的决定 性标准同适用于第四条修正案的标准一样。在尼克斯诉威廉斯案(Nix v. Williams) (1984) 中,法庭在考 虑采用以违反第六条修正案而获得的第二手证据(被谋杀者的尸体) 时,再次认为“毒树之果”原则及其 例外是在第四条修正案中发展起来的。第四条修正案的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就是通过排除非法证据, 以阻止警察在以后的逮捕、搜查过程中再次使用非法的手段。正如上部分所述,第六条修正案排除规则 在确立之时,其理论基础就是“阻吓”理论。因此,在考虑第六条修正案排除规则与第四条修正案排除规 则之间的渊源后,联邦最高法院得出此结论。 联邦最高法院在卡斯蒂加案( Kastigar v. U. S. ) (1972) 中认为,只有禁止使用或“派生使用”强迫所 取得的证言,才能使得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所提供的豁免权得以实现。

我给你个话题,可以开始下手写作:(写好了给我加分啊)这个话题是:《温州将65名犯罪嫌疑人广场示众惹争议(图)》这个里面就有涉及无罪推定的话题,说犯罪嫌疑人在还为定罪的情况下,在广场示众是否存在和无罪推定原则有冲突的地方。可供你参考,如有什么问题,带薪帮你写论文。一下是关于《屋顶推论原则的相关法律法规》论无罪推定原则对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的影响及其原因 “无罪推定”作为一项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在其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和运用。我国是一个发展经历不同于别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对待西方通行的无罪推定原则,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接收,而是批判地吸收了它的一些基本精神。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重要修订。新的刑事诉讼法废止了收容审查等不利于人权保障的措施,吸收了无罪推定等先进的思想,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刑事司法活动中对涉案人员有罪推定的历史,它在我国刑事司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尽管我国尚未建立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但却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由其衍生的两大诉讼规则,体现了我国现代法治的进步。 一、概述 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因此,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应该说这一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历史上看,无罪推定作为封建社会有罪推定和刑讯逼供的对立产物,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在否定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法律原则,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刑法和刑事诉讼原则。在大陆法系,无罪推定原则是由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并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首次成为法律原则被载入《人权宣言》。在英美法系,英国普通法的诉讼理论中该原则也有较早的体现,后来为美国宪法及其诉讼实务所采用,英美法系刑事程序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这一原则。《世界人权公约》和《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均采用了该原则,因此,无罪推定可以说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司法准则。 我国96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由此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核,但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尚未确立完全的无罪推定原则。因为无罪推定原则还包括一系列必不可少的具体制度,如沉默权等制度,而这些制度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同时,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现代法制建立的时间较短,人民群众和司法人员的现代法治观念还很不成熟,对无罪推定的认识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还不能说我国已经全面地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但目前,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保障理念和司法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用中的体现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精神是:任何人未被法庭最终确定有罪之前,应被假定为无罪。无罪推定的价值选择不是为了发现犯罪事实,而是为了保护被告人免受无端的刑事追究。它要求在刑事诉讼中把被告人视为诉讼主体,并在诉讼中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它在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适用体现在刑事证据制度中。目前,由该原则衍生出与刑事证据有关的两大规则,对于从根本上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和观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疑罪从无”规则的确立。 所谓“疑罪”,是指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两难情况。我国在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疑罪从挂”的现象,即对于事出有因,又查无实据的疑难案件,先挂起来拖着,对已经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则实行长期关押不予释放,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正式确立了疑罪从无规则。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些规定,是我国确立疑罪从无规则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无罪推定原则的重要派生规则,而且也是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法则,该规则强调证明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机关来承担,控诉机关必须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以证明犯罪,如果不能证实犯罪或者依据收集到的证据定罪存在异议,则应作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解释和处理,罪轻罪重不能确定时,应定轻罪,有罪无罪不能确定时,应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 (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该原则是刑事诉讼中对举证责任分配的通俗说法。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只能是控诉机关,控诉机关必须用确实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其对被告人的指控,而被告人不负有举证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该原则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控诉机关证实被告人有罪而提供的证据必须超出合理怀疑的程度,控诉机关不能通过法定的犯罪推定降低证据的标准。 在我国,尽管新的刑事诉讼法还没有确立完全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但由无罪推定原则衍生出的以上谈到的两大规则已经确立。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实行时间较短,加之我国的司法、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违背以上两大规则的观念和行为依然非常盛行,其中刑讯逼供在我国的泛滥和屡禁不止就是一个典型。因此,仅仅确立了法律原则,而没有相关配套的制度措施予以保障,原则的落实可能只是一句空话,人们所期盼的由该原则来彻底解决刑事诉讼中的严重侵反人权和有效打击犯罪将只会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无罪推定”给司法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定的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把他看作是无罪的人。其基本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有罪。提供证据并且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机关或者人员承担,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协助控诉一方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责任,对于控方的指控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对于侦查、起诉、审判官员的提问有拒绝回答的权利;控方履行证明责任必须达到确实、充分或者超出合理怀疑的程度,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若不能证明其有罪或者证明达不到法定的要求,则应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即“疑罪从无”。最终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专属于独立公正的司法机关,即法院。法院必须经过合法、公正的审判程序才能做出有罪判决,在这种程序中,受到刑事追究的人应当拥有对抗国家追诉权所必备的程序保障。如被告知罪状的权利、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与控方证人对质的权利、传唤有利于自己的证人的权利等等。 (二)在法律上无罪的人被定罪之前如何对待他。任何人在法院最后定罪之前在法律上是无罪的人。因此,政府如果怀疑某个人犯罪或者决定采取拘留、逮捕等措施时,必须有合理的根据,不得随意决定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既使是因为现行犯罪而被拘捕的,在依法审判确认有罪之前,也不能把他当作罪犯对待,特别是不能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搜集证据,侵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格尊严。一切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损害财产权益的强制措施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把可能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关键是要更新司法观念。但由于我国对该原则曾经长期持批判态度,受其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多数司法人员习惯于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被告人,即所谓“进门三分罪”。司法人员出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在严厉打击犯罪的思想指导下,对一些证据不足,本应当做出不起诉或无罪判决的案件迟迟下不了决心,惟恐放纵了犯罪,使得为法律所正式确认的疑罪从无规则的贯彻远远不能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司法人员亟需转变陈腐落后的思想,加强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学习和认识,将疑罪从无规则从法律规定层面提高到法律意识层面上来,不断更新司法观念,增强现代法治意识,树立人权保障理念,真正体现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 四、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切实贯彻并不断完善无罪推定原则 严格诉讼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切实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以确保我国刑事诉讼法业已确立的两大衍生规则真正落到实处。 (一)切实贯彻证据不足作无罪处理的疑罪从无规则 “疑罪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派生的规则,如果说在法院判决有罪之前把被告人当作无罪的人来看待,是无罪推定在程序上的体现的话,那么在面对证据不足的疑罪案件时,控诉机关基于这一规则做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则是其在实体上的运用。疑罪从无规则被现代文明国家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普遍认可,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我国在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顺应了这一趋势,正式肯定了该规则。使得长期以来困扰司法机关的疑案处理有了明文法律标准和依据,从而避免再出现疑案从轻、从宽、从挂甚至存疑判决的尴尬,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在面对疑案时,是选择错判还是错放,这是涉及到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问题。现代司法公正主要追求的是个体公正,即个案公正,司法活动应当围绕个体个案进行。尽管我们的错案率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可能只有千分之几,但是对于被冤枉的当事人来说则是百分之百,遵循疑罪从无规则,必然会放纵了一部分真正的罪犯,但如果我们把疑罪都按照有罪处理,则会冤枉许多无辜的人。权衡利弊,我们只能采取“宁纵勿枉”的原则,既使放纵了某些真正的罪犯,也决不能冤枉一个好人,这是现代司法观念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实现司法公正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二)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 控诉机关负责证明被告有罪的责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这是无罪推定原则下的一项重要诉讼准则。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均将“谁主张有罪,谁承担举证责任”的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视为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负如实回答的义务却间接违背了这一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相承担了自证有罪的义务,这显然是有罪推定的产物,也是刑讯逼供这一顽症始终得以存在的制度性支撑。同时,面对控诉机关的讯问和指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可为自己作辩护的基本权利。他既可以作罪轻的辩护,也可以作无罪的辩护,既可自行辩护,也可委托辩护。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既然行使辩护是一项权利,而权利是可以放弃的,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对侦查人员的讯问时,既可以积极辩解也可以保持沉默,而现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回答的规定实际上是变相剥夺了其辩护权。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宜机械地理解这一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同时应告知其有放弃沉默而坦白被从宽处罚的权利和制度上的保障,并积极鼓励其运用这一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以其真实意愿表示放弃沉默权向司法机关如实陈述其罪行,这种陈述可以被采纳为诉讼证据;相反,如果不是其自愿,而是被以诱导、欺、强迫等手段迫使其放弃沉默权而获取的口供,则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而应该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同时对有关的司法、执法人员的违法取证行为进行制裁。这就使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可以落到实处,有效遏止刑讯逼供的发生。为了保障供述自愿性,有必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在自己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立即聘请律师介入,并以有效的措施保证他的这项权利能真正的实施。一旦赋予律师讯问时在场的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被告知有关权利,是否自愿放弃沉默权利而坦白陈述或者不放弃这项权利而保持沉默,侦查人员是否使用了刑讯逼供等强迫手段获取供述,这些问题就能够得以公开化,律师在场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证实。同时,律师在场可以极大地减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心理压力,以避免违心供认产生的不实口供。在此种情形下所取得口供,不但可以有效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而且可以防止其在庭审阶段的口供翻复,也增强了其作为诉讼证据的效力,提高了其证明力。 (三)尽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所谓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般是指拥有证据调查权的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所取得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采性,不能作为定罪与量刑的根据。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尽管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不尽相同,但都规定了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例如:美国的证据法中“毒树之果”理论就要求不但采用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证据不能使用,就是根据该证据所获得的线索而进一步取得的证据也作为“毒树之果”而被排除,体现出美国对执法人员取证权的严格限制和对人权保障的重视。但是,在犯罪浪潮的冲击下,完全排除“毒树之果”,在实践中很难做到。结合我国的法治水平,在我国目前侦查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扩展到对“毒果”的一律排除,可能会影响对案件真相的揭示,影响办案的效率,所以我国有必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思想,是限制政府运用强制手段威胁个人自由、财产等基本权益,保障个人相对于强大的政府的独立、自治的主体地位。虽然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受益者主要是已经进入刑事程序、正在被追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但它同时也要求阻止政府随意决定开始刑事追究、无根据地决定采取程序外的措施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因此,这一原则的确立不仅仅带动了整个刑事程序的法治化和民主化,而且对于提高公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保护个人不受政治权力干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无罪推定不仅仅是一项基本的诉讼原则,更是一项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政治原则。

1 毒树之果源于证据排除法则,既“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违反美国宪法规定所取得的证据材料,在审判中不具有证明力”.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著名的Wong Sun v. 案中以5:4的微弱多数正式确立了“毒树之果”规则,后来这一规则被不断完善,逐渐成了“毒树之果”理论2 含义:违法取得的证据为毒树,而基于该证据再以合法手段间接取得的证据为毒果,该衍生证据(毒果)也不得使用。这样毒树之果原则的覆盖面得到扩大。3 例外: 必然发现情况的例外.指虽然政府机构的取证行为违法,但按照政府机构处理同类案件使用的方式方法,该证据即使不依靠该违法程序,也必然会被发现或找到。 违法被消除的例外。指虽然第一次取证违法,但第二次的合法取证由于其他因素的界入而消除了原来的违法性,则第二次合法取得的证据可以具有证明力。 独立来源。 指针对刑事被告人的证据并非源于违法程序,而是有独立的来源。

毒树指的是非法获取证据的方式方法以及直接获得的证据,比如刑讯逼供,违反法定的程序取得的证据,其果实指的是通过这些非法的手段取得的证据,或通过非法手段取得证据,利用这个证据又合法取得证据。比如,警方刑讯犯罪嫌疑人获得了口供,这个刑讯和口供就是毒树,利用口供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取得证据就是果实,再比如,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又不符合法定的紧急条件下,就搜查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或是住所,这就是毒树,而此时取得的证据就是果实,对于前一种,通过刑讯的口供然后获得的证据是有效的,口供无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还在采取刑讯的原因,一位口供虽然无效,但随后取得的物证等都是有效的。第二种情况取得的证据全部无效,但一样的是,利用这个非法的证据再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取的证据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毒树我们不认,但他的果实我们是能吃的。这跟国外很不同,国外全都是无效的,因为他们认为毒树之果也是有毒的,我们却认为是无毒的。

果农之友与果树学报区别吗

在所有刊物中查询 安徽林业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桉树科技 保鲜与加工 北方蚕业 北方果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水产 蚕桑茶叶通讯 蚕桑通报 蚕学通讯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食家畜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草业与畜牧 草原与草坪 茶叶 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技术 长江蔬菜 大豆科学 大豆通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淡水渔业 当代农机 当代蔬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动物医学进展 防护林科技 分子植物育种 福建茶叶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果树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农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水产 福建畜牧兽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甘肃林业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畜牧兽医 高等农业教育 耕作与栽培 灌溉排水学报 广东蚕业 广东茶业 广东林业科技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饲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园林 广西蚕业 广西林业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广西畜牧兽医 广西园艺 广西植保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畜牧兽医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果农之友 果树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海洋渔业 海洋与渔业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果树 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河北农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渔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农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核农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畜牧兽医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农学院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植保 湖南农机 湖南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畜牧兽医 花生学报 华北农学报 华东森林经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吉林林业科技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家禽科学 家畜生态学报 江苏林业科技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水产科技 江西饲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江西植保 节水灌溉 今日畜牧兽医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林研究 垦殖与稻作 辣椒杂志 莱阳农学院学报 粮食储藏 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开发 林业科技情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与社会 林业资源管理 绿色中国 落叶果树 麦类作物学报 蜜蜂杂志 棉花学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科技 南方农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宁夏农林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学刊 农村·农业·农民A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新技术 农机化研究 农机具之友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推广与安全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技服务 农家参谋 农家顾问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新技术 农业与技术 农业展望 农业知识(瓜果菜)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农业质量标准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排灌机械 青海草业 青海农技推广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热带林业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作物学报 森林防火 森林工程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农机化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畜牧兽医 山西果树 山西林业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陕西林业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农业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蔬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湿地科学 食用菌 食用菌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农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世界竹藤通讯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蔬菜 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学 水产学报 水产学杂志 水产养殖 水稻科学(英文版) 水利渔业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四川蚕业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农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畜牧兽医 饲料博览 饲料工业 饲料广角 饲料研究 特产研究 特种经济动植物 天津农林科技 天津农学院学报 天津农业科学 土壤圈(意译名) 土壤通报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武夷科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园艺 西部林业科学 西藏农业科技 西南林学院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园艺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渔业信息 现代园艺 新疆农机化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科技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科技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畜牧业 新农村 新农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禽业 亚热带农业研究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植物科学 烟台果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养殖技术顾问 养猪 野生动物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现代化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畜牧兽医 杂草科学 杂交水稻 杂粮作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柑橘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村机电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畜牧兽医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检疫 植物研究 植物医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蚕业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稻米 中国动物保健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蜂业 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瓜菜 中国果菜 中国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花卉园艺 中国家禽 中国林副特产 中国林学(英文版)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麻业 中国马铃薯 中国棉花 中国牧业通讯 中国奶牛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机化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垦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食用菌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蔬菜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饲料 中国糖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养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沼气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种业 中南林学院学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种子 种子科技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猪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作物学报 作物研究 作物杂志

经常有朋友问我,果树全年施几次肥?该怎么施,今天我就来聊一聊果树全年的施肥次数和如何施肥!一般我们给果树全年施四次肥,秋施基肥、花前施肥、花后施肥、膨果与花芽分化期的追肥,其中基肥的施肥最为关键。接下来我们分别看一看:

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我们也称为月子肥,最好是采摘后立即给果树施月子肥,这样果树会有充足的时间吸收养分,储存在树体里面,来年春天营养能及时跟上而不至于脱肥。很多果农为了省事,大部分果农只施用大化肥,因为大化肥都是速效性肥料,会导致来年果树冒条子,树枝过旺,就不会长出好的果子来。

忽视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生物菌剂的施肥,因为有机肥是缓效性肥料,秋施基肥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所以如能多用有机肥,更有利于夯实基础,但也不是说不能用大化肥。

总之基肥施肥把握的原则就是以有机肥、生物菌肥、菌剂为主,大化肥相结合的原则,这样长出来的果子才能光泽度和口味好。可以说,有机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果品的质量。切记在施用农家肥的时候,一定不用鸡粪和猪粪,因为大部分养殖户消毒的时候都使用火碱,火碱喂到地里以后,把生物链就全部杀死。

最后秋施基肥如何确定施肥量,把握“以果定量”的原则,一般100斤的果实需要斤氮磷钾,每亩地施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在配合少量生物菌肥、菌剂就能够满足果树的基本生长发育。

施肥时按照树冠的垂直阴影挖渠,深度30~35厘米,如果太浅,既不抗旱也不抗涝,而且容易引起根系向地表生长。

花前施肥

果树萌芽、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追施适量速效氮、磷肥、中微量元素肥料,防止落花落果或生理性缺素症,促进苹果根系快速发育,积累营养。

花后施肥

落花后立即进行施肥,促新梢生长,扩大叶片厚度和面积,施入均衡性复合肥,此时对旺树要控钙,不能旺长,减少生理落果。

膨果期施肥

此时果实迅速膨大,花芽开始分化,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矛盾尖锐,以施高钾肥为主,控制氮肥量。

以上就是果树施肥的时间及次数,如有任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所有健康的果树需肥量较为大。尽管所有植物都需要16种元素,这些元素被认为是必需的,但大量元素是从土壤中消耗最多的元素。重要的是要定期施肥,以保持树木的健康。我们应该定期应用的宏观营养素是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碳,氢和氧也是大量需要的营养素,但这些元素是由空气,水和有机物质提供的。

有两类肥料可以区分植物营养素的来源。

有机肥。这些肥料来自植物或动物来源并且是天然存在的。这些包括:堆肥,饼肥,绿肥,鱼粉等。

化肥。这些肥料是加工过的矿物质或化学盐。

不管你是施用有机肥料还是常规肥料,重要的是要记住,只施用土壤缺乏和植物需要的肥料。施肥时机对保护地下水位和水道免受径流和淋滤造成的无意污染非常重要。你只能在一年中果树将利用你在土壤中提供的肥料的时候施肥。四川地区的果树能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生长,但在大多数地方,施肥会提高植物的活力和健康。要准确了解果园内存在的营养素和缺乏的营养素,您应该采取土壤样本。当你得到土壤测试结果后,你就能提供土壤缺乏的养分。

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

果树基肥宜秋施:有机果园适时施用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稳产高产,而且可使有机果树生长健壮,增强有机果树抗逆性。以果实采收后施基肥效果最好。因为秋施基肥时正值有机果树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开沟挖穴碰伤的根最容易愈合,并能发出新根,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秋施基肥时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强,增加树体内养分,提高组织细胞浓度,有利于有机果树抗寒越冬;秋施基肥有利于有机肥料在冬春分解转化和连续释放养分,及时供给有机果树花芽分化;秋施基肥,可提高树的坐果率。施肥标准结果树一般不低于“1斤果2斤肥”。

而那些在枝头上自然熟透的芒果,保质期更加短暂,不仅芒果一成熟就会掉下来摔在地上,即便及时收获,也很难保存,果农们很容易出现亏损。

果树叶片形态研究论文

1 、杭青梨试管苗移栽前后叶片与根部形态结构之电镜观察。莱阳农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戴洪义、沈德绪、林伯年。2、砂梨品种的试管繁殖。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年第2期,戴洪义、沈德绪、林伯年。3、葡萄81-8单系的倍性鉴定。莱阳农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孙敏、戴洪义。4、砂梨茎尖与叶芽的离体培养。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戴洪义、沈德绪、林伯年。5、枣疯病热处理脱毒之初步研究。落叶果树,1988第4期,戴洪义、沈德绪、林伯年。6、果树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进展。莱阳农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戴洪义、孙敏。7、中国梨同物异名地方品种鉴定方法。国际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会议论文集(英文版),万国学术出版社,l989年,辛淑亮、戴洪义、王奎先。8、中香梨授粉品种选择。落叶果树,1990年第1期,戴洪义。9、葡萄染色体倍性与气孔性状的相关及其判别分析。葡萄栽培与酿酒,1990年第2期,戴洪义、孙敏、商传明。10、苹果果皮细胞膜结构分化与虎皮病的关系。果树科学,第9卷第4期,1992年,鞠志国、原永兵、刘成连、戴洪义。11、葡萄资源的研究进展。葡萄栽培与酿酒,l992年第4期,戴洪义、于士梅、刘玉军。12、PP333对梨果实生长和酚类物质合成的影响。园艺学报,1993年,鞠志国、原永兵、刘成连、戴洪义。13、苹果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61(4),1993年,鞠志国、原永兵、刘成连、戴洪义、刘润进。14、接种物形式和寄生植物对丛枝菌真菌发育的影响。植物生理学报,1994年第1期,戴洪义、刘润进、祝军。15、低温对苹果储藏过程中H202水平的影响。果树科学,1994年,鞠志国、原永兵、刘成连、戴洪义。16、矮樱桃的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园艺学进展,农业出版杜,1994年11月,王然、戴洪义、周爱琴。17、柱型苹果的生物学特性。园艺学进展,农业出版社,1994年11月,戴洪义、王善广、于士梅、王然。18、莱阳梨花期晚霜冻害调查。烟台果树,l994年第4期,戴洪义、姜润丽。19、去病毒大樱桃砧木‘Colt’的试管繁殖。植物生理学通讯:第3l卷第1期,1995年,戴洪义、王然、周爱琴。20、果树综合生产一一国外果树生产新潮流。世界农业,1995年第一期,戴洪义。21、层积和预处理对Wenbo(拼音)和木瓜种子发芽到影响。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论文集,1995,戴洪义、Frank H. Alston。22、Research on Quince as a rootstock for pear。纪念吴耕民教授诞生100周年论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4月,戴洪义、Frank H. Alston。24、柱型苹果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果树科学,第13卷第一期,1996年,戴洪义、于士梅。25、柱型苹果引种研究。果树科学,15(1),1998,戴洪义、王善广、于士梅、王然、于秀敏。26、苹果梨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及其开发前景。落叶果树,1998年第三期,戴洪义、王然、王彩虹。27、柱型苹果的研究和利用现状。河北林果研究,2000,15(12),王彩虹、田义轲、戴洪义。28、苹果基因组AFLP分析的DNA模板的制备技术体系的建立。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1(2),王彩虹、王倩、戴洪义等。29、与苹果柱型基因(Co)相关的AFLP标记片断的克隆。果树科学,2001,18(4),王彩虹、王倩、戴洪义等。30、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论坛,2001(9),70-71,戴洪义。32、与苹果柱型基因(Co)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筛选。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年(2),187-190,王彩虹、王倩、戴洪义等。33、苹果柱型基因Co的一个AFLP标记的SCAR转换。园艺学报,2002,29(2):100-104,王彩虹,戴洪义等。34、A report on breeding columnar apple varieties,果树学报,2003年, (2)79-83,戴洪义、王彩虹等。35、果树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年,,,王爱华、戴洪义36、甜樱桃胚培养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王爱华、戴洪义、于士梅37、一个与苹果柱型基因(Co)连锁的RAPD标记。西北植物学报,2003, (2)田义轲,王彩虹,张继树,戴洪义,初庆刚等。39、甜樱桃品种红灯与佐藤锦的 S 基因型测定。山东农业科学 2004 第5期25-26,戴洪义、王爱华40、苹果柱型基因RAPD标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21(4):265-268,田义轲、王彩虹、张继树、戴洪义、赵静。41、辣椒体表茸毛与抗蚜虫关系的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21(4):293-295,尚宏芹、刘建萍、戴洪义等42、品种权申请公告?苹果属。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2004,(3):41~46,戴洪义、祝军、王然、王彩虹、于士梅、王成荣等。43、12个苹果新品种简介。中国果树,2004,(6):7~8,祝军,戴洪义。44、菊苣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2),201,尚宏芹、焦红良、,戴洪义。45、拥有我国自主产权的6个苹果新品种。落叶果树,2005,37(1)20-21,祝军、戴洪义。46、Mapping Co,a Gene Controlling Columnar Phenotype of Apple Tree,with Molecular Markers,Euphytica,2005,145,181~188,Yi-Ke Tian,Cai-Hong Wang,Ji-Shu Zhang,Celia James&Hong-Yi Dai(戴洪义,通讯作者)47、浓缩苹果汁非酶褐变的研究进展.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1):23-26.周亚平,刘洪涛,戴洪义(通讯作者)48、苹果制汁新品种鲁加4号浓缩汁储藏过程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果树学报,2006年, No.(1)65-68,周亚萍,刘洪涛,何维华,刘春辉,祝军,戴洪义(通讯作者)49、与苹果果皮红色性状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果树学报,2006,23卷。第2期,165-168,赵静,田义柯,王彩虹,戴洪义,王 东50、西洋梨矮化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2),119-121,王彩虹,田义柯,戴洪义,代庆海,殷召学,杨晓芹51、苹果浓缩汁美拉德反应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食品科学,2007,28卷,第四期,39-43,周亚萍,王成荣,于士梅,祝军,王然,王彩虹,戴洪义*(通讯作者)52、苹果浓缩汁后混浊的研究进展。饮料工业,2007,第10卷,第7期,3-6,孙海蜂,孙家财,周亚萍,戴洪义*(通讯作者)5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苹果汁中6种酚类物质。分析化学,2007,35卷,第10期1425-1429,吕海涛,孙海峰,曲宝涵,戴洪义54、菊苣的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24卷,第1期,31-34,尚宏芹,于士梅,戴洪义*55、扎实开展整改,巩固评建成效。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第1期,17-19,戴洪义56、实施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第2期,1-3,戴洪义57、苹果汁色泽相关性状遗传的研究。果树学报,2008,25卷。第2期,157-161,何维华,周亚平,曲凌慧,刘春辉,于士梅,祝 军,戴洪义*58、苹果果肉中原花青素超声波的辅助浸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 27卷第1期,80-83,刘春辉,周亚萍,祝军,戴洪义*59、HPLC法测定苹果浓缩计中的多酚类物质。食品科学,2008,29卷,第4期,314-317,孙海峰,吕海涛,周莎莎,代庆海,周亚萍,戴洪义*60、矮生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茎尖离体培养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8,25卷,第1期,17-20,代庆海,王彩虹,梁美霞,王亮,戴洪义*61、苹果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8,25卷,第1期,28-33,杨晓英,丁立孝,梁美霞,戴洪义*62、苹果原汁褐变有关因素的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8,25卷,第2期,81-83,周莎莎,周亚萍,冯耀祖,戴洪义*63、梨杂交后代果实主要有机酸遗传动态的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8,25卷,第3期,231-235,王宏伟,王成荣,于淼,戴洪义 王然*64、 梨矮化基因pcDw的SSR标记定位。果树学报,2008,25(3):404-407,田义柯,王彩虹,,贾彦利,王 亮,戴洪义65、平邑甜茶与M7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9,26卷,第2期,103-108,魏国芹,梁美霞,李鼎立,孙海峰,戴洪义*66、酚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对苹果浓缩汁后浑浊的影响。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卷,第6期,23-27,孙海蜂,孙家财,于士梅,周亚萍,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67、苹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中国农学通报,2009,第25卷,第20期,179-186,魏国芹,李鼎立,梁美霞,戴洪义*68、柱型与普通型苹果叶片结构与叶绿体超微结构比较。园艺学报,2009,36(10),1504-1510,梁美霞,葛红娟,戴洪义*(通讯作者)69、??离体培养繁殖的研究。山东农业科学,2010,1:5-9,魏国芹,戴洪义,孙玉刚,梁美霞,安淼70、鲜食制汁兼用型苹果优系选育初报,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9,26卷,第3期,197-202,邵秀红,梁美霞,冯耀祖,祝军,戴洪义*(通讯作者)71、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第2期,3-572、.组培和大田条件下苹果叶片结构和表皮特征的比较. 果树学报, 2009,26(06):781-785,梁美霞,葛红娟,戴洪义*(通讯作者)73、苹果组培苗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分化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35(05):470-473,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74、抗生素对菊苣子叶离体分化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09,7(2):371-374. 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75、. 菊苣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09,03:72-74,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76、葛红娟.苹果叶片解剖结构和表皮特征的生态适应性.园艺学报(增刊),2009,36(36):1873,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77、农杆菌介导柱型苹果“鲁加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09,7(6):1130-1136,梁美霞,祝军,戴洪义*(通讯作者).78、玻璃化与正常苹果试管苗的叶片和茎的显微结构比较。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葛红娟,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79、优势醋酸菌株QA-9号选育及其初步鉴定。中国酿造,2010,,张赞,梁美霞,席超,阎振华,戴洪义*(通讯作者)80.、壳聚糖澄清苹果酒的工艺优化及其效果评价。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第36卷第4期,126-129席超,张赞,闫振华,魏国芹,戴洪义*(通讯作者)81、苹果浓缩汁中酚类物质提取方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第31卷第6期,139-141闫振华,徐坤,张赞,席超,戴洪义*(通讯作者)82、普通型与矮生型梨叶片显微结构比较。西北植物学报,2010,30(8):1584-1588,葛红娟,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83、苹果品种华翠果实制汁性评价。中国果树,2010(5):18-20,康国栋,张玉刚,田义,刘艳艳,丛培华,戴洪义(第二单位,戴洪义为第二通讯作者)84、柱型苹果和矮生型梨组培苗叶片表皮结构研究. 果树学报, 2010, 27(01):1-7,梁美霞,葛红娟,戴洪义*(通讯作者).85、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果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果树学报, 2010, 27(06):1-7,董月菊,梁美霞,戴洪义*(通讯作者)86、苹果玻璃化试管苗生理特性的研究。果树学报, 2010, 27(专刊22-24葛红娟,梁美霞,张玉刚,董月菊,王 英,戴洪义*(通讯作者)87、‘嘎拉’ב特拉蒙’杂交后代中柱型和普通型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比较.果树学报, 2010, 27(专刊):35-37。张玉刚,梁美霞,祝军,戴洪义*(通讯作者)88、沸石负载壳聚糖对高酸苹果发酵酒的澄清工艺。食品科学,2010,31(22):164-169.席超,张赞,闫振华,戴洪义*(通讯作者)

果树新品种选育第目的要求1,重点掌握草莓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掌握草莓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地栽培技术;3,基本了解草莓的生产概况,主要种类和品种.第一节 概述1,多年生草本,浆果,Vc含量较高.2,用途:鲜食,制酱,酒,果汁和罐头等.3,植株特性:适应性广,花芽分化容易,植株矮小,繁殖简单,结果早.4,栽培特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管理方便,容易栽培,宜间作,轮作和立体栽培.5,栽培现状:我国目前栽培3700公顷,产量约400万吨.6,存在问题:现代化程度不高,品种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单产不高,连作严重,无病毒化程度差,普及不广,产供销严重脱节,加工业滞后等.7,发展方向:(1)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2)栽培方式多样化;(3)品种优良化;(4)种苗无毒化.第二节 主要品种类型一,按照生态特点,休眠期,需冷量分为四个品种群1,暖地型品种群:需冷150小时以内.2,寒地型品种群:需冷800小时以上.3,中间型品种群:需冷150-800小时之间.4,四季结果型品种群.生产上保护地栽培以暖地型品种群为主.二,适于不同栽培方式的主要品种1,适于促成栽培的品种:费杰利亚,丰香等.2,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哈德拉等.3,适于南北方各种栽培方式的品种:鬼怒甘等.4,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宝交早生等.第三节 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一,形态特征与生长结果习性1,多年生草本常绿植物,呈半平卧丛状生长.2,须根系,多分布20cm土层中.3,茎有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新茎的顶芽可形成混合花芽,基部可发生根状茎,腋芽萌发形成匍匐茎.根状茎多年生短缩,有明显的节和年轮,3年后逐步衰老死亡.4,花芽分化的条件:充足的营养,低温,短日照.5,聚伞花序的开放顺序:一级序的一朵中心花→二级序花→三级序花→四级序花.6,多数品种为完全花,能自花授粉结实,异花授粉可提高结实率.7,叶为基生三出复叶,光饱和点较低,较耐荫,适合于保护地栽培.8,果由花托膨大而成,果品学上称假果,栽培学上称浆果(聚合果);果生长成S曲线.二,生育周期1,开始生长期2,开花结果期3,旺盛生长期4,花芽分化期5,休眠期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2,水分3,光照4,土壤第四节 繁殖技术一,繁殖方法1,匍匐茎分株法(为主)2,新茎分株法3,组织培养法4,种子繁殖法二,育苗技术(一)草莓优质壮苗标准1,当年抽生的匍匐茎苗植株完整;2,无机械损伤与病虫害;3,具有五片以上正常展开叶;4,植株矮壮,新茎粗;5,出生根较多,有5条以上5-6cm长的根系;6,全株重量在30-40克左右;7,花芽分化良好.(二)技术要点1,秧苗假植10度左右低温,短日照10小时,假植1-2个月.2,整地作畦作宽,10-15cm高,埂宽25cm的畦.3,原种苗的选择与定植选经组织培养的脱毒苗;末/3—上中/4定植,400-500株/亩.4,苗圃地管理浇水1-2次,除草,松土,去老叶和摘花序,2-3次根外追肥,引蔓压土和摘心等.5,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1)短日照处理①遮光法;②利用山间谷地育苗.(2)低温处理①高山育苗②夜冷育苗 ③低温育苗第五节 露地栽培管理技术1,避免重茬,施足基肥,改良土壤.2,平整土地,作畦或打垄,覆盖塑料薄膜.3,选育优质种秧,秋季实施定植.4,栽植密度合理.通常每亩10000-14000株.5,栽植深度适宜.秧苗苗心基部与表土平齐.6,栽植方法适当.带土栽植或根系吸水后栽植可提高成活率;新茎弓背朝外有利于采收.7,定植后立即浇水.8,及时中耕除草.5-8次3-6cm深的中耕.9,及时进行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10,疏花疏果.去掉4级序以上果.11,摘除老叶,叶芽及匍匐茎.12,分期分批采收.13,注意防晚霜危害和防冻.14,注意防治主要病虫害.第六节 保护地栽培管理技术1,栽培设施类型地膜,小拱棚,中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加温温室,无土栽培等.2,栽培方式(1)促成栽培不经过自然休眠阶段(初冬升温),使其连续生长发育,尽早促进果实成熟的栽培方式.(2)半促成栽培通过自然休眠而不经过被迫休眠(及早创造适宜生长条件),促进果实尽早成熟的栽培方式.3,促成栽培技术要点(1)选休需冷量小,花芽分化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2)采用经过促进花芽分化处理过的假植优质壮苗.(3)合理密植.大垄双行定植,每亩8000-12000株.(4)适时定植.50%的假植苗达到花芽分化期时定植.山东半岛地区在9月上中旬.(5)适时扣棚保温.保温适期为第一腋花芽已分化至休眠前.一般在10月中旬.(6)严格控制各物候期的温湿度.(7)进行补光和赤霉素处理.4,半促成栽培:P165作业4一, 1,P156-157; 2,P158; 3,P165.二, 1,P158-160; 2,P160-161; 3,P161-162; 4,P164.第十一章 猕猴桃目的要求1,重点掌握栽培管理技术,架式与整形修剪;2,一般掌握生物学特性;3,基本了解生产概况,主要种类和品种.第一节 概述1,原产我国,近100多年来传入国外.2,多年生草本果树,又称羊桃,阳桃,毛犁.3,在我国分布广,发展迅速,是最大生产国.4,用途:鲜食,制果酱,果酒,果脯,果干,果汁,果晶和罐头等.第二节 主要种类,品种和砧木一,主要种类1,美味猕猴桃:果大,密被黄褐色硬毛.2,中华猕猴桃:果面柔软茸毛易脱.二,主要品种1,海沃德:新西兰选育,成熟晚.2,布鲁诺:新西兰选育,座果率高,丰产,适于加工.3,我国选育的新品种—秦美:早果,早丰产.4,各地表现较好的品种:徐香,华美2号,魁密,红阳,怡香等.三,主要砧木主要是本砧.第三节 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1,根为肉质根,有两个生长高峰.2,藤本落叶果树,需借助其它物体支撑生长.3,芽有主芽与副芽和叶芽与花芽(混合花芽)之分.主芽抽生新梢,副芽一般为潜伏芽.已开花结果部位的叶腋间成为盲芽.4,枝条分为营养枝和结果枝.结果枝分为徒长性(长150cm以上),长(50-150cm),中(30-50cm),短(10-30cm)和短缩(10cm以下)5种果枝.长势中等的营养枝是第二年较理想的结果母枝.5,生长旺盛的树易抽生副梢,二次副梢可发育成良好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由强壮的发育枝,长势减缓的徒长枝和发育良好的结果枝转化而来.6,花为形态上的两性花,生理上的单性花.一般着生在结果枝的1-7节上,中心花座果率高.7,结果母枝中部的花芽抽生的结果枝最好.8,因为雌雄异株,栽培上必须配置授粉树.9,喜欢温湿,不耐旱,不抗寒,怕早晚霜危害.第四节 架式和整形修剪 一,主要架式 1,单臂篱架2,平顶棚架3,"T"形小棚架4,倾斜式小棚架二,整形修剪(一)整形1,多主蔓分层形2,少主蔓扇形3,棚架龙干形(二)修剪1,冬剪(1)当年生枝的修剪①结果枝疏除过密,衰弱,带病虫的结果枝,短截徒长性果枝和长,中果枝,不截或疏除短果枝及短缩果枝.原则:粗壮枝长留(留8-12个芽),细枝短留(留6-8个芽);棚架枝长留(10-12个芽),篱架枝短留(6-10个芽).②发育枝中华猕猴桃剪留8-10个芽,美味猕猴桃剪留10-12个芽;发育枝数量多可将部分枝留3-4芽短截作预备枝.③徒长枝大锯口下的去掉;多年生侧蔓后部背上的先回缩再留6-8芽短截;上年修剪过重形成的留8芽以上短截.(2)结果母枝的更新采取轮换更新保留一部分枝组结果的方法.(3)雄株修剪疏除细弱枯枝,扭曲缠绕枝,病虫枝,交叉重叠枝,萌蘖枝,位置不当的徒长枝;轻剪保留生长充实的各次枝;短截留作更新的徒长枝和发育枝;回缩多年生衰老枝.开花母枝冬剪留75-80cm,花后短截至,夏季修剪主要是抹芽,摘心,剪枝,疏枝,绑缚枝蔓.3,修剪应注意的问题(1)花期要注意对缠绕枝摘心和短截;(2)剪截时要在剪口下部留3-4cm活桩;(3)萌芽前后一个月左右伤流严重,修剪要避开;(4)早实性强,不宜重截重疏;(5)冬剪疏枝时,要留心鉴别枝蔓类型,做到去劣留优.第五节 栽培管理技术一,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1,果园间作;2,地表覆盖;3,树盘中耕除草培土等.(二)果园施肥1,采果后及早(10-11月)施基肥;2,追施萌芽肥(N为主)和壮果促梢肥(配合);3,采取环状与条状沟施和穴施及全园撒施,叶面喷施等.(三)水分管理1,初果树适当控水,盛果树中/5充分灌水,夏季多次灌水.2,灌水以浸湿根系集中分布土壤层(40cm深)为佳.3,漫灌,沟灌,穴灌,喷滴灌等.4,注意排水.二,花果管理(一)辅助授粉采取人工授粉,放蜂和机械授粉等措施.(二)疏花疏果1,疏除结果枝基部和先端的花,视枝强弱留中间2-6朵.疏花量比预留果量多留30%.2,疏果:疏去畸形果,小果,病虫果,枝基部和先端果及过密果;留果量:长果枝4-5个,中果枝3-4个,短果枝1-2个.下/5-上/6进行.(三)应用生长调节剂和果实采收作业4一, 4,P171, 5,P172, 6,P172, 7,P176;二, 5,P173, 6,P174, 7,P175.第十二章 其它果树目的要求1,重点掌握栽培管理技术;2,一般掌握生物学特性;3,基本了解主要种类和品种.第一节 树莓1,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都有分布.2,地上部有一至两年生枝,地下有根状茎和侧生不定根.3,芽分为叶芽和花芽,花芽为混合花芽.4,能自花授粉结实,花期可持续1个月左右.5,栽植第二年可开花结果,3-4年丰产,10年后衰老.6,通常采用分株,扦插和压条繁殖.7,架式主要有篱架和扇形架两种.8,一般一年修剪2-3次.9,喜光,比较耐寒,不耐旱,也不耐涝.严寒地区冬季需埋土防寒.第二节 沙棘1,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东北,华北和云贵一带分布,通常树高,芽分为叶芽和花芽(混合花芽).3,雌雄异株,栽植需配置授粉树(10:1).4,栽后三年结果,树龄通常十年左右.5,3-4月开花,8-9月成熟;成熟果不易脱落.6,可在春秋季实生,扦插和压条繁殖.7,幼树可行轻短截,结果后以疏剪为主.8,喜光,耐寒,抗旱,耐瘠薄,也耐盐碱.第三节 刺梨1,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多丛生,高左右.2,果实富含Vc,被誉为水果中"Vc之王".3,按树形分为匍匐形和直立形,按果实上刺的形态分无刺,有刺和硬刺三种类型.4,芽具早熟性,一年可形成2-3次分枝,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是刺梨的主要结果母枝.5,贵州中部地区上/5开花,下/9果实成熟.6,可采用实生和扦插,压条,嫁接繁殖.7,修剪时应注意选留健壮的一年生枝.8,一般在气候温和,湿润,光照良好,年平均温度15度左右地区栽培.第四节 醋栗1,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米左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2,芽分为叶芽和花芽(混合花芽),当年发生基生枝上的芽皆为叶芽,基生枝上生长的一级侧生枝可形成花芽,结果后形成短果枝或短果枝群.3,春季混合花芽萌发后可长出1-3个花序,每个花序1-3朵花,花为两性花.4,多用压条和分株法繁殖.5,修剪时选留1-4年生基生枝共10-20个,每年更新其中1/4数量的基生枝,对选留的基生枝在1/4处短截,以促发侧枝和结果枝生长.6,冬季需要防寒;喜光,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7,用途多,除鲜食外,可加工制罐头,果酱,酿酒和用于观赏.

上图书馆找书

中药毒理研究成果论文题目怎么写

中药学的文章可以参照或者依据本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进行撰写: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

提供一些药学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2、分散片的制剂工艺研究3、注射液制剂工艺的改进4、几个质的提取和转化5、口服液制剂工艺研究6、颗粒剂制剂工艺研究7、片剂制剂工艺研究8、栓剂制剂工艺研究9、片剂的质量标准的研究10、胶囊的质量标准的研究11、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12、颗粒剂质量标准的研究13、栓剂质量标准的研究14、中药成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研究15、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16、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制剂的含量17、HPLC法测定制剂的含量18、药品标准中制剂测定方法的改进19、某药物的生产工艺的改进20、某药物的合成工艺的改进21、制剂的药效研究22、制剂的剌激性研究23、制剂的稳定性研究24、医院处方调剂的改进25、医院药品管理的改进26药物生物转化生产新工艺探索27、酶促反应生产药物工艺路线探索28、BTC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9、新药开发药效学研究30、新药毒性研究

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

药学毕业论文包括综述类和实验类,其中实验类毕业论文更容易通过,以下题目供你参考。

毕业论文选题很重要,好的论文题目可以让你写作难度降低,论文更容易通过,去年在药标网定制的论文指导服务很满意。

果树学报

果树学报要求的重复率。如果是普刊级别的话,一般至少是在10-30%内,个别要求松的会在40%内,核心学报则要在10%内一般来说只有上知网的期刊,期刊才会检测,有明确的重复率要求,而不上知网的期刊通常则不会检测,也不会有明确的重复率要求。但由于目前维普和维普都对期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有不少万方维普的期刊目前也会硬性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则会让修改,达标后才会刊发。至于那些不检测的期刊,他们通常是规定文责自负的,也就是说你重复率没过关是自己负责,期刊不会负责。

中国果树期刊2022年12月10日的时候出刊,《中国果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果树技术类期刊,月刊,每月10 日出版,大16 开本,铜版纸印刷,邮发代号为:8-106,单价 元,全年12 期共计 元。《中国果树》杂志创刊于195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期刊被国家图书馆,统计源,知网,维普,上海图书馆,万方收录,影响因子的农业期刊。《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权威学术A+期刊。被Scopus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和中国知网双语数据库外文库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果树学报》好投一些。《植物学报》是1983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和《果树学报》相比,《果树学报》更好投一些。《果树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园艺学核心期刊。

  • 索引序列
  • 美国毒树之果研究理论论文
  • 果农之友与果树学报区别吗
  • 果树叶片形态研究论文
  • 中药毒理研究成果论文题目怎么写
  • 果树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