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发布时间: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读政治经济学心得一:

这几天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了,一是为了应付我那考试,另外也是在有一次听一个朋友说: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原理还是真理来的,只是要结合实际。记得大一的时候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只是很记得那个女老师长比较漂亮,有气质,脾气很好。其他的那些都基本上忘记得差不多了。现在毕业了,但又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只能算是太巧了...

昨天看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政治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利益,所维护的也是阶级利益。---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现在我们工作的情形,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真的很有觉悟啊,把这些都看透了。hehe~~

因为有阶级,所以会有利益,因为有利益,所以会有矛盾,因为有矛盾,所以会有各自的隔阂。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也许睿智的人才能够洞悉经济规律,在经济上有所创新吧。

读政治经济学心得二:

(本学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即将结束,犹记开课之初杨老师在讲导言部分时推荐了许多专业书籍和经典文章。受自身浅薄学力所限和对专业大部头天然恐惧感的影响,我在图书馆借到了其中几本只是翻了翻绪论导言就无心继续读下去,最终也没能读完这些书籍中的任何一本。也许是只鳞片爪让人更易接受,反倒是杨老师推荐的几位名家的博客还勾起了我的兴趣,断断续续倒也读了几篇。在此先觍颜承认错误。

我阅览与经济相关的博客的有四个:吴晓波、叶檀、吴思和张五常。其中张教授的博客因其术语和理论较多以及一些领导人士教诲我们“读不得”而读的相对较少。总而言之,这四位对中国的现实和发展前景主要是持审慎悲观的态度。张教授暂不谈,吴晓波主要通过古今对比指出中国经济沿革始终存在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缺陷以及其导致的偶然和必然的结果;叶檀(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经常看到她的专栏)主要通过对最新经济金融实例得出她的结论,对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以及极其严重的通胀现实表达了她深切的忧虑;吴思与其说谈的经济学,不如说是社会学或是历史探究,多是以社会历史事实论证他的观点(可惜我还没有读过他最有名的作品《血酬定律》)。然则悲观未必不如乐观,审慎总好过浮夸。自有人去华言太平盛世,理性分析的声音反而尤其可贵。在此主要谈谈对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激荡三十年》两书的读后感。絮叨完毕,下面引出正文。)

不记得这两部书上哪一段大致有这么一段话:宏大的关于人类命运的世界战争被平淡的商业叙事所取代,青少年无法忍受这种平庸的生活。然而中国百多年来的商业叙事却因其与国运紧密相连,绝对不能说是平淡的,相反这些历史上充满了汗、泪和血。

《跌荡一百年》讲述的是从1870年到1978年中国由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又即将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激荡三十年》则描述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两部书合起来基本上就是中国近现代企业乃至工商业的通俗简史。

在这两部书中,吴晓波主要通过分析民间、政府和外国资本三方来建立中国企业分析模型。这个三极模型在晚清时期表现为商办企业、官办(洋务)企业和以买办和洋行为代表的入侵外国资本的争衡,在民国时期特别是蒋政府时期表现为民营企业、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垄断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博弈,跨过建国前三十多年政治因素导致的单一经济形式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在吴晓波看来,国家力量在中国这个从古至今从未变过的高度中央集权国家始终是打破坚冰的政策决定者和确认者,然而在之后却常常沦为利用政策和垄断优势攫取暴利但无比低效且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的利蠹;外国资本自晚清以来以其独有的资本和技术管理优势在中国长期占据产业上游和利润制高点,又因其可帮助制衡官方戒惧的民间力量常常拥有政策特权;而民间资本在各个历史变革期都觉醒最早,人数最多,混沌草莽阶段也有获利,但因其在政策上和资本上的先天弱势地位常常成为国资和外资口中之食,成为“充满悲情”的牺牲品。

我也勉强算是好好学习的文科学生,历史还算是我的爱好和长项,但是细碎的历史事件始终只是零散的存储在我的大脑里,残章断简般存在完全没有形成体系。吴晓波的书让我感觉到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一些内在的逻辑和轨迹。新旧力量之争,民资国资之争,中央地方之争,中资外资之争,形式改头换面,但是规律似乎从未改变过,简直像数学公式可以套用。抛开历史规律,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段历史显然就是资本主义势力全球扩张输出剩余资本攫取利益导致不发达地区经济变革的真实写照,还有国有企业的时而扩张时而收缩,民间资本的大部分行业崛起,这些无不印证了课本上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和三次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的论断。中国百年踯躅和现代崛起毕竟不是脱离了理论基础的历史特例,更不是“书写了新的历史奇迹”,其内在规律性是始终没有发上改变的。毫无疑问,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历史规律镜鉴作用依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也仍然可以指导我们前行。

由此看来,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和《激荡三十年》不失为好的了解近现代中国企业史和经济史的辅助读物。

读政治经济学心得三:

好书是不怕反复读的,怕就怕我们缺乏反复读的决心。一些名作,虽然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反复推荐,却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与机缘。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著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认真阅读其中某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经典文献何以叫作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虽然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仍是十分罕见。或许他从来没有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用寥寥几语描述的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而如果我们对他同时期的重要学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也会错过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读出100%的李嘉图了。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习惯已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都需要对李嘉图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为我的兴趣在1870年以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有所忽略。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读方法复制到对它们的研读之上的。

读政治经济学心得四:

这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真正地有机会接触了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经济学是当今非常热的学科领域,我一直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但始终没有能够很好地了解它,更别说是掌握和运用了。幸运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课给我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让我得以开始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

关于经济学,课本上的概念公式等非常多,记忆和理解起来也就相应得非常困难。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前段时间的那次讨论课这样的形式特别好,通过自已认真思考您提出的问题并在上课时听同学们的发言,了解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对于我正确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您提过这样的问题:知识能否创造价值,资本能否创造价值?我在课下想了很多,课上也想来发言了,而且当时课堂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非常激烈。在综合了同学们的观点和自已课下的查阅资料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下面想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以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

首先讨论一下劳动价值理论,这个对于解释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的是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的问题。马克思曾经多次明确地指出,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但对于“劳动”的定义却不是特别清楚。所以说,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认识这个“劳动”。根据查阅的资料,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成了除劳动力之外的两项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明显,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要素由以体力劳动占绝大部分变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共存,而且体力劳动的地位还是迅速提高。我们对当代社会劳动形式这一新特点,在分析、研究劳动创造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再回到老师提出的问题:知识能否创造价值和资本能否创造价值。我的答案是能。因为,首先,知识和资本本身就是从劳动中获取的,没有了劳动,知识和资本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本质上说,知识和资本本身实际上就是劳动,只不是可以看作是经过转化的劳动,从这点上说,知识和资本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第二,知识和资本的运用过程实际上是脑力劳动的过程,这就到了刚刚在上面的讨论了,脑力劳动也是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所以说,知识和资本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在我查阅的资料中,有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单纯指的就是体力劳动。因而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候他们提出:商品中所含的体力劳动的成分越来越少了,因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不再适用了,商品价值应该从由劳动和劳动时间决定变为由“知识含量”决定、由知识来计量。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对的。事实上,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忽略过脑力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每当人们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时就使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何种商品,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生产的,只不过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体力劳动居于主体地位的时代,因而《资本论》中更多的是以体力劳动为例来分析。但以体力劳动为例分析并不代表所有的情况都是体力劳动创造价值,坚决不能这样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到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体力劳动最终会被脑力劳动所取代,但由于他处的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并没有深刻地讨论这一现象。不过,体力劳动会被脑力劳动取代并不代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再适用,因为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始至终都包括了脑力劳动,机器劳动归根到底也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所以说,在知识经济的形势下,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没有失效,反而还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不管如何发展,商品的价值仍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是不会变的,只不过这种劳动具有高效性的新特点。

所以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原理,并用它来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真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平台。很幸运能通过这门课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也希望老师能再组织一次类似上次的讨论课,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亲情、法律、金钱的交织负累---我与前妻宋雅红绕不开的那些是非纠葛我是杜双华,近期因我前妻宋雅红女士及其利益关联者在媒体上的炒作,我很被动的成为一起离奇的“豪门被离婚”事件中的男主角并广受评议。不管是维护、诟病还是贬损、声讨,都是大家对我和这一事件的一种真诚态度,尽管这种聚焦于公众目光下的感觉很疲惫、无奈和辛苦,但我仍要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对于这起“被离婚”事件,一直以来我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保持着沉默。因为我认为,作为一个法制社会的公民,应该相信和尊重法律,一切是非曲直应悉由法院依法判理。而且,作为一个男人,把家庭隐私大白于天下,在媒体上与前妻斗嘴争强、让他人评头论足是大失尊严和有碍观瞻的。更重要的是,出于对孩子成长的保护心理,我一方面不想把他们带到这场闹剧当中,另一方面也竭力想在孩子心目中为宋雅红保留她作为母亲的尊严和形象,毕竟她是孩子的生身母亲,我不想让孩子知道这起事件中那些复杂的阴暗面。我盼望我的孩子们能够阳光的成长,不要在青春期的记忆中留下对母亲的阴影。但是,我的沉默反而换来了宋等人变本加利的中伤。我是一个成年人,怎么攻击都可承受。但令我始料不及的是,通过宋等人的媒体造势,这场风波已经波及到了我年过八十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宋公然将他们的照片资料公布于众。导致老人不堪承受周围的街谈巷议,孩子则每天都要面对来自老师、同学、朋友的询问关心,听他们对这件事说三道四,对自己的父母评点指责。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我亲人的精神和生活。宋雅红的这种作法已让我的顾忌失去意义,我的初衷已完全破灭。特别令我受触动的是,通过宋等人在媒体上的片面不实之词,事实真相已被完全掩盖扭曲,社会公论一边倒的认为是我勾联做假、是我绝情弃义、是我对不住宋雅红。前几日就连我的次子都非常愤愤的冲我讲:“爸你别跟她斗了,她要什么你就给她不行吗?你现在是很宽容,可还应该再宽容一点。”言下之意也是其错在我。这给我了强烈震动,我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也可以不在意公众的质疑,但我不能不珍惜我和孩子的感情。因为作为我现在的这一个破裂婚姻家庭来说,夫妻感情已经荡然无存,孩子对我的孺慕依赖已经是我感情生活最重要的支撑,我无法容忍孩子对我产生误解、失去信任。所以,当此之时,不管是从维护亲情角度还是对舆论负责的角度,我都不能再继续沉默,我应该站出来说明我与宋雅红之间所发生的真相。这既是对法律事实一个说明,也是对我的家庭亲人一份交待。无论是在法律还是道义层面,我都会为我下面将要说的话承担一个公民、父亲和公众人物所应承担的责任。13年失败婚姻:事业家庭中的感情伤癍结婚与第一桶金我与宋雅红的这些是非恩怨从头梳理,得从1984年在首钢说起。那时我在首钢劳动服务公司跑业务,她高中毕业后在小车队开汽车。1988年1月我们登记结婚。这里面需要向公众说明的一点,就是准备结婚的时候,我还没有到法定年龄,因为结婚去作了更改,我实际出生时间是1966年11月26日,改后身份证登记为1965年11月26日。至于我为什么改年龄急于结婚,个中情由宋雅红是心知肚明的。她现在在媒体上口口质问离婚判决书中我的出生日期有误,纯系明知故闹。1988年8月,我们生下了长子杜秋龙。1990年,我下海从北京到三河做起了钢材加工业务,起步规模很小,就只有我和现在日钢的一位常务副总两个人,当时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从手工到机械,从上门推销到订单销售,一步一步开展业务,三年间经过重重磨难积累过千万。这是我掘到的第一桶金。二次创业产生的分歧赚到了第一笔资金以后,我与宋雅红的分歧也随之产生。所以我现在看,跟宋雅红走到这一步,一切都是钱闹的,自打有钱我们就开始别扭,从小闹到大闹到现在全国看笑话。有了一点小钱后,宋雅红非常兴奋和满足,她的意见是有了这么多钱,在北京好好享福就可以,不要再折腾了,万一有风险赔了怎么办?但是我的事业心比较强烈,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大一些。到了1993年,我不顾宋的反对,到老家河北衡水市京华焊管总厂担任副厂长,算是启动了二次创业。焊管厂建在衡水市的近郊,当时比较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工人都住在集体宿舍、一起吃大锅饭。特别是交通也非常不便,从北京去衡水仅单程就需要十多个小时,所以我也劝说宋雅红带着孩子到衡水市和我一同生活。但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宋雅红去衡水看过以后,表示那里条件太差根本没法安家。我做了几次工作都没能说服她。最后她提出来:“你在衡水创你的业,我在北京看孩子。”无奈之下我也就答应了。其实那个时候焊管厂正是攻坚过坎的时候,我是打心底里盼着她能与我在一起和孩子共同生活,也算是对我工作之余的一种安慰。可最终她也没有给我这份呼应和支持。由于她和孩子在北京,那个期间我只能北京衡水两地跑,一边顾着家庭,一边顾着事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两人渐起摩擦,开始有明显隔阂。1993年到1995年期间,管厂的效益一直不好,我把手中的积蓄除留出家用以外全部都借给厂里,并且还办理了大笔贷款。这更引起了宋的反对,多次说我去衡水的决定是错误的,要求我从衡水焊管厂撤出来,回北京安生过日子。当时厂里正是上升爬坡阶段,我经营压力非常大,而作为妻子她又不理解,我做丈夫的也是年轻气盛不够体谅,总认为她处处扯后腿。这样天长日久,互相的怨气与日俱增,夫妻感情渐趋淡薄。猜忌、争吵与冷对1996年的一天,宋雅红突然跑到厂里,称听说我与厂里的一位女副厂长过从甚密,在厂内大闹一场,这令我颜面扫地。宋到厂闹过之后,我们的感情就急转直下,但这个时候她已再次怀孕,我们的婚姻就这样不冷不热的维系着,这期间,她搬出我父母的家,住到了她自己购置的一处房子里,我也极少回去,事实上已经分居了。随后又发生的一件事直接将我们的感情降到了冰点。当时,因为厂里经营非常困难,我下血本高薪从大厂县聘请了我以前的经理协助我管理企业,为了突出他的待遇,我又花130万买了一辆奔驰(车号冀T33333),我坐普桑,奔驰配给这位经理。宋知道这件事后,借故到厂里办事,临走时让奔驰司机送她回家,结果途中她借口让司机下车买水,乘机将车开走,长时间没有露面,自此之后,我也再没有见过那台车。为了把她和车找回来,我当时甚至都报了案。次子出生与“抢子风波”1996年7月,我和宋雅红的次子出生了,在其怀孕期间,我早已经给取好了名字,如是男孩就叫“杜泽龙”,以与长子“杜秋龙”相对应。但是,宋把孩子生下以后没多久就藏匿起来,后来更以“杜则刚”的名字办理了户籍登记。这个时候我的两个儿子都在宋雅红手里,这是我的亲生骨肉,我当然时时想念。长子虽然一直跟着她,但我很担心她教养孩子的方式。有一次我母亲看到长子脸颊受伤,大腿内侧有掐青伤痕,孩子说是自己不小心碰的。那时我与长子已很少有机会见面,知道这些事以后也让我非常牵挂。次子生下刚半年多又让她给藏起来,在我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通过跟长子的偶尔见面讨好他,就像秋龙自己在电视上也说:“充当了一个小间谍的角色”,确实是从他那里知道小儿子下落的。原来,宋把次子放在安定门蒋宅口一个妇女家里,说是保姆,实际上是寄养,孩子打送过去以后,四个月里再没有接回过家里,宋只是偶尔去看望。知道了次子下落我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就安排北京办事处的人观察过那家人对孩子的照顾情况,但是实情让我非常心疼。孩子住的那间屋又闷又热,连个风扇都没有,喝的是凉水,尿布也不及时换洗,孩子身上都起了痱子。听说这些我就坐不住了,直接赶到蒋宅口把孩子带了回来。现在宋在媒体上口口声讨我“抢”了她的孩子,剥夺了一个母亲的权利,这是“抢”吗?我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她凭什么把孩子藏起来不让我去看他们?她把两个孩子掌握在自己手里,用孩子的探视权来要挟我,难道不是在剥夺我做父亲的权利吗?我把次子带走以后,宋雅红就出现了。我说生活要回到正轨,长子我带到衡水上学,衡水的教育质量也不错。次子由她在北京跟我父母一起看护。但她不同意。谈不下去了我提出来离婚,可宋仍然不表态,两人又是不欢而散。现在她在媒体上把这事完全颠倒着说,称当年她没有离婚是我威胁她说“只要你敢提离婚,我就让你一辈子见不着次子”。这种说话让人难以置信,相信稍有法律常识的人略加判断便知真伪,我凭什么敢说出这种话?又凭什么能把她给吓住呢?难道她不知道离了婚以后更有对监护、探视权益的法律保护吗?从那以后,但凡我只要打电话给她,一提离婚她就挂断,再之后我电话就打不通了,她也再没有露过面。后来在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带着大龙又搬了家,因为这期间我也不止一次到她原住地找过,但她踪迹全无。就这样,从97年8月以后我就与她失去了联系。她那之后的生活状况,直到2008年以后我才听说并得到确认,她那时把长子放在了寄宿学校,自己与一位有妇之夫张某洲若即若离生活在一起。但在当时,我确实没有了她的下落。这么大的北京,茫茫人海寻人殊为不易,何况她是故意躲起来呢?六年默契平静:真实离异后的善意谎言起诉离婚与判决生效到了2001年2月,我与宋雅红已分居接近四年,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我又找不到她,于是便在衡水市中院起诉离婚。之所以选择在衡水中院起诉,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下落不明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的诉讼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当时我的经常居住地就在衡水,且我起诉的财产标的额超过50万元,根据当时级别管辖规定,我在衡水中院起诉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现在宋雅红指责我在衡水中院起诉与法不合,对此,我没有必要辩解。我的起诉书送交法院后,法院据此立案受理。案件审理期间,我得到的正式反馈是:因我无法提供宋的下落,法院到其原住地调查确认其不在该处居住已有一年以上,依法做了调查笔录,并依法公告送达了起诉书和开庭传票。现在宋质疑调查笔录的真假、公告送达流程的合法性,这一点,我不是办案人员没有资格去做解释,但我希望并相信法院能够查清当年办案过程中的事实,虽然已时过境迁,但相关人员依然健在,完全可以还原真相,给公众一个正面答复。况且,我有2001年2月1日法院开具的收取诉讼费的单据,在当年的《人民法院报》也可查到公告送达的记载。这是当时发生的客观事实,是任何人都伪造不了、也抹煞不掉的。2001年7月28日,我与宋雅红的离婚判决正式生效,我们13年的婚姻关系宣告解除。对法律文书中瑕疵的说明宋雅红现在在媒体上称,当年的离婚判决错误百出,以此大做文章,声称这是造假判决、无效判决。我承认文书中确有瑕疵,这一点我不想避讳。因我没有聘请律师,在起诉书的起草过程中,宋雅红的名字还有两个儿子的出生日期以及杜泽龙的名字出现了错误,而法院在找不到对方的情况下,便根据我递交的起诉书下达了相关文书以致造成笔误。这里,我也借这个机会向媒体就这些笔误作一解释说明。关于次子杜泽龙的姓名登记变更问题。次子跟我生活后,在生活中我们亲朋好友都习惯的喊他“二龙”,在学校和各种书面表达上则一致称为“杜泽龙”,我在起诉离婚时,也是按照这个名字书写的。后来直到2007年才把最初宋雅红单方在公安局登记的“杜则刚”正式更改过来。户籍登记名字与实际使用名字不符这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宋雅红等对此揪住不放,认为次子07年才改名为“杜泽龙”,而01年的判决书就已使用这一名字,以此推定判决书是07年以后做出的,这种判断显然是武断的。关于判决书中我的出生日期问题。我向法院提供的是我实际的出生时间,这个前文我已说过,现实中实际出生日期与户籍登记的日期不一致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我无须过多引证赘述。关于宋雅红名字错误问题。起诉书中宋雅红的名字写的是“宏”,这也是笔误之一,这是因为起诉书是由我口述、他人代笔的,成文后我未能检查甄别出来,所以出现了这个错误。还有长子与次子出生月日颠倒问题,也是因两个儿子所有的身份证件都被宋雅红带走,我记忆偏差无法查证所致。宋雅红因为原判文书存在的上述瑕疵,推定我与她的离婚案是假案、判决是无效判决,这种论调是很苍白的。即使有瑕疵也不应定论为假案、无效判决,何况这些瑕疵已由法院作了裁定补正。在这些问题的出现上,我确实应承担起诉书提供资料失误的责任,但这并不能影响案件的真实性。这些问题反而恰恰说明了这个案子的历史客观存在。如像宋雅红所称我与法院合伙“做假”,我何不做的天衣无缝?岂能出现这些低等的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呢?约定的善意谎言离婚之后,我与现在的女友在交往中产生了感情,生活到了一起,并生育了一个女儿。我与宋雅红在分隔四年多之后,2002年4月,宋突然不期而至,闯到我姐姐家里吵闹,我也闻讯赶来。依旧是争执、吵闹,然后理智的坐在一起谈判。双方都认为,离婚已经是事实,这份感情已经彻底破灭无法挽回,宋雅红也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就此事作无谓纠缠,关键是如何处理孩子方面的问题。当时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认为现在孩子还小,在未成年以前不要让他们知道父母离婚的事实,而且次子不知道宋是她的生母,这么小的年纪不能接受这样的重大变故,等年满十八岁再向他们说明真相。这是我们的一个共同约定。但是作为条件,宋雅红提出,她同意次子由我抚养,但长子必须跟她一起生活,并且她和孩子所有的家庭、学习开支都由我来承担,用她的话说,要给你儿子好的教育和生活,这个钱必须你来资助。我很痛快的答应了她。从那以后,她和儿子的所有开支都是由我来承担、资助,包括购房、置家俱等,她定期拿票据和白条到我父亲那里报销,我从来没有卡过一次。宋雅红在电视上信誓旦旦的说这么多年没有从我这里拿过一分钱,这完全是歪曲事实。这么多年来,我对宋的资助超过一千万元,历年来给她从银行大宗转帐的记录以及放在我父亲那里的一些原始报销单据现在仍然可以查找到。宋现在还宣称她苦寻儿子十多年,期间倍受思念煎熬,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次子跟我以后,先是在衡水和我一起生活。这期间宋下落不明躲着我,更谈不上去找我和儿子,我那时天天在衡水焊管厂,她可以搬家,但我却不能迁厂,她不是不知道,可她从来没有露过面。到了2001年,因我实在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照顾次子,便将他送到了北京我姐姐家里,后来我又到山东创办日钢,更是没有时间,孩子便一直跟着我姐。我姐姐和我父母同住一个楼洞,住址宋雅红一清二楚,孩子2002年就读于北大附小,2008年升学到北大附中,初中现已毕业,这是完全公开的。“苦寻找不到”何曾有过?是宋雅红从未主动要求见孩子,我哪里有任何藏匿拒阻?宋雅红此说,无非是打“悲情牌”,博取公众的同情。因为与宋雅红有了不向孩子说明真相的约定,我又做了我女儿母亲的工作,为了两个儿子健康成长,我与她暂不结婚,等孩子成年后或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了,再与她登记领证公开举办婚礼。说到这里,我也特别感谢我的女友,她的胸怀让我非常感动,作为一个女人,没名没份的跟了我这么多年,还为我生下了一个女儿并抚育她成长,从我离婚至今从未在前妻与儿子的问题上让我为难,这是难能可贵的,我真的觉得这许久以来我欠她很多。在这种善意谎言的约定下,我与宋各自相安无事的过了六年,而两个儿子对我们已离婚的事实毫不知情。三载情法交织:利益驱动下的“斗法”纠缠我成了“富豪”2008年,我所拥有的日照钢铁公司因在汶川大地震中捐款过亿而首次受到媒体关注,我也第一次作为一个“富豪”进入媒体评论视野。宋雅红因而注意到了我企业的资产规模,这或许让她非常意外,生出了更多的想法和欲望。她开始向我表达她不平衡的情绪,多次强调我对她的经济帮助与我的实力不对称,并要求我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给予她更多资助,从承担家庭开支到开展业务合作。宋雅红跟我提出,希望我让她的朋友张某洲到日钢以赊购的方式做钢材销售,我了解了一下这位张先生的背景,获知其从未有过钢材贸易的从业经验,更谈不上运作钢材销售的经济实力,故此我拒绝了这一要求。还有一次,宋雅红又提出向日钢推销她所代理的某产品,我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对其有所帮助,但公司承办部门调查后了解到其产品与日钢用途方向不匹配、不合适,业务最终没有执行。这两件事本是出于纯商业的考虑,但宋却因此对我愤愤不平,再三拿长子向我施压,双方本早趋平和的关系又开始变得非常敏感起来。2008年10月,当年的胡润百富榜发布,我很意外的被评在了内陆第二富豪的位置,这一下在我的亲人、朋友和关联者圈子里更引发了强烈冲击。现在宋雅红在媒体上总是拿着2008年媒体发布的榜单来佐证我的资产状况,这一点我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当年除了这个榜单之外,有一篇《南方人物周刊》首发的《胡润百富榜第二神秘富豪杜双华调查》通讯文章在媒体广为转载刊发,里面明确的提到了“杜双华与前妻生有两子,离婚后各负责抚养一名。现在的妻子,为他生育了一个女儿”。(此文章现在仍然可在网上查到)难道说她只看到了财富排名没有看到同时刊发的文章内容吗?从常理上讲这是不可能的。如像宋雅红现在所云,此前对离婚毫不知情,那么在当时媒体广泛公开报道称我与前妻已离婚的消息后,宋为什么没有明确质疑反对?答案不言自明。这一年的7月,宋雅红不知出于何种心态,改变了当年的约定,以身体不好为由强烈要求向二子杜泽龙说明部分真相。我也很体谅其作为母亲的心情,就向次子说明了宋雅红是其生母的事实。但是长子当年学业正处于关键阶段,状态非常不好,我们两人都不想刺激他的精神,同时也不想让次子一下子接受太多的反差,所以依然向他们隐瞒了已经离婚的真相,只是说父母感情不好没有住在一起。这也是我与宋两人事先的约定。儿子成了摸底套词的工具现在事情演化到今天这一步,过往许多发生的在当时不为我所注意、理解的事实、细节,如今我似乎可以找到了动因和答案。或许从那个时候起,宋及其利益关联者就已经开始酝酿导演这出“再离婚”闹剧了。宋雅红见索要钱财、股权的目的没有达到,又提出让我来安排长子去境外留学,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但我当时绝没有想到,这其实宋为实施其“再离婚”闹剧精心安排的一个环节。在儿子出国前的那一阶段,我父子俩交流了很多,孩子的学业计划、身体健康、我的资产状况,公司的实力规模,经营团队和股权等等。我是完全没有任何提防心理,我也不可能提防自己的儿子,但我没有想到,儿子却是受领了其母的指令来摸我的实底、为其下一步策划积累“证据”资料的。否则的话,你宋雅红如何解释:为什么父子正常的对话,还要处心积虑的让儿子暗中录音?为什么直接问我与你是否离婚?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你明知我必会答“没有离”,因为这是我和你多年以来的约定,你现在拿这段录音来证实我到2009年时自己都还不认为已经离婚,手段何其不堪?!儿子出国后不到两个月,宋雅红提出要出境看望他,我派人帮她办理了出境手续、购买了机票并送她出国。但没成想,宋回国后第二天,长子也从学校不辞而别,回到其母身边。他突然中断学业与宋是否有关我不得而知,我也没有机会再向长子询问宋到底跟他说了什么,在那之后,我只见过儿子一次面,饭桌上气氛冰冷尴尬,我作为父亲的心被深深的刺痛。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长子,除了在电视上,看见他穿着我送给他的黄色T恤。陷入“再离婚”在这期间,宋雅红以购买别墅为名,向我索要了400万元现金,但对我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后来了解到的信息,宋拿到这笔钱直接就找到了国内著名的金某律师事务所,请其为她代理“再离婚”案件。该律师事务所在了解内情之后,明确告知这种官司没法接,建议宋还是与我协商了断。宋没有听从,继而又找到了近年来以善借媒体造势炒作案件而出名的陈某,陈接手此案后,也曾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告知我方协商解决,说直白了就是再谈一个价码,对此我也正告其我与宋雅红早已离婚,已没有义务再就该案进行任何财产上的补偿。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宋雅红的代理律师明知宋的要求于法不通,便转而借助媒体开始炒作。4月6日第一篇报道开始投放,之后从地方卫视到中央频道,从纸媒网文到故事传奇,花样是来回翻新,口径则千篇一律,用大量不实之词堆砌虚假事实,恶意攻击我的品格与行为,严重伤害了我在儿子、亲友、职工、客户中的形象,给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折磨,甚至将这股邪风波及到我的父母和孩子,给他们造成了深深困扰,这也使我放下了顾虑和尊严,把我的家事原原本本的公诸于众。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里面谁对谁错,谁真谁假,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原告的代理律师们想帮着我们断好这个家务事,也不该对大家只讲对你方有利的说辞,更不该拿着虚拟、捏造的事实在媒体大肆渲染挑拨另一方的父子关系、伤害我们家庭亲情。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宋雅红欺瞒了你还是你蒙蔽了公众?对宋雅红等人的几点意见对于宋雅红,我现在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你是我的前妻,是我儿子的母亲,这一辈子前半生我们纠缠吵闹了20多年,当年迎娶你的时候绝没想到会有今天面对大众媒体打嘴仗这一幕。不管我的事业做的多大,我也承认在家庭的经营上我和你全是失败者,对于这种失败我们都是有责任的,昔日谁的错更多一些,我们也不必较真,作为一个男人,也许我该承担更多一些责任。前情皆成往事,姻缘早已解体,这些不提也罢,只说离婚之后。扪心自问,这些年来我为了孩子一再容忍配合,而你却为了钱财步步紧逼,现在又为谋夺更大财产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这难道仅仅是你好强斗胜的性格使然吗?正如一些知情人所说:这里面更多的是利益的驱动、他人的挑唆在推波助澜,也许你和你背后的利益关联人已经让财富迷失了理性,而你更是失去了判断或已经不能收手。你是两个儿子的母亲,谁也剥夺不了你做母亲的权利,就像任谁也剥夺不了我做父亲的权利一样。我们都应该期盼并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你也一直讲,你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你真的是对孩子负责吗?为了方便你自己的生活,次子出生后你扔到所谓保姆家,长子也从小到大放在寄宿学校;长子长大成人了你又操纵他给我录音,致使父子生隙;现在又一手导演着他在媒体上一次次出镜亮相,每每看到他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在母亲的带引下当众落泪神情黯然,我这个做父亲的回回为之痛心疾首,你都给孩子灌输过什么思想?孩子现在让你们摆布成何种状态了?这些会给孩子的人生造成什么影响你想过吗?!你屡屡在媒体上捏造怀孕期间有人上门吵闹使你差点流产的谎言,让孩子的心灵中埋下仇视和排斥的种子,使他们反感父亲和异母妹妹,这是一个母亲应做的教育方式吗?孩子小时你把他们视作负累,孩子大了你又期他们,把他们当成了谋夺钱财的工具。现在长子已对父祖决绝弃情,自己在外租房,也不愿和你再住在一起,自外于家庭。次子则深陷舆论困扰,无法安心学业,这就是你为孩子好的体现吗?你说你要股权不是为了自己,是给两个儿子要的,因为我有五个子女怕以后儿子吃亏。暂且不说这些财富的承继是多么遥远的事,单讲眼下事实,我可以在此向公众正式声明,我总共就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一点所有认识我的人都可以为我证明,你会不知道吗?你们炮制“五个子女”的谣言,其用意无非就是欺孩子取得信任支持、愚弄公众博取理解同情,否则你便没有办法来向他们解释现在打官司索要股权的动机、意义何在-----因为孩子会问你,公众也会质疑:股权早晚都是他们的,为什么非要现在大动干戈呢?你们通过编造这样一种借口,来为自己的行为编织合理外衣,掩盖谋财企图,实在是用心良苦。如果你真的可以举证出我确有五个子女,那这起官司也不必再打,你们任何不当的要求我都可以应允。劝你还是早点醒悟吧,不要沉溺其中浑不自知,更不要任由他人操纵,这样继续下去,只会让你的亲人受伤、知情者痛心、觊觎谋财者窃喜,这些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你“再离婚”的图谋真的得逞了,对于你的利益关联者而言,他们能拿到他们想要的,他们取得了胜利,可对于你和孩子来说,究竟是得到还是失去?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 还有宋雅红的代理律师陈某等人,你们在媒体上把自己标榜为主持正义、保护弱势的护法英雄,是否果真如此?你们把我与宋雅红的离婚称为“被离婚”,并说全国这种“被离婚”的案件不计其数,那么我想问一下你们每年代理过几起老百姓的离婚案?如果我不是杜双华、我没有这笔财富,这案子你会接吗?听说你们的内部人士对外炫耀,你们与宋雅红签的是风险代理合同,四六比例分成,即官司打赢你可以自宋雅红那里拿走从我处切割财产的40%。或许正是这巨大的利益刺激才让你们如此偏执狂热。最后一小段,字数限制没法发了

峻厉、温煦的大儒钱穆邹金灿①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比如,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②他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③这符合钱穆某些时候的峻厉形象④叶龙告诉我,钱穆先生相处起来很和气,但非常有威严。有一次他请钱穆改文章,钱穆提出意见,他随口说了些反对的话,钱穆马上就不改了——认为他所持的并不是虚心请教的态度。这令叶龙极其后悔,数十年后谈起此事,仍懊恼不已。⑤《朱子语类》里记载了朱子这番话:“凡事回互,拣一般偎风躲箭处立地,却笑人慷慨奋发,以为必陷矫激之祸,此风更不可长。孔子在陈,思鲁之狂士,盖狂士虽不得中,犹以奋发,可与有为。若一向委靡,济甚事!……大凡只看道理合做与不合耳,如合做,岂可避矫激之名而不为?”⑥1930年,钱穆撰文介绍近百年几个儒者的读书主张,谈到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末广东大儒,著有《东塾读书记》等书)的读书方法时,他认为陈澧只是看到了时人的病,开出来的药方却“温和有馀,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这个“峻厉”的主张,可与朱子的“慷慨奋发”互相发明。⑦峻厉与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比如他对于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不聘请他这件事,其实是有意见的,但多年相处,也只听他不经意地提过一两次。⑧在西南联大时,经常有人向钱穆请教。学生对这位老师,先是敬畏,熟悉后变成敬爱。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去钱穆宿舍问学。由于地方小,来的人往往是一批出来,另一批再进去。⑨这些前来请教的人各式各样,西南联大的学生,其他大学的学生,银行、报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过50岁的人……对于他们,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学生李埏不解,说:“有的人只是慕名而来,只是来瞻仰先生风采的,为何也耐心作答?”钱穆举了范仲淹的例子:范仲淹带兵打仗时,18岁的张载带着兵书求见,范仲淹劝他读《中庸》,张载记取这番话,后来成了一代儒宗。钱穆告诉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⑩严耕望1941年来到齐鲁大学追随钱穆,报到的第一天,钱穆领他到住处,对起居饮食、铺床叠被、整理书物等一切琐事都耐心指点,并且一天里来其房间五六次,对这位学生关怀备至。50年后,严耕望回忆起这个场景,仍然不禁涕泪横流。11龚鹏程说:“钱先生回台湾演讲,在淡江大学礼堂倒塌被砸之后,身体肯定是受损了(注:1952年,钱穆在台湾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演讲时,屋顶水泥大块砸落,伤重入院)。晚年楼居为常。古人云,筋力之减,皆称新来懒上楼,钱先生则是罕得下楼出门。问学者都在客厅中见。政界人物来,亦不接待,任其随席听讲而已。对我辈,因非真正弟子,较客气,多称兄。于我则称龚先生,我称他钱老师或先生。怡然蔼然,论学若话家常,大关节处却极敬肃、不苟且。而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12太史公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在人海与时间的磨洗下,个人往往迅速湮灭,死后还为后人纪念的,无疑是“倜傥非常之人”了。132015年是钱穆诞辰120周年,“我们没有做什么纪念活动,对他的最好纪念,就是读他的书。”钱辉(钱穆的女儿)对我说。(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相关链接(1)钱穆在新亚书院的学生唐端正回忆,钱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打太极拳,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有一天在新亚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青年流氓,在门口探头探脑,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堂内左右穿插,钱穆警告无效,怒了,“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从钱穆身上充盈的生命力来看,他如从军,将会是个勇猛的士兵。(2)胡适有次去苏州中学做演讲,因钱穆已在当地颇有名气,东吴大学的教师陈天一叮嘱胡适,到苏州不要忘了见一见钱穆,那时钱穆正在写《先秦诸子系年》,有两本很生僻的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他怎么都找不到,于是当面向胡适询问。不料胡适也答不上来。事后钱穆反省自己“书生不习世故”,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无疑是在刁难对方,但因为这个问题积压在心中已久,突然见到一位“天下名人”,是以不禁冲口而出。这件事没有妨碍胡适对钱穆的肯定。读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后,胡适在日记里说:“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他不信《新学伪经考》,立二十八事不可通以驳之。”1931年钱穆进入北大历史系任教时,主持该系工作的正是胡适,其时是文学院院长。

南方人物周刊优秀文章

声明:以下内容全是自己一字一字打上去的 《环球》不错,看的不多。更多的设计世界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军事都涵盖。评论文章很少。后面的专栏可以看做评论文章。有些写得不错。 《南方人物周刊》,南方报业集团下的杂志。非常不错,虽然冠以“人物”二字,但很多文章会涉及到评论。有自己的价值立场。虽然评论文章很少很少,但自我感觉很不错。 《凤凰周刊》太贵了。呜呜呜。我迄今就买过一本。这是一本香港 凤凰卫视集团的杂志,特批在大陆发行。杂志呈现的内容、视角与一般的杂志有区别。经常打擦边球。有时候读起来很过瘾。 《新周刊》主编封新城,我也订阅了他们的微博。此杂志不关注时事政治话题。也几乎没有大块的评论文章。这个杂志立足于社会流行大趋势的潮头。时代弄潮儿,很多社会话题都是它炒起来的。我很喜欢他们特定的语言方式。山鸡哥、陈旧等文笔非常犀利。同样的话,经过他们的描述,就变得非常耐读,读得过瘾。 《南方周末》每周四出版,有多半年,我一期不落全买了。评论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犀利的风格。 文章都是大块头的。分为经济、文化、时局、绿色、评论等版面。评论版每期四个版,第一版有郭光东、史哲、笑蜀、鄢烈山等人的评论文章还有群众来信的评论。第二版是知识分子的评论,有的事固定的 长期合作的,比如长平、梁文道、刘瑜等;有的是临时约稿的。第三版是大参考(个人认为非常值得一读),第四版是选取的外媒评论和中国部分媒体的评论文章。 《看天下》我很少看,但是我感觉不错。涉及到时事政治层面的东西不太多。评论有自己的风格。 《三联生活周刊》内容很充实,每期的cover report做得很好。有自己杂志的理念,有水准。后面的专栏有些评论文章,有的很不错。 《世界知识》很少关注,不过看过。涉及到中国的东西比较少。评论文章较少 具体说喜欢哪个,其实都喜欢。另外再推荐几个杂志《南风窗》《新世纪周刊》《新民周刊》《财经》《瞭望》 这些都是我关注的。就说那么多。希望你能满意。

从前对易立竞并没有多少了解,或许是因为对于娱乐界的东西总有种不屑的缘故。曾经甚至不解,为什么一个记者能够凭着做娱乐新闻在南方系获得如此的地位和赞誉。直到上周曾sir发通知说他把易立竞请来给我们上一节课。我按着曾sir开的推荐阅读篇目去读易立竞的文章,在听过她的讲座后继续读她的书,从昨天读到今天,虽然手边还放着一摞没看完的课本,但易立竞的书却让我不忍放下。易立竞人如其文,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我想象中的女记者就应当是这样的吧,干练、亲切、随和,思路清晰而反应灵敏。无论是她的气质还是她的文字都被很自然地约束在一个作为记者的尺度里,既不华丽也不张扬,或许用“约束”这个词有点过,因为这一切都显得再自然不过。言语客观、平和、审慎,但却无处不渗透着温度;态度从容,坚持自己的节奏和气场,尽管生活处在毫无规律的奔波之中;像局外人一样与事件保持着距离,但却可以很敏锐地抓住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旁观者,却能近在咫尺。她的每一篇访谈录都很长,多数都在二三十页纸的篇幅。为什么一个大腕儿会有这么多时间接受一个人的专访?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这个采访者是易立竞。这绝对不夸张。读这些访谈录我甚至会惊叹一个记者竟能和被访者像故友一样地谈话,后来才听易立竞说到她每次采访前下的“笨功夫”。“没有什么方法,也就是用‘度娘’(百度)啊,每次我都会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所以才会有采访中那些深度的追问。被访者谈起一件事,她会立即联系起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追问他的态度和想法。 当然仅有全面的了解绝对不够。易立竞虽然给人的感觉并不强势,但她能以一种温存的方式驾驭现场,这种倾听和交谈的能力非同寻常。听她讲课时就可以完完全全被她吸引,被她带入她的故事的情境中。三课时145分钟,我甚至觉得自己一刻也没有走神地在听她讲,中间一个来旁听的记者试图打断提问,结果竟然引起公愤,大家纷纷在下面喊着“让易老师把故事讲下去”,这种情形在清华大学的课堂里不说独一无二也绝对不多见。其实她只是一直在说故事,她没有煽情、没有评论,只是那般平静、沉稳、从容地娓娓道来,但我敢说换一个人讲同样的故事不一定能这样引人入胜。 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倾听。那些大腕儿明星其实也是普通人,何况他们处在绯闻的中心,更希望能澄清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的喜悦、辛酸或委屈能被人理解。易立竞的专访常常是预约两小时,结果一聊就是六七个小时,我想原因正在于她的采访能刺激被访者的表达欲。或者换一个新闻的专业术语,她极好地抓住了争议线,并且对其把握地极其到位。 她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采访中控场者的角色,为被访者营造一个平和舒适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尽量无所顾忌的表达。她以一个平等的姿态和他们对话,她其实不是在满足读者的好奇,而是在为自己追问。仿佛在采访前她勾勒了一幅被访者的图像,而采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修补、完善这幅画的细节,补充它的血肉。最终她要完成的不是一个镁光灯下光鲜亮丽的表演者,而是一个卸去道具和台妆的丰富而立体的灵魂。她了解他们,同时愿意理解、懂得他们。她聆听他们的倾诉,她让他们忘记外界的喧嚣,向她敞开心扉,她满怀真诚接受他们的吐露,她帮助他们剖析内心,帮助他们还原自己的真实。易立竞说,在采访时,她和她的被访者都常常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这是一次采访。 李亚鹏曾经一脚踹向一个将摄像机对准自己唇腭裂的女儿的记者,可是面对易立竞,他坦白了自己在女儿出世前后的难过、痛苦和挣扎,诉说了自己对女儿和妻子的爱和承担。 在易立竞的访谈录中,八卦的成分极少,那些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对她来说无关紧要,她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心,是杂乱、阴暗、充斥着潜规则的名利场中的人性。 即使是娱乐新闻也可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和重量,易立竞每一次采访前前后后的充分准备、辛苦跟随、细致挖掘、静心整理让我明白了这份力量和重量的来源。若不是听她亲口讲述,我永远也想象不出她为这些文字付出了多少心血。 对于她想采访的人,她会锲而不舍地去追,对于她想问的每一个问题,她都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只为等待一个满意的答案。 作为半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我明白记者这个职业尽管有说不尽的劳累和危险,但在主流话语中却受到很多非议甚至轻视。或许这个职业在有些人看来不那么光荣,但一个记者对自己每一次采访的负责态度,每一次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努力却让我感动,一个记者历经挫折坎坷去收获一段故事的体验却让我向往。或许这个行业中有很多不堪入目的东西,但其中也有让我们肃然起敬的职业精神。 易立竞说,有一次写完一篇文章,“有一种‘醉字‘的感觉,有点像醉酒,但比醉酒难受得多。可是,如果隔上一段时间不写字,会很想念文字。”其实这种“醉字”的感觉我也体会过,想来文字工作者都会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我明白,那份无论如何不变的对文字的想念,才是之于我们最重要的,这是我们为之痛并快乐着的最根本原因。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与万人谈是一样的。从他人的人生中,我们也可以汲取到精神的养料。 那么,易立竞其人、其书给予我的启示和鼓励,就是这样一份丰厚的精神养料吧。 南方人物周刊 杨潇/文有一阵子我特别不愿意做采访提纲,看到空白的Word文档就头疼,受够了对提问小心翼翼的琢磨:是否够机智,够有趣,甚至够深刻,不能太平稳让人失去回答兴致,也最好别太尖锐而让对方拂袖而去——我去请教易立竞,从2005年起,她的采访在媒体圈就开始有了名气,那年她奉命去采访崔永元,由头是一件小破事儿:你为什么批评超女啊?她和崔不吃饭不喝水聊了七个小时,于是有了一期堪称经典的封面文章《病人崔永元》。据说,只要给了她面对面坐下来的机会,她就有办法让你不断拉长预想的采访时间:从一小时到两小时、三小时,对于明星来说,三个小时是多么宝贵啊,可是有一次,她和一位当红的女演员就奔五个小时去了,聊到后来两人脱了鞋子、一人靠在沙发一头舒展筋骨还不尽兴,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从未见过的热炕头,什么样的采访才能这么带劲呢?——那次她刚专访完刘德华,“你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我问。她想了一下,回答说:“昨晚睡得好吗?” 这显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甚至不构成一个答案,可是只需旁观一次易立竞的采访就会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夸大了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却忽略了采访气场的营造。那天干冷,咖啡厅暖气不足,她一进来就占据朝门的座位,把对着墙壁的椅子留给受访者,“封住她的视线!避免她分心。”她“狠狠”地说。然而采访一开始,她就焕发出了神采,你能感到她的热情和好奇扑面而来,周围的空气也开始湿润起来。 我们并不常有机会遇到滔滔不绝的受访者,那么采访者的激发就格外重要。你首先要表现出你的关切,对方才愿意开始接纳你,在该说的话之外,乐意多说一点,说细一点;然后你要能够表现出你的理解,用易立竞自己的话说,“你能不能够走到那一步”,这决定了对方的进一步反应。多数时候,这不是知识的交换,而是见识的互相吸引。她有一颗易感的心灵,又经历过诸多生活上的磨难,对人性感悟极深,便能体会到比她阅历更深的人所经受的苦痛与拯救。 人性往往和文化、国情这些大词一样解释力过于强大,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有时候我会想要提醒易立竞这一点,但好在人性毕竟没有像后两者一样被滥用以致有了污迹——也许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从未好好打量、真正理解过人性,在这里,易立竞以她天生的敏感、她在心理学上的积累、她对宗教与不可知世界的体察,走得比我们都要远。 然而她又是给人安全感的。这些湿润的空气有着良好的内循环。在另一个场合,我和她讨论,一个受访者气急败坏之下说的话是否可以刊出。有人认为此刻正反应了人的真实想法,她却觉得这不公平,“你要等他理智下来。”如果认真读过她的文章,你会留意到提出质疑前她的铺垫——她对人抱有根本性的善意,相信人人都有权利给自己画一幅肖像——这往往给她的采访带来额外的回报:她的问题并没有失掉尖锐(甚至更尖锐),但效果却更好。 易立竞有一次说,采访做到最高境界,是让采访者和受访者都重新认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她的每次采访,是在提问别人,也是在求索自己。没错,生活之湍总得自己淌过,但不妨先看看她为我们展示的对岸的风景。 原《南方周末》记者 、作家 夏榆/文一刘晓庆是易立竞想访问的众多人物中的一个。除了偶尔出现在影视剧里,刘晓庆极少进入公共视野,很多人淡忘了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争议人物。找到她,启开她的记忆,也是重温一个逝去的时代。预约刘晓庆一年多,在西安跟访四天,易立竞历经周折完成的人物专访刊登在2011年11月的一期《南方人物周刊》上,《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为读者启开一道记忆之门。那些泛着黄色的老照片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叙事以及热情直接的对话构成的话语现场让人们再度看到刘晓庆,看到她充满时代印迹的个人史,也重睹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繁华与沉寂。在经历多年的新闻实践之后,易立竞跨界式的人物访问被广泛关注。她于2004年加盟创刊的《南方人物周刊》,履职八年,每年平均采访18个人,它们先后集结在《中国导演访谈录》、《中国演员访谈录》,现在则集结在《打开》和《打量》里。这些人物带有他们个人的印记,也带有他们所在的不同时代的烙印。这些人物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无法忽视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公共性存在。二1999年11月,烟台海难。这是出现在这个世纪之初的海难。不久之后,易立竞去烟台,寻访海难中的幸存者,她的寻访之旅后来出现在她的新闻报道里。这篇报道发表在当年她供职的一份文化类周报上,这是我个人记忆最早的关于海难的报道。易立竞对灾难的叙事和拍摄的图片重现了那个悲怆而恐惧的时刻。其时是她作为新闻记者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刻,作为前同事,作为多年的朋友,我成为她职业生涯和职业表现的见证者。在那家报纸,她是活跃的,时政、经济、文化、娱乐,诸种领域多有涉猎。易立竞生长在位于中俄边陲的小县城,她更多的体验是山河之美,那里森林茂密,湖泊清澈。90年代初,她来到京城,过着和以往相异的生活。这是双重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和新闻世界的生活。她穿行在京城的街道,除了捕捉每天发生的即时新闻,还孤身去过河南艾滋村采访,在那个连空气都充满可疑病菌的村庄里,她和那些身染恶疾的人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哀苦,倾听他们在哀苦中的期冀和幻想,她带回了那些夹杂着方言、难以辨识的访问录音,把它们书写成文。易立竞游走在她所看到的新闻现场,倾听、观察、记录和表达。十二年过去,作为新闻人,她经历多样的历练,职业生涯日益成熟。三2005年,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的《病人崔永元》是易立竞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次访问。在后来,这个长篇报道被传媒界当成人物报道的范本。一开始做《实话实说》时,崔永元特别有信心,想着自己七八十岁满头银发了还坐在这个演播厅里。1999年左右,电视环境开始变化,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出现,《实话实说》开始走下坡路。“一开始,我认为能抑制这种下滑的趋势,让它继续往上走,后来发现抑制不了,就彻底绝望了。”不想看着自己参与创办的节目这样下去,2002年,崔永元离开了《实话实说》。那时,他的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离开《实话实说》后,他住进了医院,病情严重到需要二十四小时陪护,甚至想过自杀。易立竞细致地讲述着她对受访者的观察,同时展开他们之间的对话。被抑郁症折磨的电视主持人崔永元,在长达七小时的专访中词锋凌厉,锋芒毕现。话题所及多涉当时的敏感问题。 “我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我一直想做一个拍案而起的人”,等等。在谈及电视节目的庸俗化时,崔永元开足火力。 这样的访谈呈现了话语的开阔,也呈现出受访者阅历、见识以及思想的复杂性。《病人崔永元》获得2005年《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文化报道”,如同致敬理由所说:这是一组近乎没有缺憾的文化人物报道,如此深刻地进入一个人的内心,如此尖锐地展现一个人的思想,在国内新闻报道中并不多见。记者与崔永元长谈近七个小时,真实地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并近于精确地加以还原。值得注意的是,报道既有“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等极具传播效应的精彩噱头,又有关于知识分子良心与责任的深入讨论。看此文时的感觉是:“一气读完”,又“掩卷回味”。 正因为如此,崔永元的困惑,恰恰折射我们这个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正常,报道的意义也因此得以升华。历练多年的职业生涯之后,易立竞确立文化及娱乐人物报道作为她的方向。演艺圈是她浸润最多的领域。这是怎样的领域?在一次访问中,演员海清回答她的提问“你觉得演艺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时有如下描述:“一群被放大镜照着的蚂蚁,原本非常渺小,只是被放大镜放大了。”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置身于名利场,被聚光灯照耀,以表演行世,也以表演哗众和取宠,这是人们对演艺圈普遍的印象。某种程度上,易立竞改写了演艺圈的话语形态,她使众多的蚂蚁成为人,使那些具有表演天赋的蚂蚁变成了拥有丰富人性的生命。她通过极具个性的访问,呈现了那些被形容为蚂蚁者的人生状态。打开易立竞的作品,任何一章都能看到鲜活的人物——他们卸去妆饰,除掉面具,以真性情言说。每一个人的话题的延展和深入都是对一个人现实、内心和人生情态的接近和探测。李雪健深入人心的角色都是正面人物,比如宋大成、焦裕禄等,但他其实是演反面人物起家的——林彪,这是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主角。话剧《九·一三事件》是为配合当时“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公审而排的,最早希望找一个更成熟的男演员演林彪。“四人帮”刚垮台,文化复兴,演员都很忙,团里就让李雪健帮忙走位,演B角,导演这边也忙着找合适的人选。“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走。特努力,到了着魔的状态。”李雪健回忆。导演带着他到毛家湾、人民大会堂去采访,体验生活。“不够瘦,饿。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穿着戏服在院子里学林彪走路,听他的声音,贴了一屋子他的照片,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和他生活在一起。”这么折腾了小半年,导演一看,不用再找别人,就他了。故事就是这样讲述的,在易立竞持久的坚持之下约到访问,跟随着她对受访者温和而坚定的提问,那些或灿烂或寂寥或顺畅或曲折的人生叙事在逐渐敞开。她的访问如果以类型化来概述的话,我以为就是它的浩大、纵深和曲折。这种访问突破了出现在中国媒体之上的人物报道的简单和平面化。在这样的采访和写作出现以前,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演艺人难有广阔的人生叙事,或者说我们看不到他们有人生的波澜。能看到的就是他们类型化的表演,一种以脚本做支撑的演出,被企宣和包装术粉饰过的生活。我们看到过很多演艺人员在脱离了演出情境和脚本之后,作为个人的苍白而单薄。在易立竞的访问中,这样的情况被改变了。可以举出的样本是《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李雪健:因为没死,就想活得更有意思》,以及此前已被关注的《李亚鹏:我不是个放浪形骸的人》等等。2008年《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文化报道:《李亚鹏:我不是个放浪形骸的人》,致敬理由为:该报道在耐心的访问中,促使一个“希望可以在绅士和流氓之间游走”的明星人物把最真实的想法端出来,呈现中闪烁着真实的人性力量,足以唤起常人的感动。该报道远离娱乐报道中的诸般病态表现,给予明星人物以正常国民待遇,保持了文化报道健康的职业尊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充斥过度庸俗化的娱乐新闻消费品,对明星人物的报道,即使鄙薄也透溢着艳羡,即使吹捧也流露着轻薄。能够坚持用常态常情制作娱乐报道的媒体就格外值得尊敬。熟悉新闻职业的人洞悉访问的困难,对媒体职业人来说这是最深重的焦虑。约访的困难、对话的困难、书写的困难,这些困难随着受访者的声誉和地位的提升愈益困难。就是说访问所谓名流和明星比访问普通人难上加难。然而,这些困难在易立竞那里总能一一破解,但是在破解之前是不计成本的心力投入。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恐怖的工作纪录:在以往的访问中,李亚鹏预约两年,采访四天;刘晓庆预约一年多,采访四天;陈凯歌预约八个月,采访四个小时;徐克预约半年,采访四个小时。李雪健采访八个小时,崔永元采访七个小时,朱军采访六个小时。姚晨的采访时间则持续五个月——从一起去梅拉难民营开始,采访了不下八次,第一次六个小时,此后每次都在两小时以上。除了约访的困难还有对话的困难。在给定的有限时间里,要把一个话题做起来,做下去,要有相互的交集和呼应,要有纵深和扩展,所有这些令媒体人焦虑的问题,在易立竞那里都会有办法应对。我以为这是很要紧的职业能力之一。《赵本山:上春晚我不快乐》是刊登于《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文章。在这篇文章刊登出来以前,似乎还很少看到过关于赵本山的深度报道。其时的赵本山极少接受媒体专访,这个被称为小品王的演艺明星对媒体保持着有距离的戒心。作为自1980年代定时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演出者,赵本山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对他的访问和解析也是对春晚文化的解析,对大众文化的解析。对于约访而言,耐心是最大的武器。访问赵本山的困难在于他很少接受访问。因为做过赵本山的小品搭档范伟的访问,经过范伟的介绍,易立竞获得了跟访赵本山的机会。见到赵本山的时候他正在拍摄《马大帅III》,时令是在冬季,她跟随剧组辗转铁岭、开源、锦州,前后有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除了第一天见面打过招呼外,中间的时间并没有交谈,他在观察,看你是否值得信任”。易立竞回顾这段采访经历时说。采访赵本山时,易立竞已经完成了《病人崔永元》的报道,在要离开剧组时,她把杂志拿给了赵本山。他坐在监视器前,把14页、两万字的文章逐页看完后说,“就是较劲,要都这样还咋活呀。我得好好劝劝他,想办法让他高兴高兴,抑郁啥呀”。同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出现了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合作的小品《小崔说事》,宋丹丹出场时对崔永元说的第一句话是:“小崔,六年不见,听说你抑郁了?”四我以为易立竞的访问也是在构建她个人化的新闻职业伦理。即:探寻世间之真相,发掘时代之印迹;展现人生之壮阔,呈示人性之丰富。记者通常被看作是刁钻的,刻薄的。记者争勇斗狠,这是新闻圈的常态。就职业状态而言,易立竞是少有的温良者。她的访问很少挑衅,也很少刻薄。她倾听和追问。她的话题形态如同宽阔的河流。艺人与传媒的关系,徐帆感受深切。她在接受易立竞的访问时有如下对话。“你面对采访很谨慎,媒体伤害过你吗?”“伤害过。香港也有狗仔,他有度。但是在大陆,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没度。大陆媒体有的时候语言挺恶毒的,还随意剪接别人的语言,设计台词,想当然的东西多。”觉得不被尊重,演艺明星跟媒体的冲突成为寻常事。对不起的是公众。由此两个职业领域的声誉被败坏。演艺界和传媒圈。在媒体界,易立竞是个异数。她的不同在于耐心和仁厚。多年在演艺界的浸润,多年演艺明星的访问,使她掌握了太多的秘密。那些因为话语场的磁力而敞开内心的受访者将自己最隐秘的人生体验和盘托出。但是只要约定哪些内容不宜公开,她就会守口如瓶。诚性和遵守信托,是她的个人准则。易立竞把她的个人工作风格贯彻有年,她的采访现场更像一个舞台,从各样的人生境界走出来的人,出现在这样的访谈现场,在她的提问、追究中打开了自己人生经验的秘密宝藏。在这样的访谈中,访问与被访,都将赢得尊严。

文章来源 往事叉烧

1998年,羽泉签约滚石后,推出第一张唱片《最美》,销量突破百万张。有人说:“羽泉是滚石唱片本世纪最后的伟大发现!”2018年,在羽泉20周年巡回演唱会之前,羽凡因吸毒被捕入狱。海泉则几乎放下音乐,投身商界。他们走上不同的道路,其实早有端倪。2019年,海泉发布了个人单曲《光年》。他说:“我们生命中大多数谋过面的人,未曾道别,已是永别,谁也不知道彼此有生之年能否再见。儿时的玩伴,旧时的同窗,大多渐行渐远,各行各路,直到一天成为路人。”

羽泉

陈羽凡原名陈涛,小时候住在北京的部队大院。

对门的哥哥有一把吉他,经常弹唱齐秦、李宗盛和罗大佑的歌。陈羽凡喜欢听,每天往对门跑,求哥哥教他怎么弹琴。他缠着父母给自己买一把吉他。父母拗不过他,买了一把50块的吉他。

初中毕业,羽凡考上北京经济管理学校,念财会专业。父母希望他毕业后成为一个会计,但他只想搞音乐。

读书期间羽凡确诊肝病,住进医院。好了之后复发,又住院,反复了好几次。同学害怕被传染,都疏远他。

他打电话到女友家里,对方父亲接了电话,让他好好养身体,和女儿保持距离。听到“养身体”三个字,他说:“一张病例,扼杀了我爱的资格。”

之后,他一头扎进音乐里,成天看乐理书,练习自弹自唱。有一天写歌到半夜两点,母亲起夜,见他的门缝透出光,推开房门说:“你不想活了?这样有什么意义?”

另一次,他连续十个小时不吃不喝,洗手间也不上,闷在房间里搞音乐。母亲生气了,说:“要是你能做出来,所有人都能成。”羽凡说 :“你不要劝我了,我就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的。”

因病退学后,羽凡到北京近郊的酒楼堂会走穴,列出自己能唱的歌单,由客人点歌。一首歌10块钱,他可以分到5块,另外5块归老板。

1996年,羽凡出了单曲《原谅我这一回》。那时《音乐生活报》有一版是全国300多家电台的联合排行榜,羽凡的歌最高排到12名。

他买下报纸,把自己歌曲的报道剪下来,粘在本子上。他心里确信,音乐这条路能走通。

相比陈羽凡,胡海泉家里条件要好一些。

受到军旅诗人父亲的熏陶,胡海泉从小写得一手好文章。父亲带他拜访诗人臧克家,偶遇了女排名将郎平,臧克家和郎平在海泉的文学习作本上题词,鼓励他好好学习。

看儿子文章写得好,父亲觉得还不够,想让他再学钢琴,买了一架2600元的幸福牌钢琴,找著名作曲家秦咏诚的儿子教海泉。

不像羽凡天生喜欢音乐,海泉一开始很抗拒学琴。

海泉家住在二楼,每次练琴,听到楼下小孩踢皮球的声音都心痒得不行。有次他偷懒没练琴,被父亲打了一顿。他说:“我就是在监工的皮鞭下卖苦力!”

后来为了准备考试,海泉不再去音乐班上课。没有练琴的压力,他反而找到了练琴的趣味,边弹边唱迈克尔杰克逊的歌。

有一天,中国音像制品中心的人来他们家,跟父亲谈合作,偶然听到海泉创作的歌曲,邀请他去北京当音乐编辑。海泉出发前,父亲给他写了一张北京联络图,上面都是可以帮他发展的人脉。

从沈阳老家到北京,海泉才知道北漂的苦。工作日在音像制品中心上班;周末早晨五点出发,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旁听;晚上骑着自行车,到各个酒吧问:“你们还需要歌手吗?”

他每个月工资500元,连房租都不够用。他和一个烧锅炉的河北民工合住在紧挨锅炉房的屋子里。空空的硬床板,连块草甸子也没有,还经常闻到一氧化碳的气味:“我有时好怕中了毒,醒不过来了。”

北漂两年后,父亲来看他,发现他根本没找那些人帮忙,问他为什么?胡海泉说: “我什么都没有做出来,找他们干什么呀?”

海泉决定不靠父亲,独自闯荡。他离开了中国音像制品中心,到一家叫作“幻影全音”的公司做音乐编辑兼制作人。

那时体操王子李小双转型做唱片,邀请年轻的词曲作者给他写歌。海泉负责选歌,联络到一个叫作陈羽凡的新人,羽凡给李小双写了《缘尽情未了》和《让我伴你走一生》。不过李小双没有转型成功,后来改去创办 体育 用品公司。

那时很多单人歌手出道,真正出名的很少。羽凡想要突破,找一个搭档与自己组合。他试了很多人,不是形象不合适,就是作品不合适。

有一天,他在电话簿里翻到海泉的号码,心想海泉是音乐制作人,应该认识不少歌手,便打电话约他见面。羽凡到海泉的住所,一进门,看到编曲MIDI设备,MC50罗兰的程序机,很是羡慕。

海泉在做《爱浪漫的》小样,说:“你等我几分钟,手头这个活儿做完了,咱们再聊。”羽凡瞅了一眼本子,上面写的词曲作者都是胡海泉,再一听《爱浪漫的》,他入迷了。

他先前只知道胡海泉是音乐编辑,不知道胡海泉也会做音乐。再一琢磨,两个人身高很搭,音乐感也很搭,还找什么别人啊?

羽凡说:“我俩搞一个组合吧,你有没有兴趣?”海泉很爽快,说:“好啊,可以试试。”那一夜他们聊了很久,关于音乐的看法,组合的规划,还计划了奋斗的储备基金。

事后,陈羽凡回忆这一天,他说: “我感觉好像跟一个女孩求婚,问她愿不愿意嫁给我,得到答复之后,有一种今生今世都有着落的感觉。”

成名

他们从各自的名字中取了一个字,给组合起名叫“羽泉”。

想要未来发展得好,必须签约一个靠谱的公司,他们瞅准了滚石。滚石听了他们的歌,觉得还行,但没有当即签下来,让他们再磨合磨合。

再次到滚石公司时,他们受到了认可。羽凡生日那天,两人签了约,在五月花酒吧切蛋糕庆祝。

签约初期他们还很穷,羽凡弹着那把50元的吉他,音都不准。

海泉从公司里借来一把价值6千元的吉他,准备带回住处编曲,没想到落在出租车上。他发现后没命地追,又在路口等了3小时,也不见司机回来还。晚上他一宿没睡。

之后做第一张专辑《最美》,为了拍专辑封面,他们到青岛石老人海滩选景。由于经费不够,他们和工作人员挤一个七人间。拍照时,羽凡看着海边别墅,对海泉说:“咱们好好努力,以后你买这栋,我买那栋。”

《最美》一出世,销量过百万张,他们被视为继动力火车之后最默契的双人男子团体。

歌比人红,羽泉在南方城市演出,打出租车去吃饭,司机在车里放《最美》专辑,却不认得他们,还跟他们聊天:“现在最火的组合,就是羽泉!”

接下来两年,他们推出《冷酷到底》和《热爱》,连续三张专辑过百万销量。

他们被邀请上春晚深圳直播分会场。演出结束后,两人到小梅沙海滩,看见很多年轻人放烟花庆祝新年,他们也放了一个窜天猴。

但当地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他们被带进派出所,做了笔录。一同进派出所的年轻人认出了羽泉,纷纷嚷着和他们合影。

在警察局门口,他们拍了一个大合照。那天四千块春晚演出费,三千块交了罚款。

真正意识到自己很火,是在天津塘沽一家唱片行做签唱会时,现场来了好几千人,秩序无法控制,门口十几厘米厚的大玻璃都被挤碎了。歌迷堵在前门,音像店没有后门,他们走不了。

经纪人让人从隔壁的服装店挖一个地洞,连通到唱片行。他们从地洞钻过去,撒腿就跑。羽凡跑得很快,回过头,问海泉怎么跑得这么慢?海泉说: “我要跑得优雅一点,歌迷会看到!”

过气

2003年,他们出了新专辑《没你不行》,没有延续之前百万销量的神话,传唱度也不行。

不仅是他们,其他歌手的唱片也卖不好,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唱片产业,人们改在上网听歌了。

一些口水歌从网上火到线下,理发店和超市都在放《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羽凡说:“我心里有些不平衡,我们那么努力做唱片,做那么有品质的音乐,但现在市场上需求的东西,不是我们想表达的东西,它们是一种快餐。”

海泉问羽凡:“除了做歌手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羽凡一点也不担心,说:“只要我能写歌,哪怕流落街头,我也可以活下去。”

海泉有不安全感,开始跨行业学习,那时互联网兴起,他就学互联网的知识,还拉着羽凡一起投资,结果亏了100万。

海泉很愧疚,但羽凡说: “这100万也是我俩一起干来的,以后再一起干呗。”

羽凡无心从商,去拍了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之所以接下片约,不仅因为他是大院子弟,很贴合这个角色,还因为自己可以在里面做配乐和弹唱。

羽凡在剧组认识了白百何。那时白百何还叫白雪,是中戏学生。白百何扮演乔乔,羽凡扮演许逊,两个角色是一对儿。

那时羽凡刚和前女友分手,他了钱,伤了感情,发誓不会和 娱乐 圈的女孩交往。白百何知道他喜欢某家牛肉面,经常给他送午饭,让他觉得很温暖,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杀青时,他们习惯了每天相处的日子,一下子分不开,两人抱着哭了几个小时。之后白百何回中戏,没课时,穿过大半个北京城找羽凡。

羽凡拍戏回来,赶上胡海泉过生日。羽凡觉得自己“背叛”组合半年,应该送海泉一个不一样的生日礼物。

那天海泉录制歌曲到很晚,以为要在录音室度过生日。晚饭时,羽凡不知道去了哪儿,有同事劝海泉休息一下,去五月花酒吧坐一会。

海泉一进酒吧,听到声声炮响,彩带掉落在身上,周围涌出同事和歌迷,一张巨幅海报上写着“生日快乐”。羽凡出现在舞台上,身边是个特大号蛋糕,他给海泉写了一首诗。

我愿是风

是无色 是无味 是透明

这样的选择 是为了隐藏我的伤感

而我的快乐 是你的脚步

无论你去向何方

或翻山 或越岭 或飞跃海洋

我愿跟随你的身后

做你的背影

经历前一张专辑销量滑铁卢,羽泉与滚石解约,签约了华谊音乐,推出新专辑。

两人关于专辑《朋友难当》封面、专辑名字的选择有不同意见。海泉坚持用《朋友难当》主打歌,羽凡觉得《翅膀》更有代表性。

闹到最后,由公司高层投票,最后还是选了《朋友难当》,羽凡不太高兴。

那年,羽凡和别人合出一首单曲《和不爱我的人说再见》。有传言羽泉要解散,他们辟谣:“我们还像十年前那样。”

不高兴的时候,羽凡喜欢和白百何在一起。

羽凡发给白百何的信息,她都不舍得删,上传到网络上保存起来。一起看电影、 旅游 的票据,她也不舍得扔,存在小铁盒里。羽凡确信白百何不是图他的钱,跟她约好了登记的日子,把999朵玫瑰花送到她家里。

白百何想把它们晒成干花,永远保存起来,但方法不对,后来花瓣都发霉长毛了。

婚后,两个人的名气发生了逆转。

白雪改艺名为白百何,出演《失恋33天》,她说:“我和小仙特别像,尤其是吵架时嘴不饶人,但说完就后悔。”

电影成了年度票房黑马,白百何的知名度超越羽凡,但她说:“在我们家,陈老师是可以载入音乐史册的,我再怎么火,也只是火一阵。”

《失恋33天》大火那年,羽泉推出第八张专辑,举行全国巡演。羽凡怕演唱会不够好,经常熬到深夜做准备。

那段时间他感到很累,特别想回到小时候,到海军大院的房子里,在童年那张小床上睡一觉。

他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回去看望爹妈了,每次匆匆见面,都觉得他们苍老了许多。他说:“拍《冷酷到底》MV那天,我买了一只狗,取名大帅,送给我爹妈。它替我做儿子做了十几年。”

更让他难受的是,白百何也不顾家了。以前为了陪儿子,寒暑假白百何都不接戏,但现在红了,戏约多了起来。

先在《分手合约》中扮演癌症患者,后在《被偷走那五年》中扮演高位截瘫,《滚蛋吧!肿瘤君》漫画家的作者指定白百何出演同名改编电影。她还出演了《私人定制》、《捉妖记》和《火锅英雄》,尽管口碑不高,也坐稳了票房女王的位置。

另一边,羽凡和海泉参加节目《我是歌手》,拿了冠军。两人人气涨回来一些,但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说这是过气歌手大杂烩,也有人说他们贩卖个人 情感 拉票。

羽凡有点走下坡路,白百何走上坡路,两人经常吵架。羽凡说:“她嫌弃我丑。”白百何说:“有时候感觉我们不合适,我们都太敏感了。”

面对音乐事业滑坡,海泉和羽凡选了不同的路。

他和朋友开了EQ音乐公司,当董事长,培养新艺人做专辑。他有个理论,不赚钱时要假装已经赚钱,因为这样才有机会赚钱,赚钱时不能说自己赚钱,这样才有机会赚更多钱。他花大量时间做商业,有一段时间几乎不碰编曲,离音乐越来越远。

相比海泉,羽凡商业头脑不太好,他投资了五月花酒吧,因为经营不善倒闭。

他还是想把更多精力放在音乐上。调一个音色,海泉觉得十五分钟就可以了,羽凡要死磕三个小时,直到满意为止。海泉说: “羽凡达到了一种痴的状态,我不行。”

张韶涵在《吐槽大会》中调侃:“羽泉能坚持多久,要看羽凡能坚持多久。”

入狱

2017年,白百何被狗仔拍到,在泰国密会男模特张爱朋,两人举止亲密。

羽凡看到新闻后,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照片,比了闭嘴的手势。配上文字:“蛋疼的,都快回家过节吧!”

沉默了两天,他说自己和白百何在2015年协议离婚,为了不影响孩子才没有公开,并说自己将无限时退出 娱乐 圈。

但网友发现他们没有离婚证,也没有离婚协议。

羽凡在朋友圈放狠话,骂狗仔卓伟:“你丫阴险狡诈陷害他人,天理不容!我知道你丫所策划的一切,我保证要还!正式说一声,毁我者莫猖狂,毁我家者必让你亡!你不知道怎么做男人,我就好好教教你!”

卓伟表示:“他不应该骂我,应该骂张爱朋。”

尽管羽凡肝不好,那段时间还是经常喝酒。白百何事件曝光一个月后,羽凡深夜醉酒,看到一辆车跟着他,误以为是狗仔,怒砸那辆车。

他大喊:“家丑不外扬,你让我还说什么呀?换成你,一普通老百姓,换成你媳妇儿,我什么都没做,绿帽子戴成这样。我为人处世这么多年,没丫白百何,我没有脏身儿。真想让事过去,就帮我往下抚,往下了。我怕啦,我有儿子,我有儿子!”

2018年,羽泉准备举行20周年巡回演唱会,一则新闻曝出来:“某小区抓获2名涉毒违法人员陈某(男,43岁,歌手)和何某某(女,25岁,无业),现场起获冰毒克、大麻克。”

羽凡被抓后,海泉发微博:“为什么你要做这样错到极致的事情?为什么你不把痛苦予你最亲近的人分担?为什么要瞒我那么久?为什么你沉沦的时候不想想父母和孩子?为什么你忘了这20年来这么多伙伴曾给予我们信赖和希望?为什么?为什么!”

网友调侃海泉”十万个为什么“发言,说翻译过来就是“我没吸毒,我不知情。”

羽凡入狱后,很多此前与羽泉有合约的商家,纷纷提出终止合作。海泉担起各种赔偿,有人拍到他去各处商演唱歌,一个人唱着《奔跑》,身边没有了羽凡。

奔跑 羽泉 - 拾伍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

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2019年,海泉参加节目《我是唱作人》,说自己来到这个舞台的初衷,不过是想唱几首新歌。

胡 胡海泉 - 胡(Banker)

管他一饼二万还是三六九条

自摸最重要

浓烈的酒该尝就尝

娇艳的花能赏则赏

没人能救头顶的太阳

转眼沦为斜阳

后来

羽凡出狱后,人们很少看到羽泉同框出现。

一次他们参加好友的婚礼,海泉和杨坤、李亚鹏等人在台上唱歌助兴,活跃气氛。羽凡没有登台同唱,一人戴着鸭舌帽,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2019年,羽凡44岁庆生照上,没有出现海泉的身影。这是海泉第一次缺席他的生日会。

羽凡成了劣迹艺人,复出之路异常艰辛。为了赚钱,他不得不接小型商演,主持婚庆节目,歌迷很少能看到他的新消息。

2020年初,海泉发布一条微博,送别音乐制作人万家铭:“兄弟,一路走好,我会在心里念你的。”

别人误以为他说的兄弟是羽凡,一时间,羽凡去世的悼念遍布全网:“ 世间再无羽泉。”

回忆2005年,羽泉推出第五张专辑《三十》。他们同岁,专辑名寓意着三十而立。

这张专辑被业界认为是他们出道以来最精良的一张唱片,却遭遇销量滑铁卢。

羽凡说:“我们做音乐不是为了挣多少钱,有洋房有好车,还是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觉得快乐。”

海泉说:“做那些口水化的,很简单的歌,我怕伤害到自己,也怕伤害到喜欢羽泉的人。”

他们相约,以后还要一起做《四十》、《五十》、《六十》......结果,他们只做了《三十》。

尾声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羽凡扮演的许逊出狱。

他茫然地朝四周望去,看到白百何扮演的乔乔来接自己,两人紧紧相拥。

许逊骑着自行车,载着乔乔,说:“谢谢你这些年的等待。”

他又问:“伙伴们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给我写信,真不仗义。”

乔乔说:“人各有志,你总不能让别人陪着你,什么都不干吧。”

许逊说:“我现在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失足青年了。他们以后得躲着我了。”

现实中,羽凡出狱那天,门外没有白百何,也没有胡海泉。

部分参考资料:

[1]、《最美》,陈羽凡、胡海泉

[2]、《问泉》,胡海泉

[3]、《父亲心中的胡海泉》,胡世宗

[4]、《羽泉采访》鲁豫有约2005、2008、2011、2018

[5]、《羽泉:我们身价没涨》,新京报

[6]、《创业者 | 胡海泉 一个理想主义音乐人的跨界实验》,南方人物周刊

[7]、《陈羽凡夫妇访谈》,鲁豫有约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官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南方日报》及其创办的系列报刊发展而来。《南方日报》1949年10月23日创刊于广州。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质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确立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是广东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权威政经大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前身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运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杂志简介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        创办《南方人物周刊》的设想是在2003年,正值报刊整顿时期,一大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杂志被停刊。南方集团兼并了《广东审计》的刊号,想要创办一份新的刊物。当时南方周末的副主编徐列正做报纸的任务版,他建议创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人物类杂志。目的是想通过记录当下中国人物的命运,来记录中国时代的变迁。以人物为切入点,以人物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同时,还加强政治方面的领导,把握办刊的方向。      《南方人物周刊》利用《南方周末》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南方报业的品牌魅力,在2004年6月顺利创刊之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屡获奖项,如2004年欧莱雅“风尚媒体大奖”新锐奖。并且办刊的质量越来越高,发行量越来越大。      《南方人物周刊》融新闻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适合中高端读者的品味,使您在闲暇时光,翻阅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一篇篇平实优美的文字,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魅力,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叹。

南方人物周刊定价:零售单期10元每本,订阅是全年45期,价格为450元。《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杂志目录介绍:封面人物地产英豪商界名家老板对话领军人物创业之路经济学人

去杂志云官网吧,或者在微信小程序搜杂志云也可以买,很方便

零售单期10元每本 订阅是全年45期,价格为450元。邮发代号46-118

时代周刊经典文章英文

一个公平的警察 汤姆 杜瑟维 星期一, 05年7月25日 路易丝 卡勒 斯赖 认为,自己是蒙达的女王。当地警察的领袖, 这位32岁的新西兰警官可以行使极大的权威。作为新乔治亚群岛在当地的唯一携带手枪的人,(新乔治亚群岛曾以持枪抢劫的猎头闻名)在当地理论上卡勒有着毛泽东式的权威。她通常由两个漂亮的汤加同事伴随着,无论去哪别人都问候她路易斯或者警长。但是,她的秘密知足是 6000公里的丰盛湾,她突然发现,她的目标、信任和归属感足在于湛蓝的水域,茂密的大森林和这人间天堂上面的天空。 先翻译这么一点,呵呵她帝王般的宁静有时会受到考验。例如,她已众所周知,将一辆四轮驱动车弄入了泻湖,或当她要爬上一条小船时结果弄翻而全身湿透。当发生这种情况,她总是破口大骂。然后,她又禁不住大笑。这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警察中,在她7年的工作中,一直渴望着战斗和责任,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对笑起来满脸雀斑的她来说,这个哨所,和周围的岛屿,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神奇的穆达, ”她现在这么称呼它。 “但是你可以很容易被孤立并觉得痛苦在这里, ”她说,回顾她去年4月的第一印象,当她抵达这个她一无所知的慵懒的沿海小镇并度过将来的三个月-并且那天有着雨云。蒙达是不是一个明显的威胁,也没有时间表和急速行动。而要求的处事风格却更加微妙,即使问题不是:土地所有权纠纷,家庭暴力,酗酒和性虐待。在这里是谈判,对文化的感应性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先吃个饭。呵呵 再弄

Can the PC Industry Resurrect itself?电脑行业能自我救赎吗?While PC vendors are quite cognizant of the shift in consumer buying trends for PCs, they are not about to give up without a fight. Almost all are trying to do tablets of their own and some, like Lenovo, are even doing smartphones and have actually done quite well in the Asian and Chinese smartphone markets. I think that reality has sunk in for the vendors, and they now understand that the market for laptops and PCs in the $699-$999 price point are being marginalized.当电脑供应商高度认知到客户购买电脑的趋势在变化时,他们没打算放弃竞争。大部分的供应商都试图打造自己的平板电脑品牌。比如联想,同时还在做智能手机,实际上在亚洲市场和中国市场联想也都做的不错。我认为事实上供应商们已经很认同了,他们现在完全明白定价在699美元到999美元之间的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已经边缘化了(即产品认可度大大下降的意思)。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re is still healthy demand for upscale laptops and PCs in the $1099-$1499 price range. But demand for these is mostly in the IT, business and SMB market, a much smaller market than the consumer sector. Even though volume in these is smaller than those that sell into the consumer market, the margins are good, so these vendors are happy with what they call the premium market for PCs. However, they are also shifting much of their efforts to creating low cost clamshell-based laptops and tablets with very aggressive pricing, and hope to use these to entice millions of PC users who have tablets but still need a PC for some tasks to upgrade their current PCs to more up-to-date touch-based models.而好消息是价位在1099美元~1499美元间的性价比高的笔记本和PC仍有合理的需求。但这类需求主要是在IT行业,商业以及中小企业 - 一个更小众的市场和用户区间。虽然这些行业的需求量比常规用户的市场还小,但是利润还好,因而这些供应商对他们所谓的高端电脑市场还是满意的。然而,他们也很努力转向于生产非常有价格竞争力的低成本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希望藉此俘获成千上万的PC用户(已有平板但仍需要更新台式PC所需最新触控组件的用户)In fact, Intel CEO Paul Otellini gave us some indication of Intel and its PC partners’ strategy last week when he spoke on a conference call regarding Intel’s recent earnings announcement. 实际上,在上周的英特尔最近业绩公告发布会上,英特尔CEO Paul Otellini就给出了一些关于英特尔本身以及英特尔合作伙伴发展策略的说明。He said, “If you look at touch-enabled non-core Intel-based notebooks that are ultrathin…those prices are going to be down to as low as $200,” hinting perhaps at more affordable laptops and Windows 8 tablets on the horizon. We are hearing that all of the PC vendors are working on what they call “ultramobiles,” which are very low cost touch-based clamshells and convertible tablets for this holiday season.他说:“如果你看一下那些基于英特尔的non-core超薄可触控笔记本价格都要低于200美元了,”他如此暗示即将上市的评价笔记本和Windows 8平板。我们还听说所有的PC供应商都在努力研发他们所谓的“超级移动设备”呢,那可是这季上市的低成本clamshells和双用平板电脑。Key to understanding ultramobile designs is that while some will look like normal laptops or convertibles, to get this distinction, and to qualify for Microsoft‘s low cost license to use Windows Blue, they have to be systems that only use Intel’s Atom chip or a similar competitive one from AMD. Ultimately, the vendors believe these ultramobiles could help drive PC sales higher due to consumers’ demand to upgrade their laptops to touch-based systems. By the way, clamshell-based Chromebooks are in this ultramobile category too, even though they use Google’s Chrome web browser as the operating system.理解超移动设备设计的关键是一些看起来正统的笔记本或是多用平板,要区分甄别,还要验证微软的低成本授权来使用微软系统,所采用的芯片还必须是英特尔或类似竞争对手的AMD的。基本上,供应商们都认为这些移动设备有助于提升PC销量,因为用户需要通过笔记本升级到可触控电子系统。顺便提一下,Chromebooks也属于移动设备的范畴,虽然它们用的是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做为操作系统

Time magazine was created in 1923 by Briton Hadden and Henry Luce, making it the first weekly news magazine in the United States.[2] The two had previously worked together as chairman and managing editor of the Yale Daily News and considered calling the magazine Facts.[3] Hadden was a rather carefree figure, who liked to tease Luce and saw Time as something important but also fun. That accounts for its tone, which many people still criticize as too light for serious news and more suited to its heavy coverage of celebrities (including politicians),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nd pop culture. It set out to tell the news through people, and for many decades the magazine's cover was of a single person. The first issue of Time was published on March 2, 1923, featuring on its cover Joseph G. Cannon, the retired Speaker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 facsimile reprint of Issue No. 1, including all of the articles and advertisements contained in the original, was included with copies of the February 28, 1938 issue as a commemoration of the magazine's 15th anniversary.[4] On Hadden's death in 1929, Luce became the dominant man at Time and a major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20th-century media. According to Time Inc.: The Intimate History of a Publishing Enterprise 1972–2004 by Robert Elson, "Roy Edward Larsen […] was to play a role second only to Lu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Inc." In his book, The March of Time, 1935–1951, Raymond Fielding also noted that Larsen was "originally circulation manager and then general manager of Time, later publisher of Life, for many years president of Time, Inc., an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orporation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important figure after Luce."Around the time they were raising US$100,000 from rich Yale alumni like Henry P. Davison, partner of . Morgan & Co., publicity man Martin Egan and . Morgan & Co. banker Dwight Morrow, Henry Luce and Briton Hadden hired Larsen in 1922 – although Larsen was a Harvard graduate and Luce and Hadden were Yale graduates. After Hadden died in 1929, Larsen purchased 550 shares of Time Inc., using money he obtained from selling RKO stock which he had inherited from his father, who was the head of the . Keith theatre chain in New England. However, after Briton Hadden's death, the largest Time Inc. stockholder was Henry Luce, who ruled the media conglomerate in an autocratic fashion, "at his right hand was Larsen," Time Inc.'s second-largest stockholder, according to "Time Inc.: The Intimate History of a Publishing Enterprise 1923–1941". In 1929, Roy Larsen was also named a Time Inc. director and a Time Inc. vice-president. . Morgan retained a certain control through two directorates and a share of stocks, both over Time and Fortune. Other shareholders were Brown Brothers W. A. Harriman & Co., and The New York Trust Company (Standard Oil).By the time of Henry Luce's death in 1967, the Time Inc. stock which Luce owned was worth about US$109 million and yielded him a yearly dividend income of more than US$ million, according to The World of Time Inc: The Intimate History Of A Changing Enterprise 1960–1989 by Curtis Prendergast. The value of the Larsen family's Time Inc. stock was now worth about $80 million during the 1960s and Roy Larsen was both a Time Inc. director and the chairman of its Executive Committee, before serving as Time Inc.'s vice-chairman of the board until the middle of 1979. According to the September 10, 1979 issue of The New York Times, "Mr. Larsen was the only employee in the company's history given an exemption from its policy of mandatory retirement at age 65."After Time magazine began publishing its weekly issues in March 1923, Roy Larsen was able to increase its circulation by utilizing . radio and movie theaters around the world. It often promoted both "Time" magazine and . political and corporate interests. According to The March of Time, as early as 1924, Larsen had brought Time into the infant radio business with the broadcast of a 15-minute sustaining quiz show entitled Pop Question which survived until 1925." Then, according to the same book, "In 1928 […] Larsen undertook the weekly broadcast of a 10-minute programme series of brief news summaries, drawn from current issues of Time magazine […] which was originally broadcast over 33 station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Larsen next arranged for a 30-minute radio programme, The March of Time, to be broadcast over CBS, beginning on March 6, 1931. Each week, the programme presented a dramatisation of the week's news for its listeners, thus Time magazine itself was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millions previously unaware of its existence," according to Time Inc.: The Intimate History Of A Publishing Enterprise 1923–1941, leading to an increased circulation of the magazine during the 1930s. Between 1931 and 1937, Larsen's The March of Time radio programme was broadcast over CBS radio and between 1937 and 1945 it was broadcast over NBC radio – except for the 1939 to 1941 period when it was not aired. People Magazine was based on Time's People became part of Time Warner in 1989 when Warner Communications and Time, Inc. merged. Jason McManus succeeded Henry Grunwald in 1988 as Editor-in-Chief and oversaw the transition before Norman Pearlstine succeeded him in 1995.[edit] 2000sSince 2000, the magazine has been part of AOL Time Warner, which subsequently reverted to the name Time Warner in 2007, Time moved from a Monday subscription/newsstand delivery to a schedule where the magazine goes on sale Fridays, and is delivered to subscribers on Saturday. The magazine actually began in 1923 with Friday early 2007, the year's first issue was delayed for approximately a week due to "editorial changes." The changes included the job losses of 49 employees.[5]In 2009, Time announced that they were introducing a personalised print magazine, Mine, mixing content from a range of Time Warner publications based on the reader's preferences. The new magazine met with a poor reception, with criticism that its focus was too broad to be truly personal.[6]

一个公平的警察汤姆Dusevic星期一, 05年7月25日路易丝沼泽slyly认为,自己作为女王的穆达。领袖的当地警察, 32岁的新西兰警官可以行使极大的权威。作为唯一谁的人携带手枪在这一部分的新乔治亚群岛,一旦闻名的劫掠头猎人,在理论上沼泽有权力的方式毛泽东设想它。她通常是两侧的两个漂亮的同事和汤加是为迎接路易莎或女士她去哪里。但是,原因沼泽的秘密知足是: 6000公里,在她家丰盛湾,她,她突然发现,为此,信任和归属感的湛蓝由于水域,茂密的大森林和天空这人间天堂。 她瑞嘉宁静有时是考验。例如,沼泽已众所周知,沼泽一辆四轮驱动车或申请一个肯在泻湖后,小费的独木舟划独木舟到她正努力攀登。当发生这种情况,她敢发誓像一个巡警。然后,她将打破成一个爽朗的,长期笑着说。这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警察中,只有7年的工作,谁渴望已久的行动和责任,但没有考虑自己太认真。在微笑着,雀斑沼泽,这个哨所,和周围的岛屿,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神奇的穆达, ”她现在呼吁。 “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孤立和痛苦在这里, ”她说,回顾她的第一印象去年4月,当她抵达知道只字不提困乏沿海城市是成为她的基地,未来3个月内-并迎接雨云彩。蒙达是不是一个明显的威胁,也不时间表和急于行动。警务风格需要的是更加微妙,即使问题不是:土地所有权纠纷,家庭暴力,酗酒和性虐待。在这里谈判,文化敏感性和信任是同样重要的肌肉。问题补充:虽然身体有许多美丽的野地的所罗门群岛西部省,更现实的左眼也解决的蹂躏,疟疾,毁灭性的懒散青年,破坏贪婪的伐木者,和令人沮丧的孤立所造成的道路不通。没有人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一些困难。沼泽和她的同事们汤加, Seteone Polutele和' Isileli Vei硕,自愿参加该国的参与警队(人民警察) 。组成人员来自11个亚太国家,这是法律和秩序部门的干预部队被称为所罗门群岛,区域援助团所罗门群岛,抵达两年前为了节省国家经费,用于废料堆。所罗门群岛被杀害和残害的敌对民兵,而一个腐败的政治和官僚阶级,一个无赖所罗门群岛皇家警察( RSIP )武力,要么引发的仇恨或未能阻止它。

南方人物周刊是几线杂志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南方日报》及其创办的系列报刊发展而来。《南方日报》1949年10月23日创刊于广州。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质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确立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是广东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权威政经大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前身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运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杂志简介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        创办《南方人物周刊》的设想是在2003年,正值报刊整顿时期,一大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杂志被停刊。南方集团兼并了《广东审计》的刊号,想要创办一份新的刊物。当时南方周末的副主编徐列正做报纸的任务版,他建议创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人物类杂志。目的是想通过记录当下中国人物的命运,来记录中国时代的变迁。以人物为切入点,以人物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同时,还加强政治方面的领导,把握办刊的方向。      《南方人物周刊》利用《南方周末》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南方报业的品牌魅力,在2004年6月顺利创刊之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屡获奖项,如2004年欧莱雅“风尚媒体大奖”新锐奖。并且办刊的质量越来越高,发行量越来越大。      《南方人物周刊》融新闻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适合中高端读者的品味,使您在闲暇时光,翻阅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一篇篇平实优美的文字,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魅力,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叹。

10元钱啊。。。

零售单期10元每本 订阅是全年45期,价格为450元。邮发代号46-118

南方人物周刊定价:零售单期10元每本,订阅是全年45期,价格为450元。《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杂志目录介绍:封面人物地产英豪商界名家老板对话领军人物创业之路经济学人

  • 索引序列
  •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 南方人物周刊优秀文章
  •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官网
  • 时代周刊经典文章英文
  • 南方人物周刊是几线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