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高分子通报编辑部

高分子通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高分子通报编辑部

参考资料

聚合物网址:

通过知网或者维普。这里以维普为例,进入维普,页面左上角有个期刊导航,点击进入搜索高分子通报,如图

点击后,左下部分有刊期,可任意选择,然后看发表过论文的题目,点击题目,进入到文章介绍页面,此时需要登录维普账号没有的就注册,然后找到下载功能

是的。《高分子通报》(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核心期刊)。读者对象是具有专科以上水平的与高分子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其目的在于提供高分子科学领域中的新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高分子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交流。《高分子通报》是我国高分子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设有的栏目,既为高分子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成为广大在校师生了解高分子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动态的一个途径。《高分子通报》被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编辑部

国外的有 Nature 和 Science

O4 物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纯粹物理 序号 刊 名 出版周期 出版地 主 办 单 位 ISSN 联系方式 1 物理学报 月刊 北京 中国物理学会 1000-3290 北京 603 信箱( 100080 )编辑部电话: 2 光学学报 月刊 上海 中国光学学会 0253-2239 上海 800-211 信箱( 201800 )编辑部电话: 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月刊 北京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0254-3052 北京市 918 信箱( 100039 )编辑部电话: -2664 4 物理 月刊 北京 中国物理学会 0379-4148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0080 )编辑部电话: 5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季刊 成都 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1000-0364 四川大学(西)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 610065 )编辑部电话: -45234 6 低温物理学报 双月刊 合肥 中国物理学会 1000-3258 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30026 )编辑部电话: 7 半导体学报 月刊 北京 中国电子学会等 0253-4177 北京 912 信箱( 100083 )编辑部电话: -277 8 声学学报 双月刊 北京 中国声学学会 0371-0025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路 17 号( 100080 )编辑部电话: isx@ 9 波谱学杂志 双月刊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等 1000-4556 武汉市 71010 信箱( 430071 )编辑部电话: 10 物理学进展 季刊 南京 中国物理学会 1000-0542 南京市南京大学( 210008 ))编辑部电话: 11 高压物理学报 季刊 成都 四川省物理学会 1000-5773 成都市 523 信箱 60 分箱( 610003 )编辑部电话: 12 低温与超导 季刊 合肥 信息产业部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1001-7100 合肥市 1019 信箱( 230043 ) 13 大学物理 月刊 北京 中国物理学会 1000-0712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100875 )编辑部电话: 应用物理 1 人工晶体学报 双月刊 北京 人工晶体研究所等 1000-985X 北京市 733 信箱, 100018 ,电话: 6549332 2 光子学报 月刊 西安 中国光学学会 1004-4213 西安 80 号信箱 47 分箱《光子学报》编辑部, 710068 3 量子电子学报 双月刊 合肥 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 1007-5461 合肥 1125 号信箱 ,230031, 电话: 0551-559156 4 发光学报 季刊 长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 分科学 会等 1000-7032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 16 号 130033 电话: 5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双月刊 上海 中国光学学会等 1001-9014 上海市中山北一路 420 号 200083 电话: -24502 6 计算物理 双月刊 北京 计算物理学会等 1001-246X 北京市 8009 信箱 100088 电话: -2292 , 62014411-2647 7 核技术 月刊 上海 中国核学会等 0253-3219 上海市 800-204 信箱 201800 电话: 8 金属学报 月刊 沈阳 中国金属学会等 0412-1961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 72 号 110016 电话: 9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季刊 成都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 0254-6086 四川省成都市 432 信箱 610041 电话: 10 无机材料学报 双月刊 上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000-324X 上海市定西路 1295 号, 200050 , TEL : 52411301 5241130 11 材料研究学报 双月刊 沈阳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 1005-309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 72 号 110016 电话: 1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双月刊 北京 中国光学学会光谱委员会等 1000-059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 76 号( 100081 ) 13 强激光与粒子束 双月刊 绵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四川省核学会 1001-4322 四川省绵阳市 919-805 信箱 621900 电话: 14 真空 双月刊 沈阳 机械电子工业部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 1002-0322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柳塘路 2 号 110042 电话: 15 原子能科学技术 双月刊 北京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00-6931 北京市 275 信箱 65 分箱 102413 电话: 16 中国激光 月刊 上海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0258-7025 上海市 800-211 信箱 201800

物理学类的国家核心期刊比较多,现列出一部分如下:物理,物理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声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波谱学杂志,低温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等等。

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高压物理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发光学报,光子学报。声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物理,低温物理学报,计算物理,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大学物理,波谱学杂志,光散射学报。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土壤通报编辑部

云南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我历史在高考完的那一刻全部还给历史老师了,并且再也没学过了,但也知道云南大学曾经堪比清华北大,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后方教育基地之一,并且对于一些著名的云大名人有所了解。

一、熊庆来

说到云南大学的知名校友,就不得不提到熊庆来了,只要在云大上学,无论多不了解校史,都会对熊庆来有所了解,首先熊庆来是中国著名数学家,曾在民国时期远赴国外留学吸收先进知识,并在1937年出任云南大学校长。可以这么说,云南大学在抗战期间能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教育基地,西南的清华,熊庆来功不可没。虽然我作为一名云大学子,距离当时已经十分久远,但不妨让我对熊庆来先生产生敬仰之情,我如今能在这么好的云大读书,多亏了当年熊庆来先生以及其他一众云大人的功劳啊。

二、吕正红教授

虽然我不是材料学院的学生,但经常听闻材料的同学感叹他们系的经费之充足,我便询问了一番,才知道吕正红教授的功劳占了很大一部分。吕正红可以说是云南大学在有机半导体与器件相关的专业的领头人,在国际上都是知名人物,在吕正红教授的领导下,吕正红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了黑色电极的OLED屏,让不可见光转变为可见光,是一项价值重大的发明创造,而正是因为吕正红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了多项发明创造,材料学院得以获得充足的经费进行实践活动。

云南大学的知名校友还有很多,在云南大学的呈贡校区百家大道上更是有知名校友雕塑,来了云大可以去了解,学习知名校友,会有很大的收获。

云南大学历史悠久,曾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为我国各行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从云大走出的知名校友都是我们云大人的骄傲!

一、龙登高

龙登高先生,湖南安化人,是云南大学84级的校友,在云南大学求学期间师从李埏先生。

很多同学估计会想,知名校友不是华罗庚先生、费孝通先生这些大佬吗?我们没有听过龙登高的名字啊。龙登高先生来头相当大,首先,作为教授的他供职于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经济史、企业史与国际华商等领域的研究。其次,龙登高享有很多社会兼职的头衔,如受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候选人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再次,高学历的龙登高先生曾为哈佛燕京学者、剑桥桑坦德学者、耶鲁访问教授。最后,龙登高先生曾经还是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CCTV“百家讲坛”的主讲嘉宾。

下图为龙登高先生

二、林文勋

说到知名校友,必须得跟大家介绍一下林文勋书记。林文勋是前云南大学校长,现任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学术造诣高,他提出了富民社会和钱币之路的概念,在唐宋经济史中,地位举足轻重。截止2017年6月,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篇,足见,林文勋书记不仅是一位校领导,同时还是一位学术高产的学者。林文勋书记带领云大成功入选双一流,还与龙登高先生一起,登上CCTV10百家讲坛,为我们云大代言。现年五十出头的林文勋书记头发花白,可见他为云大的付出与操劳啊!

三、陈翔

提起这个名字, 你可能会想到歌手、演员陈翔,但是如果加上一个限定词“陈翔六点半”的陈翔,那在云南,陈翔可谓家喻户晓。

陈翔,内地男导演,毕业于云南大学影视专业,从2014年底开始,他所执导的昆明本土短剧《陈翔六点半》席卷网络,在新榜联合今日头条发布的头条视频影响力排行榜里,《陈翔六点半》甚至多次超越Papi酱占据榜首。下图就是辣个曾经红过Papi酱的男人

从以上几位云大知名校友来看,他们的经历无不在告诉我们,我们云大人不必自卑,哪怕我们不是所谓的“985”高校,只要努力和坚持,也能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取得成绩!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董泽,云南云龙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云南航空学校、云南大学创始人之一。“护国军神”唐继尧妹夫。

董泽是云南“ 学贯中西、洋为中用 ”第一人,云南近代化、工业化杰出贡献者。董泽更是中国航空教育事业第一人。

1907年,董泽作为清朝官派留学生东渡日本, 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辛亥革命后董泽又到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伊利诺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17年,董泽募得款项,并给唐继尧写信,建议开办云南航空学校。

“观此次欧战飞艇(即飞机)奏效甚大,此种军备滇中尚缺如此。吾滇留美航空生二名……时局之危急,非速兴办此项学堂,培养此项人才不可……”

“设立云南航空学校之计划……现募捐美金九千元作买飞艇三架费用,飞艇可为军事应用,亦可为学生实习应用。其余一万六千元作购买他项器具及开办学校费用……”

董泽(左二)和唐继尧(端坐者)

1922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内,云南航空学校正式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刘沛泉担任首任校长。

后来,著有《飞机飞行原理》的留法学生柳希权成为第二任校长,学员陆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东亚朝鲜等国。

(孙中山当时为云南航校题词)

唐继尧政府出资购买了“布列格”和“高德隆”式共12架教练机,这是只需200米跑道就可以升空的中国第一代教练机。

学校同时聘请了部分法籍空军军官,担任空军顾问、飞行教官,负责空中驾机的飞行训练课。

(按军事编制印制颁发的权基玉毕业证)

唐继尧认为董泽乃当世奇才,便做主将妹妹嫁与董泽。

云南航校成立当年,以唐继尧别号“东大陆主人”命名的私立东陆大学成立(后易名国立云南大学),董泽担任首任校长。

董泽(左七)与云南大学元老

到1935年,云南航空学校培养了200多名飞行技术人才,包括中国第一位驾机单飞的空中女杰吴琼英。

龙云政府期间,又从美国购买了“箭牌”教练机、“莱因”客机,其中两架客机被命名为“昆明”号和“金马”号。

“金马”号被广东借用损坏后,获赔一架法制“波特士”六座客机,命名为“碧鸡”号。

(“昆明”号莱因客机)

抗日战争中,云南航空学校并入云南大学,成立云大航空工程系。

校长熊庆来积极奔走,招揽了一批航空专业高级人才来滇助教,其中就有给美军轰炸机“动手术”的郭佩珊。

1944年,为适应航空技术人才之急需,国民政府令云南大学面向全国招收航空技术学员。

(当时停在昆明巫家坝机场的美军轰炸机)

翌年9月,王绍曾被聘为云大航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

他一面教授内燃机和特种航空推进器课程,一面完善教学计划、延聘教师、充实图书和教学设备,使云大航空工程系短期内得到长足发展。

1951年,全国大学调整重组。王绍曾接受了筹办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的任务。

当时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已经培养了四届毕业生,师资阵容强大,教学设备先进,即被整体迁入北京。

随后,以云大航空工程系为核心,又合并了一些其它校系航空专业,组成一所专业学院,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泽倡导并筹资创立的云南航空学校,承载了中国近代航空教育的发端与起步,成就了云南在中国近代航空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地位与贡献。

扬子晚报编辑部

研究生会?.

大胆说我喜欢你最好旁边有人

—————————————————————————————————————————————编辑本段三、专访:扬子晚报向过程管理要新闻质量在新闻竞争纵深化、立体化的今天,新闻产品虽仍强调记者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但产品的生产已经从过去的“个人作坊”走向“集约化大生产”,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强大的编辑平台为一线记者提供强力支撑,使新闻产品的生产能够适应现代竞争的要求。 那么,这一强大的编辑平台究竟该如何构建,并最终实现为记者采写优质稿件导航的目的呢?《扬子晚报》通过改版,尝试构建新闻选题管理流程及流程督察机制、考评机制,试图通过这几个首尾衔接的流程和机制颠覆传统的记者前方写稿、编辑终端把关的模式,将新闻质量管理贯穿到新闻产品制作的前端、中端、末端及售后的整个过程。 关于选题——数码集成,控制全过程质量 所有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这是ISO9000关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如今,ISO9000过程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质量认证体系。对新闻来说,虽然其管理流程有其特殊性,但过程管理较之终端管理,在新闻产品生产上仍然具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意义。 作为支持改版的重要措施之一,《扬子晚报》启用了新闻选题数码集成系统。该项目利用数码科技革新媒体传统的选题会模式,使新闻选题的管理环环相扣,大大提高了选题汇集、分配以及定稿、定版的办报效率,为选题的高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选题汇集:部门管理量化部门选题是整个报纸选题的基础,而部门选题又出自每位编辑和记者。因此,《扬子晚报》此次设置的选题集成系统,就是以各部门选题的汇集作为基本资源。在这一系统中,汇集好本部门的选题是部门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 据《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守华介绍,每天下午4:30是报社雷打不动的编前会,梳理汇集本部门的选题,是各部门主任每天编前会前必须完成的刚性任务。为使部门具有高质量的选题,部主任每天开会前都要与部门内每位编辑、记者保持沟通,然后将部门初定的选题整理成选题文本,通过局域网传送至第二个模块——编前会“选题库”。 由于部门选题的生成过程全都是述诸文字且具有档案功能,一些部主任感慨地说,过去报选题口头说说,好坏无人记录追究,有时难免敷衍走过场。但现在不同了,部门每天的选题都是一份部门当天工作的成绩单,促使部门管理更重实效。刘守华也坦言,所有选题都要做到有标题、有提示、有责任人,这种汇总的方式就像是“过堂”,“逼着”主任们必须认真做好准备。投影确认:集体决策把关每天下午4:30,由值班总编主持、报社采编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编前会都会在《扬子晚报》准时举行。会上,各部门汇总的选题通过电脑投影等设备在现场实时展示,与会者不仅可以共享选题,还可以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选题最后由值班总编定夺。 “以前各部门报选题,就是你说说、大家听听,现在所有选题都打在投影仪上,大家既能听你说又能看到内容梗概,印象会更深。选题到底是做还是不做,是做大还是做小,做了以后放在哪个版,这些都要经过集体决策来把关。”刘守华介绍说,编前会上,有的选题很快就通过了,有的被当场“毙掉”,有的要增加内容,有的要置后处理,有的应与其他选题整合归并,有的诸如文体新闻版块报上来的选题会安排到社会生活版面上去,等等。编前会开完,所有选题都会得到妥善处置,得到确认的新闻选题连相应的版面都会确定下来。 刘守华表示,选题通过投影形式让各部门共享,使得每个部门既能知局部又能知全局,对于部门稿件该如何处理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掌握。一些热点新闻发生时,各部门可能会同时出击,通过选题汇总和编前会及时谋划,各部门信息能够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效率。选题公示:信息及时反馈编前会结束时,要闻编辑室要将所有得到确认的选题及确定下来的相应版面汇成《选题目录》进入第三个模块——编委会“选题公示库”,让所有编辑、记者通过局域网共享并监督。 刘守华表示,对记者来说,选题网上公示能使他们对自己所报选题的处理结果了然于胸,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强化对稿件处理的版面意识,在形式及内容的把握上也更准确。此外,由于所有过程中的信息全体编辑、记者都可以共享,因此,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监督者,使新闻的导向把关更加严密,也使得虚假新闻及关系稿无处遁形。 晚上6:00后,各编辑室编辑和版面组组版员便开始按照“选题目录”组版,值班总编则会根据《选题目录》对版面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把关与调整,同时通过局域网随时了解组版情况。若遇重要的突发性新闻,值班总编还会根据目录进行临时性的调整。“对值班总编来说,这种方式大大强化了对版面即时调度指挥的功能。”刘守华说道。关于评报——公开评报,不断提高质量新闻选题数码集成系统的应用,虽然在新闻产品制作过程中对新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已经入户、上摊的新闻产品是否真正符合受众的需求?与同城媒体相比,自己的新闻质量有没有差距呢? 在启动新闻选题数码集成系统的同时,《扬子晚报》制定了每天公开评报的机制。这是新闻产品见诸市场后的自检与反省,通过这样的自检与反省,每一个参与新闻产品制作的编辑、记者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推动报纸质量的持续改进。考评办评报:比较同城媒体《扬子晚报》组建了新闻考评机构——考评办公室,该办公室直属总编辑领导,不与任何部门发生利益关系,考评办主任由富有一线采编经验的资深编辑担任,考评办成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同城各家报纸。 每天中午11:00,《扬子晚报》都要召开由值班总编、编委、考评办主任、全体编辑部主任参加的评报选题会。会上,首先由考评办主任发表评报意见,通过自身纵向比较、与同城媒体横向比较,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把问题和不足讲透,以不受任何干扰的读者立场比较各报内容、形式的短长。 刘守华坦言,有时考评意见非常尖锐,但正因为有这种不受任何干扰的第三方声音,使评报摆脱了参与产品制作者可能有的主观倾向,变得更加公正、客观。 全员评报:点评报道得失 考评办评报之后是部门自下而上的评报。部门由于是新闻产品的直接制作人,了解新闻制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及背景,他们有时候对来自考评办乃至编委会的意见能够接受,有时候则不能接受,这使得评报会常常变成一场辩论会。“正是在这些辩论中真理越辩越明,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新闻的认识与把握。”刘守华说道。 在考评办和部门的意见说出来之后,包括值班总编在内的值班编委会根据前一天晚上看稿的情况点评得失。刘守华表示,每天每个过程都夹杂着得失和甘苦,值班总编把这些端出来和与会各部门交流,各部门对编委会的编辑思想及政治导向、稿件内容的把握与制作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及时调整前方记者的采写和后方编辑的定位。 除评报会外,《扬子晚报》每天还安排三四个采编人员轮流在内网上评报。据了解,参加评报的采编人员早晨要自己去买报纸,将当天《扬子晚报》与同城媒体和外地媒体的报道进行比较,下午把评报内容直接发到内网上,所有采编人员都可以跟帖。 “评完后肯定会有收获,因为必须认真看这一天所有的报纸,认真思考、点评,不能瞎说八道。有些评报的采编人员就反映,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报纸。”刘守华笑着说,刚推出评报制度时,还曾经安排刚进报社的大学毕业生来评报,虽然有些稚嫩,但有股清新之风,报社也可以从中发现优秀的人才。“新员工、编辑、记者、部主任都要轮流在网上评报,接下来,我们还准备找一些有代表性的读者加入网上评报队伍。”速录员实录:评报信息成教材与评报同时进行的是现场实录,这是《扬子晚报》对评报制度的一项创新。评报会上,当大家热火朝天进行辩论的时候,一名速录员会将所有人的评报意见逐字逐句录入电脑,并在会后以第一时间在评报栏上张贴,同时上内部网公布,报社所有人都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评报信息。 “评报信息准确率、到达率的提高,强化了所有部门重视评报会的意识,促使评报会的气氛越来越活跃。”刘守华介绍说,评报会上,有时大家为一篇稿子、一个策划争执不下,回办公室后还念念不忘,要在网上点开评报意见,再看看自己说得是否在理;记者的稿子见报后非常想知道大家的评价,也会及时上网看看评报意见。“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这个评报内容。现在,每天阅读评报意见已经成为‘扬子人’的一项必修课,网上点击率天天过百。应该说,这样的业务研究氛围大大促进了编辑、记者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因为有速录员实录,评报人发言时都认真对待、言之有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报质量。”关于考核——刚性制度,为提高质量导航如果说评报是一种柔性业务研讨,那么,与评报相配套的考评标准则成为一种刚性的制度。此次改版时,《扬子晚报》制定了《采编人员绩效考评章程》,并与北大方正共同设计、安装了《考评章程》执行软件。 每天考评: 11个等次细分稿件 根据《考评章程》,《扬子晚报》将所有稿件分为A、B、C、D、E共5个大等。其中,A、B、C这3个大等又各自分出上、中、下3个小等,每个等次都对应一定的分数,每个等次的分数又对应相应的奖金收入,D则为零分,E为倒扣分。整个考核系统充分体现出“质量为主、兼顾数量”的内涵和价值倾向。 刘守华介绍说,考评办公室每天会根据5个大等共11个等次的标准和要求,给当天见报的每篇稿件、每个版面评定等次。对于获得A等以及D等、E等的稿件,考评办都必须给出评判理由。打等结果要经过值班总编的审核,再由总编辑签字确认,三道程序、三重把关。考评结果确认后,次日上墙、上网公布。 如今,《扬子晚报》编辑部走廊的评报栏里每天都张贴着前一天出版的报纸,与其他阅报栏不同的是,这些报纸结果的每个版、每条稿都盖着各个等级章,经常会有编辑、记者围在评报栏前议论打等情况,这已经成为《扬子晚报》编辑部一道独特的风景。 刘守华坦言,由于稿件等级直接影响编辑、记者的个人收益,因此,其等级的评定就成为一种最为直观的导向,这种导向逐渐成为编辑、记者的一种群体意识,使记者能够自觉不自觉地修正着自我的新闻实践,把新闻的准确性、思想性、可读性等要素作为自身新闻实践的导航仪,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申诉制度: 修正考评偏差 《考评章程》是刚性的,完全以稿件质量为标准,而新闻写作的特殊性,又决定在很多情况下,一篇稿件背后付出的劳动或社会意义往往超出稿件本身。对此,刘守华表示,考评办主任会在听取相关意见后,根据采访、策划的难度为稿件等级加权,即给同等级稿件按照一定的系数加分,充分尊重编辑、记者的劳动。这个环节同样公布上墙,做到高度透明。 如果相关编辑、记者对打等结果不满意,可以从内网上下载申诉表,填写自己的申诉理由,提交主任批准后申请复议。“申请复议的流程和打等流程一样。”刘守华介绍说,这种开放而严格的申诉流程,既体现了公平、民主的作风,又维护了考评办公室的权威性。现在,每天的考评结果加大稿件优劣的奖惩力度,已经成为编辑、记者把握新闻质量和导向的风向标。 A稿考核: 每月至少1篇 没有压力就难有动力。在《扬子晚报》,部主任虽然不需要自己拿A稿,但有组织、策划报道的责任,其业绩与部门业绩挂钩。比如,部门每个月平均每人有1篇A稿,部主任才算完成月度任务,才能拿到基本分及奖金;部门每月所获A等超过指标的部主任,在基本分基础上同比例上浮,完不成的则同比例下浮。 普通编辑、记者虽然没有A稿考核指标,但由于部主任的指标是部门人均1篇A稿,因此,为了不给部门带来负担,编辑、记者们都自觉把每月1篇A稿列为自己的刚性任务。 据了解,每个月、每季度、每半年、每一年,所有编辑和记者的等级和得分情况都要在全报社范围内大排名,排名成绩直接公布上墙、上网,并作为年度竞争上岗、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以此激励编辑、记者奋力争先。 流程督察: 提高出版效率 如果说,选题汇集和全员评报以及考核打等是为了把稿子写好、把报纸办好,那么,《扬子晚报》建立的流程督察机制则是为了把报纸办“快”,通过对出版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考核,从制度上确立“出快稿、出快报”的出版理念。 据了解,《扬子晚报》建立了专门的流程督察室,制订了《流程督察考核章程》,调派既熟悉编辑业务,又了解发行工作的人员担任督察重任,对出版过程进行全程督促检查。流程督察从每天上午的选题会开始,到下午的编前会以及晚上每一叠版面的发稿、组版、交版,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流程设置的时间节点进行督促和考核,对延迟交版的责任人,不管是值班总编还是普通记者、编辑,都依照流程规定予以经济处罚,并将考核结果在第二天的评报会上予以通报,会后上内网公布。 “值班总编常常是被扣钱最多的。”刘守华笑着说道。他解释说,每个出版环节都有时间规定,一环都不能差,如果前一环节推迟了,后面的环节势必往后推,继而导致印刷时间和上报摊时间推迟。“如果错过了早晨上班的高峰期,一天要少卖好多份报纸,报纸办得再好也没有用,没有实现影响力。流程考核和流程总监的职位是我们独创的,最初是为了准时出报,使报纸按时上报摊。实践证明,流程管理制度非常有效,为写快稿、出快报提供了最直接的保证。” ( 原载2009年6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晋雅芬)编辑本段四、扬子晚报荣誉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公布扬子晚报数据1.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公布扬子晚报数据扬子晚报发行量世界排名第21位2. 扬子晚报发行量世界排名第21位扬子晚报名列中国晚报都市报竞争力第五位3. 扬子晚报列中国晚报都市报竞争力第五位扬子晚报品牌价值 一年增值亿元4. 扬子晚报品牌价值 一年增值亿元 获广告主广告商最青睐的晚报都市报大奖5.扬子晚报获广告主最青睐的晚报都市报大奖进入中国晚报经营管理4强6.扬子晚报进入中国晚报经营管理4强扬子晚报蝉联全国晚报五强7. 扬子晚报蝉联全国晚报五强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8. 扬子晚报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扬子晚报获中国晚报都市报创新奖9. 扬子晚报获中国晚报都市报创新奖扬子晚报获评中国标杆品牌10. 扬子晚报获评中国标杆品牌

中山南路101号

南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民国时期浙江地方银行的农贷研究》【作者中文名】 刘志英; 张朝晖; 【文献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极度衰败、农村金融极度匮乏、农民深受高利贷盘剥的状况下,作为新式金融机关的浙江地方银行却将资金投入农村,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资金部分地流还农村,这一新举措无疑给资金枯竭、高利贷横行的浙江农村金融注入了新鲜血液,给浙江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该行在农贷工作中善于因地制宜、顺势而谋、大胆探索,体现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 -------------------------------------《期待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向纵深拓展》【作者中文名】 朱英; 【文献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史研究即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只是其关注点主要围绕乡村社会与文化等层面,在经济方面的探讨略嫌不足。建国以后,学术界在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中,也主要是重点考察土地占有关系和农民生活贫困化等问题,研究视野仍较为狭窄。90年代以降,由于社会史研究的兴盛和经济史研究的发展,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越来越引人瞩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史学界更以极大的学术热情与强烈的现实关怀充分发挥史学的参与功能,投入到对“三农”问题源头的探讨之中,分析历史,吸取其中蕴含的智慧,以期帮助人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发展。迄今为止,无论在论著数量,还是学术质量上,对近代乡村经济史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宏观研究不足,分歧较大,区域与行业研究上,存在着较多薄弱环节。为了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今后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方法,争取新的突破。首先,在重视农业史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对乡村手工业史的分析,因为在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的押租与押扣——兼与刘克祥先生商榷》【作者中文名】 李德英; 文献出处】 近代史研究,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成都平原是租佃制度发达的地区,押租制度在此地十分流行,不仅对该区域的农村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一些县级档案资料和土改档案资料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近代成都平原的押租与押扣,并非如有关学者所说的仅仅是加强剥削的手段,它们有着更广泛的内涵,是该地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产物。缴纳押租,佃农不仅获得了土地的佃种权,而且通过押扣的方式使自己交出去的押租金获得了一定的利息。从制度上看,租佃双方的经济关系比清代以前更趋平等。 --------------------------------------------------------《“预备立宪”百年祭——祭晚清预备立宪中的政治妥协》作者中文名】 江国华; 【文献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晚清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史上鲜有的政治妥协的产物。尽管这种妥协是有限的,但正是这种有限的政治妥协,成就了预备立宪,并在实际上拉开了近代中国政治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政治变革的序幕。从其宣布、发展到失败的三个阶段,预备立宪经历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政治妥协。其中新政派与立宪派的妥协,促成了出洋考察政治之决定;反宪派与亲宪派的妥协,成就了仿行立宪上谕之颁布;当权派与立宪派的妥协,催助了《钦定宪法大纲》之问世;预备立宪派与速即立宪派的妥协,达成了国会提前召开之共识;预备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妥协,导致了“十九信条”之出台。对于当时的晚清政府而言,这种妥协或许是被动的,因而也是有限的。但是在其百年之后的今日,我们再来祭奠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许应当有更多的启示。 ----------------------------------------------《晚清江苏民变中的反地方自治现象探析》【作者中文名】 杨涛; 【文献出处】 史学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6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在当时堪称典型。但由于统治者对自治本意的歪曲及对官办模式的偏重;由于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地税改革的功利性与不断加重的捐税;由于下层群众被排除在文化资源拥有者之外,民智民力水平的低下;由于官府与新、旧士绅对基层政治资源的争夺;加之统治者处理民变措施的失误,地方自治陷于困厄并引发江苏省反自治民变。其突出表现为抗捐抗税、反对户口调查、捣毁学校与自治公所等。反地方自治民变表现的社会动员的缺乏、国家—社会关系失序的教训十分深刻。 --------------------------------------------------《晚清地方城市治安管理制度与运作脱节之分析》【作者中文名】 杨发源; 刘敏; 文献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管理制度与实际运作之间脱节是古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清代城市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现象。清代地方城市管理制度受到政治体制的制约,而管理执行者素质低下、敷衍塞责,导致晚清地方城市治安管理制度与管理运作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翁同龢晚年思想述论》【作者中文名】 周立人; 【文献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Hist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正>爱国政治家翁同龢(1830-1904)是近代中国颇具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因主张革新、支持变法事业,1898年7月遭顽固派开缺革职乃至编管严惩的政治迫害。至1904年7月去世前,翁同龢在故乡常熟度过了人生最后 ———————————————————————————————《张謇与晚清社会变迁》【作者中文名】 谢俊美;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 【文献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晚清社会变迁; 爱国政治家; 民族性; 【英文关键词】 social vicissitude of late Qing Dynasty; patriotic statesman; national features; 【摘要】 作为近代中国的杰出人物,张謇在晚清社会变迁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他由实业而教育,由教育而政治,几乎参与了晚清社会的重大活动。无论是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还是“东南互保”,清末宪政,抑或辛亥革命,乃至民主共和政治的创建、清帝退位等等,无不看到他的身影和他所起的重大作用。他追踪时代,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致力于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不失为近代中国的一位爱国政治家。张謇的人生事业是近代社会变迁的留痕,带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他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活动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借鉴和启示。 -------------------------------------《张謇庚子年间东南意识略议》【作者中文名】 刘学照; 【作者英文名】 LIU Xue-zhao(Department of Histor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 【文献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张謇; 庚子年; 东南意识; 【英文关键词】 Zhang Jian; the year of 1900; consciousness of Southeast China; 【摘要】 庚子年(1900年)间,上海报刊时论凸显出一种从上海、东南和南方的视角立论的东南意识,表现出上海和东南绅商关心时局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社会主体思想。张謇作为江苏和东南地区的上层绅商代表,他在庚子年向东南督抚的陈言献策中,也显露出与上海庚子报刊时论类同的东南意识。特别是他提出的“西北”与“东南”的“名、实”互存论,是一种深涵政治哲理的时局观,它为我们考察张謇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自立军事件中唐才常与张之洞关系考》【作者中文名】 张小强; 【作者单位】 广西钦州学院政治与经济系 副教授; 【文献出处】 史学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在自立军事件中,历来流行这样的观点:在起义前唐才常曾通过日本人与张之洞联络,表示自立军拥立张之洞据两湖独立,而张之洞犹疑莫决,对自立军的早期准备活动持默认态度。如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及张篁溪在《自立会始末记》两文献中均有记述,说“唐至汉,以北方无政府为辞,借日本人通殷勤于鄂督张之洞,讽以自立军将拥之挈两湖宣布独立。张犹疑莫决,然对于党人之活动虽有所闻,未尝予以发觉,似非全无好意者”(均转见杜迈之编《自立会史料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9页、76页)。黄鸿寿著《清史纪事本末》也说,“方才常在汉也,尝借日本人为通殷勤于鄂督张之洞,讽以自立军将拥之挈两湖宣布独立。之洞先颔之”(同上书,第26页)。更有学者据此得出张之洞后来捕杀唐才常是杀人灭口、销毁罪证的结论。如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说,“唐才常在准备起义前,还曾经过日本人去同张之洞联系,表示自立军可以拥戴张之洞据两湖而宣布独立。张之洞没有马上答复他”。后来因“东南互保已经成立,他不需要借助于唐才常。在军官告密以前,其实他已经知道自立军的谋划,因此,他很容易地把这场起义扑灭掉。他立即把唐才常等人处死,显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南地区精英阶层社会心态探析》【作者中文名】 周学文; 【作者英文名】 ZHOU Xue-wen (School of Sociology;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 江苏 苏州; 【文献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ling Teachers College,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 东南地区; 社会心态; 精英阶层; 【英文关键词】 the Boxer Campaign; southeastern China; social psychology; elite class;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当北方义和团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南方却相对的比较平静。出现这一强烈差异的原因,与南北地区由于经济上的南富北穷、政治上的南松北紧、文化心态上的南新北旧而使得各自的精英阶层产生不同的社会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东南互保”前期地方对外政策》【作者中文名】 李崇德;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文献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东南互保; 地方督抚; 自主外交; 【摘要】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走上了对外宣战的道路,而地处东南的督抚们根据地方实际需要和全局形势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中央的对外政策。这种全新的自主外交方式虽“背经离道”,但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评一代奇人赵凤昌及其藏札》【作者中文名】 孔祥吉; 【作者英文名】 Kong Xiang ji;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 【文献出处】 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7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赵凤昌; 张之洞; 辛亥革命; 信札; 【摘要】 赵凤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式人物,他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僚,积累了大量函札,被革职后又在上海参与了庚子事变中的东南互保,预备立宪,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的重大事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将珍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室的《赵凤昌藏札》原稿36函109册影印出版之前,作者考述了赵凤昌跌宕起伏的人生,揭示了其藏札中精彩的篇章。 ————————————————————————————《风雨四十年——对清朝总理衙门的浅析》【作者中文名】 刘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文献出处】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Public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总理衙门; 近代化; 清政府; 洋务运动; 【摘要】 文章针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个专门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作了粗浅的分析,全文分为三部分,先是探讨了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然后简要分析了其主要职能,最后探讨其意义。鉴于对总理衙门的意义历来都备受争议,所以文章重点放在第三部分,并在其中渗透作者的倾向。 ——————————————————————《社会生活史图像试题解析》【作者中文名】 郭子其; 【文献出处】 历史学习, History Learning,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正>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可以明显地发现,除了有关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试题外,还有社会史试题,高考命题者采用社会史的新范式来命题,给高考试题增添了耳目一新的意境与面貌,也有效地发挥了高考的 ————————————————————《中国工业化路径初始选择的失误》【作者中文名】 王云秀; 【作者英文名】 WANG Yun-xiu(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 Beijing 102249;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文献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工业化; 路径; 初始; 失误; 【英文关键词】 industrialization; option; mistake; 【摘要】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选择了一条以军事国防为中心的工业化路径,民用工业成为军事工业的附属和补充,"求强"高于"求富";"求富"服务于"求强"。由于路径选择的失误,不仅军事工业注定不会成功,本该发展的民用工业也非常滞后,致使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盛宣怀传(图文版)》前言》【作者中文名】 夏东元;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文献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Hist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正>我在半个世纪前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始,即确定以学术界少人间津的洋务运动作为研究重点。与此同时,将与洋务运动关系较深的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三人作为洋务历史人物重点研究对象,其中尤以盛宣怀作为重中之重。这是为什么?这要从1861年至1901年40年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及盛宣怀对洋务事业的巨大贡献谈起。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思想研究》【作者中文名】 黄庆林; 【导师】 史革新;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 【学位年度】 2006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黄庆林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8-03-13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时期; 清政府; 守旧派; 思想; 【英文关键词】 Yihetuan movement; Qing government; conservational group; thought; 【中文摘要】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朝政府守旧派是指通过镇压维新运动执掌朝政大权、维护传统旧体制、排斥西方文化、利用义和团以灭洋泄愤的封建政治文化派别。他们活跃在戊戌政变后到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要求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继承传统,保守旧有的政治文化秩序。这些人主要包括载漪、载勋、载濂、徐桐、刚毅、崇绮、赵舒翘、启秀、英年、董福祥、毓贤、李秉衡等清朝王公大臣。 严格说来,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守旧派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守旧派了,相对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守旧派,他们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们要求在保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之下学习西方,求得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他们也曾要求奉守与列强签订的和约,保障列强在中国的使臣和传教士的安全,力求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行国家建设;他们自觉要求保护国家权益,防止利权流失。因此,他们的思想实际上与早期的洋务派相似。 尽管守旧派思想落后、守旧、排外,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不可否认,其中有某些积极的内容:他们对于国家利权的维护、对于民生休戚的关怀、对于内政建设的意见... ————————————————————————《北洋海军中的闽籍将领》【英文题名】 Officers from Fujian in Beiyang Navy 【副题名】 对晚清一个特殊军事群体的研究Research about an Special Military Group in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中文名】 黄建平; 【导师】 王民;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福建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7-11-06 【关键词】 北洋海军; 闽籍将领; 群体; 派系; 军事素质; 【英文关键词】 Beiyang navy; fujian navy officer; group; clique; military qualities; 【中文摘要】 从某种角度看,晚清中国海军闽人群体可以称为在近代中国所形成的几个带有明显地缘性的军事集团之一。虽然这个集团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性较弱,不同于湘军、淮军等这样的政治与军事集团。但鉴于这个群体的出现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对其作整体考察和研究也具有特别意义。在晚清发展最为成熟和力量最为强大的北洋海军中,闽人占据了重要地位,其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海军将领群体。在晚清北洋海军的兴起、发展过程中,这个群体始终是与其联系在一起的;晚清北洋海军建设中处处有他们的身影,海军建设的兴衰成败也从一开始就与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问题上他们也成为倍受争议的群体;这个群体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出现是晚清洋务运动,特别是海军建设的重要成果;同时,他们的表现和作为也成为检验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群体的基本概况、形成过程、所作贡献以及历史局限性研究,除了从回顾这个群体的历史,展现其全貌的角度有其意义。同时,这种系统研究的视点也延伸向了另外一角,即晚清海军建设成败的经验。 ————————————————————————《近百年来李鸿章研究著作述评》【作者中文名】 章育良; 曹正文;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献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Hunan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李鸿章从1862年率淮军进入上海并担任江苏巡抚起到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后去世,在晚清政坛上沉浮近40年,尽管他去世已有100多年了,但盖棺尚未定论,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至今仍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毁之者斥之为“汉奸”,“刽子手”,“卖国贼”等。正如梁启超所说:“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1]由于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对他的研究所涉及的面也就比较广,本文仅就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的研究著作作一简要述评,以期有助于李鸿章研究的发展。一、中国大陆研究根据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中国大陆的研究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1901—1949)、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改革开放后至今(1979—)。(一)解放前(1901—1949年)这一阶段研究李鸿章的著作要首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再版)。这部传记是在李鸿章去世后不到两个月写成的,也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梁启超分别从军事、洋务和外交等方面对李鸿章进行了剖析和评价。在军事方... ————————————————————————《探析中日近代化结局殊异之因》【作者中文名】 姚晓玫;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安徽芜湖; 【文献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近代化;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国家干预经济; 【摘要】 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中日两国近代化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文化开始,到变革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都经历了较为近似的路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可从社会变革的力度、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几种解读》【作者中文名】 秦英君; 【作者英文名】 QIN Ying-jun(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CNU; Beijing 100037; China);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 【文献出处】 史学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近代; 西方科学文化; 文化解读; 特征; 【英文关键词】 modern era;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feature;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科学和技术向近代的科学和技术转变,是在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下完成的。这一过程亦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中,不同人物对接纳西方科学文化有或深或浅的解读,其中,“道器”与“体用”的文化认知模式是近代中国人解读西方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认识、处理中西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与逻辑》【作者中文名】 易杰雄;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北京; 【文献出处】 学术界, Academics in China,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蛮、夷、戎、狄”; “法、术、艺”; “西学”; “新学”; 新文化运动; 【摘要】 中国认识、处理中西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下述这样四个阶段:一是认为中华以外均不学无术的“蛮、夷、戎、狄”,他们无任何值得我们吸取的东西可言的阶段;接着是认为西方的坚船利炮乃“法、术、艺,不足以言学”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借法自强”、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工业,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的方法;第三阶段是认为西方文化也是一种学问—“西学”,不过它仍不能与中国文化相提并论,只是一种次要的学问,而且就是这些学问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这就是所谓的“西学中源论”。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运动是想改变社会制度,先是搞“戊戌变法”,想引进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然后想搞“民主共和制”;第四阶段是把西方文化称作“新学”,与此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旧学”,于是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必须改变其社会文化土壤,“全盘西化”。开始是全盘“法兰西化”,接着是“全盘俄罗斯化”。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后,这些国家都放弃了“俄罗斯文明”,重新回归“西方文明”,经过七八十年的重大曲折,对照苏、东易帜后又...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73-2359] 本刊收录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年版)主题分类:高校综合性学报: 高校综合性学报

  • 索引序列
  • 高分子通报编辑部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编辑部
  • 土壤通报编辑部
  • 扬子晚报编辑部
  • 南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