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长江商报总编辑姚海鹰

长江商报总编辑姚海鹰

发布时间:

长江商报总编辑姚海鹰

第一部分:采访前期准备 有关采访前的案头准备等都不谈。我主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谈3个小问题。 一、采访要讲程序,尽量预约,尊重采访对象的时间和工作安排 事实: “在座的诸位,包括应届毕业生,应该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记者“无冕之王”的光环已经风光不再。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奉记者为神明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即使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很少有人以能接受他们的采访为荣。 很多人对记者采访是不胜其扰的。 我们知道,这两年来已经出现过有学者向记者和媒体索要采访费的事情。虽然从新闻的公共传播价值上,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但我个人觉得也是有道理的,我想,索要采访费用者的最终用途也不一定就是想借此敛财,我的理解,就是不胜记者采访干扰之苦。 而且,我也深信,无论何时,即使西方所谓——新闻如此自由并把新闻的作用视为第三权利的国家,也不会颁布一条法律说:“公民有义务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 随着社会发展,公民自我意识的极大提升,现代社会公民特别是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企业界有身份的精英阶层,他们都非常重视私人空间和生活质量,不愿意被人随便打断干扰,即便你是一名大报,譬如说《人民日报》的记者。 因此,明白这些后,身为记者,你在做时间不是很紧的采访时,就要尽量提前预约,以备受访者有安排,这是一个成熟记者必须养成的好习惯,也是对受访者的尊重。 这种习惯可能在一些经济类大报或北京、上海等地媒体工作的记者要普遍一些。中部城市特别是都市报中的记者的这种观念要淡薄一些。 我们最忌讳的是,一个记者做任何采访都埋头往采访对象的办公室冲。往往会被挡驾。 怎样预约? 一般方法是电话联系,约定具体采访时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 现在最常见的方法是,与对方公司和专职负责宣传口的人员取得联系后,充分尊重他,并按照他的要求,把你写好的大致采访提纲,发传真或电子邮件过去,然后他再上报后回复你确定采访时间。 现在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和外资企业都这样操作,它们习惯每天工作的计划性和流程性,要求所有采访者都预约,不会因为你要采访而中断。如果你想什么时候采访了才约见受访者,往往会扑空,而且还给人非常不懂规矩的感觉。 强调:你发过去的采访提纲要有技巧。 这是基本常识! 你首先要明白对方要你发过去的采访提纲,他是要给高层或者总裁看,那就决定了你的问题不要太尖锐,如果尖锐到对方害怕见你,你就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发过去的东西只是宏观上泛泛而谈。 你要知道,各个部门的新闻把持人非常有经验,看似不真诚的采访提纲肯定通不过。你至少要具体说说你要采访的东西。但对真正的采访目的还是要尽力隐藏,不要太尖锐。而且,在采访提纲中,还要言明对方接受这次采访的好处。 记者的所有目的是先见到关键人物。 只有在见面后,你才能问你想要问的问题,你可以尖锐,可以非常锐利地提问,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拥有主动权了。即便受访者拒绝回答或者狼狈逃掉都是新闻都是态度。 此外,你的预约采访提纲要为自己留有余地 这个看似简单,但很多记者会忽略。 在发过去的采访提纲中,你还要加上一句:“如果您实在安排不出时间,请指派相关部门的人员接受采访也可。”这也是很有用的。因为,能采访到对方指定的人士,肯定比你无功而返要强百倍。 我还建议,你最好能开张介绍信,见面时配合证件出示,这样更显得正式一些。 二、怎样给采访对象打电话? 给采访对象打电话,要替对方着想,这不仅仅是话费问题。 不好现象: 我发现,很多记者,在电话采访时很会为自己节省,用办公室电话或者用IP电话,但在给采访对象通电话时就不那么注意了,特别长途电话采访时。 为什么你不想想,那个正配合你完成采访工作的专家学者、或者求助的弱势群体,也想节省话费,他们对每分钟的花费比你还要心疼。 记者这样做多导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你采访的对象,可能因为心疼话费,或认为你不通人之常情,只在匆匆之间给你有限的信息、敷衍了事,让你得不偿失。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做: 1,你在长途电话采访你的对象时,尽量不要打他的手机,打他办公室或者家里的座机电话。 2,如果你手头实在只有他的手机。你要做的就要在第一时间内,接通电话后询问对方:“您身边是否有座机电话?请告诉我打过来,让您花费不好意思。”然后你马上主动打过去。 也许,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的采访对象身边当时没有座机电话,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吝啬自己的手机费。 但我相信,作为记者,你的这个善意提醒,会让对方在一瞬间就能感受到你的善解人意,从而愿意配合你完成采访,尽量为你提供信息。 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交流时,就是这样简单,你是善意的,你尊重并理解采访对象,那么,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例子:张越作为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制片人,她对所有记者编导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联系任何当事人时,都要注意不花对方的话费,只要有可能,必须由电视台的记者打电话过去。 三、记者初见采访对象在仪表上要注意的问题。 同样,这还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因为涉及采访对象对媒体的直观信任度,和对你的信任,所以不可小视。 ——在穿着上 现象: 记者一般在外表穿着上,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休闲,这很好。但我的观点是不要太过,即便是休闲,还是要有一种经过修饰了点随便。 请注意我的表达:“经过修饰了的随便”。就是说,你要表现自己的文化气质和品位,毕竟,记者是文化人,大家对你自然有个外表形象的期待。 我认为,如果是遇到重要和正式场合的采访,你更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求你衣冠楚楚,但一定要整洁、大方、得体。 我认为有三点要注意: 一、不要在穿戴上太个性化。 这可能是我的个人偏见,我毕竟是70年代的人。我很反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戴着很粗大的项链和手链去见你的采访对象。 我还反对穿着奇装异服,和顶着很时尚另类的发型去见采访对象。 我认为,除非你是娱乐文化记者,你的工作就是见那些体现自己品位的人们。否则,你就没有太多修饰自己的空间。 因为,无论政府官员这些有身份的采访对象,还是普通百姓,可能更希望他所接触的记者——至少外表看起来显得沉稳、不张扬、值得信任。 二、女记者在见采访对象之前,可以化妆。 我建议所有女记者,在化妆之后见你的重要采访对象。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重要采访对象。 什么意思呢?就是尽管你天生丽质,也习惯了素面朝天。但你在见有身份的采访对象特别是商界人士时,还是要化点淡妆,这是一种“修养”的体现,表达了你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你会发现,化妆与不化装,对完成采访有很大区别。 三、要学会与被采访者正确地握手 “握手”这种方式最初来源于印第安人的土著部落,当两个长期相互攻击的部落为了表示友好,布阵谈判时,两个酋长相向走过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握手”,目的是为了证明双方没带武器。 现在握手更多是为礼节,但它传递的信息也很重要。 不知道诸位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各国政要高度统一的友好亮相方式,就是握手,而且还要握在一起后摇一摇,微笑着面对闪光灯。 我个人认为,发自内心的有力的握手,会让初次见面的受访者,感觉到你的诚意,在一瞬间缩短彼此的距离。 很多记者见到采访对象,往往只是点个头,很拘谨的样子,然后就木然地坐下,听天由命。这很没劲。 我的观点是,能握手的一定要握手,它可以让你的采访做的更漂亮一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你要会握手。在握手中,最忌讳冷冰冰的握手,就是说,你伸出去的手是柔软无力的,就向一条死鱼那样毫无生气。 正确的表达你热情和感召力的握手方法是,主动伸出你的手,坚定、果断、有力地和对方相握,不要马上松开,让对方能感到你的诚恳和热情。 举例:6月23日中午,我在21楼会议室读报纸准备参加下午的评报,此刻李旭东总编领着赵社长进来看我们的筹备办公环境。看到我后,李总礼节性的简单介绍说这是姚海鹰,我想赵社长根本就没听清楚我是谁,但他马上冲我一点头,向前跨出一步,就把手伸向了我,有力地一握,还摇了摇,就在那一刹那间,领导的亲和力和平易近人的风度,就表现无遗,让鄙人感动的全身暖和,如洗桑那一般。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要所有记者见面就要握手,只是强调,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和对方沟通感情的细节。 第三部分: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我要讲的第一点——记者不要太迁就自己的写稿习惯,尤其是对写稿地点的选择性不要太强。 我们知道,很多记者都有自己多年来喜欢和固守的写稿习惯,有的喜欢在深夜,这时才觉得文思泉涌,有的特别好静,有丝毫干扰都会敏感烦躁,觉得无法顺畅工作。还有人感觉自己在办公室不能出活,非要回到自成一统的家里才能顺利成稿,还有很多很多自己喜欢的写稿习惯,原本都无可厚非。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报的节奏比较快,必须要求你以最快的时间成稿,不仅成稿而且还要保证质量。作为一个记者,你也必须养成适应各种场合环境下写稿习惯。特别是从周报进入记者的记者,一定要尽快改变曾经养成的写稿习惯 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无论是在网吧、办公室还是在火车上、飞机上,或者采访途中,凡是能适应写字和敲击键盘的地方,你都要能清晰、准确地进行新闻写作。 很多记者会说,我就是那样的习惯,多年来一直这样,怎么办?没有怎么办,这不是什么迁就的问题,必须调整过来。 其实,这些习惯也是完全可以调整的。为了训练自己,你可以到喧闹的网吧里写稿,也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到麦当劳或者肯得基去写,你还可以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量内容。 举例:CCTV新闻调查记者柴静,训练自己随时出境随时保持状态的方法是,在化装间化装或者做头发时,她也照样说新闻说台词。目的是锻炼自己不受干扰的能力。 二、记者,特别是采写重大稿件和深度调查的记者,应做到向编辑提供被采访者联系方式,以供查询新闻来源的可靠性。(这也有规避新闻风险的作用) 这一点至关重要,我建议长江商报以后要形成一种制度,就是尽量让编辑和关键岗位的人士,知道记者的采访真实性。至少,编辑和管理部门人员面对重大稿件时能充分掌握它的真实性。 首先要说明一个前提,不是不信任记者的采访作风和个人品德素质,是处于从制度上来保证稿件安全性的需要。 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一个记者会因为很多原因,而在稿件中夸大或者杜撰新闻事实,更多是以“知情人士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等等来表达,我们承认肯定有这方面不能实名的情况,但很多时候,都是记者的杜撰或者一种比较油滑取巧的采访写作风气。作为报社,只能以制度的形式来加以规避和防范。 举例:在2005年上半年,经北京朋友的介绍,美国新闻周刊中文版的一位编辑希望我为它们的杂志写两个稿子,一个是作为中部教育大省城市武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风气非常盛,这对家庭和父母会产生哪些精神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立意在于一种静态的人文关怀,对这种家庭的微小改变做一个描述。还有一个题目是了解武汉专职擦皮鞋的外来务工者为何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庞大产业,上海没有明令禁止,为何却看不到,与武汉人本身有无关联。严格意义上说,这两个题目不涉及到批评和问题报道,操作起来也非常轻松,可以说没有任何障碍。 但是,当我辛苦采访成稿后,驻在北京的编辑却专门打电话给我说:“你应该在稿件后面附上你文章中所写的每个采访者的联系方式,编辑部要电话核实采访的真实性。”我最开始有些误解,是否对我这个临时合作者不信任? 这位编辑解释说,这是美国新闻周刊的惯例,无论是本刊的签约正式记者还是特约记者和临时合作者,他们在所有来稿中必须标明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以便编辑和报社核实。无论批评报道还是一般新闻,只要有采访对象出现并影响文章关键事实的都应该这样。 事后,我认识的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式,我门长江商报其实可以照办平移过来,这对端正报社整个采编作风是有极大好处的。 (重要观点)这里还讲一点我个人如何使用“不明消息来源者说法“的体会。 前面说到,由于担心记者采访不扎实,导致在写作中编造不具体的人士的问题。这里,我说另外一个技巧性的操作。 如果我在采访一个新闻事件中接触到了最核心的新闻当事人,可能是一个人,但最多不会超过两个人,通过对他们详细的采访我完整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所有材料。而且,我也能够判断,这些材料是最核心的不需要再进行采访。 但是,在接下来的新闻写作中,我会面临一个非常苦恼的问题,就是我的文章中,总是只出现我采访的这个人的名字,总是他在说在表达。如此的新闻稿件,给人在阅读上的感觉非常难受,尽管你的新闻事实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避免表达上的呆板,我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分解从这个核心人物口中获取的采访信息,主要的东西,在文章中的表达中让他说出来,其它一些东西,虽然也是他说的,也是从他这里获取的,但我在写作时用“据记者了解”、“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一位接近真相的人士告诉记者”、“该部门一位知情者透露”等等不具体人名的方式表达出来。 意思就说,我把从一个人身上拿到的大量信息,在文章中分解成几个人来加以表达。如此,给读者的感觉是比较丰富性的。或者说,很多信息我在直接的描述性的行文中就表达出来了。 我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处理做法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采访的绝对是核心人物,并且拿到了绝对完整的权威的信息。千万不可自己杜撰。你这样处理也完全是为了新闻表达的需要。 也许这种方式在新闻研究中也会存在争议,但我觉得应该是最好的。 三、你要学会在写作时,准确高效地使用录音笔记? 前面讲过,在采访中要重视录音笔。现在讲讲如何在写稿时正确整理和使用录音笔记。 当采访结束后,即便时间允许,你也不要过好几天才整理录音笔记,我的方法是,如果不是太累,就一定在当天整理出来,因为,这时你的思维是有连贯性的,你对采访过程和全境还记忆犹新,在听的过程中,你能“温故而知新”,能将你认为有用的点,清晰记录下来。 一般来说,整理录音记录的时间要占我整个写作时间的60%以上,当录音笔记整理完后,如果你采访成功的话,基本的文章构架就应该已经出来了。我的方法是,尽量用小标题,把录音中相同的内容按照我心中已经拟订的主题,有层次地归纳在一起,而且,这些小标题还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因为情绪或者劳累,马马虎虎地整理,你可以有选择地记录你想要的,但决不可以漏听,每句都要认真听一遍。 还有,如果是重大采访或者可能引发官司和纠纷的采访,记者一定要有保存录音记录的习惯。到时候是有用的。 四、自己的稿件如何才算过关,并交付编辑手中发表? 这点,不仅操作有关问题报道和揭露性报道时重要,做任何报道都很重要。“新闻报道无小事”,任何见诸报端公开发表的东西都有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何况,我们现在正在操作的《长江商报》是日报,日报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知道,一篇过关的适合发表的稿件有很多要求,我不一一举例,只讲自己体会比较深的两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方法之一: 从写作质量上来看。 一篇好的报道,特别是调查报道,就象中国对传统文章一样,非常讲究“形神兼备”,应该是有文气的,也就是说文脉是否“通畅”。我对“通畅”的理解是,整个文章的感觉是“协调”或者说是“舒服”,怎样做到这一点?谈我自己一点方法:我的方法就是多读。 你在写作中对自己的成型稿件要反复的读,如果你觉得是通顺的,不感到别扭。这时候,我就觉得是过关的,我就觉得可以交差了。更好点的时候,我的判断,是能让我有一种阅读的快乐。 方法之二: 从准确、安全上考虑。 当完成一篇稿件后,无论编辑如何催,无论版面如何急,我的方法是面对稿件让自己安静下来,我问自己,你自己觉得过自己这一关没有?特别是在“关键数据、消息源、观点、立论方面”。我反复问自己,你凭心而论,有没有太主观太势利的东西?你有没有连自己都觉得不清楚的,或者说不过关的事实,但你却把它写在文章中了?还有,你在写作中是否有应付编辑的内容? 如果在我问自己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没有问题,就“OK”了。这一瞬间必须非常真诚,你是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完全的对自己负责的对话。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还可以。你就会认为是过关了,你就会把这篇稿子交给编辑。但如果你觉得有问题,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你就要重新修改。 每个记者都要牢记:作为记者,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在主观上,把连自己都认为没有过关的稿件传给编辑。任何心存侥幸的稿件,都会给报社和自己带来祸端。 五、写好一篇报道有哪些可操作和注意的地方? 我谈谈对新闻写作的浅显理解。 首先,新闻写作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一个记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也是可以培养的。 就是说,你有写作天赋固然好,但如果你没有先天的禀赋,也不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重点)但我们要避免陷入一种误区,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包括很多从事新闻多年的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写作状态。譬如对南周写作风格的模仿、对著名记者报道的模仿等。当然,这些是成功的经验,的确值得吸取。但你自己一定要从表面的模仿和感觉到的写作方法,上升到对规律性的把握。就是说,你要从理论上把握。 我比较欣赏“平实”的写作风格,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目标,我也认为大家最好不要轻易放弃这种风格的学习。 一般在新闻写作中,有以下一些公共规律值得把握和注意: 1、你要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你要说明的对象。 优秀新闻的写作原则是:要展现,不要讲述。给读者看你说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述一副画面。 一个记者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将你见到的和感触到的事物清晰具体地传递给读者。 2、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有对话、细节、动作三个必须要素。 这三个要素的目的,就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场景的本来面目,进行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还原和描述。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非常善于此道,他曾经是非常优秀的记者,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小说,他都用这种平实的风格写作。 这三个元素的好处,是具有朴素强大的力量,能让读者自然跟着记者的思路,与叙述者保持一致。整个文章是鲜活的灵动的,更是打动人的。 实际上我的理解,上述三种要素,是对记者描述能力的锻炼,或者说是一种客观地描述场景能力的锻炼。 我要强调的是,描述能力是一个记者的写作基本功,是必须锻炼和拥有的。 很多人不明白,南方周末的那批老记者的文字为何那么棒!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中的大多数曾经都是文学青年,他们的文笔很不错!更多是体现在描述能力上面。 但是,很遗憾,很多记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的现象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记者在写稿件时,他们可能更多的是重视议论、抒情等,把这些主观或直接表达情感和观点的东西运用到极致,这些是新闻写作的大忌。很简单,因为记者跳出来说话了。 3、在写作中,记者要尽量写简单的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行为动词。 我的朋友邓飞(凤凰周刊记者),他谈写作体会时说,我常注意把动词用在简单短句中,其好处是——动感有力。 我觉得他的这种感悟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长江商报总编辑

武隆名人 李铭熙,武隆江口上街人,清光绪年间中进士,先后任户部尚书,浙江吏司主事,中宪大夫等职。 向仲怀:男,1937年出生,重庆武隆人。蚕学、蚕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先后主持国家及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家蚕基因库,主持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 王祯学 男 出生于1942年12月,重庆武隆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职。2000年9月从学校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和信息安全“产、学、研”平台建设工作。 在学术专长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事建模与辩识,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研究生,6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国家科委、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其中有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著作两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近年来重点从事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控制等问题的研究,已发表《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数学方法》、《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的数学方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率描述及基本特征》、《信息系统风险控制与耗费成本》等学术论文多篇。 洪孝达 男,1943年6月生,重庆市武隆县人。 重庆市武隆县平桥职业中学一 级教师。1994年涉足书坛。其作品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数十次入选,并获一、二、三等 (金、银、铜)奖及优秀奖40多次。作品及传略入编《中日书法作品汇观》、《国际现 代书法集》、《当代世界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国诗书画印精品集》、《20 世纪世界书法作品鉴赏》、《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科学中国人·中国 专家人才库》等50部典籍。作品曾多次赴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加 拿大、美国、巴西等地区和国家交流展出,被多家文博单位及艺术国体珍藏。曾应邀参加 《当代书法家谈章法》、《中国当代书家代表作临写举要》等书的编写工作。特邀入编《 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获“世纪末艺术成就奖”。系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 会学术委员、中国艺术家学部委员、中国逻函大艺术系兼职副教授等。获“慈善艺术家” 、“当代百名优秀书法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余乐平,身高2米15,体重135公斤,武隆体育第一人,篮球成就居功至伟,90年代国内赫赫有名的中锋,效力于浙江万马俱乐部,现退役做万马二队教练,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1999年5月,获99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王称号。 文化界方面的有 张鲁,男,52岁,汉族,生于重庆武隆,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大中文系,重庆电视台编导,一级编剧,重庆市优秀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3年与同仁发起创建重庆电视台青年摄制组,历任编剧、导演。至今已有作品百部集以上。1983至1986年,就获得了飞天奖一等奖和最佳编剧奖。1987年,35岁的张鲁正值事业上大展宏图之际,却因车祸导致身体高位截瘫。在经过数年的精神沉沦以后,张鲁又重新振作、面对现实,在事业上做出了一番更加突出的成绩。 1991年起,编导、编剧的电视剧先后获得飞天奖电视连续剧一等奖、首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一等奖、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首届中央电视台优秀电视节目展播一等奖、年度电视剧最佳编剧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 1994年至1996年,策划、导演了反映贫困山区儿童就学情况的53集长篇纪录片《跨世纪希望》,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他还在拍摄记录片的三年里,积极推进有关方面在老少边贫山区建立希望学校15所、希望书屋数十所,扶助上万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2002年以来,倡导重庆电视台实施“新世纪希望”电视行动,任大型纪录片《新世纪希望》总导演,推出了3部共50余集纪录片,其中2部获中国电视“彩虹”奖一等奖、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一等奖。同时,为西部贫困地区兴建音像电子馆和农科教示范点90余所,使数以十万计的农民受益。 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家,1999年获首届中国百家“五好家庭”称号,2002年荣获由中国残联、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中华文明奋进奖一等奖”,2004年荣获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获奖作品: ·《巴桑和她的弟妹们》获85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本人获“最佳编剧奖”; ·《希波克拉底誓言》蝉联第七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 ·编导的电视剧《高空跳板》、《昨天,昨天的故事》《黑豹突击队》,获“飞天奖”集体荣誉奖、提名荣誉; ·《无人知晓的世界纪录》获“飞天奖”三等奖; ·电视连续剧《悬崖百合》获“飞天奖”儿童连续剧二等奖; ·《南行记》获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熊猫”奖、“飞天奖”最佳连续剧奖、“首届中国电视剧展播最佳电视剧奖”,本人获“最佳编剧奖”。 张春林(又名金令),男,1970年生,重庆武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995年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997年进入传媒业,先后供职于《西南工商报》、《重庆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曾任《消费导报》社会新闻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四川日报》新闻专刊部副主任、热线工作室主编、社会新闻部副主任等职。已采编新闻稿件600多万字,新闻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长江商报》、《重庆商报》、《西南工商报》等媒体。 新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工商记协新闻奖作品一等奖、全国省级党报群工记协新闻奖作品一等奖、四川省新闻奖作品一等奖等全国和省级新闻奖10余次;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城市党报群工记协新闻奖论文特等奖、四川省新闻奖论文一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给本科生讲授《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网络新闻学》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新闻业务专题研究》等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重庆市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报业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等3部,主编学术专著《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1部,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已在《新闻记者》、《中国记者》、《当代传播》、《中国报业》、《新闻战线》、《西北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主要从事传播与发展研究、新媒体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等。 朱绪超 ,笔名汉唐明月,1968年出生于重庆武隆仙女镇人,汉族,大学本科。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和出版各类文学作品800余万字,曾出版长篇小说《暗流》、《迷茫》多部,现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20余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新闻从业近20年,做过两家综合类报纸的总编辑,早年曾在军队服役,曾供职多家报业集团。居成都,自由作家。 王少雄,男,汉族,1950年12月生,重庆武隆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四川省武隆县羊角公社知青;四川省涪陵中心航运管理站工人;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学习;成都地质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党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其间:月在中央团校青年理论班学习;1983-1984大连工学院高校德育师资班学习);四川省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其间:1996至1997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1996至1999年在中央党校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学习);成都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四川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中共十六大代表。 武隆历史悠久。 史前 1982年7月27日,在江口镇蔡家村盐店咀,发掘出一件用青砂石磨制成的石斧(长,宽9cm,呈椭圆条形,上端有一处带凹斜形的地方,便于大拇指使力),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石斧,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证明早在5000年前,武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已有人类活动。 古代 春秋时武隆为巴国地,战国时属楚国黔中地,秦时属秦黔中郡,汉代属巴郡管辖。蜀汉时期,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在今县境鸭江地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今彭水)。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涪陵县置武龙县,治地在土坎乡,隶属涪州。明洪武十三年,改武龙县为武隆县仍隶涪州。清康熙七年(公元1913年)并入涪州,设武隆巡检司,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改武隆巡检司为分州。 近代 民国2年(1913年)2月,涪州改为涪陵县,武隆分州称武隆分县。民国31年(公元1942年)7月1日由涪陵分出第五区,建立武隆设制局,隶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34年(公元1945年)1月,武隆设制局升格为县,隶属未变。 现代 1949年12月5日武隆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巷口镇,隶属川东涪陵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4年涪陵设市,武隆县为涪陵市下的一个县 1997年1月,涪陵市由重庆市代管,涪陵市成为重庆市下属的一个县,由重庆市涪陵市代管。 1997年重庆直辖后,武隆县由重庆市直管。

1981年1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叫边塘的小山村中一个名叫“龙背岭”的村落,父母均是农民。1990 年,父亲去世,家境陷入极度贫寒。1997年,在萍乡一份名叫《红杏》(内部刊号,每期发行量约4万份)的报纸上发表处女作,当年共在该报发表习作10余篇。1998年,获得江西省中学生写作比赛第一名;同年,陆续在《萍乡日报》和湖北、江苏等地的刊物发表散文数篇。1999年—2000年,陆续在各地刊物发表散文十余篇;在学校内发起成立临泉文学社,编辑油印刊物《临泉》。2000年,9月他考入大学,有了系统阅读的机会。进入学校后成为校园文学报《苔花》的主编,担任学校校报编辑和学生记者团团长,在这个岗位上写了大量平庸的新闻稿;同年加入萍乡市作家协会。2001年,在大学内发起成立飞廉文学社,主编社刊《飞廉》;同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2002年,年底开始学习写诗歌;同年获得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一等奖。2000年—2003年间,陆续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诗歌若干。2004年,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萍乡市政协工作。诗歌《称呼》发表于《创作评谭》2004年第3期;诗歌《春天》发表于《散文诗》2004年6月;诗歌《怀念一把老蒲扇》发表于《创作评谭》;诗歌《火车经过家乡》、《中心公园的流动养蜂场》、《傍晚,走进一只蚂蚁的眼睛》发表于《诗刊》2004年11月上半月刊;诗歌《幸福生活》发表于《阳关》。本年度共发表诗歌50余篇次,另有散文约10篇发表于省、市报刊。2005年,诗歌《四月,石头开花》、《关于乡下的家》发表于《阳关》4期;诗歌《红薯》发表于《诗潮》2005年3-4月号;诗歌《丰收》、《老玉米》、《忠诚》发表于《延河》4期;诗歌《卑微的生活》(组诗四首)发表于《岁月》6期;诗歌《石头开花的季节》、《春日,早上6点30分》、《面壁》发表于《农村青年》7期;诗歌《称呼》发表于《都市文学》3月;散文诗《无序的组合》发表于《中国散文诗》2期。诗歌《漆宇勤的诗歌》(三首)入选《诗屋2005年选》(珠海出版社);诗歌《漆宇勤诗二首》入选《诗地理2005年选》;诗歌《漆宇勤的诗》(二首)入选《诗观察2005年选》。本年度共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歌80余篇次、散文约20篇次,另发有深度社会新闻百余篇、常规新闻报道200篇次。2006年,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燕赵诗刊》2006年第三、四合期(中国新诗巡展专号);诗歌《向往西部》发表在《星星》诗刊2006年第8期;诗歌《拾穗的人》、《对话》发表于《延河》2006年第2期;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创作评谭》2006年第1期;诗歌《面朝田野》(组诗5首)发表于《岁月》杂志2006年第5期;诗歌《桃花,最初的怒放》收入《中国网络诗歌精选》(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诗歌《一些树木生长在广场》入选《2006中国最佳网络诗歌》;漆宇勤的诗三首入选《诗屋2006年度诗选》(珠海出版社出版);散文《金黄》发表于《创作评谭》2006年9月号。本年度共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诗歌100余篇次、散文10余篇次;本年度开始尝试感悟短文和时评的创作,有10余篇感悟短文和时评发表于《中国民航报》、《重庆日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另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7年,诗歌《与现实很近的草原》、《平遥:时间只是一个概念》入选《诗观察2007年年选》(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诗歌《一语成谶》入选《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文化出版社);诗歌《让荒野更荒》等三首发表于《合肥晚报》2007年2月8日;诗歌《流动》(外二首)发表于《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第4期;诗歌《月色芬芳》(外一首)发表于《青岛文学》2007年7月;散文诗《午后,和一本书对视》发表于《散文诗》2007年第8期;组诗五首发表于《诗选刊》2007年第10期;散文《剃头匠》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7年11月;诗歌《回到龙背岭》(组诗四首)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7年11月。本年度共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00余篇次、散文20余篇次。有哲理感悟短文和爱情感悟短文60余篇次在《意林》、《经济晚报》、《扬子晚报》、《特别关注》、《思维与智慧》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转载;另有新闻报道近300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8年,诗歌《灌浆》发表于《绿风》2008年第四期;诗歌《秋风》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2008年第5期;诗歌《乡居:回到宁静》(组诗五首)发表于《江西日报》2008年8月29日;诗歌《呓语或一次逃离》(组诗四首)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8年第11期;诗歌《给童素心》等四首入选《默然爱你》一书(济南出版社);诗歌《萍水相逢》(组诗十三首)发表于大型诗丛《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第13卷;诗歌《重新点亮的灯:6452盏》入选《同饮一江水》(文汇出版社出版)、《撼动的情与魂》(江西教育出版社)、《五月的祈祷》(南海出版公司)等书;《漆宇勤的诗二首》发表于《北方作家》2008年第四期。本年度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50余篇次、散文20余篇次。有哲理感悟和爱情感悟短文80篇次在《意林》、《新民晚报》、《辽宁青年》、《读者》、《视野》、《报刊文摘》、《青年文摘》等刊物发表和转载;另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09年,散文《梦在江南一柄伞》发表于《岁月》2009年第2期并配发简历、照片重点推出;散文《曾经一灯如豆》发表于《半岛晨报》、《北京晨报》、《江西日报》、《宁夏日报》等报刊并获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国庆征文一等奖;散文《粉笔记忆》获“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大型征文活动一等奖;诗歌《莼鲈之思》(外二首)发表于《江西日报》2009年3月20日;诗歌《漆宇勤的诗五首》发表于《青春潮》(原《福建青年》)2009年第7期;诗歌《一茎花藤攀上窗台》发表于《乾坤诗刊》(台湾)第51期秋季号;诗歌《老木匠半眯起眼睛》、《正午的太阳泛着白》发表于《文学与人生》2009年第8期;诗歌《这一刻我突然想起》、《昼伏夜出的人》发表于《诗歌月刊》2009年第7期;诗歌《月亮出来了》、《苏醒》、《老木匠半眯起眼睛》、《当竹排在绿色中游动》入选《80后诗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诗歌《乡居:回到宁静》(组诗)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刊社选编《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诗歌《怀念》获得光明日报、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本年度有诗歌近200首(次)发表在《西江月》《威海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珠江商报》等近百家报刊;有哲理感悟和爱情感悟短文60余篇次在《辽宁青年》、《读者》、《才智》、《青年文摘》、美国《侨报》等数十家刊物发表和转载;有时评作品50余篇次发表于《海峡导报》、《重庆晚报》、《长江商报》等数十家报刊;有散文30余篇次发表于《桂林晚报》、《当代散文》、《光华时报》等数十家报刊;有新闻报道200余篇次发表于省、市报刊。2010年,诗歌《越走越远》(组诗8首)发表于《诗刊》2010年4月下半月刊“特别推荐”栏目,配发照片和简历重点推出;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诗词月刊》2010年第2期;诗歌《一根稻草在风中瑟瑟旋转》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0年第7期;诗歌《屈楚诗二首》(《后悔》、《一动不动》)发表于《北方作家》2010年第3期(总第181期);诗歌《我养了一片云》发表于《常德晚报》2010年1月5日并被《格言》2010年8月下半月、《可乐》2010年9月转载;诗歌《漆宇勤的诗》发表于《厦门文学》2010年第一期;诗歌《烟火爱情》发表于《北京文学》2010年第3期;诗歌《安于生活》(组诗,包括《属于我的葡萄》《停顿》《回归》《老得真快啊》《和继父的一次谈话》)发表于《青海湖·太阳河》2010年第3期(总第137期);诗歌《从季节的豁口路过》(组诗,包括《桃花即将盛开》、《补》、《湿》等)发表于《澳门月刊·华文百花》2010年第一期;诗歌《乡居》被《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7月下半月刊)转载;诗歌《工地上的男人抱起一只小狗》发表于《台湾诗学》2010年3月;散文《偷青》发表于《江西日报》2010年2月26日;散文《被用旧的花》发表于《草地》2010年第1期(总第168期);本年度另有大量散文、诗歌、感悟短文和时评等作品发表于《特别关注》、《知识窗》、《民主与法制时报》、《家庭主妇报》、《常州晚报》、《山东青年》、《知音女刊》、《知音美文》等各地报刊;有二十余篇感悟短文与散文被选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地出版的多中选集中。

长江日报集团总编辑

赵振宇()辽宁省人,满族。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兼任武汉作协杂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社会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高级研究员。

《长江日报》于1949年5月23日创刊,报头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由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办。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成立后,为华中局(中南局)机关报兼武汉市委和湖北省委的机关报。 创刊初期,《长江日报》每天出对开一大张(4版),后来曾经增为一,张半(6版)。《长江日报》报名为毛泽东书写。创刊时,廖井丹任社长,陈楚为副社长兼总编辑。不久,廖井丹离任,熊复任社长。1952年初熊复调离报社后。由陈楚负责。中文名称长江日报语言汉语主办单位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创刊时间1949年5月23日出版周期日报历史沿革 听语音1952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报,作为中南局机关报的《长江日报》于1952年12月31日终刊,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接用《长江日报》报名,于1953年元旦继续出版。中南《长江日报》一部分人员参加了武汉《长江日报》的工作。这时的《长江日报》主要担负武汉市委机关报的任务;同时,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行政委员会有关政策法令及重要指示,仍通过《长江日报》发布,直至1954年大区撤销为止。武汉《长江日报》的前身是《新武汉报》。《新武汉报》是在民营《大刚报》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和建设成为党报的。武汉解放后,武汉市军管会批准《大刚报》继续出版,并派张若达任总编辑,通过这张报纸发布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和重要指示。1950年9月,《大刚报》实行公私合营,陆天虹任公方代表。1951年底。《大刚报》停刊。1952年元旦。《新武汉报》创刊,正式成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从1953年元月起,又接用《长江日报》报名继续出版。1960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长江日报》与《湖北日报》合并,《长江日报》于1961年1月6日停刊,部分人员调湖北日报社,其余人员于1961年5月1日出版《武汉晚报》,为武汉市委机关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武汉晚报》于1966年底停刊。1967年1月21日,又以《长江日报》报名复刊。先后担任过武汉长江日报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的有黎智、陆天虹、萧松年、郭治澄、雷行、曾卓、吕梁、黎少岑、黄嘉、孙德华、杨振兴、王保畲、白索、翟玉勋、杨秉林、杨坤潮、张学知、堪根本、陈修诚、熊伟等。《长江日报》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形势,本着“立足武汉、服务全省、贯通长江、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对外开放”的编辑方针,报道国内外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新闻,介绍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经验,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具有一定特色;其各具特色的副刊、专刊,适应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1982年7月,长江日报社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合办《经济信息报》,后人民银行总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经委也参加合办。1981年5月创办《长江日报郊县版》,同年9月恢复出版《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社还办有内部刊物《内部参考》、《长江日报通讯》、《来信摘编》、《评报》、《武汉新闻史料》、《学习与参考》和《长江报人》等。1984年,《长江日报》经批准向港澳和国外发行。中南《长江日报》日发行量创刊时为3万份,终刊时为9万份。武汉《长江日报》1985年日发行量为23万份。《长江日报》是中国中部发行量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对开大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日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关报的性质、地位、功能、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办报理念,办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名版、名栏、名篇层出不穷。精心营造的《健康百事》、《读者之声》、《黄鹤楼》、《边鼓录》、《疑点探访》、《九州方圆》、《热线追踪》、《前程招聘》等蔚为大观,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显示机关报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全省,辐射华中,影响武汉,湖北及至华中地区舆论走向。这是武汉市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报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团。从1980年评选全国好新闻以来,《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28件,在全国城市报纸中位居前列,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武汉地区开展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眼中《长江日报》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张新闻和信息较全的报纸和一张具有权威性的报纸,传阅率达人。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合办《大武汉新闻》。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厦门、宜昌、等地分别设有记者站。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中,《长江日报》发行量、广告额皆位列前五位,彩色报纸印刷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江日报》于1949年5月23日创刊,报头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由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办。

江海学刊总编辑

要看你是做什么的,南京日报社也是有下属单位的,如果你是报社在编人员的话,待遇还是不错的,有编制,然后派到报社的下属公司干活你不但可以拿到报社给的工资,还能那到下属单位的公司。但是如果你是在报社发行公司(一般是没有编制的),待遇就不是很好了(整个报纸行业的发行公司都不怎么好)。

坐40路到瑞金路下往回走200米即可. 楼主给分吧

共有10条结果符合查询条件! 线路1: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34(中山码头-瑞金路),抵达瑞金路. 约公里 线路2: 从水佐岗出发,乘坐47(双桥门-宁工新寓),在通济门换乘142(百水芊城-环北市场),抵达解放南路. 约公里 线路3: 从水佐岗出发,乘坐67(南堡公园-江苏路),在山西路换乘52(山西路-银城东苑),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4: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31(中山码头-健康路),在四牌楼换乘52(山西路-银城东苑),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5: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16(南京西站-雨花台),在珠江路换乘25(石林家俱广场-北固山),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6: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13(南京火车站-南湖),在山西路换乘52(山西路-银城东苑),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7: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100(挹江门-安德门),在珠江路换乘25(石林家俱广场-北固山),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8: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151(鼓楼-长途客运北站),在鼓楼换乘52(山西路-银城东苑),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9: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42(银城花园-水关桥),在山西路换乘52(山西路-银城东苑),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线路10: 从南京饭店出发,乘坐78(湖西街-水关桥),在山西路换乘52(山西路-银城东苑),抵达南京日报社. 约公里

卜宇:南京日报社总编辑,法学博士。在报社工作十年后调入机关,先后在南京市委办公厅、区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任职。2007年初,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调任南京日报社总编辑。曾获中国报刊品牌建设成就奖、全国报刊广告年度人物。撰写过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南京大学学报》、《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全国核心期刊,曾获各种奖励,多篇论文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报》等转摘和收集。2009年底完成个人专著《区域性主流媒体策略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国内多位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起点(三岔河) 1 步行560米, 到达瓜娄路·朱庄站。 2 乘坐454路 , 经过6站, 在冶山加油站下车。 3 步行10米, 到达冶山路·大井路站。 4 乘坐628路 , 经过23站, 在青龙农贸市场站下车。 5 步行440米, 到达八百桥站。 6 乘坐地铁s8号线 , 经过14站, 在泰冯路站下车。 7 步行210米, 换乘地铁3号线。 8 乘坐地铁3号线 , 经过12站, 在夫子庙站下车。 9 步行120米, 到达建康路·夫子庙站。 10 乘坐40路 , 经过2站, 在龙蟠中路·瑞金路站下车。 11 步行250米, 到达南京日报社站。 终点(南京日报社)

男的待遇低,女的待遇高,长不丑待遇低,长得漂亮待遇高,长得漂亮的女的还会来事那种,待遇最高。

楼上错了,那是老报社,现在不在那了,还是坐南广到大光路下车往前走吧,在龙蟠中路上,金润发对面,很远就可以看到了

地铁至新街口下后步行至管家桥新华大厦

一年40000没问题[工资+福利].不要看一个月多少钱.

8000左右

代表性著作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中国历代家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译著类20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5)代表性论文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 天津社会科学 制度创新、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 江海学刊 关系网络对乡村纠纷过程的影响——基于CGSS的法社会学研究 学海 发展与滞后的并存:中国农村建设60年——一种农村社会学的视角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乡村居民的阶级意识和阶层认同:结构抑或建构—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中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六十年的变迁:回眸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水权水市场制度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南京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中的文化矛盾 北京大学学报 建构论与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 学海 “门当户对”的婚姻会更稳吗?——匹配结构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人口研究 转型社会的农村各阶层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学习与实践 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 湖南社会科学 户口一元化改革:问题与对策——对四省市试点改革经验的调查 江海学刊 城乡体制改革:下一个改革目标——体制改革30年经验总结 甘肃社会科学 转型社会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教学与研究 “小皇帝”会提高婚姻稳定性吗——中国城市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学海 流动的村庄:乡土社会的双二元格局与不确定性——皖东T村的社会形态中国农大学学报 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分析人大学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 北京大学学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 江淮论坛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 天津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困境——安徽凤阳县的经验考察 江海学刊 法律性的社会学建构——评尤伊克和西尔贝《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社会学研究 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需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均衡点分析 江海学刊 同化抑或认同的多元化?——韩国华侨的经验验证 湖南社会科学 影响农民守法行为的因素分析——对两种范式的实证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 江海学刊 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 学海 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 江海学刊 2004-1 《进城做工人员的法律偶遇》,《郑州大学学报》2004-1《精神文明导刊》转载。《正义: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户籍制度》,《湖南社会科学》04-1。《户籍立法:权力的遏制与权利的保护》,《江苏社会科学》04-2。《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与郑杭生合作,第二作者),《安庆师范学院学报》04-2。《转型社会的财产观念》,《财产》04-5《初级社会群体的裂变与社会安全》,《走向更安全的社会: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生育兴趣:农民生育心态的再认识—皖东T村的社会人类学考察》,《人口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先富与共同富裕:对转型期贫富分化问题的反思》,《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社会学》、《农民负担问题的再认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4、《制度供给不足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5、《户籍隔离与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基于一个城郊镇的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人大复印《社会学》、《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学海》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人口学与计划生育》、《理论社会学的意义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社会学》、《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人大复印《人口与计划生育》02-39、《政治腐败的社会“并发症”效应》,《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期10、《社会学要走出经验主义的困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3月26日11、《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新华文摘》,人大复印《社会学》02-3,与郑杭生教授合作第二作者12、《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农民与乡村社会》,《浙江学刊》2002年第5期13、《人口问题》,郑杭生教授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4、《跨越学科边界,促进理论创新》,《光明日报》学术版02-7-915、《论农民对法制系统的支持程度》,《学海》02-5,人大复印《社会学》03-116、《粘附与剥离:基层户籍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人口研究》00-317、《历史中的户籍制度》,《21世纪》00-918、《生育分析的社会人类学框架》,《人口学刊》1999-619、《一条路线,两种理论:韦伯和舒兹社会学理论之比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120、《现代社会学教程》“社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1. 《法律社会学的前沿问题》,《学习时报》174期2003年。22、《基于水资源管理的水利扶贫》,《中国水利》03-4,《社会学》03-11转课题研究: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社会分层与流动,郑杭生教授主持“九五”社科重大课题,撰写两章(5万字)2、永定河何以断流?-华北水资源保护政策的社会学考察,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1年资助项目3、Premoting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福特基金资助项目第1期、第2期,课题主要成员,调查设计、组织和实施者4、北京特色: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2001年资助项目(已结题)5、制度供给与乡村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安徽省教育厅2000年资助项目6、城市农民工的生活史,林克雷教授主持的基地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7、中国水行业发展项目,水利部中英合作项目,2001-2004年中方社会学专家8、转型期户籍政策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资助项目(已结题)9、定性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0410、韩国的中国移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韩国高等教育财团2004-2005年高级研究项目。11、全国综合性调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11项目(参与者)12、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国家发改委2004年研究课题。

江西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

历史上是有莫循这个人的,是一位爱国人士,下面是莫循的一些简介:莫循,男,原名张昭训,山东夏津县人。北京大学肄业。读书期间,追求进步思想,投身革命活动。终生从事党的新闻和宣传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江西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1914年10月生于夏津县城东苏留庄镇前籽粒屯村。1928年考入夏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济南学生赴南京请愿,卧轨抗议韩复榘政府的阻挠,终于到达南京。1935年12月,在“一二九”运动中,参加了济南学生声援平津学生的爱国运动。1936同年冬,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民先北京大学执委会执行委员,带领学生不屈不挠同敌人作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平津流亡学生到济南、徐州、南京、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被民先总部派往聊城开展抗日活动,在齐燕铭主编的《抗战日报》任国际版编辑兼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教员。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聊城沦陷。带领几十名印刷工人搬运印刷器械,转移到莘县、堂邑、冠县一带坚持对敌斗争。不久,党组织派去冀南区,任党刊《燎原》编辑、冀南文化界救国会执行委员。1939年6月,参与创办《冀南日报》,任总编辑,后任社长兼总编辑、冀南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冀鲁豫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在艰苦的条件下,利用报纸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到人民群众,唤起民众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大量报道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敌后抗战的事迹,为冀鲁豫边区的抗战胜利、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48年秋,奉命南下到武汉,创办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任副总编辑,为中原地区的解放斗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49年5月,创办《江西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其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进行不屈的斗争。1972年恢复工作,先后任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文教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79年1月19日,病逝于南昌,终年65岁。

如果是应试需要的话看一下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人大版的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另外南方周末、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也是经典。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话还是研究一下感兴趣的媒体,尤其是你将要涉及的那个口子的常用报道模式。不知道你是哪种工作性质,每个口子的稿子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其实熟练了之后就是套。

1986年07月至1990年07月,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07月至1991年10月,江西日报社新闻研究室工作;1991年10月至1998年07月,江西日报社文艺处记者;1993年07月至1994年07月,挂职任江西省遂川县高坪镇镇长助理;1998年07月至2000年01月,江西日报社广告部经理;2000年02月至2002年04月,江南都市报编委;2002年04月至2004年12月,江南都市报副总编辑;2005年01月至2005年12月,江西日报社广告管理中心主任;2006年01月至2011年08月,大江网(现中国江西网)总编辑;2010年10月,江西省委党校学习;2011年08月至2012年05月,江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委委员、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2012年04月至2013年06月,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纪、副台长;2013年03月至2014年02月,挂职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2013年07月至2015年08月,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2015年08月,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有名气的没有,不排除民间有人用过。

  • 索引序列
  • 长江商报总编辑姚海鹰
  • 长江商报总编辑
  • 长江日报集团总编辑
  • 江海学刊总编辑
  • 江西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