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作本身离不开艺术家的现实生活感受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艺术创作与生活积累
摘 要:我们的创作无论是素材的来源还是技法的表现以及画面的意境都离不开平时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与领悟。生活中充满了艺术,艺术创作又恰如其分地表现生活。它们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既对比又统一。艺术作品的表现需要对技法的熟练掌握,但更需要作者长期的自我修养。专业与 文化 底蕴的积累和品性的修炼都会在作品里有所体现,恰好应对“画如其人”一说。本文通过对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生活的感悟与自我修养在艺术创作中重要性的体现,发现加强理论与技巧的学习以及品性修养的提升的现实意义,以提升自我的艺术文化修养。
关键词:感悟生活;感染力;独创性
记得曾在《可染论画》一书中,打开扉页就被李先生的一句话所打动。他说:“艺术要向天、向地。天,是理论观点;地,是自己的实践。”①这句话看似浅显易懂又富含哲理,就像是李先生本人,有着最平易近人的外表又有着最是深沉厚重的灵魂。
哲学中常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艺术创作上都有很大帮助。李老一句话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艺术创作中理论与实践这二者不可或缺的关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该是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值得思考并注意的问题。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日常积累的多,思路才能渐渐打开,才能成竹在胸。有了理论知识做铺垫,动手表现时才能信手拈来。在行进过程遇到困扰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理论知识帮自己解决,可以翻书查阅,可以向大师、前辈们学习。在我看来,在创作中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是分不开的。遇到瓶颈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画笔,停下来好好思考或试着从书本中找解决的办法;又或是思路阻塞时,随意勾勾画画,让自己放松,让大脑放空。
细细品味,李先生的这句话又有着更深一层的意味。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理论就是在实践积累出的 经验 中不断加工润色完成的,并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投身实践。理论与实践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如此地循环往复下去。这样说来,又回到本质问题――一切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生活也是艺术最好的来源。我们正是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力量与存在,逐步积累出表达美的 方法 ,才慢慢成长为我们的艺术。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生活给了我们创作艺术、享受艺术的机会,让我们尊重生活这位真正的艺术大师!
反之,离开了生活,一切会变得空洞乏味,更何谈感染力。很多大师、前辈们的优秀作品都是反映生活,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与写照。他们眼里的世界是如此的特别,处处充满着美丽与惊奇。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有许多优秀的传世之作。他最具代表的一幅作品《思想者》(图1)。雕塑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男子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低头沉思的形象。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挤压脸颊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
他全身的肌肉紧绷,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仿佛他陷入了无限的巨大的痛苦中。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从作品中痛苦挣扎的情感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对但丁的《神曲》②的独到感受,没有对但丁的感同身受,没有对生活的细心体验与感悟,罗丹能将《思想者》表现得如此感情强烈、淋漓尽致吗?可见,艺术离不开生活。正如罗丹所说:“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发现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到它内在的‘真’。这‘真’,也即是‘美’。虔敬的研究罢,你一定会找到‘美’,因为你遇见了‘真’。”③
还有旅美画家李自健,他创作的许多母爱题材的作品同样是从生活中汲取的素材。他的《母女系列》其中一幅《孕》(图2)中描绘的其妻,恬静温柔。美丽的少妇低头凝视,似乎在屏息聆听腹中胎儿的动静,若有所思的眉宇间荡漾着母性的慈爱,让观者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都凝聚到了这位年轻母亲的身上。系列中的其他作品同样令人称赞,每一幅都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与爱意,每一幅都是一个美丽温馨的 故事 。画家纯熟的技法加上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观者,这就是美的力量,就是幸福生活的剪影带给观众的震撼,这才具有真正的感染力。
任何美好的艺术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大师、前辈们创作的传世名作无不是反映生活的。如何能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感染力,熟练的技法必不可少,但更需要画家为画作倾注的心力。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观者是能感受到的。拉斐尔为创作《基督容变》时(图3),他已身患重病,却一直在坚持绘制画作。虽未能完成,但出自其手的部分仍光辉照人,气势磅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风格。我想,正是因为有作者付出的艰辛,他所呈现的作品才更具魅力,更能打动人。
作为美术 教育 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不论是充实自我还是为了今后教书育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见多识广,胸有成竹,我们的作品才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样,个人的修养不断提升,作品中自我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只有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定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结语:
也许在创作之初,我们总是急于求成,想画出自己的东西,急于表达自我。“绘画的工作就是抓住它不放,将它定格,然后去确定它,加强它、深化它。一句话:艺术就是将瞬间化为永恒。”⑦在创作中才发现不能单单只是为了追求个性、风格。我们在求艺的道路上摸索,前辈们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宝库。我们更应开阔自己的思维,放宽自己的眼界。我想,这才是时下我们应该去学习的。有时结果并不那么重要,因为我们在过程中体验到情感,体验到快乐,这就够了。年轻的我们不必太执着结果,享受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
①选自李可染著,孙美兰导读《可染论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②Commedia, Divine Comedy,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Dante Alighieri,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长诗。
③选自[法]罗丹述,葛赛尔.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傅敏,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④出自于《地狱之门》,奥古斯特・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
⑤⑥⑦选自冯骥才著,《艺术丛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李可染.可染论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2][法]罗丹述,葛赛尔.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傅敏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冯骥才.艺术丛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试谈艺术与生活
[摘要]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文学家争论的焦点,王尔德作为西方唯美主义代表人物,其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与生活是相脱离的,而郁达夫作为中国颇具代表性的唯美主义作家,在对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却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与生活是相通的。本文就从两人对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入手探究二者的唯美主义艺术观。
[关键词]唯美主义;王尔德;郁达夫;艺术与生活
佩特曾言,
“人生的目的不在行动(action),而在于思考(contemplation)―是无为(being),而非作为(doing)。”佩特对待人生这一观点其实是其唯美主义艺术观的宣言,在这里他认为人生是思考的人生,无为的人生,人生不具有功力性,同样艺术也是一样,艺术是思考的艺术,虽然唯美主义者常被认为是非功利的,有时也是无需思考人生的,然而真正的唯美主义是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了一体,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也成为了每位唯美主义者都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众多理论大家争论的焦点,首先这一观点就引起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王尔德的狂热追捧,只有弄清了艺术与人生的真正关系才能更好的在唯美主义的乌托邦里进行艺术的创作。
王尔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也始终践行着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因此王尔德可以说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而郁达夫作为唯美主义的接受者,其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尤其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郁达夫作为五四文学的倡导者,最早接受了唯美主义,深受唯美的洗礼,但是由于二人生活背景,文化氛围,以及个人性情的不同,使得郁达夫在对待唯美主义尤其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是不同的。
一、“生活模仿艺术”与“艺术来源生活”
王尔德把《道连・格雷的画像》当做自己生活的缩影,道连・格雷因为对同性恋和美的追求遭到了惩罚,而王尔德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位同性恋者,作为脱离于社会和主流文化的一位唯美主义者,我们不得不说王尔德后期的生活是悲惨的,其在后期生活经历了入狱,被社会排斥等遭遇,生活陷入低谷,因此当他把其所有热情融进艺术当中时,他并没有预见自己将来也会像其作品中的道连・格雷一样,这真的验证了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是对他这一理论的一种感悟,抒写艺术的同时,生活是按着艺术的轨迹发展的。
王尔德“唯美”的服饰,同性恋生活这些都是王尔德迥异于现实生活,脱离现实生活的表现,至少是将作品中的艺术生活照搬到现实生活中去了,完全不顾及现实世界人们的审美极限。当我们看到脱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王尔德,我们不免怀疑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哪里,而对于王尔德艺术创作的来源,“据理查德・埃尔曼说,当比尔博姆批评王尔德窃取(stem)了福楼拜的思想时,王尔德回答说:‘不错,我是剽窃(plasia-rise)’。这是有鉴赏力的人之荣幸。我读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时就从未在书末签上我的名字。Quevoulez-VOUS(别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数百部最好的书都带有我的签名。”在这里得到了一个答案,王尔德在艺术作品的来源上都杜绝了与生活的关系,似乎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与生活相脱离的极端的唯美主义者,然而即便是这样在王尔德众多作品中,更重要的他向我们呈现的王尔德在艺术创作上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唯美的境界。
郁达夫虽然也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但是郁达夫更多的是感叹人生苦闷,表面上看来郁达夫生活中大有“人生苦短,早日行乐”之嫌,其实他本人更想传达给人们的是对现实人生的苦叹和悲悯。处于五四时期的郁达夫,更多的是苦于表达内心的苦闷,求助于唯美颓废派的艺术形式作为表现艺术的手段,唯美主义在郁达夫这里只是一种更有利于表现人生和生活的艺术形式,然而,一般人会认为这样的唯美主义创作是不纯正的,然而中国文学大家在接受唯美主义过程中,大都是“不专注”的,一方面艺术要表现生活,反映现实,另一方面又要脱离生活,看似矛盾的,似乎又回到了西方唯美主义艺术创作上来了,对于这一点,黑格尔早在《美学》一书中作了解释:“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
所以说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王尔德与郁达夫可以说是对立的,也可以是说是矛盾的,生活与艺术始终是难舍难分的,在看似复杂的艺术创作中,郁达夫更加倾向于让艺术表现并且再现生活,同时将反映人性虚伪的一面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这就如同中国传统道德观将性本能看作是不道德的,是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底线的,所以郁达夫在其创作的《沉沦》,《银灰色的死》,《夜茫茫》以及《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品中将主人公这些欲望表现出来时,在对这些心理扭曲的主人公进行抨击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他们虽然都有病态的心理和人性的拙劣,但是他们在也都是对未来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年轻知识份子,但是就是在那个社会里,那个环境下,他们面对现实的社会所表现出的又是那么病态和扭曲。郁达夫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小知识份子情感上的抑郁,生活的苦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所表现出的苦闷气氛,郁达夫在这里确实是注意到了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尤其是将现实社会里道德观念的束缚置于文本中去。
郁达夫通过创作出《沉沦》中一个忧郁症患者的主人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是一种生活对于艺术的影响的艺术观。“他”虽然认为性本能的发生是一件合乎自然的事情,但“他”还是把为了满足正常欲望而进行的手淫视为“犯罪”,并“深自痛悔”;这里郁达夫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观念深入到艺术作品中,从而让现实生活来影响艺术,并没有一味的像王尔德一样脱离现实生活去创作纯唯美主义艺术。最后,甚至在自伤自悼中投海自尽,这些都有艺术创作中生活的烙印。生活的残酷和生活中人们对于自己的自责在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是离不开道德的因素而独自展现作品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郁达夫对于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的观点是不能认同的。
二、“脱离”与“相通”
生活与艺术是否存在着紧密联系还是相互脱离的这一点上,两人也存在着看似不同的观点。郁达夫认为艺术与生活是相通,相容的,艺术不能脱离生活,郁达夫深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传统道德观点影响,因此其作品中显现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观点也不足为奇,这并没有影响其在唯美主义艺术创作,相反使得其唯美主义的使用显得更加有血有肉。
“他抬起头来远远见了几家如装在盆景假山上似的草舍。看看城墙上孤立在那里的一排电杆和电线,又看看远处的地平线和一湾苍茫无际的碧落,觉得在这自然的怀抱里,他的将来的成就定然是不少的。不晓是什么原因,不知不觉他竞起了一种感谢的心情。过了一忽,他忽然自言自语的说:
“这谦虚的情!这谦虚的情!就是宗教的起源呀!淮尔特Wilde呀,佛尔兰Verlaine呀!你们从狱里叫出来的‘要谦虚’Behumble!的意思我能了解了。”
这是《茫茫夜》中的一段描写,这段话有一些对景物的描写,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将主人公面对一些平常生活景物的感想呈现出来,将生活中最自然,最简单的东西与艺术作品相联系。郁达夫揭露生活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在其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才有了“我囊里正是将空的时候,有了这五元钱,非但月底要预付的来月的房金可以无忧,并且付过房金以后,还可以维持几天食料。当时这五元钱对我效用的广大,是谁也不能推想得出来的。”这样朴实但是深刻的文字,这是作品中主人公所面临的境况,但是联想到五四时期中国文人志士窘迫料到的生活现状,此处描写更能让人想到是现实生活,真的是将现实生活的窘迫和无奈融入艺术作品中去了。而王尔德,虽然有人认为道连・格雷是王尔德用于追求现实美与形式美的“自我”,然而道连・格雷更像是件艺术品,当竭力展示这件艺术品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件艺术品,而被生活所融人,变得就不再纯粹,这正是王尔德一直恪守的生活与艺术脱离的艺术观的一种表现。
波德莱尔在其《浪荡子》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些人被称作雅士,不相信派,漂亮哥儿,花花公子或浪荡子,他们同出一源,都具有一种故意作对和造反的特点,都代表着人类骄傲中所包含的最优秀成分,代表着今日之人所罕有的那种反对和清除平庸的需要。”这些话用在王尔德和郁达夫再合适不过了,二者都是风流倜傥的“浪荡子”同样也都拒绝平庸,在两人绚丽多彩并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他们都在文学界里激起了千层浪,王尔德孤立怪诞的性格却从来没有掩盖他的才华横溢,同样忧郁怪异的郁达夫也没有被埋没,虽然在主流作品,或者是满足人们正常审美的小说里,郁达夫以及王尔德的作品都成遭遇过“不测”被禁售,他们所创作出的主人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市难以被大众所接受的,但是他们对唯美主义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绽放出的不一样的光芒的作品却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和生活的最好视角,可以说是他们是唯美主义艺术创作中的奇葩。
唯美主义的奠基人
论文题目即文章的题名,题目犹如“文眼”,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一) 1. 从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管窥英国人的婚恋观 2. 浅析永别了武器的艺术风格 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金钱与婚姻 4. 通过《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三个金币》比较 5. 弗吉尼亚.沃夫与丁玲的女权主义思想 6.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仇 7. 浅谈《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风景和种族文化冲突 8. 论《觉醒》中的象征主义 呼啸山庄中的环境分析 9. 论《觉醒》中的象征主义 10. 简爱的双重性----简爱眼中的女权主义与平等主义 11. 《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12.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3. 乱世佳人中两位女性之对比 14. 苔丝悲剧及其成因 15. 对大卫•科波菲尔的性格分析 1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7. 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意识 18. 儿子和情人中人际关系探讨 1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20. 黑暗的召唤--分析《麦克白》中女巫及其预言 21. 论《飘》的社会价值及斯嘉丽人物性格 22. 论《鲁宾逊漂流记》中的资本主义倾向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二) 1、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 2、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3、王子复仇记》主题分析 4、哈姆雷特之性格分析 5、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 6、浪漫主义文学与新古典主义文学之对比研究 7、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 8、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 9、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 10、托马斯.哈代-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者 11、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12、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的特点 13、华盛.欧文-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14、清教与美国文学 15、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6、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 17、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特点 18、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 19、当代汉语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 20、《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三) 1. 价值观的碰撞-中美交流的根本冲突 2.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3. 早期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初探 4. 自由之旅-析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5. 浅谈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 6. 海明威小说的叙述声音 7. 从嘉莉妹妹的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8.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9. 《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 10.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 11.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写作技巧 12.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3. 《欲望号街车》的幻想与现实的对立 14. 静水流深-----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15. 《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意义 16. 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 17. 《太阳依旧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18. 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 19. 挣扎于“围城”中的悲剧人物-方鸿渐 20.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罪恶、生活的态度 21. 关于斯佳丽的生活观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 2.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3.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4.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吧快快乐乐纪录片酷兔兔太卡了1公顷去
论点 只有自由的人才可能幸福。 财富和地位并不意味着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是幸福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与人分享幸福会更幸福。 有希望的人离幸福更近。 容易满足的人更容易接近幸福。 有爱才有幸福。 幸福就在身边,要用心去体会。 名言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萧伯纳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林肯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里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 王尔德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莫泊桑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欧文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 —— 圣西门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 —— 西塞罗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 莫罗阿 典型论据一个女 CIO的幸福 ——幸福是对生活的满足 “我其实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当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CIO)陈静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幸福的居家女人。对她来说,幸福的定义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刚刚创业的那段日子,对于陈静来讲,“如火如荼”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银河证券公司下属的 170多家营业部,运行的是9种不同的系统,它导致系统不统一,给互通数据、共享信息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铲平这些障碍,信息部门要进行更换系统的工作。在陈静的直接带领下,组织全员大规模系统测试42次,且绝大部分是利用周末进行的。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有80%以上的休息日陈静都在加班。可她却感觉到很彻底的幸福和满足。这就是她的工作,常人不能消受的幸福。 除了工作,陈静还不断学习,并且十分重视注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注意在职教育。她认为搞好在职培训工作,是对技术人员个人职业生涯负责。于是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部门员工进行业务、管理知识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陈静敲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同时她被挖掘出来的管理才能,让她在一个个项目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就是她的学习,是种不断收获的幸福。 陈静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一个能容忍并一直支持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给她被包容的幸福。 多活 45年 ——幸福快乐比财富更重要 约翰· 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企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他在53岁时又怎么样呢?烦恼把他搞惨了,烦恼和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破坏了他的健康,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 医生们开始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们为他立下三条规则——这也就是他后来终生彻底奉行的三条规则: 一、避免烦恼。在任何情况下,绝不为任何事烦恼。 二、放松心情,多在户外做适当运动。 三、注意节食,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 洛克菲勒遵守这三条规则,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他从事业上退休,他学习高尔夫球,整理庭院,和邻居聊天;他打牌、唱歌。但他同时也进行别的事。温克勒说:“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有多少钱,而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他捐助教会,捐助芝加哥大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学,帮助黑人,成立了一个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洛克菲勒他自己怎么样了?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是否已获得心灵的平安?不错,他最后终于感觉满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乐,他已完全改变,完全不再烦恼。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把不幸变成优势 ——用钢铁般的意志在不幸中体验幸福的滋味 曼德拉是南非的前总统。他一生坎坷,有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南非前种族主义统治者的监狱中度过的。 他的小女儿自立自强,刻苦学习,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在 17岁时成为著名的《挚爱》杂志的专栏作家。当曼德拉在狱中得知女儿成功的消息时,他激动不已,给女儿写信祝贺。信中写到:“为了适应你今天的处境,你要进行自我调整,设法使自己感到幸福。对此,我激动万分。你说得好极了,孩子,只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你可把不幸变成优势。” 曼德拉一生都致力于与种族隔离作斗争,多次遭到囚禁,在长达 27年的铁窗生涯中,他依然乐观积极,每天都坚持读书、写日记、绘画、养花,还写信鼓励陷入困境的人们。他的部分狱中绘画作品曾经分别在美国、英国、南非等地进行拍卖,价值达数百万英镑。囚徒生活没能禁锢他的思想和智慧,反而使他的政治信仰和斗争目标更加坚定,性情变得更加深沉老练,观察问题更加周全客观。 1990年,备受迫害和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的曼德拉终于结束了27载的铁窗生涯。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王光美与幸福工程 ——让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幸福 王光美是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是“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组委会主任。幸福工程是以全国的贫困母亲作为救助对象的一项系统工程。“幸福工程”是王光美在其人生旅程中对人性与母爱的再一次理解、参禅与诠释,也是她晚年生活中最具意义的行动,是其博爱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介绍,每5000元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就可以使一位贫困母亲通过劳动致富。为了筹集资金,王光美委托拍卖公司拍卖了她自己的5件家传藏品,最终成交价为万元,她把这笔巨款全部捐给了幸福工程,这大概可以帮助100多位贫困母亲和她们的家庭脱贫。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幸福工程已在全国的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1个救助项目点,分别在59个乡、114个村救助贫困母亲及其家庭共2821名(户)。 王光美在开展“幸福工程”中获得了自己的最大幸福。 “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为人民做事才有价值,才感觉幸福 丁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早年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就决心寻找“一条改革中国的路”。但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前,尽管她抱有济世救国的雄心却苦于报国无门。 直到她认识了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并参加了左翼文学运动,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她才开始走出知识分子的小天地,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中国社会底层。 1936年,她奔赴陕北,在与边区人民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灵感和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她用笔讴歌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讴歌边区人民如火如荼的斗争和生活。解放战争时期,她参加了河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并以此作为素材创作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优秀作品。 丁玲一生坎坷,建国后曾经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一度被下放到北大荒,但她始终都没有脱离人民,正如她自己所说“和劳动人民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舒服、自由,我从他们那里发现美的东西更多”。 1979年丁玲重返文坛,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1984年3月,她听到家乡成立县文联的消息,立即发去贺电;7月又在病榻上为临澧县文联刊物《澧兰》题写刊名;10月,给临澧二中回信并赠送一套《丁玲文集》。直到她临终前还在顽强写作,她一直都坚持“我是人民的女儿,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马克思的志向 ——人类的幸福是奋斗的方向 1835年8月,马克思就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了。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在谈论自己的理想志向,有的说自己想当官,有的说自己想经商发财,有的愿意当医生,有的却爱上了神甫的职位。而马克思却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马克思是这样写,也是这么做的。马克思从 1842年初开始给《莱茵报》写文章,他在文章中总是提出一些最尖锐的问题,总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揭露普鲁士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公开站在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一边,维护他们的利益。他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终生把为人类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一生都为之奋斗不已。 “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不断进步也是种幸福 1925年,苏联著名作家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恰巴耶夫》(又译为《夏伯阳》)和《叛乱》出版后,受到各方的赞扬。他把小说寄给高尔基,希望听听高尔基的评价。半年时间过去了,他终于接到了高尔基的回信。回信中对这两部小说虽然也给予了肯定,更多的却是严厉的批评。高尔基说:“你写得很匆忙,很草率。你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叙述,而不是作为艺术家在描写。两本书写得都不简练,废话很多,有很多重复和解释。这些解释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说明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读者的理智。”读了高尔基满是批评的信,富尔曼诺夫不仅没有感到恼怒或者沮丧,反而“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他立即给高尔基写回信说:“你顺手给了我两拳,而且每一拳都打得是地方,是地方。”不久,富尔曼诺夫就根据高尔基的批评,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这两部作品精心修改,使它们在再版时显得更加完美。 虽然高尔基给的多是批评的意见,可是富尔曼诺夫却欣喜若狂,这是他的作品可以继续提高和进步的基础,只有不断的进步才可以感觉到幸福。 爱你的本色 ——母亲的爱给人幸福 比利琼,是获得格莱美奖歌曲创作奖的创作者。比利琼的成才道路并不平坦。在他小的时候,由于他比其他孩子矮一点,他被周围的孩子嘲笑。上学或者玩耍回来,他常常抱怨自己不够好,他觉得如果自己高一点,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他一直都想变成另外一个人。 但是,比利琼的妈妈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完美的。每次比利琼回来抱怨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她就告诉他:“别担心,没关系,你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因为你已经是完美的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于别人。你也同样有美好的东西与这个世界分享。我爱你本来的样子。” 多年之后这位无条件爱着儿子的妈妈说过的这些话,出现在比利琼创作的歌曲里面。正是妈妈无私的爱,让比利琼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知道自己是独特的,是完美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梦想——为整个世界创作最好的歌曲。 雷锋的一生 ——帮助别人是最幸福的 说起雷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雷锋是我国上世纪 6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换过好几个工作岗位,他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做好事。他把自己的爱好兴趣,还有所有的时间精力,统统都同党的需要完全融合在一起。 雷锋为了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个星期天,他去看病,路上经过一个工地,为热烈的劳动场面所吸引,连自己肚子还痛的事实都忘了,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假期里,他经常到车站为旅客们服务,端茶、送水、搀扶老人。他自己的工资不多,却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积攒的钱捐给灾区。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他在日记中写到:“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雷锋同志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牺牲后,毛泽东给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而从此之后,雷锋就成了做好事的代名词,每年的 3月5日是纪念日,也就是学雷锋日。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幸福需要宽容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学生出外旅游,在长途车上看到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着沉默不语。也许是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闭破产而被判刑三年,刚刚从监狱出来。在出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乔治亚州的妻子,问她是否还愿意接纳他。如果妻子还在等他回来,还愿意跟他继续生活,就在门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她已经另有所属,没有系黄丝带的话,他会默默地离开,不会打扰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随着离他说的地方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不安。在即将到家的时候,男子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而恳求司机帮他看结果……终于,谜底揭晓了,只听见司机和所有的乘客同声地欢呼,他睁开双眼,竟然看到老橡树上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飞舞,顿时所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说里的故事后来被谱成了歌曲,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这首歌就是著名的《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首歌曾在1973年美国排行榜上维持四周冠军。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有久别的亲人归来,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成了一个风俗。 安徒生一生与童话为伴 ——为了童话放弃幸福 安徒生潜心写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童话世界里。 美丽的姑娘叶琳娜·瑰乔莉被安徒生美丽的童话所吸引,被安徒生不凡的谈吐和善良的心灵所折服,她悄悄地爱上了他。有一天,叶琳娜·瑰乔莉向安徒生表露了心中的爱情,并表示永远爱他。安徒生看着这个美丽的姑娘,虽然他也很喜欢这个既漂亮又聪明善良的姑娘,但是,童话创作需要他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爱,他的心中只能容得下童话,容纳不了别的东西,所以,他只能婉言拒绝了姑娘的爱情,他对姑娘说:“对不起,我的爱在童话里。” 临终的时候,安徒生对朋友回忆起这件事情,说:“为了童话,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安徒生的一生都在为全世界的孩子写童话,创作了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在内的 156篇童话作品,给全世界世世代代的孩子带来了快乐,他放弃了个人的幸福,却给人类留下了财富,同时也给天下所有的孩子们带来了幸福和梦想。 马克思和燕妮 ——有爱就有幸福 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才华出众,又漂亮聪明,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在上层社会联姻,她却爱上了出身平凡但有着远大抱负的马克思。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了舒适的家庭,和马克思结婚,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期间,他家一连几个星期靠吃马铃薯过活。严冬没柴生火,生病没钱请医生,穷得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铁床、被褥、衣服,连女儿的玩具、孩子们的摇篮都拿去抵押了。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却没有邮费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只能辍学。孩子病死了,没有钱买棺材埋葬……面对如此贫寒的日子,燕妮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的爱,没有抱怨没有离开,相反,她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爱。谈到他们的婚姻,燕妮说的是:“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样。”她曾自豪地说:“我坐在卡尔的房间里转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杜朗找幸福 ——幸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寻找幸福的过程。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中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知识、旅行、财富还有写作,带不来纯粹的幸福感。 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一家人开车离去。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只有好好珍惜现在,才有真正的幸福。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带着某种幸福。那一个浅浅的吻,其中蕴涵着丈夫的关爱,还有父亲的慈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呈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你能说那个妻子在接受那个吻时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那个小小的婴孩没感觉到他在被关怀着吗?幸福就是这样被召唤着,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给熟睡的孩子掖掖被子,给疲惫的父母倒杯水,给哭泣的朋友纸巾,给路边的乞丐帮助。在你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是幸福的。 哲理材料幸福就是一碗水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我现在这样的生活,我就觉得幸福。”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穿着,轻蔑地说:“这怎么就叫幸福呢?只有像我这样,拥有百间豪宅、千名奴仆,才能够叫作幸福啊!” 世事无常,一夜之间,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他的奴仆们也各奔东西。曾经锦衣玉食的富人变成了一无所有的乞丐,只能四处乞讨为生。 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向穷人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穷人不觉得自己贫苦的生活不快乐,他珍惜现在所有的幸福;而富人曾经拥有那么多,变成了乞丐之后,却只向往大夏天有一碗凉水的幸福。 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一个个现在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拥有母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一天,小兔子对兔妈妈说:“我要离开家跑啦!” 兔妈妈说:“不管你跑到哪儿,我都会跟在你后面,因为你是我的宝贝小兔呀。” “如果你跟着我,我就变成小鱼在小溪里游走啦!” “那我就变成个钓鱼的人专门钓你。”于是小兔又要变山石,小花,鸟,船,杂技团小飞人,变小男孩;兔妈妈就相应变登山人,园丁,树,风,走钢丝的人,最后变成小男孩的妈妈,张开双臂拥抱住他。 “这样啊,那我还是哪儿也不去,在家当你的小兔好了。” “来根胡萝卜吧。”兔妈妈说。 世界上没有爱是完全无条件的,当然,母爱要除外。不管孩子什么样子,是否取得成就,母亲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棒的孩子。 这种无私无条件的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圈地运动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从部落首领那里要块土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到了终点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可是地主还没有回来。 因为走得太远,他在路上累死了。 那个地主肯定不会忘记部落首领的条件,他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他才能得到他所圈住的地。他一定也不止一次地停住西行的脚步,准备往回返。但这时他可能会想:再走几步吧,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就这样,欲望一点一点地牵引着他越走越远。终于到最后,他走不回来了…… 很多人都说那个地主太贪婪。但很多人都无法拒绝欲望一点一点的诱惑。 故事中的地主无法拒绝诱惑,最终成为走不回来的人。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被欲望吸引着越走越远,越走越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幸福的小狗 一只小狗问它的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 狗妈妈告诉它:“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不停地追,它要追到自己的尾巴,看看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它发现自己怎么也追不到尾巴上的幸福,于是它便把苦恼告诉了妈妈。 狗妈妈说:“孩子,不要刻意去追,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永远跟在你的身后。” 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无须刻意去追寻,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会一直拥有。因为它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在我们的身后。而那只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就可以看到停留在它尾巴上的幸福。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都在不停地追逐着自己想像中的幸福,以为那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得到的。可是到最后,会发现有些东西是自己永远也追不到的;即使追到了,也会很失望地发现到手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是如果你把奔跑的脚步停下来,不再刻意地去追的时候,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 渔夫的故事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得是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一天在海滩上遇见了一位和他一样在晒太阳的渔夫,他就问:“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鱼?”渔夫说:“我昨天打的鱼够我今天吃的了。”那个有钱的人说:“难道你不想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吗?”渔夫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干吗?”那个有钱的人说:“我可以在别人忙碌的时候去晒太阳啊!”渔夫说:“你看,我现在不是和你一样也在晒太阳吗?”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们要不求上进,满足于现状,而是告诉我们对生活不要太苛求,那样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生活,感受快乐。 想一想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吧?不就是因为我们对生活要求太多吗?嫌工资低,嫌女朋友不够漂亮,嫌住房不够大……看一看那些抢劫、偷盗的犯罪分子,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的可悲下场吧,他们就是因为不懂得俗话说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道理啊。“知足常乐”,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给人幸福的衬衣 国王有一个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儿子,可是王子却总是闷闷不乐地坐在窗户前。于是国王想尽办法,千方百计要使儿子快活起来。可是,给他看戏,举办盛大的舞会或音乐会,一切都无济于事,王子的脸庞失去了往日的红润:渐渐消瘦了。 众多聪明的学者建议,找个幸福的人,一个完全幸福的人,跟王子交换衬衣。于是国王派人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幸福的人,可是高尚的神父还有邻国无上权力的国王都还是不幸福。有一天国王打猎,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顺着歌声国王找到了一个正在哼着歌修剪葡萄藤的幸福的小伙子,但是这个幸福的人,他没有穿衬衣。 完全幸福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不是居于高位的神父,也不是拥有一切的国王,而是乡间葡萄园里的一个穷小子。他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即使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换不来。但他没有穿衬衣,因为幸福不是别人给的,他只有自己才感觉到。 创新论证阿 Q是快乐的,幸福的 快乐、幸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应该是“滤”出来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在《论快乐》一书中说:“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把忍受变为快乐,是精神对物质的最大胜利。”钱钟书认为把忍受变为快乐,是精神之最高境界。 阿 Q,其所以永远快乐、幸福,在于有了压制就有抗争,有了缺憾就向往美满,坎坷与痛苦不仅能激活人强烈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欲望,同时还提供了一方任你打拼的用武之地。 阿 Q说,我哪一天都快乐,这话是对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阿 Q是一个不幸的人,连鲁迅先生也说,他对于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来人认为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逃避现实和逃避责任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没有老婆,被人欺负直到最后被当作革命党而糊里糊涂地被处决,过着最悲惨的生活。可是阿Q自己就一直都过得很快乐,因为吴妈挨打的第二天就忘了,去摸小尼姑的头,欺负比他弱小的人,他生活悲惨,却在精神上“常处优胜”,就是所谓的精神胜利法。阿Q其实是幸福的,他能够逆来顺受,把忍受痛苦当成了幸福。
王尔德。英国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论文题目即文章的题名,题目犹如“文眼”,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一) 1. 从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管窥英国人的婚恋观 2. 浅析永别了武器的艺术风格 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金钱与婚姻 4. 通过《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三个金币》比较 5. 弗吉尼亚.沃夫与丁玲的女权主义思想 6.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仇 7. 浅谈《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风景和种族文化冲突 8. 论《觉醒》中的象征主义 呼啸山庄中的环境分析 9. 论《觉醒》中的象征主义 10. 简爱的双重性----简爱眼中的女权主义与平等主义 11. 《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12.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3. 乱世佳人中两位女性之对比 14. 苔丝悲剧及其成因 15. 对大卫•科波菲尔的性格分析 1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7. 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意识 18. 儿子和情人中人际关系探讨 1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20. 黑暗的召唤--分析《麦克白》中女巫及其预言 21. 论《飘》的社会价值及斯嘉丽人物性格 22. 论《鲁宾逊漂流记》中的资本主义倾向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二) 1、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 2、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3、王子复仇记》主题分析 4、哈姆雷特之性格分析 5、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 6、浪漫主义文学与新古典主义文学之对比研究 7、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 8、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 9、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 10、托马斯.哈代-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者 11、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12、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的特点 13、华盛.欧文-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14、清教与美国文学 15、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6、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 17、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特点 18、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 19、当代汉语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 20、《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三) 1. 价值观的碰撞-中美交流的根本冲突 2.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3. 早期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初探 4. 自由之旅-析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5. 浅谈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 6. 海明威小说的叙述声音 7. 从嘉莉妹妹的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8.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9. 《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 10.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 11.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写作技巧 12.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3. 《欲望号街车》的幻想与现实的对立 14. 静水流深-----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15. 《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意义 16. 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 17. 《太阳依旧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18. 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 19. 挣扎于“围城”中的悲剧人物-方鸿渐 20.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罪恶、生活的态度 21. 关于斯佳丽的生活观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 2.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3.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4.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孟德尔于1822年生于赫兹杜尔夫城。1843年,他进入奥地利布尔诺城的一座圣奥古斯丁派的修道院(现在该地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1847年他被任命为牧师。
1850年他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因生物学和地质学得分太少而未能通过。尽管如此,他所在的修道院院长仍派他去维也纳大学学习。
从1851年到1853年他在那里学习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孟德尔从来没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执照,但从1854年到1868年,他一直是布尔诺现代中等学校的自然学科的代课老师。
就在此期间,从1856年开始,他完成了他那著名的植物培育实验。到1865年他已经得出了著名的遗传定律并向布尔诺自然历史学会提交了一篇关于这些定律的论文。论文的标题是《植物杂交试验》。第二篇论文3年后在同一杂志上发表。尽管布尔诺自然历史学会的《学报》不是一份有名望的杂志,它还是被主要的图书馆收藏。
1868年,孟德尔被任命为他所在修道院的院长。从那时起他的行政事务使他几乎没有时间继续进行他的植物实验。在1884年他去世时,他的伟大实验几乎被世人完全忘掉,他也没有因为他的实验而得到世人的承认。
王子一心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为妻。为了测试雨夜投宿的小姐是不是真的公主,王后在20张床垫和20床羽绒被下放上一粒豌豆。注:本视频根据2019新人教版教材制作。
在孟德尔之前,已先后有科尔罗伊德(J.G.Koelreuter,1733—1806)、奈特(T.A.Knight,1759-1838)、萨格莱特(A.Sageret,1763-1851)、盖特纳(C.F.V.Gartnor,1722-1850)和诺丁(C.Naudin,1815-1899)等科学家,至少持续了100年的植物杂交工作,但是都没有取得大的进展。 1856年,为了探究控制杂种形成和发育的规律,孟德尔在奥地利布隆(Brunn)(现属捷克)的奥古斯丁(Augustin)修道院中,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他在实验中对于要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什么实验材料、怎样分析实验结果等,都有一个十分清楚的构想。他创造了一整套全新的遗传学研究方法,这主要包括:单因子分析法、数学统计法和测交实验法等。严谨正确的科学方法,使孟德尔的实验结果真实地反映出了生物遗传的实质。 1865年,在奥地利布隆自然科学协会每月例会上,孟德尔分两次(2月8日和3月8日)报告和解释了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目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报告中,孟德尔着重根据经统计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论证;详细地陈述了他独特的遗传学分析方法;提出了关于遗传因子分离和组合的新观念。 1866年,孟德尔对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经过再次核查各年的实验记录而未发现有什么错误后,以题为“植物杂交试验”之论文,发表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会刊第4卷上。在这篇约3万字的论文中,孟德尔如实地记述了他的重大发现;总结出了被后人称为“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论文,当时曾分送至德国植物学会、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130多个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图书馆。但是各方面都没有作出任何的反应,整个科学界对此保持沉默,谁也没有认识到,在孟德尔的论文中,蕴藏着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这样,被后人视为是科学实验和资料丰富透彻的重要典范的孟德尔论文,由于“时机不成熟”,超越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便在布满灰尘的各国图书馆的书架上,默默无闻地沉睡了30多年。 3 种质学说的提出及其影响 就在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之时,细胞学的研究由于显微制片技术的改进而有了重大发展。细胞学家和胚胎学家关于“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和“受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正从另一角度探讨着生物遗传的原理。与此同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1809—1882)在他的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支配生物遗传的定律大部分还不明了”的问题,也促使人们把研究生物遗传的兴趣推向高峰。许多学者设想出各种理论,试图解释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遗传理论的探讨,伴随着不成熟的思辩,极其缓慢地前进着。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立足当时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根据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E.von.Beneden,1846—1910)、德国实验胚胎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等人对马蛔虫的研究,从思辩推理出发,于1892年发表了代表作“种质:一种遗传理论”。在这个遗传理论中,魏斯曼把生物体明确分为体质和种质,认为“遗传是由具有一定化学性,首先是具有分子结构的物质在世代之间的传递来实现的,这种物质就是‘种质’。它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魏斯曼还认为,“有性生殖能够增加遗传的变异性。”“遗传的变异是由种质的变异产生的,因而成为生物进化的原因。”“当环境的影响只改变了体质,而并没有引起种质发生相应的变异时,这种体质变异,即后天获得性状是不能遗传的。”它和达尔文提出的“暂定的泛生说”、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H.DeVries,1848—1935)提出的“细胞内的泛生论”等,成为众所周知的、被广泛讨论的遗传理论。激烈的论战,以及当时生产实践上急待解决的动植物育种中的遗传问题,促使以德弗里斯、德国植物学家科伦斯(C. Corrcns,1864—1933)、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E. von.S.Tschermak,1972—1962)等纷纷去进行孟德尔早在30多年以前就已做过的杂交实验,从而为1900年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拉开了序幕。 3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 1899年7月11日—12日以“植物杂交工作国际会议”的名义,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1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Bateson,1861—1926)宣读了“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杂交和杂交育种”的论文中,提醒人们注重研究生物单个性状的遗传原理,指出:“如果要使实验结果具有科学价值,就一定要对杂交后产生的子代,从统计学上加以检验。”早在1897年,贝特森便就生物如何进化的问题,开始对家鸡的冠形和羽色等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在实验中,他不仅发现了与孟德尔类似的分离比率,还了解了对杂种后代进行统计学分析的重要性。可见,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实验结果,贝特森都很接近30多年前的孟德尔。这也说明了孟德尔遗传理论此时被学术界接受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这次大会召开后的第二年,德弗里斯的“杂种的分离律”、科伦斯的“关于品种间杂种后代行为的孟德尔定律”以及丘歇马克的“豌豆的人工杂交”等三篇论文,相继在《柏林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上发表(三篇论文收到的时间分别为1900年的3月14日、4月24日和6月2日)。这样,三位不同国度的科学家通过各自独立进行的植物杂交实验,并在研究论文发表的前夕查阅有关文献,而几乎同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早在1866年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科学史上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 4 遗传学的真正崛起 在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的最初时间里,科学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孟德尔论文受到科学界重视,遗传学的真正崛起,主要归功于贝特森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 1900年5月初,贝特森从德弗里斯寄给他的论文中了解到孟德尔的工作和发现。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生物进化、变异和遗传研究的科学家,贝特森比前三位再发现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孟德尔工作的重要意义。他立即修改了已拟定的讲演稿,在5月8日的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大会开幕时,作了题为“作为园艺学研究课题中的遗传问题”的演讲,结合孟德尔论文,报告了证实孟德尔定律的有关实验,包括他自己的家鸡杂交实验结果。演讲中提到:“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是精确而又完备的。他从实验中推导出来的定律,对于我们今后探讨生物进化问题,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贝特森的演讲,出席这次会议的学者们才第一次知道了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及其所揭示的遗传定律。 1901年,贝特森率先把孟德尔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由德文译成英文,并加以评注发表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杂志。正是这篇译文,使孟德尔的重大发现首先引起了英语国家的注意,进而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在此同时,为了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贝特森和他的学生庞尼特(R.C. Punnett)将孟德尔原始论文所使用的文字和数学公式加以图式化,并给予了固定符号,如杂种第一代用“”表示、杂种第二代用“”表示、将遗传图用简明的棋盘式图解(即人们后来称为的庞尼特方格)表示。 1906年7月30日~8月3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3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仍然以“杂交和植物育种”的名义。贝特森在大会宣读“遗传学研究进展”论文,第一次公开建议人们把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生理学统称为“Genetics”(遗传学)。他在论文中提到:“采用‘遗传学’这个词,能完全表述我们所从事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工作,其中包括进化论者和分类学者的理论问题、应用于动植物育种学家的实际问题。贝特森的建议,被出席大会的学者们顺利接受。 5 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建立 在20世纪最初几年间,当植物学家和杂文工作者以极大的兴趣通过大量的动植物的杂交实验,继续去证明孟德尔学说具有普遍意义的同时,一些具有深厚细胞学基础的学者已敏锐地觉察到,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的染色体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1902年,鲍维里在用胚胎学和细胞学的实验方法对马蛔虫和海胆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后,得出了“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因子具有平行关系”的结论。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W.S.Sutton,1877—1916)通过对笨蝗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研究,意识到孟德尔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离和重组是如影随形,完全一致的。由此,他得出了“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以配对形式联合,再彼此分离,将构成孟德尔定律的物质基础”的著名推论。萨顿-鲍维里提出的染色体遗传理论,为解释孟德尔定律寻找到细胞学的基础。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森(E.B.Wilson,1856—1939)在他的经典著作《发生与遗传中的细胞》(第2版)中,也把细胞学家对染色体的认识与孟德尔定律进行了漂亮的综合,把生物的发生与遗传统一在细胞水平上,推进了人们对染色体和遗传之关系的认识。 1909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从他自己培养的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通过对果蝇眼色的遗传学分析,摩尔根第一次把一个具体的基因(白眼基因)定位于一个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上,从而为遗传的染色体理论捉供了重要实验证据,开辟了一条遗传学和细胞学紧密结合的研究道路。 这以后,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继续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确定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精彩实验,相继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机理,为遗传学的染色体理论的最终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26年,摩尔根出版了集染色体遗传学之大成的名著《基因论》(《The Theory of theGene》),系统阐述了遗传学在细胞水平上的基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孟德尔遗传学说,使遗传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孟德尔(1822-1884)与达尔文(1809-1882)都是十九世纪的科学巨人,这是常识。我们生活在「后-基因组时代」的人,甚至可能觉得孟德尔才是巨人中的巨人。例如起草高中生物学课程大纲的大学教授,就认为达尔文演化论是可有可无的题材,只适合让高三学生选修,意思就是网开一面,免修啦。有人敢主张遗传学也放在高三选修吗? 不过,我们对孟德尔这个人知道得的确很少。要是拿他与达尔文比较,更能凸显这个事实。达尔文出身名门,连雪莱夫人的《科学怪人》(1818)都要抬出他祖父的名号,说服读者相信书中故事「不完全向壁虚构」。在母系方面,达尔文的母亲来自知名的威吉伍(Wedgwood)家。达尔文的外祖父为「威吉伍瓷器」奠定了基础,与达尔文的祖父是知识与事业上的朋友;他们一伙人在英国工业革命发轫之初(十八世纪末)的活动,仍是史家研究的焦点。 就算达尔文没搞出什么伟大的名堂,他五年环球航行的游记,一路上收集的标本,加上他写的短篇论文与私人信件、札记,都能确保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因为那些资料全都可以反映英国在十九世纪的典型科学活动。 有时,平庸一些的科学家更能让我们一窥科学生涯的究竟。别的不说,做实验就是个沈闷的苦差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即使诺贝尔奖得主,也有许多人在本行之内,发表的错误意见比正确的还多。 孟德尔实在太平庸了。他出生于农家,是长子,也是独子。他不想继承家业,家里又供不起他念书,这才进了修道院。孟德尔正式成为神职人员之后,连例行的职责都做不好,例如到医院照顾病人,因为他受不了医院内的景象。那时,贫穷的人才会上医院看病,医院资源不够,脏乱不堪,简直是病媒集散地。孟德尔身心受创,自己都病了。于是修道院长派他去教书。 可是孟德尔到维也纳大学考中学教员资格考试,两次都失败了。修道院长送他到维也纳大学进修两年,好让他当个称职的中学老师。一八五三年七月,孟德尔返回修道院,第二年夏天就开始进行豌豆实验。一八六五年,他把实验结果整理出来,在当地的自然科学会分两次宣读,第二年正式发表,我们现在知道,其中包括了现在中学课本里的「孟德尔定律」:分离律与独立分配律。 问题在于:孟德尔做豌豆实验的「本意」是什么?他想解决什么问题?他自认为得到了什么结论?他什么实验记录、笔记都没有留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后人只能从论文里自行解读。牛顿说他看得远,只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发现行星三定律的克卜勒(Kepler, 1571-1630)是他的巨人之一。孟德尔呢? 别说现在的我们搞不清楚孟德尔的企图,即使在当年,孟德尔也没什么知音,最冷酷的事实是:当时科学界对他的实验结果毫无反应。他订购了四十份论文抽印本,许多都寄给当时他心仪的学者,在达尔文的图书室里也找到过一份,居然还没有拆封!这件事让崇拜达尔文的人跌足叹息,因为达尔文自己发明的遗传学理论(1868),当年是个笑话。 孟德尔「暴得大名」,是他过世后十六年的事。公元一九○○年春,荷兰、德国、奥国有三位学者不约而同地「重新发现」孟德尔论文的价值。现在教科书将孟德尔冠上「遗传学之父」的头衔,就是根据他们的解释。 有趣的是,科学界重新发现了孟德尔之后,一些自命为孟德尔信徒的学者反而是驳斥天择理论最力的人,使达尔文拒绝拆读孟德尔论文的往事似乎更显得合理。 两位科学界的巨人,对彼此的成就既不讶异,又不欢喜,给了科学史家作文章的机会。为孟德尔作传的人就麻烦了,必须东拉西扯才能完成厚度足以与「遗传学之父」相称的传记。难的是,东拉西扯得有功力。中译出版的孟德尔传《花园中的僧侣》,英文原着(2000)没博得好评,就因为作者没扯出什么道理。 例如一八六一年夏,孟德尔到伦敦参加世界博览会,作者想象两位大师万一见面的情景,根本没有抓住达尔文演化论的关键:人类数千年的育种经验,已足以撑起达尔文的论证;因此达尔文的遗传理论虽然是笑话,却无损他的学术地位。而作者无法清楚说明孟德尔豌豆实验的企图,使她的想象只能凑字数而已。 生物遗传有两个面向,一是常,一是变。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可以说明「常」,却无法说明「变」。达尔文需要的遗传理论,必须能说明生物的「变」。因此,他们即使有机会切磋,大概也没有交集吧。 至于孟德尔怎么看自己,仍是个谜。其实也不重要,科学史上是没有「个人」的。重要的是孟德尔定律,而不是孟德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妇孺皆知的谚语道出了一门现代科学——遗传学的核心思想。
现代遗传学的产生有两个来源,即对植物杂交的观察试验和关于变异现象的进化论观点。达尔文把对遗传问题的探讨,看作是研究亲代的种种性状是如何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直接传到子代去的;孟德尔则认识到,至关重要的是理解使遗传性状代代恒定的机制。
孟德尔1854年开始用34个豌豆株系进行试验,并采用了前人无可比拟的精细的统计方法和试验方法。当然他也借鉴了其他人的工作成果。1865年2月8日,孟德尔在布尔诺学会宣读了他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在文中他通过遗传学分析法,确立了两个重要现象:第一,性状由遗传因子所决定,不是由自下而上条件所决定,双亲通过性细胞把遗传因子传给后代,不是直接把性状传给后代;第二,隐性性状保存在杂交后代中,并没有消灭。他提出遗传因子(即基因)的概念,并阐明了根据豌豆杂交试验所得出的遗传学两个基本定律,即“性状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后称“孟德尔定律”。但他的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直到20世纪初,才被几位科学家重新发现,并加以证实和扩充。在此基础上,现代遗传学迅速发展为精确的实验科学。
“孟德尔定律”被证明除了可应用于植物外,也可应用于动物。人们用这种方法来指导育种也收到很大成效,既可以设法把符合需要的特性集中到一个新品种内,又可以把有害倾向淘汰掉。
孟德尔的“因子”是什么?它们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分离和重组的?他留给后世的遗传之谜深深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探索。
WangShouRen education thoughtWangShouRen is famous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astronomers strategist, is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ism. "Conscience" is the core WangShouRen philosophy, and it is also his education thought cor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WangShouRen knowing that education purpose, with the core ideas.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dvocate priority, in the teaching principle, WangShouRen claims for students to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lets the student independent thinking, learning should be gradual,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teaching should be few and well chosen. The thought of these WangShouRen mid Ming dynasty far-reaching 影响. WangShouRen education thought in modern society education concept, teaching methods and ha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unction.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ervice.{王守仁教育思想初探}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是明代儒家之集大成者。“致良知”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核心,而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王守仁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这样的教育目的也与其思想核心相关。而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全面发展,德育优先,在教学原则上,王守仁主张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要循序渐进,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教学中要做到少而精。王守仁的这些思想对明朝中后期产生深远影响。王守仁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有助于完善当代教育,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WangShouRen is famous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astronomers strategist, is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ism. "Conscience" is the core WangShouRen philosophy, and it is also his education thought cor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WangShouRen knowing that education purpose, with the core ideas.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dvocate priority, in the teaching principle, WangShouRen claims for students to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lets the student independent thinking, learning should be gradual,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teaching should be few and well chosen. The thought of these WangShouRen mid Ming dynasty far-reaching influence. WangShouRen education thought in modern society education concept, teaching methods and ha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unction.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ervice.
知术欲圆,其旨须直。
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试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此选题有利你今后就业,但你27日肯定来不及)
1/4《拾穗者》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农民画家米勒(1814--1875)中年以后的作品,于1857年完成。它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虽然看不清她们脸上的神情,但从那些朴实辛勤的身影不难想象出一张张坚毅的面庞。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据说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会闻到野草和土地的气息,夹杂着牛粪的味道,会对着画面上一个土疙瘩掉眼泪,而勾起对乡村生活无限美好的畅想。飒爽的秋风阵阵袭来,吹走了夏日的闷热,带来一丝丝的凉爽。这阵秋风吹过一座座山川、吹过一条条溪流,吹过一片片麦田,将麦田染成一片金黄。麦子褪去了生长期的绿意盎然,到处散发着成熟的气息。田野上,农民们忙碌着,把成熟的麦子割下,打成一捆捆的沉甸甸的麦垛,负于马车之上,即将被运往粮仓。麦子收割过后略显突兀的田野上,几个农家妇人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弯腰低首,仔仔细细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搜寻着,将那些被遗落在田间的麦穗小心翼翼的轻轻拾起。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2/4这幅画原来的题目是《八月》。表现的是一个收获场面使富饶美丽的农村自然景色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接近米勒的几位社会活动家看到了这幅画中可贵的真实,建议画家修改构图直至最后前景上只剩下三个拾穗粒的农妇形象。这一修改,竟使作品产生了惊人的社会效果。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象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米勒,从小就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种特殊的浓厚感情,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笔向世人展现出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米勒相信,艺术是一种爱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当他表现穷人的痛苦时,并不是向富人阶级煽起仇恨。他所要做的,只是尽力弄懂如何用平凡细微的东西去表现崇高的思想,因为那里才蕴藏着真正的力量。而要将这一切和谐、自然地表现出来,不仅需要画家的眼睛和手,更需要他的整个身心!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3/4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 米勒在这幅画中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她的沉重与充实,倾听她深沉宁静的呼吸,体会她朴实顽强的生命,体会土地与土地上的农民自然般运行的命运。像米勒这样,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我们知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发展概况 文学史上产生过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但“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①。当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史上的流派,同作为作家对待现实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学的创作方法,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时代和作家世界观的不同,又表现为不尽相同的形态和性质。文学一开始就有以描写现实为主和以表现理想为主的两种倾向,这在古代原始歌谣和神话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以后随着时代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文学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至于二者的名称。则是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才先后出现于欧洲,②在“五四”前后开始传入我国。 在欧洲,古代希腊文学,特别是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史诗,就已为这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奠定了基础。恩格斯所推崇的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便富于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而荷马的史诗,就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和对英雄业绩的歌颂。这时神话的时代还没有完全过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经过中世纪而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就更趋完善,出现了像《神曲》、《十日谈》、《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那样一些名著。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反映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作�恢中滦说慕�浇准兜奈难В�词故窍质抵饕宓淖髌罚�捕几挥诶硐牒腿惹椋��幸恢置骼是逍潞屠止鄣纳�省6�裆�勘妊呛腿�蛱崴沟任按笞骷遥��浅32煌�潭鹊匕严质抵饕搴屠寺�饕褰岷显谝黄鸬摹?/P> 到了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先后形成为遍及全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它否定一切旧的制度和旧的传统,要求个性解放和实现“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它是对反映君主专制制度要求的古典主义的一种否定。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切清规戒律,带来了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的解放与革新。拜伦、雪莱、歌德、席勒、雨果等,就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创作潮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继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掀起的,那时资本主义开始走向没落,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日趋尖锐并明显暴露,人们对它也日益产生怀疑和不满。当时,从资产阶级或旧的封建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一些有着民主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武器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矛盾和种种罪恶,并且反对当时那种美化和粉饰资本主义的反动的浪漫主义,一时形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学思潮。这种现实主义,因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其主要特色,所以一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有相当的进步性,在艺术上也达到了高度的水平,产生了像巴尔扎克、狄更斯、列甫·托尔斯泰这样一些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许多优秀作品。 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是古已有之,源远而流长的。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其中《国风》里有许多是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同时,也产生了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他那光同日月的诗篇《离骚》。千古传诵的《国风》和《离骚》,可说是我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开端。以后经过两汉和魏晋六朝,这两种创作方法就日益丰富和发展,并且经常联系在一起。建安时代的曹氏父子,魏晋六朝的诗人左思、陶渊明、鲍照等,都写过许多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杰出诗篇。发展到唐代,就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空前繁荣的局面,李白和杜甫,集前代诗歌创作经验之大成,分别地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以后在小说、戏剧等领域中,从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元代的杂剧,以至明清的小说和传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元代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等,明代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等,以及明清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已经高度成熟。上述这些作品,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或是两者结合的,它们在概括时代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上,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在对人们的美好的生活理想的具体描绘上,以至在细节的真实和情节的典型化上,都分别地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经验。 我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思想倾向上具有批判封建制度、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剥削,揭露封建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和穷兵黩武,反映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封建奴役,争取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等特色。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学,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等作品,就有了反对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揭露和批判他们的罪行和丑恶面目的新的特点,“五四”以后,在无产阶级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动和影响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就具有了彻底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解放的新的性质。 根据以上的简略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文学创作上反映现实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法,不论我国或外国,都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并存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潮流或倾向,尽管在十八世纪以前,文学领域中还没有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名词。十八世纪末,当近代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刚刚兴起,而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现实主义作家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德国的席勒在一七九四至一七九六年之间,写了有名的美学著作《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当时的文学创作方法上的两大倾向。他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来说明这两种不同倾向的特点。他认为:素朴的诗的特点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是“表现或显示理想”。前者打动人的“是自然,是感性的真实,是活生生的现实”,而后者打动人的则是“观念”,是“诗人沉思事物在他身上所产生的印象”,所以,席勒从他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如下的结论:素朴的诗的表现方式是“模仿现实”,他们“以现实性胜过感伤诗人”;感伤的诗的表现方式是“表现理想”,他们能够比素朴诗人提供“更崇高的对象”①。席勒所说的“素朴的诗”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文学,而“感伤的诗”就是浪漫主义的文学。只是席勒的时代,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没有兴起,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给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因而从发展文艺的需要出发,总结了从古代诗人到他自己所处时代的创作实践经验。 到了别林斯基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时候,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已经达到了全盛期,不仅西欧已有了歌德、巴尔扎克、狄更斯等大作家的成就,即在俄国,也已有了从普希金到果戈理的丰富的经验,这就给别林斯基以更全面地总结文学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他明确提出:“诗歌可以说是分成两个部门——理想的和现实的。”他认为古代的“理想的”诗歌的特点是“从生活中仅仅汲取崇高的高贵的东西,把一切平凡的、普通的、日常的东西统统抛开”;而当代的“理想的”诗的特点,则是在诗人面前“展开着整个现实的和设想的世界,整个想象的丰饶王国”。“他所矢忠不渝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法则”是他“自己创造”的。他认为,从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到司各脱的“现实的”诗的特点,则是“真实,最高的真实”,“他的人物,是真正的人,像他们实际的那样,应该的那样”,“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的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①。 毫无疑问,别林斯基所说的“理想的诗”就是浪漫主义的文学;而他所说的“现实的诗”就是现实主义的文学。 无论是席勒或别林斯基,他们都只从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文学创作的实际经验,指出历来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存在两种基本倾向,但是,他们都不把这两种倾向看作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不能并存的。尽管,就个人的偏爱来说,席勒倚重浪漫主义,别林斯基倚重现实主义,但是,他们又承认这两种倾向的创作都可以得到重大的成就,并不厚此薄彼。别林斯基说得很明白,“应该对哪一种更看重些,这是很难决定的。也许,彼此都不分轩轾,当它满足着创作条件的时候……”①。 到了高尔基时,世界文学己累积了更丰富的经验。除了十八世纪以前的经验之外,他不仅可以回顾整个十九世纪欧洲和俄国的文学经验,而且,他自己就经过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并且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历史条件之下,又累积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新经验,因此,他对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就看得更加清楚了。他认为从文学创作的原始阶段——神话、传说的阶段开始,就存在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他说:“从客观现实的总体中抽出它的基本意义并用形象体现出来,——这样我们就有了现实主义。但是,如果在从客观现实中所抽出的意义上面再加上——依据假想的逻辑加以推测——所愿望的、可能的东西,并以此使形象更为丰满,——那末我们就有了浪漫主义”。② 高尔基的最大特点是对过去时代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都肯定了它们各自的光辉成就,同时又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并在这基础上,要求新时代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汲取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积极因素;创造新时代、新阶级的文学。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的作品据以反映生活、构成形象的原则的共同特点,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现实主义的作品都偏重于描绘客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描写那些在生活中已经存在或按照生活的规律可能存在的事物,而不是代之以作家自己的愿望。现实主义作家当然也有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们在反映生活时也都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爱憎感情,但是,他们的社会理想、爱憎感情以及作品的政治倾向,是通过对生活的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描绘,通过生活和形象本身的规律自然地流露出来的,他们并不因此而改变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种描写生活的具体性和客观性,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大特色之一。高尔基说:“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如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①契诃夫也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应该“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②”。列甫·托尔斯泰说他的创作“除了意图塑造性格及其活动以外,除了表现性格的冲突这一意图而外,我还有一个意图就是要表现历史”③。 鲁迅的《祝福》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写她原来是多么善良和能干,逃到鲁家帮佣以后,如何勤奋地干活,希望用劳动来换取生活的权利,又如何被婆婆卖到山区,如何再一次失去丈夫和儿子。为了摆脱鬼神的‘惩罚”,她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庙里捐门槛作替身,让“千人踏、万人跨”,但仍遭歧视和打击,终于在受尽了人间的苦难后,于除夕的爆竹声中倒毙在雪地里。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读者眼前就展现出一幅幅现实生活的逼真的图画,犹如亲身经历了那种黑暗的时代,了解到那时的劳动妇女血泪的生活历史。契诃夫的《万卡》,也有同样的特色。可怜的万卡在给爷爷的信中所叙述的生活情景和他的天真的希望,是用最朴素的笔调描写出来的,故事是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到处都会发生的最平常的事。读了这篇小说,人们都会感到:这一切全都是真实的,那时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农奴的儿子,在那时是不会有更好的命运的。 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小说时,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①。巴尔扎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也正是因为他生动地表现了生活的“直率的真实”。由于对这种“直率的真实”的追求,使得现实主义作家努力于对生活作客观的观察与解剖,并特别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现实主义作家表现生活的具体性和客观性,决不等于对生活现象作简单的、机械的抄袭和记录。它所要求的不是对生活表象的“摹写”,而是高度的艺术真实。前面已经谈过,对生活现象不加选择地作机械摹写,即使做到毫发不差,也并不见得就是真实的,反而常常会模糊、掩盖以至歪曲了生活的本质。所以,现实主义的上述特点,总是和另一个根本特点结合在一起,那就是:对生活进行广泛的概括,塑造出典型形象,对叙事作品来说,就是要塑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选取生活中那些有典型意义的现象,予以集中、概括和加工,以揭示生活的本质。祥林嫂和万卡的遭遇,在旧中国和旧俄罗斯,都是有普遍意义的。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代表着在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重压下千百万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共同命运,也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作者并没有抄袭生活,而是进行了高度的集中、概括,使读者觉得像是写某个特定的人,“又像是写一切人”①。所以鲁迅认为作家应该“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②。高尔基也说现实主义是“从纷乱的生活事件、人们的相互关系和性格中,攫取那些最具有一般意义、最常复演的东西,组织那些在事件和性格中最常遇到的特点和事实,并且以之创造成活画景和人物典型。……现实主义作家倾向于综合、归并他的时代一切人们所特有的、具备一般意义的特点,使之成为唯一完美的形象,③。可见,现实主义重视细节的真实,一来是为了加强真实感,而更主要的却还是为了要更好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离开了这一根本的目标,细节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对生活进行概括,当然容许虚构、想象和夸张。但现实主义的虚构和夸张,不同于浪漫主义。它忠实于生括本身的规律,是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叫人觉得合情合理,而不像后者完全可以是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甚至是全属幻想的。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契何夫的《套子里的人》鲁迅的《阿Q正传》都是有高度的艺术夸张的,同时又都是人情入理,最真实不过的。像毕里可夫这样的人,直到现在还可以在一些不敢接触新事物、害怕生活的变革的鼠目寸光的保守主义者身上看到他的影子。 上述两个方面,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最基本的特征。对此,卢那察尔斯基曾有过简要的说明:“现实主义艺术一方面认为它的描写对象是本来面目的生活本身,另一方面认为现实主义艺术家并不是一个奴隶似的摄影师和‘自然主义者”,他可“说是用删除、抹掉一系列不需要的细节的方法,突出现实中的典型特征,对这个现实进行加工。”①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可以概括地说,现实主义是指作家通过典型形象,按照生活实际存在的样式,真实地、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却不可以把现实主义和真实性等同起来,因为真实性是一切先进的创作方法(如积极浪漫主义)的共同特征。同时,也不能把现实主义与塑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同起来,因为一方面,积极浪漫主义也可能塑造典型人物,而另方面,也并不是任何文学样式都能塑造典型人物的。例如,“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这首诗并不着力刻划人物性格,但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倾诉了在那“风雨如磐”的黑暗旧中国,诗人愿为祖国、人民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强烈感情。它同样是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所以,塑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只是像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特点,不能把它作为现实主义的定义,否则就会把很多文学样式,如抒情诗,散文等作品排斥在现实主义之外。 现实主义作家如果缺乏远大的目光、积极的理想,在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时,只局限于一些表面的、局部的真实,而看不到真正典型的、本质的东西,就容易把现实主义庸俗化,而庸俗的现实主义,就很容易成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在表面上似乎跟现实主义相近,实质上却正好是它的反面。自然主义的理论家们标榜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主张用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待一切社会现象,因此在反映生活时,就强调对生活现象作“纯客观”的记录,反对进行概括和加工,也反对对生活进行主观评价。自然主义的理论认为“社会环境是一群活着的人所造成的结果,而这一群活着的人绝对地服从物理的和化学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活着的人一如对于没有生命的物体同样是起着作用的”①。因而,对于作家的创作来说,他们认为:“这里不要夸张,也不要强调,只要事实,值得称赞的或者值得贬黜的事实。作者不是一位道德家,而是一位解剖学家,他只要说出他在人类的尸体里面发现了甚么就够了。”②可是,实际上“纯客观主义”的作家是不存在的,任何作家都是抱着一定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去反映生活的。倡导自然主义理论的作家左拉,自己也并没有例外。他在创作实践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论去进行创作,而是在许多方面突破了自然主义理论的束缚,从生活出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例如,在小说《萌芽》中,他就表现了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工人的不满,肯定了工人对资本家的反抗和激愤。这些先进的思想感情,正是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根本前提。 普列汉诺夫就曾精辟地指出:某些现实主义者(例如福楼拜)“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他所描写的社会环境,正如自然科学家对待大自然的态度那样”,然而,“他对当代社会运动的评价却还是非常主观的”③。而那些保守的乃至反动的所谓现实主义者,由于“充满故意地回避当时伟大的解放运动”,就必然“排除了那些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生活的最有意思的标本”,“他们所能考察到的唯一的现象,就是平庸的小市民生活的“污秽的泥沼’中产生的‘渺小的思想’和‘渺小的激情’”,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的创作陷入“死胡同”。自然主义的所谓“实验的方法”,根本不可能理解“一个社会的人的行动、意向、趣味和思想习惯,不可能在生理学或病理学中找到充分的说明,因为这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①。这里,不仅说明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相通的一面和不同的一面,而且也说明了自然主义的根源和实质。 那些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无动于衷,对生活中的新生的美好的东西漠不关心的作家,表面看来是“客观”的,实质上正代表了一种政治倾向,一种有利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倾向。根据这种倾向进行创作的自然主义作家,恰恰是违背真实的,因为他们只是烦琐地去记录生活的个别现象,不注意生活中真正有典型意义的东西,结果就导致用某些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掩盖以至歪曲生活的本质。 自然主义用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待人,把人看成是只有动物的本能,消极地被环境和遗传决定着一切的动物。在自然主义者的笔下,不管是什么阶级的什么样的人,都是庸俗的、低级的。丑恶的,充满着兽住和疯狂性的。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没有任何美好的、积极的东西。这正是资产阶级的没落情绪的反映。所以,自然主义的作品,虽然有时也暴露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但主要的却是经常用低级趣味和颓废情绪腐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生活失去崇高的理想和信心。用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写出来的作品,并不能真正反映生活的真实,也不可能有艺术的生命力。 积极的浪漫主义和消极的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反映生活的本质和本质的某些方面,浪漫主义则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生活的理想。高尔基说:成为“神话的基础”的浪漫主义“是极其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唤起人们用革命的态度对待现实,即以实际行动改造世界”①。参考资料:
克劳德•莫奈 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于巴黎,童年在阿佛尔渡过。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不久,莫奈又被荷兰的画家约翰•巴托尔•德•琼康的创作所吸引。这位画家以动荡、兴奋、活泼而且比他同时代的法国人更为活跃的笔触画小桥、村景、河岸和破旧的茅草屋。莫奈就是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艺术修养的。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他认真鉴赏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了他们的成就。但莫奈并不是他们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反叛者。莫奈并不想在学院完成他的学画过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莱尔学院的画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当他遇到了巴齐依(Bazille)、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后,他便劝说他们也放弃那些学字派课程。当格莱尔学院的画室停办后,他便把他的伙伴们带到枫丹白露林边的一个小村庄——舍依,在那里画户外写生。当莫奈离开了格莱尔学院画室后,他并没有去充实他那相当贫乏的艺术修养,而是怀着火热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纯直觉观察;他根本不买各种理论学说的帐,而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绘画方法。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正是因为莫奈对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确实看见的事物,但也正因为此,他却表现不出事物的幻觉真实感。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见的那种方式来做画;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达到一种在绘画上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他的内心满怀着难以遏止的激动;从他的观念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从他本性看,他却是一个幻想家。1864年,莫奈完成了“翁费勒的塞纳河口”,此画是1865年的官方沙龙上展出,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评论家评论此画时说:“用调子所组成的和谐色彩……颇能吸引观众们的大胆感觉”。这表现出官方对人们很喜欢这幅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画表现了丰富的中间调子和那种暗淡、沉着的色阶。向深处展开的空间,通过河岸线而处理得十分成功按照传统,河岸线标志着中景和远景。在这幅画上,出于莫奈自己的东西,就是表现在前景水的笔触和云的笔触上的“颇能吸引观众的大胆感觉”;这些笔触加强了画面的传统效果。在1866年,莫奈用了几天功夫完成并展出了他未来夫人的肖像“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这幅肖像引起了争论,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马奈的肖像画相媲美。这幅肖像充分显示出了莫奈的个性:他对造型的淡漠态度,以及这个女人的动势和她的裙子上颤动的光都赋予整幅画特殊的说服力;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动力感和生动性。同年,莫奈展出了“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一画,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油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省印象主义①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是在画室里完成的人物画;“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是在外光下画成的风景画。“花园中的女人”一画把这两种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了。这里的画面基本上是根据一幅照片安排的,这说明莫奈并不介意使构图服从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来也该使莫奈想到空间的深远效果的,然而,莫奈对此也并未介意。使他感兴趣的仅仅是平面和色彩对比而已。正因为这幅画的人物没有立体感和起伏,色彩才能在这里大放其光彩和充分显示其多样性。妇女衣裙上的花饰,草坪上的鲜花,突出在大片浓绿之中的叶子,从树叶的空隙之间透露出来的天空,穿透阴影的光线,这一切造成了一幅色彩妍丽的镶嵌画的效果。但这幅油画缺乏色调效果:光线和阴影落在了人物所占据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光线不能渗透人体,不能成为形的实体。大片固有色起了过多的作用。所有这些合在一起,与其说是真实表现了所见的事物,不如说是一种公式,但这种公式正是一个空前大胆的纲领。这一纲领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线便将渗入中间调子,生命也将渗透每一个笔触,而整体的统一也就将要形成,那时,艺术就会变得花团锦簇,印象主义就要完全成熟了。 1872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 “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莫奈在视觉观察方面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它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视觉观察是天才的、创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这种观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他所看见的东西同他所感觉和他所想象的东西之间关系又是如何的呢?莫奈在1874-78年间在阿尔让特依所画的一些画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如创作于1872年的“阿尔让特依的帆船”。在这幅图里中间调子代替了色彩对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过形成一种光的综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组合。黑色已不再出现于画家的调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与暗的光谱色彩,它们形成了形的实体。统一的色彩风格很自然地遍及整个画面:远景和近景,物体、水和天空,把这一切改造成为一种美妙动人的景象,而浑然一片、不分层次的空间透视,则把这远景和近景联成一个整体。紫色和黄色的调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蓝色交织在一起,这些颜色的调子差别把这些自然现象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静如镜的河面,仿佛就成了天穹的基础。几何学的透视已被忘却;它已让空气的不断运动代替了。每一种颜色单独看来十分柔和,它们的整体却又是强烈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天边焰火弥漫,白昼即将消逝的图景,一条大帆船静静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阴影之中。这是一个幻想家的直观,在这烟雾缭绕、夕阳西下、一片忧郁的气氛之中,莫奈仿佛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参与着它的逐渐熄灭。这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他创作了色彩的传奇。 圣拉查尔火车站绘于1877年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1883年莫奈过日维尔尼定居,他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小花园,以便在那里画画;他在池溏里种了许多莲花,这使他发现了实现他纲领的主题:画一些坚硬的形体、水和空气,尽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便产生的组画“睡莲”,“仙女池,玫瑰色的和谐”就是这组画其中之一。这幅画反映了莫奈一种物我两融的愿望,但它没有一点悲怆的情调。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已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简历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1840年2月14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位商人。 1845年 来到法国北部港口阿佛尔,在那时上学。在上学期间,莫奈唯一的爱好就是绘画,故此学习成绩不佳。 1855年 莫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的漫画在文具店里展出并出售,价格为每幅20法郎。由画商介绍结识风景画家欧•布丹(Boudin),受布丹影响莫奈对大自然充满着热爱,开始学习用油画和素描来画风景。从1858年 莫奈开始从布丹那里接受了不同于学院派的绘画思想,学习并动笔画外光画,并鲁昂的展览会上展出一幅作品。 1859年5月 来到巴黎,在巴黎他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 1860年 莫奈进了斯维赛学院,练习人体写生。在这里,他接触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一些画家,比如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等。同年秋天,莫奈被编入法国的非洲军团到阿尔及尔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间,部队允许他作画,在那里,他曾为队长的夫人画了肖像。 1862年初 因为贫血,莫奈从军营回到阿佛尔家里养病。这时,他认识了荷兰画家琼康,并与琼康及布丹(Boudin)一起从事创作。 1863年 借复活节的休假之机,莫奈将同窗的画友带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在那里进行创作。在外光下,大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巴比松风格的作品。 1864年 莫奈来到了昂弗勒作画。在这里,莫奈的两幅描绘塞纳河的风景画《落潮的埃沃海角》与《昂弗勒港》被选入1865年的官方沙龙。 1866年 以恋人卡缪为模特的、全身大幅肖像画《穿绿衣的女仕》在沙龙展出,该画受到了评论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 l841-1902)的好评。同年夏天,莫奈创作的《庭院里的女人们》,在1867年的沙龙中落选。1866年的秋天,为了避开讨债的人,莫奈自毁了约200幅作品后,回到阿佛尔。 1867年 怀孕的卡缪为莫奈的父亲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缪生下第一个孩子,只好请在巴黎的巴齐依作教父代为照顾。此后的几年中,莫奈始终在阿佛尔及其附近,与布丹、琼康,有时与库尔贝一起作画。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与父亲的关系紧张,经济拮据、生活艰难。为此,莫奈曾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 1869年 他回到巴黎,参加了"盖尔波瓦咖啡馆"里艺术家的聚会。可能因为很早就离开了学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参与争论。这时他已经非常穷困。 1870年6月 莫奈与卡缪正式结婚。9月,莫奈将妻、子托付给布丹照顾,只身一人去了伦敦。在那里与杜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1817-1878)、毕沙罗相会,然后,和毕沙罗一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园中作画。在参观美术馆时,英国画家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作品,使其为之倾倒。为了给莫奈的作品找到销路,经杜比尼介绍,在这里认识了画商丢朗•吕厄。此人对于穷画家们表示了同情,在经济方面从此一直在支援着他们。 1871年初 莫奈的父亲去世,他离开英国。在杜比尼的动员下,到了荷兰并滞留到年底。1872年 莫奈创作了日出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并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 1873年 回到巴黎后,在马奈的帮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让特伊定居。并在塞纳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画室。此时,与他一起创作的还有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75年 莫奈在经济上再次跌入窘境的。 1876年 在第2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 1877年 第3次联合展览会在丢朗•吕厄的画店中举办,展出莫奈作品30件。 1878年3月 下第2个孩子,莫奈又面临困境。1879年 卡缪生去世。1880年 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创作源泉。此后的几年当中,在英法海峡的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与影的瞬间效果,创作了一批较之以前更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为此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作莫奈的"埃托塔时代",《埃托塔的崖》、《埃托塔的曼努普特》是这个时期作品中的两件。1882年3月1日 第7次联合展览会开幕,这次展览会中有莫奈作品35件。 1883年 莫奈开始在日维尔尼定居后,再也没有迁居。画家晚年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886年 第8次联合展览,也是最后的一次,莫奈没有参加。它标志着印象主义运动的解体。 1889年6月 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莫奈与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两位大师举办了作品的联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评。 1890年后 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1890-1891年间 创造了"干草垛组画"。 1891-1892年间 同样的作法创作了"白杨组画"。 1890-1894年间 创作了"伦敦风光组画"。 1892-1894年间 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1900年11月 在丢朗?吕厄的画廊展出莫奈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池中睡莲》组画26件,获得极大成功。1904年 又在该画廊展出了刚刚完成的有关泰晤士河风光的组画。1908年9-12月 莫奈与夫人阿里斯一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在那里他创作的作品达30多件。1911年5月 莫奈的第2位妻子阿里斯又先他而去。莫奈深陷于悲痛之中,视力也随之下降。 1914年 47岁的长子在长期患病后不幸亡故,已是高龄的莫奈更是形单影孤。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画室,并着手创作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1922年3月 他决定将完成后的该大型装饰画捐给自己的祖国。4月12日,他在"赠与书"上签了名。不久,由于白内障,画家几乎丧失了视力。9月,被医生禁止作画。转年后,经过手术,视力有所恢复。1925年 85岁的老画家独自一人,又在画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画的创作之中。2月4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里,大型壁画《睡莲》终于完成。 1926年2月6日 就在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莫奈永远地告别了人间。
别说别的了,赶紧弄一份再说,哪有,提供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