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发布时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 5....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 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 中国...

大芬戈尔德菌,曾称为大消化链球菌,为专性厌氧革兰阳性球菌(GPAC),可定植于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据报道是青春期前阴道菌群的组成部分,且在50%的怀孕妇女的阴道菌群中出现[23]。大芬戈尔德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以导致严重的感染,例如骨、关节、糖尿病足感染、乳腺脓肿、其他皮肤软组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颈部和颌下腺感染、腹壁筋膜炎(necrotising fasciitis of the abdominal wall)、下肢坏死性筋膜炎(lower limb necrotising fasciitis )等。 大芬戈尔德菌最适生长温度30℃,血平皿培养48h后形成灰白色、光滑、轻微凸起、不透明、不溶血的小菌落,菌落直径为,有糖果气味。某些菌种在孵育48h后,革兰染色易染成阴性,镜检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多成双或短链状、长链或成堆排列。 感染发病时间较长,感染初期常无明显症状,起病隐匿,脓肿增长迅速,常无外伤史。感染部位有不同程度肿胀、疼痛、破溃等。有些病例有基础疾病(糖尿病),多无明显诱因。大芬戈尔德菌感染的诊断主要根据从感染部位获得足够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相对困难。 常规治疗最重要的是引流、清创,同时给与抗菌药物治疗。 克林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阿莫西林/甲硝锉等。(从文献获取此部分资料)。 大芬戈尔德菌是皮肤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之一,可以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大芬戈尔德菌的毒力因子使之成为GPAC中具较强致病性的条件致病菌,也是术后及假体植入物相关脓毒性关节炎病因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占所有GAPC感染的20%~40%。 有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和营养不良是公认的致病原因。皮肤表面的大芬戈尔德菌、微球菌和棒状杆菌属有助于保护宿主免受更多病原微生物的定植。然而,当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被破坏或微生物平衡被破坏时,这些细菌就会成为机会病原体并引起感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是正常菌群受到干扰。此外,老龄化、引进国外材料和设备(人工心脏瓣膜、关节置换、导管等)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导致包括厌氧菌在内的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急剧增加。有报道称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气性坏疽、乳腺脓肿、坏死性蜂窝织炎、肛周和直肠周围脓肿、糖尿病坏疽、创伤后感染、痤疮等厌氧菌感染的概率为70%-100%,伤口感染、脓肿、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咬伤、糖尿病足部感染、感染的褥疮等厌氧菌感染的概率为40%-70%,脓疱病厌氧菌感染概率为15%~45%。从非产褥期乳腺脓肿中分离出的主要厌氧菌为大芬戈尔德菌。 有研究表明大芬戈尔德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送检血培养均为阴性,只有送检相关的组织标本,才能获得病原菌。而在纵隔炎或者中,67%的或者血液培养为阴性,血培养阴性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培养的技术条件所限;(2)与感染的类型和部位有关;(3)病原菌的特性所决定。(4)经验用抗菌药物治疗。 在全球范围内,厌氧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日益增加。90%以上的大芬戈尔德菌对青霉素敏感,而且一般对其他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也敏感。然而, 对克林霉素、 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 19-20 ]。克林霉素在GPAC 中的耐药率在7% ~20% , 而且对于大芬戈尔德菌还有升高[ 18 ]。所以对大芬戈尔德菌引起的感染要谨慎使用克林霉素, 做药敏试验对临床正确使用和选择药物会有很大的帮助。常规治疗最重要的是引流、 清创, 同时经验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特殊部位的厌氧菌感染或经验给药疗效不佳时, 可进行药敏试验, 如菌血症、 脑脓肿、心内膜炎、 骨髓炎、 关节感染、 假体感染等[ 15 ]。目前的研究表明, 5~7 d 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于临床治疗简单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是足够的, 但一般都治疗2 周[ 21 ]。但也根据临床症状将给药期限延长至4周,以确保感染症状得到完全缓解。这是因为大芬戈尔德菌生长缓慢, 并且容易产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感染后会导致病程延长, 慢性感染伤口中的大芬戈尔德菌也会减慢伤口愈合的过程[ 5 ]。 国内微生物实验室对于厌氧菌的检测能力还有待提高。临床标本中厌氧菌检出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 ) 厌氧培养需要厌氧产气袋或厌氧培养仪等, 成本高, 许多实验室尚未常规开展;( 2 ) 由于厌氧菌一般长得缓慢、 菌落小, 有些厌氧菌需要生长3~5 d ;( 3 ) 标本送检过程中未考虑到厌氧菌存在, 标本采集运送时接触空气或低温运送, 厌氧菌容易死亡。因此, 微生物实验室人员需要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由于临床医生经常只开普通培养, 许多脓液、 伤口分泌物的等标本没有做直接涂片革兰染色仅仅直接接种血平皿, 当需氧培48 h 不生长时, 就会报告“ 无细菌生长”, 容易造成厌氧菌的漏检。应加强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和临床的沟通, 加强主动服务意识, 认识到直接涂片染色的重要性, 便于区分伤口污染( 显示大量上皮细胞) 和感染( 同时显示细菌和炎症细胞), 还可以判断标本中是否有菌, 快速给临床报告。 综上所述,通过从不同的临床标本中经过纯培养分离出大芬戈尔德菌,此菌的临床意义已得到清楚的证实。但是大多数厌氧菌生长缓慢,菌落很小,因此很容易被漏检和忽略,导致厌氧菌在临床感染病例中分离率很低。微生物实验室应采用正确的培养方法、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才能准确找到病原菌,缩短诊断时间,及早使用正确的抗菌药物治疗。 [ 1 ] BASU P , WILLIAMS A , O'BRIEN M T , et al. A case of Finegoldia magna ( formerly Peptostreptococcus magnus ) infection mimicking disseminated malignancy [ J ] .Int J In-fect Dis , 2016 , 53 ( 1 ): 12-14. [ 2 ] ARSENE C , SASTE A , SOMIAH M , et al. A case of septic arthritis of the wrist due to finegoldia magna [ J ] .CaseRep Infect Dis ,2014 : 793053. [ 3 ] COBO F , RODRÍGUEZ-GRANGER J , SAMPEDRO A ,et al. Breast abscess due to Finegoldia magna in a non-puerperal women [ J ] .Anaerobe , 2017 , 47 : 183-184.国际检验医学杂志40 · 1 · 2020 年2 月第41 卷第4 期Int J Lab Med ,Februar y 2020 , , [ 4 ] HOSSEINI D S H , OSORIO G. Case of pacemaker pocket infection caused b y Finegoldia magna [ J ] .Anaerobe ,2017 , 47 : 135-136. [ 5 ] KHETAM H , ZIV S , LIRAN S , et al. Infective endocarditis caused by Finegoldia magna following aortic dissection repair : a case report and data evaluation [ J ] .Am J CaseRep , 2014 , 15 : 554-558. [ 6 ] SOLEN K , MATTA M , ANNIE B H , et al. Postoperative mediastinitis due to Finegoldia magna with negative bloodcultures [ J ] .J Clin Microbiol , 2009 , 47 ( 12 ): 4180-4182. [ 7 ] BO S , SANNA B , BENGT H , et al. Finegoldia magna isolated from orthopedic joint implant-associated infections[ J ] .J Clin Microbiol , 2017 , 55 ( 11 ): 3283-3291. [ 8 ] SUNGSIL L , KYOUNG H R , CHANG K K , et al. A case of necrotizing fasciitis due to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 arc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 , and Finegoldia magna in a dog-bitten patient with diabetes [ J ] .Korean J Lab Med ,2008 , 28 ( 3 ): 191-195. [ 9 ] 范宁, 朱超, 王苗, 等. 膝关节强直术后大芬戈尔德菌感染1 例及文献复习[ J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 , 17 ( 12 ):1089-1097. [ 10 ] MURPHY E C , MÖRGELIN M , REINHARDT D P ,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used b y Finegoldia magna to penetrate and colonize human skin [ J ] .Mol Microbiol , 2014 , 94 ( 2 ): 403-417. [ 11 ]成祥君, 马金霞, 刘根焰, 等.大芬戈尔德菌合并贪婪丙酸杆菌致非哺乳期乳腺炎一例[ J ] .临床检验杂志, 2017 , 35( 12 ): 954-955. [ 12 ]栾亮, 王璐, 褚美玲, 等. 左足软组织感染伴嗜胨菌和大芬戈尔德菌菌血症一例[ J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 , 12( 3 ): 214-216. [ 13 ] INGA-MARIA F , KARLSSON C , MATTHIAS M ,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protein promoting the colonization and survival of Finegoldia magna , a bacterial commensal and opportunistic pathogen [ J ] .Mol Microbiol ,2008 , 70 ( 3 ): 695-708. [ 14 ]陈东科, 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 505-507. [ 15 ] NAGY E , BOYANOVA L , JUSTESEN U S , et al. How to isolate , identify and determin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 y of anaerobic bacteria in routine laboratories [ J ] .Clin Microbiol Infect , 2018 , 24 ( 11 ): 1139-1148. [ 16 ] HUSSEIN K , SAVIN Z , SHANI L , et endocarditis caused b y Finegoldia magna following aortic dissection repair : a case report and data evaluation [ J ] .Am J Case Rep , 2014 , 15 ( 15 ): 554-558. [ 17 ] KERNÉIS S , MATTA M , HOÏ A B , et mediastinitis due to Finegoldia magna with negative blood cultures [ J ] .J Clin Microbiol , 2009 , 47 ( 12 ): 4180-4182. [ 18 ] SCHUETZ A resistance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anaerobic bacteria [ J ] .Clin Infect Dis ,2014 , 59 ( 5 ): 698-705. [ 19 ] WYBO I , VAN D B D , SOETENS O , et al. Fourth Belgian multicentre survey of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of anaerobic bacteria [ J ] .J Antimicrob Chemother , 2014 , 69( 1 ): 155-161. [ 20 ] JEVERICA S , KOLENC U , MUELLER-PREMRU M ,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routin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results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naerobic bacteria in a Slovenian tertiary-care hospital in 2015 [ J ] .Anaerobe , 2017 , 47 : 64-69. [ 21 ] WALSH T L , CHAN L , KONOPKA CI , et of antibiotic management of uncomplicated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in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 [ J ] .BMC Infect Dis , 2016 , 16 ( 1 ): 721-728. [ 22 ]冼伟, 杨凡, 李东明, 等. 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 99 ( 11 ): 829-833. [ 23 ] Begaj A, McLean RC, Bhaskar P (2020) Finegoldia magna: a rare cause of necrotising fasciitis. BMJ Case Rep 13. [ 24 ] 时琰丽,韩玉,李东,李雪清,王杉,崔彦超,鲁炳怀.大芬戈尔德菌致皮肤软组织感染4例及文献回顾[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4):398-402.

能。《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等,这些期刊是可以发艾滋病相关的文章的,所以艾滋病心理健康方向能发基础教育期刊。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月刊、季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

论文范文医院感染控制杂志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 措施 和 方法 ;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计40例的临床诊疗资料,施行回顾性剖析;结果: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结论:要重视患者呼吸道的预防工作,同时还要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这将大大提高患者感染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科;感染;患者;分析

为了了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了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特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消化内科住院40例病例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医院感染情况: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0例(感染率,例次发生率),其中男患者有24例(占了60%),女患者有16例(占了40%),60岁以上22例(占了55%);住院天数在一个月以下的有12例,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有16例,两个月以上的有12例。

患者的感染部位:患者的感染部位在下呼吸道的有15例(占了),在上呼吸道的有12例(占了30%),胃肠道感染的有6例(占了15%),泌尿道的有3例(占了), 其它 4例(占了1%)。

分理出的病原菌: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58%)。革兰阴性杆菌49株(占了),其中的铜绿假单胞菌13株(占了),肺炎克雷伯菌10株(占了),大肠埃希菌7株(占了),阴沟杆菌 6株(占了10%),产气杆菌5株(占了),鲍氏不动杆菌 8株(占了)。真菌11株(占了18?3%),其中的白假丝酿母菌菌6株(占了10%),白的颜色佛珠菌3株(占了5%),其它真菌2株(占了)。

主要球菌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卡西林耐药率无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2讨论

本次调查表示,60岁以上22例(占了55%);住院天数在一个月以下的有12例,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有16例,两个月以上的有12例,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年龄大和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原发病第一诊断顺次为消化道恶心肿瘤、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慢性结肠炎,这些个恶疾(除胰腺炎)都归属慢性消耗性恶疾。恶性肿瘤因为肿瘤团体的浸润使患者抵抗力功能减退,各种放、化疗医治手段均可不同程度地使抵抗力功能减低;肝硬变患者肝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低,胆道及胃十二指肠的机体机能功能发生障碍。 本调查,医院感染部位顺次为下呼吸道、呼吸道上、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上一致,而泌尿道感染比例低,有可能对小便监视检测不够相关。由于患者岁数偏大、病情较重,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因为这个下呼吸感染几率便会相对增加,医疗事务担任职务的人早期不重视了扫除净尽口腔分泌物与异物,在往后的过程中虽再次注意到清除异物,也只能清除一部分的异物,而在早期已被吸入支气管儿的异物仍将会造成肺部感染,还由于消化系统的不舒服,易引流食品反流,及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吐呕物易误吸入肺。因为这个,尤其要重视呼吸道的预防控制工作,准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本组病例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肺炎克雷伯菌第二位,与近年的研究结果完全一样。内在危险因素主要与医源性因素相关,与医疗处理办法的应用不科学或错误相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对常用抗菌药物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对亚胺培南的敏锐率达,对哌拉西林等最为耐药,其耐药率达,导致这种情况之一是滥用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为敏锐的几种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作别为,,和,其它抗菌药物也有不一样程度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率高,导致医治上的艰难,所以一旦发现被感染,应该尽快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引起医院感染的突发流行。

真菌感染多为老年患者,与老年个体圣体虚弱、营养不好、抵抗力功能衰落以及广泛预防性运用或多种联合使用抗生素相关。到现在为止,真菌耐药情况固然不是十分严重,不过在医治上颇为棘手,由于真菌感染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复杂,死亡人数的比率较高,且抗真菌药物可选择的范围不大。

参考文献

[1]苏智军,张奕返.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研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21~323

[2]叶惠芬,刘平,陈惠珍,等.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散布和耐药性调查.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833~835

[3]李萍,卢仙成,邓济苏,等.重症监护室取得性感染与广泛散布机制研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4~406

[关键词] 消化内科学;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即“Two languages”,是指在课堂上利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教育 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1]。我院近年来在大学本科七年制教学中开展了消化内科学的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会和问题 总结 如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教学措施。

1 消化内科课程双语教学的应用体会

注重教学互动性

双语教学应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主张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只有当外语在 医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得到运用,当外语和母语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在学生的思维与交流中自由切换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认为"双语教学"获得了成功。在课程采取双语教学前与广大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得到一定的反馈信息,相应选择一个合适的中英文使用比例,做到因材施教。授课时要注意课间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询问学生对本部分讲解是否能较好理解,以便了解学生的吸收程度,并及时调整上课的语速。让学生及时对难懂或不懂之处提问,以决定是否复述重点内容,必要时重点或难点内容可用中文重复讲解,但母语的使用要控制在最低限度。

注意因材施教

在消化内科课程双语教学中,结合本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外语实际水平,按照先进性、学术性、易接受性的原则,形成自编外语教材,并提前2周发给学生预习。将预习教材中涉及的较难的医学词汇单独标识出来,并加以中文释义,以便学生预习,提前扩大学生医学外语词汇量,这样才能避免讲课时学生如一头雾水。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动态调整双语教学所使用的中英文比例,这样便于对课堂上新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强调教学手段多样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选择适宜的课件:采用的课件既有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借鉴或直接选用国外已经出版的英语医学教学课件。②选择合适的电子词典:目前广泛应用的"全医药学大词典"(目前流行使用的版本至少有四种),由于收集的医学词汇全面, 且绝大多数词汇配有发音,是医学双语教学非常有用的工具。③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多媒体、录像等,尽量把医学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直观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专业知识。④辅助 网络技术 [2]:我们教学过程中利用我校自己的局域网,通过FTP或文件共享等方式做到多媒体课件上网,方便学生随时查询,递交作业;另外开设教学论坛,方便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消化内科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生双方的素质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推广

教师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主体,教师水平高低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首推因素,教师水平高低决定了"传道、授业、解惑"中有效信息量提供的数量与质量[3]。目前我校执教的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双语教学培训,教师多数只具备教授某一学科的执教能力,应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对欠缺,水平也不高。同时,尽管七年制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较高,但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教师本身的开课能力和学生的外语基础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缺乏优秀的双语教学教材

双语教学原则上应使用外文原版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教材价格昂贵,一般院校很难承受高额的教材费用,故引进原汁原味的外文教材难度较大。因此,不同教师使用的教材有的是国外原版教材,有的是节选外文教材,也有的是教师自编的讲义,版本和内容不统一,教学随意性较大。另外,教材难易程度的不同也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 热点 。尽管双语教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探索工作仍将是大量的、复杂的和艰巨的,只有通过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才能将双语教学更有效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鲁建云,王 斌,黄进华,等.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839-840.

[2] 李 蕾,陆 柳,邢 萱,等.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挑战现代教学模式[J]. 继续医学教育,2003,17(4):46-48.

[3] 罗育林,张阳德. 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147-149.

浅谈消化内科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3. 浅谈临床医学教育论文范文

4. 浅谈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5. 有关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上半年在卫生局及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下,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了下半年更好地工作做了半年 工作 总结 。下面我整理了医院感染半年工作总结 范文 ,供你参考。 医院感染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1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根据20__ 年1月份第一次院感委员会的决议,遵循二甲医院评审标准,努力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和掌握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根据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SOP文件,对全体医务人员反复进行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先在全院集中进行培训,然后各科室逐一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和制度学习和培训,科室组织二次书面考查。通过反复强化督查以及对未掌握人员及时进行重新培训,使得医务人员能够较好地掌握医院感染 管理知识 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全面贯彻执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争取在等级医院评审中院感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2、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控制交叉感染风险。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手卫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在全院范围内进一步完善手卫生设施,包括在各病房门口安放快速手消毒液,重点科室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水龙头,在每一个水龙头旁安放一次性擦手纸盒和擦手纸,废弃硬块肥皂改用皂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洗手六步法进行考查;在迎检期间,每周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3、加大了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的干预。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质量和安全委员会上多次提出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ICU、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等重点科室建设的干预,现消毒供应中心已投入使用,已达到基本运行;对手术器械消毒、包装管理等进行干预;对外来器械管理提出建议并加强对植入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新生儿病房正在紧张施工中;血液透析室改造图纸已定,只待进一步施工。进一步加强对经血传播性疾病患者血液透析管理,严格专机透析,分区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血透上下个患者之间血透机消毒,尽最大可能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加强对ICU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ICU等重点科室进行院感管理监督,特别是“三管”管理重点病人,通过网络、实地查看等了解病情,有感染迹象及时干预。及时督促医务人员加强多重耐药菌病例消毒隔离(尽可能采取单独隔离无单独隔离床位时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和手卫生。特别是强调接触每一位患者前后进行快速手消毒。 4、及时查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积极与检验科微生物室联动,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消毒隔离督查。对多重耐药菌病例实行实时监控,每天提醒和督促临床医务人员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消毒隔离:床位挂隔离标识,病历首页夹接触隔离标识,尽可能采取单独隔离,无单独隔离床位时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加强手卫生工作,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房间及周围物品每天进行消毒、特别管理,努力避免多重耐药菌引发的交叉感染患者。 5、全院综合性监测 上半年共监测病例11914例,发生医院感染54人,57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例次率;漏报13例,漏报率;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卫生学监测791份,合格率99%,复检合格率100%,符合卫生部关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和控制指标。 6、目标性监测 我们开展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和儿外科疝修补术和普外科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上半年共监测呼吸机使用床日数431,感染8例,每千日使用呼吸机感染率为‰;监测导尿患者床日数1175,感染6例,每千日导尿感染率为‰;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床日数143,感染0例,每千日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0‰。小儿疝修补术76例,感染0例,感染率0%;阑尾切除术76例,感染0例,感染率0%。 7、努力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上半年工作人员共发生锐器伤等暴露12例,均较轻。我们及时为受伤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提出处理意见,提供必要的帮助,推荐相关的专家,定期提供免费检查。并针对此情况进行了全院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和演练,努力降低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所造成的感染隐患。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部分科室使用快速手消毒液量不足,表明手卫生执行不力(手卫生执行较好的科室有ICU、急诊科病房,妇产科、外一科、外二科、五官科)。门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执行不力,临床、医技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接触病人及周围物品后和接触治疗车等公共物品前未严格执行手卫生。 2、院感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仍有隐患,如新生儿病房、血透室、消毒供应中心等,由于基建、改造、人员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到位,未达到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三、 下半年 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工作,特别需要科主任、护士长大力倡导、带头执行和督促全科室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院感质控人员(包括医院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手卫生督查,督促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努力推进全院手卫生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控制重症监护室和住院人数,患者较多时应加快病人转出,严格床边隔离,努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血透室工作人员要提高手卫生意识,并制订规范的上机、下机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院感科经常检查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努力消除交叉感染隐患;感染科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消毒隔离,努力做好手卫生,努力避免交叉感染。 3、继续加强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管,特别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干预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全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保障手术安全。 4、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院感管理人员每天对全院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筛查,及时督促临床医务人员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隔离(尽量单间安置、不能单间应严格床边隔离)、消毒(房间内的所有物品每天严格消毒)和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工作,努力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5、继续做好目标性监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进行高危因素干预,努力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 6、下半年完成全院横断面调查工作,并规范算出现患率,这需要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全院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7、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特别针刺伤的预防和针刺伤发生后的规范处理;加强对使用后的针头管理,努力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在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院感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对针刺伤提出预防感染意见,协调相关专家帮助受伤者做好预防、治疗等相关事宜,尽最大努力降低因针刺伤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医院感染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 报告 、分析及反馈,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 措施 ,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13例。 二、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严格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每月对灭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三、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院感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汇总、上报、反馈,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并抽查,对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采取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五、加强手卫生 院感科每月对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考核,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六、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七、开展目标性监测 从1月起在外科开展I类切口(甲状腺、疝气)的目标性监测,每月汇总分析,无1例I类切口感染。 八、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后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 九、加强对全院灭菌剂及消毒剂的监测 院感科每月对灭菌剂进行采样,每季度对消毒剂采样,合格率在100% 十、上半年进行了全院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一次,开院感质量分析会议一次,较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院感任务。 医院感染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3 20__ 年上半年,在院长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医务科及护理部的协助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尤其是“H7N9流感”的爆发流行,在世界及全国范围内出现死亡病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工作,现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感染委员会定期召开全院感染委员会会议,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规定和 规章制度 ,尤其是今年“H7N9流感足口的爆发流行。我院成立了H7N9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疫情防控专家组、应急防疫队;并制定了H7N9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和接诊流程;完善了发热门诊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发热门诊院感控制工作,制定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切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制定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防控工作预案;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与质量奖挂钩。 二、加强预检分诊 对H7N9流感,在门、急诊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点,安排专职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工作,加强对体温≥37。5℃、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发现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诊疗,各门诊都按H7N9流感诊治流程进行工作;确诊,转运定点医院。 三、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使全院职工人人明确控制院内感染的紧迫性、重要性 按院感要求分批对全院职工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考核,我们对全院职工分别进行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培训、对院感兼职医生、护士及各科护士长,每月针对不同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有针性学习培训,使全院职工人人重视院内感染、抓院内感染。 四、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系统,临床各科医师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漏报病例,立即反馈到科室更正,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五、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所有医疗器械,尽量由供应室负责清洗与消毒(手术室除外),坚持初洗与精洗分开,为了达到更好的器械清洗效果,我们正在引进了高压水枪、气枪等,在器械灭菌方面,我们坚持压力蒸气灭菌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手术室预真空压力灭菌器,每天进行B—D检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供应室高压灭菌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灭菌物品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六、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滥用抗生素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医务人员面临之严峻的社会课题,大量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出现及耐药菌株的漫延,给临床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合理应用抗生素人人有责。我们多次组织临床医生学习了抗生素合理应用之相关知识,明确各科抗生素预防应用、联合应用的指征。每周各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对本科室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汇总分析,及时调整不合理应用情况;院感科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给予与质量奖挂钩,督促临床医生按规定做细菌培养,使抗生素的应用做到及时有效。 七、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每周不定期抽查;病房消毒隔离情况,尤其拖把、抹布、体温表、止血带等管理已规范化;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使用一次性,否则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了六步洗手法的管理,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八、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九、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我们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三级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后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 以上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时病房个别病人无专用生活垃圾袋,有时个别大夫进换药室不戴口罩,个别科室对院感学习抓得不紧等。今后我们一定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将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的更好。 医院感染半年工作总结相关 文章 : 1. 2015年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 2016医院半年工作总结3篇 3. 医院2016上半年工作总结 4. 医院科室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5. 医院办公室半年总结报告

影响因子。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浙大医学院王保红导师2022年招3个研究生,王保红:副研究员(应用推广)在岗性质全职在岗学院/系医学院招生,研究方向:感染病的肠道微生态分子机制及临床干预研究;代谢性疾病机制研究,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秘书,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微生态平台专门从事临床相关科研工作。《中华临床感染病病杂志》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判断一本期刊是不是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只需要到中国记者网上(新闻出版署的网站)上面输入该期刊的名字,如果主管单位是国家级部位或者机构的就是国家级期刊,否则就不是。如果想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可以找我,我可以协助,发表时间快,周期短,易发表,价格低。详见我空间的联系方式吧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国家级就是,

主办单位是是国家级的期刊。

这类期刊大多都会加上中国,中华在名称的最前面。

一看便知。

抗感染药学杂志

抗感染药学不是科技核心期刊,只是省级普刊。需要2020版科技核心目录可以联系论文一点通小编(百度:论文一点通)

期刊名称 抗感染药学 期刊CN号 32-1726/R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文种 发行范围 公开 出版状态 是省级期刊。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1、皮脂分泌旺盛

皮脂腺受到荷尔蒙的刺激,会产生更多皮脂,然而油腻的皮脂,混合正常脱落的老角质,囤积在毛囊中,皮脂腺分泌越旺盛,毛囊越容易阻塞形成粉刺。痘痘长出来主要是体内代谢不好,还有就是吃了刺激食物。

那么想要去除痘痘就要保持良好睡眠和饮食习惯,少吃刺激食物,少吃煎炸烧烤,多喝水排毒。使用一些天然无油配方的祛痘产品,这样祛痘效果更好。

2、毛囊内的变化

随着荷尔蒙增加及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即发生变化,正常死掉的角质会逐渐排出,然而青春期老角质很快脱落使其粘在一起,再混合皮脂而阻塞毛囊。这次情况要每天用卸妆油清洁肌肤。

3、肌肤干燥缺水

当天气干燥寒冷的时候,肌肤会出现缺水的情况,肌肤缺水呢自然就会泛油,这时候油性肌肤分泌的油脂会更加的旺盛,而过多的油脂将毛孔阻塞,痘痘自然产生。

4、内分泌

有些女孩子虽然美容工作做得挺勤快,脸出油也不多,可总是会发一些成片的细小痘痘,那就需要去看看自己的内分泌是否正常了,痘痘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内分泌引起的。

不少人都会出现额头长痘的情况,而很多时候我们根本都不知道这痘痘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所以也就不知道怎么能消除痘痘。事实上,要消除痘痘的话,我们只需要找准痘痘出现的原因就可以了。那额头上长痘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工具/原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跨学科医学专业类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本刊为月刊,每月15 日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采用生物制品或非生物制品进行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进行组织结构修复、功能重建、改善外形等有关的学术论文,包括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

代表你心火旺、血液循环有问题,多半是熬夜引起的。

可能是过于劳心伤神。这类的人脾气较不好,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眠充足,并多喝水。可以服用“导赤散”以泻心火。 如果 的额头总有大粒痘痘不断。

那说明 的肝脏已经积累了过多毒素,不规律的生活、昼夜颠倒、长时间熬夜都会让肝脏不能在正常时间(夜里10点~12点)工作,毒素就会积累下来。

长效建议:让肝脏按时工作(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应早睡早起,多喝水。) 晚10点按时上床睡觉,让身体进入休眠状态。 哪怕睡不着,就是放松状态下也有利于肝脏排毒工作。

表示心火过旺,脾气不好。中医研究发现,长期思虑过度、劳心伤神的人,额头上常常会长出痘痘来,一般此类人心理压力比较大,脾气也不太好,一点小事就容易放在心上,也容易斤斤计较,工作中不乏细致,但生活中却易流于琐碎,从而引起心火旺盛、心火上炎。

中医认为,五脏当中,心为君主之官,主理人体的神志和血脉功能,如果多思多虑的话,必然耗伤心气,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睡中多梦、晨醒过早等睡眠问题,也容易造成气血运行阻滞。

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这类情况的降火应以养心为先。 心是体内的主宰,配合其他所有脏腑的功能活动,它推动血液输送全身,并统管全身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 索引序列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论文范文医院感染控制杂志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抗感染药学杂志
  •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