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90年代音乐杂志

90年代音乐杂志

发布时间:

90年代音乐杂志

乐队于1991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组建,当时他们的名字叫“Rain”,乐队的成员分别是:Liam Gallagher(主音歌手),Paul "Bonehead" Arthurs(吉他),Paul "Guigs" McGuigan(贝司)以及Tony McCaroll (鼓)。不久,曾经作为Inspiral Carpets乐队巡演工作人员的Noel Gallagher(Liam Gallagher的哥哥)加入了乐队,作为乐队的歌手、吉他手以及词曲作者。乐队决定改用Oasis这个名字,并开始了排练。 目前乐队组成: Noel Gallagher 出生日期:1967年5月29日 乐队的词曲作者,也是乐队第二主唱,主音吉他。 普遍认为他是主导乐队方向的人,是他给乐队带来辉煌和荣耀。 Liam Gallagher 出生日期:1972年9月21日 乐队主唱,也演奏手鼓,会弹钢琴, Noel的弟弟。 他也许是英伦乐坛最惹是生非的人,当然,他也是英伦乐坛最红的乐队主唱之一,他俩兄弟是乐队的灵魂人物。 Gem Archer 吉他手,1999年10月取代Bonehead加入oasis。 他最喜欢的oasis歌曲是Shakermaker,他认为那首歌体现了oasis的实质。 在加入oasis之前,他是Heavy Stereo乐队的主音歌手和吉他手。 Andy Bell 出生日期:1970年8月11日 贝斯手,1999年11月取代Guigsy,在这之前他在Hurricane#1乐队中任吉他,键盘,及和声。他还是Hurricane#1乐队中主要歌曲的词曲作者。 Alan "Whitey" White 出生日期:1972年5月26日 鼓手。1995年Tony McCaroll离开乐队后,Noel在录音棚听到Alan的鼓声,就决定让他加入乐队了。前乐队成员: Paul "Bonehead" Arthurs 自rain还未改名为oasis时就在队中的老队员, 1999年夏天离开Oasis ,因为"想做一些生命中的其他事情" 。 Paul "Guigsy" McGuigan 同样在oasis存在前就是rain的队员,在Bonehead离开两周后退出,也是相似的理由----想多点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Tony McCaroll 1992年到1995年四月oasis的鼓手,因为内部分歧而离开。 Britpop神话——关于20世纪最后10年的Oasis 在经过不断排练后,Oasis录制了一盘样带,Noel Gallagher把它交给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唱片公司Creation的老板Alan McGee。很快Oasis 就与Creation签了约。加入唱片公司后,oasis先是在1994年4 月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首单曲《Supersonic》,并一鸣惊人地占据了全英独立唱片排行榜的榜首位置,接下来又连续创作了《I'd Like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和《Shakermaker》等日后均被列为经典的作品。这几首冠军单曲的成功不仅引起了评论家和广大乐迷们的关注,同时也为他们的首张专辑的热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994年8月,乐队的正式专辑《Definitely Maybe》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浮出水面。专辑一经推出,便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登上了国内唱片榜的冠军位置,成为英国历史上销量最快的首张专辑。而它在本土之外也同样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先是在美国获得了五白金的销售佳绩,接着又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登上了排行榜的 Top Ten。 这确实是一张让人为之欣喜的唱片,整张专辑的录制完整有序,而听似喧闹的音乐却又有着很强的流行张力。在听够了金属的滞重低沉和朋克的疯狂杂乱后,乐迷们如同沙漠中的行者发现了绿洲一般,很快就爱上了这种听上去更像是"复兴的、现代的Beatles"的音乐,那种时而轻柔婉转、时而激越飞扬的旋律也使得oasis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拥趸。而在多数音乐杂志评选出的90年代最好的BRIT---POP专辑中,》《Definitely Maybe》也是众望所归、榜上有名。 1995年,oasis在更换乐队成员后又先后推出《Some Might Say》和《Roll With It》等冠军单曲,并于10月发行第二张专辑《晨光般的荣耀》(《(What's the Story?)Morning Glory》),进而掀起了一股更为猛烈的“Oasis”热潮。作为一张继迈克尔·杰克逊的《真棒》之后卖得最快的专辑,《晨光般的荣耀》为oasis赢来了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一时间,无论是在英国、美国,还是在欧洲和亚洲,对于那些热爱或是关注摇滚乐的人们来说,oasis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道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最美丽的风景。 oasis的成功速度确实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和羡慕。面对着他们所取得的这些骄人的成绩,心存疑惑的人们不免会问:oasis究竟胜在哪里?何以他们就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实现许多摇滚乐队一辈子也无力去实现的梦想? 答案,可以从oasis写在专辑前面的一段致谢词中找到——我们必须要感谢像“披头士”、“性手枪”(Sex Pistols)和“石玫瑰”(Stone Roses)那样永远令人留恋的乐队。的确如此。作为一支在整个90年代的BRIT---POP风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乐队,oasis在其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60、70年代的经典摇滚乐队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入骨髓般地体现在了乐队每一首作品的内核之中,甚至被誉为是摇滚精神在90年代的再生。而另一方面,构成oasis这一整体的几个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以诺伊尔和利姆两兄弟为核心的乐队成员几乎都成长于80年代中后期)又赋予他们的音乐以一种更现代也更具另类和实验色彩的外在形式,为其有着强烈的复古风格的曲风里加入了大量的实验性色彩。那种略带讽刺的幽默词句再配以张力十足的曲式编排,正是经典的传统精神与时尚的现代技巧的一种完美结合。它不仅可以讨好那些迷恋于旧式摇滚的传统乐迷,同时也为喜欢体验新英伦摇滚所特有的时髦腔调的X世代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范本。建立在此种基础上的oasis,自然就有实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赢来了最大的成功,并一举成为了那个时代里独一无二的新贵和宠儿。 这种成功不止体现在乐迷们对oasis及其作品的疯狂追逐和极度崇拜,同时也包括了各种媒体及专家对于乐队所给予的肯定和褒奖。 早在1994年,也就是oasis出道的第一年,乐队便凭借着专辑《Definitely Maybe》和一系列的畅销单曲,在《NME》杂志举办的"Brat"音乐奖颁奖典礼上一举获得了"最佳新进团体"、"最佳乐团"、"最佳单曲"等重要奖项,并于同年在象征着全英音乐界最高荣誉的"全英音乐奖(Brit Awards)"中荣获了"最佳新晋乐团"奖。紧接着又在1995年再度蝉联《NME》杂志评选出的"最佳乐团"和"最佳单曲"奖项,同时夺得"最佳专辑"以及"最佳现场表演团体"两项大奖。而在1996年所颁发的全英音乐奖上,“绿洲”则是凭着专辑《晨光般的荣耀》包揽了"最佳乐团"、"最佳专辑"、"最佳音乐录像带"等诸多超级大奖,并于当年年底取得了欧洲音乐录像带奖(MTV Europe)的"最佳乐团"和"最佳单曲"等奖项。 然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 如果说专辑的畅销还有那些或大或小的奖项都只是水月镜花,不可过分当真的话,那么oasis是否就会成为被世纪末情绪吹制出来的一个最大的气泡?你不该这样去想,假如你真正仔细和用心地听过oasis音乐的话。 著名的音乐杂志《Q》曾以投票的形式选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系列音乐人。“披头士”乐队的约翰·列侬与保罗·麦卡尼分别排在第1、2位,“涅盘”乐队的灵魂人物科特·柯本排名第3,而oasis的加拉格尔兄弟居然能够同时进入前10名(诺伊尔第8,利姆第9),而且是排在了另外一支资深乐队REM的核心人物史泰普的前头,更不要说还遥遥领先于“滚石”乐队的吉他手凯兹·里查德和歌手米克·贾格尔以及U2乐队的领头羊波诺了。尽管保罗·麦卡尼在被问及oasis与当年的“披头士”何以如此的相象时,也曾公开地说过“他们正在模仿我们三十年前做过的事情”等等类似的话,但是诺伊尔对此却并不以为然:“谁都不能否认,我们确实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乐队。”同时他也回敬保罗·麦卡尼,“即使我们不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摇滚乐队,但至少我们也会跟‘披头士’一样伟大,只不过他们是比我们生得早罢了。”诺伊尔的这些话并不是什么不负责任的狂妄之词,因为他们确实是自从有摇滚乐以来最为成功也最具感染力的一支乐队。 1997年8月,oasis推出了他们的第三张专辑《Be Here Now》,其音乐内核明显地更加倾向和贴近于摇滚乐的神髓所在。加重了份量的吉他与贝斯,以及利姆更具爆发力的全新演绎,使人于不乏流行性的旋律中更见一种满溢着激情和力量的摇滚精神。而其中那首著名的冠军单曲《D`you know what I mean》则让我们想起了70年代的伟大乐队Pink Floyd或是The Great Dead。同样是对音效的迷恋,但由oasis做来则更显其现代和精到的把握能力。专辑在发行的前三天就将首次生产的75万张唱片销售一空,轻易地突破了英国唱片销售的历史记录(而此前的专辑《晨光般的荣耀》也销出了1200万张), 1998年年底,作为oasis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奉献给乐迷们的最后一份礼物,专辑《The Masterplan(B—sides)》中几乎集结了乐队在整个90年代所有最精彩的B-Side作品,而它的面市也让广大的oasis迷们开始对新世纪的到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oasis一直作为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也最被评论家所认可的一支乐队驻留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而他们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力完成了对于在20世纪的音乐艺术这一领域内的最后一个神话的书写。然而,作为一支始终坚持着走BRIT---POP路线的乐队,oasis的成功之处也正是他们的最薄弱之处,那就是一种类似于默守陈规或是不思进取的顽固坚持。同样是英伦摇滚的新兴势力,“污点”已经开始运用纯正的Lo—Fi风格经营自己的新专辑,“收音机迷”的电子产品也做得愈加地成熟和厚重,而“山羊皮”也在寻找着创作上新的突破口。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几乎是所有的乐队和音乐人都在尝试着可能的变化,可oasis呢?他们仍旧一如既往地写着那些旋律优美、注定流行的畅销歌曲,并以此来继续那个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神话。也许这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里还可以算作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坚持,但问题是,在选择已经变得越来越多的21世纪,这个神话的最后一笔还会写得那样的完美无缺吗? 乐队于2000年2月推出的第五张专辑《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就是答案。虽然它甫一面市就还是登上了排行榜的冠军位置,但满怀着巨大希望的乐迷和评论家们却很快发现,在这张专辑中,你已经很难再能找到那种充满了创意的新的音乐元素了,当机械的创作取代了激情的创造,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中规中矩的旋律和过于牵强的平庸技术。那些匠气十足的乐器演奏夹带着利姆原本轻灵闲逸如今却不知为何尽显疲态的乏味声线,更让人们不能相信这就是那支曾经给世界乐坛带去无数惊喜和创意的oasis乐队。正如一位乐评家所说:“如果他们可以像几年前那样充满创造性地完成着张专辑的话,也许他们就真的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究竟谁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许遭受过这一挫折后的oasis真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在推出2000年演唱会的现场版专辑《Familiar To Millions》后,他们终于选择了沉默和再一次的创作与积累。 对于全世界依然支持和热衷于oasis的乐迷们来说,这显然是一次过于漫长的等待过程了。可这份等待终究还是迎来了一个好的结果。当oasis带着他们的最新专辑《Heathen Chemistry》再度归来的时候,乐迷们终于又找到了几年前的那种感觉,专辑中处处闪现的灵感和创意不仅有着《Definitely Maybe》时代的oasis影子,而且更加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更加多样的曲风尝试也让人们看到了复兴后乐队的一片雄心壮志。“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我们确实创造了一个很大的神话,但这并不能让人感到满足。我们会一直向上攀登,我们还要在这个世纪里创造更大的神话。”面对着电视镜头时的诺伊尔依旧信心十足,他习惯性地撅着嘴巴,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句话。 也许,喜欢oasis的我们,只需记住oasis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创造的BRITPOP神话就足够了!

1996年新裤子乐队正式组成。1997年新裤子乐队签约于摩登天空。1998年 首张专辑《新裤子》在中国大陆正式发行。十五首歌曲全部由新裤子乐队独自作词作曲并演唱。其中《我们的时代》、《新的恋爱》等作品在各地排行榜内取得佳绩。同年5月底摩登天空旗下三支乐队“清醒”、“超级市场”、“新裤子”于北京NASA DISCO演出,这是摩登天空首次以群体形象亮相。1998、1999 《音像世界》、《通俗歌曲》等杂志把新裤子乐队评为98及99年度十大唱片。1999年6月 在香港发行首张专辑《新裤子》,引起了各大媒体关注。1999年7月 新裤子应邀参加名为中国摇滚新生代的音乐会。这是继中国摇滚乐势力之后,中国新音乐群体在港的又一次集结亮相,意义绝对不同寻常。(同时被应邀的还有清醒乐队、唐朝乐队等)。1999年12月 新裤子的一首《别对我说失去了Baby》被台湾滚石唱片公司歌手苏慧伦所翻唱,并以主打歌的形式与唱片同时推出上市。1999年12月新裤子乐队的首张专辑《新裤子》被香港权威音乐杂志《音乐殖民地》评为90年代中、港、台十大唱片之二。2000年1月新裤子乐队的第二张专辑录制完毕。2000年1月 新裤子的一首《爱情催泪弹》的MV被凤凰卫视授予1999最佳Music Video创意奖。2000年8月 完成第二张专辑中《我爱你》的Music Video,该MV为中国第一支黏土动画MV。2000年10月新裤子乐队的第二张唱片《Disco Girl》在全亚洲同步发行。2000年12月李燕飞加入新裤子,担任主音吉他手。2001年1月新裤子乐队的黏土动画MV我爱你荣获了CCTV和CHANNEL[V]共同主办的新千年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神州最佳音乐录影带大奖。2001年4月 新裤子乐队的单曲我爱你在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之中荣获年度最佳摇滚单曲奖,该单曲的Music Video亦荣获年度最佳音乐录影带奖。2001年8月新裤子乐队广东省系列高校巡演。2002年7月鼓手尚笑离队,赴日本留学。2002年8月 录制第三张专辑。2002年12月 第三张专辑《我们是自动的》发行。2003年9月 第三张专辑《我们是自动的》夺得2003年CCTV-MTV音乐盛典 内地年度新锐乐队奖。2003年12月 MTV巨星炫风盛典最炫音乐录影带大奖。2006年10月第四张专辑《龙虎人丹》发行,夺得当年百事音乐风云榜“最佳摇滚专辑”奖。同时,乐队夺得“最佳摇滚乐队”奖。2011年10月3日 参加镇江草莓音乐节2011年10月5日 参加北京摩登天空音乐节2011年10月31日 参加武汉草莓音乐节2011年11月18日 新裤子-我们的时代北京演唱会2011年11月18日 新裤子发行了新专辑《Sex Drugs Internet》2012同步发行限量黑胶/唱片《Sex Drugs Internet》

oasis (〔沙漠中的〕绿洲)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评论家承认的乐队之一;他们在将英国的guitar-pop 推向顶峰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音乐风格: Alternative Pop/Rock(另类流行/摇滚)、British Trad Rock(英国传统摇滚)、Britpop(英伦摇滚)、Hard Rock(硬摇滚)、Rock & Roll(摇滚)这个来自曼彻斯特的演唱组沿袭了 Stones 和 the Who的粗糙灰暗的形象,融合了 Beatles 的曲调并带有明显的英国抒情色彩的主题。他们将这一切用吉他的吼叫声串起来。而他们的挑衅式的讥笑可以和 Sex Pistols 的叛逆与Stone Rose 的傲慢自大媲美。起初,组合是由 Liam Gallagher , Paul "Bonehead" Arthurs , Paul McGuigan , 和 Tony McCaroll 几个同学组成的. 他们最初是为 Stone Roses 做吉他伴奏。当 Noel Gallagher 回到曼彻斯特是发现他的兄弟成立了一个乐队后便提出要加入。但是前提是他能够完全的控制这个组合,其中包括创作所有的歌曲;乐队的其他成员同意了他的提议并将乐队更名为 Oasis 。在经历了大量的俱乐部演出之后,乐队引起了 Creation 唱片的老板 Alan McGee 的注意并聆听了他们的样带。在与 Creation 唱片签约后,小组在1994年推出了第一张单曲 " Supersonic "。歌曲 " Shakermaker " 成为了初夏的热门歌曲。在首张专辑出版前一个月推出的单曲 " Live Forever "成为英格兰的热门单曲。小组的首张唱片 Definitely Maybe 成为英国历史上卖的最快的处女碟。Oasis 热持续了整整一个1994年,小组开始在更大的剧场中演出,每一首新歌都是演出的压轴戏。但是小组内部的关系开始变的紧张。当 “ Supersonic ” 开始在美国打榜时,non-LP, String-laden 的“ Whatever ”登上了英国圣诞节期间的排行榜第二名。在1995年初,小组着眼于美国,推出单曲 " Live Forever "。这首歌成为MTV,album rock 和 modern rock 电台的热门歌曲并登上排行榜第二名。Definitely Maybe 在美国售得金唱片。回到英格兰后,小组录制了新的单曲 " Some Might Say "。在发布的前夜,鼓手 Tony McCaroll 与乐队分道扬镳了,Alan White 顶替了他的位置。" Some Might Say " 在五月一经推出即高居排行榜的榜首。它的成功使小组以前的单曲又重新走红起来。Oasis 在那个夏天完成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 ( What's the Story ) Morning Glory? 并在1995年十月推出。一经推出,这张专辑即急蹿至排行榜榜首,并成为既 Michael Jackson的 Bad 之后卖的最快的专辑。在1996年,Oasis 热成了世界现象。凭借着单曲 " Wonderwall ",Morning Glory 成为美国十大专辑之一,并最终获得五白金唱片;它也登上了欧洲和亚洲的 Top Ten .在1996年,Gallaghers 的关系不和成为八卦新闻的热门。在Oasis 取消了美国之行后,他们集中精力录制第三张专辑。Be Here Now 在1997年秋推出,单曲 " D'You Know What I Mean " 大获全胜。Oasis:Definitely Maybe (1994) 专辑介绍:有时候真羡慕这几个来自曼城的狂妄小伙子,自信而自傲,孤僻却不孤独,任由自己的性子乱来又不会招致毁灭的生活态度,尽管拥有荒芜得象沙漠一样的心灵,却可以写出象绿洲一样充满生机的歌曲,他们就是Oasis--绿洲乐队。Oasis融合了英国摇滚史上各种优良的风格(最多的应该算是Stone Roses),而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post-punk,而掀起了英国摇滚的再次崛起,填补了由于美国摇滚的垄断造成的空虚和寂寥。经过乐队各人的同意之后,Noel Gallagher以统治者的身份加入他兄弟Liam Gallagher的乐队,并负责起了乐队的歌曲写作之后,乐队就摆脱了原来作为一支翻唱为主的乐队的地位。但是实际上,Noel Gallagher靠的是抄袭(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称作改编)很多经典乐队歌曲里的Riff或者旋律,来使这些乐段重新获得生机,但是这种作法并不完全受到原作者的欢迎,Oasis也因此惹上不少麻烦。乐队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比较注重吉它的表现力--吉它特别的音色配合起Liam Gallagher沙哑的声音唱出Noel Gallagher精心写出的歌词,使这张压缩了英国数十年摇滚音乐精华的专辑成为英国Punk浪潮过后最值得一听的作品。从一开始的热情洋溢的《Rock 'N' Roll Star》到懒洋洋的《Shakermaker》到抒情却有点无聊的的《Live Forever》,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是青春,每一首歌都是活力。但是相对于大热的《Supersonic》,《Up in the Sky》,我更加喜欢的是《Cigarettes and Alcohol》这种更加颓废艺术的Oasis化的或者象是《Digsy's Dinner》《Married With Children》这类柔和平静些的歌曲。"相对于后来的oasis的唱片有一些特点~1。Liam完成了所有歌曲的演唱,而且都十分的精彩,特别是在“live forever”中的Liam,带有阳光的朝气。~2。noel为每一首歌曲添加了一段不短的riff,似乎成了很多歌曲的点金之笔。比如“Cigarettes & Alcohol”“Columbia”“ Bring It on Down”“ Shakermaker”尽管,noel曾经承认“Cigarettes & Alcohol”是照搬 的“get it on”中的 riff 。"Supersonic" 中的solo 是照搬George Harrison “my sweet lord”。可是谁在乎那么多呢?还是有人通过noel在这张唱片的表现,把他定义为了不起的guitar player~" 专辑曲目:"Rock 'n' Roll Star" – 5:22 "Shakermaker" – 5:08 "Live Forever" – 4:36 "Up in the Sky" – 4:28 "Columbia" – 6:17 "Supersonic" – 4:43 "Bring It on Down" – 4:17 "Cigarettes & Alcohol" – 4:49 "Digsy's Dinner" – 2:32 "Slide Away" – 6:32 "Married with Children" – 3:11 海海下载:""Rock 'n' Roll Star":Noel和Liam在一次为精选专集Stop The Clocks 做的专题采访时说:这是他们最为自大的歌曲。Noel在回忆说,当时在录音室中他和Liam每天都要排练这首曲子,有时候会唱上一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累,这首歌曲给他们带来的奇妙的感觉,台下就三个观众...Liam甚至难以形容这首歌曲在他头脑中的感觉,只是说这首歌曾经神经质的停留在他的脑子里。"Live Forever" :Noel说这首歌曲使oasis由一只地下乐队,走向主流乐队。是"Live Forever"说服了“该死”的音乐人给予他们多些钱制作专辑。Noel在当时很喜欢Nirvana,但是他对于Nirvana表现出的低沉、颓废的生活态度很不满。于是他创作了这首歌,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 (1995) 专辑介绍:真正巩固了Oasis在世界乐坛的超级明星地位的就是1995年这张《(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真正让Noel Gallagher借鉴乐句或者说剽窃乐句臭名远扬的也是这张专辑。《(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毁誉参半,首先它不失其音乐上的优美和动听,足以让人一再回味;却因为不那么光明磊落的“创作”而由骨子里显得那么下流和可耻。不过见仁见智,还是大把大把的歌迷把《(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奉作伟大的杰作,而纷纷拜倒在Oasis的脚下,首先这从正面证明:Oasis在英国真是罕逢敌手;但这从反面证明了一点:英国摇滚可真是大不如前了。Oasis并非一支勇于创新的乐队,而且喜欢在音乐里加入一些庄严伟岸的成份以炫耀自己的正统,就象《Wonderwall》所表现的那样。乐队表现最好的人还是Liam Gallagher,的确他的演唱是进步不少,更加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索,也懂得不同的歌应该用不同的语调来唱了--宽容仁慈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百感交集的《Wonderwall》,狂妄的《Some Might Say》,幽默的《She's Electric》和积极阳光的《Morning Glory》。尽管述说了许多Oasis的不是,但是作为一支乐队来说,无疑他们是成功的,而且更加重要的影响就是告诉世界英国摇滚并没有灭亡,也不需要依赖美国的反入侵,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令本土摇滚又一次开始复兴起来,为创造更加纷呈迭秩的摇滚尽了自己的一份努力。专辑曲目:1. Hello2. Roll With It3. Wonderwall4. Don't Look Back In Anger5. Hey Now!6. Untitled7. Some Might Say8. Cast No Shadow9. She's Electric10. Morning Glory11. Untitled12. Champagne Supernova Oasis: Be Here Now (1997) 专辑介绍:1996年,Oasis 热成了世界现象。凭借着单曲 " Wonderwall ",Morning Glory 成为美国十大专辑之一,并最终获得五白金唱片;它也登上了欧洲和亚洲的 Top Ten 。在1996年,Gallaghers 的关系不和成为八卦新闻的热门。在Oasis 取消了美国之行后,他们集中精力录制第三张专辑。Be Here Now 在1997年秋推出,单曲 " D'You Know What I Mean " 大获全胜。专辑曲目:1. D'You Know What I Mean?2. My Big Mouth3. Magic Pie4. Stand By Me5. I Hope, I Think, I Know6. The Girl In The Dirty Shirt7. Fade In-Out8. Don't Go Away9. Be Here Now10. All Around The World11. It's Gettin' Better (Man!!)12. All Around The World (Reprise)Oasis: Masterplan (1998) 专辑介绍:1998年,乐队发表了这张B面作品精选集,虽然都为B面作品,但依旧出色专辑曲目:01 Acquiesce02 Underneath the Sky03 Talk Tonight04 Going Nowhere05 Fade Away06 The Swamp Song07 I Am the Walrus [Live]08 Listen Up09 Rockin' Chair10 Half the World Away11 It's Good to Be Oasi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简介: 2000年2月----单曲《Go Let It》发行后直登英国各排行榜榜首,成为绿洲第五张榜首单曲。三星期后专辑《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发行,也成了榜首专辑 曲目: 1. carry us all 2. who feels love ? (demo) 3. in the bushes (demo) 4. little james (demo) 5. gas panic (demo) 6. put your money where yer mouth is (demo) 7. sunday morning call (demo) can see a liar (demo) 9. go let it out (demo) 10. roll it over (demo) 11. solve my mystery 12. where did it all go wrong ? (demo) 13. cigarettes in hell (demo) 14. getting older 15. it’s a crime Oasis: Heathen Chemistry (2002)专辑介绍:第五张新碟《Heathen Chemistry》曲风走向则是回归到最原始Oasis该有的感觉,在没有其它人的介入下完全由Oasis全体成员包办制作及写歌工作,11首歌中有6首是出自Noel之手,3首是Liam所写,而Andy及Gem各献上一首,首支单曲“The Hindu Times”在专辑问世前先行发表,空降全英金榜冠军,浓厚的迷幻味在醒神的节奏里散开;第二支亚军单曲“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可以说是把过去Oasis的成长全部还原在此曲中,真诚鼓动受创的心,已被BBC选为英格兰战败之歌,深深安慰着足球迷;充满温馨阳光味道的“She Is Love”,Noel献给心头的最爱,洋溢无限温柔喜悦;简单旋律所构成的“Songbird”,Liam展现成熟圆融的词曲功力。专辑曲目:1. The Hindu Times2. Force Of Nature3. Hung In A Bad Place4.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5. Songbird6. Little By Little7. A Quick Peep8. (Probably) All In The Mind9. She Is Love10. Born On A Different Cloud11. Better Man Oasis: Don't Believe The Truth (2005)专辑介绍: Oasis 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评论家承认的乐队之一;他们在将英国的guitar-pop 推向顶峰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个来自曼彻斯特的演唱组沿袭了 Stones 和 the Who 的粗糙灰暗的形象,融合了 Beatles 的曲调并带有明显的英国抒情色彩的主题。他们将这一切用吉他的吼叫声串起来。而他们的挑衅式的讥笑可以和 说什么 Pistols 的叛逆与 Stone Rose 的傲慢自大媲美。休息了三年,万众瞩目的Oasis (绿洲乐队)终于将要在5月30日发行全新第6张专辑《Don't Believe The Truth》。而一向对自己的作品很有自信的他们,也表示这是他们有史以来最棒的一张作品。团长Noel Gallagher在接受访问时说道,他们的新作《Don't Believe The Truth》是Oasis自发行处女专辑《Definitely Maybe》以来最棒的专辑,尽管他们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张专辑,但是令Noel感到相当的骄傲,同时也表示这是他们所有六张专辑中最优秀的一张。 “我对于这次的作品感到相当骄傲,我们终于有所突破了,突破以往所遭遇到的瓶颈。”Noel Gallagher如此说道专辑曲目:1. Turn Up the Sun2. Mucky Fingers3. Lyla4. Love Like a Bomb5.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Idle6. The Meaning of Soul7. Guess God Thinks I'm Abel8. Part of the Queue9. Keep the Dream Alive10. A Bell Will Ring11. Let There Be 是英文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结构信息标准化促进组织。OASIS是以开发、整合和推广包括Web服务、安全、商业事务、供应链、电子政务、互操作性和符合性所需的标准为主要目的非营利性的国际协会,它旨在推动电子业务的发展,聚合以及接受。这个协会比其他任何组织都生产更多的网络服务标准,包括公共部门和特定应用市场的安全,电子业务以及标准化努力。OASIS成立于1993年,5000多名成员,代表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组织和个人。OASIS与ISO, ISO/IEC JTC1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企业协会标准化组织具有标准合作关系;通过OASIS可以直接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成为国际标准。代表成员包括IBM, Microsoft, Sun Microsystems, Oracle, Adobe等。 服饰1991年3月,OASIS 第一家店铺开张,并在英国和爱尔兰迅速扩展到200家店铺和特许经营店, 包括专卖厅和店中店。除此之外, Oasis目前还落户全球其他43个地方 Oasis作为英国零售业的领头人,主要针对18-35岁时尚女士所设计, 它提供时尚前沿的服饰配件,并充分将高品质,企业价值观结合商铺设计,确定了它在当前市场中独特的地位。

——音像世界 封面垃圾,90年代鼎盛一时,基本比较主流。口味包容,阿瑟 王晓峰 小西等大牌乐评人,还有推介英伦的杨盈盈美女。 当然还有古典、HIFI器材等。 现在黄了吧? ——MUSIC HEAVEN 音乐天堂 90年代影响校园推介欧美流行摇滚的大功臣,在高校影响极大,邓良平搞的。有声杂志 ,前期配磁带,后期还有CD 。 前期基本还是流行为主,其间出过日之韵、法兰西之声等增刊,不过还是以欧美流行为主;中期就声明为欧美前卫音乐杂志,A面流行,B面摇滚,哈哈。对我老说是欧美摇滚的启蒙读物,记得我毕业时还去应聘过音乐编辑,哈哈,往事不提。后来他们搞了个网站,高地音乐论坛。现在没落了,好像也OVER了吧! ——中国百老汇 偶像封面,有一部分是关于流行和摇滚的,基本主流,不过眼光还好,当时金兆军王晓峰还经常写稿。喜欢那里的碟评。早OVER了 ——音乐殖民地 香港袁智聪搞的,邮购过几期,殖民地式语言,匠气般技术分析过多,太教条 ——前线音乐地带 只在08年末出过一期就夭折了 和音乐殖民地合搞的 ——通俗歌曲 这个不用多说,影响极大 ——朋克时代 音乐天堂的杨波那帮人弄的,极具煽动性,对我影响也很大,哈哈 ——盛世摇滚 同前 ——自由音乐 同前——摩登天空 沈黎辉好像和音乐殖民地合搞的,一般,买过几期 ——SO ROCK 我爱摇滚乐 这个不用多说,影响极大,配歌以国内地下为主 ——极端音乐 其实不是很极端,音乐有些假 ——重型音乐 清一色金属 ——现代艺术·听 买过几期 没啥大印象 ——口袋音乐 好像彭洪武他们办的 还好

90年代香港娱乐杂志

是香港从90年代到现在的流行书刊,主要是写一些青春期关于性的故事和一些流行的歌手和歌曲等 是以时尚的角度而深入青少年的心

这里面会有yes书看!

"YES书"是一本娱乐杂志,里面有很多教你化装的,一些真实故事等,"百"份精彩

提到香港顶级“四大尤物”,不禁让我想起前几个月前的一条微博热搜——张敏或将复出拍戏!消息一出便被顶上热搜榜!可见多年过去流量依旧不减。

是啊!在那个没有玻尿酸,没有ps和美颜的年代,她们或许看起来不是完美无瑕的,但她们却美得自然。她们的一颦一笑都令人心动,在我看来香港顶级的尤物不只四位,上世纪8、90年代的港台女神们,真的是百花齐放,却也各有特色:

关之琳,李嘉欣的惊世容颜,天赐之脸;

林青霞,和张敏的英气夺人,气场无敌;

王祖贤,邱淑贞的顾盼生辉,媚而不妖;

蓝洁瑛,和朱茵的古灵精怪,俏皮可爱;

钟楚红的大气;梅艳芳的霸气;张曼玉的风韵;张柏芝的水灵;周慧敏的清纯;

真的是眼花缭乱,每一个动作,每一帧镜头都是独有的感觉!正是这样一个个美的与众不同却都使人欲罢不能的众港星,才造就了那一个个现在无法替代的经典电影。

1.【嘉欣凝视】

大家都说最富不过李嘉诚,最美不过李嘉欣。李嘉欣当年还被香港媒体用“石破天惊的美貌”来形容。李嘉欣是中葡混血儿,既有继承了东方女人的柔美又有西方女人的明朗,气质冷而不傲,艳而不俗,是标准的美人。

那惊鸿一瞥可以说是月色和雪色之外的第三种绝色了!

2.【淑珍叼牌】

邱淑贞咬扑克牌的一幕惊艳了多少年的时光?一袭红悲配上烈焰般的红唇,妖娆妩媚,诱惑至极。 尤其是她叼扑克牌时的眼神和表情,简直让人魂牵梦萦。

3.【朱茵眨眼】

紫霞仙子调皮的一眨眼,让至尊宝爱了一万年!也让朱茵在美女如云的九十年代脱颖而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比起立体的五官,曼妙的身材,一双流转的眼眸更让人着迷。

说到底还是,眉目言笑,最是传情~

4.【张敏回眸】

那个一身白衣,骑着白马的赵敏。结尾那一个骑着白马的回眸,让我记了她好多好多年。

她是我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觉得美与帅气结合那么完美的人,英气的女生通常五官硬气偏中性,奇怪的是她又没得那么明艳和锋利,给人的感觉像黑玫瑰又像竹君子.....

在我看来,美的有特色,美的自然不做作,内在美与外在美所结合,才是真的美。

美不仅限于标准的瓜子脸,宽宽的双眼皮,高挺的山根和鼻梁,美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当一个人有了自信,她会有种与众不同,可以脱颖而出的气质。如果这种内心的自信与外在的美丽,有特色的脸的结合,就形成了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美而不限于美的“美人”!

这种美,是从不会在岁月中被消磨掉的,只会因为岁月的沉淀,而拥有更加强大的魅力。

最后,希望所有的小仙女在关注外在的同时,不要忘记内在修养的提升。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我们,独一无二的美人吧!

90年代16开杂志

《新青年》,是19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杂志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又成为宣传共产主义的刊物之一,后期成为中共早期的宣传刊物。

是陈独秀创立的《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伊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三大社所谓“三大社”,众所周知,就是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而如果说谁是少年漫画的龙头老大,那绝对是集英社,现在几部最热门的少年漫画几乎都出自该社,例如火影、op、dn,还有那被人又爱又恨的猎人等。而要说到青年漫画,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集英社的“JUMP系”“JUMP”,被大多数人熟知的就是“少年JUMP”了,上面提到几部最热门的少年漫画都是在该杂志上连载的。 而你听说过“Young JUMP”、“Ultra JUMP”、“Super JUMP”、“Business JUMP”么?不错,这就是集英社的青年漫画梯队了。 “Young JUMP”上我们熟知的作品有不少,例如冈本伦的《Elfen Lied》、井上雄彦的《Real》、奥浩哉的《GANTZ》、江川达也的《源氏物语》、木城雪户的《铳梦LO》、桂正和的《M》等。而“Super JUMP”则有大名鼎鼎宫下亚喜罗领衔,他的经典作品《魁!男塾》《晓!男塾》《天下无双·江田岛平八传》就是连载于该杂志。而说到“Business JUMP”,让人们熟知的作品并不多,印象中有名的只有猿渡哲也的《力王》,而且这个杂志上连载的作品有很多都有不少“养眼镜头”。值得一提的是“Ultra JUMP”,这本杂志的定位是少年杂志,然而连载于该杂志的作品多以青年向为主,例如《天上天下》《暗黑破坏神》《你我之间》等,现在荒木飞吕彦的新作《Steel Ball Run》也由“少年JUMP”转移到了该杂志连载。小学馆的“BC”即“Big Comic Spirits”、“Big Comic Original”、“Big Comic Superior”、“Big Comics”。而“Big Comic Spirits”和“Big Comic Original”分别拥有现在日本漫画金字塔最顶端的两部作品的连载:《20世纪少年》和《PLUTO》!这是小学馆青年漫画的支柱!有很多读者就是只为了看这两部作品才来买这2本杂志!浦沢直树的实力和地位再次显露无疑,可以说,如果没有浦沢直树这些作品的连载(《Yawara!》《Happy!》《Monster》《Master Keaton》《20世纪少年》《PLUTO》),小学馆的青年漫画杂志的销量会减少很多很多……当然,这4本杂志除了上述提到的名著,还拥有《墨攻》《龙》《Last News》等等不少的优秀作品。除了这4本以外,小学馆还拥有“Young Sunday”,佐藤秀峰的劲作《海猿》连载于该杂志,还有山本英夫的名作《杀手阿一》等。讲谈社……其实,说到讲谈社的青年漫画杂志,我们只需要知道2个名字:“Morning”和“Afternoon”!这是现在领衔日本青年漫画的2本杂志,尤其是后者“Afternoon”,这就是日本青年漫画杂志的绝对王者!“Afternoon”于1986年底创刊,88年“顶梁柱”《我的女神》开始连载;而次年89年,一部传世经典——《寄生兽》开始在“Afternoon”连载,并奠定了至此之后直至今日且没有丝毫动摇的“Afternoon”的整体作品风格。同年,鹤田谦二的名作《Spirit of Wonder》开始连载,前年此作tv化,中译“少年科学俱乐部”。92年,台湾漫画家郑问的名作《深邃美丽的亚细亚》开始连载!93年是“Afternoon”彻底奠定其在日本漫坛不可动摇地位的一年,1000页!这是至今没有任何一本漫画杂志可以做到的页数!“我们可以轻易连载超过100页的短篇”,这是当时“Afternoon”的口号;同时“Hundred Club”启动!(ps:不知看过《地雷震》《勇午》等作品的人注意过没有,有时其中的一话就有50~80页左右,甚至一本单行本那么多,就是因为这“Hundred Club”)94年是“Afternoon”经典倍出的一年,首先,2月迎来了创刊100期;然后,史称“三强连载”的《地雷震》《无限之住人》《勇午》开始连载!其后,9月《横滨购物纪行》开始连载(《无限之住人》《勇午》《横滨购物纪行》现在仍在连载,能在“Afternoon”上连载超过10年的作品,是足以说明问题的)。96有《逮捕令》《幻藏人形鬼话》等作品开始连载。97年是众多科幻劲作诞生的一年。弐瓶勉的《BLAME!》,鬼头莫宏的《星星公主》,远藤浩辉的《EDEN》,园田建一的《枪神》……同时目尾士目的出道作《四年生》登场;同年,1000页体制终结,变成了现在的800页。98年~嗯,怎么说呢~看看各类赠品吧:电话卡、海报、日历、胸针、CD、等身大床单、删节镜头、版画、桌布……总之,这是任何一本杂志都无法比拟的……99年,《铁道员》漫画版登场,新作《虫师》初露锋芒。2003年,目尾士目的OTAKU级作品《现视研》开始连载……除了上述,冈田芽武的《影技》、科幻巨匠星野之宣……还有很多很多……动画《岩窟王》的漫画版现在也已经由监督前田真宏执笔开始在该杂志上连载。

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繁荣导致了多种散文杂志的创刊,如《散文〈海外版〉》、《中华散文》、《当代散文》、《美文》、《散文天地》等等。另有不少大型刊物也开始注重发表散文,如《十月》、《收获》等,《钟山》还搞了同题散文大赛,各省作协刊物也都扩大了散文版面,有不少还开辟了散文专号或专辑;而各家报纸的改版,增加副刊版面,则给发表散文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尤其是晚报热、周末版热的掀起,更使散文有了用武之地。书籍出版部门也不甘落后,陆续推出众多的散文集,从五四时期的名家名作专集,到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集等等,不一而足。

90年代杂志追星

很多人对蔡徐坤被誉为下一个周杰伦充满了不屑和嘲讽,殊不知你们“封神”的周杰伦,正是60、70后眼里的蔡徐坤!

千禧年初的周杰伦,不仅是一个偶像的名字,同时也是一个争议的名字和调侃的名字。对于年轻人而言,周杰伦是青春的一针鸡血,是新新人类的自我标榜。但是在不少老师和家长眼里,周杰伦却是带坏整个时代的罪魁。

形象不正气,歌曲没有调,歌词听不清,更有甚者,成为了少年早恋的催化剂。便立马成立了“反周杰伦”联盟,十分排斥这个新时代的“小歌手”。就连春晚相声的题材,也同样拿过周杰伦开涮。

无外乎一方老一辈来批判,一帮新一代去坚守。不同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不同,当时偶像崇拜,更多的是限于人际,而非全民共同参与。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粉丝找到了组织,形成了圈层,也形成了一股重要合力。

之所以通过这个角度去说,是想证明一点,就是追星与“看不惯”的传统自古有之,只是媒介的发达放大了这一种观感。

从80年代的“谭张争霸”开始,华语乐坛正式进入偶像时代。报章杂志从严肃的政经新闻,破天荒开始为艺人留出大量的版面。而与此同时,粉丝的疯狂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可以为了心爱的偶像给反对的一方划伤车,为对方的偶像寄刀片。那些40年代出生的传统中国人,也是视这么疯狂的粉丝为“社会败类”。

到了90年代,四大天王崛起,追星之风开始吹向大陆。“追星族”一词诞生。因为电视的普及,第一次看到了“活的偶像“,比起报章杂志里的黑白人物更加鲜明。从1993年春晚《追星族》的小品里,我们也似乎可以窥见当时追星族的狂热和老一辈们对当时追星族的态度。

同样,时间到了两千年,周杰伦出席,但巧合的是批判周杰伦的同样也是年轻时那些狂热的追星族。对晚辈斥说“垮掉一代”的人,在上一辈眼里也是“垮掉的一代”,鄙视链确实是一个循环。

所谓众神的狂欢,同时亦是群魔的乱舞,只是你从怎样的时代维度去看待。就像我们无法评说那些80年代批判靡靡之音的专家们是对是错。从当今这个角度来看,当然是迂腐与保守,但是你放在当时那个时代,不正是蔡徐坤的那些批判者们吗?

我并不想说蔡徐坤和周杰伦孰优孰劣,不是一个时代,完全不同阅历,根本无法比较。但无论粉丝怎么去干预,华语乐坛发展的车轮始终是向前的,一切自有市场大浪淘沙,一切都有时间自证其价值。

惟愿蔡徐坤们的粉丝长大的时候,再也不会去用有色眼镜看待新一代的偶像——那简直是恶龙与屠龙的传说。

我从来都不追星,觉得也没那个必要。

我年少时曾经为了追星,买各种明信片,买各种照片,买各种有他们照片的杂志,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疯狂的事情。买那些海报把屋子填贴得满满的。买他们穿的衣服样子。甚至做像他们一样的发型。买他们的磁带影片。 DVD录音机。放映机。看他们写的书。八卦他们的新闻。就连自己的作业本上的书皮都愿意上他们的头像。也会常常看着他们的海报出神。就觉得他们就是完美的,那哪都好。有人要是说自己的偶像哪儿不好就敢跟人吵架。很勇敢的毫不退缩。为了看偶像的作品,不惜跑多少里路,现在回想真是疯了。 年轻时候的我们,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过分,有多疯狂。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觉得自己喜欢就该是这个样子。即使是父母经济并不宽裕,但也会偷偷的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追星的事情上。宁愿把买饭的钱省下来,也要买到偶像的照片。因为年轻气盛,所以敢作敢为。为了追星疯狂的少年多的是。当年的<少林小子>曾让多少疯狂的少年青年,离家出走,跑去少林寺,想着拜师学武功,然后豪情万丈的实现自己的英雄梦。为了追星不愿意跟爸爸妈妈说话。活在自己偶像的世界里,觉得挺幸福的。只要有关他的消息就让我激动。过年的时候买一堆年画全是明星的脸孔,把墙贴的满满的。现在想想好舍得血本啊。直到现在哪个明星是什么什么样都好像自己都能知道。而且喜闻乐道,从来不嫌麻烦。

一档名为《偶像练习生》的节目。这档节目也让追星有了新的定义,甚至有媒体称粉丝怀着“老母亲养儿子”的心理追星。由于节目是靠观众投票来确定练习生出道的名额,因此粉丝们不仅争前恐后购买播出平台的会员,不断充值。更有甚者,由于买冠名商的饮料可以获得更多的投票权,还有粉丝一口气买了足够喝三个月的饮料。还多粉丝在家里屯了一年都够喝的饮料。

在为偶像应援方面,粉丝们也是花样百出,毫不手软。有粉丝花钱在机场和地铁打出灯箱广告,就连上海外滩写字楼的LED屏幕,也变成为偶像应援的工具;连纽约广场上也能出现偶像的身影,早知道这些花销可不便宜!!还有一部分用于制作粉丝周边,购买送偶像的应援礼物,比如零食、衣物等。也是一大笔开支。

为了方便追星,很多人加入了一个粉丝群,里面大多是95后,还有00后。群里专门分出了前线组、数据组、文案组、美工组、视频组、活动组、“反黑组”等,分工十分明确。很多追星少女为了拿出份子钱绞尽脑汁,不仅仅是份子钱偶像同款也是要get的。追星狗有一句话是“男朋友可以没有 偶像必须得追”

90年代杂志广告

珊娜拉广告那个圆圆脸的女孩是 川岛茉树代。现在更常用Makiyo作艺名。出生于日本横滨市,其父为日本人,母亲是中国台湾人。

贝塔斯曼 书友会吗?买读者和青年文摘的时候特喜欢看贝塔斯曼的广告,不过后来发现加上运费比原价还高,但是你要是3个月不买他会随机给你寄来一本书让你付账。貌似从中国撤出了吧。

“贝塔斯曼”为何败走中国2008年07月08日07:37 来源:中国青年报7月初,上海市福州路400号上的贝塔斯曼会员中心,依然有一些顾客在选书。当天,“贝塔斯曼中国”宣布终止其中国书友会,即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全部业务,并且从7月7日起将不再接受新的订单,网上订购及目录订购也将停止。就在20天前,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才刚刚宣布其在中国18个城市的36家门店将于7月31日前全部关闭。此次终止中国书友会的决定是“贝塔斯曼集团在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各项业务后作出战略调整的一项决定”。贝塔斯曼从关闭36家门店到终止中国书友会业务,一直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有媒体用《贝塔斯曼之死》作为标题。进入中国市场13年的贝塔斯曼真的“死”了吗?书友:速度、价格、质量、态度,贝塔斯曼一样不占,它不倒谁倒?1995年2月,德国贝塔斯曼公司和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资建立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他们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合资书友会,首次将风行全球的贝塔斯曼书友会的经营理念带到中国。会员制、精美的印刷邮册、买书折扣、邮购……这些都让当时习惯了在新华书店买书的中国读者感到很新鲜。2000年,贝塔斯曼宣布中国书友会会员数已达到150万人。然而好景不长,从2004年开始,贝塔斯曼的销售额开始急速下降,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发展模式也遭到了全面质疑。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刘琦早在1998年就加入了贝塔斯曼书友会,当时还在上大学的她在《读者》上看到了贝塔斯曼的广告:“每次收到他们的书单都很兴奋地在上面选书,同学们还都挺羡慕的呢。”但不到一年,刘琦发现贝塔斯曼成了累赘:“每个季度至少要买一本书,但订书单上并不一定就有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还得到邮局汇款。另外,虽然书本身有一些折扣,但加上邮费实际上比原价还要贵。”两年之后,正好大学毕业的刘琦“趁机”退会——她没有通知贝塔斯曼自己新的地址。像刘琦这样的“贝友”还有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网络尚未普及,贝塔斯曼的购书方式确实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但新鲜过后,“贝友”们也逐渐发现贝塔斯曼“毛病多多”。仅强制消费一项就使贝塔斯曼流失了很多读者。贝塔斯曼规定,会员每季度必须至少买一本书,如果过了该季度一半的时间仍未购书,会收到一封提醒信。半个月内再不购书,即发送一本当季的“主要推荐书”,且书到必须付款,否则将自动失去会员资格和会员费。最初,贝塔斯曼书友会甚至还会给会员发律师信,被某些“贝友”称之为“恐吓信”。“买书是种精神上的享受,当硬性规定让我们在不自愿的情况下施行时,精神享受就变成了精神压力。”曾经是贝塔斯曼的会员、甚至还在暑期做过贝塔斯曼兼职的宋丽丽说。贝塔斯曼的另一个致命问题是图书定位狭窄,大多是《心灵鸡汤》式励志书和青春言情小说等“畅销书”。读者方敏佳的家附近就有一家贝塔斯曼零售门店,但她从来没在里面买过书。价格高也是贝塔斯曼的另一大弊病。书友刚入会时能以非常低的价格甚至是零价格选择一至两本图书,但此后的新书一般只打九折左右,再加上每单5~7元的邮费,实际价格甚至会高于原书价格。贝塔斯曼在送货方式和收费上也逊色于当当网和卓越网。贝塔斯曼还有一个让书友“伤心”的升降级制度,其书友中的白金卡会员如果当年累计购物未满299元就会降为金卡会员。对于书友会最重要的服务来说,贝塔斯曼做的也不尽如人意。一位白金卡会员书友曾买了两次书却均未收到,而一位重庆书友也曾遭遇汇款后贝塔斯曼却未收到的事情,而且这家拥有150万名会员的书友会至今仍无免费客服电话。“速度、价格、质量、态度,贝塔斯曼一样不占,它不倒谁倒?”一位贝塔斯曼的“前书友”这样概括。业内人士:贝塔斯曼在中国水土不服贝塔斯曼是全球最大的出版企业之一,拥有3500万名会员的“贝塔斯曼书友会”也是世界最大的书友会。“并不能简单地把国外成功的模式搬到中国,了解中国的图书市场和中国的读书人是最重要的”,曾任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总编辑、贝塔斯曼书友会总编辑3年、于2004年离职的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育海说。实际上,早在2006年,贝塔斯曼就曾关闭了北京14家门店中的10家。1997年,贝塔斯曼以书友会形式进入中国图书分销市场,用信函开展业务在当时的中国尚属首次。当时,在《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上,贝塔斯曼的书友会广告共吸收了大约150万名会员。知名出版人李寻欢两个月前还是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出版合伙人。他认为,贝塔斯曼的门店都是建立在书友会的基础上,中国的书友会成员都以学生居多,流动性太大,和欧洲以家庭为主的书友会有着本质区别。“书友会的营业模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盈利。就贝塔斯曼来说,这起码要实现两三个亿的销售额。”黄育海说,“其内部管理成本太高了。”黄育海称,贝塔斯曼在中国经营近13年来一直水土不服,近几年亏损越来越严重,在当当、卓越、99读书人和贝塔斯曼4家经营内容相似的公司里,贝塔斯曼的业绩是最差的——年销售额只有几千万元。贝塔斯曼的公告表示,连锁书店和书友会两项业务“均受到了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影响,这两项业务无法成为长期持续高速发展及规模化的业务。”在贝塔斯曼首先宣布关闭36家门店时,黄育海就曾猜测贝塔斯曼书友会和网上书店都将逐步退出中国。事实证明,他的预测是准确的。出版人:“书友会”不会败走中国败于互联网,是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对贝塔斯曼失败原因的另一个判断。

1、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

2、喝O泡果奶,把好喝抱抱;喝O泡果奶,把清凉抱抱;O泡果奶,噢噢噢!

3、大大泡泡糖,一群超人吹泡泡,还有比巴卜。

4、come on~baby~

5、你是我的优乐美。

6、是不是感觉喉咙里老有东西。

7、洗呀洗呀洗澡澡。

8、痛痛痛,贴贴贴。

9、So easy!

10、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11、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12、果冻,我要喜之郎!亲亲我的果冻。

13、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曲。

14、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

15、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

16、正宗椰树牌椰汁,白白嫩嫩。

17、全心全意小天鹅。

18、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19、农夫山泉有点甜。

20、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 索引序列
  • 90年代音乐杂志
  • 90年代香港娱乐杂志
  • 90年代16开杂志
  • 90年代杂志追星
  • 90年代杂志广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