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关于体育舞蹈论文的参考文献

关于体育舞蹈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体育舞蹈论文的参考文献

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1:昆明、丽江市海拔数据资料.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3:张冰主编.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模拟不同时程高原训练对大鼠心肌影响的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3—138 4: 杨生岳,等高原移居汉族和世居藏族低高氧通气反应性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11(2):87-189 5: 马小明\任中海. 海拔差异影响大学生达标成绩的研究[J].中国体育报.20xx,03(1):1—6 6:安彦. 久居或世居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J】.体育科学报,20xx,01(1):25—30 7:陈文聪. 高原训练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报,(5):24—28 8:山本正嘉.高原对人体运动的影响【J】.体育科学(日本),1990, 40(6): 431~436更多相关阅读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体育舞蹈论文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现在,体育舞蹈受到越来越多大民的青睐 ,它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增强人民的体制方面都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舞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本文就是对体育舞蹈的一些探讨。一. 体育舞蹈的起源于发展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社会活动的舞蹈,它的原名为“舞厅舞”或称“舞会舞”,也有人称之为“社交舞蹈”,现在的名称是“国际体育舞蹈”或“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其它的各种艺术一样,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早在11、12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规范和精炼、提高,进入了宫廷,形成了“宫廷舞”,成为王公贵族们消遣、娱乐的工具。直至法国大革命,宫廷解体后才使这种贵族独特享用的“宫廷舞”进入了民间社会,变成了社会中人人可跳的交谊舞。这个时候流行的社交舞,由于受“宫廷舞”的影响,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绅士风度,当时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从此,在欧洲各国流行。历经了7、8年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舞蹈,因流派的增多,所以舞步也渐渐失去了一致性。到20世纪20年代初,为使社交舞有统一、规范的舞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谊舞专家,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对当时交谊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将各种舞蹈的舞姿、舞步、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审定了7种公认的合乎标准的舞蹈。它们是:布鲁斯、慢华尔兹、慢狐步舞、快华尔兹、快步舞、伦巴、探戈舞,并合为《国际标准舞》,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布于世,从此,在国际上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交谊舞步。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洒脱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拉丁舞。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教材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即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二.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于30年代率先进入上海,后又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交谊舞消声匿迹,于1979年2月2日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来我国大陆进行表演和讲学,从而在我国掀起了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宣告成立。随后,从1991年~1996年,分别在北京、深圳、武汉、郑州、广州、北京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院”相继成立。1995年中国2次派团赴英国和德国参加比赛。1995年和1996年先后2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教师级考核,共有近70人通过,成为该会会员。随后,中国又多次派团参加世界著名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对体育舞蹈的认可,为体育舞蹈开辟了广阔天地。同一时期,199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预示着体育舞蹈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高校比赛,尽管舞者技术水平不高,但它预示着体育舞蹈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学府的校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已先后将体育舞蹈引入课堂,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舞蹈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开展的范围越来越广了。三. 体育舞蹈对不同阶段人的影响 (一.)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舞蹈的强度可以自由掌握,适合于大众及中老年朋友,并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对各种慢性病,平足病和神经衰弱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育疗法。它还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发展人体动作的对称性、协调性、控制能力等。老年人处于体质由盛转衰的时期,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生着退化性变化,人体开始逐步分解消耗自身的体质,骨质疏松,肌肉重量减轻,肺活量降低等老年症状开始显现,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通过适度的运动及合理的营养调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加强的,体育舞蹈正是减缓老年人体质衰弱,增强体质,进而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运动方式之一.老年人的体特征有别于年轻人,在体育舞蹈的编排与音乐选择方面要予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创编适宜的体育舞蹈,这样就可以使舞蹈者在优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并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美妙动听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可以调动全身的神经参与进来,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体育舞蹈对中年妇女的影响 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从中年进入老年都要经历人生一个转折点,即更年期。处于更年期的妇女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更年期综合症,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这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幸福,也涉及到家庭,涉及到社会,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和妇女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分布开的。所以关心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体育舞蹈锻炼能预防和减少更年期妇女的肥胖,优化体型,提高心肺功能。在运动过程中,参与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如:华尔兹(30小节\min)消耗能量(\min)布鲁斯(26-28小节\min)消耗能量(\min),伦巴和布鲁斯是体育舞蹈节奏最慢,消耗能量最少的舞种,但仍比每小时骑的自行车(\min)的能量高出,其他节奏更快的舞种,消耗的能量就更多了。通过有规则的体育舞蹈锻炼,课增加女性荷尔蒙“雌激素”的分泌,使他们的负情绪也得到了发泄,又消耗了大量能量,所有更年期妇女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舞蹈锻炼,可以减少肥胖,优化体型。体育舞蹈是一种中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人体在有氧供能条件下完成的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有氧练习,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供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肺的功能。体育舞蹈能缓解和排除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如:失眠、心烦、容易激动等,另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妇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排除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先要使其身心平衡。科学证明,运动负荷适度的体育舞蹈锻炼能使人体释放体重多肽物质-咖啡呐,它能使人产生欣快和镇静,从而促进心理平衡。在跳舞过程中,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所以肌肉感觉也特别敏感,引发舒服的生理感觉,有了生理感觉,再加上积极愉快,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得到了缓解和减少,心理健康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所以说体育舞蹈锻炼对更年期妇女有直接的健康效应。总的来说,体育舞蹈能增强更年期妇女的体质,减轻、缓解更年期妇女身心困扰,提高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水平。(三.)体育舞蹈对青少年的影响 07年国家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广,其中男女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经过推广,这些舞蹈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学生锻炼的兴趣普遍比较高,在娱乐中健身,其自觉性也强,运动量和强度就有了一定得保障,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从而保证他们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血药,更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体育舞蹈受绝大多数女性的欢迎,特别受女学生的青睐。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同时,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参与体育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齐,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 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因此,倍受欢迎。 体育舞蹈不同于滑冰运动,体操等技巧运动项目,它的无惊险性,使青少年容易接受,它的舞种多,风格各异,难易有别。对青少年来讲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青少年可根据自己对舞蹈风格、音乐节奏、艺术表现等爱好特点,来加以选择,重点练习。体育舞蹈是男女合作的群体运动,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养成心胸宽阔和与人为善的性格,而且还有利于养成他们热爱集体,精诚合作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四. 体育舞蹈能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要 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们对精神文明与文化体育生活得渴求,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余,不再满足于观赏他人的表演,而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形成现代人独特的心理特点。现代人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要追求形体美、艺术美、心情快乐及精神体育舞蹈能丰富健身活动的内容 体育舞蹈丰富的内容,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选择提供选择的内容。同时又大大改变健身的传统模式。由于体育舞蹈种类多,风格迥异,练习者不失时机灵活多样地选择体育舞蹈作为健身内容充实到自我锻炼中去,不仅可以激发自身的锻炼热情,又可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活跃群体锻炼的气氛,达到健康体魄和愉悦身心的目的。通过练习体育舞蹈既可以消除疲劳,松弛紧张的情绪,又从中健美了形体,还可以提高各自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在十堰市张湾区发放居民健身调查表(见附件),得到的结果,50份调查报告,回收率100%有效率98%,其中有75%的人了解体育舞蹈,有30%的人现在在进行体育舞蹈锻炼,有70%的人想要学习体育舞蹈, 居民的健身方式比较多样,但是体育舞蹈还是很受广大居民的欢迎和喜爱的。只有人们喜爱它才会愿意去学习它,它才能得到推广。结论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上从事体育舞蹈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人们不甘寂寞地从家庭的小天地走向了社会大舞台,领略和享受体育舞蹈艺术的美,赞叹生活的美好。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很强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由于它不受年龄、职业、场地、时间、体质的限制,因此,社会的个体抱着不同的目的参与到体育舞蹈中来,或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或为健身娱乐、医疗治病;或为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等。当前,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环境的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运动缺乏、营养过剩,文明病一跃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能使剩余能量得到释放,生理机能得到增强,它能有效地消除疲劳。体育舞蹈做为一种有机性刺激的手段,能使舞蹈者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轻松自如的舞步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使生活既丰富又充实,使人们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闲暇之余的有益活动,有助于个体参与群体,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获得各种有益信息的机会,也丰富了社会健康的文化生活。体育舞蹈具有社会需要的多种功能,即: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医疗功能、交往功能。体育舞蹈对提高社会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知识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需要它,社会需要它。体育舞蹈可以再社区健身活动中得到推广。

可以参考的资料。

关于写论文的东西,可以百度迪西欧,参考一下。

有关体育舞蹈论文的参考文献

我给你提供了几个选题,你可以看看,或者参考参考都可以但必须是你体育舞蹈专业,也可以参考自拟题目舞蹈论文题目一:1宋代乐器研究2萨拉萨蒂创作演奏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分析3《古希腊音乐文献》研究4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世纪欧洲音乐与“中国热”6“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7水陆法会音乐研究8在多元化的进程中——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理论和实践9汉代丧仪音乐中礼、谷关系的演变与发展10宋代教坊乐制研究12简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音乐风格特征13析沟上日出夫声乐套曲《永不关闭的剧场》的创作特征14拉莫一近代和声理论的奠基人15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上的价值16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17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的研究18论音乐艺术的第三度创作——听众的鉴赏19《黄河大合唱》与清唱剧《长恨歌》之比较研究20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1德彪西和他的音乐世界22清史稿乐志研究舞蹈论文题目二:23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24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25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26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27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8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29主题——动机理论——开放性的理论30在“他者”与“自者”之间——先秦至魏晋乐论流变分析31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32先秦筝乐文化33汉魏时期的筝乐艺术34中日传统音乐在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35用动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民歌36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37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38乐府史研究39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研究——兼论诗歌对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影响40面向21世纪,探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41西洋歌剧泳叹调的美学研究42宋史乐志研究43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

体育舞蹈论文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现在,体育舞蹈受到越来越多大民的青睐 ,它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增强人民的体制方面都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舞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本文就是对体育舞蹈的一些探讨。一. 体育舞蹈的起源于发展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社会活动的舞蹈,它的原名为“舞厅舞”或称“舞会舞”,也有人称之为“社交舞蹈”,现在的名称是“国际体育舞蹈”或“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其它的各种艺术一样,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早在11、12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规范和精炼、提高,进入了宫廷,形成了“宫廷舞”,成为王公贵族们消遣、娱乐的工具。直至法国大革命,宫廷解体后才使这种贵族独特享用的“宫廷舞”进入了民间社会,变成了社会中人人可跳的交谊舞。这个时候流行的社交舞,由于受“宫廷舞”的影响,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绅士风度,当时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从此,在欧洲各国流行。历经了7、8年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舞蹈,因流派的增多,所以舞步也渐渐失去了一致性。到20世纪20年代初,为使社交舞有统一、规范的舞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谊舞专家,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对当时交谊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将各种舞蹈的舞姿、舞步、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审定了7种公认的合乎标准的舞蹈。它们是:布鲁斯、慢华尔兹、慢狐步舞、快华尔兹、快步舞、伦巴、探戈舞,并合为《国际标准舞》,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布于世,从此,在国际上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交谊舞步。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洒脱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拉丁舞。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教材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即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二.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于30年代率先进入上海,后又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交谊舞消声匿迹,于1979年2月2日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来我国大陆进行表演和讲学,从而在我国掀起了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宣告成立。随后,从1991年~1996年,分别在北京、深圳、武汉、郑州、广州、北京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院”相继成立。1995年中国2次派团赴英国和德国参加比赛。1995年和1996年先后2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教师级考核,共有近70人通过,成为该会会员。随后,中国又多次派团参加世界著名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对体育舞蹈的认可,为体育舞蹈开辟了广阔天地。同一时期,199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预示着体育舞蹈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高校比赛,尽管舞者技术水平不高,但它预示着体育舞蹈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学府的校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已先后将体育舞蹈引入课堂,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舞蹈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开展的范围越来越广了。三. 体育舞蹈对不同阶段人的影响 (一.)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舞蹈的强度可以自由掌握,适合于大众及中老年朋友,并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对各种慢性病,平足病和神经衰弱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育疗法。它还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发展人体动作的对称性、协调性、控制能力等。老年人处于体质由盛转衰的时期,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生着退化性变化,人体开始逐步分解消耗自身的体质,骨质疏松,肌肉重量减轻,肺活量降低等老年症状开始显现,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通过适度的运动及合理的营养调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加强的,体育舞蹈正是减缓老年人体质衰弱,增强体质,进而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运动方式之一.老年人的体特征有别于年轻人,在体育舞蹈的编排与音乐选择方面要予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创编适宜的体育舞蹈,这样就可以使舞蹈者在优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并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美妙动听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可以调动全身的神经参与进来,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体育舞蹈对中年妇女的影响 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从中年进入老年都要经历人生一个转折点,即更年期。处于更年期的妇女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更年期综合症,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这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幸福,也涉及到家庭,涉及到社会,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和妇女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分布开的。所以关心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体育舞蹈锻炼能预防和减少更年期妇女的肥胖,优化体型,提高心肺功能。在运动过程中,参与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如:华尔兹(30小节\min)消耗能量(\min)布鲁斯(26-28小节\min)消耗能量(\min),伦巴和布鲁斯是体育舞蹈节奏最慢,消耗能量最少的舞种,但仍比每小时骑的自行车(\min)的能量高出,其他节奏更快的舞种,消耗的能量就更多了。通过有规则的体育舞蹈锻炼,课增加女性荷尔蒙“雌激素”的分泌,使他们的负情绪也得到了发泄,又消耗了大量能量,所有更年期妇女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舞蹈锻炼,可以减少肥胖,优化体型。体育舞蹈是一种中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人体在有氧供能条件下完成的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有氧练习,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供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肺的功能。体育舞蹈能缓解和排除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如:失眠、心烦、容易激动等,另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妇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排除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先要使其身心平衡。科学证明,运动负荷适度的体育舞蹈锻炼能使人体释放体重多肽物质-咖啡呐,它能使人产生欣快和镇静,从而促进心理平衡。在跳舞过程中,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所以肌肉感觉也特别敏感,引发舒服的生理感觉,有了生理感觉,再加上积极愉快,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得到了缓解和减少,心理健康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所以说体育舞蹈锻炼对更年期妇女有直接的健康效应。总的来说,体育舞蹈能增强更年期妇女的体质,减轻、缓解更年期妇女身心困扰,提高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水平。(三.)体育舞蹈对青少年的影响 07年国家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广,其中男女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经过推广,这些舞蹈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学生锻炼的兴趣普遍比较高,在娱乐中健身,其自觉性也强,运动量和强度就有了一定得保障,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从而保证他们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血药,更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体育舞蹈受绝大多数女性的欢迎,特别受女学生的青睐。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同时,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参与体育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齐,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 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因此,倍受欢迎。 体育舞蹈不同于滑冰运动,体操等技巧运动项目,它的无惊险性,使青少年容易接受,它的舞种多,风格各异,难易有别。对青少年来讲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青少年可根据自己对舞蹈风格、音乐节奏、艺术表现等爱好特点,来加以选择,重点练习。体育舞蹈是男女合作的群体运动,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养成心胸宽阔和与人为善的性格,而且还有利于养成他们热爱集体,精诚合作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四. 体育舞蹈能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要 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们对精神文明与文化体育生活得渴求,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余,不再满足于观赏他人的表演,而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形成现代人独特的心理特点。现代人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要追求形体美、艺术美、心情快乐及精神体育舞蹈能丰富健身活动的内容 体育舞蹈丰富的内容,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选择提供选择的内容。同时又大大改变健身的传统模式。由于体育舞蹈种类多,风格迥异,练习者不失时机灵活多样地选择体育舞蹈作为健身内容充实到自我锻炼中去,不仅可以激发自身的锻炼热情,又可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活跃群体锻炼的气氛,达到健康体魄和愉悦身心的目的。通过练习体育舞蹈既可以消除疲劳,松弛紧张的情绪,又从中健美了形体,还可以提高各自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在十堰市张湾区发放居民健身调查表(见附件),得到的结果,50份调查报告,回收率100%有效率98%,其中有75%的人了解体育舞蹈,有30%的人现在在进行体育舞蹈锻炼,有70%的人想要学习体育舞蹈, 居民的健身方式比较多样,但是体育舞蹈还是很受广大居民的欢迎和喜爱的。只有人们喜爱它才会愿意去学习它,它才能得到推广。结论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上从事体育舞蹈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人们不甘寂寞地从家庭的小天地走向了社会大舞台,领略和享受体育舞蹈艺术的美,赞叹生活的美好。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很强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由于它不受年龄、职业、场地、时间、体质的限制,因此,社会的个体抱着不同的目的参与到体育舞蹈中来,或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或为健身娱乐、医疗治病;或为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等。当前,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环境的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运动缺乏、营养过剩,文明病一跃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能使剩余能量得到释放,生理机能得到增强,它能有效地消除疲劳。体育舞蹈做为一种有机性刺激的手段,能使舞蹈者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轻松自如的舞步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使生活既丰富又充实,使人们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闲暇之余的有益活动,有助于个体参与群体,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获得各种有益信息的机会,也丰富了社会健康的文化生活。体育舞蹈具有社会需要的多种功能,即: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医疗功能、交往功能。体育舞蹈对提高社会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知识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需要它,社会需要它。体育舞蹈可以再社区健身活动中得到推广。

论文都是某某某研究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改进途径

高校选择的体育舞蹈教材主要是几大著名高校共同编制的教材,教材内容严谨,在较长时间内都是各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材,对体育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目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提出改进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改进途径

大学体育舞蹈是将舞蹈、体育、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新时期体育教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特色,也具有诸多的作用,因此,提高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途径,确保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作用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体育舞蹈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够实现学生各个关节的舒展,由于体育舞蹈教学具有特殊性,是体育与舞蹈结合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个关节都需要运动,能够实现学生各个关节的`舒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体育舞蹈是一项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消除焦虑、抑郁等症状,还能够增强人的交际能力。体育舞蹈是一项团体性的体育运动,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流沟通,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二、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1.缺乏师资力量

体育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生动形象的授课能力,教师既要懂得体育知识,又要懂得舞蹈知识,因此能够教授大学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较少,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高等院校会安排其他专业教师实施课程讲授,但是由于其他专业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缺乏体育舞蹈教学经验,降低了教学质量,影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实施。

2.学生舞蹈基础参差不齐

大学体育舞蹈课程不同于其他体育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但由于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舞蹈,不具有舞蹈素质。部分学生由于接触过舞蹈,舞蹈基础较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统一教学,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

3.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校选择的体育舞蹈教材主要是几大著名高校共同编制的教材,教材内容严谨,在较长时间内都是各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材,对体育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材中的较多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今体育舞蹈教学的要求,教学内容陈旧,并缺乏针对性,无法实现体育舞蹈教学的价值,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改进途径

1.提高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提高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是解决师资力量缺乏的有效方法,首先,高校应招收一批专业能力与授课能力较强的体育舞蹈教师,使新教师与老教师合作教学,安排老教师进行业务与经验的交流,使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缓解师资力量缺乏的压力。其次,组织岗位培训,促进体育舞蹈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再次,高校还应为教师提供专业深造的机会,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质量地完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工作。

2.加强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视性

加强学生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重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增加课程的时长与频率,例如,体育课程一般为一周一节,将大学体育舞蹈课程安排为一周两节,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使学生重视体育舞蹈的学习。第二,开设多种体育舞蹈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多选择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重视体育舞蹈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丰富教学内容

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丰富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完全依赖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时代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近几年兴起的广场舞,比较流行的跆拳道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舞蹈,与时代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目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应通过提高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加强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丰富教学内容等多种手段提高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确保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婷.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书育人,2014

[2]阎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几点建议[J].学园,2013

[3]周红妹.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的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0

[4]刘媛.关于在体育院校开设国际体育舞蹈课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

[5]汪阳帆.体育舞蹈教学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

体育舞蹈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自上世纪末,舞蹈教学在高校阶段推广开来,不仅有效提升优化了教学模式,同时还推进了校园群体锻炼模式的发展,体育舞蹈教学在高校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由于自身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舞蹈意识,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推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为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作出有效贡献。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学;舞蹈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校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推进的社会变革,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教育机制,将体育教学内容从知识类向着实践类发展,实现更加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促使学生逐步培养锻炼意识。

一、高校舞蹈教学实施在价值层面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健身性价值

身体健康是不分种族、性别、国界的,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化,不仅在于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和思想上的健康也更加关注。随着健身文化进入国内之后,舞蹈医疗的相关学科也被传入,面向大学生实施舞蹈教学除了能够强健身体,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之外,还具有强力的释放心理压力的效果,舞蹈这种运动方式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有效排遣压力,实现更为完善的思想表达。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观赏性价值

高校的舞蹈教学具有强烈观赏性价值,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的艺术价值,给予舞者以及观众高质量的视觉享受。舞蹈的展示承载着三个方面美感的欣赏性:首先,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体态美,在实现大学生自身舞蹈技艺提升的基础上优化学生自身的形体美感。人体线条的呈现能让大学生切实地意识到身材比例、健康状态的价值,以此意识到舞蹈能够给予身体和气质上的优化,从而推进大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舞蹈课程。舞蹈本身作为体育锻炼项目的一部分,在锻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强化舞者器官,加之丰富的音乐作为辅助,能够在提升学生听觉辨识能力的基础上制造动静结合的运动美感,实现舞蹈作品的完整性。音乐是舞蹈学习的灵魂所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节奏和舞蹈动作相映成趣,舞者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艺术的具现化表达,推进音乐基础运动的发展,实现节奏和旋律的一体性优化,完善音乐的流畅度以及舞蹈呈现的状态。

(三)高校舞蹈教学的社会性价值

舞蹈教学模式既可以以独舞模式展示舞者个人魅力,同时也可以采用群体训练的方式增强舞者之间的联系,中世纪欧洲贵族之间的舞蹈是交流的主要方式,中国的舞蹈也是传递信息、欣赏文化传承的模式,舞蹈表达不会拘泥于语言和区域的隔阂,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世界各国进行高效的有效沟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的风行,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入观看舞蹈而非参与其中,大学舞蹈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在大学中逐步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有效推进舞蹈教学社会性价值的实现。

二、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意识的三个阶段

(一)培养舞蹈意识的'初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大学生对于自己身体各项机能的控制力度,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少大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理念较为浅显且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在最开始进行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得要领显示出一种极为不协调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仪态和姿势的要求较高,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不断地改变自己站立、行走与动作展示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有效杜绝由于对身体控制力低下而产生的不协调或者肌肉紧张的状况发生,保障舞蹈学习能够形成螺旋上升的递进规律,促使学生对肢体、腰腹、形态整体的把控,树立学生初步的舞蹈意识。

(二)培养舞蹈意识的中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培养的中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更多舞种,舞蹈本身是文化的传承,其中蕴含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内容,是艺术沉淀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初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对身体掌控能力之后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自身的舞蹈表达能力,要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舞蹈表现过程中,理解舞蹈表达赋予学生更高层次的艺术理解,中级的舞蹈意识培养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和感悟任务,提升舞蹈表演时的情感内容诠释,保障学生对舞蹈演绎有自己的深刻理解,遵循具体舞蹈种类的需求演绎出或是缠绵悱恻、或是雷厉风行、或是英姿飒爽的舞蹈,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舞蹈学习后的展示神韵。

(三)培养舞蹈意识的高级阶段

舞蹈意识培养的高级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这个阶段的重点不是在于优化学生自身的舞蹈动作展示,而是要融入跳舞者自身的情绪变化,以此为基础推进人们对于舞蹈的全方位认知,通过单人、双人甚至多人的舞蹈展示出特定的情感内容,尤其是多人舞蹈中每个人的交互、配合与最终的融合,能够形成统一化而又具有多样性的舞蹈表达形式,优化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同时能够传递更深的情感演绎故事,更加精细化地处理其中传达出的故事内容。

三、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

舞蹈作品本身是传递文化的,学生作为舞蹈的表现主体,要以舞蹈形式展示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内容,实现更加全面化的情感展示,从舞台展示、舞蹈技巧到艺术表达形成一体化的表达模式,以求将舞蹈文化意识实施更加全面的传承,推进舞蹈文化意识的传承。

(一)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民族的认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孕育出不同舞蹈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课程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具有民族文化的舞蹈时需要针对舞蹈内容实施全方位的认知,比如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历史、宗教礼仪、审美倾向等等,以此为学习舞蹈的文化基础,推进舞蹈学习的认知进一步夯实,从舞蹈传承的角度来讲,舞蹈本身蕴含了当地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况,因此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比如在东北地区诙谐的农耕气氛下逐渐衍生出的二人转舞蹈,西北黄土高坡中形成的秧歌,南方地区有社戏演变出来的秧歌舞曲,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地区烙印,带动文化进一步实现推广与传承。

(二)培养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知

舞蹈的发展演变是有一定规律与发展模式的,要在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以及演出模式,这对于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学习的舞蹈内容以及创作背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不是躺在前人的成果上止步不前,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鼓励,同时还可以建议校际的活动中可以引入原创舞蹈比赛项目,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推进学生发挥自主性思维,实现学生对所表演作品的深入认知。

(三)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理论性认知

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完全以模仿式教育以及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的,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舞蹈教学很容易步入雾气之中,大学生自身缺乏实践性指导,很难让自己的作品有全面性的提升。但是舞蹈表演者必须要以理论立足,尤其是舞蹈作为体育运动如果在没有技术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很容易产生劳损、肌肉拉伤等情况,需要以成功经验为主实现最大限度的训练优化,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舞蹈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舞蹈的表现也需要外物提升文化素养,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旁征博引,借此提升整个表演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古文化艺术被关注,在大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课外修养的培养,借此优化舞蹈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四、舞蹈学习提升体育综合素养

首先,舞蹈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舞蹈大部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在课堂学习要进行观察之外,还需要走入真实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观察其他舞者的跳舞规律,之后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思路认知的整理,借此实施深入舞蹈技艺提炼,教师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习惯。其次,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舞蹈的表演离不开记忆力与模仿力之间的相互强化,要将记忆中的动作与肢体相融合,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在舞蹈演出中协调地表现给观众,实现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起到优化学生锻炼的效果。最后,舞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表现力,在体育锻炼中没有其他种类能兼顾观赏性、竞技性以及表现形式,舞蹈是这三者的集大成者,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展示,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观赏以及竞技性,舞蹈是以抽象的肢体语言汇聚一些不够具体的描述,从而展示自我的过程,因此创作者可以在展示时依照自己的记忆、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借此传递自己想融入其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内容,实现舞蹈理解的自我启发,深挖内涵,推进学生展示张扬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以情感变化带动整体的情绪传达。

五、参考文献

[1]张婷.基于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19,(012).

[2]刘丽.新时期关于大学舞蹈教学节奏意识培养措施的研究[J].参花:下半月,2019,(010).

[3]谢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010).

[4]于彦云.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文学少年,2019,(013).

[5]卢永强.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5).

[6]吴淑丹.编织岭南舞蹈文化的培育摇篮-浅谈岭南舞蹈文化在广东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20,(16).

我给你提供了几个选题,你可以看看,或者参考参考都可以但必须是你体育舞蹈专业,也可以参考自拟题目舞蹈论文题目一:1宋代乐器研究2萨拉萨蒂创作演奏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分析3《古希腊音乐文献》研究4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世纪欧洲音乐与“中国热”6“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7水陆法会音乐研究8在多元化的进程中——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理论和实践9汉代丧仪音乐中礼、谷关系的演变与发展10宋代教坊乐制研究12简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音乐风格特征13析沟上日出夫声乐套曲《永不关闭的剧场》的创作特征14拉莫一近代和声理论的奠基人15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上的价值16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17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的研究18论音乐艺术的第三度创作——听众的鉴赏19《黄河大合唱》与清唱剧《长恨歌》之比较研究20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1德彪西和他的音乐世界22清史稿乐志研究舞蹈论文题目二:23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24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25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26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27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8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29主题——动机理论——开放性的理论30在“他者”与“自者”之间——先秦至魏晋乐论流变分析31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32先秦筝乐文化33汉魏时期的筝乐艺术34中日传统音乐在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35用动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民歌36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37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38乐府史研究39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研究——兼论诗歌对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影响40面向21世纪,探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41西洋歌剧泳叹调的美学研究42宋史乐志研究43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

体育舞蹈礼仪文化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体育舞蹈礼仪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不尊重裁判的选手,即使是运动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本文认为,竞技体育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实力的竞争,也是礼仪文化意识的竞争。不仅直接影响着比赛的顺利进行与观赏度,更能衡量选手文明的水准。所以,透析体育舞蹈礼仪深层次的文化特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对于体育舞蹈礼仪的专题研究报道较少,而对体育舞蹈礼仪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竞赛规则的理解。

关键词 :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内涵;

1、概念界定

礼仪

“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

文化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2、现状研究:

本人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按1986年N2011年,以“体育舞蹈”为关键词查至iJ904篇关于体育舞蹈的论文,这904篇文章涉及到体育舞蹈的起源、发展、技术、功能、特点、作用与价值、规则与裁判法、教学与训练、调查现状、运动医学、运动力学、美学、心理、学科研究、体育舞蹈与全民健身、体育舞蹈与高校课程、体育舞蹈与素质教等研究。在这些文献中,关于体育舞蹈礼仪研究的文献资料只有三篇,马玲《体育舞蹈礼仪文化透析》、段桂梅,王冬梅《礼仪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渗透》、刘芳,韦军湘,赵忠玲《试论形体舞蹈礼仪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

涉及体育舞蹈部分礼仪研究的文献:

马玲《体育舞蹈礼仪文化透析》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比较

(2)体育舞蹈礼仪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3)体育舞蹈礼仪的重要性

(4)体育舞蹈礼仪的教育功能,刘芳、韦军湘等人在《试论形体舞蹈礼仪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着重从锻炼价值、美育价值和终身体育的价值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形体舞蹈礼仪对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体育相关项目礼仪研究成果:

侯军2000等也从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形体训练形体舞蹈礼仪形体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中形体礼仪和修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邓惠在《竞技礼仪观刍议》中提出体育商业化对竞技礼仪建设的负面影响,并从体育商业化对竞技礼仪建设的负面影响、体育人文精神的冲击、对运动员道德思想的冲击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指出了要想建立正确的竞技礼仪观,必须在弘扬人文精神、回归竞技本质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竞技礼仪制度,从而突出了礼仪在竞技中的重要性;贺泽江在《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中提出,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选修课有助于维护体育专业大学生良好的形象,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发挥体育强大的公关效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黄荔娟在《从竞争视角探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形体与礼仪结合教学的优势》一文指出了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礼仪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指出形体训练与礼仪有机结合具有很大的教育优势,并总结出形体与礼仪结合教学的方法:掌握礼仪知识、严格形体训练,不同礼仪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形体礼仪的运用。

3、对所看文献对其进行分类:

体育舞蹈礼仪的社会价值:

王利红《体育舞蹈的社会价值》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集体育、音乐、舞蹈、艺术于一体。对体育舞蹈的内涵、体育舞蹈的功能、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几个方面论述。体育舞蹈具有塑造人的形体,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当代体育舞蹈教育角度:

通过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使学生感受形体礼仪的重要并加深对礼仪的理解,讲解课程意义,教师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实训等方法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王怀虎《体育舞蹈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的教育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系统阐述了体育舞蹈的内涵及其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认为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符合当今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优美的动作舞姿以及综合素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从体育舞蹈礼仪的美育角度:

在形体舞蹈、礼仪课中,教师匀称的身体、颜色协调的服装、端庄的仪表、自然大方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愉快的情绪、形象生动的讲解艺术等,都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以及对审美情感的培养。而学生在动作练奏、肢体运动的刚柔交替、平衡优美的姿态造型等,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美的氛围内,通过自身的参与而得到美的熏陶,刘芳韦军湘赵忠玲《试论形体舞蹈礼仪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

从体育舞蹈的健身健心角度:

赵美荣、余彬《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研究》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研究,显示了体育舞蹈具有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形态、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引导人们参与体育舞蹈,发挥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董焱、谢欣、李琳《中国体育健身舞蹈的价值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体育健身舞蹈因其丰富的健身娱乐功能被广大民众所喜爱,中国体育健身舞蹈由于其广阔的地域性、悠久的历史传承性、丰富的民族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自身价值也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但究其根本来说该健身手段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健身性、科学性、大众性等方面,也体现在健身舞蹈的社交性、娱乐性、审美性等方面。

4、总结

在期刊论文中由于篇幅有限,对体育舞蹈礼仪相关文章较少,由于近几年体育舞蹈进入各高校的课堂因此对高校体育舞蹈礼仪直接或间接探讨论文增多,研究其社会价值其次,虽从社会价值、教学训练、审美角度探讨了,但是内容还是比较浅显,重复较多,我们应该加大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推广力度,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

[1]陈跃华.从全民健身角度探讨体育舞蹈的价值[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2]魏玉琴、王怀虎.体育舞蹈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的教育价值[J].运动2009,(02).

[3]张艳萍、袁志华。体育舞蹈多元化发展趋势及社会价值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学版)2008,(02).

[4]赵美荣、余斌.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研究[J].科技信息2009,(07).

竞技体育不单单是一场体育水平的较量,也是一次礼仪文化意识的竞争,是舞德的重要体现。高速发展的文明使得现在的体育舞蹈界对礼仪投入了高度重视的目光,一些运动员高傲自负,不尊重裁判和观众,为高雅的体育舞蹈抹上了一重阴影。随着世界迈向文明社会的脚步加快,礼仪在体育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体育竞赛中,甚至将礼仪文化列入了竞赛规则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舞蹈也不例外。

一、礼仪及体育舞蹈礼仪

1.中西方礼仪含义

中国的"礼仪"有两层含义,即"礼"和"仪"。

"礼"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沿成习的行为规范,而"仪"主要指仪表、仪容。《诗经》将"礼"和"仪"首次连接起来,"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传承千年,最终成为一种不朽的民族文化,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工具。到了现代,礼仪主要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双方之间表示友好和尊重的仪式。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会心的眼神、一种温和的声音都是礼仪的重要标志。

2.中西方礼仪差异比较

西方在经历残忍黑暗的中世纪后迎来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萌芽,同时也催生了礼仪文化的出现,呈现出与东方完全迥异的礼仪文化。中西方礼仪文化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际语言与行为的差异。中西方在称谓与称呼上的差异尤其明显,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尤其注重尊师重道,辈分小的必须对年长的一辈使用尊称,而西方除在正式场合以外,相识的人都可以不计较年龄直呼其名,以显亲密。

(2)餐饮礼仪的差异。"色香味俱全"是中国菜的主要特征。饮食方面,中国人更注重口感和形态,而西方更讲究营养与搭配,对于口感反倒没有过多的要求。另外,西方餐桌上不建议大肆饮酒,但中国餐桌却时常以酒助兴,以显出主人的热情,带动整桌活跃的气氛。

(3)服饰礼仪的差异。自旗袍、中山装淡出人们视野后,中国人也开始学习西方的服饰文化,西方的西装、晚礼服渐渐出现在中国人眼前,因此当前中西方在服饰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3.中西方礼仪文化对体育舞蹈的启示

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不同的礼仪意识,每一种礼仪背后都有着浓厚的本土文化特征。体育舞蹈来源于西方,带着鲜明的西方文化特征,并且这种特征会贯穿体育舞蹈始终。

而我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在接受体育舞蹈时与西方文化进行了碰撞和磨合,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差异。要想学习体育舞蹈,必须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并在学习过程长增强对外来文化的适应性,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舞蹈选手在比赛时拥有自信,更好地推进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二、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内涵

1.严谨的礼仪程式

体育舞蹈有着严格的礼仪程式,举手投足间都显示出庄重、典雅的舞蹈风格,既体现出对观众的尊重,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味。比如,舞蹈开场前,男士要手挽女士进场,并在旋转后向观众致礼,舞蹈结束后,男士在向观众致礼后要面带微笑手指女士,以示对女伴完美表现的赞许。

2.优雅的风度

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美观都是首要条件,体育舞蹈也不例外,所以它对舞者的外貌、形象气质都有着较高要求,并且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比如,起舞之后男女舞伴要绕舞池中心逆时针方向行进,无论变换多少花样,舞程方向绝对不能乱,如果不小心碰到其他人要立即主动向对方道歉。

3.高尚的修养

一个人所表露出来的礼仪体现了其修养和学识。在欧洲,社交舞几乎是人人必修的功课。在宫廷舞演变成社交舞的初期,男士邀请女士跳舞时有一套既定的礼节动作,而女士接受男士的邀请时也要一套礼节动作,这些礼节动作反映出来的都是人的修养和学识,是当时的上流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礼仪流程。同时,能体现出男女舞伴高尚修养的,还有双方之间的相互礼让和包容。

(四)以体传情,形神兼备

礼仪是施礼者与受礼者之间进行情感互动的过程,需要施礼者和受礼者同时参与。体育舞蹈能够具有如此生动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男女舞伴都将情感注入每一个肢体动作中,"以体传情,形神兼备",呈现出灵魂与外壳相结合的动态美,塑造出活色生香的舞蹈形象,让施礼者与受礼者的情感互动得以升华。

三、体育舞蹈礼仪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1."对他人"方面的礼仪

人与人的接触是体育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对他人"的接触中,礼仪表现贯通舞蹈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邀舞、领舞、起舞、共舞、谢舞、让位之中。

邀舞,即当舞曲响后,男士听清楚音乐节奏后应该有礼貌地走到女士面前邀请对方跳舞。

领舞,即邀请到舞伴后带对方到舞池中去跳舞。

起舞,在音乐开始前的起势动作。

共舞,男士和舞伴随着音乐一起跳舞。

谢舞,即舞毕后男士以形体动作向舞伴表示感谢和再见的礼节。

舞蹈过程中双方难免会有身体触碰,为使比赛正常进行,就要给对手让位。

2."使物"方面的礼仪

选手一定要爱护比赛和训练所用的公共场地。个人发型、化妆、服饰是体育舞蹈中个人品味的重要体现。发型要简单精神,妆容不可过浓,不能过于妖媚,整体形象要干净利落,穿着要大方得体,但也要注意能够凸显曲线美和便于展示舞蹈风格,以及与当时舞蹈的时间、地点、目的能够遥相呼应,尽量保持一致,同时注意配饰不能够对对手有任何危险性。

3."自我行为"方面的礼仪

"自我行为"是礼仪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语言是一门艺术,虽然在比赛时选手很少涉及言语,但平时训练时的交流也是反映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与人交谈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切忌口沫四溅,让对方产生厌恶之感。除了语言,礼貌体现在态度诚挚、声量适中、语调平和上,必要时还要适当使用敬语,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让。

四、体育舞蹈礼仪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策

1.强化对礼仪观念的引导

教育引导是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先进、有趣的教学方法,并借助体育舞蹈教材上积极健康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增进师生感情,让师生能够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要利用先进人物事迹影响、感化学生,进一步讲述人物事迹背后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舞德的认识。

2.教中学、学中教,加强师资师范作用

体育舞蹈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妆容和整体气质会在无形中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舞蹈老师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修养。首先,要高度重视"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文明语和普通话,穿着要合乎体育运动的标准,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保证课上课下形象气质如一;最后,要对自己的知识系统有一个客观的掌握,要有自信,但切忌自傲,努力完善自身,尽力做到教中学、学中教。

3.完善礼仪规则制度

完善规则制度,也是对人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文明社会必须要有规则制度的存在,否则人一旦失去了约束,诸多弱点就会显现出来,甚至达到放纵的程度。就体育舞蹈来说,选手的自律能力和规则制度应相辅相成,保证体育舞蹈礼仪教育目标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如果我们在体育舞蹈教育中融合我国迈向文明社会的经验,并把两者有机结合,定能使体育舞蹈教育有一个质的飞跃。

4.规范形体礼仪训练,深化选手体验

人的形体美尤其是动态形体美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长期规范的训练形成。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形体培训。在不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最好一对一进行礼仪教学,经过培训后,学生不会再有先前的怯场和呆板,变得举止大方,行为规范,敢于在生活中展现自己,为今后在舞台发光打好基础。

总之,体育舞蹈礼仪是个人素质与修养的外在体现,它的存在使体育舞蹈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同时,给人以高雅的美的享受。体育舞蹈礼仪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形象的最直接体现。当前,我国始终坚持要将舞德放在教育系统第一位,由此我们必须注重深化学生的舞德意识,促进学生对体育舞蹈礼仪学习的积极性,力求让这些礼仪形式转化为精神动力,以达到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莉,傅永聚.《基于儒学的中国当代体育礼仪文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

[2]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3]王群,周建伟.《关于体育舞蹈运动技能与艺术表达训练结合途径的理论探索》.大家,2010(10).

[4]陈晔.《体育教学中体育礼仪文化的倡导与发展模式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

一、身体端正,文明优美

舞者在跳舞时要保证身体端正、舞姿优美。一般情况下为男士领舞,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领舞与伴舞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双方胸部应有30厘米左右间隔。在跳舞过程中,男女双方都要表情自然,不可凝望对方很长的时间。注意事项还有如下几项:男士注意不可把女士的手捏得太紧,不可把整个手掌全贴在女士的腰上,在跳舞时不能与女舞伴过分亲密。做旋转动作时动作要温柔,不能把女士拖来扯去。女士在跳舞时也要注意与男舞伴保持相应的距离,例如不要把双手套在男士的脖子上,更不能把头部主动俯靠在男方的肩上。

二、体育舞蹈礼仪的训练过程

(一)阐释舞蹈与礼仪的关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意识

首先,就是要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等。不论相貌的美丑,只要你举止端庄文雅、落落大方,就会获得他人的好感。尽管有些人相貌一般,甚至有生理缺陷,但是他拥有礼仪魅力,也能给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举止就是不会说话的`“语言”,就是展示一个人才华和修养的重要体现,就是文明礼仪的外在形态。所以,恰到好处的举止,不仅塑造了一个好形象,在关键时刻更能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在学生开始学习体育舞蹈时就要养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和文明礼仪行为。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举止言行要以礼仪规范为标准

“亲其师,信其道”寓意着良好的师德形象。为人师表必须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中以身作则,注意体育舞蹈礼仪,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详细地说,体育舞蹈教师的日常行为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都要以礼仪规范为标准。为此,体育舞蹈教师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杜绝一切不健康的言行。首先,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其次,教师的服饰也要大方得体,要合乎体育舞蹈运动特点。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要精神饱满、举止大方。第三,将“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做到平等教学。教学中树立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思想。第四,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动作示范时不仅要到位、优美、还要有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最后,教师还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还应理性认识自身知识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充电,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言谈举止实训法

1.形体训练人的形体美靠先天条件不能达到完美,一般都要通过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即使是先天条件不优秀的人,在经过后天的形体训练之后也可以达到形体美。作为年青一代的大学生,特别是学习体育舞蹈的大学生,更要重视形体的训练。为了学生的形体美,教师要在体育舞蹈的实际教学中进行一系列形体礼仪的训练。这些系统的形态礼仪训练内容包括头部、身体和四肢的姿态以及学生们站立与行走姿态等。当然,仅仅进行上述形态礼仪训练是不够的,在进行这些训练的同时还要全面配合好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和音乐旋律,基本知识除了理论之外,还有体育舞蹈的基本步伐、动作等,只有形体训练与体育舞蹈完美结合,才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形体美、姿态美。

2.一对一模拟训练一对一模拟训练手势语成为体育舞蹈课堂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学生可以用模拟训练的方法在体育舞蹈中相互学习礼仪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从简单的自我介绍的手势到与人见面的握手礼,从如何传递友好的眼神到微笑地面对观众等,都需要一对一地模拟练习。这种一对一模拟训练方法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让学生在模拟中加深对礼仪手势语的印象。

3.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课堂上仅进行一对一的模拟训练是不够的,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舞蹈礼仪素质,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就是有效的手段。鼓励同学们自愿上台,现场模拟体育舞蹈的礼仪知识和动作。这样的教学活动益处多多,首先,能提高表演同学的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其次,多人合作的表演方式还会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意识;再次,多组的表演竞赛还会培养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对表演的学生来看,真诚娴熟的礼仪动作的表演检验了他们的舞蹈技能和礼仪动作的配合程度,对观摩的同学来说,观看这些表演也是重温礼仪知识,查找自身不足的好机会。在长期的课堂调查和研究中,笔者整理出一个结论:大部分学生普遍赞同形体礼仪教育,在体育舞蹈课堂进行的礼仪教育效果显著,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传授舞蹈技能的同时,也要将礼仪训练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可以说体育舞蹈和礼仪教育分别是学生的两条腿,学生们具有好的礼仪素质和体育舞蹈能力才会走得更快,才会成为体育舞蹈的栋梁之才。

论文都是某某某研究

关于舞蹈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自上世纪末,舞蹈教学在高校阶段推广开来,不仅有效提升优化了教学模式,同时还推进了校园群体锻炼模式的发展,体育舞蹈教学在高校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由于自身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舞蹈意识,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推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为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作出有效贡献。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学;舞蹈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校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推进的社会变革,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教育机制,将体育教学内容从知识类向着实践类发展,实现更加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促使学生逐步培养锻炼意识。

一、高校舞蹈教学实施在价值层面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健身性价值

身体健康是不分种族、性别、国界的,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化,不仅在于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和思想上的健康也更加关注。随着健身文化进入国内之后,舞蹈医疗的相关学科也被传入,面向大学生实施舞蹈教学除了能够强健身体,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之外,还具有强力的释放心理压力的效果,舞蹈这种运动方式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有效排遣压力,实现更为完善的思想表达。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观赏性价值

高校的舞蹈教学具有强烈观赏性价值,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的艺术价值,给予舞者以及观众高质量的视觉享受。舞蹈的展示承载着三个方面美感的欣赏性:首先,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体态美,在实现大学生自身舞蹈技艺提升的基础上优化学生自身的形体美感。人体线条的呈现能让大学生切实地意识到身材比例、健康状态的价值,以此意识到舞蹈能够给予身体和气质上的优化,从而推进大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舞蹈课程。舞蹈本身作为体育锻炼项目的一部分,在锻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强化舞者器官,加之丰富的音乐作为辅助,能够在提升学生听觉辨识能力的基础上制造动静结合的运动美感,实现舞蹈作品的完整性。音乐是舞蹈学习的灵魂所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节奏和舞蹈动作相映成趣,舞者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艺术的具现化表达,推进音乐基础运动的发展,实现节奏和旋律的一体性优化,完善音乐的流畅度以及舞蹈呈现的状态。

(三)高校舞蹈教学的社会性价值

舞蹈教学模式既可以以独舞模式展示舞者个人魅力,同时也可以采用群体训练的方式增强舞者之间的联系,中世纪欧洲贵族之间的舞蹈是交流的主要方式,中国的舞蹈也是传递信息、欣赏文化传承的模式,舞蹈表达不会拘泥于语言和区域的隔阂,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世界各国进行高效的有效沟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的风行,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入观看舞蹈而非参与其中,大学舞蹈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在大学中逐步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有效推进舞蹈教学社会性价值的实现。

二、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意识的三个阶段

(一)培养舞蹈意识的'初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大学生对于自己身体各项机能的控制力度,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少大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理念较为浅显且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在最开始进行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得要领显示出一种极为不协调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仪态和姿势的要求较高,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不断地改变自己站立、行走与动作展示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有效杜绝由于对身体控制力低下而产生的不协调或者肌肉紧张的状况发生,保障舞蹈学习能够形成螺旋上升的递进规律,促使学生对肢体、腰腹、形态整体的把控,树立学生初步的舞蹈意识。

(二)培养舞蹈意识的中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培养的中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更多舞种,舞蹈本身是文化的传承,其中蕴含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内容,是艺术沉淀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初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对身体掌控能力之后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自身的舞蹈表达能力,要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舞蹈表现过程中,理解舞蹈表达赋予学生更高层次的艺术理解,中级的舞蹈意识培养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和感悟任务,提升舞蹈表演时的情感内容诠释,保障学生对舞蹈演绎有自己的深刻理解,遵循具体舞蹈种类的需求演绎出或是缠绵悱恻、或是雷厉风行、或是英姿飒爽的舞蹈,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舞蹈学习后的展示神韵。

(三)培养舞蹈意识的高级阶段

舞蹈意识培养的高级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这个阶段的重点不是在于优化学生自身的舞蹈动作展示,而是要融入跳舞者自身的情绪变化,以此为基础推进人们对于舞蹈的全方位认知,通过单人、双人甚至多人的舞蹈展示出特定的情感内容,尤其是多人舞蹈中每个人的交互、配合与最终的融合,能够形成统一化而又具有多样性的舞蹈表达形式,优化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同时能够传递更深的情感演绎故事,更加精细化地处理其中传达出的故事内容。

三、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

舞蹈作品本身是传递文化的,学生作为舞蹈的表现主体,要以舞蹈形式展示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内容,实现更加全面化的情感展示,从舞台展示、舞蹈技巧到艺术表达形成一体化的表达模式,以求将舞蹈文化意识实施更加全面的传承,推进舞蹈文化意识的传承。

(一)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民族的认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孕育出不同舞蹈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课程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具有民族文化的舞蹈时需要针对舞蹈内容实施全方位的认知,比如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历史、宗教礼仪、审美倾向等等,以此为学习舞蹈的文化基础,推进舞蹈学习的认知进一步夯实,从舞蹈传承的角度来讲,舞蹈本身蕴含了当地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况,因此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比如在东北地区诙谐的农耕气氛下逐渐衍生出的二人转舞蹈,西北黄土高坡中形成的秧歌,南方地区有社戏演变出来的秧歌舞曲,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地区烙印,带动文化进一步实现推广与传承。

(二)培养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知

舞蹈的发展演变是有一定规律与发展模式的,要在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以及演出模式,这对于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学习的舞蹈内容以及创作背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不是躺在前人的成果上止步不前,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鼓励,同时还可以建议校际的活动中可以引入原创舞蹈比赛项目,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推进学生发挥自主性思维,实现学生对所表演作品的深入认知。

(三)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理论性认知

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完全以模仿式教育以及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的,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舞蹈教学很容易步入雾气之中,大学生自身缺乏实践性指导,很难让自己的作品有全面性的提升。但是舞蹈表演者必须要以理论立足,尤其是舞蹈作为体育运动如果在没有技术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很容易产生劳损、肌肉拉伤等情况,需要以成功经验为主实现最大限度的训练优化,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舞蹈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舞蹈的表现也需要外物提升文化素养,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旁征博引,借此提升整个表演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古文化艺术被关注,在大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课外修养的培养,借此优化舞蹈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四、舞蹈学习提升体育综合素养

首先,舞蹈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舞蹈大部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在课堂学习要进行观察之外,还需要走入真实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观察其他舞者的跳舞规律,之后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思路认知的整理,借此实施深入舞蹈技艺提炼,教师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习惯。其次,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舞蹈的表演离不开记忆力与模仿力之间的相互强化,要将记忆中的动作与肢体相融合,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在舞蹈演出中协调地表现给观众,实现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起到优化学生锻炼的效果。最后,舞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表现力,在体育锻炼中没有其他种类能兼顾观赏性、竞技性以及表现形式,舞蹈是这三者的集大成者,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展示,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观赏以及竞技性,舞蹈是以抽象的肢体语言汇聚一些不够具体的描述,从而展示自我的过程,因此创作者可以在展示时依照自己的记忆、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借此传递自己想融入其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内容,实现舞蹈理解的自我启发,深挖内涵,推进学生展示张扬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以情感变化带动整体的情绪传达。

五、参考文献

[1]张婷.基于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19,(012).

[2]刘丽.新时期关于大学舞蹈教学节奏意识培养措施的研究[J].参花:下半月,2019,(010).

[3]谢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010).

[4]于彦云.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文学少年,2019,(013).

[5]卢永强.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5).

[6]吴淑丹.编织岭南舞蹈文化的培育摇篮-浅谈岭南舞蹈文化在广东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20,(16).

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民族舞蹈是舞蹈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基础课,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对民族舞蹈的教学,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形体舞态的教学指导上,还需要深层次挖掘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真正让舞蹈教育回归本真,优化学生的文化以及艺术体验。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打破局限,加大创新力度,引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将文化教育和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传承与发扬,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上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彰显舞蹈作品的灵魂与内在精神。

【关键词】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

民族舞蹈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涉及到传统舞、现代土风舞等多个不同的舞蹈类别。它将富有生活气息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艺术化加工与呈现,能够彰显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系,同时也给当前的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满足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以及舞蹈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增进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用教学创新推动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性进步。

一、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需要走上一条创新之路。相应的,通过教育途径进行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必须把教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找到教学改革创新的正确道路。为确保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课程教学落后的局面。在开设民族舞蹈课程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舞蹈技巧教学和形体塑造上,还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与主观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二是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民族舞蹈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就不能够忽视民族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并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民族舞蹈教学的不同环节,辅助学生理解舞蹈作品的内在情感以及文化内涵,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是坚定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决心。当前的民族舞蹈教学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把握教学的深层目的,再加上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学校的民族舞蹈教学改革缺少决心,重量不重质。所以,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掌握民族舞蹈艺术特色,科学定制课程内容,保证创新成果。

四是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舞蹈教学既是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又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保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者,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摆脱过去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之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展现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二、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大力创新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动力源泉和教学根本,教材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水平。所以,对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把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加大教材的创新改革力度。教材是权威机构精挑细选、同时又在教育实践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产物,所以在教学当中备受重视。不过如今的民族舞蹈教学并没有系统性的教材,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不注意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进行内容的更新,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巧不能与时俱进。基于当前民族舞蹈教材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结合地域情况,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联系民族舞蹈的发展动态,选择相应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合理改进,给当前的实际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考虑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优化当中,教师需要做好分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吸收和总结。比如,藏族舞蹈的教学要关注扶胯等经典体态内容,维吾尔族舞蹈要特别重视支字步等内容。针对各民族的舞蹈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材,并与日常练习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更加严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改革民族舞蹈教学模式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任重道远,要真正完成这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保证教育改革创新的整体质量,为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必须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思路,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改革效果。民族舞蹈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同时也有很多抽象性理论以及难度较高的技术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不再只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方法,而是引入其他的先进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表现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有更加精彩的发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民族舞蹈对应的抽象民族文化及其发展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高难度教学技巧的展示,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出具体的表演细节,弥补教师单一示范的不足。例如在教授蒙古族的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查找与该舞蹈有关的教学资料,然后结合图片与视频等素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以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基础动作与特殊动作,结合动作说明蒙古舞发展历程,并通过蒙古族服装、蒙古包等环境要素的介绍,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蒙古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下,顺利掌握民族舞蹈的理论以及实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鉴赏教学,比如给学生播放经典的《红绸舞》《花鼓舞》《采茶舞》《绸舞》等作品,让学生在鉴赏学习当中提高审美水平。

(三)有效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民族舞蹈是历史文化沉淀、凝结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人口变迁,也历经了不同时代、不同信仰的变化,所以其中包含的民族历史与风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有着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民族舞蹈作品的表现方法,把各种理论和技术技巧结合起来,就不能够忽视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之下,深入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顺利把握舞蹈的艺术风格,给学生的舞蹈艺术学习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对此,教师在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时,要把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文化知识的补充以及研究,让学生把舞蹈动作和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傣族舞蹈当中,大象舞和孔雀舞是非常重要的类别,而这两种舞蹈的产生和本地环境以及文化密切相关。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幸福吉祥的象征,大象是五谷丰登的象征,人们通过编创孔雀舞以及大象舞,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样的舞蹈形式也是本地独特文化的发展成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为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最后让学生欣赏代表性的舞蹈,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等,为课程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习傣族舞蹈有关的'文化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思考舞蹈作品是如何融入以及表现文化的,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舞蹈实践以及舞蹈创作当中,有意识地把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改变学生过去单一化学习的不良方式。

(四)变革民族舞蹈考核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在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环节不能够单纯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每个人在考试当中的表现也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而没有展现出自己原本的水平,那么这样的评价结果就有失客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只因为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的能力和层次显得非常草率,也无法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创新点放在考核模式上,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归纳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各样的测验与考核,到了期末阶段,则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各个考点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法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关注日常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也要评估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比如在《高原红》的藏族舞蹈考核当中,教师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舞蹈表现力以及文化理解力,让学生在舞蹈演绎当中融入情感。

三、结语

舞蹈是艺术之母,民族舞蹈是各个民族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持续融合变革的过程,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创新改革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表现民族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民族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动力。舞蹈教师需要将创新思想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以便为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四、参考文献

[1]林燕妮.简析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8,(17):61.

[2]秦滨.关于大学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思考-以“民族舞蹈”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92+196.

[3]赖程程.新时期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评《民族舞蹈教育读本》[J].高教探索,2019,(08):129.

[4]王琳霭.浅析海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对保护黎、苗民族舞蹈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19,(08):138-139.

谈舞蹈教师肢体语言的美育功能摘要:舞蹈是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艺术,舞蹈教师要对舞者的肢体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以便达到舞蹈内涵所要达到、所要表现的最佳状态如从简单的站姿、坐姿、走姿到软开度的训练,以至于跳、转、翻等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些都是更好地表现舞蹈最高境界之所需。同时还要通过老师的训导、示范等,使舞者日常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显现出其人格及职业的魅力。关键词:舞蹈教育、肢体语言、内涵、美育功能、美感舞蹈教育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是专业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也就是教书(学)与育人的统一。这是一个对肢体进行严格训练和科学训练的过程,也是对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动作养成的过程,舞蹈教师是整个训练的执行者、诱导者和贯彻者。舞蹈教育是用肢体语言通过示范动作传递肢体艺术进行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师则是把所要教授的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因此,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有着更特别的意义,有着特殊的美育功能。舞蹈教师是用肢体语言把舞蹈的内涵、教育的内涵和老师本身的内涵,通过舞蹈中的肢体美、教学中教态每和生活中的自然美表现出来。它不仅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具有欣赏价值和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欲望,更是一种动力。它所传递的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舞蹈教师的美育功能来自舞蹈艺术本身的美这种美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这种美是经过严格训练后的精雕细琢,修饰性很强,具有艺术造诣所赋予的灵气,它符合舞蹈审美诸元素的需要。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舞姿和高难度的技巧等,是经过艰苦磨练后才能达到的专业性很强的富有艺术性的肢体美,是任何口头语言都难以比拟的。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些富有专业内涵的舞蹈动作,通过关的肢体语言,示范给学生们,如:在教授中国古典舞神韵所要表现的“形、神、劲、律”中的“律”时,其中一个简单的“亮相”,既可运用正律,也可运用反律。正律动作通过顺利顺势则顺水推舟,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而反律,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却突然急转几下的往右,或者由前突然变化向后等等。这种反律通过教师的肢体表达,有着异峰突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动作有了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感觉。更美的是教师在动作过程中,从手指尖到脚指头、从头发梢到神经末梢、从眼神到呼吸都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舞蹈只有通过美的肢体和美的神韵,配以美的音乐,才能表达美的内涵,达到美的享受。这种肢体语言美,给人一种美的意境。而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渴望效仿和追求……舞蹈教师的美育功能是教态语言的美这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表现或理想的形象显现,与人的精神品质息息相关。这种美的教态语言是一种知识品位、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聪明智慧、教学方法及态度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优雅的艺术气质,始终是学生竭力效仿和尊崇的榜样,尤其是教师的艺术涵养更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教育的最高水平应该是无声胜有声,身教重于言教。舞蹈教师有着用肢体语言和教态语言传递美的内涵的教师职业内涵以及教师本人素养的融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掌握舞蹈的技术、技能,更要教他们做人的标准。一个学生追求的生活目标是高深还是庸俗,是奋发还是功力,是诚实还是虚伪,舞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任何其他教师更直接更有力更深远。大到教师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手势,一个呼吸,一个眼神,~个微笑,一个表情,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和每一个细小动作都有他的用意所在。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穷的,是对学生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感染力的,~个自身修养高的老师,常常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模仿的榜样,在教学中其讲述的观点及阐述的内容,极易为学生接纳,其言行极易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既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特别是舞蹈教师,以愉快的教态语言和学生沟通,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舞蹈教师的美育功能是教师本身的一种自然美如果说第一种美是来自于舞蹈本身的肢体美,是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达到的话,而第二种教态美则是教师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表现及活动,那么第三种美就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是前两种美在教师心灵深处的烙印,或者说前两种美在脑海中的积淀,是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东西,是任何人无法拿走的东西,也就是人的内在气质的一种表现。这里既有职业特点,又有专业特点,是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整体显现,是一种不经意的表现,是一种下意识的最自然美的流露。有人常讲,一位好演员不一定是一位好教师,但好的专业教师一定是一位好的演员,这也充分说明对舞蹈教师的要求标准很高,在专业上既要会跳,又要会教,必须做到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并且还要学会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法,更要学会做人。舞蹈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的职业,传授的是舞蹈的专业,因此,在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里,既有舞蹈演员的艺术气质,又有教师的学者风范,既有五大搜演员的个性张扬和坚韧的毅力,又有教师那种含蓄和丰厚的内涵。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或者说体态语言是一种外在形象,也反映着他的气质和内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教师把各种形式的美的形象,呈现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深深留在他们的脑海里,达到净化灵魂、提高境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美育目的,因而以形象——肢体语言美感教育人会有显著的功效,会帮助学生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早就一代人格完美、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

舞蹈论文参考文献关于舞蹈表演

中外舞蹈鉴赏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掌桥科研学术指南分享海量文献资源,提供学术指南!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外舞蹈鉴赏主题相关的5篇毕业论文文献,为中外舞蹈鉴赏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1.【期刊论文】中外优秀体育舞蹈选手表演风格差异性评述期刊:《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2021 年第 002 期摘要:体育舞蹈富有的大众化、社会化及市场化驱使其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国际体育项目,并加速了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作为舶来品的体育舞蹈虽受中国化元素洗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但由于体育舞蹈本质的西方化使中外选手的表演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本文基于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国内外四对知名优秀选手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技术、音乐选材、套路编排、情感表达分析其表演风格的差异性,力图将表演风格融入体育舞蹈的核心,进一步提高选手的表达能力.关键词:体育舞蹈;表演风格;差异性链接:.【期刊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舞蹈鉴赏课“互联网+”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期刊:《艺术评鉴》 | 2021 年第 007 期摘要:舞蹈鉴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课程,鉴于舞蹈技能和基训需要一定的基础,不仅舞蹈专业要通过舞蹈鉴赏观摩学习,音乐中非舞蹈专业如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也需要通过舞蹈鉴赏课学习一些舞蹈的基础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舞蹈鉴赏课虽然看似不属于应用型教学的范畴,但却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的学习并不能单纯依靠技能,更需要的是手脑并用,只有理论与实践共同进行才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关键词:舞蹈鉴赏课;“互联网+”;高校;教学模式链接:.【期刊论文】中职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期刊:《科教文汇》 | 2021 年第 001 期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围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了当下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后提出了加强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舞蹈鉴赏能力;存在问题;有效途径链接:.【期刊论文】课程思政融入舞蹈鉴赏的探讨——以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期刊:《教育教学论坛》 | 2021 年第 022 期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迈向了新的高度,在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出现了创新型的构建模式,在素质教育方面逐步出现了体系式的变化.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同步出现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能够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教育体系进行创新,提出改革意见或建议.立足于目前高校"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以及育人效果等方面尚存的问题,提出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相关课程实践以及利用"互联网+",优化课程思政入舞蹈的环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舞蹈鉴赏"课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舞蹈思想素质,升华艺术情感.关键词:课程思政;舞蹈鉴赏;文化自信链接: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自上世纪末,舞蹈教学在高校阶段推广开来,不仅有效提升优化了教学模式,同时还推进了校园群体锻炼模式的发展,体育舞蹈教学在高校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由于自身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舞蹈意识,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推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为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作出有效贡献。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学;舞蹈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校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推进的社会变革,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教育机制,将体育教学内容从知识类向着实践类发展,实现更加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促使学生逐步培养锻炼意识。

一、高校舞蹈教学实施在价值层面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健身性价值

身体健康是不分种族、性别、国界的,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化,不仅在于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和思想上的健康也更加关注。随着健身文化进入国内之后,舞蹈医疗的相关学科也被传入,面向大学生实施舞蹈教学除了能够强健身体,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之外,还具有强力的释放心理压力的效果,舞蹈这种运动方式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有效排遣压力,实现更为完善的思想表达。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观赏性价值

高校的舞蹈教学具有强烈观赏性价值,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的艺术价值,给予舞者以及观众高质量的视觉享受。舞蹈的展示承载着三个方面美感的欣赏性:首先,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体态美,在实现大学生自身舞蹈技艺提升的基础上优化学生自身的形体美感。人体线条的呈现能让大学生切实地意识到身材比例、健康状态的价值,以此意识到舞蹈能够给予身体和气质上的优化,从而推进大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舞蹈课程。舞蹈本身作为体育锻炼项目的一部分,在锻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强化舞者器官,加之丰富的音乐作为辅助,能够在提升学生听觉辨识能力的基础上制造动静结合的运动美感,实现舞蹈作品的完整性。音乐是舞蹈学习的灵魂所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节奏和舞蹈动作相映成趣,舞者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艺术的具现化表达,推进音乐基础运动的发展,实现节奏和旋律的一体性优化,完善音乐的流畅度以及舞蹈呈现的状态。

(三)高校舞蹈教学的社会性价值

舞蹈教学模式既可以以独舞模式展示舞者个人魅力,同时也可以采用群体训练的方式增强舞者之间的联系,中世纪欧洲贵族之间的舞蹈是交流的主要方式,中国的舞蹈也是传递信息、欣赏文化传承的模式,舞蹈表达不会拘泥于语言和区域的隔阂,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世界各国进行高效的有效沟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的风行,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入观看舞蹈而非参与其中,大学舞蹈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在大学中逐步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有效推进舞蹈教学社会性价值的实现。

二、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意识的三个阶段

(一)培养舞蹈意识的'初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大学生对于自己身体各项机能的控制力度,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少大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理念较为浅显且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在最开始进行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得要领显示出一种极为不协调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仪态和姿势的要求较高,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不断地改变自己站立、行走与动作展示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有效杜绝由于对身体控制力低下而产生的不协调或者肌肉紧张的状况发生,保障舞蹈学习能够形成螺旋上升的递进规律,促使学生对肢体、腰腹、形态整体的把控,树立学生初步的舞蹈意识。

(二)培养舞蹈意识的中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培养的中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更多舞种,舞蹈本身是文化的传承,其中蕴含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内容,是艺术沉淀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初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对身体掌控能力之后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自身的舞蹈表达能力,要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舞蹈表现过程中,理解舞蹈表达赋予学生更高层次的艺术理解,中级的舞蹈意识培养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和感悟任务,提升舞蹈表演时的情感内容诠释,保障学生对舞蹈演绎有自己的深刻理解,遵循具体舞蹈种类的需求演绎出或是缠绵悱恻、或是雷厉风行、或是英姿飒爽的舞蹈,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舞蹈学习后的展示神韵。

(三)培养舞蹈意识的高级阶段

舞蹈意识培养的高级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这个阶段的重点不是在于优化学生自身的舞蹈动作展示,而是要融入跳舞者自身的情绪变化,以此为基础推进人们对于舞蹈的全方位认知,通过单人、双人甚至多人的舞蹈展示出特定的情感内容,尤其是多人舞蹈中每个人的交互、配合与最终的融合,能够形成统一化而又具有多样性的舞蹈表达形式,优化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同时能够传递更深的情感演绎故事,更加精细化地处理其中传达出的故事内容。

三、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

舞蹈作品本身是传递文化的,学生作为舞蹈的表现主体,要以舞蹈形式展示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内容,实现更加全面化的情感展示,从舞台展示、舞蹈技巧到艺术表达形成一体化的表达模式,以求将舞蹈文化意识实施更加全面的传承,推进舞蹈文化意识的传承。

(一)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民族的认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孕育出不同舞蹈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课程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具有民族文化的舞蹈时需要针对舞蹈内容实施全方位的认知,比如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历史、宗教礼仪、审美倾向等等,以此为学习舞蹈的文化基础,推进舞蹈学习的认知进一步夯实,从舞蹈传承的角度来讲,舞蹈本身蕴含了当地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况,因此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比如在东北地区诙谐的农耕气氛下逐渐衍生出的二人转舞蹈,西北黄土高坡中形成的秧歌,南方地区有社戏演变出来的秧歌舞曲,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地区烙印,带动文化进一步实现推广与传承。

(二)培养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知

舞蹈的发展演变是有一定规律与发展模式的,要在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以及演出模式,这对于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学习的舞蹈内容以及创作背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不是躺在前人的成果上止步不前,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鼓励,同时还可以建议校际的活动中可以引入原创舞蹈比赛项目,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推进学生发挥自主性思维,实现学生对所表演作品的深入认知。

(三)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理论性认知

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完全以模仿式教育以及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的,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舞蹈教学很容易步入雾气之中,大学生自身缺乏实践性指导,很难让自己的作品有全面性的提升。但是舞蹈表演者必须要以理论立足,尤其是舞蹈作为体育运动如果在没有技术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很容易产生劳损、肌肉拉伤等情况,需要以成功经验为主实现最大限度的训练优化,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舞蹈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舞蹈的表现也需要外物提升文化素养,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旁征博引,借此提升整个表演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古文化艺术被关注,在大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课外修养的培养,借此优化舞蹈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四、舞蹈学习提升体育综合素养

首先,舞蹈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舞蹈大部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在课堂学习要进行观察之外,还需要走入真实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观察其他舞者的跳舞规律,之后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思路认知的整理,借此实施深入舞蹈技艺提炼,教师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习惯。其次,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舞蹈的表演离不开记忆力与模仿力之间的相互强化,要将记忆中的动作与肢体相融合,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在舞蹈演出中协调地表现给观众,实现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起到优化学生锻炼的效果。最后,舞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表现力,在体育锻炼中没有其他种类能兼顾观赏性、竞技性以及表现形式,舞蹈是这三者的集大成者,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展示,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观赏以及竞技性,舞蹈是以抽象的肢体语言汇聚一些不够具体的描述,从而展示自我的过程,因此创作者可以在展示时依照自己的记忆、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借此传递自己想融入其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内容,实现舞蹈理解的自我启发,深挖内涵,推进学生展示张扬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以情感变化带动整体的情绪传达。

五、参考文献

[1]张婷.基于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19,(012).

[2]刘丽.新时期关于大学舞蹈教学节奏意识培养措施的研究[J].参花:下半月,2019,(010).

[3]谢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010).

[4]于彦云.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文学少年,2019,(013).

[5]卢永强.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5).

[6]吴淑丹.编织岭南舞蹈文化的培育摇篮-浅谈岭南舞蹈文化在广东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20,(16).

  • 索引序列
  • 关于体育舞蹈论文的参考文献
  • 有关体育舞蹈论文的参考文献
  • 体育舞蹈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舞蹈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舞蹈论文参考文献关于舞蹈表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