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财经杂志报道武汉疫情

财经杂志报道武汉疫情

发布时间:

财经杂志报道武汉疫情

真实情况逐渐清晰,有利布局大决战。

从流行病学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个数据并不意味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而是意味着:湖北正式走入了疫情防控的核心——控制所有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

2月1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其中,武汉市1343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

数字甫一出炉,众人惊愕。

但事实上,从流行病学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个数据并不意味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而是意味着:从现在起,湖北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式走入了防控的核心——控制所有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

做到这一点,也是对武汉疫情发起总攻的一个根本前提。

前期防控不力

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有三把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只有每把刀都落到实处,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它的流行。

但在武汉封城之后,湖北和武汉在控制传染源上呈现了力有不逮的局面:医疗资源不足,不能满足轻症患者的就医;诊断不及时,导致患者不能收治入院。这使得不少患者包括疑似病例,都被迫成为行走的传染源。

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的唯一后果,就是疫情进一步蔓延。

1月23日是武汉封城第一天,彼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49例,其中武汉市仅495例。而截至2月12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820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其中武汉市32994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

20天时间里,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增长了87倍,武汉市累计确诊病例增长了66倍!

“虽然封城之后湖北和武汉控制了传染源的外出,但是内部传染源控制不当,也会带来整个武汉和湖北省内疫情的蔓延。”一位流行病学专家在武汉封城之时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相隔20天之后的数据,不幸印证了上述担忧。剧增的病例数字,再次表明了在流行病学防控史上,控制传染源这一措施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这段时间,武汉内部传染源的控制乏力。

据中央政法委官微“长安剑”消息,2月12日上午,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坐镇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围绕打好武汉保卫战专题研究病床筹集问题,确保应收尽收。

对于疫情形势,陈一新表示,武汉是疫情初发地,早发多发,疫情比市外省外更为长久、更为严重。湖北省(除武汉外)总体上处于流行期,伴有局部暴发;全国其他省份输入病例占比逐渐减少,个别地方已渐趋见底;而武汉依然处于暴发流行期,新发病例仍处于高位。

“暴发流行期”这一判断,也表明武汉目前大力控制传染源的必要性。

有公共卫生专家也告诉记者,14840这一数字,并不是疫情进一步蔓延的证据,而是表明湖北省包括武汉市的疫情防控,通过逐渐摸清底细,让传染源真正暴露,正式走入了传染病防控的核心。

“病例虽然增加,但也意味着发现了传染源并将之控制在手中,找到了病例,就切断了传染源。只有更多的传染源被控制,也才能抑制疫情的蔓延。”该专家告诉记者。

陈一新还提出:“打好武汉保卫战要发起总攻”。

要发起总攻,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发现和控制住传染源,真正走上疫情的有效防控之路。

自武汉新新冠状病毒肺炎出现至今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自武汉封城以后,全国各地更是有着不少的病例在不断的增加。对此许多的市民都觉得惶恐不已。根据最新消息,全国疫情将在正月十五这个关键的日子出现拐点,这也是见证此次疫情是否成功得到控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1月29日,武汉、重庆、四川、山东、贵州、上海和安徽等地患者相继治愈出院。

同日,央视播出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专访。张伯礼表示:“根据武汉近期疫情变化的数据,我们期盼的拐点可能将要出现。新增的病例开始减少,出院的病例增多,死亡的病例还要下降。出院的病例超过了死亡的病例,这一点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武汉输出病例降到最低,甚至降至零,这对国内国际意义重大。因为国际上的确诊病例都属于武汉输出病例,现在国际上也还有病例在增加,原因在于潜伏期还没有到。武汉封城前出去的人,有部分出去时在潜伏期内,还没有症状,过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因此,从1月23日推算,大概到正月十五,应该看到明显的成效。”

我相信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措施是很坚决的,是全方位的。它是为了使全国各地不再有输入病例。14天最长潜伏期,现在,6天就有所变化了,过后几天还要有变化,这个变化对全国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个拐点的出现,就是武汉人的贡献。

现在我们疫情防控的战场分两部分,一个是武汉以外,一个是武汉。我们要把全国战场放在第一位。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片森林着火,火烧到了其他树林,你说先救哪个?我说两个都要救,但更重要的是先救那些刚着火的。因为刚着起来的控制难度相对比较低。如果全部着火了,损失会大得很。

疾病有潜伏期,从1月23号推算的话,大概到正月十五,应该能看到明显的成效。现在是一个时机,第一步一定要把武汉之外的病例迅速控制。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加以控制了。

我们现在不是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有些病人不到肺炎的程度,但是他是传染源。所以现在诊断标准出了4版,是因为病毒变化快,我们在适应,跟它赛跑。

我们的人口太大了,这么多人坐火车、飞机、轮船特别是长途客车,这些都是密封空间,会给疾病传播造成一定的机会。但我要强调,公共卫生工作也要兼顾到社会正常运转,只要我们做最大程度上的防范,是可以在动态中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在理想的静态中解决问题,那是不现实的。

武汉现在在调整,把工作重心下到社区去,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不要都到三甲医院去,门诊进不去人山人海的,大家怨声载道。

目前随着病毒检测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病例的确诊也是逐渐的增快和增多,当疫情增加到达高峰点以后,按照目前的防护措施,便能够出现拐点和回落的情况,所以希望大家也可能耐心的进行等待,在家中做好防护措施和隔离。

近期武汉的疫情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武汉野生动物王国于2022年9月1日起实行临时闭园,关于具体的闭园详情以及相关内容,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为配合本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和要求,武汉野生动物王国于2022年9月1日起实行临时闭园。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已购票的游客可通过原购票渠道办理退款,年卡用户将根据闭园天数,进行有效期的自动顺延。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请拨打咨询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1)汉阳-新天大道-蔡甸大街-105省道-野生动物王国(返程亦然)

(2)汉阳-琴台收费站-蔡甸收费站-成功大道-太丰路-蔡甸大街-105省道-野生动物王国(返程亦然)

绕行线路

(1)汉阳-新天大道或者汉蔡高速-通城大道-嵩阳大道-嵩阳路-105省道-野生动物王国(返程亦然)

(2)汉阳-汉蔡高速-索河收费站-嵩阳路-105省道-野生动物王国(返程亦然)

乘坐公交线路

乘坐地铁4号线进入蔡甸区至柏林地铁站,乘坐公交226路或者(汉阳-马口)巴士

新冠病毒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消灭,待到世界其它各国疫情都没了,中国才能彻底清零。现今防控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从疫区归来的人员身上,由于核酸一次检测的阳性率并不高,需要连续多次才能检查出来,所以不能仅凭一次核酸阴性就放松隔离,至少要连检10次以上再放行,沈阳有一例第十次核酸才查出阳性,在此期间他并不知道自己是阳性带菌者,一路放行,传染他人。这就是有的城市隔几天又出现一例和数例的原因。而窝居在家里的人,由于没有接触史,不开窗、不洗手,病毒也不会从天而降,如果我们对核酸检查结果很自信,只要连续几次都是阴性就可以随便聚会,不需要停业关门

财经杂志疫情

七大网红城市,谁更宜居?v财经杂志2022年9月8日18:55北京财经杂志官方账号关注既想要接地气的生活,又难以彻底放弃职业成长空间,哪座网红城市会是更宜居的城市?图片文|《财经》记者邹碧颖编辑 | 王延春经济下行、生活压力增大,疫情封控、线下活动减少……种种因素叠加,当代年轻人的定居选择正在发生变化。相较于超热门的北上广深,这几年,一些网红城市、二线城市、省会城市明显受到更多青睐。8月30日,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人口的十大形势及应对》报告提出,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一、二线人口持续流入但增速放缓;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出。此前,该团队发布的《中国人口大迁移2022》报告指出,24个1000万人以上大都市圈对全国人口增量的贡献率持续超80%。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人口未来将持续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豆瓣“拜拜啦一线城市”小组目前聚集了3万多名组员,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年过30岁后,正考虑从一线城市迁往南京、成都、重庆、西安、武汉、苏州等网红城市落脚定居,甚至有互联网从业者准备考公进入体制内谋生。这当中,一部分人还在“原地挣扎”,但有的人已经做好计划、买好机票、准备离开北上广深。在记录“桃后生活”的帖子中,有人彻底厌倦成功学说辞、破除了对一线城市“张口闭口谈创业谈融资、几千万几个亿”的迷信,从二、三线城市中找回了久违的市井烟火气。回到不那么内卷的城市后,许多人发现,吃住开支明显减少许多,生活养娃的压力更小,网购的通达也抹平了生活区域差异。但也有部分人对大城市依旧恋恋不忘,二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薪酬水平、社群兴趣活动还是存在落差。既想要接地气的生活,又难以彻底放弃职业成长空间,哪座网红城市会是更宜居的城市?以杭州、长沙、成都、重庆、厦门、西安、青岛七座网红城市为样本,《财经》杂志区域经济与产业研究院联合德勤城市对标与投资平台—产城智链,从经济、产业、创新、就业、购房、教育、医疗、商业、绿地等维度挖掘对比了相关数据。如果离开北上广深,你愿意前往哪座城市?GDP和创新产业预示着一座城的未来七座城市中,重庆、成都、杭州的经济总量名列前茅,显露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2021年分别为27,894亿元、19,917亿元、18,109亿元。同年,青岛、长沙、西安、厦门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分别为14,136亿元、13

过去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香港经济受挫,不过疫情下,富豪们的身家反而 有涨幅 。

美国 财经 杂志《福布斯》公布新一年香港富豪榜,李嘉诚在93岁高龄,重夺首富, 资产从217亿美元上涨到354亿美元 (约2761亿港元)。

恒基地产创办人、人称“四叔”的李兆基,去年排首位,今年则跌一位至第2位,身家小幅度上涨至305亿美元(约2379亿港元)。

新世界发展(0017)主席郑家纯则以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身家排第3位。

这种巅峰对决,李嘉诚又是凭什么突围?

答案是毒辣的眼光!

《福布斯》指出,虽然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去年股价下跌27%,但李嘉诚持股的美国上市公司Zoom股价高涨,故财富随之水涨船高。整体财富增20%,至354亿美元。

根据彭博富豪榜资料, 李嘉诚靠Zoom大赚110亿美元,占其身家近34%。

ZOOM是什么?

这么说吧,ZOOM就是全球版的钉钉,它搞的是现代企业视频通讯,帮助企业开展线上会议、聊天和研讨会。

美国云端视像会议公司Zoom由思科(Cisco)前副总经理、美籍华人袁征(Eric Yuan)于2011年创办,李嘉诚旗下高 科技 企业投资旗舰的维港投资早在2013年已经斥资入股,领投了650万美元的B轮融资,成为公司的首个机构投资者。

在2019年4月Zoom在美国上市之际,李嘉诚持有的股份,市值已经飙升至亿美元。

截止2019年末,李嘉诚位列Zoom个人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为,股权价值为亿美元。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人们被迫举行线上会议和课堂,这使得ZOOM成为疫情期间的“当红炸子鸡”,销售额在截至7月31日的3个月里增长了355%。

ZOOM的大涨特涨,李嘉诚的一把狂赚,背后的推手正是维港投资共同创办人周凯旋,她曾在美国与Zoom的创办人袁征见面后敲定这笔投资。

维港投资被外界誉为李嘉诚财富版图的一大支点,是一家主要投资高新 科技 中早期项目的创投公司,一直由周凯旋管理。

事实上,李嘉诚一向对“颠覆性 科技 ”情有独钟。

李嘉诚的眼光毒辣不仅是Zoom,近年来李嘉诚还投资了不少明星项目,覆盖了金融 科技 、量子计算、合成生物、辅助生殖、卫星等多种高新 科技 行业。

2020年10月,诺贝尔奖逐一揭晓, 其中医学奖、化学奖两个奖项,2名科学家得到了李嘉诚的资助。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法国的沙尔庞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的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

她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基因编辑,研发了一种叫作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可以用来很精准地改变动植物、微生物的DNA。

这个技术能用在癌症、遗传类疾病治疗上,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创新。

其中,李嘉诚资助的是杜德纳。

2011年时,李嘉诚基金会就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款4000万美元,兴建“李嘉诚生物医学和 健康 科学中心”。

2014年,又捐资1000万美元,支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基因组学创新计划(Innovative Genomics Initiative, IGI),同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李嘉诚基因组学工程中心、特设讲座教授席。两校为有关研究拨款200万美元作启动资金。

这个IGI计划执行总监正是杜德纳。

杜德纳还被聘为李嘉诚生物医学及 健康 科学校长讲座教授。

也就是说,李嘉诚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投资超过3亿人民币。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的霍顿(Michael Houghton)、美国的赖斯(Charles M. Rice)以及美国的阿尔特(Harvey J. Alter),3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他们3人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让验血和新药物成为可能,从而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李嘉诚资助的是霍顿。

2010年,李嘉诚基金会向阿尔伯特大学捐赠2500万加元(近亿人民币),加拿大亚伯达省政府配套5250万加元。

这笔钱是阿尔伯特大学有史以来获得最大笔的现金捐款,当时就专门设立李嘉诚应用病毒学研究所。

霍顿后来也成为李嘉诚应用病毒学研究所的总监。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其实李嘉诚并不只是资助了这么近5亿元,也不是真正的一打一个准。这些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额度一共超过250亿元。

从地产大亨变身 科技 大亨,步入晚年的李嘉诚对 科技 产业的布局思维,远远超前于很多年轻人。捐资生物医药领域也许有个人的私念,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嘉诚及李嘉诚基金会对相关领域科研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图/IC

文 | 《 财经 》记者 杨秀红 黄慧玲

编辑 | 陆玲

曾有望问鼎全球最大规模IPO的蚂蚁集团(),其上市之路陡生变故。随之而来的是,高达万亿元的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蚂蚁集团先是以惊人的速度推进IPO进程,拿到科创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达万亿元;然后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风口突变,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

“蚂蚁集团年盈利超20亿美元,看起来并不缺钱。之所以今年选择上市融资,背后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资股东的推动。”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 财经 》记者。

“那些着急(推动蚂蚁集团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杠杆进去的,不上市无法变现,还要还利息。”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亦对《 财经 》记者称,“这些人真的变蚂蚁了,不过是在热锅上。”

一位金融领域专业人士则对《 财经 》记者表示,投资股东在背后推动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蚂蚁集团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于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展示注册制的一种需求,即不仅海外市场可以让大型创新型独角兽上市,国内资本市场也具备这种条件。

而蚂蚁集团IPO被暂停,除了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将对公司业务和估值产生重要影响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可能也涉及到蚂蚁集团股东和各方的博弈、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中存在的穿透迷雾等。

“拆解蚂蚁集团的原始股东,堪称豪华,主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阿里系和他们的“亲朋好友”;第二类是国内具备很强实力的投资机构;第三类则是一些顶级海外投资机构,如新加坡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淡马锡等。” 张孝荣称:“这些机构的投资手笔,动辄上亿。”

此外,“蚂蚁集团股东背景较为复杂,其庞大的股东群背后的最终穿透问题,并不明晰。”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

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也曾指出,“金融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首先要求信息对称,但投资者跟融资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让信息变得透明。”

刘锋在接受《 财经 》记者采访时表示:“蚂蚁集团是一家具备创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宝提供的贷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与此同时,它的网贷业务风险也确实需要防范。目前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正是为了防范网贷行业爆发大的金融风险。”

原始股东财富兑现遇阻之际,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认购的大批投资者们,则在纠结是否在有效期内赎回资金。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还有一些投资者则意识到,战略配售基金赚不赚钱取决于基金中90%的资金如何投资,而不是拟投资蚂蚁集团进行战配的10%。

IPO被叫停后,蚂蚁集团短期内重启IPO的概率变小,原始股东的退出也被延后。《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对外表示,蚂蚁集团何时上市,取决于政府如何重组对于金融 科技 企业的监管框架,也同样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

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为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这家公司被命名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彼时,阿里集团旗下的这只“小蚂蚁”正式登台亮相。

六年后,这只“小蚂蚁”成长为一头“大象”——估值达2000亿美元的蚂蚁集团。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此后,其上市进程快速推进。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请,至9月18日,蚂蚁集团首发上会且成功过会。从提交IPO申请到成功过会,蚂蚁集团仅用时25天,其冲刺科创板IPO的速度创下 历史 纪录。

2020年10月26日晚间,蚂蚁集团公布定价,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元,香港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港元,这意味,其总市值高达万亿元。

万亿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场为例,蚂蚁集团公布定价时,A股市场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贵州茅台(),其总市值为万亿元。这意味着,如能成功上市,蚂蚁集团有望超越贵州茅台,一跃成为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长之路,从其几年间的估值变化可见一斑。2015年,蚂蚁集团A轮融资时,其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仅仅时隔五年,其估值几乎跃升为此前的8倍,达到万亿元。

与很多 科技 企业持续烧钱、上市时仍在亏损不同,蚂蚁集团已实现连续盈利且年盈利规模达上百亿元。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蚂蚁集团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亿元、亿元和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和。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业绩更为惊人:蚂蚁集团今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主要来自数字金融 科技 平台收入的增长;实现毛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增长至。

尽管蚂蚁集团火速过会并创下全球最大IPO募资纪录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刘锋看来,其选择的上市时机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赶上了美国大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发的一些债务危机。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蚂蚁集团之所以选择今年冲刺IPO,可能受到背后原始股东的推动。

至于股东急于在今年变现的原因,张孝荣认为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对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蚂蚁集团的一些外资股东希望尽早变现;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股东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预期较为悲观,希望在经济寒冬来临之前,先落袋为安;三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担忧。此前,外媒曾报道称,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曾考虑将蚂蚁集团列入贸易黑名单。如果这一措施落地,将会影响蚂蚁集团上市时的估值。

提及蚂蚁集团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其阵容堪称豪华,既有全国社保基金、中邮集团等“国家队”,也有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保险资金,还有刘永好、史玉柱、王中军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东尚未穿透到底层的私募基金。

“蚂蚁集团的股东中,可能还隐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称:“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权穿透是比较难的。”

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其持股较为集中,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网络 科技 公司持股,为第一大股东。阿里系高管及内部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君瀚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澳”),分别持股和,为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员持有蚂蚁集团大约83%的股权。除此之外,前十大股东中还有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置付(上海)投资中心等。

据《 财经 》记者此前了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权是过渡结构,最终会过渡成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持股40%,包括阿里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持股60%。

目前,马云为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蚂蚁集团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曾披露道,马云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公司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相关章程及协议,在杭州云铂股东会相关决议事项上,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为马云的一致行动人。

此前业界预计,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带来新一轮造富运动,一大批千万乃至亿万富翁将由此诞生。马云、蚂蚁集团众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员工均将从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员工持股外,历经多轮融资,蚂蚁集团背后还有一大批投资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等,还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国开金融、建信信托等。在2018年的融资中,蚂蚁集团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资金进驻,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凯雷投资集团等。

相对这些早期进入蚂蚁集团股东群的投资人,在蚂蚁集团正式开启申购时,一大批机构和投资者们也争相抢购其新发股份。仅在A股市场,其新股申购资金规模就高达19万亿元,超额认购倍数超过800倍,最终中签率仅。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蚂蚁的股东们却未能等来上市钟声。随着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宣布暂缓蚂蚁集团在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暂缓H股上市,这场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蚂蚁集团IPO衍生出的另一台大戏,就是五只创新未来战略配售基金。“一元钱就可以做蚂蚁股东”,“明星经理管理”……稀缺题材+明星基金经理+全方位宣传,共同成就了这场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难得的“破圈”机会。

从申报、审批到发行,五只基金的速度可谓“闪电”:9月10日,华夏、易方达、鹏华、汇添富、中欧五家基金公司一齐上报“创新未来”主题基金,引发市场关注。仅仅一周多的时间,五只基金便正式获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发布招募说明书。与此同时,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注册稿官宣,五只基金将与此前成立的战略配售基金一同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

接下来的几天,基金广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铁、公交车站、楼宇电梯间轮番播放。“到处都能看到广告,感觉像提前过了‘双11’。”一位投资者回忆道。

9月25日凌晨,五只基金正式开售。一组极具电商色彩的销售数据是: “2分钟时间就卖出10亿元。仅1小时,5只基金卖出102亿元。” 排在首位的易方达创新未来率先达到120亿元销售限额,提前结束发行,“一日售罄”。

时值国庆,发行宣传横跨整个假期。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宝开设了118场直播为新发基金路演,累计观看超7000万人次,假期内也轮番上阵为投资人答疑。华夏基金国庆8天连播,每天直播4小时,汇添富基金则在9月25日连续直播11个小时,基金经理还亲自做客直播间,创下单场最长理财直播纪录。

10月8日晚间,五只创新未来基金全部募集结束。相关数据统计称,5只基金累计超千万人认购,相当于每秒钟有8个人购买。按照600亿元的总规模,基金人均投入仅6000元,成为史上最普惠的新发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集团上市。消息一出,越来越多的基金投资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是冲着蚂蚁来的。“不买蚂蚁股票,这个产品就失去了核心价值,产品已经变质,就该退货。”有投资者如此表态。

实际上,部分投资者所理解的“核心价值”,并非基金真正的“核心价值”。从投资组合比例来看,参与蚂蚁战配的部分只占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才是真正决定基金表现的关键因素。并且,这批基金是股票投资不低于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们本质上是一款打着蚂蚁战略配售旗号的高风险产品。

业内人士评价,回看蚂蚁集团和五只基金的前宣,打上“参与蚂蚁战配”的标签却只占实际组合的10%,相当于用蚂蚁IPO一事给投资者的预期加杠杆。用10%的仓位撬动了一场全民高风险投资盛宴,也埋下了预期落空后的隐患。

投资者的预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据《 财经 》记者对相关基金投资者群体的抽样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0人),超过70%的基民认为应该退钱,约有两成基民认为至少应该打开申购赎回。

证监会在11月5日晚间对此表态,随后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五家基金公司统一公告了优化方案:申请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资者在场内进行卖出。

对于上市转让的方案,投资人很难满意。市场人士认为,转托管的业务陌生且复杂,对新进场的基金投资者来说难度太大,且上市之后大概率折价。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个折中方案,未来是否开放赎回还是未知数。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设B类份额,投资者可以按基金份额净值退出。与此同时,五只创新未来基金仍按11月5日的声明,申请份额上市交易。

至此,投资者的退出诉求得到解决,关于创新未来基金的争议暂告一段落。

从后视镜里看创新未来基金,褪去的不仅是参与蚂蚁战略配售的光环,更经历了一场“加杠杆”的疯狂和“去杠杆”的阵痛。

放下参与蚂蚁战配的预期后,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五只基金。是去是留,意见开始分化。《 财经 》记者了解到,一些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相信基金经理的话不如直接买开放式基金,没必要封闭一年半”。还有的想套利,“赎回后再买回来,还能赚差价(因为二级市场大概率折价)。”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赚不赚钱取决于90%,而不是那10%的宣传由头。

目前五只基金均已开始建仓。“由于11月23日-12月22日期间有一个月的退出选择期,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应该会对仓位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分析道。

在被暂停上市后,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蚂蚁集团还能上市吗?蚂蚁集团的股东们还有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变现的机会?

多位受访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蚂蚁集团IPO和暂停上市背后,是股东和各方牵涉者之间的一场大博弈。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 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关于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的穿透问题,可能也会成为其未来符合上市条件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其最终股权穿透图可能不会公之于众,但是监管层需要掌握这些信息。”其进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术手段,股权穿透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施。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股权穿透都是比较明晰的,而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来,近年来,公司上市后大批的减持变现,是影响公司难以做大做强、中国资本市场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万亿市值的庞大IPO项目被叫停,蚂蚁集团原始股东和员工们预期可实现的财富梦想,暂时搁浅。

根据蚂蚁集团公开资料,2015年- 2018年间,公司进行了多次融资。

A轮融资发生于2015年6月至8月期间,当时,全国 社会 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北京中邮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春华资本等12家投资者参与了蚂蚁集团的融资,这些股东合计出资192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

2016年5月,蚂蚁集团进行了B轮融资。彼时,置付(上海)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上海麒鸿投资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资者参与了该轮融资,其合计出资291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蚂蚁投后估值约为3900亿元。

2018年,蚂蚁集团在境内外进行了两轮融资。在境外,蚂蚁国际引入了包括淡马锡在内的45家境外投资机构,蚂蚁国际向这些机构合计发行了亿股,交易对价为103亿美元。在境内,其向北京创新成长企业管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北京千舜投资公司等融资218亿元,投后估值升至9600亿元,折合约1500亿美元。

按照A轮投资者的投入资金和蚂蚁集团最终估值测算,如蚂蚁集团此番能顺利上市,A轮投资者五年投资收益有望达到10倍,从192亿元涨至1920亿元。

对于那些期望依靠股权激励获得资产增值的员工而言,数百万财富也暂时化为泡影。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曾计划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拟在上市后通过增发或回购等形式,以不超过亿股股份用于未来约4年的员工激励,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亿股,上市后H股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亿股。与此同时,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还将额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过亿股股票。

按照蚂蚁集团A股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这些拟激励股权的市值有望达到900亿元。

假设这部分股权全部授予蚂蚁集团当前万名员工,则每人可分得540万元。那些持股数量较多的高管们,损失则远高于这一平均数字。

在上市前夜,最后一轮接盘的投资者们,可能是蚂蚁集团股东中失望最小的一群人。

11月3日晚,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后,投资者认购的资金退款问题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蚂蚁集团公告,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连同经纪佣金,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11月5日晚间,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按照投资者缴纳的新股认购资金及相应的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如有)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投资者。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于2020年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相关资金于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资者认购的股份将于2020年11月6日注销。

中签的投资者对此反应不一,有投资者表示, 打新蚂蚁集团,中一签缴款万元,预期上市后可以翻倍,这一预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点大。但也有投资者比较庆幸:蚂蚁集团在遭遇监管之后,上市股价表现可能不如预期,如果上市后破发,损失会更大。

至于原始股东们的退出问题,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有一个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买不买?如果不买,那么这就不是价值投资。”

本文刊于2020年11月23日《 财经 》杂志

财富杂志报道

200亿美元。根据《财富》杂志的报道,陆仙人的年的财富约为200亿美元。据报道,这笔财富来自陆仙人年投资的股票、债券、房地产、私人投资基金和商业投资。陆仙人年的财富大部分来自他在唯品会上的投资,该公司是一家在线零售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他投资的唯品会在2018年上市后,令仙人年的财富大幅增长。此外,他还投资了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知名科技公司,这些投资也为他带来了巨额收益。

2月7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单,通用汽车新任CEO玛丽米多。玛丽巴拉名列榜首。《财富》杂志这次评选出了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性,52岁的玛丽米多;宝来排名第一。玛丽米多;博拉不仅是榜单上唯一的汽车行业高管,也是迄今为止跨国汽车公司唯一的女性CEO。今年1月15日,通用汽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高层人事调整,Mary·博拉接替了丹米多;艾克森就任首席执行官。前首席财务官丹米多;达曼是新成立的总统。这意味着玛丽米德多;宝来将管理超过212,000名员工,在六大洲拥有396家工厂和设施。《财富》还指出,通用汽车目前在美国国内市场份额创历史新低,利润率低于福特,因此Mary·博拉负责重振通用汽车。

过期杂志武汉

南湖二手图书市场,好像在省出版社那一带

路边的书店,就是那种买的书种类很多,广告是“十元一本”或是“二十元一本”大东门有

广埠屯有个武商量贩,一楼门口有个书摊,各种过期杂志都有卖

在汉口图书大世界,你可以坐604或者621到马场角站下车,然后回头走五分钟就到了。

财经杂志报刊

1、《第一财经周刊》2、《商界》3、《中国企业家》4、《经理人》5.《财富》6.《福布斯》7.《商业周刊》

第一财经报道,天天财经经济新闻联播,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等。

《新旅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成功营销》、《美好家园》、 《证券市场红周刊》、《视觉》 。

《财富》、《商业周刊》、《金融时报》、《中外管理》、《福布斯》等。

1、《财富》

《财富》(Fortune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2017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举办。

2、《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是最熟悉美国商业和经济情况的刊物,常发表一些美国商业和经济活动的资料。1937年,发表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表明当时全美有5000名公共关系从业人员,250家公共关系公司,数百家全美最大的公司中有20%设有公共关系部。

3、《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是由JamesSheridan及其兄弟于1888年创办的世界著名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洛杉矶、马德里、香港等地同时出版,日发行量45万份左右,其中70%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

该报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的金融指数更是名闻遐迩。

4、《中外管理》

《中外管理》杂志是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自1991年创刊,一直致力于在提升管理境界方面为广大企业服务。

5、《福布斯》

《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

  • 索引序列
  • 财经杂志报道武汉疫情
  • 财经杂志疫情
  • 财富杂志报道
  • 过期杂志武汉
  • 财经杂志报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