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关于校史的研究论文的结尾

关于校史的研究论文的结尾

发布时间:

关于校史的研究论文的结尾

论文的最后一段是”致谢”或者附录。

论文的结尾,是要围绕这篇论文的所创作的结束语,是要基本的概括全文的要点部分,加深题目意义,论文结语,就是要对绪论中提出的,分析或者论证的问题加以解释,概括,从而,引出的出的结论。

或者对论文题目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自己的分析。论文结尾切记草草收兵,结尾和开头不符合,更不要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论文基本格式:

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

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关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

论文结尾写法如下:

论文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进行简要说明。

结论切记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拖泥带水。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的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中使用过的,包括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如果是非正式出版物则不必列出。所列的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

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不能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或作者知名度为排列的顺序标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一是表示言之有据,二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真正尊重:四是方便他人查找、使用。

标准的论文

1、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3、论文格式的内容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到五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5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还需要准确表达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成果,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表达准确。论文应简要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对于毕业生来说,有些导师在没有时间仔细阅读的情况下,会通过论文对中心思想进行总结提炼。我们首先要明确要求自己理解论文总结。这个问题的总结并不是对研究分析结果的简单描述,而是企业需要通过我们对其研究调查结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相当于水平的解读。在总结中,学生需要反映其作为研究工作成果所突出的理论教育价值或适用范围,我们也可以适当提出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文的结论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概括研究成果所展示的内容及其揭示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这一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或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说明研究中遗留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也要注意文中概括的语言,避免夸张的修辞。它还需要以精确、简洁和符合逻辑的方式来编写。由于论文是严谨的学术论文,不能用无意义的句子来凑数,内容也不能太长。

毕业论文的结尾,属于论文的核心部分。它是作者对论文目的或问题最直接的回答,也是逻辑推理和深入讨论的基础。所以,论文的结果不分实际上反映了论文作者的水平和论文的价值。所以写好结尾部分就显得十分重要。想要写好一篇论文的结尾部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全面掌握材料并且仔细的分析要求作者对所有的材料都进行仔细的收集和复查,尽可能的做到不让有价值的材料丢失,也要考证该材料的可靠性,让可靠的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将不可靠的和不符合要求的删除。二,注意逻辑性,尽量突出重点论文的结尾部分是一篇论文的论据,所以在资料和数据的使用上,一定要注意顺讯,层次要分明,让结尾符合论文的逻辑,层层推进,前后呼应。优先顺序应明确,细节应适当,重要结果应在有限的空间内清楚书写。首先删除与主题无关的信息,然后精简和充实一般信息或众所周知的内容。这样,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材料,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避免了以一般数据为基础或次要的材料清单。最后用数据和数据表示,但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适当的结论并作了简要说明。例如:“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治愈率比对照组高30%,达80%,相当显著”等,但原则上不应讨论结果部分。

关于韩国语结尾词的研究论文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朴德南老师,他虽然平时教务繁忙,但在我写毕业论文的整个期间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在关于论文用语和语法错误,到错误输入等细小方面给予了细致周到的检查。可以说没有朴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韩语系的每一位老师四年来对我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没有各位老师们就没有我如今所取得进步和优秀的成绩。 感谢外国语学院和母校扬州大学对我的关爱和培养。以后无论我身处何方,我都会铭记我是一名扬州大学的学生,争取做一名优秀出色的扬大人。 论文已经完成,我们即将毕业,我的心里装满了无数的回忆,充满了无比的留恋。这四年有很多同学、朋友给了我真诚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谢谢!!!

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和需要尊敬的对象。一般朋友之间不用

写的时候应该用基本阶있다。读的时候用있습니다。我参加学术会的时候看发表的论文都是基本阶。我们老师讲过,论文中就算提到学界最权威的人,你的老师,也不用尊敬表达方式。比如你的老师叫왕강,你在论文中提及他的观点,直接用왕강,不用 왕강 선생님。

합니다 是两个词,一个是하다 一个是词尾ㅂ니다(这是一个表示一个人说话口气的词尾,ㅂ니다用于以原因结尾的后面,습니다用于以辅音结尾的后面。因为하다 中的 하 是元音结尾,所以加ㅂ니다, 变成 합니다 一般生活中的口语、熟悉朋友之间是不用的。属于尊敬级,用于正式的场合和需要尊敬的对象 长辈等。。

关于科技论文的结尾

科技带来了 思维方式 的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下面是我整理了科技论文结尾怎么写的 方法 ,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1、科技论文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选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2、选题确定后,就要确定题目

题目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饮用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饮用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 科技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以及取得的成果。汲取前人已有的 经验 ,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搜集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

4、 科技论文的撰写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 文章 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 记叙文 以“事”为主不同。

5、 科技论文撰写的格式

6、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 总结 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7、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8、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9、正文

科技论文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 报告 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其要点是,假说、前提条件、分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的过程等。写作时应注意区别哪些是已知的(前人已有的),哪些是作者首次提出来的,哪些是经过作者改进的,须交待清楚。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的表达主要始对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选取和处理等事项的阐述。方法的表达主要指对实验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事项的阐述。写作要点是:实验对象,实验材料的名称、来源、性质、数量、选取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自的,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型号、名称、量测范围和精度等),实验及测定的方法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 措施 等。材料和方法的阐述必须具体,真实。如果是采用前人的,只需注明出处;如果是改进前人的,则要交待改进之处;如果是自己提出的,则应详细说明,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方框图或照片图等配合表述。由于科技技术研究成果必须接受检验,介绍清楚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使别人能够重复操作。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这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写作要点是:以绘图和(或)列表(必要时)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等。给出实验结果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如插图或表格等。在整理数据时,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而随意舍去与自己料想不符或相反的数据。有些结果异常,尽管无法解释,也不要轻易舍去,可以加以说明;只有找到确凿证据足以说明它们确属错误之后才能剔除。结果分析时,必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既要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又要进行误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做比较(相反,如果论题产生的是理论结果,则应由试验结果来验证),说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能空泛议论。要压缩或删除那些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道理的叙述,省略那些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突出精华部分。此外,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执行方法方面的某些不足或错误,也应说明,以供读者借鉴。

4)结果的讨论。对结果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写作要点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2点:

(l)抓住基本观点。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论文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要用材料(事实或数据)说明观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观点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或主观臆造的,正确的观点来自客观实际,来自对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基本观点上,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若不能深入,也要严密论证,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说服不了读者,更不会为读者所接受;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对与基本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

(2)注重准确性,即科技性。对科技技术论文特别强调科技性,要贯串在论文的始终,正文部分对科技性的要求则更加突出。写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 造句 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10、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读完结论后才考虑这篇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决定是否看全文。结论既是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又是文献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论文的结论很重要。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

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11、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技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技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12、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科技的论文 范文

给你个发明,自己想环保纸杯盒 用升的可乐罐,底部用剪刀环割,不要割断,留1、2厘米。往里面放个纸杯,纸杯到底以后,在纸杯底部1厘米往上整齐环割,把几个纸杯放进去,从底部抽出来,如果太紧了,就在底部对称剪几个口子就基本完成了。再找些小贴花或胶带,把上面的盖粘上,再在瓶身上装饰一下就行了

啊!原来科学是如此奥秘,以后我们一定要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我们要懂得,要学会去感悟科学

描写生活的科学作文其实是很贴近我们的生活的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的不像猫写科学文章读起来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关于九尾狐的研究论文

九尾狐图像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早期的人类赋予了神学的色彩,在汉画像中其地位不容小觑。随着时代的变迁,九尾狐图像在当代顺应社会的变迁及不断地交汇融合,最终转化为具有当代性的九尾狐图像。本文主要内容意在研究汉画艺术对九尾狐图像的运用在当代艺术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转变。一、汉画对九尾狐图像的理解与运用(一)汉画对九尾狐的认知汉画中的九尾狐是指长有九条尾巴的狐狸,其形象是汉代人对于真实存在的狐形象的美化与演绎。九尾狐一般作为西王母身边的配神出现,也存在极少数时候将九尾狐与鸟儿绘制在一起的。(二)汉画中九尾狐的象征九尾狐是远古时代一些氏族的部落标志,通常被视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在汉画中其尾取“多子多福”之意,作为君王政治统一的吉兆,以及君王的诞生及其不贪色的前兆。按中国古代象数与五行的推演,“九”也被视为最大的阳数,代表“极阳”之意,而“阳”在古代思想文化中多指男性,“九”“阳”也就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含义。同样在《吕氏春秋》中对于大禹娶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代表权力的九尾白狐的形象。在部分宗教故事中,九尾狐作为权力的指代出现。(三)汉画中九尾狐形象的应用九尾狐常出现于画像石上,作为配神用以衬托主神的高伟,被赋予女性地位神圣的积极意义。在西王母图像的构成中都有九尾狐的出现。这一图像的寓意为长寿多子,突出其人性的光辉,在汉画的创作方面亦多带有九尾狐的元素。其中针对九尾狐元素的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出现在西王母的场面之中,即扭头做奔跑状的九尾狐。在洛阳卜千秋、河南偃师辛村新莽等壁画墓室中都可以见到九尾狐围坐在西王母身边的形象。随着发展,后期对于九尾狐的形象更加多彩,徐州汉画馆收藏的墓顶画像,侧面刻绘九尾狐,肩生双翼,身有纹饰,口衔一物,整个图像雕刻精美。二、汉画九尾狐当代化的应用与演变(一)汉画与当代水墨的碰撞与交融两汉时期的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神话人物,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代盛行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正是汉代儒家思想的体现,也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如今普遍认为《山海经》为最早记载九尾狐图像的。起初汉画像石的出现是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官僚地主阶级为显示地位的尊崇将西王母等神仙雕刻其中以表示对长生及升仙的夙愿。而后据东汉《白虎通义·封禅》云:“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由此可见其明确地将九尾狐作为太平盛世的吉兆和上天意志的符号表达。因此瑞狐的形象得以流传,汉画中的九尾狐图像也得以迅速传播。汉武帝时期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汉代流行的神仙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肉身不死,二是升天。对于另一个极乐世界的追求使得汉代墓葬品奢华繁盛,壁画的绘制及画像石的雕刻技术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当代水墨的绘制不再拘泥于纸上的描绘,结合西方的装置艺术将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汉壁画中的绘画技巧以及画像石中的雕刻技艺都可作为参考用以提高当代水墨的技能,将汉画与当代水墨进一步融合,由此完成了墓葬艺术的当代化进程,由单纯的陪葬品正式转化为当代艺术。(二)九尾狐图像在当代水墨中的演变运用九尾狐图像作为一种古代部族的图腾,承载着顺遂的美好寓意与人们祈求子孙昌盛的愿景。东汉时期由于画像石的兴起,其代表性的纹样“九尾狐”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观点均认为,九尾狐图像作为配神只能随西王母同时出现。但实际上这并非“西王母”的专属,只是借由“西王母”的兴盛使得九尾狐图像逐渐大众化,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远古时期许多部落将狐狸的皮毛制成衣服,将狐狸的脸直接比作男子的生殖器。如山东日照出土的龙山文化石斧上的纹饰,两只大大的眼睛、宽大的鼻子与狐狸的面相相像,称为“狐面纹”,含有阴阳结合、繁衍后代的愿望。当代的一些画家越来越将九尾狐图像丰富化,赋予其更加深刻的含义。近年来以《山海经》为素材的创作有许多,如白云浩的《后山海经》。对于《山海经》的重新认知和理解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正在快速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文明的变局中,历史每深入一步必然要往后退一步。《山海经》赋予我们的信息,应当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文明之前的一个节点。重新阐明或探求《山海经》,是我们面对未知文明变局时所做出的反应。白云浩的创作初心是对神性、人性和兽性寓意故事进行深究,在所描绘的神、人、兽错综复杂的三维空间中,正是这种矛盾给予了其创作灵感。在长期制度化的教学模式下,少了几分本我的创作初衷,而《山海经》的奇幻与复杂正好挖掘了白云浩创作的初心。这种“诱惑”将会留在某种艺术创作之中。九尾狐在画面最顶端的月亮之上,可看出女性为“阴”的体现,虽然没有占据主体位置,但也对其身份进行了升华,在众神之中格外显眼,它不断地呼唤本我,在寻找着自己,在许多女性人体之中阐明了整幅画的宗旨:对女性地位的崇尚。随着时代的继续演进,作为女性代表神之一的九尾狐图像被广泛运用其中。而九尾狐在画家白云浩的笔下被进一步地发展,广泛运用到画作之中。在《山海经》的众神身上,某种特定状态下我们或多或少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或者是部分的自己。我们身上人性的光辉往往会将神性升华,兽性掩埋,但我们又常常会体现出神性和兽性。这种奇妙的转换也许就是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我们一厢情愿地希望有一种神性的光辉可以笼罩左右,在神话中可以使我们的意志得到自由的释放。白云浩长期以女性人体为素材进行水墨画的创作,其所要画的并不是表达人体的本身而是人体寓居之中的种种意象。衣纹的遮盖反而会掩埋其中的趣味意向。一些当代艺术家往往用绘画去反映一些现实问题,而白云浩是用画面去脱离现实。他认为绘画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梦幻般地去摆脱现实,《山海经》中的奇幻世界、孔子以前的文明以及汉代以前的绘画都是他所向往的,也都是他可以脱离现实世界的媒介。他始终追寻的是具有超现实主义又充满诗性的绘画品格。在不断质疑和推翻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他也曾有过对于现实主题的不着边际,游离于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之外。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梦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现在在创作心境上回想往昔,创作中的转折也都不期而至,他在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寻找新的灵感“梦境”。他的《后山海经》作品便是对“最初的天真”的回归,对于现实世界的模糊不清使得其不得不以天真、朦胧增加画面的烂漫。随意又柔和的表现与交流,好奇又探求神秘事物,对于严谨绘画的无感,最终形成了白云浩绘画的感觉。在不断的创作与思考之中,他寻找到了应该去感知、去表达的内心映像。在遥远的未知领域,他感悟了某种临近的真实,现实世界应是从那里走来。三、结论九尾狐图像作为中国文明、艺术进步的重要体现,无疑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几千年来人们将其视作神灵的化身和欲望的指代。儒家、道家思想也纷纷将其纳入其中,赋予了九尾狐图像神圣的意义。汉画像起源于西汉中期,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兴盛于东汉时期的厚葬之风,并且一直源远流长,成为当今探寻古人绘画雕刻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研究汉画中九尾狐图像的演变,我们逐步了解到汉代画像中的九尾狐元素的艺术运用在当代艺术创作的环境下是如何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与融合,并逐渐在当代语境下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它作为一个贯通古今的媒介,使我们可以跨越时空,思接千里

论《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的分析德保初中 黄一鸣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作,它思想复杂深邃,艺术魅力四射,后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一翻开这部书,好像进入了一座琳琅满目的艺术之宫:扑朔迷离、跌宕幽曲的故事情节,五彩缤纷、奇特真实的生活画面,奇幻生动、旖旎新颖的艺术境界,令人流连忘返。在一些优秀篇章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典型性,而且生动个性化。特别是蒲松龄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创造的许多幻化为狐妖鬼魅的艺术形象,更是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色彩。本文拟就《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试加以分析。在《聊斋志异》的近五百篇作品中,写狐或牵连到狐的,就占了差不多六分之一。单从题目上标明写狐的就有《丑狐》、《毛狐》、《狐妾》、《汾州狐》、《捉鬼射狐》等一大批作品,而题目上没有标明写狐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其中《青凤》、《莲香》、《婴宁》、《娇娜》、《红玉》、《鸦头》、《小翠》、《辛十四娘》等均是描写狐女形象的名篇佳作。蒲松龄以如椽巨笔和火样的热情精心刻画了一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她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而且美貌绝伦、富于智慧、有爱心、纯真诚挚、勇于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处处闪烁着人性美、人情美的光辉,可以说她们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是爱和美的象征,是被高度理想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论及《聊斋志异》笔下的异类形象时有这样一个概括:“《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①]这一论断也被研究者所引用来说明狐女形象的特征。《聊斋志异》里的狐女异常饱满而且形象鲜明。一、外表美丽,心地善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大批美如仙人的狐女: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正面描写还嫌不够,又用了侧面描写:“生望见颜色,呻吟顿望,精神为之一爽。”写婴宁:“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 写小翠则是以王太常之口赞为“嫣照展笑,真仙品也”。再看青凤:“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胡四姐:“年方及笄,荷粉香露,嫣然而笑,媚丽欲绝。”莲香:“觌面殊非,年仅十五六,禅袖垂髫,风流香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鸦头:“秋波频传,眉目含情,仪容娴婉,实神仙也。”长亭:“丽若仙人。” 黄小妹:“娥眉秀曼,诚仙人也”;就连无名姓的狐女们都是“翠风明铛,容华绝世”、“态度娴婉,旷世无匹”。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大批美如仙人的狐女。她们或有不沾尘俗的天真之美,或有大家闺秀的端庄之美,或有坊间妓女的风流曼妙之美,往往使男子一见倾心。使更难得的是,这些狐女不仅姿容秀美,而且兼内心纯洁、善良机智。《荷花三娘子》中的狐女,为宗生牵线搭桥,使之娶了纯洁的荷仙,并生下了儿子,哺育后便毅然离去。《莲香》中的狐女是个贤妻的典型。桑生由于迷恋鬼魅,身体日渐衰弱,以至于气息全绝,是莲香不畏路途遥远,为之采摘草药,救桑生之命于倒悬。在《婴宁》中,婴宁虽为妖异,却非常善解人意,“每值母忧怒,女到一笑即解”。她怀念相依为命十多年的鬼母,于荒烟错草中找到“媪尸”,妥善安葬了岑寂山阿的养母。《小翠》则写的是一个狐精报恩的故事。小翠为报恩而主动委身痴呆王元丰,不仅屡次救王家于灾厄,还治好了元丰痴病。在《娇娜》中,狐女娇娜与孔生,彼此以诚相待,互相在患难中鼎力救助,从而战胜了人生旅途中一个又一个难关。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就内容而言,它和善相同。”[②]换言之,凡是“善的”,就是美的。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形象,大都以她们内心的善良和正直产生了感染人、陶冶人的性情的美的力量。二、性情率真狐是生活在山野间,居无定所的。狐一般都没有固定的住处,幻化成人的狐狸一般都租用或占用人类的房子,这种特征表现在狐女身上,更是如此。三娘寄居在鬼女巧娘坟墓中;婴宁也是狐母生,鬼母养,这也决定了狐女少有人间女子以及鬼女和仙女的束缚,具有天真无邪的真率美。这种率真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主动追求和对爱情的坚贞。《莲香》中,“倾国之姝”的莲香在一个晚上敲开了书生的门,书生“启门延入”,惊艳之下结为情好,后书生为鬼李所伤,是莲香十日夜相傍榻旁,为其疗伤。书生不纳莲香忠言,及至羸卧空斋,又是莲香施仙术为其治愈使其“精神焕发”。《红玉》中红玉与冯生初次相会,“自墙上相窥”,“近之,微笑”,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和主动,“招以手,不来亦不去”,似乎显得有些羞涩,最终是“梯而过,遂共寝处”。红玉向往人间的幸福生活,主动找穷书生,与定永好。红玉的爱情还带有侠气。她后来救冯生于牢狱,并为冯生抚孤重振家业,实为冯家功臣,而她自己也实现初愿,与冯生永结欢好。红玉可谓有情有义之狐女。王渔洋把红玉比作是《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公孙杵臼,誉为“巾帼英雄”。《鸦头》中狐妓鸦头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坚贞性。鸦头原是一个待“缠头”的雏妓。山东诸生王生得朋友相助,倾囊以博一宵之欢。深有心计的鸦头,见王生诚笃可托,便与他深夜私逃,到异地卖了脚驴,沽酒为生。可是好景不长,鸦头为老鸨“揪发提去”,仍逼为娼。她矢志不从,生一子也被弃之曲巷。几年后王生过育婴堂,因此儿酷肖自己,爱而赎之,天使父子团圆。而鸦头却每月在横施暴掠中生活,而她“至百折千磨,之死靡他”,誓死捍卫自己的爱情,在18年后为夫、子救出,脱离苦海,全家团圆,终于赢得爱情的胜利。这是蒲松龄从滚滚红尘中提炼出的一贞狐的形象。《青梅》中的青梅慧眼识贤,一眼看中贫士张生的纯孝笃学。她先劝王家小姐阿喜嫁之,事不谐后她上门自托,表现出莫大的勇气和主动性。在阿喜的帮助下,青梅和王生结为夫妇,入门后,她孝顺公婆,勤俭持家,佐夫功读,终使张生取得功名富贵,俨然一个贤内助。后来,她又促使落难的阿喜成为张生的正妻,而自己却宁肯“执婢妾礼”,以侧室自处。蒲松龄称赞青梅“能识英雄于尘埃,誓嫁之志,期以必死。”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对于爱的要求是主动的,不受礼教的约束,从不计较名份,和男子交接比较自由,但是她们并非淫荡,而是多数表现出对爱情的一往情深,对爱情的执著坚贞。[③]再有,蒲松龄笔下的狐女敢爱也敢恨,她们爱起人来热情似火,同样恨起来时,也不择手段,这也是狐性在狐女身上的一种体现。当发现自己所爱的人不值得去爱时,她们会义无返顾地严惩或捉弄辜负自己的负心人。在《丑狐》中的狐女以金钱引诱男子,而男子嫌弃他,她取走自己的全部财物转投他人;《武孝廉》中,狐女不仅取走自己的财物,同时取回自己的丹丸,使虚伪的孝廉命丧黄泉,这些负心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三、言谈机警聪慧《狐谐》中的狐娘子,口齿伶俐,才华横溢,诙谐有趣孙得言、陈所见、陈所闻等一辈轻薄书生偏偏要与之较量结果被狐女屡次揶揄,弄得狼狈不堪。如说红毛国王听说“中国马生骡,骡生驹驹”,乃细问其状,使臣答曰:“马生骡是臣所见,骡生驹驹,乃臣所闻。”巧妙地骂了陈所见、陈所闻二人。孙得言出对子戏弄万福(狐女的丈夫),曰:“妓者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狐对曰:“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孙得言反遭嘲骂。狐女对孙得言等开的玩笑显示了高超的见识和从容的风度。温柔勤俭而又洒脱机智的辛十四娘是狐,她有狐的聪慧机智,但表现为很正派、懂事,善于处理事情,帮助丈夫。冯生生性轻脱,看不清利害关系。辛十四娘便告诫他,“君诚乡曲之儇子也!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君祸不远矣!我不忍见君流落,请从此辞。”冯生告悔,辛十四娘便与其约法三章,“从今闭户绝交游,勿浪饮。” 辛十四娘劝导冯生省身行事,处事老练,可谓圣贤名言。《狐联》篇中也刻画了两位聪明、机智的狐女。“女知不可动,乃云:‘君名下士,妾有一联,请为属对。能对我自去:戊戍同体,腹中止欠一点。’焦凝思而不就。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之对可矣:已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一笑而去。”这里要说明的是,“已巳连踪”的“巳”字是指过去手写的笔法,即末笔不挑上去。因为这样,才说“足下何不双挑”,表面说二字的脚下为什么不都挑上去呢?暗喻足下(指焦)何不同时挑逗一下我们两个?说完“足下何不双挑”则“一笑而去”。现实中哪有如此聪明,多智,爽利而开放的女子?对于这种既无才能品行,又喜欢附庸风雅的所谓“名士”,狐女们给予了轻视和嘲笑。有的狐女颇有见地,言辞精深,思想独到。封三娘就是一位独具慧眼,颇有见地的狐女。她私下底告诫待字闺中的范十一娘:“以才色门第论,何患无贵介婿,然纨绔儿敖不足数,如欲得佳偶,请无以贫富论。”当范十一娘对贫寒孟生不以为可时,封曰:“娘子何堕世情哉!此人苟长贫贱者,予当抉眸子,不复相天下士矣。”后孟生果真官至翰林。可见,在狐女看来,婚姻是不以贫富和等级论的,而是要“郎才女貌,两情相悦。”在《小翠》篇中,更是清楚表达了狐类社会的婚姻观。狐母领狐女小翠到王太常家“自请为妇”,王家“欲议聘金”。狐母说:“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值乎!”狐类认为婚姻是纯洁的爱情关系,不需要“问名”,更不必“纳采”,否则,只会玷污纯洁的情感。如此开放的婚姻观念,可以和21世纪的婚姻思想相媲美。四、品格高贵狐女是未经俗世沾染的精灵,所以在她们身上体现出高贵的品格美。这种品格的美表现在多个方面,最主要的表现是在对待情感的无私与豁达情怀上。狐女主动来到人间与男子结合,但是在相处过程中,狐女均表现出了重情重意的品格。小翠为报恩而嫁给痴儿,治好其疾病,临走还不忘给他找一个与自己相貌接近的人;舜华不因自己的私心而留住张鸿渐,反而赞赏他对待妻子的情意,帮助他与妻子团聚;阿绣变幻莫测,无私帮助刘子固找到真的阿秀;辛十四娘虽不满冯生的轻薄而离去,但依然费尽心思帮他逃脱危难,同时还长期给冯生夫妻存钱,解决了他们后来生活的窘境;娇娜对孔生的两次贴身相救更是感人至深。蒲松龄对这些狐女的无私举动是赞叹不已的。他在《小翠》中借异史氏之口来称赞她们:“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月缺重荣,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在《红玉》中说:“其子贤,其父德,故其报之也侠。非特人侠,狐亦侠也。”同时这些狐女还体现了一种成全之德,她们尽管为爱而痛苦,但是却为爱而成全相爱的人,阿秀、颠当、舜华等均帮助自己的爱人找到所爱。狐女中不乏知恩图报的行为。狐女小翠,为替母报恩,不惜下嫁痴少年王元丰,她体贴丈夫、孝敬公婆、照顾家庭、忍辱负重,并治愈了元丰的痴傻症;娇娜用自炼的金丹救活孔生以报答其救命之恩;狐祖母报王家前世之恩,资助王成立家致富;狐小梅“死友而不忍忘,感恩而恩所报”的行为令人感动不已。知恩图报的行为体现了狐类仁厚、朴实的品质。狐女还有助人为乐、惩恶扬善的侠义心肠。封三娘与范十一娘相悦结成好友,便一心一意为其操办了一门好姻缘;美狐女同情误食毒酒而死的秦生,使他死而复;华姑得知傅廉性无能的隐情后,立即为他诊断治疗,使他极快地恢复了性功能,又暗中使三娘和巧娘先后与他交欢,让他获得人生愉快。《荷花三娘子》中的狐女,为宗生牵线搭桥,使之娶了纯洁的荷仙,并生下了儿子,哺育后便毅然离去。《红玉》篇中,狐女红玉变为虬髯丈夫,除掉了作恶多端的地方恶霸宋乡绅,又以大刀示警教训那昏庸无能、草菅人命的县官,使无辜受罪的冯生得以释放,父子团圆。《聊斋志异》所反映的狐女世界里,狐女都具有近乎完美的品质,比人更具德行、比人更讲人情,因情而相爱、因友而相交、因德而相助。虽然也有沿用狐女为蛊惑这种传统题材,狐类社会也不乏蛊蠹魅惑、作祟殃人的狐女。但《聊斋志异》中表现此类狐事的作品不多见,而且其意并不在于表现狐女的妖异幻化,可怖可憎,而是另有寄托。五、神通能干狐女多能干且兼具神通,可与丈夫共同撑起一个家来。《鸦头》中,狐女鸦头与王生私奔,但王生却不过一穷书生,家徒四壁,他担心养不活鸦头,没想到鸦头却自有主意:“今市货皆可居,三数口,淡薄亦可自给。可鬻驴子作资本。”非特见识卓远,而行动亦不让:“女作披肩,刺荷囊,日获赢余顾赡甚优。”《小翠》中,小翠不但治好了痴丈夫的呆病,更几次以机智和神通力保全家转危为安。《辛十四娘》中的辛十四娘有察人之明,力劝丈夫远恶友避祸,丈夫不听劝告终陷囹圄也是辛十四娘从中周旋,使丈夫化险为夷。蒲松龄以狐写人,把狐女作为他理想中的人物,从而赋予她们以灵性,她们神出鬼没,不受任何社会、自然条件的限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帮助别人达到目的。他让她们充当落魄书生的救世主,让她们惩恶扬善,这都离不开狐女广大的神通。主要体现在她们对未来事情的预知上,她们能清楚的预知男主人公的寿命与男主人公面临的危难,而先进行预防。《小翠》中的小翠能预知钟氏之姻,先化其貌。《狐妾》中的狐妾在预知刘洞九的死期后离开,《辛十四娘》中的辛十四娘在冯生死前再见他与他诀别,而小梅预知了主人家的祸事,先行带孩子离开,保全其血脉。狐女的神通还体现在其处世的方法上,婴宁嘻笑之间用木头惩戒邻家子,使其丧命;红玉在冯生遭祸事后,突然出现,并抚养了他的孩子;小翠为元丰将妻子调弄成她的模样,颠当帮助宗子美找到嫦娥;娇娜为孔生治病。这些描写显然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但是却体现了狐女的灵性,体现其作为异类的特征。她们身上这种美德和神奇力量,正是作者美好理想的艺术再现。蒲松龄笔下描述的这些狐女的形象,一反传统狐狸形象的丑恶属性,而是赋予她们以美好的思想、品质、感情和个性,使她们不仅成为人性真善美,尤其成为女性真善美的象征。在她们身上,集中地体现了蒲松龄对女性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评价。他借助“狐狸”的聪明、机智、狡黯和超自然无所不能的灵性,赞扬了女性的聪明、机敏和智慧.这种观点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女性的“天下钟毓灵秀之气都集于女人身上”的观点是相一致的,它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新认识和赞美之情。这一切,都是《聊斋志异》以前的文学作品没有触及到的一个世界,蒲松龄以神奇浪漫的笔触,为我们第一次描绘和发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这也正是《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独特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之所在。《聊斋志异》中众多狐女形象,细细品味,别有风味。她们大多个性鲜明,人情味十足,给人以特殊的美感。这与此前和同时代有关作品中那些淫欲魅人的狐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么蒲松龄何以如此热衷于描画狐女?在历史与现实、内在与外在的诸多因素中,到底有哪些对蒲松龄刻画狐女形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经过对此的研究探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一、传统狐仙题材的启示纵观中国文学史,狐狸题材的作品由来已久。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记载着:“青邱之国,有狐九尾,德至乃来。”九尾狐啼声如婴,天生具有幻化能力:当它头戴骷髅,对月拜足七七四十九拜,就会立地变成人形。人们往往受其蛊惑,神魂颠倒而不自知。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也曾写下九尾白狐造于大禹而取涂山女的传说。这些都是后代小说中狐狸精变人的雏形。早期的狐狸精故事,大多脱胎于先秦两汉的神话传说。《玄中记》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好与天通,为天狐。”《搜神记·陈羡》曰:“狐者,古之淫妇也。”虽然笔法简练,形象描写不足,但其中所述,已与明清小说中的狐狸精相去不远。并且其中隐约可见,狐狸精多是以女性形象出现,或美丽动人,或妖媚蛊惑。到了唐宋时期,传统文化中的对狐的否定或贬低有所减弱,人们对狐的否定态度的也在动摇。《太平广记》中的狐故事大部分都超越了狐妖媚人的说法,狐精逐渐向人性发展。狐形象的演变给了蒲松龄以很大启示,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异、五彩缤纷的狐女形象。吴组缃先生在一次讲学时说:“清初蒲松龄,他写了《聊斋志异》。他成功的首先一条是取的‘志’的路,就是搜集民间的神话传说。因为民间的神话传说里面有广阔的、丰富的社会内容,时代社会的血肉、老百姓生活的血肉都结晶在神话传说里面。……把这些东西收集来了以后,他再加工创作。”[④]二、作者理想和情感的寄托从其生平看,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屡不得志,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早年“学而优则仕”的想成了泡影,他被无情地抛到了主流社会之外,生活的困顿、不第的苦闷使他一生郁郁不得志,这使他的精神处在严重的困顿之中。蒲松龄又缺乏其他的谋生手段,为了生计,了做过几年幕宾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做私塾教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可谓潦倒一生。在这40年当中他远离故乡,虽然已有妻室,但是长期的分离,使他享受不到家庭生活的欢乐。现实的遭遇,让他的梦想破灭了,然而作者却把更殷切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中。正像弗洛伊德所说:“梦是愿望的达成”。在这个美妙的梦境中,他成了那一个个贫寒不遇的书生,却得到了狐女们的垂青,拥有了种种惊喜和艳遇。这些狐女不但貌若天仙,美仑美奂,又有着迥绝世俗的清纯性情和聪颖机灵的智慧。她们大胆热情,在书生抑郁苦闷之时逾墙而进,叩斋而至,投怀送抱,自荐枕席。她们不计较书生的穷困低微,而是对他们格外尊重、赏识、仰慕,并能冲破凡世女子的一切闺范和男女交往的礼节大防,给予书生极大的精神抚慰,让书生们的心身都得到极大的愉悦和满足。实际上,这正是蒲松龄的理想与情感的寄托,在他构造的以狐女为具体形象的幻化世界里,狐女已不再是一种具体的物,而是具有着其独特的特征,成为了蒲松龄摆脱现实困境,调适他被压抑的自我和扭曲的自由,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自我价值,以达到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虚幻世界中可以实现的精神满足。袁行霈先生1999年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袁世硕先生执笔有关《聊斋》章节,曾了这样的论断:“《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幻想是对现实的超越,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蒲松龄借着这种自由,写出了众多带着非人的符号、从而摆脱了妇道闺苑的拘束、同书生自主相亲爱的女性,也写出了为道德理性所禁忌的婚姻之外的男女情爱。在这里面,除了作为现实的一种补偿、对照,其中还蕴含对两性关系的企望和思索,突出了精神的和谐。”这样的论断无疑较客观公允的。[⑤]三、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影射和批判钱锺书先生说,蒲松龄的创作是“写忧而造艺”。[⑥]这忧是个人之忧,更是时代之忧。他写的狐女故事对生活的反映涉及到清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具有犀利的批判锋芒,并借写狐惩戒人。蒲松龄生活的明末清初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时期。朝代交替,政权更迭,各种矛盾异常尖锐复杂。清政府为巩固其统治,一方面密布文网、制造文祸以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另一方面又用恢复科举笼络仕子之心。蒲松龄一生科场失意,为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去坐馆教书。这种不得志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最下层,对黑暗的社会的现实有了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不满。为了宣泄内心的“孤愤”、消解淤积的“磊块愁”,同时又能避开酷烈森严的文网,于是狐女形象便走上了现实人生的舞台。这些形象固然可以看成是面对严酷现实无可奈何的“寄托”,但从另一方面看,正是这些非现实的形象,打破了时空、人神、生死的界限,让作品在反映现实上获得了另一种自由,如此才使蒲松龄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用超现实的形式书写真正的现实,说出现实中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于是人们从中看到了各级官吏的徇私枉法、恶霸豪绅的飞扬跋扈以及平民百姓的悲惨境遇。《红玉》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宋御史见冯相如之妻卫氏貌美便起霸占之心先以重赂派人暗示,不能得手竟大打出手,强夺卫氏,冯翁被殴后气急而亡,卫氏亦不屈而死。冯生“大哭,抱子兴词。上至督抚,讼几遍,卒不得直。”无奈,狐女红玉在官绅勾结、法不庇民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诛杀了宋御史五口。官府却在查无实证的情况下把冯相如收监,抛儿荒野。侠客无奈把短刀扎在县令度床头,县令才不得已释放冯相如。蒲松龄以艺术的手法,一层层地揭开了封建政权的反动、腐败、虚伪和残酷,把它的狰狞面目大白于天下。借写狐惩戒人,“劝善惩恶”是蒲松龄明确的创作意图。《丑狐》中,穆生本厌狐丑,却见元宝心动,从此谐好。随后穆生又见“女赂遗渐少”,便背德负心。蒲自己在评论此文时说“邪物之来,杀之亦壮;而既受其德,即鬼物不可负也。”他通过对丑狐与穆生的爱情故事来惩戒人,贪心之人必然没有好的下场。在《董生》中,蒲松龄写了董生与王生因好色,而被狐狸精勾引而受害的故事。他把狐一分为二,有善者,有恶者。此篇用恶狐告诫人,“见色而动,死当其罪”。总之,蒲松龄以火一般的激情塑造了这些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他写她们聪明、智慧、执着地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写她们爱憎分明,对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有着热烈的向往;写她们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帮助那些遭受天灾人祸的小人物。他以狐写人,赋予她们以灵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用超凡的手段去帮助别人达到目的。她们身上这种美德和神奇力量,正是蒲松龄美好理想的艺术再现。她们大都是他心中的理想人物,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歌颂和追求。大概蒲松龄自己也不会想到,多少年过去了,他的书,以及他书中众多脱俗美貌的狐女居然还打动着世人,并让世人以前赴后继的精神去研究它、解读它。他塑造的这些狐女的丰满而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将永远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我们看过的古装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视中都有关于狐妖的传说故事,最为典型的就是拥有就是拥有九条尾巴的狐狸了,听说可以变成妖媚的女人然后引诱更多男人吸取魂魄帮助修炼。那么九尾狐真的存在过吗?接下来就由本站系我为大家揭晓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九尾狐吧!

九尾狐是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常用来象征祥瑞。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而后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九尾狐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九尾”,传说世平则出为瑞也。《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而《宋书·符瑞志》则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但是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而早期也有吃人的凶恶形象。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总是和神秘文化联系在一起。在众多的兽类形象中,九尾狐形象的特征是鲜明的,社会覆面也极为广阔,一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和其他文学意象几样,九尾狐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己的生活原型,有在原型基础上的分化演变。

九尾狐的寓意

1、正面

先秦时代,狐被视为瑞兽。《山海经·海外东经》载:“青丘国,其狐四足九尾。”郭璞注:“世平则出为瑞也。”祥瑞的内涵有二:一是为王称帝,国家昌盛之兆。二是婚姻爱情之兆。

2、负面

同据《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南山经》),《吕祖全传》更有;“九尾狐食人,何其暴也,而难逃渭水熊罴之歼”。

“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日蛰侄,其音如婴儿,能食人。”(《东山经》)郭璞注:即九尾狐。大量的食人记载彰显了九尾狐作为祥瑞同时另一面的凶恶。此外,在经历千年流变后的九尾狐不仅食人的形象越发突出,更多了魅惑的狐妓形象,不仅如此在元代时更成了奸诈的代名词。

关于九尾狐的传说故事

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都有关于九尾狐的传说。相传当狐狸精的尾巴是储存灵气的地方,当狐狸精吸收了足够的灵气,尾巴就会一分为二,到最终裂变成为九条尾巴。当狐狸精拥有九条尾巴之后,就会有不死之身。

九尾狐要想变成人,需要吃掉 100 个人类肝脏。有个传说,当九尾狐为了第 100 个肝脏要去诱惑一个男人时,如果那个男人向曾经接受他帮助的动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击败。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会有一个尾巴出现。当九条尾巴齐全的时候,再过 100 年,也就是说九尾狐活了1000 年之后,这个九尾狐就可以变成人。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经吃了 100 个男人的肝脏后而变成的美丽女人。当它吃了第 100 个肝脏后,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里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 100 个肝脏的时候而失败。

九尾狐的名声之所以出现道德背反,还是缘自它过于漂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固然不是漂亮外貌的罪过,但引导漂亮走向的内在媚术,即使在幻影中也在不懈工作。这种媚术可以脱离皮囊的束缚,像风一样刺肌砭髓,令人中谶。想想我们见到一个尤物后的感觉吧,她(他)一直活在你的骨头里,其状庶几近之。

有学者指出,九尾狐可能是赤狐中的华南亚种,因为此狐的尾巴蓬大如九尾,因为可以参照大灵猫的异名——九节狸、小熊猫的异名——九节狼来印证,故而九尾狐可能是九节尾狐的省写。这种考证在湿气弥漫的狐狸之路上是毫无必要的,近似用水平仪去校正“大漠孤烟直”的真伪。山海经里看九尾狐应该是一生下来就是九尾。

九尾狐真的存在吗?

1、“九尾”就是产自青丘的一种珍稀野兽。

有人认为九尾可能就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为原型的,既然九条尾巴不太可能,就从尾巴上有九节纹来寻找,这么一比较,有人认为是大灵猫或者小熊猫。

还有人认为“九尾”的“九”应该是“大”的意思,他们认为九尾应该是一种大尾巴的狐状生物,比如赤狐中的华南亚种。虽然青丘之地还不能确定,但是总体范围应该在山东到江苏北这片地区,地缘性表明九尾是大灵猫或者是小熊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以上猜测都暴露出各释家的一个潜意识,即他们相信“九尾狐”是存在的。但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想试图弥合九尾和狐尾的矛盾,而忽视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如狐而九尾”并不代表“九尾亦如狐”。

事实上,除《南山经》外,《海经》里也有两处提到了“九尾狐”,而且都与“青丘”有关。这两条记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九尾狐”生存于“海外”,也就是说,可能并非陆地生物。

幸运的是,这个猜想不但得到了旁证,而且出自一本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典籍:“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竹书纪年·帝杼(《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是西晋时发现于汲郡古墓的编年体史书,所载与《史记》等正统史书多有不同,却与甲骨文、金文、秦简记载相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可信度)。

2、青丘这个地形从上空看,如同“九尾狐狸”状。

这是我早先看到的一个资料,现已难以查寻。当时那个文献对青丘进行了研究,说从上空看,“九尾”是九条延伸出去的山丘,而整个“青丘”就是九尾狐状。

这个说法震动过我,如江苏徐州的云龙山也是一种九节分落山的布局,青丘若是九山连节,那也未尝不可。但是和后面”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就难以联系起来了,所以这个观点我只是抱着拓展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并不认可。

3、“九尾”是个部落名称。

这也是早先看的一个资料,说“九尾”是东方一个部落的名字。因“九”是最大阳数,而当地人又崇拜狐狸,所以合起来的九尾狐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神兽,地位崇高,足以作为一族人的图腾。而“能食人,食者不蛊”可以作为整族对外族震慑力的一种理解。

所以在这里,与其说是“九尾”,还不如说是“九尾族”。我曾经也猜测过,这里的“尾”可能也是每个统辖小部落的称呼,“九尾”就是九个小部落的联盟。同样,《纪年》之信与“九尾狐”之不可理解,让传统史家无所适从,解释为“以狐为图腾的九个部落”好像更好理解。无论九尾是什么,这种文化现象已经成熟,把九尾当做一个美丽的事物对待,也是我们对生活美化的一种态度。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九尾狐,相信大家对这种神异动物有了详细的了解吧!九尾狐到底存不存在,我们只是在神话故事中和电视剧中听过见过,至于九尾狐到底是种怎样的神异动物还需要时间慢慢探讨~~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结尾

自古以来,智慧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无穷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智慧的议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篇一

自古以来,智慧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无穷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

纵观人类历史,有多少智慧在这历史的舞台上演!哲学家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政治家的定国安邦,富国强民;军事家的运筹帷幄,出奇制胜;文学家的妙笔生花;艺术家的敏锐超常;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无不是智慧的结晶。

孔子观流水而领悟“逝者如斯,不分昼夜”;庄子品秋水而明悟“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佛家因一花一叶而领悟“世象无常,四大皆空”……这是东方人的智慧。

牛顿因“上帝的苹果”而闻名遐迩;贝多芬磨难一生,却流传千古;诺贝尔险些丧生而成就传奇……这是西方人的智慧。

智慧靠先天的禀赋更靠后天的努力,汲取知识是智慧的开始。汉字的“智”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天天获得知识,方能拥有智慧呢?

有智慧的人,凡事往大处着眼,能识大体,不为私事而和人计较,自然能受人尊敬;有智慧的人,愈是紧急的时候,愈是镇静沉着,想出应对的办法。智慧的人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智慧的人从容。考虑事情周全,说话语言得当,行为举止得体,办事公平公正。智慧的人总能心怀希望,培养希望,点燃希望,成就梦想。

智慧就是财富,一个人真正的能源在于内心的智慧,能够开发内心的能源,人生才会活得充实快乐!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篇二

开卷有益,百读不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人会否定《孙子兵法》是如此的杰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而父亲告诉我:“不要管自己的见解是否是正确答案,‘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答案因情况而不同。”既然如此,那么不要背负过于沉重的使命,我翻开了它,紧接着,一叶智慧的轻舟开始驶向我心灵的港湾。

孙武先生开篇就指出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这是战前的十分重要的准备。其实不仅是在战争中,事前准备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之一。虽然不可能任何事都在事前作好准备(当然也没这个必要),但这的确是个重要的习惯。

我曾听说过一个会前通知单的故事。

一个企业在开会之前会向每一个参会者发通知单,上面指明了会议的主题、参会人员的范围、会议的主持人等。不要看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它传达了许多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自然而然的提醒并督促与会者为会议作提前的思考和准备。如此,不仅提高了会议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

养成事前准备的习惯,使我们在处理一些大的问题上有更全面地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处理好我们所要做的一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是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这告诉我们要掌握主动。如果你不选择,别人会替你选择的。我们都不愿作任人摆布的棋子。在有些关键的时候,我们根本不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在无从选择的境地里做出被迫的选择,那一定不是最优的选择。

由于对比,世界变成了另外一个样。此即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因此,在我们面对一个无论是多么大的困难的时候,请在心中默念这句话,把困难看作是弹簧一样。如果你在它面前腿软,它会变得比你想象的更不可征服,你注定要失败的;如果你傲视它,那么当困难向你屈服,你会发现,你战胜它完全是因为你相信你比它强。

孙子说:将领有“五危”即为将者的五个弱点。而且强调:“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看来这“五危”的确是“致命”的。

人应该牢记他的弱点。在我们所做错的事情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我们的弱点。有时我们并未察觉,但会因自己的弱点而下意识地犯错。因此绝对不能小视。

既然将领的五危可以被总结并列举出来,说明我们的弱点是可以被察觉的,除了你是个不会分析和反思的人。

这段日子,我并没有弄懂什么叫做战争,我只是从书中的话语里获得了自己的体会。也许这些体会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但既然这是一本学以致用的经典,只要会用,就是有收获的。《孙子兵法》文字不超过五千言,可带给我的东西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说实话,不能在此继续与大家分享我的感言,真让我有些遗憾。还有那么多的思想等待我去探讨、去发现。

还是父亲说得对:“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年龄可以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处不同的心境可以感受不同的意蕴;经不同的体验可以顿悟出不同的哲理……所以,它可以反复读。读他千遍万遍,思它千回万回,议它千次万次,用它千事万事……”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篇三

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就,富裕憧憬与幻想;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仿徨,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别灰心,别气馁,智慧的去学习,破解人生的难题,如一道月光穿破迷茫,陪你到天亮。

学习本应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去不断思考与领悟,闪耀人性的光辉,彰显人生大智慧。

一条幽静,一条古藤。我们以智慧的心去观察一个弱小的生命并为之思考人生。反思自己,化为一份自己无法释怀的过错,这也恰恰体现我们的人格、品性境界之高尚。

学习从来就不是刻舟求剑、一成不变的,只有努力了,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自己的信心。只有说,学习是一种智慧,真正懂得学习的人能将有限的生命拉长、扩宽、积厚,甚至以一种超越时空的姿态永存于历史。学习有境界之高低,学习之大境界是智慧的,能自由撷取生命中的丰美而不为其所累。在学习之路上懵懵懂懂寻不到正确的方向时,不访问问自己,我智慧的学习了吗?

学习的的征途上,细心观察,敢于质疑,勇敢地实践,不断地去升华人生成就。

古今成大事者,往往能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中、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中,已找回的眼光去选择。凡是智慧学习的人往往能以自己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去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因而学习能事半功倍。同样,智慧学习的人,其思想高度不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上升至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踏一路金花风雨,摇一路声声驼铃,采一路兰芷芳菲,唱一路歌声不断。茫茫学海,勤奋作帆,智慧作舟,泛舟于上。智慧的去学习,向人生的新希望迈进!

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智慧的议论文作文,莫轻言弃之,欢迎查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直以来,前进是人们的方向,在前进中中独立,在前进中锻炼是人们贯有的成长方式。最让人痛彻心扉的事,莫过于亲手埋葬自己的虔诚守望了多年的梦想。但有这么一位美国女孩,一位在音乐方面独具天赋的女孩,去只因为一群孩子出色的表现,而打了“退堂鼓”!当时,无数的人为其感到惋惜,但她却将众人的唏嘘声远远地抛在身后,独自开始了崭新的破冰之旅——国际政治,她热衷于这一课程,并为之努力奋斗。终于,长大后的她被提名国务卿,并被媒体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她就是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世界100最大影响力女性中名列榜首的康多莉扎·赖斯。世人万万想不到,正是这可贵的“退堂鼓”,让赖斯寻到了人生的支点,痛苦的化蛹为蝶的人生历程,如凤凰浴火般获得了美丽的新生。

执着于人生的梦想,需要一种勇气与智慧。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彻底否定原本的自己,这需要如壮士断腕般激烈的勇气。人生可贵的“退堂鼓”,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积极的突围。有时不敢轻言“退堂”,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人生的坐标茫然无知,只得无助地固守罢了。

以退为进,在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之前,我们可以尝试任何,但当我们遇到一个并不符合自身的目标时,不妨学学赖斯,埋葬旧的梦想。与其说人生可贵的是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可贵的更是精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使之消弭于无。使自己能更好地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赖斯梦想的转变,表现了她对自己清醒的认知。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岔路口,“退堂鼓”显得多么重要。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懂得退的智慧,懂得判断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执着与放弃适时变通,及时在不必要的执着中早日清醒。

读书的人有两种,一种获得了思想的启发,变成一个智慧而快乐的人。一种丢掉了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生物内存。

读书对前者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他们通过读好书而倾听优秀的思想;他们也许无法和先贤谋面,但经由书籍和大师对话。

知识如果不成为人生的智慧,那么知识就只是一件装饰品。那些满嘴说得都是别人书里话的人,他们的作用不及于一张电脑存储卡。身体丑陋者需要一块遮羞布,而思想贫乏者,知识正是他们的遮羞布。一个人,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形成自己的智慧,那就仅仅是件可以炫耀的衣裳,智慧才是美丽的肉身。

每一次面对座座青冢,我们都会心生感叹,所有的有形,即便现在再坚固也终被时间毁灭,惟有精神、人类世代相承的优秀的思想永存,激励着人类前行。

有思想的人被尊为智者,智慧的学说叫做哲学。许多人喜欢谈哲学,哲学在他们那里成了干瘪、抽象的概念,他们在概念的堆积和推理中寻求虚拟的快慰。

没错,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被称为形而上学。但哲学之所以形而上,不仅仅因为它不研究具体的科学,更重要的是它是研究人类心灵的科学、是智慧之学。

我们的生活点滴中无不蕴含了哲学的踪迹,充满了智慧的火光。我们通过哲学思考去接近于人类的理性,获取智慧的快乐,实现人生的圆满,这正是哲学的意义。

但如果让我去比较读一本哲学书或者去倾听一位年迈农人的絮语,我更愿意去体会后者,实际上每个老人都是一本哲学书。学者的哲学溢于言表,而老人则用行为体现哲学。

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以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谙熟了人生之道。何以随心所欲,因为那颗心已经皈依了造化,和造化合而为一。

我们一定要去坚持吗?

当然,不去坚持何以屹立在众生喧嚣的尘世!没有经历千辛万苦的意念又怎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不懂坚持又怎能摆脱碌碌无为的状况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亦传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道理是不容置疑的!我并不否认!我也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必要的坚持是成功的人士所必要的。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尘世喧嚣遮掩了人们的视听,“坚持”这个名词也就渐渐地被人们所膜拜,“坚持”似乎变成了一种虚荣,明知结局是失败也不愿选择放弃,认为放弃就是失败者,与“放弃”二字拒而远之。

然而生活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鱼与熊掌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因为贪恋虚名,不愿意放弃,所以我们失败了。那么,我们是时候学会勇敢放弃了,放弃不代表失败,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充实;放弃也不是舍弃,它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一成不变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意孤行。古语亦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哲人说过:“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确,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背负太多责任与欲望,若将其全部丢掉,人生将会毫无意义;但不舍弃一些,我们又会不堪重负。这时,放弃就会成为一种尤其重要的智慧。

所以坚持不了就放弃吧。战国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仇成功的有功之臣范蠡没有贪图荣华富贵。果断放弃大好前程隐姓埋名转战商业,终成为一代商神,其他不愿放弃前程的大臣终被送上断头台。因为他看出了越王并不想与他共享荣华,因此他亦不再痴傻地坚持他在大国的地位了,毅然放弃了在大国的虚名,选择了另一条大道,可能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但他用事实告诉了我们正是放弃,使他趋利避祸、千古留名。坚持不是一意孤行,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还有很多不如意,我们不一定都要去坚持,有时要学会放弃,在放弃中找到更好点的选择。我们也是时候放下了。

为什么一定要去坚持?“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之举。

同在一个时代,同在一个世界,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同在一个层次。有的人喜欢与身边的邻人俗事相还,有的人却喜欢跨跃空间时间与古今贤士相晤谈。这,就是智慧的层次。

智慧,是芸芸众生都有的,但为何会有层次的差异?因为储蓄智慧的侧重不同。那些天天与邻人俗事纠缠不清的人的智慧,不是真智慧,而是小聪明。真正的智慧是须要储蓄的,只有在智者、贤哲的语录中,与哲人的交流中,面对苍天,对生命的沉思中,才可以增长真智慧,储蓄大智慧。

智慧,不是用来炫耀的,真正有智慧的人,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正如古人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可惜,当下,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多少人炫耀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小聪明?莫言成功成名后,面对的是无数记者的采访,各种喧嚣,但莫言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不为尘世间的诱惑所动,拒绝参加官员们要求的宴会,拒绝大量的采访。他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他需要安静的写作,安静的思索,储蓄文章的智慧。

微博上,有些自认完美的大V,行径确是张扬,一言一行中,无不在炫耀自己的一切学识,这是时代的悲哀。我不喜欢关注网络中流传的“新闻”。我更喜欢安静的思索人生,思考未来,但每每面对苍天,我都觉得自己轻薄的只剩下一颗小小的心。我明白,这是因为我还太年轻,经历的太少,太多的事不懂,有些东西没有放下,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智慧,储蓄的太少。

泰戈尔对我说过:“安静的坐着吧,我的心,不要扬起你的灰尘,让世界自己,寻路向你走来。”

我从此明白,储蓄智慧,需要安静,挣脱尘世间的一切肮脏,成人世界里的.那些背叛与准则,追捧与嘲讽,诱惑与贪婪。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进入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小心翼翼地把智慧一点点,一点点堆积起来。

其实,储蓄智慧并不难,只须你我,多思,多看,多体验罢了。毕竟前人为我们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我明白,储蓄智慧只是难在放下,放下诱惑,放下贪婪,放下七宗罪。但是,想要放下人性的七宗罪,是何其难也。千年的文化也只是留下了区区几尊佛陀。但,我想又何必力求脱俗入圣呢?小隐于林,大隐于市,看世间百态,从中提炼智慧,储蓄智慧吧。

正如这三年的高中生活,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智慧源泉吗?智慧源源不断,还在等什么呢?储蓄智慧,从高中的每一堂课开始吧。

我静静的坐在考场上,听见了考生们从笔尖上舞动思想的翅膀,发出了一片动人的鼓翼之声,我似乎看见一丝丝智慧的光在我们身上闪耀,储蓄智慧,从点滴开始,储蓄智慧,需要心灵的宁静,让智慧的溪流流进我们的脑海,沉静,却又充实。

人生长路,何其漫长!长路途中,一道道障碍,一条条沟壑在所难免,倘若一心向前,将永远无法逾越。这时,只有绕道而行。“绕道而行”是迷雾中的的指南,帮助我们明确方向;“绕道而行”是沙漠中的甘泉,帮助我们重获希望;“绕道而行”是迷途的灯光,帮助我们抵达成功。由此看来,绕道而行不仅是自然界的常态、前进的方式与途径,更是一种智慧!

绕道而行,赢得胜利。绕道而行是就虚避实,以巧取胜。二战时法国耗巨资修建的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德国人不敢硬攻,只能绕到后方,毫不费力攻占法国,赢得胜利。是什么让德国笑到最后?是“绕道而行”。它使德国摆脱硬碰硬的局面,绕过阻碍,赢得胜利。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赢得胜利。

绕道而行,超越自我。绕道而行是面对从前的自己,改变过去的方向。刘翔幼时是长跑运动员,他梦想着有一天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现实无情地打击着他,他的长跑成绩并不理想。从此他改变训练项目,攻练跨栏,虽然方向改变了,但勇夺第一的理想未曾改变。就这样,他在新的方向上获得巨大成就。是什么让他超越自我?是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超越自我。

绕道而行,迈向成功。绕道而行,是对抗艰难的未来,选择另一条通向成功的途径。施瓦辛格自幼梦想当一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但出身贫穷的他是难以实现的。但他从那时起并没有钻心于政治研究,而是苦练一身健美的肌肉。随后进军好莱坞影视圈,这之后还娶了一位富豪家的千金。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集聚足够的人气与金钱。此时的他已凭借财富朝着成功迈进。是什么使他绕过艰难,迈向成功?是他另辟蹊径,而这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只有以此才能迈向成功。

绕道而行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前进;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智勇;不是一种愚笨,而一种知理。绕道而行包含了世间一切真理,是不可否论的大智慧。从此就让我们用“绕道而行”的智慧,绕过障碍,绕过沟壑,在成长的道路上智慧前行,最后抵达成功的彼岸吧!

窗外那几棵高大的榕树,不知何时,开始默默支撑起我的高三生活。那或许是一种天外飞来的幸福,让我惊喜,也带着感动。如果说生命是上帝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并且感激的话;那么,那榕树,便让我的生命更加充满激情。我要执着地向前,在生命的激流中毫无畏惧。

竟习惯了上课的时候,无意地望着窗外那几棵生命;也习惯了在课间静静地在树下凝望;习惯了在他们身上思索生存的智慧……

从来没有见过哪种树木像他们一样生长。

在第一次认认真真看他们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枝干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像许多粗粗细细的藤蔓缠绕并捆绑在一起,所以根本不笔直。但我想,这自然是有他们自己的原因的。他们似乎是把粗壮的根长在了空中,这样也许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是何等的智慧!

他们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生长,努力地奔向太阳。这是一种不懈的进取,他们在奋力地成为参天的奇迹。很多树都是靠根的发展来实现向上的目的,他们却又创造了另一种生存姿势。他们不仅有根的生长,也有干的生长。他们会从主干上生发出许多许多的根须,然后像根一样往地下生长,根须逐渐变粗,成为干紧紧抓在地上,似乎又长出了许多只脚。这让我突然想到,小树苗刚栽上的时候,我们会把木棍绑在它身上,当作它的支柱。

这不得不让我再次赞叹他们的智慧!

高三生活是生命激流的一段,却又要逆流而上。多少人在其中挣扎,多少人在其中怨骂……有多少人在挣扎的最后咬牙冲破阻挡?又有多少人在怨骂中仍然执着顽强?

生命其实不一定像白杨那样挺直地生长,或许像榕树一样谦卑地攀爬,更能展示生命的力量。伸开臂膀,让叶在空中簇拥,迎着朝阳微笑,在风中舞蹈。

他们坚定地站在那块土地上,在风雨中洗礼,在春夏秋冬中谱写着他们的顽强。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冷,冬风吹动着树叶,寒气侵入窗里。我隔着窗静静地望着那在寒风中却没有颤抖的身影,然后竟有了莫名的叹息……

下课了,我安静地走到树下,感觉着他们坚定的呼吸,却发现,心,在此刻宁静……

因为是高三,所以会觉得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但我却从心的宁静中体味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定不移的力量。

我张开双臂,仰头深深呼吸,觉得他们的精神会伴着我一路前行。

有人曾经说过:“放弃未必不是最坏的选择。”是啊,有时候,放弃也使一种聪明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放弃去拼搏,也许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些动物选择了放弃自己本身的才能,却生活的比以前更加轻松。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寒冷的南极,有一群企鹅要飞去其他的地方觅食,但有一只雌企鹅因为翅膀短小为不能飞翔。企鹅的大部队已经启程了,她很着急也很沮丧。有一只雄企鹅却默默的留了下来陪她一起生活。他们一起下海捕鱼。因为长时间的不飞行,翅膀退化越来越短,但是他们的游泳技术却越来越高。从此,他们过着安定的生活。

这或许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放弃了天空中的生活,却获得了安定的海洋生活。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从古至今,也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放弃了功名利禄,却获得了平稳安定的幸福生活,陶渊明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活在北宋时期的陶渊明因为不喜欢朝廷上的人以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生活而选择远离世俗到偏远的大山深处生活。他每天悠闲自得的生活在大自然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的真实写照。这样,放弃勾心斗角的物质生活,换来安逸自得的悠闲生活,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放弃的智慧。

我曾今看到一个故事,他就是讲的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从前,一个老者领着一群孩子到森林里游玩。他们找到了一片神奇的石林,这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石头,孩子们都挑了许多石头准备带回家,他们在走出森林的时候,因为石头的缘故,不少孩子都累的气喘吁吁。老者见状便说“你们把一些大而重的丢弃了,不就不累了么。”孩子们只能这样做了。他们扔下华丽而又沉重的石头,选择了小而轻的。于是,他们很轻松的就走出了森林。

放弃,虽然是一件让人们觉得很遗憾的事情,但有时,它也是一种智慧,聪明的选择。我们与其因为一件事情而心烦意乱,苦不堪言的时候,那就放弃吧。放弃一些对于你来说不能达到的东西时。有时候还会获得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在“快餐”、“快车”、“快线”充斥着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慢,以其独特之姿,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与智慧。

慢是一种优雅。爱蝴蝶的翩跹其实是爱它的慢,它不似苍蝇般的上蹿下跳,而是展示自己的优雅之姿;爱枫叶的徐徐飞舞也是爱它的慢,它的慢可以让人心灵很平静,进而体现其优雅姿态。

慢也是一种笃定。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似其他樵夫一味用破斧砍樵,而是抱着一种笃定去磨刀,明白锋利的刀刃将会为自己省下更多的体力和时间。曹刿选择在齐人三鼓后方才出兵,也是用慢姿态消磨对手的斗志,是一种必胜的笃定。齐人一味恋战,士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慌乱中败绩,也是必然。

慢还是一种稳重。一个“含碘盐能防辐射”的谣言何以令千万中国人将超市、小卖部的碘盐瞬间抢购一空?无非是人们缺乏理性眼光判别错误信息以及头大无脑盲目跟风,轻易被一句小小的话打倒,要稳重的念头荡然无存。

慢更是一种豁达。我十分喜欢苏轼的《定风波》,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在诗中仿佛看到一个不羁的诗人缓缓行于落叶飘飞的季节,他的衣角被风轻轻拂起,一种十分超脱的气度散落于他的眉目之间,那是一种慢的姿态,一种悠然的豁达,正印证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概。

慢是学问,你若是寻求其中的奥妙之处还会发现很多很多。自古便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慢工出细活”等评价,国外也有“停一停,等候灵魂的脚步。”的感叹。在健步如飞的忙碌现代人群中,也请停一停您的脚步吧,去品味慢的智慧吧。

我强调慢的智慧,不是要否定“快”,而是希望我们谨记,我们需要用一种稳重而不是盲目追风的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否则便会如同被困苍蝇般乱撞,速度虽快但找不到出路;我们需要用笃定而不是焦虑急躁的眼光面对困难险阻,坚守脚下的土壤,脚踏实地,缓步前行;我们要有一种我们需要用豁达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态度笑看云卷云舒,展现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如此,便会如同一个恬然淡定的天鹅,在一群争先恐后的鸭子中脱颖而出。

蝴蝶慢舞,更显优雅;曹刿“三鼓”后出击,深谙慢的真谛;苏轼“吟啸且徐行”,彰显慢的豁达。你,能体味到慢的智慧吗?

  • 索引序列
  • 关于校史的研究论文的结尾
  • 关于韩国语结尾词的研究论文
  • 关于科技论文的结尾
  • 关于九尾狐的研究论文
  •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结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