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太多了,而且您给的范围稍微大了点。
2011第六版北大撒核心期刊目录这两类核心期刊名目如下: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1大气科学5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8气象科学2气象学报9气候与环境研究3高原气象6气象10气候变化研究进展4应用气象学报7热带气象学报X(除X9) 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表1环境科学8环境科学与技术14工业水处理2环境科学学报9生态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学报)15环境工程3中国环境科学16自然灾害学报4环境科学研究10环境污染与防治17灾害学5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1化工环保18水处理技术6环境工程学报12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7环境化学13生态毒理学报20中国环境监测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44。
很不错。《气象》杂志为气象科学专业刊物。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侧重应用技术的研究,着眼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普及。《气象》编辑部多年来,《气象》一直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历年的统计中,《气象》在气象类刊物中也位居前列。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如果是泛指的,应该是被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如Web of Science、EI等收录的期刊吧。各类很多的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本刊设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学术论坛、业务系统、研究简报、气象书刊评介等栏目。
每个期刊都会有若干(可能超级多)个审稿专家,一般接到新稿件之后编辑部会先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再根据你的文章的研究方向,发给大概3名审稿专家,让他们进行初审,初审一般会有一些修改意见,编辑部拿到修改意见之后整理并发给你,你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说明之后再发回,然后再进行审核,直至没有大的修改,最后经过编辑部审核之后基本就可以录用,然后再进行排版,交稿费,发表。一般的刊物大概下来要一年左右,气象学报可能更久
可以直接联系当地气象局
楼主你好!伊宁市气象局于2010年7月10日成立,因为才成立刚刚一年,更多的资料现在网上还没有公布!现在只有伊犁州的伊犁州气象局简介 伊犁州气象局是伊犁州气象工作的管理部门,同时承担伊犁州直的基础气象业务,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负责州直八县一市一口岸的气象工作。从解放初期只有少数几个人从事简单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收集的资料也是主要为航空服务,发展到现有在职职工143人(其中州局本部81人),离退休职工72人,职工由汉、维、哈、回、锡伯、满、乌孜别克、克尔克孜、蒙古、俄罗斯等民族构成,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30%,中专学历占63%,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占32%,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占65%。 伊犁州气象局位于伊宁市飞机场路136号。 主要行政管理部门有: 伊犁州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展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系电话:8224959 伊犁州防雷减灾办公室:预防雷击灾害,对建筑物等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联系电话:8222327 伊犁州氢气球释放管理办公室:联系电话:8223994 主要内设科室有: 办公室:联系电话:8223994 业务科:联系电话:8224959 气象台:提供各类气象预报、气象资料、121天气预报电话服务。联系电话:8230499 8226822 天宇科技中心:提供大型彩球、布标等广告服务,电话:8222277;避雷装置检测和安装服务,电话:8222327;电视、广播电台天气预报栏目广告服务,电话:8222370。 伊犁州局下属一个国家基准站(在伊宁市)、一个国家基本站(在昭苏县)、8个一般站(包括新源、尼勒克、巩留、霍城、伊宁县、察布查尔、霍尔果斯、特克斯)。其中伊宁市、昭苏、新源气象局的农业气象组为国家基本农业气象观测站点,霍城县气象局的农气组为新疆一般农业气象观测站点 (州气象台所辖基础气象业务:1.地面观测:主要观测本地的气温、气压、地温、日射、酸雨等。2.高空观测:观测本地地面至高空约25千米范围内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3.农气观测:观测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生育状况,物候、土壤湿度及发育期与气候的关系。) 各类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气象卫星遥感应用、气象仪器计量检定、环境气象预报、专业气象服务等。 伊犁是自治区主要粮食基地,被誉为新疆“北大仓”。伊犁气象部门在50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如一坚持为伊犁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为当地农牧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资料和天气气候预测,使农牧业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为伊犁农牧业生产丰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2001年12月中旬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强寒潮天气过程,2002年4月中旬至5月初低温连阴雨天,气象局都提前36小时做出了预报,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防灾减灾赢得了时间,使灾害降到了最低限度,受到了好评。 伊犁地处祖国西大门,是我国天气系统的上游,是大部分地区天气预报指标的上游站点,尤其伊宁基准站、探空站气象资料长期以来参与全球资料交换,近几年,毗邻中亚诸国气象探测资料空白,因此,伊宁基准站、探空站资料肩负填补中亚气象资料空缺重任,对我国其它地区天气气候预测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伊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较快,9210工程项目建设获自治区气象局表彰,且已按期投入业务运行,九个县局站单收站全面开通,还参与完成了《伊犁地区冰雹天气预报方法》、《伊犁树木年轮气候研究》、《伊犁春季大降水专家系统》及《伊犁地区降水概率统计预报》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开发。 伊犁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蓬勃发展。在自治区气象局和伊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下,伊犁气象无论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还是职工办公、住宅、院区环境建设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伊犁州气象局1999年5月被伊宁市爱卫会授予伊宁市“卫生红旗单位”称号,1999年8月被伊宁市绿化委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2000年升格为“自治区文明单位”。经过几代伊犁气象人的共同努力,截止2002年6月,伊犁局下辖单位全部达到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50%县局升格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随着伊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立项建设,伊犁气象现代化水平将会再上一个大台阶,广大气象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气象对促进伊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用将更加明显,伊犁气象事业的明天会更好。
请询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在气象局的资料室,价格贵.我知道有便宜的,请采纳.
1、从《摄生月令》看道教的顺时养生理论【作者中文名】 宋野草;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文献出处】 中国宗教, China Religion,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9期 2、四季、养生与企业理财【作者中文名】 王化成;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出处】 财务与会计, Finance & Accounting,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4期 3、四季养生歌【作者中文名】 梅雨霖; 【文献出处】 中国道教, China Taoism, 编辑部邮箱 2002年 02期 4、由摄生到卫生之经——论老庄的养生思想【英文篇名】 From Preserving One′s Life to Health Principles: On Maintenance of Life in Laozi and Zhuangzi 【作者中文名】 付粉鸽; 【作者英文名】 FU Fen-ge(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献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02期 5、《诗经》中的饮食与养生文化考究【作者中文名】 闫茂华; 宋喜贵; 陆长梅; 【作者单位】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01期
1现任职务编辑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学术讲座编辑《诗人杜甫》3专著编辑《禅宗与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谢思炜著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合作),中华书局1995年;《燎之方扬》,中华书局1996年;《白居易诗集校注》,全6册,繁体竖排版,中华书局2006年;《唐宋诗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 ;《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9年;《隋唐气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白居易文集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1]。4论文编辑《李白初入长安的若干作品考索》,《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李白对杨国忠态度之我见》,《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宋本杜工部集注文考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5集;《吕本中与江西宗派图》,《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吕本中诗歌创作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宋祁与宋代文学发展》,《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论自传诗人杜甫》,《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杜诗解释史概述》,《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梦窗情词考索》,《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白居易的人生意识与文学实践》,《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杜诗叙事艺术探微》,《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杜诗的伦理内涵与现代阐释》,《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唐代通俗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8年第1期;《明刻本白氏策林考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期禅宗信仰》,《首都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白居易与李商隐》,《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新乐府版本及序文考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白居易诗学思想述评》,《中国诗学》第5辑;《敦煌本白居易诗再考证》,《文献》1997年1期;《日本古抄本白氏文集的源流及校勘价值》,《中国古籍研究》第一卷;《深入开掘中国诗学的蕴藏》,《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观念更新与材料考证》,《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明刻本白氏讽谏考证》,《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8辑;《比张王乐府诗体看元白的新乐府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白居易与新乐府诗体》,《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为创刊于 1913 年 7 月 1 日 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 (1924 年 ) 、《西大学报》 (1939 年 ) 、《西北学术》 (1943 年 )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 年 ) 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主要反映西北大学文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办单位——西北大学,具有公诚勤朴的办学传统与厚德载物的学术氛围,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211 工程”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支持的中西部 12 所高校之一。据新浪网最新公布的中国高校排名榜,西北大学居第 42 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编辑部一贯重视学术品位与特色栏目设置,严把学术与编辑规范质量关。近年来,更是把提高学术质量、形成学术特色视为办刊的生命线,先后聘请了国内百余名社会科学方面的专 家 教授为学报审稿,并与他们建立经常的通讯、网络联系。还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海外留学人员,陆续聘请了数名国外专家审稿,使学报刊发文章的选题和学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观,逐步形成了以 张岂之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国思想史”,以 彭树智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东研究”,以 何炼成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大开发”等名牌栏目,陆续向读者推出了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能及时反映该学科研究前沿成果,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被引用频次较高的重要文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统计与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一书介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在全国综合性学报 2001 年影响因子排序中居第 20 位。另外,《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连续多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和优秀编辑部,两次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百强社科学报” ( 位居第 23 位 ) ,一次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并被教育部连续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位居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第 14 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为全国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另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04 年报告,《西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名 19 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在注重发表学术研究前瞻性成果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要服从与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在已开设的“西部大开发”栏目的基础上,拓宽范围,找准切入点,将办刊学术方向定位于西部大开发,通过设立“西部经济发展”、“西部法制”、“西部人文”、“西部资源开发”、“西部考古”、“西部文学”等栏目,辟出较多的版面刊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8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并注明批准编号)、交稿日期。交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省县或市),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知名人士可略)后必须加注英文名。2)摘要应用100~200字集中表述论文最主要的观点,切忌将摘要写成提要(背景与意义的介绍)。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须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3)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4)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一般不超过8cm(半栏)或16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矢量图或高点阵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中英文字体均为小五宋,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须留出插图的位置,并贴复印件。5)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编排。各种文献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HT5”H〗专著:〖HT5”SS〗[序号]作者(外文姓名可缩写,3人以下全录,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外文文献须在作者前用方括号加注国别).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HT5”H〗期刊〖HT5”SS〗:[序号]作者.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HT5”H〗论文集〖HT5”SS〗中析出的论文:[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集主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HT5”H〗国家标准〖HT5”S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HT5”H〗专利〖HT5”SS〗:[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HT5”H〗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HT5”SS〗:[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要特别注意区别“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文中放右上角,注文置当页底)。
谢思炜(1954- ),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启功先生。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白居易诗集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唐宋诗学论集》等,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研究领域
唐宋各体文学
译著
铃木大拙《禅宗入门》,三联书店1988年版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合译)
论文
《李白初入长安的若干作品考索》,《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李白对杨国忠态度之我见》,《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宋本杜工部集注文考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5集;
《吕本中与江西宗派图》,《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
《吕本中诗歌创作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宋祁与宋代文学发展》,《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
《论自传诗人杜甫》,《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
《杜诗解释史概述》,《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
《梦窗情词考索》,《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
《白居易的人生意识与文学实践》,《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杜诗叙事艺术探微》,《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杜诗的伦理内涵与现代阐释》,《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唐代通俗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8年第1期;
《明刻本白氏策林考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期禅宗信仰》,《首都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白居易与李商隐》,《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
《新乐府版本及序文考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白居易诗学思想述评》,《中国诗学》第5辑;
《敦煌本白居易诗再考证》,《文献》1997年1期;
《日本古抄本白氏文集的源流及校勘价值》,《中国古籍研究》第一卷;
《深入开掘中国诗学的蕴藏》,《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
《观念更新与材料考证》,《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明刻本白氏讽谏考证》,《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8辑;
《比张王乐府诗体看元白的新乐府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白居易与新乐府诗体》,《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
《白居易诗地理人物笺释考补》,《文史》2005年第2期;
《启功先生的中国文化观和历史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初めての白居易诗集校注编撰》,《和汉比较文学》第34号2005年2月;
《白居易讽谕诗的语言分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试论中唐的道教批判运动》,《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全唐文补编校读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元稹母系家族考》,《文献》2008年第3期;
《拟制考》,《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
《李杜优劣论争的背后》,《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洛阳所见白公胜碑真伪辨疑》,《文献》2009年第3期;
《考史应严格依据第一手文献》,《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白居易诗中的某些史料》,《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白居易の诗文と唐代墓志》,《白居易研究年报》第10号(2009年)
《崔郑家族婚姻与〈莺莺传〉睽离结局》 谢思炜 2010年第2期 《文艺研究》
《李白的精神世界,《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
《杜诗人物考补,《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
《杜甫的精神探索与思想界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关于<杜甫集校注>的编纂》,越南文学家协会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2年12月)特邀发言;
《杜甫的数学知识》,《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2期
《杜诗与<文选>注》,《文学遗产》2013年第3期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摘自:好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