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与幽冥之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幽冥之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幽冥之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幽冥问答录是清末民初之时,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年约十九岁时整理写出的。

那时,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看到有人来找,说有事要问时,显得很有礼貌和恭敬,于是随便答应了,然后就走了。 四,五天后,梦见人再次出现在李先生的睡眠中,然后把载到马车上到公共地方并开始审讯罪犯。

从那以后,李先生在皇宫里下午或晚上在宫殿里待了四五年,而被判处了四五年,朋友详细询问了黑社会,以造福于世界人民,并将一起写成一本书,名为《虚无问答》。

扩展资料:

“黎澍”魏草堂的笔记中仍然有一个故事。一个人与同伴在海上失散,被风吹到一个小岛上。当遇见神灵时,基本上意味着一切都在第一人生的开始就发生了,《李铁书天书》指示他的继任者不要随意修改它。恒河中的恒星数万年。这个人很震惊。未来不注定吗?

不记得神是怎么说的。至于为什么这种神一直存在,似乎身体是由泥沙组成的。灾难过后,风将一切吹散并重新构成。这很无聊。

后来,像大枣这样的东西来填补饥饿感,而下属将他送回了家。这个人觉得一切注定要死,悲痛地哭泣,上帝感到非常难过,因为一个罕见的人走了过来,不得不将送走。有一阵子难过,突然笑了起来。几乎忘记了您上次去那里是在十万多年前。情况完全一样。十万年后,仍然可以见面

一般意义是这样,下属将他吹回到了最初居住的地方, 恶魔女人用自己的力量毁了清朝全运会。清朝与下界有什么区别?

幽冥问答录是清末民初之时,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整理写出的。

当时他在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

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阴间的法官,就如日能理阳,夜能断阴的包青天)。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

扩展资料:

“黎澍”还是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大海上与同伴失散,被风吹到一个岛上。遇到了神仙,大致意思是,在第一世开始时一切已经发生,并且立铁册天书嘱咐继任者不得随意修改,恒河星数,每劫要十几万年,此人大惊,那么过去和未来岂非注定?

神仙怎么说的记不得了,至于这个神仙为什么一直存在好像是身躯是由泥沙组成,待劫过去后大风吹散所有再重新组成,就是每每枯坐十几万年等下一任天书接任者,很是枯燥。

后来赠了他几枚像大枣的东西充饥,命属下送他回去。此人觉得一切已是注定不愿回人世,大悲痛哭,神仙亦是很伤感,因为难得有个人过来,还必须送他走。难过了一阵忽然笑了,差点忘了十几万年前上一劫你来过,情形一模一样,十几万年后还是能见面。

大致意思就是这,他的属下把他给吹回了原来居住的地方。幽冥幽冥,何为幽冥?叶赫那拉那个妖妇以一己之力毁了大清国运,晚清的人间,跟幽冥有什么区别?

幽冥问答录是清末民初之时,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整理的。详情请看:话说清末民初之时,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于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阴间的法官,现在电视连续剧正在上演的包青天也是冥判转世,所以包公日能理阳,夜能断阴)。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以下就是该书中黎先生对阴间所作的描述(注:为使读者容易了解并能读起来条理顺畅,笔者也将问答录原文加以口语化,且问答顺序也已经过调整)问(黎先生的朋友):您在阴间是归谁指挥?担任什么职务?管辖范围为何?有无职员?且阴界为何会找您当冥判?答(黎先生):我是东岳大帝的部下,担任分庭庭长的职务,管辖范围为华北五省,专门负责死亡十个月内之死者的善恶事件,超过这个期限的另有负责的官吏,除了有陪审员四人外,供使唤的鬼卒有无数多,而阴界找我当判官的原因,我曾托同事调查过,据他说是因我在好几世前曾当过冥判,又刚好碰上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中外军民死者甚多,阴间太过忙碌,所以才会找我帮忙。问:您为何只当了四、五年的冥判?又您有那么好的机会当上阴间的官,来世是否可免去轮回呢?答:我因不想当太久的阴官,好几次请辞都没获准,后来我念诵金刚经二千遍后才得以免去,就是我本身也不可免,据我托同事调查,我来生将投生在河南省南阳县一带,但现已事隔数十年,说不定原先在阴间所注定的会因我在这数十年间的所作所为又有变动了呢!问:阴间的食、衣、住、行如何?答:阴间也有饮食,但比不上阳间的饮食美好,而且阳间人不能食用,在那儿的鬼道众生每吃一次就可饱多日,并不需一日三餐,对于阳世所供的食物,鬼神只能闻其气味;穿的衣服则与阳世服装相同;又虽有床铺、棉被等,好像都不见使用,只见鬼魂随处依靠,闭目休息,不像阳间人要睡上七、八小时;另外阴间还有小规模的街道商店,大部分是卖一些饮食、杂货(可用阳间所烧下去的纸钱购物);至于鬼众走路都甚为快速,不像人类那么的缓慢。问:鬼有年节喜庆及家庭眷属吗?那儿的气候如何呢?答:鬼道有节庆,无星期,也有应酬、婚娶与生育,他们婚嫁的对象不必是阳世原来的眷属,他们结婚所生的小孩是人死后的馀气所投胎,这些小孩长大后是无法再投胎的,在阴间虽然有日夜,可是却不见有日月星辰,整天都有如四川大雾或华北黄沙吹起般的昏暗。另外那儿虽有四季之分,可是夏天不如阳间热,冬天却比阳间还冷,而且虽然不见风雨霜雪,但阳世刮风雪时,阴间都会感受到寒冷。问:阴间有法律吗?您如何判罪鬼的罪,又冥判判罪有错误的情形发生吗?答:好像不见有阴间的法律,但判罪时却不用思考就可很自然做下决定,至于判罪的轻重是以罪鬼犯罪的动机与犯罪所造成的后果来衡量。譬如偷钱的动机是被生活所逼,且被偷的人是一富翁,被偷的钱对这富翁而言并不影响他的生计,那么这偷钱罪鬼的罪就较轻;万一偷病人或穷人买药、买米的钱,而使他人病死或饿死,甚至为了偷钱还杀了人,那么这罪鬼的罪就非常重了。至于冥判判罪绝不会发生错误,因为阴界对于罪鬼犯罪的罪状都有经过精密的调查及握有确实的证据,所以判起来非常公允,从无错误的情况。问:阴间的刑罚有多少种?答:阴间刑罚的种类很多,而且比阳间残忍百倍,我奉劝世人,宁可在人世间接受惩罚,却不可在阴间受刑,因为阳间的刑罚,罚完就没事,可是阴间的刑罚是刑了又刑,罚了又罚的。譬如在阳间杀了十条人命,了不起就枪毙一次,但在阴间却要枪毙十次,同时还会被判转生十世都被人杀,就是地藏经所说的锯解、刀山、油锅、碓磨等刑罚也都是确有其事,令人惨不忍睹。另外还有带著牛头马面等面具的鬼神,专门来吓一些凶狠的鬼魂呢!

这本书是1900年前后林黝襄和黎澍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把冥间的诸多事情记录下来的问答录。

清末民初之时,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于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

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阴间的法官,就如日能理阳,夜能断阴的包青天)。

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神茶和郁垒能吃鬼,钟馗擅长捉鬼,罗两峰能看见并画出鬼来,张道陵能差遣鬼神。但据古人书中记载,阮瞻宣扬“世间根本就没有鬼存在”的论调,结果被一群鬼捉弄了一番,阮瞻受到惊吓之后再也不敢妄作此论了。

由此看来,像《山海经》、《搜神记》、《齐谐》、《太平广记》这类书籍,未必全是无稽之谈,大概古往今来天地之间奇怪诡异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而孔子之所以不谈论怪力乱神,是为了引导大众恪守五常,所以从来不提这些超乎常理之事。

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要破除迷信,有关鬼神之类的学问,就很少有人去研究了。

与幽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 刘丹丹. 略谈《聊斋志异》中纤巧谐趣的游戏笔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2] 李云峰. 浅谈《聊斋志异》的讽刺手法[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3] 王子宜. 论《聊斋志异》的“幽默”[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4) [4] 戴峰. 《聊斋志异》幽默风格探析[J]. 孝感学院学报. 2005(04) [5] 牛永惠. 游戏翰墨 解颐捧腹——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幽默[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6] 叶旦捷. 论《聊斋志异》中的喜剧性小说[J]. 安徽大学学报. 2001(04) [7] 郑春元. 谈《聊斋志异》中的趣语[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8] 张引群.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9] 袁忠. 论《聊斋志异》的滑稽美[J]. 明清小说研究. 1998(02) [10] 文娟. 《聊斋》中的幽默[J]. 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学报刊物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是针对文中所引用的书目而言的,也就是说你在文中引用了某本书中的某句话,然后在参考文献中把这句话的出处标示出来,比如你引了《聊斋志异》原文中的一句话,在参考文献可以这样标出——[1]蒲松龄. 聊斋志异[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必要的话在后面还要标出页数,这些你看看学报上的论文就了解了,学报上的论文格式都很规范的。关于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的论文不是很多,而且都是发在很普通的报刊上,影响力有限。我倒是在袁世硕先生的《蒲松龄评传》中看到过相关论述。马振方先生的《聊斋志异艺术论》中也有论及。你参考文献中可以引用这些书,还有《蒲松龄研究集刊》也可以引用。这些你都可以去查阅,希望会帮助到你。祝你学业顺利!

幽默是指某事物所具有的荒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而就表现方式上又是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长的特征。比如相声《逗你玩》中刚开始小偷教小孩说自己名叫“逗你玩”的过程呈现得很平淡、最多叫人觉得有些不知所以然,只是当小偷偷了衣服后的结果才叫人觉得很荒谬荒唐,直至恍然大悟,而马三立的表演内紧外松、有条不紊、维妙维肖、含蓄隽永的“抖包袱”过程更使得人们都大笑不止。 精神分析理论对幽默的解释: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幽默可以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在他的《笑话和它们同潜意识的关系》一书中,他指出通过幽默,个人可以不需要恐惧自我或超我的反击,自由表达他的攻击(“实用的笑话”)或性欲,在说笑话时,因为通过需要使用反精神宣泄的能量不再需要了,这种能量在笑声中得到释放。笑话像梦一样,通常很快就忘记了,因为他们也用来对付“危险的”东西的。实际上,笑话为了能逗人“笑”,它必须包含着激发焦虑的东西。根据弗罗伊德的观点,我们只能嘲笑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一次对美国幽默的测验表明,性、消灭和死亡是公众最喜欢的题材,这对一位弗罗伊德的信徒来说可能表明它们包含着大量被压抑的思想,事实上,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个人潜意识心理重被压抑了哪些东西,那只要检测这个人喜欢什么样的幽默便可了然。幽默感的基础是亲切感,它所感知与关注的对象是“人性化程度”。它能够感知到低于自身人性化状态的事物,并且对人性化的趋势作出反应。因此可以说,幽默感是一种以高见低的亲切感。 普通幽默:比如形态上,小孩学习走路的动作让大人感到幽默,小狗小猫的人性化动作让人们感到幽默,哪怕是一个水杯,如果把它想象成站立着的人类,也会让人们产生幽默感。幽默是良好的人性化趋势。 黑色幽默:与普通幽默相反,黑色幽默是用于感知人性的物质化、动物化。比如社会压力过重,个人被压抑成某种物质形象的机器,就让人产生出了黑色幽默。房奴被压迫成蜗牛的形象,就是黑色幽默。 另一方面,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与不同的人在各种场合接触就会胸有成竹、从容自如。 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 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比喻。多参加社会交往,多接触不同性格的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可以使自己的幽默感增强。 换位思考的幽默 幽默是因为“出人意料”,“匪夷所思”,或夸张,或奇怪。 这无不是换位思考的结果。 换位思考,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摆脱正常思维,出其不意,让人有意外的惊喜,让人哭笑不得。 与换位思考差不多的是“走极端”,把一件事,一个人,一样东西,用夸张的词语,不协调的语句表达出来, 将其夸张到极致,便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感到好笑。

与幽默9则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老舍的幽默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从北京为背景,例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等。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老舍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老舍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老舍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老舍(1899年~1966年),京派代表,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笔名有“舍予”、“老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最近,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昨天,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这一内幕。舒乙说,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稍后介绍说,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文洁若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此有所记录。

摘 要:神经语言学是探讨语言和脑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个体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即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言语交际的心理机制。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形成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从不同角度共同为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不断探索。 关键词:神经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神经机制 心理机制 语言学 1. 引言 二十世纪语言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是由描写转向解释。从描写语言行为到解释语言能力是现代语言学的一大进步。这时,语言学不可逆转地走上了认知科学的道路(杨亦鸣2007)。特别是60年代“乔姆斯基革命”区别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以来,研究重点转向了内在性语言,即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及其心理现实性。人们不但希望了解语言自身的工作原理,探索语言结构及其发展规律,还希望能够解释言语生成和理解的内部机制,解释言语编码和解码过程。这样,对人类语言机制的研究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大脑。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分别从各自角度研究人类语言。到了二十世纪上半期,逐渐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学科: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本文旨在通过学科的形成背景、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做一详细梳理,以期对这两门学科有个全面清楚的认识。 2. 神经语言学学科形成的历史背景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大脑和语言的密切关系。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大脑皮层的一个专门脑区与言语生成有关,该区域的损伤会导致失语症。13年后即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韦尼克(Carl Wernicke)描述了另一病例,患者大脑左半球的颞上回病变导致言语感受障碍,这一区域被命名为“韦尼克区”。以后,各国学者和医生们在临床上逐渐积累了大量脑损伤引起语言障碍的病例。虽然布洛卡《通过对一例失语症患者的观察看言语产生的部位》一文被认为是第一篇真正的关于语言和大脑之间关系的科学论文,是失语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Goodglass,1993),许多著述中也经常提到布洛卡的名字,但这时的研究阵容主要是神经科学家,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神经语言学。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布拉格学派的领军人物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认为语言学不仅可以有助于理解失语症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失语症研究可以为语言学提供用来验证语言学理论的“自然的实验”。雅柯布森被认为是第一个认识到失语症研究价值并从事失语症研究的语言学家(Blumstein,1988)。至此,神经学家和语言学家间才开始对话,而第一个影响最大的神经语言学处理过程模式(通过定位来联系语言的次成分和脑,每一个次成分都由脑中特定的区域运行)是由卢利亚(Luria)提出的,作为对雅柯布逊观点的回应,他认为神经语言学的诞生是依赖结构主义语言学(其第一个突破是音位特征的描写)而产生的。(Luria 1973)他在1974年所著的《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中,完全根据索绪尔的组合和聚合的理论框架来做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卢利亚的重要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苏联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其逝世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神经语言学》被认为是这一领域中开创性的论著之一(卢利亚 1987)。雅柯布森称卢利亚是“伟大的探索者”,是“神经语言学的创始人”。( 1980) 后来,促使神经语言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的是乔姆斯基。他对神经语言学给予了极大的期望,甚至认为没有任何原则性的方法可以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区别开来,这正如没有原则性的方法能将化学与物理化学区别开来一样,极大地推进了神经语言学的发展,使得神经语言学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随着生成语言学和新的无创伤神经科学技术的诞生,神经语言学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特别是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ERPs)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运用,为研究正常人语言的脑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神经语言学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以语言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脑科学、生物学为基础,广泛运用语言学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同时以临床实验取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期观察大脑和语言的关系。 3. 神经语言学研究对象和范围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区域)与人类语言、言语之间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研究语言习得、语言掌握、言语生成、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人脑如何接受、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研究正常人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和言语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当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言语生成的神经机制分析。人的言语生成,从最初的表述动机,经过表述的语义初迹和内部言语到扩展的外部言语,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与一定的脑部位发生联系,局部脑损伤会导致言语生成在聚合上和组合上的障碍。 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分析。人的言语理解,是一个与言语生成相反的神经心理过程,它从感知对方扩展的外部言语,经过一定阶段,分出主要思想,然后理解话语的整个意思。局部脑损伤会导致言语理解的障碍。 言语交际的神经机制分析。人在社会中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宏观言语行为,人脑言语中枢的神经活动是微观言语行为,由内部言语转变为扩展的外部言语,交流话语信息,就构成现实的言语交际过程,这个过程各阶段也有一定的神经心理机制。 语言获得的神经机制分析。语言掌握是指人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包括本族语的掌握和外语的掌握两个方面。它们都是获得和发展人的总体语言能力的过程。掌握本族语的神经机制和掌握外语的神经机制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目前,许多学者对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和操双语者的神经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4.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神经语言学的研究队伍主要是神经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病理学的实验方法,即临床―解剖方法。神经科学家们通过临床观察失语症病人和死后所做的尸体解剖,以期发现脑病变病人异常的言语能力与脑区之间的对应联系。19世纪后半期的许多研究者都依赖这种方式,应该说,这种方法在早期不能对大脑进行直接观察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值得反思的是:因为脑区和语言障碍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临床―解剖方法主要采取自然观察的方式,变量得不到控制,因此结论的可靠性也受到怀疑。 由于临床―解剖方法的不足,神经心理学方法逐渐被引入到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中。神经心理学方法是针对失语症病人进行心理实验,获得实验材料。这种方法从Broca开始就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早期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强等2005)。这一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实验对一些变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对变量的观察。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关注不同的脑损伤病人在执行不同的语言任务时所具有的不同表现。神经语言学引入这一方法,不但与心理学的方法发展相适应,也与理论语言学的进展相适应。所以使用这种方法的研究者,一方面有一定的心理学背景,另一方面对失语症病人的语言障碍的描写也比以往要深入得多。他们依据心理语言学建立的模式,利用失语症病人表现出来的各种障碍,对模式中假定的语言加工的各种下位过程加以检验,以此来证实或修正自己的理论。从中可以看出,使用这一方法的研究者与经典的失语症研究者不一样,他们不注重病人脑损伤部位的定位,不注重解剖学的结果,转而关心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中的结论,从语言学角度尽量详细描写病人的语言障碍,对照已经建立的详细的语言心理加工模式,从中推断正常的语言处理过程。所以,他们对病人的分类依据的也是语言障碍的表现,而不是脑损伤部位。这一方法的兴起显然深受Chomsky语言理论的影响。 无论是临床-解剖方法,还是神经心理法,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脑区病变的患者,正常人由于言语无异常,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就显得尤其突出。行为心理学方法的出现,使得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正常被试。通过对正常人的行为心理学实验获得实验材料,通常以反应时、正确率等行为指标,采用任务分离法对心理活动进行分离。除了判断正误、图文匹配等实验外,眼动、阅读速度、双耳分听等也都属于此类。我国神经语言学已经获得的成果中,使用行为心理学方法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行为心理学方法与神经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行为心理学方法通常通过大样本量(增加被试人数、测试容量)使自己的结论更接近于一般规律,而神经心理学方法往往只需要一个典型的个案就可以得出结论。 其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中的运用,产生了可用于研究人类脑功能的无损伤性研究技术和设备,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由于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的技术使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正常人的脑神经活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在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广泛地被运用。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脑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s)技术,通过记录刺激事件诱发的脑电变化研究大脑活动。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毫秒级的高时间分辨率,可以即时反映大脑活动。神经影象学方法包括代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神经语言学研究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ERP的高时间分辨率不同的是,fMRI虽然时间分辨率较低,却有着毫米级的高空间分辨率。它通过磁共振信号的测定,来反映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进而反映脑的能量的消耗,达到功能成像的目的。 由于fMRI和ERP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的弱点,因此,最理想的方法是能够同时记录被试脑活动的ERP和fMRI信号,使ERP和fMRI的优势同时得到发挥,这必将是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 5. 心理语言学学科形成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人们就注意到语言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与心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语言学的人试图从心理学中找到证据,揭开语言习得,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的神秘面纱,而研究心理学的人也想通过语言进一步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所以说,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心理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冯特(W・W undt)发表了巨著《民族心理学》。德国的普赖尔(W・P reyer)于1881年发表了《儿童的心理》,书中谈到了语言获得。1907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W・Stern)发表了名著《儿童语言》,谈到了语言获得的一般心理学问题及在语言获得问题上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1923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 iaget)发表了《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从人类智慧发生和发展的角度考查了语言问题。1934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出版了其著作《语言和思维》。书中主要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以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从以上学者研究的内容上看,已经涉及到现代心理语言学的诸多问题,如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及儿童语言发展、语音研究、词句的理解和产生、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言发展的比较研究等。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心理学家对语言的早期研究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第一,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还没有真正相互了解彼此所从事的科学领域的共性,在研究中没能密切结合。一方面,心理学家从传统的心理学角度,从纯心理学理论出发研究语言问题;另一方面,许多语言学家反对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因此,言语的心理学研究不够深入。第二,儿童语言的研究在这个时期主要从属于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在于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并试图从语言发展中寻找儿童智力发展的指标。因此,研究对象往往局限于儿童,研究方法以记录为主,偏重于罗列,缺乏深入的心理学分析。第三,由于受行为主义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注重语言发展的形式变化,忽视语言内部机制和心理过程的探讨。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研究为心理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家参与了通讯研究,快速推动了语言的研究工作。1946年,美国学者Pronko发表了题为《语言与心理语言学》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这个术语。1951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组织了部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办了一个语言学和心理学暑期讨论会。第二年,成立了“全国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意味着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并肩从事语言研究。1953年夏天,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支持下,在印第安纳州布卢明敦市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正式使用了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次年,奥斯古德(C. O sgood)和西贝奥克(T. Seboek))出版了这次会议的专题论文集《心理语言学:理论与问题概观》。标志着这一术语获得了具体的内容,确定了研究方向、对象、范围和方法等根本问题。,1961年,Saporta主编的《心理语言学读本》出版,心理语言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地位正式确立,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逐渐形成(俞约法,1994;沈家煊,1988)。 6. 心理语言学研究对象和范围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社会生活中,人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目的和愿望,通过语言了解他人的感受、见解、目的和愿望。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自然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到今天,科学家们一刻也没停止过对语言奥秘的探索。言语活动的过程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说话者的头脑中要有一个想要表达的观念,其次要把这些观念用一定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表达出来,然后由发音器官有序地输出以声音为代码的信号,听话者依靠听觉器官接受信号,再以一定的程序,遵循相应的规则把代码还原成观念。这一过程实际上包含言语的产生和言语的理解两个环节,或者说是言语的输出和输入。可见,言语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语言材料和语音传递的物理过程,也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运用语言规则的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语言的心理过程主要指个体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言语的产生和言语的理解。与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密切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儿童是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也就是儿童语言的获得问题。以上三个问题就是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对象。 7.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语言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言语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言语生成和理解的规律,例如通过观察婴儿的言语变化,了解个体言语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观察法对研究对象的变量不好加以控制,另一缺陷是由于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自然条件下用观察法得出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心理测查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设计的标准化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的取得主要依靠标准化量表的可靠性。为了有效地控制心理活动的变量,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干预被试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发生并重复出现,这种方法叫实验法,这种方法显然比自然观察法在控制变量因素上占优势。现在许多实验室借助于脑成像技术可以在无损伤条件下观察大脑加工语言时脑血流量的变化、脑电的变化或代谢功能的变化, 8. 结语 语言是脑的功能。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神经语言学还是心理语言学,它们都是研究语言与脑的关系的学科,均关注人类的语言问题。但是,这两门学科的研究侧重点不尽一致,神经语言学侧重研究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观察语言加工时脑区的对应变化,语言的句法结构、语义和语音的协调关系是否受到破坏,从群体的语言变化中发现规律。而心理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运用的心理过程,研究个体使用语言时的心理反应以及儿童语言获得的普遍规律。从研究方法上看,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唯一区别是神经语言学采用临床-解剖方法,其它手段基本相似。以上两点均可说明,两门学科的共性大于个性。本来学科的分类是研究者们为了研究的方便而主观的分类,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在古希腊时期,学科的分类远没有现在这样具体。虽然这给研究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也同时造成了学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可喜的是,在强调学科交叉的今天,神经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已经坐到一起,相信不久的将来,神经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会共同破译语言的性质和工作原理,最终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朱曼殊,缪小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杨亦鸣.语言的理论假设与神经基础――以当前汉语的若干神经语言学研究为例[J].语言科学,2007年第2期. [4]王德春,吴本虎,王德林.神经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崔刚.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Noam Chomsky On Nature and Language(论自然与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卢利亚著.赵吉生,卫志强译.神经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钟艳萍.语言学中的心理学传统[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第2期. [9]李绍山,李志雪.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沈家煊.心理语言学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 [11]俞约法.关于心理语言学:由来、现状与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3). [12]朱滢,焦书兰.实验心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 [13]R. Jakobson On Aphasic Disorders from a Linguistic Angle The Framework of Language 1980. [14]Blumstein,S. E. Neurolinguistics:an overview of language-brain relations in aphasia,in Linguistics:The Cambridge Survey [C].Vol II,Language:Ph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5]Jakobson,R. Aphasia as a Liguistic Topic,in Roman Jakobson Selected Writings II:Word and Language[C]. Mouton:The Hague,Paris,1971. [16]Luria,A. R. Basic Problems in Neurolinguistics,in Current T rends in Linguistics [J].Vol. 12,1976. [17]Zurif,E. Language and Brain,in Osherson (ed.) :A 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Laguage”,1990. 本研究得到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科研项目立项资助,谨致谢忱。

是的,老舍不仅是小说家、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比较高产的幽默短文的写作高手,代表作《打倒近视》、《有了小孩以后》、《成绩欠佳、收入更欠佳》、《钢笔与粉笔》、《多老斋杂谈》等。老舍的幽默作品,并不是让人一看就能哄堂大笑的那种讥讽或是冷笑,而是一种会心的笑,甚至是在你看完他的幽默短文后,前一秒刚笑完,后一秒就会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你或是你身边与其相类似的经历片段。推荐朋友可以看一下老舍亲自撰写的《谈幽默》与《什么是幽默》这俩篇短文,在这两篇文章中,老舍将他对幽默的理解与对怎么写幽默短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与幽你一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文献检索论文参考文献有期刊、报告、专著、学术论文等。

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是大有不同的,大家在写参考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忽略细节问题。传统参考文献的查找方式就是通过图书馆,图书馆图书是查找传统参考文献的主要途径。

期刊文章这是同学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最常参考的文献类型之一。它的标准参考文献标注规范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的标注

论文集、专著、学位论文和报告。这类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是:【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文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同学们的生活之中。所以电子文献的写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标注规范是:【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论文中所有参考到的文献。那么,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呢?下面我来教你写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选择参考文献时应该注意的因素

通读备选参考文献并掌握研究范围

在最终确定你需要的参考文献之前,务必摸透每一篇文献的精髓。在信息化尚未如今天这般发达之前,论文作者一般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翻阅装订厚厚的过刊,并搞到副本之后方能决定最终需要的参考文献,最痛苦的莫过于还得通读全文。

不过,现在在线数据库资源已经非常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软件或者平台(比如EndNote、RefWorks或者 Mendeley)将可能需要的参考文献直接下载到自己的账户当中即可。

但不幸的是,很多论文所选择的参考文献和作者所讨论的课题相关性不大,有时甚至不存在相关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一个早期的调查(Paper Trail Reveals References Go Unread by Citing Authors. DOI: )指出,论文作者真正通读过的参考文献数量只占所有参考文献数量的25%。

这种情况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说,读了你的论文的人会误认为那些与你所讨论研究课题不相关的参考文献有参考价值,因此这些不具备针对性和相关性的参考文献就被引用到了下一篇文章当中。

好好的文献本来与你无冤无仇,不适当的引用的话,你就会成为始作俑者。

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

确保参考文献信息的完整,要包括作者姓名、期刊名以及分页等。与文献的原始发行版本进行比对,以核对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数据库中原版信息条目有误且被引用之后,这些错误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扩散。

常见的引文格式有APA、CELL、Chicago、Harvard、MLA、Nature以及Science。下面我们就同一篇文章,列举出这七种引文格式。为了阅读便利,我选了一个较短的文章标题。

论文题目: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PA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ELL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and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hicago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November): 33–43. doi:.

Harvard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doi:

MLA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2013): 33–43.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Web.

Nature格式

, R., Zawisza, B. & Malicka, E.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Science格式

1. R. Sitko, B. Zawisza, E.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自引的管理

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引用自己发表论文作为参考文献的数量。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文章被引用的重要性,因为以前发表的文献提供的信息包括早期发现、实验程序以及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分析。自引也可以帮助期刊的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确定你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仅仅是前期工作的增量推进。

但是作者自己发表的论文不应该占据所有参考文献的支配地位,将自引数量保持在20%至25%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程度。自引使用过渡的话,你对h指数的功利心便昭然若揭。

比如一位教授的论文引用情况为,共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共被引用为455次,其中他引达432次,也就是自引为23次,他引率超过95%!应该说这个他引率很高。显然,过高的自引率不好,但是,过高的他引率就一定好吗?

高他引率可表示所开展研究工作受到关注或认可度较大,但同时也可能表示其研究工作的离散性大或系统性差。

因此,他引率可能并不是越高越好,至于多高的他引率才比较好,这可能与发表文章的数量和研究内容有关,难以定量推算,但从感性上说,对于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如几十篇以上)的作者来说,如果他引率高过95%,可能说明其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好,如果他引率低于50%,可能说明其工作被别人认可度不高。

在“新”与“旧”之间取舍

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开创性论文和目前渐进性论文之间做平衡和取舍。

时代久远的文章提供了概念的起源,会给创造概念、方法和分析的作者一定的信誉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期发表的论文则体现了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兴趣。

这里要为大家提个醒:如果你选择的参考文献全部都发表于十年前,则意味着你想研究的课题已经被淘汰了。

寻找论文参考文献的最佳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使用学术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PubMed、Web of Science等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你找到相关的论文。你可以输入关键词、作者名、文章标题等信息来搜索相关的文献。

2、查找参考文献:如果你已经找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你可以查看其中的参考文献列表。这些2、文献可能会指导你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

3、查找书籍:如果你正在撰写一篇研究性论文,你可能需要查找一些书籍作为参考文献。你可以在学术图书馆、在线书店、学术搜索引擎等地方寻找相关的书籍。

4、参考专家意见:如果你对某个特定领域不熟悉,你可以寻求专家的意见。你可以咨询你的导师、同事或其他领域专家,询问他们能否提供相关的文献或建议。

总之,寻找论文参考文献需要广泛查阅各种资源,建立起全面的文献库,并逐渐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内容。同时,在查阅文献时也需要注意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文献的质量等方面。

论文的写作技巧:

写作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论文写作的技巧:

1、确定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在开始写作之前,确定你要写的论文的主题和范围。这有助于你避免偏离主题或者写作无头绪。

2、选择正确的结构:论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根据你的论文主题和范围,选择合适的结构。

3、明确你的目标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牢记你的目标读者是谁。这有助于你写作更加清晰、简明,并且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论文。

4、确保你的论点清晰:在写作过程中,确保你的论点清晰明了。你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例证来支持你的论点。

5、保持逻辑连贯:论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并且每个段落应该与下一个段落紧密相连。

6、使用正确的语言和风格:论文应该使用专业术语和正确的语法。同时,选择一个适合你论文主题和范围的风格,如学术风格、科技风格等。

7、引用正确的文献:在论文中引用正确的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你应该使用正确的引文格式,并确保引用的文献是可靠的。

8、仔细校对论文:在完成论文后,仔细校对你的论文以检查拼写、语法和标点错误。同时,确保你的论文逻辑连贯、明确,并符合格式要求。

向他人寻求反馈:将你的论文交给他人阅读,以获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你发现论文中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以上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写作一篇清晰、有条理的论文。

与曲径通幽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陆游(1125-1210)南宋时伟大的爱国诗人,12岁即能诗文,其与前妻唐琬的爱情故事也非常感人。************************************************************************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二首 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两首是陆游悼念他前妻唐琬的诗。唐琬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但是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他俩终于被迫离婚。后来唐碗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唐琬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1199年,陆游已经七十五岁,又来到沈园,想起旧事,写了这两首诗。 -----------------------------------------------------------------------------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年,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论文

导语: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法,结合所学的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分析王维的诗歌作品及其深刻内涵,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禅意美以及在此基础上营造出来的意境美。以下是我整理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 指出,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所创作的诗歌是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的映射,也是诗人超然人格和艺术修养的再现,诗中融入了诗人独特审美感受以及人生哲思。

【关键词】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这种画面在《山居秋暝》 中就有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寂的山林中,秋雨初晴,夜幕渐渐降临,带来阵阵凉意。月光皎洁从松隙间穿过,洒下清辉。清凌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声声喧响,那是洗衣姑娘结伴而归,莲叶从中,荷花忽而摇曳,那是渔舟在其间穿行。明月的清辉在林间随风荡漾,荷花也随着渔船的慢慢靠岸在水中摇曳。诗中色彩素雅,明丽洁净;境界空明澄澈,恬静优美,余韵无穷。

王维的诗中有画还体现在光与色的调和上,诗中色彩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意境。不同的色彩能够使人有不同的感受,所包含的情感也会不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采用多样化的色彩,将自然景物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以画家的眼光对色彩进行搭配和选取,色彩明丽,意境悠远。

如《新晴野望》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首诗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在初夏雨后,诗人远眺原野的景色,雨水洗刷空气中的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空中也明净如水;原野格外的开阔。雨后的河水在晴日的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越加显得雨后的清新明媚。碧绿的山峰在山脊之后挺立,平日模糊不清的峰峦也在雨水的洗刷下变的清晰了许多。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像是新的一样,整首诗都散发出清新、明朗的气息,焕发出雨后原野的勃勃生机。

光和色的映照体现在色彩的选取和搭配上所形成的一种意境,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感觉。同时也唤起人们对光的联想,画面中不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各种色彩加上光的调和,展现出和谐、优美的画面。

二、动静结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意美

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王维的诗中不仅充满画意,同时还蕴含着浓浓的诗意。一动一静间,他总能抓住刹那的动静,以特殊的视角细致的描绘出事物独有的特色。王维诗中的物像也是诗人心灵的外化,以外物的特点来表现内心的情感,极其真切形象,又充满诗意。他所描绘的美是可以捕捉,可以欣赏,可以感知的,而不是如空中楼阁,无法触摸,无法感受的。他对自然的感悟细致敏锐,创造出静逸明秀的诗境。

如《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在听到竹林的喧闹声之后,知道是有浣女归来;在看到莲叶浮动之后,知道是有渔船在临近岸边。用浣女的喧响声衬托竹林的宁静;用莲叶的浮动衬托荷塘寂静。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宁静但却生机盎然的画面,秋天夜晚的山村显得格外的清新宁静。夜色朦胧之际,少了白日喧闹与暖意,秋夜带来的宁静使人感到舒心。劳作一天的人们也在此时归家,寻找心灵的安慰。这首诗中自然美与心境美得以结合,创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美。

如《青溪》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声喧”和“色静”一动一静,使人读后就像是听到了溪水撞击乱石的声音,看到那苍翠的深深树林。声响与物像结合,使青溪更加宁静秀丽,让人忍不住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声音和物像的结合,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外化,诗人以物的特质表达内心的感悟。这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用外物的特质与声响表达内心无法言说之感,具体形象,更加能够引起阅读者的共鸣,营造出声情并茂,引人联想的意境美。

三、空静灵动: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美

王维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中不乏有空静灵动的禅意美。他充满禅意的诗体现在运用禅的静默结合山水体验的独特审美,创造出一种不被打扰的宁静之美。他的禅意还体现在自然、真实的感悟,意蕴深长,读来让人心中释然,引人深思。

王维诗歌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同盛唐社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的。王维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开元、天宝年代度过的。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认识对其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当时社会繁荣兴旺,文化空前发达,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创作空间。王维的人生际遇,也对其诗作有重大影响,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既在现实的世界中沉浮,也在田园山水间怡情。因此,他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便是世人对于自然、社会、乃至自我的认识。

正如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所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诗中的禅意也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自然的景物被他赋予了无限禅思。通过自然景物的衬托,营造出寂静幽深的禅意美。

王维诗中的禅思和他对禅理的参悟密不可分,诗人思想顿悟的过程就是禅悟的过程。诗人在描绘自己人生的经历时,通过环境的渲染,写出了参禅悟禅的整个过程,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空静灵动之美。

王维诗中的禅思是影响他诗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诗人心中豁达淡薄,更能够对自然的景物充满感情。同时他的诗中也充满着富有哲理的思考,正是受到了空灵淡薄的佛学思想的熏陶。富有禅意的诗,气韵更加深远动人,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杨紫寅.王维田园诗英译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 华业.诗苑[M]. 中国长安出版社,.

[3] 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厕所是文明的尺度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厕所组织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每人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人的一生中约有3年的时间在厕所里度过。但据有关组织报导,目前,全球26亿人无厕所可上。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吃喝拉撒,是物质生活的全部内容和过程,可是,我们往往只重视吃喝而不问拉撒,似乎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尤其是在城市,不少人在关键时刻,想痛痛快快地“方便”一下而难以如愿。特别是老人,“找到厕所心中不慌”。有的人因“内急”找不到厕所而尿了裤子。前不久,某城市一位“的哥”因为急着到处找厕所而闯了红灯,接到一张500元的罚单,他向记者苦诉:“为了避免上厕所,每次出车前我连水都不敢多喝,有时实在不行了,只好将车开到天桥上或桥洞下行方便,时间久了,就患了‘恐厕症’。” 翻开历史,发现世界上有悠久的厕所发展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在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人们就已建了厕所,并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公元2000年的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也都用上了有蓄水池和排水孔的厕所。到了中世纪和近代,人们如厕又回到大街上,直到200年前,下水道、排水系统以及流动水才进入家庭。1597年,英国诗人约翰?哈林顿实现了马桶工艺的伟大变革,他发明的冲水马桶的“WC”,设计中包括了一个蓄水池,一个储水箱和一个启动冲水系统的把手。后来,这项“AIAX”的发明被安装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皇宫内。两个世纪后,普通百姓才开始享受到这一发明的成果。1775年,哈林顿的发明被亚历山大?卡明斯改进。1778年,塞缪尔?普罗瑟又为冲水马桶安装了球形阀门。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马桶已成为精美的卫生工具。现在的冲水马桶已经变成了一个巧妙设计、高科技和艺术造型于一身的物品,出现了“玻璃厕所”和“航天坐厕”等,表明了“厕所文化”的发展轨迹。 目前,在一些国家,“厕所文化”得到显著的发展,并且,有关组织在2011年举行的首届“厕所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在日本的城市和乡村,任何一个厕所无异味。在火车上,厕所里芳香扑鼻,并充满了诗情画意。因为日本式的厕所大都建在浓树绿茵和苔色青青的遮蔽之处,人们蹲在这样的环境“方便”,沉醉在无边的冥想遐思之中,此情此景,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日本的马桶科技领先全球,家里的马桶不但可以清洗身体,还推出了“智慧”马桶,它可以量血压、做尿液分析,还可以测量血脂肪。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座苏拉伯厕所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厕所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印度砖砌便渠、中世纪的便壶、金碧辉煌的便池,还有在潜艇和太空船上使用的高科技马桶等。展品从古到今,应有尽有,简直是一部厕所发展史。到1970年,国际服务组织开展了这家博物馆,其目的在于向民众推广现代卫生理念,进而推进“厕所文化”的更快发展。 在英国伦敦中心,安装着一种新型厕所,每到夜间,这种厕所从地下徐徐冒出来,到了第二天,又被遥控放回地下。这种厕所使用方便,又清洁卫生,正在英国全面推广。 维也纳是奥地利音乐之都,就连地铁站里的厕所也充满了“音乐细胞”。如厕只要向墙上的播放装置里投个硬币,立即会响起美妙的乐曲,去厕所成了一件惬意的事。 德国政府明确规定,在城市繁华地段,每隔500米有一座厕所,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建一座公厕。同时实行统一管理和收费,收据上标明时间、地点等内容,它能抵等值的现金在快餐店使用。 在美国,围绕厕所问题,通过了“厕所平等法案”,体现出对女性的人文关系的改善。纽约市议会在“厕所平等法案”中规定,纽约市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大楼内,女厕马桶数量必须至少是男厕的.两倍,原因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办公,而她们每次使用厕所所需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两倍以上。 我国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也有悠久的“厕所文化”史。历来讲求“厕所风水”,对于厕所的方位和设置是有要求的,同时,对厕所的设施也是讲究的。早在上个世纪,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这样描绘“大同社会”的厕所:“以机激水,陶荡秽气,花露喷射,花香扑鼻。”在1987年我国就颁布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位于主要繁华街道的公厕间距为300——500米,位于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为750——1000米。但由于规定落实的欠完善,厕所问题仍相当突出。从现实讲,我国已拥有了上海、北京这样的超级国际大都市,但仍然难以拥有没有臭味的厕所。在许多大城市,虽然已有了新一代免冲智能化厕所,但绝大多数厕所仍在“曲径通幽”处,难解路人燃眉之急。于是,在温州街头出现了新行当——“导厕员”,“找厕所,跟我来!”旅游有“导游员”,行船有“导航员”,现在上厕所有了“导厕员”。最近还发现在常州闹市推出了男女同厕这个“创举”,男男女女同在一个“龙凤厕”内方便。“龙凤厕”只是一个大房间隔成了几间“小包间”,方便时,彼此的声响清晰可辨。同时发现,为体现“男女平等”的人文关系,西安市首座女性站立小便公厕日前投入使用。难道这就是“厕所文化”的新发展吗? 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和内容,包括公德心、科技水平、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全在厕所里暴露无遗。因此,在世界上出现了超智能和需要脱鞋的日本厕所,美国的“安全厕所”,德国的原子厕所,我国香港的“金厕所。”“厕所文化”在我国已逐渐引起国家和民众的注意。央视曾以《北京解决“一号”问题》为题,报道了北京城市公厕建设文化展览和北京公厕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在北京的建设落实情况,被称为我国的第一次“公厕革命”。同时,在北京“世界厕所峰会”上,我国有关专家同15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围绕厕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建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北京街道规划拥有530个厕所供人享用。针对市民反映如厕难问题,重庆市规划勘测部门于日前绘制出了主城区首张《导厕地图》,并将向部分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免费赠送。据了解,重庆主城区《导厕地图》对各区每个厕所的位置都用“蓝红标记”进行了标注,共有428座公厕的位置信息和周围的交通信息。 《导厕地图》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地图,还蕴含着文化,背面印刷有与厕所有关的知识,有厕所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各国使用的厕所符号、象形的有趣标识等。该图编制出版后,曾免费向市民赠送了余份,同时还将向主城区8000多辆出租车每车免费赠送一份。 在2010年11月1日人口普查中,调查表格中,其中一项包括有没有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的内容,以掌握市民现代化生活水平情况。 厕所虽然非大雅之堂,然而却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不少文人墨客写下诸多有关厕所的楹联,读来趣味无穷,令人捧腹,如: 畅通上下;雅集东西。横批:新陈代谢。 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横批:清纯世界。 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轻。横批:愉悦心身。 适合低吟浅唱;不宜滥炸狂轰。横批:讲究卫生。(此楹联专指环境肮脏的厕所) 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须臾,即成造化神仙。(此楹联乃专指环境清洁幽雅的厕所) 注得实效,忌恨屁多尿少;讲究卫生,欣欢源远流长。横批:广辟肥源。(此楹联专指旧式积肥公厕) 效率为生命,踞蹲务必审时度势;时间是金钱,排泄理当夺秒争分。横批:只争朝夕。 欢迎领导常来蹲点;喜接平民复往净身。横批:廉洁卫生。(此楹联乃专指乡村公厕) 世界上有个预言家曾预言:“未来人类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便是厕所问题”。“厕所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印证了预言家预言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厕所文化”的意识和自觉性,紧紧跟上世界先进国家“厕所文化”发展的步伐,提高城市设施建造分布的科学性和紧迫性,以“厕所文化”带动和促进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 索引序列
  • 与幽冥之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幽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幽默9则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幽你一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曲径通幽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