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记录

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记录

发布时间:

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记录

大学本科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导语:论文的格式规范就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些标准化的设置以及要求,所以,同学们在撰写论文前必须了解的论文格式规范。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本科学位论文格式的规范,欢迎阅读!

一、学位论文标题名

标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标题名既要准确地描述内容,又要尽可能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标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外文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二、学位论文序或前言(必要时)

序或前言并非必要。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对学位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选题的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和致谢中陈述。

三、学位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论文的窗口,频繁用于国内外资料交流、情报检索、二次文献编辑等。其性质和要求一般为:

1.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摘录,是论文要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一篇完整的陈述性短文,具有自含性和独立性,能独立于论文使用和被引用。

2.摘要应含有学位论文全文的主要信息,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新见解或创新性,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创造性成果。

3.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手段、程序等。

(3)结果——研究的、调查的、实验的、观察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建议,预测等。

(5)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结论和情报价值而言也很重要的'信息。

4.摘要的详略视论文的内容、性质而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1500汉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5000汉字左右。

5.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通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6.关键词应有3至5个,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涉及的内容、领域从大到小排列,便于文献编目与查询。

7.应有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语摘要应用词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摘要中主语(作用)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语的一致,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

四、学位论文正文

正文前的引言或绪论应对相关领域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文献综述,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与范围,研究设想,实验设计的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文献综述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理论基础的分析和综合,并要指出相关的知识缺陷和知识空白。文献综述必须有一定的篇幅(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3000字)。

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和观测方法、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各章节标题应大致对称,内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各部分篇幅长短不宜悬殊太大,章节标题也不宜太长。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资料详实,方法得当,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五、学位论文结论

经过对研究对象(或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归纳出若干有机联系的结论,并对本研究成果的意义、推广应用的现实性或可能性和进一步的发展等加以探讨和论述。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六、学位论文致谢

对在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导师、校内外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同学、课题资助者等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七、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按文中出现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先列出中文文献,再列出外文文献。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1. 图书: [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书名.版本(第×版).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2. 期刊:[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3. 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in(见):整本文集的编者姓名ed.(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4. 专利:[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 起页~止页

5. 学位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如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年份.

八、学位论文附录(必要时)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说明。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排于学位论文中:

(1)为整篇材料的完整所必需,但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或珍贵罕见的材料;

(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知识扩展:标准论文格式模板

(一)题目

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 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三)正文

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

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

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

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

(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

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

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20190106 搞实验研究的,你的实验记录本早该撕掉了200min 【目标读者】 教授,科技工作者,创新型企业,实验室负责人,希望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人士。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很多科研工作者的问题,特别是实验室的PI。 【内容摘要】 纸质的实验记录,只能记录文字信息,无法记录图像,无法保存电子文件,导致数据分散在不同地方,不便查阅,不便实现团队内的共享,无法随身携带,也不便检索,也不便追踪,这种工业时代的产物早该淘汰了。现在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管理我们的实验记录,提升科研效率。这篇文章主要想分享我在实验记录管理方面的经验。 【撰稿背景】 实验记录是一个实验室最宝贵的资产。由于管理方式的低下,这笔重要资产没有办法充分利用,无法实现知识经验的传承与共享,极大影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效率。如何去充分利用这笔资产,如何通过实验经验的共享传承,促进一个团队的成长,提升科研团队的产出,其实早已有了更好的方式。人类社会早已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并在开始向智能社会迈进。但是工业社会的很多工作方式一直保留到现在。譬如像手写实验记录本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种工作方式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 既然是做科研的,做创新的,我们就应该有质疑精神,少一些想当然,少一点固执。对于实验学科来说,我们撰写实验记录,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现在的方式有没有什么缺点?有时候,我和一些教授们分享电子实验记录,经常会引来质疑:电子记录,记录着篡改了怎么办?抄袭怎么办?(通常我不喜欢和人争辩,电子记录可以记录所有的修改痕迹,连修改的时间都有记录。这是纸质记录无法比拟的。) 时光回转到2008年,我自己记了数10本的实验记录本。但是记完之后,自己几乎从来不愿意去再翻动它。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不能随身携带,只能在实验室去翻阅它。 第二,记录不全面,经常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没有记录下来; 第三,只能记录文字信息,而不能够保存图片颜色甚至过程。 对于实验中的现象,也只能用文字去描述,而不同时间、不同人对文字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原始数据,这些电子版的数据,我很难放到实验记录本里面来,只能放在电脑里面,所以我的记录会分散在纸质记录本和电脑上; 第五,经常还会出现一个尴尬的事情,自己写的实验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甚至说有时候写得比较潦草,字都不认识了。更别说给别人看,或者参考别人的实验记录了。     上面简单的分析你可以看到,尽管实验记录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资产,但是手写的实验记录极大地浪费了这笔无价的资产,因为它很难去利用,很难实现团队内的共享。 【时间成本】 有人可能说,传统的实验记录怎么不能共享了。是的,可以共享。我们现在来设想几个场景,看看完成一次资料共享,效率如何。 场景:实验室新来的小弟,师兄的毕业论文没有写摸索实验条件的过程,要参考已毕业师兄的原始实验记录。  我们知道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所记录的信息,很多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很多失败的记录,摸索条件的过程,都没记那么清楚,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去参考最初的原始记录。如果在一个管理比较完善的实验室,要查询实验记录怎么办呢? 首先要征得老师同意,然后找到实验室的管理员找到存档的实验记录本。由于无法去直接搜索,所以只能一本一本的去翻阅。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能够找到原始的记录。假设原始的记录人写字比较工整的话,应该也可以看清楚他写的是什么。 就算是所有想找的信息,他都记录清楚了。如果还有一些仪器数据,肯定也只能放在电脑中。所以还得查找电子的实验文件。这样才有可能把原始记录和它的结果对应起来。 所以,传统实验室要想查询原始实验记录,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简单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小时是无法去完成的。但是,如果说是完全电子化实验记录的话,这个过程只需要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去完成。而且不光可以找到原始记录,原始的实验数据文件,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也都可以找到。 一分钟和一小时带来的差异是什么?人们根本不愿意去查找哪些纸质的记录,不愿意参考之前的记录。那些花费大量经费沉淀下来的经验,只能无人问津地躺在那里。后人只能再去探索,做无谓的重复。当一个实验室,某方面的工作出现中断的时候,这种反复摸索的事就会经常发生。 在我们学院某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实验室的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花1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各种资料的交接。在我的介绍下他们现在全部改用为知笔记,毕业时的交接不再是个事儿了。节约的每一分钟的时间,其实都是节约了社会的资源,节约了宝贵的创新资源。 【共享意识】 社会怎么进步的,就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知识的共享。一个实验室怎么才能够更高效的运转,更快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实验室成员的集体智慧,相互传帮带。我还听说过有些实验室学生之间,相互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而且实验室内部不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我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好在这是罕见的例子。 【数据安全】 有人担心实验记录存在云端,安全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三个例子: 第一,现在越来越多人把钱存在网上,用支付宝,用微信钱包,有没有担心过我钱被偷掉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发现钱变得更安全了,不怕小偷了。数据存在云端,我认为会比本地更安全。担心安全是有必要的。怀疑不安全而不去使用,其实只是意识问题。 第二,我自己亲身的例子。2014年的9月,我的笔记本被偷过,我的台式机的电脑硬盘坏过,而且找人恢复也没有恢复不过来,丢失了大量的数据。 第三,我们学院神经口的一个实验室,几年前向他推荐为知笔记的时候,他也特别说到云端不安全。所以我也给他推荐了本地的解决方案。最近问他主要用云端还是用本地的电子笔记时,他说主要是用云端的。原因很简单,他不管出差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方,随时可以了解实验室的进展情况。所有人的实验记录,详细数据,实验步骤,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用再去打电话或者微信,一一沟通。节省了他大量的沟通时间。 其实,提供这种笔记服务的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去做数据安全备份,而且都是容灾备份。所谓容灾备份是一般在本地有一个备份,在其它城市还会有一个备份,即便一个城市的机房发生了火灾或者地震,依然有机会挽回你的数据。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云端,我的工作模式主要都是在云上。我用的主力同步工具是两个,一个是为知笔记,一个是坚果云。我自己常用的工作电脑有三台,一台移动的笔记本,两台台式的,还有若干pad,手机。有了上面这这个工具,我可以随时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开始工作,而且可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其实,有时候还会在移动端手机上开展工作,有了为知笔记+坚果云,工作可以随时随地。 【电子记录的必要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实验记录不是个事儿?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短平快的课题,三个月写篇文章,实验记录记得再烂,随便怎么记都不是问题,当事人应该能记得很清楚怎么做的。 但是,如果说是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团队,这个研究可能要跨越五年甚至十年。如果是依然使用纸质记录的话,我们很难去查询之前的实验结果,就可能会反复要去重复同样的实验。这样就会大大影响研究的进展。所以我觉得要想做一些重要的成果,特别是要啃那些硬骨头的话,我觉得电子记录就非常重要。 我自己一直在从事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成持续了超过十年。由于我们都有电子实验记录,所以我们经常会把几年前的实验记录翻出来再看一看,或者有新的同学进到实验室,还会让他们去参考多年前的实验结果。这样可以让整个研究更具延续性,让所有的工作都是站在前面基础之上,而不是从头开始。如果是纸质的记录,这是很难实现的。 【解决方案】 我个人并不推荐专门的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成本昂贵,不便使用,也不便数据共享。除非是像大的制药企业,对流程有严格的控制,对数据格式有特定的要求。对一般十几人到几十人或者百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团队来说,我认为用电子版的笔记软件更合适、更自由,也更具性价比。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工具更具通用性,并不仅仅适用于实验记录,同时可以用于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上的一些记录,所以这样就减轻了使用者学习新工具的负担,他们学习的是一个通用工具,即便今后离开实验室,这个工具依然非常有用。 类似的工具有: 为知笔记 有道云笔记 印象笔记和微软的onenote(分别对应于下图从左至右)。从用户群来说,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应该依次是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和onenote。 对于实验记录来说,我个人推荐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这两个在使用体验上来说,可能略比为知笔记更好。onenote是微软出品的工具,特点是功能强大,使用不那么方便,同步有时候也会有问题。对于实验室团队使用来说,基本可以不予考虑,下面也不再展开讨论。如果说你是surface电脑的用户,onenote还是有些不错的体验。 1、印象笔记:来源于美国的evernote,也是我寻找电子实验记录工具所使用的第二个软件。更早的时候,我是用google的google wave,很多人都不会听说过的一个产品,只存活了2年左右就被关闭了。放弃使用evernote的原因也很简单,后来国内访问体验越来越差。再到后来,国内推出了印象笔记,我也很快成了印象笔记的用户。不过遗憾的是,早期的印象笔记并不提供团队协作的功能,所以实验记录这一块,自从放弃了evernote,也从没再回到过evernote或者印象笔记。 2、为知笔记:在2011年左右,正在苦苦寻找电子实验记录的我,发现了为知笔记,也看过博主 善用佳软(张玉新)的介绍,我们因此逐渐成了好友。后来开始使用为知笔记作为团队的唯一电子实验记录工具,一直使用至今。有一次,碰到问题在线上咨询,恰好碰到为知笔记的创始人帮我解答问题,后来也成了好友。 3、有道云笔记:网易出品,功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体验也不错。其实,我也是有道云笔记的用户,语音笔记,实时转文字并保留语音录音,这个功能我就很喜欢。还有pdf OCR识别,翻译功能都很赞。 凭心而论,如果只是个人使用,三个都可以,体验也不相上下,各有所长,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都比较轻快。但是如果你的笔记数量很多,每年上千条,还希望团队成员也来使用,这时候对功能的要求将变得更加重要。此时,我推荐为知笔记。也就是说,重度知识工作者,我一律推荐为知笔记。 为知笔记想对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年费60元,每月10G上传流量,空间无上限。其它的自行比较一下。 推荐为知笔记还有一个原因,为知笔记是唯一提供本地解决方案的公司。对于数据保密有极致追求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福音。如果专门架设电子实验记录系统,费用高昂。而为知笔记盒子就是一台服务器电脑的费用,不到2万元,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下图就是我购买的为知盒子,方方正正的小黑盒,比传统机箱一半略高一点。 【心经】 如果你不是对保密有极致追求,我推荐你不要购买这个(不是黑为知笔记,也不是黑这个产品)。我自己使用下来后,我还是愿意用云端产品,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地虽然安全性提升,但是只能在本地访问,会损失云端的便利。所谓有得必有失。我自己购买的这个目前主要就是起个备份的作用,主力还是使用云端服务。我给身边的人推荐过为知笔记,发现科研实验室都倾向用云端,而一些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愿意选择本地的解决方案。 【电子实验记录的其它解决方案】 有的人自建wiki,不太推荐,手机端访问不便。数据安全性并不见得更好。 有人用坚果云来管理,也不推荐。虽然坚果云是我用来同步文件资料的主力工具,但它不是笔记类工具,不能创建文件,同步资料可以,用来做记录就不是它擅长的了。 【结论】 对于科研团队来说,实验记录是最宝贵的资源。一要长久保存,二要便于分享,便于检索,这样才便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传承。 这里提到的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和onenote四个工具,对于个人使用,几个都可以,就看个人习惯了。 对于团队使用,我推荐为知笔记。 参考资料: 1、为知笔记  不会使用为知笔记,可以参考我的课程 2、有道云笔记  3、印象笔记  4、onenote 

实验记录的构成要素和书写原则是:

等)记录。

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

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和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和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本科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填写范本如下图:

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有一张答辩记录表,需要写上答辩过程中评审老师提到的问题,如何作答的,以及论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审老师会根据情况,在答辩记录表上给论文打分(有两项打分:一项是论文指导老师打分,一项是答辩评审老师打分)。

答辩结束之后,需要拿着这张表与论文文本一起做最后的装订,上交给学校存档。如果论文答辩被评为不合格,则需要重新修改好才能装订。

答辩流程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答辩人陈述、提问与答辩、总结和致谢五部分。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

答辩人陈述: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总结: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20190106 搞实验研究的,你的实验记录本早该撕掉了200min 【目标读者】 教授,科技工作者,创新型企业,实验室负责人,希望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人士。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很多科研工作者的问题,特别是实验室的PI。 【内容摘要】 纸质的实验记录,只能记录文字信息,无法记录图像,无法保存电子文件,导致数据分散在不同地方,不便查阅,不便实现团队内的共享,无法随身携带,也不便检索,也不便追踪,这种工业时代的产物早该淘汰了。现在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管理我们的实验记录,提升科研效率。这篇文章主要想分享我在实验记录管理方面的经验。 【撰稿背景】 实验记录是一个实验室最宝贵的资产。由于管理方式的低下,这笔重要资产没有办法充分利用,无法实现知识经验的传承与共享,极大影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效率。如何去充分利用这笔资产,如何通过实验经验的共享传承,促进一个团队的成长,提升科研团队的产出,其实早已有了更好的方式。人类社会早已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并在开始向智能社会迈进。但是工业社会的很多工作方式一直保留到现在。譬如像手写实验记录本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种工作方式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 既然是做科研的,做创新的,我们就应该有质疑精神,少一些想当然,少一点固执。对于实验学科来说,我们撰写实验记录,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现在的方式有没有什么缺点?有时候,我和一些教授们分享电子实验记录,经常会引来质疑:电子记录,记录着篡改了怎么办?抄袭怎么办?(通常我不喜欢和人争辩,电子记录可以记录所有的修改痕迹,连修改的时间都有记录。这是纸质记录无法比拟的。) 时光回转到2008年,我自己记了数10本的实验记录本。但是记完之后,自己几乎从来不愿意去再翻动它。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不能随身携带,只能在实验室去翻阅它。 第二,记录不全面,经常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没有记录下来; 第三,只能记录文字信息,而不能够保存图片颜色甚至过程。 对于实验中的现象,也只能用文字去描述,而不同时间、不同人对文字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原始数据,这些电子版的数据,我很难放到实验记录本里面来,只能放在电脑里面,所以我的记录会分散在纸质记录本和电脑上; 第五,经常还会出现一个尴尬的事情,自己写的实验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甚至说有时候写得比较潦草,字都不认识了。更别说给别人看,或者参考别人的实验记录了。     上面简单的分析你可以看到,尽管实验记录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资产,但是手写的实验记录极大地浪费了这笔无价的资产,因为它很难去利用,很难实现团队内的共享。 【时间成本】 有人可能说,传统的实验记录怎么不能共享了。是的,可以共享。我们现在来设想几个场景,看看完成一次资料共享,效率如何。 场景:实验室新来的小弟,师兄的毕业论文没有写摸索实验条件的过程,要参考已毕业师兄的原始实验记录。  我们知道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所记录的信息,很多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很多失败的记录,摸索条件的过程,都没记那么清楚,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去参考最初的原始记录。如果在一个管理比较完善的实验室,要查询实验记录怎么办呢? 首先要征得老师同意,然后找到实验室的管理员找到存档的实验记录本。由于无法去直接搜索,所以只能一本一本的去翻阅。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能够找到原始的记录。假设原始的记录人写字比较工整的话,应该也可以看清楚他写的是什么。 就算是所有想找的信息,他都记录清楚了。如果还有一些仪器数据,肯定也只能放在电脑中。所以还得查找电子的实验文件。这样才有可能把原始记录和它的结果对应起来。 所以,传统实验室要想查询原始实验记录,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简单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小时是无法去完成的。但是,如果说是完全电子化实验记录的话,这个过程只需要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去完成。而且不光可以找到原始记录,原始的实验数据文件,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也都可以找到。 一分钟和一小时带来的差异是什么?人们根本不愿意去查找哪些纸质的记录,不愿意参考之前的记录。那些花费大量经费沉淀下来的经验,只能无人问津地躺在那里。后人只能再去探索,做无谓的重复。当一个实验室,某方面的工作出现中断的时候,这种反复摸索的事就会经常发生。 在我们学院某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实验室的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花1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各种资料的交接。在我的介绍下他们现在全部改用为知笔记,毕业时的交接不再是个事儿了。节约的每一分钟的时间,其实都是节约了社会的资源,节约了宝贵的创新资源。 【共享意识】 社会怎么进步的,就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知识的共享。一个实验室怎么才能够更高效的运转,更快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实验室成员的集体智慧,相互传帮带。我还听说过有些实验室学生之间,相互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而且实验室内部不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我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好在这是罕见的例子。 【数据安全】 有人担心实验记录存在云端,安全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三个例子: 第一,现在越来越多人把钱存在网上,用支付宝,用微信钱包,有没有担心过我钱被偷掉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发现钱变得更安全了,不怕小偷了。数据存在云端,我认为会比本地更安全。担心安全是有必要的。怀疑不安全而不去使用,其实只是意识问题。 第二,我自己亲身的例子。2014年的9月,我的笔记本被偷过,我的台式机的电脑硬盘坏过,而且找人恢复也没有恢复不过来,丢失了大量的数据。 第三,我们学院神经口的一个实验室,几年前向他推荐为知笔记的时候,他也特别说到云端不安全。所以我也给他推荐了本地的解决方案。最近问他主要用云端还是用本地的电子笔记时,他说主要是用云端的。原因很简单,他不管出差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方,随时可以了解实验室的进展情况。所有人的实验记录,详细数据,实验步骤,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用再去打电话或者微信,一一沟通。节省了他大量的沟通时间。 其实,提供这种笔记服务的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去做数据安全备份,而且都是容灾备份。所谓容灾备份是一般在本地有一个备份,在其它城市还会有一个备份,即便一个城市的机房发生了火灾或者地震,依然有机会挽回你的数据。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云端,我的工作模式主要都是在云上。我用的主力同步工具是两个,一个是为知笔记,一个是坚果云。我自己常用的工作电脑有三台,一台移动的笔记本,两台台式的,还有若干pad,手机。有了上面这这个工具,我可以随时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开始工作,而且可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其实,有时候还会在移动端手机上开展工作,有了为知笔记+坚果云,工作可以随时随地。 【电子记录的必要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实验记录不是个事儿?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短平快的课题,三个月写篇文章,实验记录记得再烂,随便怎么记都不是问题,当事人应该能记得很清楚怎么做的。 但是,如果说是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团队,这个研究可能要跨越五年甚至十年。如果是依然使用纸质记录的话,我们很难去查询之前的实验结果,就可能会反复要去重复同样的实验。这样就会大大影响研究的进展。所以我觉得要想做一些重要的成果,特别是要啃那些硬骨头的话,我觉得电子记录就非常重要。 我自己一直在从事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成持续了超过十年。由于我们都有电子实验记录,所以我们经常会把几年前的实验记录翻出来再看一看,或者有新的同学进到实验室,还会让他们去参考多年前的实验结果。这样可以让整个研究更具延续性,让所有的工作都是站在前面基础之上,而不是从头开始。如果是纸质的记录,这是很难实现的。 【解决方案】 我个人并不推荐专门的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成本昂贵,不便使用,也不便数据共享。除非是像大的制药企业,对流程有严格的控制,对数据格式有特定的要求。对一般十几人到几十人或者百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团队来说,我认为用电子版的笔记软件更合适、更自由,也更具性价比。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工具更具通用性,并不仅仅适用于实验记录,同时可以用于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上的一些记录,所以这样就减轻了使用者学习新工具的负担,他们学习的是一个通用工具,即便今后离开实验室,这个工具依然非常有用。 类似的工具有: 为知笔记 有道云笔记 印象笔记和微软的onenote(分别对应于下图从左至右)。从用户群来说,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应该依次是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和onenote。 对于实验记录来说,我个人推荐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这两个在使用体验上来说,可能略比为知笔记更好。onenote是微软出品的工具,特点是功能强大,使用不那么方便,同步有时候也会有问题。对于实验室团队使用来说,基本可以不予考虑,下面也不再展开讨论。如果说你是surface电脑的用户,onenote还是有些不错的体验。 1、印象笔记:来源于美国的evernote,也是我寻找电子实验记录工具所使用的第二个软件。更早的时候,我是用google的google wave,很多人都不会听说过的一个产品,只存活了2年左右就被关闭了。放弃使用evernote的原因也很简单,后来国内访问体验越来越差。再到后来,国内推出了印象笔记,我也很快成了印象笔记的用户。不过遗憾的是,早期的印象笔记并不提供团队协作的功能,所以实验记录这一块,自从放弃了evernote,也从没再回到过evernote或者印象笔记。 2、为知笔记:在2011年左右,正在苦苦寻找电子实验记录的我,发现了为知笔记,也看过博主 善用佳软(张玉新)的介绍,我们因此逐渐成了好友。后来开始使用为知笔记作为团队的唯一电子实验记录工具,一直使用至今。有一次,碰到问题在线上咨询,恰好碰到为知笔记的创始人帮我解答问题,后来也成了好友。 3、有道云笔记:网易出品,功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体验也不错。其实,我也是有道云笔记的用户,语音笔记,实时转文字并保留语音录音,这个功能我就很喜欢。还有pdf OCR识别,翻译功能都很赞。 凭心而论,如果只是个人使用,三个都可以,体验也不相上下,各有所长,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都比较轻快。但是如果你的笔记数量很多,每年上千条,还希望团队成员也来使用,这时候对功能的要求将变得更加重要。此时,我推荐为知笔记。也就是说,重度知识工作者,我一律推荐为知笔记。 为知笔记想对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年费60元,每月10G上传流量,空间无上限。其它的自行比较一下。 推荐为知笔记还有一个原因,为知笔记是唯一提供本地解决方案的公司。对于数据保密有极致追求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福音。如果专门架设电子实验记录系统,费用高昂。而为知笔记盒子就是一台服务器电脑的费用,不到2万元,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下图就是我购买的为知盒子,方方正正的小黑盒,比传统机箱一半略高一点。 【心经】 如果你不是对保密有极致追求,我推荐你不要购买这个(不是黑为知笔记,也不是黑这个产品)。我自己使用下来后,我还是愿意用云端产品,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地虽然安全性提升,但是只能在本地访问,会损失云端的便利。所谓有得必有失。我自己购买的这个目前主要就是起个备份的作用,主力还是使用云端服务。我给身边的人推荐过为知笔记,发现科研实验室都倾向用云端,而一些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愿意选择本地的解决方案。 【电子实验记录的其它解决方案】 有的人自建wiki,不太推荐,手机端访问不便。数据安全性并不见得更好。 有人用坚果云来管理,也不推荐。虽然坚果云是我用来同步文件资料的主力工具,但它不是笔记类工具,不能创建文件,同步资料可以,用来做记录就不是它擅长的了。 【结论】 对于科研团队来说,实验记录是最宝贵的资源。一要长久保存,二要便于分享,便于检索,这样才便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传承。 这里提到的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和onenote四个工具,对于个人使用,几个都可以,就看个人习惯了。 对于团队使用,我推荐为知笔记。 参考资料: 1、为知笔记  不会使用为知笔记,可以参考我的课程 2、有道云笔记  3、印象笔记  4、onenote 

帮你完成,,,怎样,行的

1.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2.常规试验方法应在首次实验记录时注明方法来源,并简述主要方法步骤。改进创新的实验方法应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和操作细节。

3.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产生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4.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碳素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其他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

5.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属外文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全名称。

6.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标和数据资料等应按顺序粘贴在记录本或记录纸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不易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标明,以便查对;试验图片、照片应粘贴在实验记录的相应位置上。

7.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卷边,保持整洁、完好、不破损、不丢失。答案来自

本科毕业论文记录本实验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填写范本如下图:

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有一张答辩记录表,需要写上答辩过程中评审老师提到的问题,如何作答的,以及论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审老师会根据情况,在答辩记录表上给论文打分(有两项打分:一项是论文指导老师打分,一项是答辩评审老师打分)。

答辩结束之后,需要拿着这张表与论文文本一起做最后的装订,上交给学校存档。如果论文答辩被评为不合格,则需要重新修改好才能装订。

答辩流程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答辩人陈述、提问与答辩、总结和致谢五部分。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

答辩人陈述: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总结: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论文答辩通知格式

进行论文答辩前要做好通知学生的准备工作,这可以让同学们事先有个好的准备。

各院系:

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以及本科毕业生有关工作的安排,全校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结题答辩申请

凡通过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学生,务必在教务系统上提交结题答辩申请,上传毕业论文(保密项目除外),校内毕业论文导师和院系审核,在校外做毕业论文的须通过院系审核。教务系统毕业论文结题答辩申请开放时间截止到5月30日。

二、答辩材料清单

填写、打印由导师签署意见的结题答辩申请表;

毕业论文纸质版;

实验型毕业论文的原始实验记录本。(*实验型毕业论文若无原始实验记录本的不予答辩)。凡在校外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如无法提交实验记录原件的,可提交复印件,但必须有导师签字对实验记录真实性和评价的`书面说明。如果有的单位连复印件都不给提供,则需提供说明材料导师签字,单位盖章后带回学校交院系教学办备查;

三、答辩组织分组

各院系应在答辩前一周对全体答辩学生进行分组,要特别关注本院到院外做毕业论文的学生,提醒学生及时网上申报、选择答辩单位。

四、答辩要求

各院系应按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条例》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补充要求》的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完成答辩工作。各答辩组要由不少于3位中级职称以上相关专业教师,答辩组组长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学生成绩的优秀率不超过答辩学生人数的40%。各单位按做毕业论文学生数的5% 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各院系答辩结束后立即将院系推荐的校优名单在系统上确认提交,学校将对推荐校优的毕业论文进行查重,凡查重率超过20%的将取消校优评选资格。

五、毕业论文格式、封面要求、装订及材料存档

学生应严格按照《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统一封面的通知》执行。论文必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统一封面颜色装订成册。装订数量由院系确定,要求院系必须保存一册(务必做到,下半年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每个学生的纸质材料包括结题答辩申请表、原始实验记录本和毕业论文纸质版。推荐为校优的学生毕业论文提交学校的材料必须完整无误以便上报学校档案馆存档。

2017届毕业生毕业在即,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对2017届毕业生毕业前夕总补考及毕业论文答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安排

1.补考时间

2017年5月22-25日。

2.考试组织

(1)《大学体育》课程补考由体育学院组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补考由考试中心统一组织。

二、有关事项

1.本次补考为2017届毕业生在读期间的最后一次补考,请各学院及时通知有补考科目的毕业生,指定专人负责并做好通知记录;请有补考的毕业生主动与学院联系,落实具体考试安排,不要错过考试机会,学生缺席补考的,自行负责。

2.请各学院需补考的毕业生做好复习备考,勿存侥幸之心。毕业总补考考场纪律要求与期末考试一样,实行全程视频监控。

3.请各学院做好毕业生补考名单和科目的统计以及汇总工作,妥善安排,确保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应补考科目的补考。

4.本次补考需缴纳20元/科的补考费,请补考考生在补考前将补考费交各教学学院教务办。未办理交费手续的考生,其补考成绩不予登录。

5.补考考生凭身份证、学生证入场参加考试,严禁代人考试的行为。

6.请各学院于5月4日(星期四)前将本学院专业课补考科目及人数、具体人员名单的打印稿和电子稿交考试中心。

7.请各学院于5月27日(星期六)前将学生毕业总补考成绩报考试中心审核登录。

8.各学院要按照学校考试工作的有关规定做好相关考务工作,并按规定组织阅卷、评分和成绩上报。

三、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有些学院已经做了答辩或预答辩,在我们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确保质量,请各学院做好以下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

1.答辩环节: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于5月15日-19日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按专业成立若干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一般由3-5名教师组成,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参加,并主持答辩小组的工作。答辩秘书负责记录学生的答辩过程,答辩会记要内容要详细具体,要将问题和回答详细记录下来,所有参与人签名必须是亲笔签名。“答辩小组意见”一栏,必须给出具体的意见和评定成绩等级,而不能只写“通过”,且负责人必须亲笔签名。

2.文字重复率:各学院对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设计)应用“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认定毕业论文(设计)文字复制比≥30%不得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教务处将按10%的比例随机抽取毕业论文(设计)再次进行查重,如发现还有毕业论文(设计)文字复制比≥30%以上的院,将影响年终教学管理考核。

3.质量: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要对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评阅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论文水平和质量、学生答辩情况等进行充分讨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评定成绩。所有成绩评定不能打印或盖章,一律要手写。

4.格式:论文(设计)的字数、格式、文字表述、标点符号、图表设计、数据处理、照片张贴、标本配述、中外文摘要、参考资料的附录和注释等,应符合《湖南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相关规定。必须将所有的原始材料装订成册,具体顺序为论文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书、中期检查、评审表、答辩记录表、论文正文。必须统一用A4纸、左侧装订,不能用活页夹。对于格式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通过答辩。

5.总结工作: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各专业要认真总结,就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选题指导、能力水平、论文质量、成绩评定、写作规范、论文答辩等几个方面写出总结材料,并在5月27日前进教务系统录入论文(设计)成绩。各学院在6月1日至6月2日将毕业论文材料和放入档案的材料(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和答辩记录表)盖好公章后(盖学校的公章时间为5月22号-26号),一并交教务处实践管理科。

请各学院迅速传达和贯彻落实好本通知精神,严肃考纪考风,严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

查重帮论文查重提醒您,论文写作完毕之后最好借助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才能更好的修改论文。

毕业论文进展情况记录:

第一周:

1、根据查询的资料,对开题报告及写作思路,计划安排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整理。在查询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后,重新理清写作思路,正式开展论文初稿的写作。

2、加大资料搜索的范围。全面深入的概括了学术界所研究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学术界现有的概括性的观点。

3、调整大纲的结构,使大纲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层次清晰。

4、修改过的大纲和文献综述交给老师审阅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第2周:

1、通过前期大量的资料收集,提纲的初拟,根据大纲撰写了10000字左右的初稿,初稿的内容充分丰富,方便以后修改定稿。

2、对所研究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这一问题进行深刻分析。

3、将初稿交给老师审阅,听老师当面点评,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第3周:

1、对论文进行相应的检查修改,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沟通。

第4周:

1、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开始着手对论文进行修改。

2、注意整篇文章的逻辑性,特别是一些关键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

3、调整部分章节的比例,突出重点,添加一些图片之类的补充资料,从图表中可以很清晰表述文字上的说明,让人看起很清楚明了。

第5周:

1、对论文进行相应的检查、修改及完善,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沟通,并即时与导师的交流。

2、在导师指导下解决了论文主体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突出文章的重点,把文章的论证部分通过补充资料弥补文章的不足,在从整体上修改论文的整体内容。

3、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对论文的修改,主要针对用词规范及全文的前后一致等问题,先把不规范的用词和口语话文字修改为规范的用词。

第6周:

1、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修改一致,不再出现缺乏有效的过渡和衔接问题。并把文章中所研究的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找相关的例证来说明问题。

2、对全文进行系统的、全面行的检查,包括语言检查,标点检查,逻辑检查等,为了完善论文、完成对毕业论文内容的修改。

3、按照论文的基本要求调整论文格式,然后定稿,再把定稿打印装订,最后交给论文指导老师。

实验毕业论文记录本

论文指导记录范本:

第一次指导:论文选题工作与指导任务书下达

参考样本: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对具备一定的(填写专业理论)基础与(填写专业理论)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并且运用中国知网对(专业关键词1)、(专业关键词2)、(专业关键词3)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且对(适合实证研究)软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论文题目为:(具体论文题目)。

题目确定之后,给学生下达论文指导任务书,并重点对开题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如下指导:

1、认真学习(涉及具体专业知识)理论,熟悉(专业)软件的操作,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文献综述除了进行阐述之外,重点要从(填写具体研究思路),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二次指导:开题报告方面的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了开题报告,经检查存在以下问题和建议:

1、文献综述中对(具体理论)相关性研究概述的过于笼统,应把构建(具体内容)评价(具体专业理论)加以点明,为后期的结构安排做出铺垫。

2、结构安排部分应该重点放在(具体主体方面)。

第三次指导:论文撰写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完成开题答辩后,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已经基本形成,现对论文撰写提出如下指导(注意具体内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1、论文引言部分重点从背景与意义进行撰写,特别注意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具有理论依据、可以评价单一主体的评价方法在文中重点点明。

2、(专业理论)重点考虑(具体内容)等相关研究。研究样本选取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数据。

3、实证分析之后的建议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

第四次指导:论文初稿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论文初稿,经检查存在以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某个方面)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安排结构不合理,建议修改。

2、相关理论界定过于啰嗦,必须说明与文章的关系。

3、具体章节(例如部分)检验分析依据站在哪一个角度,需要进一步说明。

4、结论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从(具体情况)进一步说明。

第五次指导:论文定稿与答辩前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论文终稿,经检查,论文基本达到要求,现对论文答辩之前进行如下指导:

1、制作论文答辩PPT,建议6-8个幻灯片,内容言简意赅。

2、熟读论文至少5遍,理清写作思路,根据结构层次简化PPT。

3、答辩过程中注意实证结果与对策之间的衔接,重点说明。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填写范本如下图:

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有一张答辩记录表,需要写上答辩过程中评审老师提到的问题,如何作答的,以及论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审老师会根据情况,在答辩记录表上给论文打分(有两项打分:一项是论文指导老师打分,一项是答辩评审老师打分)。

答辩结束之后,需要拿着这张表与论文文本一起做最后的装订,上交给学校存档。如果论文答辩被评为不合格,则需要重新修改好才能装订。

答辩流程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答辩人陈述、提问与答辩、总结和致谢五部分。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

答辩人陈述: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总结: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是硕士毕业论文吧。这种是要写一份科研记录本的,交大的科研记录本写过。不懂的可以问我

猪场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药物预防等。“防疫是生产的第一生命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是养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 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在生产过程中,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不采取称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不高即低,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3、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4、消毒不同步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扩散或传播,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讲,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决定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必须要与人流、物流、车流不同程度的接触,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是养猪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6、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二、疫苗免疫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方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3、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对猪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出现疫情。 4、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猪场应根据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由于猪场的监督力度不够或技术人员责任性不强,在操作中往往出现类似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出现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结果的出现。 三、引种与隔离不当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但是,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如果对新引进的猪隔离措施不当,会对原有猪群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引进种猪时,要安排适当的圈舍,与其它猪隔离饲养15-30天,并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在隔离期内未发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饲养。 四、病死猪及胎衣的处理不当 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及胎衣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及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对病死或剖解猪只及母猪产后的胎衣应立即无害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影响其它正常猪群的健康生长。 五、疫病检测不及时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如不能及时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六、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焚烧。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并对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环境及其它污染物进行彻底消毒。反之,则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七、在疫病防治方面主次不分 猪场的防疫工作,要结合本地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对疫病的防治效果。 八、防疫措施不完善 传统的养猪防疫似乎仅仅是兽医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九、不重视猪群的保健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当然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和关键的步骤。但是,对猪群的保健,也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对猪群进行保健,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会增加猪只的饲养成本,但是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十、对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不重视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定期的对猪体内外进行驱虫和杀灭蚊蝇和老鼠,消灭疾病的传播媒介,减少猪只疾病发生的机会。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经常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干燥、温度适宜、干净卫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对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 m宽的防风林。 猪舍若能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好处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场内的风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10%~20%;还可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臭气减少50%;尘埃减少30%~50%;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20%~80%。 生活在这样一个绿化美化环境中,不仅能使长期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感到心旷神情,也能使终生关在笼舍内的猪感受到清晨闻啼鸟,夜听虫蛙鸣,阵阵青草香,飓飓风雨声,仿佛又回归到大自然。 所以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步步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吗?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填写范本如下图:

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有一张答辩记录表,需要写上答辩过程中评审老师提到的问题,如何作答的,以及论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审老师会根据情况,在答辩记录表上给论文打分(有两项打分:一项是论文指导老师打分,一项是答辩评审老师打分)。

答辩结束之后,需要拿着这张表与论文文本一起做最后的装订,上交给学校存档。如果论文答辩被评为不合格,则需要重新修改好才能装订。

答辩流程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答辩人陈述、提问与答辩、总结和致谢五部分。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

答辩人陈述: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总结: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猪群的健康管理 养猪业市场行情的轮回波动,总是让养猪人几多欢喜几多愁。但这是正常规律,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以后也将循环往复下去。生产水平低下、猪病接连不断,才是养猪业的真止灾难,才是让养猪人承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拿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肥育猪数来说,全国平均不到千头,可见有相当数量的猪场是赚不到钱的! 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固然影响着养猪效益;把猪养好实现每头猪的效益最大化,才是养猪人最应该关注的焦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猪群的健康管理,才能实现猪群的健康、高产、高效。1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猪群的健康管理是山人来执行的,员工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执行的结果。 首先,要对猪有一颗爱心。要热爱养猪事业,应该以轻松卞俞决的心情投入养猪工作。“要我干”与“我要干”,所得到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要设身处地为猪群着想,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猪群。对小猪,要给予孩子般的呵护;对怀孕母猪,要给予孕妇般的呵护;对哺乳母猪,要给予产妇般的呵护;对公猪,要给予贵宾般的呵护。只有这样,猪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创造则富。如果仅仅把猪当成畜生来对待,漠不关心,甚至野蛮粗暴,猪群在没有适宜的环境、得不到良好的饮食、凄苦恐惧的状态下,连最起码的生存都谈不上,更何祝为我们创造则富了! 其次,员工队伍要有坚强的执行力。通俗地讲,执行力就是将一各种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的能力。有很多猪场在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猪场管理方案,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问题不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执行有关。“目标十执行=结果”,缺乏执行力,即使有再好的方案、再止确的目标,也不可能得出好的结果。拿消毒这个环节来讲,假设规定3天消毒1次,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多个问题:消毒没消毒?用的什么消毒药?刺激性多大?浓度多大?舍温及水温多高?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消毒的?是否和疫茁接种相冲突?猪舍或猪群的卫生状祝如何?猪群反应如何?.••…能否得到强有力的、止确的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毒效果。 第三,在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白山的环境。猪场享有“文明监狱”的“美誉”,这似乎是降低职业风险的需要,但也成了很多养猪人的无奈。一天24小时蹲在猪场里,一年难得回家儿次,环境极脏,伙食极差,整天机械式地重复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劳作。在这种“监狱”似的环境中,员工的情绪往往是低落和烦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很难表现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很难发挥出攻无不克的战斗力。于是,很多猪场都出现了“用工难”的尴尬局面: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难找,像样的饲养员也难找,跳槽现象频频发生。员工队伍不仅素质低,‘非常不稳定。在这种局面下,要确保猪群的健康、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儿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断改善员工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以缓解员工被压抑的感觉;要改变过于严苛的管理模式,lfu代之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定期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员工有一种成长的白豪感;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在种猪选育工作中,要坚持把“健康、高产”当作}几要目标,lfu不是一味地追求漂亮的体形健康,即没有特定病原体、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高产,即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平均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或者肥育猪的头数,是决定一个猪场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平均一年提供育肥猪不足14头,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超过18头,则,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健康、高产的猪群,则猪场的经营状祝是不可能达到盈5平衡线以上的!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却有相当多的猪场热衷于引进类似于健美运动员体形的种猪,有的甚至声称“非双肌臀”不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种猪场也不得不调整选育方向,把培育外观漂亮的猪当成首要目标。这样一来,猪的体形的确越来越漂亮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让养猪人头痛:抗应激能力差、发病率高,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准胎率低、产活仔数低、难产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必须明确: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要养赚钱的猪,lfu不是养好看的猪。具备和谐健康体形、能多产仔、生长快、饲料一效率高、生产更多优质猪肉的种猪,应该是育种学家、种猪场、商品猪场、屠宰)‘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应片面追求某项体形目标,走向极端,那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调整疾病防制观念,彻底摒弃“病来乱求医”的治疗方式,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 侧重于“治”的猪场,往往是漏洞百出、危机四伏的猪场,员工充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为了“火火”lfu忙得焦头烂额;侧重于“防”的猪场,一般是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猪场,员工能够有条不紊地从事防疫和保健工作,很少出现大的疫情;1fO侧重于“养”的猪场,则是进入了“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境界的猪场:员工轻松快乐,猪群悠哉游哉! 这里的“养”是广义的养,包括良好的环境控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环境控制。合格的养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猪群;要想养好猪,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猪场大的环境应力求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没有异味、极少蚊蝇。栋舍之间应适当拉大距离,以利于通风、采光和防疫。进入办公区,应感觉不是进了猪场,lfi!是进了修身养性的庄园。猪舍小的环境应力争达到“干、净、暖、通风”4项标准。“干”指干燥,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任何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净”指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染物;“暖”指舍内温度适宜,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通风”指换气良好、空气新鲜,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病原微生物浓度大幅降低。 良好的营养供给。饲料一成本是应该考虑的,但不可一味追求饲料一成本的降低,因为低的营养水平往往导致低的养殖水平。除了蛋白质、能量等应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外,更要确保足够的、比例均衡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好的饲料一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灵月一妙药”。近年来大面积流行的所谓“高热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养猪场、户过分追求降低饲养成本有关,用便宜饲料一、便宜药物和疫茁,包括在员工使用上也优先选择月薪要求低的员工,从lfu导致猪群健康状祝差、生产水平低。 良好的饲养管理。关键是对猪要有一颗“爱心”,这点在前面已述及。善待猪群者,猪会给以丰厚的回报:产得多、活得多、长得快;lfu虐待猪群者,猪只能给以微薄的回报:产得少、活得少、长得慢,这种回报可能连成本都不够。要尽可能减少诸如转群、换料一、注射、环境突变等对猪群造成的应激,使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4对关键性的疾病进行净化,可使疾病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近儿年困扰养猪业的严峻疫情当中,病原是复杂多变的。有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流感病毒;有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还有支原体、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等。想把所有病原体都消火掉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全国一各地众多的疫情当中,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猪瘟和伪狂犬病进行净化,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从2004年起,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丘惠深研究员指导下,山东省济宁原种猪场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全群猪瘟净化工作,每年两次对公猪、母猪和后备猪进行全群采样检测,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从2008年下半年起,济宁原种猪场又开始了猪群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尽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无净化的必要、采用何种方法净化、能否达到顶期目的等等,但从全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引种客户的良好反映来看,疾病净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猪瘟净化方法:逐头活体采集扁桃体,到有条件的研究机构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凡抗原阳性者即为带毒猪,应坚决淘汰。净化的难度不在于技术难关,也不在于检测费用,lfi!在于巨大的淘汰成本,但这对本场和客户的长期利益都是值得的。5不要把“救死扶伤”当成养猪人的职责,应执行严酷的淘汰制度 在人医方面提倡“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几义精神”,这是I}所当然的。lfi!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如果一味追求“救死扶伤”,必将造成猪病的进一步泛滥。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lfu不是研究疾病。对疾病的研究,应该是高等院校、利一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们的工作。 热衷于研究、治疗一各种疑难杂症的猪场,不可能是高效益的猪场,反倒有可能成为一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乐园!吴增坚教授提出的“五不治”原则,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无法治疗的病猪不治,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的病猪不治。经过一段时期的严酷淘汰,病净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猪群的健康状祝和生产性能会明显提高。6高度重视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 2003年前后,霉菌毒素的危害开始引起养猪业的重视。回首过去匕八年的时间,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单独的某一种疾病。近儿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高热病”中,霉菌毒素“功不可没”。 饲料一的作用胜过一切灵月一妙药,但如果饲料一原料一发生霉变,霉菌毒素就会对猪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甚至引起猪群发病死亡。玉米、豆粕、鼓皮、鱼粉等原料一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在我国危害养殖业最}几要的是镰刀菌毒素,有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和去氧瓜萎镰菌醇(呕叶毒素),还有黄曲霉毒素、储曲霉毒素等,可引起猪群采食量下降、生长不良、泌乳力下降、发情不止常、流产、死胎等现象。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尤其令养猪人头痛的问题!可以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还可以造成用药无效。接种了猪瘟疫茁还照发猪瘟,接种了伪狂犬病疫茁还照发伪狂犬病,不一定是疫茁不好,也不一定是程序有问题,很可能是出现了免疫抑制。在实验室中证明很敏感的药物,应用到猪群中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也有可能毫无效果。 2003年,很多玉米受到霉菌毒素污染,该年度猪群发病率明显升高;2006年,全国很多地区发生了猪的“高热病”,养猪业损失更为惨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5年收获的玉米受霉菌毒素污染有关。2009年9月,北方很多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尤其应该警惕霉菌毒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减轻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要严把原料-采购关,宁可每斤多花儿分钱进好货,也不可贪图便宜进劣质原料一。有条件的可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玉米等原料一进行精选,筛除小的霉粒及杂质。根抓霉菌毒素的污染情祝,在饲料一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高效霉菌毒素处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7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保健程序 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利一学的防疫保健程序,并确保落到实处。这里说的防疫保健程序,包括疫茁接种,也包括通过注射给药、饮水投药、饲料一投药等形式进行的药物保健。这些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任何专家推荐的任何防疫保健程序,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lfu皆准”的真理,必须具体情祝具体分析。在某些问题上,一直是有不同观点的,不同的专家教授之间甚至争论不休,比如:哪些疫茁应列入防疫程序、猪瘟可否做超前免疫、蓝耳病疫茁有无接种的必要、若接种蓝耳病疫茁则应选火活茁还是弱毒茁、口蹄疫的防疫效果为何常常不理想等等。 专家教授的观点要虚心学习,其他先进猪场的成功经验也要积极借鉴,这样可以使白己少走弯路。但不加分析地对防疫保健程序进行照搬照抄,将是很危险的!必须经过小群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才可以确定适合白己的程序。对猪场lfi!言,稳定才是硬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 索引序列
  • 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记录
  • 本科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
  • 本科毕业论文记录本实验
  • 实验毕业论文记录本
  • 猪场毕业论文实验记录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