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有关幼儿园绘本研究的论文

有关幼儿园绘本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幼儿园绘本研究的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下面是我分享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阅读!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

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二、研究的意义:

1、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4、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 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 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 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 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 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 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 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1、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2、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3、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 and 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 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⑥为基础分析了教育爱的基本组成要素,即亲密、承诺与热情。当这三个要素全都具备了时,此时的爱便是一种“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Sternberg)。 Goldstein通过具体的实验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具体分析了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爱的基本要素等问题。弥补了实践层面研究之不足,她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与观点。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 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 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

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

⑨ 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

⑩ 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三)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三、研究方法:

1、 访谈法:通过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 她(他)们教育爱观念现状。

2、 问卷调查法:自己设计问卷,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出他(她)们的教育爱观念。

3、 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

四、进度安排:

1、2005年6月27——2005年9月:毕业论文选题;

2、2005年9月——2005年12月20: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3、2005年12月底——2006年3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教育爱的涵义和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幼儿教师对“教育爱”的缺失 第三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分析 第四章: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师德(尤其是“教育爱”)

六、参考文献:

[1]、[台]王文俊:《人文主义与教育》,(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2年版,第335页。

[2]、阿布律迈尔主编,尹德新组译,杜文棠审校:《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第67页。

[3]、[德]乔治凯兴斯坦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Eduard Spranger著,查岱山,余文堂译,孙志文主编:《人的条件》,(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版,第11页。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内容与意义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注意事项

五、总结

题目:

3-6 岁幼儿绘本阅读的偏好研究

研究的缘起

1.绘本作为儿童读物的流行趋势

绘本,是现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一种幼儿读物,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幼儿图书。绘本中的图画很精美,故事的'情节也很生动,绘本中的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对幼儿的视觉上造成了一定的刺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中的天真、简洁的文字风格使得幼儿理解起来更加的容易,绘本以上的这些特点都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幼儿能提起更高的兴趣去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绘本中的乐趣,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生动丰富的图画也使得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愉悦感,使他们感受到绘本当中艺术美的熏陶。

2.绘本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绘本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3 岁-4 岁是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在此阶段幼儿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语音的锻炼是很关键的。幼儿阅读绘本对其语音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在语言方面,绘本对于 3-6岁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情绪、情感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幼儿绘本阅读过程中对绘本的更为细致的选择问题亟待解决

绘本是一个拥有很多学科交叉的阅读材料,并且也越来越成为国内的学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关于绘本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我们关注的有关绘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绘本阅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不同的年龄段是有不同的选择的,他们也有自己对绘本阅读的偏好,研究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对绘本阅读的偏好的不同可以更好的使我们对幼儿的绘本阅读进行指导,以及选择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绘本。但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没有的,经过资料的查阅发现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者的对 3-6岁儿童的对于绘本的阅读偏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的相关文献。大部分的专家学者只是停留于表面,有的只是针对一类绘本对幼儿的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有的只是在绘本的形式的选择上进行了一些调查,有的只是浅显的谈及了自己的观察幼儿阅读所得出的一些经验总结。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综合的从幼儿的年龄、性别上做出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所以在这我希望经过系统的观察与分析来进行关于 3-6 岁幼儿阅读偏好的研究,做出更为清晰、深层次的成果。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更加具体有效的指导。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对象是 3-6 岁的幼儿,3-6 岁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偏好研究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研究会发现幼儿在阅读中的对不同类型的绘本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对各个类别的绘本的不同选择。通过研究在我们可以再理论上更加了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阅读规律与偏好,获得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一个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本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的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相关研究。通过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的阅读偏好研究使得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研究更系统、更具体,丰富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

2.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 3-6 岁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偏好。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对于不同类型绘本的选择,在幼儿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本研究,并在幼儿真实的绘本阅读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与分析,也会在各个年龄班进行绘本的讲解活动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并且会分析相关的案例了解更多、更真实的关于幼儿绘本阅读的偏好。很多幼儿园的绘本阅读都有着一定的问题,幼儿园对于绘本的投放以及不同年龄班适合阅读的绘本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不能做出最正确的及判断给幼儿提供最好、最适合的绘本。本文的这些研究对幼儿早期阅读指导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绘本阅读方面的指导。此研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也能了解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喜好,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而且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也能优化幼儿园的绘本的资源,使得幼儿园的绘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

文献综述

1.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幼儿阅读绘本幼儿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3-6 岁的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且绘本阅读也会发展幼儿的情感、想象力、观察力和认知能力等,这一时期的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绘本中描绘的图画世界打开了幼儿观察和想象这个世界的窗户,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感觉到兴奋和开心。因此通过各类绘本的阅读带给幼儿的是很大的帮助,会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和成长。

对幼儿绘本阅读的价值研究中,不同的专家学者所描述的关于绘本的价值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有的专家着重指出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与心灵成长的作用如湖南肖涓老师;有的专家着重指出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方面的促进作用,如甘肃的洪海鹰;有的则表述了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良好的品德养成等方面的意义,如耿明磊老师的观点。

湖南师范大学的肖涓老师指出,绘本的图画语言为儿童呈现了一个美妙奇幻的世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绘本是作为儿童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是儿童自身世界的很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可以通过绘本进入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成人也借助绘本获得了与儿童进行心理交流的机会。儿童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儿童文化。绘本是幼儿的好伙伴,伴随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个“ 窗口”,而且是幼儿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港湾。绘本的模式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这种特点符合儿童思维的图景性特质,这就使得幼儿在读绘本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到绘本的故事情境当中去。

甘肃的洪海鹰指出,绘本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而且很多情感类的绘本还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情操。他还提出,绘本故事跨越了国界,越过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不同种类不同表达方式的绘本使幼儿的想象力不断的丰富。绘本画面中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小细节也会让幼儿产生很丰富的联想,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体验不同故事情节的机会。再者,优秀的绘本创作者会

给幼儿留出极大的想象空间,为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使幼儿在在每一次的绘本阅读中都会有新的不一样的发现和体验。

【摘 要】 为了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关注幼儿的发展。绘本以其生动的图画和丰富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幼儿的掌握阅读的技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在不断地阅读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幼儿教育;绘本;综合能力

绘本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是绘本大师通过手工进行绘画来展现美丽的图片的书籍。多组生动、形象、美丽的图片,连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生动内容和绘本的完美画面会给幼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幼儿主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绘本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指导给幼儿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一、听读结合,点燃幼儿的想象力

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阅读幼儿的想象力会被充分地激发,让幼儿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故事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绘本中有非常漂亮的图片,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所认识的字并不是很多,绘本通过大量的图画来展现故事的情境,文字语言比较少,正好适合幼儿的.需要。教师给幼儿进行朗读,带领幼儿一起去学习,会让幼儿在故事中张开想象力,尽情地去想象故事的发展,构思接下来的情节……

例如在阅读暖房子绘本系列中的《特别的圣诞节》时,教师就可让幼儿认真听,教师给幼儿朗读故事。故事一开始就说到了:“平安夜到了,小刺猬在厨房里忙着,就在这时“砰”的一声响,有什么东西掉在了窗外…….”教师可以停一下,让幼儿们一边看绘本一边去想象一下“砰”的声音是什么呢?幼儿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舞台,幼儿们会给教师一个惊喜。

二、读做结合,激发幼儿审美能力

绘本中有很多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借助绘本的丰富内容和图片让幼儿们快乐地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让幼儿一边读,一边做,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们通过动手的方式给幼儿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们可以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幼儿在动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按照他们自己认为美的方向去努力。

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让给幼儿提供一些让他们动起来的机会。例如在阅读《亲爱的雪人》的时候,故事讲到了春天来了,雪人融化了,小兔子伤心地哭了。为了安慰小兔宝宝,兔妈妈说:“小雪人去旅游了,还给你寄来了很多的明信片。有来自沙漠的,有来自丛林的,有来自海洋的……”小兔子对小雪人的旅游充满了好奇,认真地欣赏小雪人寄来的每一种明信片。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动手制作一张明信片,让幼儿在做中学。幼儿们会根据绘本上给出的明信片的格式和样式进行构思和制作,幼儿们会进行模仿和创新,向着他们认为“美”和“好”的方向去制作,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同伴互读,促进幼儿合作学习能力

在对于绘本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幼儿两两成对地进行相互阅读。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沟通和交流中幼儿的思想会变得更加开阔,幼儿之间可以实现取长补短。在相互的阅读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幼儿更快地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相互学习,幼儿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们之间的讲诉会带着他们的理解,更好地展现出了故事中的亲情和暖意,为幼儿学习营造出了更多的和谐氛围,让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自由、温暖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和能力的提高。

四、自主诵读,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绘本都是通过手工绘画出来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再融入生动的故事,更是充分地展现出了它的生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诵读的时候,要充分地相信幼儿,给幼儿一个空间,在教师讲解了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去探究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教育思想,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考中幼儿对于故事中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形成了深刻的认识,促进了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阅读《对不起》时,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小熊和小兔子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他们发现一个怪东西,小熊捡起来,见上面映出了自己的样子;可小兔子拿过来看时,上面映出的明明是一只兔子。两个好朋友为此争执起来,谁也不理谁了。夜幕降临,两个人都忍不住思念起了对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探究他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通过自己的交友之道和学习过的德育教育,他们会想出去道歉,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之后还可以继续做好朋友。幼儿的自主探究会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且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总之,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利用绘本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绘本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幼儿思维的快速运转和思考。通过幼儿的探究和自主思考,幼儿的多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就像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滋润着幼儿的心田,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 摘要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针对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足,比如低认知水平问题为主、图文结合的提问较少、候答时间过短、单一机械的应答方式,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的提问策略,使教师提问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

[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教学;提问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和教师之间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幼儿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1]。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指向不明确、提问质量和有效性不高,因此,基于幼儿园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的提问策略,教师需要根据绘本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现场观察法,在2015年3月至5月间观察了苏州市某幼儿园8个小班的绘本教学活动,由8位教师执教,笔者重点观察和记录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应答方式以及幼儿的反应,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小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低认知水平问题为主

笔者现场观察时记录了361次教师提问,并根据布鲁姆提出的认知领域学习结果分类区分出六种问题类型,即识记型、理解型、分析型、应用型、综合型以及评价型问题,上述问题类型可以按照认知水平的高低区分为三种水平,即较低水平、中等水平以及较高水平。由表1可知,小班绘本教学中较低认知水平的提问占比为,说明教师提问对于幼儿认知水平的要求不高,主要关注幼儿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需要幼儿分析应用和综合应用评价的中、高水平问题占比为和,较高水平问题的数量远低于中低水平问题,问题的结构比例不太合理,说明教师虽然尝试提出中高水平问题,但是关注度远远不够。虽然小班幼儿以识记和理解知识为主,但是分析应用与综合评价的能力也很重要,提问应当促进幼儿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综合等思维能力发展。

(二)问题重图轻文字

绘本是图片和文字共同构成的艺术,兼顾图片和文字并把握图文关系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从教师提问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文字为主、图片为主、图文结合等三种方式。统计结果显示(表2),教师在小班绘本教学中主要提出以图片为主的问题,占比,以文字为主和图文结合的问题占比分比为和,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儿童的图片认知,较少涉及幼儿对文字或图文结合的认知。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认为,“单纯地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讲故事都是有局限的,图画擅长表现空间,却不擅长表现时间、味道、声音和人的心理活动等等,而对于文字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但又很难让它来形容一座桥的外观”[2]。由此可见,教师只提问文字或图片的方式都不太科学,图画和文字是互补的.关系,绘本应该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的故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要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策略地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引导幼儿采取图文结合的绘本阅读方式,丰富幼儿的前阅读和前识字经验。

(三)候答时间较短

教师提问的候答时间包括两种,“第一类等候时间指刚开始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的时间;第二类等候时间指一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答案,再继续下去的间隔”[3],本研究观察到的几乎都是第一类候答时间,统计结果显示(表3),教师的候答时间非常短,1-3秒的占比高达,意味着教师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幼儿给出答案。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多提出识记理解型问题,此类问题较为浅显简单,幼儿几乎不需要深入思考即可得出答案;二是教师多针对绘本图片提问,“所见即所得”,幼儿只需要稍加观察就能回答;三是教师权威控制教学现场,不愿意教学活动出现“冷场”的现象。

(四)单一机械的应答方式

应答方式是教师对于幼儿正确、不正确、不完整或不回答问题的反馈。基于其他研究者的分类方式[4],笔者针对研究样本的特点将教师应答方式分为终止性应答和拓展性应答两个维度六小类。统计结果显示(表4),复述答案和肯定表扬在教师的终止性应答方式中位列前两位,占比分比为和,“自己代答”占比最小()。复述答案指教师通过复述幼儿的回答帮助他们加强活动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现场的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复述答案属于习惯行为,通常是简单重复幼儿的回答,平淡的语气和机械的复述方式无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内容的重点。拓展性应答方式包括积极追问、引导提示以及鼓励质疑,其中,追问的占比最高(),说明教师能够在幼儿回答后追加新问题,以期促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但是,教师往往追问浅层次或形式化的问题,无助于幼儿培养发散性思维和积极思考。总体而言,教师使用拓展性应答方式()的比例远低于终止性应答方式(),说明教师的应答方式较为单一机械,且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和经验。

(五)问题的有效性不高

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策略的有效性,以期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发挥出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笔者认为,提问可以分为有效性提问、低效性提问以及无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指提出有启发引导性的问题,能够激励幼儿思考和积极参与;低效性提问指过于简单或教师表达不够清楚的问题;无效性提问指完全没有用处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表5),有效性提问()的占比较大,然后是低效性提问()和无效性提问()。总体而言,教师能够发挥出提问的基本作用,利用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大量的有效性提问可以很好地启发幼儿。王翠萍认为,“要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把问题描述得清楚、简短、有序,帮助幼儿打开思路”[5]。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进而改善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建议与对策

(一)关注幼儿的思维特点,增加高认知水平问题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发展区和思维特点以及绘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注意提问的条理性。首先,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其次,适当提高中、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并将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机组合在一起;再次,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灵活运用三类问题,提问时注意层次性,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提问;最后,教师应该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二)合理把握绘本内容的图文关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思考

绘本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培利诺德曼在著作《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指出,“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把握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关系,通过有效提问促使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文字以及图文结合进行创造性思考;此外,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沟通,科学把握候答时间与应答方式

候答时间过短和单一机械的教师应答方式都不利于幼儿的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学会等待,合理反馈幼儿的回答。当幼儿针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时,教师需要总结和归纳内容,方便幼儿理解;当幼儿不能回答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不能不耐烦地打断,而是善于运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全盘否定甚至批评,既要引导同伴帮忙,也要及时鼓励幼儿。此外,教师可以实时追问,如“为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和拓展学习经验,从而提高应答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继英.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及其观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彭懿.怎样阅读一本图画书[J].语文教学通讯,2008,(36).

[3][美]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26.

[4]王甜.民汉双语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5]王翠萍.试析绘本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

有关幼儿园绘本的论文题目

1.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2.如何制定阅读教学计划?3.如何组织有效的阅读活动?4.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5.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6.如何评价幼儿的阅读成果?7.如何探究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8.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9.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10.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1.如何运用绘本阅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2.如何提高儿童的理解阅读能力?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4.如何从思想意识,文化氛围等方面组织实施阅读课?5.如何注重儿童感情和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6.如何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构建阅读共同体?7.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强调阅读习惯,激发孩子们主动阅读兴趣?8.孩子怎样通过阅读体会内容过程与内涵美感?9.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上有哪些重要作用?10. 如何构建多元的表演空间,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还有飞扬的想象;而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帮助低年级孩子扩展理解力和想象力等。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绘本成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满足了孩子们好奇的天性,为他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是幼儿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窗口",是他们寄托情感的精神之所。借助绘本,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食育绘本研究论文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表明“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政府要求促进儿童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在语文、素质与能力的多元发展。 “德智体美劳”五育+1育(食育) 的国家教育指导方向。 儿童食育是全球的热门课题,是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非常成熟的素质能力教育方式。苹果兔结合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儿童食育教材,结合中国元素,更贴近中国本土教育。 实用型素质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包含食育教育的本身,哈佛多元智能,STEAM教育的互动学习,同时有助于提升4C核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场景式学习,田园式体验,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课程提升儿童多元智能的核心能力的同时,结合语文、数学、自然科学来提升幼升小的七大能力。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全球文化视野,从小培养孩子素养:我们有6个阶段的进阶课程体系,每一次课通过真实场景和制作体验,知识理论,语文理解,数学逻辑,交流分享,竞争讨论等环节,有助于孩子培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公民意识。 每个阶段课程的升级模块,对孩子在多元智能领域的多彩光谱评估系统,发现孩子的擅长的智能领域,不断增加自信,来提升弱项的智能领域,让孩子轻松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进入小学阶段的全科学习。 通过多彩光谱的能力测评模式,评估孩子的能力专长,和发展方向;通过课程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提升专注力,发现孩子的强项,从中增强自信,从而引导加强孩子的弱项,达到平衡。 苹果兔儿童食育,一站式教育和能力服务:幼升小能力,STEAM课程,自然科学,幼小衔接,体育锻炼,动手能力,五感教育,艺术与美学,加上食育的本身(认识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养成健康的饮食的习惯),我们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 食育(儿童食育)的一个基本点: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从儿童会说话和简单交流起,就要有意识地灌输所有饮食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在连续强化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认识偏食的危害,并自觉做到膳食平衡。儿童接受“食育”后,能将健康的饮食习惯延续终生。 在食育中培养其人生观。在向儿童介绍各种食物的来源和制作时,便可结合介绍这些物的制作需要付出的劳动。当然,让他们参加食物的制作,更会加深对有劳动才有收获的体会。 事实证明,如果预防措施做的好,从食物健康、食疗养生开始,疾病可减少一半,寿命可延长10年以上。  观察能力: 观察植物的生长,观察食物制作过程中的变化,观察食物的颜色、形状、细节等 运算能力: 在食物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数字、时间、重量、刻度、温度的变化,可以称重,数数,测量等 表达能力: 对制作过程的理解,看物说话,看简单的菜单,沟通交流,制作完成后的分享和总结 空间想象能力: 植物的生长,食物的空间搭建,创意面点的制作,艺术装盘,食物艺术绘画 记忆力: 对制作过程的记忆,对食物营养的记忆力,同时植物的成长的记忆 逻辑推理能力: 制作的先后顺序,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到熟的烹饪的时间 动手操作能力: 食物制作是比游泳还全面的运动,锻炼孩子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耐心与注意力 STEAM 教育模型: 发现问题 → 设计解决方法 → 利用科学、技术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  儿童食育STEAM教育模型: 发现问题 : 每次食育课程的食物的活动、烹制或制作,从食材的认知和主题的引导开始; 设计解决方法 : 如何制作食物、如何成品装盘、如何达成样板的目标(后期可以自己定制或优化原有菜单和流程,达成独创的效果) 利用科学、技术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 用食物的营养和烹饪的知识,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解决,数字数学的称量,逻辑的顺序,团队的协作,分析和判断,对失败的调整与修正等解决问题方式,达成最终目标; 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 完成制作成品,可以通过的艺术的装盘和包装,通过感官认知,通过分享验证完成的效果和成果。 1.      用生活元素感受的五感教育; 2.      认识自然生物生长的知识; 3.      认识食物的营养,远离垃圾食品; 4.      增进人际关系, 学会分享; 5.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身体全面发展; 6.      家庭式陪伴教育并增进亲子关系; 7.      生活中温暖的食物为道具的游戏体验比理论的学习知识技能更为直观和有效; 8.      生活习惯的锻炼和培养; 9.      学会尊重食物,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食物,尊敬食物; 10.   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同时培养受挫感); 11.   餐桌礼仪文化导入及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 12.   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13.   认识世界的文化; 14.   与学科的自然融入和巧妙结合(小学课本:语、数、外、自然科学) 儿童食育可以结合语文:听,读,说,写,认,知识,理解,交流,沟通,表达,总结,应变等,加以绘本的形式,更能增加理解和认知; 儿童食育可以结合数学:数字,称量,刻度,温度,时间,几何,逻辑,顺序,空间,长短,等分,增减,控制,平衡,加减,体积,面积等; 1、说数字、认识数字 2、归类:分类别、颜色、形状 3、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4、20以内的加减法 5、推算 6、比较不同,大小和多少 7、加倍与一半概念 8、认识人民币 9、认识钟表 10、几何中的左中右等方向 11、认识几何图形 12、长度比较 13、度量(重量、长度、刻度等) 14、线段 15、等分1、认字:食育课程包含了超过(包含,不限于)60%的小学一年级认字数量 2、组词 3、阅读理解 4、交流表达 5、看图说话一、二、三、十、木、禾、上、下、土、个、八、入、大、天、人、火、文、六、七、儿、九、无、口、日、中、了、子、口、月、不、开、四、五、目、耳、尖、米、见、白、田、电、也、长、山、出、飞、马、鸟、云、公、车、牛、羊、小、少、巾、牙、尺、毛、ト、又、心、凡、力、手、水、广、升、足、走、方、半、巴、业、本、平、书、自、已、东、西、回、片、皮、生、里、果、几、用、鱼、今、正、雨、两、瓜、衣、来、年、左、右、万、百、丁、齐、冬、说、友、活、春、朋、高、你、绿、门、花、红、草、爷、亲、节、的、岁、行、古、处、声、知、多、忙、洗、真、认、父、日、母、爸、写、全、完、关、家、看、笑、着、光、画、会、妈、合、奶、放、午、收、女、气、太、早、去、亮、和、李、吾、秀、千、香、听、近、唱、定、连、向、以、更、后、意、主、总、先、起、干、明、赶、净、同、专、エ、オ、级、队、蚂、蚁、前、房、空、网、诗、黄、林、闭、童、立、是、我、朵、叶、美、机、她、过、他、时、送、让、吗、往、吧、得、虫、很、河、借、姐、呢、呀、哪、谁、凉、怕、量、跟、最、园、脸、因、阳、为、光、可、法、石、找、办、许、别、那、到、都、吓、叫、再、做、象、点、像、照、沙、海、桥、军、竹、苗、井、面、、忘、想、念、王、这、从、进、边、道、贝、男、原、爰、虾、跑、吹、乐、地、老、快、师、 短、淡、対、热、冷、情、拉、活、把、神、给、吃、家、学、ヨ、非、苦、常、向、伴、同、共、伙、汽、分、要、没、孩、位、选、北、湖、南、秋、江、只、帮、星、请、雪、就、球、跳、玩、 桃、树、刚、兰、座、各、带、坐、急、名、发、成、动、晩、新、有、么、在、变、什、条课程包含: 24节气基础课程 课程含哈佛多元智能,STEAM,五感,幼升小能力的基础能力课程 适合4-5岁,小班,中班24节气升级课程 课程含哈佛多元智能,STEAM,五感,幼升小能力的能力课程及学科教育 适合5-6岁,中班,大班儿童食育多元智能+STEAM+幼升小系列:6阶段72次课程(6-8人小班课程) 儿童食育幼儿园课程:小班(24节基础能力)、中班(24节升级进阶)、大班(24节幼小衔接) 苹果兔儿童食育除了小班食育课堂外,幼儿园食育课程之外,还有其他丰富的食育相关活动和研学旅游。 农业食育研学的吸引力,最核心的就是寓教于乐,能够在亲子农业活动中学到些什么,是消费行为决策者-家长们最关注的事情,我们将食育这一新鲜理念引入生态园的产品和活动设计里,对于社会的贡献、教育的支持、经营的模式来说都是创新。 将农业园保持原有不变的经营模式下,打造“生态农场+原料加工+厨房料理+餐厅共食+知识教育”的综合体。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种植、采摘、喂鸡鸭、垂钓、磨豆浆、磨面粉,做果酱、包饺子、烤面包,还可以学习关于用餐礼仪、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趣味课程,进而在认知食物、享用食物的过程中学会感恩食物、独立生活、善待环境。 论从亲子家庭、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求讲,还是从教育部门对自然教育、劳动教育、食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言,打造食育研学基地。 生态园根据已有的资源条件,针对幼儿园、中小学等不同的体验客群,设计活动场地、增加活动设施,开发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和高端定制体验课程。

你可以用在线翻译。In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Japanese diet.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diet culture has been constantly impact of foreign food culture, ha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Japanese people's diet structure, diet,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diet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n Jap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solve a series of diet related social problem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romulgated the "basic law" food education, hope from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childhood diet to improve dietary problems by means of the law of national. Since the "food education" one word also began to formally enter the Japanese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Like a raging fire in "food education" as the theme of national activities in Japan, many Japanese people health problem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Especially the "food education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fant food education,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the entire food education system. At present, as China's preschool education value degree unceasing enhancement, issues related to children's diet for the center also began to enter the society the public. Especially the children's bad eating habits, physical decline, junk food crisis over food are today's children and even more people of all ages are facing sever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domestic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family of food education for the concept of attention is insufficient, so many children in the pre-school stage didn't get a complete food education. Faced with this dilemma of education, many domestic scholars for Japanese children food education a favor. This paper 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inking par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China kindergarten children education status of food based,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apan in infant food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o, and in view of our country present infant food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This thesis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reasons, combing the practice significanc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choose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Japanese food education thought process of evolution, the theory origin and the practice situation, and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 to Japanese food in the system of infant food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combing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food education promotion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of implementation details, infant food education activity curriculum,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level of teachers were finishing and in-depth summary. The third part by referring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apanese children's food education as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kindergarten food education, put forward to hav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development of infant food education, to promote China's infant food education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make me our children can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apanese children's food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children faced in the diet of the problem to a certain extent,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china. Keywords: Japanese food education; food education basic law; infant food education

幼儿园绘本研究方面论文

还需yao吗?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下面是我分享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阅读!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

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二、研究的意义:

1、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4、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 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 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 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 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 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 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 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1、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2、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3、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 and 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 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⑥为基础分析了教育爱的基本组成要素,即亲密、承诺与热情。当这三个要素全都具备了时,此时的爱便是一种“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Sternberg)。 Goldstein通过具体的实验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具体分析了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爱的基本要素等问题。弥补了实践层面研究之不足,她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与观点。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 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 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

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

⑨ 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

⑩ 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三)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三、研究方法:

1、 访谈法:通过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 她(他)们教育爱观念现状。

2、 问卷调查法:自己设计问卷,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出他(她)们的教育爱观念。

3、 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

四、进度安排:

1、2005年6月27——2005年9月:毕业论文选题;

2、2005年9月——2005年12月20: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3、2005年12月底——2006年3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教育爱的涵义和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幼儿教师对“教育爱”的缺失 第三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分析 第四章: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师德(尤其是“教育爱”)

六、参考文献:

[1]、[台]王文俊:《人文主义与教育》,(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2年版,第335页。

[2]、阿布律迈尔主编,尹德新组译,杜文棠审校:《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第67页。

[3]、[德]乔治凯兴斯坦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Eduard Spranger著,查岱山,余文堂译,孙志文主编:《人的条件》,(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版,第11页。

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内容与意义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注意事项

五、总结

题目:

3-6 岁幼儿绘本阅读的偏好研究

研究的缘起

1.绘本作为儿童读物的流行趋势

绘本,是现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一种幼儿读物,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幼儿图书。绘本中的图画很精美,故事的'情节也很生动,绘本中的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对幼儿的视觉上造成了一定的刺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中的天真、简洁的文字风格使得幼儿理解起来更加的容易,绘本以上的这些特点都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幼儿能提起更高的兴趣去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绘本中的乐趣,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生动丰富的图画也使得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愉悦感,使他们感受到绘本当中艺术美的熏陶。

2.绘本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绘本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3 岁-4 岁是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在此阶段幼儿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语音的锻炼是很关键的。幼儿阅读绘本对其语音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在语言方面,绘本对于 3-6岁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情绪、情感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幼儿绘本阅读过程中对绘本的更为细致的选择问题亟待解决

绘本是一个拥有很多学科交叉的阅读材料,并且也越来越成为国内的学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关于绘本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我们关注的有关绘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绘本阅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不同的年龄段是有不同的选择的,他们也有自己对绘本阅读的偏好,研究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对绘本阅读的偏好的不同可以更好的使我们对幼儿的绘本阅读进行指导,以及选择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绘本。但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没有的,经过资料的查阅发现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者的对 3-6岁儿童的对于绘本的阅读偏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的相关文献。大部分的专家学者只是停留于表面,有的只是针对一类绘本对幼儿的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有的只是在绘本的形式的选择上进行了一些调查,有的只是浅显的谈及了自己的观察幼儿阅读所得出的一些经验总结。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综合的从幼儿的年龄、性别上做出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所以在这我希望经过系统的观察与分析来进行关于 3-6 岁幼儿阅读偏好的研究,做出更为清晰、深层次的成果。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更加具体有效的指导。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对象是 3-6 岁的幼儿,3-6 岁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偏好研究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研究会发现幼儿在阅读中的对不同类型的绘本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对各个类别的绘本的不同选择。通过研究在我们可以再理论上更加了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阅读规律与偏好,获得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一个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本研究可以丰富我国的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相关研究。通过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的阅读偏好研究使得关于幼儿绘本阅读偏好的研究更系统、更具体,丰富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

2.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 3-6 岁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偏好。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对于不同类型绘本的选择,在幼儿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本研究,并在幼儿真实的绘本阅读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与分析,也会在各个年龄班进行绘本的讲解活动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并且会分析相关的案例了解更多、更真实的关于幼儿绘本阅读的偏好。很多幼儿园的绘本阅读都有着一定的问题,幼儿园对于绘本的投放以及不同年龄班适合阅读的绘本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不能做出最正确的及判断给幼儿提供最好、最适合的绘本。本文的这些研究对幼儿早期阅读指导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绘本阅读方面的指导。此研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也能了解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喜好,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而且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也能优化幼儿园的绘本的资源,使得幼儿园的绘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

文献综述

1.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幼儿阅读绘本幼儿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3-6 岁的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且绘本阅读也会发展幼儿的情感、想象力、观察力和认知能力等,这一时期的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绘本中描绘的图画世界打开了幼儿观察和想象这个世界的窗户,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感觉到兴奋和开心。因此通过各类绘本的阅读带给幼儿的是很大的帮助,会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和成长。

对幼儿绘本阅读的价值研究中,不同的专家学者所描述的关于绘本的价值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有的专家着重指出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与心灵成长的作用如湖南肖涓老师;有的专家着重指出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方面的促进作用,如甘肃的洪海鹰;有的则表述了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良好的品德养成等方面的意义,如耿明磊老师的观点。

湖南师范大学的肖涓老师指出,绘本的图画语言为儿童呈现了一个美妙奇幻的世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绘本是作为儿童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是儿童自身世界的很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可以通过绘本进入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成人也借助绘本获得了与儿童进行心理交流的机会。儿童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儿童文化。绘本是幼儿的好伙伴,伴随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个“ 窗口”,而且是幼儿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港湾。绘本的模式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这种特点符合儿童思维的图景性特质,这就使得幼儿在读绘本的时候会更容易进入到绘本的故事情境当中去。

甘肃的洪海鹰指出,绘本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而且很多情感类的绘本还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情操。他还提出,绘本故事跨越了国界,越过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不同种类不同表达方式的绘本使幼儿的想象力不断的丰富。绘本画面中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小细节也会让幼儿产生很丰富的联想,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体验不同故事情节的机会。再者,优秀的绘本创作者会

给幼儿留出极大的想象空间,为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使幼儿在在每一次的绘本阅读中都会有新的不一样的发现和体验。

【摘 要】 为了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关注幼儿的发展。绘本以其生动的图画和丰富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幼儿的掌握阅读的技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在不断地阅读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幼儿教育;绘本;综合能力

绘本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是绘本大师通过手工进行绘画来展现美丽的图片的书籍。多组生动、形象、美丽的图片,连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生动内容和绘本的完美画面会给幼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幼儿主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绘本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指导给幼儿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一、听读结合,点燃幼儿的想象力

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阅读幼儿的想象力会被充分地激发,让幼儿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故事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绘本中有非常漂亮的图片,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所认识的字并不是很多,绘本通过大量的图画来展现故事的情境,文字语言比较少,正好适合幼儿的.需要。教师给幼儿进行朗读,带领幼儿一起去学习,会让幼儿在故事中张开想象力,尽情地去想象故事的发展,构思接下来的情节……

例如在阅读暖房子绘本系列中的《特别的圣诞节》时,教师就可让幼儿认真听,教师给幼儿朗读故事。故事一开始就说到了:“平安夜到了,小刺猬在厨房里忙着,就在这时“砰”的一声响,有什么东西掉在了窗外…….”教师可以停一下,让幼儿们一边看绘本一边去想象一下“砰”的声音是什么呢?幼儿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舞台,幼儿们会给教师一个惊喜。

二、读做结合,激发幼儿审美能力

绘本中有很多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借助绘本的丰富内容和图片让幼儿们快乐地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让幼儿一边读,一边做,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们通过动手的方式给幼儿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们可以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幼儿在动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按照他们自己认为美的方向去努力。

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让给幼儿提供一些让他们动起来的机会。例如在阅读《亲爱的雪人》的时候,故事讲到了春天来了,雪人融化了,小兔子伤心地哭了。为了安慰小兔宝宝,兔妈妈说:“小雪人去旅游了,还给你寄来了很多的明信片。有来自沙漠的,有来自丛林的,有来自海洋的……”小兔子对小雪人的旅游充满了好奇,认真地欣赏小雪人寄来的每一种明信片。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动手制作一张明信片,让幼儿在做中学。幼儿们会根据绘本上给出的明信片的格式和样式进行构思和制作,幼儿们会进行模仿和创新,向着他们认为“美”和“好”的方向去制作,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同伴互读,促进幼儿合作学习能力

在对于绘本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幼儿两两成对地进行相互阅读。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沟通和交流中幼儿的思想会变得更加开阔,幼儿之间可以实现取长补短。在相互的阅读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幼儿更快地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相互学习,幼儿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们之间的讲诉会带着他们的理解,更好地展现出了故事中的亲情和暖意,为幼儿学习营造出了更多的和谐氛围,让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自由、温暖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和能力的提高。

四、自主诵读,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绘本都是通过手工绘画出来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再融入生动的故事,更是充分地展现出了它的生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诵读的时候,要充分地相信幼儿,给幼儿一个空间,在教师讲解了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去探究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教育思想,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考中幼儿对于故事中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形成了深刻的认识,促进了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阅读《对不起》时,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小熊和小兔子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他们发现一个怪东西,小熊捡起来,见上面映出了自己的样子;可小兔子拿过来看时,上面映出的明明是一只兔子。两个好朋友为此争执起来,谁也不理谁了。夜幕降临,两个人都忍不住思念起了对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探究他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通过自己的交友之道和学习过的德育教育,他们会想出去道歉,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之后还可以继续做好朋友。幼儿的自主探究会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且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总之,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利用绘本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绘本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幼儿思维的快速运转和思考。通过幼儿的探究和自主思考,幼儿的多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就像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滋润着幼儿的心田,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康长运.《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论文

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经常热衷于与人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的话题。

的确,良好的读书习惯无论是对于孩子当下的学习,还是长远的人生,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那么,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与被称之为“读书的入口”的绘本结缘,无疑是迈向读书之路的第一步。

1. 打造读书氛围

拥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对于引导幼小的孩子读书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在家庭中,如何打造读书的氛围呢?

首先,要给书柜留一个空间。

比如家中有一个“直达天花板的书柜”,在书柜下层靠边的位置放着许许多多绘本,从孩子会爬开始,就以从书柜中抽书为乐,以后的站立和走路,都与书柜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和书本朝夕相伴”。

这种情况下,与绘本结缘是早晚的事。

,发现凡是爱读书的孩子,家里基本上都有一个藏书极多的书柜;而不爱读书的孩子则相反,要么家里的书柜成了一种摆设,放满了其它的东西,要么根本就没有书柜。

所以,为了孩子能够与书结缘,给书柜留一个空间吧,那怕是极其简易的书架,只要充分利用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选择优质绘本

为了让幼小的孩子能够持续不断的阅读,还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优质绘本供孩子去读。

如何给孩子挑选优质绘本呢?

要站在“给孩子看的绘本的立场”。

第一,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如果远离孩子的生活,令孩子无法理解,那他们就不会感兴趣。

第二,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可发挥想象的,“把头画得很大,还有色彩过于繁杂,或是画面模糊不清,这些绘本无法让我发挥想象,所以会觉得无聊。我那时喜欢准确的画,幼小的孩子们应该也是如此。

第三,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满怀爱意的、质朴而温暖的绘本。

第四,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可以塑造强大内心的绘本。

日本著名童书作家中川李枝子说:“幽默、正义感、同情、爱、希望、信念、自信等等,这些总括起来,不就是强大的内心吗?”

对,能够传达这些正能够的绘本当然属于优质的绘本,如《爱心树》讲述了“一个由一棵由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伤感的动人故事。

第五,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好的作家的作品。中川李枝子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在创作的时候,我了是以面对着孩子们时的心情,保持着高度的集中。

无法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的表达就不能用,模棱两可的故事绝对禁止。

从头到尾,都是为了能让孩子们理解,避免被孩子们置之不理,于是挑选出最可靠的词句来表达。”

好的作家的作品都是这样站在孩子的角度,精雕细琢而成的,所以,应给孩子挑选好的作家的作品。

第六,给孩子的作品还应该是好的译者的作品。改写、删减或者随意篡改、粗造翻译的绘本都会抹杀幼儿阅读的兴趣,保持原作趣味性、艺术性的翻译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尊重优秀的翻译者。据我的经验而言,任溶溶、彭懿、梅子涵等几位大师翻译的绘本都值得一读。

第七,绘本领域专家的建议值得参考。

3、遵从孩子内心

首先,遵从孩子的兴趣。中川李枝子说:“读书的快乐中属于个人的,对书的喜好也是各人各样。自己孩子喜欢的绘本与周围孩子的有所不同,并不奇怪。

其次,遵从孩子的体验。成年人看书喜欢从头至尾一页页看下去,但对于幼儿完全不必这么刻板。

”孩子的体验是重要的,“比起故事的条理,孩子们更喜欢让故事的内容映在心里变成画,并享受这种快乐。”

再次,遵从孩子的习惯。“年幼的孩子喜欢绘本。

虽然这么说,却也并不是马上就会流露出喜欢的感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方式,接受方式也各不相同,无法像发工资那样简单地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对于新的绘本,需要观察、了解的时间”。

另外,“年幼的孩子和自己特别喜欢的人在一起看着画,听着故事,是最初享受绘本的方式。在这个阶段,无论哪个孩子都想黏着给他读书的人,膝盖上是最好的座位。”如此等等,只有注意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的习惯,在遵从孩子习惯的前提下,一步步引导孩子阅读。

孩子学阅读

链接: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里有20课的阅读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有效阅读的有利途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绘本 运用绘本 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习惯 《指南》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用幼儿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来鼓励他们开展阅读活动,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会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读物,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让孩子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体会到只有正确使用绘本有助于培养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深刻理解绘本的含义和特点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一起构成的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有时图甚至比文字占更大的比重,还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比如《鼠小弟系列》)。绘本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不只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还有飞扬的想象;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扩展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等。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绘本成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具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图的完美结合。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从文学形态上讲,它是文字和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丰富和相互激发。图、文不是简单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其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的变化,而图画也具有一种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文字主要诉诸于听觉,而图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绘本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媒介来表示故事内容,并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2.内容充满趣味。 绘本之所以成为流行读物,不只幼儿喜欢读,成人也喜欢读,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绘本特有的趣味性。绘本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常用逆向思维来纺织童话故事或生活故事。幼儿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乐趣。 3.主题富含哲理。 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但主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绘本并不是随便逗小朋友开心的画册,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比如美国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书中将“爱”这个笼统的概念用形象生动的画面、简短的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每个幼儿都熟悉的兔子形象来表现这一主题,通过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间充溢趣味的对话,加之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诠释得完美无瑕。 二、正确认识绘本的作用,科学运用绘本 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绘本近年来由于其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用好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存在着较多的不科学性,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择绘本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重视不够,有的教师不够关注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有的教师在使用绘本时创造性“加工”意识不强,还有的教师将绘本阅读活动看成是“看图说话”,忽略了绘本的真正内涵。 《指南》指出:应“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幼儿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阅读中感兴趣的事物,极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是粗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况且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因而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得到的必要指导,他们才能与绘本展开有效互动,从而充分汲取蕴藏在绘本中丰富“营养”。显然,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是科学利用绘本的必然途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以《指南》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近年来,我们园以经典绘本为背景,整合幼儿园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各领域教学,确立了以幼儿绘本为特色的绘本教学。”如幼儿园里举办了“三八亲子读书会”,邀请各班孩子的妈妈来参加,小班、中班、大班分别选择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原来是这样的》等有关情感教育的绘本,让妈妈与孩子一起做相框、做幸福娃娃纸袋,中二班彤彤的妈妈说:“参加了亲子读书会,和孩子相依一起听课、一起做手工,感觉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这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发出来,又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那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例如,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老师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开学后班里有些幼儿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哭闹不止,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不适应,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孩子爱听的绘本故事,并运用手指偶、布袋偶、动物毛绒玩具,边讲边演示绘本故事里的不同角色的语气、表情、心情,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果然被深深地吸引,渐渐停止了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又在视频仪上出示图片给孩子们欣赏,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例如图片上角色的表情、动作,图片的背景、时间、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 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绘本阅读 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班的阅读区合理地摆放桌子和椅子,在四周还有绘画制作的图示,提醒大家阅读区应该遵守的常规,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在数学区中投放图书,提供数学图册,精美的书籍,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每月进行读物更换。教室中设小书箱,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与家长分享具有价值意义的绘本故事和图画书。每月进行一次“小书虫”才艺交流活动,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小品、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这样也提醒每一个来阅读区的孩子,活动时要养成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 在创设教室环境的过程中,丰富班级阅读区的图书也是主要的方面。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例如一起装饰阅读区的墙饰,制作阅读习惯的图示卡,打扮图书架,建立图书修补区,看见破损图书帮老师一起修补等活动,让幼儿从小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让他们自动自发地愿意丰富阅读区的图书,这样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班每月都会让孩子们带一些书和小朋友们分享,并让他们知道书更多了,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好看的书了,他们和同伴交换看书,懂得了分享的快乐。 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姿势、安静阅读、专注阅读、取放有序、正确翻书、爱护图书等。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一页一页地从封面开始看。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初步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读书。 小班幼儿以成人的言行为参照,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平时,我时刻注意要求自己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时候,当我们发现有些幼儿把书卷了起来,就马上说:“你这样,小书要疼的。”在拟人化的语气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发挥,他们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孩子开心地翻看着一本新书,把书拿反了却不自知,我发现之后指导他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了看书时封面要朝上,这个孩子以后还会做小老师指导别的孩子别拿反书。在观察中他们也发现并了解了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几个大字,那是书的名字。为了引导孩子将不同的书整齐摆放,我们给每一种书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几组,用点卡做了小标记,贴在图书角相应的位置。孩子们知道了每种书都有自己的家,看完书的时候要让书放回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放书的时候就特别留意小标记,自然就将书放得整齐了。在阅读区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看书时的状态,当发现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并提醒他们正确的做法。有时也可以激发幼儿互相监督,让一起看书的朋友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早期阅读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今后我们要始终关注、研究的主题。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善于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最为合适的绘本,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阅读习惯。

  • 索引序列
  • 有关幼儿园绘本研究的论文
  • 有关幼儿园绘本的论文题目
  • 幼儿园食育绘本研究论文
  • 幼儿园绘本研究方面论文
  • 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