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带来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问题不是出在剑上,而是出于擎剑之手—人的智慧。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来注解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是医治现代科学技术弊病的一剂良药,同时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的航标。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天人合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科学在物质层面给人类带来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它也给人类带来深层的价值丧失,而这种丧失却不易觉察。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物。人类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人类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这是自然界任何其他事物都不具备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但精神的文明没有相伴而来,相反人类的精神文明有倒退的趋势。《圣经》里讲亚当在自己摘取智慧之果后被驱逐出了伊甸园,人类会不会因为摘取科学技术这一个智慧之果而被开除出自然界呢? 一 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源于宗教改变和文艺复兴运动在对抗神本主义的斗争中,人们打出人文主义的大旗,用人性去对抗神性肯定和张扬人的理性和欲望。人们开始重新解读基督教精神,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唯有人的幸福才能证明上帝的荣耀。人文主义在与神本主义的斗争中催生了科学,并且使科学成了与之一同对付宗教神学统治作战的同盟军,完全可以说人文主义是科学得以生根、萌发、壮大的土壤。科学成了人文主义得以成立的一种手段,在这一段时间里,科学和人文被看成整个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两者是兼容互补,相互确证的。科学关注人的物质享受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时带来人的征服,侵略的欲望和对精神,道德的漠视。这一点无疑切合了那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从此科学从神学的婢女一跃成为主人,从历史舞台的幕后走到了前台,并成了历史的主角。科学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很快用数学的语言,实验的方法建立起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体系。天上的行星与地上的物体竟然都严格地遵循着同样的定律,人类第一次窥见到上帝的秘密。人类的“人定胜天”、“人为自然立法”的豪情油然而生。然后这一切跟它所引发的工业革命相比都不值一提。19世纪之后,科学还成了技术的先导,技术无疑放大了科学的力量。科学技术成了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从此科技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向度,人类文明被简化成科技文明,这与传统的人类文明已大相径庭。因为科技文明只关注人的物质享受以及人和自然的物质关系科学总是给人这样一个假象,科学对自然和物质的研究是中立的,它只问是非,不管善恶。它拒绝考虑人的道德,终极关怀问题。这已经表明它带有一种功利主义的人生价值。自然科学的研究限于我们能够看见的空间和眼前的情况,而社会科学涉及另外的空间和人类长远的生存状态。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科学的技术化而使科学上升为一种物质力量,使它有能力蚕食人类的精神空间。信息不对称原理告诉我们:技术的种子撒向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技术的森林。科学技术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它迅速扩张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它所到之处,一切都理性化了,标准化了。人的生存状态成为一种技术化生存,人性被扭曲了。科学技术无视人依赖自然的基本事实,严重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科学在征服自然中摧毁了人存在的物质基础。科技对于自然的态度是简单化的,肤浅和粗暴的,它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技术展现的是一种强求,这个强求向自然提出苛求,要它提供能量,这种能量本身可以被开采和贮藏。但是,这难道不是也适用于古代的风车吗?不适用风车虽然在风中转动,但叶片始终直接听任风的吹刮,风车并不开发气流中的能量并加以储存。现代科技对自然的把握缺少古代诗人所描写的审美观照。在许多神话和古老的观念中,自然是具有人性或神性的一面的,人们把自然看作是自己的母亲。这是一种人性的流露,人类生活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就应当对自然母亲负起一种道德上的责任。科学凭着对自然自以为精深的肤浅了解,把自然母亲变成了征服的对象,肆意破坏自然。从眼前看,科学确实创造了暂时的物质丰富,但是,从长远看,正是科学在毁灭着我们生存的基础。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也取消了,如今,良田在变成沙漠,江河在断流,湿地在消失,森林在被砍伐,水源在枯竭,就连水和空气都贴上了价格的标签,人类的生存基础开始坍塌,人类已经走到了困境的边缘。 二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最终症结不在于剑,而在于擎剑之手—人的智慧。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归根到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技术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求助于科学,那么我们又能求助于谁呢?我们只能求助于人类自身。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科学技术并反省人类自身,科学从来就不是人生意义的来源,它拒绝任何人的因素进入其视野,这是科学的本性,不是科学的错误,科学只塑造人们理解世界与自身的基本视界,科学性是判断一门学术是否够格称得上是知识的最终标准,科学是重要的,但不是人类的全部,人类像需要科学技术一样同样需要着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使人明智,道德使人向善。历史永远是当代史。历史不能淡忘。人们应该重视精神上的修养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珍视节制、容忍、真诚和礼让的美德,决不能把文明只定义为科学技术文明!把文明的进展理解为一种物质丰富,把科技标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人从自然中得以解放。在科学充斥这个星球以前,一直在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技术、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在19世纪之前,中国人生病了,用中医治疗;西方人病了,采用西医治疗,中医学的理论与西医学理论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医学上讲的“气”,如果用解剖学的理论来分析的话,那么“气”是不存在的。中医是一种整体性的治疗方式,它同样可以把病治好。没有必要讨论中西医孰好孰坏。不管中医西医,能治好病就是良医。如果把这一问题进行放大,那么中医和西医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文明模式,我们可以说,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也根本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模式,科学发展的道路是唯一的吗,这个唯一之路就是西方科学的发展道路吗?中国科学的发展只能学步于西方,按照西方的老路亦步亦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西方文明最早实现了现代化,其知识系统也明显比其他文明发达,但这不意味着它在总体上是一个比其他文明更高级的文明,世界本来就孕含着无限的潜在的知识和价值,也正因其无限,所以人类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它,那么什么文明可以弥补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不足呢?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非中华文明莫属。当然同样的道理,西方文明同样也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从文化的深层底蕴来看,中西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综合,而不是分析。尽管东西方的思维方式迥异,但思维方式是不存在好坏之分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综合与分析孰好孰劣,在人类文明的初期,那种具有猜测性的不连续的综合方法可能更容易切入事物的本质,但随着科学进一步的发展,从综合的角度切入事物的本质就变得困难了,这时分析的方法便展现出它的蓬勃生命力。这也正是近代科学发轫于西方的原因所在。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没有显示出衰减的迹象,但它的加速度在减小,肯定会有这样的一天,中国传统哲学将以崭新的姿态重返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当然我们也不能带有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不加分析地一味幼稚地宣称下世纪是东方文化或者儒家文化的世纪,要建设民主、富强、可持续发展的新中国,必须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有意识地探索新的文化流派,构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文化,应该努力探求一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科学技术道路。 三 中国的文化理想只要经过正确的诠解,可以提供现代人类需要的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中国文化观念!既有主客二分,主体意识的思想!亦有天人和谐兼有人可制天的理念。中国人既把天视为可宰制可利用的对象,又视为自身的生命沃原。怀特海说“事情越来越明显!西方给予东方影响最大的是它的科学和科学观点”。这一点是最值得借鉴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克服西方科学及其工业化在达到胜利的顶峰时又使整体沉沦于局部之中而不能自拔的毛病“智慧是平衡发展的结果”。如何平衡中西方的智慧,必须要有一个理论的指引。这个指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必须善于把我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并用这种自然观去指导当今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同时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针。 笔者认为,对此,重要的是认清生产力是不是只有自然属性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生产力成了现代社会的高频词、主题词。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正确的理解了生产力的内涵,人们总是以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力量,生产力只具有自然属性,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属性。因此,长期以来形成这样一个观念,自然科学是研究生产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按照这种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便只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曲解与误读。生产力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就已经把共产主义理论与自然观念结合起来,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称这种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明确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并将这种统一视为人与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和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总之,我们要像西方人文艺复兴时期大力弘扬古希腊理性主义精神一样去弘扬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航标!无疑也是医治现代科学技术弊病的一剂猛药。
可以用下一篇加工修改成一篇精品议论文。 一、科学技术进步 从根本上说,在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解上,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而本文主要是建立在对科学技术进步进行广义理解的基础之上,科技、人才、教育以及管理共同组成科学技术进步内涵,然而,它并不包括这些组成部分的全部。所谓科学技术进步,其实就是人类通过行之有效的发展与研究活动,应用、普及与推广科学技术,培训与教育科学技术等,在对人类科技文化知识予以增进,对人类生活及生产条件予以改善的同时,还能协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保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最终推动科技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工作。 二、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在社会发展中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积极性影响 1. 经济 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曾经提出:“将科技在经济生产难题解决中进行广泛应用,这是现代经济创新特征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经济与科技两者属于相互依存,并且相互作用的关系,此外,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功效能够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来,从日常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就能够看出科技进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 政治 体制与政策是科技进步影响我国政治的主要表现,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很多未知方向。只有通过体制与政策中介性作用,社会稳定才能体现其积极效用。现阶段支撑社会稳定局面的是科技进步与政治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科技进步是确保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实质条件。国家政治的延续是战争,而最为明显的政治行为就是军事对抗。而科技进步能够有效避免战争爆发,所以,国家队科技进步政策与战略予以制定,并大幅度调整政治局面。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对国家政局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文化 科技和文化都为知识密集型领域,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科技进步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生长土壤。要加强文化发展实践,特别是在文化艺术与新闻出版等领域,培养一批能够创新文化科技、掌握科技要领的专门人才,同时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具有高科技与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并将其视为推动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领军力量。形成科技文化观念的关键就是科技进步,要将科技精神融于民族文化中,保证任梦对科技知识的学习与了解,提高科技素养,文化融合与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 (二)社会发展中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消极性影响 1. 垃圾信息污染 因为网络站点非常多,所以不乏会存在垃圾。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中,信息覆盖面非常广,传播速度非常快,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同时也导致了对他人隐私的侵犯。通过互联网发布黄色、反动以及迷信等不良信息,对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 破坏环境,对人类安全与健康造成威胁 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方便了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性问题。因为加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导致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特别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气体与污水等,造成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加剧,所以,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以及有害废弃物的排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安全与健康造成威胁。 3. 转基因食品安全隐患 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具有强烈的致敏性。因为转基因食品中存在大量新蛋白,而且很多可能都为致敏原,新蛋白在人体中消化后出现致敏基因。所以,研究与评价转基因食品致敏性逐渐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同时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进行了说明,现阶段还没有权威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三、科技进步价值反思 (一)道德价值 以上已经提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根本问题并未在科学技术上,关键是人类对科技的应用。道德价值取向是人类应用科学技术的具体体现,如果人们能够通过适当、正确的方式对科学技术进行运用,就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但是,如果错误运用,就会对社会发展与进步进程造成阻碍。因此,首先人们应该将自己道德意图控制好,其次是发展科技,使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正面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保证技术、科学以及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二)社会价值 我们一定要对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得社会价值进行全面评价与正确认识,首先,科技史人类对自然予以认识与改造的重要工具,以此使人们各种需求得以满足,最终为社会造福;其次,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实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推动作用的现代化革命力量,只要不断研发与创新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所以,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本质,对科技创新进行大力倡导,将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最终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文化认同视域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论文1500字
摘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国掀起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热潮。在大众传媒方面,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承担起在新形势下形塑中华文化认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正历经着媒体融合的电视节目发展阶段。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类节目往往呈现出无益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种种面向。本文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结合新媒体融合功能与媒体融合方面的理论,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性融合发展提出应对之道。
关键词:
新媒体;文化认同;文化类节目;媒体融合
一、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首先,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趋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之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一种契机,引发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生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播放渠道上的变化,在刻板印象中文化节目往往叫好不叫座,因此传统文化性内容也多出现在科普教育类栏目上。在融合发展阶段,谈话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竞技比赛节目等更适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文化节目的播放渠道;再如受众维度的变化,传统文化节目的的“文化灌输”预设了被动的受众,而新兴媒体参与融合发展则将受众直接纳入到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由此观之,文化认同在时间性上受制于新媒体文化的快节奏;文化认同的空间性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地理空间,加入虚拟空间的维度;文化认同的对照性也因文化节目的.多屏融合而具有了互相交叉的观众群体,相应集体意识也渗透到了受众的不同维度上;文化认同的互动性也不再局限于个人与团体,也存在不同身份的个人之间与多重团体之中。
最后,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多元复杂。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有两端,节目融合谈的是“媒体端”的发展态势,文化认同谈“受众端”的状态。见“媒体端”融合发展的诸种变化业已引发了“受众端”文化认同的变化,“受众端”文化认同自身的多元复杂同样会影响“媒体端”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分为社会认同、职业认同、地理认同、国家认同、共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六种形态[3]。作为拥有多民族的中国,从政治经济中心到边疆的文化认同都围绕着民族文化、国家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等关键议题。因此,中华文化认同也呈现出多元样态。
相应地,中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须考虑中华文化的地缘差异、民族差异、意识形态强弱等。这可能是文化类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也可能是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
二、新媒体的融合功能在文化类节目创新中的体现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了文化类节目自身的创新转变,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更广义的层面,“在人类社会里把器物、传输、产品与服务连成一体”[4]。具体而言,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功能性融合。在功能上,观众不再满足于机械地接受经由数字电视传输的节目产品。新媒体的功能性融合是指把信息与媒体内容逐渐地由计算机信息科技系统和宽带传播网络传输到使用者。这与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一致,都是受众在使用与满足过程中对文化节目各方面功能要求的逐步提升。
第二,产业性融合。当前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焦点放在功能性内容生产的情况较多,而把新媒体当成具工业属性的文化产业去讨论的较少。新媒体的产业性融合功能主要是促进计算机业与信息科技、电子传播与媒体产业之间相互联合、兼并的工业融合。有学者指出传媒产业的四大变化趋势:资源禀赋从渠道稀缺向内容稀缺转化;盈利模式从单一收入渠道向多元收入渠道转变;产业格局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演变;市场结构从高度垄断的市场向竞争性垄断市场演化[5]。
第三,产品与服务融合。产品与服务的融合指媒体与信息产业利用宽带设施、数字化功能、与产品服务的互动,以迎合顾客品味性之便利的一种合成形式。湖南卫视在电视节目中率先加上弹幕,一场直播划分台、网两种观看方式等创新尝试都是对媒体内容功能上的丰富。
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例子有“3D光雕数字技术”、“机器人临摹”、“水下洛神”、“数字梅兰芳”、“元宇宙烟花”。
1、3D光雕数字技术:
于北京开幕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简称遇见敦煌)以3D光雕数字技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高12米、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用48台高清投影打造全沉浸式光影世界,再现敦煌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
2、机器人临摹:
东莞松山湖企业的机器人以创新、展演的形式重现了《万岁通天帖》。该表演长约4分半钟,李思思化身唐代弘文馆女官,在一个梦中混沌的空间里,与未来的“机器工匠”跨时空相遇,并共同完成了双钩廓填《万岁通天帖》的任务。
3、水下洛神:
水下洛神是在水下展现古风舞蹈的作品,舞蹈全长仅1分55秒,却历经了3次拍摄,舞者在水下泡了整整26个小时才完成。水下洛神让古朴的文明“活”起来,新鲜起来,穿越历史,更穿透荧幕隔阂。
4、数字梅兰芳:
数字梅兰芳以26岁时的梅兰芳先生为原型,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位中国京剧大师进行复现。从面容、体态、语音语调,到着装、道具、一颦一笑,通过全方位数字化和可视化复制真实生活中的人物细节。
通过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让京剧大师复现,能更好地调动观众对京剧的好奇心,了解中国国粹,让文化能够跨越时空,接续传承。
5、元宇宙烟花:
Aily Gallery签约算法艺术家“道龙”创作的可编程NFT艺术作品《元宇宙烟花》将在红洞数藏推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将与最新的科技技术美妙融合,以中国首个数字众创交互算法艺术的形式,为中国数字艺术带来新的风采。
1、抖音、朋友圈就是,以前唠嗑才知道家长里短,现在刷刷朋友圈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叫家长里短,叫时尚文化。
2、大雁塔、各种佛教寺庙也是,现在新修的带上各种科技灯光效果,仿佛宝光似的。
3、上海外滩建筑群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的典型例子。
上海外滩建筑群位于上海市区黄浦江滨外滩一带,遍布着一幢幢不同国家风格的西式建筑群,故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上海外滩建筑群特色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例子主要是有着古代绘画作品和现代投影的结合,文创产品结合历史的的产品等等。
类似的例子主要可以是可以是清明上河图这样子的一个绘画作品跟现代投影技术的结合,就是以清明上河图的图像用现代科技的一个投影去把它投影在大屏幕上供更多人去观赏。
然后还有就是在故宫里面售卖的一些文创的小产品,就是以传统的一个物体的形象去用现代科技做成一个比较耐用的产。然后有具体的一个实际用处的一个产品就可以放在货架上售卖,这也是传统文化跟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个例子。
并且相关的例子是有很多的,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比较繁多的,而且能够以这样子的一个跟科技相结合的形式去进行宣传和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1、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融合”。在日常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的自然。在这里,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 国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离“有效融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误区之一:观念认识不够,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分析,即学习者才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受体,这就是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时常发生的,对人的重视不够,不能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选择教学媒体。最终书本知识被原汁原味地演绎成所谓的多媒体课件。 误区之二:教学实践中没有有效融合“技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就必定存在技术异化的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自身教育观、技术观及实践能力的限制,对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不当,滥用、误用现象随处可见。 2、“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保证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中的技术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宗旨,是技术的教育价值之所在。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实现课堂教育信息化的必经途径与奋斗目标。 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这过程中人人参与,人人起作用,人人充当重要角色,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是组员智慧的碰撞,掀起了师生的头脑风暴。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或者博客、论坛等把一个大课堂转化成几个小课堂,从一个教师发展为能者为师,人人参与教学,个个投入学习,表现出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开展小组分工,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受条件限制,实验不能开全开足,很多实验学生不能一一动手操作。例如在学习青蛙的内部器官时,教师提供虚拟青蛙实验,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虚拟青蛙实验,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比真实实验更简便规范,观察全面。对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及时准确。帮助学生熟悉各种结构的名称、结构和位置。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接受水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利于个性化学习。 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或师生共同设定一个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研究主题,或确立一个活动任务,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由地查阅资料、交流心得和认识,增强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与创新。探究式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前提,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步骤为:创设情境,诱导探究;提供资源,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深入探究;创作实践,升华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被广泛的应用于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的音乐教学应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获取与音乐课堂教学有关的音视频、动画、音乐教学软件等网络素材,而后对音乐教学音频视频剪辑、制作演示动画以及编辑整理成PPT演示文稿,通过信息技术加工整合处理后的素材,应用于音乐课的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容量;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突破音乐教学中的教学难点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好的音乐人才。1、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2、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3、多媒体资源共享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4、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5、数字化教学恰当运用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符合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但把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教师要时刻切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而不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导信息技术上来,而离音乐越来越远了。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整合,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欢迎阅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全文篇1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 教育 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对策及融合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1.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学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推动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要支持性物理环境,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2)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通用教学软件(如,PPT和Word等)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用好常用的学科软件;二是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的工具;三是对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 方法 ,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3)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案例 1.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内容建立主题网站,并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新了课堂的 教学方法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2.班级网络学习空间 基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事实,建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它依托于省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而成,教师可以在网络班级空间开展教学。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构建了“学生白天在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论文篇2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应用与教育领域,给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了新的平台。在教学中人们通常用文字、声音和图形来表现教学内容,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探索并逐步推广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表达形式更为丰富,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加深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多媒体电脑和 网络技术 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中,通过构建真实的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探究能力以及优化教学效果。所以巧妙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件素材,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学科教学发展的趋势。 完全按照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来说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 渠道 、全方位、立体化的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它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能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化学学科的教学来说,初中化学一些理论如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分子结构等等是比较抽象的,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比完全靠挂图、模型、教师的比划、学生的想象要有效的多,易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所以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有选择性地利用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光盘资源,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成为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究、摸索 总结 整理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是代替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及教学内容相对之后的缺陷,才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根本目的。在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微观粒子的运动 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我们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把微粒得到(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升高),体现氧化性(还原性),这些内容光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利用我们手边现有的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中提供的多媒体影像素材或者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则很容易通过在电脑上的模拟演示,让学生就能很形象直观地看到这些内容的动感过程,其教学效果比老师的口头讲解显而易见要强的多。而教师也省去了口舌之苦。 二、微粒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电脑软件或课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中解释化学反应时,用flash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拆分为原子,然后再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学生便很容易想象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行为,同时也加深了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理解,为学生在后续的章节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三、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的模拟 农村学校由于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并考虑到实验经费的不足和实验课程时间、安全等因素,很多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这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 1、装置复杂、药品稀缺贵重的实验 实验室验证空气成分需用曲颈甑,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已不存在,这类实验可以用模拟实验来代替。 2、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比如温室效应实验、酸雨形成实验、饱和溶液配制实验等等。 3、错误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的实验 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气管、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氧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稀释浓硫酸将水往装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倾倒等实验操作后果。由于有些实验老师只讲不应该这么做,而不敢让学生进行这类错误操作。但把这些危害后果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将直观地得到感受,在以后的实验中避免错误操作。 4、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受到时间因素和课堂节奏的制约,一些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铁的生锈实验等模拟实验可摆脱这种时间上的限制而进入课堂。 四、应用投影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众所周知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投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到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除了前几排学生外,后面的学生较难看到变化的现象。投影机能把一些现象放大,帮助学生观察。如讲到氢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玻璃器皿盛稀硫酸和锌或稀硫酸和大理石的反应,利用投影观察其反应放出气泡的过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以电脑为载体的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主体,使用它只是为教学服务,这一工具运用得当与否,效果完全不一样。为了使这一工具更好地服务教学,真正有助于传授知识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地对我们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对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认真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论文篇3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随着多媒体科技应用日益普及,它也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媒体科技给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本文对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存在的优点、问题及矫正 措施 进行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数学学科;辅助教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由于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断思索数学与现实的切合度;更是因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认识到它在数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因此,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学学科课程发展中的互动客观存在的。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学习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使数学成为终身学习的奠基石。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画出函数图像,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国数学教育家栋科教授认为:“思维着的教学活动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学习如果过分依赖学习者的 经验 或感性世界,即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识活动对经验进行加工,那么学习将会出现危机。因此必须重视人的思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学认为,创新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种最能体现信息潮流的课程,目前也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性能之后,便可适当布置一些创造性作业,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独立作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 圣诞节 、 教师节 、 春节 等,学生通过家用电脑发送卡片,这些卡片中,有的可以充满着幽默风趣的话,有的还可以制造出简单的动画,这些知识,我们平时都没教,但学生通过自学或家长的指导都制造出来了。这样,学生的 爱好 、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兴趣得到巩固。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学习素材附带一定的情境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五、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个别化、协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使资源共享,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善、提炼和概括知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在合作学习与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度”和“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和信息化.数学教学,1998(5). 2.王其云.媒体与学习.中国电化教育,. 3.方钧鹤.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 4.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中国电化教育,. 5.刘云生.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2002. 猜你喜欢: 1.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浅析论文 3.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论文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探讨论文
这个涉及的时间段很多,古代有那么多的朝代,在这里几句话也说不清楚。建议你还是找详细的资料综合一下,也可以参考历史书籍。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冲突如何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产生影响?怎样才能减弱这一冲突的能量传递以降低其影响力,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 要探讨如何减缓文化冲突以保证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探究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而要探究这一冲突的实质,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实质?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前代学者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作了大量、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对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泰勒第一次给了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将文化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揭示了文化的传承性特点。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和阐释文化,认为文化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一切构成要素都具有各种有效的功能,并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总结了160多种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之后,对文化作出如下解释:“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认为文化体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有显型和隐型之分的行为模式,由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了群体的意识和行为状况。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则对文化有着这样的解释:“总之,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④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系统,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从以上几个对文化的“经典性”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相似之处: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并对人们继续发生着影响。第二,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完整的人工体系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各构成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第三,某一文化为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义。由此,根据以上对文化内涵的一些共同理解,并进而由这共同理解来看文化冲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类群体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烈的文化冲突必然导致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现今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频繁接触,然而双方在接触之前就有着各自长期独立发展的文化史,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构成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建立在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不用依靠对外扩张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一直有着较大的内涵量和较强的内生力。西方文化则诞生于自然资源及物质条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们临海而居,粮食不能自给,陆地交通和交往又极其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开拓海洋事业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商业航海贸易十分发达。与中国农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对外扩展力较强。由于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存在着很大差异,当二者频繁接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构成要素差异小的文化体系冲突就小,构成要素差异大的则冲突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 二、循环作用与能量传递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要探讨文化冲突如何影响社会和谐,就必须要以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某一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共同享有一种文化体系,并处于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的持续影响下,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与某一特定社会相联系的。实际上,人、文化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循环作用的: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对人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文化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模式,而社会又是文化的承载者与维系者;社会是我们人类生存斗争的单位,同时人的行为必须置于社会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冲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由于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文化运动。社会和谐则指的是构成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社会呈现出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态势。正如我们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传递,能量传递的规律则是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即能量由高到低传递并最终达到相同为止。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摩擦、碰撞中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加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冲突产生的能量必定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从而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正是这种剧烈的文化运动,它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社会的底线和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乱状态。激烈且长期持续的文化冲突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最终将导致社会陷入整体的危机。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离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断扩大的吸毒人数、艾滋病感染人数等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内驱作用,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经济力量又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西方各国将会更为努力地开发更大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将很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继续加强。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差异较大,决定了两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仅仅依靠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冲突,实际上大多是在作无用之功。因而减少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以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由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使之尽可能少地传递到社会系统中。由于无法控制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外部冲击,如果要降低文化冲突的能量,就必须将我国文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动 如前所述,文化是组织结构严密的整体,那么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间就有着一定的组合秩序和架构关系,各要素之间按照相对稳定的方式组织和联结起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如器物和技术;深层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指挥着人们的行为,在一切文化现象的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系统的真正决定者是深层结构即核心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决定了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同时它们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整个文化系统能否稳定。因而,要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构成要素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罗伯等人认为每一文化体系都由显型部分和隐型部分组成,物态的、制度的及行为的文化是显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态的文化则是隐型文化。隐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⑥。怀特则将文化系统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他认为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组成;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组成,这种人际关系以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和知识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意识形态系统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整个文化系统受到意识形态系统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文化结构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们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则认为人必须战胜自然进而控制自然;中国人强调群体认同,西方人注重个体自由;中国人推崇依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西方人则崇尚冒险进取;中国人注重内心的修炼,西方人则强调上帝的意志。 那么,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稳定性,如此则会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改变。同时,由于文化流动是文化系统生命力的保证,各构成要素必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在文化核心构成要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文化要素必须适当地流动,以保证文化系统的活力。这种系统内核不变,表层要素适当流动的文化流动实际上可称为文化有限流动。 文化有限流动不同于文化一般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全面的流动,文化有限流动是部分的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由文化系统自然调节,文化有限流动则是文化系统在一定控制下调节。相比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文化有限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统的稳定。 四、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 如前面所示,文化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联,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文化的产物。因而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事实存在,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反应,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个体就会没有归属感。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而如果这个中国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认同,就会感觉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则无论如何内心都会有焦虑,很有可能在行为选择上出现问题,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种群体性反应,对社会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被部分破坏,新的文化体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认,社会上出现的所谓“文化虚无”、“文化荒漠”、“文化无根”等等说法,正反映了我们文化体系核心层面的某种缺失。再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人们大多不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来认识经济和科技,反而是被动地依据经济和科技力量来认识自己的文化,这种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文化本体的正确认识上,而此时西方文化挟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之强势与我国文化发生冲突时,再加以我国文化核心层面出现某种缺失,人们便很容易鄙弃自己的优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类文化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这样一些模式,区别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各自所辖的那些个体,控制着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维发展而来的,以儒、道两家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为主流的长期形成的文化模式,两千多年来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所以,即使人们在崇拜各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忘怀传统文化。而今,中国经济力量的逐渐强大,已动摇了人们认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西方文化的普遍认同已经逐渐受到质疑。如,美国两大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倾尽全力宣传本土饮食文化,使得国人趋之若鹜。而近几年,人们开始提倡多吃中国传统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顾客比以往明显减少,这两位西方快餐巨头就都只有“入乡随俗”,烹制各种中国传统食品以吸引顾客。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餐饮业,在其他各行业也已经有了相似的情况。由此简单事例即可看出,国人的文化观念已在回归,所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只是在“顺水推舟”而已。 五、余论:探寻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样貌由核心结构决定,那么与系统内核接近的文化要素进入,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小,则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大,就很难被系统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甚大,有时表现出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可以部分相互适应、补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则有着很大的难度。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同人类的身体有着共同的某些特征一样,人类的文化也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只是它们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处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经常是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不易察觉。换而言之,人类文化应该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文化的整体结构,探究人类不同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寻找到这些隐藏于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类学界中有相当一批学者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人类文化,无论多么原始或多么复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种文化,不能由主观好恶而决定取舍,而应根据它自身的来龙去脉以研究其现象本身。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冲突问题,更需要深入了解我们自己世代相传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对方文化体系的立场上,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比较研究,从而真正地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大学生认知西方文化论文
一、文化认知
(一)文化认知概念
在心理学的概念中,认知主要是指大脑用于思维、记忆、感知、认可、分类等活动的过程。人有两种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的组织功能,一种被认为是遗传心理功能,此功能决定人类与环境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怎样向环境学习,另一种是称之为“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的组织功能。“认知结构”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是遗传心理功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对语言的认知与人类的社会化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的习得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体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而且这一过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语言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成为文化的载体就是因为其是社会成员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模式加以运用的结果。母语语言的认知与母语文化的认知是同步进行的,从此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该语言所秉承的文化。对于大学英语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地道的英语,并结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认知,准确而得体地进行表达,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因此,文化认知问题实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学生在使用英语时,要想得体地与他人交流,就需要遵从他人所在的语言文化中存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不冒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等。考虑到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认知能力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对英美文化的认知过程中,中国的大学生如果就简单地套用汉语文化的固定模式,那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们便不能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很有可能会犯一些所谓的“文化错误”。因此,对于生活在汉语和汉语文化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必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英语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累积和沉淀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做到恰当、得体、灵活、自如。
(二)西方文化认知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定义包括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个方面。表层文化是由习惯性定势构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通过观察和介绍人们可以逐步了解文化形态,但是较难理出头绪,这是因为表层文化比较繁多零散,不易整理。而深层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心理结构,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等,它与表层文化交融互摄、互为表里。深层文化由于它比较集中、系统、稳定,需要通过理性的思维才能把握,只有掌握了文化的深层含义,才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有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由此,对其民族的表层文化的种种表现能更容易理解。制约着人们行为方式的深层文化是通过表层文化表现出来的,鉴于此,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民族的表层文化的种种表现来探索其文化的特征,认识其深层的民族精神。这一点可以运用到对在英美文化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就某一语言现象设立专题,进行文化研究,把语言现象与其相关的文化有机融合,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而学习文化。而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又促进语言的学习,这也是行之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之一。
二、两者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Harris提出利用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的方法进行语用研究。在此之后,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了大量例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语言学家们深入剖析了话语活动的内在规律,分析了话语活动与意识形态和认知模式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大都只注意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省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理论和方法基本都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往往忽略了其他意义表现形式,如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中国的国际交往活动益加频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呈现越来越突出的态势,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势在必行。但是每一种语言都含有一些文化特性,这些文化特性是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并且会随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不断发展。鉴于此,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目的语文化特性和语言使用规约,那么他基本上就没办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使用这门外语与目的语使用者顺利交际,所以任何语言教学或学习都不能脱离目的语的文化特性。飞速发展的时代为语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笔者将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利用视觉诗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在词汇方面的文化认知能力
视觉诗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多种模态话语意义的构建和整合,是为运用文字但同时布置成有视觉效果的诗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词汇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而外语学习者虽然能背出大量的词汇,但是因为即使概念相同的词也会因文化而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他们往往不知道在什么场合如何使用外语词汇。
2.通过图文关系语篇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与语用有关的文化认知能力
语言学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功能为基础,以Kress&vanLeeuwen创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上发展起来的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框架对图文语篇的意义构建进行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内进行的尝试中,认知语言学以多模态隐喻为突破口对多模态语篇隐喻意义的构建展开研究;社会语言学家发现实现社会语言能力关键不是Chomsky所说的语言能力,而是语境上的适合性,执行时的可行性和在交际情境中的对策能力,即根据社会环境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在日常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随处可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即在日常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母语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移植在外语的使用上,要注重从语用角度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培养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与流利性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引导学生留意语言使用的适当性。
3.建设动态语料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培养学生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认知能力
非语言形式的文化知识包括手势、身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眼神、体距、音调的高低等方面。所谓动态语料的多模态研究的主要是对非言语行为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如何互补生成意义潜势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动态语料的多模态还重点关注如口头语言、视觉/听觉语言、态势语言等自然语篇是如何参与意义构建的,体现图像和声音在多模态视频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等。有数据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0%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而70%则是通过非语言进行的。非言语性交流同样是富有表现力,会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或感情色彩差异造成交际者之间的误解,甚至引起反感情绪。非语言形式的交际也会因为文化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应该重视对于非语言形式交际的学习与了解,这是因为人们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时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意思,常常使用大量的非语言手段,而在不同文化中这些非语言交际手段却有不同的含义,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误解与伤害。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制度和风俗习惯,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和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而语言是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传播方式之一。理解和学习相关语言的文化,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接受有重大意义。因此,外语教学应该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意识及文化认知能力,尤其是区别于东方文化的特殊方面的认知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外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外语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其独特的 文化 魅力,英国也不例外,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辉煌的历史造就了英国特有的岛国文化。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国文化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英国贵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是其经久不衰、焕发生命活力的真谛。作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英国贵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特征。在英国受这种贵族文化的影响,社会精英分子,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跻身更高的社会阶层,有效地激发了英国人民的进步要求,这让整个英国社会充满了进步、活力和正能量;同时,随着近代文化活动的丰富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英国贵族阶级参与文化的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整个英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一、英国贵族概念
英国贵族起源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概念上讲英国贵族具有广义贵族和狭义贵族之分。广义贵族讲的是杰出的、优秀的人,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精英分子,而狭义贵族讲的是愿意服兵役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或者引申为道德素质、个人品质高尚的人。这只是字面的理解,而事实上,英国贵族文化存在着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贵族往往指的是军队、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依然是以成败论英雄;另外,贵族一部分来自于世袭,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统治阶级的赏赐,或者在战争中立过功的武士。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英国贵族的结构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15、16世纪,随着英国资本家的崛起,掌握社会资本的非贵族或者说社会底层人士,逐步上升到贵族阶级,这引起了贵族结构的深刻变革。在国内研究英国贵族的文献资料中,陈晓律先生和钱承旦先生做了比较准确科学的定义,其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认为,英国贵族就是一个群体集团,最初使用的词汇是“Nobility”,以后逐渐被“Aristocracy”替代。总的来讲英国贵族是指一个统治阶级,一个社会等级,一批统治者或领导者。
二、英国贵族文化和文学作品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而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记忆功能很好地反应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发展模式和特征。而英国贵族文化是一个阶级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促使人民追求向上进步的文化,那么,通过分析英国贵族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从文学作品中提炼英国贵族文化的内涵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英国贵族文化在近代文学作品中以崭新的形象和角色出现,英国贵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发展进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它动摇了宗教文化在英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宗教对文化不再有绝对的控制权,起不到文化导向的决定性因素,这种情况下文学作品对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影响有了质的飞跃。
其次, 教育 的发展改变了英国贵族的集团属性。知识分子的崛起有效地冲击了英国贵族集团的构成,打破了以宗教为核心的社会精英、文化精英和管理精英。这一新生知识分子群里与贵族的内在联系,对英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
再次,英国贵族阶层是整个英国政治、经济、权力的中心,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学作品形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了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学作品形式。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从经济、政治、权力各个方面受制于英国贵族,没有独立的发展创作空间。英国贵族涉足文化产业和文学作品的目的与所有的统治者一样,是寄希望服务于政治的。这就导致文学作品往往会反映出对英国贵族的推崇和赞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其社会威望。文学作品是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传播媒介,其所涉及的贵族文化和形象能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最后,文学作品要取得长足发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受到贵族的庇护,以免收到宗教的迫害;另外在经济上同样要得到一定的支持,如果没有贵族的庇护,那么文学作品就很难出版发行,再好的作品也到不了读者的手里。
总之,近代以小说为主的英国文学作品,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开始在贵族阶层找到了发展的土壤,也对英国贵族文化的发展和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英国近代小说反映出的英国贵族文化特点
(一)英国贵族阶层注重财产积累,着力土地收购
经济基础是保持英国贵族地位的前提,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土地资产的价值和意义在整个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价值,更主要的是土地是贵族实现财富积累,榨取更多财富的工具。当时,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还没有形成规模,不能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贵族只能依靠土地来奠定其经济基础,因此,不断地扩大土地占有规模是贵族阶层的一项基本财富积累手段,这也是贵族家族世袭的原因,当时土地的继承性和贵族的世袭制一脉相承。这可以在英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得到很好的验证,找到其贵族文化的影子。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彬格莱先生选择了在乡下安家,虽然他是个继承了十万英镑的“富N代”,但是他并没有继续留在原来的家奢侈地生活,而是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在乡下购置土地,这就反映了在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下,现金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有了土地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贵族基业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而亨利·菲尔丁在他的作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讲述了魏斯顿先生为了实现土地规模的扩大,最终答应了女儿苏菲亚与一个私生子的婚事。这足以体现出土地资产的重要性。以上两例充分反映了当时英国贵族阶层注重财产积累,并着力收购土地资产的状况。
(二)英国贵族阶层有很强的血统和门第观念
英国贵族非常重视自身血统的高贵,当时社会血统的纯真和门第的高贵,在整个贵族阶层受到很高的重视,甚至说血统和门第高于一切,这种现象至今仍然有所保留。因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优越感,更有别人的尊重和与众不同的待遇。同样的一个家族仅仅是因为一时财富的大量积累,但由于血统和门第的问题是不受贵族尊重和重视的。英国的贵族往往以家族自称,每个家族又以其姓氏作为标志,因此,追求和寻找与贵族家族的血缘关系在英国当时的社会非常普遍。哈代在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写到,约翰·德伯得知他是古老的贵族世家德伯氏的后裔时乐得手舞足蹈。他甚至让十七岁的女儿苔丝,去追根溯源到当地一个有钱人家认本家,从而换来经济上的资助以摆脱经济困境。可实际上,这所谓的有钱人只是一个靠放高利贷发家的暴发户,和这古老的英国贵族没有一点关系,正像书中所发的感慨那样:“诺曼的血统,没有维多利亚王朝的财富作辅助,又算得了什么!”这反映出英国当时的平民很希望通过血统来实现身份地位的攀升。穷人如此,贵族更需要血统为他们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虚荣。
(三)英国贵族注重贵族气质的传承和教育
英国贵族的成功并不只是外表表现出来的高贵,他们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传承也非常重视。他们深知这对整个家族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因此在 对子 女的教育方面会投入很大的力度。他们往往追求贵族的修养和品味,在他们心目中,文学、艺术、哲学、诗歌等是一个贵族必备的素质。这也是贵族在一起讨论的主要话题。在著名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年轻一代的达西则是一个十足的“绅士”;小说《爱玛》中的女主人公爱玛也真实地反映了英国贵族对子女的培养和贵族特征的传承;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之所以收人爱戴和尊重也是因为其自身的贵族特征。
贵族文化是英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文化发展的起源、传承还是与时俱进的创新,都在整个英国古老的文化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代作为英国贵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贵族群体的构成发生比较深刻的变化,贵族文化的传播也借助文学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发展,我们再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近代小说,能够挖掘到英国贵族阶层注重财产积累,着力土地收购;有很强的血统和门第观念以及注重贵族气质的传承和教育的特征。
浅谈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与特征
摘要:当代英国文学是英国历史中具有耀眼光芒的文化明珠,随着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民主运动的兴起,在英国文坛也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创作风格,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当代英国文学领域的主流创作风格,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本文从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特点与表现形式出发,对当代的英国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当代英国文学 文学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文学 发展特点 表现形式
引言
在人类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学成为了人们记录文化的语言工具,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进程,逐渐由稚嫩转变为成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记录了不同的时代,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代英国文学也符合这一客观规律,通过文字来记录英国当时社会变迁与欧洲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由于当代英国政治经济矛盾加深,因此影响了当代文学的走向,许多作品贴近现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民主运动的兴起,在英国文坛也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创作风格,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成为当代英国文学领域的主流创作风格,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变迁有着真实生动地描写,并且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本文从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特点与表现形式出发,对当代的英国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 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概述
在欧洲文学体系中,英国文学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最开始的时候,英国文学只是口头上的叙述,而不是呈现到书面上的。在随着 故事 曲目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发展与完善,最后作家才开始进行创作。英国文学有自己固有的发展规律,并且用坚定不移的信念进入到新的时期。
第一,英国文学最为重要的发展就是来自戏剧的创作,随着当时爱尔兰民族的革命运动,打破了英国文学传统的僵持局面,让英国的戏剧文学得以发展。当时的创作者结合欧洲古典戏剧的因素来进行创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萧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在英国早期的戏剧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英国,戏剧发展的高潮是50年代后期,代表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这些文学作品能够用有限的人物对话与情境来体现出当代英国社会的真实生活状况,而搭配英国优秀的演员演出更加能够突出英国戏剧创作的内涵。
第二,英国小说主要展现为战争小说,这是由于英国参与到两次世界大战,并且给人民的创伤是巨大的,因此产生了层出不穷的创伤文学。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英国以现实主义文学模式为主,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有力的语言,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英国的诗歌出现也在英国文学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尤其在当代的英国诗歌中,以多元化的韵律而著称,并且融合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这一时期的英国诗歌对社会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例如,著名史诗剧《列王》、《荒原》等,都是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不只是融入了作者主观的情绪,并且对历史与人生也有深刻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诗人们创造的诗歌也开始变得质朴起来,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派别。可以说,诗歌也是英国文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继续在当代英国文学中闪光。
二 当代英国文学主要派别分析
1 英国当代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在19世纪产生的英国文学中的无产阶级文学对整个文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派别就是宪章派文学,对于英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学派别是为了与宪章运动配合,进而配合英国无产阶级的工人运动,所以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宣传性的精神,一般在工人阶级的集会中创办刊物与创作诗歌 散文 等。一般英国的宪章派的文学作品是为了服务于宪章运动的,所以这时候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并没有较深的内涵,但是这一时期的无产阶级文学依然代表了英国文学中的无产阶级类别走向了当代英国文学创作的高峰。
英国当代的宪章派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带领英国无产阶级进行宪章派运动的灵魂人物――爱内斯特,他经常去参加一些无产阶级的工人集会,并且大量地发表演讲,他不断表达出无产阶级的工人在资本家压迫下的艰苦生活,去要求政府给无产阶级的工人更多的福利。通过不断融合了在宪章运动中的感悟与 经验 ,爱内斯特把深入群众挖掘出来的文学素材用来创 作文 学作品,并且有了不俗的成绩。例如,著名的诗歌集《未来之歌》,“在未来的日子里,降临了的希望,将不义在公理面前折腰。我们要鼓起来一点勇气,兄弟们!把那个明天变成了今朝!”这部诗歌集也成了当代无产阶级文学体系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2 英国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最辉煌的成就是当代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在当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甚至在当代欧洲文学中也具有显赫的地位。
(1)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在当代,英国不管是经济发展方面,亦或是政治制度方面,以及人们的文化思维意识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而这种整体上的变化是当代社会思想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产生的源头,它让英国成为了称霸全世界的工业领袖。
由于当时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艺术文化领域产生了启蒙思想,并且在英国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传播效果,而这种启蒙思想是来自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群众运动,是反对当时英国封建制度的主要思想联盟。在19世纪之后,随着当时英国自有资本主义派别的建立,也标志了当时英国启蒙革命运动进入到高潮阶段。而在英国启蒙运动中,英国学者也在启蒙运动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他们宣传的思想对于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当代英国文学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汲取丰厚的养料,并且在变革的背景中去探寻文学创作的灵感,实现了在启蒙主义的巨大影响下的文学跨越。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英国当代社会变革,也就没有当代的英国文学如此难以逾越的地位,并且也不会出现轰动世人的现实主义文学,可以说,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是当时社会矛盾出现后产生的。这种文学创作派别呼吁要用文学来关注设计现实与群众,并且密切关注人们精神的变化与保护他们。
(2)现实主义创作的特征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19世纪的英国文学,除了少部分的无产阶级的小说之外,主要的创作潮流就是现实主义小说,并且占有主要的地位,掌控着英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式。这一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是以描写社会生活为主,并且关注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现状,从小人物的生活困境来直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这成为了英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
从具体上来说,当代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创作潮流分成了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作品细节的真实性,由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内涵讲求的是真实性,因此需要对细节进行真实地描写与还原,要用具体的文字与思想内涵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并且用真实的形象与细节的描绘来感染读者,让许多读者在观看之后感觉身临其境。例如,萨克雷创作的《名利场》,是当时著名的讽刺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将当时社会中群众追求名利、权势、利禄的真实景象还原,批判了这些浮夸的事物是相连相通的。第二,刻画小说形象的典型性,当代英国现实主义小说通常会用典型的描绘方式,对于现实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与概括,揭露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其中,这些本质上有对于英国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有对高尚的精神品质的宣扬。可以说,这种典型性的特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核心,并且会与自然主义区分开来,使得现实主义的英国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不会显得单一做作,而是真实地记录了生活。第三,对于描写 方法 的客观性,现实主义文学的情节中会自然地表现出文学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而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种客观性能够加深创作者的思维表现力,让故事情节更加深入与富有表现力,可以体会到文学作品之外的内涵。《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著称于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通过第三视角塑造了一个纯洁的女人的生活,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当时女性处于底层社会现实的态度。
三 当代英国文学的整体特征与表达形式
1 复杂多变的形式
纵观当代英国文学可以发现它具有其他文学不同的特征,有着复杂多变的特点。英国文学在创作形式上与传统的英国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差异。19世纪之后的英国当代文学,在多数作品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距。而同一时期,苏格兰等地区的诗歌文学开始争奇斗艳,让英国文学出现了靓丽的风景线,而这一时期的诗歌文学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并且展现出诗歌的魅力。另外,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也开始有了很好的发展,语言更加简练精湛。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是由于英国戏剧文学符合当代文学发展的潮流,是当代英国文学不断发展与改革的里程碑意义的标志。并且,当代英国的小说也开始迅速发展,给整个世界文坛带来的撼动远远超过了诗歌与戏剧,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震撼。饱满真实的内容与生动的情节,在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代英国小说不但能够符合这一时期的客观要求,还具有多变的内容让读者深爱不已。
2 与当时社会现状相融合
当代的英国文学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代表,创作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女性形象与文化在当代英国文学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也成为当代英国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女性文学创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以自身的视角来观察到现代社会女性要承担的责任,并且增强了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以平等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与情感。例如,多丽丝?莱辛创作的《金色笔记》《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等作品都展现出当代英国女性特征,并且借助文学作品来争取到女性的现代社会的主体地位。
结语
可以说,当代英国文学领域有着丰富的作品,并且在当时复杂的背景下形成了众多类型,让当代文学形成了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在另一方面,文学与哲学同时结合,让两者得到了相互的促进与进步,进而产生出哲学与文学相融合的创作方式,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巨大价值。随着文学创作的日益繁荣,英国文学的发展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尤其是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都展现出自身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出巨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而在未来的文学发展中,创作者更要展现出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与责任,将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才能够体现出文学作品的真正涵义,让当代英国文学站立在世界文坛的巅峰。
参考文献:
[1] 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年第3期。
[2] 欧阳美和、王传举:《试论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 曹永:《我的思绪像一匹野马――曹永就几个问题的答卷》,《山花》,2010年第2期。
[4] 赵博、聂青:《当下文学创作的异化现象和美》,《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1期。
[5] 朱利民:《西方理论中国化的步伐:进化论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变异》,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 张放放:《〈红色英勇勋章〉中英雄典型弗莱明的心理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7] 陈秋玲:《我国近年莎士比亚研究论文统计分析》,《文教资料》,2010年第34期。
[8] 李纲、刘剑锋:《近五年来我国英国文学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 陆遥:《对话中的深度悲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看苏里科夫的历史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第1期。
[10] 张帆:《克里斯塔?沃尔夫对浪漫主义女性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文献标题 来源 年期 来源数据库 1 让历史文化在现代旅游中闪光——浅议文物保护与旅游的关系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农业旅游中的社会文化要素浅议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浅议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绍兴沈园为例 资源与产业 2008/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浅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旅游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浅议历史文化旅游的体验参与性 市场论坛 2008/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浅议饮食文化与旅游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市场 2008/3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湖州市竹文化旅游发展浅议 科技咨询导报 2007/1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 浅议中部旅游联动中的文化认同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浅议青岛市的旅游文化开发 11 浅议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浅议“诸葛亮文化专题旅游线”的开发 商业研究 2006/1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3 浅议区域文化对旅游广告的影响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浅议 企业经济 2005/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餐饮业发展浅议 经济问题探索 2002/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浅议隋唐旅游文化的几个特点——兼谈同期的山东旅游文化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S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深挖文化内涵做大旅游蛋糕——浅议乐山旅游业发展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2/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浅议红色旅游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阿坝日报 2006-10-13 19 浅议“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对贵州旅游发展的作用 经济信息时报 2007-08-31 20 浅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文化建设 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 2007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1 桂林旅游文化特色及其营造浅议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浅议白族本主崇拜——神奇的大理旅游文化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199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浅议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浙江经济 1996/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旅游文化浅议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1/S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浅议遂昌竹文化旅游开发 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 2006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楼主要哪个 我传你hi百度我
1、宜昌市旅游人才队伍调查报告——兼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面临旅游人才不足的挑战与建议2、张耀武主编《鄂西旅游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旅游 文化 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OBOR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 教育 改革的契机,是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的途径与 方法 。
关键词:旅游文化;特征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以下简称为“OBOR”)是21世纪初中国为了实现“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合作”而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OBOR战略开始付诸行动。OBOR分为陆路与海路。陆路从西安向西,横穿西亚抵达欧洲荷兰的鹿特丹。海路从长三角、珠三角沿东南亚向西,经非洲过黑海最后抵达欧洲的鹿特丹。因此,新世纪下的OBOR一端为日益崛起的中华经济圈,另一端连接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共同体———欧州联盟,中间是经济潜力巨大的西亚、东南亚和非洲。在OBOR战略构想下,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对话,必将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研究OBOR战略下的旅游文化特征,对促进旅游、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OBOR背景下旅游文化特征研究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合作重点中明确指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因此,OBOR战略沿线必将呈现出人类古代文明繁荣的鲜活再现、为欣赏旖旎风光的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线路游、沿线OBOR友好城市互办旅游推广活动游、体育活动交流观光、参与、体验游和“新海上丝绸之路游轮游”等5大特征,相应的文化也呈现出这五大特征。
人类古文明的鲜活再现
丝绸之路是跨越文明、贯穿古今的古代经济发展之路,对丝绸之路的重游是对人类古文明的探索与考察,具有旅游和文化挖掘发现的双重意义。2014年,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三国联合递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古文明推向新的历史舞台。透过OBOR,不仅可以探索考察中国自秦、汉至清的灿烂文明与文化,而且还可以探索考察西亚、中亚、欧洲诸国的文明发展史,对比中外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差异。
博大丰富的汉前文明
OBOR的陆路起点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其历史变迁是华夏文明发展的缩影。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出的旅游圈,能充分体现中华古文明。西安早在汉朝以前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曾是周、秦的都城,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将人们带回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兵马俑则展现出了大秦帝国的强盛国力。对OBOR起点城市的考察,人们可以领略汉前中华文字的形成变化、陶器制作工艺、古建筑的特征、古代天文体系、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及丝绸文化等等。
影响深远的汉文化
汉代是中华历史上科技与文化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从汉代建立到灭亡的四百多年间,汉代王朝与古罗马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大帝国,汉王朝雄踞东方,开拓了OBOR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走廊。而且在汉代,西南丝绸之路也在这个时期开辟,从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到缅甸、印度,将汉朝先进的文化技术传播到东南亚。因此,汉代是OBOR战略的起始朝代,考察旅游OBOR的内涵与文化功能在于探索和考证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汉代文化。其中著名的建筑文化,有著名诗歌“秦时明月汉时关”为证,可见汉代的建筑科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有史学瑰宝的《史记》和《汉书》;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如今在成都、西安、安徽宏村、浙江等地还保留着这种比较原始的造纸术,对人们了解汉代科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代的《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以及地震仪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深入了解和考察探索汉代文化,对OBOR旅游品质的提升、内涵建设、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辉煌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以强大国力为依托,以蓬勃发展的世俗文化为主体,表现出了内容丰富、思想兼容、形式多样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大量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出对外文化的输入输出,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其中丝绸之路OBOR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平台作用。辉煌的隋唐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畅通和频繁。考察OBOR线路,不少历史遗迹和名胜景点都是对唐朝文化的重新认知。就科技而言,隋唐发明了火药,将印刷术发展到雕版印刷,代表作有《金刚经》,建造了辉煌的长安城和赵州桥。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历史时期诗人辈出,影响深远,如初唐的陈子昂、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李白、杜甫,田园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等。OBOR线路考察诗人的出生地、作品等,对认识和发扬古代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提升了OBOR区域旅游的品质与内涵。位于OBOR线路上的文化旅游景点众多,其中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集绘画、书法、乐舞于一体,有很高的旅游、考察、研究价值。辉煌的隋唐文化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而隋唐文明遗留至今,保留完好的大多分布在OBOR,因此对OBOR旅游线路的开发,是中国旅游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领域。
鼎盛的宋朝文化
宋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品质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宋朝时期,文学、科学、理学、史学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宋代有大文豪苏轼,还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散文 家范仲淹等。宋代的四大书法家,对中华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还有无数的著名画家,最能代表中 国画 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宋代 山水画 的博大意境,如今被制作成3D技术重现的《 清明 上河图》等。此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陶瓷窑为代表的手工业,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南北宋时期文化的OBOR综合规划,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升途径。
文学艺术空前的元、明文化
元、明是中国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的时代。元朝进行了大一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发展,各民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特别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研究考察元代文化,对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乃至世界和平共处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重回元朝时代的OBOR线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明继承元代文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呈现出平民化与世俗化。在文学方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在明朝完成。在明朝,宗教方面,天主教传入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萌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OBOR的南线,明朝文化深远的影响着东南亚和南亚。随着丝绸文化的不断影响,中国的庭院建筑随之传入西方。
历史巨变中的清代文化
中华民族领先世界文明几千年,而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自大,直接导致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未能影响中国,从而使中国沦为后来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防止明朝复辟,清关闭了南方的泉州、宁波等重要港口,在北方驻扎重兵,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与科技的交流。清代前期国力强盛,国内安定,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戏剧和绘画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后期逐步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反封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和特征。神秘的中西亚文化中西亚位于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素有“五海三洲”之名,是OBOR的重要枢纽和中间连接点,承担着连接亚洲中华经济圈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作用。中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但富有石油资源。中西亚还是人类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有辉煌灿烂的古巴比伦,是伊斯兰教、__和犹太教的发源地。研究考察OBOR线路,不仅可以考察探索文明古国中国,还能接触神秘的中西亚文化,最后抵达体验欧洲的近代文明,因此,OBOR是一条古今文明的文化之旅。
精品线路文化兴起
OBOR大战略下,国内旅游将此作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各地纷纷以OBOR为依托,出台《XXX旅游总体规划纲要》,形成精品线路游,并以精品线路为平台,提升精品线路文化。精品线路将极大的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随着三部委联合推出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颁布,建设精品线路的步伐在加快。OBOR是世界最精华的旅游资源带,汇集了世界4/5的文明,古代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古罗马均被OBOR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人类古文明的历史及进程。据新华网报道,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确定为“OBOR旅游年”,推动了国际旅游的发展。北方线路上,甘肃出台《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计划至2020年建成20个游客容量为300万人次的大景区,形成华夏寻根线、黄河风情线、民族风情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主题精品品牌线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靠OBOR战略体系,着眼于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天然的区位优势,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和非洲开放的最前沿,把丝绸之路做成品牌,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旅游概念。此外,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浙江、海南、福建等地均以OBOR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把OBOR线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开拓旅游文化发展新境界。
沿线城市文化交流频繁
OBOR战略体系下,国内城市之间,国际城市之间,OBOR线路带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宽广深入。OBOR战略前提下,形成全新的四大城市文化交流线路体系:
西北方向的新亚欧陆桥城市文化交流
从西安经兰州,通过乌鲁木齐 出国 境线,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乌鲁木齐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成为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的核心城市。西北方向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内容广泛,涵盖教育、城市交通、宗教信仰、城市文化等,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的共同繁荣。
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
以福建大中城市为核心区,通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了中国最有活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连接了日本、韩国等许多大中城市,对东亚的稳定和促进东亚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有着重要作用。
西南方向的中国-南亚-西亚城市文化交流
从成都、重庆经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促进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东北方向的中蒙俄城市文化交流
从东三省向东连接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连接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目前,东北方向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随着OBOR线路高铁的建设运营,东北方向的经济带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文化推广将出现繁荣鼎盛的新局面。
体育活动文化交流
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对促进国家之间、城市之间、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就曾经以“小球撬动了大球”,通过兵乓球的比赛展开了对美国的外交。如今的国际化体育赛事如NBA、F1、奥运会、洲际运动会、 足球 等,都是国家和民族展示各自文化的平台。OBOR战略体系下,体育活动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加深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对实现区域和平稳定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起始于秦代,繁荣于隋唐,鼎盛于明代,以广州为起点,连接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其中最为著名的郑和下西洋。2013年,国家主席提出了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从而拉开了建设新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的序幕。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既包括古代文明的交流,也包括现代文明的交流。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区域一体化、区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并与亚投行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两大战略举措。
2OBOR旅游文化新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OBOR战略体系下,随着高铁的建设发展、亚投行的建设运行,OBOR旅游承载着传播古代文明,发扬人类文明,建设现代文明的重任。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体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文化。OBOR集中了世界4/5的文明,新OBOR旅游呈现出旅游文化互补、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等新内涵与发展趋势。
国内国际旅游文化互补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华。目前,旅游文化已经趋于大众化,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进入瓶颈阶段[1]。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文化的单一和旅游文化的互补性不强。实际上,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2]。旅游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兴趣产品、服务的开发、再生产及营销;(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特征、体验模式及行为。就这两点而言,只有旅游文化互补,旅游文化才能发展。OBOR线路涉及众多的城市和全世界主要的人类文明和现代文化,因此,出现极强的旅游文化互补,能更好地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蓬勃发展。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发展,对外文化输出趋势明显,而对内文化输入、吸收、演变的趋势缓慢,这就呈现出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国内很多景区接待的游客多为境内游客,境外游客较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出境游方面,出境游甚至超过了经济发展增速[3],远远高于入境游,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的不平衡发展,也导致了国际旅游文化失衡现象。OBOR战略下,境内境外旅游有机结合,成为系统旅游下的两个有机部分,这两部分各有特色,但又高度统一在OBOR下,因此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成为OBOR旅游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将出现均衡发展的态势。
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
OBOR是贯穿古今文明的线路,将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5000年的文明中,天文、算术、教育、哲学、科技、学制等,都有着历史意义,与现代文明一起,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OBOR战略体系的目的在于促进沿线沿路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用文化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带来新的旅游消费观念,人们在日益国际化的旅游文化中,逐步提高公民意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在旅游活动中帮助他人、自觉排队、低碳出行等行为,影响和推动交际文化的发展。为适应OBOR战略体系的发展,教育、外交、建筑、交通等也融合了国际文化内容,这些新的内涵特征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共同富裕和区域发展创造条件。
3启示
对OBOR旅游文化特征及新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
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OBOR是实现区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合作,相应的,在文化上也要加强国家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依托亚洲,促进亚非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目前,中国已同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同OBOR建设相关的合作协议,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OBOR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随着OBOR建设中的互通互联,泛亚洲高铁网的建设,国际间的战略合作将进步一步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发展主题。
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缩写为AIIB,总部设在北京,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是OBOR支撑的经济战略平台,能为“丝绸之路”基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加快中华文明文化的输出。截止2015年4月,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员国已达57个,大多数是OBOR战略体系下国家,这不仅为OBOR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还有利于OBOR战略体系下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经济战略平台,为旅游提供一体化支付等提供经济便利,在此基础上,尽快完善一体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行动
2015年,国家旅游局从全局出发,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在组织专家进行3轮讨论后,形成定稿,包括实施重点行动等内容。OBOR核心城市和区域早在OBOR战略提出后,已经做出OBOR的发展布局,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旅游营销大幅增多。因此,各地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有利于国内旅游的健康发展和旅游升级,促进出境入境旅游的平衡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随着OBOR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契机,是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的途径与方法。培养能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旅游者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求具有很好的处理旅游行业的专业综合知识,包括接机、酒店入住、报关、旅游景点导游等素质,而且要求具有很好的一门或者几门外语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冷静面对各种问题,灵活机智的解决风俗文化问题,友好周到有耐心的处理导游过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诉求。
参考文献
1、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徐菊凤旅游学刊2005-07-18
2、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陈传康,王新军旅游学刊1996-01-18
摘要:
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促进旅游业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我国的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现代旅游经济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中国的旅游业要想与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就要创设一条现代旅游经济的道路,将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内在关系处理好,促进旅游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与文化的本质联系。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旅游,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本质特征。而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才能在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化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人类旅游就是通过拓展生存空间这种形式,设法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用文化精神来武装自己。旅游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的移动,通常是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一种求知与审美,逐步开阔人类的视野,积极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旅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这种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人类在欣赏大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将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这就需要人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发现大自然神秘的生命气息与运动规律。旅游文化是人类对美学的发现与概括,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因此,旅游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种人文角度而言,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
2、文化是旅游业的内在灵魂。
旅游业现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从古至今都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始终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是在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产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指文化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特色。旅游业主要是以某个国家、地区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以此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需求,满足游客的观赏愿望,尤其是满足游客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旅游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经济
当代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整合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在进行,就肯定会有文化因素渗透其中。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产业,经济与文化保持高度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出来的形态。
旅游文化自身就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综合性与多样性。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概况,是旅游产品六大因素的统一,并从整体上构成旅游文化的产业链,同时又能够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旅游文化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体现出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第二,服务性与经济性。旅游产品所体现出的核心要素就是服务性,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获得美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旅游文化也展示出自身较强的功利性,通过各种文化功能,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这两种旅游文化特征,都间接表明旅游文化的形态,展示出自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2、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旅游文化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的建设,任何文化都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这就表明精神建设在旅游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因素是构成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对旅游业起着引导与深化作用,也是旅游文化追求的最高目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是旅游文化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逐步过渡的趋向。因此,旅游业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情,研究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同时,始终坚持旅游文化的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工程,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并把旅游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逐步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丰富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促进旅游业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我国的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刘赵平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01
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张海燕;王忠云;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4-20186 有关旅游文化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旅游专业毕业论文
2.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 本科毕业论文旅游管理
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5. 2016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6.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走访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景点,当凡是大点的景点,或者是以 旅游 为主要发展支柱的城市,都是把 旅游 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 旅,是一种辛苦的修行;游,只是单纯心情的释放, 如果 在 旅游 当中没有精神文化的滋润,就像翻云覆雨,一阵哆嗦后,便索然无味。 只有让文化与 旅游 高度融合,诗和远方便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旅游 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长性、景态意态的趣味性、 旅游 内容的丰富性、游客需求多元化的不确定性,都促使景区必须打造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文化形态,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的不断丰富多元, 旅游 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并不是单纯的出行去看风景,更主要的是 旅游 的体验:景、文化、人文、当地的环境、服务等等。
旅游 与文化并不是简单1+1+1的叠加,从来都是相互交融,相生相伴的, 从浅层的相加转向深层的高度融合,打造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幸福产业,推动 旅游 业的发展。
比如:张家界的“天门狐仙”“魅力湘西”,贵州的“赤水竹编杯”,杭州的“宋城千古情”,傣族的“泼水节”...... 旅游 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 旅游 来承载, 旅游 本来是一项幸福产业,消费者是最终的评判。
下面以张家界 旅游 的所见所闻,看下 旅游 与文化是如何深层融合在一起的,如何从景区管理到全域的参与,打造全方位的 旅游 产业。
经济发展的基本主体是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更没有 旅游 转型产业跨跃发展,张家界 旅游 文化”区域联动“对接战略,对19个项目招商引资,打造丝绸之路国际 旅游 文化产业园,大唐西市集团、北京辉煌集团、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共同出资打造,全方位覆盖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文化 旅游 、现代服务业、大 健康 产业、 旅游 特色小镇、基础设施、高端酒店等等。打造国际 旅游 文化交流平台。
不仅大幅提升了张家界的 旅游 环境品质,而且牵动了各种产业的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逐渐形成了” 旅游 “+”文化“,” 旅游 “+”农业“,” 旅游 “+” 健康 产业“为主轴的多元化 旅游 形态。
张家界是中国首批自然遗产、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被称为中国的山水双绝。张家界的山,享誉全球,天子山景区是张家界自然风光最为集中的地方,景色怡人,比如神龟问天、仙女献花、御笔峰、乾坤柱、玻璃桥、天门洞等等,这里是电影《阿凡达》,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外景拍摄地,张家界的景区很大,其它景点也是风光无限,金鞭溪是《西游记》和电影《捉妖记》的外景拍摄地。
个人体验的景点也很多,玻璃栈道、玻璃桥、亚洲最长的索道、百龙天梯、世界公路奇观通天大道、翼装飞行表演、鬼谷栈道、鬼谷显影等等精华景点。
除了自身景区的内功做到位,周边的建设也大力打造。天门山小镇,建设“双核三极多点”的全域性项目。
(游玩提示:如果是自由行,张家界景区比较大,路线复杂,如果时间安排得不是很充裕,建议请一个熟悉的向导讲解或都游玩之前做好足够的功课了解景区景点,以免耽误自己的行程,住宿门票之类的,尽量在网上提前订好,也可以到了张家界找好住宿后,联系酒店的前台,他们会给你一些建议的,有些还可以帮你代订票,会比你自己买票更为优惠, 在次提醒下如果二天之内的 旅游 ,最好请一个向导,不然你玩不出什么名堂 )
“天门狐仙“全称是《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超震撼的山水实景演出,舞台搭建在天门山峡谷中,以落差1000多米的天门山为背景,以山涧峡谷为舞台,整体展现东方玄幻风格场景:1000多平方米的舞台漫天飞雪,狐狸精在舞台上直接幻化成人形,超大可移动人造月亮,瞬间被流水包裹的5000平玻璃钢炫彩舞台,60米的高空飞桥,主人公飞升至1000米的高空随星星消失......大量魔术特效,大量机械,营造出更令人惊异的奇幻场景。
《刘海砍樵》讲述的是一个人狐相恋的美好故事,一只快修炼成仙的狐狸精,经常幻化成人形行走于人间,他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但动了思凡之心,幻化成人,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人狐相恋,仙凡结合,阻力重重,最后在斧头神和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战胜了为难自己的对手,他们忠贞的爱情也感动了上天,从此他们在凡间,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魅力湘西》是著名导演冯小钢打造的民俗大戏,冯小钢说过,要了解湘西,从《魅力湘西》开始,著名音乐人刘欢担任音乐总监,张家界也是刘欢爱情开始的地方。演出地点在张家界另外一个重要的景区,武陵源景区,乘坐 汽车 大约1小时左右可到,整体节目内容分为魅力湘西、神秘湘西、激情湘西、快乐湘西四大部分,带给观众更好听、更好玩、更好看的视听体验,湘西人用他们的善良质朴、真挚浪漫书写着诗意画卷。神秘湘西,有些故事你或许听过,有些故事你或许没有听过......
张家界景区,上面做了很多介绍了,这里就不在提了。
吉首德夯苗寨,是苗族五大区聚集之一,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风古老淳朴,他们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喜佩银饰,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筒车,吱吱呀呀的转动,构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每年这里都要举行鼓文化节,全国各地的鼓队抵达德夯参加鼓文化比赛。苗族人的四月八、跳鼓舞、三月三歌会、赶秋、推牛、接龙及苗族情歌会等等,无不吸引着中外游客,德夯的主要景点有:德夯大峡谷、苗寨、矮寨公路、苗俗文化等等。
凤凰,沈从文笔下最美的古城,“牛蹄子里踢出的黄昏,炊烟袅袅”,很多人知道凤凰还是从《边城》《湘行散记》开始,书中所描写的湘西生活、所展示的强悍民俗、淳厚善良的民性。也许你眼中凤凰的美只局限于黄永玉的画里,那么你不妨亲自走一遭,亲身感受下。凤凰的主要景点有神凤文化景区、沈从文故居、田家祠堂、北门城鼓楼、沱江吊脚楼、文昌阁小学、熊希龄故居、石板桥老街、沱江漂流、南长城等等。
张家界天门山 旅游 小镇、武陵源区抗金岩、慈利县罗潭、桑植乡苦竹寨等等,加大力度打造特色村镇 旅游 建设,成立一批乡镇 旅游 示范基地。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的 旅游 文化正站在全新的起点上。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会用脚步去衡量,用手指去记录中国的点点滴滴,用心情去感受祖国的山山水水。旅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心境,可能感觉都不会一样, 带着一颗属于自己的心,在路途中去感知,去发现,诗和远方,也可以同时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