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教育技术学行动研究的期刊

教育技术学行动研究的期刊

发布时间:

教育技术学行动研究的期刊

1、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主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办学经验。

2、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于1917年,半月刊,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是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9年4月期刊内页显示,《教育与职业》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9人、顾问2人、社长兼总编1人、执行副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部副主任1人。

据2019年4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教育与职业》总被下载5986107次,总被引174448 次,出版文献共41444篇,(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65,(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26 。 据2019年4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为32015篇,基金论文量为8002篇,被引量为127533次,下载量为98568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84 。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中文期刊。

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30期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委员14人。

据2019年11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9275 篇、总被下载3219230次、总被引次数10897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13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73。据2019年11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5422篇、总被下载为133258次、总被引次数41420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28。

4、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创办最早、影响最广的两个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另外一个是西北师范大学由中国教育技术的奠基人南国农教授创办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

25年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忠实地记录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历史,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网络远程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学科建设、学习资源、技术与产品、国内外教育技术动态等方面。《中国电化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5、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大力宣传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展示国内外开放和远程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开放和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小学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服务;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成人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与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电化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远程教育

1、中国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在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部门的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的教育部门,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成人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宣传阵地。主要宣传国家教育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的教育经验。

2、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于1917年,半月刊,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是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9年4月期刊内页显示,《教育与职业》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9人、顾问2人、社长兼总编1人、执行副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部副主任1人。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中文期刊。

据2019年11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9275篇、总被下载3219230次、总被引次数10897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13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73。

4、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视听教育教育部主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视听教育中心,是我国教育技术建立最早、影响最广泛的两种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另一个是由中国教育在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南国的创始人视听教育的农业研究杂志。

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视听教育杂志》忠实地记录历史的教育技术的发展,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网络远程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学科建设,学习资源,技术和产品,动态方面的国内外教育技术。《中国电化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源期刊”之一。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核心期刊总目》收录。

5、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大力宣传国家政策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显示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对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各级中小学教育机构,远程教育和信息教育等服务;为建设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现代化服务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成人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与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电化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学论文题目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是对教育过程模式的优化提升,使得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更具逻辑,系统优化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教育技术学论文题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O.1 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

NO.2 基于引文分析方法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图谱构建

NO.3 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与趋势概观

NO.4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审视

NO.5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视觉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NO.6 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

NO.7 基于电子双屏白板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NO.8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比较研究

NO.9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

NO.10 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

NO.11 教学设计师发展研究

NO.12 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

NO.13 《教育技术学》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

NO.14 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NO.15 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

NO.16 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研究

NO.17 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

NO.18 开放课程的应用效果研究

NO.19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以《教育技术学》网络课程为例

NO.20 混合学习模式在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NO.21 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NO.22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NO.23 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

NO.24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NO.25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NO.26 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NO.27 教育技术学主题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

NO.28 面向用户需求的百度百科词条的序化研究

NO.29 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NO.30 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因素分析

NO.31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NO.32 教育技术学师范生信息素养调查与研究

NO.33 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研究

NO.34 面向学科的主题词库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NO.35 生涯教育融入《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行动研究

NO.36 基于电子双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NO.37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NO.38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

NO.39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NO.40 教育技术学之专业学习环境研究

NO.41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

NO.42 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学科知识图谱构建

NO.43 基于电子双板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研究

NO.44 教育技术学CSSCI来源期刊的引文网络结构分析

NO.45 PBL教学模式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NO.46 教育技术学本科“视觉素养”课程设计研究

NO.47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研究

NO.48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实施中的学习共同体研究

NO.49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

NO.50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NO.51 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

NO.52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NO.53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NO.54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NO.55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NO.56 对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价值的分析与评价

NO.57 基于Anbroid平台学习软件开发研究与实践

NO.58 人文视野下教育技术若干问题研究

NO.59 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NO.60 基于新浪博客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习与成长个案研究

NO.61 安徽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技术学专业期刊

1.中国成人教育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4.中国电化教育5.中国远程教育6.电化教育研究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人民教育,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 陕西教育 月刊由陕西教育厅主办 试题研究 月刊但是按季出 版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级别

1、中国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在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部门的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的教育部门,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成人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宣传阵地。主要宣传国家教育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的教育经验。

2、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于1917年,半月刊,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是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9年4月期刊内页显示,《教育与职业》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9人、顾问2人、社长兼总编1人、执行副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部副主任1人。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中文期刊。

据2019年11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9275篇、总被下载3219230次、总被引次数10897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13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73。

4、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视听教育教育部主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视听教育中心,是我国教育技术建立最早、影响最广泛的两种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另一个是由中国教育在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南国的创始人视听教育的农业研究杂志。

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视听教育杂志》忠实地记录历史的教育技术的发展,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网络远程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学科建设,学习资源,技术和产品,动态方面的国内外教育技术。《中国电化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源期刊”之一。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核心期刊总目》收录。

5、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大力宣传国家政策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显示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对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各级中小学教育机构,远程教育和信息教育等服务;为建设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现代化服务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成人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与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电化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远程教育

1.中国电化教育2. 电化教育研究3.中国远程教育4.外语电化教学5.中国医学教育技术6.开放教育研究 7.现代教育技术8. 教育信息化9 .现代远距离教育10.远程教育杂志11.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论文

综合定义一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综合定义二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综合定义三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的一种研究活动。

外语教学的行动研究分析论文

【 摘要 】现在的大学教育对教师的职业身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兼顾科研,成为“教师即研究者”这样的研究型教师,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行动研究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美国管理学领域,70年代前后,澳大利亚在教育领域开始并推动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Kemmis和McTaggart(1982:5)),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后调整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以教学促研究,以研究促教学。

【关键词 】行动研究;外语教学;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强调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关注自己的课堂,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师遇到的问题,通过行动找到问题的答案。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不同,它是由教师把自己的教室当成实验室,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日志和教师的教学日志、课堂观察、标准考试、座谈等多种渠道得到数据从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Crookes(1993)把“行动研究”分为两类。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在教学一线工作了一年半,每周十几节的课时量,也会在第一次课后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也会课后想一下某个环节应该怎样进行,却很少把自己的课堂和反思记录成日志,久而久之,那些想法就逐渐模糊了,对于调整后的教学效果也没有明确的记录和反馈。有幸参加了行动研究研修班后才知道,原来教学中的实践、调整、反思都可以形成研究的材料并指导自己之后的教学。所以行动研究的方法为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有:Self-reflective(自我反思式),Action-based(基于行动的),Contextspecic(情境化的),Empirical(实验性的),Participatory(参与式的),Collaborative(合作的),Aimingforchangeandimprovement(立足变革和改进实践)。

二、行动研究中的教学反思

说到行动研究,最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学反思。教学的过程往往是在课前教师进行备课,然后课堂根据教学任务和相应的备课进行讲课,课后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承担大学英语课程的老师一般教学工作量较多较重,每个老师平均都要教3个班左右。经常我们课后在教休室讨论的是,往往在上第一个班的时候会觉得课堂的内容节奏都处于“实验”阶段,因为第一个班是首先将你的教案和备课实施的课堂,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重难点都处于探索的阶段,因此在第一次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最有必要的。

当然这个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你自己上了课想一下,回顾一下,最好是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和描述出来。这样才能对第一次课的课堂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也为下一次课的上课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指导!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发现,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第一次课的班级讲的内容往往比最后一次课的班级讲的内容花更多时间。最后一次课的班级通常提前就可以讲完需要讲的内容。你会觉得经过前两个班的上课,你对教学的内容聊熟于心,因此在上课时也就驾轻就熟了。作为老师应当坚持写反思日志!这样你的整个教学生涯就有了一个纵向的过程,您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得知自己的整个教学历程,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三、学生在行动研究中应该做些什么

除了老师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记录,那么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学生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因为当老师在开展行动研究之后就会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反思-再调整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结果之前,往往老师会对整个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个结果的.假设,也就是假设学生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再根据这个假设做出相应的措施和调查,最后根据最终的学习效果和调查判断出自己的预设是否正确,做出的调整是否有效!学生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也需要配合老师进行相应的记录,通过学生的这种记录,老师也可以看出是否这个反思-调整-在反思-再调整的过程起到了作用。

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还有哪些难以理解的,以及有哪些特别喜欢的。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有了学生的这种反馈和记录,可以进一步的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平常在教学中,通常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情况来看整个教学过程的反馈情况。而有了学生进行记录反思的过程也就可以看到学生整个的教学感受,更有利于行动研究的开展和实验。四、行动研究是一个怎样的研究在通常的研究中,一般会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这种传统的研究中,往往对实验班进行预先设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对照班就按照之前的教学模式。这是否合乎道德呢?行动研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行动研究没有实验班与对照班,只要进行了行动研究,再预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就会根据自己设立的调整方法进行上课再反思。也就是行动研究是一个具有人文性的研究,是一个真正爱学生爱教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媛,俞理明.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和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3):28.

一、研究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二、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扩展资料:

研究途径:

1、问题研究

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

2、合作研究

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

3、叙事研究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

4、反思研究

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法主要价值: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行性强。对比一下行动研究法与实验法的区别。实验法是指在我们可以控制的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某些教育因素,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些教育因素的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我们改变的因素与被观察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探求教育规律的过程。实验法是最重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要求比较多,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教师只有按照教育实验的规律和要求去做,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弊端:你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准确观测,尤其对无关变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效度。例如“关于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这一课题就是对学生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与实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目的。这里的自变量就是新的学习方式,因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无关变量就多了,比如课外补课了,教师调换了,这些无关变量控制不住,最后都会影响实验效果。比如,实验班用新的学习方式,又有课外补课,对比班没有新的学习方式又没有课外补课,二者就没有可比性了,二者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任何无关变量的干扰,要保证这一点难度很大。而行动研究方法不一定需要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它是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完善的过程,便于掌握与应用。这种研究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欢迎。这种方法所倡导的“教师即研究者”的运动,改变了教育研究为专业研究者所把持的局面,促使中小学教育研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解决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科学认识一下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及其特征二、行动研究法的含义及其特征1、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关于行动研究法的定义,许多研究者均有一定的阐述,但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这一研究方法的本质内涵的还是其创始人勒温1944年的定义:“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教育的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实践者日常遇到和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不囿于某一种理论知识,而主动容纳和利用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践者对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教育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教育行动研究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为基本手段。2、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教育行动研究虽然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但在它的操作规范和具体做法背后,隐含着一定的理论假设或基本理念。(1)教师成为研究者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工作与研究是可以而且应当融为一体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研究与教学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好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使研究与行动合二为一。即“以行促思”。也是新课改中常说的“做中学”,在教学中反思和研究,在反思和探究中教学,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从经验中学习经验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杜威说,经验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连续的不断的相互作用。教师的经验来自两个场景,一个是学校教育场景,另一个是日常生活场景。在学校教育场景中,教师的经验来源又有三个:一是教师自身亲历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观摩别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三是习得学校文化中蕴含的规范和行为。教师的经验学习有自发的和自觉的两种形式,其中自觉的学习是教师的经验反思和经验重建。教育行动研究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改组教师经验的活动。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就是“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言说的更多”)。在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和直接经验中,隐藏着许多默会的知识。教育行动研究倡导的就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默会知识的显性化,成为自我的发现者,知识的探索者,潜能的开发者,实践理性的总结者。(3)追求实践合理性实践合理性也称为“实践理性”。教育实践合理性是教育主体的行动和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就是教育主体在把握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确立教育目的,并受教育目的的引导,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同时在教育目的所指示的范围内,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和驾驭规律,以求教育实践合理地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才是行动研究呢?下面我们看四位教师的科研论作:第一位教师在中学工作,积十年之功,撰写了一部《素质教育原理》。这位教师认为自己的这部著作有着十大理论突破,如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认识,素质教育含义的分析,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等,可以说在这部近20万字的著述中探讨了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第二位教师撰写的是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论文。他首先详尽论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介绍加涅的学习理论是如何博采众家之长,从各流派中汲取所需要的成分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中去的,以及加涅的基本学习主张,然后再叙述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洋洋洒洒,不下万言。第三位教师写的是一篇名为“把握时代精神,开展主体教育”的文章。文章谈到自己有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第四位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中、领悟。在实践中,她始终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更接近新课程的要求。对上面四位教师的研究,可作以下的分析:第一位教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说明新关系。虽然中小学教师也可介入这种研究之中, 但常常会因为占有查阅资料、研究时间、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而事倍功半,并且这种研究是外在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作这种研究需要“另起炉灶”,与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不见得有什么必然性的联系。从这位教师提供的这本著作来看,他自认为是理论突破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在学术界已经耳熟能详了;他自认为新颖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在学术界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了。第二位教师的研究大体上属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旨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其实这预先隐藏着一个假设,即基础研究的成果都是有效的,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这样来,就有意无意地赋予了基础研究以绝对的权威。同时,在应用研究中,专业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是相互分离的。第三位教师的研究似乎看上去是经验总结与概括,但又不具备经验总结那种针对性强、经验介绍详尽、问题具体明确等特点,所以只能说是一种“抽象的”经验总结,从总体上讲仍旧是“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语言。”相比之下,第四位教师的研究更为可取,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应该采用的研究类型。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种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这种研究研究的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凸现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针对情境问题即时找到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第四位教师所作的研究,也就是中小学需要大力推进和开展的行动研究了。3、行动研究法的特征(一)行动研究法的“行动”特征对行动研究法,还可以围绕其以下“行动”特征进一步理解。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传统上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普遍规律,是“为理论而研究”。这种研究目的一方面使教育第一线中对教育最有发言权的广大教师望而怯步,另一方面又使美好的教育理论仅仅停留于文字记载。尽管有人试图让教师成为使教育理论变成教育实践的中转站,但这种观点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估计得过于简单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要求行动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但这并不是说它轻视理论,而是它重在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行动和实践的改进。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这既是第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当然,行动研究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行动研究仅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对已取得的成功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行动研究既然是一种研究,必然要对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效果进行理性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达到求真。从哲学的意义上讲,行动研究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80年代后期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老师开展的“成功教育”实验研究,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该校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了自己的成功目标,学生素质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在成功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成功教育的内涵、特点、实质和实施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成功教育理论。这是行动研究中的一个成功范例。(举成功教育的例子)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是抓住行动中值得关注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问题的。其它研究也会对行动进行研究,但它们没有行动研究这么专一。行动研究关注学生行动的改进,但它是通过关注教师或其它学校教育人员行动的改进来实现学生行动的改进。它要分析问题之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最后达到解决问题。但是其它种类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某一方面。有的只调查分析现状;有的可能还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但谁去解决问题,能否解决问题则不管。而行动研究是一条龙服务,它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它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问题必须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如北京朝阳区某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张肇基所开展的“代数扑克游戏活动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的实验研究”,其研究对象便是他所教的初一班学生存在的数学运算技能差和厌学数学问题。为此,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2)特殊性。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仅限于本校或本校的某个教学班,属于某个学校的校情问题或班情问题,表现出较多的某地区的某所学校或教学班的特征。如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所研究的问题,只是该校超常少儿实验班的几十名超常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特殊。行动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评价其研究成果时,在适用范围上要慎重,应多加分析,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克服主观判断。(3)微观性。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比较具体的微观问题。问题的范围较小,结构较简单,相关因素较少。此外,像前面提到的“代数扑克游戏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的实验研究”等课题便是学校教学中的微观研究。也许有人对这类微观问题不屑一顾,不认为是教育科研。似乎那些大而空的课题才有价值。其实,这是对教育科研的一种误解。宏观研究固然重要,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必须落到微观的操作层次上。离开了微观研究,宏观的思辩层次的研究成果也只是一种假说,其真理性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微观问题虽小,但小中见大。“营养+锻炼复合处方实验”虽然研究和解决的是该校小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锻炼问题,但它关系到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增进小学生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这样的大问题。行动研究注重做,追求一点一滴的实在进步,体现了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3、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 行动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更不是在图书馆里开展。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身工作。这就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如北京丰台实验学校于1994年开展的“营养+锻炼复合处方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该校小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其问题的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主题词:小学生、饮食习惯。问题的结构可以表述为:认知(缺乏营养知识)态度(喜欢吃好吃的)行为(挑食、偏食、厌食、吃零食等)。问题的相关因素是:学校支持(教育、管理、食品加工设备、人员培训),社会支持(市区政府、科研单位、食品科技公司技术指导),家长支持(认知、态度、对子女的教育)。4、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的人就是学校的教育行动者——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结果又运用于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把探索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研究结果的产出者和应用者同集于一身,这比起其它种类的研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研究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专业研究者亦须深入教育和课堂教学实际,与教师一起共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并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行动研究的结合策略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使研究能收到立杆见影之实效。5、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所涉及的行动领域 研究者不是去研究工作范围之外的对象,他研究的是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人、事、物。其研究结果一—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限于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有效,不一定能普遍应用。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系统性表现为行动研究的开展有一般的操作程序。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运作系统。6、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行动研究要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对象的改变。行动干预的进程和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也无法预先完整地设定。它具有弹性或动态性,由研究者根据情况边实践边修改。因此它要求教师要有对实践问题的敏感能力、适时调节研究方法或侧重点的应变能力。这类似于中医治病,通过病人吃药后的反应和变化,多次调整处方,最后达到治愈的目的。7、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与发展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学生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社会性行为;二是教师行动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由于这样,所以近年来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与其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研究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比较。我们可以从研究主体、研究场域、研究手段和研究目的四个维度来比较。如下表所示:传统教育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比较 传统教育研究 行动研究谁来作研究 大学教授、专家学者 一线教师和校长在哪里作研究 变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环境 学校和课堂情境如何作研究 运用量化的方法提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运用质的方法来描述和理解教育事件为什么作研究 提出可以推广的理论,出版论著 理解情境,改进实践,带动革新我们现在提倡进行校本研究,而校本研究基本上都是以经验提升的方式展开,如观课、说课与评课,集体叙事与案例开发,专题经验的总结等等,这些研究的方法同教育行动研究相比较,主要是“规范性”的程度有所不同。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具体问题作专业概念和因果关系的定位,从而形成比较清晰合理的研究框架,研究成果的行文也有一定的规范。而教学经验总结在这方面则有所欠缺。教师写的文章有时给人以“理论性”不强的感觉,原因可能主要在这些方面。教育行动与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 研究过程 教育行动研究 教学经验总结问题的提出 重视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参照作用,研究的问题感较强,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 问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缺乏理论的支持,问题的焦点比较模糊问题的归因 重视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作用,以实证的调查为最终的依据 主要依靠主观推断和臆测,有时甚至未经适当归因,就提出措施并行动措施与行动 措施建立在调查归因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早日常资料 传统的教研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如措施要结合到备课和教案中去,日常资料的收集包括课堂实录、课后记、教学日记等。措施与行动的展示与交流还会涉及上示范课、评课与说课等活动评估与反思 重视在实证观察的基础上对措施和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反思 比较缺乏,如果有,也是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而且往往正面的评价居多,反思的成分较少(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类型 根据实践归纳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案例研究即教师把重心转向对自身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回顾与反思上,围绕大量鲜活的教育实例展开研究。教师的“案例研究”类似医生的“病例研究”、律师的“案例研究”和军事学上的“战例研究”。教师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一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面从事教育研究,把“行动”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案例研究,教师首先需要把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进而围绕案例展开研讨和分析,并通过对同类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一定的教育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案例研究能够充分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唤起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兴趣。 2、问题研究教师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疑难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教育的研究对象或课题。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这种旨在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行动研究被称为“问题研究”。教师发现可研究的问题之后,首先需要对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界定,寻找问题研究的各种视角;接下来通过观察、调查或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问题的成因或症结所在;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并实施研究方案,收集系统的证据以说明研究方案中提出的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最后是行动研究者的自我反思和与同事进行讨论,使研究结果得以升华。问题研究是一种使“教育”与“研究”一体化的行动研究类型。 3、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在行动研究领域一般指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当然也不排除教师相互间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理论工作者立项,教师配合实验或提供数据;教师立项,理论工作者来指导;教师与理论工作者联合立项,理论工作者进行规划,主要由教师操作实施——不同的方式,操作得当,都会有所收效。合作研究中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补互惠。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素材、理论工作者则有着较多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所以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可以分享到教师的教育经验、从这些鲜活的教育经验中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教师也能够分享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规范。因而,合作研究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同时又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我们充分认识教育科研之后,我们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走入科研的误区。要严格按照程序去操作,才能走上一条光明大道。三、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以上四环节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循环都有所改进提高。1、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包括了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设想。(1)问题计划始于对问题的意识和分析。研究者首先要明晰学校现状,意识到所存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产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然后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分析制约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以及学校教师是否具有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我们怎样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首先,要以积极、探究的态度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包括教育教学中正在发生的现象(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学习方面的表现以及身心发展方面的表现等)与实施某项行动后的状态变化。在科学研究中,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中的观察是对教育现象的有目的特殊观察。一个研究者能不能敏锐地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但取决于他的态度,而且还取决于他的观念、知识及理论背景。同一种现象,不同观念和理论背景的人,他们的认识可能完全不同。科学史上有关“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便是一个有利的例证。同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同一种教育现象出现种种不同看法也是常有的事情。如在数学运算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计算题明明可以利用运算定律简算,但大多数学生都按常规方法计算,方法麻烦。怎样看待这一数学运算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观察到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认识和分析这一现象,认为它反映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可见,观念,知识和理论背景对一个人的观察来说,起着某种定向和筛选的作用。正如歌德所指出:“一个人所看到的,只是他所知道的”。因此,为了提高研究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其次,还需对现象进行思考,作初步的分析,想一想,他是什么问题?如有一位小学自然老师讲了地球是圆的之后,问学生:“懂了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懂了”。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表示地球,然后问学生,你住在哪儿?画一画。结果许多学生都把自己住的地方画在圆的上方,而不画在圆的中间。老师奇怪地问:“为什么这么画?”学生回答:“画别的地方人会掉下来的。”透过这个教学现象,老师认识到,讲过的知识,学生自认为懂了,其实没有真懂。没有经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过的知识不能认为已经真懂。将这一思考的结果进一步深化,就有可能提出一个改进自然课教学,提高学生自然课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方案。其次要注意界定问题研究者从所发现的问题中,选定研究的主题,了解待解决问题的本质和范围,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采取适当的行动,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果采取团体研究的方式,则问题的界定最好经集体讨论决定,以发挥集体智慧,取得共识,共同决定优先研究的问题。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幼儿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的重要时期。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幼儿学前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学前教育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农村外来幼儿学前教育状况》

摘 要:学前教育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幼儿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的重要时期。农村外来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影响农村外来幼儿学前教育的几个因素和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分析影响农村外来幼儿学前教育状况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来农村幼儿 学前教育 幼儿园 家长 社会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最早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仅对一个家庭和孩子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无论是本地的幼儿还是农村外来打工的子女都应共享国家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1]。

(一)从幼儿园教育角度看农村外来幼儿学前教育

俗话说的好“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灌溉孩子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齐全的游戏设施以及活动设施,寓教于乐。

(二)从家庭教育角度看外来农村幼儿学前教育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幼儿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家长是家庭教育支持者和执行者,家长对孩子教育是主体,是孩子成长的关键[2]。

1.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观

大多数家长只是在闲暇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且空闲时间相对较少,还有一些甚至是不闻不问的,说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是很浅薄和无知的。

2. 农村家长的教育方式

(1)体罚和说服的选择

在与部分家长的交谈时,谈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由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教育观念等原因,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打、骂。他们认为,不打骂,孩子很难长记性,唯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对此,这绝对是一种过激的教育方法,而且容易让孩子缺乏家庭温暖,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就极容易受一些坏习惯的诱惑,比如故意破坏,或撒谎。家庭教育要掌握好教育的分寸和方法,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参与亲子活动的情况

亲子活动为农村外来子女家长创设了亲子交流的时间、空间和情境,使家庭教育更具实效性,它不仅促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同时也促进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创新与进步,它“教”的是家长,“亲”的是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在与家长的访谈中,发现有些家长确实是因为没时间参与,主观意愿上是想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陪他们游戏的。但也有些家长从思想上就没正确认识到亲子活动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种很无聊的行为,没必要浪费时间在一些没成效的事情上。而对于一些常参加亲子活动的家庭相比,家长的知识程度和文化修养要高些,对孩子的关心也多,能较清楚的认识亲子活动,愿意并参加类似有益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增强和孩子的感情,从而也达到教育的目的。

3.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和评价

大部分家长还是偏重于孩子的智育,认为孩子成绩好,会背唐诗,会拼音,会成语,会加减法就很聪明很了不起,认为这样才叫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往往都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品行才是决定他一生发展的,如果孩子以后读书成绩很好很聪明,但思想品德差甚至是对社会产生危害,那也只是社会的危险品。所以农村外来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智育,更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找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孩子真正的有出息。

四、建议

(一)幼儿园管理者决策要有针对性,教师素质要提高,积极教育好孩子

1.正确认识家长的作用,多做家访,尊重、理解、服务于家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不仅如此,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家长花钱送孩子进入幼儿园,也就有权力享受优质服务[3]。因此,幼儿教师在做家访时,还应具有明确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

2. 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摒除歧视农村外来幼儿的观念

幼儿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修养,在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切实转变对农村外来幼儿的观念,试着从他们角度来看问题想事情,让他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开开心心回家。

(二)外来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要改变,正确引导好孩子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要有正确的人才观,亲子观,适时的进行生活教育。

2.选择正确健康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法要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孩子犯错误时要及时纠正,正确引导,不能单一的用体罚来惩戒孩子,这样容易适得其反,要严慈相济,把握好度。在家庭中对孩子行为习惯,卫生习惯,智力开发上运用儿歌和猜谜方法进行教育,用有关儿歌、唐诗等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3.全面准确地看待孩子

家长必须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孩子,找出、看准孩子的优点、特长以及问题与不足,然后结合孩子的愿望、条件,去探讨、形成适合每个儿童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4]。

4.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家长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特别是了解幼儿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指导家庭教育实践。多和教师接触交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同步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社会要多提供一些社会保障,帮助好农村外来幼儿融入社会

1.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应该要改善农村外来人口暂住证的行政审批制度,多出台保障外来幼儿权益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2. 社会为农村外来幼儿多提供教育设施和场所

社会可以创办临时托幼园(所),以解决双休日和寒暑假无人照看外来幼儿的困难。也可以多提供教育资金来加强民工子弟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条件,以解决农村外来家长及其子女的实际困难。

3. 让“希望工程”走进城市,在城市中建立更多的希望学校。

针对进一些公立幼儿园门槛多这一要求,社会应让更多的希望工程走进来,让更多的农村外来幼儿可以最优化的得到教育和培养,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4. 动员各界力量开展社会救助活动,资助失学幼儿继续学业,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 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外来幼儿的教育

目前地区间的人口流动已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及时转变观念,就人口治理及其子女的学前教育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保证外来幼儿平等享有各项权利。

6. 社会要消除对外来农村幼儿的歧视

社会各界应转变对外来农村幼儿的观念,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受益于社会,关心他们,帮助外来农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熟悉,满足其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韩小雨.农村外来幼儿的学前教育状况.幼儿教育,2001.39页

[2]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74页

[3]徐峰聚.农村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4]玛丽亚.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地震出版社,2004,119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学前教育探析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纪明莉.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58-159.

[2]穆彦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J].文学教育(下),2019(10):188.

[3]刘雨燕.基于音乐审美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探究[J/OL].黄河之声,2019(18):89-90[2019-10-22].

[4]黄亚.简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础教学改革[J/OL].黄河之声,2019(18):130[2019-10-22].

[5]路树萍.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22-223.

[6]史妙芬.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133-134.

[7]刘昶智,韩骞赓."全面二胎"政策下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预测[J/OL].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0):120-122[2019-10-22].

[8]田媚娜.技能大赛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230.

[9]陈静.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7):191.

[10]贾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OL].黄河之声,2019(16):98[2019-10-22].

[11]王阳娟.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OL].黄河之声,2019(17):82[2019-10-22].

[12]陶冶.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的.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8):163.

[13]祝晓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表演规范动作的探究[J].当代音乐,2019(10):138-139.

[14]许配.发展性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7-28.

[15]王金花.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的作用及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32.

[16]李冕.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18.

[17]李天顺.亲历学前教育的一次跨越式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9(19):14-19.

[18]杨眉.中国和德国学前教育制度比较[J].现代交际,2019(18):150+149.

[19]贾福梅.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9(18):157-158.

[20]鲍继艳.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基础课程设计探讨[J].现代交际,2019(18):215-216.

[21]谈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9,39(18):115-116.

[22]刘莉梅.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8):141-142.

[23]林梓.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现状及改进建议[J].北方音乐,2019,39(18):179-180.

[24]祁瑞.基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8):217+221.

[25]阮思蓉.学前教育专业歌唱教学思路创新[J].北方音乐,2019,39(18):194+197.

[26]王冬霞.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9(18):117-118.

[27]张丽娟.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9):83.

[28]陈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教学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5):46-48.

[29]周新悦.试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9(27):210.

[30]孟庆莲.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能力浅见[J].青海教育,2019(09):39.

[31].青海省学前教育阶段推广普通话工作方案[J].青海教育,2019(09):16-17.

[32]王瑞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222.

[33]郑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54-55.

[34]刘颖,刘先强.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行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09):57-69.

[35]莫睿.领悟社会支持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焦虑状况的影响--以贵阳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145.

[36]王丽.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9(05):139-140.

[37]贾少慧.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8-9.

[38]张承宇.试论多彩光谱方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评价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97-99.

[39]叶明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审美教育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7):233-234.

[40]邓广峰.基于"课岗证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基础文化学科教学实践研究[J].北极光,2019(09):170-171.

[41]张珊珊.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探索[J].北极光,2019(09):141-142.

[42]刘静.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J].北极光,2019(09):132-133.

[43]朱廷美.基于Moodle平台的学前教育手工课程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探讨[J].科技风,2019(27):29-31.

[44]王旭,刘霖芳.情感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05):125-131+144.

[45]周师虹.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中的互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41-142.

[46]刘洋.传统陶瓷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57-158.

[47]张现睿.浅析现代化幼儿学前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52-153.

[48]肖鑫鑫.信息化时代背景下APP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创新与应用探析[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9):132-135+139.

[49]宁灵芝.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9):159-160.

[50]叶晓红,邱心雨.学前教育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9):93-9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朱宗顺主编.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12]王微丽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13]袁爱玲何秀英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蔡春美洪福财等著.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5]刘占兰编.有趣的幼儿科学小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6]王攀峰著.行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7]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霍力岩、孙冬梅等著.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

[19]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美]RosalindCharlesworthKarenK.Lind著.李雅静等译.幼儿数学与科学教育(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1]尼古拉斯凯奇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2][美]贾珀尔等主编.黄瑾等译.学前教育课程(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

[23]秦元东、陈芳等著.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4]董旭花、韩冰川等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5]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6]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7]董旭花,主编.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8]陈帼眉,刘焱主编.学期教育新论.[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9]王海英著,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0]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1]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2]董旭花、刘霞等编著,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3]杨娟.大班幼儿戏剧工坊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4]王和琴.幼儿园个性化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5]欧晓燕.幼儿园性教育实施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6]黄海燕.少数民族服饰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7]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8]史孚.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9]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0]朱金玲.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教育技术专业期刊

1、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主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办学经验。

2、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于1917年,半月刊,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是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9年4月期刊内页显示,《教育与职业》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9人、顾问2人、社长兼总编1人、执行副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部副主任1人。

据2019年4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教育与职业》总被下载5986107次,总被引174448 次,出版文献共41444篇,(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65,(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26 。 据2019年4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为32015篇,基金论文量为8002篇,被引量为127533次,下载量为98568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84 。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中文期刊。

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30期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委员14人。

据2019年11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9275 篇、总被下载3219230次、总被引次数10897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13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73。据2019年11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出版文献15422篇、总被下载为133258次、总被引次数41420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28。

4、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创办最早、影响最广的两个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另外一个是西北师范大学由中国教育技术的奠基人南国农教授创办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

25年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忠实地记录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历史,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网络远程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学科建设、学习资源、技术与产品、国内外教育技术动态等方面。《中国电化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5、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大力宣传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展示国内外开放和远程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开放和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小学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服务;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成人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与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电化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远程教育

国内教育技术期刊: 1. 《中国电化教育》 2. 《电化教育研究》 3.《中国远程教育》 4.《远程教育杂志》 5. 《开放教育研究》 6. 《教育技术通讯》 7.《教育技术研究》 8.《教育信息化》 9. 《现代教育技术》10.《电化教育通讯》 11. 《教育技术》 12.《电教世界》 13.《教育信息技术》14. 《北京电化教育》 15. 《江苏电化教育》16. 《湖南电教》 17. 《天津电教》 18.《上海电教》 19.《湖北电化教育》 20.《内蒙古电化教育》 21《信息技术教育》22.《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3. 《中小学电教》 24.《外语电化教学》25. 《网络科技时代》 26. 《教育传播与技术》

1.中国成人教育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4.中国电化教育5.中国远程教育6.电化教育研究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 索引序列
  • 教育技术学行动研究的期刊
  • 教育技术学专业期刊
  • 教育行动研究论文
  •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论文
  • 教育技术专业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