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装备研究论文

装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论文装备研究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大学毕业季,很多同学都写不好论文。写不好论文,不仅影响成绩,也影响毕业。所以,我在此分享一点经验给同学们。分析论文题目。大家在选定一个论文题目之后,一定要分析论文题目的写作重点,分清主次。收集材料,写读书笔记。当大家分析过论文的主要写作方向后,大家要开始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论文材料。把自己找到与所选论文相关的材料记到读书笔记上,以备将来写论文的时候作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家要将论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来。然后寻找分析国内外对此题目的分析与研究。列举大纲。结合论文题目。开始列举大纲。先解释论文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写当前的研究现状,接着写某题目的问题与不足,再写针对该问题的对策。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论文中要列举事例、添加数据、分析的图片等等。开始写论文。按照大纲开始写论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然后是论文的脚注,引用、参考资料、结论等。最后,大家把排版做好。未尽事宜,请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论文写得更优秀。特别需要注意: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

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与应用我理解

挺厉害的!!我也上这个课,缘分阿,把分给我吧,同学!!

装备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大学毕业季,很多同学都写不好论文。写不好论文,不仅影响成绩,也影响毕业。所以,我在此分享一点经验给同学们。分析论文题目。大家在选定一个论文题目之后,一定要分析论文题目的写作重点,分清主次。收集材料,写读书笔记。当大家分析过论文的主要写作方向后,大家要开始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论文材料。把自己找到与所选论文相关的材料记到读书笔记上,以备将来写论文的时候作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家要将论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来。然后寻找分析国内外对此题目的分析与研究。列举大纲。结合论文题目。开始列举大纲。先解释论文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写当前的研究现状,接着写某题目的问题与不足,再写针对该问题的对策。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论文中要列举事例、添加数据、分析的图片等等。开始写论文。按照大纲开始写论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然后是论文的脚注,引用、参考资料、结论等。最后,大家把排版做好。未尽事宜,请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论文写得更优秀。特别需要注意: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

我们帮你搞定,联系我们.

设备安装工序研究论文

近年来,我国电气技术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气职称论文,仅供参考! 电气职称论文篇一 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低压电气设备是建筑工程中基础性设施,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低压电气安装工程一般工期较长、工序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交叉施工,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有效的保证低压电气安装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低压电气;安装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安装技术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低压电气安装技术比较复杂,专业程度较高,施工中还涉及到多种交叉施工,因此,做好建筑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研究,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特点的概况 重视预防工作,严把质量关。由于低压电气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多种外在因素影响,每道工程环节存在诸多质量隐患,因此要重点加强预防工作,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安装质量达到工程要求。影响因素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具有工种繁多、工期进度长等特点,也就决定工程必然面临着影响因素众多、施工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的问题。工期长工种复杂。施工之前,要做好接地网、管线铺设等前期土建工程,并开展焊接工作;该工序完成后,进入到设备试机阶段,全部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对电气系统进行总调试,再由有关部门进行最后的竣工检测验收。该工序阶段要涉及到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质量验收等多个工种。 2.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2.1 充分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 施工图纸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才能够组织有效的施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促进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一般而言,电气系统具有种类繁多的设备和管线配置。在开展电气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阅工作,尤其是设计中的变更部分,要逐一进行扫描。 2.2 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安装技术 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事项:(1)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时,不仅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而且要确保内部线路的正确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2)在制作电柜、电箱和配电盘时,要选用不可燃材料,保证安装牢固,各类技术参数指标处于正常状况。(3)箱内元件的分布要按照图纸结构而定,严格进行各个相序间的划分,线路界面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4)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要确保接地正确,设置相应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要选择裸铜线连接,同时配备相应的电击保护,抽出式配电柜推拉需要保持正常动作。(5)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内线路整齐没有交接无序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和伤芯线现象。(6)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设置合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2.3 管件预埋的安装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重要内容,管件预埋和焊接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容易发生错埋、漏埋或者是没有安装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管件的制作埋设。具体说来,管件预埋的施工技术包括如下方面:现场施工人员要对预埋件敷设的部位、数量、规格型号等与图纸进行认真核对,仔细检查钢管防腐、管口处理和焊接等;管间的连接、弯扁度、弯曲半径、过线盒和接线盒要符合相关规定;对设备基础、接地装置和接地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采取增加接地极数或其他补救 措施 。 2.4 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 要按照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施工图纸进行接地装置的分布,接地电阻值应该符合标准的设计要求。埋设防雷接地的干线时,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要大于1m,同时在管道上方敷设沥青。接地模块顶面埋地深度要大于0.6m,接地模块间距大于模块长度的3~5倍,其埋设基坑通常是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并且在开挖深度内做好各项指标记录。接地模块要保持水平或垂直就位,同时把握好各个上层间的接触距离。对接地模块的引线进行集中处理,用干线将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要保持一致。当进行暗敷操作时,在抹灰层内的引下线设置固定装置,明敷操作时引下线不能弯曲,要尽量实现平整的放置,用油漆做好支架焊接位置的防腐工作。 2.5 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安装技术 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施工要点包括:金属电缆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或者是接零可靠。钢导管和金属线槽不能够熔焊跨接接地线,连接处需要使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并且两卡间铜芯软导线截面大于4mm2。非金属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跨接接地线。防爆导管不能使用倒扣连接,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当绝缘导体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要采用强度等级大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并且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室外埋地敷设电缆导管时,埋深要超过0.7m,并且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应该埋设在室外土壤内。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缆和电线后应该做密封处理。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金属导管内外壁应做防腐处理,埋于混凝土内的到管内壁应做防腐处理。暗配的导管,其埋设深度和建筑物表面的距离要超过15mm;明配的导管,应该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并且安装牢固。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该设补偿装置。 2.6 低压电气安装的协调施工技术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中涉及的工序较多,各工序间经常会交叉施工,因此在进行低压电气安装前,应该做好各专业施工顺序的协调,正确权衡不同施工顺序的重要性,从而科学安排不同施工工种的进度。如建筑工程低压电气与土建、给排水施工间进行协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会影响到土建工程的进度,因此在对两者进行协调时,要做好主次的把握,实现以土建为主,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全面做好土建工程的配合工作。(2)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与给排水工程进行协调时,首先要认真比对和研究两个工种的图纸。由于这两个工种的图纸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低压电气安装的线管道与给排水作用的排水管道存在冲突时,一定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管道的安装工作,确定好安装顺序,然后再进行安装。 3.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调试和运行技术 当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结束后,需要对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内各个元器件的运行进行考核,确保低压电气安装的有效性。具体说来:(1)成套配电(控制)设备的运行电流和电压要处于正常状态。(2)电动机应通电后观察其转向和机械转动是否正常,并且空载试运行的电机时间为2h。交流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启动两次,两次的断开时间在5min以上,确保电动机温度正常后方可再次启动;空载运行时,要记录电流、电压、温度和运行时间等参数,确保达到电气动产要求。(3)照明系统通电后,灯具回路控制要和配电箱回路相同,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也要逐一应对。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总体质量,必须要高度重视其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希望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意见,切实提高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__民.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广东建材,2009,25(7) [2] 孙坤.试论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J].科技与企业,2012(3) [3] 申伟华.低压电气安装质量控制措施[J].投资与合作,2011(6) 电气职称论文篇二 浅析工业电气设计中电气节能 【摘 要】随着大量节能型变压器产品的普及,有很多设计单位仍在使用S7等系列变压器。本文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 经验 ,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照明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择几个方面介绍了采取何种措施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及节能性。 【关键词】电气设计;电压;水平;电气节能 前言 依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能源消耗增长率比例为:1:1.5,但是标准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与能源消耗增长率应该为:1:0.8。通过比较得出:我国的节能工作还有待提高。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是资源仍然不够用,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节能计划,在安全性能、节能性等方面都要做好规划,按计划实施。 1 供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 工业电气与普通民用电气的主要区别是:用电负荷等级高,用电设备相对密集,对连续性供电的要求较高。为达到节能的效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供配电系统的环节不宜过多,尽量做到简单可靠。过多的配电环节会造成额外的能量损耗。这也是规范规定“同一电压等级供电系统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的原因。 (2)应合理选择设备的供电电压水平。同等情况下,电压水平高,损耗相对较小。如工业、企业大量使用的压缩机、循环水泵等,常采用6/10kV供电,既降低了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又减少了铜损耗,还能减少铜材的浪费。 (3)变电所应尽量深入负荷中心。大多数情况下,工业、企业内的负荷多为低压交流380V,若距离过远,为满足起动压降和运行压降的要求,增加电缆的截面,势必造成铜材的大量浪费。所以,如果厂区面积过大时,应采用合理的供电半径统一筹划,设置多个变配电装置,缩小线路的距离,降低损耗。如果有爆炸危险区存在,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可将变电所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外,将室内外地坪高度差提高至0.6m,就能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4)采用功率因数补偿。在工业企业中大多数用电负荷为机泵。在SH3038―2000《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推出后,石化装置设计人员将低压补偿取消,这种做法有欠妥当。如果补偿只设置在6/10kV侧,低压侧不进行补偿,负荷较多时配电变压器的数量会相应增加或变压器容量会相应增大,很容易造成额外的电能浪费。所以,应采取就地补偿原则,从设计上保证节能,可即变压器后侧进行相应的补偿,在同样负荷率的情况下,使变压器的效率提高。 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变压器是设计人员使用量最多,但又常是设计最不合理的设备之一。分以下两种情况: (1)在目前已有的大量节能型变压器产品推出的情况下,有很多设计单位仍在使用S7等系列变压器。很多电力部门往往将大城市的老变压器拆除后移至城乡结合部或乡村使用,不但造成大量电力损耗,还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额外支出费用。所以,设计人员应严把设计关,从源头杜绝再使用国家淘汰产品和落后产品变压器。尽量考虑选择损耗较小的节能型变压器,如S9、S10、S11、SC9、SC10等。节能型变压器在制造铁心的硅钢片、铁心的制造工艺上都有较大的改进,有利于减小变压的空载功率损耗。 (2)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也与节能有关。工业企业由于用电要求较高(多数为一、二级负荷),所以在设计时一般总会按照互为全备用(即单台变压器的负荷率不超过50%,由两台变压器承担用电负荷)的思路。可以对一、二级负荷采用互为全备用的方式,对于三级等负荷,完全可另设变压器,将变压器的负荷率提高到75%左右,这样虽然增加了变压器的数量,但变压器总容量降低了,减少了部分无功损耗和有功损耗。当然,增加变压器的台数也会造成损耗和建筑物面积的增加,各种因素要综合考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 控制系统的合理设计 在工业企业生产装置和生产线上往往有集散控制系统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参与逻辑控制,是为了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在以往的设计中,为了减少一次性生产成本投入而减少DCS点数,将应控制的起动和停止由一个继电器输出控制。如采用1个继电器接点控制,则DCS采用的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ed PowerSource,UPS)容量往往会比采用2个继电器控制时的UPS容量大,即使增加了输出I/O卡件,也能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采用两个继电器的控制方式优点如下:如果装置第一次是在开起现场,当顺利开起后,转换开关在旋转的过程中运行的设备不会停止;而选择1个继电器输出控制设备起停时,转换开关在旋转的过程中运行的设备会停止。 3 照明系统的合理设计 工业、企业电气照明设计并没有民用建筑照明设计复杂,但是在装置中同时使用的灯具量大。 (1)过去通常采用的灯具为汞灯、钠灯、金卤灯,这些灯具在工矿企业当中使用量大、面广,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在新兴光源的推出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光效低、寿命短、功率因数低,起动时间长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石化企业的照明要求。所以,现在推出了电磁感应灯、LED灯等光源,这些已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如表1所示。虽然价格稍高,但随着推广,费用会逐渐降低。 表1 各种光源参数对照表 注:参照《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和厂家样本。 (2)过去对光源的控制不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如采用适当的措施,如光控、时控、稳压输出等,则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 (3)新的照明设计标准对节能部分进行了增加,对主要功能建筑物的功率密度值进行了限制,如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第6.1.2~6.1.7条中对于“高于或低于规定表格内的照度值时,照明功率密度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的相关条目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照明节能上的重视。 4 科学选取设备 机汞是工业及企业的主要用电负荷。尽管电气专业人员不负责选择机汞,但是仍然能够在设计准备时期给出较科学的意见。假如所选的电机功率较大,可以提高运转时的安全性,但是在轻载和空载时由于要消耗较大的电能往往导致工作效率低,因此可以对此类电动机安装变频调速器,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更加节能。 5 小结 总而言之,电气设计人员要尽心尽力地完成设计工作,从安全性能、节能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最终选取科学的供配电规划,进一步改善计划后,投入实施,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6.看了电气职称论文的人还看了:1. 变电站职称论文 2. 电气工程师学术论文 3. 电气专业论文范文 4. 电气自动化论文精选范文 5. 电气论文范文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促使机电设备也在不断革新,同时对极大设备安装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影响着机电设备安装后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问题;改进对策

当前,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导致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制约着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

1.1振动问题

机电设备是一个统称,包括多个设备:电机、泵、联轴器等。而振动问题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电机、泵、联轴器等设备上。具体问题有:泵的转子没有正常旋转,轴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转子与定子产生摩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转,最终形成振动问题,产生噪声,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1.2螺栓与螺母间的连接问题

机电设备安装中最基础的操作就是将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因而,螺栓与螺母间的连接问题亦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若是螺栓与螺母连接不当,例如连接过于紧密,当机电设备长期运转时,螺母就就会出现严重磨损,一旦螺母螺牙被磨平,则螺母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设备构件连接松动,极易引发机电设备故障及事故;若是连接过于松动,就会出现螺旋牙滑丝、产生剪切等问题,进而导致设备构件连接松滑,致使机电设备在运行中极易出现故障及事故。

1.3电气设备产生误差

一是安装隔离开关时,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面积和压力不足,导致在接触面上出现电氧化情况,使得电阻阻力增大,造成接触头损坏,最终出现事故。二是断路器触头设置出现错误,导致触头接触面压力与分合闸速度与相关规定要求不符,使得接触头产生较高的温度,熄弧时间被延误,绝缘体被分解,最终引起断路器安全事故。三是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忽视了电流互感器,导致增加了一组开路,产生的电压非常高,对电气设备使用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四是电压调节装置配置出错或是设备中进入东西,导致设备卡住,最终引起事故发生。五是主变压器发生线路短路故障,为保护装置出现拒动情况,使得断路器没有自动跳闸,进而短路产生的较大电流就会引发事故。

另外,主变压器内部温度过高,使其内部油液被蒸发、分解,产生了极易燃烧的可燃物。

2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改进对策

2.1 统一筹划安装工作

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具有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因此,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工作进行统一筹划,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度设备安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且管理人员应多与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多征求不同的意见,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更为有效的捷径。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前,管理人员应做好统一筹划工作,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安装计划,确保安装工作是有序进行,以此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机电设备工程安装质量。

2.2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人员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所以必须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机电设备安装的专业知识,对机电设备有足够了解,能熟练操作设备,以此提高其安装水平与安装质量。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以此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2.3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全过程管理

在机电设备安装之前,选择资质与信誉良好的安装企业,然后安装企业应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机电设备安装方案,合理选择最佳的机电设备,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详细、反复的检查,确保机电设备完好无损。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方案以及安装流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等情况出现,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以及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在安装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先进行自检,认为没问题后要求专业检测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共同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检测那么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才会结束,若是没有通过检测,必须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处理。

2.4做好设备调试及验收

机电设备安装结束后,应将安装现场清理干净,在通过相关责任人和检测人员的检测后进行通电调试。通电调试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问题高于一切。在这里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人身安全和机电设备安全两种。千万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安全的重要性造成轻视,甚至是忽视。设备通电调试过程中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操作。同时还应对通电调试的调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此形成一份资料文件,在确保资料是真实、完整、准确后应提交给相关分责人。

机电设备的安装企业j应在竣工验收前,先自己进行检查验收验、自行评价,在确保无问题之后将自行验收、评价的资料及竣工报告上交给工程相关负责人;当工程相关负责人在受到资料和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工程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若是发现问题,必须要求施工方迅速进行整改,检测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合格后,向工程建设方提出评估报告。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是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及完成的重要基础保障,所以,机电设备安装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完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了解,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构造、作用及运行情况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出与时俱进并充分符合机电设备特点的安装技术,从而为机电设备安装后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硕.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技术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100-101.

[2]钱成贵.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与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5(04):254.

[3]肖伟旭,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湖南农机,2012(03).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建筑设备作为主题,详细记录哪些必要的设备,最后进行总结。正文:

1、建筑设备工程施工技术

为了让建筑设备工程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首先就应该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设备安装。但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强,导致设备安装存在问题与不足,制约建筑设备工程更好运行和发展作用。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把握施工技术要点,促进建筑设备工程质量提高,也为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高创造便利。

1.1施工准备工作。为促进设备安装顺利完成,首先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建筑设备采购之前,采购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对永久性使用的设备,严格按照规定制定采购计划,报相关部门审批,然后按照要求采购。

收货时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材料是否合格,零配件是否满足要求,采购的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具备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如果是成套大型设备,更应该做好设备验收工作,在有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在场的情况下,经检查无误之后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为接下来进行安装和设备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1.2设备安装技术。安装时要把握每个技术要点,保证安装施工质量提高。重视对设备的位置度、严密性和强度进行严格控制,最好进行设备耐压试验,有效保障设备质量。遵循设计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安装设备,把握每个技术要点,避免设备安装时出现故障,促进设备安装质量提高。

重视对地脚螺栓安装质量控制,由于其安装工艺复杂,难度较大,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出现倾斜现象,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如果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使得设备出现整体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和工作。

另外,设备摩擦容易使轴承产生大量热量,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润滑油太少,润滑油洁净度不够,轴承间的缝隙调整不当等。为预防这些问题出现,首先就要合理调整轴承间的缝隙,做好润滑工作,确保润滑油质量,避免设备出现过热现象,确保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

1.3试运转技术。建筑设备安装完成之后,要进行试运转,在空载、满载、正常状态下运转,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工作,掌握设备运行情况。试运转时应该做好设备各项性能和数据指标的记录工作,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对存在的缺陷及时改进和完善。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对设备性能的有效保障,为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4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注重对技术水平高,基础知识扎实的技术人员引进工作,重视提高建筑设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使他们更好适应各项工作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能熟练的操作建筑设备,促进工程建设效益提高。

2、建筑设备工程施工管理

除了把握施工技术要点,确保建筑设备工程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之外,还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设备工程施工效率提高。

2.1材料管理。采购建筑设备各项材料之前,对供应商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做好对各项设备的采购工作,确保材料质量合格,为更好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对材料进行检验,有效保障材料质量合格,为建筑设备安装和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

2.2质量管理。设备工程施工之前,要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做好图纸设计工作,对各项设备安装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任务和要求,促进建筑设备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重视施工现场巡视工作,做好各项设备处理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和应对,保障工程质量提高。

2.3现场管理。施工单位要配备工作人员,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完善现场检查,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设备、施工人员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作用发挥。重视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添加润滑油,促进设备使用性能最佳发挥。

对设备存在的缺陷也要及时处理和应对,避免施工现场因设备质量不合格而出现质量事故,提高建筑设备施工效率。

2.4安全管理。完善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管理责任,推动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完善现场安全巡视工作,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推动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5试验检测。及时对各项设备进行试验检测,全面掌握设备综合性能,对存在故障的设备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从而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提高,使其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促进建筑设备工程运行效率提高,更好发挥相应的作用。

3、结束语

要想促进建筑设备工程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首先就得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施工管理,确保设备性能良好,促进运行效率提高。另外还要重视设备工程的日常维修和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高,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教育与装备研究杂志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单位,共有27个内设机构,34个直属单位,75所直属高校,教育部机关行政编制为556名(含两委人员编制8名、援派机动编制5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50名)。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4名,总督学(副部级)1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副部级)1名,司局级领导职数79名(含部长助理2名、副总督学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领导职数3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领导职数2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3名)。内设机构(27个)一、办公厅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财务、资产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以及政务公开、新闻发布、来信来访、安全保密等工作。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起草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草案;承办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的有关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三、发展规划司      拟订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承担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会同有关方面拟订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和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参与拟订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会同有关方面审核高等学校设置、撤销、更名、调整等事项;承担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分析工作;承担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基建管理工作;承担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的有关工作;承担高等学校的安全监督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工作。四、综合改革司      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担统筹推进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有关工作;研究提出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承担组织推进重大教育改革的有关工作;监督检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承担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工作。五、人事司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直属高等学校、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等干部人事工作;规划、指导高等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承担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六、财务司      参与拟订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学生资助的方针、政策;承担统计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有关工作;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国有资产、预决算、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参与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有关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参与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等对我国教育贷款的立项工作。七、教材局      承担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拟订全国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组织专家研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完善教材建设基本制度规范,指导管理教材建设,加强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八、基础教育司      承担基础教育的宏观管理工作,拟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拟订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提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提出保障各类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方面拟订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拟订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推进教学改革;指导中小学校的德育和安全教育;指导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图书馆和实验设备配备工作;组织管理学校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辅导活动。九、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及时反映和处理校外教育培训重大问题。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承担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拟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教学基本要求;会同有关方面拟订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承担成人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观指导工作;指导各级各类高等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工作。十一、高等教育司      承担高等教育教学的宏观管理工作;指导高等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工作;指导改进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拟订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教学指导文件。十二、教育督导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拟定教育督导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指导全国教育督导工作;依法组织实施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等工作;起草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承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十三、民族教育司      指导、协调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工作;统筹规划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指导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负责协调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十四、教师工作司      规划、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拟订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政策法规;拟订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宏观指导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工作。十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指导大中小学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拟订相关政策和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规划、指导相关专业的教材建设以及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协调大中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交流活动。十六、思想政治工作司      承担高等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宏观指导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负责高等学校稳定工作和政治保卫工作,及时反映和处理高等学校有关重大问题;负责高等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十七、社会科学司      统筹规划和协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规划、组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协调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指导实施;协调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出版物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教育系统新闻电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十八、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规划、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协调、指导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工作;组织、指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承担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十九、高校学生司      承担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和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参与拟订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国家急需毕业生的专项就业计划。二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拟订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指导与管理研究生培养工作;指导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承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和协调工作;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二十一、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拟订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承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二十二、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拟订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承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二十三、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      组织指导教育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拟订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工作的政策;承担教育涉外监管的有关工作;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工作;规划、协调、指导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开展与港澳台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二十四、巡视工作办公室      承担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机构等方面巡视工作,负责有关综合协调、政策研究、制度建设等事务;拟订巡视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做好巡视工作人员的培训、调配、监督、管理等工作;提出巡视工作成果运用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督办有关巡视工作事项。二十五、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二十六、离退休干部局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二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教育部,负责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及其他部门、机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各地区办事处以及各会员国全国委员会的联系与交流直属单位(34)      教育部机关服务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直属高校(75)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兰州大学

非法刊物黑名单序号 刊名 刊号 所所标出版机构及注册地址 境内办公地址及联络方式 4 中华教育杂志 ISSN1684-0445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香港新闻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香港元朗西裕街兴旺楼11楼A座 深圳0755-266060862691603626600900(传真)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无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ISSN1728-7502CN16-1690/NR 中国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德辅道中275号龙记大厦904室 广州昌岗邮局01533信箱(510260)电话:020-87087571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中国和平与发展促进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北京:010-68655237686884093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726-3018CN18-4258/H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 广州大洲粤垦路邮局01002信箱(510507) 9 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CN-NR37-02 中国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东烟台市滨海北路191号东亚研究中心电话:0535-6308086709690传真: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ISSN1682-2706CN35-3917HK/G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内科研究会主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河北秦皇岛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CN03-3569/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九龙弥道555号九龙行703 重庆:023-6817003268170031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ISSN1727-5121CN(H)39-7869/G 世界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北京市1013信箱(102200)电话:010-8010178186971238传真: 13 教学纵横 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当代科技文化期刊出版发行有限公司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8室 无 14 当代教育 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 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出版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16号2楼 北京朝阳东区工体东路16号电话: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ISSN1726-6416CN03-4383/HK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主办中华教育与教学编辑委员会、中国(香港)联合商务机构期刊中心编辑出版香港九龙旺角弥登道582-592号信和中心701 重庆沙坪区天陈路12号《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重庆师范大学内)电话:023-6536205765363057 16 当代素质教育 ISSN1726-765XCN03-3313/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当代素质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香港九龙弥敦道 555号九龙行703 深圳红荔路群星广场C座1802号电话: 17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0405CN39-7848/G4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研究杂志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武汉市黄鹂路37号1信箱电话:027-8681988786730065 18 中国新教育 ISSN1727/7167NR4332/56/03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 无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杂志 ISSN1729-5726CN13-9232/G4 中国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8室 重庆南岸区南坪邮局1-2信箱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606CN39-7618/G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现代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 河南漯河大学路3966号信箱电话: 21 中国教育探索 ISSN1009-5071CN11-4461/I 中国报刊出版社主办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西院电话:010-8853003888530424非法出版期刊黑名单《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063《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3-7772/R《中华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6-6416;CN03-4383/G《中国教育》ISSN1681-1615《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NR4331/51/03《现代教育研究》ISSN1681-3901《语言文化教育研究》ISSN1605-5047《中国现代教育论坛》CN39-7859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682-783X;;CN35-1239/HK《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非法刊物目录名称 刊号 名称 刊号教育界 CN79-1229/Z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CN-1035R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CN18-4258/HCN26-1035/I4 CN35-1239HK/GCN26-1035R CN-4258/H亚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CN(HK)-NR4352/46/03CN(HK)4251/171/02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 CN.NR37-02中国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 CN(HK) 25/11/03教育科研论坛 CN.NR183/03 教育新发展 CN(HK)NR184/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 CN03-3313/G教育管理与科研 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方法 CN23-1240/N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 中华创新教育 CN98-4362/G4CN98-4359/G4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CN(HK)NR4137/53/02中国教育研究 CN39-7848/G4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CNHK0315 CN35-1515HK/GJCN43-8319H/G/G4CN98-0315/CN98-0315/R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CN43-8861/R 教育纵横 CN(HK)NR4540/264/03CN43-8816/R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CN65-082HK CN.H39-7869/G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 3327/003/01当代教育 CN(HK)NR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CN11-4525/N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CN(HK)4263/186/02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CN18-4258/HCN13-4412/H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二 、 30 家利用境外注册刊号的非法出版期刊被取缔 ( 名单 )这 30 个非法出版的期刊包括:《 WTO 与中国》《中华医学论坛》《中国教育论坛》《中华之窗》《新印刷》《纸张行情》《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中国经济论坛》《中国经济评论》《中外新闻》《中国社会新闻》(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国社会新闻》(中国时代出版〈香港〉有限公司)《西部太阳能》《中国乳品》《中国肉食工业》《中国烟草》《中外饭店》《国际电子商讯》《美丽人生》《现代华人》《外经导报》《中国城市发展》《中外烟酒茶》《美国中华护理》《防雷世界》《防雷》《陶瓷》《中国关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关注》(中国新闻出版社)《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2004.7.15三 、新闻出版总署公布 60 种非法报刊新华社北京 11 月 18 日电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再次公布 60 种非法报刊并宣布取缔,名单如下:1 .《人民权益报》( ISSN1728 - 7383 );2 .《中国法制报》( ISSN1810 - 1720 );3 .《中国模具报》( ISSN1683 - 0717 );4 .《中华教育杂志》( ISSN1684 - 0445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 - 7317 , CN ( HK ) NR4069 - 194 / 01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ISSN1728 - 7502 , CN16 - 1690 / NR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 - 3767 , CN ( HK ) NR4137 - 53 / 02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726 - 3018 , CN18 - 4258 / H );9 .《中国教育》( ISSN1681 - 1615 , CN•NR37 - 02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ISSN1682 - 2706 , CN35 - 3917HK / G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 - 3531 , CN03 - 3569 / G•HK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ISSN1727 - 5121 , CN ( H ) 39 - 7869 / G );13 .《教学纵横》( ISSN1683 - 514X , CN ( HK ) NR4159 / 87 / 02 );14 .《当代教育》( ISSN1607 - 2065 , CN ( HK ) NR4064 / 190 / 01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ISSN1726 - 6416 , CN03 - 4383 / HK );16 .《当代素质教育》( ISSN1726 - 765X , CN03 - 3313 / G•HK );17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 - 0405 , CN39 - 7848 // G4 );18 .《中国新教育》( ISSN1727 / 7167 , NR4332 / 56 / 03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 - 5726 , CN13 - 9232 / G4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 - 8606 , CN39 - 7618 / G );21 .《中国教育探索》( ISSN1009 - 5071 , CN11 - 4461 / I );22 .《中华现代医药》( ISSN1681 - 5572 , CN98 - 0072 / HK );23 .《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 ISSN1726 - 1899 , CN ( HK ) 39 - 7818 / R );24 .《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 ISSN1608 - 6716 , CN19 - 2216 / HK );25 .《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 ISSN1680 - 6344 , CN29 - 3227 / R );26 .《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 ISSN1606 - 4666 , CN01 - 4097 / R );27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 ISSN1680 - 9343 , CN31 - 3927 / R );28 .《中国医药保健》( ISSN1810 - 363X );29 .《中国医药》( ISSN1608 - 3776 );30 .《世界医学论坛》( ISSN1726 - 295X );31 .《建筑电气资讯》( ISSN1606 - 9668 );32 .《中国电气》( ISSN1811 - 4709 );33 .《电气设计与设备》( ISSN1727 - 8171 );34 .《电气世界》( ISSN1684 - 9191 );35 .《照明》( ISSN1729 - 3979 );36 .《电气&智能建筑》( ISSN1609 - 0403 );37 .《中国石油了望》( ISSN1727 - 9011 );38 .《触动》( ISSN1810 - 1216 , CN03 - 0127 / H );39 .《环球消防》( ISSN1726 - 8869 );40 .《中华财富》( ISSN1727 - 7418 );41 .《当代市长》( ISSN1681 - 6609 );42 .《中国城市》( ISSN1726 - 1759 );43 .《中外妇女》( ISSN1608 - 7836 );44 .《中外慈善世界》( ISSN1608 - 7828 );45 .《中国农业产业化》( ISSN1683 - 3791 );46 .《法制新闻》( ISSN1727 - 0960 );47 .《百姓与法制》( ISSN1728 - 8703 );48 .《中国法治新闻》( ISSN1727 - 5989 );49 .《诚信山西》( ISSN1682 - 119XZs );50 .《 PIONEERCHINA 创业中国》( ISSN1729 - 1283 );51 .《中国创新报道》( ISSN1684 - 3878 );52 .《南方观察》( ISSN1728 - 2497 , CN33 - 66065 / 9 );53 .《深度新闻》( ISSN1006 - 0400 , CN99 ( Q ) 004 );54 .《中国经贸》( ISSN1606 - 8548 );55 .《健康指南》( CN45 - 0056 );56 .《新旅行 TRAVELER 》( ISSN1671 - 6930 , CN46 - 1067 / GO );57 .《新旅行 VOYAGE 》( ISSN1009 - 6450 , CN42 - 1620 / J );58 .《新地产 OFFICE 》( ISSN1009 - 251X , CN23 - 1447 / G2 );59 .《新地产 HOUSING 》( ISSN1672 - 5719 , CN11 - 5052 / Z );60 .《中国社会报 “ 警视专刊 ” 》( CN11 - 0021 )。《人民日报》 ( 2004 年11 月19 日第八版)四 、 43 种非法刊物名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确认,以下 43 种杂志也为非法刊物:《文史哲研究》 ISSN1606-6693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063《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ISSN1606-5115 , CN(HK)NR57/00《中国教育论坛》 ISSN1684-9566 , CN43-7772/R《外语教育与翻译》 ISSN1684-2871 , CN(HK)4181-106-02《中华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6-6416,CN03-4383/G《跨文化交流》 ISSN1681-7346 《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外语教育与翻译》 ISSN1684-2871 , CN(HK)4181-106-02《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NR4331/51/03《现代教育研究》 ISSN1681-3901 《语言文化教育研究》 ISSN1605-5047《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682-783X , CN35-1239/HK《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中华医学创新论坛杂志》 ISSN1608-2311 , CN19-4721/HK《今日教育》 ISSN1728-3639 , CN(HK)NR4263/186/02《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ISSN1680-1296,CN54 -6180M /R《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 , CN(HK)NR4069/194/01《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NR4331/51/03《教育新发现》 ISSN1729-8474 , CN(HK)NR184/02《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8-0222 , CN13-4412/H《教育纵横》 ISSN1729-6854 , CN(HK)NR4540/264/03《中华教育学刊》 ISSN1728-2500《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 CN13-9232/G4《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683-3155 , CN54-9887/HK《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NR4331/51/03《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 CN13-9232/g4《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 , CN(HK)NR4137/53/02《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ISSN1729-0759 , CN(HK)NR4352/46/03《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 , CN03-3569/gHK《教育管理与科研》 ISSN1682-783x《航空教育》 CN11-2548/g4《现代教学与管理》 ISSN1683-9021 , CN3559/111/02NR《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中国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1810-1089 , CN(HK)0429NR《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 , ISSN1005-0493《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ISSN1728-581x《教育经济现管理》 ISSN1810-3782《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ISSN1729-6528,CN03-1202/g《文教研究》 ISSN1682-32491.《中国教育科研论坛》:ISSN1729—8490CN43-1318/G(或CN43-1318HK/G)主办中华现代教育教学研究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编辑中国教育科研论坛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北京百万庄邮局130信箱邮编100037电话(国家新闻出版署已证实该刊为非法刊物!)2.《教育创新与实践》自称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教育教学类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标准刊号为:ISSN1205-2038 CN11-1185/G4。2006年9月28日出版的,由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教育科研与实践》杂志社主办的,银河人民印务有限公司印刷,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邮政局15-1信箱邮发的《教育科研与实践》月刊,国际刊号ISSN1812-1055,国内刊号CN11-1018/G4,(该刊原名为《当代教育教研》) 可能有问题,刊号是北京的。出版地是湖南。3.《教育新视界》统一刊号:ISSN1862-3980 CN4568-48/03H更多非法刊物查询 http://www.xwcbj.gd.gov.cn/menu/zxjd.asp4.《教育导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1-2158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6/F5.《教育管理与科研》(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1-2158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6/F(与《教育导刊》的相同)。6.《人民教师》(国际刊号:ISSN1810-3766,国内刊号CN11-0803/G,中国教育报刊出版集团主办),但CN11-0803/(G)在北京市版权局局登记注册为《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用CN11-0803/G出版的《人民教师》刊物为非法刊物。7.中国育才杂志CN49-5338/GISSN1727-8031,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49-5338/G刊号为非法刊号。8.《中国教育发展与研究》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3-0245,国内统一刊号:CN18-1658/H,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18-1658/H刊号为非法刊号。9.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部在香港)主管主办的《中国学术研究》,刊号:ISSN1726-3824,CN(HK)16-1037/C。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HK)16-1037/C刊号为非法刊号。10.《中国学术研究》杂志,由中国学术研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会主办的唯一综合性理论月刊,国际刊号ISSN1008-6812、国内刊号CN11-1297/Z。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学术研究》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11.《中国教育》ISSN1729-1178,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12.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13.《中国教育研究论丛》,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研究论丛》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14.《当代教育》和《中国小学生简快作文》,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当代教育》和《中国小学生简快作文》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15.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内统一刊号CN22-1339的期刊为《现代教育科学》。没有《现代教育科学•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研究》期刊。(山东省版权局)16.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教育改革杂志》期刊。(山东省版权局)17.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当代创新教育杂志》期刊。国内刊号:CN11-5881/G4为假。(山东省版权局)18.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教育界》此种期刊。(山东省版权局)19.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现代教育》此种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04-0311/HK为假。(山东省版权局)20.经咨询新闻出版总署,总署批准的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中,没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山东省版权局)21.国内统一刊号CN37-1021/N的期刊,名称为《科技信息》,为我省正式期刊。我省无《科技信息•科技教育》期刊。(山东省版权局)22.《学术经纬》国际刊号:ISSN1818-4161,国内刊号:CN.NR183-106/C,自称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学术经纬》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23.《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24.中华教育发展文化协会主办的《当代教育创新》刊号ISSN1684-243X/CN11-5881/G4。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当代教育创新》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25.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中国学术研究》三种杂志均并未在该局登记。26.《教育现代化》国内统一刊号:CN11-109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729-1267.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教育现代化》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27.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高教理论导刊》期刊,刊号为假。(山东省版权局)28.没有《当代教育报.教育科研周刊》,刊号为CN37-0019的报纸为《现代教育导报》。(山东省版权局)29.经过我们向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刊号为CN11-1128\G4的《当代教育》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30.《当代教育》刊物,代号18-340 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31.《中国市县发展战略》(教育论丛)(据说最近改名字为《中国市县发展战略?现代创新教育》)国内刊号:CN11-3966/F国际刊号:ISSN1682-9271, 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11-3966/F刊号在该局登记注册的为《中国供销商情》,用CN11-3966/F出版的《中国市县发展战略》(教育论丛)刊物为非法刊物。32.《航空教育》,CN11-2548/G4 经核实,CN11-2548/G4刊号在我局登记注册的为《学科教育》,用CN11-2548/G4出版的《航空教育》刊物为非法刊物。(北京市版权局)33.cn11-4075/D<<21世纪教育导刊>>是经过核实,《21世纪教育导刊》杂志并未在我局登记。(北京市版权局)34.我省没有《中学时光.当代教育研究》期刊。经咨询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教育博览》期刊。(山东省版权局)35.《科技与教育》杂志是省一级,国家二级杂志,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类学术期刊。由福建省科学教育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5-1219/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503《科技与教育》 经与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联系,该省没有《科技与教育》杂志,所谓《科技与教育》杂志系非法出版物。(浙江省新闻出版局)36.《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是否为非法刊物,由中华教育研究会和中华国际出版集团主办。标准刊号为ISSN1812-5867/CN98-1813/G,从提供的刊号CN98-1813/G看,该刊涉嫌非法出版物,因为目前我国尚无98这个地区号。进一步鉴定,需提供该刊原样本。(浙江省新闻出版局)37.《21世纪教育》期刊(国家级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CN11-4075/D,ISSN1726-9250,国内发行代号:DK11055。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21世纪教育》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38.《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杂志,刊号ISSN1680-5331,CN49-3853/G是非法刊物。39.《语言文学研究》国际标准刊号:ISSN1727-852X主办:中国外语教育研究协会,出版发行:香港文化出版社。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回复说:它在香港是否合法,我们无从查考。但如在内地出版发行,是为不合法。40.《中国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8-0222。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回复说:如用这种刊号在内地从事出版活动,是为非法。41.《教与学》,其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安外101支局10号。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42.《教育新世界》,ISSN1862-3988。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43.《教育界》,刊号:CN79-1229/Z。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79-1229/Z这个刊号为非法刊号,44.《现代教学研究》,CN11-1996/G。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45.《科学学报》,ISSN1813-2413。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46.《当代教育创新》,标准刊号ISSN1836-3431CN11-4628/G4。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47.《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ISSN1680-5313CN73-3853/G。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73-3853/G这个刊号为非法刊号。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取缔的非法刊物目录1.《环球参考》:盗用《科学生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45)2.《大家参考》:盗用《科学生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45)3.《时报新闻》:盗用《科学生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45)4.《参考周刊》:盗用《北方时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62)5.《新世纪国际报道》:盗用《甘肃青年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64)6.《环球人物》:盗用《甘肃青年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64)7.《环球焦点》:盗用《甘肃青年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64)8.《环球视听》:盗用《甘肃广播电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23)9.《视听新闻参考》:盗用《兰州广播电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58)10.《环球文摘》:盗用《吉林科技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2-0032)11.《环球报道》:编造《坊渡口卫生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32)12.《每周参考》:盗用《海南新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18)13.《环球新闻》:编造《海南广播电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8)14.《新视点》:盗用《教科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1)15.《世界周刊》:盗用《教科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1)16.《今日环球》:盗用《健康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0061)17.《焦点参考》:盗用《青年知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067)18.《纪实参考》:盗用《青年知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067)19.《国际周刊》:盗用《江苏经济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0016)20.《人民权益报》(ISSN1728-7383)21.《中国法制报》(ISSN1810-1720)22.《中国模具报》(ISSN1683-0717)23.《中华教育杂志》(ISSN1684-0445)24.《中国当代教育杂志》(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25.《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ISSN1728-7502,CN16-1690/NR)26.《中国教育理论杂志》(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27.《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726-3018,CN18-4258/H)28.《中国教育》(ISSN1681-1615,CN•NR37-02)29.《中国现代教育杂志》(ISSN1682-2706,CN35-3917HK/G)30.《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ISSN1728-3531,CN03-3569/G•HK)31.《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ISSN1727-5121,CN(H)39-7869/G)32.《教学纵横》(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33.《当代教育》(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34.《中华教育教学实践》(ISSN1726-6416,CN03-4383/HK)35.《当代素质教育》(ISSN1726-765X,CN03-3313/G•HK)36.《中国教育研究》(ISSN1727-0405,CN39-7848//G4)37.《中国新教育》(ISSN1727/7167,NR4332/56/03)38.《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ISSN1729-5726,CN13-9232/G4)39.《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606,CN39-7618/G)40.《中国教育探索》(ISSN1009-5071,CN11-4461/I)41.《中华现代医药》(ISSN1681-5572,CN98-0072/HK)42.《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ISSN1726-1899,CN(HK)39-7818/R)43.《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ISSN1608-6716,CN19-2216/HK)44.《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ISSN1680-6344,CN29-3227/R)45.《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ISSN1606-4666,CN01-4097/R)46.《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ISSN1680-9343,CN31-3927/R)47.《中国医药保健》(ISSN1810-363X)48.《中国医药》(ISSN1608-3776)49.《世界医学论坛》(ISSN1726-295X)50.《建筑电气资讯》(ISSN1606-9668)51.《中国电气》(ISSN1811-4709)52.《电气设计与设备》(ISSN1727-8171)53.《电气世界》(ISSN1684-9191)54.《照明》(ISSN1729-3979)55.《电气&智能建筑》(ISSN1609-0403)56.《中国石油了望》(ISSN1727-9011)57.《触动》(ISSN1810-1216,CN03-0127/H)58.《环球消防》(ISSN1726-8869)59.《中华财富》(ISSN1727-7418)60.《当代市长》(ISSN1681-6609)61.《中国城市》(ISSN1726-1759)62.《中外妇女》(ISSN1608-7836)63.《中外慈善世界》(ISSN1608-7828)64.《中国农业产业化》(ISSN1683-3791)65.《法制新闻》(ISSN1727-0960)66.《百姓与法制》(ISSN1728-8703)67.《中国法治新闻》(ISSN1727-5989)68.《诚信山西》(ISSN1682-119XZs)69.《PIONEERCHINA创业中国》(ISSN1729-1283)70.《中国创新报道》(ISSN1684-3878)71.《南方观察》(ISSN1728-2497,CN33-66065/9)72.《深度新闻》(ISSN1006-0400,CN99(Q)004)73.《中国经贸》(ISSN1606-8548)74.《健康指南》(CN45-0056)75.《新旅行TRAVELER》(ISSN1671-6930,CN46-1067/GO)76.《新旅行VOYAGE》(ISSN1009-6450,CN42-1620/J)77.《新地产OFFICE》(ISSN1009-251X,CN23-1447/G2)78.《新地产HOUSING》(ISSN1672-5719,CN11-5052/Z)79.《中国社会报"警视专刊"》(CN11-0021)80.《WTO与中国》(ISSN1684-2170,CN62-4342/H)81.《中华医学论坛》(ISSN1684-8977,CN42-0125/R)82.《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2-0138/H)83.《中华之窗》(ISSN1606-9056)84.《新印刷》(ISSN1727-8899)85.《纸张行情》(ISSN1682-4075)86.《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ISSN1728-2462,CN43-8816/R)87.《中国经济论坛》(ISSN1682-119XZS)88.《中国经济评论》(ISSN1726-9598)89.《中外新闻》(ISSN1607-4025)90.《中国社会新闻》(ISSN1684-0305,ISSN1727-5962)91.《西部太阳能》(ISSN1682-119X)92.《中国乳品》(ISSN1810-1291)93.《中国肉食工业》(ISSN1810-0465)94.《中国烟草企业文化》(ISSN1688-518X)95.《中外饭店》(ISSN1683-0261)96.《国际电子商讯》(ISSN1683-5468)97.《美丽人生》(ISSN1703-5724)98.《现代华人》(国际标准丛刊编号)99.《外经导报》(ISSN1683-4453)100.《中国城市发展》(ISSN1727-804XO)

电网装备研究前沿调研论文

关于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探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探究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改革,当前电力企业当中,智能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备智能化、集成化、标准化等特点。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应用在设备层面、间隔层面以及站控层面,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变电站对人工的依赖性,还能够显著提升变电站数据的收集、数据正常性判断的准确性等。本文主要分析变电站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智能化技术在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各个行业当中逐渐普及。智能技术在当前已经较为成熟,在工业产业当中,智能技术本质上就是代替人工进行一些分析、操作。相关研究报道,合理应用新型设备、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等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改善电力行业的经济价值,能够达成高效、高产、低能耗以及低成本的企业目标。

1、智能技术在变电站的使用现状

我国当前主要的枢纽性变电站数量大约有1000座左右,其中大部分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管理、运作。智能技术在其中有着较多的使用,并且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是显著。采用先进的智能数据整理、收集与对比系统,能够给予变电站非常多的自动化、智能化功能。在新型变电站中,主要有全部分散、局部分散以及集中配屏等多种模式,智能系统在多个模式当中具备的功能大致相同,具备基本的监控功能、保护、防误操作、事故紧急修复、经济运维处理、设备实施管理等等。传统变电站与智能技术变电站而言其体系结构全然不同,其信息的交替效率也有所不同。想要将传统变电站全面改造成为智能化变电站,在技术上、安全性上以及造价成本等方面都有相当的难度。对此,智能技术应用在变电站中的优化工作重点应当是新变电站的建设方面。

我国终端站以及受控站的数量大约有1万左右,其因为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当前还无法真正、全面的实现智能化。在当前,新建变电站已经能够全面完成智能化管理。而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变电站的无人化、自动化问题仍是问题解决重点。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尽量将变电站向无人值班转变。对此,就需要电气设备具备更加强大的自动控制功能和更高的安全性。

2、智能技术在变电站当中的应用

2.1引入控制端

引入计算机终端,促使变电站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计算机终端系统能够按照实际的要求检测变电站的电能转变、运输等情况,判断运输电力时的电压、时间等情况,从而判断故障的发生。此外,计算机终端还能够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控,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从而降低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变电站故障,从而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2.2分级控制技术

基于电力安全运输、管理的要求所创造的分级式控制技术,在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设备层等方面实现了基本相对应的分级控制模式,这不仅能够显著的降低中央处理设备的负荷,还能够促使设备体现较高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集中式控制,并且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2.3光纤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力装置的集成性

智能变电站能够借助光纤技术完成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各个控制层局域网管理目的,在控制中心可以分别对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设备层的实时信息,实现自动传播信息。与此同时,局域网当中的控制层能够借助光纤技术更加稳定、可靠的传输各类数据。电力装置的集成性配合光纤技术能够将电力装置的所有运行参数进行集成化传输、管理,从而节约数据收集的时间,节约设备的维护繁琐性。

2.4实现全局或局部智能控制

智能设备在变电站当中的合理使用能够基本满足智能化控制的需求。通过对变电站各级设备的优化控制,能够完成电流闭锁装置、电流互感器以及控制柜等设备的智能化管控,从而实现设备半自动、全自动化管理。

2.5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的突出应用

智能技术在变电站当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变电站实现高压配电设备具备智能化,完成小范围内的智能化电网建设工作。基于智能传感器的实时监控能力,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根据监控结果进行实时的调整、控制。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能够使一次变电设备实现一体化控制、检测。对于高压设备的断路器实现一体化设计,从而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目的。

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基于计算机终端,通过站控系统便可以实现全面的设备检测,并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不断的完成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以及各类型智能变电装置的工作信号的监控,检测变电站的输出、输入状态。智能技术在变电站当中大量应用,能够极大程度的控制无效数据的采集量,并提升变电站的整体监控效率。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智能系统,能够促使智能变电站具备相当庞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基于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智能变电站便具有非常显著的信息处理效果。借鉴在线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库模型技术,智能变电站能够具备基本的故障诊断能力以及状态监测能力,工作人员需要将变电站内部的设备正常工作状态时的特性、参数输入到数据库当中,系统便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特性与当前检测到的数据是否一致来判定变电站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在协议允许范围之内进行自主整改、调整,能够在一定周期之内完成变电站基本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监测、评估以及上报等工作。

3、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在变电站当中的巧妙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工作的复杂性、繁琐性,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对于变电站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的创新必然需要依靠智能技术,通过改善智能技术优化电力企业变电站的运维质量,从而实现智能化发展。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电网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站由智能设备和智能高级应用两个特征,具有多信息融合,智能化监控设备状态、智能化变电站防误闭锁等高级功能。智能变电站的普及为实现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防误

智能化变电站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以及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它建立在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为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智能设备,并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采用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能够实现变电站运行操作自动化、变电站信息共享化、变电站分区统一管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智能化电网调度和控制的基础单元。智能变电站体现了集成一体化、信息标准化、协同互动化的特征。

1、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特征

智能变电站是与传统电网相对而言的一种新型电网,其智能主要包含智能设备和智能高级应用在两个方面。

1.1智能变电站的智能设备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设备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有机结合而成,智能变电站系统由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3层组成,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组成,能够完成变电站电能的分配、变换、传输、测量、控制、保护、计量以及状态监测等相关的功能。

智能变电站的间隔层设备一般由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构成,能够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作用于该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

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功能高度集中,能够在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中实现,同时也可在多台计算机或者嵌入式装置中实现。它主要由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构成,能够实现面向全站或者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功能,能够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1.2智能变电站的智能高级应用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是与传统的变电站相对而言,传统的变电站大都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是这种自动化是被动式的,与现在意义上的智能变电站是有区别与差异的。智能变电站具有良好的互动功能,可以与调度机构友好互动,其采集数据信息量非常大,全景采集,经站内信息一体化平台和电站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模块,来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挖掘、分析,以便实现智能告警、顺序控制、设备状态可视化、事故综合分析决策等智能功能

2、 多信息融合,智能化监控设备状态功能

智能变电站采用信息融合(数据融合)技术对多种信息的获取、表示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处理和优化。多信息融合技术能够从多视角进行处理及综合,可以得到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智能变电站现在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在线监测,可有效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数据,掌握各种智能电子装置的故障动作信息及信号同路状态。而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根据获得的被监测设备状态数据,利用多信息融合技术、结合被监测设备的结构特性和参数对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结合其运行历史状态记录以及环境因素,对被监测设备工作状态和剩余寿命做出科学、合理的正确评估,以减少故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智能化变电站防误闭锁功能

智能化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根据IEC61850标准三层架构体系构建,分为站控层防误主机、间隔层智能防误装置、过程层智能闭锁单元、机械和电气锁具、闭锁附件,及电脑钥匙等部分。其中防误主机、智能防误装置层以及智能闭锁单元之间所采用的均为IEC61850规范完成变电站内各种操作的防误闭锁,能够有效实现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的强制性和全面性要求,同时实现与监控系统站内模型信息共享,监控系统与防误闭锁系统信息交互免配置等功能。其主要功能特点如下:

3.1标准统一、信息共享

智能化变电站各设备及系统之间数据采用统一的IEC61850标准进行交互,为防误闭锁装置和自动化装置互联与互操作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所以两者之间的数据能够好的进行交互访问,能够在误闭锁装置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统一和共享。

3.2全面防控、强制闭锁

智能化变电站系统根据IEC61850标准三层架构体系构建,能对五防主机和监控系统提供设备操作的所有五防功能,实现了间隔层防误。同时,为了防止过程层网络GOOSE报文错误或者监控系统未经防误系统解锁直接操作智能电动开关设备而可能导致的误操作,在过程层上设置智能闭锁单元,能够实现防误闭锁的强制性要求,智能闭锁单元同时支持就地操作时使用电能钥匙对其进行解闭锁操作功能。

3.3顺控操作

顺控操作由间隔层智能防误闭锁装置和监控系统配合完成,顺序控制操作方式是指通过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下达操作任务,再由计算机系统独立地按顺序分步骤地实现操作任务。按防误操作方式可分为:远、近控均采用逻辑防误加本间隔电气节点防误。智能防误闭锁装置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及互操作性,融合了从权限管理、唯一操作权限管理、模拟预演、实时逻辑判定、闭锁元件五个方面,能够完整的实现对设备操作的防误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防误功能。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同时是变电站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要结合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情况,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的功能,做好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工作,为促进我国电网向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l):61-65.

[2]王璐,王鹏.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技术[]J.现代电力,2002,19(5):40-45.

[3]严璋.电力设备绝缘的状态维修[A].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在线监测论文集[C].2001.

作者简介

董德永(1981-),男,现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电压电气设备绝缘。

作者单位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辽宁省辽阳市111000

摘要:介绍智能变电站的涵义、结构、应用,分析其关键技术并提出智能变电站的一些应用。智能化变电站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根据标准的通信协议体系,考虑到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和与用户的互动性要求,应用数字化测量等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电网枢纽;智能变电站建设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功能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042—02

1、引言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广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正在越来越称为今后电网建设的主流,虽然关于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规范还处于不断的改进、修订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在不断的扩大,技术、经验也已经不断的成熟。下面我们对智能变电站的一些技术、功能等方面作一简单介绍。

2、智能变电站的涵义

目前,广为认可的对智能变电站的定义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3、智能变电站的结构

3.1智能变电站内的设备

智能变电站内的设备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有时常被称为三层):

过程层:主要指一次设备,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刀闸等;

间隔层:主要指二次设备,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在线监测装置、自动装置等;

站控层:基于计算机主机的后台系统、监控系统、远动、视频安防。

3.2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二次设备和一次设备的功能重新定位,并且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改变了传统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设备的结构。

其中,一次设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1)互感器方面的变化。由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以前的常规互感器,这里包括电流、电压互感器。AD变换装置移入电子式互感器,并配备高速数据接口。(2)开关方面的变化。由智能化开关取代以前的常规开关,开关量输出DO、输入DI移入智能化开关,保护装置发布命令,由一次设备的执行器来执行操作。表1为常规互感器与电子式互感器优缺点的比较。

电子式互感器就其结构原理分为有源式和无源式两种类型,目前广为采用的是有源式结构。

从电压等级上区分,大体上也分为两种:

(1)110kV及以上采用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需要合并单元;

(2)10kV、35kV采用模拟输出电子式互感器直接接入就地四合一智能单元。与电子式互感器配合使用的设备被称为“合并单元”,它是实现电子式互感器与二次设备接口的关键装置。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合并:合并单元同时接收并处理三相电流和电压信号,并按照IEC60044—8或IEC61850—9—2格式输出;单间隔内IEC61850—9传输,跨间隔60044—8/FT3传输;

2)数据同步:合并单元实现独立采样的三相电路和电压的信号同步;

3)信号分配:智能二次设备从合并单元获取一次电流电压信息;

4)激光供能(户外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5)完善的自检功能,如CT断线等。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开关还未得到广泛的生产及应用,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在传统开关上,安装智能装置,提供开关量输出DO、输入DI,接收保护装置发出的命令,由一次设备的执行器来执行操作。实现此功能的设备被称为“智能终端”,通过它实现输出DO、输入DI信号的光电转化。

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给传统断路器或变压器提供数字化变电站接口,接入GOOSE网络和MMS网络;

b)在开关端子箱安装智能终端:对刀闸等进行状态采集和控制,就地操作箱功能;

c)在变压器端子箱安装智能终端,实现变压器测控功能:采集温度、档位、非电量、中性点地刀等状态,控制风扇和档位。

可见,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智能开关”是由一个“传统开关”,一个“合并单元”以及一个“智能终端”组成的集合体。它所实现的功能已经基本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开关”的一些常用的功能了。

在电子式互感器进行采样时,涉及到同步的问题,即需要使相关的几种设备之间传输、交换的数据达到相对的同步。这有点类似于传统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中的所使用的GPS对时功能。

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在过程层构建独立的采样同步网,这里我们采用了IEEE1588精密对时协议,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对时精度在ns级别,满足计量需要;

(2)与数据网络合一,减少了故障点,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3)支持绝对时间;

(4)光纤纵差保护可以借助硬件1588实现与合并单元的同步;

(5)软件1588可以实现事件“打时标”的要求。

说到信息通信,我们不得不提到GOOSE网络,它与传统变电站中的通信网络系统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以快速的'以太网组播报文传输为基础,代替了传统的智能电子设备(IED)硬接线的通信方式,为逻辑节点间的通信提供了快速且高效可靠的方法;

(2)GOOSE服务支持由数据集组成的公共数据的交换,主要用于保护跳闸、断路器位置、联锁信息等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传输;

(3)GOOSE服务的信息交换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基础上,同一GOOSE网中的任一智能电子设备,既可以作为订阅端接收数据,也可以作为发布端为其他设备提供数据。这样可以使得设备之间通信数据的增加和更改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可以说,引入了GOOSE通信技术后,变电站内的信息通信系统变得更加强大了。

目前,对一次设备进行智能化改进,主要包括:断路器智能化、变压器智能化。

其中,断路器智能化方案包括:

(1)研制功能合一化的智能组件装置;

(2)合并单元+开关控制器合一的智能组件;

(3)保护+测控+开关控制器+合并单元,四方面功能合一的智能组件;

(4)监测功能组主IED;

(5)优化检测设备传感器的配置;

(6)一体化设计智能组件与机构,简化回路;

(7)使用软件联锁替代硬件联锁;

(8)研制机构控制器;

(9)简化断路器和刀闸机构;

(10)从机构到智能组件柜实现光纤替代电缆;

(11)用自动控制替代手动控制。

同时,当以GIS设备为代表的等设备的智能化方案中,GIS智能组建柜内包括:主IED、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控制IED、局部放电IED、SF6密度及微水监测IED、避雷器在线监测IED、智能终端、合并单元。

现在普遍使用的变压器智能化方案,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变压器+智能终端”的方法,实现以下几个方面:

(1)现阶段智能终端已实现的功能;

(2)档位上传与控制;

(3)中性点地刀控制;

(4)非电量及其他信号测量;

(5)主变温度等测量;

(6)冷却控制。

变压器智能组件柜内包括:主IED、控制测量IED、冷却控制IED、局放监测IED、油中气体在线监测IED、分接开关监测IED、套管在线监测IED、非电量保护、合并单元、本体保护。

保护与控制系统和传统保护控制设备的主要区别:

(1)接口。传统保护只需支持传统的5A/100V的模拟量接口,数字化保护需支持GOOSE和SV点对点模式、组网模式等多种接口,接口方式多样。(2)通讯规约。传统保护为103规约,数字化保护需支持IEC61850规约。

4智能变电站的智能高级应用

智能变电站系统除具备以上最基本的应用功能外,还包括以下方面的高级应用功能。

4.1一体化信息平台

在实现传统综自变电站当地监控功能的基础上,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对变电站的全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以实现支持电网的安全优化运行。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自动控制;

(2)智能调节;

(3)在线分析决策;

(4)协同互动;

(5)其他高级功能。

从而提高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减轻变电站和调控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4.2图形化的配置工具与源端维护

其中,“源端维护”是指利用SCD文件直接生成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数据库,图形可导出为SVG格式供远端系统使用,从SCD文件导出变电站一次设备连接的拓扑关系,并且从SCD文件导出符合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

4.3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

在目前的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告警的方式比较单一,功能也比较有限,基本上信息按照时间顺序全部显示,未作筛选和推理判断处理。一旦发生事故后,信息多,值班人员很难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到重要告警信息,影响对事故的正确判断。因此,智能告警与分析决策能够实现:分类告警、信息过滤、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变电站运行状态、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处理指导等功能。

4.4智能视频

可以实现视频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

(1)正常遥控时。操作人员点击主接线图面上的设备进行遥控时,视频系统能够通过调度编号等信息定位显示设备现场画面,并且在监控机上显示现场的视频。

(2)事故异常时。当发生事故导致站内设备动作时,视频系统能够通过事故总和SOE告警信息主动推出动作设备的现场视频。

此功能需遥视设备厂商与监控系统厂商合作进行。

4.5设备在线监测

采集主要一次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状态信息,进行状态可视化展示并发送到上级系统,为实现优化电网运行和设备运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

4.6一体化在线五防

(1)五防规则在监控系统统一制定,在监控系统实现防误闭锁功能;

(2)五防规则由监控系统传递到间隔层测控装置,取消传统电脑钥匙,遥控回路采用硬接点闭锁;对于手动操作设备采用在线式锁具闭锁。

此功能需五防设备厂商与监控系统厂商合作进行。

4.7程序化顺控

(1)可接收和执行调度/集控中心和本地后台系统发出的控制命令,经安全校核正确后,自动完成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的设备控制,具备投退保护软压板功能,具备急停功能,可在站内和远端实现可视化操作。

(2)在顺控控制过程中,变电站可以及时向调度/集控中心反馈执行过程的信息,如当前执行步骤、遥控超时、逻辑闭锁等,以便远端系统能更全面的掌控。

5、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智能化变电站的相关技术及应用正在不断的成熟与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化变电站的相关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完善,能够为我国电网的建设、运行提供越来越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军.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钟连宏,梁异先.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周裕厚.智能化变电所—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S].

[5]包红旗.HGIS与数字化变电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9.

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电网在现代信息时代的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是,我们也要不断的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发挥电网的优势,充分的适应现在信息发展的时代。

一.电力需要高度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高度现代化通信系统。

(一) 电力通信的概述。中国电力通信作为世界电力通信大家族的一员,同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从总体上看,正在朝着既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又不隔绝于世界潮流的方向努力,在跨入新世纪之际,我们满怀希望和信心,憧憬着中国电力通信事业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

(二) 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我国电力通讯系统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等的发展历程。电力通讯在我国是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通讯网。现在,网络的通讯技术也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通讯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这就需要电力通讯在很多方面需要更加的改进和完善。

二.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结构与业务种类

(一) 电力通信系统由三部分架构而成,即通信机构,通信装备,通信业务。三个组成元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后都会导致电力通信发展的不畅,因此研究新时期下电力 通信发展方向就要从机构体制改革,通信设备技术提高,业务市场发掘拓展这三个方面着眼去看。

(二) 电力系统通信业务的种类。(1)生产控制类,如调电话,远方保护,运动等。(2)行政管理类,如行政电话,传真,0A数据等。(3)市场运营类,如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之间的B2G等电子商务。由于电力系统对通信业务有其特殊要求,有些关键性业务在一般公用通信网上难以满足。

三.新时期电力通信的根本任务

(一) 继续完善和提高电力专用通信,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要更加充分地利用电力设施和电力通信设施,形成和扩大新的价值增长点,为保持电力通信发展后劲和提高电力公司竞争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2)发展专用通信。(3)开拓外部市场。(4)配套改革问题。

四.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 在电力通信同步网的构建。

(二) 在发电领域的电力通信系统。

(三) 在用电领域中的电力通信系统。

(四) 在用电领域中的电力通信系统。

(五) 在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系统。

五.电力通信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 缺乏强有力的统一规划管理,一是电力系统通窍 主作为电力系统附属系统的地位,决定了其无法按照电力系统通信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定合理的统一规划,二是电力系统通信的投资来源于发电厂,变电站建设项目,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一规划的实施。三是“八五”后期和“九五”期间,电力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统一规划的指导性进一步降低。

(二) 重建设,轻运营。由于是国家投资,电力通信项目不单独核发虎收益,所以立项期间争项目,建设期间“吃”投资,运营期间尽可能不投资,其结果即影响电力系统通信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也制约了其通信能力的充分发挥。

(三) 生产管理基本有序,经营管理严重欠缺。由于没有经营方面的要求,造成了电力系统通信在网络方面缺少电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观念和相应的人才,更缺少市场的观念和开拓通信市场的人才。经营管理不状况是造成电力系统通信投资严重浪费的主要原因。

(四)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技术研究气氛不浓,学术带头人与技术专家较少。

(五) 缺乏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长期被动地依赖发电厂变电站建设的配套工程投资,长期免费为电力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通信服务,长期的电力通信技术改造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电力系统通信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

(六) 通信技术革命。通信网络结构薄弱。目前,全国电力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基本上是树形结构或星形结构或是两者的综合,风格的互连性相对较差,很难构成电路的迂回,更不用说是自愈坏了。

(七) 网络管理系统不健全。目前,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网络管理系统还没有真正实现,只能是PCM,ADM和信道机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难以形成整个通信网络管理.

(八) 干线设备老化,制式落后.由于通信设备元器件老化,设备运行不稳定,难以保证设备运行质量,同时由于制式的老化,使得通信电路缺乏灵活应用,难以适应通信新技术的发展。

六.采取措施

(一)电力信息基础设施是包括传输,交换和各种支撑网在内的一体化的高速信息传输平台,其中传输是基础,交换是核心,支撑网是保证,这三者构成了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1)开展市场调研。在电信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电力通信应在立足电力系统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提供社会。(2)保障技术支持。IP时代的到来,对接入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实时快速,宽带多媒体,综合化,双向不对称,移动性和可扩展性。它的最大特点是宽带化,即采用光纤到户或采用XDSL技术利用现有铜缆资源或采用HFC技术,积极开发用户宽带接入技术。

(二) 提高人员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现在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使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加大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纳人才,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电力通信队伍,同时要提高整个电力通信的服务质量,以适应现代通信的发展和开拓电信市场的需要。

结束语

做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坚固的电网结构,先进的通讯网络,并有完善的金融和法制体系作支撑。目前,电力通讯技术在我国处于稳步上升发展的时期,其发展前途和生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对于电力通讯技术与资金的投入都是重要的方面。

  • 索引序列
  • 论文装备研究
  • 装备研究论文
  • 设备安装工序研究论文
  • 教育与装备研究杂志社
  • 电网装备研究前沿调研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