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软件工程能毕业论文

软件工程能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软件工程能毕业论文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电子购物商城 3、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4、社区住户信息管理系统 5、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6、自行车在线租赁管理系统 7、仓库物资信息管理系统 8、车辆违章信息管理系统 9、餐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10、酒店业务信息

当然肯定是多去找写好论文的素材和材料,然后定好论文的框架和论点。

不可以。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不可以用师哥的,学校会有查重率,可以进行参考。

软件工程类毕业论文

这个领域能写的课题有很多的,像软件工程与应用这本刊,接收以下这些领域的文章:软件架构、软件设计方法、软件领域建模、软件工程决策支持、软件工程教育、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的软件设计和合成、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编程语言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识别、嵌入式软件与应用、自动控制、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云计算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技术等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拟写论文提纲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软件工程毕业生要如何写论文提纲呢?

摘要 5-6

Abstract 6

目录 7-9

第一章 绪论 9-1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2.1 数据仓库技术国内外应用情况 10-11

1.2.2 人口数据分析应用国内外现状 11-12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13

1.3.1 研究目标 12

1.3.2 研究内容 12-13

1.4 本文组织结构 13-15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15-25

2.1 人口数据分析 15-16

2.1.1 人口数据分析特点 15-16

2.1.2 人口数据分析内容 16

2.2 数据仓库技术 16-20

2.2.1 数据仓库概念 16-18

2.2.2 数据仓库设计 18-20

2.3 数据ETL技术 20-22

2.3.1 ETL概念 20

2.3.2 ETL设计 20-21

2.3.3 ETL实现 21-22

2.4 OLAP技术 22-23

2.4.1 OLAP概念 22

2.4.2 OLAP实现 22-23

2.5 小结 23-25

第三章 人口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65

3.1 系统概念设计 25-29

3.1.1 业务需求 25-26

3.1.2 数据描述 26-27

3.1.3 维度事实模型 27-29

3.2 系统逻辑设计 29-40

3.2.1 人口性别年龄民族分析主题 29-32

3.2.2 人口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分析主题 32-35

3.2.3 人口姓氏分析主题 35-37

3.2.4 人口姓名分析主题 37-38

3.2.5 人口籍贯出生地分析主题 38-40

3.3 系统实现 40-63

3.3.1 物理设计 40-42

3.3.2 ETL准备及规则 42-46

3.3.3 ETL实现 46-57

3.3.4 多维数据模型构建 57-63

3.4 小结 63-65

第四章 实际应用及验证 65-87

4.1 应用背景 65

4.2 应用展示 65-84

4.2.1 OLAP操作 65-75

4.2.2 报表展现 75-84

4.3 效果分析 84-85

4.4 小结 85-87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87-91

5.1 论文工作总结 87-88

5.2 论文工作展望 88-91

参考文献 91-93

致谢 93-95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95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课题来源 11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3.1 土壤压实对作物影响 13

1.3.2 数字图像处理 13-14

1.3.3 虚拟植物 14-16

1.4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 16-18

1.4.1 研究内容 16-17

1.4.2 技术路线 17-18

1.5 本章小结 18-19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 19-29

2.1 土钵容重标定 19-25

2.1.1 压实装置设计 19-20

2.1.2 容重标定 20-25

2.2 栽培与管理方法 25-26

2.3 数据采集方案 26-28

2.3.1 原位观测数据获取 26-27

2.3.2 破坏性采样测量数据获取 27-28

2.4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基于图像分析的陆稻形态特征获取方法研究 29-42

3.1 植物图像获取 30-31

3.2 图像增强 31-32

3.2.1 图像平滑 31-32

3.2.2 图像锐化 32

3.3 图像分割 32-37

3.3.1 阈值分割法 33-34

3.3.2 数学形态学运算 34-37

3.3.3 连通域检测算法 37

3.4 植物特征提取的研究 37-41

3.4.1 图像标识 38-39

3.4.2 基于像素统计的面积计算 39-40

3.4.3 基于最小外界矩形理论的叶片长宽测量算法 40-41

3.5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42-47

4.1 土壤压实对陆稻地上部分的.影响 42-43

4.2 土壤压实对陆稻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43-45

4.3 陆稻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相关性分析 45-46

4.4 结论 46-47

第五章 陆稻植株的三维建模 47-53

5.1 陆稻的生长机模型 48-51

5.1.1 陆稻根系的生长机模型 48-51

5.1.2. 陆稻茎秆、叶片的生长机模型 51

5.2 陆稻可视化模型 51-52

5.2.1. 陆稻根系可视化模型 51-52

5.2.2 陆稻茎秆、叶片的可视化模型 52

5.3 本章小结 52-53

第六章 陆稻模拟系统的实现与程序设计 53-67

6.1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简介 53-54

6.2 开发环境搭建 54-57

6.3 系统实观 57-64

6.3.1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57-58

6.3.2 生长机的模块 58-60

6.3.3 可视化模块 60-61

6.3.4 形态学参数统计模块 61-62

6.3.5 坐标变换模块 62-63

6.3.6 系统模拟界面 63-64

6.4 仿真结果及分析 64-66

6.5 本章小结 66-67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67-69

致谢 69-70

参考文献 70-74

附录A: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工作情况 74-75

附录B:试验附图 75-76

附录C:部分源代码 76-86

软件工程要发表论文,课题形式很多种:

1.软件项目(包括新业务开发)的需求分析和管理

2.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方法研究与实施

3.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或分析与设计)

4.软件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5.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

6.其他软件相关课题开发等等。。。纯手打,求点赞。有写作相关的问题,欢迎私聊

楼上那位 强悍!你文章需要多少字数。具体的还有什么要求吗?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带程序

直接构建一个sql语句就可以了。如:select*from表Aunionallselect*from表B当然了,如果表A和表B的字段名一样,以上就可以,如果不一样,最好在select中使用as语句,如:selectA.a1asc1,A.a2asc2,...from表AAunionallselectB.b1asc1,B.b2asc2,...from表BB就可以了。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在企业方面管理和培训方面,计算机软件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和 总结 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综合其他学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 方法 ,结合我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熟练的操作和使用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技能。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是由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开发出的各种软件,也大部分由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操作和使用。吉林医药学院针对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样,教学学时有限,学生程序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给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综合其他学校的教学方式,结合吉林医药学院实际情况,对“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和实践。

二、“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第一,课程内容多,覆盖范围广。吉林医药学院的“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在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B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后开设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四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 操作系统 ”和“软件工程”。在有限的学时中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教师与学生都面临很大的挑战。[1]

第二,课程学时有限。吉林医药学院“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50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将这有限的学时分配后,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更加受限,在短时间内学好该课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受课时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对枯燥和抽象的知识无法深入讲解,没有时间通过更多的实例对概念和算法演示和说明;学生缺少足够的程序设计 经验 和调试能力,对所学内容无法融会贯通。以“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数据结构部分内容讲授为例,对于顺序表、链表、栈、队列、树、图、排序和查找等知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只能集中讲解相关知识的概念、思想及算法实现,学生练习操作时也只能是将算法在机器上实现,但具体的应用、程序设计以及调试等技巧课堂上无法细致讲解,同样,对于大部分学生,具体的应用在练习操作时练习不到。[2]

第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了解所学内容在其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目的和意义。但是,由于“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涵盖教学内容多,授课学时少,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浮于表面,课堂讲授以概念和理论为主,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经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了解不深。学生学习“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后,只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算法,但无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3]

第四,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吉林医药学院“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开设于学生大二下学期,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但C语言课程对于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概念抽象且规则繁多,掌握困难。对于C语言中数据的存储、算法编写、程序设计及调试等尤其畏惧、困惑,加深了接下来数据结构部分学习的难度。又由于“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之间间隔一个学期,这让学生本就不牢固的C编程知识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更加困难。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学习“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为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样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以上是吉林医药学院“软件基础基础”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个问题相互影响和制约,进一步影响到“软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效果。针对以上问题,考查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吉林医药学院的“软件技术基础”在教学和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一,利用现代 教育 技术,实例化教学。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方法,在选择教材方面,选取案例详细的教材,弥补教学学时的不足。理论课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学环境优秀,每一个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增加动画等元素,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的例子和生动的讲解展示给学生。如讲解数据结构中栈的存储结构、定义及算法时,利用学生熟知的手枪中的弹夹讲解;讲队列相关知识的时候,利用学生最经常使用的车站买票等生动形象的例子。再如,讲解数据库中范式概念的时候,利用学生熟悉的班级学生作为对象,分别解释各个范式的区别……

第二,对比归纳,强调总结。受到课时等客观条件限制,经多轮授课发现,学生在学习“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知识时,会有囫囵吞枣的感觉,知识无法吸收透彻并应用,已经开始下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讲授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凝练,对相似知识多进行归纳总结,用尽量少的语言复习与对比相关内容,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对于教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勤能补拙,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复习C语言等学过的知识,利用实验课程序调试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讲解程序并引导学生对程序跟踪,仔细观察程序变量的变化,总结经验,对程序进行优化,打下良好的程序设计基础。吉林医药学院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有18学时,实验课上除了验证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无法更进一步的学习深入的内容,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我校为生工的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自主上机练习环境。对有进一步学习需要的学生,在每周三下午开设第二课堂,由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讲解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采用课程设计,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据结构和数据库部分基础知识学习后,分别要求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在数据结构部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不同的设计题目,限定提交作业时间。为解决学生可能是网络下载或他人协作帮助完成作业的情况,需要学生对程序进行注释,要求学生能读懂程序。针对数据库部分,采用学生分组完成数据库题目的方式,数据库题目可采用教师命题和学生选题的方式,学生分组采用学生自主分组,要求每组5-6成员,每位成员负责数据库的不同部分,最后根据每人负责的设计难易程度评价学生的成绩。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给与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对于程序设计能力稍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达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和个人学习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瑞,孙伟,张自嘉,杨双翼.《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04):129~135.

[2]陈帝伊,马孝义,辛全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9(22):68~69.

[3]伦向敏,门洪,兰建军.《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软件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今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潜力,为人类的前进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文主要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主要方式、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述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开发技术;应用;趋势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概述

一般来说,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指的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设计的软件,比如娱乐、管理、文档等方面的软件;系统软件则指的是计算机本身所携带的软件,主要用于保障计算机的运行、维护等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和实用环境。从本质上来看,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运行的最为频繁的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而非计算机本身,可以说,没有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就无法正常使用。20世纪中期,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较为落后,仅仅停留在手工软件开发阶段,工作效率低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开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对其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软件开发一词重新被定义:为了实现计算机的程序运行而采用的规则以及方法等相关的文档等都属于计算机软件的范畴。发展到当今时代,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大致经历了程序设计过程、软件过程、软件工程三个时期,随着时间的变化,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2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

2.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

当今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支撑着互联网发展的正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和运行。随着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国内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迅速成长,为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各大高等院校设立了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的专业及方向,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重点院校的专业人数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从事于软件开发行业的人才不断增多。

2.2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重要性

正是有了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才推动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可以说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对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整个信息网络的核心部分,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将网络信息传输和远程控制变为了现实,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隐私性,保证人们在畅想网络所带来的自由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大大提升了人们的体验感。此外,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促进计算机使用和软件技术之间的问题,实现两者有机融合,从而拓展了计算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3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问题

首先,信用值计算问题。这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信用机制,由于没有统一的信用机制,因此,会导致计算方法的不同。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是乘性减、加性增的方法,加性增主要是用来处理信誉度增加的问题,这样可以对恶意节点形成约束作用。其次,是数据安全问题。虽然现阶段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经十分成熟,但是在面对数据传送过程中的数据丢失等问题时,还是无法有效遏止,很容易造成机密文件被窃取泄露的问题,这对相关人员、机构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最后,是版权问题。这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中最严重最泛滥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版权保护法规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再加上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软件技术开发的成果很容易被窃取,这大大降低了软件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也会对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3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主要方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方式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各方面理论知识也日臻完善,总的来说,现阶段最主要的软件开发方式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和自动形式的系统开发法三种方式:3.1计算机软件生命周期法该软件开发方式亦被称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三种方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使用手段,计算机软件生命周期法着眼于软件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主要用于复杂的系统开发阶段。这种方式将软件的开发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子阶段,降低了原有软件系统的难度,便于更好的操作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生命周期法的缺点在于开发耗时长,各阶段之间缺乏独立性,前后联系密切增大了工作量。3.2原形化方法这种开发方式主要指的是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商讨决定一个统一的软件模型之后进入开发阶段并不断修改调整,直到达到用户的要求即可。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开发手法,其优点在于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目标性强,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和技术浪费,缺点在于适用范围较小,只可用于小型简易的软件系统开发。3.3自动形式的软件开发方法主要特点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的开发目的和内容详细说明,对开发过程则不过多赘述,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软件的要求自主设计编码。

4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

任何一种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提升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开发计算机软件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捷性、高效性,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举例来说,在对两个不同的软件系统VB6.0+Access和Web+_ml+Active 进 行应用时,就要根据软件本身的特点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由于第一个软件的版本与微软的版本相同,因此在安装时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运行,无需其他辅助的系统软件,安装成功后,该系统在使用时操作流畅快捷,使用方便,并且没有其他多余的附加产品影响用户的使用,因此,该软件的用户需求就会不断提升,可能会因为用户过多而对使用体验造成影响,这就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而第二种软件在安装时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安装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使用量。这就说明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体验,唯有如此,才能获取更多的使用率和利润。

5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化。

网络化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主要目标,其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势必会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人与物之间相互连接物联网将会是以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2)服务性。

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应用之前就是为了解决人们处理问题时的难题,未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将借助先进的开发理念更全面、更细致的满足用户的体验和需求,所以服务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也是今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智能化。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会更加趋向人性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是人类计算机软件的重要进步,是高科技的一次突破性进展。

4)开放化。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开放化主要体现在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在技术上则指的是软件源代码的开放和软件产品的标准化,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从根本上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实现整个软件行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伟.浅论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80-80+82.

[2]刘芳.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向[J].中国新通信,2015(13):89-89.

[3]左岑.试析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展望[J].才智,2013(12):384-384.

[4]刘凯英.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2013(1):69.

[5]潘其琳.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249-251.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软件技术相关 文章 :

1.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本

2.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大全参考

3.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论文

4.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毕业论文

5.关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毕业论文

6.计算机软件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工程师论文软件开发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 能“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 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 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 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 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具有传染性。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地故意制造出来的, 有时一旦扩散出来后连编者自己也无法控制。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纯计算机学术问题, 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几年前,大多数类型的病毒主要地通过软盘传播,但是,因特网引入了新的病毒传送机制。随着现在电子邮件被用作一个重要的企业通信工具,病毒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扩展得快。附着在电子邮件信息中的病毒,仅仅在几分钟内就可以侵染整个企业,让公司每年在生产损失和清除病毒开销上花费数百万美元。 今后任何时候病毒都不会很快地消失。按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发布的统计资料,已有超过10,000种病毒被辨认出来,而且每个月都在又产生200种新型病毒。为了安全,我们说大部分机构必须常规性地对付病毒的突然爆发。没有一个使用多台计算机的机构,可以是对病毒免疫的。 计算机病毒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产生的背景是: (1)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 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 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 风险小破坏大, 从而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是某些人恶作剧和报复心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表现。 (2)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危弱性是根本的技术原因 计算机是电子产品。数据从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 易误入、篡改、丢失、作假和破坏;程序易被删除、改写;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手工方式, 效率低下且生产周期长;人们至今没有办法事先了解一个程序有没有错误, 只能在运行中发现、修改错误, 并不知道还有多少错误和缺陷隐藏在其中。这些脆弱性就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3)微机的普及应用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必要环境 1983年11月3日美国计算机专家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并进行了验证。几年前计算机病毒就迅速蔓延, 到我国才是近年来的事。而这几年正是我国微型计算机普及应用热潮。微机的广泛普及, 操作系统简单明了, 软、硬件透明度高, 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措施, 能够透彻了解它内部结构的用户日益增多, 对其存在的缺点和易攻击处也了解的越来越清楚, 不同的目的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目前, 在IBM PC系统及其兼容机上广泛流行着各种病毒就很说明这个问题。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有哪些? (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寻开心制造出的病毒, 例如象圆点一类的良性病毒。 (2)软件公司及用户为保护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而采取的报复性惩罚措施。因为他们发现对软件上锁, 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对非法拷贝的打击大, 这更加助长了各种病毒的传播。 (3)旨在攻击和摧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就是蓄意进行破坏。例如1987年底出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西伯莱大学的犹太人病毒, 就是雇员在工作中受挫或被辞退时故意制造的。它针对性强, 破坏性大, 产生于内部, 防不胜防。 (4)用于研究或有益目的而设计的程序, 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资料: 还有很多: 自己看吧

题目: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维护分析【摘 要】本文围绕医院常见计算机网络设备、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网络设备 管理 维护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为其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是确保医院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的关键手段.因此,必须全面做好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计算机网络设备能够为医院提供更高质的服务,推进医院一切事务的顺利进展.一、医院常见计算机网络设备医院中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由服务器、边际设备、中心机房以及网络布线所组成,要想确认信息系统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观察上层数据库以及服务器是否可以为下层计算机提供持续稳定的数据.因此在对医院服务器进行设置时,须对电源进行连续性安装,这也是确保医院能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即使医院突然停电,也可以防止数据库中的信息受到损坏,在对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设置时还应在其中的内部系统内使用 网关,防止网络数据在相互交换过程中发生信息泄露,必须在受到医院批准后才可以访问.在选择计算机网络机房时,必须对电磁、温度、湿度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针对其中一些关键工作环节进行严密管控,防止其受到雷电、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还需定期检查网络布线情况是否合理、安全,避免因布线问题而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出现.二、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一)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除尘管理以及网络协议管理医院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处于长时间不间歇运作状态中,运作过程中由于静电作用会向外界吸附大量灰尘,计算机网络设备表面的灰尘聚集量一旦达到某种程度,便会干扰其正常工作,若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清理这些吸附在设备表面的灰尘,就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运行速度,导致医院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医院内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定期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除尘处理,随时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洁净,保持机房的整洁和干净,尽量避免计算机网络设备受到灰尘的吸附.此外,在局域网的运行过程中,TCP/IP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协议,它能够保证各种网络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其中.Netbeu就是在Microsoft网络下获得支持的一种网络协议,它具有运行速度快的特征,在使用TCP/IP这种共同协议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所有计算机设备设备设置相应的静态TCP地址,这样有助于工作站实现更高效的维护管理.(二)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工作站管理医院需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一些奖惩规则,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形成严谨的网络信息管理意识以及网络安全意识.在日常计算机网络设备操作过程中,开机时应注意先开启外设电源,随后再开启主机电源,而关机时的操作顺序和开机恰恰相反,工作人员应注意不要出现直接关机的现象,同时也应避免非正常关机操作的发生.此外,医院还应针对每个部门的计算机用户设置不同的登录密码,并定期进行修改,以防非法份子盗取密码信息,严格管理密码动态口令,确保用户使用权的协调和统一.对医院工作站实施硬性保护措施,例如去除计算机网络设备中的光驱及软驱,针对CMOS进行密码设置并禁止USB接口的非授权使用,通过机箱上锁来预防CMOS放电,这些措施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工作站受到人为攻击及破坏.三、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措施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基于它的工作环境和实际运行情况来开展.要想全面确保网络设备的运行处于安全环境中,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操作系统的维护工作,在对操作系统进行维护之前需针对医院内部各种不同的网络系统展开具体的分析,其中绝大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统,医院应针对所有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设置访问权限,这是做好操作系统维护工作的第一步.另外还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内的病毒信息库,以此来识别不断变化的病毒,防止新型病毒的侵入.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对医院内部计算机设备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并进行维修,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识别出多余的数据端口也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屏蔽,为医院数据信息提供一个安全的储存环境,久而久之,计算机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最后,医院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维护制度,结合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安全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安全维护条例,认真落实安全监督工作,对设备的运行安全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确保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合理性维护.例如可以对医院使用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分组管理,以组为单位进行维护,对维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维护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工作,使工作人员的设备维护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还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来调整维护频率及内容,使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更加灵活.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医院有效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种自我优化措施,它可以不断推进并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医院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医院综合实力,提升医院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是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参考文献[1]伍毅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99.[2]汪忠乐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措施[J].无线互联科技,2015,07:55-56.[3]张波.试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和维护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29.作者简介:张伟(197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工程.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这类范文在计算机科学与应用这本期刊上有很多的,你自己去找找吧

一、“软件技术”发展历史第一是软件技术发展早期(20世纪50和60年代);第二是结构化程序和对象技术发展时期(70和80年代);第三是从90年代到现在,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新时期。1、软件技术发展早期在计算机发展早期,应用领域较窄,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是数值数据。1956年在J.Backus领导下为IBM机器研制出第一个实用高级语言Fortran及其翻译程序。此后,相继又有多种高级语言问世,从而使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功效大为提高。这个时期计算机软件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在当时的水平上成功地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从Fortran及Algol60开始设计出了具有高级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的高级程序语言,另一方面又发明了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自动转换技术,即编译技术。然而,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除了科学计算继续发展以外,出现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和非数值计算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出现了操作系统;为了适应大量数据处理问题的需要,开始出现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软件规模与复杂性迅速增大。当程序复杂性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软件研制周期难以控制,正确性难以保证,可靠性问题相当突出。为此,人们提出用结构化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方法来克服这一危机。软件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结构化程序和对象技术发展时期从70年代初开始,大型软件系统的出现给软件开发带来了新问题。大型软件系统的研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可是研制出来的产品却是可靠性差、错误多、维护和修改也很困难。一个大型操作系统有时需要几千人年的工作量,而所获得的系统又常常会隐藏着几百甚至几千个错误。程序可靠性很难保证,程序设计工具的严重缺乏也使软件开发陷入困境。结构程序设计的讨论导致产生了由Pascal到Ada这一系列的结构化语言。这些语言具有较为清晰的控制结构,与原来常见的高级程序语言相比有一定的改进,但在数据类型抽象方面仍显不足。面向对象技术的兴起是这一时期软件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面向对象”这一名词在80年代初由Smalltalk语言的设计者开始提出,而后逐渐流行起来。面向对象的程序结构将数据及其上作用的操作一起封装,组成抽象数据或者叫做对象。具有相同结构属性和操作的一组对象构成对象类。对象系统就是由一组相关的对象类组成,能够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模拟外部世界现实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对象的两大基本特征是信息封装和继承。通过信息封装,在对象数据的外围好像构筑了一堵“围墙”,外部只能通过围墙的“窗口”去观察和操作围墙内的数据,这就保证了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对象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通过对象继承可实现对象类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可重用性使能处理父、子类之间具有相似结构的对象共同部分,避免代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可扩充性使能处理对象类在不同情况下的多样性,在原有代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具体化,以求适应不同的需要。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系统以过程为中心。过程是一种系统功能的实现,而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是以数据为中心。与系统功能相比,数据结构是软件系统中相对稳定的部分。对象类及其属性和服务的定义在时间上保持相对稳定,还能提供一定的扩充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样就可大为节省软件生命周期内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开销。就像建筑物的地基对于建筑物的寿命十分重要一样,信息系统以数据对象为基础构筑,其系统稳定性就会十分牢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软件的蓬勃发展更来源于当时两大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一是微机工作站的普及应用,另一是高速网络的出现。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一个大规模的应用软件,可以由分布在网络上不同站点机的软件协同工作去完成。由于软件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大规模软件开发时,人们几乎总是面临困难处境。软件工程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新时期自从软件工程名词诞生,历经三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人们深刻认识到,软件开发必须按照工程化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实施。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方面,在软件工程发展的早期,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软件蓬勃发展时期,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步。软件工程作为一个学科方向,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大规模网络应用软件的出现所带来的新问题,使得软件工程中,在如何协调合理预算、控制开发进度和保证软件质量等方面,软件人员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Internet和WWW技术的蓬勃发展使软件工程进入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时期。以软件组件复用为代表,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正在使软件开发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早年软件危机中提出的严重问题,有望从此开始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在这个时期软件工程技术发展代表性标志在三个方面,即:①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和开发方法成为主流。组件是自包含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特性和具体实现,并为应用提供预定义好的服务接口。组件化软件工程是通过使用可复用组件来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系统的方法、技术和过程。②软件过程管理进入软件工程的核心进程和操作规范。软件工程管理应以软件过程管理为中心去实施,贯穿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始终。在软件过程管理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软件开发进度和产品质量也就随之得到保证。③网络应用软件规模愈来愈大,复杂性愈来愈高,使得软件体系结构从两层向三层或者多层结构转移,使应用的基础架构和业务逻辑相分离。应用的基础架构由提供各种中间件系统服务组合而成的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平台化成为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软件平台为各种应用软件提供一体化的开放平台,既可保证应用软件所要求基础系统架构的可靠性、可伸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又可使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只要集中关注应用软件的具体业务逻辑实现,而不必关注其底层的技术细节。当应用需求发生变化时,只要变更软件平台之上的业务逻辑和相应的组件实施就行了。以上这些标志象征软件工程技术已经发展上升到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尚远未结束。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Internet的进步促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更使软件技术发展呈五彩缤纷局面。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永无止境。二、“软件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一) 人才结构失衡。随着总量供不应求这一矛盾的缓和,我国软件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进一步凸现,成为我国软件人才体系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高端软件人才缺乏。从经济规律来看,一种工业化时代的产业结构,要求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软件业需要的不仅仅需要从事基础开发的程序设计员作为智力基础,更需要塔尖的高级人才。目前高级软件人才仍是中国软件企业最紧缺的软件人才类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软件人才的“金字塔”形的合理结构并未实现。我国软件技术人员约有19万人左右,此外,还有30万人在从事计算机应用、科研与教育工作。但是,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中70%是从事程序开发、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人员,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工人的数量非常匮乏,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复合型软件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软件人才正逐渐成为软件人才中的新宠。复合型软件人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既精通软件又精通硬件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能的人才;另一种是既精通软件基础理论和设计技能,同时又精通其他专业业务和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是软件领域与其他应用领域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正处于产业化的进程中,产业化的一个要求就是资本的介入,在一个产业链中,资本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我国培养出大批软件类资本运作人才,为软件企业的发展赢得资金。而产业链的下游是产品的销售环节,又需要大批渠道及销售、公关、宣传人才以及软件售后技术支持人才。另外,由于我国的软件产业主要是发展采取外包模式,这就要求既懂得软件知识,又能娴熟地运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二)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软件产品较少,产品多为低端产品。我国的软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辅助型和外挂式的产品阶段;在核心技术上有创新、自主设计的“重量级”软件产品还比较缺乏;许多基础性、关键性软件还处于空白状态。中国的软件产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达到承揽国际项目所需的严格的内部流程及质量控制。虽然有众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但多数外包企业尚未建立起正确的流程,也未能培养出准确掌握这些流程的开发人员。在中国软件市场,国外品牌的产品仍然占据高端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据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ERP软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品牌产品则在ERP和财务管理软件、防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及部分行业应用领域占据优势。(三)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大部分软件生产企业在较低层面上进行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是一种小作坊式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为了眼前的生存,根本无力开展软件技术创新,再加上盗版泛滥成灾,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很多企业几乎没有研发投入。软件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品领域主要是游戏、财务及商务管理、教育领域,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发展较为缓慢。软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产品更新升级频繁、换代速度很快,软件产品高利润、高回报的主要源泉,应该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而目前中国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对软件产业链上游产品的原始创新力不足。三、“软件技术”发展中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措施1、改进教育模式培养人才,面向市场吸引人才。调查发现,教育体制的落后导致了软件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编程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而软件企业自身又不愿提供相应的培训,这样一来编程人员的数量几乎是处在一种“净减”状态。所以,我们要从教育抓起,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同时,也应该提供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有助于满足企业各层次的人才需求。由于我国的软件外包发展模式,在人才培训方面,要积极扩大国内软件高级人才与国际软件市场的联系和交流,扩大面向出口的专业化二次培训规模,重在加强项目经理和程序员的外语能力和过程管理能力,为软件出口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基础。要将引进面向国际市场的人才作为我国引进人才的重点领域,使我国成为软件国际化人才的高地。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工作中,重点吸引一批优秀的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和软件工程师。2、不断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软件产业必须强调自主知识技术,强调知识产权,这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信息安全和综合国力。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应该在软件研究与开发上加大投入,注重跟踪和模仿,独立从事软件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逐步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关键应用软件方面形成完整、系统的自主版权软件产品。同时加快核心软件技术和产品制度创新及产业化。集中支持核心技术软件,基础软件工具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自主的软件创新信息产业化。3、推行软件园建设。作为加快发展软件技术、有效推进软件产业发展而兴起的软件园,在研发与引进软件新技术、创新开发软件新产品、加速软件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软件园区集中提供了理想的软件研发场地、良好的成果孵化环境、相当规模的软件流通市场、完善的人才培训场所、便利的交通与生活设施、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能充分发挥软件园区的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总之,软件是信息产业的灵魂。我们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掌握核心技术,继续做大软件产业规模,使我国立足于世界信息强国之列。

软件工程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题目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我们看看下面的软件工程论文题目吧!

1、基于手机APP的中医移动健康管理平台探索

2、基于案例驱动法的软件工程课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基于LAN的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4、基于平板电脑的森林资源信息外业采集APP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物料的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6、ICE在模拟训练系统消息中间件中的应用

7、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基于Android平台的通用Adapter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9、基于TMap的软件测试模型的分析研究

10、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及应用实践探究

11、基于SOC的智能野外目标监视和记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12、分析机械传动装置模块化设计系统的开发

13、舰船平台管理网络技术研究

14、基于分支相关性分析的不可达路径检测方法

15、基于求解开销预测的符号执行搜索策略研究

16、数字化装配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17、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对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研究

18、基于藏语学习的Android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19、基于交互技术移动端个人形象管理的应用与研发

20、基于JAVA+STRUTS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安全设计

21、基于J2EE技术的计算机教研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2、采用COSMIC方法测量企业移动应用软件功能规模

23、基于Android平台的旅游系统的设计

24、基于SVG-JS技术的项目任务管理设计

25、基于凌一揆的中医药传承信息平台的构建

26、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

27、轨道交通工程Revit快速建模工具集开发

28、基于LabVIEW下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29、多终端数字皮影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中小学食品配送质量管理及溯源系统开发与应用

31、CDIO理念下构建软件人才孵化中心

32、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33、基于Unity3D齿轮油泵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34、基于文本服务框架的拼音输入法研究与实现

35、医院消毒器械管理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6、面向Android的电子商务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

37、面向数据的软件工程方法研究

38、层次分析法在飞行模拟训练评价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39、基于ExcelVBA的企业员工年假统计系统设计与实现

40、PHP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41、检察院审讯系统中即时通讯工具研究与实现

42、浅析移动实习就业跟踪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3、轨道交通工程Revit族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44、基于SSH的教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5、高校数字化校园中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实现

46、软件算法相关技术探究

47、基于统计调查问卷的手机APP使用现状研究

48、关于对新形势下电子商务软件测试的`研究

49、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

50、试析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方式及程序设计

51、浅析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互联网集成平台开发设计

52、多线程技术在Android手机开发中的运用

53、JavaScript程序动态切片技术的研究

54、基于SmartAdmin的数据维护软件前台的快速构建

55、医院预授权结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6、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

57、生物计算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设计及实现

58、浅议广东省气象局科研管理系统管理技术

59、系统集成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60、JavaWeb开发中文件上传方法研究与实现

61、基于Web的Word文档管理系统设计

62、高校移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考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64、智慧教室移动端管理平台开发

65、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服务分析

66、基于安卓系统的新能源电站移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67、基于树型结构模型足球成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8、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69、数据结构课程中栈和队列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70、基于需求模型的航天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71、酒店电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基于VSTO技术的Office计时器插件的设计与实现

73、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设计

74、一种基于移动手机的大学生体质测试软件设计

75、移动APP在数字器检中的应用及意义

76、电子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平台建设

77、基于手机客户端APP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

78、刍议软件无形性对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教育的影响

79、电气技术人员提高PLC编程能力的思考

80、基于移动化、云化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架构设计

81、基于iOS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的开发

82、预防性维护管理与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性分析

83、试论软件工程保护中软件防篡改技术

84、基于TCSP的实时并发系统测试方法

85、MapWindowGIS插件机制及应用

86、基于Android的手机助手设计的研究

87、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

88、基于LabVIEW技术的宏观观测动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8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动态管理系统设计

90、基于时间索引的0-N数据结构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中的应用

91、基于Linux的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实现

92、基于Android系统的主变差动保护装置调试软件研究及应用

93、环境保障信息传输与控制中间件研制综述

94、三维模型与属性数据同步的批处理方法研究

95、权限管理在成绩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96、基于移动物联的安全生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97、单链表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8、软件开发质量管理研究

99、影楼后期物件管理系统设计

100、一种基于三角形非结构化网格SIMPLE算法的程序设计

101、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研究

102、河北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服务系统

103、智能气象站气象要素数据测试软件设计

104、一种杀毒软件升级流程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105、基于IMS的气象信息传输智能语音通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106、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107、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108、基于Agent的微信平台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

109、高等学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10、软件构造课程设计及其课程群

软件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软件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刘洪峰,陈江波.网络开发技术大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9-143.

[2]程成,陈霞.软件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6-80.

[3]舒红平.Web 数据库编程-Java[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97-143.

[4]徐拥军.从档案收集到知识积累[M].是由工业出版社,2008:6-24.

[5]纪新.转型期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46-57.

[6]周玉玲.纸质与电子档案共存及网络环境电子档案管理模式[J].中国科技博览,2009:44-46.

[7]张寅玮.甘肃省电子档案管理研究[D]. 兰州大学,2011:30-42

[8]惠宏伟.面向数字化校园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2006:19-33

[9]刘冬立.基于 Web 的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同济大学,2007:14-23

[10]钟瑛.浅议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素[J]. 档案学通讯,2006:11-20

[11]杜献峰 . 基于三层 B/S 结构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发 [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19-25

[12]林鹏,李田养. 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接收管理系统研究及建设[J].兰台世界,2008:23-25

[13]汤星群.基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两点思考[J].档案时空,2005:23-28

[14]张华丽.基于 J2EE 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4-17

[15]Gary P Johnston,David V. Bowen.he benefits of electronic recordsmanagement systems: a general review of published and some unpublishedcases. RecordsManagement Journal,2005:44-52

[16]Keith Gregory.Implementing an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Apublic sector case study. 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2005:17-21

[17]Duranti Luciana.Concepts,Principles,and Metho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RecordsR[J].Information Society,2001:57-60.

[18]Lynn C Westney.Intrinsic value and thepermanent record the preservation conundrum[M].Inter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erspectives,2007:34-89.

[19]Aleksej Jerman Blai.Long-term trustedpreservation service using service interaction proto-col and evidence records[J].Computers and Standards,2007:23-29.

[20]Carmela Troncoso.Improving Secure Long-Term Archival of Digitally Signed Documents[M].Proceedings of the4th 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orage secu-rity and survivability,2008:102-134.

[1]Schiller J H, Voisard A. Location-Based Services [C].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2004

[2]Jiang B, Yao X. Location-based services and GIS in perspective [C]. 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 2006, 30(6): 712-725[3]王惠南编著.GPS导航原理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3

[3]C.Drane, M.Vfacnaughtan and C.Scott. Positioning GSM Telephones [J], IEEE Comm.Magazine, pp.46-59, 1998[4]R.Klukas, G.Lachapeile and M.Fattouche. Cellular Telephone Positioning Using GPS TimeSynchronization [C], GPS World, pp.49-54 1998

[4]Christie J, Fuller R, Nichols J.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GPS wireless devices forE911 and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Position Location and Navigation Symposium [C], 2002, 60 - 65

[5]胡加艳,陈秀万,吴雨航,吴才聪.移动位置服务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中国应急救援.2008(05)

[6]冯锦海,杨连贺,刘军发等.基于WLAN移动定位的个性化商品信总推荐平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10)

[7]张寅宝,张威巍,孙卫新.面向位置服务的室内空间数据模型研宂[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11)

[8]ZhongLiang Deng, Weizheng Ren, Lianming Xu.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Difference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Pervasive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C], 2008, p.479-484.

[9]Stoyanova T, Kerasiotis F, Efstathiou K. Modeling of the RSS Uncertainty for RSS-BasedOutdoor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ensor Technologiesand Applications (SENSORCOMM) [C], 2010, 45 - 50

[10]Jun-yong Yoon, Jae-Wan Kim, Won-Hee Lee. A TDoA-Based Localization Using PreciseTime-Synchronization.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ACT) [C]3

[11]韩霜,罗海勇,陈颖等.基于TDOA的超声波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10(03)

[12]Hee-Joong Kim, Jihong Lee. Stereo AoA system for indoor SLAM [C]. Control,Automation and Systems (TCCAS), 2013 13th, 1164-1169

[13]张明华.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36-38

[14]Weston J L, Titterton D H. Modern Tnertial Navig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J].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Journal, 2000, 12(2):49-64

[15] A.Taheri, A.Singh, A.Emmanuel. Location Fingerprinting on Infrastructure 802.11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Using Locus [C],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2004. 29th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4, pp. 676-683.

[16]王赛伟,徐玉滨,邓志安等.基于概率分布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C].国际信息技与应用论坛文集,2009.

[17]宁静.采用红外织网的室内定位技术[J].激光与红外.2011(07)

[18]卜英勇,王纪婵,赵海鸣等.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03)

[19]HyungSoo Lim, ByoungSuk Choi, JangMyung Lee. An Efficient Localization Algorithmfor Mobile Robots based on RFID System [C]. SICE-ICCAS,Oct. 2006 pp. 5945-5950

[20]N4air N, Mahmoud Q.H. A collaborative Bluetooth-Based Approach to Localization ofMobile Devices [C].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Worksharing(CoIlaborateCom), 2012,363 - 371

[21]Si nan Gezici, Zhi Tian, Georgios B. Biannakis, et al. Localization via Ultra-WidebandRadios [C].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July 2005.

[22]陈文周.WiFi技术研究及应用[J].数据通信.2008(02)

[23]李红,郭大群.WiFi技术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5)

[24]石欣,印爱民,张琦.基于K最近邻分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4(10)

[25]Christopher J.C. Burges. A Tutorial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Pattern Recognition[J].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1998 (2)

[26]Asano S,Wakuda Y’ Koshizuka N. A robust Pedestrian Dead-Reckoning PositioningBased on Pedestrian Behavior and Sensor Validity [C]. PLANS’ 2012,328 - 333

[27]Alvarez D, Gonzalez R.C, Alvarez J.C. Comparison of Step Length Estimators fromWearable Accelerometer Devices [C]. Proc.IEEE EMBS, 2006:5964-5967.

[28]刘长征,李纬,丁辰等.多种定位技术融合构建LBS体系[J].地理信息世界.2003(03)

[29]张世.基于惯性传感器和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0]周傲英,杨彬,金澈清等.基于位置的服务:架构与进展[J].计算机学报.2011(07)

[31 ] W3C,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SVG) [OL],

[32] Eisa S, Peixoto J. Meneses F. Removing Useless APs and Fingerprints from WiFi IndoorPositioning Radio Maps [C]. Indoor Positioning and Indoor Navigation (IPIN), 2013, 1-7

  • 索引序列
  • 软件工程能毕业论文
  • 软件工程类毕业论文
  •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带程序
  • 软件工程师论文软件开发毕业论文
  • 软件工程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