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战略管理论文答辩讲述的内容

战略管理论文答辩讲述的内容

发布时间:

战略管理论文答辩讲述的内容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陈述你的立场或看法。关于主题,需思考:

2、给出几个支持主要观点的理由

理由要写清楚,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由。

3、给出一个与主要观点相反的观点

一个好的论文陈述要承认论点存在另一面。所以,同学可以在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反论点。

论文陈述写作示例:

1、首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例如:互联网对教育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

2、其次,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例如:互联网对教育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最后,发展你的答案。例如: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被其对教育的诸多好处所抵消:互联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以及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

工商管理硕士(MBA)是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兼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培养方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MBA起初诞生于美国,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据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的事实,是对MBA教育的成功业绩的最好说明。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1966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开设为期两年的MBA课程,成为亚洲区第一所提供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的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出现,使得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我国有两种硕士学位,一种为学术硕士学位,一种为专业硕士学位。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学术硕士学位是中国特有的学位系统,在国外并不存在学术学位一说。专业硕士学位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也就是说国外只有一种硕士学位,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搞实践的硕士,在国外都是授予MA学位,国外不存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分。所以说中国两种硕士学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引进MA,MFA,MBA等等学位制度,是为了与世界接轨。在国外攻读文学领域的硕士课程,最终都是授予MA学位;攻读艺术领域的硕士课程,都是授予MFA学位;攻读商学的硕士课程,都是授予MBA学位,这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系统,国外不存在学术硕士学位一说的,也就是说在国内获得的工商专业的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到国外时,都被认证并翻译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也就是MBA,但有些情况学术硕士学位在国外是不被承认的。整体来说,学术学位是中国国内制度体系,MBA学位是全球高校国际制度体系。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你选择这个论文题材的原因是什么?论文的研究背景是什么?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本篇论文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你所研究问题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使用了什么解决方案?论文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创新?等。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论文写作两个方面来进行表述。因为学校不同,老师不同,所以论文答辩老师一般会提的问题也会不同,以下问题和回答仅供参考: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一:你选择这个论文题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论文写作两个方面来进行表述,保证语言清晰,逻辑合理。例如这样回答:“因为平常自身比较喜欢这方面的内容、时常关注该研究领域的相关事宜,结合了当前政治新闻和发展趋势,受导师课题影响,参与相关研究课题等。这一部分容易加分但是也容易减分,为了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一部分内容表述清楚到位。毕业答辩常见问题二:论文的研究背景是什么?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也可以按照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来进行回答。毕业答辩常见问题三: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或者这么问:论文的主题是什么?这是答辩听审老师最常见的问的问题,而且答案很简单。用自己的话高度概括论文的核心,尽可能全面、准确、简洁的表达出来,不少于3句,不超过5句。毕业答辩常见问题四:本篇论文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首先明确指出所用的研究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讲述,也就是举例说明。毕业答辩常见问题五:你所研究问题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使用了什么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说明,如果有具体的结论或方法的学生,可以分点解释说明。毕业答辩常见问题六:论文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创新?这时,老师们想知道你的论文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亮点,建议同学们举例说明,分点作答,这样显得逻辑清晰、调理清楚,而且这个问题答辩老师一般都会问到,所以同学们要做好准备。最后学术堂总结:在答辩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回应。如果是你不知道问题,你可以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出现冷场的情况,那样你的导师会很尴尬的。答辩时一定要谦虚,虽然你的论文完成得十分出色,但是这些成果暂时的、是没有获得认可结论。

毕业论文啊。难道还要借鉴别人的嘛,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就好。

论文答辩的内容讲解陈述

首先,将你的论文纲要列出来(主要的论点),方便自己向答辩委员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其次,针对自己所陈述的论点,准备一些与之有关的论文中没有提到的理据(最好是事实论据,即例子),因为,在你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答辩委员会的老师通常会根据你的论文内容,向你提出与论文相关的一至两个问题。比如,我在陈述共性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制约时,老师就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了一个学生质疑精神培养的例子来说明:共性教育唯教材是准不会怀疑教材的准确性;个性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敢于怀疑课本知识的正确性。例:《桃花源记》中对两个“外人”的解释是否正确,学生就产生了怀疑,这是以往的学生从未发现的问题,这和老师平时对学生敢于怀疑的意识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老师们很满意我的回答,我的论文被推荐发表。祝你好运!

论文答辩陈述稿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文答辩陈述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叫,我的论文题目是《XXX》。

我的研究缘于我的困惑,就是师生关系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很多一线教师很感兴趣却又极力回避的问题,感兴趣的原因是和我有同样的困惑,极力回避却是由于现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基于这一点,我觉得这篇论文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把这样一个话题摆上台面进行研究和摸索,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构想。

论文先破后立。首先从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出发,发现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接着建构互动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出其实施途径,并特别强调网作为主阵地的语文课堂中建构互动共进师生关系的实施方法。一种方案的优劣必须有反馈和评价,最后我又提出评价原则,建构评价体系,并展示在教学中努力实践的部分成果。

这篇论文的写作其实是我工作十年来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和总结,很多资料直接来自于我的教学反思和教育日志,更多的是感性认识,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对困惑的研究,澄清了一些认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又产生了更多的困惑,比如如何付诸实施,实施效果到底如何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所以,这项研究远远没有结束,或者说才只是一个开始。

谢谢!

尊敬的各位导师:

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公司。

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造问题研究》。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导师汇报如下: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始于1978年的国企改革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名人名言的生动写照。这也成为自己撰写本文的指导思想。本文先对这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在引入了公司制改造所涉及的产权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两大部分概念之后,进入文章重点。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思路,文章首先提出了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接着以自己所在公司为例,理论联系实际,逐一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企改革形势,以公司制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公司制企业的核心、共产党这一中国唯一执政党在国企中的定位三大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措施。即:实施产权结构多元化;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正确处理“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作为关于国企公司制改造众多论文中的一篇,本文可谓沧海一粟。虽然自己翻阅了许多资料、进行了不懈努力,使这篇文章既是自己自考全部历程中所思、所学在这一问题上的'运用、总结;也成为进一步改造自身主观认识的起点,但由于水平有限、时间性仓促,其中观点尚不成熟、不系统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导师指正。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叫xxx。国际贸易专业,这次我所撰写的论文答辩题目是《国外对华反倾销及中国的对策》,我的指导老师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黄梅波教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黄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选择《国外对华反倾销及中国的对策》作为我论文的写作题材:一方面我对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有较多的关注,在大专毕业时所写的就是以之相关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国外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使我国的受牵连企业损失较为严重,且近年来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为此本文主要从反倾销的特征,形成原因和我国的对策三大方面来论述。在叙述反倾销的特征中应用了较多的近两年的案例和相关的数据来论证。在反倾销形成原因上主要是从内外因上进行分析的。再者对于反倾销的对策方面主要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方面对策进行说明。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谢谢!下面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您也也没说什么类型的,我这边给你个模板,依葫芦画瓢吧~

论文答辩自述模板

论文答辩自述模板本文主要介绍怎样面对考官介绍自 己写的论文,怎样描述最简洁,最能表达论文的意思。管 理资料网整理论文答辩自述模板

论文答辩自述模板

第一段是套话,每个毕业答辩的学生都可以这样使用。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 的论文题目是 ,论文是在**导师的

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 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第二,讲述自己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重要

性。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 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 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 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随后,也是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的重要部分,讲述自己 的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 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 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 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 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 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 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 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 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 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 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 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

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 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 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系 统开发,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系统功能并不完备, 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 中学到更多。

谢谢!

主要是说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怎样的价值;同时也要介绍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基本框架;除此之外,还要介绍一下你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亮点以及不足。

答辩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大家要详细阅读系里发的答辩工作文件,特别是关于三类答辩问题的内容。这几天,第一做到将论文选题内容与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相结合,夯实基础知识;第二做到熟悉论文内容,对论文中出现的所有名词、理论、模型、学说、知名学者等做到有问必答;第三,思考论文选题相关的宏微观问题,拓展思路,展望后续研究方向和理论、实践价值。2.答辩时要做到仪表端庄,信心十足。你们的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即便还不算佳作,但也不逊色,因此要充满自信,给答辩老师一个好印象。当然,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普通话不够标准的同学好好练练自我陈述部分,即便不标准但不要结巴。3.注意答辩时间控制,特别是自我陈述控制在3分钟,别太长别太短。内容包括自我姓名、学号、专业等信息,简要说明选题背景与意义,揭示论文最重要的问题、对策等观点,创新点等。千万不要读论文或者笔记,一定要打底稿并脱稿流利表述。4.遇到不会的问题,最好能够反应敏捷,引申到能发挥的角度作答。若是在没想法或者无话可说,别耽误时间,恭敬的请老师问下一个问题,但不要慌乱,也不要强词夺理,更不能顶撞。

战略与管理杂志内容水平

考情分析 : 本章以单、多选为主,考分不超过8分。 本章重要知识点: 1.战略的概念 2.公司的使命和目标、公司战略的功能 3.公司战略的三个层次 4.公司战略管理过程 5.战略变革管理 【知识点】战略的概念 战略的概念分为 传统概念 和 现代概念 1. 传统概念:哈佛大学教授 波特   “……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 终点 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 途径 的结合物。”  传统战略概念属性—— 计划性、全局性和长期性 。 2. 现代概念: 明茨伯格 “一系列或整套的决策或行动方式”,包括 刻意安排 (或计划性)的战略和任何 临时出现 (或非计划性)的战略。 现代战略概念属性—— 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 汤姆森 -“战略既是预先性的(预谋战略),又是反应性的(适应性战略)”。 【知识点】公司使命和目标、公司战略的功能 1. 公司的使命   阐明企业组织的 根本性质 与 存在理由 。包括: 公司目的 (企业组织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理由的直接体现,包括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公司宗旨 (旨在阐述公司 长期 的战略意向,其具体内容主要说明目前和未来所要从事的 经营业务范围 ,公司宗旨反映出企业的 定位 ) 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是公司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 价值观、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 ,是 企业文化的高度概括 ) 。 2. 公司的目标   公司目标是公司 使命的具体化 。其目的是将使命转换成明确具体的业绩目标,有一个可测度的标准。业绩标准分以下两类,两个目标体系都应该从 短期和长期 目标两个角度体现出来,并需要 所有管理者 的参与。 财务业绩标准 (市场占有率、收益增长率、满意的投资回报率、股利增长率、股票价格评价、良好的现金流以及公司的信任度...) 战略业绩标准 (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或产品革新等方面压倒竞争对手,使整体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公司在客户中的声誉,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强大的立足点,建立技术上的领导地位,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抓住诱人的成长机会) 3. 公司战略的功能   (1)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2)是整合和优化企业资源能力的依据和动力 (3)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前提和保障 【知识点】公司战略的层次 1. 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又称公司层战略,它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涉及 整个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 2. 业务单位战略 又称为竞争战略,是公司的二级战略。只有对业务多元化的公司来说,总体战略和业务单位战略的区分才有意义。 涉及 各业务单位的主管以及辅助人员。 3. 职能战略 又称职能层战略,强调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首先体现在单个的职能中各种活动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其次体现在各个不同职能战略和业务流程或活动之间的协调性与一致性。 涉及 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如营销、财务、生产、研发(R&D)、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如何更好地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为各级战略服务,提高组织效率。 【知识点】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分析——了解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 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战略实施——采取措施使战略发挥作用 (一)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战略分析阶段明确了“企业目前处于什么位置”。战略分析包括 外部环境分析 和 内部环境分析 。 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产业和竞争环境 内部环境分析: 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分析工具: 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SWOT (二)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阶段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向何处发展”。企业在战略选择阶段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可选择的战略类型 和 战略选择过程 。 1. 可选择的战略类型 (1)总体战略选择。包括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三种基本类型。 (2)业务单位战略选择。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三种基本类型。 (3)职能战略选择。包括市场营销战略、生产运营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信息战略等多个职能部门的战略。 2. 战略选择过程。 约翰逊和施乐斯1989年提出了战略选择过程的4个组成部分: (1)制订战略选择方案 根据不同层次管理人员介入的程度,可以将战略形成的方法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区别在于战略制定中对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把握。 (2)评估战略备选方案 ①适宜性标准 ,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了劣势,是否利用了机会,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是否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 ②可接受性标准 ,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实际上并不存在最佳的、符合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统一标准,经理们和利益相关团体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略的选择。 ③可行性标准 ,对战略的评估最终还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 (3)选择战略方案 ①根据企业目标选择战略 。企业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体现,因而,选择对实现企业目标最有利的战略方案。 ②提交上级管理部门审批 。对于中下层的战略方案,提交上级部门能够使最终选择方案更加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③聘请外部机构 。聘请外部咨询专家进行战略选择工作,利用专家们广博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较客观的看法。 (4)制订政策和计划。 制定有关研究和开发、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的政策和计划。 (三)战略实施 将战略转化为行动,要解决以下五个主要问题: (1)要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 (2)人员和制度的管理颇为重要。 (3)公司政治扮演着重要角色。 (4)选择适当的组织协调和控制系统。 (5)要协调好企业战略、结构、文化和控制诸多方面。 【知识点】战略变革管理 1. 渐进性变革与革命性变革的区别 渐进性变革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常常发生;稳定地推进变化;影响企业体系的某些部分 革命性变革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常发生;全面转化;影响整个企业体系 2. 战略变革的发展阶段 从长远来说,企业在发展中会改变其战略。但是,约翰逊和施乐斯在1989年指出,这种变化是渐进的,渐进的变化易于管理,对企业体制运作的滋扰程度比革命性的变化要小。 (1)连续阶段:战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仅有一些小的修正。 (2)渐进阶段:战略发生缓慢的变化。可能是零打碎敲性的,也可能是系统性的。 (3)不断改变阶段:战略变化呈现无方向或无重心的特点。 (4)全面阶段: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革命性或转化性的变化。 3. 战略变革的动因 (1)外部环境的变化。 (2)技术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变化。 (3)产品和服务方面变化。 (4)管理及工作关系的变化。 (5)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变化。 (6)并购后。 4. 战略变革的种类 (1)技术变革。 使企业生产更有效率或增加产量。技术变革涉及工作方法、设备和工作流程等生产产品和服务技术。 (2)产品和服务变革。 是指企业的产出的变革,包括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机会。 (3)结构和体系变革。 企业运作的管理方法的变革,包括结构、政策和控制系统变化。 (4)人员变革。 是指企业员工价值观、工作状态、技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目的是确保职工努力工作,完成企业目标。 5. 战略变革时机的三种选择 (1) 提前 性变革。这是一种正确的变革时机选择。 (2) 反应 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已经存在有形的可感觉到的危机,并且已经为过迟变革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3) 危机 性变革。如果企业已经存在根本性的危机,再不进行战略变革,企业将面临倒闭和破产。 (变革的时机选择:提前、反应、危机) 6. 战略变革的模式 战略变革的性质可分为:渐变性变革与革命性变革。管理者对变革的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根据变革性质的类型和管理层的作用的不同组合,战略变革的模式可分为4类。 7. 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任务 (1)调整企业理念 ① 确定企业使命,这是企业行动的原动力; ② 确立经营思想,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观念、态度和思想。 ③ 依靠行为准则,来约束和要求员工。 (2)企业战略重新定位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战略定位,实际上是在价值链配置系统中从 产品、市场、企业价值系统范围—价值链配置 三方面进行定位的选择过程。 产品的重新定位,可依据波士顿矩阵: * 对于“明星”产品,对其要多投资,促进发展,扩大市场份额; * 对于“现金牛”产品,对其应维持市场份额,尽可能多地压榨市场利润; * 对于“问题”产品,主要考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 * 对于“瘦狗”产品,对策就是尽快地售出剩余产品然后转产。 (3)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围绕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来确定不同层级的管理跨度,适当的管理跨度并没有一定的法则,一般是3~15人,在进行界定时可以依据管理层级的不同、人员的素质、沟通的渠道、职务的内容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 8. 战略变革的实现 战略变革过程中,对人的行为的掌控最重要且最困难,包括:支持者与抵制者。 (1)变革的支持者推进战略变革的四个步骤 步骤一,高级管理层是变革的战略家并决定应该做什么。 步骤二,指定一个代理人来掌握变革。高管通常有三种作用:如果变革激化了矛盾,高管应支持代理人;审议和监控变革的进程签署和批准变革,并公开。 步骤三,变革代理人必须赢得关键部门管理人员的支持。 步骤四,变革代理人应督促各管理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并给予后者必要的支持。中级和低级的管理人员是变革的接受者,他们本身也是变革代理人,有着各自的责任领域。 (2)变革受到抵制的原因与实现障碍 变革受到抵制的原因可能是变革会对人们的境遇甚至下列领域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 生 理变化——工作模式、工作地点的变化造成的 ② 环 境变化——住新房子、建立新关系、按照新规则工作(包括学习新的工作方式等) ③ 心 理变化迷失方向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无安全感无力 基于上述的不同因素,变革会面临如下障碍: ① 文 化障碍——结构惯性和团体惯性 ② 私 人障碍习惯——工作习惯的改变是困难的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可能很大对于未知的恐惧,缺乏自信选择性的信息处理 (3)克服变革阻力的策略 在处理变革的阻力时,管理层应当考虑变革的三个方面: (H:节/管/范) ①变革的节奏 ——循序渐进与激进 ②变革的管理方式 ——鼓励对话;提供学习课程;鼓励个人参与 ③变革的范围 ——小处入手

技术分析与战略管理期刊是顶刊不得不说老外的期刊办的真的不错,这篇文章是我研一时期的产物,各方面都不够完善,在国内几乎是秒拒且没理由。投了这篇外刊,耗时约两个半月,两位外审专家在提出了两大页意见后拒稿。起码对自身完善文章来说是非常具备建设性意见的,专家甚至直接给出了参考文献跟引用内容,非常详细。

好像干不来什么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答辩

学业认证及学费 1、EMBA和Ph.D 学制一年至一年半。学生完成核心课程后,继续完成美国利伯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或博士论文阶段的学习研究,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美国利伯堤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或高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Ph.D)。 2、费用(含报名费、注册费、学费、教材费、学位证书申请费、论文评审、答辩费等): (1)具备学分转移条件者,修读EMBA对接班学费:48000元 (2)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和利伯堤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班(EMBA双证直读班)学费:66000元 (3)高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Ph.D)班学费: 88000元 课程设置 【MBA硕士班课程设置】 (其中外教教授4科以上核心课程,其他由清华教授授课) 第一阶段:核心课程――企业决策与战略管理;领导层和组织行为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法与知识产权; 国际金融与投资管理;管理与沟通; 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现代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化经营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现代项目管理。 第二阶段:美国利伯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研究方法课程,论文报告与答辩。 【Ph.D博士班课程设置】 第一阶段:核心课程―― 制度与管理研究;管理经济学;财会控制研究 ;组织行为研究;技术与运作研究; 市场营销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投资管理研究等课程。 第二阶段:美国利伯堤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论文研究方法课程,论文报告与答辩。希望采纳

论文答辩自述万能模板

论文答辩自述万能模板。在学生毕业之际是需要写论文的,为此学校设有论文答辩这个环节,论文答辩的自述主要是考验学生,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论文答辩的自述。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论文答辩自述万能模板的相关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是xx班的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x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恶心竞争;

二、战略规划缺失;

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

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

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

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

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学生XX,文题目是《……》。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研究……是因为……,主要表现在:……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这个命题,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对……的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在……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XX年X月X日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二部分,是在对……进行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运用……法对……的深入挖掘。

第三部分,运用……法对……的深入挖掘。

第四部分,……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战略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楼主自己删减一下如何制订公司经营战略如果你都不知道去那里,那么你领导什么?——乔治•纽曼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打转。——乔伊尔•罗斯目标不是命运,是方向;不是命令,是责任;不能决定未来,是动员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取得未来成功的手段。——彼得•德鲁克每一种经营都是根据某种战略来进行的。战略是公司前进的方向,是公司经营的蓝图,公司依此建立其对客户的忠诚度,赢得一个相对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成功地同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卓越的公司业绩。所有的营销决策都是战略性的。每个公司都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以及它的市场目标、市场机会和可利用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营销战略。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是整个公司总体战略制定和规划的核心所在。 正如通用电气公司的战略计划经理所说:“营销经理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他在确定企业任务中负有领导的责任:分析环境、竞争和企业形势;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拟定产品、市场、分销渠道和质量计划,从而执行企业战略。他还要进一步参与同战略密切相关的方案制定和计划实施活动。”本课程重点讨论以下一些问题: 战略营销的过程是怎样的? 如何制定企业的使命? 如何客观有效地进行SWOT分析? 如何制定公司的目标和相应的战略? 战略必须转化成具体可执行的计划,如何将营销战略转化为营销计划? 营销活动的组织、营销计划的执行、控制和评估是怎样进行的?战略营销过程营销战略策划即是营销战略制定的过程,包括:1) 公司经营定位,业务使命陈述;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发现营销机会和所面对的威胁及挑战;3) 内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公司的资源、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和决策者的风格等客观地评估,找出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4) 目标制定:基于公司业务定位和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战略目标,诸如利润率、销售增长额、市场份额的提高、创新和声誉等;5) 战略制定包括公司总体战略和营销战略的制定。目标说明公司欲向何处发展,战略则说明如何达到目标。一个精雕细琢和周全缜密的战略是公司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战略制定要解决下列几个问题——如何完成公司目标?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何加强公司长期的市场地位?营销计划制定是将营销战略转化成具体可执行的营销方案,这需要在营销预算、营销组合和营销资源分配上做出基本决策。营销管理是具体组织、执行、控制、评估营销计划的过程,并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不断对营销计划和营销战略做调整,以便公司更有效地参与竞争。公司所有营销努力都应该是目标和市场导向的。营销战略保证你做正确的事情,而营销计划能使你正确地做好这些事情。简单地讲,战略营销就是有计划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营销。确定公司的业务使命你的公司在经营什么?公司的业务使命是什么?对公司当前的业务从战略的角度进行明确界定和对业务使命的清晰陈述是战略营销的起点。业务的界定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客户需要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公司的客户/客户群是谁? 客户为什么从本公司购买? 公司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是什么使本公司同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公司的经营定义基于公司卖什么或者提供什么,公司当前的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市场会进一步帮助明确公司的经营定义。每一种经营都有众多的竞争者,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有广泛的选择余地,要弄清楚客户从你的公司购买的原因。对一家经营成功的公司而言,必有不同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特色,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如果公司能把自己同其它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这家公司就抓住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经营定义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取向。如果公司能明确地界定公司当前的业务,那么它就走上了建立有效市场营销计划的正道。表1-1将帮助你掌握公司经营的重要部分。将公司当前的业务系统清晰地描述出来并书面化,就形成了业务使命陈述书。一份有效的使命陈述书将向公司的每个成员明确地阐明公司的目标、方向和机会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引导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工作。优秀的使命陈述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 集中在有限的目标上;第二, 强调公司想要遵守的核心信念和共享价值观;第三, 明确公司要参与的主要竞争范围,包括:1) 行业范围:公司必须考虑行业范围。有的公司只参与一种行业的经营,有些只限于经营相关行业的产品,有些只限于工业品、消费品或服务,有些只限于高新技术行业,还有一些公司无所不营。例如麦当劳经营速食业,杜邦集中于工业市场,微软致力于高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而3M公司只要能赚钱,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愿意进入。2) 产品与应用范围:公司愿意参加的产品与应用领域。3) 公司能力范围:能被公司掌握和支配的技术与其他核心能力的领域。例如,日本电气公司在计算机、通讯和集成元件方面建立了核心能力,它能供应便携式电脑、电视接收机、手提电话等产品。4) 市场细分范围:这是公司想要服务的市场或客户类型。有些公司只为上流社会服务,如保时捷公司只生产高级轿车、太阳镜和其他辅助设备;嘉宝公司长期以来只为婴儿市场服务。5) 一体化范围:公司自己生产自己需要产品的供应程度。高度一体化是公司自给自足许多自己需要的供应品,如福特汽车公司有自己的橡胶园、玻璃制品厂和钢铁制造厂。而相对另一个极端,诸如“纯营销公司”根本没有一体化结合,它只有一个忍受着一部电话机、传真机、电脑和一张写字台,并于各种服务联系,包括设计、制造、营销等。6) 地理范围:公司希望开拓的区域。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影响公司业务的外部环境有哪些?有哪些可利用的市场机会?有哪些要预防的威胁和挑战?一家公司所能为和所不能为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制约:什么是合法的?什么与政府的政策和管理条例一致?什么与社会期望和社会责任标准相一致?现实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有怎样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给公司业务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或威胁?行业的竞争环境和整体吸引力决定了公司在战略上必须适应行业中竞争因素的特点——价格、产品质量、性能特色及服务等。如果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公司必须做出积极反应,采取恰当的行动,捍卫其地位。公司所面临的特定业务机会和具有威胁性的外部环境发展态势是公司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两点都要求公司采取战略行动。公司必须精心策划好,抓住最佳的成长机会,特别是那种很有希望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机会。同样,对于那些危及公司安全和未来业绩的威胁,公司必须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公司的经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很好地适应市场机会和外部威胁因素,采取进攻性行动充分利用非常有希望的市场机会,采取防御性行动捍卫公司的竞争地位和长期盈利能力。内部环境分析(优势/劣势分析)公司内部的竞争能力如何?公司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识别环境中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是一回事,拥有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资源和竞争能力是另一回事。一家公司是否拥有或能否获得所需的资源和竞争能力是影响公司战略的一个最核心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以为公司提供竞争优势,以便充分利用某些市场机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是,公司拥有具有竞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则没有;并且竞争对手开发可比的能力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经验表明,取得经营成功的公司完全是充分利用了公司的强处,淡化和中和了其资源劣势和技能差距。经营管理者个人抱负、价值观、商业哲学、风险观和伦理哲学对战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管理者有着很强的伦理信条,那么他就会不遗余力地确保公司业务在各方面都严格遵守伦理法则。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可以决定公司所采取或摒弃的战略行动及对外界事件的反应方式。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当数惠普公司,所谓的“惠普方式”是指与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信任和尊重员工,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对为客户提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感兴趣,是利润成为股东的最高优先点,避免用长期负债来为业务成长融资,提倡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团队精神,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司公民。SWOT分析总结如何善用公司的优势和市场机会?如何改善公司的劣势和防备公司所面对的外部威胁?目标的制定1.公司目标在完成SWOT分析之后,就可以制定出公司在三至五年内的长期目标,并把这些长期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目标必须是定时的、量化的和可实现的,它可以衡量并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加以实施、控制和评估。目标是跟踪公司业绩和进度的标尺,所以它制定得越清晰越好。很少有公司仅追求一个目标。大多数业务都是几个目标的组合,诸如利润率、销售增长额、市场份额提高、风险的分散、技术创新和声誉等。目标建立之后,公司可实施目标管理。先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目标,如表1-9:2.营销目标严格意义上讲,营销目标是功能层别的目标,它是对公司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和具体化。也就是说,公司目标要转化成营销目标。例如公司的目标设定在明年要实现净利润200万,并且它的目标利润率为10%,那么它在销售收入上的目标必须是2000万;如果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是20元,那么它必须售出100万单位的产品。如果对整个行业的销售预计是达到2000万单位,那么它就必须占有5%的市场份额。为了达到这个市场份额,其营销目标可以是: 销售量为100万单位的产品,它占预期的市场份额5%; 产品品牌的消费者知名度要从15%上升到30%; 扩增10%的分销网点; 预计实现20元的平均价格。但随着商业竞争环境的急速变动,今天的营销战略在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几乎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合而为一了,因为以营销为导向的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营销已成为其战略的重点。正如通用电气公司的战略计划经理所说:“营销经理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他在确定企业的使命中负有领导的责任:分析环境、竞争和企业形势;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拟定产品、市场、分销渠道和质量计划,从而执行企业战略。他还要进一步参与同战略密切相关的方案制定和计划实施活动。”在下面我们所列举的一些著名公司的目标当中可因发现到,许多公司目标就是公司的营销目标。任何目标的制定必须注意以下四点:首先,目标必须按轻重缓急有层次化地安排。例如,一个关键的目标是在这一阶段提高投资回报率,这又衍生出提高利润水平或减少投资额;提高利润又包括增加收入和减少费用;增加收入又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或价格。通过这种方法,可将较抽象的目标变为公司各部门和个人能够执行的特定目标。第二,在可能的情况下, 目标须量化。例如,“提高投资回报率”,这个目标就不如“提高投资回报率15%”明确。第三,公司所建立的目标水平应该切实可行。这一水平是在分析机会和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而不是主观愿望的产物。最后,公司各项目标之间应该协调一致。例如,销售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要同时达到是不可能的。一些著名企业的公司目标:美国第一银行在所有我们服务的主要市场上,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三家之一。通用电气公司在公司进入的每一项业务上,占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在1998年之前,达到存货周转率10倍,营业利润率16%的目标。3M公司每股收益平均年增长率10%或以上。股东权益回报率20% ~ 25%,营运资金回报率27%或以上,至少有30%的销售额来自于最近四年推出的新产品。公司战略和营销战略制定公司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是制定公司总体战略和营销战略的基础。战略制定就是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如何完成公司的业绩目标,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何加强公司长期业务地位,如何使公司的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成为现实。整个公司需要一个总体战略,各职能领域——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财务、客户服务和信息系统都需要一个战略。五种最常见的公司战略是:1. 低成本领先战略 公司致力于达到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最低化,这样就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从而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采取这一战略的公司必须善于工程管理、采购、制造和实体分配。2. 差别化战略 公司通过对整个市场的评估找出某些重要的客户利益区域,集中精力在这些区域完善经营。公司可在质量、性能、服务、款式、领先技术和超支服务方面建立差别化优势。3. 最优成本战略 公司通过综合低成本和差别化为客户所支付的价格提供更多的价值,其目的在于使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拥有优势(最低)的成本和价格。4. 基于低成本的集中化战略 公司将其力量集中在几个细分市场上,通过为这些小市场上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成本更低的产品或服务来战胜竞争对手。5. 基于差别化的集中化战略 公司将其力量聚焦在有限的购买群体或细分市场上,而不是追求全部市场。公司从了解这些细分市场的需求入手,提供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购买者的定制产品或服务战胜竞争对手。这五种基本公司竞争战略的每一种都能够获得一个与其它战略不同的市场地位。作为职能领域的营销战略主要指如何配合操作营销组合中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以达到营销目标。营销战略的制定需要进一步考虑下列因素:①细分市场 ②目标市场 ③定位 ④差异化(产品、服务、人员、渠道、形象)⑤新产品开发 ⑥产品生命周期 ⑦市场竞争地位 ⑧产品线、价格、分销、广告和促销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市场份额、增长率、成本特征、销售利润目标、生产与分配以及后勤保障。无论公司采取何种战略或战略组合,必须做到:1. 战略要具有很好的协调性,互相有矛盾或冲突的战略是无法执行的。2. 战略要有可行性,超出公司资源和能力范围的战略都是行不通的。3. 战略必须是为公司全体人员所接受的,如果不能获得全公司的支持,再好的战略也会失败。制定协调一致、彼此支持、相互加强、可行而又可接受的战略对实现公司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公司内部,战略主要是采取恰当的行动开发和建立获取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和资源优势。成功的战略通常把核心放在那些对战略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各种活动,建立强大的公司竞争能力,再以这些强大的能力为基础,赢得竞争优势。营销活动计划方案营销战略必须转化为营销计划方案加以实施和执行。这需要在营销预算、营销组合和营销资源分配上做出决策。首先,公司必须决定要达到其营销目标所需的营销支出水平。如果期望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营销预算比率可能比通常要高些。其次,公司还必须决定如何对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各种工具进行预算分配。最后,营销人员必须决定如何将营销费用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渠道、促销媒体和销售领域。营销管理——营销计划方案的执行、控制、评估及反馈战略营销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营销管理,即组织营销资源对营销计划方案进行执行,并对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并通过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市场信息对计划进行评估改善,以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毫无疑问,任何公司必须设立一个能够实施营销计划方案的营销组织。在小公司里,一个人可能要兼管营销调研、推销、广告、客户服务等一切营销工作;在一些大公司里,会设置几个营销专业人员:推销员、销售经理、营销调研人员、广告人员、产品和品牌经理、细分市场经理和客户服务人员等。营销组织通常有一位营销副总负责,一方面要协调全体营销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要配合其它职能的副总经理工作。营销部门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对其人员的选择、培训、指导、激励和评价。经理们须定期召见他们的下属,检查他们的业绩,表扬优点,指出缺点,并提出如何改正错误的建议。在营销组织实施营销计划方案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外情况,公司必须有一套反馈和控制措施: 年度销售计划控制是为了保证公司在年度计划中所制定的销售、盈利和其他目标的实现,这包括,第一,管理层必须明确地阐明年度计划中每月、每季的目标;第二,管理层必须掌握衡量计划执行情况的手段;第三,管理层必须确定执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缺口的原因;第四,管理层必须确定最佳修正行动,以填补目标和执行之间出现的缺口。 盈利能力控制是对产品、客户群、贸易渠道和订货量大小的实际盈利率进行测量。营销盈利率分析是衡量各种营销行动获利水平的工具;营销效率研究是研究如何提高各种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战略控制是评估公司的营销战略是否适合于市场条件。由于营销环境的多变,每个公司都需要营销审核定期对营销结果进行评价。案例:公司战略实例――麦当劳公司1997年,麦当劳全球消费市场上最大的食品服务零售商,品牌强大,遍布全球的饭店系统的销售额达350亿美元。22000多个麦当劳店有三分之二由遍布全球的5000家所有者或经营者进行许可经营。在过去的四年中,美国国内的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6%,在美国国外,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0%。麦当劳的食品质量标准、设备技术、营销和培训项目、运作系统、地点选择、技术以及供应系统一直被看作是全球的行业标准。麦当劳公司的战略优势是持续的增长、为客户提供超支的服务、永远做一个高效优质的供应商、提高美味高值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推销麦当劳这个品牌。麦当劳公司的战略有八个核心的要素:1. 成长战略a) 每年增加2500家麦当劳店(8%的年增长率),部分自己经营,部分许可经营,美国之外2/3,进而对目前尚未进入的市场进行渗透。在本土之外建立最大的市场位置,超前于所有的竞争对手。b) 增加菜单上的服务项目、低价格的特殊服务、增值饮食以及儿童游乐的场所,进而增加常客的数目。2. 特许经营战略 只有下列这种企业家才是麦当劳特许经营权给予的对象:有事业心、有经营天赋、正直、有业务经验,并且把他们培养成积极有责任心的麦当劳所有者(公司、合作伙伴和消极的投资者都不是麦当劳特许经营权给予的对象)。3. 饭店地点的选择和建筑的战略 饭店地点的选择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便利,为公司提供增长和盈利。麦当劳的研究表明:可能来麦当劳的决定,其中70%是一时冲动,所以麦当劳的目标就是使所选择的饭店地点尽可能方便客户的光临。在美国,麦当劳公司除了在传统的区域和郊区建立饭店之外,还在食品商场、机场、医院、大学、大型的购物中心(沃尔玛、家庭仓储)和服务地点建立分店;在美国之外,麦当劳的战略是首先在中心城市建立麦当劳饭店,然后再在中心城市之外开设特殊服务的自由单元。 在饭店建筑上,使用节约成本的标准饭店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是通过一个全球采购系统同一进行,从而减少地点选择成本和饭店建筑成本。 确保麦当劳的饭店里里外外都有吸引力,令人舒畅,如果可行的话,麦当劳将提供特殊服务,为儿童提供游乐的场所。4. 产品线战略 有限的菜单服务项目; 提高产品的口味(尤其是三明治产品系列) 扩大产品的种类,进入快餐食品(鸡、比萨、定位于成年人的三明治等),为关心健康的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5. 饭店经营 在食品的质量、饭店和设备的清洁度、饭店的经营运作程序以及友善礼貌的柜台服务方面执行严格的标准。 开发新的生产设备和系统,提高饭店的能力,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热、更美味的食物,同时,速度更快,服务更准确。6. 促销、营销和销售 大规模进行媒体的广告宣传,在店内进行促销活动,根据客户在每个饭店消费额为其提供一定比例的奖金,通过这些行动提高麦当劳的质量形象、服务形象和全球形象。 用罗纳尔德•麦当劳的吉祥物提高麦当劳品牌在儿童中的知名度,利用“麦克”这个称呼强化菜单上的食品同麦当劳公司之间的联系。 在儿童中制造一种幸福和兴趣的态度。7. 人力资源和培训 在任何一个店点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工资,为员工培训工作技能,既奖励个人的优秀业绩又奖励团队的优秀业绩,为员工创造职业机会,为学生雇员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 雇用那些有着良好工作习惯和礼貌处世态度的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地感染客户,尽快地提升有前途的员工。 在客户满意度和快餐业务经营方面,为麦当劳的特许经营者、管理者和管理助理提供适当到位的培训(在伊利诺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汉堡包大学每年都用22种语言培训5000多名学生)。8. 社会责任 积极承担社区责任,支持当地的福利事业和社区项目,帮助创造一种社区邻里精神,促进教育上的卓越。 赞助罗纳尔德•麦当劳屋(1995年末,有168个罗纳尔德•麦当劳屋遍布12个国家,为患严重疾病的无家可归的孩子建立一个家庭,让他们接受在附近医院的治疗)。 提高员工的多样性,提倡自愿的肯定行动,促进少数者对特许经营的拥有(女性和少数民族拥有的麦当劳特许经营权超过25%)。 采纳和鼓励环境友好性的做法和惯例。 把麦当劳产品的营养信息提供给客户。

产业集群理论的丛林--一个文献综述李怡罗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430060)摘要: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外的学者逐渐关注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性,对产业集群开始展开新一轮的讨论,并将其逐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范畴。主要代表学派有:新兴古典经济学、现代区位论、新经济地理学、战略管理、经济社会学和东方管理学。西方产业集群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区域配置理论,它对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同样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然而,权威的产业集群理论都以制造业位研究对象,对其他产业或行业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修正。关键词:产业集群;东方管理;社会网络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高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流派,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丛林"的局面。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区位理论、经济社会学、东方管理学等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过研究,得出大量新的结论。为了有助于后来学者下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并探讨我国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方向。一、各学科体系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一)、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杨小凯和黄有光(1991,1993)等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分工作为一个角点均衡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并系统建立了依托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模型结论为:(1)如果交易效率和收益递增程度都非常低,经济的动态均衡是自给自足;如果交易效率和收益递增程度都非常大,经济的动态均衡是完全专业化分工;中间情形下,即当交易效率和收益递增程度既不是非常大或非常小,劳动分工将逐渐演进。(2)劳动分工的演进导致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当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时,收入增长率将上升,当分工的潜力耗尽时收入增长率就下降。(3)伴随分工的演进,市场容量、贸易依存度都将上升。杨小凯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解释了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过程,他认为,产业空间集聚能够实现企业报酬递增而不是收益递增。实际上,企业集聚必然导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专为化工则要求交易的频率增加。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的产品交易,交易的频率增加会增加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但在一些竞争力强的新产业区内,由于地理上接近的专业化企业之间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使信任基础得以建立,导致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竞争能力增强。(二)、区位理论中对产业集群的解释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区位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新古典区位理论(陈文福,2004)。古典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初,代表人物是冯·杜能(VonThunen)、阿尔弗雷德·韦伯(A1fredWeber)、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和A.廖什(A.Losch)。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是以1956年艾萨德的《区位和空间经济》和1968年贝克曼《区位论》的出版为标志,也有的学者认为这时新的学科--区域经济学才真正成立。新古典区位理论,或者说区域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还要研究资源空间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问题。现代区位论在研究方法和对象上与古典区位论有较大的差异,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从总体上看,现代区位论主要是沿着宏观区域研究和微观区位决策两个方面发展。新古典区位论代表拉伯(Labber)和蒂斯(Thisse,Jacques-Francois)等学者利用拓扑网络构建区位模型,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哈克密(Hakimi,1964)用拓扑网络方法证明了劳恩哈特的结果,称为哈克密原理(HakimiTheorem)。该原理指出,网络点集含有一个最小区位点,包括两个特征:第一,含有优区位的点集是有限的;第二,当这些点集是市场区、原料地或节点时,从这些点集中找出优区位点的效果很显着。在微观方面,蒂斯(Jacqnes-FrancoisThisse,1987)指出,收益独立于决策成本时,最优区位不会随着需求变化而变化。收益的这种独立性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价格是外生的;二是企业承担了所有的运输成本;三是生产过程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同质性。(三)、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观点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的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发现,经济学上的一些重要理论如国际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等只有落实到空间才能得到实证,于是他们试图将经济地理学作为主流经济学的分支带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而利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建立Geography的垄断竞争模型、萨缪尔森的"冰山"原理(即任何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以及后来的博弈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析工具,提出新经济地理学学科。其代表人物有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格鲁格曼(Paul.Krugman)、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藤田(MasahisaFujita)和伦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维纳布尔斯(AnthonyJ.Venables)。新经济地理学不同于经济地理学表现在:在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处理、外部性、非市场交易等方面。它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原因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新经济地理学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假设前提,以数学建模为工具,研究区域产业集聚、经济集聚和贸易活动等问题,形成了一些相关理论: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理论、外部经济和产业集中理论、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理论、复杂性理论等。此外,新经济地理学建立的数学模型包括: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动态多区域模型,维纳布尔斯(AnthonyJ.Venables)的国际专业化模型,蒲格(Puga)和维纳布尔斯的全球化和产业扩散模型,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的区域专业化模型等。保罗·格鲁格曼(Paul.Krugman)在"中心-外围"模型中假设:在一个国家,包括两各地区:东部和西部;生产两种产品:农产品和制造品;农产品是同质的,生产品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制造品包括许多差异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中都有规模经济,形成了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数学函数的推导,得出一个地区成为制造业中心,而另一个地区成为农业外围,这种模式取决于较大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及制造业在支出中较大的份额这三者的某种结合。他还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分析了制造业区域由最初均衡布局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的原因。克鲁格曼认为,特殊的、偶然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例如,1895年一个居住在乔治亚小城镇道尔顿的小女孩作了一个植毛床罩作为婚礼的礼物,引发了道尔顿成为美国地毯之都。克鲁格曼还认为,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历史的一次偶然事件导致了在某个地区建立了一个行业,这其中积累循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MyrdalG,1944)发挥了作用。克鲁格曼说:"企业选择那些容易进入市场的区域进行生产,而市场又倾向于许多企业选择生产的区域。"我国南京大学商学院梁琦教授(2003),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产业集中的原因包括:历史和偶然事件的影响、累计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预期作用。梁琦教授还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沿用克鲁格曼工业区位基尼系数计量方法,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影响产业集聚的七大要素(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外在性、地方需求、产品需求化、市场观联合贸易成本)。梁琦教授的研究是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的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克鲁格曼还是梁琦都是以制造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对信息产业的实证分析还是空白。(四)、管理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在管理学领域中,对地理或地点的研究不受重视,在此方面的文献很少,仅有战略管理专家、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其竞争力经济学中有提到。波特教授是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1983年曾由里根总统任命,加入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波特认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是的基本单位。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Porter特别强调产业集聚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他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又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地理的集中可以使产业集群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一个国家要提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国内创造最有生气、最富有挑战性的创新环境,建立地区内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机构结成的研究和开发合作网络,推动产业聚集,减少企业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可以看作是增长极理论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结合形态,对知识经济增长极理论起了奠基的作用。韩、美等国的学者把发达国家出现的新产业区理论用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新产业区问题,使这一理论涵盖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助关系。(五)、经济社会学的产业集群理论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相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级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斯梅尔塞,Smelser)。具体地说,就是把社会学的视角引入经济学,重视社会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与经济的相互作用。1985年格兰若维特(Granovetter.M.)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这标志着新经济社会学的诞生。国内外新社会经济学者对产业集群的论述主要观点如下:1、西方新社会经济学者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网络理论开始研究新兴工业区的蓬勃发展、小公司网络的形成等等,产生了一些影响巨大的理论成果。例如,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M.)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商业群体"(businessgroups)的概念,是指"在正式或非正式基础上形成的企业联合"。斯维德伯格(Swedberg,1997)指出,"商业群体"这个概念是经济社会学提出的最有前景的概念。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M.)还提出了"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并认为,现实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行为并不是自足的、可脱离社会背景和环境存在的,而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受到行为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约束和影响,使得现实的很多经济活动和行为并不同于标准的经济理论所做出的预测。社会关系渗透于各个企业间,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行动者一样受社会关系网络的限定。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间的交往和联系并不是通过正式的经济交易规范而达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实现的;二是企业内部的等级制度也常常为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取代。企业间在合作时不仅是纯"趋利"行为,更多的是采用的非正式关系,如:互派董事、企业领导人之间存在的非正式社会关系和由于长期合作而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等都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行为。另一为社会学家巴特(R.Burt,1992)年在一本着作中提出的"结构洞"(structureholes)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在社会网络中存在两种形态,其中一种是处于网络中的个体(个人或组织)与其他任一个体都存在着联系;另一种形态更为常见,即网络中的个体仅与部分个体存在直接联系,而与其他个体都不存在直接联系。这样,在第二种形态中,整体网络中就出现了某些个体与另外一些个体联系断裂的现象,就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一样,这就是结构洞。新经济社会学者主张把结构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思考。法国社会学家皮诶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1980)最早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但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8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科尔曼(JamesS.Coleman)于对社会资本重新进行了定义,认为社会资本是指"行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面转让对资源的控制,结果形成的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包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以及作为建立规范基础的关于权利分配的共识。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RoberPutnam)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这些学者都认为网络、规则(Norms)或文化、互惠、信任构成社会资本的要素。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有助于引起人们对政治、经济以外的非制度性因素的重视。加州大学伯克里分校AnnaLeeSaxenian教授长期追踪研究美国旧金山硅谷与波士顿128公路区的高科技发展,指出硅谷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网络式组织,而128公路则保持了美国大公司的科层体系自称王国的文化将(Chandler,1977),所以,硅谷与128公路同时兴起却能在高科技产业快速变动环境中独占鳌头(Saxenian,1994)。Samenian分析了这两个集群地区交流方式的差别:早期工程师和各类技术专家经常在硅谷的"货车轮"饮料店聚会和交流本行话题;类似的"绿洲"在128号公路地区毫无踪影,唯有压抑的大公司等级氛围。她把产业区看作是"关系网络而非原子型企业的集合,涉及项目导向型的适应性生产模式";"高流动性的劳动力和熟练工人群体可以迅速组合在一起。他们为一个项目而结合起来,在好莱坞是一部影片,在硅谷是一个新企业。这个系统充满灵活性和适应性,关于新市场、新技术的信息迅速流动着"。然而,90年代后期,128号公路地区复苏,重建了软件和互联网产业,成为软件、医疗和金融三大服务产业的胜地,由此她又提出了为什么128号公路区能够克服失败、重新前进的原因。2、国内学者的研究。我国学者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2001)使用的企业网络概念在本质上类似产业集群,并认为企业网络是指一批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些地理区域的集中。认为企业网络是许多相互关联的公司或企业及各类机构为解决共同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互动而形成的发展共同体。企业网络包括三类相互联系、持续互动的组织:(1)某类相似或相关的企业;(2)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3)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网络从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生产率;影响创新的方向和进程,从而影响区域内企业未来的生产率;促进新企业和企业新组织相识的诞生。台湾大学地理系的徐进钰教授、元智大学资讯社会学所的罗家德教授也使用社会资本和网络的理论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罗家德教授使用人际关系网络方法对美国硅谷和128公路进项比较研究,并按Saxenian的集体效率观点进一步指出网络具有竞争优势,一方面网络式组织组成的产业环境(或交易系统)具有知识快速扩散的优势。罗家德教授还对高科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台商在选择区位的时候,除了考虑市场、行政便利、交通等因素外,还考虑一个重要因素:投资地是否有一个健全的产业网络。外资对当地产业的影响可以分成两种:一是外包网络,亦即向后、向前连接;二是技术网络。大陆学者聂鸣、梅丽霞、鲁莹,以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为对象,重点讨论社会资本对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从规范、网络与信任、知识流动三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导致班加罗尔软件集群成功的社会资本因素。认为这些因素是根治于班加罗尔的公共物品,正是其他地方难以模仿的。(六)、东方管理学派的产业集群理论以苏东水教授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学派已有近30年的历史,该理论是建立在儒、释、道等诸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管理理论和近代中国管理实践所提出的管理学理论。苏教授经过50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管理学的精髓:"人为为人"。"人为"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人为",指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狭义的"人为",指道德水平发展成熟的个体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有助于自我发展和组织利益的各种行为。"为人"指具有"人为"表现的个体的各种鼓励、帮助、关心、激励他人的行为。"人为"与"为人"具有辩证关系,互相转化并且互相联系。"人为为人"的文化基础与保证条件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国外学者将其称为"三为"思想,或者"S"(Su)理论、"O"(Oriental)理论,它是管理学科的新概念、新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东方管理学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逐渐提出三学、四治、八论的学科体系。三学,是指华商管理学、中国管理学、东方管理学;四治,是指治国、治家、治生、治身;八论,是指人德论、人缘论、人为论、人心论、人谋论、人才论、人道论、人本论。东方管理学派认为,在研究任何一个产业或任何一个部门经济的发展规律时,首先要着眼于研究本产业、本部门的特殊规律,致力于怎样将本产业部门搞好,但更要研究本产业、本部门与其他产业及部门的联系,研究如何与他产业互为支持、协同发展以使整个产业系统协调发展。"人为为人"是指导产业集群研究的根本方法和最终落脚点,构成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之一。经济学起源于西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也主要以西方理论为主。东方管理学派则认为,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形成了自己的集群区位理论--风水学。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集哲学、生态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2004年9月9日,由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党开幕,这是新中国建国历来第一个关于风水文化的高峰论坛。古老的风水学说不仅可以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今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布局问题。"了解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正是风水学说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指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与自然协调、平衡,最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二、几点结论(一)"产业集群理论丛林"主要以西方理论和流派为主,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区域配置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样,它所揭示的规律对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西方产业集群理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理论,而我国目前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上具有共性,决定了西方产业集群理论是适合我国经济运行的体制背景的。换句话说,不管人们承不承认,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社会经济学等所揭示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必然会在我国信息产业集群运行和发展中发挥作用。我国还处于改革的初期,缺乏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这些结论和观点,正好用于学习和借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短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时间。(二)无论是现代古典区位理论,还是新经济地理学,都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反映的是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当时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化工、机械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韦伯在杜能的农业区论的基础上,将工业区位因素除运输距离外,再加入了劳动力因素和集聚因素。克鲁格曼(Krugman)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努力改善交通条件、降低运输成本,会使得制造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更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总之,迄今为止,产业集群相关理论还主要以分析制造业布局为主。那么,制造业产业集群理论是否具有一般性呢?我们说,不同的产业,或者即使属于同一产业但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济技术特点,因此在空间布局要求和指向上也大不相同。例如:信息经济使许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几乎不受运输成本的限制,这对制造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相互作用提出了挑战。(三)21世纪初,产业集群理论取得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新的困惑和挑战。例如:在区位论理论中,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由于不能被引入模型,仍然被看作是外生的,因而无法利用现有的理论框架来说明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样,这些方面都是新经济地理学和其他学派区位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载于《世界管理论坛2005》参考文献:[1]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克鲁格曼,地理学和贸易[M].蔡运龙,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8,98-117.[5]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蔡运龙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5-56,90.[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苏东水:东方管理【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8]Porter,M.E.1998:TheAdamSmithaddress:location,clusters,andthe"new"microeconomicsofcompetition.TheNationalAssociationofBusinessEconomists,33(1):7-17[9]Porter,M.E.2000:Locations,clusters,andcompanystrategy.In:Clark,G.L.,Feldman,M.P.andGertler,M.S.(Eds.):TheOxfordHandbookofEconomicGeography.253-274.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 索引序列
  • 战略管理论文答辩讲述的内容
  • 论文答辩的内容讲解陈述
  • 战略与管理杂志内容水平
  •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答辩
  • 战略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