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答辩自述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答辩自述

发布时间: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答辩自述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论文

[ 摘要 ]随着我省素质教育改革工程的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更是相对薄弱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学校自身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良好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形成稳定、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操陶冶,促进心智生全面发展。以山东省日照市栈子小学为例,系统研究新时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办法,旨在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体系和实践指导进行探索,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

1新时代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校教育“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校园文化不等于校风,其内涵要更加丰富:是学校历史文化的呈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现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要求。农村小学由于认识不足或是办学能力限制,校园文化的建设一直停留在浅层的校园环境清洁、简单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层面,并没有从精神层面或是价值观的层面进行引领、建设和培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不断的去思考、反思以及方法更新,并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良好、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是展现一个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吸引力的体现,更是推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推动力。

2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山东省日照市栈子小学为例

山东省日照市栈子小学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师资配备46人,在校学生668人。同其他农村小学一样,栈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问题:一是农村校园文化师生参与面窄,缺乏后续支撑。目前一些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依靠市面上专门做校园文化的公司进行策划、设计和实施,很多是仿照或照搬网络素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师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了无源之水,缺乏后续的支撑,完善。以栈子小学为例,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过多的动员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参与,提出的办学理念等主要是学校领导层的决定,导致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认同度不高。实践参与度更不高,因此,尽管有了文化建设,但学校的文化力并没有得到提升。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师资水平有限,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进取、低要求。栈子小学对于语数外等课程的师资培养十分重视,但对于像美术、音乐等副科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则欠缺,而且师资人数严重缺乏,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导力量贫瘠。当地通俗文化、浅层次文化在校园内盛行,老师不积极引导导致校园文化风格偏离基本要求。三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栈子小学每年会定期举办“黑板报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大,仅有较少部分的学生会报名并积极准备,其余学生则未能真正投入到比赛中去。学校层面看来,只注重形式上热闹,条幅和标语悬挂等,只进行一时宣传,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着一所学校形象建设和精神风貌建设风向。良好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探索、需要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

3新时代有效推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基于当地环境实际、基于教育实际、基于学生实际。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领导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积极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共建校园文化。

3.1加强制度管理,保证制度的连续性,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延续

完整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规范和指导师生的具体行为,同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活动和推动工作能够高效的进行。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围绕校长负责制,进一步精简现有的管理机构,尝试增设“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鼓励在校师生、家长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二是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汇编,与后勤管理制度进一步的进行结合,将“文化”字眼加入到汇编中去,确保每个部门能够熟悉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熟悉具体做法。三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在参考、学习其他农村小学纲要的基础上,要强调文化墙壁、文化活动等物质文化建设,同时还要强调精神文化建设。四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保证建设的持续性和合理性,提高规划纲要的落实效率,进一步改善工作方法。

3.2显性文化建设和隐性文化建设齐头并进

显性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宣传栏、墙壁画、各类指示牌、绿化环境等外显的物质文化表现,隐形校园文化是指校风、学风、教风、教育理念等内在的校园文化。显性校园文化和隐形校园文化共同组成了校园文化的总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发展过程中,既需要重视显性文化的建设,同时也要重视隐形文化的建设,整体化规划。一是切实抓好学校环境建设,构建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并增加校园认同感。可以利用校园墙报等现有的物质基础作为平台,进行创意设计等。还可以利用师生自创书画等手工制作的作品作为体现“校园对话”的基本形式。二是立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重思想引领。不断的提炼和升华办学理念,遵循现有的校训,不断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挖掘和鼓励学生特长。注重品德培养和提升、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师生关系构建等。三是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到更高境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依托,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构建更加高雅、更加健康、更加生动的校园文化主流活动。进一步将学校精神提升至正确的三观塑造层面。

3.3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各所学校应该基于自身发展现状建立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习惯以及校园文化表现。校园文化需要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更需要创新。一是活动创新,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内容。设计更多样形式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鼓励班班行动,鼓励人人参与。如先进评比活动、学生自我管理活动等。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活动的内涵性,同时增强了团队建设精神。二是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力,更加科学、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应该逐渐走进校园。对于学校而言,不断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学校的精神水平。

4结语

优秀、科学的校园文化是农村小学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是构建新时代新要求新标准现代化学校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之路也是学校的建设发展之路。保障和促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沉淀的积累过程,需要共同努力和推动。

【参考文献】

[1]杜育红,杨小敏.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76-81+192.

[2]王叶子.“一校两区”办学模式的优势与困境——浦江县实验小学的个案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11):106-109.

[3]张迎春.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4):96.

[4]许博.BK公司激励机制创新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健康完善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具有西藏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符合西藏中职学校发展的实际,让学生逐步摆脱中考失利的阴影,产生职业光荣的荣誉感。同时也让校园成为师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成为学生起飞创业、成就梦想的摇篮。

第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转型跨越的前征程,首先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要具备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是教学的场地,如何真正搞好课堂教学是一所学校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教学研究,只有创新教学研究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流的名校。

学校要倡行文化搭台,科研唱戏的办学思想,初步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境地,具备继续开拓新局面的基本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转型跨越的前征程,使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乐心?我们认为首先校长要有办学思想,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具备一定办学思想的人就像在茫茫在漠中拥有了指南针,在滔滔大海中找到了灯塔。

本文就如何塑造农村校园文化与科研创新,最终达到和谐发展作简要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期分析

1.教师透视按照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萎缩型”,他们大多是老教师,年龄大约在45—55之间,对教学工作厌恶,表现为:无心备课,无责任上课。

二是“现状型”,他们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还没有完全泯灭,但也明显倦怠,表现在不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不探索教法,不提高教艺,只是按传统的教学习惯,勉强延续着自己的教学生涯,枯燥而单调,没有工作激情。

三是“进取型”,他们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渴望成功,但由于经验不足,学理不丰,专业素养溃乏,有心而无力,受挫率较高。

针对三类教师,校长必须理性分析,抑差扬优,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只有参与研究才能撷取自己职业幸福之花。

体会到教学中蕴藏的愉悦之感。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幸福在研究,只有研究才是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唤出教师爱教育、善教学的激情,激情创造奇迹。

2.教学理念分析正如卓立教授所讲,我们的教学理念如社会一般急功近利。

我们的重点在升学率、拨尖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高耗低能”。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理念,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思想,找到学校自身的合理定位,提炼符合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孩子提供一个终身值得回忆的小学教育。

教好一生,脱贫一家;办好一校,致富一县,让我们真正用理念指导实践,肩负起振兴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

3.学校管理探讨学校工作重在管理,而管理的方式方法却因人而宜,现阶段农村学校受客观因素困扰,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师观念陈旧,各小学生源逐年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链条,有的小学被迫撤并。

管理千头万续,如何使管理不出现“真空”;如何“刚性与人性”刚柔并济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形成的指导是先进的理念

农村学校教学点分散,每个教学点甚至只有三、五名学生,教师年龄结构呈现老化现象,教学点与教学点距离较远,造成教师只能闭门造车,缺少走出去学习或者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探索教学艺术的客观条件。

痛定思痛,痛则必变,现状如此!只有调查研究,提炼出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锤炼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柳暗花明”。

我们的理念是: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幸福铺路。

在新教育理念支撑下,我校将立足现实,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己任,为农村孩子留守儿童筑起成长的摇篮;为人一师,任则幸福,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激励机制,努力拓宽教师的生涯幸福路,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家园,快乐工作的乐土。

三.先进理念的执行,在于做好角色定位

1.以人为本,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学校物质文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资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以及行为,还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兼顾情理,制定充满人文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框架。

2007年以来建立健全了教师考评制度、教研工作制度(实行轮周坐谈教研沙龙,既进行了教研,也沟通了心灵)、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激励制度。

完善了工会工作制度,做到进行教师婚丧嫁娶学校领导必到场慰问,对教师切实关心,为教师营造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良好互动平台,逐步走上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

3.曲径通幽,经营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作为校长,应如何筑造学校的精神家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校长应该有清晰的学校文化观。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2、校长应该改变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人文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3、引导学生经历精神体验。

作为校长,不仅应当向师生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更应当通过丰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历程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切实的帮助学生进行精神体验。

例如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4、改进德育模式。

学校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德育坚实的基础,弘扬纪兰精神,太行精神,编撰以中华传统文化,上党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科学管理,创新理念,达到和谐发展

农村学校教科研的瓶颈在于,重形式不重过程,且无法形成有效互动的开放性大教研,我校确立了“教研转型,网络先行”的教研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网校,推进网络教研,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构建高效教研、高效课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的基本情兑是:学校规模小,教学点分散;教学方式单一、信息闭塞、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学成绩低下,传统的“师师教研”、“校校教研”等方式只能辐射到本校教师,资源只能在小范围内共享,如何使教学研讨跨区域、跨学校,真正达到教师、学生、家长高效的互动、资源无限地放大共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网络广博的资源,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优越性展现在我们面前。

后来我校先行先试于中国教育网联合,为学校注册了网校,逐步辐射至全县所有学校,现在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师在自己博客上传资源时将同时发表于网校上共享,也可下载网校教学设计、视频、音频等海量资源。

网络视频课可占击首页视频资源下的校内资源打开视频,进行观课议课。

总之,一个好思想定位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塑造一所好学校,学校倡行文化搭台,科研唱戏的办学思想,初步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境地,具备继续开拓新局面的希望!

第2:如何构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健康完善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设具有西藏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符合西藏中职学校发展的实际,让学生逐步摆脱中考失利的阴影,产生职业光荣的荣誉感。

同时也让校园成为师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成为学生起飞创业、成就梦想的摇篮。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人际关系;心理环境;师德建设

近年来随着西藏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各中职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建设列入校园长期规划当中,并予以逐步实施。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凝聚、激励、熏陶、益智的功能,使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在中职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中职学生的行为统一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之上。

这样可以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学技和创业能力,使学校硬软实力得以提升。

一、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1.美化校园环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熏陶学生行为、陶冶学生心灵、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可以设计规划学校绿地面积,铺设水管、硬化路,建设景观亭;学校种植专业将学校所有空地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测土配方等选择优良适合当地气候的草种、花种,完善校园的绿化。

这样可使校园的一景一物彰显职业特色,一方面减少了学校的环境建设开支,锻炼了学生;另一方面美化了校园,使广大师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2.优化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的保证。

教师和学生,既是工作上的指导者,也是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学生之间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角色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团队精神的纽带。

优化人际环境的关键是领导者在履行和行使行政权时应考虑周到,目光长远,既要体现行政命令的严肃性,也要考虑其合理性,使其富有人情味。

3.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由于中职招生的低门槛,导致中职生思想水平参差不齐。

他们原本就是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忽略,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可能更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心理环境的营造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者既关键又迫切的一项任务。

二、着力政治、道德性文化建设,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1.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要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

为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做人。

学校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德育课堂教学、聘请法制校长进行普法教育等形式弘扬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使他们明确自己是肩负跨世纪历史重任的一代,是21世纪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着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人。

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主线,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热爱职教事业的高素质专业化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要以师德修养建设为核心,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建设。

学生每天都要从教师这里接收到新的知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为学生做表率,所以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端正大方的仪表以及深厚的思想感情面对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接受好的教育。

3.着力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经过不断探讨、摸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正面引导,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只是倡导,不带有约束性。

所以还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由他律变成自律,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中职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思想品格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创造思维。

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

建设轻松活泼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素质。

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学生与教师都是“主人公”,学生与教师都需要积极参与。

教师与学生充当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品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修养来影响受教育者。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纪校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试论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建设论文

摘要: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为实例,在分析和总结该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研究生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因此,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即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小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但由于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主体是本科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主要围绕本科生群体而展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得不到重视,似乎处于大学校园文化的边缘。另外,研究生群体具有以科研学术为主、课余活动较少、生源多样化、独立意识强、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很多活动未根据研究生群体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和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得研究生群体本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

2007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校园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存在“积极性偏低”、“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3个特点。“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的特点说明了研究生群体除了学术性活动之外,对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喜爱程度与本科生相比,大同小异,两者对校园文化生活诉求并无显著不同,造成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性偏低”的原因除了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外,暴露出了我们在开发和开展符合研究生需求、凸显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存在严重不足。

3汕头大学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尝试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了研究生思想多元化,这些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疑问和迷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汕头大学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连续多年举办以寻找研究生精神家园、丰富研究生精神生活为宗旨的“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

“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以旅程的方式开展,整个旅程设有三个驿站,从第一驿站“学径寻幽”出发,途径第二驿站“彼岸·夏花”,最后达到了终点站——“我们在路上”,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在名为“学径寻幽”的第一站中,主题是追求学问之道。主办方请来学校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教授为同学们深入阐述学术研究方法与经验,揭示学术研究真谛,解除学术入门困惑。在随后的以“彼岸·夏花”为题的第二站中,广大研究生们则与学校优秀毕业生、优秀辅导员和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的知名教授一起探讨了校园生活、人际关系、个人修养、生命和情感的话题。在最终的“我们在路上”驿站中,则邀请校内或校外多名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教授和学者畅谈他们的求学之路、创业经历和人生起落等,让同学们在他们非凡的人生经历中感悟人生、激励自我、规划未来,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每个驿站访谈时间仅有两个多小时,但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涉及的面非常广,从第一站的解决入门之惑,到第二站的校园生活,再到第三站的人生感悟和规划未来,可以说解决了研究生们在校期间遇到的很多代表性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站——“我们在路上”把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推向了高潮。主办方之所以把这一站命名为“我们在路上”,源于人们常常将人生比喻为一条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要到达自己梦想的地方,就必须不停歇,一直走下去。而每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抉择,又或者我们在前行的途中遭遇荆棘和困惑的时候,良师益友们的建议和帮助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4“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效果和组织工作经验

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

旅”通过邀请校内外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专家以及心理专家和优秀毕业生,采用访谈的形式与广大研究生进行交流,内容涉及如何做学问、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生命和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提高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研究生感兴趣而又难以处理或者说感到困惑的问题,这种形式和内容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在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每一次活动的结束,都会在研究生内部和BBS上引起热烈的反响,有发表看法的,有提出建议的,也有表示期待的。BBS上的各种讨论、建议以及赞扬之辞给了举办方极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该活动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及本科生加入到旅程当中来,使得整个活动在学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启迪作用,切实解决了研究生们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整个活动的效果看,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达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同时也是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头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很好的工作经验:

(1)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针对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三大特点,组织和设计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内容,同时又不能贪大求全,要注意立足于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特点,重在发挥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补充作用。首先,要尊重和突出研究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示、主动学习、相互教育的舞台;其次,要突出活动的交融性、灵活性和包容性,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最后,还要着眼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倾向,为其提供在第一课堂无法获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只有这样,开展的教育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2)随着高校研究生群体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大,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校园文化的重视,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级组织,首先要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次,应该加强各级研究生会的建设,完善机构设置,明确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

(3)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以“横纵结合”模式向前推进。“横”指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围绕某一主题,整合资源全面推进主题文化建设,如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在同一时间设立多个分论坛。“纵”指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文化工作中的某一重要主题,有策划、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并不断的强化主题内涵,如“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横式”活动较好地满足研究生群体多元的文化需求,短时间内在校园里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集中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较大的活动覆盖面和受益面。“纵式”活动,准确把握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需求,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得活动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同样增大覆盖面和收益面,增强活动效果。

(4)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迅速等特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德育进网络作为提升其有效性的有利契机,提炼传统德育方法和内容体系,加大对上网群体特征的研究力度,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内容、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新纲,罗伟.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7(8):100~103.

[2]王厚庆,艾春安.研究生校园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陕西教育,2009(10):370.

[3]北大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北大青年研究,2007.3.

[4]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问题犹存——基于北京大学团委最新调研结果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107~109.

[5]刘伟兰,张熠.试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校园文化建设[J].2006(1):72~73.

[6]葛蒙.论研究生会在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氛围中的作用.http://yc.bjstudent.org.cn.

校园文化论文自述

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本

一、文化、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文化概述

应用型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是适应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培养“知识必需必备,技能熟练精通”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兴办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基本上是由高职高专院校直接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或由专科、中专院校合并而成的本科层次院校。这些院校在长期的中专、高专层次的办学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相应的学校文化,当这些学校升格或合并成为本科层次的院校后,原来的学校文化已经不适应现在学校的发展,需要创立和发展新的大学文化,这就是要按照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要求,构建与应用型大学发展相适应的特有的文化体系。建立物质文化以增强基础实力,建立精神文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制度文化强化管理机制,建立行为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二、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体系的构成

1.校园物质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直观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物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校的建设思想和文化底蕴,代表着学校的品质和实力。它是在为学校人开展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保证和激励学校人奋发向上,激发情感的精神财富。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校园的规划设计、校园的特色设计、建筑的装饰装修等。

2.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它是学校人所特有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取向,是学校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是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级和隐性结构,是学校本质、个性、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呈现。它包涵学校历史发展沿革和被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校园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校园心理氛围、校园价值观念。

3.校园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保障,是大学协调、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分配权力与义务的依据。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把大学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是学校管理的飞跃。学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人共同的精神信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奋斗目标和规章制度,使学校人自觉规范组织和行为,协调一致地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4.校园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创建,需要学校人在长期实践中努力建设、传承和不断创新。创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的崇高使命。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表征。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认识,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校园行为文化具体约束管理者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三、构建应用型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基础

1.科学的办学定位是构建大学文化的基石。办学定位是一所大学构建特色大学文化的总基调。大学文化就是围绕这个基本要旨和关键要素,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而形成并流传下来的精神产品。办学定位的本身就是大学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和方向,确定大学的办学层次、学校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有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源头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文化的构建也会突显“应用性”。

2.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一般具有明显的排它性,是不同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点。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创造、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又具有不断发展性和相对稳定性。办学特色不单单是自我创造,还要被社会所公认,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办学特色更多地取决于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和已然被承认了的独有贡献,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鲜明的办学特色最终要固化为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使之渗透在大学人的心灵深处,化作一种自觉地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崇高理想,形成了大学文化形态。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往往成为大学的象征,在突出大学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实现办学目标中发挥源动力的作用。办学特色体现在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具体体现在校园精神、校训、校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制度规范、校园环境、教学模式、师德修养等方面。

3.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提高文化特质的保障。大学文化构建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大学文化建设正确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要着眼于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有助于总结、创新文化育人机制与规律,科学地设定评价指标、内容和标准,抓住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要素,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及时掌握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反馈情况,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引导和改进功能,把评价效果作为衡量大学文化建设的尺子,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更高的建设目标,科学、规范、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转型跨越的前征程,首先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要具备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是教学的场地,如何真正搞好课堂教学是一所学校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教学研究,只有创新教学研究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流的名校。学校要倡行文化搭台,科研唱戏的办学思想,初步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境地,具备继续开拓新局面的基本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转型跨越的前征程,使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乐心?我们认为首先校长要有办学思想,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具备一定办学思想的人就像在茫茫在漠中拥有了指南针,在滔滔大海中找到了灯塔。本文就如何塑造农村校园文化与科研创新,最终达到和谐发展作简要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期分析

1、教师透视按照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萎缩型”,他们大多是老教师,年龄大约在45—55之间,对教学工作厌恶,表现为:无心备课,无责任上课。二是“现状型”,他们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还没有完全泯灭,但也明显倦怠,表现在不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不探索教法,不提高教艺,只是按传统的教学习惯,勉强延续着自己的教学生涯,枯燥而单调,没有工作激情。三是“进取型”,他们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渴望成功,但由于经验不足,学理不丰,专业素养溃乏,有心而无力,受挫率较高。针对三类教师,校长必须理性分析,抑差扬优,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只有参与研究才能撷取自己职业幸福之花。体会到教学中蕴藏的愉悦之感。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幸福在研究,只有研究才是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唤出教师爱教育、善教学的激情,激情创造奇迹。

2、教学理念分析正如卓立教授所讲,我们的教学理念如社会一般急功近利。我们的重点在升学率、拨尖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高耗低能”。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理念,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思想,找到学校自身的合理定位,提炼符合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孩子提供一个终身值得回忆的小学教育。教好一生,脱贫一家;办好一校,致富一县,让我们真正用理念指导实践,肩负起振兴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

3、学校管理探讨学校工作重在管理,而管理的方式方法却因人而宜,现阶段农村学校受客观因素困扰,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师观念陈旧,各小学生源逐年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链条,有的小学被迫撤并。管理千头万续,如何使管理不出现“真空”;如何“刚性与人性”刚柔并济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形成的指导是先进的理念

农村学校教学点分散,每个教学点甚至只有三、五名学生,教师年龄结构呈现老化现象,教学点与教学点距离较远,造成教师只能闭门造车,缺少走出去学习或者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探索教学艺术的客观条件。痛定思痛,痛则必变,现状如此!只有调查研究,提炼出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锤炼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柳暗花明”。我们的理念是: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幸福铺路。在新教育理念支撑下,我校将立足现实,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己任,为农村孩子留守儿童筑起成长的摇篮;为人一师,任则幸福,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激励机制,努力拓宽教师的生涯幸福路,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家园,快乐工作的乐土。

三、先进理念的执行,在于做好角色定位

1、以人为本,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学校物质文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资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以及行为,还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兼顾情理,制定充满人文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框架。2007年以来建立健全了教师考评制度、教研工作制度(实行轮周坐谈教研沙龙,既进行了教研,也沟通了心灵)、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激励制度。完善了工会工作制度,做到进行教师婚丧嫁娶学校领导必到场慰问,对教师切实关心,为教师营造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良好互动平台,逐步走上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

3、曲径通幽,经营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作为校长,应如何筑造学校的精神家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校长应该有清晰的学校文化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2、校长应该改变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人文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3、引导学生经历精神体验。作为校长,不仅应当向师生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更应当通过丰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历程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切实的帮助学生进行精神体验。例如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4、改进德育模式。学校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德育坚实的基础,弘扬纪兰精神,太行精神,编撰以中华传统文化,上党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科学管理,创新理念,达到和谐发展

农村学校教科研的瓶颈在于,重形式不重过程,且无法形成有效互动的开放性大教研,我校确立了“教研转型,网络先行”的教研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网校,推进网络教研,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构建高效教研、高效课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县的基本情兑是:学校规模小,教学点分散;教学方式单一、信息闭塞、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学成绩低下,传统的“师师教研”、“校校教研”等方式只能辐射到本校教师,资源只能在小范围内共享,如何使教学研讨跨区域、跨学校,真正达到教师、学生、家长高效的互动、资源无限地放大共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网络广博的资源,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优越性展现在我们面前。后来我校先行先试于中国教育网联合,为学校注册了网校,逐步辐射至全县所有学校,现在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在自己博客上传资源时将同时发表于网校上共享,也可下载网校教学设计、视频、音频等海量资源。网络视频课可占击首页视频资源下的校内资源打开视频,进行观课议课。总之,一个好思想定位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塑造一所好学校,学校倡行文化搭台,科研唱戏的办学思想,初步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境地,具备继续开拓新局面的希望!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答辩自述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动模式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脚相向,如被家长、兄弟姐妹暴力对待,家庭环境缺乏爱和支持,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委屈、积压情绪,却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欺负者,转而以同样的方式去欺负别的孩子。2,寻求存在感和价值感,吸引关注。校园欺凌在中学阶段比较突出,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急切地需要自我认同,需要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欺凌者往往被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等标签,他们以“拳头”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以为能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却完全不考虑到行为的后果。3,物质利益的驱使也会造成某些欺负行为。4,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相当多的家长越来越困惑于读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识越多,和家长间的隔阂往往就越深。其实这种隔阂的焦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子女的,都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规范对方的行为,这就势必要产生矛盾。问题的关键是总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这种两难中的家长,大多学会了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此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放纵——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由于放纵,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因为从小到大,在相当多的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写满他们人生词典的,都是竞争是残酷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但正是这爱的网,人为地割裂了个体的孩子和整个社会的有机交融,使得孩子的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局限在这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狭隘范围内。在这个狭小的家庭王国中,孩子是当然的国王,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活动的最高权威。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多数情况下,总会获得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孩子心灵的田园,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的莠草没有约束地漫延。当孩子的心中充彻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之后,他的价值取向也就滑入了错觉的泥淖中。这种错觉,养成了他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更不能承受肉体和精神伤害的脆弱心理。而一旦这样的伤害成为了事实之后,他们总会或是无法应对,躲避退让,最终成为忍气吞声的被伤害者;或是恼羞成怒,愤然出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江湖”方法来解决问题。更严重的是,极端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觉不自觉中就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希望是“老大”。然而,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太多,“老大”却只能是一个,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大家都要做“老大”,学校又不可能来排这样的位次,家长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如何解决呢?只有用从小说和电视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老大”形成后,其自身又确实能体味到一种满足,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或主动或被迫地总要巴结讨好他们。如此,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需要。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当教育民主被哄擡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教育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育的神圣外衣被媒体用尖刻的文字描绘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厌的黑斗篷。从事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的教师,也时常被定格成了一种“禽兽”。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 “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造成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原因很多 2.原因不唯一3.不要想太多了 4.可以写几篇论文 5.自己收集素材写写吧 校园欺凌为什么出现 一是个体同情心、同理心不强、恃强凌弱、欺负弱小,这一点往往与家庭对其过度宠溺相关。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小皇帝”们到了学校,都希望延续这种状态,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上风,诉诸武力成为许多孩子达到目的的最终选择。二是家庭成员间沟通方式简单粗暴,迷信暴力解决问题,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实施校园欺凌行为的孩子里,曾经或者经常遭遇家庭暴力的占70%左右。父母间因家庭琐事互相指责,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带来了极坏的示范效应,让孩子形成了可以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宣泄不满情绪的错误认知,欺凌行为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部分父母秉承所谓“虎爸虎妈”“狼性教育”的思想,在孩子出现欺凌行为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只要“不吃亏”“不受欺负”就行,更是成了推波助澜的催化剂,混淆了是非对错。三是部分学校对德育教育、法制教育重视不足,学生不服管、教师不想管,不敢管的现象突出,这一点与部分家长对待校园欺凌问题的态度有一定关系。部分家长双眼紧盯高考的“指挥棒”,无限拔高考试科目的地位,认为德育、法制课程的开设是浪费时间,只要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而一旦出现问题就向学校施加压力,致使教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校园欺凌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带来了恶劣影响。四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生盲目效仿,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教,造成家庭教育中监管作用的缺失。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校园暴力给青少年的启示是保护好自己,关心和爱护被欺负的同学,有必要可以向老师和警方求助,避免悲剧的发生。 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因素有哪些 一、欺凌行为的现状调查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全国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从欺凌性质看,低年级以直接欺凌事件为主,到高年级则呈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等多种方式并有。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攻击性比较强,又有强烈的同伴交往需要,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初中以上学生的欺凌行为有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二、欺凌行为有哪些表现 所谓欺凌行为,是指有意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且被伤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 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包括言语方面的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和起外号等;也包括身体方面的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还包括社会方面的散布谣言,破坏声誉等。 你认为岀现在校园欺凌的原因主要是那些 欺凌事件时有发生,首先,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极度扭曲畸形,一方面有可能是家庭生活当中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根据高年级的同学有样学样。其次,同学之间,尤其是女生分帮分派情况十分严重,应该特别告知各班级老师,严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再三就是,有的同学行为怪异,或者家庭贫困,也容易造成成为班级同学集体孤立的成员,因为忽视也是一种暴力行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严禁出现暴力手段事件的发生。 校园暴力及校园欺凌频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被欺负者大都担小,导致施暴者狂妄至极

校园欺凌作文800字2016-9-28 编辑:佚名 查看次数:645 手机版栏目:作文通过必要的法律惩戒,才能对家长、老师和学校应担负的责任予以明确,从而将校园欺凌问题提升到全民重视的高度,德法并举,社会共治。校园欺凌作文800字一最近,西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杀人案,使我有了很大感触。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校园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理解的校园文化应该是立体的,它包括了诸多的方面,可以是一种氛围,也可以是一种环境,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一直是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县教育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逐步开展并丰富起来的。特别是校文学社和小记者站的建立壮大更是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校长、各兄弟学校以及《南湖晚报》的多方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吴局长《生活的语文》课题的指引下,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这就对现代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让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接轨,让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扎根于生活,我们开展了“内部活动起来,请进来,走出去”的持续性长的校园文化活动。首先,我们在文学社成立的初期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学社社长竞选演讲,通过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进行全程直播,校领导、语文组组成评委团共同参与,营造了热烈而又良好的气氛。而且采用竞选演讲的形式,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最后证明我们的学生非常棒,他们沉着冷静,举止大方,口齿伶俐,才华横溢,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与喝彩。通过这次竞选演讲,也让我们老师们一致认识到:只要敢于给学生舞台,他们会表演的很精彩。当然,我们在自我组织开展活动的同时也不忘请专家指点。《南湖晚报》记者沈爱君女士是一位十分热心肠的人,她在百忙之中抽空专程来到我校为小记者们作了一场写作知识的专题辅导讲座,从她亲身体验和审阅编辑小记者的来稿等方面出发,以详实生动的事例向学生作了讲解。让大多数对新闻采访、写作、投稿等都不甚了解的小记者受益颇深。同样给过我们师生现场指点的还有我们同样热心肠的顾老师,他曾为我们全校师生带来过一堂内容丰富,过程精彩,风趣幽默,意义深远的“如何写好话题作文”的专题讲座,全校师生们受益匪浅。生活是宽泛的,语文也是宽泛的,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让学生走出去,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也应该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就要十分感谢《南湖晚报》小记者站为我们学生外出采风提供的细致入微的帮助和照顾了。我们曾组织小记者及文学社成员参观过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组织小记者参观访问嘉善经济开发区和大云生态植物园,在亚洲最大的螺丝生产企业---晋亿集团,小记者们看到了从未亲眼目睹的大规模重型机械和现代化的工作流程,令他们叹为观止;在植物生态园,在花的海洋里感受大自然清香的气息,既丰富了小记者的课余生活又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也更增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加科普知识,我们还来到了位于上海市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进行了采风活动。在那里小记者一行先来到国防园,参观了气势磅礴的航空母舰模型和各种战斗武器,通过导游的细心讲解,大家了解了较多的国防知识,受到了较有震撼力的国防教育。之后的勇敢智慧区闯关更是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高潮,学生们在勇敢者道路上攀爬冒险,凭着勇气和智慧,克服身心的种种障碍,收获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的采风活动,都让小记者们接受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胆量,磨练了意志,体验了快乐。当然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对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来讲只是凤毛麟角。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硬件设施相对薄弱,而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将极有利于营造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因而要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多学习、多尝试、多总结,力求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的更好,为全县的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谢谢。

先了解本校校园文化,然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将自己对校园文化的想法,建议,以及问题提出来,然后再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即可。范文: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如果说校园是一位美人,那么,校园文化则是他的服饰。这些服饰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庄重、有的典雅……当快到期中、期末考试时,大家的手上、桌上、书包里、抽屉里都堆满了名式各样的工具书、复习卷、资料,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同学们有的手不释卷;有的在一张张卷子上奋笔疾书,就差“头悬梁,锥刺骨”了。到了考试时,除了文具,桌上没有多余的物品。没有平常上课时飞来飞去的纸团;也没有人互相抄阅。有的只是低头沉思,努力拼搏和不服输的精神。竞争,是校园最典型的文化。当学习累了时,我便会把目光移向窗外。看着窗外的一片翠绿,顿悟“草色入帘青”之妙。有时会看到一群憨态可掬的灰鸽子在地上散步、啄食。我不禁羡慕他们的悠闲自在。如果是阳光灿烂的课间,则会看到一个个嬉戏、打闹的学生,他们与一辆辆自行车、一棵棵树、一间间教室、一栋栋教学楼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构成一幅美丽的校园风光图。当我欣赏这幅美景时,我想:这该是校园最美的文化吧?在运动场上,我们全班都注视着我们班跑接力赛的同学。一声枪响后,一道白光飞速向前,杨馥波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飞去。100米外的接力手则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松懈。当最后一棒接力手出现在终点不远处时,我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齐声呐喊,为他加油、助威,最后他没有让我们失望,跑到了第一名。在一阵阵欢呼声中,我思索:合作是校园最重要的文化。校园的早晨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早上七点十分教室里就灯火通明。早来的同学使“冷清”的教室变得热闹起来。有交作业的、有收作业的——黑板上总少不了要交的作业。如“雾里”作业、“树鞋”作业等等。抄补作业的人自然不用说,每天都有。学生会的人也自然不用说,是抄补作业的人的“死对头”。学生会的人讲究“兵贵神速、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常常在各个教室神出鬼没、出其不意。他们每次走出教室,都是“战果累累”。抄补作业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在走廊里、教室里闲逛的人只要一见到学生会的人就会大声疾呼:“城管来了。”抄补作业的人便以光速收好作业,像狐狸一样敏捷。学生会的人一走,他们便“死灰复燃,继续抄补。看到这番景象时,我在心里嘀咕:呵,校园的早晨是最热闹的文化。校园就像大海,校园文化则是汇入大海的河流。有滔滔不绝的长江、黄河;也有时断时续的涓涓细流;还有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校园处处皆文化。让我们遨游在校园的海洋里,去探寻、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吧!

在工作当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这就是需要制定出一件事情的方案,那这个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需要我们对于一件事情,从它的止的还有要求以及方式 方法 上当然也包括了进度,来提前进行一下周密的部署。下面我给大家整理班级 文化 建设 实施方案 ,希望大家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

一、班训: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二、班级主题:我学习,我快乐;我自信,我能行。

三、我们的目标: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

四、我们的公约:

实行“班级委员会”干部制度;人人有劳动岗位制度,小学六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自主管理班级。如:将以前由一人任职的委员改为包括三人任职的委员会,增加班干部人数。

五、班级建设重点:

1、教室前黑板左侧设定为“荣誉栏”悬挂班级所获荣誉的奖状。

2、教室前黑板右侧设定定为"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3、教室右侧大墙面设定为“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4、教室后黑板左侧设定为“读书驿站”,定期将学校订阅的 作文 报刊悬挂于此,以供学生阅读。

5、教室后黑板右侧设定为“雏鹰争章”:公布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劳动、听讲、作业、发言、纪律、单元测试等等)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情况。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为队员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活动主题:

创建和谐校园、展现班级风采。

三、总体目标:

提炼班级文化精神,营造人文关怀、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四、主要依据:

让教室成为一个散发书香的天地;让教室成为回归生活的家园;让教室成为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让教室成为一个挑战自我的场所;让教室成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班级成为一个有精神的集体;让班级成为一个师生共同耕耘的园地;让班级成为一个凝聚力量的支柱。

五、具体内容:

(一)围绕一种精神(班训):

用简明扼要、含义深远的核心精神凝聚班级所有学生,制定出具有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让它无形地赋予班级

一种无尽的自豪和长足的干劲!如:“紧靠团结、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二)建立一种制度:

为了使学生具有秩序观念,能够自觉维护各类公共秩序,遵纪守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班级公约或守则。

(三)开展两种活动:

班级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

1、设计好中队别名和班徽,组织学生学习班名、班徽的深刻内涵,理解班级精神;

2、布置如学习园地(童言稚语)、班级风采(童星汇)、卫生角、图书角、爱心伞等学校统一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园地;

3、用好“班务公示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4、结合活动主题出好墙报,教室后面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兴趣小组作品。

班级动态文化 教育 活动

1、有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并能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围绕班队主题开展活动;

2、有社区服务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 社会实践 活动,在校内、外发挥作用;

3、有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设计一堂围绕班级精神而开展的中队主题会;

4、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等课外兴趣小组等集体活动,活跃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形成一个档案:

积累“班级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及班集体成长的足迹。内容可以包括:班级公约及学生签名;大型集体活动的记录及照片;主题队会的方案设计;个别学生在某一个班级活动后的体会;学生的 读书心得 体会;典型的好人好事案例;优秀的祝岁册;班级轶事等等,最终加以整理美化,每学年形成一份《班级成长记录档案》。

五、时间安排:

起始阶段:

第一阶段:各班酝酿班级别名(如:彗星中队)、班徽、班训。(学校统一制作班级名片)

第二阶段:各班学习理解班名、班徽、班训的内涵,据此制定《班级公约》,并将公约布置上墙。

第三阶段:各班围绕班级精神的进行主题队会方案设计,开展主题队会观摩课,进行班级各项静态文化氛围布置。

发展阶段:围绕班级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和提高班级文化内涵。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3

一、班级文化建设小组

组长:班主任、年级领导

组员:副班主任、二(1)班全体同学、任课老师、生活老师

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一)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会微笑,礼貌待人”。继续巩固、采用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学会微笑,礼貌待人,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

(二)以“七色光行动”中的“礼仪之光”教育促班风建设。让“学会微笑,礼貌待人”之风融入家庭、社会和学校之中,努力营造积极进取、温馨和谐的快乐家园。

(三)树立积极的礼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从小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市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迎接2008奥运盛会的到来!

三、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一)班级硬环境建设

(二)班级软环境建设

1、确立班风、班级 口号 、班级公约:

班风:学会微笑,礼貌待人班级口号:学会微笑,用心微笑班级公约(违约处理):

(1)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干净,穿戴整洁。(互相检查)

(2)认真早读,不做它事。(违者当天所读的课文读5遍)

(3)预备铃声响,迅速进教室,静候老师上课。(违者下课坐在位子上,取消中午活动一次)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违者下课坐在位子上,取消晚上的活动一次)

(5)课间文明休息,做好课前准备。(违者下课坐正,取消课间活动一天)

(6)认真做好两操,姿势正确,精神饱满。(违者再做一遍,必须认真做好)

(7)排队快、静、齐,路队成直线,上下楼梯靠右走。(违者练习再走一遍,要走好)

(8)文明用餐,做到“三清一净”。(违者饭后静坐,取消午间活动)

(9)学习用品放整齐,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违者擦书包架,拖地板一次)

(10)自觉学习,按时认真完成当天作业。(违者取消晚上的活动,作业再做一遍)

(11)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关心他人。(违者要对受到伤害的同学道歉、赔偿)

(12)做好个人卫生。(违者睡前静思十分钟)

2、让学生自主管理:

(1)同学的 文明礼仪 ,学生自主督促。

(2)班级宣传栏,学生自主布置。

(3)班级纪律、卫生,学生自己评比,并设置“好人好事”记录本,让学生把自己为班级做的好事登记上,由班干部定期评比。

3、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帮助部分学生纠正不良习气,可以是小组奖励,宿舍奖励,或个人奖励;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物质奖励,也可以口头表达,精神奖励,也可奖励学生喜爱的活动。

4、开展各类班级活动,打造班级精神:

(1)主题班会(具体安排见后)

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活动,思想上受到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歌曲、调查汇报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阶段性班级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为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2)午会课和品德与社会课相互融合。

每天利用午会课夸夸身边“学会微笑,礼貌待人”的好榜样,并结合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进行“讲 故事 ,励心志”活动,每月评出一名“故事大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社会实践活动。

以我为绿领巾添绿为目标,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学习劳动技能,树立为集体、为社会、为家庭服务的思想。如“学当一天家”、“争啄木鸟行动”等。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4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创设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七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创建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级。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纪律意识、勤奋学习、珍惜时间、整洁有序、团结互助等。

三、创建目标:

应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的优秀班集体。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文化环境。

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开展读书活动,推荐学生每月读一本好书,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摘抄 好词好句 ,灵活利用所学课外知识,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四、具体实施过程:

1、完善班级德育工作规程:

①准备10月份初进行班委选举,在今后的常规工作中培养一批新的班级管理人才,规划方案《七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一支肯干、能干的干部队伍。②继续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班级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

2、完善自主管理机制:

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②制定最优班级目标。目标的形成都力求使学生能认同,切合学生实际,并能激发学生的良好行为。

3、优化班级文化环境:

①由于本班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转型期,因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参与班级管理。例如:在班里增开一个“老师,我想对你说…”活动,由专人负责向老师传达信息,让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增开班级布告栏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一些工作安排等③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取成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实现其自身的价值。④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级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作贡献”的良好氛围。例如: 种植 一些绿色植物,学习绿色植物精神;粘贴一些学生画画作品,感觉像温馨的家一样,使学生更有责任感去维护它。

4、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①开展好传统教育活动,如带到学生从走长征路活动。②根据班级创建特色学生所需,指导学生种植花草,认识花草优秀品质。③拓宽班级教育活动空间,开展课外综合兴趣小组活动,如与学生一起 篮球 比赛、一起下棋、一起活动等在互动中促进交流。

5、及时反馈:

对于每个学生在“自主、创新、合作、竞争”方面的具体表现、班级的学习与工作的状况及成效,将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形式及时告之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

6、定期 总结 :

利用周一班会课,针对学生及班级存在与暴露出的具体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并分别由教师或学生分别主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达到及时调整,更快进步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文化建设将在环境中陶冶,在学生行动中体现,在教育中灌输,在管理中强化,在日常中养成,在实践中提高。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5

一、背景

如果把班级比作容器的话,那么学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样。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构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是本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班级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一直以来我校秉承着区里小班化建设的精神,版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来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二、总体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方向。

三、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条件

1、班级整体面貌好。比如大课间的广播操的集队、进场、做操、退场的精神面貌。学生平时上课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班级日常管理较好。班级每个小朋友都能自己约束自己,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卫生整洁,无人乱丢垃圾;桌椅、讲台、墙壁无乱画迹象。

3、班级有读书角和一定量的书刊,学生读书气氛浓;

4、班级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受大多数学生喜欢,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原则

室内布置应本着清新、简洁、明快、教育性强的原则进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体现出集体个性,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

五、班级建设工作历程以及未来设想

(一)准备与设想

1、选择班级文化特色

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 爱好 、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本班这些学生刚刚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在行为习惯方面的约束力还不强。而且有少数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是一片空白。第一学期中最大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班级中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需要及时纠正,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们的学生构成是城市和外来务工子女各半,“多动、懒散、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

(二)实施细则

1、静态文化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主要 措施 :

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 标语 。

②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④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喜欢的 名言 ,班主任寄语。

⑤教室门口设计好本班展示牌。要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由学生设计班名、班训、班风,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

⑥后墙设计黑板。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及生活相结合。板报下面悬挂具有本班特色的好习惯存折。

⑦教室后黑板的左边可以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

⑧教室后黑板的.右边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⑨在班级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来源可以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

⑩教室的东面墙设置心愿墙、快乐的成长栏目。

2、动态文化建设

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

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

③上好“校本科”,养成读书习惯,学会与他人交流,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能力。

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⑤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单周是“炫出自我” 才艺展示 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

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⑦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

(三)操作说明

①让学生自己动手。各班学生自己参与设计与布置,如 黑板报 的主题诞生于班级学生集体的智慧;板报的题材来自于学生关心的话题。参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与班级小岗位结合进行包岗到位的,将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几组进行轮换。

②让学生自己讲解。让每一个设计都会说话,让学生懂得所说之话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介绍。随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讲解的要求,如明确栏目内容所包含的内容、作用;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介绍;知道作品来历与作者意图;通过介绍,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增进对集体的热爱与同学的友爱。

③让学生自己评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班级在布置过程中组织本班学生进行评比,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我们还将组织各班参观交流,研讨借鉴各班的 经验 。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七、预期达到的效果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相信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一定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相关 文章 :

★ 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 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 学校班级建设实施方案

★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案

★ 2021书香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 班级文化建设计划方案(2)

★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 2017学年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 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 二年级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毕业论文

应该做到文明校园 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转型跨越的前征程,首先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要具备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是教学的场地,如何真正搞好课堂教学是一所学校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教学研究,只有创新教学研究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流的名校。学校要倡行文化搭台,科研唱戏的办学思想,初步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境地,具备继续开拓新局面的基本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转型跨越的前征程,使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乐心?我们认为首先校长要有办学思想,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具备一定办学思想的人就像在茫茫在漠中拥有了指南针,在滔滔大海中找到了灯塔。本文就如何塑造农村校园文化与科研创新,最终达到和谐发展作简要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期分析

1、教师透视按照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萎缩型”,他们大多是老教师,年龄大约在45—55之间,对教学工作厌恶,表现为:无心备课,无责任上课。二是“现状型”,他们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还没有完全泯灭,但也明显倦怠,表现在不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不探索教法,不提高教艺,只是按传统的教学习惯,勉强延续着自己的教学生涯,枯燥而单调,没有工作激情。三是“进取型”,他们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渴望成功,但由于经验不足,学理不丰,专业素养溃乏,有心而无力,受挫率较高。针对三类教师,校长必须理性分析,抑差扬优,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只有参与研究才能撷取自己职业幸福之花。体会到教学中蕴藏的愉悦之感。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幸福在研究,只有研究才是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唤出教师爱教育、善教学的激情,激情创造奇迹。

2、教学理念分析正如卓立教授所讲,我们的教学理念如社会一般急功近利。我们的重点在升学率、拨尖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高耗低能”。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理念,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思想,找到学校自身的合理定位,提炼符合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孩子提供一个终身值得回忆的小学教育。教好一生,脱贫一家;办好一校,致富一县,让我们真正用理念指导实践,肩负起振兴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

3、学校管理探讨学校工作重在管理,而管理的方式方法却因人而宜,现阶段农村学校受客观因素困扰,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师观念陈旧,各小学生源逐年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链条,有的小学被迫撤并。管理千头万续,如何使管理不出现“真空”;如何“刚性与人性”刚柔并济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形成的指导是先进的理念

农村学校教学点分散,每个教学点甚至只有三、五名学生,教师年龄结构呈现老化现象,教学点与教学点距离较远,造成教师只能闭门造车,缺少走出去学习或者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探索教学艺术的客观条件。痛定思痛,痛则必变,现状如此!只有调查研究,提炼出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锤炼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柳暗花明”。我们的理念是: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幸福铺路。在新教育理念支撑下,我校将立足现实,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己任,为农村孩子留守儿童筑起成长的摇篮;为人一师,任则幸福,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激励机制,努力拓宽教师的生涯幸福路,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家园,快乐工作的乐土。

三、先进理念的执行,在于做好角色定位

1、以人为本,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学校物质文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资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以及行为,还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兼顾情理,制定充满人文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框架。2007年以来建立健全了教师考评制度、教研工作制度(实行轮周坐谈教研沙龙,既进行了教研,也沟通了心灵)、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激励制度。完善了工会工作制度,做到进行教师婚丧嫁娶学校领导必到场慰问,对教师切实关心,为教师营造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良好互动平台,逐步走上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

3、曲径通幽,经营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作为校长,应如何筑造学校的精神家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校长应该有清晰的学校文化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2、校长应该改变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人文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3、引导学生经历精神体验。作为校长,不仅应当向师生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更应当通过丰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历程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切实的帮助学生进行精神体验。例如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4、改进德育模式。学校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德育坚实的基础,弘扬纪兰精神,太行精神,编撰以中华传统文化,上党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科学管理,创新理念,达到和谐发展

农村学校教科研的瓶颈在于,重形式不重过程,且无法形成有效互动的开放性大教研,我校确立了“教研转型,网络先行”的教研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网校,推进网络教研,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构建高效教研、高效课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县的基本情兑是:学校规模小,教学点分散;教学方式单一、信息闭塞、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学成绩低下,传统的“师师教研”、“校校教研”等方式只能辐射到本校教师,资源只能在小范围内共享,如何使教学研讨跨区域、跨学校,真正达到教师、学生、家长高效的互动、资源无限地放大共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网络广博的资源,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优越性展现在我们面前。后来我校先行先试于中国教育网联合,为学校注册了网校,逐步辐射至全县所有学校,现在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在自己博客上传资源时将同时发表于网校上共享,也可下载网校教学设计、视频、音频等海量资源。网络视频课可占击首页视频资源下的校内资源打开视频,进行观课议课。总之,一个好思想定位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塑造一所好学校,学校倡行文化搭台,科研唱戏的办学思想,初步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境地,具备继续开拓新局面的希望!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设全员参与的高校校园文化。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人,校园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2) 将办学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建设个性鲜明、品位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放眼全球,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如注重学术的牛津大学、倡导实践的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和高校自身特点、办学传统、历史渊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趋同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潜力,不可盲目攀比。要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中突出精神文化,加强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校校园文化。 百分百论文网,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精神、宽容精神、超功利精神等;人文精神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等。我国高等学校要造就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型人才。高等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大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挥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通过将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索引序列
  •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答辩自述
  • 校园文化论文自述
  • 论文答辩自述校园欺凌
  •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
  • 校园文化建设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