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高校教材选用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教材选用对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高校教材选用对策研究论文

简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滞后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高职教育正在向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建设阶段转型。高职教材也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快速发展,并出版了一些精品教材,但就教材建设的整体而言并不乐观。教材的滞后问题非常严重,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文章对高职教育教材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滞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潜在的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并迅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在这些问题当中,尤其被关注并深受诟病的就是教材滞后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教材滞后原因分析 近几年高职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然而其量的急剧增加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反而出现了更多潜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滞后 高职院校在建校初期,其关注的重点是基建和招生,在于扩大占地规模和招生规模,在于建大楼、招大师。而高职的教学模式也是在模仿中不断探索。初期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更多的模仿和抄袭了传统的本科模式,甚至是一些老化的陈旧的形式。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曾指出,本科的很多教学内容非常陈旧,有一些老师的讲稿都已经发黄了,十几年都不变,上过一遍又一遍,很难更新,没有新的内容。要培养创新性的人才,不能拿这些陈旧的东西,必须用变革的材料、变革的知识,要加速教材的改造,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可见本科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都是十几年前制定的,本身就很陈旧,在此基础上演化出来的高职培养计划就更显滞后了。而在此基础上使用的高职教材就不可避免的陈旧,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滞后使教材滞后越来越明显。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滞后还体现在不能根据高职的定位来设置,而是掺杂了太多的其他因素。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而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却偏离此道,与现实脱节。相对于国外同类院校,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课设置太少,公共基础课比例大的现象。高职学生的优势应是不需要岗前培训,上岗之后马上就能熟练的工作,给企业节省人才培训的时间,而目前的高职生恰恰丧失了这一优势,在就业市场上毫无优势可言。 2.教材建设浮 躁 、急功近利 教材的滞后与没有开展有效的教材建设是脱不了关系的。从高职的教材发展来看,高职教材建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看似可选择的教材多了,实际上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编写,只是一种虚假繁荣的学术泡沫罢了。在教师和出版社双重利益的驱动下,高职教材建设显得浮 躁 和急功近利,良好的高职教材建设逐渐变质。 (1)教材编写功利性十足。教材作为核心的教育载体,其编写是一项十分严肃和审慎的事情,在国外,只有学力深厚的学者才敢编写,而且每一种教材都有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在国内,老一辈学者对教材的编写也特别谨慎,绝不轻易动笔。可是近些年来,教材却成了人人都可一试的领域,部分编者没有保持应有的.敬畏之心。尤其是在高职教材的编写上,十分盲目和随意。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教材编写应该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性。高职教材的编写者以高职教师居多,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去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教材编写时,在不研究高职教材受众的情况下,编写的教材显得急 躁 和盲目。 (2)重点院校教师评职称看项目、文章和学术专著数量,看文章是不是被著名检索机构收录。大量普通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因以教学为主,很难有科研成果,编写出版教材就成为这些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成果。这是普通院校教师编写出版教材的最大动力。出版社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将着眼点放在了高职教材的出版上。只要是有足够的使用数量,那么在教材的质量要求上就相对的放松。并通过各种名目的立项,将高职教师吸引到高职教材编写队伍中来,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许以教师教材冠名权,即只要使用了一定量的教材,不用你编写,就可以给你冠名主编或者是副主编。教材出版发行中的利益驱动导致了高职教材出版普遍性的短期行为。许多出版社出于“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的动机,千方百计地“搭台子、组班子”,甚至招入一些能编会写但又与高等职业教育“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员加入教材编写队伍,至于是否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否深入地了解、研究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要求就不得而知了。 3.精品教材得不到推广 高职教材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陆陆续续出版的高职教材中不乏一些反映教改成果,体现高职特色的精品教材,但是这些优秀的教材得不到大范围的推广或者是推广使用的速度比较慢。 首先,近亲教材和职称教材的使用限制了优秀教材的推广。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材的选用由任课教师或者是系部教研室主管教学的领导指定,学生并没有选择权。而教材主管部门虽然有监督权,但是权力不大。因此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如果教师本人或本单位的领导、同事主编或参编了某科目教材,任课教师一般会主动或被动选择使用此教材,无论该教材质量如何。由于对教材的选用不是出于对学生负责,而是附带了某种功利性的其他目的,导致真正优秀的教材往往无法被选用。 其次,出于习惯性的影响,教材管理部门为了便于管理要求教材的使用上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任课教师在用惯了一种教材之后,往往也不愿轻易改变,换一本新的教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换新教材就意味着重新备课,重新做教案、重新做课件,而教师在长期的任教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思路后也往往不易接受新的变化,老师的思维方式已成定式,对新教材的主要精神和一些内容处理的思想并未领会,甚至也未仔细阅读过。究其原因,有的是故步自封,有的是不愿花费精力和时间,即使是换了新教材,其讲课仍然延续传统的方式方法,讲课的内容没有随着新教材知识的更新而更新,依然是老样子,穿新鞋走老路。 4.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不强

高校《日语翻译》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中日两国在科技、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有着日益频繁的交流合作,日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我国的高校对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日语翻译教学却跟不上社会实际需求的脚步。

一、高校《日语翻译》课程的现状。

国内的翻译教育事业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4 年,成为翻译本科培养单位的高校就有 46 所,到 2015 年 6 月,开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的高校已经获得教育部批准就达到了 152 所。不仅有翻译本科专业学位的设立,设立翻译硕士学位的高校甚至比设立本科学位的高校更多。2014 年 7 月,有 206 所高校获准开办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这些数据都标志着我国的翻译科学建设越来越成熟,也是我国文化经济发展对翻译人才需求的突出体现。

高校《日语翻译》教学显然是翻译学科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日语专业是培养日语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日语零基础是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点,所以国内日语专业的学生的基础阶段就是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各大高校的日语专业在这一阶段就只开设基础课程而没有翻译方向的专业课程,在日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有关翻译方向的培养,教师的讲解基本上就是根据参考译文进行,只针对语法正误而不涉及翻译理论和技巧。在本科三年级和四年级才专门开设翻译方向的专业课程,例如“日译汉”、“汉译日”、“日语口笔译”以及“同声传译”等等。

二、《日语翻译》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一)教学内容选择不尽合理。

教学的质量直接被教材的内容影响,然而高校日语翻译教材却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内容过于理论化,不切合实际;二是翻译素材偏向于随笔、小说等文学体裁而缺少时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三是现今高校教材引用了许多常见场景,但是假如学生遇到没有见过的场景就不知道如何翻译。

(二)传统教学法与时代脱节。

当前国内高校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课堂灌注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学生做不到举一反三,不会独立思考,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下课认真背,通常就会在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这种教学方式是目前国内最传统、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教学方式单调枯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学生和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和合作,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对学生在翻译上的技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丧失了在翻译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翻译课与基础课界限不清。

将基础课程和翻译课程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来教授,这就混淆了基础课程和翻译课程。而且教师忽略了翻译本身,而过于重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并花大量的时间来纠正这些错误。这样不管学生做多少翻译练习,也不能提高自身的翻译技巧,而是不断重复地复习语法和单词,即使他们把原文翻译得再准确无误,也不能够体会其中的韵味和涵义。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做翻译实践,所以它其实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体。如果把翻译课程和基础课程混为一谈,那么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无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日语翻译人才。

三、《日语翻译》课程教学策略。

(一)调整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专业翻译人才,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翻译课程体系,使之与翻译教学的现实情况相符。其次就是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教学培训以及学术研讨等工作,服从委员会的统一安排。通过各校领导教师的`交流,共享各校的教学资源,从而改变翻译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现状。同时应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鼓励教师提升自我,可以通过考取博士学位或是到国外做交流学习等方式。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水平,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翻译人才。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专业建设力度。

我国开设日语翻译专业课程的院校并不是很多,且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所以必须要扩大规模,增加招收日语翻译专业学生的数量。日语翻译专业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首先日语翻译专业可以借鉴英语翻译的成功经验,英语翻译专业作为翻译界的龙头教育,在建立时间、建设数量上都比日语翻译专业有经验。其次,可以在两个专业之间建立固定的经验交流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再次,还应该成立一个指导委员会来专门指导日语翻译的专业建设,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日语翻译专业进行合理地规划与指导,搭建经验交流平台,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满足翻译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翻译实践练习。

改变教学方法,摒弃单调枯燥的课堂灌注法,采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着重加强学生的翻译认知以及翻译技巧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大量的翻译方面的实践。教师负责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查找资料然后和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教师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认识翻译方法和手段;采用翻译市场上实用的文章来做翻译教材,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进而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学生可以去翻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例,与同学交流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分析同一文章的不同版本的译文,从中领会翻译的精髓;教师也要随时对同学的翻译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结合学生需求、制定长期计划。

本科上到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对于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工作还是考研,在国内发展还是选择去日本留学。面对不同的未来,在翻译课程上想要学到的东西自然是不尽相同的。选择毕业走向社会去工作的学生,应该多研究一下翻译行业、翻译市场的人才需求,同时考取一些上岗需要的专业证书,另外加强自身的口语练习,以备公司面试的时候需要;而考研的学生就注重应试方面的技巧和知识,主要研究文学、语言等作品的翻译,重点理解语言文化;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就要为了适应出国以后的生活而开始在日本的文化、风俗等方面多下功夫,加强在日本社会方面的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为了自己的将来,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翻译知识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月婷 , 罗 勇 . 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及统计分析报告 [J]. 学理论 ,2011,(13):262-263.

[2] 崔美玉 . 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北方文学 ( 下旬刊 ),2013,(08):220-220.

[3] 赵立红 .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日语翻译教学 [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2):185-186.

[4] 陈钟善 . 国际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05):134-135.

高校教师常用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关于高校外语教学方法策略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 通过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辨析其利与弊,探讨其使用策略,以期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 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交际法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和交际法是外语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四种教学方法,它们分别在各个时期的外语教学中都起到了极其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优缺点的辨析,旨在探讨如何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外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四种英语教学方法的内涵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拉丁语教学中初具雏形,自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一直统治着欧洲的外语教学,至今世界许多地方还在广泛使用。语法翻译法深受机械语言学的影响,用母语来教授外语。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准确、快速地阅读和翻译用母语所写的文章,主要的课堂活动就是教师逐字逐句地朗读课文,分析讲解文中每个词的意义、语法形式和句子结构,并做标准翻译。学习者死记硬背这些句子结构和词汇,并完成课后体现这些知识的练习,再做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练习以巩固课文学习。

教师是教材的控制者,为学生提供所有语言输入。学习者是教师被动的倾听者,完成所要求的所有语言任务。课文、语法解释、词汇表、课后练习都是按照从易到难的次序来安排,大纲中所有构造和词汇项目都受到同等的重视,从而占用同样长的教授和练习时间。

(二)直接法

19世纪80年代一场外语教学改革蓬勃开展了起来,直接法应运而生。它使外语语言的学习过程更接近母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主张用外语语言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来学习外语。直接法认为语言是一种技艺、技巧和习惯,口头语言是根本的,书面文字是派生的,句子是语言交际的最小使用单位[2],语言的学习主要靠习惯的养成,靠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

直接法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习者使用外语时,要做到外语形式同客观表象直接联系,而不是经由母语形式这个“中介”。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只用外语,在外语与事物之间给学生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先掌握外语实际材料,再从他们所积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学生以模仿为主再做大量的练习。

(三)听说法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听说法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利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同时继承了直接法重视语音和口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并重视句型操练。如同前两种教学法,它也把句子作为语言描写的基本单位,并把句子分为不能再分的直接成分,看各个成分是否相互匹配,从而可以描写语言的形态学和句法学的结构。

听说法认为,教师不论是通过所选材料还是自己使用外语,都要提供外语的正确模式。教学把外语材料以句子为单位排列,通过句型操练来记牢对话和句子结构,以便使学习者做出正确的外语反应。不鼓励学习者自行使用外语,以免出错。在句型操练中更重视学习如何做出正确反应,而不是如何表达意思。

(四)交际法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确立,促生了英语交际法。在交际法看来,语言的基本单位并非只是语法和结构特征,而是体现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中的范畴。对于语言学习,在很多方面如同母语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构建过程。另一方面,外语学习是技能的培养,学习者先学语法和规则等基础知识,再在交际中使用这些知识,从而达到在自然交际中自如应用。

交际法认为,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或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而进行的言语活动来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出符合现实的外语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教学材料必须采用真实的语言结构和真实的环境,来帮助学习者掌握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应使用的语言结构。支持学习者在学习中积极应用外语进行实践活动,不担心学生出现语言错误,坚信这些错误会在今后的语言交际中逐步改正。

二、四种教学方法的利弊

(一)四种教学方法的优点

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久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母语的翻译和比较,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外语的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语法翻译法使用方便,容易测试学生,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因此,直到今天,在某些学校外语课上使用翻译法的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教师英语水平不高,缺乏专业训练的一些学校更是这样。

2.直接法:从直接法的理论构建中可以看出,“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直接法一方面重视活用语言,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另一方面注重模仿、朗读和熟记等实践练习,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熟练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直接法还重视使用直观教具,这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速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重视以句为单位的外语教学,也是直接法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的有效手段。

3.听说法:听说法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把听到的外语用口头表达出来。听说法重视听说训练,这使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根据有限的`材料就能流利地听说外语,容易学到比较自然的外语语音、语调。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要求熟练掌握句型,在对比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找出难点,听说法同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

4.交际法: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上各项交际活动服务的。服务于社会交际活动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交际法的优点是: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47的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知识,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观点看,交际法是建立在与实际用法十分接近的基础上的,因此它教给了学生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适当技巧。

(二)四种教学方法的局限

1.语法翻译法:根据当代的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看来,语法翻译法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不少缺点,具体为:它忽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培养;过分强调翻译,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容易使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养成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上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气氛沉闷,只强调死记硬背,不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直接法:直接法对外语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存在简单、片面的倾向。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母语,这对讲解一些抽象概念的词或语法规则,既容易造成理解错误,又浪费时间。再者,它忽视语法的作用,片面强调机械模仿和记忆,过早地强调活用语言,结果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由于直接法不能科学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因而也不能发挥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

3.听说法:听说法过于重视机械训练,不利于学生对外语的真正掌握。有些学生虽然能把句型背得滚瓜烂熟,但在交际场合不会运用,或用得不恰当,甚至出错。这种过于重视训练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使所学的语言很不自然,即使学生实际掌握的外语(特别是口语)还不错,可是由于语言文学修养浅薄,对许多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难度大、结构复杂的语句只能凭语感猜测,难免出错。除此之外,听说法由于教学方法机械、单调,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4.交际法:交际法主要以功能为主编写教材,打乱了语法本身的体系,增加了学习语法的困难。在起始阶段,交际法还使习惯于其它方法的学生感到学习上的困惑,并且由于同一功能可使用多种方式表达,如何选择和取舍,都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交际法看上去与传统方法相悖,也比提到的其它方法更难评估和测试,因此它容易遭到反对,尤其是遭到年长教师的反对。

交际法还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在备课和专业技能方面,对于如何把握时机并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课堂干预,它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另外在交际法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选择、改写和自编他们所用的教材,并对教材的质量负责。

三、四种教学方法对高校外语教学活动的启示

本文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辨析其利与弊,以促使高校外语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承认要判断哪一种英语教学法最好是相当困难的,毕竟学习者的需要、兴趣、态度和学习期望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由于教师和学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行为必然会随着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改变。世上没有哪个教学法是万应灵药,每一种教学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也就是说,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教学法适合各种条件和环境的教学活动。由此,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保持清醒,不应该人云亦云,我们还应该对任何教学法的适应性进行不断反思,提出质疑,寻找对策。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英语教学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领域,它容许批评的意见,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参考文献]

[1]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顾曰国.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孙素英.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6(1):52-54.

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 高校教学效率低下效果差和效益不高,原因并不在于学习主体。关键在于教学主体所采用的“填鸭式”、“你听我说式”、“单向交流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OBE教学理念,即以结果为导向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课堂任务”为导向,进行“教与学”“双向”参与式互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能够为高校有效教学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依据。

关键词: “学生为中心” OBE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 参与互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内涵

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教到学意识转变。新的“三中心思想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当下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即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即以学习效果为目的,改进绩效评价标准。教师角色充当的是脚手架。以学生为中心,作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为学生搭起发展的脚手架,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OBE教学理念(Outcome-Based Evaluation)即: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理念,或强调学习产出为基础。

二、参与式互动教学的意义

通常,学习方式有听别人讲课、阅读看书、视听结合、看别人演示;还会通过与他人讨论,自己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进行学习,通过讲授给他人而有所收获。早在1946年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ngar Dale),在他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学习金字塔”(The Cone 0f Learning)。学习者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有巨大差异:用眼睛看,两周后我们只能保留所学内容的10%;用耳朵听保留20%;看图片保留30%;把看和听结合起来,像看电影、看展览、看示范、看现场展示,保留50%;而如果参与讨论,或者发表演说,所说内容保留高达70%;进行一次正式的演讲,或者模拟体验,真实体验,90%说过和做过的事会被学习者记住。其中,阅读和听讲是最不效率的`学习方式,参与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毫无疑问,是参与式互动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参与式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以公共政策学为例

1.应用目标

《公共政策学》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认识政策现象,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发现政策问题,采用先进信息手段与技术搜集相关政策信息,处理分析数据资料,利用已有分析结果,评价或预测政策绩效。增强学生政策敏感度;培养学生专业认识和发现能力;提高学生政策信息搜集、处理、分析及预测与评价能力。

2.应用内容

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坚持做“减法”和做“加法”的原则,包括两大内容:第一,做“减法”就是可是大幅度减少讲授内容,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如什么是公共政策和什么是公共政策学,等等这些简单易学、易懂、易会的纯理论内容。这一部分内容通过任务导向,布置课前学生自我学习完成。第二,做“加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设计性;增加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研讨和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逻辑性、连续性和启发性。例如,课程前序章节,讲授公共政策学学科产生背景、理论沿革、及三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八大概念模型工具,后续章节每一章节都会用到这三种方法和八大模型中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而设计内容,不仅吸引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而且学生在思考和研究讨论过程中,可以利用以往掌握的通识和专业知识,可以自己来构建问题并进行创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

3.应用模式

以《公共政策学》课程为实践基础,探索试验“参与式互动+讲授”的现代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承担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职责,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为学生搭起发展平台,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能够有效建构自身知识体系。该模式,参与不仅仅包括学生行为参与(被动听讲与主动课内外互动)、认知参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更为重要还包括情感参与;也包括学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参与:课上参与、课下参与、线上参与、线下参与。

4.应用方法与手段

采用“参与式互动+讲授”现代教学模式,需要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教学手段。采用任务导向来设计《公共政策学》课程内容,结合必要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开展参与式互动教学活动。课前,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与手段,以问卷或知识建构工作纸形式,引入基本的公共政策学概念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间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进一步思考;课上,采用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协作学习、质疑思辨等参与式学习方式,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以拓展学生思维,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和空间;课下,利用数字化媒体工具,跟踪学生反馈和课后答疑。总结学生反馈,在下一轮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合理而必要的补救式教学活动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任务。最后,形成“参与式互动+讲授”教学模式的良性循环。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高低,学习效果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如李政道所言:“最重要是学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未来真正的大学,应建成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高校教师教育法治化策略研究论文

《简论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之关系》

摘要:共同的道德标准是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而法律法规可以推进道德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教育法规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使之成为一种职业习惯。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有独立人格的青年学生群体,因此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能力以及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只有自身道德修养足够高尚才能够感染学生,培养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道德建设;教育法规;道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29-02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而法规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是用强制性的手段,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持社会正常安定健康运转的目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一、道德与法规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而法规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是用强制性的手段,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持社会正常安定健康运转的目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前者往往是人们发自内心、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后者相对而言则是一种客观的、外来的、硬性的规定。道德观念的形成初期往往会借助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从而使人们在不断地遵守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行为及意识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内化成人自身一种固定的价值形态。而法律法规的正常推行也要建立在大多数人的道德意识基础上,因为法律法规制订本身就是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所以说法律法规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道德建设,而良好的道德建设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二、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法规中的规定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而教师所拥有的权利及其应当履行的义务在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也有明确的阐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自然首先要履行好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等。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11年12月23日发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更是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了文字上的明确规定:要求高校教师应当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由此可见,在诸多的教育法规中,都或多或少地对教师的道德,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也确立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规范。而高等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已经基本成年或已经成年,身心都趋于发展成熟的,求知欲强烈的,有思想有个性的青年大学生,这些学生由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有了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力和道德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的关系

搞好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要在普及教育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这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教师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以义务为特征的他律道德时期,而道德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教师最终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把外部的普遍被认可的规范内化的过程。教育法规的普及,正好促进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由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经过普及之后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里,进而形成一种内化的意识形态。通过教育法规的普及使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锻炼职业道德意志以及培养职业道德行为。而当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内化到教师的心里时,反过来又能促进教育法规的进一步推广和执行。一方面,普及教育法规能使高校教师们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学生应尽的义务,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所担负的使命,真正做到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所规定的那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良好的高校教师道德建设能够通过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言传身教,行为世范使道德的火种广泛传播开去,当一个群体有了足够的道德意识的时候,法律法规所起到的作用就会相应淡化,法规的普及推广与执行也不会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些由法规所规范的东西,已经内化成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和流露出来。从而逐步达到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

四、高校教师自身道德建设剖析

身为一名高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大力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积极贯彻履行教育法规中的各项相关规定。自身道德建设的目标应不低于教育法规中的各项相关要求,而且要更进一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倡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品德是学生品德的先导,因此,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1.要建设良好的道德修养,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避免迷失方向。同时也离不开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不能离开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因为教学活动与培养人才始终是学校工作以及教师工作的核心。

2.高校开始扩招以来,不但高校教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高校的学生更是面临着考研、就业选择等重重的压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要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理解、尊重、平等、关怀、给予、责任和宽容。“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正确平和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使他们能够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了解和信任学生,认识到他们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要真正做到热爱学生。这种热爱,既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不偏爱,对学生一视同仁。

3.要着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多向同行请教,多向老教师请教,把教书育人当成一项激情的活动来对待。以育人为本,在此基础上把课尽量上得生动有吸引力。为此应花大力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鼓励学生思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站好讲台,守住作为一名教师的底线。

4.要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要用宽广的专业外知识吸引学生,要用幽默精准的语言去打动学生,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去感染学生。通过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好自己的本分。

5.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不与实践脱节。让学生们真正感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调动学生温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来。

6.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管理是一项马虎不得的工作。各项管理工作环环紧扣,每一环都不能松懈。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应为学生做出表率,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各管理部门做好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管理工作,保障学校的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7.身为一名教师,如果自身的思想品质不过关,书教得再好也是枉然。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只有自己做到才能去要求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要有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不仅是要教会学生读书,最关键的是要教会他们做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名高校教师,如果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就会自觉主动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和文明习惯、谈吐举止等各个方面做出表率,并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教育法规的普及在当前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二者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每个高校教师都应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地贯彻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奉公守法的模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循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要以比这些法规中所规定的规范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一名“稳重”、“可亲”、“有识”的教师,成为学生以及全社会民众效仿的楷模。

参考文献:

[1]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1998-08-29.

[2]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1993-10-31.

法制 教育 对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重要群体,在法制教育上必须着重加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法制教育探究》

摘 要:法制教育是普及公民 法律知识 、培养个人法律观念的主要途径。国家通过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公民了解法律内容,培养公民规范的社会参与意识,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法制教育对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重要群体,在法制教育上必须着重加强。

关键词:法制教育;大学生;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002-2589(2016)01-0120-02

大学生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法律素养,作为国家发展的先锋力量,只有在懂得维护社会法律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发明创造才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期间重视大学生法律思想的培育也成了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国家和社会应该加以重视。

一、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形势严峻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到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不断被贯彻、落实。这说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的迫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平等、公正、法治四个词也强调了法制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手段,从大学生的层面上看,更应具有法治观念和法律常识,这样才能全面促进社会的法制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提上一个高度。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知识有着极高的学习欲望,但忽略了对法律知识、观念的学习和培养,在法律素质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外违法案件频发,涉及方面众多。例如:财产纠纷、暴力伤人、团伙勾结以及高智商犯罪。

曾有过一项调查: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对大学生犯罪细致调研后得出了一些结论:“从‘“”’前,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叶,那时候青少年的犯罪几乎很少,大概仅占总体犯罪人数的20%到30%左右,当时高学历、高智商的大学生犯罪几乎屈指可数,只占到青少年犯罪的1%;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转变,在‘“”’期间,青少年犯罪人数也急速增加,最多的时候大约能占到犯罪总人数的60%,当时由于大学生思想严谨约束力强、思想淳朴,大学生人群的犯罪率也仅仅增长了2.5%;自20世纪70年末期到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群体成为我国刑事犯罪的重灾区,刑事犯罪人数中的80%左右来自青少年,而70%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大学生所为,这也占到了全国高校总人数的1.26%”。人群数目庞大触目惊心。近些年,大学生在社会上引起多次反响的典型案例也有很多,例如: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撞人后害怕担责任连捅伤员数刀、北京邮电大学世界学院祁可欣不顾儿女砍死自己妻子、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林森浩运用 医学知识 的高智商投毒等。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大学生初入社会之时便误入歧途,这正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

有很多大学生会选择传销这种违法的行当,找工作期间经常受到非法商业人士的欺诈,有的侥幸躲过了这些灾难,但是在后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变成了非法商人的傀儡,做违法的商业活动和买卖牟取暴利。如此看来,缺乏法制教育成为非法者利用大学生的原因,大学生不但没有用自己的力量报效国家,反而因为法律观念淡薄导致违法犯罪。

现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从小只是受到学校的科学知识教育,法律层面还是空白,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的约束,就会出现违法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十八届三中全会第四次会议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强调了依法治国的主题,体现了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生法律教育应该跟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如果法律教育体制不完善就会减缓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制进程。

二、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存在的不足

提到了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问题,我们常常单纯地认为是学校教学出现了巨大漏洞,把责任推到了大学校园。其实,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是国家进行普法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也是大学生人群普法的常用手段,国家应将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全方位的工程展开。教育主体需要在国家社会的带领下,多 渠道 、多手段、多方面来实施法律教育。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法制学习的途径主要来自于课堂教育,所以必须加大学校法制教育中的课堂教育。同时,法制的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把目标转向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从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看待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绝不是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推卸责任,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的法制教学由于课程的局限性和对法律教育的不重视也只能做到法律知识的传播。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其他的国家公民提高法律素养的途径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法律常识的学习,当你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没有了解相关法律内容,而是缺乏法律信仰和法律信念,一时糊涂知法犯法,甚至是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也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所以说法律不光光是单方面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是需要长时间从社会国家各个层面慢慢培养的。

这样看来,我国法治化进程需要的是全民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相应政策,从而推动社会法治化的进一步发展。全民法制的形成就使得社会与大学校园之间存在了良性的互动,进而形成有利于发展的态势。假如仅仅是从学校法制教育单一的角度切入,古板地去要求大学生从法律知识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造成的结果也可能只是优化了表面现象,而本质性的东西没有改变。

在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层面上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看待和评判法制教育实施手段的合理性呢?基本上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应该从法制教育的实施者、受益者、具体实施 方法 分析。第二个方面:法制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多元化的教育要从国家的法治建构、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执法方式和宣传手段、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学术研究做起,这些都将影响大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对法律的认知和认同。所以法制教育还是需要宣扬法治的精神,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和家庭中的法制观念的传播具体而且直接,也应该继续发展学校家庭的法制教育。

三、对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的思考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的调研中发现了诸多问题所在,从中 总结 了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地位,即法制教育的地位和其应履行的责任大相径庭,因此,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必须重新定义其地位。

第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广泛而空洞,形式单一,欠缺一定的针对性,而且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况且如今的应试教育又使得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被边缘化。

第三,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带来信息便捷的同时不良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变得极为快速,产生了更多公民犯罪的诱因,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法制教育在我国一直不受关注,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受儒家 文化 传导的国家,礼大于法的观念一直存在我们的思想里。一方面学校的法制教育一直是以辅助教学出现,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观念的次要引导;另一方面学生从小受到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家庭和社会中道德礼仪成为代替法律出现的一种教育手段。这使得学生经常混淆道德和法律的区别,对法律的强制性观念十分欠缺。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实施原则。我们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已经不仅仅定格在普及法律知识的表层,而是需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所以我们提出的建议是“三个结合两个渗透”原则。在法制教育的课堂内容里要体现出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件评述相结合,法律信仰和德育理念相结合,在其他课程中希望可以在教材设计和选取上下功夫,在相关教学课程中对法律知识进行渗透。还可以在课下的校园活动中开展与法律相关的宣传,将知识从生活中渗透进学生的内心里。

其次,要优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内容。第一,规范法律的认知。明白国家出台法律政策的意义和目的,懂得法律的强制性,从而为大学生建构内心的法律框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认知法律规范使得大学生懂得运用法律规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对其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第二,法制 思维方式 的培养。注重法制思维的培育是为了在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运用法律的标准,分析和判断,从而合理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法律层面部分。第三,坚定法制信仰。这是法律教育的最高要求和最高目标。在大学生内心里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让法律教育深入学生心中,这对大学生三观的塑造是无比重要的。因为信仰是自我行为约束的主要内心反映,而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主要是靠每一个公民的自我约束而完成的。之所以要形成法律信仰是为了法律可以被有效执行,在维护了利益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最后,不断地拓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路径。第一,基本路径。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组成部分。基于当代法制教育的现状我们主要是要对法律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提出要求。在学习法律知识、传导法制观念、坚定法律信仰上下功夫,教育深度必须提高上来。第二,拓展路径。拓展需要的是多元化拓展,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参观和写 观后感 ,而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发散性拓展,让法律融入大学生活。例如:让大学生将课堂的法律知识向外在社会进行宣传,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自信,还可以更有效地检验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第三,探索路径。探索路径指的是要实践调研,在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进行科学的考察和结论建议的提出。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健全,需要我国法律人才和高智商人才对法律的全面性进行考察,找出不足,提出建议。在探索中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进而坚定法治信仰,遵守法律规范,从而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队伍里。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持久全面的教育工程,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用法制观念作为指引,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造。各个学校要紧跟政策,做好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引路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才”不培养“人柴”。另外,学校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理性的法制校园环境,让学生们意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真正地落实下去,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化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于飞.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的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2]崔长珍.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陈美香.论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23).

[4]张阔海,宋宝萍.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局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法制教育探究论文

高等教育校本研究论文选题指南

怎么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选了教育学方面的论题,木多写一些和自己相关的。贴近的这样的题目好写。、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人类在不断的学习中进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教育方式 方法 也更新换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方向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教育类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2、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 儿童 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探索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6、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21、基于古斯基评估模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分析

22、放开营利性学校办学领域的取向与策略探析

2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24、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25、学前教育远程师资培训系统建设的路向分析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韩国企业支持女童教育

27、初构案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8、浅析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9、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30、徐州市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

31、学前高专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32、家庭功能弱化对学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刍议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35、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6、浅析多媒体视域中的学前 英语听力 培养

37、浅谈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38、论培训机构在中国现在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9、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40、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缺位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41、我国幼儿教育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2、浅谈学前心理学教育教学策略

43、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

44、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5、国营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有序移交

46、广西民办幼儿教师规范化教学行为实施策略研究

47、学前教育专业女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48、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49、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中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50、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51、“五位一体”生态教育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势科学视角

52、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53、互联网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析

54、美国高宽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及其启示

55、学前儿童观点采择训练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

56、襄阳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57、简谈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58、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59、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60、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探析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

1、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

4、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5、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6、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7、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8、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

9、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 热点 问题的探讨

10、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11、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12、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13、体育教学与训练

1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5、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17、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 随笔

18、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19、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21、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22、世界体育发展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23、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4、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

25、体育 文化 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26、体育意识剖析

27、关于在体育教学当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28、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29、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0、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31、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32、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33、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4、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35、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6、中国与世界优秀 跳远 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37、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建议

38、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9、 武术 套路发展的动因

40、对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41、对中学生课外活动浅析

42、发展 网球 俱乐部的市场

43、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良影响

44、肥胖与有氧运动的研究分析

45、高等教育中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4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7、关于初中体育课“减负”问题的分析研究

48、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49、关于大学生健康促进问题的探讨

50、关于 篮球 抢篮板球的探讨

教育叙事 论文题目

1、 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关怀——一年级上册教育叙事 故事

2、 教育叙事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适切性探究

3、 教育叙事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实录

4、 均衡发展政策与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两位农村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

5、 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环节

6、 教育叙事视域下精准资助对建档立卡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7、 公共艺术教育叙事研究之师生演剧活动——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8、 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教育叙事

9、 蒙汉双语家庭子女的语言习得困境:教育叙事与 反思

10、 我和我那“别样的花儿”——小学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教育叙事

11、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与国际传播

12、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审视:适切性、局限性及突破

13、 基于教育叙事的音乐教学研究

14、 父母责任的代际传承: 家庭教育 百年回眸——基于50个中国家庭的教育叙事研究

15、 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6、 教育叙事研究——关于故事和生活经历的研究法

17、 不妨来点温柔的惩罚——我与一个孩子三次“斗争”的教育叙事

18、 高师教育叙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以QT师专语文教育专业为例

19、 让教育叙事成为钻石的“五部曲”

20、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教育叙事:教育专业硕士生的成长途径

22、 论数学教育叙事

23、 教育叙事——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24、 教育叙事案例:每个天使都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25、 教育叙事,教师写作突围的捷径

26、 巧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冷战中的对峙》教育叙事

27、 运用教育叙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研究

28、 思想政治课教材处理中的教育叙事

29、 教育叙事研究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0、 最美“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校本研修课教育叙事

31、 给“教育叙事”把脉

32、 音乐教师学习教育叙事研究的客观诉求

33、 藏族地区数学教师角色认知的教育叙事研究

34、 历史教育:叙事之上的知识展开

35、 教育叙事:“两个密度”引发的思考

36、 浅析开展 高一政治 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与反思

37、 教育叙事与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

38、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探讨

39、 用写故事的方式理解教育——教育叙事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40、 激发是课堂的灵魂——我的教育叙事

41、 中秋月圆——《 中秋节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叙事

42、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结构要素探究

43、 展现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叙事

44、 教育叙事研究困惑解读

45、 基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能动性研究

46、 一节 作文 教学参赛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47、 教育叙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转变的有效路径

48、 虚构的教育叙事要不得

49、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50、 职前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基于实习日志的教育叙事分析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本科教育类毕业论文题目

★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 家庭教育 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 儿童 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 经验 --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 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1、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 反思 与重构

2、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 文化 比较

9、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民国时期 留学 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原理论文题目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2)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的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教育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5000字(2)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英语教学中合作型课堂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摘要: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是听、说、读、写中最难掌握的。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以及新课标下的写作要求,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型课堂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课堂;合作写作;合作批改

一、背景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五级)有明确要求:①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②能根据要求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③能按要求转述所听、所读的内容;④能为图片提供汉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课标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受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法错用的制约,会出现:①思维敏捷,有想法却拙于文字者;②有思维能力不佳,不知如何写者;③有受母语的迁移,写作时,汉语式英语现象屡屡可见者;④有短文前后逻辑关系不清、动词形式、时态错用、句型使用有误见怪不怪者。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领域里的写作教学也应改革。首先,身处课改第一线的中学教师需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思路。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该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它要求组员通过交流思想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把合作型教学理念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中,让学生觉得脑中有东西可写,写时少犯错误,达到引起学生写作发生某些变化的目的。

二、合作型课堂教学理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

(一)写作:由个人写作发展到合作写作

1.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并写出项目报告。例如,笔者在上Book II语法比较级时,要求4人小组讨论并记录每个成员的Weight, Height, Age, English mark,然后学生组织句子:I am older (fatter, better…) than…/… is taller than me /…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文字。这一活动中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说和写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小组活动中,他们能够自由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使学生增加了语言的输入,觉得有东西可写。

2.单元小结课,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复习归纳本单元的学习要点、难点、重要短语、语法和句子,然后把这些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即缩写)。例如复习Book III Unit 1,一组学生把对话和文章联合进行单元内容串联写作:One day, I had nothing to do. So I went to the library to borrow a book. 接着插入与librarian的对话,简介书本内容,以及书本失而复得这些情节。经过讨论、模仿,所写文章虽模式一样,但细节各不同。可见,此合作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利用报刊文摘进行文章合作扩写、续尾

教师提供材料和简单提示,如下面的文章:In USA, a day-old baby girl was taken from her mother’s hospital room. A nurse in the hospital tries to take her away. The baby was found later in a quiet street not far from the hospital. She was safe.(摘自英语辅导报刊) 教师设计几个问题来协助学生扩写:Q1:How and when was the baby taken away from her mother’s hospital room? Q2: Why did the nurse take away the baby? Q3: What did the hospital and the baby’s family do after they knew it was taken away?

至于续写,教师可以去掉原文结尾The baby was found…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通过集体的智慧,启发个人思维,促进写作。

4.作文课上,进行专门的写作训练

(1)写作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习作题目查找相关的信息,然后集体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2)教师提供相关的范文若干篇,并分析其结构。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形成初步的写作框架。

(4)学生自己写草稿。

(5)组员相互修改。

(6)学生在听取其他同学或教师的意见后修改草稿,最后定稿。

在合作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彼此间的互动,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望去写,这就成功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的第一个要求,第二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少犯错误,可采取学生自查自改的策略,以及经常性的进行写作注意事项的指导。

(二)批改:由教师面批、细批发展到学生互批

教师应面批、细批学生作文,以便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及时加以纠正,这是大多数教师一直在做的,但是红色叉叉、问号和删除线,有时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亦应成为批改的主体,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批改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好、中、差”搭配的原则3~4个学生组成一个互批小组,批改要求:

1.挑选靓句,分享优秀作文

先由个人找出作文中的靓句,然后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小组公认的靓句在全班大声朗读,其次把公认的好作文拿出来让大家分享。目的是让别的学生从同学的作文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得到一种有效的'示范,使作者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起到鼓励作用。

2.修改缺陷

英语作文中经常会出现比较集中的错误,教师可帮助学生罗列如下:时态(be有没有多或少,动词第三人称正确与否,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式是否正确);语态(主动还是被动);名词单复数(a/an是否漏掉或错用);词性(是形容词还是副词);有没有注意英汉思维的差异(时间、地点同时出现时,英语中却先提地点,后提时间);汉语中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在英语中只用一个;是不是用了Chinglish的句子;固定短语等方面的错误,教师要求学生批改并归纳,学生整理的结果:一是单句改错,二是短文改错,三是文中欠连接词,造成全文欠生动。

3.比照练习

作为写作批改的自然延伸和最终目的,再练习是至关重要的,比照上一次的作文,再写一篇类似题目或内容的作文,即订正扩写,会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具有了初步修改的能力,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比起教师自己动手精心批改,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在互批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讨论、争论以自求解答。同时,这种活动具有启发性或激疑性,具有导思功能,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会比较重视时态、短语、语法及句子的组织,这种方式胜过教师无数遍说教式的讲解。

合作写作,启发了学生写作思维,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合作批改,自觉消灭了学生写作中很多常见错误;而背诵一些好句子好文章是促进写作的又一方面。

(三)诵读:多读、多背佳句、佳篇

美国作家舒伯特说:“Reading is writing.”这就是说,熟读对写作是很重要的。平时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用生动的语言创造动感的画面,写作中巧妙套用课本中的段落和句子。

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它需要坚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词、句型及语法的合理结合——句子,所以,平时学生要多听、多读、多记单词短语句子、多背诵优秀范文,这一活动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帮助学生写作。

分享资源,学生可以获得很多的佳句佳篇;背诵,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短语知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固定短语可使文笔流畅,写作速度加快。背诵课文对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大有益处。

三、总结

以上是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合作型活动,在运用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学生从没东西可写到有东西可写,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其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研究表明,这是一项有效的合作活动。但是要写出一篇佳作须考虑以下环节:设计(design),选词(choose words),造句(make sentences),写作(write a passage),润色(polish),实现学生高层次的写作需求,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建立长期的计划,使写作成为一种学生内在的需求,并对之保持长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宽平.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3(6).

[2]张坚.英语写作教学[J].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Abstract: Writing is the reflection of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pplying ability and is the most hard to grasp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writing teaching pattern in the light of new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writing.

Key words: English classroom; cooperative writing; cooperative correction

不管是导师还是读者,评判论文的第一感是先审核题目,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奠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目录▼▼

本科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大全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  本科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1、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英语社团建设

2、 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发展性评价探析

3、 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 毕业 论文的语言错误

4、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5、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

6、 新晋本科院校学生 英语听力 现状分析及听力教学策略转变

7、 应用型本科院校视听说模式下 商务英语 口语教学改革探究

8、 本科翻译专业“英语经典原着深阅读”实践模式探讨

9、 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0、 基于供需平衡理论对辽宁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发展问题的必要性研究

1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术失范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12、 职业本科英语 教育 教学研究

13、 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 英语学习 动机研究--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15、 财经 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16、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17、 后殖民文学在本科英语专业的教学探索

18、 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础

19、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期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

20、 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21、 本科高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22、 英语专业本科生如何在本科阶段建构英汉翻译的知识能力

23、 新建应用技术型院校英语本科翻译教学策略探究

24、 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实训式商务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25、 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6、 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7、 母语正迁移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8、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9、 基于大连地区本科毕业生英语能力社会需求调查的拓展课程建设研究

30、 背诵--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

31、 应用型本科自动化 专业英语 课程教改研究

32、 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英语 教学 方法 探索

33、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留学 生流行病学英语备课探讨

34、 浅谈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35、 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6、 美国“5C”标准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山西新晋本科院校为例

37、 地方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38、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需求分析

39、 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生态化”商务单证教学浅析

40、 本科优秀英语习作者元认知能力及其表征:个案分析

4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因素调查与研究

42、 学生满意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43、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改成效及修正策略

44、 教学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教学技能培养提升路径

45、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46、 大学英语读写中的语块运用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47、 探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

48、 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与普高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研究

49、 独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50、 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 反思

51、 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体系构建

52、 应用型本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探索

53、 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探析

54、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精细化”指导“六步”模式探索

55、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应有的职业道德

56、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57、 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推广全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58、 医药类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59、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0、 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

●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大全

浅探幼儿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法

粤北地区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低段 英语 故事 阅读教学实践--以牛津英语幼儿故事“Books!”为例

关键期假设视角下的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定位

全语言教学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省幼儿英语师资现状调研及分析

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导向及培养

高校《幼儿英语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英语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英语 儿童 绘本译作与中国幼儿文学的语言对比研究

浅谈幼儿英语教学的三个原则

幼儿英语教学之理性思考

中美幼儿英语教育方法的比较分析

父母期待对幼儿英语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

幼儿英语教学师资力量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探讨

浅谈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

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研究

大连市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游戏教学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模式

新课改视野下的幼儿英语教学初探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中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南省Z市J区为例

从整合教育的角度分析幼儿学前英语教育

活动教学法与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校企合作共建区域幼儿英语师资培养机制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探析英语教学方法

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发展中教师多元角色的构建

幼儿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究

幼儿教师 英语口语 构成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及运用

试谈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的 英语写作 习惯漫谈

英语词汇类APP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 学习英语 的兴趣

幼儿英语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法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英语浸入式下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谈幼儿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

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研究

幼儿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究

>>>

●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

2、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3、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

4、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

5、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6、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8、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9、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10、面向 文化 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

11、引导智慧生成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12、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

13、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14、教育实习对英语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的影响研究

15、英语教育硕士实习生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16、乌鲁木齐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7、中学生英语 学习态度 与情感教育研究

18、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19、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实效及改进策略研究

20、国外MOOC视频在专业英语视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学前儿童家庭英语教育的实践研究

22、《K-12STEM教育通用评估体系》翻译 报告

23、教育实习对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24、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理解

25、基于岗位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6、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7、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8、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情感教育目标状况的调查研究

29、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31、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2、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

33、英语国际化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研究

34、在英语师范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科教学知识

35、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反思

36、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

37、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8、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39、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40、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新教传教士与晚清英语教育

42、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

43、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

44、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5、论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翻译对策

46、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7、贵州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观察

48、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化探索

49、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中美媒体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报道

50、养成教育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相关 文章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

★ 最新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题目参考

★ 英国文学论文参考题目

★ 高等教育论文题目参考

  • 索引序列
  • 高校教材选用对策研究论文
  • 高校教师常用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 高校教师教育法治化策略研究论文
  • 高等教育校本研究论文选题指南
  •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