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histology期刊最新论文

histology期刊最新论文

发布时间:

histology期刊最新论文

摘要 明显的副作用相关膀胱术。最近,小肠结膜(SIS)已被推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SIS膀胱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一个猪再生实验模型。40-60%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壁)进行的,代之而起的是SIS贪污。被杀的动物被计划在2个星期,5周和3个月。在40岁cmH2O膀胱容量压力、宏观形貌进行了评估移植前后SIS的负荷。组织学检查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胶原平滑肌的比例。学生的t检验采用统计分析。两个仔猪死在9号,10号术后一天由于泌尿腹膜炎。剩下的小猪腹部术后在事故中丧生在5周时期(两只动物)和3个月(两只动物)。膀胱容量下降的要糟糕些(- 18%)在5周随访和非常相似的改变量(+ 2.5%)在3个月的控制。没有diverticular形成、膀胱结石,粘液和尿路感染被发现。没有明显的SIS移植物导致简约。组织学显示在10天内通过过渡上皮内衬SIS膜的岛屿,有一些毛细血管。在5周、过渡上皮完全覆盖了;新血管移植物与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了观察。在3个月,SIS并不明显。定义了两层:内部过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外胶原蛋白与及肌束。计算机辅助形态测量学的分析表明,胶原蛋白/肌肉比70/30%(正常膀胱= 56/44%,P < 0.05)。SIS是有效的为膀胱壁作为支架在六分之四的再生的动物。长期的研究需要确认的疗效和对新开发的墙最终临床使用的。

研究领域或方向1、昆虫分类学:主要进行中国木蠹蛾科分类、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2、进化生物学:主要进行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和同域物种分化机制研究。3、害虫综合治理: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侧重诱集植物研究。工作学习简历1978.9-1982.6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学士学位;1982.9-1985.7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8~1991.10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1996.7 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8~2004.2 美国Kansas大学合作研究。学术及科研项目、成果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主要进行系统昆虫学、进化昆虫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主编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40篇。1、中国鳞翅目木蠹蛾科昆虫分类研究:发表数篇论文并出版一本专著——《中国木蠹蛾志》。2、长翅目昆虫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进行长翅目的分类、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生物多样性等研究。3、桃蛀果蛾复合体物种分化机制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现桃蛀果蛾是一个正在经历物种分化的复合体,在寄主植物的选择压力下,通过改变幼虫进入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和调整滞育后发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使昆虫生活史与寄主物候期保持同步,导致不同寄主植物上昆虫生殖时间的季节隔离,使基因交流降低,最终出现同域物种分化。4、害虫综合防治:主要进行石榴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主持省攻关课题和临潼区横行课题各1项,以种植诱集植物、使用性诱芯等技术,达到了石榴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花保祯,男,1962年5月出生,理学博士,昆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一、主要学历与工作简历1982年7月 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 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8月~1991年10月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研究;1993年12月 晋升副教授职称;1994年8月 担任昆虫学教研组主任;1996年7月 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2月 晋升教授职称;1999年9月获得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2000年-- 教育部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8月—2004年2月 美国Kansas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二、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本科生: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专业外语。研究生:昆虫分类学、昆虫形态学、专业外语。其中昆虫分类学在1989年被评为校A级优秀课程获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 1996年在校 课程建设评估中又被评为重点课程。三、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课 题 名 称编号课题来源经费(元)角 色起止时间完成情况桃蛀果蛾复合体的寄主生物型和物种分化机制研究39200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主持人1993.1-1995.12完成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与物种形成机制研究39570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主持人1996.1-1998.12完成陕西省烟仓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98KN-4陕西省课题6.0主持人1998.-12000.12完成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控制策略与防治方法研究397704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副主持人1998.1-2001.12完成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陕西省课题8.0主要参加者1992.6—1996.12完成石榴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G2001横向课题3.0主持人2000.1-2002.12完成石榴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2001K01-G11-04陕西省科技攻关2.00主持人2001-2002正在进行中国蝎蛉科昆虫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3007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主持人2001.1-2003.12正在进行中国蚊蝎蛉科昆虫分类与行为生物学研究303701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主持人2004.1-2006.12正在进行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50主要参加人2002.6—2004.6正在进行四、学术论文和专著:1.周尧,花保祯. 1986 中国线角蠹蛾属三新种.昆虫分类学报,8(1-2):67-732.花保祯 ,1986中国木蠹蛾科二新记录种.昆虫分类学报,8(3):1783.花保祯 ,1986芳香木蠹蛾中国亚种应提升为种.昆虫分类学报,8(1-2):43-444.周尧,花保祯 1988 木蠹蛾一新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0(3-4):225-2285.花保祯,周尧,方德齐,陈树良. 1990 中国木蠹蛾志. 天则出版社,132页7图版.6.花保祯 1992 桃蛀果蛾学名的更正 昆虫分类学报 14(4):313-3147.花保祯,袁锋,胡小平. 1994. 烤烟留种田棉铃虫幼虫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中国烟草学报,2(1):14-16.8.花蕾,花保祯. 1995 桃小食心虫寄主生物型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22(2):165-170.9.花保祯,花蕾,宋金东. 1995 桃蛀果蛾寄主间生活史与杂交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3(5):6-10.10.花保祯 ,1995从桃蛀果蛾看同域物种形成机制. 全国昆虫分类区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4页.11.花蕾,花保祯,黄卫利. 1995杏桃小食心虫的初步研究. 全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52-154页.12.花保祯. 1996 鳞翅目、毛翅目、脉翅目、蛇蛉目、广翅目 《昆虫分类学》(袁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3.花保祯,曾晓慧,张皓. 1996 不同采果期对桃蛀果蛾幼虫发育及滞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4(6):35-38.14.花保祯,雷耀先,赵淑芳等1996陕西烟田蝗虫种类与危害损失调查中国烟草昆虫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 109-115页15.花保祯,袁锋,杨从军等. 1996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中国烟草学报 4(2):8-1316.袁锋,花保祯,孙建军等. 1996 短额负蝗为害烟草的经济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植物保护,22(6):15-17.17.花保祯 1997 蝎蛉属Panorpa东北一新种(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19(3):213-21518.花保祯,周尧. 1997 河南省伏牛山蝎蛉记述(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19(4):273-278.19.袁锋,花保祯,杨从军,张雅林,雷耀先,赵淑芳. 1997 陕西省烟田昆虫区系调查与分类体系.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5(2):27-36.20.花保祯 1997 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后发育在物种分化中的作用. 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48页.21.花保祯,张皓,曾晓惠. 1997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昆虫学研究进展》(杨星科、吴鸿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36页22.袁锋,杨从军,花保祯等. 1997 陕北多异瓢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 昆虫知识,34(5):283-288.23.花保祯 1998 Panorpa in Changbai Mountains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Mecoptera: Panorpidae). Entomotaxonomia, 20(1): 37-4324.花保祯,周尧. 1998 Panorpidae (Mecoptera) in Hainan Island. Entomotaxonomia, 20(2): 133-13925.花保祯,曾晓惠,张皓. 1998 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滞育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6(5):25-2926.花保祯,张爱娟,卢湘洲,花蕾. 1998 秦岭杏园桃蛀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7(4):25-32.27.花保祯、周尧 1998 河南省伏牛山的蚊蝎蛉记述(长翅目:蚊蝎蛉科) 伏牛山区昆虫(一)(申效诚、时振亚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64-67页28.花蕾、花保祯、黄卫利 1998 杏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25(2):141-14429.花保祯,周尧. 1999 Panorpidae (Mecoptera) in Xizang,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Neopanorpa.Entomologia Sinica, 6(1): 11-17.30.花保祯 1999 鸡公山蝎蛉一新种 《鸡公山区昆虫》(申效诚、邓桂芬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31.周尧,花保祯1999长翅目《昆虫分类》(郑乐怡、归鸿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66-674页32.花保祯 1999长翅目《福建昆虫志》(黄邦侃主编),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396-400页33.彩万志,庞雄飞,花保祯,梁广文,宋敦伦. 2001 普通昆虫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4.徐庆刚,花保祯.2001 线粒体DNA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9(增):79-83.35.花保祯,孙桂华,李淼琳. 2001 Sichuan Panorpidae (Mecoptera) kept in the Tianj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昆虫分类学报,23(2):120-123.36.花保祯. 2002. 木蠹蛾科Cossidae. In 黄邦侃:福建昆虫志,5:6-9,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37.花保祯,周尧. 长翅目:蝎蛉科. 海南森林昆虫(黄复生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p71738.袁锋,仵均祥,花保祯,刘延虹,祝传书.2003.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I. 灾害出现的空间格局与周期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31(5):96-10039.袁锋,花保祯,仵均祥,贺虹,祝传书.2003.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II. 灾害出现的影响因子与控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1(6):43-4840.黄蓬英,花保祯,申效诚. 2004. 蝎蛉属Panorpa一新种记述(长翅目:蝎蛉科).昆虫分类学报,2004, 26(1): 29-3141.袁锋,花保祯,仵均祥等.2004.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42.徐庆刚,花保祯. 桃蛀果蛾寄主生物型分化的PAPD分析. 昆虫学报,2004,47(3): 379-383.近期发表论文1. Ma N, Cai LJ, Hua BZ. 2009.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the eggs in some Panorpidae (Mecoptera) and their systematic implication. Systematics & Biodiversity 7(4): 403-417 (SCI)2. Liu SY, Hua BZ. 2009.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salivary glands and salivary pumps in the scorpionfly Panorpa obtusa (Mecoptera: Panorpidae). Acta Zoologica, 90: 9 pp. doi: 10.1111/j.1463-6395.2009.00436.x (SCI)3. Tan JL, Hua BZ. 2009. Terrobittacus, a new genus of the Chinese Bittacidae (Mecopter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3(47): 2937-2954 (SCI)4. Tan JL, Hua BZ. 2009. Bicaubittacus, a new genus of the Oriental Bittacidae (Mecopter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Zootaxa, 2221: 27-40 (SCI)5. Liu SY, Hua BZ. 2009. Ultramorphology of the proventriculus in Panorpidae and Bittacidae (Mecoptera). Micron, 40: 899-905. (SCI)6. Cai LJ, Hua BZ. 2009. Morphology of the immature stages of Panorpa qinlingensis (Mecoptera: Panorpidae) with notes on its biology. Entomologica Fennica, 20(4): 215-224 (SCI)7. Du XL, Yue C, Hua BZ. 2009.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scorpionfly Panorpa emarginata Che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xternal morphology (Mecoptera: Panorpidae). Journal of Morphology, 270(8): 984-995 (SCI)8. Ma N, Hua BZ. 2009. Fin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the eggshell in scorpionfly Panorpa liui Hua (Mecoptera: Panorpidae).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72(7): 495-500 (SCI)9. Cai LJ, Hua BZ. 2009. A new Neo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China with notes on its biology. 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 56 (1) : 93–99. (SCI)10. Hua BZ, Cai LJ. 2009.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China with notes on its biology.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3(9-10): 545–552. (SCI)11. Tan JL, Hua BZ. 2009. Description of immature stages of Bittacus planus Cheng (Mecoptera: Bittacidae) with notes on its biology. Proceeding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11(1): 111-121. (SCI)12. 刘书宇,花保祯. 2009. 太白蝎蛉消化道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昆虫学报,52(7): 808-813.13. 李涛,蔡立君,花保祯. 2009. 南五台蝎蛉成虫复眼的超微结构. 昆虫知识,46(1):86–89.14. 杨宗武,丁升选,花保祯. 2009. 昆虫采集新方法—飞行拦截网. 陕西农业科学,55(4):84–85.15. Tan JL, Hua BZ. 2008. First discovery of Bittacidae (Mecoptera) in Hainan Island,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tomological News, 119(5): 497–500. (SCI)16. Cai LJ, Huang PY, Hua BZ. 2008. Sinopanorpa, a new genus of Panorpidae (Mecoptera) from the Oriental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Zootaxa, 1941: 43–54. (SCI)17. Tan JL, Hua BZ. 2008. Morphology of immature stages of Bittacus choui (Mecoptera: Bittacidae) with notes on its biology.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2(31): 2127–2142. (SCI)18. Tan JL, Hua BZ. 2008. The second species of the Chinese Panorpodidae (Mecoptera), Panorpodes brachypodus sp. nov. Zootaxa 1751: 59–64. (SCI)19. Hua BZ, Tan JL, Huang PY. 2008.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ittacus (Mecoptera: Bittacidae) from China, Zootaxa, 1749: 62–68. (SCI)20. Zhang SZ, Hua BZ, Zhang F. 2008. Induc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the levels of malondialdehyde in cucumber seedlings as a consequence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festation. 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 2(4): 209–213. (SCI)21. Hou XY, Hua BZ. 2008. Structure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s in Panorpidae (Mecoptera) with remarks on their taxonomic significance.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3): 427–434.22. Tan JL, Hua BZ. 2008.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ittacus (Mecoptera, Bittacidae) from Zhejiang,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3): 487–490.23. Zhang SZ, Zhang F, Hua BZ. 2008. Enhancement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olyphenoloxidase, and Peroxidase in Cucumber Seedlings by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festa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7(1): 82–87.24. 谭江丽,花保祯. 2008. 蚊蝎蛉捕捉足构造. 昆虫学报,51(7): 745–752.25. 陈小华,花保祯. 2008. 谢丽思夜蛾雄性记述,昆虫分类学报,30(2):107-109.26. Li X, Hua BZ, Cai LJ, Huang PY. 2007.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orpa (Mecoptera: Panorpidae) from Shaanxi, China with notes on their biology. Zootaxa, 2007, 1542: 59–67. (SCI)27. Zhang SZ, Zhang F, Hua BZ. 2007. Suitability of various prey typ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pylea japonica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04: 149–152. (SCI)28. 花保祯, 谭江丽. 2007. 中国大巴山蚊蝎蛉属一新种( 长翅目, 蚊蝎蛉科). 动物分类学报,32(2):455–458.29. 侯小燕,花保祯. 2007. 刘氏蝎蛉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昆虫知识,44(2):238–240.30. Shi H, Zhang LF, Hua BZ et al. 2006.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residual Bt protein at the second trophic leve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8): 946–951. (SCI)31. 张世泽,吴林,许向利,花保祯. 2006. 小花蝽对牛角花齿蓟马的捕食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17(7):1259–1263.32. 蔡立君,黄蓬英,花保祯. 2006. 米仓山蚊蝎蛉二新种记述. 昆虫分类学报,28(2):127–130.33. 蔡立君,李军,花保祯. 2006. 陕西秦岭蝎蛉的生物学观察. 昆虫知识,43(5): 681–684.34. 谭江丽,花保祯. 2006. 扁蚊蝎蛉的行为学观察. 昆虫知识,43(3):248–251.35. Huang PY, Hua BZ. 2005.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Chinese Bittacus Latreille (Mecoptera, Bittacidae). Acta Zoologica Sinica, 30(2): 393–398.五、教改研究与论文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普通昆虫学重点课程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999-2000,主持人2.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体系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3-2004,主持人教改论文:① 袁锋,花保祯、张雅林 1990 昆虫分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体会。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 1990(1):29-36② 魏琮,冯纪年,花保祯. 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的探索,西北高等农林教育,2004,(1): 16-18③马青,花保祯. 为人师表,培养高素质的植保人才.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4): 26-27六、获奖情况“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1998年获陕西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名;“昆虫分类研究”1998年获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二等奖;“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2000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名。“创建学科基地 提高人才系列化培养水平”2000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四。

111111

1. Zhang, J., Vogeley, M. S., Chen, C. (2008) Scientometrics of big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research in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cientometrics, 86(1), 1-14.2. Chen, C., Ibekwe-SanJuan, F., & Hou, J. (2010).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7), 1386-1409.3. Chen, C., Zhang, J., Vogeley, M. S. (2010). Making sense of the evolution of a scientific domain: A visual analytic study of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research. Scientometrics, 83(3), 669-688. 10.1007/s11192-009-0123-x4. Chen, C. (2010)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10.1002/wics.89?5. Chen, C., Chen, Y., Horowitz, M., Hou, H., Liu, Z., & Pellegrino, D. (2009). Towards an explanatory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3(3), 191-209.6. Chen, C., Zhang, J., Vogeley, M. S. (2009) Mapping the global impact of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4(4), 74-77.7. Zhang, J., Chen, C., Li, J. (2009) Visualizing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with paper-reference matr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15(6)(Nov/Dec), 1153-1160.8. Chen, C. (2009) CiteSpace II: 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情报学报, 28(3), 401-421. This is a Chinese edition of #38, translated by 陈悦,侯剑华,梁永霞.9. Hou, H., Chen, C., Liu, Z., Wang, X., Chen, Y. (2009)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 of knowmetrics.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In Chinese: 知识计量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研究, 《科学学研究》10. Liu, Z., Chen, C., Hou, H., Wang, X. (2009) Stepping into a revolutionary age of science of scienc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 5-12. In Chinese: 迈向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科学学与科技管理》11. Liu, Z., Hou, H., Chen, C., Wang, X. (2009) Knowmetr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Science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In Chinese: 知识计量学及其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科研管理》12. Liu, Z., Wang, X., Chen, C. (2009)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field. Digital Library Forum, (2009)10, 14-34. In Chinese: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数字图书馆论坛》13. Chen, C., Song, I. Y., Yuan, X. J., Zhang, J. (2008) The Thematic and Citation Landscape of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1985-2007).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67(2), 234-259.14. Chen, C. (2008) An information-theoretic view of visual analytics. IEEE Computer Graphics & Applications, 28(1) Jan/Feb, 18-23.15. Sokol Petushi, Jeff Marker, Jasper Zhang, Weizhong Zhu, David Breen, Chen, C., Xia Lin, Fernando Garcia (2008) A visual analytics system for breast tumor evaluation. Analytical and Quantitative Cytology and Histology, 30(5), 279-290.16. Chen, C. (2007) Holistic sense making: Conflicting opinions, creative ideas,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Library Hi Tech, 25(3), 311-327.17. Ye, J., Chen, C. (2007)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and the USA in the digital ag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33(2), 18-23. [In Chinese]18. Zhu, W., Chen, C. (2007) Storylines: Visual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n latent semantic spaces. Computer & Graphics, 31(3). Special Issue on Visual Analytics. June 2007, 338-349.19. Chen, C. (2006)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3), 359-377.20. Chen, C. (2005) Top 10 unsolve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blems.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5 (4). 12-16.21. Chen, C. and Borner, K. (2005) From spatial proximity to semantic coherenc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group dynamics in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Presence-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4(1), 81-103.22. Chen, C. (2004)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 PNAS, 101(Suppl. 1), 5303-5310.23. White, H., Lin, X., Buzydlowski, JW & Chen, C. (2004) User-controlled mapping of significant literatures. PNAS, 101(Suppl. 1), 5297-5302.24. Chen, C., Hicks, D. (2004) Tracing knowledge diffusion. Scientometrics, 59(2), 199-211.25. Chen, C. (2003) Visualizing scientific paradigms: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4(5), 392-399.26. Chen, C., Kuljis, J. (2003) The rising landscape: A visual exploration of superstring revolution in phys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4(5), 435-446.27. Borner, K., Chen, C., Boyack, K. (2003) Visualizing knowledge domains.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7, 179-255.28. Chen, C., Cribbin, T., Kuljis, J., & Macredie, R. (2002) Footprints of information foragers: Behaviour semantics of visual explo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7(2), 139-163.29. Chen, C., Cribbin, T., Macredie, R. & Morar, S. (2002) Visualizing and tracking the growth of competing paradigms: Two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3(8), 678-689.30. Chen, C., Kuljis, J. & Paul, R. J. (2001) Visualizing latent domain knowledge.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31(4), 518 - 529.31. Chen, C. & Paul, R. J. (2001) Visualizing a knowledge domain’s intellectual structure. IEEE Computer, 34(3), 65-71.32. Chen, C., Paul, R. J., O’Keefe, B. (2001) Fitting the jigsaw of citation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domain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2(4), 315-330.33. Kuljis, J., Paul, R. J., Chen, C. (2001) Visualization and simulation: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Simulation. (Special issue on Simulation and Visualization). 77(3/4), 202-213.34. Chen, C. & Rada, R. (2000)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using a collaborative hypertext.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10(5/6), 579-606.35. Chen, C. & Czerwinski, M. (2000)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3(5), 631-635.36. Chen, C. & Yu, Y. (2000) Empirical studies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3(5), 851-866.37. Chen, C., Czerwinski, M., Macredie, R.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1(6), 499-507.38. Chen, C.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 spatial-semantic virtu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1(6), 529-542.39. Chen, C. (1999) Visualising semantic spaces and author co-citation networks in digit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5(3), 401-420.40. Chen, C., Thomas, L., Cole, J., Chennawasin, C. (1999) Representing the semantics of virtual spaces. IEEE Multimedia, 6(2), 54-63.41. Chen, C., Czerwinski, M., Macredie, R. (1998) Human factors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Virtual Realit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3(4), 223-225.42. Chen, C. (1998) Bridging the gap: The use of Pathfinder networks in visual navigation.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ing, 9(3), 267-286.43. Chen, C., Newman, J., Newman, R., Rada, R. (1998) How did university departments interweave the web: A study of connectivity and underlying factors.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 10(4), 353-373.44. Chen, C. (1998) Generalised similarity analysis and 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 10(2), 107-128.45. Branki, C., Chen, C., & Newman, J. (1998) Capturing design rationale: Experiences from a Web-based argumenta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Special Issue o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Design), 6(2), 50-59.46. Mahmond Mhashi, Roy Rada and Chen, C. (1998) The role of prefix, suffix, and infix of words and sentences on string searching. Al-manarah (Arab journal of computing), 3(3), 67-88.47. Chen, C. & Czerwinski, M. (1997) Spatial ability and visual navig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New Review of Hypermedia and Multimedia, 3, 67-89.48. Chen, C. (1997) Tracking latent domain structures: An integration of Pathfinder and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AI & Society, 11(1-2), 48-62.49. Chen, C. (1997) Writing with collaborative hypertext: analysis and modell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8(11), 1049-1066.50. Henderson, T., Rada, R. & Chen, C. (1997) Quality management of student-studen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3), 199-215.51. Chen, C. & Rada, R. (1996) Modelling situated actions in collaborative hypertext databas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3).52. Chen, C. & Rada, R. (1996) Interacting with hypertext: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1(2), 125-156.53. Chen, C. & Rada, R. (1994) A conceptual model for supporting collaborative authoring and reus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1(2), 88-93.54. Chen, C., Rada, R. & Zeb, A. (1994) An extended fisheye view browser for collaborative wri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40(5), 859-878.55. Dobson, M., Rada, R., Chen, C., Michailidis, A. & Ulloa, A. (1993) Towards a consolidated model for a collaborative courseware authoring system.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9, 34-50.56. Rada, R., Wang, W., Michailidis, A., & Chen, C. (1992) Collaborative software reuse integrated into the work flow. Annual Review of Automatic Programming, 16(2), 79-83.

ieee最新期刊

 近日,粤台人工智能学院黄冠龙特聘教授团队在天线与微波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简称IEEE TAP)上发表论文“Coding Engineered Reflector for Wide-Band RCS Reduction Under Wide Angle of Incidence”(应用于宽角入射波下宽带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的编码型反射面,DOI: 10.1109/TAP.2022.3179599)。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由IEEE天线与传播学会主办,是电磁场、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最权威和顶级的刊物,JCR一区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4.824。该论文为我校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第一作者为我校特聘青年研究员Mustafa K. Taher Al-Nuaimi博士,通讯作者为黄冠龙特聘教授。该论文介绍了一种1比特编码工程反射面的设计。该反射面可通过将背向散射的电磁能量重新定向到不同的角度以实现电磁波宽角入射下宽带单站/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缩减。所设计的反射面可在±75°的宽入射角范围内实现60–120 GHz宽频带单站/双站RCS超过10 dB的缩减。该性能是通过设计一种各向异性的宽带极化旋转单元实现的,该单元的相对极化转换带宽为66.7%,极化转换效率超过99%。该单元及其镜像结构用于表征优化后1比特编码序列的“0”和“1”状态。该设计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编码反射面在垂直入射和±75°大角度斜入射的情况下,在宽频带范围内具有几乎均匀的扩散散射特性。黄冠龙特聘教授,2021年通过佛山市地方级领军人才计划进入我校粤台人工智能学院任特聘教授,智能天线与微波技术中心负责人,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及横向产学研课题多项,研究方向为智能天线、智能电磁测量技术、移动终端及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及天线的增材制造技术、毫米波天线阵列技术等。Mustafa K. Taher Al-Nuaimi(中文名:李昂)博士,2021年加入我校并工作于黄冠龙特聘教授团队,2022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称号并成为我校首位“牛顿学者”,其研究方向为应用于5G/B5G/6G的超表面技术和智能可重构表面(IRS)技术,目前已在该研究领域国际主流SCI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了近60篇学术论文,其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行业内被广泛引用。(粤台人工智能学院)上一篇:

可穿戴设备人体运动检测可参考《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科学技术创新》杂志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明。《科学技术创新》杂志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

最新cscd的期刊

核心期刊级别。

cscd期刊是核心期刊级别,cscd期刊是收录在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里的期刊。cscd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中的一类,学科方向上篇理科,在国内各领域中cscd刊物发表的文章认可度也是颇高的,特别是在个人晋升考核中,cscd刊物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cscd期刊的发表完全不需要英文写作,中文即可。

收录规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定性评价则通过聘请国内专家定性评估对期刊进行评审。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09-2010版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共遴选了核心库期刊669种;扩展库期刊:378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CSCD期刊

cscd期刊如下: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期刊。

cscd期刊应用领域: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已在我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课题查新、基金资助、项目评估、成果申报、人才选拔以及文献计量与评价研究等多方面作为权威文献检索工具获得广泛应用。主要包括:

1、自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指定查询库。

2、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指定查询库。

3、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

4、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职称评审、成果申报、晋级考评指定查询库。

5、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6、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

7、教育部学科评估查询库。

8、中科院百人计划。

obesity期刊最新论文

cell2020是一本由美国细胞出版社出版的杂志,主要关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该杂志每月出版一次,每期收录有关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的文章。

1.Cell论文解读!新方法首次详细揭示核孔复合物的组装过程doi:10.1016/j.cell.2020.11.001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使得他们能够首次详细研究大型蛋白复合物的组装过程。作为他们的案例研究,他们选择了最大的细胞复合物之一:酵母细胞中的核孔复合物。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turation Kinetics of a Multiprotein Complex Revealed by Metabolic Labeling”。论文通讯作者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Karsten Weis和Evgeny Onischenko。这些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新方法称为KARMA(kinetic analysis of incorporation rates in macromolecular assemblies, 高分子组装中掺入速率的动力学分析),该方法是基于研究代谢过程的方法构建出来的。研究代谢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使用放射性碳,例如,标记葡萄糖分子,然后细胞吸收并代谢放射性碳。这种放射性标记使得人们能够追踪葡萄糖分子或其代谢物出现的位置和时间点。2.Cell论文详解!挑战常规!染色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更像一种凝胶doi:10.1016/j.cell.2020.11.027基因组生物学中一个自DNA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在我们的细胞核内, DNA和蛋白的复杂包裹物(即染色质)是固体还是液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发现染色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更像一种凝胶。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ndensed Chromatin Behaves like a Solid on the Mesoscale In Vitro and in Living Cells”。论文通讯作者为阿尔伯塔大学肿瘤学系教授Michael Hendzel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Jeffrey Hansen。Hendzel说,以前,生物化学等领域是在染色质和细胞核的其他组分以液体状态运行的假设下进行的。这种对染色质物理特性的新理解挑战了这种观点法,并可能导致对基因组如何编码和解码的更准确理解。3.Cell:淋巴结受一种独特的具有免疫调节潜能的感觉神经元支配doi:10.1016/j.cell.2020.11.028长期以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一直被认为是身体中的独立实体,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这两者之间的直接细胞相互作用。来自哈佛医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拉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痛觉神经元围绕在小鼠淋巴结周围,可以调节这些淋巴结的活动,而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ymph nodes are innervated by a unique population of sensory neurons with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这项新研究揭示了介导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交谈的细胞。它还为更多关于神经系统如何调节免疫反应的研究铺平了道路。4.Cell重磅解读!肥胖损伤免疫细胞功能并加速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doi:10.1016/j.cell.2020.11.009肥胖与十几种不同类型的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同时也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下降直接相关。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驱动肿瘤生长的肥胖相关的过程,比如代谢改变和慢性炎症等,但他们并未详细阐明肥胖和癌症之间的具体相互作用。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Obesity Shapes Metabolism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Suppres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这一谜题,研究者发现,肥胖会促进癌细胞在争夺能量的战斗中战胜杀死肿瘤的免疫细胞。研究者表示,高脂肪饮食会降低肿瘤中的CD8+ T细胞的数量和抗肿瘤活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癌细胞为了应对脂肪供应的增加而重编程自身的代谢,从而更好地吞噬富含能量的脂肪分子,并剥夺了T细胞的燃料,并能加速肿瘤的生长。研究者Marcia Haigis说道,将相同的肿瘤放在肥胖和非肥胖的环境中,就能够揭示癌细胞会应对高脂肪饮食而对其细胞代谢重新布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某种环境中可能有效的疗法或许在另一种环境中不那么有效,鉴于目前肥胖在人群中的流行,或许就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理解了。阻断脂肪相关的代谢重编程或能明显减少高脂肪饮食的小鼠机体的肿瘤体积,由于CD8+ T细胞是免疫疗法激活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的主要武器,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改进此类疗法的新型策略。癌症免疫疗法能给癌症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但并非每名患者都能获益。如今研究人员知道随着肥胖改变,T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着新陈代谢的拉锯战, 本文研究或许就提供了探索这种相互作用的路线图,这或能帮助我们开始以新的方式思考癌症免疫疗法和联合疗法的作用机制。

transit期刊最新论文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变一般的买卖关系、竞争关系为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打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零售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

[摘要]对于产品采购价占销售价60%左右的零售业来说,供应商控制着其绝大多数的价值。如何做好供应商管理成了零售商的当务之急,而供应商关系管理则是重中之重。本文根据供应商对于零售企业的价值对其进行分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出通过建立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对供应商实施绩效管理并且与供应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来提高零售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零售;供应商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70-03

1对供应商进行分类

任何一个连锁零售企业,都不可能与所有的供应商都建立起相同的伙伴关系,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运作需要减少供应源的数量,因此与供应商实施合作关系之前有必要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分类,有选择地进行关系管理。

供应商的分类是指根据供应商对采购方的重要程度、交易金额的大小等因素,将供应商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群体。供应商分类是供应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供应商选择的基础。只有在供应商分类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根据供应商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

本文根据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和它的竞争实力对供应商做了分类,分类矩阵见下图:

上图中,纵轴代表的是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对于一个供应商来说,如果它不能对增值作出贡献,它对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就没有吸引力。横轴代表某个供应商与其他供应商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设计能力、特殊工艺能力、柔性、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力的区别。

各类供应商的特点如下:

1.1普通供应商

此类供应商不仅对制造商来说具有较低的增值率,并且供应商数量多,通常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化程度较高,供应商转换成本低,采购方应该把重点放在价格分析上,根据市场需求判断最有效的产品网。对于此类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无助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

1.2有影响力的供应商

这一类的供应商对零售商来说通常具有较大的增值作用,但其竞争性却比较弱,其特点为:或是供应商数量众多,但其本身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增值率;或是处于某个行业的垄断地位,具有较高的进入障碍;或是处于关键的地理或政治位置。由于此类供应商的产品通常已经建立了质量和技术标准,联盟与伙伴关系价值不大,因此合理的采购方法主要包括根据需求形成采购规模,或者可以签订长期协议,重点在降成本或保证材料的可获性。

1.3技术性供应商

这一类的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属于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个采购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具有某一方面技术的专有性或特殊性,具有较高的难以替代性,因此采购这些产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此类供应商,采购方的重点在于使采购这些产品所需的精力和交易尽量标准化和简单化,降低与交易相关的成本等。

1.4战略性供应商

这一类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非常重要,价值较高,这些产品和服务可能对采购方的产品和流程运营产生重大的影响,或者可能影响采购方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和服务通常针对具体采购方的需求,实现了高度个性化和独特化,能满足采购方需要的供应商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供应商转换成本很高,适宜的采购方法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从对不同类型供应商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零售商而言,战略性供应商是对其竞争力影响最大,也是管理复杂程度最高的供应商类型。实际运作中,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对于长期而言,要求供应商能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和增值率,因此最好选择战略性供应商;而对于短期或某一短暂市场需求而言,只需选择普通供应商满足需求则可,以保证成本最小化:而对于中期而言,可根据竞争力和增值率对供应链的重要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影响力的或竞争性胶术性的供应商)。

2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2.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激励是很重要的。激励要充分体现公平、一致、公正的原则。强调激励机制是在将供应商作为零售商的战略伙伴的基础上,将供应商看成零售商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来对战略伙伴关系加以强化和优化,降低合作风险,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根据我国零售商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激励方式比较具有可行性:

(1)价格激励。价格是双方在利益分配上的直接体现,它包括供应链利润在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由于合作关系管理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损失在各个企业间的均衡。价格对伙伴间的利润合理分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关系的稳定和运行是否顺畅,所以零售商在与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过程中,应对供应商提供商品的价格综合考虑。均衡调节不同产品利润,使供应商在每一个产品上都能认为是有利可图的,这样把利润加到一个产品上会给供应商产生更强的归属感,使他不会觉得自己吃亏。同时,应意识到越低的价格意味着越高的风险,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不能一味强调低价策略。

(2)订单激励。供应商获得更多的订单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一般地说,一个零售企业会拥有多个供应商。多个供应商竞争来自于零售企业的订单,多的订单对供应商是一种激励。零售商将订单下到哪一家企业,下到哪一种行为类型的供应商,这种行为本身对供应商就是一种引导。零售商在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期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供应商,就会引导供应商朝供应链健康发展的轨道发展。所以,订单激励是供应商观察制造商诚信程度的基本依据。

(3)股权激励。即和供应商相互参股、经理股票期权、效益赠股连动等方法对供应商进行长期绩效奖励,以此实现降低道德风险、加强合作和相互监督等目的。股权激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使供应商的主动性提高。另一方面,稳定合作关系。股权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尽管合作双方可能实力上并不完全对称,但顾及到合作的利益,双方都会在某些方面给予对方一定的优惠,使合作气氛更加和谐,从而使合作成功。股权激励帮助企业建立起与其供应商之间稳定而真实的合作关系,使双方今后都拥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4)淘汰激励。这是一种负面激励。为了使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作为核心企业的零售商应该对其供应商实施淘汰机制,淘汰机制是在供应链系统内形成一种危机激励机制,让所有合作企业都有一种危机感:对优秀企业,淘汰弱者使其获得更优秀的业绩;对业绩较差者,为避免被淘汰,它必须努力求改进。这对防止短期行为给供应链群体带来的风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2对供应商实施绩效管理

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运作情况,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供应商绩效的指标比较多,包括质量、价格、时间、服务水平等因素。质量指标是供应商绩效考评的最基本指标,还包括供应商是否和如何使用质量控制方法,是否通过了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平等内容。时间指标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有的零售商还将零售商必须保持的供应商供应的产品的最低库存量、供应商的物流体系水平、供应商采用的后勤系统、供应商是否采用准时供应作为考核指标。

另外,基于供应商在企业供应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供应商的进行绩效加以衡量:供应商是否遵守公司制定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供应商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供应商是否具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供应商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改进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供应商是否具有和制造商协同研发的意识和能力;供应商是否具有良好的运作流程、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供应商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等。

2.3提高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

信息的畅通与否对零售业供应链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保证信息能够及时地在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传递,就必须提高双方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很多零售企业都已经实施ERP系统,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相对比较完善,但是企业的信息系统在与供应商系统对接方面尚不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双方信息对接的水平,实现零售商与其关键供应商系统直接联网,实现信息无缝交换和业务对接,充分加快信息流转,降低商务成本,降低缺货率,有效压缩全程供应链库存,避免消费顾客生意流失。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由作为核心企业的零售企业来构建供应链协同系统来提高双方信息对接的水平,供应链协同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EDI数据交换、VMI关键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在线,依靠这三个子系统来规范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协同体系。

(1)EDI数据交换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从传统方式上说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XML、HTML、FTP、MAIL等方式实现。EDI更应视为一种规范与协议:即供应商的订单以及其他单据文件协议、补货以及送货协议、结算协议等。EDI系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基础数据对照系统:主要是提供供应商与零售企业之间的商品编码、规格等编码对照,从而实现供应商、物流商与连锁零售企业的编码识别。

第二,订单交换系统:主要是实现订单电子化,希望供应商都能使用电子订单系统EOS,而不是传真电话。

第三,结算对账系统:通过对账功能,连锁零售商的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在开具增值税票之前保持双方成本价格文件同步的应用软件,每月(周)或者每批次(主要是针对经销方式)由供应商发送一个上一批商品的发货成本、价格的文件给财务中心,或者由财务中心将上一个月的销售成本、通道费用(代销方式)等发给供应商,这样可以减少对账成本与对账错误。

第四,ASN(预先发货通知)处理系统:即供应商(或者物流商)根据订单,在商品运输时发送有关货物出发时间、运输时间、运输路线、货物提及、重量、包装类型等信息给零售商的配送中心或者门店(A供门店),以便于物流部门合理安排接受人员以及仓位。

(2)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系统。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供应链管理SCM中的一项针对关键供应商(初步目标30%的供应商)的运作模式或者管理策略,即供应商依据实际销售以及安全库存的需求,帮助零售商下订单或者补货,而实际销售的需求则是供应商依据由零售商提供的每日库存与销售资料并以统计等方式预估而来的。如此操作可以降低大幅缩短供应商面对市场的回应时间,较早的得知市场准确销售情况,降低供应商与零售商应对市场变化的不必要库存,也可以提前引进、生产市场所需要的商品,降低缺货率。

VMI的最终目标是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联盟,一起为消费者最大的满意度以及最低成本而努力,建立一个敏捷的消费者驱动的系统,实现精确的信息流和高效的实物流在整个供应的有序流动。VMI是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转变供应商与零售商买卖、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供应与需求一整套流程转变方法的有效途径。

按常规,VMI系统将会把过去4到8周的销售资料(如果供应商特别需要可以分别发送更长时间的销售资料)以及目前的库存资料传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依据其过去的销售以及其在零售商的库存来直接下建议订单。如果遇到换季或者周年庆等促销活动,会有一定的修改。倘若有紧急订单时,不一定要遵循这一流程,可以采取一定的变通方式,如可以直接以电话或者传真的方式向供应商订货。另一个例外的情形是新产品的上市,由于没有过去的销售资料以及当前的库存资料可以供预测分析,所以也是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的方式来进行第一次订货。

零售企业要实施VMI系统必须应该能够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合作伙伴必须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IT系统,如宝洁、可口可乐。

第二,双方必须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信任关系,否则直接由供应商产生建议订单将有比较大的风险。

第三,规范守时作业。双方必须建立规范标准,特别是要求双方守时,否则将在系统中会找不到相应责任人员而产生作业延迟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目标。

针对关键供应商实行VMI后,能够在降低库存的同时降低缺货率,通过规范操作、缩短物流送货花费的时间,从而对企业间的协同流程有比较大的改善作用。 (3)供应商在线系统SLK。供应商在线系统(Suppiler-LINK)是针对所有供应商,特别是目前还没有建立业务协同的供应商,可以通过B/S方式,实现从网上发布的商品信息目录来查询其信息。

零售商可以将其各个门店的商品数据,主要是商品的销售、库存、结算等信息经过一定的加工,让供应商能够通过互联网按权限查询。这种信息流一般是单向而不交互,技术实现比较简单(可以通过现在普遍流行的网站Java技术实现)。

作为供应商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商品在商场销售情况如何,供应商在线系统SLK应该能给供应商提供各种销售信息。系统对于商品销售情况是按时间进行分类的,可以以日为单位进行查询,也可以以月为单位进行查询。在选定的时间分类中又可以以单品和次分类进行查询,分为以下几种:日销售比较、单品日销售查询、供应商的日销售排名、月销售比较、十日销售分析、周销售分析、月销售单品排名、本月品牌日销售排名、月销售品牌销售排名。

目前,国际经济仍在底部徘徊。我国经济赖以高速成长的出口贸易受到巨大冲击,使我们不得不进行经济转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内需,作为消费三驾马车之一的零售业承担着巨大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供应商管理,向采购要利润是零售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郭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商务模型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2005.

[2]余玲莉.协同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3]唐晓波,黄媛媛.SCM协同管理战略及模型评价[J].情报方法,2005,8(21):23-29.

[4]彭建仿.协同:供应链的生命[J].经济师,2003,9(6):21-23.

[5]任金玉.浅议供应链协同管理[J].企业管理,2005,3(21):123-125.

[6]应可福,薛恒新.企业集团管理中的协同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12(12):9-11.

[7]Cerveo R.Light Rail Transit and Urban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84,50(13):133-14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高职院校最典型的校企合作专业,该专业培养出的站务员工种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求量最大的工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轨道交通的安全现状、隐患、现象出发,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更好好地掌控安全。

关键词:轨道;安全;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curity situation, problems, phenomena of rail transit, discusses how to better control the safety through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ns.

Key words: track; secur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

1前 言

自1965年北京地铁建设开通以来,至2012年底,全国开通地铁预计1600多公里,日运送乘客3000多万人次,地铁环境封闭,空间狭小,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一旦发生安全事件等,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的建设,提高轨道交通抵抗重大事故和灾害的能力,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尤为重要。

2地铁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2.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城市轨道交通要从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上相互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2.2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设部已于去年制订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仅此是不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2.3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铁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企业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标准,既要考虑地铁行业可能达到的水平,更要充分考虑乘客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如何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定事故分类、事故等级及其划分办法,进而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2.4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 安全 教育 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宜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宜传并任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5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与缺乏演练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在投人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目前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既不够细化又缺乏定期演练。

2.6安全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推广

安全评估是保障 系统安全 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项目投人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对系统进行初检和安全评估;进人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

2.7各地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投入不够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技术、资金等。安全标准与人、财、物的投人成正比,要实现可控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加大投人。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安全的投人方面还很不够。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 措施

3.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 安全生产 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 规章制度 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目前,国内许多地铁都开展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国家也出台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都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应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

3.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有效发挥“纵管到底、横管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网络化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自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3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运用“破窗理论”抓隐患,抓漏洞,漏洞不补必酿大祸。建立班组每周一查,中心每旬一查,专业管理系统每月一查,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3.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 文化 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公司级、中心级、岗位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利用安全宣传月、119消防日等活动,在车站、列车等宣传阵地,向市民派发安全实用手册,不断提高员工和市民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3.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 经验 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发生火灾、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爆炸、自然灾害以及应设备故障、客流冲击、恐怖袭击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桌面式、突发式,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安全点都安排评估人员把关,使演练活动有序、安全的进行。定期的实战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运营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 故事 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3.7建立警地联动机制,共保地铁一方平安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与地铁公安的合作,充分依靠公安力量,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建立《警地联动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联动例会制度,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共保地铁平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2]朱顺应、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U].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惠祥、余世昌.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

[4]张殿业、金键、杨京帅.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4.4[5]施毓凤、杨晟、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6]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2009

[7]费安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2006.12

[8]费安平、周世爽、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9]费安平、顾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

[10] 韩荔.站务员行车组织教材.2008.2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进程也随之加快。交通作为必不可少的城市通行设施,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因城市交通繁荣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频繁、交通拥堵现象也愈发严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关键管理手段。鉴于我国现如今城市交通轨道发展中存在问题,以下就针对城市交通轨道经营状况和运营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再针对我国目前轨道交通运营方式和运营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供参考的建议,以此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独有特点决定了其在城市交通中的明显优势。在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具有三方面重要作用,第一点就是将城市交通供给水平大大提高了,从而使得大城市道路交通日益拥挤的情况很好缓解;第二点就是能将城市格局引导着按规划意图来发展,让大型新区建设得到支持;第三点就是将巨大资金物力投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为城市经济链从源头上注入了活力,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将整个城市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但随着交通行业的繁荣发展,城市交通也逐渐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将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并解决,才能让交通行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表现方面

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面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确实取得了具有较高价值的成绩。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上还是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起着制约作用。这些问题主要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过于庞大所引起的管理不善现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维修投入资金补贴以及巨额银行贷款利息偿还让企业和政府负担过重;因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便民交通,盈利和成本不能持平,再加上很难吸收民间资本,所以资金亏损现象很严重,再加上在城市轨道经营模式和交通管理上缺乏有效管理,所以除了新加坡、香港等少数城市轨道交通能将交通盈利实现以外,全球超过半数的地铁都存在亏损严重现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亏损现象尤为突出,就连经营状况较为良好的广州也仅仅相对亏损稍微较低而已。

1.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主要内容

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基本上效益不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门主管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这种由政府单一投资包揽包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如可行性研究 报告 编制、招投标以及设计单位与政府部门并没有将企政分开原则彻底落实,因此造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严重垄断;第二点,城市轨道交通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公众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自然垄断特点,就需政府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加强监管,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因为都由国家部门投资运营管理,所以就造成了其对政府财政补贴依赖性,这样不仅加重了政府负担,还因为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压力而出现决策能力低、成本失控、服务水平低这些问题;第三点,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融资 渠道 非常单一。我国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投资、国内外银行贷款及发行债券以及专项基金组成的,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度不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目前以及未来的建设发展需要都不能满足;第四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票价定制处于被动状态。因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垄断性和公益性两大特点,所以也直接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被政府管制。

2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改革具有的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都是由政府组建的,管理方式和建设资金都十分单一,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运营管理方式从纯粹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公私合营模式,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将政府财政负担减轻,再将竞争机制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中对其市场竞争能力能很好提高,运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上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资源有限,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还不完善,若只仅仅依靠政府和市场单方面根本无法支付这一庞大资金来源,因此将民间资本与政府财政良好合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有着必然性和客观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其投入资金主体均来自于政府投资,在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后,票款收入难以支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通常是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转,将政府承担沉重财政负担。因此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可利用的丰富空间资源和客流最大化使用,并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资源有序开发,将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最大化利用并保证效益率的稳定性提高。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可衍生资源从多种经营模式中取得经济收益,让巨额建设资金得到填充并将亏损现象有效弥补,从根本上将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和补贴减少,落实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将城市轨道交通统一规划和综合开发作为保证现实盈利的前提手段。

3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中关于改革方面提出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和政府给予的扶持优惠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扶持政策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有着积极作用。可观的投资回报才能让轨道交通行业将社会资金充分吸引,因此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让投资者得到合理回报。所以通过合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机制的建立,将对投资者充满吸引力的城市轨道交通长时间有效投资机制健全建立,才能将融资渠道有效拓宽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融资以及投资的良性循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基本存在常年亏损现象,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得都非常低,票价制定通常由政府把持,而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和运营情况都非常熟悉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公司没有根据乘客情况和运营成本来决定票价的权力,所以城市轨道交通才会出现常年亏损现象。在如今,人们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支付能力都有很大改善,因此政府可适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权交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公司。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可通过由轨道交通公司先提议、听证会审核并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方式来进行,让票价真实反映票轨道交通成本状况。除此之外,要将竞争机制合理引入,将综合开发、多元化投资、一体规划策略落实在轨道交通经营管理上。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其经营和管理工作自然要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票价制定、综合开发、多元化投资、一体规划等经营管理策略落实在轨道交通经营管理上,从而将轨道交通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汪明艳,汪泓,刘志钢,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1):18-20.

[2]张宗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J].东方 企业文化 ,2015(2):47-47.

[3]李丽群,陈龙.基于效用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优化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289-292,303.

[4]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10):1-3.

  • 索引序列
  • histology期刊最新论文
  • ieee最新期刊
  • 最新cscd的期刊
  • obesity期刊最新论文
  • transit期刊最新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