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陶瓷杂志社

陶瓷杂志社

发布时间:

陶瓷杂志社

只有这三个景德镇陶瓷杂志社 / 莲社北路21号 / 8229514 景德镇《中国陶瓷》杂志社 / 陶研所院内 / 8442134 珠山文学杂志社 / 珠山东路1号 / 224086

郭峰,男,正峰居士,晋韵斋,1963年出生于屯溪(黄山市),祖籍中国书画之乡萧县,毕业于西南大学艺术系,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刻字委员会副秘书长、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政协书画院秘书长、黄淮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百忍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宿州市政协委员、埇桥区政协常委等职。 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首届行书大展提名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展提名奖,新世纪安徽省书法大赛铜奖,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纪念赵朴初诞辰100周年全国著名书家邀请展,“华鹏飞杯”中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全国书法大赛入展“冼夫人奖”,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大展,2005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大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全国首届“小榄杯”书法大展,第三届中国·马来西亚书法交流展,第四届中国·马来西亚书法交流展,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合肥·高知),全国书画小品展等二十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大展中获奖入展。

郭峰-威海:男。196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院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致公书画院副院长、威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威海画院院长、威海市美术馆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山东省文联“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威海市政协委员。艺术经历胞兄熏陶自幼习画1962年,郭峰出生在山东淄博。其哥郭明初中时书法绘画都很出色,后在《音体美报》社任总编,郭峰在哥哥的熏陶下,也对绘画产生兴趣。1982年郭峰考入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开始对绘画进行系统而正规的学习。1985年7月至1994年2月,郭峰在《山东陶瓷》杂志社任美术编辑,1994年迁居威海从事美术工作,2003年至今就职于威海画院。在10多年的编辑工作中,郭峰从未放弃他所深爱的书画艺术,除了个人勤学苦练外,还充分利用杂志社交际广这一优越条件,广求高师,博采众长,精心研画。到现在为止,300余件绘画作品在《美术》等20余家专业报刊发表,其中《中国美术报》、《香港文汇报》、《中国日报》海外版等有专版发表。其画作在全国各类展赛中多次入选并获奖。让绘画艺术遍布滨城十几年前的威海,市区没有一家美术馆,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100有余。如今的威海市区,从公园到街道,从星级酒店到寻常私宅,都可见到绘画作品,各类美术培训班更如雨后春笋,艺考类,每年也有大批美术类考生奔赴全国各地参加考试……威海的绘画艺术市场生机勃勃,与政府的关怀和往届画院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同样与郭峰为首的现任画院领导班子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郭峰担任画院院长后,十几次组织大型画展,更重要的是,他在文化部门的领导下,牵头创办我省首份专业美术刊物《画院联盟》,2008年3月,这份刊物创刊后,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专业的书画杂志,《画院联盟》通过与国内外各画院的密切互动,为艺术家打造了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更为威海画人走向世界,世界画人走进威海营造了广阔天地。”郭峰介绍。

景德镇陶瓷杂志社 / 莲社北路21号 / 8229514 景德镇《中国陶瓷》杂志社 / 陶研所院内 / 8442134 珠山文学杂志社 / 珠山东路1号 / 224086

山东陶瓷2021杂志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理工类大学,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科学技术史等专业,建校112年。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同时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文革期间停办,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9.37万册,生均98.04册;馆藏电子期刊223324册;学位论文3768188册,音视频54771小时,电子图书1032575册。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5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有57个本科专业。

学院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488;  2、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007; 3、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5736;  4、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山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776;  5、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5229;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其中,“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入选省—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入选省—流专业建设名单。

质量工程

学校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2019年,学校获得江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6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6个项目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作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建有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及31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2个高端学术平台。

科学研究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社科、艺术基金等项目500余项,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30余项;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中国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国际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及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艺术人才;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研讨会(论坛)20余场次;1958年,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名留学生,其中,“JCI-WVU国际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被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中美关系200年》列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典范和新高潮”。

郭峰-威海:男。196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院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致公书画院副院长、威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威海画院院长、威海市美术馆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山东省文联“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威海市政协委员。艺术经历胞兄熏陶自幼习画1962年,郭峰出生在山东淄博。其哥郭明初中时书法绘画都很出色,后在《音体美报》社任总编,郭峰在哥哥的熏陶下,也对绘画产生兴趣。1982年郭峰考入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开始对绘画进行系统而正规的学习。1985年7月至1994年2月,郭峰在《山东陶瓷》杂志社任美术编辑,1994年迁居威海从事美术工作,2003年至今就职于威海画院。在10多年的编辑工作中,郭峰从未放弃他所深爱的书画艺术,除了个人勤学苦练外,还充分利用杂志社交际广这一优越条件,广求高师,博采众长,精心研画。到现在为止,300余件绘画作品在《美术》等20余家专业报刊发表,其中《中国美术报》、《香港文汇报》、《中国日报》海外版等有专版发表。其画作在全国各类展赛中多次入选并获奖。让绘画艺术遍布滨城十几年前的威海,市区没有一家美术馆,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100有余。如今的威海市区,从公园到街道,从星级酒店到寻常私宅,都可见到绘画作品,各类美术培训班更如雨后春笋,艺考类,每年也有大批美术类考生奔赴全国各地参加考试……威海的绘画艺术市场生机勃勃,与政府的关怀和往届画院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同样与郭峰为首的现任画院领导班子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郭峰担任画院院长后,十几次组织大型画展,更重要的是,他在文化部门的领导下,牵头创办我省首份专业美术刊物《画院联盟》,2008年3月,这份刊物创刊后,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专业的书画杂志,《画院联盟》通过与国内外各画院的密切互动,为艺术家打造了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更为威海画人走向世界,世界画人走进威海营造了广阔天地。”郭峰介绍。

郭峰,男,正峰居士,晋韵斋,1963年出生于屯溪(黄山市),祖籍中国书画之乡萧县,毕业于西南大学艺术系,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刻字委员会副秘书长、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政协书画院秘书长、黄淮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百忍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宿州市政协委员、埇桥区政协常委等职。 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首届行书大展提名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展提名奖,新世纪安徽省书法大赛铜奖,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纪念赵朴初诞辰100周年全国著名书家邀请展,“华鹏飞杯”中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全国书法大赛入展“冼夫人奖”,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大展,2005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大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全国首届“小榄杯”书法大展,第三届中国·马来西亚书法交流展,第四届中国·马来西亚书法交流展,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合肥·高知),全国书画小品展等二十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大展中获奖入展。

国家的医药行业也在改革,医药产业的发展就越来越快了,与医药有关的药用玻璃瓶包装市场同样会遇见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今天就好好给大家分析分析,药玻行业的龙头股票--山东药玻。

开始阐述山东药玻以前,这份玻璃陶瓷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玻璃陶瓷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山东药玻成立于1970年,主要从事各种药用玻璃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产品包括模制瓶、棕色瓶和管制瓶等一整套的药用包装产品。

在2006年山东药玻改变了一直被国外产品垄断的现实,同时也变成中国第一家、世界第五家具备一级耐水药用玻璃模制瓶生产能力的厂家,现在已成为国内药玻行业的领军人物。

在简略介绍完山东药玻过后,该公司有那些投资亮点,我们接下来看看?这个值得大家投资吗?

亮点一:研发优势

山东药玻共有24项授权专利,其中含有4项发明专利,还包括了20项新型实用专利,加强了公司在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2004年山东药玻完成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立,到了2005年它成了淄博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在2007年被确认成为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不仅仅拥有3个科研团队,还有535人的专职研发人员。,拥有473台套各类先进仪器设备,这些都是企业将来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

亮点二:品牌优势

截至目前,山东药玻已经有51年的发展历史,在药包材行业里广为人知。目前山东药玻已成为全球较大的药包材供应商,产品销量在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地区增长地非常稳定,逐渐就让品牌优势突显出来了。

此外,国家对药品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开展了严格的审批,更加倾向的是与行业内规模较大、质量较高以及具有品牌优势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合作得长久,这对于行业龙头的山东药玻来讲,自己的市场地位得到稳固。

亮点三:技术优势

在相同的领域中,山东药玻是最先引进世界一流制瓶生产线的,与其他同一类型厂商相较,公司生产的模制抗生素玻璃瓶的各项指标在同行业中均挂桂冠。

近些年来,山东药玻成功的研制出了轻量薄壁模制瓶新产品,和相同材质的管制瓶相比,成本要低一些,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当下公司铆足劲自行进行对中性硼硅玻璃管的研发,努力降低对进口依赖的程度,将中性硼硅管制瓶的生产成本降低一些。

毕竟篇幅是受到限制的,关于山东药玻的情况,我在这篇研报里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千万不要错过:【深度研报】山东药玻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在医药包装领域中医药玻璃使用得非常广泛,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药用玻璃包材行业不仅在国内保持增长趋势,在全球范围下也是,这就表明,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药用玻璃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从全球模制瓶市场的角度出发,因为欧美企业已经逐渐退出,亚洲行业的领头者们,开始逐步的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对于国内模制品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山东药玻而言,这个机会最适合领先发展了,所以在我看来,山东药玻在之后的市场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只不过文章依然存在落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山东药玻未来行情,直接戳开链接,给你诊股的有专业的投资顾问,看看山东药玻估值是估高了还是估低了:【免费】测一测山东药玻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佛山陶瓷杂志2021年11期

2022年陶瓷展会时间表如下:

1、佛山陶瓷及卫浴展览会CERAMBATH

展会时间:2022年04月18日~04月21日,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地址:中国陶瓷城,举办周期:一年两届,展览面积:300000平方展商数量:750家观众数量:600000人。

2、广州陶瓷工业展览会Ceramics China

展会时间:2022年05月17日~05月20日,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举办地址: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办周期:两年一届,展览面积:100000平方展商数量:1500家观众数量:100000人。

3、中国(上海)耐火材料及工业陶瓷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2年05月18日~05月21日,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中国铸造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举办地址: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周期:一年一届,展览面积:108000平方展商数量:1068家观众数量:49000人。

佛山陶瓷是全国性建材期刊(月刊)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期刊,由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主办,是广东省唯一公开向国内外发行的陶瓷专业杂志。设有热点话题、研究与探讨、产品推介、生产与应用、机械与设备、信息集锦、人物专访、专家门诊、知识讲座、专利信息等面向读者、贴近市场的栏目。

APP下载输入杂志名称或者文章关键词搜索朱光潜《诗论》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设的意义2021-10-09吴家荣美与时代·下订阅 2021年9期收藏关键词:比较文学朱光潜中西摘 要:朱光潜的《诗论》对创建中国比较文学学派有着重要的贡献。《诗论》中,朱光潜不仅以平行研究的方法,积极开展中西文学的比较,更是较早地运用西方理论阐释、分析中国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作品获得别开生面的意义,揭示了“阐发研究”不同凡响的理论价值。同时,他在中西诗学、美学双向阐发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有力纠正了早期阐发研究单向阐发的偏颇,向西方学者彰显了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在阐释西方文学作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古代诗学、美学走向世界。关键字:朱光潜;诗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研究成果。朱光潜先生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有着重要贡献,然而他在美学、文艺学上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遮蔽了他在这方面的建树,因而除少数学者鲜有提及外,在国内比较文学教材及比较文学史著作中更是不见朱光潜先生这方面的独特成就。朱光潜先生自1925年至1933年留学海外期间先后完成了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写出了《文艺心理学》,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等著作,这些书都是运用西方心理学理论,解释中西文学创作,剖析中西文学现象,令人信服地分析作品的主旨及人物形象的佳作,其对于促进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不亚于鲁迅、茅盾、吴宓等人。尤其是朱光潜先生1931年在国外写成,并于1941年由国内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的《诗论》,更是对创建中国比较文学学派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这一贡献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首先,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论述中西诗在情趣上的相同与不同,给人极大的启迪,打破了此前比较文学囿于西方地域内的局限,还让西方学者开始了解中国文学,让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须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正是一个新学派得以成立的依据之一。他指出:“西方诗和中国诗的情趣都集中于几种普泛的题材,其中最重要者有(一)人伦(二)自然(三)宗教和哲学几种。”[1]85这是相似点也是不同点。诗的情趣集中于这三种题材,这是相同的,但诗的情趣在每一种题材内表现的内涵及偏向程度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拿诗表现人伦来说,朱光潜认为“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1]85-86。中国叙人伦的诗大半是君臣、朋友间赠答酬唱的作品。而恋爱诗远不如西方诗的重要。中国有的诗表面看是爱情诗实则却是表达理想的政治诗。如屈原的《离骚》,诗中倾诉着对美人的思念与爱慕,其实是作者忠君爱国思想的渲泄。即便是爱情诗,西方的爱情诗表现得是热烈奔放,而中国的爱情诗则是委婉含蓄。造成这样的原因,朱光潜从中西文化的根源上分析,十分到位。他指出:“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1]86“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1]87“第二,西方……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诉合。”[1]87“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地位较低。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理观念,在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不易得。”[1]66第三,“西方人重视恋爱……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1]87虽然朱光潜没有从经济形态上分析社会风气、民族性格带给中西伦理诗的不同,但这种从诗作的差异深究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源,或者说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揭示诗作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平行研究的命脉所在。它剔除了为比较而比较这一比较文学研究的垢病,直抵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在当时确为不易。同样,诗歌情趣在对自然的描写上,中西诗歌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朱光潜分析道,中西方歌颂自然的诗都产生较迟,但相较而言,中国的自然诗起于晋宋之交,远比西方产生浪漫主义运动的自然诗要早一千三百年的光景。而且就中西方自然诗的总体风格来说,“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1]89“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1]89这样的比较大体正确,西方主要是商业性的社会经济形态,海上贸易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天人对立思想较为严重;中国古代是农业性的社会经济形态,先民们大都恪守“天地自然,孕成万物”的理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小桥流水、月光疏影,造成中国先民对自然有一种亲切感、依附感,很早就产生“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此形成中西方自然诗在题材和手法上的不同也就不奇了,朱光潜的分析无疑正确。但朱光潜对中西诗歌情趣深浅的结论却不能令人信服。他认为中国诗总体而言较为肤浅与不深刻,这是因为中国古人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中国诗是否肤浅与不深刻,原因是否仅是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朱光潜显然受黑格尔认为中国人缺少思辨性的影响,这大可商榷。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如朱光潜所说:中国人“处处都脚踏实地走,偏重实际而不务玄想,所以就哲学说,伦理的信条最发达,而有系统的玄学则寂然无闻”[1]92“中国民族性是最‘实用的,最‘人道的。它的长处在此,它的短处也在此。”[1]92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由此就判定中国诗为肤浅,我们却难以苟同。屈原、李贺、李商隐的诗就颇耐人寻味,而且中国古代哲人老子、墨子等也不缺思辨能力。不过朱光潜先生始终将中西文学的比较深入到中西文化传统的深层次中剖析原因,是值得称道的。二其次,朱光潜先生较早地运用西方科学的理论评析中国诗歌手法的意义,体现了“阐发研究”的实绩。朱光潜先生早年留学欧洲,曾一度醉心于西方心理学。他先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过《变态心理学派别》《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书,同时用英文写出《悲剧心理学》博士论文,获得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博士学位,该书也于1933年由该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他又痴迷于美学,尤其对黑格尔、克罗齐、维科的美学情有独种,有着很高的学术建树。这就使得朱光潜先生能较早地运用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理论分析中国诗歌的创作手法与价值。朱光潜对西方的“移情说”研究颇深,他常用西方的移情理论分析作品。他认为作者在创作中,只有将内在的情趣和外来的意象相互融合,才能创作出不朽之作。朱光潜说:“物我两忘的结果是物我同一。观赏者在兴高采烈之际,无暇区别物我,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输到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比如观赏一棵古松,玩味到聚精会神的时候,我们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心中的清风亮节的气慨移注到松,同时又把松的苍劲的姿态吸收于我,于是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总而言之,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灭,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2]这种物我同一的现象即是德国美学家所说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就是主体在观照外物时,把自己的情感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但移情作用不只是一种情感的外射,外射作用由我及物,是单方面的;移情作用由我及物,也由物及我,是两方面的。在外射作用中,物我不必同一;在移情作用中,物我必须同一。所以,朱光潜说:“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3]这样产生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作品,才具有感染人的魅力。他举例说,陶潜的“悠然见南山”、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流芳百世,都是作者面对物象,产生了移情作用。朱光潜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已所创造的。”[1]62陶潜,李白、辛弃疾、姜夔所见到的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1]62,所以,“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入所见于物者亦深,浅入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于此”[1]62。这正是创作好诗的诀窍所在。好诗应是诗人的独特发现,应包蕴诗人的真挚情感。朱光潜的剖析在当时的确震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朱光潜还用移情作用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的欣赏。他举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为例,说明“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诗人写这句诗,先就在观赏自然中见到这种境界,感到这种情趣,然后用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读者在读这句诗时,同样要用心灵综合作用,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每个人所能领略到这诗的境界,完全取决于读者各人“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1]63“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1]63也就是说,欣赏作品也需有移情过程。创作时,作者与所咏对象进行情感交流,达到物我同一;读者欣赏作品时,也只有与作品心心相印,黙契无间,产生情感交流,才能进入欣赏极致。朱光潜还指出,中国不少古诗有令读者常读常新的感觉,或者能百代流传、脍炙人口,就在于作品留下给读者再创造的空间,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1]63“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1]63朱光潜也就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解释了中国古代优秀诗作何以百读不厌、历久弥新的原因。这里,还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朱光潜的“欣赏也是在创造”的结论,实际上启发了后人开启接受美学的思想。此外,《诗论》中,朱光潜先生还用西方的“游戏说”解释中国古代民歌的不朽价值,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艺术和游戏都像斯宾塞所说的,有几分是余力的流露,是富裕生命的表现。”[1]48-49其实,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是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之一。康徳、弗洛伊德都曾谈论过文学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康徳在《实用观点的人类学》一书中提到心灵游戏的观点,曹俊峰在《康德美学引论》中指出:“康德论述心灵的游戏和幻象时,透露出一种思想:艺术和审美活动就是对心灵特别是感性的欺,就是人为了欺自已的感性而人为创造出来的。”[4]75“心灵需要游戏,也需要欺,这就是艺术和一般审美活动的根源。”[4]75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游戏”的概念,认为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自由游戏。在人的认识活动和伦理活动中,想象力、知性和理性都不是自由的,都必须受到约束,而只有人的审美活动,想象力、知性和理性才能处于自由游戏之中,审美活动的每一过程、每一方面都是自由游戏的结果。弗洛伊德在揭示创作与梦的联系时,也认为作家在创作中就象儿童在游戏中一样,都是在充满激情地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并在幻想世界中得到满足的乐趣。这就说明西方的游戏说,都强调艺术创作是自由的、非功利的,仅仅是满足人的审美愉悦、发泄旺盛的生命力或为“力比多”寻找出路。朱光潜用这样的观点分析中国民间歌谣,不仅说明了歌谣中一些手法产生的必然,还正确评价了歌谣的社会价值。朱光潜说:“民间诗也有一种传统的技巧,最显而易见的是文字游戏。”[1]25民间诗的手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用文字开玩笑,通常叫做‘谐;第二种用文字捉迷藏,通常叫做‘谜或‘隐;第三种……通常无适当名称,就干脆地叫做‘文字游戏亦无不可。”[1]25在艺术中他举三棒鼓、拉戏胡琴、相声、口技、拳术之类,诗歌中特别指出民俗歌谣。他从《北平歌谣》举两首民谣为例,说明歌谣的这种搬砖弄瓦式的文字游戏,重点不在歌谣的内容意义,而在声音的滑稽凑合,深得民众的喜爱,“他们仿佛觉得这样圆转自如的声音凑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巧妙”[1]50。这种巧妙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创造精神,显示了“限制中争得的自由”[1]49“规范中溢出的生气”[1]49的价值,这也是艺术使人留恋的所在。朱光潜先生用西方的理论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歌谣的艺术成就,有利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也体现了比较文学的价值作用和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果。三最后,也是重要之点,在于朱光潜先生最早尝试中西诗学的相互阐释与印证,纠正了早期“阐发研究”单向阐发的偏颇。中国和西方文化传统的回异及相对独立发展,以及各自民族偏爱的文学样式的差异,造成中西方文论有着显著不同。中国古代文论讲神韵、性灵、意境,重感悟,有着较多的直观性,不象西方重分析、重论辩,有着很强的系统性。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不如西方文论范畴的明晰与确定。中国古代的美学观点强调美与善的结合,而西方的美学观普遍认可美与真的一致。因而,中西诗学、美学的比较,可以互相印证,取长补短。由此建立更为科学、全面的诗学、美学理论。在这方面,朱光潜先生是有着重要贡献的。朱光潜十分赞同王国维关于诗词的“境界说”,但他又折中了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距离说”及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了分析与发挥。朱光潜认为,“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1]54,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5]。朱光潜对此作了进一歩阐述,他说:“诗是人生世相的反映”[1]54“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1]54境界就是情景合一的产物。朱光潜接着用西方的移情理论来说明“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1]60。他举例说,比如欣赏自然风景,一方面,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另一方面,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即景生情,因情生景”,这正是情景相融的好境界,也是移情产生的美好诗境。移情作用不仅仅是将主观的情感外射到物的身上,而且也由物及我,最后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同一的地步。好诗的境界就在于“在刹那间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以小见大,给人浮想连翩、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感受。朱光潜先生认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1]57,是观者直接对形象的感性认识,而非运用概念的理性认识。当然,朱光潜先生并不否定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但“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1]58。朱光潜认为,这就是“想象”,也就是“直觉”。朱光潜先生就是这样,在中西理论的互参中,将王国维的“境界说”上升到理论层面,给人心悦诚服的阐释。朱光潜先生还用西方象征派理论,对王国维关于诗的“隔”与“不隔”的理论提出不同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的境界分为“隔”与“不隔” 两种。“隔”与“不隔”的区别在于语言的运用,“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否则就是“隔”。他举例说“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便是“不隔”,而“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王国维是赞赏“不隔”的境界的。朱光潜不同意王国维的这一看法,他说:“王氏所说的‘语语都在目前的标准太偏重‘显”,而“象征派则以过于明显为忌,他们的诗有可能正如王氏所谓“隔雾看花”,迷离恍惚,如瓦格纳的音乐”[1]65。“不隔”的诗有可能太过于显,不见得是好诗;“隔”的诗也可能象瓦格纳的音乐,是好诗。朱光潜继续论道:“‘显易流于粗浅,‘隐易流于晦涩。……但是‘显也有不粗浅的,‘隐也有不晦涩的。”[1]65朱光潜先生还指出,由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不同,对诗的“显”与“隐”也各有偏爱。“有人接受诗偏重视觉器官,一切要能用眼睛看得见,所以要求诗须‘显,须如造型艺术。也有人接受诗偏重听觉与筋肉感觉,最易受音乐节奏的感动,所以要求诗须‘隐,须如音乐,才富于暗示性。”[1]66朱光潜先生用人的心理差异说明,不能简单地认为“不隔”的诗优于“隔”的诗,“隐”与“显”各有千秋,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朱光潜先生就是这样,立足于世界文学的高度,运用中西诗学比较的手法,一方面对王国维的“境界说”提供了西方相关理论的互参与阐释,使“境界说”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境界说”囿于一国诗歌的理论缺憾,使这一理论更为科学与全面。朱光潜先生在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而令人称道的。四综上所述,朱光潜先生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功莫大焉。朱光潜先生不仅以平行研究的方法,积极开展中西文学的比较,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内涵,更是较早地运用西方理论阐释、分析中国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作品获得别开生面的意义,给读者另辟蹊径的启迪,从而揭示了“阐发研究”不同凡响的理论价值,这就为“阐发研究”最终为中外学者接受,使之成为比较文学重要方法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同时,他在中西诗学、美学的双向阐发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有力纠正了早期阐发研究单向阐发的偏颇,启动了中国古代诗学、美学的当代价值,向西方学者彰显了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在阐释西方文学作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古代诗学、美学走向世界。正是由于朱光潜先生及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共同努力,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才得以创立并为学界认可。参考文献:[1]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14.[3]朱光潜.谈美[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8:23.[4]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5]王国维.人间词话[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14.作者简介:吴家荣,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大皖江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猜你喜欢比较文学朱光潜中西挚友可贵朱光潜三立座右铭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朱光潜“地下”翻译《美学》怕站而不怕慢中西结合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杂志排行《戏剧之家》2022年3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年19期《佛山陶瓷》2022年10期《时代汽车》2022年21期《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10期《幸福家庭》2022年9期《艺术品鉴》2022年29期《上海医药》2022年21期《东方企业家》2022年11期《天津教育》2022年32期美与时代·下2021年9期美与时代·下的其它文章抗灾文艺,期待美学精神的莅临黄药眠“美是评价”说的创新意义与责任意识浅谈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阿格尔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从怀特海生命形态观看生命之美的生态性质空无与此在的诗意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教学过程和评价模式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突破了传统制式下的单一课堂教学和评价形式,构建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前景的评价制度。全部教学活动都必须依托于课堂展开,保证课堂才是教师教学的关键阵地。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就现实情况来说,“教学评一致”视野所指的是立足于现有的课堂教学,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主要导向,令教学环节、学习环节以及评价环节综合协调,为课堂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一教学模式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之间相互剥离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包容性。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始终都是关键性的环节之一,它能够为写作奠定基础,而且还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加以持续性的强化和完善。一、提出教学目标,确定能力指标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新课标要求中明确地提出,课内的阅读评价必须考虑到学生阅读期间的情感感悟、切实体验以及价值理解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在制订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的目标的时候,有必要从多个视角出发,保证创意性、灵活性的有效阅读。1.基础目标。一般来说,在小学的阅读指导中,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粗读,此阶段的目标相对比较基础,涵盖下述几点:可以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完成课文朗读,且声音洪亮、咬字清晰,没有严重的丢字、漏字问题,不随意添加字等基础性的能力要求。2.进阶目标。在进阶目标中,通常需要展开精读,因此,精读的目标也需要加大难度,具体来说,也就是要保证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有综合理解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以及主观理解。由此,此阶段的目标通常涵盖下述几点:学生能够对文本大意有所掌握,能够概括文章要点以及主要内容,对其中的词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主旨有认知。3.最终目标。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阅读指导教学环节的三级层次。在该层次中,学生需要深入地理解并感悟文章的深层情感内涵,一般是经过深入理解、感情朗读之后形成的审美认知。其目标要求主要涵盖:可以有感情地完成流畅朗读、能够理解文章深层内涵,且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自由阐述,见解独到。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读后感或者接近文本的创作。二、整合教学内容,重视能力培养结合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目标,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整理,精准掌握教材内容所具备的课程价值。想要帮助小学生形成深度核心素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并且要保证这些能力充分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生活需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策略性的教学意识,立足文本基本特征,融入多元化的阅读指导策略,尽管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仍然需要起到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以期真正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三、组织教学评价,实现有效反馈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体”的教学模式中获取教学反馈的环节。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学评价和常规性的总结测试以及遴选评价需要有一定的差异,更多的是一种“感性”层面的评价,尤其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实施当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加以落实。1.评价内容。立足于教学目标,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用即时性的当时评价和总结性的收尾评价相互综合的形式,满足“教学评一致”的相关需求。2.评价主体。将教师评价(主导评价,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学生自评(针对自我表现进行总结)以及相互评价(学生之间的身份相互平等,提出的看法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融合起来,保证评价客观、真实且全面。综上所述,教育事业必须立足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需求而展开,打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教师不是学生的“领导者”,而是一个在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积极交流,才是教师教学必须完成的目标。“教学评一致”就是符合这一需求的教学理念,如果能够将其融入教学中,势必能够令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深化,成为优秀的全能型人才。参考文献:[1]韦逢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19(9):1.[2]张雄锋.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诊断分析与提升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5):24.猜你喜欢教学评一致性阅读能力小学语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杂志排行《戏剧之家》2022年3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年19期《佛山陶瓷》2022年10期《时代汽车》2022年21期《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10期《幸福家庭》2022年9期《艺术品鉴》2022年29期《上海医药》2022年21期《东方企业家》2022年11期《天津教育》2022年32期新课程·上旬2021年38期新课程·上旬的其它文章让孩子从小热爱祖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红色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浅谈在校本课程中有效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小学群文阅读与主题习作相结合的策略研究新时代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研究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论文范文

您好,对于您提供的情况建议您做关节置换手术,而对于半髋关节置换来说适用于骨头轻度差的老年患者,对于您这样的年龄是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

可以。此外应该补充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鲨鱼软骨,MSM二甲基砜。

陶对陶,陶瓷是特制的,应该是德国赛朗泰克的(进口厂家都从这家要陶瓷),因为摩擦界面双方都是同一种物质,所以硬度相同,磨损会小很多.陶对聚乙烯,聚乙烯比较软,所以磨损相对来说会大点.如果是高交联的聚乙烯,磨损相对小点,但是还是比不上陶对陶.陶对陶比陶对聚乙烯要贵很多,这个是因为他的材料成本就很高,属于高新技术材料

陶瓷类top期刊

核心期刊不管是那个期刊,最快也是需要6个月左右

((科教文汇杂志))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是由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和全国陶瓷工业信息中心所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陶瓷科技期刊。创刊于1959年,是陶瓷行业最早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历获国家新闻出版署、轻工业部优秀期刊荣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刊登的科技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科研价值,而在行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 索引序列
  • 陶瓷杂志社
  • 山东陶瓷2021杂志
  • 佛山陶瓷杂志2021年11期
  •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论文范文
  • 陶瓷类top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