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与词语或者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词语或者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词语或者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关注这个问题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小册子以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会议录、政府出版物等。

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根据实用标准,将文献分成26个类型,即: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产品样本、中译本、手稿、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图表、古籍、乐谱、缩微胶卷、缩微平片、录音带、唱片、录相带、电影片、幻灯片、其他(盲文等)。扩展资料参考文献类型的字母标注如下: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信息资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尾注是一种对文本的补充说明,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

关于本科毕业生论文尾注标示的补充通知

各系(部):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现将毕业生论文的尾注标示统一做出规定,请每一位2012届毕业生和各位论文指导教师严格执行。

附:关于毕业论文中尾注的用法及要求

步骤:

①点击主菜单点“插入”—— ②点击引用—— ③点击脚注和尾注—— ④点击尾注——

⑤点击编号格式(N)栏选1,2,3,„

⑥点击自定义符号(U),在该栏空框内用键盘打第一个注[1],其余栏目不动,点击“插入”,此时光标在正文的哪个位置,[1]就会插入到哪个位置,如果位置不对,可划黑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依此插入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举例:“前进中的问题” ,“某个地方工业是否发展”。中草药基地]。这个方法好。没有什么大的任务。等等

注意:

1.使用时最好首先用红色或粉红色小五号字体把参考文献的名称、日期、页码等在正文中随标注的序号一起打印,等定稿不需要做修改时最后才去掉这些文字,只留下标注,这样才不致把文章结尾的文献的名称在正文中弄混乱。

2.尽量少用脚注。但无论尾注还是脚注,都必须列明文献名称、代号、出版时间、期号、页数等。引用网上的材料也一样要列明相关内容,使审核人可点击到原文。

3.凡论文尾列的参考文献名称,列多少项在正文中就要对应按顺序也列多少项。如果参考文献只阅读未引用,要么不要在论文尾目录中列出名称,要么就写上“仅参考未引用”。切不可列出两类参考文献目录,一类插入正文,一类不插入。

4.凡引用原文的必须打引号。

在论文中引用整首诗,如果是另外开始一段,就可以与正文字体一样的,如果是在正文的中间,则用仿宋字体。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扩展资料: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显示研究的水平与价值。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

在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对实验研究过程所取得的大量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使研究活动得到深化,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

推动教育科研活动自身不断完善,教育科研活动是个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并无既定模式和途径可循,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活动越发卓有成效,为了给进一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在每一科研活动终端都撰写报告或论文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

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

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

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

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

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

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存在一个小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加粗者为首选)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

1.论文摘要写作方法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是期刊学术论文的简明文摘.摘要以浓缩的形式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成果,是期刊学术论文前置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对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读者通过摘要可以在不阅读论文全文的情况下,了解和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摘要要正确选用时态和语态,一般情况下,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称来写.摘要的篇幅一般在200-300汉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最多不超过300个字实词.2.关键词写作方法关键词是从期刊学术论文的论文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正文中选取出来的能反映期刊学术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期刊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对该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读者查阅、检索和利用文献,在计算机情报检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篇期刊学术论文关键词选取的数量应以3-7个为宜,从笔者见到的大多数文章来看,选取的关键词一般在3-5个,关键词之间要进行有效的切分.3.参考文献写作方法参考文献又称文后参考文献,附在论文的后面,是论文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包括参阅或直接引用的材料、数据、论点等,是期刊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期刊学术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前人或他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参考和利用.这些被借鉴、参考和利用的前人或他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就必须进行恰当的着录,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标引出来,这就形成了该论文的参考文献表.所列参考文献的出处必须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根据有关规定着录,国际上有好几种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在我国主要采用"顺序编码制"和"着者--出版年制"两种着录方式.(本回答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1、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2、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扩展资料:

撰写论文摘要的注意事项:

(1)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2)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3)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4)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也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的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文中不应删除必要的冠词如a'' an'' the等。

(5)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字使用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论文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论文摘要

与妥协或者疗伤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到知网上下啊 很多的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 自己做为内应。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后自杀。这样以来,庄公对武姜更加不满,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居住。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颖考叔说:“这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著名的“掘地见母”故事的由来。

文献综述范文的写作步骤如下: (一)选题 选题是写好文献综述的首要条件。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理论或实践上有一定意义。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有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某护理问题的研究今年来发展较快,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二)搜集资料 文献资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物质基础,选定综述的题材后要大量的搜集和阅读有关的中文和外文文献,文献越多,就越好些,综述的质量就越高。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在深入复习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必须找到原文阅读,特别是有权威性的文章应细读。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应做好读书卡片或笔记,为撰写综述准备资料。 (三)整理资料 综述不是众多文献资料的堆积,而是作者在阅读了一定量的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细读,抓住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先列出提纲,写出各级的大小标题,然后将观点相同的资料分别归入有关问题,并排好顺序。综述要如实反映原作者的观点,不能任意改动,但对引用的资料也要加以选择,不可能把搜集和阅读过的所有资料都写进去,应有所取舍。 (四)写作 根据写作提纲,逐项将内容展开,并注意观点与内容的一致。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和补充内容。论述观点时,作者可有倾向性,但不同观点也应列出。初稿写出后,要反复修改和补充,包括内容增减、结构统一、数据核对和文字润色,综述发表前,最好请有关专家和同行审阅,力求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表达准确。范文1: 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的不俗表现,一直令中外经济学家为之着迷,作为其背后主要支撑力量的民营企业更是倍受关注。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撑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假定出发,经济学家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民营企业的成长绩效,及其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功挑战了“传统智慧”(Montignola,Qian and Weingast,1993),为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民营企业,进而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具体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从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全过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从产权已基本清晰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将会把我们引导到一种什么样的未来状态?随着各种形式壁垒的消除,我们如何预测它下一步的表现?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评价斯蒂格利茨(Siglitz)等人的观点。与早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产权安排被视为外生变量,市场竞争、激励与信息等因素得到了强调。第三部分介绍围绕产权安排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尽管文献的视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从Grossman-Hart-Moore的剩余控制权理论起步的。第四部分比较分析各种关于企业改制原因的假说。一般认为,地方政府退出与企业改制内生于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水平。随着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企业的性质被更多地展现出来。 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效率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具有渐进性、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非同步性的特点。这构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初始环境。早些时候,依照Sachs(1989)等人所设计的“大爆炸”模式进行改革的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而“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尤其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推动这种增长的竟是有惊于主流经济学(企业)定义的乡镇企业。起初国内学者曾从经济行为的逻辑性与财产所有制无关的假定出发,运用兰格(Lange)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基本没有得出什么有解释力的假说。根据主流经济学的标准理论模型似乎也一时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同时市场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个严重失误,那就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由于假定信息完全,像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一样,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兰格—勒纳—泰勒(Lange-Lerner-Tallor)定理,并没有对信息不完全的现实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时的首要问题是改变管理人员的激励结构,而这一点在不改变企业产权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和企业“软预算约束”(Kornai,1998)的改变,致使经理的激励结构发生变化,即使不进行私有化也可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正像人们已经观察到的,与积极推行私有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中国在给予经理人员更多的利润方面走得最远(热若尔·罗兰,中译本,2002)。乡镇企业早期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励机制的改进向相关行为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激励。例如,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经理人员的收益不断增加;乡村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获得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税收和利润(萧好,2000)。 沿着竞争与激励之间关系的思路,田国强(1995)通过一个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激励机制变化对乡镇企业效率的影响。他从产权界定与资源有效配置的关系出发,认为明晰产权通常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充分条件,却不一定是必要条件。很多情况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取决于产权的明确界定。因为在市场机制中,行为主体的激励来源于占有财产和获取利润,所以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只有私有产权才会产生高强度激励。为此,田国强用中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案例作了进一步说明:尽管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但将努力程度与收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的措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权并不是解释中国乡镇企业效率的最关键变量。依照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逻辑,在公有制条件下也可能通过选择恰当的激励机制来使资源配置优化。中国乡镇企业表现出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制度安排满足了激励机制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把个人的收入和劳动贡献联系起来;企业经理和职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等等。 可以认为,斯蒂格利淡和田国强等人的上述理论比较成功地解释了早期中国乡镇企业的成长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外部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学家进而发现,乡镇企业的决策权逐步由地方政府向企业转移(Jefferson et al,1994)。正如田国强同时所强调的,乡镇集体企业作为中国特定阶段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它诞生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早期阶段。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当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产权明晰的企业不断增加时,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会越来越小,很有可能竞争不过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企业(田国强,1995)。很显然,仅凭对竞争、激励的强调已不能更深入解释乡镇企业后来的表现。 三、产权配置与民营企业的绩效 尽管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绩效,但我们知道,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微观基础,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特别是产权配置对效率的改进十分重要。此前有关东欧国家转轨的经验研究表明,在不稳定状态下,市场竞争的潜在功能难以完全发挥,过分强调竞争,会形成新的扭曲。但有关中国民营企业的案例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究竟是什么抵消了扭曲造成的效率损失?现实使经济学家们最终认识到产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Grossman-Hart-Moore所发展的剩余控制权理论为更深入地分析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假说,积累了大量文献,并由此构成中国民营企业研究的主流。 Weitzman-Xu(1994)较早发展了一个有关中国乡镇企业内部产权安排的模型用以解释民营企业的绩效。在模型中,乡镇企业被刻画成一种产权模糊的合作性组织。虽然乡镇企业名义上归社区全体成员所有,但其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乡镇基层政府手中。与私有产权相比,其产权安排是模糊的。然而在中国,它却表现出了与私营企业相近的绩效(Svejnar,1990;Pitt andPutterman,1992;Dong and Putterman,1997)。Weitzman-Xu进而认为,乡镇企业的出色表现挑战了标准产权理论。根据Grossman-Hart-Moore的理论,产权特别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在合约不完备的情况下向相关主体提供激励,并解决组织内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国的经验似乎表明,产权的重要性与组织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是正相关的,但这种相关性依文化中合作精神的不同而异。同西方相比,中国高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自利性动机弱,合作意识强)使得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具有了一定效率。然而,Weitzman-Xu并没有清楚地解释文化作用的机制。如果真是高合作精神导致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效率,那么处于相同文化环境中且产权同样模糊的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对低下就是不正常的(田国强,1995)。很显然,要对中国乡镇企业的独特表现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还应当引入新的变量。 …… 四、企业改制与政府退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1)短缺经济时代结束,经济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2)政治上对私有财产的看法较之以前宽容多了,甚至在形式上开始承认其合法性。在此背景下,一个被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乡镇企业增速减缓,以及紧接着的大范围改制。此时,文献关注的中心开始转向乡镇企业改制的原因。伴随着地方政府的退出,“模糊产权”这一中国民营企业的标志性特征,也逐渐褪色。蔡防(1995)用一个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乡镇企业改制的动因。他假设地方政府是委托人,乡镇企业经理则被看作代理人,企业绩效取决于对经理的激励和约束。给定地方政府的监督能力,其监督效果内生于乡镇企业的数量和个体规模。在早期,企业个数少、经营规模小,加之经理的就业机会较少,企业面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尚不严重。随着地方政府所掌管的乡镇企业在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张,及经理就业机会的增多,监督效果逐渐变差。地方政府只得默许经理人员以灰色收入的形式获得部分剩余索取权以达到激励效果。因为经理所获得的剩余是“灰色的”,具有较高风险,作为补偿,对集体资产的侵蚀在所难免。结果乡镇企业的运作成本日益提高,以企业所有权(在地方政府和经理之间)重新配置为核心内容的乡镇企业改制也由此启动。 至此,整个理论演进的逻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正如人们已经观察到的,随着政府的全面退出,中国民营企业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其内涵越来越接近主流经济学关于“企业”的标准定义。民营企业首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企业,其特殊性就在于被嵌入中国的体制转轨过程。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的一般性会被更多地展示出来。解决了这一关键认识问题后,有关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似乎开始逐步淡出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视野。最近的文献考查表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已开始由“解释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例如,姜长云(2000)对乡镇企业资本短缺问题的研究;张杰(2000)、格雷戈里和塔涅夫(2001)对民营企业融资;习题的研究;范从来等(2001)对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和股权结构的研究;Sun(2002)对股份合作制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化问题的研究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经验与对策性研究逐渐成为主流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已不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在我们看来,产权已基本明晰的民营企业,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能否尽快成为国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力量,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很显然,只有一种综合了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多元化视角才能勾勒出它未来的成长轨迹。如何预测民营企业下一步的表现?随着它的成长将会对整个改革进程施加怎样一种影响?无疑是现实对理论提出的又一大挑战。(来源:经济研究) 范文2: 关于《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财政分权问题展开研究。财政分权问题涉及到诸多因素,对其研究必须采用多层次的视角。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财政分权的某个局部层面,尚未见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完整理论框架出现。财政分权,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而言,是指通过法律等规范化的形式,界定中央(或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支范围,并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预算管理权限,其核心是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19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出现了一股财政分权的浪潮。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1990年代中期,全世界人口超过500万的75个发展中国家中,有62个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财政分权改革(世界银行,1997)。伴随着财政分权实践的蓬勃兴起,涌现了大量理论文献。这其中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财政分权问题,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后,其财政分权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已有的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文献主要沿着下述几条线索展开: 1.对财政分权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次序问题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制度变迁意义的财政分权改革肇始于1980年代初“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将中国的财政分权置于其市场化进程的宏观视野中考量,学者们首先对于两者之间的先后次序问题进行了研究。高培勇(2001)认为,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分权化的财政体制改革先行一步,在改革启动初期扮演着为推进整体改革“铺路搭桥”的角色。贾康(2000)也认为,只有先从财力增量的分配格局入手,向地方政府放权,才能使传统的体制有所松动,为以后计划、物价、工资、企业等方面的改革提供空间。总之,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分灶吃饭”式分权体制的实施,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央出于经济理性主动向地方进行放权让利的产物,其目的是缩小国家干预范围、增强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胡鞍钢和王绍光(1997)虽然也认同先行一步的财政分权对于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但他们认为,1980年后的分权化改革并非是中央纯粹按照经济理性所做出的决策。事实上,这种“放权让利”是中国在1979和1980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增收和减支皆不可行的背景下,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中央被迫向地方妥协的产物。 与前述学者们的观点不同,黄佩华(1991)认为财政分权应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进行,否则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盲目发展经济的负面激励。按照黄佩华的观点,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财政分权先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且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部门企业缴纳的税利,这就给地方政府提供一种负面激励:大力扩张地方工业规模,实施地区保护主义,以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最大化。正是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导致了1980年代经济运行的过热。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转型国家的财政分权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确定正当的顺序,即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应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在于,只有先经历市场化的改革,割断政府和企业间的非正常联系,企业才能摆脱政府附庸的地位,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接下来再实施财政分权,就可以避免给地方政府提供“铺摊子”的负面激励,更可以有效地实现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诸多收益。杨灿明(1996)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化改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层面的问题,反而带来了市场分割、区域间交易费用提高及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控制加强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企分开等其他层面的市场化改革滞后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没有把分配问题与整个宏观经济协调起来;其次,也是因为分权改革一开始并没有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明确的目标,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间分权体制的量变。 2.对财政分权和宏观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总体而言,对于1980年代初开始的财政分权改革的绩效,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中央向地方权力的下放,地方收入留成比例的提高,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动机,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Qian和Weingast,1996;Qian和Roland,1999)。但也有学者指出,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这种激励机制仅仅在沿海地区发挥了作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这些地区带动的。因为这些地区充分受益于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入、浓厚的企业家传统以及国有企业面临的预算软约束(Young,2000;Tsai,2004)。这一方面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分权与经济增长以及分权和宏观经济稳定两个问题上。 (1)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研究中衡量财政分权的方法存在着差别。Zhang和Zou(1998)注重于财政资源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用人均省及省以下的财政支出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并据此估计财政分权的影响。解释变量中包括了劳动力增长、投资增长以及以实际税率衡量的税收。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他们的结论不同,林毅夫(2002)等人认为财政分权积极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林毅夫的研究注重于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政策激励的反应,使用边际留成比例衡量财政分权,选择了28个省级政府1970-199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财政分权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不是促进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马骏(1997)同样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同的是,马骏选用的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是省级政府的平均留成比例,而非边际留成比例。乔宝云(2002)就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财政资源分配均等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取舍关系进行了探索。他使用中国1985-1998年间分省的有关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分配均等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正面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2)与宏观经济稳定相关关系的研究。Rajiv Lall和Bert Hofman(1994)在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财政根源时发现,实施财政分权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特殊的双重领导和条块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负有双重受托责任。1980年以来开始的放权让利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地方官员的受托责任也产生扭曲:对本级政府负责成为其首要目标,“条条管理”让位于“块块管理”。这种分权所带来的财政后果是,中央收入比重的逐年下滑以及中央对地方财政赤字控制能力的削弱。这些负面的财政后果进而成为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财政根源。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财政分权改革是维护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Montinola(1995)认为“中国式的财政联邦主义”在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展开竞争提供激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保护改革的作用,这主要包括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攫取和其他非正规资源配置能力施加了一种可信的限制。钱颖一和Weingast也持类似的观点(Qian and Weingast,1996),他们认为1980年代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确立了一种“维护市场”的财政分权框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管理本地经济的责任,强化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同时,改革也有助于消除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钱颖一等人的观点不同,Li和Lin(1999)将中国的成功归因于改革过程中“维护市场的威权主义”的确立。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实现了在中央政治控制和协调下经济分权化和地方预算自主间的平衡。 3.对财政分权程度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比较一致,即中国的财政已经过于分权。既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赵志耘和郭庆旺(2005)在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类指标是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的三个衡量指标中,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比较小,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自主权较小,其他两个指标——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都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已相当高。特别是第二类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财政高度分权的国家。 国际比较也表明相同的情况。王绍光(1994)认为分权存在底线。通过研究34个国家中央财政收支的情况,他发现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当今世界一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或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比重的50%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如果某一国家在上述四个方面全部低于这些指标的话,就可以认为超出了分权的底线。他发现,前南斯拉夫在1980年代就超过分权底线,随后即出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而中国的上述四个方面也低于相应指标,表现为中央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能力十分低下。这表明,中国的“放权让利”改革已经走过了头,超过了分权的底线,需要作出新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才能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 尽管普遍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带来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楼继伟、李克平和项中新,2002),实现了提升“两个比重”的既定目标(高培勇,2004),是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新集权化(EraDabla—Norris,2005)。但是,财政分权依然处于过度的状态。由于过度分权,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没有改善财政资源分配的均等(乔宝云,2002)。姚洋 (2003)也认为,适度的财政分权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财政分权由于制度供给的失衡而远远超过了适度的界限,其后果是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事权的推诿和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在基层的积累、政府行为的商业化和机会主义倾向、地方公共品提供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地区差距的扩大,以及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等诸多问题。 4.简要评价和思考。通过对相关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的梳理,不难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层面的考量。从研究方法看,以往的研究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实证分析;研究视角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既有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稳定等经济领域问题,也关乎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设计等政治、法律问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财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管理问题。对其研究和处理必须拓宽视角,不能拘泥于财政本身。第二,需要构建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理论框架。目前,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时,往往直接照搬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对中国情况进行分析,缺乏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深入考量。传统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建立在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其关键性的前提,如成熟的代议制民主体制等,在中国并不存在,因此,正如Bahl所言,中国财政分权所获得的“好处”不能用传统的分权优点所解释(Bahl,2003)。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文献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安排的弊端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但由于缺乏宏观层面的理论指针,这些政策建议只能是局限于财权或事权划分等方面的零敲碎打式的制度创新,尚未有能够指导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建设进程的系统化的理论出现。这一点也许正是下一步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所在。

论文怎么写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二)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四、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一)周边概况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旧中国在长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国弱民贫。从元末明初起,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20余次,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前后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仅1842年、1860年、1895年、1901年,列强四次侵华战争,清政府就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赔款7.1亿两白银。由于外敌人侵,至今我国边界仍遗留很多历史问题,陆地疆界尚有2600公里还没最后划定,隶属我国的海洋国土还有100余万平方公里存在重大争议。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遭掠夺的严酷事实依然摆在我们面前。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上有所发展的同时,国防拨款明显增加,纷纷制定国防发展新战略,武装力量悄然崛起,有的已向世界军事强国迈进,必然对我国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二)海洋国土观念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 6500多个岛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公里。辽阔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守护我们的海洋国土,开发利用我们的海洋资源是历史赋于我们的神圣职责和权力。1996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视察祖国沿海地区时,明确提出我国人民要增强海洋国土意识,这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我国人民对于祖祖辈辈用汗水和生命开垦和保卫的每一寸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守土意识非常强烈。而对海洋和海洋权益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对海洋国土的丢失和海洋资源被掠夺,缺少应有的“疼痛感”,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反差相当明显。海权是国家的一种综合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门户,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国被侵略和掠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海权唇亡而齿寒,国家无安宁可言;海洋及海洋国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我们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在海洋经济时代,谁拥有海洋,谁能在海洋开发中占有优势,谁就能在世界上取得更多的利益、更大的生存权力。事实上当今世界为争夺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斗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早已将目光投向海洋,海洋上的经济争夺,军事斗争已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要别人的一寸土地、一滴海水,但也决不容许他人侵占我国的滴水、寸土!这就要求我们全国人民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与有关国家的争端。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在祈祷和平的新千年钟声敲响之前,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等等。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观察各国对国家利益的确认与实现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收获。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领导”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响。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发挥重大作用;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这些力量不仅在次地区的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等大国构成复杂的牵制,从而影响亚洲多极结构的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均势本身并不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国际环境的另一新变化是,国际多边体制将成为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多极结构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会平安无事。霸权主义国家谋求单方面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各极之间无序竞争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构成其他无序因素的可能有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军备竞赛,可能有非国家行为者的跨边境的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活动,也可能是一些国家因贫困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大量难民。这些无序竞争如不能被阻止和及时控制,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是难以维持的。亚洲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东亚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三分之二是在区域内完成的。这种共有的利益是推动它们在下一世纪进行合作的基本动力。信息与交通领域的技术革命正在消除亚洲各国间地理上的隔阂,为它们的相互沟通和加强信行提供了手段。亚洲各国还有着反对外来干涉、维护独立自主的历史传统,它们珍视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倾向是它们相互谅解和相互妥协的基础。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周边各国将更努力地谋求合作,利用国际体制(即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来共同地维持和平、稳定和发展的环境。除了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外,在中国和周边国家有着以下一些较重要的国际多边体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后部长级会议、东盟加中日韩会议、朝鲜问题四方会谈、“上海五国”机制、欧亚首脑会议,等等。这些国际多边体制包含不同的成员,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功能,有不同的优先处理的问题,其产生的决定或共识有不同的约束力,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推动着相关国家认识他们共有的利益,并通过合作互谅互让来共同获益。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方面,这些机制已经在起非常积极的作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在推动贸易自由化,这一进程使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得到了显著加强。今年5月初,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财政部长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一个亚洲货币保护机制,以避免再次发生造成严重冲击的金融危机。这表明亚洲国家已将它们的合作从贸易领域扩大到了金融与货币领域。在安全方面,由于亚洲各国的共同努力,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功。同时,一些国际多边体制已经在加强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活动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今年4月,“上海五国”的国防部长进行了会晤,部长们决定要采取集体行动,防止国际恐怖主义、好战的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五国边境地区的威胁。进入新世纪后,只要各国都能将和平共处作为合作的基本原则,放弃冷战思维,国际多边体制就能够在解决领土争端、控制军备竞赛、建立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新世纪的初期,东盟地区论坛可能发展成为东亚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体制。在中亚地区,“上海五国”机制经过扩展,也可能发挥类似功能。但一个能涵盖东亚、南亚和中亚所有国家的多边体制暂时还没有可能性。在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克什米尔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阿富汗内战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着国际因素卷入的背景。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重大冲突,对中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但是,如何发挥国际多边体制作用,寻求最终解决或者缓解其紧张程度,现在还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充分重视。例如印度一直拒绝国际组织调解克什米尔冲突,这不仅长期拖延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且已经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以后,冲突的延续将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中国和其他国家应当向印巴两国进一步施加影响,促使他们通过调解来求得双方可接受的解决,并意识到任何强加于人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这也应成为下一世纪亚太地区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一条基本规范。可以预计,通过国际体制进行国际合作将是下一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表现方式,但是还存在如何主导国际体制的问题。中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可以,而且也应当在国际体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只要是坚持尊重主权、国家平等、互利互惠、不干涉内政等国际体制的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制活动不仅会受到多数周边国家的积极评价,而且还会产生良性的互动作用。这将成为中国主动影响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手段。国际体制的意义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有效性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保周边地区的多极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是维护我国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基本手段。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体制,中国在下一世纪的全面复兴与强盛是大有希望的。-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一)周边概况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旧中国在长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国弱民贫。从元末明初起,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20余次,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前后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仅1842年、1860年、1895年、1901年,列强四次侵华战争,清政府就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赔款7.1亿两白银。由于外敌人侵,至今我国边界仍遗留很多历史问题,陆地疆界尚有2600公里还没最后划定,隶属我国的海洋国土还有100余万平方公里存在重大争议。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遭掠夺的严酷事实依然摆在我们面前。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上有所发展的同时,国防拨款明显增加,纷纷制定国防发展新战略,武装力量悄然崛起,有的已向世界军事强国迈进,必然对我国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二)海洋国土观念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 6500多个岛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公里。辽阔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守护我们的海洋国土,开发利用我们的海洋资源是历史赋于我们的神圣职责和权力。1996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视察祖国沿海地区时,明确提出我国人民要增强海洋国土意识,这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我国人民对于祖祖辈辈用汗水和生命开垦和保卫的每一寸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守土意识非常强烈。而对海洋和海洋权益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对海洋国土的丢失和海洋资源被掠夺,缺少应有的“疼痛感”,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反差相当明显。海权是国家的一种综合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门户,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国被侵略和掠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海权唇亡而齿寒,国家无安宁可言;海洋及海洋国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我们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在海洋经济时代,谁拥有海洋,谁能在海洋开发中占有优势,谁就能在世界上取得更多的利益、更大的生存权力。事实上当今世界为争夺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斗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早已将目光投向海洋,海洋上的经济争夺,军事斗争已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要别人的一寸土地、一滴海水,但也决不容许他人侵占我国的滴水、寸土!这就要求我们全国人民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与有关国家的争端.你自己再加点,改改就行了,呵呵!

与俗物入诗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小册子以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会议录、政府出版物等。

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根据实用标准,将文献分成26个类型,即: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产品样本、中译本、手稿、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图表、古籍、乐谱、缩微胶卷、缩微平片、录音带、唱片、录相带、电影片、幻灯片、其他(盲文等)。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的字母标注如下: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如果是对诗词的名词解释,只能是注释如果你引用了另外作者对诗词的解释或者心得体会,算是参考文献。但要有文献的名称,出版社或者卷、期等信息。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报纸N;期刊J;专利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与苍茫物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业做为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然后,这种新兴的“绿色产业”正在是益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由于一些地方过于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过度,盲目开发旅游资源,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一些地方的旅游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危机。因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一个旅游界面临的极其迫切的课题了。

而充分发掘“文化旅游资源”可是说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文化旅游实现旅游资源多元化

文化旅游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游客可以对自然物的观赏,从中探寻人类的发展历程。比如,游客在登上泰山之巅时,回首望望那苍茫的齐鲁大地,想想当年,多少帝王泰山封禅,召告天下,那种君临天下的威武,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气势与威严。也会感到,这样一个大国所受的专制的桎梏。从中,加深了对中国历史的体味与感悟。再比如游客去西安秦始皇陵兵马甬,在观看那气势宏伟的石人石马时,那种沙场点兵的古战场仿佛就在眼前。我们在感受气势宏大之时,怎能不慷慨大秦帝国经济的发达与国力的强盛,还有工匠数量之多,技艺之精湛?文化旅游是对旧时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人文观照。比如,在民族众多的云南省,你会处处感受到不同民族,民俗的风情,不论是婚俗,还是节俗,都会让各地的游客感到新鲜,现在,这种民俗游已经日益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而中国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回家,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风格的民族特色文化,从而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些,已经是中国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现代都市人感到好奇和新鲜的旅游点,如果加以合理开发,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益。

2文化资源具有传承性和可持续性旅游资源

按其特点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植物、动物、矿产、山川地貌及美丽风景等。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而人文旅游资源则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及文化性。与自然资源相比,他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传承性和可持续性。特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史学极其发达的国度,文化的传承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无论是文化遗址,还是民风民俗,或是古代建筑,亦或是民间艺术。这些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都得到充分完好的保留。这就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拓宽开发的空间。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以为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给游客带来了无限的文化感染和艺术熏陶。而且,这种文化旅游资源,不会因为游客数量的增加而受到破坏,相反,却会因为游客的`日益增加而丰富他的内涵,同时,通过游客之间的口耳相传,会扩大其辐射范围。如果能对其合理的进行开发与挖掘,这种文化资源会越来越厚重。比如,帝王陵可能会因年久失修而残破甚至倒掉,但其中的故事却会因年代的久远而历久弥新,更具吸引力。因此,这种文化资源的传承性与可持续性应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给以足够的重视。

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还表现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再创造。历史文化是可以再加工,再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旅客的文化需求,每一名旅游人都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原来的历史文化,历史典故进行再加工,进行合理的演义,付以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历史文化真正的鲜活起来,比如可以借鉴《百家讲坛》那样的方式和内容,对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新的阐述和理解。从而,提升旅游文化资源的深度与厚度。

3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性

可以提高景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旅游的本质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在一定区域生活的人到另一个区域去感受不同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差异。因此,旅游的核心就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只有不同的特色文化才是吸引游客四处奔波浏览的关键。各个景点也只有尽量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以致胜利。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欧洲各国的入境旅游者,进行文化旅游的占65%;在美国人中,27%的人每年在文化旅游的消费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日本人来华旅游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可见,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这种意义来讲,如何打造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每一个旅游区工作人员好好研究的课题之一。

反观当下的旅游市场在这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不同的旅游景点,文化的趋同越来越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抄袭的现象。比如,到处都可以见到的有些牵强的“一线天”景点,让旅客越来越觉得旅游文化资源的单一与匮乏。还有那只在有山有水就有的商业味十足的“放生池”已经让游客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如果旅游景点再不能拿出自己的特色,也许真的有一天这些土方就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总之,文化旅游,现在已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巴蜀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已经日益显示出了文化旅游的极大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奔向他们的怀抱。还有,近几年正在兴起的红色文化之旅,也都是因为,这种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使旅游资源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可见,要想让旅游这种“无烟的绿色产业”真正在永葆青春,可持续发展,好好发掘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已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了。

4、经济波动与建筑材料价格相关性分析

表1预警指数与建筑材料价格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变量相关系数变量相关系数变量相关系数圆钢0.794镀锌管0.201汽油0.762螺纹钢0.781镀锌板0.422电0.741线材0.765普通硅酸盐水泥0.346水0.643中厚板0.839矿渣硅酸盐水泥0.213沪铝0.562薄板0.795柴油0.741沪铜0.5683相关性分析(1)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不难发现,经济波动与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涨跌是有相互关系的。

(2)将不同的建筑材料与预警指数的相关系数值用柱形图表示,见图1。

图1建筑材料价格与预警指数相关系数值对照图我们发现不同的材料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的强弱不同。总体而言,金属类及原油的衍生物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表现的比较强,而水泥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相对比较弱,水、电做为国家宏观经济所控制的材料,伴随着经济的长期趋势发展,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的相关性,但由于其市场经济程度化不高,故不做详细分析。

(3)在价格波动的过程中,由于生产材料的工厂兴建的时间长短不同,不同材料的上涨幅度与回落方式不一样。在水利工程中钢材及水泥所占的建筑材料总成本最大,故着重分析钢材及水泥的价格走势。就钢材市场而言,当供需矛盾发生,产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由于兴建一个炼钢厂需要1~2 a的时间,所以价格会持续上升,且上升空间大,利润会促使更多炼钢厂的兴建,直至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此时钢材价格便会回落,但由于受成本的支撑,钢材价格回落缓慢,表现出了较弱的供给弹性及相当强的需求弹性。而水泥厂的兴建周期很短,180 d即可。当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时,水泥价格会急剧上涨,但同样利润会促使更多工厂的兴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导致水泥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上升幅度不大而且能迅速回落。

(4)经济的复苏会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而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则超前于经济的滑落。以钢材为例,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从2002年8月份复苏,突破前期高点,而钢材价格则到2003年2月份才突破前期高点。2004年4月份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2004年8月经济回落。

[参考文献]

[1]李洁明,祁新娥.经济统计学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厉以宁.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4]丁世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吴翊,李永乐,胡庆军.应用数理统计[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6]王立九,李振荣.建筑材料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7]李世蓉,邓铁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电脑技术制作的影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其中,尤以超级英雄电影的上座率以及票房回报率奇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 论陈英雄电影的东方艺术 》

[摘要]陈英雄把恬淡冷静的东方文化理念同西方电影艺术,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相结合。他的代表作中,既带有故乡情结也带有欧洲式的东方情节中对越南文化的捕猎。他讲求诗意的描述,运用电影语言,打动观众心灵,如诗一般。即使是面对饱含着苦难、泪水和绝望的土地,陈英雄依然葆有诗意。本文从陈英雄的电影文字出发,通过对陈英雄的文化背景的探究分析其电影文字和文化内涵,从而在更高更广的领域里加深了对陈英雄导演风格的理解。

[关键词]东方文化;越南电影;导演风格

越南,这个曾被称为“印度支那”的中国近邻,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使它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也使世人对它产生了误解与好奇。90年代以后,越南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殖民地题材电影成为提供美丽幻象和慰藉现实的电影潮流。在《情人》《印度支那》等异国情调的影片引起西方电影界关注的同时,一部《青木瓜之味》让我们看到了更接近真实的越南。而这部电影的导演陈英雄虽然是法国文化培养出的电影导演,但是他具有越南传统文化中的静谧、羞怯的气质,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观察、表现事物的电影思维以及表现手法,一种恬淡静谧、文雅敦厚的东方艺术。

一、陈英雄的文化背景

陈英雄导演是当今国际影坛上一位颇为著名的亚裔法国导演。他出生在越南,14岁移民到法国。最初研读哲学,而后偶见一部让他感动的越南裔导演拍摄的影片后,便决意改学电影。而这一决定开启了他的电影人生。于是,陈英雄进入著名的专门培养电影摄影师的路易卢米埃尔学院,学的是摄影技术,因为他认为导演的场面排程能力应该从观看影片中学习。就这样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开始了他的电影导演生涯。陈英雄在影视作品中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影像表现手法。他在20年的时间里,仅拍摄了5部电影,但这却毫不影响他成为亚洲电影界的著名导演,这得益于他的影片散发出的浓烈的个人风格。

电影在越南并不发达,以往越南电影也很少受到关注,提起有关越南的电影,不禁会想到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和杜拉斯镜头下的异国恋情――《情人》,然而这些影片的故事情节却与越南无关,越南只是这些异国电影中的背景而已。不同于其他电影中那个硝烟弥漫、穷苦落后的越南,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用他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一个色彩斑斓,柔美恬静的越南。树隙中倾泻下来的细碎阳光、中式庭院中枝繁叶茂的芭蕉树、娇媚惹人的木棉花、棚架下青翠剔透的青木瓜……除了殖民、除了战争、除了贫穷,这里的越南以其独有的诗意与让人慨叹的生活气息,宛如一位身着奥黛的越南姑娘散发著东方女性的淡淡清香。

作为一位身在异乡的越南人,陈英雄带着对于家乡怀有的一份乡愁,在他的镜头下把越南拍摄得宛如其儿时梦境中一样隽美。但是在其勾画故乡美好梦幻般的回忆的同时,依然不忘关注越南的社会现实,刻画越南社会残酷狰狞的现实,他把镜头对准泛著恶臭的街道,滋事暴力的地痞流氓等越南的底层社会生存现状,从而引发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在陈英雄最为著名的“越南三部曲”――《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夏天的滋味》中,始终执著地书写着其对越南的情绪和情感,从恬静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怀想期盼中如诗般的画面语言、时而轻快时而沉郁的诗情隐喻中抒发著陈英雄电影中特有的东方文化气息与东方哲学,形成其鲜明的个人风格。

二、陈英雄导演的影片风格

一人物:普通人和东方女性

恢巨集的历史题材和激昂的伟大情怀从来都不是陈英雄影片的主题,在其作品中没有众人仰视的英雄,只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因为事实上这些卑微但坚韧的底层人物才是生活中真正的主角。如《青木瓜之味》中脸上永远是满足的微笑的女佣梅,在一幕幕尖锐狞厉的境遇中依然温性犹存的“三轮车夫”以及遭遇痛苦婚恋却从容生活的三姐妹,这些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最为真实的日常生活才是生活中简约、朴实的温情。陈英雄作品体现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采,他追求朴实坚韧的生活氛围,他把镜头始终对准现实中的普通人的生活境遇,从小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中,诠释著自己处事的东方哲学。《青木瓜之味》中静静地看着这个庭院里所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脸上永远是满足的微笑的梅,《三轮车夫》里对暴力和死亡的默默凝视的三轮车夫,《夏天的滋味》里,将所有的家庭矛盾和秘密平静地消解、超然掩盖的三姐妹,他们都诠释著陈英雄面对一切超然坚忍的生活哲学。

陈英雄不仅愿意瞄准普通人,在他的镜头中也赞美着著坚韧宽容、坚忍、平和、宁静的东方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男性阴柔软弱,而女性是生命的主人:坚定聪慧,镇静隐忍。其影片中画面无时无刻不表露著对这种女性的依恋。《青木瓜之味》中的梅、梅的女主人,《三轮车夫》中的姐姐、老板娘,《夏天的滋味》中的三姐妹,无一例外是具有鲜明气质的东方女性形象。这些影片中,陈英雄对女性的欣赏和赞美正是他对于儿时家乡无限乡愁的一种转化,这些女性身上柔美、宽容、坚忍、沉静、内敛的东方品格,体现了创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东方女性形象。同时,他用这种崇敬和赞美无声地 *** 男权社会中男性的懦弱无能和不负责任。

二情节:温馨与残酷的交织

陈英雄这个离国多年的游子从西方世界的观影期待出发,又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冲破西方世界对越南主观垄断的揣测和想象,通过影像向世人展示了越南的传统与现代、温情与残酷、坚硬与柔软。这是陈英雄以自己的方式回想着祖国的过去,也凝视著现在,更是深切关注着明亮的未来。温馨过往与残酷现实的交织,其影片中所有溼热、阴郁和狂躁不安让陈英雄以诗意的沉郁,超脱的胸怀所平息。用沉静来平息痛苦,让温馨与残酷交织。

正如《青木瓜之味》中镜头从身着金黄色的高领长裙幸福地读书的女主角梅身上向上摇,出现的是一尊安详的佛像。在这里,陈英雄以自然与和谐、清净与祥和描述了另一种观念与理想。以绝对虚静的心灵进入到精神的最高境界:绝对的自由,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拘束瓦解后,逻辑、理性已成负累,没有了对物质欲望、对功名的角逐,于是,最终感悟到了生存意义和精神上的愉悦。 在影片《三轮车夫》的结尾,辞旧迎新的除夕,一夜之间,一切都已改变,生活恢复了往昔的平静。镜头掠过外面的断壁残垣,转向高墙之内的网球场游泳池和身处其中的人们,又再次回到外边突然变得阳光灿烂的城市街道,人流之中,三轮车夫骑着满载全家幸福的崭新的三轮车向前滑行,然后镜头渐渐上升,还有那一群在教室里专注地学习弹琴的孩子们。貌似突兀的结尾让人沉思,是什么东西让这些命运多舛的人在面对苦难时如此安稳,是什么东西使得他们在辗转流离的混乱中各归其位?很显然,这是一种沉默地生存状态,不是通常的绝望的血泪交错,而是属于生命意义上返乡之途中淡淡的忧伤,又是知其所来知其所终的安天知命。

《夏天的滋味》中三姐妹中最小的莲与弟弟出门为给父亲的周年祭祀而准备,正好呼应着影片开头中的他俩为准备母亲的周年祭祀而出门,就连线下来的悠远的钟声都一样,仿佛一切的爱欲纠缠都未曾发生过。导演没有沉迷于对人生的痛苦、对社会的愤怒的宣泄,而是以一种浪漫主义的风格作为影片的结尾,这无疑是东方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审美理想与思维意识的形象体现。爱与死,幸福与痛苦同时并存,一切都是自生自灭,自然而然。在灿烂明媚的阳光之中,再阴暗再无望的生活,再悲伤再恐怖的历程,都能够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将它包容。

这其实就是陈英雄的人生之道。从佛像到钟声,早已暗示著东方式的圆满。这样一种诗意的描述,非线性的写作,这种悲悯的情怀、达观的精神超越了现实的苦难,使陈英雄的影片沉郁而不凝重、压抑而不绝望。

三画面:画意与诗情的结合

陈英雄的电影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他更像一位诗人将心中的故事转化为淡雅的文字一样,把他电影画面如诗般温雅细致地表现了出来。东方诗画色彩对陈英雄的影片视觉画面的影响很深,并且陈英雄十分善于以表现唯美含蓄、意境深邃的画面来替代人物的语言,以唯美的视觉画面和富有诗意的场景氛围传达不必言说之美,在有限的画面内传递著无限的神韵。例如,他的作品中刻意使用原生态描绘手法表现出乡村生活自然诗意,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画面和慢节奏的平摇镜头,来展示画面中环境和人物的每个精致细节,从而使人物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显现出一种朴实自然的魅力,镜头中也就让一种赞美和诗意始终洋溢其中。在影片《青木瓜之味》中,流落着宁静而自然的诗情画意的古朴的庭院等情境,如诗如画地表现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如随风而动的翠绿树叶、阳光下的木瓜树、陈旧的石板等。

三、东方文化在陈英雄电影的展现

陈英雄把恬淡冷静东方哲学同西方艺术电影的个性意识,以意象为主的思维形式,常采取象征、隐喻的手法,藉以流畅的电影语言完美地相互融合并完美呈现,使影片中的对于现实的揭示与世事的说教潜隐在毫不张扬的诗意镜语中,东方哲学自然的富含于作品之中,形成陈氏影片中独有的风格。电影中把政治背景和教育意义隐秘在诗一般的镜头之中,东方传统理念、佛家的因缘色彩、道家的无为思想自然的融会贯通,陈英雄以自己的东方哲学理念叙述着他的情感,同时也用他心目中的越南诠释了自己的东方文化理想。例如,《三轮车夫》中本是对立的两种生活状态,面对苦难的阴郁和狂躁不安与无奈平息痛苦的从容沉静,在陈英雄的电影世界中被优雅地融合在一起,东方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至高追求,即以出世的超脱和平静刻写入世的情怀,世事云淡风轻,时刻保持一份平常恬淡的心境,泰然处之。陈英雄电影中最直接使用干净、明亮、简单的电影画面来塑造电影观感,以安静、平和的意境,表现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赋予影像画面独特的人性关怀,这也正体现了陈英雄思想中以恬淡虚无为本的道学思想和以万事皆空为本的佛学思想。

东方的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的薰染使得陈英雄在观察越南时拥有独特切入角度、观察视点,同时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与本土情结的混杂性,也使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要远远多于单一民族性的表述和极端地域色彩的彰显,从而获得了一种具有更大的文化相容性和世界性的文化自由的隐性空间,是其能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述说一个全新的越南,挖掘出越南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陈英雄使东方传统艺术精神在电影这一最现代的艺术形式中得到张扬。他的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而且在越南国内,除被指责“阴暗面表现太多”,也是广受欢迎。这些也都表明他不仅掌握了国际电影语言,并且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命脉。

总而言之,陈英雄的东方文化背景以及后来的西方文化教育,使他把东西方文化和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成为他电影中的闪亮之处。如阿巴斯之于伊朗电影、侯孝贤之于台湾电影一样,陈英雄成为越南电影的一面大旗,猎猎飘扬。虽然他的作品被少数人指责“阴暗面表现太多”,但是这并不能把陈英雄在电影艺术上特别是对东方艺术的完美诠释给否决掉。他的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说明了他的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陈英雄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对乡土文化的真切感怀赋予了电影浓郁的东方色彩,编织成了一个柔美纤细的东方童话。陈英雄巧妙地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其将世界电影艺术中的养分融合于东方传统艺术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越南,探索出富有现代意味的东方哲思电影的形式与风格。他的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东方艺术之感,依旧在漫漫电影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大卫・科波考尔.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 李显杰.电影修辞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 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5] 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 色彩在电影《英雄》中人物设计的构成 》

[摘要]电影的发展和色彩艺术设计在电影中的应用是不断促进和渗透的。在电影的艺术设计过程和电影的传播发行过程中,电影的色彩艺术设计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的色彩设计对人物场景的策划和深入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电影艺术的推行。此外,电影的色彩设计本身也对色彩设计艺术行业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本文主要以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为例,详细并深入地分析色彩艺术设计在电影人物场景中的构成。

[关键词]电影;色彩艺术;人物场景;关系;构成

电影是导演等电影创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表达一种自我的情感和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即“体物赋情”。电影语言和一般艺术的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画面,而在画面中色彩毫无疑问地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王国维曾经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电影《英雄》中色彩在人物场景的应用上可谓是深谙此道,对电影色彩的运用可称之为大胆、奇妙。电影《英雄》灵活借助电影色彩这一“道具”,巧妙地完成电影的叙事、情感的表达激发观众的情感世界,冲击观众的视觉神经,色彩纷繁复杂但是又不失其纯真和主题,浓重的色彩却最典雅,尽情展现张艺谋式电影的华美艺术。

一、电影的定义和色彩设计的定义

电影的定义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作品,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结晶。电影,在我国的《现当代汉语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一种综合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真实活动的形象。1872年,电影初现端倪,进入了萌芽时期,并从此进一步发展,逐渐成熟而“一发不可收拾”。迄今为止,电影已经有137个年头了,而且在这期间电影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形式不断发展。

色彩设计的定义

色彩设计,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颜色的搭配。在大自然的世界中,色彩纷繁复杂,绚丽多彩,而色彩的设计就是将不同的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以求得完美、更加漂亮的色彩。在色彩设计中,色彩的配色方案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但我们用我们的视觉、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我们所处的环境,首先闯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色彩,这个大自然的魔术师,它产生著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享受和视觉的盛宴,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认知、情绪的变化乃至生活状态和工作的波动、效率等。

二、电影《英雄》中的色彩在人物场景构成中分析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由色彩组成,色彩也就成了电影的重要艺术形式。作为我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张艺谋,在他的电影中,色彩艺术的发挥可谓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借用中国的一句古诗来形容张艺谋对色彩的应用那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的确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他的电影在色彩的应用方面正可谓是创造了一场壮丽的“色彩盛宴”。张艺谋运用极富创造性的色彩增强电影的艺术效果,构成了电影独特的色彩艺术。那么作为张艺谋色彩应用的极品之作——电影《英雄》在色彩的构成设计上,张艺谋又是如何运用其聪明才智和设计灵感的呢?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即电影中人物服装的色彩搭配、电影场景空间色彩配置、主要故事情节的色彩组合、全片时空段落色彩构成四个方面。我们仅就色彩艺术设计在电影《英雄》人物场景中的构成进行深入且详尽的分析,具体如下:

在电影《英雄》中色彩设计在人物场景中的构成和配置表现在镜头上的主要有两类,一个是,通过人工搭建的以供电影场景应用的场景空间色彩的搭配,另一个是,纯天然的,取材于天然的空间环境的场景色彩的搭配和设定。

人工搭建的以供电影场景应用的场景空间色彩的搭配

在电影《英雄》中,人工搭建的以供电影场景应用的场景空间色彩的搭配主要有秦宫、棋馆、书馆、残剑居室以及藏书阁这五个空间场景。在这五个空间场景中,色彩的艺术设计正可谓是大胆且灵动。

秦宫的主色调是黑色,其寓意不言而喻,既象征著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无法接近的盛气凌人,又象征著秦始皇的残暴和凶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暗示著这部电影《英雄》的悲惨结局和对英雄的哀悼之情;但是在黑色之余又有星星点点的绿意在其中点缀,这种颜色的主要意义据笔者研究是象征著秦始皇的残暴统治不得民心,继这些赵国剑客刺秦之后的后继往来者、反抗者将绵延不绝。

棋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配合整部电影的基调——悲凉而成的。棋馆的主要颜色是黑色、白色和灰黑色,这种色彩的搭配既在很大意义上符合了棋馆本身的特征——黑白相间,体现了浩浩乾坤、苍茫大地本应和谐统一的八卦之意,又增加了这部电影的悲剧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一种意念上的搏杀意义。

书馆的主打色是鲜艳的红色。红色在中国的传统意义上有着生机勃勃之意、有着喜庆欢喜之感,但是在此时,在周围环境全部是暗色调、非黑即白的大环境下,突然出现的红色则是一反常态的。在电影《英雄》中,红色的寓意可谓是清晰明朗的,鲜红的色彩,鲜红的鲜血洒满书馆,给人一种极度的压抑和悲凉之感,预示电影的悲剧结局。

残剑居室和藏书阁是人工搭建的以供电影场景应用的场景空间色彩搭配中最鲜艳的两个场景色彩搭配,它们分别是红色、绿色和红色、蓝色、白色。在中国的传统色彩搭配上,红色和绿色的搭配历来就是一种“禁忌”,而在这部电影《英雄》中,则大胆将红色和绿色巧妙地应用在一起,一起勾勒出残剑居室的色彩图景,这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红色和绿色的不相容,而正是这种不相容则巧妙地向观众揭示了一种抗争和对抗,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局面;那么藏书阁红色、蓝色、白色三种颜色的运用在人工搭建的以供电影场景应用的场景空间色彩搭配中可谓是最为复杂的,也昭示著电影中人物情节和人物心理的复杂和矛盾,同时,“黑”与“红、蓝、白”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国别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利用秦国所崇尚似铁的“黑色”来强调秦国恃强凌弱的吞噬之心和统一全国的野心,还有“红、蓝、白”三色中的红色尤其是要突出赵国剑客、剑侠誓死守卫家园、刻骨铭心的一洗国耻的国仇家恨,一种铁骨铮铮的誓言,一种决心刺杀秦王的坚定立场和信念。无名“功夫十年”,练就“十步一杀”的绝技,单身赴会,直面秦王,视死如归;长空、残剑、飞雪等侠肝义胆,皆愿割舍身家性命,助无名刺杀成功。 电影《英雄》中室外场景的颜色运用高度强化的单色配置,配置如此巨集大,设计如此缜密、冷静,信念如此坚定,心灵如此纯净。我们通过前面的几处室外场景色彩的设计,很容易发现人工搭建的以供电影场景应用的场景空间色彩基本上都是单一的纯色,根据笔者的理解,创作者应用一种纯色的色彩是文化观念层面上的冷静的理性思考和艺术设计上的升华。

纯天然的、取材于天然的空间环境的场景色彩的搭配和设定

纯天然的、取材于天然的空间环境的场景色彩的搭配和设定主要指的是外界的环境,如金黄和全红组成的胡杨树林;如白水、绿山组成的高山瀑布;如土黄沙地和湛蓝天空组成的漠北沙地;如青山蓝天组成的翠色平湖;再如金黄土地和蓝天组成的荒塬土丘,等等。

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上,黄色是典型的大地之色,而黄土又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所以,在电影《英雄》中黄色、黄土色的大面积、大程度应用使电影《英雄》在本身具有民族情感的同时更增加了它的民族情结和民族文化特征。黄色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有一种“光芒四射”之隐涵,那么在电影《英雄》中则是寓意著英雄人物的性情之高尚、心境情感之深远。正如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之说中,黄是中央方位色彩,它对应的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位——心脏,那么不约而同的,在“五气”中,“黄”又象征“和”,因此我们中华民族把大地之色——黄,看作是崇高无上的色彩。

绿色,绿色在西方多出现在结婚的礼服上,象征著后多生孩子之意,那么在中国绿色则象征重生、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意,在电影《英雄》中,黄色的“中”与“和”的寓意与残剑、飞雪绿色衣装的巧妙构思,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不谋而合的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种文化上的遥相呼应和对电影影片哲理的思索。

我们从绿色领域转接到蓝色的天空之中,看残剑本人由“誓杀”到“阻杀”秦王的表现,也是一种英雄的睿智和冷静的思考;沙漠飞雪与无名在秦军军阵中挑战博杀,皆功未成而身陨,死得其所,终以“小生命”个体、微小群体的毁灭换取并迎接“大生命”天下一统的即将诞生。

电影《英雄》的室内场景色彩多是原始自然,来源于大自然的写意色彩。《英雄》全片的色彩在总体上是形成了电影写意与写实的有机融合和巧妙结合,色彩在电影人物场景的构成方面既为画面的唯美摄取奠定了基础,又为人物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电影《英雄》而言,从导演张艺谋在不同场景空间使用不同的色彩配置和设计来看,我们很清晰地发现张艺谋色彩设计的创作思路:在室内场景空间色彩设计上,大多是纯主观的大写意色彩表现;而在室外的场景空间色彩设计上,多采用纯天然的自然设计,是借用一种鬼斧神工的原始自然色彩。所以,我们说,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在色彩的运用上可谓是登峰造极,用笔不凡。

三、结语

电影是一门以视觉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艺术,因此对于一部好的电影来说,它的视觉美感一定要强烈,使观众从电影中得到享受,感觉舒服。对于画面的描摹,色彩占著很大的成分,而张艺谋对色彩的应用可谓是到了一种极致,“淡妆浓抹总相宜”,在他的影片色彩中,我们能感知色彩本身的意义和导演张艺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电影《英雄》作为张艺谋电影色彩应用的经典之作,是一场色彩的盛宴,他通过对民间色彩、色彩细节、单纯色彩的处理达到人物丰满、画面和谐、叙事完整、情感充沛的效果。电影《英雄》画面色彩绚丽多彩,意义深刻,意境深远。

[参考文献]

[1][]城一夫.色彩史话[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160-162.

[2]余培敏,杨永军.淡妆浓抹总相宜——浅析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艺术[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

[3]陈欢,袁筱华.红的诠释——论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运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

[4]王开庆,何培华.色彩设计三要素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0911.

有关推荐:

与行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论文构成 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目录、正文(包括中外文题名、中外文摘要、中外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三部分构成。论文装订顺序为外封面�8�1开题报告�8�1内封面�8�1目录�8�1中文题名�8�1中文摘要�8�1中文关键词�8�1外文题名�8�1外文摘要�8�1外文关键词�8�1正文�8�1参考文献�8�1致谢�8�1考核意见表。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参考文献后面。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 ——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 ——上:2.5cm,下:2.0 cm,左:3.0cm,右:2.5 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论文题目居中,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1.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要求 上交的每份论文都一律采用学校统一印发的外封面(装订线一律在左面)。另附自制内封面一份(A4纸张电脑打印),内容为中外文论文题目、作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的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时间。 五、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对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选题的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路线,课题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参考文献等方面。开题报告表格至教务处网站下载。 六、论文摘要 (一)字数:中、外文摘要一般各为300~500字。 (二)摘要内容:要求概括地表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结果和主要结论。 (三)字体:中外文均是五号,中文使用宋体。 七、正文要求 (一)字数:文科类专业8000字以上;理科类专业,音乐、美术等专业5000字以上。 (二)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中文题名用黑体小三打印,外文题名用小三打印。文章中的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打印,并且前后要一致。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 (三)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论文的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层次。 中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一、 二、 三、 ……; 第二层:(一)(二)(三)……; 第三层:l. 2. 3. ……; 第四层:(1)(2)(3) ……; 第五层:1) 2) 3)……。 外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A. B. C. ……; 第二层:(A)(B)(C)……; 第三层:a. b. c. ……; 第四层:(a)(b)(c) ……; 第五层:a) b) c)……。 第一、二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三、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 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四)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中外文对照;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中外文对照。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图的大小为:半栏图<60mm,100mm<通栏图<130mm。文中计量、计价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式应独立成行居中斜体排版。 (五)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中外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注释既可以使用脚注,也可以使用尾注。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 ([],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标出。注释的格式参考参考文献的格式。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各种资料,应附在论文末尾加以说明。参考文献有多种意义: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表示对他人理论或成果的继承、借鉴或商榷等,反映作者对情报吸收、利用的程度。 论文主体撰写过程要求参考两篇以上外文文献,文科专业要求必须有10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他专业要求必须有6篇以上参考文献。要求罗列出所有引用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目录,目录按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一)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序号〕 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意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序号〕 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三)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篇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四)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五)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六)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七)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 (八)报告 〔序号〕 作者.题(篇)名[R].报告年、月、日. (九)电子文档 〔序号〕 作者.题(篇)名[E].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九、附录的要求 毕业论文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设计、调查材料及其相应的数据、图表等应整理后用附件形式附在参考文献之后。

可以帮你解决论文+++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例:参考文献:[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 索引序列
  • 与词语或者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妥协或者疗伤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俗物入诗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苍茫物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行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