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文核心期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发布的期刊,每4年更新公布一次。2.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科技部公布的, 就是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有时我们可以见到一本杂志同时标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中文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事实上前两条是没有区别的。3. CSCD核心期刊: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CSCD在高校申请基金和审查评奖包括院士的评审都要检索CSCD;CSCD分为核心库(C)和扩展库(E),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CSCD遴选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什么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 CSCD期刊目录(这里主要是医药方面的期刊,如果想要全部期刊目录,我也可以给你)212 药物分析杂志213 药学学报214 仪器仪表学报215 遗传216 遗传学报217 应用生态学报218 应用数学学报219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220 应用心理学221 营养学报222 有机化学223 宇航学报224 语言研究225 园艺学报226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2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28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229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30 振动工程学报231 政法论坛232 植物保护学报233 植物病理学报234 植物分类学报235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原名:植物生理学报)236 植物生态学报237 植物学报238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39 中草药240 中共党史研究24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42 中国出版24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44 中国法学245 中国翻译246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47 中国高教研究248 中国工业经济249 中国公路学报250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5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52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253 中国环境科学254 中国机械工程255 中国激光256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57 中国经济史研究258 中国科学(A-G)辑259 中国粮油学报 260 中国农村经济261 中国农业科学262 中国人口科学263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64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现已停刊 265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66 中国生物防治267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6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69 中国食品学报270 中国史研究271 中国兽医学报272 中国水稻科学273 中国体育科技274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75 中国土地科学276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277 中国稀土学报27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79 中国畜牧杂志280 中国药理学报28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82 中国药学杂志283 中国音乐学284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85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8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8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8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89 中国中药杂志290 中华病理学杂志291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92 中华传染病杂志293 中华创伤杂志294 中华儿科杂志29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96 中华放射学杂志29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98 中华妇产科杂志299 中华骨科杂志300 中华护理杂志30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原名: 急诊医学)302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0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04 中华精神科杂志305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306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07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08 中华麻醉学杂志309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310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11 中华内科杂志312 中华皮肤科杂志31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14 中华烧伤杂志315 中华神经科杂志31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17 中华肾脏病杂志318 中华外科杂志31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32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321 中华消化杂志32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2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24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25 中华血液学杂志326 中华眼科杂志327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328 中华医学杂志329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30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31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332 中华肿瘤杂志333 中外法学334 自动化学报335 自然辩证法通讯336 自然辩证法研究337 自然科学进展338 自然灾害学报339 自然资源学报340 作物学报注:被IM收录的论文视同国内一级期刊论文。
《作物学报》是我国作物科学领域的领衔期刊,多次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奖励,而英文版则是百年老刊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1 动物分类学报C 2 动物学报 C 3 动物学研究 C 4 动物学杂志 C 5 古脊椎动物学报C 6 四川动物 E 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C
是与化学材料生物有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每一中文期刊都有其英文名称。O6--化学: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 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TB--一般工业技术: 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 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TQ--化学工业: 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1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碳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燃料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燃料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国内外燃料化学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内容涵盖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应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从每期出版的论文中选出4~8篇较好论文,出版到本刊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25813)上。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 1 投稿1.1 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研究领域:能源转化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基础研究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应用催化基础研究氢能、燃料电池、合成燃料、C1化学能源转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化学基础研究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报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进展; 研究简报主要报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综合评述一般为预约稿。系统介绍作者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规律性概述,并能提出新的观点。1.2 来稿请邮寄单位推荐信原件,请注明文稿无泄密、无一稿多投和署名争议等内容,并加盖公章。参考格式可从学报网站下载()。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为研究生的,请在推荐信上加注导师(通讯联系人)签名。投稿论文内容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单位,且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新的工作单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单位的推荐信外,请附带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单位的署名认可信,并加注导师的签名。 本刊将以收到推荐信原件的日期作为正式的投稿日期,并开始进行稿件的初审。若在收到作者电子稿后两周内编辑部仍未收到该篇稿件的单位推荐信,本刊将认为是作者自动撤稿。1.3 单位推荐信邮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园南路27号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030001 2 稿件及出版2.1 从收到推荐信之日起开始审理,一般在2~3个月内会有结果。对不宜采用的稿件我们将尽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对于超过3个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编辑部查询。2.2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将根据文章的质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编辑部决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虑。2.3 即将刊出的稿件,编辑部会提前1个月左右通过E-mail给作者发校对稿和版权转让协议(由于页码所限,每期会有3~4篇版面调整机动稿,被调整下的稿件将顺延至下期发表)。请作者在收到校对稿后7日内将校对意见通过E-mail返回编辑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对意见将视为对默认校对稿。经全体作者同意并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请在7日内将原件扫描后E-mail、或传真发送至编辑部,未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的稿件本刊将不予发表。2.4 作者投稿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校对稿发出后将通知作者交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费包括版面费(100元/页)和审稿费(150 元/篇)。论文发表费将给作者出具正式税务发票,发票单位为通讯联系人所在单位,所以务必请作者投稿时提供准确的通讯联系人及其单位。由于需要统一去我所财务处开发票,作者收到发票可能要耽搁1个月左右,请作者谅解。2.5 经审查推荐录用为在印刷版和英文电子版同时发表的文章,编辑部将E-mail通知作者进行中文文章的翻译(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后,作者如在规定时间(3周)内完成文章的翻译并返回编辑部,将免收相应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酬亦无。英文电子版无版面费、审稿费和稿酬),并酌致与稿酬相当的翻译费。2.6 期刊印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2本和分装本10份。稿酬和赠送期刊将邮寄给通讯联系人(导师、付论文发表费单位)。对于其他额外刊物、分装本、正式稿件电子文本等要求,编辑部恕不回复。 3 稿件格式及要求3.1 文章题目应明确简洁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和特点,长短适宜,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不常见的外文名语和化合物应写全称。3.2 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外国作者的姓名请写全称,名字部分不要缩写,单位请用中文写出单位名称、城市、国家和邮政编号。3.3 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以下信息:(1) 基金资助项目的基金名称和项目批准号;(2) 通讯联系人及其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3)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3.4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结论,要具体到数据,中文摘要不多于350个汉字。3.5 英文摘要应比较具体(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2) 英文摘要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3.6 关键词应在摘要后面给出,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一般选取3~6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中英文词。3.7 前言应简要说明下列问题(1) 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引出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近2年的最新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2) 介绍背景时不应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请引用本领域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文献;(3) 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前面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4) 前言的篇幅不宜过长或过短,不应描述实验结果;(5) 文章中提到文献的作者时,只须写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时后加“等”或“et al”,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等[3]”。3.8 正文可以包括: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的观测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实验部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分清层次,并加上适当的小标题。“实验部分”应较详细地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以使他人能够进行重复实验为准。试剂和仪器用中文标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3.9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例如:(1) 物理量(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w,选择性s,转化率x,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 Ф;(2) 单位(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天d,浓度mol/L,压力Pa,长度nm,转速r/min,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Ф,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3)特别注意“ppm”不能使用。3.10 图表要避免重复,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用表表达一次,能合并的图尽量合并,能用文字叙述时(如只有3~5个数据时)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就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注意事项如下:(1) 图表中的图题和表题需中英文对照,其它文字均采用英文;(2)图表的标题应详细完整;(3)在图注和表注中给出主要的实验条件;(4)图表中若有缩写词或代号,就在第一次出现时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5)图片与图中说明文字尽量分开。曲线分别用“a、b、c等”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曲线说明和符号说明等列于中英文图题下方。(6)文中各插图均为黑白图,尽可能采用origin绘图软件生成的文件。 具体参数如下:字体(Time New Roman)、字号(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13.5 cm) →Layer1(Left: 2.8 cm; Top: 0.5 cm; Width: 16.7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7)如有照片,请提供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单独的JPEG图形文件);(8) 对于那些没有数据而且虽经作者处理但图的质量仍较差的谱图(即由谱学仪器绘制的图),请作者提供其原始谱图或质量好的复印件。 参考文献的著录请参照下列格式:1) 总体规范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可参见表1按下面格式著录:[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 [J]—纸张期刊 [J/OL]—网上期刊 [M]—纸张图书 [M/CD]—光盘图书[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CP/DK]—磁盘软件[EB/OL]—网上电子公告表 1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报纸文章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J M C D R S P N Z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载体类型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纸张 数据库DB CP EB MT DK CD OL 不注明 DB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例: 郭小汾, 杨雪莲, 陈勇, 谢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烧动力学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1999, 27(1): 62-67.(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chang.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67.)(2) 专著(书籍)、论文集[序号]作者. 书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例: 刘振海. 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LIU Zheng-hai.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Vol.8) [M]. 2nd ed.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1.)(3) 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 论文或报告题名[D或R].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例: 李春义. 同位素瞬变实验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学, 1999.(LI Chun-yi.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999.)(4)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 主编. 专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 赵增立, 唐兰, 马晓茜. 生物质的氮气等离子体热解研究[C]//第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全国青年等离子体讨论会论文集.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56-159.(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qian.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159.)(5) 专利[序号]发明人.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出版日期(年-月-日).例: 刘冠华, 左丽华, 舒兴田.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 中国,1084101A[P]. 1994-01-01.(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tian.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01.)(6)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例: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S].(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7)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 html, 1998-08-16/1998-10-04.(8)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中药现在的找工作的趋势不是很好,国内的中药事业不是很先进,但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
我是沈药毕业的,给你如下答复。沈药中比较厉害的是药学,中药专业这一块一般。你说的中药日语是中药里的算是尖子班吧,但是所学内容和别的中药班差不多。就业,国内的中药都差不多,沈药的就业都没问题。沈药在我国北方的药学里是比较牛的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科技期刊。创建于1957年,1987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刊物。
您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合法期刊基本上全有ISSN和CN请根据您的需要自行查询。
名称:东北农业大学 简称:东农 旧称:东北农学院 英文名: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eau 成立时间:1948年 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马家花园) 电话:+86-451-55190114 邮编:150030 学校主页: 东农校训:博学笃行 明德亲民 东农校风:勤奋 求实 奉献 创新 东农精神: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六十载成长壮大的历程,半个多世纪岁月长河的洗礼,几经变迁,逆境不馁,风雨兼程,守之弥坚,东北农业大学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铸造了不朽的东农校魂;以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陶冶了代代学人,在龙江大地上浸染着黑土地的芳香,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激励着全校师生员工为创造东农的宏伟事业而奋斗不息。 (一)国家级重点学科 ( 3 个) 农业机械化工程 基础兽医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二)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 3 个) 临床兽医学 蔬菜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三)农业部重点学科( 2 个)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四)省级重点学科( 18 个) 农业机械化工程 食品科学 植物学 农业经济管理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蔬菜学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土壤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预防兽医学 基础兽医学(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兽医病理学)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临床兽医学(兽医外科学 兽医内科学) (五)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 4 个) 种植业 养殖业 食品加工业 管理与经济 (六) 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学科( 7 个) 畜牧学 作物学 兽医学 农业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园艺学 (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八)博士学位授权点( 32 个)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生态学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工程 农业水土工程 环境水利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草业科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畜牧系统管理学 动物行为学 食品科学 畜产品加工 发酵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植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蔬菜学 农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 兽医博士 (九)硕士学位授权点( 65 个)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 作物生态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草业科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畜牧系统管理学 动物行为学 食品科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畜产品加工 发酵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植物学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动物学 发育生物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生物化工 遗传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细胞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农业水土工程 环境水利 水文学及水资源 生态学 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 应用化学 土地资源管理 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 蔬菜学 果树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产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管理 金融学 英语语言文学 会计学 林业经济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工程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兽医硕士 高校教师 (十)本科专业( 75 个) 动物药学 动物医学 动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环境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园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 工业工程 水产养殖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金融学 法学 英语 应用化学 农村区域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生态学 保险学 社会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 土木工程 旅游管理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设计 教育技术学 动画 广告学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畜禽生产教育 植物保护教育 校党委书记:徐梅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庆章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怎么说你好呢,堂堂的211国家重点大学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你还知道啥?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9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 097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79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3人,博士生导师145人。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拥有72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农业部俄语培训中心,生物学设有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 516人,其中研究生3 061人,本科生15 873人,外国留学生137人。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10万多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发展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设有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校至今,学校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6项。 学校以“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为黑龙江省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6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连续17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52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学校具有良好办学条件。占地面积36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图书馆藏书174.7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5.99万册)。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全国首批31个试点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渔业经济研究》、《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996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1998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工会,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新世纪中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黑龙江省建设“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秉承“博学笃行,明德亲民”的校训,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奋进!
有!!!!在哈尔滨香坊区木材街,,电话。我就是东农的学生,这个学校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首先,教学来说,动科,动医,食品,农学都很好,属于国家重点项目,但是经管工程什么的就别提了吧,教学质量确实很不怎么样,不过,到哪里上学,学多少知识在大学这个环境里都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和老师,教学质量,门子不门子关系不关系的都没一点关心,总之想学习的不论在哪里都是一级棒,不学习的在清华北大也就那么回事儿。如果你是黑龙江的,你的成绩在本科二表线左右,那报考这个学校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