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联仓先生著述年表注:徐联仓教授我国内心理学界非常尊重的老教授。他开创了国内的组织行为学研究,德高望重,对后辈关心、热情,想起他就有感激的心理。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安享晚年。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全体人员祝1徐联仓.对于苏联学术界讨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的一点体会.光明日报,1955年5月13日.2刘范,彭瑞祥,李美格,徐联仓.远近差交替分化法对于分化抑制形成的影响.心理学报,1956,1.3李家治,徐联仓.工业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心理学报,1957,2.4徐联仓.心理学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些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7,4.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劳动心理组.从冲模自动机构的试制看创造性思维.心理学报,1959,2.6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劳动心理组.转炉炼钢工火焰视觉判断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报,1959,3.7徐联仓.苏联心理学界在研究什么?心理学报,1959,4.8徐联仓.著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逝世(1889—1960).心理学报,1960,2.9徐联仓.劳动生理学与劳动心理学加强合作为生产服务.心理学报,1960,3.10徐联仓.劳动活动中的计划、调节和检查过程.心理学报,1960,4.11徐联仓.苏联劳动心理学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心理学报,1961,4.12徐联仓.研究反应的效能与信息量关系的方法学问题.苏联教育科学院报告集(俄文),1961,5.13徐联仓.“装配流水线传送带生产中错误操作的心理学分析”一章.工业劳动心理学(俄文),1962.14徐联仓.信息显示中信号结构的有效性及其掌握之特点(俄文).学位论文,1962.15徐联仓.在复合刺激中信息量与反应时的关系.心理学报,1963,1.16李家治,徐联仓.介绍工程心理学.人民日报,1963年5月11日.17徐联仓.信息多余性对掌握信号结构过程的影响.心理学报,1963,3.18徐联仓.水平排列信号的组合特点对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心理学报,1963,4.19徐联仓.刺激与反应配合的适合性与对水平排列信号的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特点的关系.心理学报,1964,4.20徐联仓,王缉志.心理学中应用信息论的一些问题(上).心理科学通讯,1964,1.21徐联仓,王缉志.心理学中应用信息论的一些问题(中).心理科学通讯,1964,2.22徐联仓,王缉志.心理学中应用信息论的一些问题(下).心理科学通讯,1964,3.23徐联仓,杨德庄,王缉志.刺激和反应配合的不同方式对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科学通报,1964,3.24徐联仓,杨德庄,王缉志.在信号装置中采用言语反应代替运动反应进行操练的心理学研究.科学通报,1964,9.25徐联仓.系统工程和人的因素.经济管理,1970,10.26徐联仓.四个现代化需要心理学.心理学报,1979,1.27徐联仓,荆其诚,李心天.澳大利亚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报,1979,1.28徐联仓.发展中的新学科──工效学.光明日报,1979年2月21日.29徐联仓.研究实现最优化的学科──“工效学”.北京科技报,1979年9月14日.30徐联仓.系统工程和人的因素.经济管理,1979,10.31徐联仓.重视“技术美学”的研究──扩大出口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管理通讯(内部刊物),1979,63.32徐联仓.为群众服务的咨询心理学.科学园地,1980年1月31日.33徐联仓.要充分调动人们的劳动热情──谈谈企业的“人权”.经济管理通讯(内部刊物),1980,1.34徐联仓.脑科学发展的前沿.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4.35徐联仓.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5.36徐联仓,凌文辁.工人思想动念的心理学研究.光明日报,1980年8月22日.37徐联仓,C.C.Ching,Ray Over.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学的新发展.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0,15.38徐联仓.工效学和企业管理.机械工业通讯(一机部内部刊物),1980,20.39徐联仓.质量管理的心理学研究.在澳大利亚实验心理学会议上的报告,1980.40徐联仓.中国科学家在工效学领域的工作.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第二十二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的报告,1980.41徐联仓,联邦德国病理心理学一瞥.健康报,1981年1月8日.42徐联仓.技术美学的研究.北京晚报,1981年1月10日.43徐联仓,凌文辁.国际工效学简介.心理科学通讯,1981,2.44A.Adams,徐联仓.交通信号的编码与事故预防.系统安全杂志(英文),1981,2.45徐联仓.关于“领导”的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46徐联仓.行为科学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管理,1981,3.47徐联仓.商业美术与心理学.装饰工艺美术丛刊,1981,3.48徐联仓,凌文辁.提高毛纺产品质量的工效学研究.心理学报,1981,4.49徐联仓.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在第四十五届日本心理学会年会上的报告,1981.50徐联仓.访美国工业一组织心理学家.外国心理学,1982,2.51徐联仓,陈龙,王登.关于企业领导行为评价的试点.经济管理,1982,6.52徐联仓.中国开展领导行为评价研究.在日本大阪大学人间科学会议上的报告,1982.53徐联仓.第八届国际工效学会议在东京召开.心理学报,1983,2.54徐联仓,方俐洛,高晶等.采用立体应用电视补偿仰视和俯视姿势对深度知觉造成的影响.心理学报,1983,3.55徐联仓.企业咨询与人员评价.百科知识,1983,5.56徐联仓.管理心理学与社会技术进步──试分析人与电子计算机的相互作用.管理科学研究(内部刊物),1983,7.57徐联仓.关于行为科学在我国引起的争论之我见.现代化,1983,9.58徐联仓.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现代化,1983,11.59朱镕基主编,徐联仓参与编写.管理现代化.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60徐联仓,薛安义,陈龙等.工作状况评价研究中北京A厂的结果与日本全国标准值的比较.第二次行为科学讨论会论文,1983.61徐联仓.关于改革的管理.现代化,1984,8.62工经协会行为科学学组(徐联仓执笔).对行为科学的认识与评价.光明日报,1984年10月7日.63徐联仓.中国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进展(英文).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的发言,1984.64徐联仓.中国的经济改革与领导行为研究(英文).在日本大阪大学五十周年建校纪念会上的发言,1984.65徐联仓,陈龙等.心理学为提高企业素质服务.心理学报,1985,4.66徐联仓.管理学界的新趋向.中国企业家,1985,11.67管连荣,高晶,徐联仓.不同车速下司机对交通标志的辨认距离实验.心理学报,1986,2.68徐联仓.组织行为学在中国之发展与领导行为研究.心理学报,1986,4.69徐联仓,卢盛忠.管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6.70徐联仓.中国古代的用贤之道与今日的认识管理.在香港召开的中国式管理研讨会上的报告,1986.71徐联仓.中日领导行为的跨文化比较(英文).新加坡召开的东南亚国家文化与管理类型比较会议论文,1986.72李薇,徐联仓.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一).心理学报,1987,3.73李薇,徐联仓.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二).心理学报,1987,4.74徐联仓,B.M.Bass,P.Drenth.Recent Developments in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n China.Advances in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SAGE Press,1987.75徐联仓.在中国条件下的管理决策研究(英文).德国举办的“中国与欧洲在管理与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会”论文,1987.76徐联仓.行为科学与有效管理丛书(共4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77徐联仓,凌文辁.组织管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8.78徐联仓.中国明日生产者的心理学研究.在悉尼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的报告,1988.(英文见B.J.Fallon等主编的Advances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9徐联仓.基于PM理论:中日企业领导行为的比较.在悉尼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的报告,1988.(英文见B.J.Fallon等主编的Advances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80徐联仓.中国式管理的组织行为学研究.在悉尼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的报告,1988.(英文见B.J.Fallon等主编的Advances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81徐联仓,李薇.中文录入的新发展及其心理学基础(英文).波士顿召开的第三届人与计算机交互作用的国际会议论文,1988.(1989年发表在G.Salvendy编Advances in Human Factors/Ergonomics,12B.)82徐联仓.管理思想的权变理论.中外管理导报,1989,1.83徐联仓.一门值得重视的管理科学──组织行为学.求实,1989,12.84徐联仓.中国的应用心理学(英文).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0,39.85徐联仓,B.Wilbert.Psych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第二十二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文集(General Psych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LEA Press,1990.86徐联仓.试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及其研究.改革,1991,1.87徐联仓,杨林林.领导行为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88时勘,徐联仓,薛涛.高级技工诊断生产活动的认知策略的汇编栅格法研究.心理学报,1992,3.89王二平,徐联仓.北京职工工作社会规范观念的基本特征──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1993,1.90储雪林,徐联仓.科技管理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91徐联仓,王加微等.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92徐联仓,车宏生,时勘,陈龙等.管理心理学及其应用为医院管理服务.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3徐联仓.从管理科学到复杂科学.中国科学报(海外版),1994年4月25日.94徐联仓,陈龙.管理心理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95徐联仓,高尚仁,包季鸣.对黄国隆教授《海峡两岸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之差异》之论文评论.在海峡两岸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之差异研讨会上的发言,1994.96谢晓非,徐联仓.“风险”性质的探讨──一项联想实验.心理科学,1995,6.97戴良铁,徐联仓.产品分析与决策的新模式──专家系统模式的研究.中国管理科学, 1995,3.98徐联仓,王新超等.科研及开发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研究.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文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局项目),1995.99谢晓非,徐联仓.风险认知策略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心理学报,1996,2.100李剑锋,徐联仓.企业经理风险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1996,3.101谢晓非,徐联仓.风险认知策略的操作化指标.人类工效学,1996,6.102徐联仓,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研究.见王甦等主编,中国心理科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103徐联仓.潘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心理学和心理所.心理学动态,1997,3.104徐联仓.领导决策的伦理学原则与实验方法.科学决策,1998,4.105谢晓非,徐联仓.一般社会情景中风险认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8,4.106J.E.Russo,安宝生,徐联仓.决策行为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7徐联仓.加入WTO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与应对之策.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08徐联仓,黄河,苏耀彬.PM理论与领导行为评估.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09徐联仓.西方对失业人员的心理学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6.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心理学的论文5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职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教育管理是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师一提到这些学生头就疼,甚至谈差就色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取向探索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让班主任在轻松教育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幸福成长,也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和优秀品质,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获得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品质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一崭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可以用积极心理学探索适合职校生的教育管理方法。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是定位在预防和治疗上,以解决少数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因此积极心理学的引入,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为创立积极心理教育提供了直接的思想动力,为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积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探索
积极心理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我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做了以下实践。
(一)关注积极优势,发挥积极作用。
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曾有被老师、同学和家长看不起的经历,甚至被骂过“笨蛋”、“傻瓜”,这样的标签经过长期强化后,学生就会对缺点耿耿于怀,容易频频出错,进而更在意自己的缺点,之后再犯更多更大的错误。正是对这些“缺点”的过度关注,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中,于是他们可能会变得“破罐子破摔”,也就妨碍了他们走向成功和幸福。著名的“吸引力法则”向人们提示了这样一个秘密――你关注什么,就有可能实现什么,并且这种可能与你的关注程度成正比。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早已经成为教育经典,也启发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职校的学生也是如此。如果班主任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多一些观察和了解,善于拿着放大镜给学生找优点,则可以通过心理游戏“戴高帽”、“自画像”等发现学生优点,积极关注学生积极优势,暂时淡化劣势,让优势发挥积极作用,让他们沿着优势的道路努力前行,那么缺陷可能就会自然地慢慢消退。
(二)善于积极期待,挖掘积极潜力。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英国教育家车尼斯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非常大。每个人都有无限潜能,职校生也一样,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如:“我相信你,一定行!”学生就会带着这份期待勇敢前行。
所以,班主任如果能在学生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更多地期待他们在事情发展中积极的一面,如果学生能感受到老师鼓励中的诚恳和信任,那么学生就会给自己创造一个成功预期,从而将各种有利于成功的心理潜能充分发掘出来,推动自己走向成功。这也正如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有所期待才是打开美好未来大门的钥匙,你期待什么,你将实现什么。
(三)创设积极环境,激发积极力量。
在生活中,环境能造就人才,也能淹没人才。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里,受到周围的人感染,他也会努力勤奋起来,积极向上,争取做得更好。反之,再勤快的人在一个懒散的环境里很容易变成一个庸碌无为的人,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唤起人实现自我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就要学会环境育人,我们要坚信“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首先班主任要用心营造积极的文化环境,精心布置好教室的每个空间,陶冶学生的性情,如励志名言张贴、荣誉角、植物角、图书角等。其次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实践环境,如各种比赛、值周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参加各类社团等。通过每日一分钟演讲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值周劳动能培养学生爱劳动和讲究卫生的品质;通过种植植物能提高学生尊重生命和审美的能力……总之,学生通过积极向上的人文和实践环境的熏陶能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和展示自身的各项优势才能,能激发更多积极力量。这样他们会变成信心满满,他们会变得光芒四射,他们对爱的理解会比以前深刻、全面,他们也会变得乐观、好学,当然,他们的创造力、领导力和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希望就是生命中的那一点不曾被扑灭的光,如果职校班主任能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关注学生积极优势,能够善于对学生积极期待,能够用心为学生创设积极环境,那么总有一天这点光会变成满天星星,学生也一定会实现自我,走向幸福。
>>>下页带来更多的关于心理学的论文5000字
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和应对措施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和应对措施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大型企业都将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此来避免员工心理问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从企业员工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首先分析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然后重点探究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企业员工;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
引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因此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对企业十分重要,这是保证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心理疾病已经十分常见,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都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员工,以此来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 企业员工的常见心理问题
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较多,而且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具体而言,当前企业员工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压力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是当前企业员工最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问题,因为在企业中,各种竞争和考核给了员工极大的压力,他们每天都要完成海量的工作,应对各种岗位考核,这些都会增加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另外,当前的大部分企业员工都是中年人,他们需要赡养老人和照顾孩子,因此这些压力会导致企业员工难以消化,不仅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疲劳,而且创造性和积极性也会下降,这就会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
(2)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与沟通主要包含与客户沟通、与同事沟通、与上下级沟通三个方面,而且人际关系与沟通对员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关系到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运行效率。但是由于企业员工的沟通往往参杂着利益关系,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有诸多顾虑,这也会给企业员工造成较大的压力。
(3)心理危机问题。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常常会发生裁员、并购和破产等问题,因此企业员工会存在心理危机。特别是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也有焦虑、紧张等情绪,长期的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
(4)职业倦怠问题。在长期的高度压力工作下,企业员工会出现身心俱疲的问题,而且为了完成企业的工作,很多员工都睡眠不足,造成失眠、腰酸背痛和记忆力不足等健康问题,这也被成为职业疲劳。
(5)个人问题。员工的个人因素也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家庭、婚姻、恋爱、子女等都会给企业员工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2 、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
造成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正确的分析心理问题原因,这样才能针对性的疏导,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体而言,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如下。
2.1 、适应不良的原因
每个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发展潜能,而且在企业的工作中,其潜能会不断的与实际整合,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员工进步和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自我意识的矛盾,这一方面来源于员工自我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另一方面来源于公司约束和自我独立之间的矛盾。因此,这就会造成企业员工适应不良的问题,很容易让企业员工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影响到其工作的积极性。
2.2、 技能学习障碍的原因
企业员工需要不断的进步和成长,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员工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完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企业员工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大多是被动的学习,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其次,很多员工学习压力较大,很难彻底的掌握知识,这就给他们带来心理的压力。
2.3、 自卑的原因
有部分企业员工对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心,因此常产生失望和悲观等消极的心理。而且这些消极的心理还会表现为嫉妒、焦虑、紧张等情绪。特别是对于自卑问题较为严重的企业员工,他们还会掩饰自己的弱点,将自己封闭,很容易遭受挫折后就放弃,没有竞争意识,也不愿参加社会活动。这部分员工在企业内的存在感较低,不会积极的表现自己,而且也不愿意承担较大的责任,这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2.4 、抑郁症的成因
抑郁症的一般表现为郁郁寡欢,缺乏对生活的向往,这类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思维迟钝,工作效率较低。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甚至还有自虐和自杀的倾向,有着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员工就会由于压力等问题产生抑郁症,出现这些问题后就会辞职,造成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3 、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上文分析了企业员工常见的心理问题,也针对性的研究了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工作的开展,而且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特别是对于生产制造型的企业而言,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造成员工工作注意力下降,让安全风险极大的提升。因此,要针对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和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以此来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3.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通过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来正确引导员工,缓解其压力,减小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可能。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人才战略的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战略,辅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另外,在制定人才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发展需求,合理挖掘其潜能,让员工可以有效的适应工作岗位,这样不仅能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也能让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当然,人才战略也要有相应配套的晋升机制和奖励机制,满足员工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发掘员工的闪光点,让员工可以积极的融入到工作中,这样就可有效的缓解员工心理问题。
(2)薪酬体系的完善。薪酬体系和企业员工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如果薪酬体系不完善,员工就容易焦虑不安。因此,企业可建设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另外,在员工近亲去世或者离婚等特殊时期,可以给员工带薪休假,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也能极大的减轻员工心理压力。
(3)配套设施的建设。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企业可建设内部的健身中心或者保健室,让员工通过锻炼发泄内心的压力,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3.2、 加强心理健康的宣导
很多企业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够了解,也缺乏重视,因此企业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宣导,通过讲座等形式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认识,同时引导员工合理的宣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态。在这方面企业可聘请相关的心理健康专家,及时帮助员工消除心理压力。另外,企业对管理层要加强培训,提高其沟通的能力,在员工出现心理问题时能科学合理的疏导。除此之外,企业还可在企业内部建设心理服务部门,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的咨询,这样也可有效的缓解企业员工的压力。
3.3、 重视沟通
沟通对于缓解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需合理的与员工沟通,帮助员工释放压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具体而言,企业员工的沟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双向交流。对于企业内的正式员工,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的组织交流,听取员工的想法,同时了解员工的内心所想,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还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
(2)组织座谈会。企业可在内部组织座谈会,让员工发表对企业的建议,以此来起到鼓励的作用,帮助新员工融入企业,同时增强老员工的归属感。
(3)加强团队建设。在企业中还可定期的组织集体活动,如篮球赛等,还可建设阅览室等文娱场所,让员工通过这些活动来释放心中的压力,避免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4)信息的沟通。为了方便员工表达意见,在企业中还可建设意见箱,或者成立公司员工的QQ群和微信群,让员工的各方面问题都可以及时的表达,这样也能起到缓解员工压力的作用。
4、 结语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员工的积极性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员工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不仅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而且也影响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性的探究了常见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分析了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心理健康宣导和重视沟通三项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缓解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宿圣军,张安迪.建筑施工企业青年员工心理问题浅析及对策思考[J].智库时代,2018(23):202-203.
[2]朱胜果.国有企业新入职员工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206.
[3]陈伟娜,郑新.企业员工心理问题新表现—下班沉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 38(03):101-106.
[4]刘强,张杰.心理契约视角下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3(06):233, 235.
[5]Kyron Michael J, Rikkers Wavne, OBrien Patrice, Bartlett Jennifer, Lawrence David. Experiences of Police and Emergency Services Employees with WorkersCompensation Claims for Mental Health Issues[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2020.
[6]王晓欣,翟少华,李洪,等.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员工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煤炭技术,2011, 30(10):275-276.
[7]王伟民.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从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必要性谈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啤酒科技,2011(07):6-7, 9.
心理管理论文:心理契约对工作压力管理的影响[摘 要] 本文以探索工作压力管理途径为目的,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哥本哈根 社会心理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心 理契约的管理实现对工作压力的管理是可行的。[关键词] 工作压力;压力管理;心理契约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每一个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工作压力。它不但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还关系着组织的竞争力,因此,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员工工作压力(job stress)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并且影响着员工对于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简单地说,工作压力就是在工作中,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体能力时给个体造成的紧张状态。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的途径之一,就是对产生员工压力的因素进行控制。影响工作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部分。其中,组织因素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工作意义及挑战性等工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如领导水平、组织制度等组织管理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个人因素则是指每个个体自身特定的情况。不同的个体其压力承受的能力也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激励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忍耐力、增加动力。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对压力的承受会使他们对工作的满意感降低,使组织面临生产率、质量下降,事故增加等情况。互动理论认为:水平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而高于或低于最佳压力水平则会使工作效率恶化。事实上,如果工作要求在个体能力范围之内,个体并不会感到压力;如果工作要求超过了个体能力,但是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个体支持和援助,个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如果在理想的状态下,压力还可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员工的压力状态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都属于员工的精神范畴,并且,两者的管理都是追求精神上的平衡。工作中压力的出现可能会引起心理契约的破裂,而心理契约不能很好地履行也会给员工造成压力。因此,本文在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理论进行论述的同时引入了心理契约这一变量。希望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的管理。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体现了员工与组织之间责任和义务交换关系的态度与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在相互关系中实现约定好的内隐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简单地说,狭义的心理契约是指,对那些书面合同没有明文规定或无法明文规定的内容,每个员工在自己心里都有一定的标准,对于自己应该为组织付出什么、付出多少,组织应该给自己什么回报等等都有明确的认识。当员工感到组织没能履行心理契约或心理契约遭到违背的时候,常常会通过降低工作努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在心理上实现交换关系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大多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消极的行为,对组织和员工自身造成伤害。而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其书面契约有效补充的作用,维系组织与员工之间健康稳定的雇用关系,建立和谐的组织氛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心理契约增强员工对与组织的归属感、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二、研究方法心理契约是一个隐性的变量,它无法被直接量化,因此,如果要考察心理契约与员工压力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借助其他的变量来实现对它的量化。组织为员工提供的条件以及表现员工在工作中感受的变量,如薪酬水平、绩效工资、额外福利、工作安全感、培训与发展、晋升机会及工作本身等等都是检验心理契约的有效的中介变量。而这些变量同时也对员工压力的状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心理契约和员工压力这两个维度上变量加以考察。通过对调查结果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心理契约对员工压力管理上的影响。1. 被试。被试对象为山东潍坊潍百集团的员工;采取的抽样方式为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3份。由于职业特点,被试男性占总数的22.1%,女性占总人数的77.9%。年龄在25岁以下的被试者占总数的44.3%,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被试者占总数的51.7%。工龄在2年以下的占总人数的32.3%,工龄在2-5年间的占39.7%,工龄在6-10年间的占17.6%,工龄在11-20年之间的占9.2%。拥有中专学历的占总人数的69.7%,拥有大专学历的占26%,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4.3%。此次调查的员工中涉及保安、促销员、理货员、收银员、销售员、操作性员工、投诉中心员工以及中层管理者共八类岗位的职员。2. 问卷。本次研究采用的问卷是由丹麦心理学家Tage S.Kristensen和Vilhelm Borg编制的用于工作场所测量员工工作与心理状况的哥本哈根社会心理学问卷“Copenhagen Psychosocial Questionnaire(COPSOQ)”。此次调查是该问卷在我国的首次使用。该问卷共有三个长度的版本,本次调查采用的是中等长度的版本。这一版本的问卷包括26个维度,共95道题。3. 程序。本次问卷发放在员工的工作现场集中进行,采取匿名方式调查,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对被调查对象进行了分层抽样,以各企业中总体20%的比例选取了样本。第二步,发放问卷,并且给予指导语,使被试了解调查目的及回答问卷的要领。第三步,当场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三、结果为了验证本文中提出的假设关系,本研究选取了表现员工工作压力的5个维度,共22个问题;选取了表现心理契约现状的5个维度,共17个问题。总数为39个问题。利用统计软件SPSS10.0,通过对问卷进行了因子分析。其中,KMO值为0.841,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对问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最后保留的表现员工工作压力的维度共有3个:工作中的不安全感、工作满意度、身心健康状况;保留的表现心理契约现状的维度共有4个:对工作的控制、工作意义、对工作场所的认可和工作反馈状况。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为0.80,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比较理想。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两个变量的各个维度进行了对应的因子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详见下表。从表中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心理契约与员工工作压力两者之间具有普遍而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其次,如果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有意义、工作让他自己觉得充满动力,那么他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会明显降低,同时对工作的满意度会上升。第三,对工作场所的认同也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提升其工作的满意度。最后,如果员工可以保持和同事,尤其是与上级的良好交流,则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况;反之,如果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较低、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则会对心理契约的表现维度产生相当的积极影响。四、分析与讨论心理契约与员工工作压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甚至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因素,这两者彼此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在背景上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如今,组织裁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员工的工作压力、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却有所下降。这一变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员工满意度下降、忠诚度下降、工作绩效下降、员工频繁跳槽、核心人才流失等等。心理契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益受到关注的,它作为员工与组织双方责任和义务联系的纽带是书面契约的一个有效补充,是稳定雇用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其次,在管理过程中两者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一,工作压力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个体的工作要求与能力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当个体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时,会对组织产生期望,希望组织减少工作要求或者给予一定支持。这种期望本身就是心理契约的一种。如果员工的工作压力迟迟不能得到缓解,那么这种心理契约必然会遭到破坏。第二,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有共同的影响因素。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人们都很难直接对心理契约的违背做出结论。心理契约违背的测量与评定是通过对员工和管理者共同认定的心理契约构成要件的测量与评定来确定的。例如,薪酬水平、绩效工资、额外福利、工作安全感、培训与发展、晋升机会及工作本身等等。而这些要素本身也是影响员工压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员工压力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心理契约的破坏。而稳定心理契约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的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员工压力既可以是心理契约的直接影响因素,也可以是管理心理契约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通过心理契约进行压力管理的途径来进行讨论。首先,良好而稳定的心理契约关系可以减轻员工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受。要减轻员工在精神范畴上的压力感,心理契约关系的平稳不容忽视。其次,压力管理的目的是使员工的压力处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不是单纯的降低压力感受,因此,利用适当的压力来激励员工,推动员工不断进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构建新的心理契约,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查研究显示,员工在组织内部感受到的压力因素主要是“培训、管理发展的不足或不适当”、“不明确的升迁前景”、“个人发展的机会”、“工作所得”、“未达到个人的工作标准”等等。因此,要对员工压力进行管理不仅要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对策,同时还要利用心理契约的特性,即“书面契约的有效补充”这一特点让员工与组织之间在精神上达成默契而稳定的关系。只有在管理方法与精神上都达成了协议,才能真正达到在减轻压力的同时又起到激励作用的压力管理目的。本文通过对此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和以往研究结果的参考,以及对心理契约构成要件员工压力表现要件的选取,建立了一个心理契约与员工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见图。五、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压力对于组织、员工个人以及企业管理之间的影响日趋明显。对于员工压力管理的探索也应更加深入。本文对压力管理的研究没有遵循传统的模式与方法,而是通过调查,引入了心理契约这一变量。对心理契约与压力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并对通过心理契约来实现对员工压力的管理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研究,证实了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员工压力管理的可操作性,即可以通过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来实现对员工压力的管理或对员工的激励。[5]刘.员工压力管理对策探讨[J].企业管理,2006,(4). 首先,如果员工可以参与对自己工作量的分配,其身心健康状况会比较理想。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闹。大家都觉得受了委屈,好像一让步自己就会吃亏一样。但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退一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理。亦然,只要退一步,不过多地审视别人的短处,就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伯乐相马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一匹接车的马,从它身上我们没发现任何千里马的气息。然而当给它喂饱了粮食,养足了精神以后,那闪电一般的速度让所人有震惊。是的,不能只看到它有气无力,只要它获得了新生,便可以一俊遮百丑。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类似的事情。结婚多年的夫妻,当妻子外出的时候,家务没人做,衣服没人洗;早上的咖啡要自己泡;晚上回家享受不到舒服的按摩。这时候丈夫就会真实的感觉到妻子的长处。可是,当妻子回来后,那份感恩的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立刻为妻子的短处烦恼了。
从学习者本身来看,导致心理疲劳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学习者过多的焦虑。“焦虑是一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许多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于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过高的焦虑则会干扰和影响学习结果。我们在对中小学生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小学生的焦虑情况是令人担忧的,不少学生感到读书太累,没有意思。甚至还会泛化到正常的生活中,没有兴趣来源,觉得生活没有意义,部分学生还有逃学,厌世,甚至自杀的想法。中小学生感到焦虑的普遍的缘由:(1)升学压力太大,从小学生就接受着考不上大学将来就没有前途和出息的教导。还有就是频繁的考试压力,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毕业班尤为严重。考试结束之后的成绩和名次排列使学生处在深深的焦虑之中。(2)环境的压力,自己的竞争伙伴考分很高,邻居的小孩考上了好学校,形成周围环境和气氛的压力。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学生之间学习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一直被家长、老师、同学所称赞,因此保持这种荣耀的想法十分强烈,就会对自己主动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心理负担较重。(3)家庭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使得一些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常常提出过高要求,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种做法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产生心理疲劳。同时一些家长还经常用“考不上学,你将来还能干什么”之类的话来不断刺激学生,使孩子背负着严重的心理负担。(4)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手段,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特别看重分数和成绩,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一旦达不到就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教育手段;有的教师为了跟平行班争高低,用个人考不好,就会拖全班的后腿,败坏全班的声誉来刺激学生,使学生心理上背负很大的压力。(5)在考试和作业中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缺少成功的体验,自己的成绩和自我形象不一致。(6)竞赛既可以促进人的学习动机,也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小学生心理负荷本来就差,频繁的比赛带来的压力也是造成心理疲劳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7)自身原因。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同样的压力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造成的心理疲劳程度也不一样。 第二,学习者学习的动机的缺乏。动机是直接激发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缺乏,势必造成对学习的冷淡态度,这也是产生心理疲劳的常见的因素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关于学习动机理论论述很多。强化动机理论更多的强调学习行为的塑造要靠外界的不断强化来实现,强化的手段包括鼓励,支持,欣赏等积极手段也包括批评,责罚,侮辱等消极手段。积极的强化手段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但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这种激励手段的运用,最多在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能够看到一些,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更多得到的是消极的强化,而这样的强化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厌学,逃学的心理;成就动机理论更多的强调成就感在激发学生上进好学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在升学压力的前提下学生每天都在面对偏难,偏怪的习题,很少有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就感,成就感的丧失使学生焕发不出学习的热情,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归因理论则更多的强调归因的重要性,一个人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合理的归因对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而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更多的来自教师的评价,而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很主观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失败的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脑子笨,不用功等之类的消极词语,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脑子笨之类的评价让学生彻底对学习失去了学好的信心;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则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和正确的归因有紧密关系,而且还和自我效能感有关系,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主观判断,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当学生感觉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时就会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时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中小学的教学中,面对竞争中的失败,考试中的不理想成绩,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会作出过低的评价,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和实际能力不相符合。
随着现在生活以及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压力太多,从而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形成心理疲劳。如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就业的竞争性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害怕在竞争中失败,于是奋不顾身的置身于工作之中,特别是青年人。也正因此,产生了心理的紧张和疲劳感。此外,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说:“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精神疲惫最为常见的原因。这种消极的情绪使人萎靡不振,不想活动,并且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个结论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过度劳累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有多么的巨大。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所以累和疲劳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流行的词语了。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遭受这些“不如意”时,往往使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心理疲劳。专家表示,心理疲劳的原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都不太一样。希望能帮到您
现代学校的心理健康 教育 ,决不能忽视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家庭教育 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健康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试谈心理健康的疏导 方法 》
在大学中,入党是每一位上进的大学生的目标和方向。但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又是非常不易的。首先,心理健康问题是首当其冲的大问题,我们如何使自己的心理更健康,我们如何去找到方法,使自己加快步伐跟上党的节奏。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应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并要提出针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如何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融入到社会中去,如何走向身心健康,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如何构建出一个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圈,如何拥有正确的心理素质。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掌握之后便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提高,及时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理,使它们能够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党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中能够正确的理解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党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压力伴随着人的一生,谁都不可能避免,工农大中感受更多的是身体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和生存的压力,知识分子感受更多地是精神上的创伤和发展的压力,在众多的压力面前,我们不能自怨自艾,不能自暴自弃,一定要积极乐观,越战越勇,越挫越强,不断成长,去寻觅成功,但有的人依旧无所适从,心浮气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惶惶然中最终一事无成。或重病缠身或英年早逝。两者区别就在于你如何对待压力。应对压力的治本之策乃是学会积极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辩证的这种思维习惯去思考事情,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方法,只看如何从健康的心理去想去研究,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是如此的重要。
在近期的中,有代表也提到了“心理健康也是社会软实力”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一、认识自我,感受安全,评价的要素是自我认识。
二、自我学习,生活自立,评价要素是生活能力。三、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评价要素是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四、人际和谐,接纳他人,评价要素是 人际交往 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的能力。五、适应环境,应对挫折。完成以上自我心理健康评测及可知道自身是否健康。在目前的调查中显示,中国心理疾病的患者人数在逐年的升多,对中国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不良变化。代表,安定医院院长马辛先生说:“公众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软实力的表现,我们的社会目前更需要在心理咨询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实现规模化,小康社会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更需要百姓心里上的健康。 乘着胜利召开的春风,深入学习贯彻精神是全党全国重要任务,深刻领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提出的复兴之路和实干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对以为首的新一代领导人描绘的美好蓝图充满着希望。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人类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是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保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人民都在关注的问题,近期上海复旦大学大学生投毒案,南京航天大学寝室杀人案,这些凶手全是妒忌别人比自己强而起了恻隐之心,所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很重要的问题,学校增加了与之相关课课堂。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中的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具有涉及。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定要被校方所重视,我们也应该从各方面学习,了解。贯彻的精神,努力学习,跟着党的步伐,带着自信大步向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 其它 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 文化 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需要一些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迅速参与,发生改变。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训练感染力和推动力,学会把心理学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教学形式:针对的讲,提升学生的兴趣,你让学生动心;灵活的讲,提升学生的思考,你让学生动脑;互动的讲,提升学生的参与,你让学生动身。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形象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例如,课程的开场,可以通过 自我介绍 和暖身,前台的展现和后台的实用分析操作相结合来设计课程。在自我介绍中,不必提自己曾经有多少光环,获得过多少荣誉,而是轻描淡写而又非常动情的讲述教师自己的经历和 故事 ,从故事中让人产生了对心理学的憧憬和思考,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师确实能够在学生和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自我介绍环节的作用。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引人思考。而暖身活动环节的设计则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动力和信赖感,是否能让学生打开心灵自我开放。比如:手指操、落手指、猫和老鼠、 乒乓球 、金龙拍拍操、记者采访、用手问好、四方块游戏等等。
从暖身活动引申它们在其他课程内容下的应用,比如和人际沟通交往哪个知识点结合、和情绪的哪个方面结合、和压力的某一部分结合来应用。并且在活动后需要分享的四个F,即Fact:刚刚做了说了画了什么;Find:对自己的发现是什么;Feeling:感受到什么;Future: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动身动心。
而在课程主体准备的过程中,注意三个方面:备学生、备自己、备课程。备学生:明确你的课程是同一个人对话的过程,将对方转化为你的合作者,做好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所处的背景和心理状况来确定授课目标,再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备自己:面临即将讲授的话题,明确自我的感受是迷惑的还是清楚的,真正的知道自己的主张和立场,面对别人的赞成或反对能否正确的接受。
备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展现形式。在内容设计上,主题、对象、时间都需要明确和控制。关上电脑和ppt,从学生角度出发,无限接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辩驳或实地调查不断筛选,找到最好的答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轻理论的系统传授,重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会例如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调适、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升人格魅力、大学生涯规划、学习心理、调控情绪、提升人际交往、处理好恋爱与性、压力与挫折应对、珍爱生命等等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心理潜力和能量,并且使他们在心灵上都得到成长和提升。
在方法设计上,可以采用:讲授、提问与讨论、录像与回放、案例学习、角色演练、心理学团队活动、影片赏析等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运用图片、符合学生自己的、与学生自己相关的、幽默笑话和滑稽、奇特夸张和荒诞等手段不断吸引注意力和加深印象。在使用 教学方法 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授课目标、授课主题、具体内容、学生的身心情况、学校和班级的授课条件以及时间控制、和教室地点等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灵活使用,共同发挥作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一堂好的课程就像一场好的表演,教师需要精心的完成编(剧本)、导(组织)、演(展现)的工作。不断的从细节到框架,拆分到整合,刻板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情感的唤起是起始,情感的体验是过程,情感的升华是目的,只有将“情”贯穿始终,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总结 授课的规则就是:说者有情,学生都是值得尊敬的朋友;言之有物,讲的应是对方需要的,对方听进去什么才是重要的;过程有趣,改变讲的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操作,包括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如何让课程更加吸引学生,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传统的讲授性传授到更多的对学生的引导启迪,更加发挥学生的资源和他们的主动性,更多的参与教学,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课程中以百分之百的责任心和充分的热情,认真准备,积极思考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走上理论与实际并重,不断科学与成熟的发展道路。
据学术堂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按范围来可以分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按功能来分有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下面供大家选题参考!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1、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2、我国人才测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3、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4、河北省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研究5、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6、组织结构对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7、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8、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9、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10、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分析11、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12、某某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13、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14、论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15、浅议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16、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17、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18、农村劳动力(或女性劳动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刍议19、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20、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分析21、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22、高技术人才国际流动的研究23、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障因素分析24、安徽省“江南集中区”××人口政策分析25、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生入伍状况调查研究26、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西部支教状况调查研究27、××(地区)公务员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8、××(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研究29、论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以××为例30、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以××为例3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xx地区的调查分析32、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届毕业生为例33、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34、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户籍问题研究35、女性职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36、人力资本、创新与经济增长37、人力资本、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38、人力资本外溢与经济增长39、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40、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1、基于战略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浅谈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3、论人力资源管理对酒店旅游业的深远意义4、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对策略6、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7、从人才危机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8、家族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出路9、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凝聚力10、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11、我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2、人力资源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13、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中的重要性14、如何在中小企业(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家族企业等)落实人力资源管理职能15、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大中小型企业、家族企业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16、某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管理创新模式探析17、论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某企业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18、论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核心员工(或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与对策19、浅谈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中小企业、核心员工、知识型员工)员工流失与管理20、影响员工流失的组织因素分析21、 ××企业团队建设问题探讨22、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23、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索24、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要求25、新型用工模式--××公司劳务派遣简析26、浅谈××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27、制造行业员工租赁模式探讨28、浅谈“鲶鱼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为例29、××公司团队精神的培育30、论××系统人力资源外包的利与弊---以××为例31、××企业异地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32、论××公司因人制宜的沟通艺术33、浅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34、天天快递公司快递员行为研究35、浅谈员工的压力管理---以××为例36、××公司员工忠诚度的培养37、企业在不同盈利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38、政府创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39、民营风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三、人力资源规划论文题目:1、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2、论我国企业中的工作分析与人员匹配3、论职务分析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4、企业国际化经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5、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6、中国集装箱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7、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8、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研究与设计9、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选择与构建贯彻研究10、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研究1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研究1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13、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分析14、外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方向探析15、外资零售企业在华人力资源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16、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探析17、试析马克思《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18、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现状剖析19、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20、××公司员工手册核心内容设计21、××企业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22、壹正装饰有限公司人力需求调查四、招聘与配置论文题目:1、浅谈现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2、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3、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4、西部(或农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等)人才引进机制研究5、人才招聘问题与对策分析6、论企业员工招聘风险7、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管理人才选拔问题研究8、企业重组(或并购、战略进攻等)中的人力资源匹配研究9、论大学生求职简历中虚假信息的甄别10、论招聘虚假信息分析11、校园招聘有效性的思考---以××为例12、某企业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13、某企业员工招聘实践技巧14、企业主要招聘渠道的效能比较分析---以××为例15、××公司人才招聘队伍技能组合模式及效果研究16、XX公司岗位职责说明书17、浅析企业招聘中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以××为例18、××公司网络招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9、××公司安徽地区本年度员工招聘计划与配置设计20、人才测评在××公司中层人员招聘中的应用21、××公司内部竞聘方案设计22、××校园招聘人才选拔体系的设计与研究23、××现代企业竞聘上岗的流程设计24、浅谈××汽车专卖店招聘渠道及解决方法25、结构化面试在选拨中层管理人员中的应用---以××为例26、××销售公司总经理竞聘方案设计27、试论群体决策法在××公司招聘中的应用28、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顾问招聘问题研究29、统一集团人员招聘现状及政策分析30、××企业人员招聘渠道开发的现状及改进31、A公司招聘体系构建研究五、培训与开发论文题目:1、如何挖掘员工的潜能2、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3、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4、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5、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6、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7、企业培训资源研究8、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9、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1、农民工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12、我国中部(或西部)地区人才(或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13、人力资源自我开发问题探析14、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1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论1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7、论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18、中小企业(或家族企业等)员工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19、浅议家族企业吸纳人才和人才培养问题20、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浅析21、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初探22、论在职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23、论人员素质测评(或能力测评、职业性向测评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24、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25、论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建立26、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研究27、中国现代人力资本形成研究28、企业人员招聘的经验选择、诚信和雇佣合同研究29、我国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及模型构建30、国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内在动因与对策研究31、A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案例分析32、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分析33、核心员工管理机制的构建34、企业员工满意度管理研究35、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管理研究36、建立完善的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系统的探索37、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38、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39、团队精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40、浅析白领女性的竞争地位及其改善措施41、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探析42、××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设计43、××培训机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XXX培训机构为例44、××公司基于岗位职责的培训者培训设计45、户外体验式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以××为例46、基于角色的HR从业人员的培训浅析---以××为例47、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研究---以××为例48、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及培养---以××为例49、××酒店在岗英语培训规划设计50、××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51、××公司内训师开发与管理方案设计52、××公司××人员年度培训计划设计53、试论××公司90后员工的培训管理54、新东方集团对市场专员培训计划55、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56、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57、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六、绩效管理论文题目:1、浅谈员工绩效管理2、关于构建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3、浅谈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4、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5、企业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6、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7、人际冲突对于销售团队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8、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保险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10、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11、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12、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13、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14、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15、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析16、论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17、浅析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工具-----平衡计分卡18、360度考评法的组织与实施19、论访谈法(或记实法、观察法等)在企业管理的运用与建议20、论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及完善21、如何开展企业目标管理22、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23、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24、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25、民营企业(或国营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26、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策略27、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讨28、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29、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30、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办法31、加强绩效考核,努力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32、机械制造企业研发类员工绩效考核研究33、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34、现代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研究35、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36、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37、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评估38、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研究与应用39、论肯德基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40、基于平衡计分卡的XXX公司/职位绩效考核设计41、XX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内部晋升的局限性分析42、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绩效管理初探---以××为例43、××公司破解绩效管理中“轮流坐庄”之法44、××公司非正式员工激励问题七、薪酬福利管理论文题目:1、浅谈薪酬设计2、薪酬制度改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3、福利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4、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5、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6、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7、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8、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9、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10、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11、企业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关系研究12、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与体系13、知识经济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及其应用14、关于企业(或国有企业、家族企业等)年薪制的思考15、关于经营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机制的探讨16、销售人员能力差异、薪酬机制偏好及团队协作关系研究17、XX公司一线员工薪酬体系设计研究18、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19、国有改制分流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设计20、在华日资中小型企业人才队伍激励方案研究21、美国薪酬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22、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23、XX人员薪酬水平与薪酬满意关系的实证研究24、××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探析25、企业员工全面薪酬要素组合模式实证研究---以××为例26、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分类与员工偏好研究---以××为例27、××公司产异化管理模式在薪酬政策中的应用28、××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组织未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29、××公司的技能薪酬设计探讨30、××公司集合年金制剖析31、浅谈××公司的宽带薪酬设计32、××公司基于岗位评价的薪酬设计33、浅析××中小企业岗位定薪设计34、浅谈员工的精神福利--员工援助计划EAP35、浅析××公司组合工资制度的设计36、企业“密薪制”与“明薪”制比较分析37、可口可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之我见38、金立企业员工薪酬管理39、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40、自助式福利体系的设计八、劳动关系管理论文题目:1、谈《劳动合同工法》与非正式员工的雇佣关系2、解读劳动合同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初探4、论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员工关系管理5、论养老保险基金(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的筹集与管理6、如何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基金(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7、现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8、矿业公司劳动保险管理系统研制与实施9、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0、股份合作制企业劳动关系初探11、劳资纠纷之防范及应对策略12、论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得协调机制13、中国现阶段“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14、私营企业薪酬制度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分析15、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以××为例16、浅析核心员工离职的关系管理---以××为例17、浅谈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管控---以××为例18、××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设计1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20、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21、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22、主观幸福感与工作行为的关系探讨23、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24、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措施研究25、关于企业员工职务晋升探讨26、员工离职的传染性研究九、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论文题目:1、精益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2、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3、在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转化4、试论人力资源资本化5、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研究6、关于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7、论强化理论(或期望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运用8、人本管理理论探析(或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9、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10、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建构个性化管理机制11、论某组织的员工忠诚度(或满意度)建设(或员工忠诚度与满意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12、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企业核心员工)的忠诚度(与满意度)13、论情绪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14、区域性(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析15、员工差异化管理模式浅议16、论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17、人力资源管理者××沟通技巧的实证分析18、浅谈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以××为例19、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以××为例20、浅析九型人格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21、略论KPI在××公司的运用22、柔性管理与企业绩效
四.流通经济学: 1.现代流通方式研究 2.WTO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领域大力推进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现实意义 3.有关商业物流的问题研究 4.传统商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与替代5.对外开放与农村流通产业连锁化发展 五.消费经济学:1.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2.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3.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4.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5.收入分配合理性的界定及调节6.对可持续性消费的研究7.休闲消费问题研究8.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9.六.其他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 我国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3. 我国国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4.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5. 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6. 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7.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体制改革研究8. **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9. 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10.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11. 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研究12. 公司融资与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研究13. 股市投机问题研究14. 公司治理与民营企业现代化改造15. 环境、资源经济问题研究16. 生态经济研究17. 我国建立期货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8. 西方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19.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 经济“软实力”的内涵与打造21. 城乡贫困问题研究22. 教育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3. 企业成长与企业战略24. “**省模式”研究的回顾25.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研究26. 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 27. 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研究28. 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 29. 中国投资管制体制改革研究30. 民工与劳动力流动 31.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2. 民工慌问题 33. 中国医疗社会保险体制改革34. 劳动者权益保护 35.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体制改革36.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37.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38. 国有企业改革 39.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40.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42. 中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影响与调整43.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44. 中国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与对策 45. 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与管制4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 47. 中国现阶段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研究48.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 49. 反垄断法与行政垄断5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影响 51. 地方保护主义52. 中国未来的劳动力成本变化趋势 53. 行业垄断问题54.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55. 跨国公司56. 拉美经济发展教训对中国的警示 57. 彩电行业的价格战研究58. 中国居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59.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60. 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61.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研究62. 中国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63. 1990年以来国际上企业并购浪潮64. 中国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65. 论国际政治对国际经济的影响66.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7. 法治、伦理与市场经济的运行68.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69.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与教训70. 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71. 东亚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72.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73.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74. 论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75. 评新经济自由主义76. 中国的失业问题 77. 评新制度经济学78.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79. 评增长极理论80.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81. 平衡增长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的比较研究82. 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83. 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演变84. 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与进程 85. 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一般途径86. 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与目前汇率水平 87.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88.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研究 89. 绿色GDP90. 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91. 对近期物价指数上涨的研究9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处置研究 93. 人民币汇率、对外出口和国际经济关系有关问题94.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 95. 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96.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有效性检验 97. 新经济有关问题98. 论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9. 中部崛起经济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 管理论文:按范围来可以分为:公共 人力资源 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按功能来分有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 绩效 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汇总,欢迎阅读。
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
1、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2、我国人才测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4、河北省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研究
5、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
6、组织结构对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7、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8、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9、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
10、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分析
11、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12、某某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13、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14、论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
15、浅议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
16、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17、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18、农村劳动力(或女性劳动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刍议
19、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分析
21、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2、高技术人才国际流动的研究
23、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障因素分析
24、安徽省“江南集中区”××人口政策分析
25、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生入伍状况调查研究
26、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西部支教状况调查研究
27、××(地区) 公务员 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8、××(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研究
29、论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以××为例
30、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以××为例
3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xx地区的调查分析
32、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届毕业生为例
33、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34、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户籍问题研究
35、女性职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36、人力资本、创新与经济增长
37、人力资本、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
38、人力资本外溢与经济增长
39、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
40、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
1、基于战略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浅谈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3、论人力资源管理对酒店旅游业的深远意义
4、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对策略
6、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7、从人才危机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8、家族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出路
9、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凝聚力
10、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11、我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人力资源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
13、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中的重要性
14、如何在中小企业(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家族企业等)落实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15、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大中小型企业、家族企业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
16、某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17、论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某企业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18、论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核心员工(或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与对策
19、浅谈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中小企业、核心员工、知识型员工)员工流失与管理
20、影响员工流失的组织因素分析
21、 ××企业团队建设问题探讨
22、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23、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4、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要求
25、新型用工模式--××公司劳务派遣简析
26、浅谈××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7、制造行业员工租赁模式探讨
28、浅谈“鲶鱼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为例
29、××公司 团队精神 的培育
30、论××系统人力资源外包的利与弊---以××为例
31、××企业异地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32、论××公司因人制宜的沟通艺术
33、浅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34、天天快递公司快递员行为研究
35、浅谈员工的压力管理---以××为例
36、××公司员工忠诚度的培养
37、企业在不同盈利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38、政府创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39、民营风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三、人力资源规划论文题目:
1、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2、论我国企业中的工作分析与人员匹配
3、论职务分析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4、企业国际化经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5、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6、中国集装箱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7、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8、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研究与设计
9、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选择与构建贯彻研究
10、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研究
1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研究
1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13、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分析
14、外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方向探析
15、外资零售企业在华人力资源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16、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探析
17、试析马克思《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
18、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现状剖析
19、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
20、××公司员工手册核心内容设计
21、××企业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
22、壹正装饰有限公司人力需求调查
四、招聘与配置论文题目:
1、浅谈现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2、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3、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4、西部(或农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等)人才引进机制研究
5、人才招聘问题与对策分析
6、论企业员工招聘风险
7、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管理人才选拔问题研究
8、企业重组(或并购、战略进攻等)中的人力资源匹配研究
9、论大学生求职简历中虚假信息的甄别
10、论招聘虚假信息分析
11、校园招聘有效性的思考---以××为例
12、某企业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
13、某企业员工招聘实践技巧
14、企业主要招聘渠道的效能比较分析---以××为例
15、××公司人才招聘队伍技能组合模式及效果研究
16、XX公司岗位职责说明书
17、浅析企业招聘中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以××为例
18、××公司网络招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9、××公司安徽地区本年度员工招聘计划与配置设计
20、人才测评在××公司中层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21、××公司内部竞聘方案设计
22、××校园招聘人才选拔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23、××现代企业竞聘上岗的流程设计
24、浅谈××汽车专卖店招聘渠道及解决方法
25、结构化面试在选拨中层管理人员中的应用---以××为例
26、××销售公司总经理竞聘方案设计
27、试论群体决策法在××公司招聘中的应用
28、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顾问招聘问题研究
29、统一集团人员招聘现状及政策分析
30、××企业人员招聘渠道开发的现状及改进
31、A公司招聘体系构建研究
五、培训与开发论文题目:
1、如何挖掘员工的潜能
2、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
3、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
4、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5、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6、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7、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8、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9、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1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1、农民工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
12、我国中部(或西部)地区人才(或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13、人力资源自我开发问题探析
14、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1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论
1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论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
18、中小企业(或家族企业等)员工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19、浅议家族企业吸纳人才和人才培养问题
20、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浅析
21、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初探
22、论在职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3、论人员素质测评(或能力测评、职业性向测评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4、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25、论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建立
26、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研究
27、中国现代人力资本形成研究
28、企业人员招聘的 经验 选择、诚信和雇佣合同研究
29、我国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及模型构建
30、国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内在动因与对策研究
31、A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案例分析
32、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分析
33、核心员工管理机制的构建
34、企业员工满意度管理研究
35、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管理研究
36、建立完善的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系统的探索
37、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38、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
39、团队精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40、浅析白领女性的竞争地位及其改善措施
41、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探析
42、××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设计
43、××培训机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XXX培训机构为例
44、××公司基于岗位职责的培训者培训设计
45、户外体验式培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以××为例
46、基于角色的HR从业人员的培训浅析---以××为例
47、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研究---以××为例
48、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及培养---以××为例
49、××酒店在岗英语培训规划设计
50、××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
51、××公司内训师开发与管理方案设计
52、××公司××人员年度培训计划设计
53、试论××公司90后员工的培训管理
54、新东方集团对市场专员培训计划
55、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
56、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57、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六、绩效管理论文题目:
1、浅谈员工绩效管理
2、关于构建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
3、浅谈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4、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
5、企业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
7、人际冲突对于销售团队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8、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保险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10、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11、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12、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13、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4、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15、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析
16、论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17、浅析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工具-----平衡计分卡
18、360度考评法的组织与实施
19、论访谈法(或记实法、观察法等)在企业管理的运用与建议
20、论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及完善
21、如何开展企业目标管理
22、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23、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24、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
25、民营企业(或国营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
26、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27、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讨
28、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29、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0、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办法
31、加强绩效考核,努力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32、机械制造企业研发类员工绩效考核研究
33、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4、现代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35、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36、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37、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评估
38、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研究与应用
39、论肯德基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
40、基于平衡计分卡的XXX公司/职位绩效考核设计
41、XX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内部晋升的局限性分析
42、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绩效管理初探---以××为例
43、××公司破解绩效管理中“轮流坐庄”之法
44、××公司非正式员工激励问题
七、薪酬福利管理论文题目:
1、浅谈薪酬设计
2、薪酬制度改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3、福利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4、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
5、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6、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
7、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8、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9、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
10、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11、企业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12、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与体系
13、知识经济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及其应用
14、关于企业(或国有企业、家族企业等)年薪制的思考
15、关于经营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机制的探讨
16、销售人员能力差异、薪酬机制偏好及团队协作关系研究
17、XX公司一线员工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18、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19、国有改制分流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20、在华日资中小型企业人才队伍激励方案研究
21、美国薪酬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2、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23、XX人员薪酬水平与薪酬满意关系的实证研究
24、××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探析
25、企业员工全面薪酬要素组合模式实证研究---以××为例
26、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分类与员工偏好研究---以××为例
27、××公司产异化管理模式在薪酬政策中的应用
28、××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组织未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29、××公司的技能薪酬设计探讨
30、××公司集合年金制剖析
31、浅谈××公司的宽带薪酬设计
32、××公司基于岗位评价的薪酬设计
33、浅析××中小企业岗位定薪设计
34、浅谈员工的精神福利--员工援助计划EAP
35、浅析××公司组合工资制度的设计
36、企业“密薪制”与“明薪”制比较分析
37、可口可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之我见
38、金立企业员工薪酬管理
39、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
40、自助式福利体系的设计
八、劳动关系管理论文题目:
1、谈《劳动合同工法》与非正式员工的雇佣关系
2、解读劳动合同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初探
4、论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员工关系管理
5、论养老保险基金(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的筹集与管理
6、如何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基金(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7、现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
8、矿业公司劳动保险管理系统研制与实施
9、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10、股份合作制企业劳动关系初探
11、劳资纠纷之防范及应对策略
12、论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得协调机制
13、中国现阶段“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
14、私营企业薪酬制度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分析
15、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以××为例
16、浅析核心员工离职的关系管理---以××为例
17、浅谈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管控---以××为例
18、××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设计
1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20、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21、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22、主观幸福感与工作行为的关系探讨
23、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24、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措施研究
25、关于企业员工职务晋升探讨
26、员工离职的传染性研究
九、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论文题目:
1、精益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2、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
3、在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转化
4、试论人力资源资本化
5、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研究
6、关于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7、论强化理论(或期望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8、人本管理理论探析(或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
9、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10、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建构个性化管理机制
11、论某组织的员工忠诚度(或满意度)建设(或员工忠诚度与满意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
12、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企业核心员工)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13、论情绪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
14、区域性(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析
15、员工差异化管理模式浅议
16、论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
17、人力资源管理者××沟通技巧的实证分析
18、浅谈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以××为例
19、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以××为例
20、浅析九型人格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
21、略论KPI在××公司的运用
22、柔性管理与企业绩效
==================论文写作方法===========================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通过参加锻炼有助于改善锻炼者的心理状态,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对锻炼者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全民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摘 要】 体育 锻炼和 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
【关键词】全民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1 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2.1体育锻炼能延缓机体衰老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感知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笔者通过对江西省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锻炼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3体育锻炼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团队作战,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
2.4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适当的强度的活动量,就有利于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有利于消除疲劳。因此,体育锻炼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5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能带来集体的温暖和在比赛中获胜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协作精神,这些效益是其他的许多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抑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3 心理健康有利于 体育 锻炼
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一些喜欢的体育锻炼。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体育锻炼。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轻松的体育锻炼,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的效果好。这说明:体育锻炼中心理因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反之,则不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全民体育锻炼活动中,人们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
3.1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
在体育锻炼前要有一种积极参与的锻炼情绪,要有积极参加锻炼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3.2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和肌肉、如何掌握正确动作方法等方面上来。
3.3要尽力使体育锻炼轻松有趣
可以在体育锻炼前听听音乐,也可找自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相互鼓励,共同创造欢乐的气氛。
3.4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
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户外野游、爬山、划船、滑冰、跳舞等体育活动,尽量使体育锻炼与娱乐相结合。
3.5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不断地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比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这时就心里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毅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4 小结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 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高春东.体育锻炼需要好心情[J].家庭医学,2002,(1):42.
[2]郭献中.浅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M].体育 科学 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363-366.
[3]朱敬光.健康心 理学 [M]. 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2,(1):64-6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析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学是帮助心理有问题的人解决疑虑的学科,要学好心理学专业并非易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学的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喜欢!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一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毽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 教育 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毽球运动在学生中的盛行,大部分小学已经将毽球教学作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学对小学毽球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试从促进小学毽球教育出发,对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小学毽球;应用 毽球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毽球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多数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为了能更好地在小学中实施毽球教学,需将心理学应用到毽球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从根本上促进毽球教育的有效实施,并且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毽球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毽球运动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已经被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小学毽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对毽球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毽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毽球教学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游戏,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与毽球教学的初衷同步,但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二是毽球 教学 方法 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优秀的组织形式是毽球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效果的有利保证,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模式,缺乏多样性;三是对毽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如前面所诉,目前大部分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小学毽球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传授基本技术形式,对于本就爱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毽球教学的效果。 二、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体育心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毽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必然与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实际上亦是如此,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对其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那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去?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 毽球教学的实施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无论是毽球方面的教育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共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如何在毽球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保持教学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小学毽球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贪玩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制定。如采用游戏学练法,将毽球基本技巧作为游戏来进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所谓的游戏玩具产生良好的感觉,激发其兴趣;又如采用竞赛学练法,将毽球基本知识与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学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促进毽球教学的实施。 3.消除学生在毽球学习中的胆怯心理 对于毽球的学习,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如由于学习毽球网上进攻需要难度更高的动作,担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会受伤;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和别人相差较大,怕受到老师责怪等等都是学生对其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并且还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为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应对各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耐心指导,时常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能应对自如, 4.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学生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毽球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学在其中的理论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毽球教学,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好的学习动机,才会真正去积极进行学习,因而教师需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 来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应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毽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松生.小学生毽球训练8法[J].体育师友,2007(5) [2]范传加.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教学改革[J].东疆学刊,1988(4) [3]王武.浅析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二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 作文 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作文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们把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主观感受的过程,是需要写作者主观心理为条件的,因此心理学知识在学生们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是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的。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作文教学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心理学;作文教学;观察;真情实感 作文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心理的运动过程,也是令学生头疼、教师费心的一个教学难点。作文课上,学生经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常常是找不到灵感,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好 文章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过程语文学科四个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们把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的感知然后具体的表达出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引导学生们心理和情感的合理表达,来调动学生们写作的热情与灵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写作提供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首先打好腹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成为写作的基本框架,这样学生们写起作文来相对才会顺手。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往往对于需要写作的题目没有什么话可说,就是常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无从下笔,要不就是三言两语的写了,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与学生们缺乏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知密切相关。从常规来看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的作文往往是自己关注过的,这样才能有所思、有所感,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所谓观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事物去感知。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能够看到一点就写。”这事实上说明了日常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既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走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主观动机对于做事情的态度和过程的影响非常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他们往往才会主动去做,喜欢去做,学习的效果才会优化。 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日常学习中有目的去引导学生主动去写作,对于一些 热点 话题和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小作文的练习,通过布置周记来慢慢的使学生们习惯写作,这样学生们内心的畏难心理才能够慢慢的消除。另外,教师要抓住一些重要的写作契机,如每年的 清明 节扫墓、春游、运动会等学生们喜欢参加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前给学生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写作的任务,这样学生们在参加的过程中留心体会和观察,自己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 心得体会 ,写出作文来就方便了许多。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像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永远常新。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心理学认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情和欲望的契机,及时加以引导,教学生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在作文中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地方真实地写出来,能以情动人。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创作创设恰当的情境,也就是提供写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习作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让学生说一说动物的特点;也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动物王国;或者是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这些动物,然后再进行习作。这样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创造力也油然而生。 总之,在 小学作文 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认真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如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现实,以学生为主体,加以科学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进科.立足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深化新课改对策浅探【J】.吉林教育,2011(22) 【2】周健.网络让作文教学从“有限”到“无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3】孙秀萍.抓好作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5) 【4】李翠.谈谈心理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金田(励志),2011(06) 心理学的论文2000字篇三 《浅谈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心理学主要分析和了解人们内心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人们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行。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就是简单的数字组合,除了数字计算,还是数字计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单一呆板,有的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以至于放弃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它是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意识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能极大限度地挖掘人们潜意识里的积极思想,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心理学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使人们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小学数学最大的教学缺陷就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高, 学习态度 消极。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二、运用心理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自控能力非常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基本是待在教室中,不太了解外界的信息,教师成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 渠道 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课堂上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好奇、爱玩的特性,开展数字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彻底改观,爱上数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相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能在积极、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在积极的环境下,人们能有效地去完成事情;反之,在消极的环境下,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变得非常低。如在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霸”,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霸”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宿舍里出现了一位“学渣”,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学生都会向“学渣”的方向发展,消极对待学习。因此,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有效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给学生营造愉快、乐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三、结语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的存在是为了使人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心理学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因此,把心理学科学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让小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1. 心理学方面的论文2000字 2.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4. 有关心理学的相关论文2000字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员的身心负担逐渐加重,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以至于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锻炼,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现代文明病”,比如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而极少部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们也基本处于盲目的状态,没有科学的、有效的增强体质锻炼方法,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损伤。一、体育锻炼的概念运动生理学角度: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消耗体能的身体活动,即加强机体的异化作用,使得恢复过程的同化作用增强,机体的物质储备水平提高,从而使机体向更完善的方向转化的过程称为体育锻炼。Caspersen等人认为身体活动的概念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由骨骼肌产生的身体位移、引起能量由低向高变化的消耗、对体质有积极影响。运动训练学角度:人们通过适当的强度的身体活动以及运动负荷对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一种刺激。它能引起组织系统发生兴奋,加剧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造成代谢的不平衡,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当休息后,机体出现超量恢复的现象称为体育锻炼。卢元镇教授认为体育锻炼,即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二、科学体育锻炼(一)科学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则赵厚亚认为:要使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锻炼者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即有益健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全面锻炼原则、因人制宜原则[3]。何雪竹谈到科学的体育锻炼应注意从实际出发、保持经常性、循序渐进、全面性以及安全性这几个方面。(二)科学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学基础运动心理学,是关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心里变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它是开发运动员心理能力,启发他们深刻理解做人和竞技真谛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大众体育锻炼,实际上,对于许多人来说“体育锻炼”这个词似乎还是一个陌生或可怕的词,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锻炼,或者锻炼身体是一件被动的事情。事实上,当我们遇到超负荷的工作倍感压力时,体育锻炼通常是我们缓减压力的最有力的方式和方法。当我们生活上和感情方面不顺心时,体育锻炼同样是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调整情绪的良方益药。(三)科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学基础体育社会学是研究运动的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行为变化规律的学科。所以,要科学的参加体育锻炼首先需要改善群体结构,放大系统功能,人个体和自己的社交网络以及各种体育锻炼场地和器材构成一个小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忽视。个体应该根据自身年龄、性别、体育锻炼需求等不同要素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和方法;而个体的社交网络当中,自己的朋友喜欢健身的的话,同样会带动自己一起参加锻炼;如果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就能更加轻松的实现科学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