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关于百胜企业论文文献

关于百胜企业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百胜企业论文文献

问题一:毕业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意思?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定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满意不? 问题二:论文中的系统指导思想怎么写 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 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国家文化建设的目标,重点加强全体公民的文化与道德建设,与国家的调定改革举措相结合,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建设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三: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意义怎么写?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硕士本科开题报告以及论文写作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 问题四:论文写作思路要怎么写 可以帮你原创写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1.收集整理论文所需材料方法与技巧 1.1 需广泛地搜集、阅读大量书籍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2)作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1.2 认真地整理、辨析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 3)大事记、年谱或著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 2 论文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问题五: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怎么写 综合布线四大主要特征: 楼宇自动化(BA)包含防火自动化(FA)) 通信自动化(CA) 办公自动化(OA)(包含信息管理自动化(MA)) 布线综合化 综合布线与智能大厦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犹如智能大厦内的一条高速公路,我们可在土建阶段将连接3A的线缆,综合布线建筑物内,至内楼内安装或增设什么系统,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时的和需要, 发展和可能来决定了。综合布线(PDS)只智能大厦的一个部份,不能把综合布线系统看成智能大厦。只要有了高速公路,有了综合布线系统,想跑什么车,想上什么系统,那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初始投资仅占速个建筑的3-5%。 综合布线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的结构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形拓朴结构。应用广泛的建筑与建筑群结合布线系统(PDS)结构可分为6个独立的系统(模块): 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接(软线)组成 2. 水平区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上的信息插座上,一般处在同一楼层 3. 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将主配与各楼层配线架系统连接起来 4.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将垂直干缆线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 5. 设备间子系统 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互连设备)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1. 设计结构图 2. 设计实例 3. 考虑因素 尽量满足用户的通信要求、要了解建筑物,楼宇间的通信环境、要确定合适的通信网络拓朴结构、 选取将要使用的介质以开放式为基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产品和设备兼容。 问题六: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怎么写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3.1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1 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3.1.2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1.3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3.1.4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3.1.5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 问题七:毕业论文到底该怎么写啊? 编写提纲的步骤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 *** 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 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三、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 问题八:毕业论文写作计划(时间安排)怎么写? 比如你的论文是在一年中完成,那么把一年分为几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通常都是资料收集,整理,确定论文的写作思路,技术路线,论文提纲等,模型分析,方法应用等。 第二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完成论文的哪几部分。 第三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完成论文的哪几部分。 第四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完成论文全部初稿,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第五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根据修改意见,补充完善论文,提交答辩委员会等。 这些阶段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可以适当增减。 问题九: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怎么写 高中政治的指导思想:十 八 大修订的《中 国 共 产 *** 程》总纲是这样叙述的:“中国 共 产 党以马 克 思 列 宁主义、毛 泽 东 思想、邓 小 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即党的知道思想是:马 克 思 列 宁主义、毛 泽 东思想、邓 小 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问题十:毕业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意思?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定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满意不?

首先要在手机上安装“搜狗浏览器”软件。在安装时,要选择最新的版本。这里以搜狗浏览器为例子。其他浏览器貌似不支持手机知网查重。运行搜索浏览器,点开百度进入搜索界面。

在搜索界面上,搜索“知网查重入口”。将出现4种查重类型,比如说期刊职称类、学位论文类、本科学位类、硕博论文类等。选择好知网查重类型后,填入姓名、标题等,在论文提交支付后,进入查重订单,实时接收查重报告就行了。

但是也要清楚手机知网与知网查重官网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可以使用手机查看或者下载需要参考的内容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但是记住不要直接复制使用,因为这种方式与抄袭并没有任何区别。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于论文查重也是如此,知网查重可以帮助大家检测论文清楚看到重复部分,我们之后可以借助知网强大的资源库帮助自己修改好论文,根据检测报告修改与他人相似的内容,也可以查询或者下载所需文档的内容。相比之下知网查重官网比手机知网更全面。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因此,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认真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关于胜任力论文范文资料

知识员工胜任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指标内容指标权重

论文摘要:组织研究并构建知识员工胜任力模型,旨在为组织甄选到正确的知识员工,以增进知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工具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是决定胜任力模型能否充分起到其预定作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便于系统地了解知识员工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情况,本文主要从指标内容及指标权重配置两方面回顾了知识员工胜任力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胜任力模型作为组织甄选优秀知识员工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最早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Iland于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距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初期国内学者才逐渐把更多目光关注在知识员工胜任力理论与实证研究中,研究起步较晚。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胜任力模型维度层的研究较多,而对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工具的研究较少,导致组织在知识员工胜任力测评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胜任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关系着胜任力量化测评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对该问题研究的深度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胜任力模型应用的效度。为便于深入了解知识员工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文中首先介绍了该领域评价指标内容研究的现状,并总结了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的特征,最后,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胜任力评价指标内容的研究 1.1指标研究现状 1.1.1对知识员工胜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渐趋深入。有部分学者提出,组织文化是影响知识员工胜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学者对知识员工忠诚度、敬业度等胜任品质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通过最佳的心理契约来增进知识员工与组织间更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有些组织在甄选知识员工时,要求候选人对组织文化、战略愿景等有高度的认同感,并在管理中构建了与之相应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知识员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创新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吴强等已提出知识员工价值=稀缺性×忠诚度。 1.1.2心理学、统计学、品德测评量化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知识员工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胜任道德特质测评的量化是所有品德测评形式中重要而有效的一种形式,国内学者及管理者已开始重视通过模糊数学等量化方法构建胜任力(特别是胜任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多元统计分析(如SAS、SPSS)等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极大提高了胜任力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 1.2存在的问题 1.2.1胜任能力导向型评价指标体系仍是指标内容研究当中的主流。已有文献表明,目前国内更趋向于领导和职能型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这部分的与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企业对员工胜任能力特质的关注更多,为企业快速发展赢得人才优势,对员工特别是知识员工提出了诸多胜任能力方面的要求。如国内学者将管理人员胜任力指标体系设置为战略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自我意识、分析式思考、自我管理能力、关注细节和秩序等9项指标。从中发现有8项指标属于胜任能力型指标,涉及胜任道德的测评指标为1项,即自我意识。 1.2.2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与胜任品德评价指标内容混合设置,属于能力维度的指标中有胜任品德指标,胜任品德维度的指标中有胜任能力指标。例如某公司将管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个人内在能力指标(一级指标)设置成3个二级指标:个性品质、逻辑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其中将个性品质细分成5项三级指标:诚信正直、自信心、成就动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诚信正直实属胜任品德指标,被列在个人内在能力指标的三级指标中。如此设置指标结构体系,会增加胜任力测评的难度,并影响考评者对考评结果的分析,如考评者往往难以区分判断某知识员工的不胜任,是因胜任能力欠缺还是因其不具备组织所要求的胜任品质。 2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研究的现状 2.1权重研究现状 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设置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科学的权重结构,是确保指标体系科学适用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合理化的设计权重尤为关键。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可的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同时由于在研究与实践中广泛运用了现代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等量化方法,为科学设计知识员工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2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知识员工胜任品质等问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权重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在上述某集团副总经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个人品质二级指标占总杈重的10%,其三级指标中涉及品质道德的指标(即诚信正直指标)权重占总权重的2%,即有助于规避知识员工败德行为的指标权重仅为2%。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2.1胜任品德评价指标权重占总权重的'比重偏小。如上所述,三级指标中与胜任道德品质相关的指标只有1项即诚信正直,权重为2%,胜任能力及其它指标的权重占到98%。也有学者在对项目经理胜任力评价指标地研究中,将职业道德指标权重设置为0.1。占总权重的10%,能力素质指标权重占总权重的80%。许多案例表明,这样设置杈重结构使得知识员工即使达到了组织所要求的胜任道德标准,其所谓的胜任道德也难以有效支撑这些更符合能力要求的知识员工潜能地发挥,这种比例结构,也部分地解释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特别是CEO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原因。 2.2.2胜任品德评价指标权重与胜任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在结构及加权计算等方面缺乏独立性。胜任品德指标的权重占总权重的很少比例且失去必要独立性,在此情况下,若进行综合加权或模糊主客观综合计算后,品德特质指标杈重对测评结果的影响会更小,并模糊了胜任力的测评结果,干扰对实质性问题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高能低德的知识员工敞开了入围之门。 3改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知识员工胜任力评价指标内容及权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解决指标体系设置中的不足带来启示。 3.1针对知识员工高度自主性、稀缺性等特征,应基于企业文化、战略愿景等视角评价知识员工胜任力,重视胜任品德指标(如知识员工价值观、企业文化认同度、忠诚度、职业道德等)的研究与测评,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知识员工胜任力模型来提高企业在人才管理(特别是人才甄选)中的前馈控制能力,最终为企业甄选正确的知识员工提供必要保障。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

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参加护理报告会和研讨、导师的指导时间和力度、婚姻状况、入学成绩和学校性质以及医院与学校培养脱节、专科方向不明确和交叉学科边缘不明确是影响护理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因素。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论文范文。

摘要:总结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重点阐述国内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功能的拓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核心能力在护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必须从护理专业学生着手[1]。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随着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如何对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

1.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ofnursingspecial-ist,MNS)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科学学位侧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2]。1924年美国设置护理硕士研究生,包括护理科学硕士(masterofscienceinnursing,MSN)和护理硕士(masterofnursing,MN);1992年我国开始了护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2008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率先开始了临床型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3];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我国护理学升级为一级学科。MNS作为专业学位的一种,以强调实践能力为主,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3个基本属性[4-5]。

1.2核心能力

能力又称为胜任力,分为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6]。核心能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指一个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它来自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7],本身具有综合性、独特性、价值性、可评价性、动态性、长期性等特征[8]。核心能力在不同专业领域有不同的诠释。核心能力于2000年在我国护理领域首次提出,2003年在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指南中正式提出[9]。綦盛楠等[10]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定义为护理硕士研究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人际交往等的能力综合。谭静等[11]将MNS的核心能力定义为在护理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的综合体,是护理教育者应着重培养的、学生将来从事高级护理实践活动、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所必须拥有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

2国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2.1培养目标

在美国,学生本科毕业后一般工作约2年~3年后,根据临床发展和爱好选择专业化硕士课程,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不重复[12]。其专业型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各专科临床护理实践专长的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practicenurse,APN)[13],毕业后可成为护理专家、担任临床护理指导,保证和监督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措施、担任护理教师[12]。APN包括高级全科护士(nursepractitioners,NP)、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nursespecialist,CNS)、高级助产护士(certi-fiednursemidwives,CNM)、高级麻醉护士(certifiednurseanesthetist,CNA)、高级个案管理护士(ad-vancedpracticenursecasemanager,APNCM)等专门人才[14],其中CNS是发展最快、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15]。

2.2课程设置

美国护理研究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其课程设置的范畴和主要内容有所不同,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上紧密结合,形成概念化模型,课程分为硕士学位核心课程、高级护理实践核心课程、专科课程3大模块,学制一般1.5年~2年[16]。英国与澳大利亚的课程设置相似,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修科目,主要包括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涉及循证医学和健康照护研究等[3,17]。日本的护理硕士教育以研究能力培养为主,课程属于学年学分制,学制2年,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共同科目以及其他专业研究领域课程[18]。总的来说,国外护理硕士教育方式灵活、实用,课程设置强调护理专业特色。

2.3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999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AACN)就已经提出APN必须具备6种核心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实践所需要的能力、建立和维护专业关系的能力、承担教育/辅导任务所需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管理与协调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的能力、监督及保证专业服务质量的能力[19]。Hamric等[20]于2005年提出APN应具备直接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专家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询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7种核心能力。英国护理硕士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科护理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领导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21]。加拿大主要培养学生的高级实践技能、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22]。

3国内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3.1培养目标

2010年国务院明确MNS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

3.2课程设置

现试行的MNS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出了MNS的课程设置,包括:①公共课(政治、外语等);②专业基础课(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③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④学术活动[23]。而我国部分院校的课程直接套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开设过少或者基本没有,难以体现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24]。与国外课程相比,我国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尚未形成自身特色。阮小丽等[25]针对护理研究生的各个核心能力提出了提高核心能力所需要开设的课程。综上所述,护理研究生教育应该增设相关的临床护理专科课程[13];课程设置应体现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核心能力为指引的教育原则[26]。

3.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我国学者大多是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两轮咨询后建立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谭静等[11]建立了6项一级维度23项二级条目;陈语等[27]建立了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孙宁等[28]建立了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所含的能力维度基本一致。另外,刘冬玲等[29]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3.4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1,11,28,30],护理临床实践能力所占权重较高,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所占权重仅次于临床实践能力,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并与沟通协作、专业发展能力被视为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而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能力所占权重较低,是应努力去培养的核心能力。

3.5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报道,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参加护理报告会和研讨、导师的指导时间和力度、婚姻状况、入学成绩和学校性质[31]以及医院与学校培养脱节、专科方向不明确和交叉学科边缘不明确[3]是影响护理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因素。

4启示

“培养什么样的护理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护理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借鉴国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开展我国研究生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并规范教材;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确立核心能力标准的量化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体系等,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薛美琴,曹洁,张玲娟,等.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45-48.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学信息网.硕士专业学位全解读[EB/OL].[2012-04-25].

[3]杨巾夏,陈翠萍.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6):71-75.

[4]苏博,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26-240.

[5]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49-52.

[6]赵戎蓉,吴瑛.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核心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488.

[7]王辉,闫德平.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6(6):68.

[8]沈若玲,朱海利,任小红,等.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45-547.

[9]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2.

[10]綦盛楠,于兰贞.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40-42.

[11]谭静,朱京慈.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1C):3196-3199.

[12]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想写关于胜任力方面的毕业论文

1、热情随和,活泼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

2、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学习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己具备了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3、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扩展资料

技巧:

1、岗位职责分析(重点写),主要就是告诉领导们自己对岗位职责的认知。

2、个人履职情况,介绍自己从事过类似工作,具有这样的能力。

3、收获与体会,说说自己以前的工作历程,及在以往的工作中学到的工作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方法。

4、存在不足及原因(重点写),这点很重要,领导特别看好那种能总结自己缺点并及时改正的员工。

5、结束:下一步打算,如果胜任了这个岗位将会做什么样的工作来给集体带来效益。

如下:

1、热情随和,活泼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

2、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胜任力特征:

1、胜任力的作用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

2、胜任力可以衡量

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3、胜任力可以培养

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百年致胜的法宝研究论文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好土),马云创立阿里,乔布斯重振苹果,那个成功人士不是勤奋致胜的,一抓一大把

既然是议论文,就必须有论点和论据,论点自己总结,根据你的论点寻找你的论据,可以举一些列子名人的成功,举例论证,论证方法有很多,还有向对比论证,一些知名成功人士比如马云,完全可以

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以互助为话题的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人相互帮助的场面,也许只是一见小小的事,也许是个举手之劳,也许是赴汤蹈火……

的确,互助体现在很多方面。

互助是一种配合。很多事情是不能一个人去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比如说,篮球比赛中,每队上场五人,那么他们就会用彼此之间的默契,去配合完成一个个完美的动作,创造一个个奇迹。致胜的法宝不在于一个独断独行的绝佳球员,而是全队队员众心合一,在球场上互助、配合。

互助是一种习惯。有的时候,互助已成为生活中的习惯。如邻里之间,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有些小困难了,像忽然缺点油盐酱醋;有急事出门,没人照看孩子等等。这时候,邻居来相助,邻居有事时,我们也抻出援手。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成为习惯,不是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吗?

互助是一种方式。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互助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中外大学生互助学习语言:外国留学声教中国学生外语,中国学生教他们中文。他们相处融洽,促进了与国际的交流,学习了外国的文化,一举多得,这难道不是个很好的方式吗?

有一则广告很好。一个学生看到一个香蕉皮掉在盲道上,忙拾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减少了盲人的一份危险;一个学生看到道路标识牌倒在地上,就把它扶起来,方便了行人看路;还有个学生看到窨井盖放在窨井旁边,没盖上,他就帮忙盖上,又减少了一份危险。广告语是:关心别人,快乐自己。

互助也是一种关心,更是快乐。你一定希望看到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别人受伤也一定是你不愿意看到的。那么,互助会实现你的意愿。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得到的便是快乐。

让我们互助于举手投足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你快乐,我快乐,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师友互助,小组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对于它,我只有一个看法互助创造快乐!

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师傅这个角色,但我认为我做得不够好,因为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担当师傅角色的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有上进心但不懂方法的学友,为此,常迟迟回家,没少受父母的批评。对于此事,我认为师友互助其主要目的是想让师傅和学友在帮助与被帮助的情况下共同进步与成长。所以我觉得师友互助不单指学习上的互助,而应是各方面的,其中,师、友两个角色也在不停变换,谁擅长哪方面谁就是师傅,就应向谁学习,这样既能让我们在各方面得到帮助、成长,又可发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可谓是妙哉啊!简单一句话互助创造快乐!

作为师傅,帮助学友的经历我也有,对此,我感到快乐。我所做的,也只不过是帮助学友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罢了,起初,我仅以为如此。但后来,我有了新的看法:解决问题,不过是一方面罢了。师友互助这四个字我琢磨了许久,终于,我真正了解了互助二字,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是互相帮助,可是,如何互相帮助?很简单,有人认为人各有所长,以自己的长处帮助他人之短处,那就是互助,正是如此,也确实不错。但我所理解的互助却是另一层意思,每个人都有一双慧眼,而这双眼不是用于看待自己,而是用于看待其它事物的。我们的缺点,需要他人的慧眼发现;反之,他人的缺点也需要我们的慧眼察觉,这就是真正的`互助!缺点得到帮助改正,岂不乐乎?互助创造快乐,的确不错!

师友互助,快乐成长。这句话在我看来也十分值得琢磨我认为师谁都可以担当,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然而,如何当好师就要看自我的理解和行动了。而友用得相当之好,有人会认为,师教出来的不应是徒吗?为何会是友呢?我认为在帮助他人时应以友的身份对待,友好相处,如此一来,不但收获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还收获了一份友谊!师、友两个角色只有不断循环、变换,真正理解,师友之间才能共同进步、成长!在进步与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快乐的。为什么?因为互助创造快乐!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人相互帮助的场面,也许只是一见小小的事,也许是个举手之劳,也许是赴汤蹈火……

的确,互助体现在很多方面。

互助是一种配合。很多事情是不能一个人去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比如说,篮球比赛中,每队上场五人,那么他们就会用彼此之间的默契,去配合完成一个个完美的动作,创造一个个奇迹。致胜的法宝不在于一个独断独行的绝佳球员,而是全队队员众心合一,在球场上互助、配合。

互助是一种习惯。有的时候,互助已成为生活中的习惯。如邻里之间,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有些小困难了,像忽然缺点油盐酱醋;有急事出门,没人照看孩子等等。这时候,邻居来相助,邻居有事时,我们也抻出援手。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成为习惯,不是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吗?

互助是一种方式。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互助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中外大学生互助学习语言:外国留学声教中国学生外语,中国学生教他们中文。他们相处融洽,促进了与国际的交流,学习了外国的文化,一举多得,这难道不是个很好的方式吗?

有一则广告很好。一个学生看到一个香蕉皮掉在盲道上,忙拾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减少了盲人的一份危险;一个学生看到道路标识牌倒在地上,就把它扶起来,方便了行人看路;还有个学生看到窨井盖放在窨井旁边,没盖上,他就帮忙盖上,又减少了一份危险。广告语是:关心别人,快乐自己。

互助也是一种关心,更是快乐。你一定希望看到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别人受伤也一定是你不愿意看到的。那么,互助会实现你的意愿。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得到的便是快乐。

让我们互助于举手投足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你快乐,我快乐,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人,是由撇和捺组成的,也就意味着要相互支撑才能组成人,也就蕴涵着互助的含义。很久以前,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许多人都喝不到水,包括那些正在念书的孩子们。喝水的艰辛触动着一位老人善良的心。终于有一天,这位老人下定决心要亲自给孩子们挖水喝。这个倡议立刻得到了他的儿子们的赞同,他的儿子们还坚定地表示:如果挖不到水他们就不成家!于是,一家人很快就制定了一个长远的挖水计划。从此,不管风吹雨打,不管烈日炎炎,他们从不停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黄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白花花的清水流了出来!老人没顾得上自己,急忙挑着盛满水的木桶给孩子们送去。孩子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感谢老人的喝水之恩,孩子们常常去老人家里给老人打扫卫生,陪他聊天,给他做饭,让老人感受着晚年的幸福。这个感人的事迹不正是互助含义的深动演绎吗?

也许你会说,现在又不用去挖水。其实,互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一位普通的公司员工,听到灾区的消息后,便为灾区送去了一件小棉袄,她还在小棉袄里面留下了一张小纸条:有困难的话,我会帮助你,并且留下了自己的地址。九年过去了,一封陌生的来信寄到了她的家中,是那个穿上小棉袄的小女孩,现在因为没有钱而无法上大学,希望有能能够有人帮助她。一收到来信后,她立即为女孩寄去了20xx元,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20xx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她还是寄去了。后来女孩毕业了,还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她亲自到那位好心人家里道谢,并称那位好心人为“南京妈妈”。后来,“女儿”为了报答那位“妈妈”的慷慨捐助,每月都会寄些钱去“妈妈”家里。放假的时候,还会去“妈妈”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尽一份做女儿的义务。这个感人的事迹不正是互助含义的深动演绎吗?

帮助就是在最饥渴时的一滴水,最痛苦时的一份关爱,最失落时的一句鼓励话,最软弱时的一个微笑……

让我们彼此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关爱,多一点热情,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岁月的长河将永远长流

世界上人们都渴望生活在“天堂”中,向往着“天堂”中的和谐与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抱怨命运的不公,痛恨着“地狱”般的生活。“天堂”与“地狱”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互助合作精神。互助,使他们生活得更加快乐,能体会到深厚的慰藉。

互助,是一份永不过时的美丽。

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在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奔涌而来时,看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一幕——蚁球漂流。一窝蚂蚁抱成一团,它们密密地紧紧地簇在一起,随波漂流。最终,蚁球到达胜利的彼岸,并成功登陆。更令人惊讶的是岸边的水中,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小的蚁球,它们是最外层的蚂蚁,直到死去也紧紧抱成团。

小小的蚂蚁为了生存,为了整个种族的繁衍,它们齐心协力,结合紧密,做到了互助。它们懂得了互助、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倘若在洪水到来时,它们各自逃命,没有一只愿意为种族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最后整个种族只能在洪水的暴虐侵蚀下灭绝。从蚂蚁身上我们看到了互助的力量,是互助保存了一个种族,互助精神是种族生存不可或缺的有力推动者。

小小蚂蚁能够做到的,我们人类也能做到。曾经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桑迪在大二时不幸成为盲人,最终使室友成为了当时著名歌手。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室友的帮助,桑迪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吗?室友对他的帮助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新的生活。桑迪在室友困难时帮助室友成了歌手,桑迪与室友互相帮助,为了对方他们都竭尽全力,为对方创造生活,改变对方的命运。他们知道互助的巨大力量,互助在他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将面临各种无法预知的挑战、障碍和难题,那时我们依靠最多的是那些曾经帮助过的人,也只有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面对当今充满着竞争的时代,年轻的心最难按捺,我们总是热烈地追逐着,比拼着。但我们在这个时代更要牢记互助,因为这是一份永不过时的美丽。

关于胜任力模型论文范文资料

胜任力最早提出时,是指能将工作中卓越者与普通者区分开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包括职业技能、行为表现和战略贯彻的等三个维度。放在企业里,胜任力模型与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并指向理想绩效者的一贯性的可复制的个人行为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性动机、思维方式、心理定势、以及思考、感知和行动方式等。 我们从企业最佳实践中总结了优秀胜任力模型必备的4个要素,即能力,行为、心态、利他,其中:能力,即测量任职人与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人事的能力的适配度;行为,即考察任职人“言必行、行必果”的执行力、在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用逻辑说服人的管理力;心态,即对任职人基于企业文化营造开放的、分享的、共情的、坦诚的工作氛围的组织力的评判;利他,是指任职人不以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取舍标准的长期表现。客观地讲,满足这4个要素的绩效卓越者才是企业企图通过胜任力建模树立的标杆、其他员工学习的榜样。

素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如何建立competency模型?由于配合"客户中心"进行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因而管理层选择了 "简化的建模方法"与"折衷的建模方法"之间的一个方法(见《如何建立competency模型》),即在数据收集阶段采用以专家小组为主、BEI(行为事件访谈)为辅,同时参照相关行业competency模型数据库作为验证。这样既考虑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又兼顾了时间的紧迫性。项目开始后,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高层访谈,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组织结构和主要业务流程等。同时我们组织了专家小组讨论新岗位的职责、绩效目标、行为表现等等。我们归纳上述行为期望得出competency初稿,然后作了数名优秀员工的行为事件访谈(BEI)作进一步地补充。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及意见等分类、归纳、整理,参考相关行业的competency数据库并基于多年的建模经验,我们就得出了competency模型的初稿。建立模型的时候我们既考虑该公司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又遵循competency层级不重叠、能区分、易理解的建模原则。随后,我们就初稿与管理层充分地沟通和讨论,最大限度地提高competency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经过约一个月的反复沟通,相关岗位的competency模型终于确定下来了。由于新组织与流程以客户为中心,所以核心competency就围绕着"客户"而存在。如下图所示,competency模型包括三个competency群,十个具体competency。competency模型的验证、测评核心competency模型基本成形之后,我们请来了几位较熟悉类似岗位的员工来验证、测评competency模型。首先讨论的是competency模型的分级。我们是否可以将某个熟悉的同事的行为归入相应的competency及对应的级别呢?级别与级别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级别中所罗列的行为是否处于同一水平?现有的competency和层级是否足以区分不同员工的competency水平?如"领导力"这一competency模型中,第二级中包括了以下行为描述:确保所有的团队成员了解必要的信息,或知道所发生的事情向团队成员解释做出某项决策的原因而第三级则包括以下行为:采取具体行动促使团队成员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如聘用或解雇、培训、奖惩等)能够为团队能获得最佳表现创造条件(例如:设定明确的目标及建立适当的架构等)那么,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对了,一个是单向沟通和信息传递,而另一个较高的层级则是双向沟通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其次要讨论competency的内容是否有重叠、遗漏,逻辑关系和层次是否分明。例如"表达出想要及时了解公司内部及客户组织现状及其变化的愿望"是"除常规了解情况外,还对相关的问题或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动机,它们代表信息搜集这一competency的不同competency行为表现,前者是"有愿望、无行动"而后者则是"愿望+主动性行为"。我们需要对所有的competency和层级进行审阅,以保证各层级的描述前后连贯并能明确区分,能够象"光谱"一样容纳不同的行为表现并区分其层级。competency测评中心的设计有了competency模型以后,如何考察相关人员以选拔出合适的任职者呢?这就有赖于competency测评中心了。测评中心是根据competency模型运用各种考察手段,测评出相关人员competency水平的过程,通常由专业人员设计并实施。我们首先根据确定的competency种类和公司的特点,在数据库中找到适合的演示、会议讨论、角色扮演等的题材,然后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深加工,直至能充分体现客户特点和competency的要求。我们可以模仿相关情景,但又不能完全把角色扮演变为公司实际的情况,因为这样可能会对有过类似工作经验的员工有利,而不能充分表现出个人实际行为特征。例如我们设计了解决客户投诉的情景演练,但其场景是一家银行,因其简单的操作流程和规定较好理解,在角色扮演中员工很容易进入角色。在competency测评中心的设计过程中,每一项活动考察哪几项competency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项活动包含了所有competency,会使测评过程过于复杂、费时、影响准确性。同时,让参加者有机会在不同的活动情景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行为也能够避免"一锤定音"。因此每个活动测评competency的数量一般为2-4个。如处理客户投诉的案例,所测评的主要competency为:关注客户、人际理解力、影响他人等。测评中心的实施现在到了实施测评阶段了。我们再次强调competency测评中心不是一个实体的概念,而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系列的步骤,是组织转型中发展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测评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熟悉competency测评工作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测评者必须从参加者的语言、动作、表情、态度等各个方面考察参加者,并详细记录每项行为表现,用实际事例证明被测者的行为与对应competency层级间的联系。如"他在听取客户抱怨时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不时点头示意,关注她的感受"这个行为属于关注客户第二级,"他在说明本产品的情况时非常注意对方关键决策人物的表情,发现她对其中搜索功能表示兴趣就抓住不放"就属于关注客户第三级等等。有经验的测评员一次可以同时观察数个参与者,但事前需要合理分配测评和被测对象,以便每个参与者都能被不同的测评员有效地观察和测评。测评员针对每个活动整理出测评对象的competency分析报告之后,将由特定的专业人员根据观察记录和competency分析报告,撰写总结报告,以使每个被测者清晰地了解自己的competency测评结果并明确发展方向。competency测评结果及发展计划的应用与实施测评中心的活动结束后,每个被测评的员工就有了自己的competency分析报告。根据我们事先确定的岗位competency要求,对照每个员工的测评结果,我们就可以进行相应岗位任职者的选拔工作了。competency测评的结果不仅可用于选拔任职者,日后这些任职者的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也将和competency紧密联系。有了competency模型,任职者可以了解自己的competency状况和目标要求,提高改进也就有了具体目标和方向。同时,对照不同岗位的核心competency要求,员工和企业都可以根据competency状况设计职业生涯和发展方向,规划职业发展。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competency的建立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能独立于其它管理体系,如组织结构、流程、薪酬、绩效管理、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等而孤立存在。只有与其它体系紧密配合,competency模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胜任力是导致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绩效差异的员工的动机/价值观/角色意识/道德观念(态度部分)、固化行为、知识技能的总和,是全部员工素质(广义的能力素质)中对绩效贡献最大的部分。(与任职资格不同)各个公司环境里是不同的,其特点,比如,在研发型企业基层员工也是知识型员工,思维能力就一定要要求;而在制造业,遵守作业规范方面的服从性就更加重要,,,,但有其通用的部分,一般都会有以下几个要素:客户导向、团队协作、学习创新、责任/进去/积极,对这些素质要素描述,要与工作结合起来,从工作中挖掘整理固化的关键行为活动(称为固化行为)来描述比如,对于一个管理水平一般的商场,其收银员胜任力之“责任心”,应当包含“按操作规范点钞”的要求;对于一个管理水平很高、服务质量很好的商场,其收银员胜任力的“责任心”,就可能体现在做到“高速正确收款”上;而另一家的收银员胜任力之“责任心”可能是在自己工作之余主动做一些其他的辅助工作,甚至,也许“顺便”发现职责定位和职位名称需要调整一下。

01

什么是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最初,人们发现,智商可以鉴别出好学生和差学生。后来的跟踪研究发现,很多智商高的人工作表现一般,而很多所谓的差学生工作中却表现得很好。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智商不能有效区分“好的工作者”与“差的工作者”。之后又开始考虑性格对绩效的影响,比如内向好还是外向好,但效果也不显著。

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发表了“测量素质而不是智力”一文,批评了以往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主张用能力测试来预测一个人未来的绩效。此后,Competency引起了人力资源和组织行为学领域中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在实际研究中,麦克利兰等人强调:“不要先做任何假设!”把自己当成一无所知的人,直接到企业里面选择绩效优异者与一般者,研究他们的工作过程及一些细节,比如: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做了什么事、感情是什么等。

从而得到一些叫做 “品质”或“素质”的“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再拿到另一个“绩优”群体与“一般”群体中去验证。如果绩优的人都得分高,这个研究就过关了。

也就是说,胜任力模型相当于是在不带任何有色眼镜的情况下,直接拿着录像机把员工的行为、言谈等细节都录下来,然后再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胜任力素质最终都能归结为某种行为。现在,一般借助冰山模型来帮助大家理解素质。从浮在水面上的知识、技能,依次到水面下的价值观、自我认知、个性,直到最底层的动机,都综合在素质里,而且越是底层的东西对绩效表现起的作用越大。

实际上,企业对员工的个性等素质并不太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你能不能做出出色的业绩。

02

胜任力模型展现企业个性

其实,每个公司的胜任力模型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和公司所处的行业、公司的战略、价值观等联系很紧密。这些要素决定了具备哪些素质的人才会使公司成功。

比如说联合利华是做护理用品和食品的,做品牌时,基本思路就是贴近消费者,看他们需要什么,然后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强调的是流程和跨部门的合作;而有的企业强调创造新的概念和产品来带动消费,更强调个人能力,对流程反而不是特别重视。

每个公司的战略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需要的企业行为是不同的,所以,胜任力模型应该具有企业的个性。

以团队精神为例,中文都叫团队但含义不同。在有些公司是 “Team Work”,有些公司强调的是“Group”,而在有些地区如越南,他们秉持“Family Blonging”的价值观,相对于个人的高绩效,大家更加关注群体;而在华为的“狼文化”中,同样强调团队精神,但他们可能更关注个人的高业绩和单打独斗能力。

如果说每个企业的胜任力模型都是不一样的,那么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18种通用素质又怎么理解呢?

其实18种通用素质是建立素质模型的工具之一。比如说,从100家企业提炼了素质模型后发现,这些企业建立的素质模型之间存在共性,将这些共性归纳起来就列出了这些通用素质。

一个成熟的素质模型,不仅要有多数通用的素质特点,更要有独特的素质特征,对这个企业成功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进行很好的解释与预测。

一套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应该包含:模型结构、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维度、行为等级等几个部分,而简单的胜任力模型,可以没有模型结构或行为等级描述。以下为华为公司领导力模型结构,以及某企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样例:

此外,胜任力模型还有一些配套的资料,比如宣导手册、应用手册等。胜任力模型根据实际应用还有多种形式。精确型的胜任力模型还会将指标按重要程度区分为高中低几个类别,如果用于人才测评,不同重要程度代表不同的计分权重,往往用于内部人员的能力盘点。而简略型的胜任力模型在行为描述上不分等级,只有指标的定义、维度的定义,当然这些也是用行为化的语言描述的,简略型胜任力模型往往用于外部招聘。

指标提炼工作,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各项胜任素质的含义。

03

胜任力模型有什么用

自从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胜任力模型在各国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统计《财富》500 强中已有超半数的公司应用胜任力模型。在一项基于全球426家公司的调查中,有80%的公司开始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胜任力模型。

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胜任力模型受到许多企业的大力追捧,他们先后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建立了胜任力模型,用以指导人才管理的选、用、育、留工作。那么对于企业而言,胜任力模型对企业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

1.选人有依据

胜任力模型统一了企业的人才语言,对同类人员使用同一套标准进行衡量。避免出现对于同一个人的评价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当企业有了胜任力模型这种行为化的人才标准,也就意味着可以对人的能力进行统一、准确和客观的衡量与评价,为人才测评、人员的使用、晋升等人事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培养有目标

公司根据胜任力模型,对照员工缺乏的能力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从而为培养发展提供依据和导向,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效果,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要求改进工作行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努力有方向

有了胜任力模型,使员工了解自身岗位的能力要求,给个人努力指明了方向。同时可以根据员工的个人性格、兴趣、行为、思维方式等内在特征结合组织环境等因素规划未来的发展通道。胜任素质模型不仅通过职类职种的建立为员工提供了多种发展通道选择,为合理规划员工职业发展生涯奠定了基础,帮助员工不断实现自我。

4.行为有导向

胜任力模型是公司的战略与价值观的行为化体现,是将战略与文化内显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它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与约束性,可以指引大家朝着这些行为努力,成为员工的工作行为准则。

总之,胜任力模型对企业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找到当前优秀人才的共性特征,以及基于企业战略发展之下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构建企业清晰、统一的人才标准,使企业选人有依据、定薪有参考、培养有目标,使员工个人努力有方向,从而打造高绩效的团队,达到支撑公司战略与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

04

好模型的标准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就是一个做标尺的过程。标准选得好,才能去衡量人。如果尺子本身不行,得出来的结果一定有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模型才是好标准呢?

好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 索引序列
  • 关于百胜企业论文文献
  • 关于胜任力论文范文资料
  • 想写关于胜任力方面的毕业论文
  • 百年致胜的法宝研究论文
  • 关于胜任力模型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