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教育叙事类论文题目

教育叙事类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教育叙事类论文题目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人类在不断的学习中进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教育方式 方法 也更新换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方向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教育类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2、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 儿童 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探索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6、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21、基于古斯基评估模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分析

22、放开营利性学校办学领域的取向与策略探析

2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24、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25、学前教育远程师资培训系统建设的路向分析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韩国企业支持女童教育

27、初构案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8、浅析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9、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30、徐州市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

31、学前高专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32、家庭功能弱化对学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刍议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35、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6、浅析多媒体视域中的学前 英语听力 培养

37、浅谈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38、论培训机构在中国现在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9、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40、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缺位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41、我国幼儿教育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2、浅谈学前心理学教育教学策略

43、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

44、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5、国营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有序移交

46、广西民办幼儿教师规范化教学行为实施策略研究

47、学前教育专业女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48、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49、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中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50、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51、“五位一体”生态教育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势科学视角

52、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53、互联网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析

54、美国高宽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及其启示

55、学前儿童观点采择训练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

56、襄阳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57、简谈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58、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59、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60、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探析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

1、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

4、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5、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6、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7、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8、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

9、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 热点 问题的探讨

10、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11、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12、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13、体育教学与训练

1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5、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17、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 随笔

18、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19、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21、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22、世界体育发展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23、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4、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

25、体育 文化 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26、体育意识剖析

27、关于在体育教学当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28、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29、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0、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31、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32、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33、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4、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35、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6、中国与世界优秀 跳远 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37、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建议

38、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9、 武术 套路发展的动因

40、对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41、对中学生课外活动浅析

42、发展 网球 俱乐部的市场

43、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良影响

44、肥胖与有氧运动的研究分析

45、高等教育中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4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7、关于初中体育课“减负”问题的分析研究

48、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49、关于大学生健康促进问题的探讨

50、关于 篮球 抢篮板球的探讨

教育叙事 论文题目

1、 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关怀——一年级上册教育叙事 故事

2、 教育叙事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适切性探究

3、 教育叙事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实录

4、 均衡发展政策与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两位农村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

5、 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环节

6、 教育叙事视域下精准资助对建档立卡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7、 公共艺术教育叙事研究之师生演剧活动——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8、 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教育叙事

9、 蒙汉双语家庭子女的语言习得困境:教育叙事与 反思

10、 我和我那“别样的花儿”——小学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教育叙事

11、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与国际传播

12、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审视:适切性、局限性及突破

13、 基于教育叙事的音乐教学研究

14、 父母责任的代际传承: 家庭教育 百年回眸——基于50个中国家庭的教育叙事研究

15、 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6、 教育叙事研究——关于故事和生活经历的研究法

17、 不妨来点温柔的惩罚——我与一个孩子三次“斗争”的教育叙事

18、 高师教育叙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以QT师专语文教育专业为例

19、 让教育叙事成为钻石的“五部曲”

20、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教育叙事:教育专业硕士生的成长途径

22、 论数学教育叙事

23、 教育叙事——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24、 教育叙事案例:每个天使都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25、 教育叙事,教师写作突围的捷径

26、 巧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冷战中的对峙》教育叙事

27、 运用教育叙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研究

28、 思想政治课教材处理中的教育叙事

29、 教育叙事研究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0、 最美“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校本研修课教育叙事

31、 给“教育叙事”把脉

32、 音乐教师学习教育叙事研究的客观诉求

33、 藏族地区数学教师角色认知的教育叙事研究

34、 历史教育:叙事之上的知识展开

35、 教育叙事:“两个密度”引发的思考

36、 浅析开展 高一政治 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与反思

37、 教育叙事与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

38、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探讨

39、 用写故事的方式理解教育——教育叙事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40、 激发是课堂的灵魂——我的教育叙事

41、 中秋月圆——《 中秋节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叙事

42、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结构要素探究

43、 展现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叙事

44、 教育叙事研究困惑解读

45、 基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能动性研究

46、 一节 作文 教学参赛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47、 教育叙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转变的有效路径

48、 虚构的教育叙事要不得

49、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50、 职前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基于实习日志的教育叙事分析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本科教育类毕业论文题目

★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

导语: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那么,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有哪些,以下就是我整理的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关于论构建大美术观的艺术教育体系

简论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双语教学

谈谈BCG矩阵法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简谈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理由与反思

试析靖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四点深思

研讨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背景的

谈高职化学素养与药学职业素养迁移教育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试议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探究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理念、挑战与经验

有关于职业学校电子技术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摘 要: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策略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班主任 如何加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理由有以下几种: 一是入学不良的理由。入学不良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理由,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二是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理由。通常有:学习疲劳,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厌学等。三是人际关系失调理由。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五是不良人格理由。中小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

以上种种中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中小学生,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急待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肩负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理由,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通过这些有效途径,做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

一、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理由。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学生出现理由,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理由。如果我们都以思想品德有理由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在学生出现理由时,新时期班主任不要急于给理由定性质,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理由,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

二、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

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中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

一是教室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悬挂名人名言及绘画,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启迪学生的心智。

二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必须健康。班主任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正直、民主、敬业、爱生的形象,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要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仅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智能偏低,或犯有过失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不摆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融洽,带动和引导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三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惧的世界。四是要确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它能反映班级的特色,也是稳定学生心理环境的因素。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的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理由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策略,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是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理由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

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理由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理由的有效策略,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理由、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五、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定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主编 《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百珍主编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教育叙事类论文格式

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简单说,“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然而,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今年的教研成果评比又开始了,这些天我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很多老师交来的教学叙事和教育叙事,一些老师写得不错,但有一些老师还是没有弄明白怎么是教育叙事,写来写去写成了论文的样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叙事怎么写: 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易于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 ●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 ●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 ●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参考格式: 1、 教育叙事 我和学生有个小秘密 XXXX学校 XXX 新接到2年级语文实验班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 。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有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 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姜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姜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姜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XXXXX学校 XXX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特别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案例点评: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仅供参考有关文章自己在网上找到参考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教育叙事的特点主要有:教学活动1、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2、叙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3、故事情节应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4、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的归纳;6、叙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分享。叙事要素(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研究作用1,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叙事研究2,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处于教师发展中心位置。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 执教 → 倾听评论和建议 →教学反思→修订教学策略→再施教→撰写叙事报告 →(形成教学案例,提高专业能力)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特征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教育类叙事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是众多的初中课程中的一种,主要以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组成,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一般采取先讲解课本基础知识,然后示范实验操作,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总结问题,填写实验报告。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一: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是主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

在进行期末总复习时有这样的一节课:在研究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很多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所以少数学生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为此课堂上进行了一场争论。一些学生认为:电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现实,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且还能激发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于是我提出了:一堂45分钟,我们要既要制取氧气,还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的及吗?

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开导,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要注意我说的是实验室制取方法。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习惯,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已有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主动探究学习所需知识。同时再把对知识的考核评价生活化,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取材,构建生活化的考核题。就这样师生共同探讨的现状下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且效果也相当的不错。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课堂也变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主阵地,那也肯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二:

xx年x月x日,我怀着一颗年轻人滚烫的心,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普通的初中化学教师,至今已二十八个年头了。二十八年来,依靠学校领导支持、老师的关心帮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已从一个单凭热情而工作的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长期担任毕业班课程、班主任工作和教研组长工作。由于多年来我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创下比较突出的业绩,因此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获得社会上的广泛好评。20xx年——20xx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我校的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20xx年——20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绥棱县化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20xx年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xx年又荣获市级模范教师光荣称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热爱学生当成我的天职,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成我教师人生的真正幸福。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我在每次接到新的班级时,第一节课上,首先对学生们表示祝贺,祝贺他们进入初三年级,进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祝贺他们又开始了一门新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这样就使得师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尊重学生,也就教会他们尊重老师。

20xx年,我又接手了两个新班。为了很好的开展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讨论”等集体活动,我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自主结合,形成4-6人的学习小组,分设小组召集人(负责组内的活动安排与监督)、信息员(负责整理组内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预习员(负责整理组内课前预习提纲的编辑和整理)、实验员(负责组内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调整和确立),使组内的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各负其责。在上课前各组把每个人的预习提纲整理好,并提出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样,我在上课的时候,对大家都很清楚的问题,就简单带过,重点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另外,对有些问题,有的组不清楚,有的组却理解的很好,可以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来自行解决,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智慧共享。基于这一经验,我于20xx和20xx年先后成功的撰写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深化课程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两篇论文,并分别在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黑龙江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第四届、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审会上荣获二等奖。

有人担心,老师不讲的东西,学生不一定看到,不一定理解。觉得还是自己讲过一遍放心。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掌握的东西肯定比听来的影响更深刻。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检测、训练的方式来加深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从他们交来的提纲和问题里面可以看出,他们在预习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浏览一下课本,他们查找了很多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进一步补充了课本的内容。如:在进行教材第一单元中的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提出很多问题:为什么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酒精灯的火焰为什么分三层?外焰为什么颜色比其它两层浅?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燃烧有不同的现象?在给酒精灯添加酒精时,如果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用顶端不平或已烧焦的灯芯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课本内容有了充分的认识。学生们的这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潜能,大大鼓舞了我,我对他们课上课下的表现都充满信心。同时也一直激发着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还记得,就在那个学年,我所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中考复习运用探究式方法初探》在省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届(20xx年12月30日)评审会上被评为二等奖。这是我获得地市级教育科研奖励较早的一次,回来后我把我的成功和喜悦与我的学生们共享,互相激励,一道进步。

我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们进行小论文的写作训练,对这样的小论文,我一般不要求每人都写,只要求每个小组写一篇,但写作人是在小组每人的小论文的基础上,汇总每人的内容特点写出来的。并经过小组讨论、修改、认可后才能上交的。因为是要在课堂上宣读、讲评、打分,所以,各组之间竞争很激烈,小论文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有一次上“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化学活动课,我要求学生用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活动的结果。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大家不仅在学校认真观察设计实验,而且回家后自己寻找代用品重新设计实验,小论文也写的像模像样。比如第六小组的小论文就写得相当漂亮:

“人生是一支短暂的蜡烛,把所有的光芒全释放出来照亮他人。蜡烛有这些性质:颜色有红、白、绿等。火焰也有几种颜色,如外焰是橘黄色,内焰是浅红色,而焰心是深红色。状态通常是固态,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硬度是用手可以折断,密度是0.9×103kg/m3 ,熔点是40°,沸点是130°。

在空气中燃烧稍有黑烟放出,火焰上面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壁有雾珠出现。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面,石灰水变混浊。蜡烛刚熄灭的时候,蜡烛蒸气冒出,形成白烟,可以点燃。

烛光是点燃希望之火的源泉。”

这种小组的合作可以使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及不同特长和优势的成员在团体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也可以解决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作学习中,由于各个学习者(包括老师)都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和友谊。在这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思路不断丰富,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取得的成果一个接一个。20xx年3月在全县中学全员教师参加的说客大赛活动中,我所呈现的《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课被评为化学学科一等奖;20xx年1月在全市新一轮中学教师岗位培训说课大赛中,我所呈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被评为一等奖。

我班的 同学在自学“金属的用途”一节时,想知道金属的性质,他约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寻找答案。收集了铜丝、铁钉、不锈钢、铝、镁条、锌片、水银等金属,然后从金属外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导电、导热、磁性等方面探究金属的性质。这种主动的探究,其学习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都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自己找到新的学习模式,能够迎接学习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挑战,进而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的学习活动,适应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

《礼记》上说:“教学相长”,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化学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我每每得益于我的学生那不时闪现的灵动的思维给我的启发,才让我屡有创获。20xx年8月10日,在全市中小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活动中,我的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被评为优秀教学设计,荣获二等奖。20xx年7月20日获全县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的《化学肥料》一课的教学思路也同样是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中诞生的。

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比多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具体的化学知识还要重要得多!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放在很突出的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学会学习。人类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是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方式,终生学习能力成了现代社会国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成分。

二十八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勇挑重担,在教学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且认真地学习思考他人的教学,勤于探索、总结。在对化学学科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地认识,有了具体、深刻的见解,撰写了一些较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呈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优质课,在教科研工作中收获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其中,所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经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功能拓展的对策研究》总课题组组织专家评审,被评为优秀教育研究论文二等奖(20xx.6.30),同时提交的《论化学教师观念的转变》,经专家评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xx.6.30)。

二十八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是这种爱,使我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地投入每一天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这种爱,使我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诚恳;是这种爱,使我能勤奋刻苦地钻研业务,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思路和风格;是这种爱,使我坚持广泛地积累知识、经验,力求科学而又艺术地教书育人。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促进我个人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一个“爱”字——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岗位,我爱我的化学事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热爱学生,乐岗敬业,将“爱”进行到底。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三: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

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

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

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化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

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

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

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 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一年,也尝试对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思考,但尚未有具体的心得,只有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所感所想。

(一)制定准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同时,要注意的是:目标的设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果说朗读是经,那么字词句的训练就是纬,朗读只有与字词句的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平时教学中,有意识的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习惯性的错别字、错别音现象,并注意收集和整理习惯性错误读音和错误写法,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纠错意识,自觉规范汉字,以避免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

在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就每一篇课文的特点、作用来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便可将重点放在“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上,看来似乎仅有一点内容,但通过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学生得以切实地掌握意境创作的手段,并能有意识地将之运用于日常写作之中。这样的收获比他们单纯记住了该文的中心,创作背景或字句含义要深远得多。

(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针对某部分学习内容,让学生有选择的预习、学习、收集资料,主动地寻求获得一些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而一个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揭题能使孩子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并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积极研究教法学法,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教师要随时随地要有教学的意识,在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对自己教学有用的东西,以便用在课堂上,或丰富课堂内容,或借此教育学生。就语文科来说,这一点确实有效。本来语文书就比较单调无味,如果不拿课外的知识来充实,那么课堂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譬如,当学生精神不集中时,也可以用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来吸引学生。这一点确实很有效,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注意插入一些例子,小故事,如《理想》讲到“不幸者”指困境中的有志者时,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人物,让学生来谈谈,既加深了学生对“不幸者”的理解,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如《<论语>十则》中也有很多孔子小故事,跟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也有很多例子,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反应也不错,学习语文的兴趣相对提高了。

(四)重视阅读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面和知识面。

语文的有效教学是个慢功夫,语文成绩和能力提高都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是要水滴石穿,潜移默化。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有效”,就必须不仅重视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注重课后阅读积累的“效果”。因为语文能力更多是靠课外读书读报,练笔摘抄,背诵朗读,点滴积累而不断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更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增大背景知识储备,更应当给予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内的延伸,使二者有机的结合。比如说,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五分钟学生讲话,内容可以设置为每日一则成语,或每天向大家介绍一部文学作品,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5分钟,学生的课外就要大量阅读积累。此外,还要多写随笔。中学生活多姿多彩,只要留心观察生活,细心思考生活,就发现很多题材可写。日积月累,让学生养成了观察大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习惯,同时也丰富学生的阅历,为日后写作内容更充实、思想更深刻、语言表达更有文采打下基础。另外对于学生的随笔,我认真地批改,并写上一些感想、鼓励性的话语,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加强写作训练,长期坚持下来,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的来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无论教育经验还是教育体会都有很多的收获。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时时提醒我们每一个教师,关注我们教育环境中的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个体的成长背景,文化教育背景,关注他们的个性心理。在他们喜怒哀乐的表现中,捕捉他们心灵的趋向,引导他们走向积极乐观健康成长的轨道。从而收获“因材施教”“快乐受教”的双赢效应。

一、捕捉学生细微的变化良机,因材施教

进入到初一的下学期,有一些学生发生了心里的些微的变化,有浮躁情绪的学生开始稳重了一些。

比如:我班的刘勇琦同学,刚一开学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比上一学期稳重了很多,我就顺势在全班级表扬了他,然后和他的家长及时沟通了他的变化,得知这个孩子特在意我对他的看法,借着这样的机会和孩子的特点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各方面变化,家长也时常配合我加以鼓励。小到作业的质量,课堂的表现,大到为同学班级做好事。家长管理孩子有一套独特的策略,再加上特别负责,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相互交流与教育方式的沟通,这个孩子变化太大了:上课不再东张西望了,下课不再和同学打闹了,自习课也能坐住板凳学习了,上课效率也提高了。尤其是数学课,有时候板书几何推理步骤,和老师的思路没有大的出入。上课更加主动地回答理由。最重要的是他越来越懂得感恩。这些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的喜人的转变。但是,在他的身上还存在着致命的缺点: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离开了老师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做的大多数都是表面文章,也因此导致他的成绩长进不大,这也是我针对刘勇琦这些特点要攻克的下一个难题。尽管如此,我和家长已认识到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的神奇了。

二、走进学生内心,找到解救心灵的钥匙

史玉昆同学在学习上属于班级的前五名,上学期各方面都不用老师操心。可这学期不明理由的突然住宿了,而且屡屡发生违纪现象:在宿舍借同学钱不还,内务经常不合格,和宿舍老师发生冲突,和几个科任老师顶嘴,有时甚至一天就要发生好几次这类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和学生都畏惧的学年组长周洪磊老师叫板。面对史玉昆的这些理由我真有些措手不及。刚开学时我只是有理由就针对性的解决,认为只是他假期太松散的理由。但面对他接二连三出现这些理由的情况,我意识到他的理由不是简单的。偶然和我们临时担任地理课的心理老师谈起史玉昆,她也发现这个孩子不正常的表现。綦老师主动说:要不给他做一期的心理疏导,我说:行啊!不过,綦老师担心以心理老师的角色与该生接触,他会接受不了。我和綦老师聊了很多,綦老师也打消了顾虑,开始给史玉昆做心理疏导。经过綦老师多次与史玉良谈心,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理由在于结交了不良同年级学生王金良。因为王金良厉害,而史玉良不想让班级的学生受欺负,才表现出了以上行为。了解到这些。我想史玉昆的本质是很有正义感的,只不过是一个孩子没有把握好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我又与他的父亲交流,得知这个孩子六岁母亲就去世了。了解到这些,我从心里心疼他。我和綦老师双管齐下,以不同的身份,走进了他的心灵,让他意识到交友不善的危害。他主动向老师提出用一周的时间不再和王金良来往。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我把目光锁定在他和什么.样的孩子来往上,我发现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和王金良不来往了,而且和班级同学交往的态度变得温和了。我借机会在班级表扬他。我又听同学说史玉昆和班级的赵阳关系好,心理老师也透露,史玉良有什么心里话都和赵阳说。针对这个重要的信息,我和綦老师商量:给史玉昆树立自信心,发挥他的长处来交友。让史玉良利用晚课前的时间给赵阳补习数学,他也高兴地同意了,我看到了孩子的天真和善良。一段时间后,我与赵阳交流,赵阳很高兴对我说,他的数学在史玉良的帮助下有了进步。我把这种情况告知了家长,家长打电话感谢我帮他解决了孩子补课的难题。想想这就是双赢啊!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繁琐复杂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只要我们老师用一颗敏锐而关爱的心去对待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细心培育,我们不仅会从班主任的工作中享受到快乐,而且我们也会用点点滴滴爱的雨露,让一个个春的花蕾绽放在我们教育的沃土上。

摘 要 :作为班主任,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尊重、以理服人、多些爱心、耐心、恒心,少些急躁、责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他们会转变、会进步的.

关 键 词 :班主任 教育 尊重 转化 后进生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尔》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了.”

2011年9月我接手了911班,听前任班主任和教过的任课教师反映:他们从来没有教过这样差的班级,全班45个同学,女同学都乖巧懂事、读书认真,但成绩不拔尖.21个男同学只有2个男生在认真读书,其他的男生脾气古怪,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很差,学习成绩极不理想,尤其是所谓的“五大金刚”每天惹是生非,不是跟同学过意不去,就是与任课老师作对.老师们每天都在倒计时,发誓九年级再也不要教他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学校领导信任我让我接手这个班,我心里也暗暗告诉自己:不管这些学生的过去怎么样,我都要尽力做好这个班的班主任,给他们的初三生活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作为班主任,我一定要用一套和他们原任班主任不一样的教育管理方法来转变班级的后进男生,根据我11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要转化后进生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在多尊重他们独立人格的前提下,用爱去帮助学生及早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促其健康成长.今年六月这届初三学生已经顺利毕业了,回顾这一年来我在转化班级后进男生时感触真的很多呀.

一、 不随意当众批评

当后进生犯错误时,不当众批评,要留个台阶.俗话说:“表扬在人前,批评要私下”.当众指责、批评学生肯定达不到好的效果,学生正在成熟过程中,尤其是初三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应“私下进行批评”,下课了找个机会像老朋友一样找他谈心,让他有发言的机会,讲出犯错的原因,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能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班主任给他的这点面子、这点尊重,从而改正自己.

例如为了激励几个男同学爱好学习,我任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游、天资聪颖的小林同学做科学课代表,有一次他没有及时上交全班同学的作业给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在课堂上问他为什么不及时上交时,他不仅不解释原因,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然顶撞老师,最后两人差点要打了起来.当科学老师把此事告知我时,我并没有再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在午睡时悄悄把他喊到办公室隔壁的一间空教室里,我们两人像老朋友一样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事后他果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后来的科学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科学老师道歉.此后这样的错误再也没重犯过,每次自己都能按时完成科学作业并及时上交给科学老师批改.正是因为我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尊重他的人格,才使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在今年的中考中他的科学考出了170分的好成绩.

二、 请学生坐下来谈话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经指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由的.”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然而,我们平时与学生谈话的时候,却常有这样一种潜意识: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大,你小.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端坐于椅子上,而学生则站立在其对面.且先不论他们的谈话内容,仅从其不同的姿势上看,就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并以“绝对”权威自居的印象.这极易造成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缺乏自信心等.要想让师生沟通无阻,交流无限,班主任就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让学生坐下来谈话,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呈现出真正平等的“会晤”与“对话”,也才会产生“面对面”“心与心”的有效沟通.当我们班的后进生犯错后我总会在办公室老师不多的时候,摆好板凳,倒好开水,让学生坐下来,面带微笑,平等地交流.

例如去年8月31日学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走进教室时,我就发现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不论其高矮齐刷刷一排全是男生,我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当新教材等一切发放好了后,我要求全班同学按照高矮顺序排成两列重新安排座位,可一个不高的男生就是不肯往前挪动两排位置,并且怒气冲冲,斜着眼睛看着我.当时我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不愿调换座位,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老师希望放学后你暂时留下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好吗?”原来在初一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游的水平,因为自己自控能力差,回家后每天沉湎于网络游戏,平时上学玩到凌晨两三点钟,双休日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玩游戏,眼睛越来越近视,成绩越来越差.家长每天打骂也无济于事,反而他的叛逆情绪更强,以致于破罐子破摔,宁可坐在最后面睡觉,也不肯把位置往前挪.听了他的这些内心想法后,我对他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总算打动他了.谈话结束后他主动换好了座位.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在今年的中考中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教育叙事研究论文题目

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简单说,“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然而,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

导语: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那么,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有哪些,以下就是我整理的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关于论构建大美术观的艺术教育体系

简论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双语教学

谈谈BCG矩阵法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简谈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理由与反思

试析靖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四点深思

研讨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背景的

谈高职化学素养与药学职业素养迁移教育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试议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探究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理念、挑战与经验

有关于职业学校电子技术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摘 要: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策略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班主任 如何加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理由有以下几种: 一是入学不良的理由。入学不良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理由,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二是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理由。通常有:学习疲劳,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厌学等。三是人际关系失调理由。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五是不良人格理由。中小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

以上种种中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中小学生,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急待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肩负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理由,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通过这些有效途径,做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

一、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理由。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学生出现理由,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理由。如果我们都以思想品德有理由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在学生出现理由时,新时期班主任不要急于给理由定性质,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理由,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

二、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

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中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

一是教室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悬挂名人名言及绘画,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启迪学生的心智。

二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必须健康。班主任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正直、民主、敬业、爱生的形象,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要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仅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智能偏低,或犯有过失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不摆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融洽,带动和引导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三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惧的世界。四是要确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它能反映班级的特色,也是稳定学生心理环境的因素。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的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理由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策略,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是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理由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

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理由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理由的有效策略,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理由、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五、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定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主编 《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百珍主编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今年的教研成果评比又开始了,这些天我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很多老师交来的教学叙事和教育叙事,一些老师写得不错,但有一些老师还是没有弄明白怎么是教育叙事,写来写去写成了论文的样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叙事怎么写: 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易于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 ●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 ●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 ●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参考格式: 1、 教育叙事 我和学生有个小秘密 XXXX学校 XXX 新接到2年级语文实验班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 。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有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 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姜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姜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姜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XXXXX学校 XXX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特别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案例点评: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育叙事论文标题

2020年5月3日听吕志军讲座记录: 讲座主要讲了六大内容:一、教育教学论文的意义    二、教育论文的界定     三、教育论文的结构与要素   四、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   五、优秀教育论文的特点    六、投稿 一、教育教学论文的意义 1、教育论文是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 2、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撰写教育论文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4、撰写教育论文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必然选择 5、学生是教育论文的直接受益者 教师学而不思,思而不学,思而不书, 都是教学生涯的不足。在思之前是读,之后是写。思维决定人。“天下文章一大堆,论文写作有常规“人的分界是思维,思维决定课堂的厚度,人生的高度,视野的广度。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幸福的。 教师要在阅读中阅读,写作中学会写作。                         ——朱永新 在课堂本身寻找“我是谁?”自我验证课堂意义,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                                                    ——窦贻梅 优秀教师要通过教学征服学生和家长,通过著述征服同事与社会。 二、教育论文的界定 学术论文         实验性论文(经验总结  调查报告  课题报告)  教育叙事因为其以写事情经过为主,对所叙之事的点滴 感悟为附。没有论证的宏观架构。因此,不属于教育论文范畴。 三、教育论文的结构和要求 论文五要素:题目      作者     内容提要 (论文的高度概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不超过6个)     正文(引论 本论 结论   起始段意义建明,独具风格,注意科学性、逻辑性、说服性) 参考文献 论文结构:并列式结构    串式结构   伞式结构   复式结构       ( 撰写论文不一定要拘泥于一种模式。应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构思有关阐析、推理及反驳等论证的实质部分。常采用标题和序号,因为通过他们可以鲜明地突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使结构脉络清晰,而且富有一种整洁有序,循序渐进的建筑美感) 四、论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1、写时准备   2、做时准备   3、 积累材料(a第一手资料   b他人研究成果   c边缘学科材料  d 名人相关论述  e有关政策文献  f背景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做卡片、做笔记、剪贴报刊 。资料的分类:主题分类法 项目分类法  整理资料:辨析 第二步: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 (一)选题 (1、论题与论点的区别    2、怎样才能选好论题     3、选择题应注意的事项   4、选题的原则    5、选题的方法) (二)定题   (1、题好文一半    2、确定题目的原则   3、确定题目的方法   4、标题的写法     5、标题的修辞) 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看别人是怎样看待教育教学的,人家是怎样做的,怎样研究学生的 ,怎样写教育论文的,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 (三)拟写提纲(1、谋篇的思路与要求:围绕主题展开   力求结构完整  要做读者分析)战斗者不如战役者,战役者不如战略者。士兵与将军的区别在于一个可以用兵,一个会布局。思维的深度,决定文章的厚度。 (四)通常写法:提纲分段   内容分段(应注意的问题:慎动笔   理思路   定格局   一口气 惜笔墨   不硬写)  (五)修改  (修改的途径一般是自己改和别人改。修改的方法是:热改法   冷改法  朗读法   修改符号  数字用法)

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

导语: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那么,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有哪些,以下就是我整理的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关于论构建大美术观的艺术教育体系

简论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双语教学

谈谈BCG矩阵法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简谈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理由与反思

试析靖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四点深思

研讨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背景的

谈高职化学素养与药学职业素养迁移教育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试议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探究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理念、挑战与经验

有关于职业学校电子技术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摘 要: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策略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班主任 如何加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理由有以下几种: 一是入学不良的理由。入学不良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理由,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二是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理由。通常有:学习疲劳,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厌学等。三是人际关系失调理由。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五是不良人格理由。中小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

以上种种中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中小学生,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急待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肩负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理由,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通过这些有效途径,做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

一、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理由。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学生出现理由,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理由。如果我们都以思想品德有理由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在学生出现理由时,新时期班主任不要急于给理由定性质,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理由,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

二、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

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中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

一是教室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悬挂名人名言及绘画,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启迪学生的心智。

二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必须健康。班主任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正直、民主、敬业、爱生的形象,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要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仅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智能偏低,或犯有过失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不摆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融洽,带动和引导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三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惧的世界。四是要确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它能反映班级的特色,也是稳定学生心理环境的因素。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的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理由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策略,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是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理由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

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理由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理由的有效策略,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理由、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五、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定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主编 《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百珍主编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今年的教研成果评比又开始了,这些天我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很多老师交来的教学叙事和教育叙事,一些老师写得不错,但有一些老师还是没有弄明白怎么是教育叙事,写来写去写成了论文的样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叙事怎么写: 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易于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 ●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 ●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 ●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参考格式: 1、 教育叙事 我和学生有个小秘密 XXXX学校 XXX 新接到2年级语文实验班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 。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有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 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姜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姜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姜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XXXXX学校 XXX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特别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案例点评: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 索引序列
  • 教育叙事类论文题目
  • 教育叙事类论文格式
  • 教育类叙事研究论文
  • 教育叙事研究论文题目
  • 教育叙事论文标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