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宜春学院学报知网

宜春学院学报知网

发布时间:

宜春学院学报知网

一般而言,进不去首页有几种情况:第一是网络问题。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首先检查下自己的网络是否连接上了,若是网络良好,则很大几率是需要学校内网才能登录使用,可以使用学校的VPN连上校内网。第二是账号已过期或者注销了,这样也是无法登录使用的。也可能是账号密码原因,检查下账号密码是否输入正确。第三点就是服务器的问题,比如知网服务器进行维护,或者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进不去。

别来,后悔一辈子,恶心的环境,拽逼的老师,脏乱差,还要求死多

可以直接通过学校发放的账号和密码登录中国知网。首先应该直接连接电脑网络,打开中国知网首页,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宜春学院[1] 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国有公办重点高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60余个本科专业。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处城市 中国宜春 学校类型 综合大学 属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学校官网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宜春学院。宜春师专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南昌专区师专、医专、体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经省 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大学成立时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中 文、数理、生化、医学、体育五个专业。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 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 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 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医专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 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 校园风光(12张)校,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农专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 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1968年 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大学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院系设置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 宜春学院(17张)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宜春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4] 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2] 截止2012年3月19日,学校有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5] 学科建设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药物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 [6-7]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等[8]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3个(英语、临床医学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机械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9-10] ),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团队、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为省级教学团队[11-12] 。办学成果2004年-2013年,学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13]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 对外交流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学校。[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成果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科研设施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基地1个(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宜春市重点实验室(中心)8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美容医学工程中心、锂电新能源工程中心、逆向工程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开发基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基地、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 [14-15] 。另外还建有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地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锂电新能源研究所、现代林业研究院、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6] [10] [17] 。学术资源学校学报《宜春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物、“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宜春学院学报》于2006年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栏目于2008年获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与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栏目”称号。[18] 馆藏资源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宜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并购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超星图书”、“维普”、 “EBSCO host”等数据库。馆藏有《四库全书》(7万9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永乐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医统正脉全书》、《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93年英文版)等,并初步建立了宜春地方文献库。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兼顾理、工、农、医、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9]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上旬,学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2] 校园文化编辑学校标识校徽宜春学院 校徽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该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该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20] 校歌由全体师生员工征集作词,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原宜春学院 校徽院长尹经民作曲。宜春学院校歌男:千万双翅膀从 明月山奋起迎着新世纪朝阳女:千万片征帆在 秀江竞发遨游知识的海洋齐:啊~ 该们的大学 意气昂扬谱写青春 青春乐章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宜春学院 校歌(2张)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男:伴随着时代 前进的步伐探索科学的殿堂女:伴随着校园 飞扬的旋律追求绚丽的理想齐:啊~ 该们的大学 桃李绽放播洒文明 文明馨香宜春学院 校训[20]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20] 校训厚德、尚能、博学、笃行[20] 精神忠诚 大爱 求是 创新[20] 社团组织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51宜春学院 大学精神[20]个,其中35个接受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121个挂靠各院交团总支指导、院学生社团联合分会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合唱团、思想政治教育协会、礼仪队、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歌者协会、吉它协会、书画协会、社会实践协会、医学院科技兴趣协会、政法学院法律援助者协会、政法学院北斗辩论协会、经管学院博雅辩论协会、文传学院话剧团、美设学院蓝羽漫画社、生资学院环保协会、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和理工学院无线电协会。其中社会实践协会是学院唯一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学生社团。[21] 摘自百度百科

宜春学院学报官方网站

关于这个证明,可参考发表在《宜春学院学报》(1998)的论文“用Bernoulli不等式证明数列{(1+1/n)^n}极限的存在”。

宜春学院[1] 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国有公办重点高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60余个本科专业。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处城市 中国宜春 学校类型 综合大学 属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学校官网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宜春学院。宜春师专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南昌专区师专、医专、体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经省 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大学成立时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中 文、数理、生化、医学、体育五个专业。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 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 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 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医专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 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 校园风光(12张)校,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农专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 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1968年 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大学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院系设置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 宜春学院(17张)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宜春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4] 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2] 截止2012年3月19日,学校有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5] 学科建设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药物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 [6-7]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等[8]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3个(英语、临床医学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机械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9-10] ),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团队、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为省级教学团队[11-12] 。办学成果2004年-2013年,学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13]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 对外交流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学校。[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成果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科研设施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基地1个(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宜春市重点实验室(中心)8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美容医学工程中心、锂电新能源工程中心、逆向工程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开发基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基地、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 [14-15] 。另外还建有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地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锂电新能源研究所、现代林业研究院、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6] [10] [17] 。学术资源学校学报《宜春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物、“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宜春学院学报》于2006年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栏目于2008年获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与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栏目”称号。[18] 馆藏资源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宜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并购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超星图书”、“维普”、 “EBSCO host”等数据库。馆藏有《四库全书》(7万9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永乐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医统正脉全书》、《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93年英文版)等,并初步建立了宜春地方文献库。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兼顾理、工、农、医、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9]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上旬,学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2] 校园文化编辑学校标识校徽宜春学院 校徽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该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该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20] 校歌由全体师生员工征集作词,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原宜春学院 校徽院长尹经民作曲。宜春学院校歌男:千万双翅膀从 明月山奋起迎着新世纪朝阳女:千万片征帆在 秀江竞发遨游知识的海洋齐:啊~ 该们的大学 意气昂扬谱写青春 青春乐章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宜春学院 校歌(2张)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男:伴随着时代 前进的步伐探索科学的殿堂女:伴随着校园 飞扬的旋律追求绚丽的理想齐:啊~ 该们的大学 桃李绽放播洒文明 文明馨香宜春学院 校训[20]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20] 校训厚德、尚能、博学、笃行[20] 精神忠诚 大爱 求是 创新[20] 社团组织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51宜春学院 大学精神[20]个,其中35个接受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121个挂靠各院交团总支指导、院学生社团联合分会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合唱团、思想政治教育协会、礼仪队、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歌者协会、吉它协会、书画协会、社会实践协会、医学院科技兴趣协会、政法学院法律援助者协会、政法学院北斗辩论协会、经管学院博雅辩论协会、文传学院话剧团、美设学院蓝羽漫画社、生资学院环保协会、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和理工学院无线电协会。其中社会实践协会是学院唯一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学生社团。[21] 摘自百度百科

浅谈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论文 关键词: 高校体育社会体育终身体育

论文 摘要: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高校体育社会化和社会体育走入学校成为了研究焦点,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目标、对象、参与方式、内容、地位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社会体育可以促进高校改革,而高校体育也会弥补社会体育的不足,两者应该和谐发展,共同达到增进全民健康,增强全面体质的目的。 1 高校体育 在中国知网概念知识文库中对高校体育的英文翻译是college physical、college gym、the university gymnasium,高校体育通常是指高等教育里进行的体育活动。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学校中进行的体育,它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培养和发展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及完善个性的重要途径,是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建设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因此高校体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的英文翻译是social sports,是人民群众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进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是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 3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 3.1 目的不同 社会体育是亿万群众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通过直接的身体活动过程,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交友合群的效果。而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高校教育不仅仅是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关键是通过高校学习,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通过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锻炼身体与指导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并影响和带动他人参与体育锻炼。 3.2 对象不同 社会体育的对象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人。社会体育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因此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不同体质与健康状况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在社会体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和锻炼方法。而高校体育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场合,目前服务的对象也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只关注不同身体素质的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3 参与的方式不同 社会体育是人们在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从事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遵循参加者自愿的原则;活动内容自选;活动方式自由,参与者想怎么活动就可以怎么活动。而高校体育尽管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选课教学,但是由于高校场地、器材以及高校教师人数和自身素质的限制,有些学生不得不因这些原因放弃这些项目的学习。同时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进行体育内容学习的。 3.4 内容不同 尽管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都包含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但是,社会体育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而高校的学生除了选课时的自主,以后都要进行这些项目的学习,很少再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社会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划龙舟、秋千等很多的民族项目,高校体育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大部分课堂气氛沉闷,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3.5 地位不同 高校体育既有学校体育教育终结的性质,又有向社会体育过度的特点。群众体育是在构成社会整个的各个群体中进行的体育,并且高校体育受到社会体育的影响,可以说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部分。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反映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可以这样说社会是应用人才的场所,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由于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所以说他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3.6 高校体育弥补社会体育的不足 尽管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关于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法令,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体育经费极少,社会指导员数量和质量不高及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却有丰富的资源,如何运用恰当将会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首先高校学生经过体育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体育锻炼与训练的方法和知识,可以成为社会指导员或者优秀的体育带头者,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其次,高校具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受过良好训练和有很高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职称高、专业全、裁判级别高的优势,如果他们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将可以解决社会专业指导员不足的问题。再次高校场地和器材设备丰富,如果利用得当,将会为社会体育开展节省大量经费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7 社会体育推动高校体育改革 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高校体育需要采用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开展,以这样的形式开展,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社会体育需要指导员,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所以高校必须变革教育模式,由教师讲到师生互动中的学生自学、自练、自我指导的学习模式。因此高校中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可以直接由学生负责,组织、管理、裁判、解说等,使更多的人接触并参与组织管理,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仅可以融入健身大潮中,也可以从管理者的角度去组织、带领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应根据社会体育的需求,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加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横向联系。尽管社会体育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但毕竟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部分,它有自身的特点,它必须在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基础上,结合社会体育的需要。同样,社会体育运用高校场地器材,也不能干扰高校体育的正常开展。高校教育和社会体育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如果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能称之为系统,所以说社会体育离不开高校体育;只有达到社会体育需求的目标,高校体育才是好的要素,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高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所以高校体育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会促进社会体育不断完善,为社会体育提供人力和场所。就体育参与者个人而言,高校体育是连接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石,所以要加强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联系,让它们和谐发展,达到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俊.浅谈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J] .宜春学院学报,2007.12. [2]黄强.对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6. [3]郭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促进关系[J].社会与文化,2009.2. [4]杨洪波.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婚的意义及途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朱奇志.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以广西体育大学课程改革为例[D].2006.4.

宜春学院学报级别

[1]金雯飞,刁化功. 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J]. 现代经济探讨,2001,(12). [2]梁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北方经济,2010,(3). [3]李宝杨. 浅析GATS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4). [4]蒋庚华,张曙霄.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李仲广.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潜力惊人[J]. 中国经贸,2011,(2). [6]李小牧.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1985—2004年的国际收支分析[J]. 国际贸易,2006,(10). [7]林贤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法律对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8]齐述丽,俞会新.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 对外经贸实务,2009,(2). [9]梁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王志伟. 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启示[J]. 对外经贸实务,2009,(11). [11]王瑞. GATS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的法律研究[D].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07. [12]刘伟.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3]曾宪梅,江河. GATS框架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14]马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入世承诺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2003. [15]余彬.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2008. [16]孙夏.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2007. [17]姜义茂,刘慧芳,李俊. 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探析[J]. 中国经贸,2006,(11). [18]王岩. 浅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6. [19]赵冬东.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0]林沛泉.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1]阮德寿. 越中旅游服务贸易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2008. [22]韩燕.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分析[D]. 兰州商学院: 兰州商学院,2009. [23]谭鹏成. 关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流量变化的研究[D].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2009. [24]陈科. 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2008. [25]肖小文. 论CAFTA《服务贸易协议》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11). [26]蒋庚华,张曙霄.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分析[A]. 李小牧,钱建初.中国商务出版社(China Commerce and Trade Press)[C].: 中国商务出版社(China Commerce and Trade Press),2010:. [27]谭鹏成. 入境旅游:基于福利恶化型增长视角的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2). [28]陈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总协定[J]. 沈阳大学学报,1997,(4). [29]何伟,江旸.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分析[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0]周经,吕计跃.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8,(4). [31]陈科.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12). [32]李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2006. [33]蒋庚华,张曙霄.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地区差距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J]. 经济问题,2011,(3). [34]汪志伟. GATS框架下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立法完善[J]. 黄山学院学报,2006,(6). [35]孙夏.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36]冯姝姝.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 生态经济,2007,(10). [37]李小牧,宋玮玮.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23). [38]周经娟,万红光.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9]张汉林,樊莹. 景美更需服务好——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J]. 国际贸易,1997,(2). [40]梁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J]. 经济论坛,2010,(3). [41]周广威.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2010. [42]史玉江.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2008. [43]林贤瑛.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D].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2005. [44]文斐婧,王柏彬,逄忠臣. 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6). [45]苏科五,李明星.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1990~2006[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6]冯建栋.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其前景与对策分析[J]. 中国商贸,2011,(9). [47]李桂香.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 [48]曾兴.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才智,2009,(23). [49]王永玲,希冷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浅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0]徐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其对策[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宜春学院[1] 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国有公办重点高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60余个本科专业。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处城市 中国宜春 学校类型 综合大学 属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学校官网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宜春学院。宜春师专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南昌专区师专、医专、体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经省 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大学成立时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中 文、数理、生化、医学、体育五个专业。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 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 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 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医专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 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 校园风光(12张)校,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农专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 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1968年 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大学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院系设置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 宜春学院(17张)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宜春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4] 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2] 截止2012年3月19日,学校有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5] 学科建设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药物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 [6-7]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等[8]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3个(英语、临床医学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机械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9-10] ),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团队、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为省级教学团队[11-12] 。办学成果2004年-2013年,学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13]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 对外交流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学校。[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成果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科研设施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基地1个(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宜春市重点实验室(中心)8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美容医学工程中心、锂电新能源工程中心、逆向工程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开发基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基地、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 [14-15] 。另外还建有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地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锂电新能源研究所、现代林业研究院、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6] [10] [17] 。学术资源学校学报《宜春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物、“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宜春学院学报》于2006年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栏目于2008年获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与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栏目”称号。[18] 馆藏资源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宜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并购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超星图书”、“维普”、 “EBSCO host”等数据库。馆藏有《四库全书》(7万9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永乐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医统正脉全书》、《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93年英文版)等,并初步建立了宜春地方文献库。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兼顾理、工、农、医、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9]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上旬,学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2] 校园文化编辑学校标识校徽宜春学院 校徽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该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该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20] 校歌由全体师生员工征集作词,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原宜春学院 校徽院长尹经民作曲。宜春学院校歌男:千万双翅膀从 明月山奋起迎着新世纪朝阳女:千万片征帆在 秀江竞发遨游知识的海洋齐:啊~ 该们的大学 意气昂扬谱写青春 青春乐章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宜春学院 校歌(2张)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男:伴随着时代 前进的步伐探索科学的殿堂女:伴随着校园 飞扬的旋律追求绚丽的理想齐:啊~ 该们的大学 桃李绽放播洒文明 文明馨香宜春学院 校训[20]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20] 校训厚德、尚能、博学、笃行[20] 精神忠诚 大爱 求是 创新[20] 社团组织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51宜春学院 大学精神[20]个,其中35个接受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121个挂靠各院交团总支指导、院学生社团联合分会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合唱团、思想政治教育协会、礼仪队、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歌者协会、吉它协会、书画协会、社会实践协会、医学院科技兴趣协会、政法学院法律援助者协会、政法学院北斗辩论协会、经管学院博雅辩论协会、文传学院话剧团、美设学院蓝羽漫画社、生资学院环保协会、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和理工学院无线电协会。其中社会实践协会是学院唯一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学生社团。[21] 摘自百度百科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文化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服设计与茶文化研究

摘要:饮茶具有很多好处,比如安神、静心和陶冶情操,可以抛除一切杂念,与禅宗美学所表达的宁静、自然和简约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不断蓬勃发展,时代文化符号的再度兴起和回归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茶服饰文化正是在这种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衍生并发展起来,同时,茶艺服饰已经成为急需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问题。本文就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茶艺服饰的演变进行探讨,以期为现代茶服饰设计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现代茶服;设计;系统化;科学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都出现了质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生活。在浮华的都市中,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追求,茶艺师穿戴的服饰已经成为茶艺欣赏的一个重要内容。茶礼服饰要想真正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就需要从文化艺术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点上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只有这样,中国的茶服文化才能发展壮大,进而向世界传播。

1茶文化通过茶服进行着动态传播

现代社会中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追求,在品茶和茶艺展示的时候,需要通过服饰将茶道、茶境等结合成统一的整体。茶道、茶文化和茶服饰三者之间相辅相成,都将以回归自我、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当今社会,私人茶事交流、茶俗文化交流以及茶道文化礼仪演示的时候,都需要由茶服饰来进行文化的传承,将其独具特色的视觉美感真实地进行展现,茶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独具特色的动态呈现内容之一也是通过茶服饰来展示的。但是,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国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代表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包含着丰富茶文化的现代茶服饰。服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真实地展现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观念,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服饰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茶服饰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应该将茶文化所具备的精神文化意识形态完全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而同时,一款极具视觉形态美、传承文化内涵的茶服饰对传播茶文化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款新兴的日常着装和职业装,我国现代茶服饰目前在文化内涵传承和创新设计方面还比较落后,所以,现代茶服饰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2当代茶文化服饰设计理念

2.1茶道合一

道家是最早了解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的门派,同时道家也是最早重视茶的精神功能的门派,他们认为茶可以较好地修身养性,道士们在修炼时,往往要有茶相辅助。道家之所比较喜欢饮茶,与他们的思想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过喝茶、品茶可以脱胎换骨,因此传说中的黄山君和神仙丹丘子都比较喜欢饮茶。道家茶服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素雅、干净的,他们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灵、清逸,所以道家茶服所营造的内心世界是自然、纯净的。在《中国茶谣》中,道家茶服传承了道家传统道袍的形式,道家思想中比较崇尚“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虚实相生”,比较注重自然、流畅的气韵,道家茶服是从道家八卦图形中演变而来的,服饰的主要色彩为浅灰蓝色,外面还要罩上一层白色袍衫,领口处使用的是交领设计的元素,外袍追求的是自由、宽松。道家茶礼的表演者通常会选择青灰色的袍服,整件服饰给人随意、飘逸的感觉,比较符合道家茶文化的意识特点,丝棉混纺是道袍主要使用的面料,这样穿着比较舒适,线条比较柔韧,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比较符合人的身体曲线,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2.2禅茶一味

茶与中国佛教禅宗有着亲密的联系,伴随着禅宗越来越盛行,佛门中饮茶的信徒也越来越多。在中唐时期,百丈怀海创设了《百丈清规》,从此后在寺院中茶礼变成了一种必须遵守的规定。禅堂中,必须用茶来供奉各位大佛,用茶来接待所有的信徒,茶可以使人的内心变得更加纯净。对那些僧人而言,饮茶已经成为他们每日的必修课,茶可以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到打坐的状态中。在《中国茶谣》中,男性居士的茶服与僧袍的款式比较接近,使用的颜色为偏深砖红色,给人以雄浑、质朴的感觉,茶服的层次比较多,且非常紧密,从而展现了敬慕、虔诚的心态,使用莲花暗纹刺绣图案来装饰衣领,佛教中认为莲花是比较吉祥的花,非常的圣洁。柞蚕丝面料来制作外袍,感觉比较质朴,同时搭配缎面交领来修饰,整款服饰给人清雅、大气的感觉。女性居士的茶服是比较传统的长衫,将领口设计成立领的形式,使用双色双层真丝纱质面料制作,整款茶服具有较强的垂荡感,比较细腻、自然,服饰的特点与禅定的理念相融合,从而使茶服文化与茶礼形式的美感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2.3茶儒同礼

儒家茶礼严格遵循儒学经典理念,崇尚“仁”的思想观点,这也是儒家茶礼最核心的内容,儒家文化和茶道礼仪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借助茶的冲泡过程将儒家教义精神进行了不断的升华。在进行茶服设计的时候,服饰的灵感来自于汉服,儒家文化比较推崇仁、义、礼、智、信的观点,孔子比较维护周朝建立的规章制度,他认为正色应该是黑、白、青、黄和红,其他的所有颜色都属于间色,同时将正色和间色附加上尊卑贵贱的等级象征,服饰的色彩非常明确,不可以存在颠倒和混淆的情况,比如《论语》中就比较明确的记载“恶紫之夺朱”,使用“礼”来保持单色的纯正位置,因此服饰全是纯正的黄色调或者是大红色调。服装设计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不对称的配色进行搭配,整款服装给人的感觉为看上去比较完整,但是仔细分析又存在一定的缺憾美。儒家服饰将儒家的精神理念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每一款茶服都有着不对称的元素在其中,具有较强的动感和时尚性,服装制作的材料为真丝软缎和真丝织锦缎,将儒家茶道的正统经典视觉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

3将茶文化融入现代茶服饰设计中

3.1在廓形设计中渗透茶文化元素

在设计茶服方面,立体透视与平面透视对比而言,更注重后者,根据茶艺的有效性、实用性要求,也就是饮茶者、泡茶者不会由于服饰的原因而影响茶艺的顺利进行。在设计廓形中渗透茶文化元素可从如下两方面得以充分彰显:一方面,我国服装市场中服装类型、服饰样式都是很稳定的,大多数服装都是上衣下裳的类型,这种审美特征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国内传统服装廓形都在追求工整、对称,在宽大舒松的包裹中,人们大部分肢体都被包裹起来。根据这一情况,在茶服设计中,可以根据竹子外形高挑、严谨、稳重和对称的特征来进行设计。另一方面,以泡饮龙井茶为例,在泡饮时,幽香满溢、色泽翠绿,让人看了就有一种忍不住想品尝的冲动。所以,在设计茶服廓形上,结合龙井茶泡饮中灵动飘逸、香飘四溢的特征,通过至少两层的搭配,注重服装和人的立体空间形象,突破传统服装设计的对称形式,以体现出一种飘逸、自如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人们在服装穿着中所产生的光泽、曲线、动静节奏的掌握,在设计茶服饰轮廓中发展自然、宽松的款式,与形式美要求相符,也能在不自然间体现出古典高雅的气质。

3.2在设计面料中渗透茶文化元素

亚麻布是国内特产之一,具有“天然纤维之王”的美誉,其触感、手感都是极好的。制作亚麻布需要通过十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认真、仔细,一道工序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到亚麻布的整体质量。品茗也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品茶者身着亚麻制作而成的面料,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平衡、舒适感,也能体现出一种天然的韵味,体现出别样的雅致美、简约美、整体美。欧根纱是一种半透明的轻纱,与真丝产品相类似,但价格要比真丝产品便宜很多。欧根纱通过染色之后,呈现出一种鲜艳的颜色,面料材质轻、柔、软,但它必须要悬垂挂置,避免出现褶皱。在设计茶文化服饰中可利用欧根纱面料的特征,尤其是其褶皱,这种不着痕迹的、自然形成的褶皱,在人体行走过程中,在光线的折射下会形成一种亦真亦幻的光,给品茶者营造出一种飘飘欲仙的气氛。在方案设计时,应利用两件套设计形式,在外罩绿色的欧根纱面料中,面料丝滑、垂坠、唯美凉爽,给品茶者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在内里上利用亚麻朴实的天然面料、视觉上的粗糙,为品茶者创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氛围。将两种材质完全不同的面料搭配在一起,起到相互映衬、互补缺点的效果,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觉效果。在服装肩部和下摆之处,将纺织颜料绘画茶文化元素置于其中,其整体布局与水墨画中“留白”效果有相同之处。纺织颜料具有色泽鲜艳、类型多样等特征,卷草纹、荷花等部分代表着茶文化的元素,都被描绘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虽然看起来很简洁,但是制作过程却是很复杂的,每一块图案都需要多次推敲,其位置和大小都要和茶服统一、协调,穿在身上有一种整体的对称美感。但要注意整体格调的协调和统一,防止过度堆砌茶文化元素,避免给品茶者造成视觉累赘。既可以直接选取面料使用,也可以在面料上展现传统手绘。

3.3在色彩设计中渗透茶文化元素

对于一整套服饰来讲,其色彩是很关键的,色彩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在整体设计中最为重要,具有先发制人的作用。在设计茶文化服饰色彩中,应考虑到当代饮茶环境的特征,禁止胡乱搭配,追求典雅、素朴之美。一是,从宗教上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推崇“礼”的思想,孔子构建起色彩典章制度,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包括红、白、黄、黑和青五种,其余颜色为间色,正色与间色代表着主仆、贵贱之分,在定义服装色彩中不能将正色与间色混为一谈。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推崇“顺其自然”的思想,主张平淡素净之美,将青色、黄色、白色、皂色、红色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结合道家和儒家所划分的正色,在设计茶文化服装上进行整体规划。从茶叶本色而言,可以将绿色作为整体设计的基本色调,茶叶生长在雨水充沛的环境中,给人一种绿色、清新的感觉,绿色代表大自然、代表环境,是全世界人们都在追求的自然色彩,与偏冷色彩、不同明度的颜色对比而言,绿色不但不会打破空灵感,而且还有一种强烈的清爽感,丰富了饮茶的整体意境。在设计色彩中,将绿色和白色两种自然色彩相融合,白色的雅致、简朴特征弥补了空灵意境的不足,在整体意境中凸显出一种朦胧美。另外,也可以在设计主色调时,选用白色这种素净、平淡之色,清新淡雅的鹅黄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融合,色系简洁、柔和,给人一种简约美。而普洱茶、红茶这类型的茶叶,在冲泡后,颜色呈现出棕色、红色,醇厚深沉、稳重,整体上具有磅礴的气势。在茶服廓形、面料和色彩设计中,渗透茶文化元素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日常生活或者自然界中的物品,在渗透茶文化元素中,突破具体形象的限制,对其进行创新和提炼,体现出一种独特、别致的美感,为品茶者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的感觉,让他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品茶,进而感受到品茶的乐趣。

4结语

茶服在进行设计时,将地域风俗和历史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为底蕴,同时接受现代文明的改造和影响。茶礼服饰要想真正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就需要从文化艺术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点上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茶服文化传遍全世界。

参考文献:

[1]钟斐.生态茶服秀———茶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动态呈现[J].农业考古,2013(5):67-69.

[2]姜添文,张进平.浅谈中国茶文化中体现出的道家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54-57.

[3]蒋琳.传统神韵的变换--浅析传统图形在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借鉴、融合、创新[J].新课程(下),2012(7):89-92.

[4]黄玉冰.中国茶服的设计研究[J].丝绸,2011(7):92-95.

当代中国茶文化和茶服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茶文化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传播。茶服成为一个全新的茶元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茶文化的传播中呈现出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茶文化;茶服;文化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发展,并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中国茶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推广。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后,茶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和创新。随着世界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即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优秀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与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儒家有内省、和亲的思想理念;佛家清净、禅机;道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丰富的思想理念在一杯茶中得到凝聚和体现,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茶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在茶文化中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精神寄托,以茶交友,以茶明志,以茶修身,茶既丰盈了人的内心,也升华了人的品质。从古至今,人们赋予了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将茶与情感、礼仪联系在一起。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人人爱茶。尤其是古代文人墨客,对茶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与其它艺术不断融合,体现了更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渗透到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体系中。茶文化的终极价值体现在人们能够在平等、自强、自主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中国价值被世人所接受和尊重。

2茶服的动态审美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与审美理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对于精神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饮茶是当前城市人群最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能够给忙碌的人们提供一种放松身心的机会。在茶艺和茶道过程中,服饰与茶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体现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茶服是在行茶时所穿的服装,早在汉代,就有关于茶服的记载。茶服是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了服装和服饰。从茶服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在一些茶艺表演中也采用了专门的服装,茶服的式样也在不断增多,但是主要特点是以仿古为主。这种古装茶服从设计到服饰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符合,其中缺少了茶文化元素和时代特色。由此,茶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服饰,能够体现茶文化内涵,具备茶艺表演功能的服装。随着对茶服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了茶服秀的概念,即将茶服与时代发展相融合,集合古典与时尚元素,将生态理念渗透入茶服设计中,通过各种时装秀展示中国茶服风采,体现茶服的审美特色。茶服的动态审美是指茶服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神态。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不仅可以通过茶艺、饮茶等方式呈现,同时也可以通过服装表演等方式呈现,茶服可以作为一个全新的动态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其丰富的审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流失,历史的回归成为人们推崇的时尚潮流。茶服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衍生品,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茶文化,同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真正挖掘出茶服中所蕴含的茶文化内涵,才能对茶服做出准确的定位,使其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2.1音乐审美

在茶服的呈现过程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够使观众形成听觉与视觉的统一,获得审美的享受。音乐具有流动性和节奏感,表演者在演出时,音乐能够烘托出热烈的气氛,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音乐的配合下,人们能够从表演者身上看到更具流动性的美感。音乐能够给予人们茶服创作的灵感,并通过音乐展现设计师的构思与效果。对于欣赏者来说,既能够看到茶服的色彩、图案和样式,满足视觉享受,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音乐与茶服的融合,能够利用音乐提升茶服的表现力,引导和启发观众的联想。其次,利用音乐与茶服的结合,能够使表演者更好地把握茶服内涵,用音乐这种无形的艺术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使茶服的呈现更具节奏感和鲜活性。同时在欣赏茶服时体会到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优美意境。

2.2服装审美

茶服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茶服作为服装的一类,也被设计师赋予了生态理念。茶服不再只是一种行茶服装,更具备了环保安全的优点,穿着之人能够从中感受舒适放松的心情,寻求回归自然的精神体验。传统茶服具备了传统的民族服饰特点,从布料、图案到样式,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可以说,传统茶服体现的更多是古代服装的特点,而茶文化气息却不够浓厚。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演变,茶服也出现了不断的创新,茶文化内涵的渗透,使茶服的设计与茶文化的融合更加紧密。生态理念的渗透为茶服提供了更新的设计元素。茶服之所以被设计师注入生态理念,与茶服本身的特性有着密切关系。茶是一种自然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茶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尚元素,与时代潮流逐渐融合。茶服作为茶文化的代表,被赋予了优雅纯粹的特点,同时具备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气息。因此,茶文化也被看作现代时尚元素的代表之一。茶服是茶文化与民族传统服饰相结合的服装,在茶艺表演中,茶服的运用十分广泛。茶艺表演者的服饰对于表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茶服具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其次,茶服与茶艺及环境相融合,需要设计师的专业设计才能更匹配。茶服是视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优秀的茶服不仅美观典雅,而且能够与茶艺融为一体,体现出深远的意境之美,令品茶之人获得身心的愉悦,并且从茶服中感受到茶文化的艺术魅力。

2.3表演审美

除了茶艺表演外,服装表演也使茶服呈现出另一种美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服装表演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尽管基本形式仍然是传统模式,但是却在表演中加入了许多流行元素。优雅的茶服配以美丽的模特,在各种音乐灯光背景下进行展示,使商品与艺术品得到完美的结合,不仅营造出浓浓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模特赋予了茶服生命,模特的姿态充分体现了茶服的性格特点。模特是流动的,音乐与灯光是流畅的,一切艺术元素都在茶服中变换交融,使茶服这一服饰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不仅满足了服务表演艺术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3茶服在茶文化活动中的展现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饮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有饮茶的风俗习惯,例如杭州有全民饮茶日的法定节日。全民饮茶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国内的多个城市积极响应,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向当地民众赠送中国茶,使中国茶文化得到积极的推广和传播。2012年,在杭州白堤首次出现了生态茶服展示,也成为当时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场时装秀主打生态理念,虽然没有精美的舞台效果和走秀场,模特也并非专业出身,但正是这种自然而充满青春活力的表演,体现出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将茶清新自然的特性展露无遗。模特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表演更加自然化、生活化,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更直观的艺术美感。各种优雅美观的茶服表演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许多来自国外的模特也给茶服增添了异域风情。在此次全民饮茶日活动中,茶服表演成为当天的亮点。尤其是活动在结束后,还向全国各地的茶馆及茶企业及个人征集各种特色茶服,并进行评选活动。此次活动也吸引了许多茶服设计者以及从事茶艺表演的参与。由此,更多的茶服作品得到展示。这些茶服作品,不仅体现了茶的静谧和优雅,以及茶自然质朴的特质,同时也结合了服饰的创意灵感,表达了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茶人思想,体现了茶、自然与服饰的精妙统一。

4结束语

茶服作为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茶艺表演中的重要组成元素。随着茶服的发展变迁,茶服也被设计师赋予了更丰富的理念,生态茶服是茶服的创新元素,已经成为当前时尚服饰的代表,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此后,概念茶服、功能茶服等概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团体和个人参与到茶服的设计与应用中来,为茶服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各种丰富多彩的茶服表演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茶服设计也做出了越来越大胆的尝试,不仅引领了服装的潮流,使茶服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时也有力地倡导了中国饮茶之风。在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中,充分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时代特色,在与世界时尚接轨的同时也重新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创新篇章,使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力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继东,胡正荣.超越与回归:谈国际传播的价值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4):5-7.

[2]黄玉冰.中国茶服的设计研究[J].丝绸,2011(7):40-45.

[3]李晓岩.时装表演的节奏韵律美—————动与静[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8-19.

[4]朱宁,王彦.展示的艺术————谈服装展示的多元化艺术表现[J].宜春学院学报,2010(1):169-171.

[5]姜添文,张进平.浅谈中国茶文化中体现出的道家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60.

[6]蒋琳.传统神韵的变换———浅析传统图形在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借鉴、融合、创新[J].新课程(下),2012(7):158.

宜春学院学报简介

[1]金雯飞,刁化功. 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J]. 现代经济探讨,2001,(12). [2]梁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北方经济,2010,(3). [3]李宝杨. 浅析GATS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4). [4]蒋庚华,张曙霄.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李仲广.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潜力惊人[J]. 中国经贸,2011,(2). [6]李小牧.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1985—2004年的国际收支分析[J]. 国际贸易,2006,(10). [7]林贤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法律对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8]齐述丽,俞会新.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 对外经贸实务,2009,(2). [9]梁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王志伟. 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启示[J]. 对外经贸实务,2009,(11). [11]王瑞. GATS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的法律研究[D].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07. [12]刘伟.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3]曾宪梅,江河. GATS框架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14]马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入世承诺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2003. [15]余彬.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2008. [16]孙夏.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2007. [17]姜义茂,刘慧芳,李俊. 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探析[J]. 中国经贸,2006,(11). [18]王岩. 浅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6. [19]赵冬东.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0]林沛泉.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1]阮德寿. 越中旅游服务贸易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2008. [22]韩燕.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分析[D]. 兰州商学院: 兰州商学院,2009. [23]谭鹏成. 关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流量变化的研究[D].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2009. [24]陈科. 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2008. [25]肖小文. 论CAFTA《服务贸易协议》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11). [26]蒋庚华,张曙霄.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分析[A]. 李小牧,钱建初.中国商务出版社(China Commerce and Trade Press)[C].: 中国商务出版社(China Commerce and Trade Press),2010:. [27]谭鹏成. 入境旅游:基于福利恶化型增长视角的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2). [28]陈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总协定[J]. 沈阳大学学报,1997,(4). [29]何伟,江旸.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分析[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0]周经,吕计跃.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8,(4). [31]陈科.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12). [32]李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2006. [33]蒋庚华,张曙霄.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地区差距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J]. 经济问题,2011,(3). [34]汪志伟. GATS框架下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立法完善[J]. 黄山学院学报,2006,(6). [35]孙夏.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36]冯姝姝.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 生态经济,2007,(10). [37]李小牧,宋玮玮.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23). [38]周经娟,万红光.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9]张汉林,樊莹. 景美更需服务好——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J]. 国际贸易,1997,(2). [40]梁峰.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J]. 经济论坛,2010,(3). [41]周广威.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2010. [42]史玉江.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2008. [43]林贤瑛.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D].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2005. [44]文斐婧,王柏彬,逄忠臣. 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6). [45]苏科五,李明星.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1990~2006[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6]冯建栋.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其前景与对策分析[J]. 中国商贸,2011,(9). [47]李桂香.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 [48]曾兴.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才智,2009,(23). [49]王永玲,希冷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浅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0]徐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其对策[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评价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惟一的方法就是比较了,下面是宜春学院的最新资料,你可以拿它与其他学校进行对比。说实在的,宜春学院在本科院校中的确不怎么样,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也不多,也许是它地处赣西的缘故,抑或者是学校本身的原因。 宜春学院是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是一所有着长期办学历史,又有着崭新发展历程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赣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 学校所在地——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江西省双拥模范城、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学校的前身是原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以上四所学校,在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都为国家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述四所学校合并组建宜春学院(以下简称“合并”)。学校合并之后,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励精图治,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16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60246.8m2(合2040亩),生均81.15㎡;教学行政用房252262.95㎡,生均15.05㎡;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36217.43m2,生均8.1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7.53万元,生均5205.49元;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座位数共10675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5个;纸质图书130.07万册,电子图书99.2万册,生均131册。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学校目前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一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师资规模逐年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358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297人,博士、硕士共39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院士、博导、教授、博士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007年批准设置的两个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文、理、医、农为主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现建有127个学生社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00余项。2004年以来,我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学校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办学思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我校;2006年11月上旬,我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活跃了学术氛围,扩大了影响。随着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也不断提高。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近几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都位居江西省同类地方本科院校前列。 当前,学校正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部崛起”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使学校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教学性、应用性、区域性、多科性的本科教育,使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好发。宜春学院学报杂志目前为月刊,年发文量在350篇左右,收稿量算是比较少的。收稿量少版面就少,审稿周期和见刊周期就长。《宜春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宜春学院主办的教育综合类学术期刊。

宜春学院学报是核心吗

评价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惟一的方法就是比较了,下面是宜春学院的最新资料,你可以拿它与其他学校进行对比。说实在的,宜春学院在本科院校中的确不怎么样,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也不多,也许是它地处赣西的缘故,抑或者是学校本身的原因。 宜春学院是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是一所有着长期办学历史,又有着崭新发展历程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赣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 学校所在地——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江西省双拥模范城、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学校的前身是原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以上四所学校,在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都为国家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述四所学校合并组建宜春学院(以下简称“合并”)。学校合并之后,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励精图治,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16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60246.8m2(合2040亩),生均81.15㎡;教学行政用房252262.95㎡,生均15.05㎡;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36217.43m2,生均8.1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7.53万元,生均5205.49元;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座位数共10675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5个;纸质图书130.07万册,电子图书99.2万册,生均131册。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学校目前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一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师资规模逐年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358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297人,博士、硕士共39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院士、博导、教授、博士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007年批准设置的两个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文、理、医、农为主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现建有127个学生社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00余项。2004年以来,我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学校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办学思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我校;2006年11月上旬,我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活跃了学术氛围,扩大了影响。随着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也不断提高。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近几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都位居江西省同类地方本科院校前列。 当前,学校正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部崛起”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使学校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教学性、应用性、区域性、多科性的本科教育,使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1.《试论孙炎的语言学成就》,《古籍研究》1987年第4期。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格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87年第6期。3.《中国现代史上的广东语言学家》(合作),《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4.《试论古汉语修辞中的层次性》,《淮北煤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5.《“乡思”呼唤着“月夜箫声”--香港诗人杨贾郎〈乡思〉〈月夜箫声〉赏析》,《语文月刊》1988年第5期。6.《中国哲学思想在汉语辞格形成中的投影》,《营口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7.《试论吴方言数词的修辞色彩》,载《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1989年10月。8.《试论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与成就》,《岭南文史》1990年第2期。9.《〈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合作),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 年第 期转载。10.《〈西湖二集〉:一部值得研究的小说》,权威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11.《情·鬼·侠小说与中国大众文化心理》,《上海文论》1991年第4期。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12.《点化名句的艺术效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学语文》1992年第4期。13.《情真意绵绵,绮思响“雨巷”--谈戴望舒〈雨巷〉一诗的修辞特色》,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14.《回顾·反思·展望--复旦大学组织全国部分青年学者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讨论综述》,《鞍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15.《语言美学发轫》,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16.《汉语外来词音译艺术初探》,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17.《论〈文则〉在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地位》,《鞍山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18.《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19.《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新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4年第4期。20.《试论赋的修辞特点》,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1期。21.《先秦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上海文化》1995年第2期。2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手法的范围》,《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3.《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10期转载。24.《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学术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5.《修辞结构的层次性与修辞解构的层次性》,《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6.《两汉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综合类核心期刊《江淮论坛》199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2期转载。27.《〈经传释词〉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中西学术》第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28.《创意造言的艺术:苏轼与刘攽的排调语篇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5年第11卷第6期(总第126期)。29.《旧瓶装新酒:一种值得深究的语言现象》,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年第4期(总第6期)。30.《改革开放与汉语的发展变化学术研讨会综述》,1995年11月《上海社联年鉴》。31.《〈经传释词〉之“因声求义”初探》,核心期刊《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1998年获上海市(1996-199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2.《谐译:汉语外来词音译的一种独特型态》,《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3.《英雄侠义小说与中国人的阿Q精神》,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1卷第8期(总128期)。34.《论修辞的三个层级》,《云梦学刊》1996年第1期。35.《音义密合:汉语外来词音译的民族文化心态凸现》,《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6.《咏月嘲风的绝妙好辞--晏子外交语篇的文本解构》,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2期。37.《论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几种独特型态》,《雁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38.《触景生情的语言机趣--陶糓与钱俶外交语言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2卷第6期(总138期)。39.《〈语助〉与汉语虚词研究》,《平原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0.《关于〈声类〉的性质与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41.《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42.《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和我们的历史使命》,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43.《论委婉修辞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缘由》,核心期刊《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44.《清代语言学繁荣发展原因之探讨》,《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8期转载。45.《论中国修辞学研究今后所应依循的三个基本方向》,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转载。46.《8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理论问题争鸣述评》,《黄河学刊》1997年第2期。47.《论委婉修辞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效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48.《中国修辞哲学论略》,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49.《论夸张表达的独特效应与夸张建构的心理机制》,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50.《训诂学居先兴起原因之探讨》,载《语文论丛》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51.《语言美学的建构与修辞学研究的深化》(第一作者,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5期。52.《“夫人”运用的失范》,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53.《论〈马氏文通〉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54.《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2期。55.《论孔子的修辞哲学思想》,《雁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56.《“水浒”现象与历史变迁》,《人民政协报》1998年4月27日第3版《学术家园》。57.《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的省思》,全国综合性社科核心期刊《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5期。58.《修辞心理学论略》,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1998年第11期转载。59.《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走向语言美学建构的历史嬗变进程》,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0.《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丛书《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61.《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研究成就的估价问题》,载《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宗廷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2月。62.《潘金莲形象的意义》,台湾《古今艺文》1998年11月第25卷第1期。63.《进一步沟通海峡两岸的修辞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64.《吴方言数词的独特语用效应》,载《修辞学研究》第8集,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年 6月。65.《中国风格学源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6.《语言理论新框架的建构与21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云南)1999年第1期。67.《修辞学转向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68.《论夸张》,载《中国第一届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1999年6月。69.《论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0.《平淡情事艺术化的修辞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1.《修辞主体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72.《方言研究:透视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1999年第3期。73.《[请读我唇]三人谈》(与宗廷虎教授等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9年增刊。74.《看文人妙笔生花,让生命得到舒畅——评沈谦教授[林语堂与萧伯纳]》,台湾《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总508期)。75.《修辞学研究新增长点的培植与催化》(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76.《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选摘。77.《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上)》,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4号(1999年)。78.《[金瓶梅]的语言艺术》,载《经典丛话·金瓶梅说》,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79.《中国古典言情小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1期(总181期)。80.《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下)》,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5号(2000年)。81.《评黎运汉著[汉语风格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9日第2版。82.《论比拟修辞文本的表达与接受心理》,《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论中国文学中的双关修辞模式》,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4期(总184期)。84.《委婉修辞的语用学阐释》,载《语文论丛》第6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85.《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与修辞学教材的改革创新》,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1期。86.《比喻修辞文本的心理分析》,《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87.《论精细修辞文本的心理机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88.《异语修辞文本论析》,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4期。89.《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学的建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90.《论旁逸修辞文本的建构》,湖南省一级学术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91.《论拈连修辞文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2.《论结尾的修辞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93.《顶真式衔接:段落衔接的一种新模式》,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2年第2期。94.《论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与顶真修辞文本的表达接受效果》,《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95.《论锻句与修辞》,《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96.《吞吐之间,蓄意无穷——留白的表达策略》,台湾《国文天地》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总207期)。97.《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武汉大学《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98.《论事务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9.《从统计分析看“简约”与“繁丰”的修辞特征及其风格建构的原则》,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100.《与时俱进:语言学由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的意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01.《基于计算分析的法律语体修辞特征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02.《论学习修辞学的意义》,《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103.《论起首的修辞策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4.《论口语体的基本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载《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05.《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6.《韵文体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的计算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07.《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08.《中国修辞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09.《从<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与原本的比较看王希杰教授修辞学的演进》,载《修辞学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110.《从计算分析看文艺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修辞学论文集》第七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11.《评谭学纯、朱玲》,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12.《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出版。113.《话本小说“正话”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114.《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5.《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6.《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7.《话本小说“头回”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118.《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119.《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四种特殊类型》,载《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120.《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与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06年10月出版。121.《八股文篇章结构形式的渊源》,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6年(平成18年7月)LXVII。122.《评朱玲[文学文体建构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23.《修辞学的科学认知观与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载《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2007学术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124.《八股文“收结文”之“煞尾虚词”类型及其历史演进》,载《修辞学论文集》第十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125.《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摘。126.《〈史记〉史传体篇章结构修辞模式对传奇小说的影响》,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7.《“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段落衔接的修辞策略》,《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29.《南北朝时代列锦辞格的转型与发展》,《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09年第8期。130.《从〈全唐诗〉所存录五代诗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1.《学术史研究与学科本体研究的延展与深化》,《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0年第1期。132.《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3.《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4.《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5.《不迷其所同而不失其所以异——论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010年第5期。136.《“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核心期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137.《修辞学与汉语史研究》,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138.《“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39.《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1期.。140.《艺术语言的创造与语言发展变化的活力动力》,《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5期.。141.《网络词汇成活率问题的一点思考》(第一作者),《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42.《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11,7出版。143.《海峡两岸词汇“同义异序”现象的理据分析兼及“熊猫”与“猫熊”成词的修辞与逻辑理据》,载郑锦全·曾金金主编《二十一世纪初叶两岸四地汉语变迁》,台湾新学林,2011年12月出版。144.《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5.《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6.《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同义异序、”同义异构“现象透析》,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147.《王力先生对汉语修辞格的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148.《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149.《孔子“正名”论的语言学阐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0.《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第一作者),《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5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在海峡两岸的存续现状探析——以海峡两岸对西方人名翻译的修辞行为为例》(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3.《先秦两汉诗赋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特点》,《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4.《元曲“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5.《“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156.《修辞的性别分野与女性修辞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157.《宋词“列锦”结构模式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158.《明清词“列锦”结构模式的发展演进考察》,《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认识脚下的土地 ——我看余华笔下的乡村世界 文/黄岳峰在世人的眼中,城市与乡村呈现的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喧嚣与恬静、现代与传统、繁华与落后……等都是我们在比较城市与农村区别中常见到的语汇。韦伯对中国的乡村特征也作了“中国城市是没有自治的官员的舞台,而村落则是没有官员的自治聚落”的著名定义。的确,传统和政策等因素造就了当下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截然不同的现实境遇。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已经足足跋涉了一个世纪,现代化的先驱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农村,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晨报》上发表《青年与农村》一文,特别强调:“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弊病;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的生活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因此他号召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脱去愚暗”,毛泽东则更要求广大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挥之不去的一个重要命题,正因为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对时代天生敏感的文学必然也会有诸多的呈现,提到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就不得不提到鲁迅,鲁迅在为《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家。”和李大钊、毛泽东等政治家强调农民问题一样,鲁迅看到的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根基,作家尽管身处大都市,但仍挣脱不掉乡土的脐带,解不开乡土的情结,描述的仍是来自农村土地的人情与世故。鲁迅更是身体力行,创作了《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描述古老乡村文化传统的作品。受其影响,在鲁迅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以描写乡土为背景的作家群,他们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流派——乡土文学流派”,留下了《柚子》、《回乡时记》、《父亲的花圈》等传世之作。其后,沈从文给我们展示了梦幻般的湘西世界,赵树理的“乡村启蒙”,而“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的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至八十年代汪曾棋的苏北乡镇风情小说,高晓生的“陈奂生系列”,韩少功、阿城的“文化寻根小说”……等都将笔触指向了农村以寻找东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能与世界进行对话的文化资源。姑且不论这样的文化探索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现在的战果和今后可能取得的成就,但是一大批文人学者在励精图治的进行着自己理想状态的文化实践,提及到民间文化资源,范家进就指出“‘民间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下层百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上层主流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整套关于天与人、人与人、人与自我及生与死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我们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历史流动中,乡村确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审美观、世界观与体系,当然这个体系里面渗透和参和着儒家、道家等诸多不同文化流源的脉络与痕迹,再之,近代以降,现代意义的城市在中国的出现,他们携带着西学东渐之风,商品、民主、女权等观念的输入给生长在乡村的斯民带来的启蒙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很难对民间文化作出精确的价值评判和定型,处于历史中的个体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民间文化做自己的理解。可以说,蔚为大观的百年中国文学被乡村磁性吸引着,它从未有脱离农村这一深厚的文化根基。余华作为以先锋小说蛮声文坛的作家,其早期的作品多以暴利和残杀为文本特征,揭示人类生存中的某种真实,如《一九八六》、《死亡叙述》等,都用阴郁晦暗的笔调展现了一幅冷酷残绝的世界,但是写作《活着》开始,余华开始对80年代先锋文学的推倒与反叛,对余华的最高评价也是从《活着》开始的,他的小说里“出现了真正了中国人”,他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描述,与鲁迅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实际上余华在关注国民性的时候显然无法将生存在乡村的中国农民置之不理,其实余华的人生也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正逢全国文化部门实行民间文学大搜集,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于是余华经常被文化馆派到全县各乡村之中,负责搜集整理海盐地方的各种民间故事。这些材料搜集整理好之后,便被油印出来,按体例分门别类,最后集成图书。这项工作虽然颇为辛苦,但也为从小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余华提供了广泛接触民间生活及其精神状态的良好机会,使得他在田间地头不停的游走之中,获得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第一现场,以及民间传说中大量奇特诡异的文化素材。”,事实上我们在余华的《一个地主的死》、《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祖先》、《活着》以及《在细雨中呼喊》等文本中都看到了他对于农民的解读,可以说当这位转型后的先锋作家去认真审视与回味这片使文学“赖以生长的土壤”时, 关注脚下的土地之后,他发现了其中的精髓和奥妙,掌握了他们的心态,写出了吾国吾民的文学。如果说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是丝毫不为过的,这个字眼对于国人来说充满着困惑与恐惧,但是和它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苦难的主题也一直深受作家的关注,世纪之交的文坛有部分作家也热衷于苦难主题的挖掘,但是真正能展现苦难的,笔者以为还是我们的乡村世界,因为对于城市的相对发达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相当多的乡村还是停留在落后与愚昧状态中,旧社会的农村更是苦难的集中营,建国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模式,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是疾苦的,它的苦难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从形而上层面来说,苦难是人人都要经受的,没有人能逃得了,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忍受苦难,这个角度上说,农民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了!"未知生,焉知死”,对生的执著和对死的困惑,自古以来就是哲人们悉心探究的问题。余华一直奉行“零度情感叙述”,他看来,主体对作品的随意侵入是有害的。他力图使作品具备一种客观性,在总体上保持叙述对象的原生面貌。余华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尽可能平实地诉说。他冷静地向读者传达的只是画面本身,而不是情绪,因此他更加注意客观而舍弃主观。余华的客观在于,他笔下鲜明有无比善良,也有卑鄙无耻,这些乡民代表着每一时代最下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卑微地忍受苦难、卑微地挤出一点生物性的生存空间。他们的最高和最低目标都是能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小学教师会天才地想办法折磨学生。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小人物活着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在他们身上还根深蒂固的印记着中国传统的思维和存在模式,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们为了子孙的卑微的奋斗也是为了有一条“根”,绝不是他们伟大到了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贡献力量,最伟大的也不过是不能“绝后”以免愧对祖宗。因此在这里妇女的命运依旧如几千年来无法改变的宿命一样,她们充当了男人性和繁衍后代的工具。自“五四”运动以来,启蒙一直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毕生目标,一代学人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绝心态投身于这场启蒙运动中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但是我们发现,启蒙仅仅还是局限在一些中心城市,城市与农村处于断裂的状态,当城市里的年轻摩登女子在为自己权益做斗争,在与封建势力做顽强抗争乃至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放眼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农村的时候,我们惊诧的发现,传统的农村还是处于原来的生存状态,于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启蒙者是为了具体的社会文化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必须付出巨大的能量以维持主动进攻的姿态,被启蒙者对这一切全然不顾甚至全然不觉,他们只需按照固有的观念和轨道运动,在一个严密封闭的生活模式和观念模式中以逸待劳甚至是以逸代劳,他们往往连抵抗的能量也不需要付出,只需拒绝只需冷漠只需闭塞就可以稳操胜券。”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难以面对的尴尬,也是启蒙者面对中国农村无奈的历史悲剧。但是最终的恶果不是在惩罚启蒙的知识分子这个精英群体,启蒙未果最终还是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自己来承担,他们精心培养的后代又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这些“后代”似乎并不尊重祖宗,甚至连饭都不愿给。《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父亲在祖父老到只能吃饭的时候便挖空心思让他早死。先是每天指桑骂槐让祖父孙有元胆战心惊不敢吃饭,后来嫌他吃得多夺去他的饭碗,再后来干脆定量,只给一小碗;孙有元将死之际父亲才突然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柔,并高兴地满村宣传老爹终于要死了。也是这个父亲,在家人未必能塞饱肚子、但还不致挨饿的情况下将剩余的精力去睡一个老寡妇,并将家里的东西渐渐移到寡妇家中,作为“嫖资”。农民一直一代又一代演绎着相同的故事,虽然他们也在这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但是始终还是无奈的苟延残喘的延续着。“活着”的意义本身固然只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是那么的艰难和困苦,超越苦难的路他们找不到,在《活着》的文本中隐含着两个强烈的对比:其一,福贵由阔少爷变成佃农,后来家境一败再败。恰如其父的那个比喻:徐家是从牛变成了羊,由羊变成鹅,鹅变鸡,最后连鸡都没有了,这是一个从有到无,由富及贫的过程。于福贵个人而言,这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反差是相当巨大的。其二,福贵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相继死去,而独独他仍然活着。对福贵们这些平凡人物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然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的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是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并对死亡予以巨大的嘲弄。这死亡和活着的对比恐怕是再强烈不过了吧!最后的选择如文本中的,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和平和,但是我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积淀的活化石,是苦难的标准文本!余华以着自己对中国国民生存状态下的深刻关注与执著探索,给我们再一次展现了传统乡村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价值理念。当然从余华的文本中也发现,余华其实对于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有限的,他的生活是琐碎平凡的,他的人生状态也是普通的,余华提到了他的创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的形态,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的接近了真实”,他对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的了解程度也是有限的,以及他秉承的先锋理念,因此我们看到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多是来自对人类整体认识基础上个案处理,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作品呈现给我们来自这片养育我们,生长我们土地的思考!

网上绝对找不到的期刊网文章,发我邮件索取全文,pdf格式,不便粘贴,为了加快你拿到文章的速度,写信前先看一下本人个人简介。 【篇名】 自由的写作——浅谈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 【作者】 李晓娜. 【刊名】 宜春学院学报 2003年05期 编辑部Email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062. 【关键词】 余华. 卡夫卡. 自由的想象.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从解读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和余华的《第一次出门远行》两篇小说,见证卡夫卡所给予余华的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余华的写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层面都有了相当的突破,这就是自由想象和自由写作的意义 【光盘号】 SOCI0312 2 【篇名】 童心的透视——论余华小说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 【作者】 沈杏培. 姜瑜. 【刊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03期 编辑部Email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 【关键词】 儿童视角. 复调诗学. 成人世界. 儿童忧伤.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儿童视角”是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策略。借助于儿童视角,余华对成人世界、乡村记忆和人类生存境遇作了原生态的还原和真实的敞开。从叙事形态上看,成人视角制导下的“儿童世界—成人世界”、“儿童话语—成人话语”形成了儿童视角的“复调诗学”。从价值形态上看,儿童视角不仅有着对成人世界的理性审视、对儿童本体创伤性心理的关怀,而且也内含着作家的深层审美建构。 【光盘号】 SOCI0412S1 3 【篇名】 “冰碴”之下热流涌——论余华小说的精神向度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 【作者】 洪耀辉. 【刊名】 当代文坛 2005年06期 编辑部Emai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余华作为一位先锋小说的主将,一开始就信奉一种与传统文学迥然相异的叙事理念:“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述,让阴沉的天空来展示阳光。”①当余华将上述主张付诸创作实践,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展示他用“内心”体验到的“真实世界”,即那个充满暴力与苦难的世界时,其小说就呈示出“冰碴子”般的冷峻。但是,如果人们将目光集中到文本内部,加以更深入探究时就会发现,“冰碴”之下有热流,文本冷峻的叙述背后,隐藏着作家的精神向度。一余华自步入文坛的那天起,便怀着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态度,以极端冷静客观的叙述,呈现了 【光盘号】 HIST0512

  • 索引序列
  • 宜春学院学报知网
  • 宜春学院学报官方网站
  • 宜春学院学报级别
  • 宜春学院学报简介
  • 宜春学院学报是核心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