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神经性头痛中药研究论文

神经性头痛中药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神经性头痛中药研究论文

服用尼美舒利胶囊和待因片止痛,一般十分钟就能止痛,另外注意平时不要用脑过度不要着急上火压力过大,注意保证睡眠时间八小时,放松心情一般就不会犯了。

治疗神经性头痛用中药,得需要辨证,最好找中医看一看,根据具体情况用药。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可以试试以下方法缓解头痛:1、细辛3克,黄柏6克,干姜6克,当归6克,乌梅10克,川椒3克,肉桂3克,川芎6克,三剂,一日一剂。2、浓烈的香水会刺激人的神经,可能引发偏头疼,尽量喷一些清淡味或不喷香水。另外,要保护眼睛,刺眼的光线和过度用眼会产生眼睛疲劳,最后引发头痛。3、头痛病犯的时候最好马上找一个安静且光线暗一些的地方休息,或用毛巾浸泡在冰水中敷在额头处,可以缓解疼痛。4、 或者是每天冲泡2杯 首安养生嗏,宁心怡神,缓解头痛等不舒适等情况,增强人力免疫力。

中药专利方剂联合物理疗法专利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临床观察2013.7(19)21~23;物理因子点穴治疗大脑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2012.29(1)122~12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整合研究进展 中医药导报 2009:15(2):88~90;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老年性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中国科技信息杂志2008:13(7):199~200;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中医辩证与脂蛋白(a)关系的初步理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4:35~37;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小儿脑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2):59;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运用观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8):54~55;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并超短波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2004:26(1):47~48;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2004:26(9):56;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高压电子笔点穴显神功 中华医药杂志 2003:2:46 ;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老年性痴呆 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2:6(17):2622~2623;高压电子笔点穴治疗老年性颈椎动脉型颈椎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现代康复杂志 2001:5(9):126~;高压电子笔点穴降压的临床观察 心血管康复杂志1999:8(1):53~54;

神经性头痛中成药研究论文题目

怎样治疗神经性头痛药物治疗:本专家门诊部神经内科郭医师长期从事头痛病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各种慢性头痛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郭医师根据祖传秘方,结合20多年临床研究成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地运用几十味名贵药物研制出专治神经性头痛的系列方药—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郭医师利用该系列特效药成功的治愈了2000多例慢性神经性头痛病人。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对各种头痛病(包括各种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月经性头痛、脑外伤性头痛、癫痫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均有特效,有效率达97%,突出的特点是治愈后不复发。静痛灵系列协定处方具有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静痛灵系列方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包括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等)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本处方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

第一、食疗方食疗方比较多,其中的白菊花汤对神经性头疼具有不错的效果,将白菊花和水放在一起煮沸,大概十几分钟就可以饮用了,每天喝一些白菊花汤,可让神经性头疼得到缓解。芹菜根汤也可以试试,芹菜不仅有食用价值,而且药用的作用也是比较不错的,将芹菜根清洗干净,加上水煮之后,可以吃芹菜根,喝芹菜根汤,口感也比较不错,对于神经性头疼也有缓解功效。丹参粥是将丹皮、丹参、山茱萸、熟地黄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粥,然后喝粥。第二、放松疗法放松疗法对于神经性头痛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主要是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来进行,让人的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精神得以缓解,可让紧张、焦虑等情绪得到改善,神经性头痛病人不妨平时多试一试,另外抑郁症、焦虑症等病人也可以试一试这种方法。第三、按摩神经性头疼在发作的时候,病人可以试一试按摩的方法,头部的穴位非常的多,对于普通人来讲找不准穴位的情况下,可以将五指叉开,然后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对头部皮肤进行按摩,可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临床上既具有血管性疾病的特点,又具有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故统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起病突然、痛势较剧、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经久难愈为特点。血管神经性头痛发作多由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引起,往往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近年来,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上升,趋于年轻化,以25~29岁患者居多。本病治疗方法除中西药物治疗外,还有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刺血疗法、高压吸氧、血磁疗法、手术切断颈交感神经、结扎颅外血管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治疗法。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的综合治疗。这里仅介绍一些治疗本病的常用中成药,供临床选用。主要有养血清脑颗粒、太极通天口服液、头痛宁胶囊、愈风宁心片、镇痛宁颗粒、通窍灵胶囊等。1.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决明子、鸡血藤、珍珠母等十几味中药组成,具有养血滋阴、活血通络、平肝潜阳作用。可扩张脑血管,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脑血栓形成。2.太极通天口服液:由川芎、赤芍、天麻、羌活、白芷、细辛、菊花、薄荷、防风、茶叶、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平肝熄风的功效。可降低血小板聚积、改善头部和甲皱微循环等。3.头痛宁胶囊:由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组成。具有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4.愈风宁心滴丸和愈风宁心片:具有通窍活血、愈风止痛的功效。主要药物为葛根,能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活血化瘀。5.镇痛宁颗粒:由川芎、延胡索、白芷、羌活、藁本、白芍、归养、丹参、黄芪、酸枣仁、五味子、葛根组成,具有解表散邪、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镇静、镇痛、解痉、扩张血管等。6.通窍灵胶囊:由丹参、红花、黄芪、葛根、天麻、细辛、白芷、白芍、川芎、水蛭、全蝎、蜈蚣、太子参组成,具有活血通络、化痰开窍、熄风镇痉、益气养血、调和阴阳、缓急止痛。7.辛香止痛吸入剂:由丁香、细辛、川芎等药物组成,具有辛香开窍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可通过鼻腔给药,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8.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等组成。能舒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使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增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小板聚集力及吸附力下降,从而可用于头痛的治疗。9.此外,还有脑心通胶囊、丹栀逍遥胶囊、川白镇痛胶囊、丹珍头痛胶囊、祛风活血胶囊、七十味珍珠丸、血府逐瘀胶囊、息风止痛口服液、熄风止痛胶囊以及一些中药提取物如天麻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银杏叶片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总之,中药从多角度、多层次灵活调节,充分利用其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效应,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提高其临床疗效。

紧张性头痛中成药治疗研究论文

偏头痛影响人体健康,人无缘无故不会出现头痛,正常人在疲劳,紧张,感冒时也会头痛,但是只是一时的,很快应该恢复正常。如果不但不恢复,还频繁发作,疼痛难忍,就是一种病。时间长了必然对人的心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头痛后发作的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临床非常常见。所以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诊疗。

•中药治疗•

肝阳头痛症见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宜平肝潜阳,适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如: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山栀、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牡蛎、龙骨。

肾虚头痛症见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宜养阴补肾,适用大补元煎加减。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人参、当归、杜仲。

血虚头痛症见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宜养血为主,适用加味四物汤加减。药如: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甘草、菊花、蔓荆子、黄芩。

痰浊头痛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宜化痰降逆,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如: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生姜。

淤血头痛症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苔薄白,脉细涩。宜活血化淤,适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药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麝香、生姜、葱白、郁金、菖蒲、细辛、白芷。

•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鉴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药物选择以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以减轻症状为主,主要用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NsAID);其他包括适量肌肉松弛药和轻型镇静药,抗抑郁药可根据病情应用。可采用的西药有:酮基布洛芬,萘普生,普鲁奎松,阿米替林,酸乙哌立松。

•非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可改善紧张型头痛•

常规治疗针灸、按摩、热敷、电兴奋疗法。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作为一种减轻焦虑的心理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地缓解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性头痛。心理治疗一般心理治疗以“受容”(倾听患者的主诉,认识理解症状和内容)、“支持”(从外部理解患者的心情、进行精神上支持和建议、帮助解决问题)、“保证”(清楚地说明心身相关,使其理解疾患的产生)为基本的精神疗法。针对不同的紧张型头痛病人应消除应激,解除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告知病人疾病的功能性、可逆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生物反馈疗法紧张性头痛是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经3~6次治疗,一般可缓解大部分症状。

头痛是有颅内炎症、缺氧、出血、肿瘤、机械损伤、颅神经、副鼻窦病变等神经、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症,中医又称“头风”、“脑风”。 头痛症范围很广,涉及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民间治疗头痛的绝招有: 1:处方:孩儿参30克,野菊花20克,赤芍、蔓荆子各15克,蚤体10克,川芎88克,蜈蚣3条。 用法:日1剂,水煎,服2次,药渣用布包,热敷患处,服药期禁房事,避风寒,忌辛辣。 疗效:用药5-10剂,有效率达93.6% 2:治偏头疼 处方:川芎30克,白芍、酸枣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蚕各10克,白芥子、细辛各3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5-10天,有效率为95%

川芎,甘草.当归泡水喝.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论文

痛经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天生就不疼,有些人是后天保养不好,着了凉才开始疼的。我用的是金百合痛经 贴贴好的。我就是先天性的痛经,特别痛苦,来了之后就下不了床了,不但红糖水温牛奶止痛片伺候着,还得拿热水袋暖着肚子。现在贴好了,兴奋了好一段时间…

经期不该多吃的食物:不只是吃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注意保暖,经期内应多吃山药、丝瓜络、白芷、紫苏、益母草、炮干姜花生、核桃、大枣、桂圆、玫瑰花。如果会有痛经的现象可以吃凝碧小妖“快乐棒”能有效果的得到缓解的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妇科中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科中医论文篇1 浅析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用药特点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妇科疾病的特点,其辨证用药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该文按照妇科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的顺序,结合古今文献的论述及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的经验体悟,举例说明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时选药关键之处,启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中药是获得疗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整理分析治疗经、带、胎、产、杂疾病的用药特点,可以帮助了解妇科病各个时期病症的特点,提升运用中药的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医;妇科疾病;治疗;用药特点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上拥有独特的优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是其关键之处,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中药则更为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按照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的顺序,分析中医治疗妇科病时的用药特点。由于历代医家用药经验众多,且各具特色,因此只能抽取其中一小部分浅谈,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启迪。 1 妇科疾病概述 中医妇科根据女性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哺乳的生理现象,将妇科疾病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五类。其中“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在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带下病”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妊娠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又叫“胎前病”;“产后病”指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除经、带、胎、产疾病以外,各种与妇科解剖、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的疾病,统称为“杂病”,本文主要论述瘕、不孕症。瘕指妇女下腹胞中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异常出血者。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未妊娠者。 2 浅谈用药特点 2.1 月经病 月经病的发病居于妇科疾病之首,在治疗用药方面,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如《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有“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的告诫;《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有“调经不宜过用寒凉药论”及“调经不宜过用大辛热药论”的专论。 月经病种类较多,如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痛经、闭经等,治疗时根据“经前勿乱补,经后勿乱攻”的原则选择药物。如在行经期间,多采用活血通经、乘势利导的药物,以促进经血排出,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之类,但应注意月经过多者慎用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功效较强的药物,以免引起阴道出血过多。 可以选用夏枯草[1],独降肝火,避免因经期阴血下聚胞宫,肝失所藏,疏泄不利;蒲黄,生用活血,助益母草收缩子宫之力,又能利尿消水,缓解经期水肿;炒用则祛瘀止血,以防行血活血太过,血不归经;病在冲任者[2],用血肉有情之品直入冲任,峻补气血阴阳,补益阴精常用炙龟板、炙鳖甲,温补肾阳多用鹿角胶或鹿角霜,滋养阴血则以紫河车、阿胶为主。经后期,多用滋养肝肾之品,如白芍、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参等。经前期则常用柴胡、郁金、橘叶、合欢皮疏肝理气,调畅情志。但应注意柴胡用量,柴胡虽有疏肝之效,但是如若疏肝太过,则会引动相火,伤及阴津,患者表现为耳鸣、头胀头痛,自觉有热气从尾椎循后脊向上到大椎,后分散为两股从凤池处入脑,脑鸣甚,心中烦躁[3]。 月经稀发者多属脾虚湿盛者,选择桑白皮、威灵仙、冬瓜皮、生苡仁可健脾祛湿,痛经者多为肾阳亏虚,不通则痛,采用生麻黄、桂枝、吴茱萸、干姜、肉桂等到达温阳行气止痛之效,阴道出血淋漓不尽者可选用侧柏叶、蒲黄炭、海螵蛸参、三七等止血药,对于长期阴道不规则出血而致气血亏虚者,可加入人参、炒白术等补气药,但为防止人参温燥之性,常配麦冬、沙参等甘寒滋润之品。 治疗月经病,应注意以“调”、“和”为主。不宜过用辛温燥烈之品,以免耗血伤阴,宜选择黄芪、淫羊藿、巴戟天、续断、菟丝子较平和之品;亦不可过用寒凉,如阴虚火旺者,常用炒黄柏、白薇之类,恐“热邪虽除,火退寒生,瘀血滞留”;且不可过用破血药,行瘀忌过于攻伐,以免太过耗气伤血伤正,宜益母草、泽兰之类;不宜理气过于香窜,以免劫阴耗气,可用玫瑰花、枳壳、青皮、陈皮、佛手等轻灵之品[4]。 2.2 带下病 带下病用药,《素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用辛、苦、寒药按法治之,使郁结开通,热去燥结而愈,不可用辛热药。《丹溪心法》提出,治法以燥湿为先,湿痰下注者采用升提为主。薛立斋主张用健脾升阳止带为主。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指出“带下俱是湿证”,因此辩证治疗多从湿论治,临床常用完带汤、易黄汤、四妙散之类清热健脾除湿止带的方剂。但完带汤对于脾虚湿盛症情较轻者疗效确切,对劳倦过度、中气下陷者则力有不逮,可改用益气聪明汤治疗。对于湿热内蕴,兼有阴虚内热者,可用四妙丸合青蒿鳖甲汤治疗,将苍术易以白术,燥性大减,且白术多脂,无伤阴之弊。二方合用,以清、透为主,滋阴而不腻,化湿而不伤阴,使湿热除而阴虚复[5]。由于带下病与湿关系密切,因此考虑到白芍养阴助湿,故多不用,而用白芷燥湿止带,兼以止痛。有医家总结到[6]:治疗带下病,祛湿药多用、苦寒药慎用、滋阴药少用、辛热药不用。 除了内服用药外,使用中药熏洗,借助药物的挥发作用,疗效亦佳。常用外洗药为蛇床子、苦参、黄柏、蒲公英、百部、枯矾、花椒等,伴阴道干涩者减枯矾加马鞭草、丹参、甘草;外阴白色病变者减枯矾加姜黄、补骨脂;有皲裂破溃者减花椒加乌梅、诃子,并用蛋黄油外涂[7]。 2.3 妊娠病 妊娠期间用药,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宜慎用或禁用,因为可能对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发育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堕胎、小产或胎儿畸形,因此,重视妊娠病用药意义重大。 《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妊娠用药,宜清凉,不可轻用桂枝、半夏、桃仁、芒硝等类。凡用药,病情退则止,不可尽剂,此为大法”。关于用药原则,《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胎前清热养血为主,理脾疏气是为兼,三禁汗下利小便,随症虚实寒热看。” 自古有“胎前宜凉”的说法,因此妊娠早期一般以清热理脾安胎为主,多用黄芩、白术、栀子;中晚期则重滋阴安胎,多用白芍、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用药虽以益阴敛阴药物为主,但不能选用过分苦寒或有走下作用的药物,如寒水石、黄柏、泽泻等,防止过分苦寒伤阴,导致胎元不固;另外,清热之品应选择性味较为平稳的药物,以免过分寒凉影响胎儿的发育,常用金银花、黄芩、青蒿等;不宜用当归、川芎等辛温“走而不守”之品。考虑早孕期妊娠反应的问题,慎用过分滋腻的药物,如大枣、白芍等,以防碍胃[8]。 对于兼症,如大便秘结者,可用山药、生地黄、肉苁蓉等滋补肾精,润肠通便之品,慎用茯苓、泽泻等渗利之药;夜尿频者,可用覆盆子、益智仁;腰痛者,常加杜仲、黄精、狗脊等。对于母儿血型不合者,常用茵陈降低其抗体效价,疗效甚佳。 对于妊娠禁忌药,如半夏、莪术、牛膝、水蛭、甘遂、芫花、蜈蚣、全蝎等,治疗时应慎用或禁用,但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亦可适当选用,即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但用药时应注意[9]:宜选择作用和缓之品如柴胡、苏梗、大腹皮、枳壳、香附、桃仁、丹皮、丹参、当归、川芎、五灵脂、益母草等;应适当配伍养血安胎药如阿胶、桑寄生、何首乌等;严格掌握剂量,“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如妊娠浮肿者,宜选择皮类利水药,如茯苓、扁豆、桑白皮、大腹皮等。 2.4 产后病 尽管目前尚无中药能否进入乳汁的文献资料,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假定药物能通过血乳屏障转运到乳汁为乳儿所吸收,因此凡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大滋大补、峻下滑利、破血耗气、回乳与影响乳汁分泌及有毒之品,均应禁用或慎用。如应用番泻叶、大黄等药性寒凉的泻药时应停止哺乳,以免药物成分进入乳汁造成乳儿腹泻。应用中药治疗期间,乳母应在哺乳后立即服用药物,以使下一次哺乳时药物浓度尽可能低一些[10]。 关于产后用药,前人提出“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即解表不可过于发汗,攻里不可过于削伐,清热慎用芩连,温里慎用附桂,产后胃气虚弱,加之需要哺乳,消导之品既重伤胃气,又使乳汁减少,故不可重用,如三棱、莪术、麦芽、神曲之类尤当慎之[11]。如产后缺乳者,可加入漏芦、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等行气通络药,与猪蹄并煎,起到通络增乳之效。 2.5 杂病 2.5.1 瘕 《济阴纲目》中记载:“善治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正气”。 《医学衷中参西录》[12]指出:“三棱、莪术、水蛭,皆为消瘕专药”,并用人参、黄芪等诸药保护气血,使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除应用活血化瘀药外,可配伍祛痰散结类药物,如浙贝母、鸡内金等,正如李东垣所说“善治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加上橘核、荔枝核等行气散结之药,使气血畅通,结消散。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经前顺其疏泄之性,加入香附、郁金等药加强疏肝之力,经后则顺其充盈之性促进血海之充盈,通过补益肝肾,适当配合理气化瘀药,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金樱子等[13]。 2.5.2 不孕症 不孕症的治疗一般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念,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脏腑、气虚、经络等辨证分型治疗。 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常在经后期以补肾药为主,如紫河车、鹿角胶等,配合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卵期则在补肾药的前提下,加重行气活血药的应用,如泽兰、益母草、蒲黄、川牛膝等。若兼有气郁,加柴胡、郁金、香附、乌药;血瘀重者,白芍改为赤芍,加川牛膝、益母草、泽兰、水蛭、土鳖虫;血虚有寒者,加肉桂、吴茱萸;血虚有热者,熟地易为生地,加黄芩、牡丹皮[1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采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夏枯草、荔枝核等活血化瘀,穿山甲、地龙、水蛭等行气通络,路路通、王不留行、海藻、皂角刺、白芥子等散结利水[15]。临床亦可采用中药灌肠,这样内服外用疗效甚佳。 3 小结 关于妇科疾病的治疗选药,应根据经、带、胎、产、杂病各自病证的特点,把握用药的原则,注重经验用药的积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提高临床疗效。月经病,一般以四物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但应注意在理气、活血、温阳、滋阴的同时,不可过用破气、攻血、温燥、寒凉之品,否则尽管治疗大法正确,但却达不到原先设想的效果,反而耗损人体气血。带下病的治疗,谨遵“祛湿药多用、苦寒药慎用、滋阴药少用、辛热药不用”的原则,另外重视外用药的熏洗,多采用清热祛湿解毒止痒之品,内服外用,则可在极短时间内祛除病邪。妊娠病与产后病者,根据“产前宜凉,产后宜热”的原则,多采用滋阴或温热之品,辨证用药。对于妊娠禁忌药慎用或不用,但是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酌情使用,不拘泥于传统束缚,即可谓真正达到“辨证论治”的要求。对于瘕、不孕症等杂病,在症情适宜的情况下,应大胆使用虫类药、破气药等性味稍峻猛之品,这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疗效,免于长期使用一些理气药,不仅疗效不明显,而且耗伤正气。 由于众医家临床用药经验颇丰,本文只浅谈一小部分用药特点,希望通过这些用药特点启发大家,重视临床用药原则及选药特点,提升中医治疗水平,产生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朱梅.刘琨治疗月经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5,24(6):336. [2] 季春红.陆启滨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探析[J].广西中医药,2010,33(1):41. [3] 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陈学奇,葛蓓芬.陈大治疗月经病用药特点[J].中医杂志,2014,55(13):1096. [5] 杨利.章文庚先生治疗带下病的特色经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4):51. [6] 吴玲.吕美农治疗带下病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435. [7] 李玲玲,郭瑞,何春晖.褚玉霞教授治疗带下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9):746. [8] 华苓,佟庆,张巨明.柴松岩治疗妊娠病经验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0,29(10):751. [9] 文乐兮,尤昭玲,袁振仪,等.妊娠病组方用药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25. [10] 解海,李泽民,朱林峰.妊娠期和哺乳期中药应用与风险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357. [11] 文乐兮,魏飞跃.产后病组方用药规律与特色探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67. [12]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2版.王云凯,李彬之,韩煜重校.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3] 邓德强,马骏.马德孚教授治疗瘕经验[J].河北中医,2004,26(4):248. [14] 单婧.马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4):748. [15] 何东杰.卫爱武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3):210. 妇科中医论文篇2 试论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效果 在临床妇科中,月经失调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青春期到绝经前的各年龄段妇女均可能发病。月经失调的类型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及闭经)、前后不定期3种,患者多伴有经血淋漓不尽、月经过多或量少等[1]。我院妇产科在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中药调理方式,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不调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49例):西医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为(27.1±2.4)岁,未婚20例、已婚29例,病程在5个月~8年之间,平均为(1.8±0.8)年;中医组年龄在21~44岁之间,平均为(26.9±2.1)岁,未婚21例、已婚28例,病程在6个月~7年之间,平均为(2.0±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组:采用孕激素、雌激素周期治疗方法,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中医组:采用中药调理。患者在经期完后第1d,应用补肾养血汤(取当归20g、熟地20g、仙茅15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肉苁蓉15g、丹参10g、党参10g、紫河车10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在经期后第12d,应用理气活血汤(当归10g、赤芍10g、郁金10g、牛膝10g、充蔚子10g、香附10g、桃仁6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在经期后第22d,应用活血促经汤(泽兰10g、香附10g、牛膝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0g、党参10g、赤芍10g、肉桂2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1.3.1 调经疗效。治愈:经治疗,患者的经期、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好转:经治疗,恢复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基本恢复正常;进步:经治疗,月经周期、精良及经期有明显改善者;无效:经治疗,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均无变化者。总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例数。 1.3.2 止血疗效。阴道出血在3~5d内停止,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治愈;阴道出血在5~10d内停止,月经量<100ml或比治疗前减少30%,为好转;阴道出血时间在10d以上,月经量比治疗前有所减少,为进步;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及量均无改善者,为无效。总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对比,详见表1。表1显示,中医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1.8%,西医组为73.5%,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认为月经的调节、产生主要与脏腑气血有关,同时经络通畅与否也会对月经产生一定的影响,月经与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中医辨证,采取调节冲任、补气血、养肝肾等方法,可有效纠正月经紊乱,逐渐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2]。 理气活血汤,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能有效疏通血液循环,消解淤血;补肾养血汤的功效在于温肾补血,其能有效增强机体能量代谢,患者服药后,全身会有明显的温热感,振奋精神[3];活血促经汤的功效在于养血祛瘀、温经散寒,其能有效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在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药调理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别对三脏(肝、肾、脾)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如:青春期肾气初盛,月经不调可归结于肾;中年期月经不调可归于肝失所养;更年期可归于肾气渐衰[4,5]。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应用中药调理的中医组患者,在止血、调经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西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妇科月经失调应用中医调理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敏.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3):315 [2] 严群.浅析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的好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798-3798 [3] 何雪萍,田红霞,潘展霞等.中医体质调理在防治月经不调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2012,34(4):533-534 [4] 李虹.月经失调中医药周期疗法治愈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769-770 猜你喜欢: 1. 有关中医妇科护理论文 2. 妇科临床医学论文 3. 关于妇产科的论文范文 4. 妇产科医学毕业论文 5. 关于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治疗痛经的偏方1、生姜法首先需要准备材料,生姜、生地。然后把生姜、生地分别捣烂取出他们的汁液,以生姜汁炒生地渣,生地汁炒生姜渣,并把它们研为细末。一天服用两次,每次用9克混着温水冲服就可以了。2、川芎鸡蛋法川芎5克、黄酒20毫升,鸡蛋2个,川芎、鸡蛋一起房子啊锅里面煮开,等到鸡蛋煮熟之后去掉蛋壳,然后加入黄酒,汤蛋一起喝下去,每天喝一次,一直坚持一个疗程,正常情况下7天为一个疗程。3、艾叶煮鸡蛋艾叶25克,鸡蛋2个,红糖25克。将艾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备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皮。艾叶煮鸡蛋最后一步是将熟鸡蛋放入锅内,在放入鸡蛋之前在锅里加入艾叶药液和红糖,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艾叶煮鸡蛋有温经止痛,散寒止血之效,是治疗痛经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4、红酒炖苹果400克苹果去皮,把苹果放进锅里,然后倒入红酒知道红酒没过苹果,中火炖15分钟,15分钟后关火,让苹果在红酒中再泡两个小时,即可食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蜂蜜加糖。红酒炖苹果的功效是活血化瘀,缓解经期腹部不适。5、鸡血藤,茄子根30克鸡血藤,15克茄子根,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可治疗痛经。6、温经散寒汤该偏方可以温经化瘀,散寒止痛。患者可以准备十克当归和川芎,十二克赤芍和白术,二十克紫石英和十二克五灵脂,十克金玲子和六克葫芦巴,十克延胡索和十二克制香附,六克小茴香和艾叶。月经期间腹痛发作的时候,每天可以服用1剂,早晚1次。7、丹参芍药汤该偏方适合治疗寒凝胞宫、瘀阻不通等问题。可以准备十克的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及莪术,三克的吴茱萸和五克的肉桂。患者每天可以煎1剂,分2次来服用。8、柴胡通经汤患者需要准备十克的柴胡、香附、陈皮和郁金,十二克的当归和赤芍,十五克的元胡和六克小茴香,十二克乌药和十五克益母草,十五克丹参和六克甘草。每日准备1剂,加水煎后在早晚服用。经前5天开始服用。

紧张性头痛药物治疗研究论文题目

步骤/方法方法/步骤1:1、临床观察表现,大约有90%以上的紧张性头痛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方法/步骤2:2、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方法/步骤3:3、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但一天内可以有逐渐增强和逐渐减轻的波动感。

由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采用温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药,借以减轻症状,但物理疗法可使紧张性头痛得到改善,如1.训练坐位、站立、睡眠及工作时颈部和头部的正确姿势。2.在家中练习改善头部位置和俯卧位练习,加强颈后部肌肉的动作,并在颈后部放置冰袋。3.在背和肩部进行中至深部按摩2分钟。4.被动伸展斜角肌、斜方肌上部、提肩肌和胸肌5分钟。

确实有咖啡缓解偏头痛方面的报告,但要明确,偏头痛喝咖啡就好了的真正原因是,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在发挥作用,而且,所谓的好了,也只是暂时性的缓解。

咖啡是全球性饮料,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咖啡因止痛方面的研究,目前基本形成共识的是,咖啡因具有抗腺苷A2A受体(该受体是强效血管扩张剂)的作用,可以收缩血管,从而实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咖啡因并非单独发挥作用,而是配合止痛药物。

早在1984年,美国医学杂志就已经发表了相关论文证实,联合咖啡因,止痛药效果得到40%的强化。相关研究还显示,咖啡因可以提高醋氨酚或阿司匹林的止痛效应。因此,也可以将咖啡因视为止痛药的催化剂,它帮助身体更快地吸收止痛药,缓解偏头痛。所以咖啡因也被广泛合成复方制剂,如治疗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麦角胺咖啡因等等。不过,咖啡因成瘾导致的药物滥用风险大于获益。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咖啡因作为一种神经中枢兴奋剂,可以促进人体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大部分人在愉悦时,会忽视疼痛。此外,在更多人的潜意识里,咖啡作为提神饮料,会倾向于认为它有兴奋、止痛等效果,从而出现心理暗示,喝了咖啡就不疼了。

根据你的问题描述,喝的只是咖啡,而普通咖啡里所含的咖啡因量不确定,另外也不知道你在喝咖啡前是否有服用止痛药物,所以无法确定你是心理因素,还是咖啡产生的作用。总的来说,并不建议据此自行通过大量饮用咖啡来应对偏头痛。

1.药物治疗 由于紧张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温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药主要用于药物选择。为了减轻症状,主要是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其他药物包括适量的肌肉松弛药物和轻度镇静药物,抗抑郁药也经常根据病情使用。一般口服给药,短期使用,避免毒副作用。 (1)酮洛芬(酮基布洛芬)NSAID除了紧张性头痛,它还适用于肌肉和关节痛。止痛是暂时的,其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改善细胞内cAMP,改善血小板功能。口服剂量为12.5~25mg/次。毒副作用为胃不适、恶心、腹泻、心悸、出汗、嗜睡和皮肤瘙痒。 (2)萘普生(naproxen):属NSAID类。止痛抗炎作用是抑制地诺前列素(前列腺素)的合成。口服剂量为100~200mg/次,一般2~3次/d。毒副作用是恶心、胃部不适、疲劳、头晕、疲劳和睡眠。禁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普罗喹宗(proquazone):属NSAID类别。适用于急性紧张性头痛。其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前列腺素系统,而地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被认为是头痛的生理介质。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5-HT释放,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抑制缓激肽。口服剂量为75~150mg/次,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思睡等。 (4)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它是一种三环抗抑郁药,早期用于慢性紧张性头痛和抑郁症状。该药物不仅是去甲肾上腺素,而且是5种-羟色胺再摄入的抑制剂。以前认为后者是本药止痛的主要方法,但最近的研究认为,上述两种作用对止痛没有区别,头痛的改善是间接的,是由抗抑郁作用引起的。口服剂量开始为75mg/d,以后渐增至150mg/d,分次服用。恶心、呕吐、乏力、困倦、头晕、失眠等有毒副作用。严重心脏病和青光眼者不宜使用。 (5)乙哌立松(eperisone):骨骼肌松弛药除了抑制肌肉张力过高和疼痛反射活动外,还能改善紧张性头痛的症状。口服剂量为150mg/d,分次服用。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疲劳、嗜睡和站立不稳定。有药物过敏史和肝病的人应谨慎使用;禁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改善紧张性头痛。一些学者使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四个部分: (1)训练坐姿、站立、睡眠和正确的颈部和头部姿势。 (2)在家练习改善头部位置和俯卧位,加强颈后肌肉运动,在颈后放冰袋。 (3)背部和肩部中至深部按摩2min。(4)斜角肌被动伸展,斜方肌上部,肩肌和胸肌5min。必要时,颈前肌肉根据病情被动运动(Harmmill,1995)。 此外,根据我国中医理论,针灸和按摩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我国对部分中医药进行了分类和开发,并已应用于临床实践。其特点是根据中医理论对头痛的理解,综合征分化药物、标本、预防和治疗,毒性和副作用较少。无论是单独使用中医还是西医,甚至物理和心理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索引序列
  • 神经性头痛中药研究论文
  • 神经性头痛中成药研究论文题目
  • 紧张性头痛中成药治疗研究论文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论文
  • 紧张性头痛药物治疗研究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