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唐代行书研究论文

唐代行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唐代行书研究论文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 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2、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兼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公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于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 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

写作点拨:可以写一写书法的发展史,关于一些字书的由来,例文如下: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

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

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

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

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

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也可摘选以下内容: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

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论文名称: 唐代书法艺术的主旋律:阳刚之美 英语题名: The Virility of the Tang's Handwritings 关键字: 阳刚;骨;势;法; 作者: 胡源 白羽 Hu Yuan Bai Y 摘要: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初唐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及盛唐气象下的高度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唐人具有一种阳刚的气质,洋溢着一种热情、一种盛世豪情、一种自信、一种甜美的幻想、崇高理想所激起来的傲岸气度和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从唐代书法的"法"来观照唐代书法艺术,其主旋律为阳刚之美. 论文下载: 点击此处下载 =>论文阅读工具下载<= 如遇网络繁忙,请过段时间多试几次(或者联系我们) 相关资源: 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褚遂良 唐代书法风格论述要 唐代书画润笔小议 下载说明: * 如果您发现该资源不能下载,请通知管理员,谢谢! 阅读工具: PDF阅读工具下载 版权所有: 万方数据

天下三大行书是指《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

唐代书法的研究内容论文

这个我觉得有点难,还是自己写的比较好,而且这个上面也没有人会帮你写的。自己写,百度一下,参照下,也很容易的

论文名称: 唐代书法艺术的主旋律:阳刚之美 英语题名: The Virility of the Tang's Handwritings 关键字: 阳刚;骨;势;法; 作者: 胡源 白羽 Hu Yuan Bai Y 摘要: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初唐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及盛唐气象下的高度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唐人具有一种阳刚的气质,洋溢着一种热情、一种盛世豪情、一种自信、一种甜美的幻想、崇高理想所激起来的傲岸气度和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从唐代书法的"法"来观照唐代书法艺术,其主旋律为阳刚之美. 论文下载: 点击此处下载 =>论文阅读工具下载<= 如遇网络繁忙,请过段时间多试几次(或者联系我们) 相关资源: 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褚遂良 唐代书法风格论述要 唐代书画润笔小议 下载说明: * 如果您发现该资源不能下载,请通知管理员,谢谢! 阅读工具: PDF阅读工具下载 版权所有: 万方数据

浅谈颜真卿与楷书的历史发展关键字:楷书、颜真卿、端庄雄伟、多宝塔碑、“颜柳”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风格形成双峰对峙。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晚唐柳公权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形成唐楷之大貌。楷书的代表大家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俯等。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后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风格。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人称颜体。他的书法苍劲舒和,神采飞动,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开创书法新风气,使用圆笔书法的颜真卿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等。他和唐朝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颜真卿的楷书,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在笔法上,他把篆、隶的圆笔笔法引入楷书,打破了王羲之使用方笔的戒律,使作品增添了浑厚雍容的风格,被后世使用圆笔的书家奉为开创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艺术审美上,颜真卿一反魏晋禅意式的自然与空灵,用一种看似不加任何雕琢的浑厚与古朴,映照出刚正诚实、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作风,打破了魏晋以来以优美与空灵为审美标准的传统,创立了一种宏博正大,以实为美的新标准,这正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的伟大创举,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使中国书法审美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此以后,中国书法基本上都是沿着王羲之、颜真卿这两大派系得以不断发展。苏轼对颜真卿楷书给予极高的评价:“变法而出新意”,“书之美者,莫如颜鲁公。”(《评韩诗》)朱长文在《续书谱》中赞叹颜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真卿的书学境界,历经了无数次自我否定、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首先他经历了长达三四十年时间的一个漫长的艰苦的探索阶段。他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吸取营养,创作了《多宝塔》、《夫子庙堂碑》等大量的传世碑帖,在用笔上,他追求沉着、雄厚,在结体上他追求整密、端庄,他继承了初唐的书风面貌,严谨而规矩,又努力摆脱时风的影响,到知天命之年,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书体面貌,自成一家,但是个人面目还不是特别突出。随着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不断丰富,他的心灵空间不断拓展,他将前期的字体面貌从形态和神态上反复锤炼,不断地探究笔画和结体的精致,努力追求作品的磅礴气势。从《东方朔画赞》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在用笔上,他加强了腕力,中锋运行,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笔画之间采取横细竖粗的对比方法;在结体上,方正端庄,稳健厚重,中宫宽绰,不简单地以重心欹侧造势,不以左紧右松的结构处理而故作姿态,而是溶入篆隶书法中对称的结体,表现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气度和形象;在篇章布白上,不以疏宕秀逸为取向,而以字形的茂密来丰富、强化作品的气势。总体上,气势更加宏阔,字形架构更加雄壮雍容。特别是在颜真卿晚年,他的楷书艺术更是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如《颜勤礼碑》等作品,境界更加庄严、持重。在对生命和书艺不断否定和肯定的过程中,领悟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将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溶为一炉,在作品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和人格的光辉,将卓越的性灵、坚强的魂魄和丰富的人生铸于一体,表现出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独特面貌和瑰丽、雄强、博大的艺术境界,在书法历史上矗立起一座让后世景仰的艺术丰碑.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书家,标志着中国书法发展的里程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唐楷艺术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创造了彪炳书史的“颜体”楷书艺术,以其独特的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书法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矗立起一座艺术的高峰,成为中华文化绚丽灿烂的篇章,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正书艺术的半壁江山,千百年来,颜楷艺术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人,唐以后的许多书家,都是从颜真卿的书法中汲取养分,造就了柳公权、蔡襄、董其昌、何绍基、舒同、沙孟海等一代代名垂青史的书家,使中国书法历史群星璀璨。参考文献:1、刘胜角,《古代楷书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12。这是我上《书法鉴赏》课写的论文你可以参考下。。韩老师的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晚唐书法较少发展。唐朝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 ,以书法取士。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倡导书学,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历代盛称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这时,行草书尚守晋法,以右军为宗,没有什么新意。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有钟绍京、陆柬之、王知敬与唐太宗。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阳(今山西汾阳)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是魏征之甥。从魏处获观所藏虞、禇书法,临习精勤,遂以善书名世。其书得于禇者为多。唐人说:“买禇得薛,不失其节”,但“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其弟薛曜与之同一师承,但更纤细,是徽宗“瘦金体”的前源。其真书的代表作品为《信行禅师碑》,该碑刻于武后时(684-704)。石已久佚。唯清代何绍基藏有宋孤本,现已流入日本。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固然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唐代君主大多数能书,特别是太宗李世民尤为突出。他对唐代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世民(597-649),李渊之次子,对文化很重视,对书法大力提倡,如在“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弘文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唐朝叙书录》说:“(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其存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盛唐,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真草更彻底的摆脱了王家的书派的束缚,形成自己的新风格。这时出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篆隶二体又重新出现书坛,虽未见超出古人之上,但颇有一些名家。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韩择木(生卒年不详),昌黎(今辽宁义县)人。为韩愈同姓叔父,官至右散骑常侍、工部尚书。传世碑刻有《告华岳文》、《叶慧明碑》、《心经》等。如果说李邕是唐代行书之冠的话,那么,李阳冰就是唐代篆书之冠,后人将李阳冰与李斯并称“二李”。唐代帝王善书者除唐太宗外,还有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他是睿宗第三子,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工书法。唐玄宗工隶书、行书,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唐代的隶书成就远逊于汉隶,工于隶书的除唐太宗、徐浩外,还有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等隶书四大家。李潮,杜甫的外甥,在唐开元年间以隶书享名。唐代的书法艺术不仅在楷书上众派纷呈,树立典范,在草书也形成了鼎盛的局面。书法家有初唐的孙过庭及盛唐的张旭、怀素、贺知章等著名的书家。晚唐时随着国势渐衰,书法也没有初唐、盛唐兴盛,但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家杜牧、高闲、裴休等。敬客为高宗时人,河东望族,史迹无考,以《王居士砖塔铭》而称于世。铭是高宗显庆元年,灵芝撰,敬客楷书,明万历年间出土,后石薄而裂为七,藏合阳县官库中。此铭王昶认为是石。当时翻刻很多。翁方纲说:“此刻书法全得禇意,唐揩之最精者。禇书之妙,乃在上通隶古,旁证欧、虞。后有作者,未免失冲和之度。此刻婉润秀整,虽已开后人法门,尚未失河南规矩。”

唐代报纸研究论文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 10、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活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太平天国设立的“刷书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队伍所办的第一个出版宣传机关。 18、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9、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20、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1、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作者是詹大悲。 22、《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3、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4、黄远生的采访四能是: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5、1872年外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中文月刊《中西见闻录》。 26、于右任的笔名有骚心,大风,神州州主等。所谓“竖三民”是指他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27、香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两家英文报纸是《德臣报》和 28、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9、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30、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31、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32、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 33、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34、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35、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 36、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不“洋旗报”。 37、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38、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9、《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4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 41、194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 42、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 43、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44、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5、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6、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47、邓小平1933年5月曾主编《红星报》 48、《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9、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正式组建,首任系主任是谢六逸。 50、长征中,红一军团的《战士报》曾详细报道红军抢渡大渡河的事迹。 51、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了公开机关报《解放》。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 53、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54、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 55、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 56、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7、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8、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9、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 60、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61、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 62、旧中国报业家史良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3、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64、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 65、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6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67、解放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发表了大量的旅行游记,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68、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69、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70、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7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大意》,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参考资料:

关键词:;报纸;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099-04 >从中国第一位报学研究者戈公振先生开始至今,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已经历时八十载。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在此期间,不同学者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的,一个角度侧重于从唐代报纸本身的考证入手,探讨古代报纸的起源、形态、名称等具体问题。其代表人物有方汉奇、姚福申、张国刚等,他们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直至80年代,先后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个角度重在研究唐代新闻传播的全貌。以李彬为主要代表的学者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传播学理论的渗透下,把研究领域拓宽到唐代传播活动的各个层面,甚至开始了唐代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本文将以这两个研究角度为线索对各家观点进行综述。

一、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及形态  >(一)关于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探讨 >1.古代报纸源于何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古代报纸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古代报纸究竟出现于何时,新闻史学家说法不一,有说、汉朝说、唐代说。戈公振先生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关于“邸报”起源的论断,不仅影响了国内的研究者,也影响了国外的学者。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珍贵史料的发现,及学者们对大量史料的整理、分析,促使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大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人们对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探究大都聚焦在了唐代。1982年方汉奇先生的《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以坚实的功力、翔实的考证和完善的论述,提出唐代的‘进奏院状’应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古老之报纸的论点”,表明“中国开始有邸报的时间,不会晚于唐代”。黄卓明先生在《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中指出:“根据目前能够发现的史料,说明中国的原始形态报纸应始见于唐代。”姚福申先生在《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索》中也明确的指出“邸报”产生于晚唐。 >唐代近300年间,古代报纸具体出现在哪一时段?不同学者对此问题也存在着分歧。唐人孙樵《经纬集》卷三的《读开元杂报》对研究唐代报纸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原始形态的报纸叙述得最详细和最具体的”,据此认为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始于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杨立新《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淳化阁帖)中的“状”和“状报”考》称“我国有史可考的古代报纸出现的时间上限,可追溯到年间,即公元627-649年,比《开元杂报》约提前了100年。”圈方汉奇先生把唐归义军“进奏院状”考证为最早的古代报纸,他说“在举世闻名的‘开元杂报’已经杳不可寻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份报纸”,时间就是唐僖宗年间,即公元873-888年。 >在唐代说成为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热点时,2004年,陈力丹先生在《当代传播》发表《发现“府报”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前推800年》,文章以张涛对我国西北居延、敦煌一带出土的大量汉代竹简多年考证、研究为依据,把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再次提前到西汉。其实张涛于1998年撰写的《西汉末年已经有了报纸》一文就曾引起学术界的兴趣,2001年他在《论西汉“木简报”》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我国古代成制度的官方新闻传播,起始时期不应再是较晚的唐代,而应定位在较早的西汉,即提前约1300年”。 >以上研究者在佐证报纸起源时,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力图寻找“第一份”报纸,用报纸实物的“铁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是从已发现的文字史料的名称、文书的性质方面着手,加上从古代文献中考证“报”、“报状”、“杂报”、“条报”,以至于“邸报”等词出现的时间两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与上述研究方法不同,李彬提出:“我们与其费尽心力去指认最早的一份邸报,不如先辨别出邸报起源处那一片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低沉的嗡嗡声’,辨别出与之连带的历史条件和文明背景。”他把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问题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更多的从孕育新闻传播的社会土壤来考察。于是便得出这样的结论:“虽说正式的邸报源于唐代说目前恐怕还难于成立,但我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创生却可以‘歼元杂报’为标志。无论从历史科学还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它都昭示着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飞跃,彰显着一种从混沌到清朗的转折。” >2.唐代“进奏院状”的性质探讨。在古代报纸起源的研究中,“进奏院状”的性质是学术界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简单说来,这一争论就是:“进奏院状”是报纸还是官文书。 >1982年方汉奇先生在《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中说:“我的看法是,唐代已经有邸报,新发现的这份‘进奏院状’就是当时的邸报。”并在《中国报纸始于唐代考》中得出“唐代的进奏院状已经具有一定的报纸的作用,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的结论。这一具有冲击力的结论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对“进奏院状”为“邸报”之始这一观点,张国刚先生以《“邸报”并非古代报纸》一文拉开了质疑的序幕。他认为“进奏院状”不是“报纸”,而是“文书”。1986年6月,在《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一文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唐代进奏院状报,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从实物还是记载,都只能是一个十足的官府公文,与报纸是毫无共同之处的。”江向东也持有近似的观点,他认为唐归义军“进奏院状”只是进奏官向藩镇长官发送的一份报告,“根本找不出其他证据说明这种报告已经发展成一种超出官文书范畴的文献类型”。 >1988年吴廷俊发表《从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原件看唐代进奏院状的性质》,对“进奏院状”的性质又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唐归义军“进奏院状”只具有情报性质,因为它“只对个人抄送,以藩镇个人为唯一读者,并且带有相当的机密性”。李彬则认为:“将状报视为报纸和将状报视为公文,都有失偏颇。深究起来,双方其实在强调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一方面,状报脱胎于官文书一脉,因遗传关系而明显地带有公文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传递信息、报道‘新闻’的关系,状报又具备‘新闻纸’的若干内在性质,显示出某种报业萌芽的苗头。”他认为唐代进奏院状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准确定位应该是新闻信。针对李彬的观点,颐提出“无论是进奏院状或邸吏状之类,都不能与十五世纪前后地中海沿岸那种通过向专人订购的方式交流商业、航海等信息的新闻信相比,前者属 *** 内部文报系统活动,后者是

面向社会的信息交流。”对唐进奏院状的性质,他不同意李彬的观点,他认为“从内容(通报与职守相关的情况)和活动形式(主要报送上级)看,它距官文书很近而去新闻信甚远。”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是中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因此,对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的综述显得尤其重要。要综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首先要知道中国古代报纸是什么,有何特征。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而其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形式和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始于唐代的“报”与“状”至清代报纸。总括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既有相当发达的宋代报纸,也有尚存疑的元代报纸,明清两代的报纸各具特色,但都更加趋于为统治者服务(一)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二)宋朝的“邸报”和“小报”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邸报”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宋朝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新闻检查制度。公元999年。为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小报”的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小报”的发行人是一部分进奏官,中央部门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的主人。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三)明清两朝的官报和民间报房所出版的报纸明朝的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清朝的官报由通政司和提塘官负责传发,官报的内容经常受到皇帝和当权大臣的控制。清朝末年,通过官书局等单位,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政府官报,其中主要的有《官书局报》、《政治官报》等。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有时也混称“邸报”。报房在京城,又从京城向外传发。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三部分组成)。报房出版的“京报”有报头。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明末邸报的活字印刷是我国新闻传播技术一大进步)。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的“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但在官方的严密控制下,清朝的大部分“京报”只能刊载一些官方允许发布的文件和消息。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它们所出的报纸仍称“京报”。内容与明朝后期的“京报”相近。(清末《京报》和近氏报有相似处)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我们分别对唐代,宋代,明代及清代初期中期报纸的几点认识可以分别概括为以下几点:关于唐代报纸的几点认识(一)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事业的朝代.中国早期的报纸,始见与唐代.和现代的词义已经十分接近的"新闻"①,"编辑②"等新闻事业的常用词汇,也都始于唐代.(二)出现与唐代是最早的报纸,是地方诸道和各藩镇派驻朝廷的邸吏向地方传发的一种报状.(三)由诸道邸吏向地方传发的时事报状,其起始时间,大约不晚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8世纪初.(四)唐代已经具备印刷报纸的条件,德宗,文宗前后,不少时宪书及日历等,都已广泛地使用雕版印刷.(五)唐代的报状,是一种从官文书游历出来的原始状态的报纸.(六)唐代的报状,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控制,是后者协调封建中央和地方关系,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关于宋代报纸的几点认识(一)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封建官报的发行体制,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二)宋初的进奏院报状,由各路州郡自行委派长驻首都的进奏官分别向地方传发,其性质和发报的体制和唐代相同.(三)邸报这一名称开始见于宋代公私文献,成为当时社会上对封建官报最流行的称呼.(四)小报起始于北宋,风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办报纸.关于明代报纸的几点认识(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闻事业到明代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封建官报的发行体制更加完善.渊源于宋代小报的民办报纸获准公开出版,办报成为社会上的一项公开职业,并且出现了使用活字印刷的报纸.(二)明代官报的抄传发行活动,经过通政司,六科,提塘等三个环节.(三)明代中叶以后明间的报房获准公开营业,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以"送邸报为业"的人和以办报博锱铢之利的"报房贾儿".(四)明代邸报的读者,主要为朝野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五)明代的封建统治者主要通过限制抄传这个环节实行对邸报的控制.(六)明代的起义农民曾经利用揭贴,旗报,牌报等新闻传播手段来传递信息,进行对敌斗争.这些新闻传播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类似报纸的作用.关于明代报纸的几点认识(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闻事业到清代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走完了它的最后一段历程.封建官报的发行体制趋于定型.(二)清代官报的抄传发行活动和明代一样,经过通政司,六科,提塘等三个环节.(三)提塘在清代的新闻事业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四)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五)除北京外,清代地方各省会的新闻事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六)清廷对提塘和民间报房的发报活动进行了严密控制:禁止传报未经批发的奏章,禁止探听写录科抄以外的新闻,禁止不实报道,禁止伪造题奏和御批.目的都是为了的防止朝廷机密外泄和维护封建治体.严密的控制使各类报房所办的报纸日益僵化,缺少生机,在与近代化新报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趋于没落.综上所述,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报纸作一个历史评价: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先民们曾经为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和现代新闻事业有着密切关系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就首先发明于中国.世界新闻事业(特别是其中的报刊部分)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中国人首先提供的.世界新闻事业史上最早的报纸也出于中国.最早的写在纸上的报纸和印刷在纸上的报纸都诞生于中国.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2年)出现的开元杂报,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北宋末年(公元11,12世纪)出现的印刷报纸,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悠久,内容的丰富,是任何西方国家都难以比肩的.中国古代的报纸产生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是封建地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占统治地位的封建自然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的报纸,不论是官方的邸报,还是民办的小报和京报,都必然要和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保持一定的联系,受他们的制约.官方的邸报固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喉舌和御用的宣传工具,民办的小报和京报也只能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控制下活动,不能越雷池一步.封建统治者绝不允许可以自由报道一切消息和自由发表一切意见的报纸存在.中国古代的报纸在为当时的读者提供朝野政治和社会信息方面确实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始终没有摆脱统治阶级的掌握.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工具,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历史.中国古代的邸报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小报有近千年的历史.民间报房出版的邸报,京报有近400年的历史.它们从诞生到结束,持续的时间都不算短,但发展不快,形式内容的变化不大.在消息量和新闻的实效等方面,都难以和近代从西方引进的新型报纸相比.这些报纸之所以发展缓慢,固然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各王朝限制报纸出版的文化政策,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生活,安土重迁分散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秦人视越人之肥的封闭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状态,都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土壤上,很难产生对信息的数量和实效要求较高和商品化的程度较高的报纸.民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影响,一度出现过这类报纸的契机,但很快就在日益激化的阶段和民族矛盾面前被当是的封建统治者扼杀了.古代报纸长期发展不快变化不大的状态,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被迫瓦解,封建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取消,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以后才有所改变.但当时,旧式的邸报和京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已完全僵化,适应不了改边的要求.正像人是猴子变的,而今天的猴子却不能再变成人一样,它们已经无力实现这一历史的变革,它们只能逐渐地为近代化的新型报纸所取代.这就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后结局.① 参见姚福申:《唐代孙处玄使用“新闻”一语的考辨》,刊于1989年2月号《新闻大学》。② 编辑一词始见于初唐人李延寿所写的《南史·刘苞传》:“家有旧书,手自编辑。”

唐代建筑研究论文

我是强。我说看着咋那么熟悉呢,原来是铭铭提的问题啊,下面的答案好像不太够啊····我们还要在努力了····

隋唐凡三百二十七年(581年-907年),经过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国力强大,声威远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化也因此呈现出一派繁荣自由的景象。在这种充满蓬勃生机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唐代人创造出一种真诚、豪迈、富有独创精神的建筑艺术风貌,建筑装饰艺术也具有质朴、多样而不失精美的特点。之后的五代十国(907年-979年),由于事,经济处于萎缩阶段,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虽大多仍袭唐制,但比较粗糙,远不如唐代的大方浑厚与精致。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柱子装饰也因此产生出富有时代气息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国内现存的石窟、墓葬、佛寺等的柱子装饰实例和敦煌壁画、绘画中所表现的柱子装饰形象,以及古代文献中对柱子装饰的记载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柱子装饰具有以下诸多特点。1、此时,彩画已成为柱子装饰的主要手段,雕刻柱子的作法还在一些佛寺、宫殿等高级建筑中有所保留,但已不普遍。其他装饰手段,如用金银、织物、铜镜等包裹柱子的方法,虽在极个别的建筑中还在使用,但主要是作为彩画的一种样式而存在,即用彩画模拟金银织物包裹柱子的形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柱子彩画样式。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大量建筑形象上,柱子常饰有这种彩画,柱身中部约当全柱高度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一段绘团花图案,上下以水平线道为界,好似织品围裹的效果(图2)。2、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虽不能动摇隋唐时期相当完善的木构体系,却为建筑装饰带来了丰富新颖的颜料色彩、装饰纹样和构成方法,比六朝时期更有发展。此时流行的团花、连珠、莲瓣、卷草等图案都是外来纹样与本土纹样结合的产物,并在柱子彩画上均有体现[18]。团花大量使用在中唐时期的柱身上,卷草花卉图案则在唐末和五代时期被广泛用作柱身遍地花纹。连珠纹一般用作水平饰带,将柱子分成几段,或作为仰覆莲的束腰。莲纹继承南北时时期雕刻柱子的做法,柱头用覆莲瓣,柱脚用仰莲瓣与柱头对应,柱中则用束莲。3、隋及初唐时期,柱子的形象比较质朴,即使是比较重要的建筑,如宫殿、佛寺等,大多亦仅通刷丹、朱、赭等红色系列[19],与大片白墙形成“朱柱素壁”的对比效果;也有在柱头、柱中、柱脚处稍作装饰的(图3)。到中唐以后,柱子彩画逐渐繁丽起来,柱子中段往往绘有织物包裹的形象,以交错布置的团花图案为多,并以水平线道为界。到晚唐五代时期,柱子彩画更是华丽,柱身不再分大约均等的几段,而是将整个柱子分成柱头、柱脚、柱身三个部分[20],与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构图方式已颇为类似,柱身满饰卷草花卉纹样,产生遍地华的彩画样式,个别也有绘天王等人物形象作装饰的[21]。4、隋唐五代的柱子彩画,大多是以朱赭之色为地或通刷,呈暖色[22],偶也用黑色涂刷柱子[23],但也已出现了青绿冷色柱子彩画的萌芽[24]。5、柱子彩画已广泛采用晕染手法[25],但叠晕手法还很少用,更没有建立成熟的叠晕制度。6、彩画中典型的构图法“双破”[26]与“一整二破”在柱子上也被广泛使用[27](图4)。以上仅是对国内非常之有限的实物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免失之偏颇,由于唐代建筑艺术对日本的影响非常之大,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因此对日本奈良、平安、镰仓时代唐样建筑柱子装饰的研究[28],可以弥补以上分析的不足。现对上面的总结作以下几点补充:1、此时日本建筑的大多柱子也是涂刷单一的色彩,常用朱红色或素木色,偶有黑色[29]。特别重要的建筑,如当时的阿弥陀堂内部的中心四柱,往往装饰华丽[30],色彩除了呈现暖色调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出现青绿冷色调倾向[31](图5)。可见在唐代中国本土也应该已有青绿柱子彩画的出现,这为上述第四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日本建筑的柱子彩饰常用连珠纹复合而成的横向带饰将柱子分成几段,结合中国本土的实例,可以看出隋唐时期柱子上的横向带饰,非常富有特色。早期横向带饰由上下两列连珠纹组成[32];到了后期,不再用连珠纹,仅用上下两道线道围合花草图案形成横向饰带[33];直至宋代,横向带饰则完全简化为线道了。3、横向带饰将柱子分成几段,两道横向带饰之间的区域,绘圆窠,内坐佛像,这应是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中的龛柱。唐代也很可能除了柱头、柱中、柱脚绘莲瓣而将柱分成两半或柱身遍地华的柱子彩绘构图方法外,还有这种通过横向饰带将柱身分成多段,每段绘有圆窠,内坐佛像的构图法。综上所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柱子彩画艺术经历了由隋与唐初的质朴大方到中唐时期的华丽精致再到唐末五代的繁复粗糙的发展过程。隋和唐初为初创时期,柱子彩画承接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唐末五代国力衰弱,开启了宋代小巧雅致的艺术风格。唯中唐柱子彩画艺术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大方自然、浑厚精致、绚丽华美的总体艺术格调。四、宋元明清时期的柱子装饰宋代的建筑艺术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宋代的文人阶层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超越了以前任何时代,他们所欣赏的审美趣味使得整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趋向细腻秀美,而少了唐时的豁达壮阔。而城市经济的发达又使人们逐渐关注现实生活,艺术中融入了许多世欲化的东西。统治两宋的理学思想更使宋代的艺术风格趋向严谨含蓄合理,但也失去了唐时的创造力。柱子彩画也受到了宋代总体的艺术格调的影响,表现出典雅平易的特点。研究宋代柱子彩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现存原实物;二是《营造法式》。对所能找到的仅有的实物遗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柱子彩画也呈朱红暖色调,有以下几种情况。1、柱子通刷土朱,偶而在柱头上饰植物花纹、云纹等[34]。2、柱头上绘有各种花纹,以仰覆莲为主,柱身则在红地上满饰植物花纹[35];或柱头与柱身连为一体,在红地上绘各种图案,以植物纹样为主[36]。3、在通刷土朱的柱子上,于柱头、柱中柱脚三处,绘莲花图案作箍头[37](图6),这种装饰继承唐代的风格,在宋初时有所见,之后则很少出现,为遍地华样式所取代。《营造法式》对北宋时期不同等级的柱子装饰作了系统的总结,使我们能对宋代的柱子样式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营造法式》中描述了柱子彩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营造法式》柱子彩画,基本分成柱头、柱身、柱脚、柱四个部分进行区分和彩绘,用线道界分。柱彩画只有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三个高级别彩画才有,多作叠晕莲花,这可以使得本柱身与石柱础之间在视觉上有一个顺畅的过渡。2、柱头之长度与入柱额同高,而柱脚大多与柱头同高,其余为柱身,是柱子的主干,柱身通过叠晕线道与柱头、柱脚相隔。3、柱头之花纹为细锦、方胜等几何纹,取其静势,以衬托柱身的主体彩画,柱脚彩画只有五彩遍装与解绿装有,纹样与柱头基本相似,碾玉装与柱身连成一体,直接落于柱之上。而丹粉与黄土刷饰的柱脚与柱头相通,一律刷丹。4、建筑装饰的等级制度鲜明地体现在柱子彩画中[38]。5、柱身彩画是柱子彩画的主要装饰部位,以五彩遍装为例。柱头作细锦与琐纹,柱脚仅作细锦,柱质为青、红叠晕莲花,这些都是铺垫,规则的几何纹与莲瓣等静态纹样,以衬托柱身华丽而富于动态的装饰图案。柱身为海石榴花等一品花纹,花纹中还间杂以飞凤等鸟类图像,还有用四入、四出等窠内,间以龙凤、化生等图样。其中龙凤、化生等动物、人物纹样才是柱子彩画的中心主题,柱身内的植物花纹,一般也只起到界定与衬托作用。其他几个品级的彩画,亦是如此。6、柱子彩画中,除了丹粉与黄土刷饰外,基本是以青绿冷色彩画为主[39]。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宋代柱子彩画的整体印象。1、彩画是柱子装饰的最主要的手段,雕刻柱子还偶有出现[40]。其他金玉、珠翠、锦绣等几乎不再用于柱子装饰。2、在唐代开始出现的青绿冷色调柱子彩画的萌芽,到北宋已相当成熟,并迅速发展到高峰,被记录在《营造法式》中,但未有实例支持《营造法式》的记载,之后迅速销声匿迹了。3、此时柱子彩画的叠晕已有明确的制度,不似唐代,还以晕染为主。4、大约以十世纪与十一世纪之交为界,前期彩画的施用几乎包括柱子的全部,它继承了唐代的诸多特点,并再向着繁丽华奢的方向发展。后期逐渐发展为只施用在梁架上,柱子全为通刷红色,不作彩绘,使建筑彩画艺术,繁简有所对比,强调了屋身的坚实感,突出檐下阴景部分丰富的光、色、形的变化,是彩画渐趋成熟的表现。元是宋与明清之连接点,历史不足百年,其柱子彩画多传承于宋代,但保持其蒙古族本身的文化特征。其强盛的国力,支持其建筑装饰的繁在方和略显粗糙。元大都大明殿内的大柱,也是通刷朱红。大明殿两侧的配殿,用“镂花龙延香间白玉”饰柱。广寒殿柱上刻有蟠龙,使“矫蹇于丹楹之上。”[41]山西黄城永乐宫的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的柱子也是通刷朱红。可见元代的柱子施以通刷朱红为主要保护装饰手段,只是在统治阶段的宫殿内,柱子上有奢华的装饰,如金银铜等金属装饰、玉器、木雕刻等材料装饰柱子,但已不是主流。而柱子上已不作青绿冷色。经过元代到了明清,建筑整体艺术发展到其巅峰状态。而柱子彩画发展到此时,北方官式做法柱身已不作彩画,只通刷土朱,柱头彩画只作为额枋的延续而存在,图案、色彩与额枋统一考虑。于是建筑彩画就限定在檐下上架部分。柱身素平,而显得有力量,才能在在视觉上支撑庞大的屋顶,而实际上,柱子间距加大,柱身增高,截面积变小,若再其上刻绘花纹,就会有繁琐、纤弱无力支撑之感。以上回顾了我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的发展历程,可知柱子上用颜料进行涂刷和彩绘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隋唐成为柱子装饰的主流,宋以后更是取得了一统的地位。在整个柱子彩画的发展过程中,朱红色一直是基本色调,除了在早期(春秋时代),用不同颜色涂刷柱子外,只有《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大量以青绿为主的冷色调柱子彩画。柱子彩画经历了由早期的质朴到唐宋的华丽,再到明清的简单的过程,宋代是它的顶峰。柱子装饰的另一种主要形式雕刻在秦汉和南北朝时期最为盛行,然后逐渐走下坡路,但由于其强烈的装饰效果,在皇宫、佛等重要建筑中得以保存,一直处于衰而未绝的状态之中。其他,如金玉、锦绣等材料对柱子的装饰仅在特别华丽的建筑中所有出现,从来不是柱子装饰的主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柱子装饰在早期与上架部分连为一体,后来逐渐有所分离,柱子装饰的独立性也逐渐表现出来,到了明清,二者便完全分开了

唐朝的美学思想对唐朝建筑风格的影响摘要:通过对唐代美学思想的介绍,联系唐代建筑的风格特征分析了唐初美学思潮对整个唐代建筑的影响,总结了唐代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的特点,以提高人们对唐朝建筑的认识

旧唐书的研究论文

给你点资料,自己看着删减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至中亚的里海与咸海;北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南到越南。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历史: 李渊开国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失道离德和出征高句丽失败,农民起义在各地兴起(参看隋末农民战争)。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同年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由于第三子李玄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自动退位,让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 贞观开元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 唐太宗死后,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于白江口大败日本水师援军。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由于武后死后的谥号中“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统治时期,武后为了制衡甚至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后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面积84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 首都 长安为首都,洛阳为东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20位 李渊 李祝 成立 (隋末农民战争) (618年) 灭亡 (白马驿之祸) (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唐朝 中外交往在大秦景教与匈奴通婚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贞观之治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1、《〈旧唐书〉本纪干支纪日考校》(上)2、《〈旧唐书〉本纪干支纪日考校》(下)3、《〈大唐新语〉佚文考》4、《刘向<韩非子书录>辨伪》5、《<旧唐书>误校例析》6、《<旧唐书·经籍志>考校举隅》7、《〈汉书·儒林传〉梁丘易传承祛疑》8、《<旧唐书>至乐楼抄本与叶石君校本考略》9、《<旧唐书>点校本承袭殿本臆改例说》10、《两〈唐书〉宦官传校误及其启示》11、《〈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探源》1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义例新探》13、《〈资治通鉴〉误改〈新唐书〉辨析》14、《<直斋书录解题>佚文辨正》15、《<汉书·百官公卿表>史例发覆及史文订误》16、《关于校勘改字原则及细则的讨论》武秀成教授在《光明日报》、《文献》、《文史》、《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典文献研究》等学术刊物及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

  • 索引序列
  • 唐代行书研究论文
  • 唐代书法的研究内容论文
  • 唐代报纸研究论文
  • 唐代建筑研究论文
  • 旧唐书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