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印度金属学报

印度金属学报

发布时间:

印度金属学报

是。根据资料显示,施普林格印度金属学会学报是sci,施普林格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化学方向的期刊,有100多本,有部分被收录在sci数据库。

魏寿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寿昆,男,汉族,天津市人,生于1907年9月16日。 九三学社社员。1923~1929年就读于北洋大学,1929年获矿冶系工学学士。1930年考取天津 市公费留德。1931~1936年留学德国。1935年获德国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工学博士。1935~1936年在德国亚深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进修一年。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及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兼任:《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冶金卷(2)编委会委员,《材料研究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及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编委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曾任:辽宁海城大石桥滑石矿助理工程师,北洋大学矿冶系助教,北洋工学院、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北洋大学及唐山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等。又任重庆矿冶研究所钢铁研究室主任、代理所长及重庆材料试验处冶金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冶金系教授,天津大学副教务长兼冶金系教授,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兼理化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副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兼任:北京市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五至第七届常务委员及第六届工作组委员会高教组组长;九三学社第六及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兼中央文教委员会主任,第八及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中国金属学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第一至第四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会第一及第二届理事长,荣誉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常务理事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届理事;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学科首届评议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冶金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冶金卷(1)编委会委员,全国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金属学报》首届编委会委员《化工冶金》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编委会顾问,以及Rare Metals (Quarterly)及《稀有金属》编委会常委。 教学方面:从事教学已有72年,主要讲授“普通冶金学”、“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选矿学”、“金相学”、“钢铁热处理”、“冶炼厂设计”、“冶金计算”、“耐火材料”、“高温测量学”、“试金学及实验”、“电冶金学”、“普通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及实验”、“定量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染色化学”、“工业分析”、“水质分析”、“矿物学”、“岩石学实习”、“吹管分析”、“德语”、“冶金炉”、(流体力学)、“专业炼钢学”、“活度理论”、“冶金过程热力学”(钢铁脱硫)、“冶金过程热力学”等28门课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届博士生导师,至近已培养硕士生及博士生20余人。 科研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及40年代初期主要从事小型钢铁工业技术的改进及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以四川白云石采用CO2选择性溶解后,经“静置后处理法”制得含0.5%杂质(CaO及R2O3)的MgO;用碳还原制备金属钼,纯度达94%,利用硅铁还原钼酸钙制成含Mo40%的钼铁。50年代引入活度理论,对冶炼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热力学分析研究;60年代发展了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提出了高炉渣中计算S2-离子活度系数公式;70年代至80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技术并应用于测定热力学参数,同时研究了国内复杂矿杂质的热力学行为及去除机理和完善了选择性氧化理论并提出转化温度概念的广泛应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与王之玺院士等人走遍祖国大地及沿海港口,对中国铁矿及煤炭资源和钢铁工业发展远景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咨询报告。又深入进行曲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发现用同一实验数据采用不同的运算方法得到分歧的数据,深获国际友人关注。科研成果“锰基合金热力学行为及其脱磷的研究”、“华南铁矿冶炼脱砷的基础理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共生矿分离的基础研究—铌在铁液及钢渣中的行为”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共生矿金属分离的基础研究—金属液中元素选择性氧化及有害元素去除的热力学” 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技术科学”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奖。此外,还获有北京钢铁学院、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地质学会从事工作50年荣誉证书奖状,以及国家教委老骥伏枥金马奖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获得专利5项,即:“利用碳酸钠或碳酸铵自白云石提制镁氧的新法”、“利用静置后处理法自白云去钙提镁的新法”、“人造镁氧制造镁砖的配料方法及加强粘性的风化法”、“制造特纯钼酸铵或钼酸采用铝铁共沉淀新法”、“提炼纯钼的二步还原新法”。出版专著5部,即:《平炉炼铁厂设计》(商务印书馆,1954)、《专业炼钢学——平炉构造及其车间布置》(冶金出版社,1958)、《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在的应用》(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冶金过程热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魏寿昆选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未付印书稿3部即:《冶炼厂设计》(北洋大学讲义科,1950)、《钢铁冶金原理》(北京钢铁学院出版科,1977)、《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导论》(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科学院及贵州金属学会,1984)。发表论文160余篇。返回顶部 柯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柯俊,男,汉族,浙江黄岩人,生于1917年6月23日。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原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负责原材料的验收、运输和保管工作。1942年派驻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并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1954年至今,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英国莎瑞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兼任: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教研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原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大学顾问,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学部常委,现为资深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奖。 教学方面:主讲过“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等。 科研方面:自1948年至今,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切变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初主持筹建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及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培养有关冶金金属材料研究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1958~1964年间,积极为国家节约战略金属物资,开发国内急需的新材料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如:节约镍钴的电热丝电热材料、电表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1977年以来,对微量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开展研究,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74年以来,开拓了探索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对中华民族统一、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的冶金的历史研究(特别是生铁及生铁制钢),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教委的领导下,起草了原国家教委关于“超级钢研究”的攀登B“国家重点科研”的论证(现已转为973项目,任专家组顾问);而后把主要精力转向另一个具有战略性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科学家、教育家(如张光斗、张维、路甬祥、师昌绪院士)们一起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调研起草了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送李岚清同志的专题报告,并于1996年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宽专业的试点班,志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返回顶部 肖纪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肖纪美,男,汉族,湖南省凤凰县人,生于1920年12月。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8年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1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8月获冶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一年半,随后在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任研究冶金师五年半。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 10月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1978年被聘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和腐蚀科学学科组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并在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所属的材料专业委员会任职。1999年至2000年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77年至1986年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冶金教育劳动模范称号。 1989年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优秀归侨称号,中国科学院授予他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荣誉章;1984和1991年,两次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1980年至1995年担任国际性学术刊物“冶金学报”(Adta Metallurgica)及“冶金快报”(Scripta Metallurgica)的中国编辑;1999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资深会员”称号。1996年国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学作者称号,1977年至1999年,共获得部级奖励27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方面:40多年来,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过“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 、“断裂力学”、“断裂化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合金能量学”、“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或讲座,并应邀到20多个省市的50所大学及95个学术研究单位讲学。先后12次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并受邀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讲学,在国际材料界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传播材料学的知识方法,在国内材料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先后编写教材,出版专著15部,共计560多万字,其中《合金能量学》及《合金相及相变》分别于1988年及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根据该书内容编导拍摄成20集电视科教片,已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正式播放2次。1989年 3月,以师昌绪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这是中国电化教育领域的创举,为干部继续教育作出了贡献”、《材料学的方法论》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他合作主编的《金属腐蚀手册》获1991年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及《中国稀土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于1993年及1995年获高教领域出版著作的优秀图书奖。从1962年到现在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3名。 科研方面:从事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对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新方法,获得了美国专利;回国后,继续深入研究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新钢种。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及氢致开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国铬锰氮系不锈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1985 年是国家科委两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金属腐蚀机理研究”及“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1990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属材料断裂规律及机理研究”的负责人。1993~1997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攀登计划共同资助的“材料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重大项目的共同负责人。在进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研究。1974~1985 年先后开展对中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部门13个项目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方法,在国防工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介绍,得到同行专家和工业部门的好评。1983年获国防科工委及冶金部攻关成绩优异奖。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提出了“断裂化学”这个分支学科,成为“断裂力学”、“断裂物理”、“后断裂”学科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对发展断裂力学理论和断裂学科鞒隽酥匾�毕住?985年创建了北京科技大学失效研究所,1986年建立了国家教委所属的“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1977~1986年,以其为首的科研集体,针对国家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对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多种系统中压应力可以导致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查明了稀土元素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机理;实验发现扭转型裂纹或缺口试样都能引起氢致开裂;证实氢能促进塑性变软,提出了氢致软化机理。通过对金属材料相图中含氢相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形变、相变、化学变化及对氢致开裂影响作用等的系统分析,统一了各种氢致开裂的机理。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最系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科学进展的领先地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表论文 300多篇。由于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20年来,在学术上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发展新的学科体系,主张微观与宏观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相结合,建立“材料学”与“宏观材料学”新的学术体系,在这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 返回顶部 高庆狮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庆狮,男,汉族,福建厦门人,生于1934年8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届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TUNS大学高级访问教授,以及美、加、日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所的访问教授。曾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中心设计负责人之一(负责计算机系统设计,后来移交给军方)。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首席研究员,以及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客座教授,深圳大学名誉教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第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教学方面:指导过7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面:从事大型、巨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958~1980),并行算法(1973年起),自然语言及其处理(1980年起),人类智能及其模拟和应用(1980年起),网络安全(2000年起)等等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工作设计,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电子管和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之一;中国第一台10万次/秒以上晶体管计算机(专为两弹一星研制的被誉为“功勋计算机”的109丙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台超大型向量计算机新体系结构原理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个管理程序(在109丙机上)总体设计负责人。研究并指导过两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创汇 300多万美元。获国家级一等奖两个(集体一项是理论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另一项是体系设计负责人之一);科学院特等奖一个(集体);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四个。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计算机应用;2、并行算法与并行处理;3、自然语言及其处理;4、人类智能及其模拟与应用。专著有3部:《向量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84)、《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选编》(新华出版社,1985)、《智能系统基础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在国内外一级学报及国际会议等发表过《一个带有可变结构的总线的常数排序处理机阵列》、《无冲突存取系统的一类斜排方法》,Technical Analysis Machine Translation,The Principle of Macro-Transform,A Vector Computer for Sparse Matrix Operations等70多篇学术论文,此外还有如《通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通用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等30多篇有关重大工程的论证报告。 返回顶部 周国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国治,男,汉族,广东潮阳人, 生于1937年3月。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并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79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回国后,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导师,并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此后,多次出国讲学和合作科研,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国际矿业冶金杂志编委,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教学方面:周国治主要讲授“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冶金热力学”、“相图计算”、“冶金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等课程。所指导的博士论文曾获得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研方面 :周国治的科研领域主要在“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方面。其主要贡献可概况为如下三个方面:1. 多元熔体和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导出了一系列各类体系的熔体热力学性质和相图的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近期这方面的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几何模型已发展成统一化模型,并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进一步扩展到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中。2. 氧离子迁移的理论和应用。周国治及其科研小组系统的研究了氧离子的迁移规律,并将这一理论成果应用到各种工艺过程中,提出了“无污染脱氧”,“无污染提取”等冶金新概念和新工艺,并为描述和模拟各类冶炼过程打下了基础。这方面的成果已取得了多项专利。3. 材料在微小颗粒下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材料在微小颗粒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已成功地被应用于纳米材料,储氢材料和Sialon材料中。周国治的许多科研成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应用到合金、熔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研究成果也被系统地编入多部高校教科书和专著中用来指导博士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周国治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中国专利二项,获得美国专利三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 返回顶部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难先,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生于1937年10月。196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2~1980年间任助教、讲师;1980~198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维拉诺互大学、IBM公司担任访问学者和研究员。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5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高技术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1981年CDC公司技术发明奖;1991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深研究员奖,2001年国家863计划十五年重要贡献奖。 教学方面:主 讲“电动力学”、“振动波动学”、“热力学”与“分子物理”等课程。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固体界面声子谱与应用物理中逆问题的研究。主要成就集中在石墨插层化合物和应用物理逆问题的研究。第一个从第一原理出发算出石墨与锂石墨的各种光学性质及色散关系,并分析了等离子散发的起源。在国际开创用数论方法由结合能由线得出原子间对势的简捷而严格的公式,并结合虚拟结构设计解决了一系列原子间、离子间和原子与离子间相互作用势的建立问题。和国际先进软件平台接轨,建立了面向国家目标和有系列性、含自主原创性内容的科技材料模拟设计实验室。对新型稀土化合物和半导体材料结构以及界面的研究有所突破。逆问题研究包括黑体辐射逆问题、由声子比热反溃声子能谱逆问题、晶体总热反溃原子部二体相互作用问题、费米体系能谱问题、单电子周期势反溃等效离子-电子相互作用问题等重要方面(其中有些方法是本人开创的),如第一个运用富氏卷积和数论中莫比乌斯变换得到问题的两种严格形式解,并分析了问题的存在唯一性及稳定性。所建立的比热逆问题的普遍解,推广和统一了爱因斯坦解与德拜的解,在凝聚态物理的应用方面有首创性;黑体幅射逆问题的普遍解为遥感和天体物理学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以上工作曾得到英国Nature杂志主编整版评论,认为是开创性工作,方法十分巧妙。另外,Physical Review,Physics Letters等重要杂志也都有专门评述,命名陈定理。在核结构、电路分析幻方变换群、静电屏蔽、薄膜光学性质、调制法测焦点等方面都有过许多工作,曾发表各种论文几十篇。其代表作主要有《锂石墨光谱从头计算及其离子激光之起源》和《变型莫比乌斯定理的物理应用》;译著有《付里叶变换及其物理应用》、《振动波动物理学》等。 返回顶部 葛昌纯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昌纯,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年3月6日。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物理冶金专业。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教学方面:到2002年共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 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得发明专利(87101293.6 )。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主要发表论文164篇,近期的有SHS Research in Lab Special Ceramics.P/M at USTB Beijng,New Development of SHS Composites in LSCPM, USTB of China,Pres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HS FGM(Keynote lecture)等,其中被SCI收录15篇,被ISTP收录11篇,被 CSCD收录8篇,被EI收录19篇。专著一部。 返回顶部 陈先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先霖,男,汉族,四川遂宁人,生于1928年9月。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4年至今任教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历任机械系冶金机械教研室主任、机械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任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为中国首

金属学报100强

庄育智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1Chuang Yuchih,Xray Study of Single Crystal of Lead,Metallurigia, 1952,(2). 2庄育智、吴昌衡,高矽弹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定,金属研究工作报告会 刊,1954。3Chuang Yuchih,Li Yoko,The Formation of σphase in a Modi fied 18/8 Stainless Steel,Acta Physica Sinica, 1954,10(4).4庄育智、白玉文、李静媛、李代钟,电解分离低碳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 ,金属学报创刊号,1956,(1):59。5庄育智、吴昌衡,低碳钢板材夹层的鉴定及其来源的分析,金属学报, 1956,(2):155。6庄育智、刘嘉乐,18/8/3/1/CrNiMoTi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金 属学报,1956,(4):337。7庄育智、刘嘉乐、张庆春,含钼复相不锈钢中X-相的形成,金属学报, 1957,(1):81。8庄育智、蒋宁寿,18/8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初期的电子显微镜观察,金 属学报,1957,(3):299。9庄育智、李有柯、张燕玲,含少量钼钛18/8CrNi不锈钢中δ-铁素体的恒温 分解,金属学报,1957,(4):377。10庄育智、吴昌衡,α-铁中的退火结晶,金属学报,1958,(1):81。11庄育智、吴平森,钛对钼脆性的影响,金属学报,1963,(2)。12Chuang Yuchih,Chuang Tsianglin,Wu Cheuanghang,Phase Diagram of the Molybdenumrich Portion of the Molybdenum Boron System,Scientia Sinica, 1964,13(11).13庄育智,金相研究方法,金属学报,1964,(2):220。14庄育智编著,科学技术研究报告,编号:0692,KJ型非自耗电极电弧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1965。15庄育智、唐全红、庄祥麟,钼-钛-锆与钼-铌-锆两三元系平衡图中1200℃恒 温截面的研究,金属学报,1966,(1):63。16庄育智、李朝武、庄祥麟、高莲梅,钼-钆系相图的研究,金属学报, 1966,(1):110。17Chuang Yuchih,Ny Kuonien,A Study of the Isothermal Section at 120 0℃ of the Ternary System WMoZr,Acta Metallurgia Sinica, 1966,9(2).18YCChuang,CHWu,CCLi,SCChang,MSWang,Structure and Magnetic P roperties of Gd(Col-xMx)5 Compounds,Jof LessCommon Metals, 1981,78(2).19Chuang Yuchih,Tang Chuanhong,Chuang Tsianglin,Behavior of Hydr ogen in Niobium,ZMatallKunde,Bd,1982,73,H5,301.20YCChuang,CHWu,YCChang,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Y(Co l-xMx)5 Compounds,Jof LessCommon Metals, 1982,84(201). 21YCChuang,CHWu,YCChang,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etastable Charac ter of Y(Co,M)5 Compounds,Jof LessCommon Metals, 1982,83(235).22YCChuang,CHWu,TCLi,SCChang,LKao,Metallographic Study of the Stability and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Gd(Col-xNix)5 Compounds,Prac tical Metallography,1982,19(495).23YCChuang,MSWang,Current Phase Diagram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WuLi(Physics), 1983,12(390).24YCChuang,YCChang,Magnetic Properties of RETransition Metal In termetallic Compound,Chinese Jof RareEarths,1983,2.25YCChuang,CHWu,et al,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Ho2( Co,M)17Compounds,Proceeding of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ip on Rare EarthC obalt Permanent Magnets,761 Baden,Vienna,1982,Edited by FFidler,Jof Less Comm on Metals,1984,96(183).26YCChuang,CHWu,et al,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r(Co l-xNix)5,Jof Lesscommon Metals,1984,97(245).27YCChuang,HALiu,et al,Metallographic Study of Stress Corrosion C racking of Ti15Mo Alloy in HCl-CH3OH-CH3OPSCl2 Solution,Practical Metall ography,1984,21(122).28Metallurgical Behavior of NbTi Electrode Trip during Consunable Arc Smelting,Bulletin of Materials for Energy Systems,1984,1.29YCChuang,HALiu,SCC of Ti15Mo Alloy in HCl-CH3OH-CH3OPSCl2 Solution,Published in ZMetallkunde.30YCChuang,JJiang,YCChang,Mossbauer Effect Study of Y2(Co1-x Fex)17 Compounds,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Jof Lsee-Common Metals.31YCChuang,CHWu,HBChen,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eprties of GdCo 5-xMx Pseudobinary Compounds Ⅰ Structure,To Be Published in Jof Less Common Metals.32YCChuang,CHWu,HBChen,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eprties of GdCo 5-xMx Pseudobinary Compounds ⅡDecomposition Behavior,To Be Published in Jof LessCommon Metals.33YCChuang,CHWu,Investigation of the 700℃Isothermal Section of the CobaltRich Portion of the PrCoB Temary Phase Diagram,JLessCommon Met.,1987,135(5).34YCChuang,CHWu,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hase Equilibria of Nd(Col-xMx)5Compounds(M=Ni,Cu,Al),JLessCommon Met.,1987,133(215).35YCChuang,CHWu,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al Phase Diagram of the P rCoNi Ternary System,JLessCommon Met., 1987,134(7).36庄育智、吴昌衡、苏旭平,Y-Co系的研究,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 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37庄育智、吴昌衡、谢金强,5at%Ga替代Fe对Nd-Fe-B系Fe角相关系的影响, 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38庄育智、吴昌衡、钟夏平,Nd-Fe+5at%Al-B系富Fe+5at%区相图及相结构的研 究,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39庄育智、吴昌衡、葛蔚青,Nd-(Fe+10at%Co)-B系富(Fe+10at%Co)区900℃等 温截面,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40(联邦德国)兰格主编,庄育智等译,工程事故的系统分析,劳动人事出版社, 1989。41庄育智等主编,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42庄育智、张维敬,相图研究的现状及发展,科学通报, 1991,36(9):641~645。

(1)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是继实验和理论解析之后又一种研究流动、传热和燃烧等过程的方法。它已成为研究冶金过程和现象的重要手段。长期从事冶金过程CFD应用基础研究,在计算软件开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同时为钢铁冶金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开发的三维适体计算软件,不仅能定量计算包括复杂的几何形体精炼和连铸过程的流动、传热、反应、混合、夹杂物行为等现象,而且在指导实际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用CFD技术进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吹氩湍流钢液中夹杂物行为及控制研究”、国家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连铸板坯动态轻压下工艺控制技术研究”、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技术创新项目“高效圆坯连铸机研制”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CFD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也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曾应邀赴日本新日铁和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客座研究,应邀参加国际会议作特邀发言,多次在学校和企业作专题报告。在学校开设了“冶金传输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生课程,已培养雷洪(东北大学副教授)、樊俊飞(宝钢首席研究员)、杜成武(辽宁科技学院副教授)、刘坤(辽宁科技大学教授)、宋景欣(宝钢集团梅山公司首席工程师)等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博士和硕士24名。与李依依院士、李殿中研究员合著“材料制备工艺的计算机模拟”学术专著,2006年5月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与萧泽强教授共同编著了“冶金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的应用”,2006年9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见附件材料)。(2)对在钢水的二次精炼过程单元现象的研究方面有重要突破。钢液的二次精炼在现代钢铁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钢水精炼过程发生着气泡形成与运动、流动、传热、混合等现象,比较系统地从事钢水精炼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单孔和多喷咀底吹氩精炼钢包内钢液的三维流动和混合搅拌过程做出了数值仿真,并首次提出了包含考虑喷嘴数量的底吹钢包内均匀混合时间的计算式。部分结果在国际刊物日本的《ISIJ International》和国内的《金属学报》上发表,单篇论文被SCI他引17次,国际上有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所的工作和研究结果给与了积极评价(见附件)。与萧泽强教授合作撰写“钢的精炼过程数学物理模拟”专著,自出版以来,受到普遍好评,被国内他引超过100次,此专著作为科技成果申报,获2002年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见附件)。对高级汽车板生产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多功能RH真空精炼装置内的流动、脱碳、夹杂物和脱气行为过程实现了仿真,尤其是把真空槽和钢包内钢液的湍流流动、提升管内的喷吹气体方式与整个脱碳过程、夹杂物行为有机结合,使计算结果更反映实际,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此研究的部分结果发表在金属学报和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刊物上[6, 7],并被SCI收录(见附件)。对浸入水平喷吹精炼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描述水平喷吹气体射流在熔池两相区中气泡分布的模型,并首次对此条件下熔池内的三维湍流流动和混合过程做出了数值仿真和优化,对我国当前转炉(AOD)不锈钢冶炼技术开发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在ISIJ International和金属学报上发表,多次被SCI他引。(3)对钢液中夹杂物的行为研究有重大突破和进展。钢液中的夹杂物是影响钢的纯净度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高端产品的生产。探索出用物理模拟体系研究夹杂物行为的方法,并揭示了在吹气条件下夹杂物去除的机理和规律;对精炼和连铸过程中夹杂物的行为(碰撞、运动、去除、尺寸分布、数密度变化等)作出了理论描述,为细小夹杂物的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部分研究结果在德国的《Steel Research》和《金属学报》上发表。2006年被亚洲钢铁大会组委会(2006年5月在日本召开)推选为YSL(Young Scientist Lecturer)作特邀发言(见附件)。(4) 冶金过程的渣发泡行为研究有重要进展。提出了用一个无因次泡沫准数( ,us为气体的表观速度,Cd为气泡在熔渣中的阻力系数,与熔渣的粘度有关,db为气泡直径,g为重力加速度)来直接预测泡沫渣高度的新概念,而且在实验过程首次发现了两种泡沫渣类型,此外,用物理模型模拟了化学反应的起泡现象,对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的《Steel Research》和瑞典的《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tallurgy》国际刊物上,并被SCI和EI收录。(5)对结晶器热/力学行为、结晶器内钢渣界面行为、非正弦振动因子等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结晶器内的热/力学行为耦合数学模型,定量揭示了结晶器结构、操作等等因素对结晶器内热/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分段函数法构造出具有最佳振动模式特点的非正弦振动波形,并结合高拉速连铸机的特点,建立了拉速与振动

金属学报时间

《校园英语》省级知网跨库,是12月出刊,可以收全英文文章2版4600字符或9200英文字符起发。

《海外英语》省级知网首页可查,只收21年上半年的加急版面(注意截止到2020年9月3日,他还是只收加急的上半年版面)。

《英语广场》省级知网首页可查,SCD期刊,目前正常收21年2-3月的刊期,另外有个别年内版面可以免费加急到年底出刊,注意他的版面是按字算,不是字符。

《现代英语》万方收录的期刊,只收英语高教的文章。如果是文学的,如果必须是年内的。

《青年文学家》《作家天地》《今古文创》《文化学刊》也可以考虑去发心理学专刊《心理月刊》。

英文期刊:

《有机化学》创刊于1975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有机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设有综述与进展、研究论文、研究通讯、研究简报、学术动态、研究专题、亮点介绍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国内外化学工作者。

《物理学报》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物理学中文学术期刊,为半月刊,被SCI-CD、SCI-E、Scopus、EI、CA、INSPEC、JICST、AJ、MR等国际核心检索系统收录。

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发文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物理、统计物理、非线性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物理学交叉学科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是1981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主要刊登激光光谱测量、红外、拉曼、紫外、可见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显微光谱、光谱化学分析、国内外光谱化学分析最新进展、开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评述。

《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主要刊登包括纳米无机材料、功能陶瓷(铁电、压电、热释电、PTC、温敏、热敏、气敏等)、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晶体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

无机薄膜材料、特种玻璃、环境材料、特种无机涂层材料以及无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检测方法以及获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艺等。

《金属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材料冶金领域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冶金科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的综述性文章。设置有原始论文、短文快报、综合评述等栏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高技术、基础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10月,1991─1999年为季刊,2000─2003年为双月刊,2004年起改为月刊。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有一个《海外英语》,还有《青春岁月》这两个刊物可以刊出全英文稿件,除此以外,英语专业的也可以考虑,比如《校园英语》之类

科研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很多英文期刊都还不错,你可以试试,希望能帮到你

金属学报是sci吗

去medsci上查一下即知

英文版EI还真是不多,但是很多国内期刊的英文版都是SCI和EI双重索引的。《金属学报》中英文均为SCI、EI双重索引《稀有金属》中文EI索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文EI索引,英文SCI、EI双重索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中英文均为SCI、EI双重索引还有一些相关的供参考《无机材料学报》中文版SCI、EI双重索引《复合材料学报》中文版EI索引《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SCI索引还有一些理工类大学的学报英文版也是EI的刊源,比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二区。金属学报英文版属于sci二区期刊。《金属学报》英文版——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是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承办,《金属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的英文刊物。

金属学报难投吗

期刊差了 老板也不让发 至少EI他才会满意xucz(站内联系TA)功能材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yifankeai(站内联系TA)我做的与功能材料无关呀 稀有金属。。。。好像也没有。。。 :rol:真是惨。。。mselxp(站内联系TA)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你可以投稿后给编辑打个电话,说明你的情况,他会考虑给你快点送审的,只要是EI的,都比较慢,三个月审稿时间是正常yifankeai(站内联系TA)我修改后 还能不能投原来的那个期刊呢 也有内容上的不足 受到质疑。。。。。。。。ziice(站内联系TA)如果不在乎杂志好坏的话,热处理或者材料导报应该快一点,给钱就okfeass(站内联系TA)钢铁 大概得3个月左右 认识人的话最快一个月ilygj(站内联系TA)钢铁不是EI了 金属材料类的EI期刊比较多,但是都不快!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个月左右,但拒稿率很高) 材料热处理学报(4~5个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月) 金属学报英文版(3个月) 中南大学学报(仅限本校) 有人投过吗?yifankeai(站内联系TA)还有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研究学报 快不快呢?zhengweiha(站内联系TA)焊接学报比较快的,EI核心,我有同学从接收到出来大概半年时间lys011(站内联系TA)金属学报,影响因子高,文章如果质量高的话也是很快的monowolf(站内联系TA)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稿件处理一般都比较快,审稿速度关键在于审稿人的速度快不快乐,碰到好人的话,一个月以内就知道能不能接受了。scoffied(站内联系TA)钢铁业是EI部分收录期刊啊明梦(站内联系TA)金属学报、金属热处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材料保护、材料热处理学报、中国表面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腐蚀与防护、表面技术等都不错啊,你试试啊!eyeofelk(站内联系TA)热加工工艺dianzai(站内联系TA)表面技术好像不行吧核心都算不上

从读研到读博,一直关注《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也就是《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所以对期刊比较了解,说说我对这个国内有色金属材料方面刊物的认识:1.首先,请版主更新一下本刊物的相关介绍。该刊从2010年开始就是单月刊了,而且最近几年,大部分稿件都是免收版面费的(这在国内金属材料方面的优秀期刊中算是个惊喜),当然具体的内容还是要电话咨询一下(073188830949)。审稿周期大概是三个月,在国内算是比较厚道的了。2.该刊物最近几年的影响影子有比较大的增长,目前SCI的影响因子是0.917,而且未来应该还会不断提高。可能是因为刊物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而且投稿量越来越大,发现目前的投稿录用率很低,完全不是上面介绍的100%。按经验初审淘汰率就达到60%,牛逼!奉劝想灌水的同行就不要尝试了。3.按个人的投稿经验,目前从投稿到初审10天,外审2个月左右,从投稿到接收3个月,从投稿到出刊12个月。 总的来说,该刊物是国内材料科学方面优秀的国际期刊,审稿速度也算快,免收版面费但拒稿率较高。

  • 索引序列
  • 印度金属学报
  • 金属学报100强
  • 金属学报时间
  • 金属学报是sci吗
  • 金属学报难投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