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格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格式

发布时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格式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

是核心入围期刊

版权转让协议书甲方(附单位: 联系电话: )乙方甲、乙双方就论文版权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1.甲方是所投论文的《 》的(a作者b作者之一c其他作者指定的代表人)。2.甲方保证该论文为其原创作品并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3.甲方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以下权利转让给乙方:(1)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2)翻译权;(3)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4)网络传播权;(5)发行权。4.该论文版权转让期限: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到乙方正式出版该论文后第 5 年的12月31日;适用地域为世界各地。5.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况外,在本合同第3条中转让的权利,甲方不得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甲方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甲方非期刊类的文集中。6.除另有约定外,乙方在收到甲方论文稿件后 30 天内将通知甲方稿件处理情况。若经审理,不符合乙方正刊刊登标准或不能及时刊登,甲方选择(a撤回稿件或b刊登在乙方所出增刊之上)。若超过 30 天甲方没有收到乙方的任何通知,则甲方可自行处理该稿件,本合同自动终止。7.该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不论以何种形式)首次发表,乙方将按以下标准向甲方收取一次性版面费。若乙方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收取甲方版面费。正刊版面费标准: 100元/千字;增刊版面费标准:80元/千字。稿件字数不足500字的以500字计,超过500不足1000字的以1000字计。字数以word软件计空格统计的字数为准。8.该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不论以何种形式)首次发表后,乙方将向甲方支付一次性稿酬,并赠送样刊两本。作者如需要多领,则应按定价支付乙方价款。正刊稿酬标准:30元/千字(含光盘版及其他稿酬);增刊稿酬标准:10元/千字。若乙方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支付甲方稿酬。9.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限同本合同第4条规定的该论文版权转让期限。10.其他未及事宜,若发生问题,双方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甲方(代表): 乙方:乙方代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主编

郭玉明,男,1954年12月生,山西省平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兼任山西省农机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农机协会、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省委联系高级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机学会农产品加工专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机化电气化专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专业常务理事,山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农业工程学报”、“Intern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nineering (IJABE) ”” 、“ 农机化研究”编委以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当代农机”、“包装与食品机械”等学术刊物编委。

论文1.《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1985年第3期,唯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自然辩证法》1985年第12期全文转载。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几点意见》,《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1986年第4期,第一作者;人大报刊资料选汇《哲学原理》1987年第2期全文转载。3.《对立统一法则是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教学与研究》(京)1988年第1期,唯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88年第3期收入目录索引。4.《关于孙中山哲学性质诸问题辨析》,江苏省暨南京市孙中山研究会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唯一作者,1989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5.《也谈孙中山的生元说》,《学术百家》1989年第6期,唯一作者。6.《关于确定事物发展周期起终点的原则标准问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1989年第4期,唯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0年第3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0年第3期收入《全国报刊部分论文目录索引》,并在《否定之否定近况》中作专题介绍;《新华文摘》1990年第3期收入《报刊文章篇目辑览》。7.《鸦片战争时期开眼看世界思想的产生》,江苏省暨南京市历史学会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收入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论文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唯一作者,1992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8.《孙中山认识论二问题辨析》,《海军学术研究》1990年第4期,唯一作者。9.《海军科研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海军学术研究》1992年第4期,唯一作者。10.《邓小平同志在生产力问题上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第三作者。11.《论战争的全局与局部》,《海军学术研究》1993年第6期,唯一作者。12.《毛泽东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海军学术研究》1993年增刊,唯一作者。13.《毛泽东对主观能动性理论的贡献》,《教研丛刊》1994年特刊,唯一作者,1994年获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讨论会”优秀论文奖。14.《对事物发展周期阶段性的若干思考》,《皖江学刊》1994年第2期,唯一作者。15.《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对新时期海军建设的指导》,《海军学术研究》1994年第3期,第一作者。16.《邓小平在生产力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的论文集《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武装全军》,1993年获全军优秀论文奖、海军优秀论文一等奖。17.《居维叶灾变论的调和性》,《皖江学刊》1994年第5期,唯一作者。18.《甲午战争中方战败的军事哲学思考》,《教研丛刊》1995年第3期,唯一作者,1996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收入海潮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的《海军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论文集》,第一作者,1997年获海军优秀论文奖。20.《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怎样走在全社会前列》,《海军学术研究》1998年第2期,第一作者。21.《论事物发展周期的层次性》,《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唯一作者。22.《论军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军事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唯一作者,2000年10月获中国军事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3.《指挥员在战役决策中须熟知的几个问题》,《海军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唯一作者,2000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4.《再论指挥员在战役决策中须熟知的几个问题》,《海军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唯一作者。25.《制海权理论的演变及其启示》,《海军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唯一作者。26.《院校环境建设与创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中国军事教育》2001年第5期,唯一作者。27.《军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收入海潮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的论文集《军事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唯一作者。28.《论军事创新能力的培养》,《海军学术研究》2002年第3期,唯一作者。29.《海军战役决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军学术研究》2002年第12期,唯一作者。30.《信息质量与现代海军战役决策》,《海军杂志》2002年第12期,唯一作者。31.《论战役决策的一般规律》,《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唯一作者,先后获《中华世纪魂》优秀社科理论成果一等奖、中华精英荣誉金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优秀论文奖、社会经济与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度海军指挥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年首届中国西部经济与科技创新成果暨专家学者学术论坛一等奖、2004年首届西部论坛中国人文社科成果优秀论文大赛一等奖。32.《论作战决策中指挥员的决断》,《空军军事学术》2003年第2期,唯一作者。33.《海军战役决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海军军事学术》2003年第5期,唯一作者。34.《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主要作战特点》,收入海军指挥学院科研部2003年5月出版的《伊拉克战争研究论文汇编》,第一作者。35.《海军战役决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海军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唯一作者。36.《论作战决策之唯实能动原则》,《海军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唯一作者。37.《对创新推进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思考》,《海军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唯一作者。38.《论战役决策之及时果断》,《海军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唯一作者,2004年9月获中国科学发展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39.《推进军队院校军事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海军院校教育》2004年第3期,署名第二。40.《试论战役决策的弹性》,《海军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唯一作者。41.《论作战指挥艺术的灵魂:善变》,《西安陆军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唯一作者。42.《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增刊,唯一作者。43.《孙中山哲学性质若干问题辨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唯一作者。44.《对装备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论文集《科学发展观与国防经济建设》,唯一作者。45.《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论文集《科学发展观与国防经济建设》,唯一作者。46.《装备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探》,《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唯一作者。47.《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论文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唯一作者。48.《甲午战败认识论根源探析》,《海军军事学术》2006年第3期,唯一作者。49.《加大军费投入的理性思考》,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的论文集《世界国防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国防经济转型》,第一作者。50.《我国国防工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及其对策》,《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5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初探》,《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唯一作者。52.《我国军工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摘要刊登,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作者。53.《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矛盾》,《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第一作者。54.《美国国防工业转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国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第一作者。55.《国防工业进入规制问题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56.《当前不发达省份国民经济动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57.《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农民工问题》,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论文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作者。58.《我国国防工业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国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第一作者。59.《信息化战争及其对国民经济动员的新要求》,《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0.《对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思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61.《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下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二作者。62.《浅析国民经济动员的协调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3.《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探析》,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4.《国防工业动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5.《第三方物流动员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对策》,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6.《国民经济动员柔性化探析》,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67.《QFII羊群效应实证研究》,《江淮论坛》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68.《武器装备信息化对国防工业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69.《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第一作者。70.《武器装备采办竞争与单一来源选择研究》,《国防技术基础》2009年第4期,第二作者。71.《突变理论在战时财力动员效果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8期,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72.《应急财力动员下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顺序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获“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与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作者。73.《我国国防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现状及对策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唯一作者。74.《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成就及基本经验》,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新中国60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师生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唯一作者。75.《我国军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中国国防经济》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76.《围绕融合式发展要求,加快卫生动员立法建设》——从编纂《国内外卫生动员法律法规及案例汇编》看我国卫生动员立法建设,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60年来的国防经济建设、发展与改革》,署名第二。77.《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公平与正义》,唯一作者。78.《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综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二作者。79.《国防采办价格规制模型》,《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80.《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检验分析》,《财经研究》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81.《国防支出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1980-2006年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为例,《中国国防经济》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82.《武器装备采办分层次竞争机制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83.《武器装备技术许可合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初探》,《中国国防经济》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84.《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85.《我国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86.《全寿命周期大飞机制造商成本分摊研究》,《国防技术基础》2011年第5期,第三作者。87.《宏观经济中的国防费杠杆效应》,《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6期,第二作者。88.《论国防科技工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第一作者。89.《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研究》——兼论“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4期,第二作者。90.《天空开放政策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论文集《大型客机设计与使用经济性研究》,第一作者。91.《中国大飞机产业技术提升策略研究》,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论文集《大型客机设计与使用经济性研究》,第一作者。著作1.《西方哲学名著介绍》(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参编。2.《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参编。3.《火红的党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参编。4.《人民武装工作概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4年版,参编。5.《全民国防教育理论教程》,海军指挥学院1994年版,副主编。6.《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概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版,主编。7.《军事辩证法导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版,主编。8.《新时期国防教育与国防建设问题研究》,海军指挥学院1996年版,参编。9.《国防教育论纲》,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主编,同年获海军优秀政治理论成果三等奖。10.《中国海防概论》,海军指挥学院1998年版,参编。11.《十大军事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第一著者(两人合著),该书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南京大学出版社向建国50周年献礼图书。12.《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理论与实践》,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年版,参编。13.《少年海军手册》,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参编。14.《中国国防经济安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著者。15.《国防经济与国防安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16.《外国国防经济安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课题1.《联合作战系列问题研究》,全军军事科研“十五”计划重大课题,主要承担者。2.《海军军语》,负责条目的初选,担任“海防与动员”103个条目的撰写。3.《企业决策者决断研究》,企业横向课题,独立完成。4.《中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度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委托课题,独立完成。5.《装备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度科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完成。6.《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度立项课题,独立完成。7.《国防经济理论创新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二期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8.《国防经济安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十一五”“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负责人。9.《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效能比较研究》,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参与者,排名第二。10.《单一来源环境下武器采办激励性规制研究》,获2008年度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课题二等奖,课题负责人。11.《军工企业产权与效率相关性研究》,获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度优秀课题二等奖,课题负责人。12.《国内外卫生动员法律法规及案例汇编》(含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动员办公室2009年度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13.《武器装备采购竞争与规制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主要参与者。14.《民机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研究及主要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2010年度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15.《国防经济资源保障绩效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16.《辞海·经济学卷》,负责“国防经济”数百个词条的撰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点评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不是核心。可以到中国知网查询。

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

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10篇。1、第一作者论文(1)矿山土特性与林业利用,森林与土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2)山西采煤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土地复垦可行与必要性研究,走向21世纪——中国首届青年环境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5(3)论我国土地复垦的效益,生态经济,1995, NO.2(4)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岩的特性、培肥与复垦种植,土壤地质,中国地质出版社,1994.5(5)现代化大型露天矿废弃地的物理特性与水土保持,矿山废地复垦与绿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6)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表层岩土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7)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侵蚀时空变异规律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8)山西露天矿排土场地表排土工艺与复垦种植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9)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研究,生态经济,1996,NO.2(10)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煤矿环境保护,1996,NO.5(11)Major problems and special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reclamation of coal spoil piles in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2)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mined degraded land of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3)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煤炭学报,1997,NO. 5(14)山西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7,NO.2(15)Revegetation of mine soil on surface mine in loess are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1998,(16)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8,NO.6(17)露天煤矿排土场人为加速侵蚀及分类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NO.1(18)试析平朔矿区土地复垦新技术,煤矿环境保护,1998,NO.6(19)试论矿区生态重建,自然资源学报,1999,NO.1(20)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煤炭学报,1999,NO.2(21)机修梯田与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科技导报1999,NO.4(22)大型露天煤矿生态系统受损研究——以平朔露天煤矿为例,生态学报1999,NO.6(23)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land of Opencast mine of Pingshuo Ataibao,China,Beijing International Land Reclamation and Restoration 2000.5(24)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0,NO.4(25)关于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0 NO.4(26)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NO.6(27)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导报,2001,NO.6(29)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规划案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NO.5(30)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重建,跨世纪土壤环境保护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3(31)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境再造与群落重组背景研究,跨世纪土壤环境保护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3(32)黄土高原大型露天采煤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以平朔露天矿为例,第三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7(33)重建矿区生存空间,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4(34)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14年,迈向21世纪的土壤科学论文集,2002.2(35)重建矿区生存空间,避免人口大迁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NO.1(36)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环境条件分析——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为例,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地学问题研究,地质出版社,2003.5(37)山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18年回顾,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4(38)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面临的问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NO.4(39)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的构建,中国地质教育,2005,NO.3(40)工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北京生态建设国内研讨会,2005,82、通讯作者论文(1)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煤矿环境保护,2002,NO.5(2)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生态学报2003,NO.8(3)矿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水土保持学报,2003,NO.6(4)植被根系与土壤抗冲抗蚀性的研究综述,水土保持研究,2003 ,NO.5(5)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源环境保护,2003 ,NO.5(6)黄土区大型露天矿生态破坏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 ,NO.4(7)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煤炭学报,2004,NO.2(8)黄土丘陵采煤塌陷地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1(9)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致灾因子的确定,能源环境保护,2004,NO.3(10)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复垦土壤基质原始形成环境及化学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2(11)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2(1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3(13)Potentiality Study of Settlement Consolidation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4,NO.4(14)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农业工程学报,2005,增刊(15)运城市果园土壤主要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NO.3(16)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程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亟待研究,露天采矿技术,2005,NO.3、其他合作论文(1)Improvement of mine soils by growing grasses in semi-arid areas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id-desert soils ,August 20-29,1993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粗颗粒固体废弃物堆场的无覆盖复垦种植,土地复垦技术,1993,NO.1(3)矿山土地复垦中利用方向的决策,土地复垦技术,1993,NO.2(4)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侵蚀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94,NO.2(5)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中国土地科学,1994,NO.2(6)复垦地种植利用方向的模糊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NO.4(7)山西煤矸石风化层中重金属元素及盐分对复垦利植的影响,煤矿环境保护,1995,NO.4(8)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决策的商榷,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5(9)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时空变化与水土保持关系,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第三届全国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2(10)当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症结及解决思路,煤矿环境保护,1996,NO.6(11)Problem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arge surface mine on the Loess Are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2)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煤矿环境保护,1997,NO.2(13)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研制,煤矿环境保护,1997,NO.5(14)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分类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7,NO.5(15)大中型矿山废弃地复垦对策,中国煤炭,1997,NO. 1(16)山西矿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择诀:矿区生态重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NO.1(17)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Land ——Taking Xiaoyi Bauxite Mine for Example,Ecological Engineering(美国) ,1998,被SCI收录(18)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NO.3(19)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计算机与农业,1998,NO.3(20)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程序设计,煤矿环境保护,1998,NO.2(21)矿区“生态重建”效益的阶段性及其定量评价探讨,煤矿环境保护,1998,NO.3(23)Ecological Rebuilding and land reclamation in surface mines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Journal of Ecological science(24)阳泉煤矸石山浅层矸石风化物水分特征初探,煤炭学报,1999,NO.4(25)露天煤矿土地破坏预测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NO.2(26)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NO.2(27)露天煤矿废待复垦土地评价模型的建立,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NO.1(28)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生态学杂志,1999,NO.2(29)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重建的效益分析,生态经济,1999,NO.5(30)沙棘对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作用,水土保持通报,1999,NO.5(31)煤矸石山立地条件与林业复垦研究——以山西统配煤矿为例,山西林业科技,1999,NO.1(32)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NO.1(33)山西矿区土地的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重建,山西土地,1999,NO.2(34)刍议中国土地复垦与矿区生态重建的特殊性,第六 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集,1999,10(35)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限制因子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第六 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集,1999,10(36)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刺槐生长状况研究,煤矿环境保护,2000,NO.2(37)黄河中游地域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方式特殊性的探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NO.4(38)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野生植物侵入研究初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NO.4(39)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n Antaibao opencast mine,北京,国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学术讨论会,2001(40)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水土保持学报,2001,NO.5(41)大型露天煤矿人工扰动地貌生态重建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NO.3(42)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地土壤养分相关研究,煤炭环境保护,2001,NO.5(43)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地科学,2002,NO.2(44)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对策,水土保持研究,2002 ,NO.1(45)矿区生态重建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煤矿环境保护,2002,NO.4(46)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煤炭学报,2003,NO.5(47)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3,NO.6(48)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特征及其植被控制效果,水土保持学报,2004,NO.1(49)大型排土场“径流分散”水蚀控制模式及其设计探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NO.1(50)大型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生产力研究,2004,No.4(51)基于生物学科系统回顾法的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NO.3

山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专题型论文范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范文。专题应用型论文范文是一种运用所学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范文,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论文范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2.论辩型论文范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范文。

据学术堂的了解,农业论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在近1.31亿平方公里的实际陆地面积中,约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和牧场,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水产业生产的场所.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0.56公顷,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0.22公顷,其中亚洲仅0.16公顷(1984年).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其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农业推广、农村发展、涉农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一精神,提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一、论文选题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实际问题,直接来源于农业生产实际的技术难题,或者是有明确具体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题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也可以是农业推广、农村发展某一具体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项目,也可以是某一项目的子项目,或者是导师承担的应用型研究课题。 二、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推广、农村发展问题的能力。论文内容要有新见解,要具有应用价值,并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具有创造这些效益的可能性。 三、论文形式 1.农业新技术项目设计与推广实施 2.社会调查研究论文 3.技术性研究论文 4.推广理论研究性论文 四、论文评审与答辩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且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应有两位专家“盲审”,若其中有一位专家认为论文不合格,则需要修改论文,半年后再申请评审。若两位专家均认为论文不合格,则修改论文至少一年,一年后再申请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 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打印,并便于储存、检索、利用及交流等,特制定如下要求: 1.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2.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约200—500字,以简明的语言概括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最终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4.引言或前言:阐述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5.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类型而不同。一般包括:(1)理论分析;(2)研究方法或设计方法;(3)研究结果及讨论或设计项目成果。 引言(前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内标明该引文的作者及该文发表的年代,示例为:×××××(李四,1998)。 6.结论与建议: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技术方法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7.参考文献:列出经阅读并直接引用的文献,中外文献分开。文献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数、期数和页数,书籍还应注明出版单位和年份。外文文献应列出原名。 8.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300个实词,应有英文题目,第二行写研究生姓名;第三行写导师姓名;最下方一行为关键词。 9.附录:包括未列入正文的必要表格及公式推导。 10.致谢:对导师及对论文有帮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应表示谢意,字数不超过300字。 注: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必须用中文书写,用计算机双面A4纸打印,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论文的版心按“研究生论文排版要求”进行排版。 学位论文封面采用统一格式,由指定印刷厂统一印制。 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113 学号 山西农业大学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题目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中国山西太谷 2006年 月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论文格式

学院现有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工商与公共管理系、环境科学与食品工程系、艺术传媒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公共课教学部、远景学院(太古精英学院)、国际交流与培训学院、艺术教学中心和双体系卓越教育基地十二个教学单位。 系部专业学位信息工程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软件工程工学网络工程工学数字媒体技术工学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学工业设计工学机械电子工程工学经济管理系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方向)管理学工商与公共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行政管理管理学财务管理(会计师方向)管理学环境科学与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理学园艺农学园林农学动物医学农学生物技术理学生物科学理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环境科学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学艺术传媒系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文学艺术设计文学视觉传达设计文学动画文学外国语言与文学系英语文学英语(涉外文秘方向)文学英语(经贸英语方向)文学国际交流与培训学院国际交流与培训学院始建于2011年,作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输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窗口,已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哈姆-利普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美国硅谷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等大学签署校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协议,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动画专业等7个国际合作专业,从校际交流、学科专业建设、师生交流等方面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并正逐步形成层次齐全、管理规范、品牌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我院始终坚持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探索,如今已经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团队,并在国际合作办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拥有现代化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在充分利用优良的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本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和广阔的国内外就业前景。学院积极引入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哈姆利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美国硅谷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哈姆-利普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等大学签署校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协议,开展硕士、本科合作培训项目,帮助青年学子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项目优势1.个性化教育。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设计不同的学习进度,从而最优化地安排时间。2.小班教学。即学生以小班学习,能与教授和学校领导进行经常性的个人接触和交流,为学生卓有成效地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3.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经验丰富的教授及良好的住宿条件。生活环境优美,学习条件完善。4.实践性强。课程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按照工作市场的要求设计,同时与学校合作的著名企业也参与制定教学大纲,保证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5.学制短,留学费用低。6.文凭含金量高。合作院校均为国际认可的正规大学,所授学位获得国际、国内社会认可,含金量高,是学生毕业后获理高薪高职的“通行证”。7.就业市场广阔。学生有国际化教育背景,接受过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留学回国后倍受用人单位欢迎。合作院校1.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于1994年,总校设在德国巴特苏登-阿伦多夫校区,位于黑森州最大城市法兰克福市附近。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位列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承认德国院校名单之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均为具备丰富管理经验和教学资格的工商界人士。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共有150位大学教授,此外还有450名资深的客座讲员。大学在德国柏林(Berlin)、法兰克福(Frankfurt)、汉堡(Hamburg)、慕尼黑(Munich)还设有分校,所颁发的文凭均得到德国政府的承认。作为教育领域“德国制造”的品质代表和传播先驱,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在对外合作办学方面得到了德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2005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考察该校时,对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充分肯定并特发贺词以表彰该校所取得的成绩。2.加州州立大学圣马斯克分校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CSUSM)始建于1989年,是23所加州州立大学之一,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位列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承认美国院校名单之中。圣马克斯分校级别为全美三级的公立大学,学生总数约为7300。其300英亩的广阔校园绿树如茵,现代化建筑及设施齐全。校园由人文科学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三大学院构成。科系包括商业、一般教育、心理学和信息管理等。国际学生可以利用校内大部分的设施,同时学校也积极为国际学生提供相应的学术辅导和组织活动以便增加各地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校外学生团体有国际俱乐部、政治团体、音乐艺术、舞台剧等60多个,活动丰富多彩。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位于南加州圣地亚哥市以北的城市-圣马克斯市。圣玛克斯市临近南加州最好的海滩,离墨西哥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文化带有浓厚的中南美色彩,是体验登山、露营、滑雪、泛舟、海上活动的户外天堂,校园外围治安良好,购物餐饮便捷,交通便利。3.加州硅谷大学美国加州硅谷大学(Silicon Valley University)创建于1997年,位于世界高科技发源地的加州硅谷中心圣荷西市(San Jose),是美国国家教育部和加州教育厅认可的高等学府和全美独立院校大学甄选委员会会员,还是中国国家教育部所认可推荐的美国大学。杰出而富有实践经验的硅谷精英师资阵容,与业界同步的专业教学设备和实践环境,学以致用的课程内容和硅谷广阔的就业前景,是硅谷大学得以稳固发展的基石,也是她吸引广大学生的关键。4.日本京都情报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The Kyoto College of Graduate Studies for Informatics),位于京都市左京区。通过与以罗切斯特理工大学为首的海外诸多大学建起的国际教育网,使这个学校得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IT教育计划,在原有的普通研究生院中难以实现的IT行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CIO(最高信息情报总负责人)等IT应用行业高级领导人的培养得以实现。由于IT的发展超越了国界,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采用世界各国的教授来教学,教授的国籍包括美国,日本,台湾,韩国,印度,捷克,委内瑞拉,苏联,菲律宾等等。同时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积极的招收外国籍的学生,大约一半的学生非日本国籍,留学生来自中国,台湾,韩国,西班牙,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等。5.哈姆-利普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哈姆-利普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 Hochschule Hamm-Lippstadt是德国公立大学。 哈姆-利普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2009年建立在德国北威州,有两个校区,分别在哈姆和利普斯塔特两个城市。学院开设6个专业:机电一体化、能源工程学与资源优化、生物医学工程、经济工程学、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电子计算机视觉学与设计。2012春季开始扩建该校区,计划在2013/2014冬季学期完工。到时将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物理工程实验室、金属和电子车间以及传媒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利普斯塔特校区,CARTEC工业中心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楼;Hella公司其中的一个建筑作为经济工程学和电子计算机视觉学与设计两个专业的教学楼。针对理论和实践,学校设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及实验室。2012年春季开始扩建该校区,计划在2013/2014冬季学期完工。Hella公司(全球汽车配件供应商),约有6000名企业职工在这个城市,在CARTEC工业中心里面有很多企业,所以这里有着很好的职业前景。6.台湾南华大学南华大学位于台湾嘉义,由佛光山星云大师集百万信人兴学之愿力所创办的高等学府,自创校以来即以发扬中国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树立二十一世纪新型大学为目标,具有人文性、宗教性、艺术性及科际整合等特质。该校是佛光山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型大学,也是台湾首创跨国联合大学系统“佛光山联合大学系统”的一员。自创校以来,首重通识教育及人文精神,更是台湾通识教育重点学校。该校群策群力创新发展,并依循创办人星云大师的办学理念,致力将南华大学建设成极具教育发展特色的优质高教学府。该校现设有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院、艺术学院及科技学院等五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一共24个硕士班及1个博士班。学校师资阵容坚强,助理教授以上专任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8.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比例更高达91.5%,师资条件根据台湾天下杂志报导居国内私立大学第一名。 信息学院依托山西农业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优势,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学院秉承 “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国家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充分依托山西农业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信息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培养现代绿色产业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教育部规定,我院学生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达到专业学分要求颁发经教育部统一监制、网上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国家认可的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及校奖学金,鼓励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各种活动等方面突出的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对困难学生帮助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足本科教育,积极探索“学历教育+特长+专业证书+境外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在师资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等方面加速与国际接轨。学院积极发展多国合作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办学国际化,是山西省惟一拥有AIFM(助理国际财务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院校,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哈姆—利普施塔特大学、劳齐茨应用技术大学、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从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师生交流、捐赠图书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学院坚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方位多途径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平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学院目前有校内实习基地35个,在安徽黄山、云南丽江、河南石板岩乡等地建有校外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57个。学院坚持“教学质量第一、学生素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方向,本着“以人为本、结果导向、效率优先”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度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独立学院。学院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创办有远景学院(太古精英学院),每年从新生中选拔200人,与教授一对一、面对面开展沟通教育,小班上课,自主选课,深度培养。学院强化实践,注重能力培养。推出了包括“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竞技体育、艺术实践4大模块的完满(卓越)教育方案。学院重视学生学术教育,注重学生学习,平时上课严抓学生出勤率,期末严格重视考风考纪。根据《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中第二章第五条第二款规定:补考必修课程学分超过15学分及以上者(不及格课程5门)不能授予学士学位。学院还建有“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实施“双体系卓越人才计划”,成立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以软件实战与职场能力为教学主线,辅以“企业家走进双体”系列讲座、项目团队磨炼计划等活动,搭起了企业和大学生间的高架桥,强化了学生软件技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信息学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办学宗旨:学院确立“三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质量第一、学生素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院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3、办学定位:山西农业大学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信息学院办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实现与母体学校“错开定位、配套发展”的办学格局。所谓错开定位是指信息学院明确以培养本科层次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持之以恒,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这种定位下信息学院与母体学校实现配套发展,亦即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互补、共荣。4、学科结构:办好理、工、农、经、管、文六大学科,优先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交叉、新兴学科。按照“多学科并举、文理渗透”的原则,实现多学科办学和文理科招生对半的办学格局。5、办学层次:学院集中致力于单一的本科层次教育,着力构筑通识基础、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四大平台课程,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开展活动,确保教学质量。6、培养目标: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自由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能成为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含量高的企业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者;3、在技能上不仅限于操作层面,而应在操作与技术、组织与指导、开发与创新等更高层面具备一定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4、构建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充分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必要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的训练;5、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终身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定位服务面向:立足山西、面向华北、服务全国。发展规划:20000人,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战略目标:3年打基础、稳规模,达到万人大学;5年跃台阶、上水平,建成山西领先、全国知名的独立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根据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要求,2010年4月,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泰古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举办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已成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经、文、理、工、农、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自办学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十大独立学院”、“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 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山西省教学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受到了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省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李兆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何晋秋等各界、各级领导的指导、勉励、关怀和认可。学院位于晋商文化名城——太谷,距省会太原仅30公里,现代生活便利尽享。学院周边环境优雅,校园设施一流,有宽敞舒适的教室、宿舍,现代化的图书馆,颇具创意、让人赏心悦目的“右岸书吧”,配备一流高端数字电影设备的电影院,标准化的室内恒温游泳馆、剧院、健身房、钢琴房,还有山西高校唯一的素质拓展基地。学院装备了高水平的实验实训中心,建成满足计算机、电气、电子、网络、食品、化学、物理、管理、生物、机械等学科的实验室81个;新建的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丰富,充分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全院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配备有网络高清同步视频录播系统,可同时满足5000人的教学需要;学院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了一个集教学、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育人环境。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面向全球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辅以各界名人、名师、名家和技术专家短期讲学,还制定实施了《“太古优秀教师百万奖励基金”奖励办法》、《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师出国进修选拔办法》等激励制度,使师资结构逐步优化,实力不断增强。学院现有在校生达到16000余人,设有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工商与公共管理系、环境科学与食品工程系、艺术传媒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太古精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思政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艺术教育中心、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实验实训中心、形意拳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有42个本科专业(方向)和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专业),包涵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等八个核心专业,致力于打造信息工程类核心学科专业群,并以信息化带动全校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大力办好环境科学类、食品工程类、农学类学科专业群,积极培育人文与艺术学科专业群,构筑具有品牌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学院以“创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为指引,定位于中部信息领域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课内课外协同并重,逐步形成了以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为主,以名人讲堂和名师课堂、双体系教育、素质拓展和形意拳四大特色教育品牌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型、创业型人才,使之成为中部地区工程师、会计师、设计师和企业家的摇篮,经过若干年建设成为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示范高校,国内工科类具有重要影响的民办大学。

  • 索引序列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格式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主编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点评
  • 山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