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holocene期刊的地位

holocene期刊的地位

发布时间:

holocene期刊的地位

如果不拘泥于历史记录非常有限的只言片语,历史还有一种更大胆的假说:夏王朝根本子虚乌有。即使存在过曾经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部落领导、存在过带领部落子民抗御外敌的英勇酋长,他也只是一个部落的王,而不是一个广域国家的王。中国是如何诞生的?这是一个人们反复追寻的千古之谜。中华起源有很多传说,部分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变成文字,汉朝司马迁又把文字和传说凝固为历史:“夏”即中华第一王朝,中国的起点。传说夏朝起源于大禹治水。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九年而无果,于是子承父业,大禹带领民众、采用疏导的方法,历经十三年,最终功成。于是大禹成为九州共主,中国第一个王朝夏诞生了。然而,最近一百来年考古学家们活跃又有成效的工作并未发现夏朝存在的可靠证据。夏,真是最早的王权中国吗?它何以崛起?又出现在哪里?几千年前的大洪水2016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地质学家吴庆龙博士等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论文,说找到了大禹治水的证据,这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极大的兴趣。他们说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约三千九百二十年前,黄河上游青海和甘肃交界之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黄河沿岸的一些早期人类聚落在这次地震中受到毁灭性打击,例如位于青海海东市的喇家遗址。这个遗址的主体面积约20万平方米,四千年前应该算得上个挺大的村庄,位于黄河边的二阶平台之上。某天的黄昏,突然天崩地裂,正在窑洞里做饭的喇家人就这样被崩裂的山体埋葬了,留下各式各样死前的挣扎,还有煮熟的面条,成为今天的旅游者参观和感慨的“东方庞贝”。同一场地震也摧毁了喇家沿着黄河往上走25公里的积石峡,大规模山体滑坡堵塞了积石峡段的黄河。根据吴博士等科学家的估计,这个由滑坡造成的坝体高于黄河正常水面约200米,这道坝可将黄河水拦住六到九个月,形成可蓄水12~17立方千米的巨型堰塞湖(大约为半个三峡的库容)。不久,黄河水最终没过坝顶,冲垮这道滑坡坝,迅速形成滔天洪水,给黄河下游造成极大的冲击。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不远处的喇家遗址,科学家们的确在这里找到了被洪水浸泡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吴博士等科学家们讲述的都是坚实的科学事实。接下来,作者跳过了历史学家千年的文献研究和考古学家百年的田野调查,开始了直接连接大洪水科学证据和大禹治水传说的浪漫想象。他们认为,积石峡堰塞湖的决堤可以在24小时内释放出11~16立方千米洪水,达到每秒40万立方米的水量,对黄河下游两千公里造成极大的洪峰冲击,造成史书中所记载的“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的局面,破坏了黄河流域脆弱的文明,于是治水英雄大禹就因此产生了。多年治水的结果就催生了夏王朝的诞生,年份应该是约三千九百年前。然而,由一场偶发的洪水就催生王权国家的诞生,听上去更像是童话,但并不符合逻辑。吴博士等人的论文也并未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把这个逻辑链结实地串起来。历史其实有很多其他可能性。治水和王权国家起源自从地球走出冰河期进入气候温暖的全新世以来,世界各地山峦之巅的冰雪逐渐融化,早期几千年经常是大雨滂沱,导致海平面上升了一百多米。在漫长的新石器时期,走向农耕社会的人必须学会对付的一个恶魔就是洪水。洪水一定出现过无数多次,每次都需要也都可能出现领导大家与水斗争的英雄。因此,大洪水传说和英雄壮举在所有古文明都有自己的版本。但由于治水而诞生王权国家最令人信服的案例只有古埃及。更多的早期国家是由于人口压力导致资源争夺的战争以及内部控制这样的强制性元素而形成的。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那里的农耕社会大约于八千多年前开始,青铜时代于约距今五千两百年前的奈加代文化晚期(Naqada III)开始。由于尼罗河每年都泛滥,这里在王国之前就出现了小型人造堤坝和排水系统。预测和控制洪水、水利系统的建造和维护都需要很多经验和知识,这样的工程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小部落很难承受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多部落的合作是必须的,并且尼罗河流域的人们必须年年合作才能生存。古埃及建造的尼罗河河水丈量仪。因此由于治水而形成广域王国在埃及就是一件很符合逻辑的事,只需要正确的人出现。第一个统一尼罗河上下游部落的王名叫Menes,他于约距今五千一百年前在尼罗河流域建立了第一个农耕王朝国家,都城在尼罗河中上游的阿拜多斯城(Abydos)。之后约两百年,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出现了。考古发现,古埃及上下流域的部落统一成一个王权国家后,水利系统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这和广域王国的资源集中和调配能力是分不开的,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农耕人都受益,也造就了一批天文、水文和数学等方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灿烂的古埃及科学和技术。值得强调的是,古埃及尼罗河的洪水是一年一次高频发生的,于是成立一个跨大区域的、常规性的体制,也即王权国家对各部落合作治水、收税征集民工等很有必要。后来,王权国家增加了抵抗外敌的功能。但是,黄河流域的洪水并没有固定周期,每有偶发洪水来临之时各部落间的合作只可能是暂时的,一旦使命完成,合作关系就可以解体。可以想象,临时的治水领袖在中国几千年新石器阶段在不同时期和地方出现过多次,他可能是受人们尊重和怀念的部落领袖,但这并不是成为广域王权国家之王的必要条件。以四千年前的交通和通讯手段,把黄河流域上下几千里的民众组织起来一定是旷日持久的事情,对积石峡堰塞湖的决堤这种万年难遇的、非常短暂的大洪水事件的被动响应,很难动员和凝聚很多部落形成常规性广域王权国家。夏朝诞生的另一个假说无疑,关于夏王朝的诞生,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四千多年前,处于全新世温暖期的地球又出现了一轮气候波动,这轮波动从距今四千三百年开始到距今三千五百年结束,经历了约八百年。地理学家们将其命名为“全新世事件3”(Holocene event3)。 这场气候波动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多地历史演化的节奏和发展方向。此时的中国大地,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干燥而强劲,但从南方印度洋来的温暖而湿润的季风却大幅减弱了,因此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变得干冷,逐渐失去了农耕的条件。如果用跨越几百年的“全新世事件3”所造成中国地区人口大流动的思路来重新审视华夏部和原住民之战,逻辑也更为清晰。在中国新石器末期(距今五千年到四千年前后)的一千来年时间里,黄河中、下游的蚩尤部以及长江中游的苗部落在这里世代安居乐业,彼此关系平安而友好。其实,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按现在的面积算)只有五百多万人,人口密度并不大。如果没有天灾,东南方和西北方等地的先民们都可以各自安居乐业的,没必要挤到一起,更没必要厮杀。“全新世事件3”开始之后,生态环境变坏导致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的华夏集团一波又一波南下东进至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逐渐难以承受新来移民的压力,因此新老居民经常发生激烈冲突。几百年混战的结果是华夏集团获胜,占领黄河中游。而蚩尤部和苗人失败,蚩尤部落一部分人退到黄河下游山东一带,后来被华夏族称为东夷,而部分蚩尤族和苗族则南下长江流域,后来被华夏人称为南蛮。如果要用今天的术语来判断当年的是非曲直,那么来自西北的华夏部落似乎是侵略者,而蚩尤和苗族则是更像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一方。华夏部落和苗族部落的分布图。“大禹战三苗”描述的可能就是流民和土著众多战争中最为生动的故事。三苗当时可能是居住在长江之北、黄河之南的一些部落,华夏族和三苗的战争就发生在长江和黄河中游之间的某地。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禹领导下的华夏部落获胜,而三苗族大败南逃。战争是团结多部落很好的粘合剂,也可以征服一些部落让他们俯首称臣。领袖可以在战争过程中获得可怕的权力,可以形成长期征税的机制,也可以把人和部落分为等级,强者贵、弱者贱,俘虏就是奴隶了。于是中国第一个王权国家在这样长期的征战的背景中兴起就合情合理了。然而,如果战争的胜利者最终在黄河中游建立了王朝的话,那么具体时间是什么?夏都又在哪里呢?夏都之谜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襄汾的陶寺遗址是一个可能的夏都。研究发现陶寺遗址的活跃期是距今四千四百年前到三千九百年前之间。考古出土物显示陶寺早期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吸收周边文化技术的群体,城里还出土了一个疑似观象台的建筑,显示出较高的文化水平。这个城市从早期就显示有少量移民流入,然后一直在加速。物理分析发现,陶寺最后的两百年间,这里超过75%的人口为第一代外来移民,而头骨和基因研究发现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内蒙古、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陶寺遗址最后的一百年,已经基本被新移民占领。晚来的流民们对原住民的暴力行为在该城遗迹中留下了明确的印记,如掘墓、杀人、抢劫等。另外,这些流民并未形成新的社会等级结构和秩序,城里显示出整体贫穷和无政府状况,最后这个城市是在混乱和贫穷中告别历史的。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其上为朱砂书写的“文”字。如果说陶寺早期统治者就是夏王朝统治者,那么这些人似乎逐渐被新来的移民赶出去了,没有构建王朝的实力。如果说陶寺晚期是夏王朝,那么这个缺少秩序的地方与一般新王权国家早期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不符合。这两种想象都难以被人接受。另外一个可能的夏都是号称“禹王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但这个“城”规模很小,也就是一个村而已,完全没有王权气派,何以统治周边广泛的区域?也有学者认为河南新密市附近的新砦遗址可能是大禹的儿子、夏朝开国之君夏启的都城,该城防御系统严密,有三道环城沟壕和城墙保护。但该城的活跃期是公元前1850~公元前1750,最后在暴力攻击下衰落。这与文献得出的夏朝开国时间差挺远。夏王朝也许子虚乌有于是,学者们把寻找夏都的目光集中到了河南偃师二里头,这里是目前官方唯一认可的“夏都”。二里头是中原最早的青铜遗址,其规模、布局和出土的文化元素都展现了王朝气象。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平面图。可是,时间是个大问题。根据目前最准确的时间测定,二里头遗址的时间跨度是距今约三千七百五十年前开始到约三千五百年结束。这与官方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断言的“夏朝始于距今四千零七十年”之论有几百年的差距,也与积石峡地区的大地震、堰塞湖和大洪水有几百年的差距。因此,如果二里头确与夏王朝有关的话,也只可能是晚期夏都城,与传说中的大禹和他的儿子没有直接关系,与夏的起源也没有关系。另外,二里头离曾经积石峡约2500公里,这里似乎并没有发现当年大洪水印记。如果不拘泥于历史记录非常有限的只言片语,历史还有一种更大胆的假说:夏王朝根本子虚乌有。即使存在过曾经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部落领导、存在过带领部落子民抗御外敌的英勇酋长,他也只是一个部落的王,而不是一个广域国家的王。到了距今四千年前后,青铜技术已经在西北地区出现了。在距今3700多年前,一群携带着最新青铜技术的西北人来到中原二里头地区,他们可能与几百年前流落陶寺的西北流民南下原因相似,但完全不是一拨人。具有高科技优势的二里头人与已经居住在这里的各部落争夺地盘,成为赢家。为了保证自己的青铜优势,他们必须控制一大片相关矿产的区域,于是,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终于在安全威胁和新技术驱动的双重作用下诞生了。这就是商王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铜爵。二里头出土的很多文物,与其他商代遗址出土文物的文化共同性较大,显示出一脉相承、逐步进步的景像。这对二里头是商都的假说是很好的支持。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博士也认为二里头可能是商都,并且是“最早的中国”。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是一次偶然的英雄壮举,而是一幅波澜壮阔、悠远绵长的历史画卷。在这个历史画卷中的任何一个点第一次标上“中国”二字都可能充满争议,但中国最终成为人类第一大国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对中国的探源兴趣还会长久地持续下去。

第一章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经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一、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历史辉煌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16世纪中期以前,我华夏民族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我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而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均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有关资料显示,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就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的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我国古人就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我国科学家蔡伦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我国迅速推广开来。 公元3世纪左右,我国古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了唐朝时期,我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而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我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到明朝时期,由于从明代14世纪的60年代末开始,我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得迅速进展。我国也就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在我国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的发展史上乏善可陈,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附: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发明名称发明者发明时间十进位制源于甲骨文公元前13世纪冶铁 佚名公元前513年铜锡合金记录源于《考工记》公元前4世纪左右针炙源于《内经》公元前3世纪左右水力鼓风设备杜诗公元31年造纸术蔡伦公元105年左右瓷器佚名公元3世纪左右浑天仪张衡公元2世纪初《九章算术》刘衡公元260年左右圆周率计算祖冲之公元5~6世纪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贾思勰公元533~544火药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7世纪指南针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11世纪初活字印刷毕升公元1041~1048年间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公元1578年二、归国科学家实践科技救国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世界寻求救国真理的我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我国便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广东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于是,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我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赵元任、任鸿隽、杨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联络同志,研究学术,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并创办了《科学杂志》。这是我国第一个科学家团体。1928年6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著名教育家及科学家蔡元培先生为首任院长。1929年9月又组建了国立北平研究院。到1935年,全国各类专门的科研机构已超过了70个。国民政府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把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移植到了中国,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通才教育和政府较少干预的欧美式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我国北京猿人(俗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科研成果。1929年12月2日下午4点多钟,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不久的裴文中和其他4名工人,在北平(即今北京市)附近的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堆积层中,发现了一个半露在地面的猿人头盖骨。这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完整头盖骨。这时的中国科技界已不再与国际科技界隔绝,科技交流逐渐增加。一批有成就的归国科学家,就成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其中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地理及气象学家竺可桢,林学家梁希,物理学家叶企逊、周培源、吴有训,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化工学家侯德榜,土木科学家茅以升等。叶企逊、吴有训、周培源、王淦昌、谈家桢等一批我国的杰出人才也曾出国深造。而近代力学奠基人、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控制论之父维纳,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尼尔斯·玻尔等先后到过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所先后内迁至四川、广西和云南,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一批日后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如李政道、杨振宁、黄昆、吴文俊、朱光亚和林家翘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佼佼者。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三、我国科技发展历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我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1949年11月,我国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于是,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同时,我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我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1956年,我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我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共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我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我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在此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我国第一颗****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我国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我国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七、我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八五”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八五”期间,全国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16万项;评选出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国家发明奖共3046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6年,全国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3109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占成果总数的比重分别为6.2%、89.2%和4.6%。“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申请专利授权量为187396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150359件,比“七五”增长两倍多。1996年国内申请专利授权量为39725件,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占专利总授权量的比重分别为3.5%、67.9%和28.6%。“八五”期间,全国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为510476篇,被国际著名的SCI、ISTP和EI三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为100149篇。其中,1995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收录的我国论文篇数分别为13134篇和8109篇,我国在世界各国被收录的论文数排序中分别居第15位和第7位。“八五”期间, 我国一批科学家获得了国际科学界设立的成就奖。200多名科学家担任了国际科学组织中的不同职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八五”期间,一批不同领域的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在我国举行,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基础性研究的总体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少数领域的研究工作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地质时代的最新阶段,第四纪二分的第二个世,开始于12000~10000年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全新世是1850年由哲尔瓦(P.Gervais)提出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由于距今时代短,可应用几种有效的年代测定方法,因此,其地层划分比较详细、精确。全新世与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纪冰期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因此又称为冰后期。全新世气候有轻微波动。海面变化与气候相一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上升到-60米位置。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现今位置,其后仅有轻微的变化。全新世时,人类进入现代人阶段。

地质年代名称。第四纪最新的一个世。约10000年前至今。其地层称全新统。下限年代尚无一致意见,多采用距今10000~11000年前。因处晚更新世武木(Würm)冰期结束之后,又称冰后期。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l)1839年称这一时期为近代世(Recent Epoch)。由于生物界已近现代面貌,法国古生物学家哲尔瓦(P.Gervais)于1860年提出“全新世”一词,并于1885年国际地质学大会上通过。全新世气候普遍转暖,中、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喜暖动植物逐渐向较高纬度和较高山迁移,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完全演进到现代面貌。农业的出现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挪威人布利特(A.Blytt)和瑞典人塞南德尔(R.Sernan- der)根据北欧沼泽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和孢粉谱研究,1909年建立北欧冰后期气候分期,包括:   ①前北方期(距今 10300~9500年前),由寒冷转向温凉;   ②北方期(距今9500~7500年前),温干;   ③大西洋期(距今7500~5000年前),温暖湿润,又称气候适宜期;   ④亚北方期(距今5000~2700年前),温干;   ⑤亚大西洋期(距今2700年前至今),凉爽湿润。   这一分期方案至今仍被各国采用,并不断得以补充。为概括上述变化,孢粉学家波斯特队(L.von Post)在1946年把全新世气候变化分作3个时期,即Ⅰ期——温度上升、Ⅱ期——温度最高、Ⅲ期——温度下降。1953年安蒂夫斯(E.Antevs)也作了类似的划分,分别称为升温期、高温期和中温期,相当于全新世早、中、晚期。在高温期,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年均气温高于现今3~5℃,沿海地带海侵达最大规模。在降温期或中温期,气温稍呈波动式下降,许多山岳冰川有不同程度的前进。20世纪60~80年代,许多学者利用历史和考古材料,进一步揭示亚北方期和亚大西洋期以世纪为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中国科学家竺可桢按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1000年)、物候时期(公元前1000~公元1400年)和方志时期(公元1400~1900 年),总结了近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随着测试、分析手段的进步,全新世气候、水文、植被及各种地貌过程的变化,已趋向定量分析和预测研究。

过去认为全新世(Holocene)开始于1万年前(10kaBP),那是根据14C测定的,称为14C年。后来发现14C年要经过树轮校正,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际的年代,即日历年。校正后全新世开始的日历年为11.5kaBP。全新世对于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的文明社会,当前社会的一切繁荣、富强、发展、进步都发生在全新世。因此,认识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说明全新世在地球历史上的地位,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地球气候的历史,至少近两百万年的历史。尽管这对于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而言几乎只相当于一天中几分钟短暂时间。

大约24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所谓第四纪

大约24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所谓第四纪,其气候特点是冰期-间冰期交替,地质学家称之为旋回。旋回的时间即周期以万年计,但是并不稳定。近70万年来以10万年周期为主。在南极的冰芯氧同位素变化中表现最清楚,在深海沉积、黄土堆积中也有一致的反映。一般认为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形成与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有关。由于这是米兰克维奇发现的,所以也称为米兰克维奇周期。最近一个旋回开始于约12万年前,那时地球气候与现代的温暖程度相当。到2.3万年前达到最冷,称为末次冰盛期。在每个10万年左右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温暖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一般约1—2万年。而更多的时间处于降温过程中。但是温度的下降不是直线的,而是由一系列的波动组成。直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科学家还相信冰期的气候是持续的寒冷。但是后来发现冰期中也有相对温暖的时期。认识到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是古气候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末次冰盛期之后处于冰消期

末次冰盛期之后处于冰消期,北美的劳伦泰冰盖,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冰盖相继瓦解。但是,就在气候已回暖到接近现代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气候波动,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以北大西洋北部为中心,气候迅速变冷。但是寒冷仅持续了1千年左右,又快速后暖,所以称为气候突变。温度变化的幅度达到了冰期-间冰期旋回的3/4。这是末次冰期中最后1次气候突变。“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即进入全新世。

尽管在20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

尽管在20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再把冰期看成持续的寒冷时期,也不再认为第四纪仅有4—5次冰期。但是,仍认为全新世的气候温暖而平和,没有大的气候波动。1995年O′Brien等首先根据格陵兰冰芯中海盐与陆源尘粉的变化,指出全新世可能有一系列的冷事件。以后国际上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最著名的是Bond等(1997)根据北大西洋深海沉积中冰岛火山玻璃和染赤铁矿等浮冰碎屑(IRD)确定的冷事件年表。冰岛及扬马延岛等地的冰川下滑到海中形成冰山,冰底携带了碎石颗粒,其中包括火山活动形成的玻璃和与赤铁矿摩擦而染红的碎石。当冰山融化时,冰底的碎石沉入海底。因此分析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的IRD,可以判断何时有大量流冰倾泻入北大西洋,也就是冷事件。在爱尔兰以西的地区沉积率超过了10cm/ka,所以隔0.5—1.0cm取样,使得沉积记录的时间分辨率达到50—100年。根据Bond等的研究全新世共发生9次冷事件,小冰期约出现于0.4kaBP。   近年来一系列的古气候研究表明亚非季风区的降水量变化也同冷事件有关。当北大西洋出现冷事件时,季风降水减少,即弱季风事件。例如Gupta等(2003年)对阿曼湾沉积的研究就很有代表性。深海沉积中保存了浮游有孔虫的记录。有的有孔虫的纪录与海水温度有线性关系,而海水温度取决于涌升,涌升的强度则依赖于海表的风力大小,也就是季风强度。因此,人们可以从过去近万年的有孔虫记录来推测当时季风的强度,确定弱季风事件。近来用大气环流模式所做的模拟研究表明,THC减弱北大西洋变冷,可能是亚非季风减弱的原因。因此,冷事件与弱季风事件出现时间的一致,可能并不是偶然的。

实际上我国至少是最早注意到

实际上我国至少是最早注意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国家之一。施雅风、孔昭宸主编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1992年)一书就明确指出4次冷事件,其出现的时间与Bond等在5年之后发表的北大西洋冷事件的14C年表十分接近。以后中国的诸多作者,根据冰芯、泥炭、孢粉、黄土、湖泊、冰川、雪线及考古资料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有不少是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序列,证明全新世中国弱季风事件年表与北大西洋冷事件有很大的一致性。

全新世中的冷事件以及季风区的弱季风

全新世中的冷事件以及季风区的弱季风事件是与全新世的基本气候特征背道而驰的。全新世作为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但是不断为冷干气候事件打断。这些冷干事件一般只有几百年,短的也许只有1-2百年。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影响。8.2kaBP的冷事件就可能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因为,在全新世中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人口也迅速增长。发生气候突变时,采集、狩猎不再能满足生活需要,再加上人口的压力,就可能成为推动农牧业发展的动力。据吴文祥、刘东生的研究5.5kaBP的气候变冷在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及中国的文明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2—4.0kaBP的气候变干正当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国解体、埃及处于混乱的第1中间期、印度哈拉帕文明衰落。中华古文明也处于交替时期,经过动乱,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全新世大约出现于8kaBP、6kaBP以及4kaBP的3次气候突变有密切的联系。

在过去1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

在过去1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生活的世界上盛产各种植物和动物。至少在没有现代人类捕猎者定居的地方是如此。仅仅200年以前,巨大的旅鸽群还在北美大陆上空飞翔。庞大的水牛群在旷野上漫游,不会飞的大型鸟类栖息在南半球的岛屿上。这些生灵对持枪的人类并不感到恐惧,它们要是知道恐惧就好了。在过去的1万年中,人类消灭动物的速度比地球历史上任何时候动物消失的速度都快。

人为造成绝灭的原因很多

人为造成绝灭的原因很多。为了获得食物、衣着和乐趣而进行的捕猎、捕鱼只是我们消灭整个物种的某些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引入新的陌生的捕猎动物,我们扰乱了脆弱的环境,尤其是那些生物长时间在隔离状态下进化的岛屿。但是对于各类生命的最大伤害发生在我们毁坏动物栖息地的时候。城市扩张、污染、耕种、放牧和伐木都毁坏了数千种动物赖以生存的荒野。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绝灭事件的中期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绝灭事件的中期。动物正以自然界正常速率的一百至一千倍的速度永久地消失。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热带雨林中,动物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热带雨林只占陆地面积的10%,呈窄的带状分布,其中生活了现生生物的一半以上。雨林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在今后的50年中,大部分热带雨林很可能永远消失。如果雨林遭到破坏,多达300万种的大小动物可能随之绝灭。

渡渡鸟、旅鸽、袋狼类、欧洲野牛、石南鸡、卡罗来纳长尾小鹦鹉、大海雀、葡萄牙山羊、斑驴、爪哇虎、北海牛、儒伊鸽、巴巴里狮子、日本狼、北美海豹、波利尼西亚蜗牛、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多索森林驯鹿、瓜达鲁贝美洲大鹰、卡罗拉依那鹦哥等。

给我分吧,我特别缺分啊……/(ㄒoㄒ)/~~

nature期刊的地位

nature发表最顶级的文章,综合性刊物。

低一档的nature chemistry等等的定位也很高,发表的是相应学科的landmark paper,而且一年也就发两三百篇文章,所以发表还是很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Nature学科类子刊的质量和NS没有明显区别,差的可能只是NS上的文章更加具备general interest。

至于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给它的定位是介于pnas和nature之间,在线发表一些重大成果,无纸质刊物,基本全是是开源的,一方面也是走现在期刊开源的一个潮流,现在一年发文量也已经达到了5000篇左右。

至于SR, 不多说,自己看一下文章质量就懂,nature集体下面的低档期刊。整个ngp里面就像手机一样,有高档,中档,低档的期刊,其实就是为了覆盖更大,赚钱嘛,通过品牌期刊获取流量,然后通过下面期刊(NC/SR)获取金钱,并美其名曰开源,嗯,很有互联网思维。当然NC文章的质量还是非常优秀的,虽然一直被人诟病太贵!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并没有相应的称号,不过也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介绍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

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cm期刊地位

CM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doctors and academician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omote, share, and discuss various new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problems. Manuscripts can be prepared in English or Chinese, and are subject to a rigorous and fair peer-review process. Accepted papers will immediately appear online followed by printed hard copy. The journal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fields: CM是一本国际期刊,致力于对中国医学的最新进展。这本杂志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医生和学者的推动,分享和讨论各种新问题和新的发展,在中国医药相关的问题。本刊由美国科研出版社发行,包括以下研究领域: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Tuina of Chinese MedicineBasic Disciplin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ive MedicineBasic Theories of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Clin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Diagno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Ethno MedicineGyne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Material Base of Chinese MedicineOphthalmology and Otolaryng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Orthopedics of Chinese MedicinePediatrics of Chinese Medicine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in and Yang

是CN期刊吧!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 CN 字 母,人们习惯称之为 CN 类刊物。 值得注意的是,CN期刊为我国目前鉴定期刊真伪的唯一标准。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出版的期刊都应具备CN刊号。

能。CM是好期刊,在这上面任何一个期刊能发一篇文章都说明你的工作已经相当可以了。CM还是相对比较难发的,研究论文相比其他的期刊要少很多,对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貌似国内不太认可EES,希望以后会好些。

化学教学期刊地位

《美国化学会志》。

化学中的JACS跟物理中的PRL可谓是南慕容,北乔峰。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JACS)由美国化学协会创办于1897年,至今已经有110多年历史,跟只有它一半年纪的PRL相比,资格老了很多。和跟PRL只有letter文章相比,JACS的文章类型就丰富多了,既有article,也有communication,还有新书综述等等。就跟乔峰精通降龙十八掌,而慕容世家却以武功博学而著称,更号称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JACS在2011年一共发表了3176篇文章,被引用次数达到408307,在所有期刊中位列第四,影响因子为9.907,由此可见它在化学领域中的地位,也是美国化学协会的旗舰刊物,在业界有极高的声誉。JACS的创刊宗旨是想通过发表化学领域最好的论文,来追踪化学领域的最新前沿,包括重要问题的应用性方法论,新的合成方法,新理论和重要结构和反应的新进展。JACS要求文章有比较强的原创性,这种原创性不一定要是那种非常重大的创新,但是一定要有新意并且可以解决某类问题,否则的话也需要文章的工作量很大。

在审稿方面,communication都是比较快的,平均审稿周期是10周,一共是2个审稿人。全文文章的审稿周期要长一些,为3个审稿人。在文章质量方面,整体水平肯定是非常高的,但是貌似也存在一些小人情关系,一些大牛的文章即使没有那么重要也会被接受。但是人情这个事情,不管在哪个期刊,隐隐约约都是会有一些的。

最近的JACS上发表的生物类的文章渐渐多起来了,可能也是因为单纯的化学合成跟分子结构的文章比较难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结果。而生物和跟材料方面与跟化学的交叉部分更容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所以文章相对来说要容易发表一些。

在文章的写作上,JACS喜欢在引言部分干净利索的介绍文章的内容,而不怎么喜欢长篇大论的写法,不知道是不是跟版面数量的限制有没有啥关系。还有一个就是文章的示意图最好弄的好看一点,看起来越有噱头越好。

有《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化学教学》、《化学学报》等。

1、《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化学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化学教育》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教育》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有57人,顾问1人。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共出版文献10946篇、总被下载2067668次、总被引3865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02。

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载文量为5914篇,被引量为22920次,下载量为49143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化学教育》影响因子为0.71。

2、《化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为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化学教育教学类期刊。设置教育理论与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资源等栏目。

3、《中学化学》

《中学化学》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本刊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四月以后收录。

4、《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等教育类期刊。主要介绍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服务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刊登中学化学教学中各种中学教师感兴趣的化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学教师交流提供平台。

5、《化学学报》

《化学学报》是1933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中国化学会会志》,月刊,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刊载化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涉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

根据2018年3月《化学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1位主编、9位副主编、64位编辑部成员、45位咨询委员会委员。

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化学学报》总下载次数2160755次、总被引次数9576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2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55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与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化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学报

好像两者都不是,原有人将主办单位为中央的称为国家级。。

为地方的算省级,但现在这个体系基本没人认可了。

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是否核心,很多会把核心期刊称为国家级,非核心的就是普通省级了

地震地质期刊

还有:Journal of Arid Land 《干旱区科学》(英文版)

《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以上为部分国内主办的地质类的SCI期刊

地球,很重要。

《地球》杂志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由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办的杂志。国际期刊号:ISSN 1000-405X 国内期刊号CN11-1467/P 邮发代号2-253。 《地球》以传达“我们拥有一个地球”理念为办刊宗旨,用大众的语言解读人文地球科学,它将一如既往地观察当代科学发展成果,用更多笔墨探讨与公众刊益相关的科学类话题,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调查和解释,为求探讨科谜团,为普及地学知识作出积极贡献,帮助读者从中体会到科学为日常处知带来的智慧。栏目设置有《专题报道》、《科技博览》、《文化传播》、《教育探讨》、《管理研究》、《环保技术》、《地质科学》、《植物科研》《矿产资源》《交通科技》等。

  • 索引序列
  • holocene期刊的地位
  • nature期刊的地位
  • cm期刊地位
  • 化学教学期刊地位
  • 地震地质期刊
  • 返回顶部